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4:09:32

法系范文篇1

一、应用英美法系案例教学法应该注意的几个

问题历史上对英美法系案例教学法虽然也不乏反对和批评之声,但是系统性的分析评价还显然不够。笔者认为,在我国法学教育中,英美法系案例教学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英美法系案例教学法必然会受制于我国法律历史传统。美国法属于英美法系的代表,与大陆法系相比多采不成文法,除非某一项法例因客观环境而需要制定成文法,否则只根据当地过去的习惯来评定谁是谁非,即强调要"遵循先例"。不难发现,以案例教学法来传授美国法显然是一种捷径,不仅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所讲知识,也更符合学生未来司法实践的思维习惯和具体操作方法。我国的法律制度基本上属于大陆法系,与判例法相比,大陆法系的特点在于强调成文法典的权威性,重视法律的理论概括,讲究规定的逻辑性、概念的明确性和语言的精练。与此相适应,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制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可以系统完整地把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也符合大陆法系以成文法典进行案件判决的过程需要。

(二)英美法系案例教学法与我国目前的教学制度难以完全适应。案例教学法通常只适用于部分学生,常常是那些思维敏捷和口才较好的学生在课堂辩论中出尽风头,而另外一些学生则常常可能是一言不发。而且案例教学法通常都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法律知识的积累,一般它只适用于大学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课堂教学。

(三)英美法系案例教学法难以满足大陆法系法律科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求。经过长期的理论与实践过程,在我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已经形成了相当严谨的法律科学理论体系。但是,案例教学法的天生缺陷是难以让学生获得系统和完整的法律知识,案例教学法倾向于把法律科学描述为一种各部分毫无联系而又彼此孤立的碎片,其所传授的法学知识必将是既不具有连续性,又不具有稳定性。这里并不是否认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科学性,而是与大陆法系相比,各自法学所赖以存在的法律基础不同。英美法系的法律科学主要是建立在判例法基础之上;大陆法系的法律科学则是建立在制定法基础之上。在英美法系国家给学生讲案例本身就包含法律知识的传授;在大陆法系国家给学生讲案例通常只能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法学理论知识,而要利用案例直接传授法学理论知识,由于大陆法系法律科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显然是相当困难的。

(四)英美法系案例教学法客观上还受到有限教学时间的限制。在我国,教师要完全采用英美法系的案例教学法,备课就必须做好有关案例的选择与编排,并设计好为满足各种应变需要所可能提出的问题,但是由于历史传统我国缺乏这方面必要的案例汇编资料,这样教师备课所需时间通常要远远多于一般的备课时间;另一方面,学生要想在课堂上适应案例教学法,就必须在课前阅读有关案例及相关参考书,初步形成自己的基本意见,其所需时间也可想而知。而在课堂上,由于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方式是问答式、讨论式和辩论试,其所占用的课时常常是讲授法传授同样知识所占课时的数倍,这一点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相反,尽管案例教学法通常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但是如果有关教学内容在学生理解上没有任何困难,那也就没有必要采用案例教学法,甚至有时候利用讲授法通过简单的法理分析,学生理解得会更为透彻。

(五)英美法系案例教学法也难以完全胜任我国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需要的法学应用型人才,其基本要求就是学生不仅要懂法律,而且还要会实践。目前我国的法律规定可谓多如牛毛,学生只能通过对不同法律规定的内在结构的理解来进行整体把握。尽管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像律师一样进行思考的能力,但它并不能传授给学生实践技巧,案例教学法绝对不能代替法学临床教学。值得注意的是,在案例教学法得到广泛应用的美国法学教育中,尽管讲授法不如案例教学法那样得到重视,但也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并不是法学教育的唯一方法。而且在美国的法学教育中,学生在最后一年还要参加一个现场实习)))与我国法律本科生的毕业实习类似,其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诉讼、辩护、起草、谈判等职业技能。另外,在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方面,虽然案例教学法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性,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会有所帮助,对学生的开拓创新会有所裨益,但是开拓创新更离不开严密的逻辑思维。卡多佐曾经说过:/如同在知识的任何领域里一样,在法律里归纳得出的各种真理倾向于会形成新的演绎的前提。0[3]尤其是在当代法学理论日趋系统完整的情况下,任何法学研究都必须立足于现有理论,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开拓创新方面走更多弯路。而案例教学法对学生法学理论本身的逻辑思维推演能力的培养是显然不够的,甚至有人认为"那些从案例中获得法律知识的学生一般在一段时间后因过于熟悉案例以至于其分析辨别能力变得很迟钝。

法系范文篇2

1.行政法的概念

行政观念的现代转变必然要求行政与法的结合,即行政法的产生是行政与法结合的一种结果。法治主义价值确立为国家观,是行政法的概念获得现实基础的思想条件。当行政活动贯彻法治主义原则时,才能形成现代意义上的行政法概念。由于各国行政法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不同,各国行政法理论对行政法的概念表述也不尽相同。

英美法系国家中,最早给行政法下定义的是英国著名法学家奥斯丁。他在《法律学》一书中认为,公法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宪法,另一部分是行政法,行政法是规定主权行使之限度与方式的法。

两大法系在行政法概念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英美法系的学者更注意从控制、防止行政权力膨胀、保护私人利益的角度分析行政法概念;而大陆法系国家更侧重从国家管理的角度确立行政法概念。第二,英美法系行政法学者侧重以法的支配原理为基础构建行政法的概念;而大陆法系国家侧重于从权力的需求与公共利益的角度思考行政法的概念。第三,英美法系的学者们通常是从狭义的角度理解行政法的概念,其内容比较狭窄,如美国的行政法概念就不包括试题法和内部行政法;而大陆法系的学者们理解行政法侧重于其广义内容,既包括实体法又包括程序法,既包括外部行政法又包括内部行政法。

