赴台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4:33:22

赴台范文篇1

第一条为进一步鼓励、引导和规范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直接投资,实现两岸经济互利共赢,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鼓励和支持大陆企业积极稳妥地赴台湾地区投资,形成互补互利的格局。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应遵循互利共赢和市场经济原则。

第三条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应主动适应两岸经济和产业发展特点,结合自身优势和企业发展战略,精心选择投资领域和项目;认真了解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注重环境保护,善尽必要的社会责任。

第四条大陆投资主体赴台湾地区投资,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大陆依法注册、经营的企业法人;

(二)具备投资所申报项目的行业背景、资金、技术和管理实力;

(三)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危害国家安全、统一。

第五条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项目,地方企业向所在地省级发展改革委提出申请,由省级发展改革委初审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中央企业直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核准。

第六条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设立企业或非企业法人,由商务部核准。地方企业由所在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初审后向商务部提出申请;中央企业直接向商务部提出申请。

第七条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1号)对赴台投资项目进行核准,并在审核时征求国务院台办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核准文件抄送商务部、国务院台办等有关部门。

第八条对已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赴台投资项目,商务部核准时不再征求国务院台办的意见。

第九条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设立企业或非企业法人,商务部收到申请后,征求国务院台办意见。在征得国务院台办同意后,商务部按照《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9年第5号)进行核准,并颁发《企业境外投资证书》或《企业境外机构证书》。

第十条大陆企业凭相关部门的投资项目和企业设立(含机构)核准文件、《企业境外投资证书》或《企业境外机构证书》,办理相关人员赴台审批、外汇登记等相关手续。

第十一条赴台湾地区投资设立的企业或非企业法人在当地注册后,大陆企业应于15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注册文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和国务院台办备案。

第十二条对获得核准的赴台湾地区投资,大陆企业可凭核准文件和《企业境外投资证书》或《企业境外机构证书》享受国家有关政策支持。

第十三条大陆企业如获得服务提供者等相关认证后,可享受两岸签署的有关协议项下给予的待遇。

第十四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务院台办加强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的引导和服务,通过对外投资合作信息服务系统、投资指南等渠道,为企业提供有效指导。

第十五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务院台办加对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的培训工作,特别是政策、人员和投资环境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十六条鼓励各有关协会、商会、咨询机构加强对台湾地区投资环境、市场信息和产业发展状况的研究分析,研究和发展报告,为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提供参考。

第十七条大陆企业在台湾地区的投资如变更或终止,应按照《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八条大陆企业通过境外企业到台湾地区投资,应按规定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履行核准手续,到商务部履行备案手续。

赴台范文篇2

【关键词】一般均衡分析,赴台旅游,经济策略

一、我国赴台旅游业高速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告诉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旅游去放松心情,舒缓压力。台湾旅游资源丰富,有驰名中外的日月潭、阿里山,有花东大峡谷,有原始森林,有高山族风情的九龙文化村,有热带风光的垦丁公园,有与北京故宫齐名的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有特殊节日的祭孔大典,有盐水风炮,有多种多样的风味小吃。宝岛台湾一直是大陆人向往的旅游胜地。旅游业曾是台湾重要的产业之一。但今天,台湾昔日繁荣的观光旅游盛景已不复存在,观光产业每况愈下。2000年,台湾观光外汇收入为37.4亿美元,约占台湾GNP的1.2%。多年来,每年来台观光的人数一直未超过300万人次,一般在250万人次左右。由于旅游业不景气,许多观光企业亏损严重,惨淡经营。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对台湾观光事业至关重要,是众所皆知的事情。依台湾“观光局”的估计,以每天开放来台1000人,每人停留10天,一天平均消费207美元,一年至少有265亿元新台币的观光收入。依此计算,一天开放2万人,就会有5000亿元新台币的市场随着2008年陈江会谈,大陆公民赴台旅游相关规定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大陆公民选择赴台旅游。这将会对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复苏起相当大的推动作用。赴台旅游的提出,为什么会对台湾的经济有促进作用?为什么会造成短期内的赴台旅游这条旅游线路的过热?本文运用供给需求原理分析赴台旅游的一般均衡问题。

二、赴台旅游的供给分析

台湾方面提供赴台旅游的人数相比与大陆有赴台旅游意向的人数少的。赴台旅游是2008年陈江会谈后才开始实行的。随着2008年七月四号大陆赴台直航飞机的首飞,才拉开了赴台旅游的序幕。但目前为止,大陆只有13个城市有直飞台湾的资格。供给量的缺少直接影响了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有哪些因素影响了供给量的一直紧缺呢?

1.政治因素

全面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能给台湾地区带来短期商机和长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经济效益不一定带来政治效益。在两岸特殊的政治气候下,再加上岛内自身的政治争斗,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前景一直以来都不完全受经济规律的左右。在陈水扁当政八年的时间内,陈水扁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是导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至今未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陈水扁当局延宕了两岸旅游民间组织就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所进行的技术性磋商进程。而在马英九当选后,和大陆的关系有所缓和。并且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开通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也是台湾走出金融危机的一条捷径。但是选择开通并不意味着完全开通。缓和与大陆的关系并不意味着台湾放弃走台独道路。赴台旅游受政治影响颇大。所以在短期内扩大供给量仍是困难重重。

2.对于赴台旅游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关于赴台旅游,,台湾当局真正担心的还是政治利益。有学者分析指出,因为开放大陆居民赴台观光,台湾的餐饮、旅游、交通、商业等领域将成为新的既得利益者,需要依靠稳定的两岸关系与政策持续开放维持其利益,不利台湾当局的分裂政策,因此台湾当局宁愿牺牲经济利益,也不愿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对于台独势力来说,机会成本太大,所以不可能短期内扩大供给量。

三、赴台旅游的需求分析

1.赴台旅游的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下面从两个方面分析。

(1)从台湾方面

台湾旅游资源丰富,有驰名中外的日月潭、阿里山,有花东大峡谷,有原始森林,有高山族风情的九龙文化村,有热带风光的垦丁公园,有与北京故宫齐名的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有特殊节日的祭孔大典,有盐水风炮,有多种多样的风味小吃。宝岛台湾一直是大陆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2)从大陆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旅游去舒缓压力。并且,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大陆与台湾的直航的开通,不少人选择去台湾探亲访友,访问学习。随着大陆与台湾经济联系的密切。大陆与台湾的经济交流密切,也增加了赴台的人数。

2.关于赴台旅游的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考虑到赴台旅游的需求价格弹性,从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必需品与奢侈品,市场的定义,时间的长短考虑。首先,选择赴台旅游的旅客是为了愉悦身心,相近的替代品很多,而且,赴台旅游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奢侈品,依据需求价格弹性的公式来看,赴台旅游是富有需求价格弹性的

总收益,即对一种物品的总支付量,等于该产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对于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其总收益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对于富有弹性的需求曲线,其总收益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所以,对于赴台旅游,一定要控制其价格,不能任由市场自由调节,政府应指引。

四、赴台旅游的均衡分析

如图1所示:在没有开通大陆赴台旅游时,供给量几乎为零,而大陆的需求量是很大啊的。如图2所示:随着赴台旅游的开通。公布了大陆有13个城市拥有直航的资格。需求量的增加,供给量也增加。但供给量的增加量大于需求量的增加。如图3所示:在随后的短期的一定时间内,供给量不变,但需求一直在增加,供给与需求不平衡,导致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的不断提高。如图四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会自动调节。台湾方面看到这种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会增加赴台旅游的人数,增加供给量。大陆旅客因为过高的价格,放弃了赴台旅游的想法。同时,政府也会通过税收等手段,干预赴台旅游,使价格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图1(注释:在未开通赴台旅游之前,大陆去台湾是要从香港转机,而且是商业目的。供给与需求是相对固定的)

