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特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0:36:55

福斯特范文篇1

关键词职业教育劳动力市场需求产学合作

中国的职业教育历史悠久,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初步的职业分工。有了分工,便有了对各方面人才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也就应运而生了。只不过在那时,职业教育大多是以“学徒制”的形式来开展的。而我国真正出现学校化的、有学制规范的职业教育形式,则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了。正规职业教育的出现,是我国向西方教育界学习的成果,也为工农业生产逐步走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福斯特是当代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发展规划中的职业学校谬误》一文发表于1965年,虽然文中揭示的是当时美国职业教育中较为突出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对于当代中国的职业教育而言也是很具有代表性的。

1审视我国职业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职业教育地位较为尴尬。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总是将职业教育视作普通教育之外的另一个教育体系,并且将地位其视作是普通教育之外的“附属品”。另外,由于社会舆论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职业教育学校与“落后学校、差学校”等同。

(2)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盲目跟风所导致的后果不仅仅只是人才过剩,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一个专业大肆招生,势必会导致其他专业被边缘化,从而使得另一些专业被迫成为“冷门专业”,造成其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被迫降低。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如今某些单位开出高薪招聘高级钳工、车工,但无人应征的情况。

(3)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不够完善。事实上,职业教育机构的教师并不是那些仅仅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人就可以胜任的。但现实却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仍旧是以理论知识的培训为主,对于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还不甚重视。这也直接造成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较为落后,导致整个职业教育质量无法得到切实提升的不良后果。

(4)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过度割裂导致学生就业困难。在我国,教育体制依然实行着比较明显的“双轨制”,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完全割裂的两个部分,相互没有任何交集。使得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才必须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技能。因此,当今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要追究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过度割裂”这个问题上来。从就业和升学角度来看,教育体系“双轨制”事实上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依旧坚持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简单割裂开来,只会使“毕业生就业难”这个社会问题更加突出,加剧社会矛盾。

上述四个问题是存在于当前职业教育中的较为明显和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事实上,在社会的发展和转型时期,任何国家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福斯特于1965年撰写的《发展规划中的职业学校谬误》一文中,就指出了类似的问题,并且还详细分析了其原因,以及给出了解决之道。

2分析福斯特的职业教育思想

福斯特在《发展规划中的职业学校谬误》中,详细论述了当时美国职业教育中的一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试图去改善这些问题。

(1)职业教育必须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职业教育机构必须要充分了解劳动力市场对于不同种类职业人才的需求,做好分析预判,从而为劳动力市场输送数量合适、质量上乘的职业人才。

(2)倡导“产学合作”的职业教育形态。福斯特认为,职校在人才培养上有规模效益,但鉴于职校本身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必须对职校进行改造。①因此,职业教育必须积极谋求与社会机构、企业单位进行合作的新型办学模式。“产学合作”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3)改革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福斯特认为,成功的职业教育需要成功的普通教育作为基础。因此,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不应该被生硬地割裂成两套不同体系,而是应该相互合作、紧密联系。这也是福斯特所提出的“改革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的意义之所在。

(4)职业学校谬误论。福斯特认为,如果职业教育一味地坚持以“学校本位”作为唯一的教育形式,就会造成一些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如果要突破经济上的“瓶颈”,职业教育机构就必须和社会、和企业联手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甚至可以共同开设实践技能课程,而不是仅仅将职业教育的场所局限在课堂之中。职业教育机构还要努力缩小教育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的差距,将课程从“知识本位”向“重视技能”方向进行变革,紧扣劳动力市场对于从业者资质的需求,从而最终解决“职业教育内容脱离生产实际”这一问题。

(5)职业教育机构应更加重视职后培训。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机构基本上都只提供职前培训,也就是通过对没有任何从业经历的人员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以迎合劳动力市场对相应职业人才的需求。但事实上,由于职前教育大多都是针对某个职业特点进行较为笼统的、理论化的教育,而并不能很好地帮助从业者快速适应具体职业环境下的工作。

福斯特的职业教育思想无疑是很有远见的,他在上世纪60年代所提出的相关理论直到今天仍对我们的职业教育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基于这些观点,再回过来反思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就能得到一些新的启示,并得出一些解决之道。

3福斯特职业教育思想带来的启示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依旧处于“学校本位”的状态,实践性环节较为缺乏,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操作技能上存在缺失,使得职业教育不能完全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

(1)可以采取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模式开展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模式有利于职业教育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教育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职前教育,职后培训理应成为职业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恰恰就给职后培训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因此,未来的职业教育不妨尝试更多地采用这种模式进行办学,从而使我国的职业教育能进一步得到发展。

(2)不要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简单地割裂开来。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都是以“双轨制”为基础的。如果将重视操作技能的职业教育内容与重视理论知识的普通教育内容结合起来,培养出的劳动者才会更适合社会对于人才的种种要求。我们的职业教育就不应该简单地与普通教育割裂开来。毕竟社会对于劳动者资质上的要求会越来越全面,只侧重于理论和只侧重于技能的教育都是无法满足社会需要的。

福斯特范文篇2

关键词:福斯特;生态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

Abstract:AsanecoMarxist,Fostermakesacritiqueofcapitalismthoroughlyfromtheperspectiveofecology.Heholdsthatecologyisanticapitalism,andcapitalisticproductionmodeistherootcauseoftheecocrisis.Hedisagreeswiththetheoriesof“limitednessofeconomicgrowth”,“naturalcapitalization”andecoimperialism.Herefutestheviewthat“technologycanresolvetheecoenvironmentalproblems”andinsiststhatwithoutthefundamentalchangeofthecapitalistsystem,theecoenvironmentalcrisiscanneverberelievedonlythroughtransformationofeconomicgrowthpatternandfastdevelopmentofecotechnology.

Keywords:Foster;ecologicalcritique;EcoMarxism;capitalism

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谱系”中,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理论因其深刻性、全面性而独领风骚。他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主要体现在《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一书中。正如作者所言,该书主要是对1992年至2001年间资本主义制度下应对环境危机的主流经济措施进行了一系列批判。

一、对资本主义反生态本质的批判

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学批判,其理论是犀利的,观点是明确的。他指出:“生态与资本主义是互相对立的两个领域,这种对立不是表现在每一个实例之中,而是作为一个整体表现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中。”[1]1生态危机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们围绕着生态危机的根源各抒己见:有人把它归咎于人类对自然的占有欲,有人认为是工业文明的恶果,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产物。在处理生态环境问题上,科学家和主流环保主义者往往只强调一些具体的改善环境的措施:例如减少对矿物燃料的依赖而用太阳能取而代之;减少消费;消除世界贫穷;控制人口增长,等等。福斯特认为,上述观点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没有从资本主义制度的层面上探寻原因。所以,“由于对社会因素及其对生态可持续性的关系缺乏认真思考,主流环保主义者,包括大多热心关注环境的科学家,其观点经常弥散出牧师布道的气味”[1]68。

与这些观点迥异,福斯特强调,生态学是反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学的学理主张与资本主义逻辑相抵牾。所以,人们应该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主义逻辑中寻找生态危机的根源。他说,资本主义反生态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因为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积累制度,特别适应资本和利润的生产,目前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处于支配地位。而资本主义不会是静止的,其资本积累也是不会停止的,用马克思的话说,它“要么积累,要么死亡”。

福斯特指出:“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制度需要专心致志、永无休止地积累,不可能与资本和能源密集型经济相分离,因而必须不断加大原材料与能源的生产量,随之也会出现产能过剩、劳动力富余和经济生态浪费。”[1]127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这种积累一直靠全球环境不断被系统地剥夺其自然财富得以维持。环境被蜕变成了索取资源的水龙头和倾倒废料(经常是有毒废料)的下水道。所以,过去500年的历史实际是一个不可持续发展的历史”[1]74。

福斯特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形象地比喻为“踏轮磨房的生产方式”,这种体制的显著特征犹如一种巨型的松鼠笼子,它要处于高速的运行中,一旦停止,这种体制就终结了。

福斯特确信,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难辞其咎,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原罪”,是其经济体制无法克服的痼疾。

二、对传统经济学应对环境危机的经济措施的批判

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生态批判基于三项主张:(1)一种制度如果追求财富无休止的增长和无限度的攫取,无论它如何理性地利用自然资源,从长远的角度看都是不可持续的;(2)一种制度如果将人们与其特定居所的归属感和生态基础分割开来,那么它与生态稳定和“土地伦理”将是格格不入的;(3)一种制度如果分割地球,产生出“贫与富的生态环境”,那它同样是不可接受的。

他说,传统经济学自诩为有效利用稀有物品的科学,但这里所说的物品仅狭隘地界定为市场上的商品,而发展经济所造成的生态资源匮乏和不可逆转的生态环境恶化则不在传统经济学的考虑范围。因为资本主义及其经济学家们通常将生态问题视为某种尽力回避而不是应该严肃对待的问题。