五、结论

台湾是祖国美丽的宝岛,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独特,加上大陆居民对台湾的神秘感与特别的民族情结,大陆居民希望到台一游。然而,台湾当局出于政治考虑,一直未能开放大陆居民直接赴台旅游,只能通过第三地的中转与商务旅游,不仅影响两岸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也限制了台湾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曾是台湾重要的产业之一。但今天,台湾昔日繁荣的观光旅游盛景已不复存在,观光产业每况愈下。2000年,台湾观光外汇收入为37.4亿美元,约占台湾GNP的1.2%。多年来,每年来台观光的人数一直未超过300万人次,一般在250万人次左右。由于旅游业不景气,许多观光企业亏损严重,惨淡经营。为振兴旅游业,台湾当局将观光产业列入重点发展产业,在“六年国家发展计划”中提出“观光客倍增计划”,将2004年订为“台湾的观光年”。2004年6月,还成立“行政院观光发展推动委员会”,并一连举行四次“观光发展策略会议”,希望听各方意见,再创台湾观光产业的春天。大陆经济发展迅速,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已成为一个庞大的旅游群体与旅游资源,成为海外诸多国家或地区积极争取的重要对象,台湾旅游业也将大陆旅客列为未来的重要旅游来源地。日前,大陆宣布将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为台湾旅游业者带来新的希望。同时,开通赴台旅游,有益于与台湾同胞的联系,对祖国统一大业的顺利完成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赴台范文篇3

一、加强赴台旅游团队行前教育,自觉维护大陆尊严

赴台旅游搞好行前教育是组织宝岛游的基础。我们这次跟团旅游,就是想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做为一名普通游客随团旅游,真正体验一下普通游客的亲身感受。在台期间,大陆游客在台湾岛可以说是“铺天盖地”,从机场到酒店,从景区、到商店,来自大陆各省市的游客比比皆是。东北游客更多,在一个景区或一个酒店经常遇到3-5个辽宁旅游团。据统计,从7月赴台旅游开放以来,大陆游客已突破60多万人次。极大地促进了台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大陆政府对台湾同胞的关心和支持,体现了大陆游客对宝岛的特殊青睐和向往。通过八天的亲身环岛游感想很多、感受很深,

1、旅行社和领队一定要重视旅游团的行前教育,讲明注意事项,特别是旅游人员的素质教育,一定要讲清注意事项和提出具体要求,教育大陆游客要自尊、自重、自爱,让每名赴台大陆游客知道祖国的尊严大于一切。我建议省旅游局合同省台办统一印制辽宁游客赴台旅游手册。不能象现在出现景区拍照不排队,更不能争吵,甚至打架,随地吐淡、随处吸烟,乱扔乱丢,乱说乱叫等不文明现象。特别是有的自己喜欢买小烧再喝上2两,整个餐厅就成了大陆游客的“大市场”。

2、领队要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对游客不遵守时间,在故宫、纪念馆、餐厅等特殊场所大声吵闹的不良现象要及时给予制止,或提出批评。在台不便于说的一定不能说(如夜总会,台湾则是墓地。汽车旅馆,台湾则是和情人住的地方。外婆则是外面的老婆,是情人。还有酒店才是夜总会)。饭店是吃饭住宿的。

3、一定要教育游客在台期间不要与分子接触或领取不健康的宣传资料等(几乎每个景区都有)。更不要参观的图片、资料展览。使每名大陆游客时时处处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和个人的良好形象,真正通过旅游交流给台湾同胞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4、建议全省所有赴台旅行社建立相对比较统一的团费价格(应该不能低于5000元,黑龙江、吉林都是7000元),社与社之间差别不得超过300元。目前沈阳有的社已经降到3700元,已经接近或低于赴台旅游零团费标准。否则,每到一个景区或酒店,大陆游客都在相互串通价格问题,由于有的游客是通过当地国内社组织的,每人收取500至1000元纯利后,按照同业价又转手给有赴台资格的组团社,造成国内社比赴台组团社的利润还大,再加上社与社之间的无序竞争,同机、同行的大陆团费每人相差1000到1500元,游客非常不满意,另外台湾当地接社也很有意见。

5、建议在全省范围要认真治理和从严查处不具备赴台资格的各类旅行社从事赴台旅游业务的块规经营行为。重点是整治跨区组团,非指定社组团或低价组团的问题。尤其是部分小的国内社或门市部以个人或朋友、亲属的名义,在相对偏远的县城以远远高于赴台组团社的价格组织赴台旅游团,按照同业价格转手并团,从中谋取高额利润,无序竞争,扰乱市场,致使服务质量和品质降低,甚至发生投诉、争吵、打架、安全事故等问题,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二、开发新线路,探索新体验,开展自由行和深度游

目前大陆赴台游就是一条线,不论是大陆旅行社,还是台湾地接社都是环岛八日游,台东基本没有什么大的看点,就是座车玩,每次是座2-3小时的车,下车参观和上厕所30分钟,而且是沿太平洋南行四天,基本都是山路和山洞,路险车快时间长,好在司机师傅技术相当好,每天起的最早,休息的最晚,车辆检查、保养的好,游客上车睡觉,可司机师傅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游程的多数大好时光(七分之四)浪费在东岸座车上,而西岸仅有三天,嘉义、高雄、台北各一天,而且是台湾重量极的景区都是走马观花,快上加快,多数游客对此安排极不满意,而且造成游客很艰辛和疲惫。所以游客越走越不满意,团费越来越低,服务质量越来越差,购物店越来越多。因此,开发多条赴台旅游线路,适应大陆不同旅游消费需求是当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一是减少台东旅游时间,增加台西旅游时间,开发空铁陆游多条旅游线路。如从桃园下机后,座高铁直达垦丁住两晚,沿西岸至高雄、至嘉义、至台北各住两晚,或花莲住一晚,会更受大陆游客的欢迎。不能象现在一条线、一台车跑遍全岛座车玩。二是开发海陆空环岛游。从桃园座车至花莲,从花莲至绿岛至垦丁乘游船沿台湾东岸“太平洋上看宝岛”,在船上吃住,适时定点下船参观游览,直达垦丁住两晚,改乘大巴或高铁沿西岸至高雄、至嘉义、至台北各住两晚。把赴台游览的重点放在台西线。三是开发台湾深度游和度假游。大陆游客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垦丁、高雄、绿岛、嘉义、花莲、台北等地或阿里山、日月谭等景区住1-3晚,对一个县或某一景区进行全方位深度考察,也可采取自驾游(骄车400元/天或摩托车80元/天)、度假游和潜水、温泉、摄影、绘画等专项旅游,真正把大陆游客向往以久的赴台旅游做好做活,做出不同特色、不同线路、不同价位、不同层次。否则,全部是目前清一色的环岛游,诸多大陆游客绕着台湾座车转圈玩,排队吃饭,排队拍照、排队入住,排队上厕所。从开始到结束每餐可怜的八菜一汤始终不变样,赴台旅游的价格将会越来越低,品质和服务质量将会越来越差,大陆游客期盼已久的赴台旅游将会越来越失望。

三、加强交流合作,实现台湾和大陆旅游双赢

东北虽然冰天雪地,天气寒冷,气温相差30度,但对没有见过雪的台湾游客也很有吸引力。组织台湾游客到东北过冬,看雪玩冰泡温泉,品尝正宗的东北美食也非常有潜力。因此,大陆旅行社不仅要把大陆游客送到台湾,更应把台湾游客引到东北,引入辽宁,避免一头热,从而实现互利互惠,有利于促进我省旅游经济的发展。一是大陆具备赴台资格的旅行社要与台湾地接社签订互送游客协议。不仅大陆游客想去宝岛,而且台湾游客也向往大陆。据台湾海峡旅行社许总经理讲:我是做东北旅游业务的,对东北很有感情,台湾很多游客对东北也很向往。二是具备赴台资格的旅行社不仅要组织好赴台游,而更重要的是要考核引台入辽情况,并视情进行奖励。否则,对组织赴台游发生问题或没有完成引台入辽人次的要进行相应的处罚。三是加强双方旅游界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相应的沟通协作机制和平台,相互宣传推介对方的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实现相互促进和旅游双赢。

四、一切为游客着想,不断总结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领队要认真负责,严密组织。对所带的旅游团要有明显区别其他团队的旗帜或符号,便于组织,保证团进团出。二是按照游客需要提前与台方地接人员联系,为游客办理好台币兑换和电话卡,以免大陆游客同时下机后每人到银行排队换币,又要到电信专柜排队办理电话卡。加上飞机经常晚点,一般游客下飞机后在机场还要等上1-2小时,换币、办卡别人又不可以代办,相互认识的又不排队,造成无序拥挤。在机场银行和电信门口全部是大陆游客,争吵和拥挤影响很不好。如台湾接机导游按预订提前办理好,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大陆游客及时领取临时电话卡向家人报平安和保持联系畅通及临时涌挤排队的问题。游客下机马上乘车,在去酒店的路上一切都解决了,减少大陆游客在机场的停留时间。三是台湾地接导游变更合同旅游行程或住宿地点或去购物点等必须事先征得游客的同意,虽然是四花酒店但在郊区或小城市。景区参观时间短,购物店时间过长,避免随意变更行程或住地,降低旅游合同和接待服务质量。

赴台范文篇4

归纳总结了台湾对争取大陆游客和日本游客的优劣势,一方面是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对台湾的影响研究。柳英[6]认为积极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促进岛内经济发展,拉动岛内需求,并能有效扩大就业人群;另一方面,两岸通过民众间的交往交流产生根植于民间的互信,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黄东政、黄福才[7]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探究台湾居民对大批大陆游客访台所造成影响的感知。邓利娟、黄智略[8]、刘红[9]认为,加快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有利于两岸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台湾经济社会发展有利,/陆客赴台0的经济效益更多地体现为促进台湾经济发展。有关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研究,除了个别台湾学者关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意愿、消费行为等并进行实证研究外,主要是大陆学者,并侧重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意向、赴台旅游的影响和市场管理研究。为了更好地促进两岸的旅游交流与合作,实现两岸经济合作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形成,本文在回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台湾观光局的统计数据,对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市场发展状况及其机制进行分析,并围绕两岸旅游交流与合作在新的更高的平台有更大作为提供相关的指导性建议。

2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发展历程

自1988年台湾首次开放大陆居民赴台为其直系血统和配偶探亲以来,根据发展特点的不同,本文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

2.1萌芽阶段(1988)2001年)

1988年,台湾当局首次开放祖国大陆居民赴台探亲,突破了祖国大陆居民不得入台的禁令,开始了海峡两岸之间有限的双向人员交流。1993年初,台湾当局通过/大陆地区人民进入台湾地区许可办法0和/大陆地区人民在台湾地区定居或居留许可办法0及其数额表,在当年总共有5.5万人以各种名义赴台。1995年4月台湾当局实施/大陆地区交通专业人士来台从事交通事务相关活动许可办法0,台湾的相关团体、学术研究机构可邀请祖国大陆相关专业人士和旅游业者访台。两岸旅游业双向往来因此得以开始,台湾地区旅行业主要社团与祖国大陆旅游管理机构及民间团体也因此得以建立良好沟通渠道。这一协调沟通渠道的建立,为促成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作用。这个阶段台湾当局制造种种麻烦,使两岸关系陷入僵局,两岸旅游合作不能有效开展。但由于祖国大陆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着力推进两岸交流,一部分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进行学术、体育、宗教、经贸等交流或探亲活动。尽管,此阶段没有纯粹的赴台观光游,但以探亲、商务等为主的赴台活动,为今后开展赴台观光旅游打下了基础。

2.2初步形成阶段(2002)2007年)

2002年台湾当局元旦开放/第三类大陆居民0(即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工作、学习、定居的大陆居民)观光团入台旅游;2002年5月台湾当局又开放所谓/第二类大陆居民0(即出访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大陆居民)赴台旅游;2004年12月开放福建居民和大陆居民赴金门、马祖旅游,在一定范围内局部开始了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的/离岛游0,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进一步开放。2006年4月祖国大陆公布了5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6,2006年10月台湾民间旅游组织/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0完成财团法人的设立登记工作并正式挂牌运作,标志着台湾方面与大陆协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0等两岸旅游相关事宜的窗口正式开通。据台湾相关部门的统计,2002)2007年台湾地区共接待大陆民众(所谓/第二、三类大陆居民0)赴台旅游累计268742人次。由于台湾当局的种种限制,该阶段大陆民众前往台湾地区旅游的数量有限,但增速快,同时受到政策的不稳定性影响,波动大(表1)。

2.3全面启动阶段(2008年))

2008年7月,祖国大陆赴台旅游正式启动,意味着赴台旅游进入全面启动阶段。开放省份由2008年7月的13个扩大到2009年2月的25个,到2010年7月扩大到31个省(区、市)。组团规模从最早的10人左右放松到2009年的5人即可成行,停留时间也从10天以内延长到15天以内。2011年6月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0宣布启动,首批试点城市为北京市、上海市和厦门市;同年7月29日,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澎湖个人游也正式启动。2012年4月正式启动了天津、重庆、南京、杭州、广州、成都等6城市赴台/个人游0,8月启动了济南、西安、福州、深圳等4城市赴台/个人游0,同时开放浙江的温州、丽水、衢州,广东的梅州、潮州、汕头、揭阳,以及江西的上饶、鹰潭、抚州、赣州等11个城市居民赴金马澎地区/小三通0自由行。至此,大陆已有4个直辖市、2个经济特区、7个省会城市居民开放赴台/个人游0。

3市场特征

3.1赴台旅游人数年增长率波动大,/开闸效应0日渐平息

2009年、2010年大陆赴台总人次分别为97.2123万人次、163.0735万人次,2010年比2009年增长67.75%,出现/井喷0增长。2011年,大陆赴台总人次为178.4185万人次,比2010年同比增长9.4%,增速大幅下降,增长率波动大。而同期中国出境旅游总规模达7025万人次,同比增长22.42%,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开闸效应0日渐趋于平复[10]。这主要是由于从2011年开始,赴台游市场由/情感驱动0过渡到/市场驱动0,即由以/猎奇需求0为主导的快速成长期,进入到以/体验需求0为主导的稳定发展期。同时,由于两岸航空客运运力不足(尤其在旅游旺季),岛内旅游产品创新不足,台湾旅游形象不够鲜明,赴台旅游的便利性不足和其他竞争性目的地揽客措施层出不穷等[11],台湾作为大陆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比较优势欠缺,致使大陆赴台游有效需求的成长性不足。

3.2赴台/个人游0市场规模低于预期

由于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0仍存在如财力证明等相对较高的申请门槛和每天的人数配额限制,将成为短期内自由行业务发展的瓶颈。且赴台/个人游0与团队游线路相近,旅行费用相差较大,使多数大陆游客仍旧青睐于参加旅行团。同时,由于台湾对非主流的景点在大陆地区缺乏有效推广和营销,大部分游客对当地自由行的信息掌握并不充分,影响了出游。此外,游客对台湾充满趣味的景点和玩法认知度低,使赴台/个人游0的效果大打折扣。2011年,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0总人次仅为3万多人次。