针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经济增长有限论”,福斯特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上的有限增长,只是人们的一种乌托邦式的期盼,因为“资本主义经济把追求利润增长作为首要目的,所以要不惜任何代价追求经济增长,包括剥削和牺牲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种迅猛增长通常意味着迅速消耗能源和材料,同时向环境倾倒越来越多的废物,导致环境急剧恶化”[1]3。

福斯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首先,资本主义毫无节制的经济扩张是以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为代价的。其次,资本家在评估投资前景时,总是计算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回收投资以及今后长久的利润回报。至于那些对人类社会具有最直接影响的环境条件和因素,诸如清洁水源、不可再生资源的分配与保护、废物处理等可持续性问题,与冷酷的资本需要短期回报的本质是格格不入的。再次,投资商一定要维持股东权益的价值并能定期分派红利。所以,投资于需时较长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投资商既没有那样的耐心,也没有那样的意愿。“这样一来,资本主义投资商在投资决策中短期行为的痼疾便成为影响整体环境的致命因素。”[1]4

福斯特列举了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的事例来说明资本主义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美国政府认为《京都议定书》存在着两个缺陷:一是因解雇工人和消费物价上涨而给美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二是它没有包括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此两者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责任者。《京都议定书》及其温室气体的指令性减排显然不符合美国资本及其国家的意愿,美国经济为减排而付出的代价太高,难以承担。

《京都议定书》在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上的失败,充分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惯性,它不会轻易使自己的发展模式发生逆转,不会改变工业文明和资本积累的发展结构,而这种发展模式从长远的角度看对环境将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针对人们对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质疑,资本主义的主流经济学家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非物质化”的辩护。对此,福斯特给予了严厉的批驳。他指出,如果人们相信了资本主义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那么人们就没有必要采取什么措施减少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灾难性影响了。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方式的不断创新和市场奇迹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事实是,资本主义经济非物质化并没有实现,燃烧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当代工业国家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也是向空气和土壤排放废料的唯一的最大污染源。大气层、海洋仍然是工业国家处理废料的主要排放地,人均废物排放量也在大大增加。例如,美国从1975年到1996年向外排放有毒或有潜在危险的废物量增长达30%。显然,这样的结果使资本主义经济已经“非物质化”的观点变成了谎言。

福斯特对环境经济学理论预设进行了批判。针对生态环境学家的指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了环境经济学的理论预设,他们主张如果人们赋予自然界以经济价值并更加充分地将生态环境因素纳入到市场经济的体系中,将生态资产转化为可以销售的商品,这样生态环境就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

福斯特认为,该理论前提确信生态环境可以经济量化并融入到市场体系中去。对于这个前提,福斯特视为“乌托邦神话”。在他看来,生态环境不能完全地纳入到商品经济的循环之中,因为生态环境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是整体性的。生态环境所具有的内在价值不能简化为市场价值,也不能简单地用于经济成本和效益分析。反之,如果人们强行给环境物品,如风景优美的海湾、沁人心脾的空气定价,人们并不认为此举有助于环境保护,相反,倒像是某种勒索保护费的诈骗行为。福斯特列举了鸣禽类面临灭绝和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事例来批判环境经济学家的观点。在他看来,把鸣禽类动物纳入正常的市场体系也是徒劳的。因为提高鸟类价格会刺激一些人捕捉鸟类的欲望,而资本主义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鸟类栖息地和生存环境的污染在日益加剧,“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森林资源遭到破坏,不是因为林业被排斥在市场经济体系之外,也不是因为林木没有标价。其实,长期以来,森林产品早已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运行着,森林的市场化不仅没有保护该生态系统的安全,反而对其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三、对“自然资本化”理论的批驳

环境经济学家针对商品经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影响,提出了“自然资本”的概念。他们认为,新资本主义与传统资本主义的最大不同就是认为整个自然界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在本质上都是“自然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成本的外在表现。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罪魁不是资本主义制度,而是传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会计统计方式的缺陷。所以,只要建立新的会计统计方法,在企业的损益表上反映出“自然资本”的消耗情况,企业就将充分考虑到“自然资本”的价值并以此来拯救生态环境。

对于“自然资本”理论,福斯特给予了明确的批判。他指出:“不论描述自然资本的修辞如何动听,资本主义体系的运行却没有本质上的改变,也不能期望它改变。把自然和地球描绘成资本,其主要目的是掩盖为了商品交换而对自然极尽掠夺的现实。此外,将自然资本融入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体系——即使已经真的这样做了——其主要结果也只能是使自然进一步从属于商品交换的需要。”[1]28福斯特以美国私营的太平洋木业公司的事例来论证他的观点。该公司正在采伐北加州红木林,因为它们是乱杂木,不能当成生产性资产,为了市场的需要,必须清除这些杂木以腾出空地培育统一规格、处于全面管理之下的速生林。这些森林的悲剧,不是因为它们被排斥在资产损益表之外,而恰恰是因为它们已被包含其中。

在批判环境经济学的“自然资本”理论时,福斯特指出了该理论的生态局限性。环境经济学家在论述气候变化的环境影响时,仅仅看到了这种变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到全球变暖将对非市场领域的影响,即濒危物种和随着海平面升高而消失的湿地的价值,以及与环境难民的产生有关的成本等全方位的环境问题。环境经济学企图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这是它失败的根本原因。在福斯特看来,随着世界范围的商品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将越来越严重。其中商品经济对自然的影响是其重要原因,因为无论是通过生产成本的外化还是把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纳入生产成本的考核,其目的都是为了资本的积累和扩张。而“真正的可持续性关注整个生态系统的再生产,而给自然的某一部分——比如独立于河流之外的淡水鱼类——赋予货币价值,这实际是错误地假定任何事物都可以分解成个体部分,个体部分也可以简单地拼凑起来”[1]51。

四、“让他们吃下污染”——生态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的生态剥削与压迫

1991年12月12日,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提出了被传统经济学家广为接受的一些关于环境的观点,这些观点反映出资本积累的逻辑和生态帝国主义的反人类和反生态的本性。萨默斯的部分观点被冠以“让他们吃下污染”的题目,于1992年2月8日在英国杂志《经济学家》上刊登出来。

萨默斯生态学三谬论的主要观点是:第一,由于第三世界和发达国家的民众在工资收益上差别是很大的,所以由以往从疾病和死亡“获得的利益”来衡量第三世界的个体生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个体生命相比是毫无价值的。发达国家的平均工资数百倍地高于第三世界国家,那么同样的逻辑,第三世界国家的个体生命的价值也就数百倍地低于发达国家。这样,即使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了第三世界国家民众的疾病和死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也是合算的,因为他们的生命不值钱。所以,向低收入国家倾倒大量有毒废料背后的经济逻辑是无可指责的。第二,污染成本可能是非线性的,因为最初的污染增量可能只有很低的成本,非洲人烟稀少的国家应该是污染最少的国家,那里的空气污染水平与洛杉矶和墨西哥城等严重污染的城市相比,其承受污染的水平还很低。所以,把污染物排放到还处于“欠污染”的第三世界,从经济成本的角度考虑是合适的。第三,对清洁环境的需求是以一定的收入为基础的,也是人均寿命长的富裕国家追求的奢侈品,只有这些国家才适合于讲究审美和追求健康。所以,如果污染企业将污染物转移到第三世界,那么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成本就会下降。基于上述理由,萨默斯主张,世界银行应当鼓励将污染企业和有毒废料转移到第三世界。

福斯特指出,萨默斯的谬论是令人厌恶的,表现出了十足的生态帝国主义的恶习。人们不要以为萨默斯以十分轻蔑的态度来对待第三世界和生态环境问题是他丧失理智的痴语,其实,这是资本积累的经济扩张主义的逻辑必然,也是他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本质的大暴露。“作为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萨默斯的作用是为世界资本的积累创造合适条件,特别是在涉及资本主义世界的核心时更应如此。无论是世界大多数人的幸福,还是地球的生态命运,甚至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命运,都不容许阻碍这一执著目的的实现。”[1]55萨默斯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可以说也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大实话”。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工业生产的环境评估越来越严格,资本主义经济增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限制。为了给资本扩张扫清障碍,为了把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外在化或他乡化,向贫穷的国家和地区倾倒未经处理的有毒废料、工业垃圾就成了资本主义企业的一贯做法。福斯特认为,萨默斯将有毒废料倾倒在第三世界国家的主张,并不是他的“首创”,而是美国国内正在实施的政策和做法的世界应用。1983年,美国审计总局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南方一些州的黑人虽然人口比例占20%,但四分之三的场外商业有毒废料填埋场都设在黑人和西班牙裔人的居住区附近。福斯特指出:“发达国家每年都在向第三世界运送数百万吨的废料。1987年,产自费城的富含二氧杂芑的工业废渣倾倒在几内亚和海地。1988年,4000吨来自意大利的含聚氧联二苯的化学废料在尼日利亚被发现,毒液从锈蚀不堪的圆桶中溢出,污染了当地的土地和地下水。”[1]57

在福斯特看来,生态帝国主义的卑劣行径才是生态危机全球化的真正原因。因为“在21世纪的黎明,有种种理由让人相信,资本主义制度为其生存所需要的快速经济增长,已进入全球范围内生态系统不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因为它已偏向能源与材料的过高消费,致使资源供给和废料消化都受到严重制约,加之资本主义生产本性与方式所造成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浪费使形势更加恶化”[1]69。

五、对资本主义技术决定论的生态批判

福斯特发现,“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标准方法就是引导技术向较良性的方向发展:生产的能源效率更高,汽车的单位里程油耗更低,用太阳能替代矿物燃料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1]86也就是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客和社会舆论都认为,技术改进是摆脱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面对这个观点,福斯特提出了质疑:新技术及其应用在经济扩张的同时能防止环境的恶化吗?

为了批判技术能解决环境危机的观点,福斯特提到了“杰文斯悖论”。威廉•斯坦利•杰文斯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因创立边际效用主观价值理论而成为近代新古典经济分析的创始人之一。杰文斯是以他研究煤炭能源的专著《煤炭问题》一书而成名。杰文斯认为,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比如煤炭,只能增加而不是减少对这种资源的需求,这是因为效率的改进会导致生产规模的扩大。在他看来,认为燃料的经济利用等同于减少消费,这纯粹是一种思想混乱。真实的情况恰恰相反。他列举了蒸汽机发展的历史来论证他的观点。蒸汽机的每一次成功改进都进一步加速了煤炭的消费。福斯特认为:“到目前为止,“杰文斯悖论”仍然适用,那就是,由于技术本身(在现行生产方式的条件下)无助于我们摆脱环境的两难境况,并且这种境况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而日趋严重。”[1]96例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汽车行业的技术改进,生产出了能源效率利用更高的汽车,但由于汽车数量的增加,并未遏止对汽油的需要。同样,冷冻技术的改进导致人们生产出更多更大的冷冻设备。

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时,技术不是万能的。面对气候变暖的事实,美国政府在某些大石油公司的支持下,转向了对“碳吸收技术”的研究。他们认为,该技术既允许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时又能保护环境。于是,美国能源部投入数千万美元对这类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从空气中抽取二氧化碳;二是将其注回到煤矿、油田,并由此回归海洋。美国政府寄希望于收集和吸收碳元素的技术研究就是为了解决排放问题,以便使以碳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像以往一样完好无损地延续下去。但是,目前看来,还没有任何一项这方面的技术具有使用价值,也许永远也不会有这样的技术。即使有了这样的技术,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也是问题。吸收技术的解决方案只是将多余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其他地方,比如海洋而不是空中。但问题是,将海洋作为堆放人类经济废物最后地点的做法也是不科学的。福斯特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即使是成熟的环保技术(太阳能技术)也不一定会被广泛采用,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需要促进开发的是那些为资本带来巨大利润的能源,而不是那些对人类和地球最有益处的能源”[1]94,所以,将可持续发展仅局限于我们是否能在现有生产框架内开发出更高效率的技术是毫无意义的。

六、结语

在福斯特看来,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社会已存在着一种不可逆转的环境危机,只要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不变,无论人们采用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利用什么样的科学技术等都不能从根本上克服生态环境问题。资本主义的不可持续性决定了我们“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改造社会生产关系。这种社会的支配力量不是追逐利润而是满足人民的真正需要和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96。这里,充分体现了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态批评的社会意义。

福斯特范文篇3

[关键词]福斯特;批判理论;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批判理论思潮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源于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思想,直接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相连,通过对传统的和现代的教育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批判,已成为教育管理理论不可忽视的思想派别。其中,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福斯特受到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影响,对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与实践作了精辟的论述。

一、福斯特教育管理批判理论的形成、发展福斯特教授1977年毕业于宾西法尼亚大学,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曾在多所大学教授教育管理导论、教育管理组织理论等课程,曾是美国《教育管理季刊》的编委。早在1980年,福斯特就探讨了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思想与教育管理的关系,用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思想分析了传统教育管理理论的合法性危机[1]。

1982年,在“全美教育研究协会”年会上,福斯特提交了《走向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一文,积极倡导建立教育管理批判理论范式。福斯特认为,建立一种教育管理批判理论范式是有可能的,但要对我们当前的思考偏见进行分析,并要使批判的观点具有可接受性。福斯特还指出,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应当接受并建立在解释学和经验科学的观点之上,既要对现实进行现象学的分析,又要对现实进行结构性的分析,还要对社会意义和历史背景进行批判分析;批判理论应当关注揭露教育实践的障碍,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2](p254-255)。

1986年,福斯特出版了《范式与承诺——教育管理的新方法》(以下简称《范式与承诺》)一书,极力倡导批判与反思,把教育管理看作是一门“道德科学”,把改革教育管理实践作为批判研究的旨趣。福斯特不仅指出了教育管理研究的直接责任,而且指出了社会变革的文化框架,以对教育管理的矛盾和冲突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审视,并根据社会的责任和行动,解决教育管理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正如丹特里对《范式与承诺》所作的评论:福斯特教授提出了难以回答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那些能够激发思想和觉醒的疑问的途径,《范式与承诺》是这一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它对一个令人感到兴奋的教育管理理论新范式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9年,在史密斯主编的《教育领导的批判观》一书中,福斯特又发表了《走向领导的批评性实践》一文,认为伦理的思考是教育领导者的首要责任,因此也必须是教育管理培养方案的首要内容。福斯特指出:“领导从总体上必须保持一种趋向民主价值观的伦理关照,它必须历史地与伦理的意义相关联……这里的伦理不仅仅指个体的行为,而是指一种更加综合的观念,它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道德社区应当如何共同地生活。”[4]

21世纪初,福斯特教授一方面仍坚持着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观点,将《范式与承诺》一书作为其思想的基础,另一方面则转向对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认识论和价值论的研究,对教育管理共同体、教育管理的伦理问题、学校组织变革、教育组织的管理隐喻、建构主义教育领导等方面给予特别的关注。

二、福斯特教育管理批判理论基本观点

1.打破霸权的主流教育管理观念,实现教育管理观念的变革

福斯特提出,教育管理的固定思维倾向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以打破霸权的传统教育管理观念,包括对实证主义及强调价值中立教育管理观念的批判,实现教育管理观念的变革。

他还指出,传统的教育管理观是建立在泰勒“科学管理”基本主题之上的,它把经验主义作为获取真理和事实的唯一源泉,而其它的任何方法都是荒谬的。福斯特简明而公正地批判了泰勒的“科学管理”原则,认为“科学管理”的原则摈弃和忽视了行政决策和管理的情感、价值维度,过分强调了劳动分工的原理,以追求组织管理的最大效率。

福斯特还批判了梅奥在霍桑研究中提出的人际关系管理模式,认为人际关系的组织管理理论虽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但其经营管理的操作策略还是为了实现组织的最终目的,即生产的高效性和产品的价廉物美,这种对个体的“虚伪”兴趣仅仅是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过程人性化的另一种途径。福斯特认为,人际关系研究为“科学管理”的形式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对立面,成为控制工人的另一种工具,它在本质上为管理者提供了开展“社会工程”的技能,要求由同辈群体起支配作用,以控制非正式组织,并确定生产的规范、过程和质量等[5](p41)。

福斯特批判了实证主义教育管理的本质,认为实证主义是与唯名论相连的,传统教育管理科学是根据自然科学方法建立的一体化知识体系,价值判断则不具有知识的地位[2](p241)。福斯特指出,教育管理研究一直被实证主义者所垄断,他们以及一些解释主义者试图采用科学的方法,探索现实的社会结构。福斯特认为,这种科学主义研究的价值并不高,因为它只关心教育管理的技术因素。在对实证主义批判的基础上,福斯特提出,批判理论不仅要指出意识形态的关系,反思工具理性对社会交往的危害,而且要跨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隔阂,指出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这种两分法的错误本质,重新考虑教育管理所依赖的整个社会的结构。

2.作为道德科学的教育管理,应树立一种道德科学的思想方法

福斯特还认为,教育管理是一项道德科学,要树立一种道德科学的思想方法。作为道德科学的教育管理观假定,教育组织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中更大的、无所不包的教育伦理之上”的。这种教育管理观念相信,学校不仅仅是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和保存者,而且是自由的促进者和真正民主的倡导者。学校不应使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永久化,而必须着力解决自由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问题。福斯特指出,缺乏教育管理的道德观、教育管理理论对于学校实现其目的就不具有很大的价值[5](p21)。

福斯特关于道德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是在20世纪末的激进时代中提出的,甚至一些保守的学校管理人员也接受了福斯特关于道德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福斯特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公平、民主和自由。他指出,学校管理人员必须拒绝主流意识形态的假定,使学校成为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成人与成人之间进行对话的“竞技场”。在学校“竞技场”中,需要审视以下一些问题:在学校管理中,教师能够参与多少?管理的角色是以同事为中心还是以权威为中心?学校重视基本技能,高级技能,还是社会技能?学校应当注重改正有些学生的所谓“缺陷”,还是注重不同文化和不同群体的优势?应当把学校看成是变革的者,以开创更加公正的社会,还是社会化的场所,以使年轻人适应现存的社会结构?