3.3观光为大陆游客赴台旅游主要目的

在大陆居民赴台游客中,主要有业务、观光、探亲、会议、求学等旅游目的,其中观光为大陆游客赴台湾旅游的主要目的(图1)。2008)2011年,以观光为旅游目的的游客所占的比例最高,占比由2008年的28.8%提高的2010年的75.3%,2011年有所回落,但仍占72.4%(台湾观光局网占,admin.ta-.tw),这主要缘由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政策实施。目前,赴台旅游只能参加集体性的观光游览活动,而不能从事商务、学术交流、探亲等活动,赴台旅游活动整体上缺乏灵活性和个性。

3.4月份游客量分布不均

图2是根据2009)2011年度各月赴台游客的数据绘制成的曲线图。据图2所示,每年4月、11月为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的两个高峰时段。因此,遇到如每年4月、11月等的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高峰,台湾/移民署0协助加快签注发放速度,保障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顺利进行是十分必要的。

3.5阿里山、日月潭为主要目的地

目前,台湾的入岛旅游客源主要以祖国大陆、日本、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为主,除祖国大陆外,其他入岛客源的旅游目的地主要是台北和高雄等都市区。相比之下,大陆游客入岛首选的景点是阿里山、日月潭和台南等地。从2008)2011年度数据来看,在风光景点方面,阿里山、日月潭、太鲁阁等是大陆游客最为热门的景点,其他的热门景点有故宫博物院、野柳、台北101、士林夜市、垦丁、西子湾、中台禅寺等。源于多数赴台游客的需求以及部分旅行社节约运营成本的需要,目前赴台旅游市场以环岛观光型产品为主,超过75%的游客在台湾停留时间为5)7夜[1]。在游客分布上呈现北部多于南部的特点,游客流向是北线多于南线、西线多于东线。随着,赴台/个人游0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大陆游客有机会自主到台湾东南部地区旅游,从而引导岛内旅游产品开发更加多元化,游客流向更加均衡化。

3.6购物费所占比重最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从表2可知,2008年由于刚实施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台湾住宿设施供给紧张,旅馆内支出费较高,达95.04美元,远高于近3年的旅馆内支出费,导致平均每人每天消费较高。但是从2009)2011年赴台旅游的大陆游客平均每人每天消费情况来看,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2011年,赴台游客购物费所占比重最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自2008年的44.53%增加到2011年的59.15%。旅馆内支出费所占比则呈逐年下降趋势,自2008年的32.22%下降到2011年的16.47%。大陆游客与来自欧美等地的游客消费习惯有很大不同,欧美游客赴台旅游主要消费在住宿方面,只有少数用于购物消费。两者的区别主要是欧美等地赴台是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产品,而大陆居民是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产品,两者旅游性质不同而表现出的旅游购物习惯和消费特点各异。从图3可见,由购物消费观察,2008)2011年大陆参团游客购物消费项目最多的3项分别为:珠宝或玉器类、名产或特产、服饰或相关配件。这主要是因为在赴台旅游的客源群体中,大部分是有一定旅游经历的游客,他们已多次赴港澳特区或东南亚等国旅游。同时,在赴台旅游全面开展前期,消费群体主要是收入高的大陆居民,他们在台湾的消费水平也较高。大陆游客对台湾本地的名产或特产有较浓厚的兴趣,其在台期间的观光消费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次,珠宝或玉器类、服饰或相关配件也是大陆游客消费的重要项目。从大陆游客在台消费的侧重点可见,具有台湾本土特色的产品销售前景较好。

4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发展机制分析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市场发展的基础是市场机制,体现在需求与供给的运行矛盾和问题解决上。但这种赴台旅游市场是特殊区域旅游合作形态的产物,它既不同于大陆内地各省区间的合作,也不同于大陆内地与港澳地区的合作,更不同于我国与其他国家间的合作。因此,可以说赴台旅游市场的发展是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中运行的。它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方式是市场机制和政治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只不过是每个阶段市场机制的作用力不同而已。如赴台游的萌芽阶段和形成阶段,由于政治因素的过分干扰,严重制约了赴台旅游市场的发展,市场规模小;正式开放后,政治因素的制约作用暂时减弱,但仍有一些不确定的政治因素影响市场发展进程。可见,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发展机制是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赴台旅游市场的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个因素起到所有动力的作用,而是存在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一种合力,最终形成赴台旅游流从祖国大陆流向台湾地区(图5)。

4.1内推力)))大陆居民消费升级

从本质上讲,旅游流内推力就是具有闲暇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旅游者,满足其心理需要的某种心理驱动,也可理解为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如摆脱日常工作和生活、追求身心健康、追求新奇刺激、拓宽视野、情感交流等。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陆经济快速且平稳发展,人均收入增长迅速,消费升级速度加快,旅游消费明显增加。大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促使国民旅游的迅速发展。在中国出境旅游规模稳定增长的背景下,赴台旅游的内推力早已具备,只是受制两岸特殊关系,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市场化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由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缓慢演进到全面启动阶段。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GDP为5414美元,人民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旅游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出境旅游日渐普及的情况下,赴台游市场规模也会逐渐壮大。

4.2外推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胡连会0和/两岸经贸论坛0后,台湾民众要求台当局进一步开放大陆政策的呼声越来越高,坚持两岸和平开放已逐渐成为主流民意。在台湾地区/民心思变、思治0大趋势的压力下,台湾地区新领导人十分关注两岸直航、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等问题。可以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台湾的主流民意,也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只有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两岸交流才能保持发展势头,才能有力推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发展。因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赴台旅游流形成的外推力,它是赴台旅游流内推力的促进因素。

4.3拉动力)))台湾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台湾与大陆本是同根生,与祖国大陆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法缘相循、商缘相连,体现了台湾文化的中华文化特征和源流。同时,台湾地区在制度层面与大陆有着巨大的差异,且台湾文化是由特殊的历史原因形成的地域文化,暗含了地域文化的差异和特殊性。作为大陆居民的旅游目的地,这种不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差异由于两岸的长期隔离,对大陆游客构成了旅游吸引力。这种旅游吸引力因素主要包括:台湾的旅游景点、城市形象、民风民俗、台湾饮食、旅游购物、节事活动、友善好客、环境氛围等。其中,台湾著名的景点如阿里山、日月潭、太鲁阁等,是赴台旅游流的核心拉动力。这种拉动力,随着台湾旅游宣传力度的加大,促使大陆同胞心中产生一个/台湾情结0,许多人盼望去追寻宝岛的美丽风景,并亲身体验台湾的美丽风光。

4.4运行力)))台湾的政策导向

赴台旅游市场的发展与其他出境旅游市场是不一样的,它毕竟是在特殊的政治生态下,台湾当局对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政策导向会影响赴台旅游市场的运行。若政策导向不适应市场机制,就必然会影响到大陆赴台旅游市场的开放程度。如在赴台旅游全面启动前,开放是局部的且相当有限。从参与的活动来看,主要是探亲、学术文化交流、商务等活动类型;从开放的对象来看,是台湾当局限定所谓的/第三类0、/第二类0大陆民众才可赴台旅游。就是赴台旅游全面启动之后,仍有种种限制,使市场运行尚不顺畅。如赴台旅游手续,特别是/个人游0仍较繁琐,旅游者的出游活动受到影响。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市场的发育与运行直接受制于台湾对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政策导向。可以说,台湾对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政策导向如何直接决定了赴台流的运行态势。影响赴台旅游发展机制形成的四种/力0在现实中只有相对意义,四者之间并无严格意义的界限。理论上划分为四种/力0仅仅对分析问题有所帮助。现实生活中,一种旅游流现象及其结果总是遵循/一因多果0或/一果多因0的辩证法则。因此,赴台旅游流的有序演化过程,就是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协调作用的产物。

5结论与建议

从发展阶段来看,赴台旅游由萌芽阶段到全面启动阶段,其发展机制形成于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市场机制逐渐占主导作用的产物。要促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持续和健康发展,应逐渐减少政治因素的干扰,如赴台手续要进一步简化,特别是/个人游0的手续,加强两岸旅游保险一体化对接,共建旅游安全保障与突发事件处理机制等;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如加强市场监管、打击虚假广告等不法行为,提倡合理竞争,禁止违规操作,优化旅游环境,推动旅游市场秩序更加规范。此外,为了推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共创两岸旅游交流新局面,提出以下建议。

5.1加大市场运作力度,针对性开发旅游产品

针对大陆游客在台湾分布呈现北部多于南部,游客流向北线多于南线、西线多于东线的这一特点,台湾中南部应加快开发针对大陆游客偏好的体验性、参与性旅游线路和产品,并加大推广力度,推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向纵深发展,改变大陆游客在台湾的不平衡分布。针对观光为大陆游客赴台旅游主要目的这一市场特征,建议将台湾众多自然资源与游客的体验相联系,开发海滨度假、温泉疗养、原生态探险等深度旅游项目,改变单一的/观光游0现状,延长大陆游客在台旅游时间,创造更大的消费空间。2010年赴台观光的100多万大陆游客中,24.4%是60岁以上的/银发族0,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到66.6%。可以说,中老年人仍是赴台旅游市场的主力[12]。针对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6成左右是40岁以上中老年游客的这一细分市场,除了在旅行服务上要满足老年游客的心理需求外,还应采取以传统的观光和文化来推广台湾旅游,除了打造台湾观光产品外,还可将产品体系延伸到节庆、民俗、乡村、城市和各种创意旅游等多种主题的旅游产品,增加游客的体验性,感受台湾的异样历史风情,提升重游率。针对大陆居民赴台湾/个人游0策略的实施,年轻游客将占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应充分利用好台湾娱乐业的时尚魅力,开展类似/寻访台剧拍摄地0的主题营销活动,并推出/修学游0、/蜜月游0、/亲子游0等专项旅游项目吸引大陆青年到访台湾。按照目前海峡两岸双方管理上的规定,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与参加学术、文化、经贸交流必须分开申请办理,且赴台旅游不可参加后者的活动。针对此情况,两岸要通过旅游带动教育、科技、艺术、传媒等方面的更多交流,实现/以旅游弘扬文化、文化丰富旅游0的良好发展局面,从而有助于树立鲜明的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

5.2在ECFA框架下鼓励大陆企业投资台湾旅游业

目前台湾的旅游设施数量和条件基本能满足大陆居民/赴台旅游0的需求,但大陆居民赴台环岛游这种单一的产品结构容易导致大陆赴台游客过于集中热点景点和城市,并容易衍生出包括市场容量饱和和接待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建议选择部分可接待大陆游客的各类民宿,提高一般观光旅馆和特色民宿的接待质量。各种档次住宿设施的准备,可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游客需求,便于组合不同消费层次的产品,有利于赴台旅游价格的调整,但这种接待现状与日益增长的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市场需求还有一定缺口[12]。这就需要台湾方面在ECFA及未来补充协议框架下拓展两岸旅游投资渠道,树立大陆企业投资台湾旅游领域的信心,从而增强大陆企业投资台湾旅游基础设施的积极性,以扩充岛内的接待能力。

5.3推动两岸四地旅游产业化合作,打造/大中华旅游圈

赴台范文篇5

摘要: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原因,海峡两岸长期隔绝,少数“台独”势力对大陆的敌视,造成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十分困难。但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两岸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两岸关系的缓和,使得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将成为现实。本文通过对台湾旅游的实地考察,对台湾旅游业及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前景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现状分析;前景预测

2005年5月3日,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授权宣布正式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一段时间以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成为国内各媒体关注和讨论的热门话题,人们翘首以待,盼望赴台旅游能早日成行。笔者曾于2005年7月6日——15日随重庆旅游同业公会台湾旅游考察团赴台湾地区,对台湾旅游资源、台湾旅游观光业现状等进行了考察,并与部分台湾旅游界、法律界、教育界人士进行了接触和交流,获得第一手资料并撰写此文,旨在通过对台湾旅游业及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探讨大陆居民赴台观光旅游的可行性及市场前景,以利促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市场的开发与发展。

台湾素有“宝岛”之美称,其四面环海、岛内多山的地理环境构成了台湾独特的岛屿自然景观。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台湾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岛内资源与祖国大陆有着较强的互补性,从而构成台湾旅游产品的基础,使其旅游产品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一.台湾观光业现状

旅游,台湾称为观光,在台湾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尤其是对外开放岛内观光仅仅8年时间。台湾观光业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1.岛内观光

岛内观光,在台湾又称“国民旅游”。台湾在蒋经国时代,积极推行经济建设,以在钢铁、化工、制造、交通、港口等方面的“十大工程”建设为标志,经济发展迅速,并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岛内居民经济收入增长较快。尤其是交通建设的完善,岛内环岛公路、铁路、西海岸高速公路、以及三条穿越中央山脉连接东、西海岸公路的建成,形成了环绕全岛、横贯东、西的便捷的交通网络。推动了岛内观光业的发展,岛内观光市场比较繁荣,主要以观光、温泉与海滨休闲、民宿为主,每年岛内居民约有90%在岛内旅行,人均年出游次数达5次以上,可谓壮观。但毕竟岛内人口只有2300万人,岛内市场规模偏小,因此开拓岛外客源市场,尤其是大陆市场,成为台湾观光局和台湾旅游业界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2.出境旅游

在台湾,出境旅游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979年至1986年是成长期,台湾出境旅游人数呈现较快增长,年均增幅11.3%,但这一阶段,有出境目的地、每年出境次数及境外消费金额等方面的限制政策。1987年至1993年为高速增长期,1987年台湾当局取消旅游限制,出境旅游人数随即激增,当年出境旅游人数即首次突破100万人次,1989年又突破200万人次,连续四年增幅超过30%,这种令人侧目的迅速增长主要应归因于台湾解除对赴中国大陆的旅游封锁,在与大陆的亲人故土分隔近40年后,台湾居民兴起赴大陆观光的热潮。到1993年,长久压抑的、非常规的出境旅游需求基本上得到释放,按人口比例计算台湾居民出境旅游率已达21%,是日本的两倍、韩国的四倍,居世界前列,高达86%的出境旅游者为“消遣性旅游者”,这一比例同样表明持续快速增长的空间已相当有限。1994年至今是常规发展期,经过前期超常规的高速增长,台湾出境旅游进入常规发展阶段。出境旅游人数增幅趋缓,但绝对增长人数仍相当可观。此期出境旅游起伏较大,但主要是由于一些“常规”政治、经济、自然因数的影响。

3.入境旅游

台湾入境旅游的开放有着较复杂的背景。首先,由于近年来台湾当局忙于政治权利争斗,大搞“台独”分裂活动,导致海峡局势紧张,岛内投资环境逐渐恶化,岛内投资人纷纷撤离,产业外迁寻求岛外发展,部分形成岛内产业“空心化”。其次,台湾当局者的思想意识僵化,固步自封,封闭自守,不愿意且害怕与外部世界尤其是与大陆方面的各种交流、往来与合作,总是设置重重障碍。这使得岛内经济近8年来停滞不前,民众怨声四起。为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缓和矛盾,加之香港对大陆居民开放自由行的示范效应,对外开放岛内观光市场,便成为台湾当局不得不面临的选择。迫于各种压力,台湾当局于8年前的1997年开始逐步对外开放岛内观光,然而真正对外开放其旅游观光活动是在2001年初。目前,年接待岛外游客量约300万人,主要客源市场为日本(约占一半)、港澳、韩国、美国及东南亚地区。