福斯特范文篇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最早见之于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霍克海默尔与阿多诺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1947年)。由启蒙精神所产生的认识论意味着我们是在对自然有支配权的范围内认识自然的,认识自然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自然,奴役自然。“由于自然被破坏了,每一种想要取消对自然奴役的企图都更加深人地陷入被奴役之中,由此产生了欧洲文明的过程。”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首次提出和使用这一概念的是加拿大学者本·阿格尔。阿格尔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一书中,将"TheEcologicalMarxism"理解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典型代表人物主要有安德烈·高兹、詹姆斯·奥康纳、威廉·莱斯、本·阿格尔、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大卫·佩珀。他们认为,首先,生态问题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世界最为突出的问题,应强调生态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态危机已取代经济危机而成为资本主义的主要危机。其次,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消费”是人性的扭曲,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他们主张应予批判。再次,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建立一种“稳态”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最后,提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取社会主义道路的设想。

20世纪90年代以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的批判;威廉·莱斯重新定位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本·阿格尔的生态危机理论的建立。

(一)关于对生态危机原因的分析

本·阿格尔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提到,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已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意识和危机理论给予高度重视,认为今天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危机就是生态危机。

詹姆斯·奥康纳在《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提到,用自然改造文化观念,用自然和文化改造传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

威廉·莱斯在《自然的控制》中指出,资本主义倡导的生产和消费模式虽延缓了经济危机但却加剧了生态危机,他鲜明地提出“控制自然的观念”才是生态问题最深刻的根源。此外,莱斯还对“控制自然的观念”有着重要影响的培根的思想和马克思的自然观进行了分析。

大卫·佩珀在《生态社会主义——从深层生态学到社会主义》中指出,生态危机的原因不在于生产力和人的需求的增长,而在于资本主义获利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贝拉米·福斯特在《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中认为,生态危机与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有关,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使得环境持续性地恶化。

(二)关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詹姆斯·奥康纳在《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深刻、尖锐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除存在历史唯物主义所讲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外,还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理论。两种矛盾相互作用,加深、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

安德烈·高兹在《经济理性批判》中认为,资本主义的利润动机必然破坏生态环境、资本主义的危机本质上是生态危机。资本家不愿意在环境保护上投资,即便投资,脑子里想的也是赚钱。在《劳动分工的批判》一书中一针见血的指出:“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是一切异化的根源”。

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指出,以经济增长为目的的当代资本主义是不可能克服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的。福斯特指出,部分厂主在环境保护上或许作过一些努力,但这种努力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二、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王雨辰、郭剑仁对以贝拉米·福斯特、詹姆斯·奥康纳为代表的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面地考察,指出“贝拉米·福斯特理论的特点是力图通过对马克思理论文本的解读,挖掘其中的生态哲学思想,从而建构出他自己的生态唯物主义哲学和物质变换裂缝理论”。在此基础上,贝拉米·福斯特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同生态危机的关联,其理论侧重点是环境社会学研究。詹姆斯·奥康纳则是通过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和自然纬度,揭示资本主义二重矛盾同生态危机的关系,提出生态社会主义构想,其理论侧重点在于生态政治学。

曾文婷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一书的第二章,从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层面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她分析了科学技术的错误利用方式与生态危机的关系;生态危机不在科学本身,而是在于意识形态,控制自然的观念才是生态危机的最深刻的根源;生态危机不是一个纯粹自然的和科学的问题,它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危机、经经济危机和人的本能结构危机的集中表现,其主要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

郭剑仁在《生态地批判》第三章研究和探讨了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贝拉米·福斯特的生态危机思想。他指出,福斯特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不可改变性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揭示了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和资本主义的对立关系及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即社会正义运动和环境运动的联合是解决之道。

葛恒云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及其启示》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或在于其认识上的问题,或在于其理论自身的局限性。首先,作为理论核心的异化消费概念,是从异化劳动概念中派生出来的,没有以对人的物质需求的深入分析为理论前提,影响了对垄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革分析的逻辑力量。其次,是对科学技术的片面评价。

曾文婷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评析》一文中,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评价总体偏重于其可借鉴性。她在文中指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当代生态环境及其危机问题,致力于生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与完善注入了新的元素。

刘光明的《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科学文化背景探源》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有影响的一种社会思潮是特定的科学研究发展和文化环境的产物。生命与环境科学的发展是它的自然科学前提: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人——社会未来的论述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探索中的有关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为它的产生和发展客观上起了指导、借鉴作用。

解宝军《对“控制自然”观念的重新理解》一文中论述了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科学技术在运用不当和失控状态下造成了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恶性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生态危机。

陈红兵《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化建设》一文分析了奥康纳继承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劳动范畴,将生态问题作为时代主题,把自然生态因素与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相联系研究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其现实解决途径。

三、研究现状评析

总体而言,尽管国内外学术界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研究现状还有不尽人意之处,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国外学者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上,并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发展,而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绿色社会主义构想及其实现手段研究较少。国内学者的研究虽较系统和完善地评析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各学派的思想,但仅停留在介绍其思想的阶段,缺乏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研究,提出具体的方案;缺乏从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的角度出发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联系起来的可实施的措施。

福斯特范文篇5

(一)

设计产生以来,人们无时不刻不在探索新的设计,但在这些过程中,仅有少数人的行为或成果成为“流派”。因为它们首先意识到了的发展方向并作出了顺应潮流的探索,这样,他们的成果才被人们接受,被历史承认。所以说,设计是的产物。同时代的设计和建筑、绘画、、甚至于人的生活方式都是环环相扣的,新思想无论从哪个方面开始突破,都是代表未来思潮和发展方向的。设计先驱首先应该是思想先锋。

密斯曾说过:“当技术实现了它的真正使命,它就升华为。”这段名言似乎是把技术等同于艺术了。其实,应该说,这里所展示的正是建筑艺术的又一个新的流派,一个建立在高基础上的艺术流派。

建筑中的高技术主要是从思潮角度意指高技派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样式表现出来的可视的技术形象。高技派则是指,60年代末以来,不仅采用高技术手段,而且在形式上极力表现高技术的结构,材料,设备,工艺以及建造的拆卸或扩展可能等美感的建筑设糆倾向。

高技派在60年代末的出现与这次革命带来的弥漫于整个西方社会的技术乐观主义有关,同时战后各种新材料和新结构纷纷应用于建筑中。

部分人认为“高技派”只是一味炫耀技术的伟大,认为技术是至高无上的,人们开始通过人本思想来正视科技,有的前卫设计师甚至开始批判对科技的盲目乐观态度。于是,所谓的“超高技设计”应运而生,“超高技”是与“高技派”对立的异化物,将技术当作一种符号加以嘲弄和挖苦。伦敦的“独体集团”的骨干分子隆阿拉特于1980年设计了一套“混凝土音响”将现代高保真电器装置在从废弃工地上捡来的混凝土块上,以颓废的形式来讥讽对高技术的盲目崇拜。“超高技”的技术悲观思想注定了它是短命的。它的作品与生活距离太远,但它的意义不在于它的作品,而在于它的精神为盲从科技的人们敲响了警钟。

(二)

近年来高技派逐渐开始重视地区文化,历史环境和生态平衡。比如福斯特多年来对生态技术的持续关注,格瑞姆肖的钢梁,钢索,桅杆的帆船式结构和独创的外张式幕墙系统,霍普金斯的帐篷结构探索,皮阿诺早期的单元式膜结构"轻盈"主题以及后来的技术诗性。在他们之外,帕歇,阿索普,"未来体系"等的许多作品都可划入高技派的范畴。80年代后,高技派的典型手法几乎成了建筑师设糆语言上的一种选择。近年来,以节能和减少污染为主的生态观念成为重要议题,同时由于地区建筑文化对全球化的自觉抵抗以及由后现代主义复兴的历史意识的深入,高技派建筑越来越从对技术形象的表现走向对地区文化,历史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重视。1996年福斯特,罗杰斯,格雷姆肖,皮阿诺都曾参与赫佐格草拟的《建筑和城市筫划中应用太阳能的欧洲宪章》的评议和修改,表明高技派领头人对生态思想的集体关注。福斯特的被誉为第一座生态高层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柏林会议大厦改建等作品在采用智能化技术的同时运用了传统的被动式环境控諩技术。皮阿诺的奇芭欧文化中心更可以说是地区文化、历史环境、生态技术的完美结合。

技术原则是高技派技术观的核心并主导其建筑观、美术观和历史观。除替代技术外,适宜技术是建筑师解释技术则时最重要的概念。罗杰斯和福斯特都强调自己的技术为适宜技术。狭义上讲,它常与低造价,再生能源技术有关。广义上讲,它指采用技术时根据当地的条件和使用的情况具体而论。实际上这一概念是建筑师对高造价的外露结构技术和昂贵的生态技术的性修正。

人所熟知的艾菲尔铁塔、蓬皮杜文化中心,从外观上看,便是技术的产物。艾菲尔铁塔的设计者称,其形状便是依赖人体骨胳的结构而来的,而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外表更是一个裸露的大车间。它们一开始并不为人们所接受,被视为“怪物”、“无任何艺术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似乎已“被迫”接受了它们,且承认这同样是艺术化了的。同样,密斯设计的,于1952年落成的纽约利华大楼,是最早的全玻璃大楼,可以说也是出于同一理念,且几十年后,人们仍给了它一个建筑的大奖。