二.大陆赴台旅游现状

尽管台湾当局开始逐步对外开放岛内观光,但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原因,海峡两岸长时间隔绝,少数“台独”势力对大陆的敌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十分困难,目前仍然还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是入境手续繁杂,表现在赴台旅游证件问题上,两岸仍还未达成共识。由于涉及国家主权问题,大陆方面主张用类似于港澳通行证的办法,而台湾当局要求用护照,企图在这个问题上玩政治阴谋,造成“台独”既成事实,这是大陆坚决不能允许的。加之“三通”无法实现的政治因素,因此目前大陆居民还不能直接前往台湾,也不能经香港转赴台湾观光旅游,必须经第三地(国)签转,办理入台手续。目前一般是经泰国、新加坡或菲律宾等国签转,再经由香港转赴台湾。这使得赴台旅游手续复杂,时间及行程线路长,费用高昂(人民币11000——12000元)。如果简化手续,只经转香港,至少可节省三分之一的费用;如果两岸直通,可节省一半以上的费用。因而当前的首要问题仍然是简化手续,实现“三通”,这是实现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台湾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性要素。

其次是入境人数与停留时间的限制。台湾当局规定,每天只允许1000名大陆游客入境,停留时间一般为10天,最长不超过15天。大陆观光团队游客必须随团入境,并在规定的时间限度内随团出境。观光旅游过程中未经允许不能随意离开团队自由活动(晚上回酒店后除外),包括临时离团拜访亲朋。如果出现上述情况或“跑团”现象,台湾当局对台湾地接旅行社及地接导游都会进行严厉处罚,包括经济处罚、吊销旅行社执照和导游资格。这也使得台湾旅游企业不敢轻易与大陆旅游业界进行业务往来,造成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难以实现。目前台湾地区年均接待大陆观光游客仅约3万人,自台湾开放岛内观光以来,接待的各类大陆游客(包括商务、考察、观光游客)总人数也只有约80万人(*数据来源:台北市旅行商业同业公会)。

三.赴台旅游前景预测

1.赴台旅游的市场卖点

由于政治的因素,海峡两岸长期隔绝,互不往来,不同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又给台湾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台湾对于大陆居民来说充满了神秘,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两岸关系的缓和,大陆居民急于想撩开这层神秘的面纱,去看看、去了解、认识这个不为他们所知的天地。赴台旅游的不易,更会激起人们前往一游的意愿,这本身就是赴台旅游的最大卖点。

台湾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尤其是东部太平洋海岸迷人的岛屿风光,台湾原住民奇特的民俗风情,对大陆游客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此外,台湾作为全球仅有的两个出产“猫眼石”地区之一(另一产地是斯里兰卡),以及世界一流的钻石首饰设计工艺技术,也是吸引大陆游客前往观赏、购物消费的有利条件。

2.赴台旅游前景

随着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渝、新党主席郁慕明相继成功访问大陆,两岸关系出现缓和的局面,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随着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增长,两岸经贸往来、民间交流日益增强和密切,两岸“三通”的呼声日渐高涨,对台湾当局向大陆居民开放岛内观光起着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可以说条件基本成熟,相信在可以期待的不久的将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将成为现实。

赴台范文篇6

一、内地台胞、台属赴台湾地区定居,按有关规定,向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去台证件。台胞、台属因私事短期出国或去港澳地区后,要求(包括本来信或委托亲友代办)赴台湾地区定居的,不予办理有关待遇等手续。台胞、台属在因私事短期赴台期间,已获得入台定居许可的,可按下列规定办理有关待遇等手续。

二、经批准赴台湾地区定居的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的台胞、台属职工(包括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其待遇如下:

(一)赴台湾地区定居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的离休费、退休费、退职生活费与内地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享受同等待遇。其离休费、退休费、退职生活费及副食品价格补贴、粮(煤)价补贴、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因工(公)残废补助费以及由民政部门支付的残废金等,由支付离休、退休、退职待遇的单位发给(残废金由支付离休费、退休费、退职生活费的单位向本人原居住地的民政部门领取),或由受委托的内地亲友代领,直至本人去世为止。

赴台湾地区定居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每半年需提供一份由当地公证机关出具的本人生存证明书。支付单位凭上述证明支付应得的款项。

(二)赴台湾地区定居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死亡后的各项待遇,由支付离休费、退休费、退职生活费的单位,按照国家有关的现行规定执行。已在台湾地区定居的直系亲属须向支付离休、退休、退职待遇的单位提供由当地公证机关出具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的死亡证明书和其所供养的直系亲属生存证明书及与死者的亲属关系证明书,方可享受本款规定的各项待遇。

(三)凡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离休、退休、退职条件的在职职工,获准赴台湾地区定居的,所在单位可以一次性发给离职费,具体标准如下:

连续工龄满一至十年的,每满一年发给一个月的本人标准工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三项之和,下同);连续工龄在十年以上的,从第十一年起,每满一年发给一个半月的本人标准工资。满一年的尾数,不足六个月的,按半年计算,超过六个月的,按一年计算。离职费的总额,最高以本人二十四个月的标准工资为限。连续工龄不满一年的,发给一个月的本人标准工资。计算离职费时,应该包括副食品价格补贴。

(四)凡获准赴台湾地区定居的人员,均按照财政部关于差旅费开支的规定标准,由工作单位发给本人及随同出境定居的供养直系亲属从住地至出境口岸的车、船费,行李搬运费,旅馆费和伙食补助费。

支付本条第(一)、(二)、(三)款待遇所需的外汇,由当地中国银行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有关规定办理。

三、赴台湾地区定居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经批准又回内地居住的,原支付离休费、退休费、退职生活费的单位,应该按照离休、退休、退职的有关规定继续支付应得的待遇。对又回内地居住的离职人员,经批准恢复工作的,原领取的离职费,应予退还。确有困难的,经所在单位领导批准,可以分期退还。

赴台范文篇7

随着我区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多渠道、宽领域的对外友好交流与合作正在逐步推进,区管人员参加对外交流学习考察活动日益增多。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出国(境)人员报批

及管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批人员范围

(一)因公出国(境)的区属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及区属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人员;

(二)因私出国(境)的全区实职科级领导干部;区纪委、区监察局、区机要局、区保密局、区财政局和区国资公司特定岗位的一般工作人员;区法院、区检察院工作人员;区属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及集体企业的主要领导。

二、报批材料

(一)首次因公出国(境)人员报批材料

1.组团或派员单位请示(包括团组名称、出访人员情况、出访任务、出访国家、出访时间及停留天数、过境国家或地区、过境天数、出访费用等内容)1份;

2.组团通知1份;

3.中、英文邀请函各1份;

4.《出国任务审批表》1份;

5.《云南省因公出国(境)人员审查表》(附表一)1式4份。

(二)再次因公出国(境)人员报批材料

再次因公出国(境)人员,若本人上一次因公出国(境)审查批件不在有效期内,则按首次因公出国(境)人员报批;若本人上一次因公出国(境)审查批件在有效期内,参照首次因公出国(境)人员报批。其中,《云南省因公出国(境)人员审查表》(附表一)更换为《因公出国(境)人员备案表》(附表二,4份)。

(三)因公赴台湾人员报批材料

参照首次因公出国(境)人员报批。其中,《云南省因公出国(境)人员审查表》更换为《**市**区因公赴台湾人员登记表》(附表三,1份)。

(四)因私出国(境)人员报批材料

1.本人申请(包括事由、行程、目的地、时间及费用等内容)1份;

2.《**市**区因私出国(境)及赴台湾人员审批呈报表》(附表四)1份;

3.其他相关材料1份。出国(境)旅游的,附组织出国(境)旅行社的组团材料;出国(境)探亲的,附海外亲属关系证明及邀请信函;出国(境)外出学习的,附境外教育培训机构通知。其他事由附相应证明材料。

三、报批程序

四、管理要求

(一)因公出国(境)及赴台湾必须有明确的公务目的和实质内容。区管人员出访,要与其职务身份相称,出访费用严格控制在本部门、本单位经费预算内。出国(境)团、组和出访人员不得随意追加顺访国家和地区,不得无故改变往返路线、延长出访时间。同一部门、同一单位党政正职不得同团或同时分别率团出访同一国家或地区。离退休人员一般不再派遣出访。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负责,严格把关,坚决杜绝出国目的不纯、任务不实、效果不佳、借公务之名变相或搭车出国旅游的行为,防止因审查不严造成不符合出国条件或有问题人员出境事件的发生。

赴台范文篇8

一、狠抓艺术创作生产

1、做好参加省***戏剧汇演剧目的创作、生产及参赛工作。

2、做好九月份参加“歌仔戏艺术节”的报批及筹备工作。

3、做好歌仔戏《邵江海》参加南北片戏剧展演工作。

二、认真抓好各种大型艺术活动及各种节庆活动。

1、全力以赴抓好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各项工作,力争取得圆满的效果。

2、努力创作、抓好庆祝厦门特区成立25周年暨“9.8”投洽会10周年。

3、做好20*年在我市举办的国际钢琴(厦门)比赛的相关筹备工作

4、完成建党85周年、红军长征70周年的创作演出任务。

5、抓好中秋节海峡两岸艺术演出活动。

6、组织和协调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完成七一、八一、“九八”投洽会、国庆等各种节庆活动以及三贴近“文化四下乡”等各项指令性演出活动。

三、加强对外对台文化交流活动

1、厦门翔安民间戏曲学校高甲实验剧团一行45人拟赴金门进行为期5天的闽南民间戏曲文化交流演出

2、厦门小白鹭访问团40人拟赴台湾访问交流

3、厦门市文化局李云丽副局长拟赴奥地利、意大利演出

4、厦门爱乐乐团一行92人拟赴台湾举行交响音乐会演出

5、厦门市歌仔戏剧团一行90人拟赴台湾参加20*年华人歌仔戏创作艺术节的外事手续

6、厦门市钱币收藏文化考察团拟访问土耳其、埃及、南非

7、文化部干部管理培训班拟赴法国、德国毕业考察

8、厦门市歌舞剧院拟赴新加坡华侨总商会成立100周年演出《榴莲飘香》

9、厦门市考察访问团拟赴韩国、日本考察当地演出市场

10、厦门市博物馆拟赴台湾考察闽台古石木雕民俗文物

赴台范文篇9

第二条本意见中所称的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中的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第三条因公出国(境)的内容

(一)因公出国(境)的范围和条件

1、因公出国(境)是指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含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等因公务对外交往的需要,派遣团组和人员出国(境)[以下简称因公出国(境)]。

2、因公出国境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理因公出国(境)任务审批手续,并按有关的规定办理护照、因公往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通行证[以下简称出国(境)证件]以及相应的签证。不准异地办理护照,不准通过因私渠道出国(境)从事公务活动。

3、因公出国(境)人员的各类申请归口县政府外事办公室管理。各组团参团单位申报出国(境),应经过集体讨论,各单位的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出访请示件原则上需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有关负责人不得签发有本人参加的出访请示件。各组团参团单位一般应在2个月前就组团或参团事由提出申请,报请县委、县政府批准,不得擅自报名,否则组织、外事部门将不予办理相关手续。

4、因公出国(境)必须有明确的公务目的和实质性内容。派遣团组要坚持“少、小、精”的原则,严格把握组派出国团组和选派出国人员,组团人数一般控制在6人以内,原则上不超过10人。严禁以各种名义照顾与公务活动无关的人员出国(境)。从事政府管理和有特殊工作需要的党政干部出国培训,由组织、人事部门按有关规定组织。

5、除参与省、市党委政府统一组织的出国(境)活动外,国家工作人员因公出国(境)届内(或5年内)原则上不得超过2次。除特殊情况,间隔时间须2年。每次出访一般不超过2个国家(地区),应视工作需要尽量压缩在外停留时间。出访1国的,最长不超过7天;出访2国的,不超过10天;出访3国以上的,不超过12天(以上天数均含旅途时间)。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增加出访国家和延长在外停留时间。

6、对一些隶属或挂靠在党政机关的学会、协会、中心等单位组织的以营利创收为目的,无实质内容的跨地区跨部门团组,一般不予批准。

7、对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因公出访团组中我县有出访任务的,原则上安排业务对口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参加。对副科级以下(含)干部原则上不予安排因公出国(境)。

8、已离退休人员原则上不再派遣因公出国(境)执行公务。

9、因公出国(境)人员回国后必须向本单位领导班子和上级主管领导汇报,并在10日内将《因公出国(境)情况报告登记表》向县委组织部、县外事办、市国家安全局报告出国(境)情况。

(二)因公出国(境)审批程序

1、因公出国(境)由主办单位提出申请,请示件送县政府外事办公室受理,填好出访人员基本情况表,并履行以下程序。

(1)下列人员因公出国(境)经县外事办审核后,由分管领导、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审批。

各乡镇、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县直属机构主要负责人、办事机构主要负责人,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纪委副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政法委主持工作的副书记、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县政协秘书长,派、人民团体及其他县属的社会团体主要负责人,各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2)其他国家工作人员,新经济组织(含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等)的因公出国(境)人员,经县外事办审核后,由分管领导、县长审批。

2、因公出国(境)人员所在单位在《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或《出国(赴港澳)任务确认件》下达后(其中,因公赴台人员所在单位在任务立项、下发立项批复文件后或任务批件下达后),将有关材料报县委组织部审查审批(请示件抄送县纪委备案)。报送的主要材料:

(1)单位党委出具的请示文件一式两份。必须写明任务情况,出国(境)人员基本情况和主要政治表现、单位初审意见、上次出国(境)时间、国家(地区)、在外天数等情况。新经济组织人员主管部门出请示文件(其中,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可由企业注册地工商联办理报批手续、经济开发区所属企业可由开发区管委会办理报批手续)。

(2)《因公出国(境)人员审查表》或《赴台人员审查表》一式三份,由单位党委(党组)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有主管部门的还须主管部门党委(党组)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3)《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出国(赴港澳)任务确认件》一份(复印件)或含赴台人员名单的因公赴台任务文件一份(复印件)。

(4)其他有关材料。新经济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人员需提供:居住地派出所无违法乱纪证明、开户银行无不良贷款证明、税务机关按时纳税证明、工商部门营业执照复印件等。因公赴台人员需提供台方邀请函等。

3、县委组织部对申报的因公出国(境)材料进行审理查核,必要时作进一步调查。

(1)对符合条件人员,办理《因公出国及赴港澳人员审查批件》(含《批准出国(境)人员名单》),审查批件有效期为三年。同时领取《因公出国(境)情况报告登记表》。在有效期内,发现出国(境)人员有问题时,其所在单位应及时报告组织部门,撤销其审查批件。对因公赴台人员在《赴台人员审查表》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不出具审查批件。同时领取《因公赴台人员情况汇报表》。

(2)在审查批件有效期内再次出国(境)的,因公出国(境)人员所在单位在任务审批部门出具任务批件、任务确认件后,为再次出国人员填写《因公出国(境)人员备案表》一式四份,加盖单位党委(党组)公章和相关的报批材料一起报县委组织部备案。