是让新技术被动地去顺应建筑艺术,还是按照新技术本身的特性去创造、新的建筑艺术?这正是高技派建筑需要回答的。而问题答案正是后者。技术不可以简单顺应艺术,或者否定艺术,从而引起建筑艺术消亡的恐惧——这其实是杞人忧天罢了。技术反而会开创艺术、完美艺术,让新建筑尽善尽美,这却是突飞猛进之际应有的自信。像伦敦的劳埃德大厦、香港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更鲜明地体现出高技派建筑艺术之际,人们的心态,则已由惊诧到平和,进而为之激赏了。

也就是说,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在建筑上的进一步运用,是可以作为艺术而为人们所接受、所欣赏的。把新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已成了不可抗拒的潮流,并且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开创了一个新的、可观的前景。著名建筑大师柯布西耶早在上世纪初便讲过:“建筑结构和装饰的形式经过几个世纪的缓慢变化,在钢筋水泥的50年里人类建筑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之后,又经历了一次彻底的变革。”人们不难看到,正是在上个世纪,金属构架、玻璃幕墙等,已经成为新建筑的重要材料,这比过去的木结构、砖石结构,也比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从而使建筑的艺术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演变,人们对新技术、新材料的认识,不断在加深,正是在这加深的过程中,艺术形式也就相应发生了这样那样、或大或小的变化。例如合金钢的高强度提高10倍或更多,作为高层建筑的柱子,那就不仅仅可支撑100层楼的高度,完全可达到300层乃至500层高。又如玻璃,现在不仅可以隔热、变色、单面透光等等,甚至可以自行发电、呼吸,具有生态调节功能。近年来风行的膜结构,轻灵、洁白,如运用得当,也更具艺术感。

无疑,建筑的发展是离不开建筑技术的进步的,完全脱离技术的建筑设计,未必行得通。建筑材料的开发利用,力学模型的深化,结构的创新,水、电技术的进化,对建筑的是不可以置之不理的。失去技术支撑的建筑,非但成不了艺术,也无法在地上站起来。应该说,建筑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是存在着有机联系的,截然分开,是难以做到的。

如果把密斯的话再读一遍,当可以读成,建筑艺术,则是技术真正使命的实现。这技术的真正使命,不正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进步,文明的胜利么?工程建筑学理所当然是侧重于科学技术的,但它并未阻止建筑艺术的实现,毕竟它并非纯粹的技术现象。一位建筑师,很难是全知全能的,也可能在偏重艺术之际忽略了技术,这包括环保等问题在内,所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技术的作用也就突出了。高技派建筑的出现,不仅令建筑学更多姿多彩,也让建筑更脚踏实地、健康地发展。

福斯特范文篇6

(一)

设计产生以来,人们无时不刻不在探索新的设计,但在这些过程中,仅有少数人的行为或成果成为“流派”。因为它们首先意识到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并作出了顺应历史潮流的探索,这样,他们的成果才被人们接受,被历史承认。所以说,设计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代的设计和建筑、绘画、音乐、甚至于人的生活方式都是环环相扣的,新思想无论从哪个方面开始突破,都是代表未来思潮和发展方向的。设计先驱首先应该是思想先锋。

密斯曾说过:“当技术实现了它的真正使命,它就升华为艺术。”这段名言似乎是把技术等同于艺术了。其实,应该说,这里所展示的正是建筑艺术的又一个新的流派,一个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艺术流派。

建筑中的高技术主要是从思潮角度意指高技派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样式表现出来的可视的技术形象。高技派则是指,60年代末以来,不仅采用高技术手段,而且在形式上极力表现高技术的结构,材料,设备,工艺以及建造的拆卸或扩展可能等美感的建筑设糆倾向。

高技派在60年代末的出现与这次革命带来的弥漫于整个西方社会的技术乐观主义有关,同时战后各种新材料和新结构纷纷应用于建筑中。

部分人认为“高技派”只是一味炫耀技术的伟大,认为技术是至高无上的,人们开始通过人本思想来正视科技,有的前卫设计师甚至开始批判对科技的盲目乐观态度。于是,所谓的“超高技设计”应运而生,“超高技”是与“高技派”对立的异化物,将技术当作一种符号加以嘲弄和挖苦。伦敦的“独体集团”的骨干分子隆阿拉特于1980年设计了一套“混凝土音响”将现代高保真电器装置在从废弃工地上捡来的混凝土块上,以颓废的形式来讥讽对高技术的盲目崇拜。“超高技”的技术悲观思想注定了它是短命的。它的作品与生活距离太远,但它的意义不在于它的作品,而在于它的精神为盲从科技的人们敲响了警钟。

(二)

近年来高技派逐渐开始重视地区文化,历史环境和生态平衡。比如福斯特多年来对生态技术的持续关注,格瑞姆肖的钢梁,钢索,桅杆的帆船式结构和独创的外张式幕墙系统,霍普金斯的帐篷结构探索,皮阿诺早期的单元式膜结构"轻盈"主题以及后来的技术诗性。在他们之外,帕歇,阿索普,"未来体系"等的许多作品都可划入高技派的范畴。80年代后,高技派的典型手法几乎成了建筑师设糆语言上的一种选择。近年来,以节能和减少污染为主的生态观念成为重要议题,同时由于地区建筑文化对全球化的自觉抵抗以及由后现代主义复兴的历史意识的深入,高技派建筑越来越从对技术形象的表现走向对地区文化,历史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重视。1996年福斯特,罗杰斯,格雷姆肖,皮阿诺都曾参与赫佐格草拟的《建筑和城市筫划中应用太阳能的欧洲宪章》的评议和修改,表明高技派领头人对生态思想的集体关注。福斯特的被誉为第一座生态高层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柏林会议大厦改建等作品在采用智能化技术的同时运用了传统的被动式环境控諩技术。皮阿诺的奇芭欧文化中心更可以说是地区文化、历史环境、生态技术的完美结合。

技术原则是高技派技术观的核心并主导其建筑观、美术观和历史观。除替代技术外,适宜技术是建筑师解释技术则时最重要的概念。罗杰斯和福斯特都强调自己的技术为适宜技术。狭义上讲,它常与低造价,再生能源技术有关。广义上讲,它指采用技术时根据当地的条件和使用的情况具体而论。实际上这一概念是建筑师对高造价的外露结构技术和昂贵的生态技术的理论性修正。人所熟知的艾菲尔铁塔、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从外观上看,便是工业技术的产物。艾菲尔铁塔的设计者称,其形状便是依赖人体骨胳的科学结构而来的,而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外表更是一个裸露的大车间。它们一开始并不为人们所接受,被视为“怪物”、“无任何艺术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似乎已“被迫”接受了它们,且承认这同样是艺术化了的。同样,密斯设计的,于1952年落成的纽约利华大楼,是最早的全玻璃大楼,可以说也是出于同一理念,且几十年后,人们仍给了它一个建筑的大奖。

是让新技术被动地去顺应建筑艺术,还是按照新技术本身的特性去创造、发展新的建筑艺术?这正是高技派建筑需要回答的问题。而问题答案正是后者。技术不可以简单顺应艺术,或者否定艺术,从而引起建筑艺术消亡的恐惧——这其实是杞人忧天罢了。技术反而会开创艺术、完美艺术,让新建筑尽善尽美,这却是现代科技突飞猛进之际应有的自信。像伦敦的劳埃德大厦、香港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更鲜明地体现出高技派建筑艺术之际,人们的心态,则已由惊诧到平和,进而为之激赏了。

也就是说,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在建筑上的进一步运用,是可以作为艺术而为人们所接受、所欣赏的。把新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已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并且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开创了一个新的、可观的前景。著名建筑大师柯布西耶早在上世纪初便讲过:“建筑结构和装饰的形式经过几个世纪的缓慢变化,在钢筋水泥的50年里人类建筑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之后,又经历了一次彻底的变革。”人们不难看到,正是在上个世纪,金属构架、玻璃幕墙等,已经成为新建筑的重要材料,这比过去的木结构、砖石结构,也比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从而使建筑的艺术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演变,人们对新技术、新材料的认识,不断在加深,正是在这加深的过程中,艺术形式也就相应发生了这样那样、或大或小的变化。例如合金钢的高强度提高10倍或更多,作为高层建筑的柱子,那就不仅仅可支撑100层楼的高度,完全可达到300层乃至500层高。又如玻璃,现在不仅可以隔热、变色、单面透光等等,甚至可以自行发电、呼吸,具有生态调节功能。近年来风行的膜结构,轻灵、洁白,如运用得当,也更具艺术感。

无疑,建筑的发展是离不开建筑技术的进步的,完全脱离技术的建筑设计,未必行得通。建筑材料的开发利用,力学模型理论的深化研究,结构的创新,水、电技术的进化,对建筑的影响是不可以置之不理的。失去技术支撑的建筑,非但成不了艺术,也无法在地上站起来。应该说,建筑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是存在着有机联系的,截然分开,是难以做到的。

如果把密斯的话再读一遍,当可以读成,建筑艺术,则是技术真正使命的实现。这技术的真正使命,不正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进步,文明的胜利么?工程建筑学理所当然是侧重于科学技术的,但它并未阻止建筑艺术的实现,毕竟它并非纯粹的技术现象。一位建筑师,很难是全知全能的,也可能在偏重艺术之际忽略了技术,这包括环保等问题在内,所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技术的作用也就突出了。高技派建筑的出现,不仅令建筑学更多姿多彩,也让建筑更脚踏实地、健康地发展。

福斯特范文篇7

作为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福特斯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英国深厚的文学历史以及良好的家庭环境都对福特斯的文学创作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福特斯出生于19世纪末的伦敦,优越的家庭环境让福特斯从小便可以接受到最为优秀的教育,这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进入社会环境之后,社会中的贫富分化以及阶级划分对特斯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他的成长历经了传统旧社会到现代文明的变迁,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些事物的发展势必是要以牺牲另外一些事物的存在作为代价的,这样的现象直到今天为止都依然存在。这样新旧事物的更替变迁对于福特斯的内心有着强烈的冲击。于是,结束剑桥大学的学习生涯之后,福特斯便开始了他的系类小说创作,以此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变迁。而在他的众多创作当中,《霍华德庄园》被一致认为是其所有作品当中最为成熟优秀的作品。面对时间的考验,《霍华德庄园》的艺术价值也被当代所接受,在1991年该小说被改编为电影作品正式搬上大银幕,并且获得了业内外人士的一致认可。电影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成就,也都是源于原著小说的经典。此后十余年,福斯特没有发表任何新的长篇,直到1924年才推出了《印度之行》。那段漫长的沉默(不论其原因多么复杂)和最终没有实现“联合”的《印度之行》表明,《霍华德庄园》一书的自我拆台在某种程度上是自觉的。这是一个发生在20世纪霍华德庄园的故事,年轻貌美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与海伦姐妹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认识了贵族家庭威尔科斯一家,在这期间年轻的海伦与保罗威尔科斯发生了一段缠绵的爱情故事,但是迫于现实的无奈,海伦最后只能选择离开这里去追寻自己的生活。在海伦离开之后,玛格丽特与威尔科斯相处得非常融洽,玛格丽特悉心地照料威尔科斯太太,后者在去世之后将这座价值不菲的庄园送给了玛格丽特,但是居心叵测的亨利在看到遗嘱之后并没有告诉玛格丽特,而是向玛格丽特表达了自己对于她的爱意,但是这份爱意绝对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之上的,善良的玛格丽特并没有发现其中的蹊跷,而是满心欢喜地嫁给了这个伪君子,于是亨利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这座庄园的新主人。海伦在离开庄园不久便遇到了她的真命天子伦纳德•巴斯特,伦纳德•巴斯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职员,但是他对于海伦的爱是绝对忠贞的。在遇到海伦之后,伦纳德•巴斯特也迸发出他潜在的能量,但是不幸的是,在看似一帆风顺的生活下,伦纳德巴斯特被老板辞退了,于是海伦和他便面临着新的苦难。无奈之下海伦只好回到庄园希望得到亨利的帮助,但是因为亨利与伦纳德•巴斯特的妻子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拒绝对海伦帮助。伤心的海伦最终只能选择离开庄园。在结婚之后玛格丽特一直记挂着海伦,希望两家的关系能够恢复,于是玛格丽特邀请海伦夫妇搬入庄园一起生活,在经历了跌宕起伏的生活之后,玛格丽特与海伦一家终于尽弃前嫌,一同幸福地生活着。威尔科斯家族的富有与自私以及海伦夫妇的贫穷与无助,最终导致必然的相互伤害,一方陷入生活的绝境,一方则跨越法律的界限,如果没有人出面协调,这样的仇恨与伤害只会持续累积并扩大。幸好有玛格丽特和海伦这两位姐妹,虽然两人秉持的立场与态度迥异,但彼此之间的感情和认同,让仇恨与伤害终止在这一代。其实,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度,知识分子所拥有的知识、见识、正义感和包容心,都是社会进步和稳定的力量。

二、英国文学的艺术价值

英国文学作为英国民族文化语言的精华,以其艺术特色以及浓厚的英式风情在世界文学殿堂上取得了重要的成绩,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跨越民族文化的阻碍,通过文学的世界进行了文化上的交流。英国文学作品中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人文特色都有着详尽的描写,所以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就可以对当时的文学发展、社会价值观、社会百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这样的认识甚至远高于进行枯燥的历史课本学习,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是活的。文学对于个人素质的培养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在经典的英国文学作品当中到处都散发着对于人性的深刻思考与探索。在这个物质至上的时代,很多时候我们确实需要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霍华德庄园》将英国文学的特色与故事的发展融为一体,在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背后,对于人性的思考也是该著作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小说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英国霍华德庄园的故事,作为小说的中心线索,霍华德庄园的继承权也是推动小说发展的重要元素。露丝•威尔科斯继承了母家为她留下来的丰厚遗产,这座庄园原本是一间农场,在经历了数次变迁之后,土地变卖成为了一处别业。在那郁郁葱葱树木的映衬之下,老屋与周围的牧场和农庄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英式田园风格。在这里有着与传统农业无法割断的联系,是传统英国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从18世纪以来,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传统的庄园生活中所展现的英国特色一直以来都是英国人无法割舍的。《霍华德庄园》当中福特斯就通过老屋的旧式生活与现代的汽车,以象征性的手法来暗喻新旧时代交替下的社会现状,鲜明的对比勾勒出大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百态,而当时的英国文学的主流趋势便是以乡村的旧文化与新式的都市文化对比之后对都市化的现状进行批判,本来沉静安逸的农庄却被现代文明的产物破坏,躁动不安的机械化产物打破了这里宁静的生活。

在故事的发展当中,主人公们的形象也分别代表着新旧英国文化精神,善良淳朴的玛格丽特与海伦姐妹由于从小受到父亲观念的影响,她们知书达理、心胸宽广,进退得体、处世圆融,端庄大方、温柔善良,海伦姐妹贵族世家的气度与高雅,拥有知识分子的眼界与良心,是20世纪女性的典范。父亲是位理想主义学者,作为教师的他在教育儿女的时候也秉承了这样的原则。父亲去世之后为子女们留下了一笔遗产,海伦姐妹又不是贪得无厌的人,所以靠着这样的财富安静地享受着她们的生活,这是典型的英式自由主义生活理念。而与之对立的便是对金钱充满无限欲望的亨利。作为商人亨利通过汽车营销来完成自己对于金钱和物质的追求,在这样追求的过程当中,他从来不在乎所谓精神世界的修养,甚至对于妻子的爱情也是建立于一大笔遗产的基础之上,这是对新时代最为客观的展示。在经济世界急速发展的情况下,很多人只是重视物质生活的追求,从而忘记了原本最纯真的心态。在与玛格丽特相处的过程当中,这样的理念上的冲突也时时暴露出来,最终为了婚姻两人只能各有所让,才将他们的婚姻继续维持了下去。在小说的最后,作者通过玛格丽特的选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安逸祥和的田园生活才是人生应当最求的,物欲横流的欲望只能是过眼云烟。福斯特并不掩饰问题和矛盾,相反,这部小说的深刻之处恰恰在于它是自相矛盾、自我解构的叙事。他在《霍华德庄园》的虚构世界里进行的漏洞百出的思想探险表明:他所面对的社会、文化难题没有一个行得通的答案。小说不是靠“故事”取胜,也不是靠其象征寓言所提供的答案取胜。小说的生命力在于那个寓言所提出的问题,那些至今仍未得解决的有关现代文明命运的重大问题———如人际关系的瓦解和恶化、人与自然的隔阂以至对立,以及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入侵、贫富分化的社会后果,等等。不久后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验证了福斯特心中悲观的疑惑与焦虑。《霍华德庄园》的整体风格有着浓浓的维多利亚色彩,故事以三个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为主要架构,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当时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状态:富有的资本主义阶层在金钱的世界里难以找到自我价值的体现,中产阶级家庭希望通过自我救赎来实现人生的价值,而穷人的世界里一切看似艰难却有着不同的人生意义。这三个阶级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最真实的英国社会,但是面对社会矛盾的空前激烈,《霍华德庄园》并没有将整个故事描述得黑暗惨淡,而是通过女性细腻的感知来完成对于社会的展现。

福斯特范文篇8

一、今年以来外经贸指标完成情况

**市海关统计,全县1-5月份完成自营出口额203万美元,同比增长2040%,已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指标(84万美元)。上半年预计完成直接出口150万美元。

我县现在累计有10家企业拥有进出口自营权,分别为时代塑编、国正塑编、康盛塑编、兴发塑编、华康塑编、王泰糠醛、辽花、鑫火铸造、福斯特制衣、安泰制衣。

二、存在问题

今年以来,我县外经贸各项指标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宏观环境变化对外经贸产生了一定影响。