(3)审查批件有效期内调动工作的、有效期满后再次出国(境)和再次因公赴台的人员需重新办理审查审批手续。

4、因公出国(境)请示经批准后,凭《因公出国及赴港澳人员审查批件》到侨台、外事部门办理因公出国(境)手续。并根据浙委办〔2004〕14号等文件的规定,加强因公出国(境)人员的行前教育。因公赴台请示经批准并经国台办审批后,凭《赴台人员审查表》及有关材料到侨台、外事部门和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办理赴台手续。

(三)因公出国(境)人员要在出国(境)前,按干部请假审批权限办理书面请假手续。

第四条因私出国(境)的内容

(一)因私出国(境)的范围和条件

1、因私出国(境)是指探亲、求学、旅游等个人原因自费出国(境)。

2、因私出国(境)探亲,探望对象主要是在国(境)外定居、留学或工作的配偶和子女、父母等直系亲属。探望配偶4年以上(含4年)一次,给假半年,不足4年的,每年给假1个月;未婚人员探望父母4年以上(含4年)一次,给假4个月;3年一次的,给假70天;1年或2年一次的,按国内探亲假给假;已婚人员探望父母4年一次,假期40天,不予累计。

3、因私出国(境)旅游,必须遵守有关规定,不准为企业和个人办理经营业务,不准接受外商或驻国(境)外中资机构(企业)的资助,不准在任何单位报销旅游费用。在职国家工作人员因私出国(境)旅游,一般不予审批。

4、因私出国(境)参加学历教育和学习,必须按规定经过组织批准。未经批准的,不予办理出国(境)审批手续。

5、国家工作人员因私出国(境)返回后,应在10天内填写《因私出国(境)情况报告登记表》,按审批权限向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以及所在单位党委(党组)书面报告出国(境)的有关情况。

(二)因私出国(境)审批程序

1、国家工作人员申请办理因私出国(境)护照时,必须填写《国家工作人员因私出国(境)申请表》,经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审核同意,按干部管理权限,政府部门的国家工作人员由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审批,县管干部、政府部门之外的其它单位国家工作人员由县委组织部审批,再到公安部门办理出国(境)证件手续。

2、国家工作人员在取得因私出国(境)证件后,因私申请出国(境)的,必须先由本人向所在单位党委(党组)提出书面申请,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同意后,按干部管理权限,政府部门的国家工作人员由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审查审批,县管干部、政府部门之外的其他单位国家工作人员由县委组织部审查审批。报送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的主要材料:

(1)单位党委(党组)请示文件一式两份。必须写明前往的国家或地区、出国(境)的时间和期限、事由、费用自理情况、单位党委(党组)的意见等。

(2)《国家工作人员因私出国(境)审查审批表》一式三份,由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填写,单位党委(党组)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县管干部要报纪委征求意见,有主管部门的还须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3)其他有关材料。涉及关系说明、邀请信函、出入境证件使用情况等。需保留党籍的,应同时报送已经办理保留党籍手续的有关材料。

3、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在《国家工作人员因私出国(境)审查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不出具《审查批件》。同时领取《因私出国(境)情况报告登记表》。在出入境证件有效期内再次申请因私出国(境)或申请补发因私出国(境)证件的,应重新办理审查审批手续。

(三)国家工作人员因私出国(境)要在办理审批手续前,按干部请假审批权限办理书面请假手续。

第五条因公和因私出国(境)证件管理

1、因公和因私出国(境)人员回国(境)后,须在10天内将出国(境)证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因公和因私护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往来港澳通行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交指定单位统一保管。因公出国(境)人员的因公出国(境)证件交县政府外事办公室送市外事办公室统一保管;因私出国(境)的县管干部,出国(境)证件交县委组织部统一保管;其他国家工作人员出国(境)证件交所在单位党委(党组)统一保管。因故未按时出国(境)的,应在审批部门批准后三个月内,及时上交已申领的出国(境)证件。

2、再次出国(境)的,凭请假手续和《国家工作人员因公或因私出国(境)审查审批表》到出国(境)证件管理部门领取证件,重新办理因公因私出国(境)审查审批手续。

3、国家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办理外国长期居留证、前往港澳通行证、香港和澳门的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出国(境)和在国(境)外期间,要持符合其在外身份的护照或通行证。不得同时持用因公和因私两种出国(境)证件。

4、国家工作人员的配偶或子女,办理出国定居或办理了外国长期居留证、前往港澳台通行证、香港和澳门的永久性居民身份证,要及时将其作为个人重大事项分别向纪委、组织部门报告。

第六条有关纪律要求

各单位党组织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认真做好出国(境)管理工作。纪检、组织、公安、人事、外事等部门要认真做好审查审批工作,每半年要检查通报一次国家工作人员因公和因私出国(境)情况。

严肃查处因公和因私出国(境)中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国家工作人员未经组织批准或弄虚作假申请办理因公和因私出国(境)手续的,未按规定上交因公和因私出国(境)证件和书面报告的,将视情况停办该单位的因公和因私出国(境)申请。对因公和因私出国(境)的国家工作人员无故延迟在外停留时间按旷工处理,时间超过15天参照《国家公务员法》规定给予辞退,超假半年以上的,按自动离职处理。凡出现旷工现象的,单位主要领导要及时按干部管理权限报告县委组织部和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知情不报或隐瞒旷工现象的,一经查实,要追究主要领导责任。对在国(境)外期间有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和其他违反纪律行为的,将给予严肃批评、教育、诫勉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对触犯刑律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审查把关不严,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赴台范文篇10

一、深入开展旅游质量“综合诊治”活动

要围绕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加大暗访覆盖面和暗访频率,给我市旅游质量“号脉”、“开方”,查找问题不足,提出解决措施,并借助多方力量解决问题,不断推进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二、开展A级景区游客满意度测评

市旅游监察大队适时联合县区旅游执法部门对3A级以上景区开展满意度测评,结合测评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推动景区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改,进一步提升景区管理服务水平。

三、重点开展四个专项整治活动

(一)开展挂靠承包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治理旅行社挂靠承包经营,对旅行社转让、出租、出借、受让、租借许可证等行为,坚决依法查处。严厉打击旅行社门市部违反“四统一”要求,擅自开展组团业务、不与游客签合同等问题。开展门市部专项整治活动,要把握好两个重点,一查门市部是否合法,要逐一检查,登记造册;二要检查门市部是否私自经营旅游业务。

(二)开展“零负团费”、强迫或变相强迫游客消费行为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导游计分管理,完善检查计分工作,发挥导游计分检查在市场监管工作中的作用。加强旅游合同监管,制止诱导、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集中力量打击违反合同约定、损害游客权益的行为。

(三)开展赴台旅游等出境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开展赴台游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检查旅游合同和行程报价。对于存在“零负团费”、低于成本价恶性竞争的企业,以及将业务委托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的旅行社的企业,要严格依据《旅行社条例》相关条款进行处罚,坚决打击旅行社超范围经营赴台旅游。

(四)协同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打击无证无照经营旅游业务行为。依法打击未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经营旅游业务行为,加强对旅行社及其分社和服务网点的监督检查。

四、组织开展“千名眼线卧底,暗访旅游质量”活动

充分利用贺年会、“五一”、“十一”三个节点,在报名参团的游客中,招募“眼线”全程监督旅游过程,加大执法人员对重点旅游市场随团暗访。

五、加强旅游投诉受理处理工作

按照国家旅游局制定实施的《旅游投诉处理办法》,继续做好旅游投诉受处理工作,及时答复市长公开电话,依法维护旅游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加强小长假、黄金周投诉值班工作,做到“有诉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