外资方面:国内调控政策继续强化、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土地和环保门槛提高等因素,使部分外商产生观望态度,在手在谈项目推动难度增大。

外贸方面: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大幅调整等,对原本今年预计实现自营出口的部分纺织企业,如安泰、福斯特等产生负面影响,使直接出口难以实现。

(二)出口主体少。到目前为止,我县只有**时代塑编包装有限公司和**鑫火铸造有限公司有出口实绩。我县外贸增长速度很快,主要得益于我县塑编行业的龙头企业**时代塑编包装有限公司,该公司实现直接出口103万美元,占全县出口总额87.3%,并且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势头。但“一枝独秀”的局面,也暗藏着隐忧。一旦出现波动,对全县的出口额度会带来很大影响。同时虽然出口总量虽然提升了,但由于承担出口的载体少,那么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就无从谈起了。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外贸工作。对各层面的外资项目,摸清底数,拉出单子,加强协调和跟踪调度。

(二)精心利用市政府提供的境内外招商平台,解决外资项目储备少的难题。市政府最近新建和加强了5个境外对外经贸代表处,这5个代表处承接着全市的外资项目,掌握着大量的项目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努力开拓新渠道,尽可能对接新项目,加大外资项目储备。

(三)狠抓一批重点项目的跟踪落实。抓好外资大项目落实是完成全年任务的关键环节。下半年,将继续抓住当前在谈的一些大项目不放,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抓好县领导推进的美国多晶硅、香港UPC风力发电等项目;抓实针对龙源风力发电二期增资形式变更的可能性的洽谈。对这些大项目,逐个盯紧跟进,靠大项目拉动,提高全县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公务员之家:

福斯特范文篇9

一、新自由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无奈

关于新自由主义的起源、特征与定义,很多学者都做了深入的研究(约翰•福斯特,1999;杨帆,2003;何秉孟,刘迎秋等,2003,2004;常云昆,2004等),同时对于新自由主义与中国市场经济、思想等之间利害关系的研究也颇为全面(伍装,2005;韩莉,2005;张昱,2005等)。本文在此方面不再进行赘述和讨论,而是先考察新自由主义在中国举步维艰的现状,引申出其本质原因是对新自由主义的误解与歪曲,其次主要从古典自由主义的视角对新自由主义的本质进行反思和辨别。

概括来说,目前对新自由主义的态度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认为新自由主义是国际垄断资本的价值体现,应该批判和排斥。“相当一批私有者够得以控制尽可能多的社会局面,从而获得最大个人利益,”“完全鼓吹私有化,自由化等而进行批判”。(约翰•福斯特,1999;杨帆,2003;)。另一种相反的态度,则是以张五常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传播者,积极宣示新自由主义的种种益处。认为“不健全的私有产权产生寻租和腐败,因此要彻底实行完全的私有产权制度”。同时,学术界还存在一部分态度暧昧的观点:就是在认同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同时,又来个“但是”之类转折,或者完全否定新自由主义,也来个“有一定借鉴意义”等态度的转折语气。笔者依据其主调将其归为上述两种态度即否定或赞同的一种。当然,上述在肯定之中包含否定(或者相反)的态度非主流的学术观点,但分析这种暧昧的是非态度对于辨析新自由主义的本质有更深刻的意义与价值。之所以要来个“但是”或“借鉴意义”的附加,就是因为简单的是非判断并不能完整阐述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内涵,一定程度上说此处应用是非判断标准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

同时,一些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学者都忽略了一个基本的常识问题:经济学事实上是一门处理两难冲突的科学(杨小凯、黄有光,1993年,1998年,2001),因为任何经济决策都是在约束条件中寻求最优,在作用方向不同的力量中寻找平衡,最优的决策在事实上都是折衷的结果。新自由主义也必然遵循这一普遍规律。同时我们将发现,现实中的最优状态(选择)一般总是中间状态,类似于中国人所说“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与民”,而不像传统经济学理论所主张的那种“极端”状态。因此,新自由主义在理论上不可能走向极端。同时,“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阿克顿勋爵这一至理名言不可能不对新自由主义传播者产生影响,我们则在此套用一句“绝对的自由导致绝对的毁灭”,自由从来不是无限制的自由。目前所谓的新自由主义者倡导的自由在理论上被总结为:“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强调和否定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等”,这种自取灭亡的武断判断形式及与常理极不符合的推论,笔者以为新自由主义者不可能连这最基本的常识都忽视。而中国翻译过来的新自由主义方面的著作及其评判,似乎都是无原则的自由主义。

在一个像当代中国这样没有建立起普遍自由的信仰和稳定的宪政制度的国家,追求个人自由与限制专断的权力,绝对紧要于表面的吁求市场化、全球化,反对集体主义等。同时基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对西方的各种文化潮流似乎天生就保持一种政治上的敏感和警剔作用,倘若再以这种绝对化的极端形式来宣扬自由与私有理念,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衰落与误解则是必然的和勿庸置疑的。

二、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古典自由主义的精神与思想

理解和判断某个思想,某种主义,我们不能割断历史纵向的继承性和关联性,而仅凭借一些学者或著作(观点)进行武断的评价。同时一种更有迷惑性的倾向就是以某个思想的名义来反对这种思想,表面是从思想母体孕育出来看似合理的观点,实际上与这种思想背道而驰。这在新自由主义的评价与认识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如“新自由主义是这个时代明确的政治经济范式”(罗伯特•W•迈克杰尼斯,2003;),“新自由主义是在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基础建立上起来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强调以市场为导向,是一个包含一系列有关全球秩序和主张贸易自由化、价格市场化、私有化观点的理论和思想体系”(诺姆•乔姆斯基,2002;)等。这些观点似乎是吸收了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精粹,但笔者以为这些观点恰恰忽略了古典自由主义的精神与灵魂。

纵观这些观点,似乎新自由主义中的“新”应理解为新体系、新价值、新主张,而忽视了新自由主义不过是古典自由主义在新时期的表现、复兴。进一步来说,尽管新自由主义的理念传播采取一种极端化完全私有自由的形式,但其核心与灵魂仍是自由,仍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内容,在新时期、新阶段,用了一种极端化的语言形式(倘若果真属实的话)来表达古典自由主义理念。比较其理论动机和传播结果,我们可以体会到新自由主义的一种无奈的尴尬的处境。

理解真正的新自由主义,实际上就是理解古典自由主义,而在诸多古典自由主义观点中,只要我们深刻地理解和体会了穆勒的“自由”和“哈耶克”的“私有”两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也就把握了新自由主义的灵魂和本质,就可以对现今理论界所宣扬“新自由主义”有个更透彻的洞悉和辨析。

穆勒在其“论自由”的巨著中指出:自由的要义就在于严格划定个人与政府权力之间的界限,大凡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追求自己所喜好的目标,他不必对社会负责,他人也无权加以干涉,至多在道义范围内进行忠劝。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须对社会负责。在仅只涉及本人的那部分,他的独立性在权利上则是绝对的。穆勒认为:自由的意义在于人类为个人划定一个私域,一个国家与社会不容侵犯的领域,一个自治的领域,在这领域,个人乃是最高主权者,他对于他的身和心,有绝对支配甚至放纵的权利,他可以按照他喜欢的方式行动。社会行为的最终目的是在无害或无损于他人的边界以内,“确保一切人的行为完全独立和自由”。因此,依他之见,个人才是最真实的存在,个人应被看作一个人而仅仅被看作一个人,“国家的价值,从长远来看,归根结底还在组成它的全体个人价值。如他所言,个性的自由发展,乃是个人与社会进步的主要动源,也是“人类福祉的一个因素”。

哈耶克关于自由的论述也很经典,但我们以为他的见解并未出穆勒之右,倒是他的关于私有制的认识颇为深刻。哈耶克坚持认为私有制是自由的根本前提,同时写了一系列著作为其观点佐证,对私有制与“自由”之间关系深入剖析,有效弥补了自由之挂空的内在缺陷。他认为“只是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许多个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才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我们才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如果所有的生产资料都落到了一个人手里,不管它在名义上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如洛克所言,为了不可剥夺的生存权,每个人都天然有理由占有一定的资源。

在对两位巨擘的关于“自由”与“私有制”概念深入了解和体会之后,再反观当今学术界对新自由主义所作的评语:“三化”(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三否定”(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国这干预);鼓吹全球一体化等,不过是得其形而忘其意。古典自由主义的自由从来不是绝对的无限制的自由,其私有也不是纯粹的私有,而是与自由之间关系的内在契合。同理,新自由主义的观点与精神,不过是两位大家的思想在新时代的不同表述(表现)形式,而恰恰是这种表述(表现)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歪曲和抹煞了新自由主义的灵魂与本质。三、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启示与价值

由前文分析可知,新自由主义所宣扬的绝对自由化,全球资本化(倘若如此的话)等自由思想,注定了其在中国步履维艰的历史命运。这种表面形式荒谬的无原则自由虽受众多学者批评,但仍是有很大传播市场与宣传空间。真正的原因就在于我们透过其模糊的绝对自由主义形式而感觉到其真正的“自由”理念和“私有”理念。而这些理念恰恰是当代中国亟需接受和消化的。如某城市因节约水的原因而关掉已经经营多年的桑拿浴室,而不顾这些浴室是依法注册的,一个城市因为一场大火而关掉所有网吧,而这些网吧也是合法注册的,再如中国的宪政、国企改革等等事项几乎都可在“自由”与“私有”的内涵中挖到原因、病根。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把新自由主义嫁接到中国来,来对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改革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来增加中国人的个人“精神福祉”与“物质财富”。我们可以按照马克思主义辩证哲学家的思考方式,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外而内的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认知方式,再结合上述分析必须对新自由主义存在的,即古典自由主义价值必然具有的底线,本质价值加以认定和肯定,即自由和私有。只在这个前提下进行的所谓新自由主义赞同或否定的思考,才具有健全思考问题的思想前提条件。新时期自由主义者苦心孤诣所推崇的形式自由,而完全否定政府任何干预,是我们应当理解,而不应当全盘排斥的。当然,这并不表示笔者认同这种观点或形式,而是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审慎的通过这种形式自由化而发掘其内在包含的深刻精神与理念。这对于中国人合适传递真正的自由价值观、科学的宪政制度安排和民主的社会政治生活方式将具有重大而独特的价值意义与启示。

参考文献:

[1]课题组.新自由主义及其本质——关于‘新自由主义’的对话”[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11).

[2]杨帆.关于经济学“非主流”的对话[J].开放导报,2004(1)

[3]李郁.自由不自由[J].证券市场周刊,2003(13)(14)(15)(17)(18)(19).

[4]布坎南.宪政政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

[5]梁孝辉.新自由主义简史[J].国外理论动态,2002(11)

[6][美]福斯特.新自由主义及其批判[J].国外理论动态.1999(12)

[7]穆勒.论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8]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9]张晓红.全球化中的新自由主义评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1)

[11][美]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J].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12]汪丁丁.自由与秩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3]安东尼•德•雅贵.重申自由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4]福山.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5]伍装.两种价值判断与改革目标选择—论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创新学派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J].经济经纬.20O5(1)

[16]常云昆.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与华盛顿共识的终结[J],人文杂志.2004(5)

[17]张昱.新自由主义与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6)

[18]李淑梅.新自由主义评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福斯特范文篇10

【关键词】自然光;室内设计;空间

光是感知艺术的灵魂。光塑造形象,物的形象只在光的作用下才能被视觉感知,正确的设光能加强空间设计的氛围,提升艺术效果。光渲染的气氛对人的心理状态和光环境的艺术感染力有决定性的影响。强化光的明暗对比能把表现的艺术形象或细节实现出来,形成抢眼的视觉中心。极高的对比还能产生戏剧的艺术效果,令人激动;光装饰环境:光和影编织的图案,光洁材料反射光和折射光所产生的晶莹光辉,光有节奏的动态变化都是装饰环境的宝贵元素,引人入胜的焦点。相对于人造光源,自然光以其丰富的变化更能起到对室内空间的装饰作用。

一、自然光表现情感、性格

在室内设计中可以运用自然光表现情感、性格的特点、表现室内的气温。如光照度强,表现了明快、热烈、激情等性格,而光照度弱时,则表现出沉闷、阴暗、神秘感等。在室内设计中光的构成效果,首先应确定表现何种气氛然后选择相应“光”。另外在室内设计中的其他因素,如色彩、材质、造型,都受光的条件的制约,必须先运用光的条件,而后表现它的个性。自然光是室内空间营造和形式创作的重要启发性因素。自然光的照射赋予结构清晰形象的同时,又将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一种更为动人的方式演绎出来。

采用不同的光的照射方式,形成不同的室内艺术效果。例如按照设计构图规律,形成前景与衬景,直射光与间接光晕的构成图像,利用光的照射方式不同,得到的不同造型、光影的艺术效果,比例与尺度、光影、黑灰白的层次等,都应符合视觉美的规律法则。例如尺度、比例、主次、统一变化,渐变以及特异的手法等,在做“自然光环境”设计时与其他视觉艺术同样,应符合光的艺术构成规律。另外,在室内设计中选用镜面反射室内的物象,或是借以虚拟空间,扩大空间感,或是利用经营后的反射面达到预期的艺术画面,美化空间。

三维空间产生的生理基础是人眼的胜利特征;三维空间形式的物质基础是空间的梯度特征。格式塔心理学运用三个梯度:正方形、大小梯度、正方形之间的距离梯度以及正方形偏离水平成垂直而产生的位置梯度来解释梯度是如何产生的。除了以上还包括纹理梯度、色彩梯度和亮度梯度。亮度梯度是产生空间深度的关键。不同的空间密度形成了人们不同的空间感知,两种不同的密度空间还存在着互相挤压、渗透的运动,类似与物理学中的压强。同样的面积和同样的围合的庭院和房间相比,由于庭院亮度大,它的空间密度就小于市内空间,因此从室内进入庭院或仅仅摄入庭院的景致,都会使人感受到两种不同密度空间之间的流动关系,这样,自然光创造空间形象建筑最打动人的是它铸造的场所和精神,自然光正是表达这种精神的一种语言。没有一种语言能像光这样寄托众多的含义。太阳——热爱,月亮——宁静,流星——忧虑,黑暗——未知和恐惧……自然界的阳光代表欢乐、热情、开朗。阳光不但培养人的心灵,它还能赋予建筑以灵魂。光以不同的方式穿过建筑的表皮进入内部空间,自然光在被建筑改变的同时,也以自身独特的语言塑造了空间的性格,形成各种不同的空间气氛。

没有光线的照射,空间将湮没在一片寂静的黑暗之中。光的到达将空间展示在我们面前,同时还对空间进行了二次创造和再组织。自然光使空间产生变化、形成一种不确定的状态。通过对自然光环境的设计,人们创造的生动饱满、丰富多彩的空间形象。

二、人类生活对自然光的需求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人们向往自然,喝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天然绿色环境中。强调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在自然光的照射下感受自然所赋予建筑空间的独特感受。室内环境设计是整体艺术、他应是空间、形体、色彩以及虚实关系的把握,功能组合关系的把握,这样自然采光就会充分发挥其特点,使整个空间融入在一个和谐、统一的环境中。

三、室内采光的设计手法

路易斯.康曾经说过:“对我来说,光是有情感的,它产生可与人合一的领域,将人与永恒联系在一起。他可以创造一种形,这种形是用一般造型手段无法获得的。”他在一九六六年设计的克拜尔博物馆,选择了螺旋线作为剖面的形式,这样有利于降低空间高度并提高采光的均匀度。

良好的采光设计也并非意味着大片的玻璃窗,而是恰当的布置方式,即恰当的数量与质量。影响采光设计的应素很多,其中包括照度、气候、景观、室外环境等,另外不仅要考虑直射光,而且还有慢射光和地面的反射光。同时,采光控制也是应该考虑的,它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室内过分的照度,影响室内空间的功能和层次。

四、在实践的探索与体会

在香港汇丰银行的设计中,诺曼•福斯特在室内外空间交接处针对不同朝向即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手段来调节室内光线,其东西立面则通过遮阳板完全控制光线渗透,并调节了阳光漫反射光的强度,使其南立面(受光面)利用悬挑楼面产生了连续阴影区,从而保证了良好的南向视域;在建筑物北立面(背光面)则使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让部分柔化光线射入室内空间并弥漫四散;在香港汇丰银行底层中庭上,诺曼•福斯特通过计算机调控反光板跟踪太阳运行,然后将其阳光折射到建筑内部空间,由此获得了理想的自然照明设计效果。有效地对太阳光线加以控制、引导,不仅可以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获得自然照明效果并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生理方面的舒适感受,而对建筑室内空间进行艺术性地光线处理,则还可以给人们带来心理方面非凡的舒适感受。而人们常说路易斯•康(LouisKan)的建筑作品是光与影的建筑,就是这个道理。在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作品中,光线的运用更是其感人至深的地方,尤其是室内光线处理充满了建筑的韵味。贝聿明设计在香山饭店的室内空间中,从中庭到楼梯间,四处都体现了设计者对于阳光运用的功力。由此可见阳光在建筑室内环境中的设计应用是舒适生活设计的前提,更是其高层次的设计与表现。公务员之家

五、结论

自然光是一种语言,向我们述说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和艺术追求;自然光是隐形的软件,控制着城市和建筑的功能运作及形象和色彩的演现;自然光是设计工具,也是建筑材料,建筑师可以用它编绘理想,展示才华。还有人说自然“光是建筑的第四维空间”,自然光是建筑的三维创作之外的另一个广阔天地。自然光环境的设计绝不应当局限于满足照明标准这个水平上。它有明亮、舒适和具有艺术感染力三个层次,,在每个层次上设计师都应主动地了解光、体察光、运用光,积极参与光环境的设计,从方案构思到施工图完成,全过程的把自然光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为建筑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朱莹.阳光下的城池[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