2.行政法的地位:作为宪法组成部分的行政法与独立的部门法

在英美法系国家,宪法是“静态的法”,行政法是“动态的法”,行政法是宪法的组成部分。首先,行政法是行政程序法,是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委任立法等进行监督,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进行司法审查,以及通过立法和判例建立起来的约束行政机关的程序规则。其次,在“议会至上”或者“司法至上”的宪政体制下,行政程序在实质上是实现权力分立或者职能分立的工具,这也与宪法的基本属性相一致。

在大陆法系国家,行政法是独立于宪法的一个基本部门法。学者们认为,宪法是将公权力做出确定的分配的法,处于司法和行政及其权力之上,而行政法则是对行政加以规定之法,是在人民与行政之关系上,设定人民之权利及义务,规定人民与行政之法律关系,包括行政机关的组织形式,行政权及其行使的程序和原则,公民在受到行政行为侵害时的救济措施,以及行政责任等内容。

3.行政法的性质:控权法与自律法

在英美法系国家,行政法是以司法审查和行政程序为中心的控权机制,是一种控制行政权的程序和方法的法。也就是说,行政法是控权法,是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用来控制行政权,防止行政权滥用和行政专横,防止其侵犯立法权和司法权,以及当行政权被滥用时予以补救,从而保障个人自由的程序和方法的法。行政机关及其享有的行政权,对公民及其享有权利并不具有固有的优越性。总之,行政法是管理行政机关的法,而不是由行政机关制定的法。在大陆法系国家,行政法是一种自律法,是以行政权和效率为中心的自我约束体系。

4.行政法的形式:成文法与判例法

按照传统的法源理论,成文法在英美法系国家,判例法在大陆法系国家都被认为不是正式意义上的行政法渊源。对此,国内学者尚有争议。但是,判例法在大陆法系国家行政法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英美法系国家行政法体系以成文法为显著特点,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

5.行政法学的研究重心:行为法与程序法

大陆法系的行政法学是以行政行为为核心的。在大陆法系国家,法通常被视为是赋予主体实现自己权利和利益的行为规则,是一种权利法。因而,行政法上关注的是能沟通主体的权利和利益的桥梁——行政行为,以及与之相关的行政组织法和行政救济法,行政程序被认为是对权利的一种保障。

在英美法系国家,行政法学中虽有行政行为的概念,却没有相应的理论。在法学家眼中,法是为主体提供的,在其利益受到侵害时可能采用的补救机制。他们并不关心主体的意思表示能否实现其利益,相反却更加关注其在利益受损时可能获得的救济机制。以自然正义或者正当程序观念为基础的行政程序,包括委任立法的程序和制定规章的程序,调查、听证、裁决的程序,司法审查的程序等,构成了行政法学的基本框架。

二、行政法差异成因的分析

1.历史因素

行政观念的产生与发展只是为行政法的产生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行政与法的结合是在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综合因素影响下进行的。在不同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下,行政法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是不尽相同的。历史背景与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是形成各国行政法自身特点和相互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2.行政法文化

不同历史条件下行政法的发展以及行政法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是行政法文化的体现。行政法产生与发展的不同历史背景,实际上是行政法文化的差异。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国家行政法之间的差异,是两种不同法文化的差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定的法文化,制约着特定行政法制度。因此,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讲行政法文化分为不同类型,如按行政法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可以将行政法分为西方行政法文化与非西方法文化。当代社会中,行政法现象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的差异性造成不同类型以及同一类型不同国家行政法的特殊性。

3.理论基础

英国的行政法是一种控制政府权力的法律,其宗旨在于防止权力的滥用。因此,就其理论基础而言,英国行政法是有效的控制行政权力组织与具体运行过程的规范体系,并以控制权力、保障社会主体权利与自由为其思想基础。美国行政法在基本观念上接近英国行政法,强调控权的价值和意义,以控制行政活动来达到行政与公民之间的平衡。法国行政法源自特殊的历史条件,强调行政机关及其组织活动的调整,采取二元化的司法体制。德国行政法发展的起点是警察行政,即在权力运行中突出公权力的优越地位。

由此可见,各国在行政法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积累了总结其实践的理论成果或理论基础,并通过理论的归纳与概括表明了其行政法的时代与民族特色。

三、当代行政法的发展趋势

1.传统行政法观念的转变

当代行政法的发展首先在观念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各国普遍强调行政的积极性,出现了给付行政、服务行政等新的行政观念。在传统行政法体制下,行政法的主要功能限于行政立法、行政行为、行政权力等权力作用,非权力作用限定在非常有限的范围,所有的行政作用以行政行为概念为基本原则。其致命缺陷在于它无法保证行政机关有效的履行法律义务。本世纪以来,社会发展要求行政机关提高效率,增进整个社会福利,同时,议会以越来越多的模糊的规定对行政机关授权,使传统行政法无法解决日益膨胀的行政立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这样各国不得不超越传统来寻找答案,从而刺激了行政法的变化,并使当代行政法的原则、内容、范围和体制等方面均大大不同于传统的行政法。具体表现在:第一,行政权作用范围的有限缩小。第二,行政强制的弱化。第三,实质行政法观念的深入。第四,行政程序法理念的增强。所有这些变化,必然会促使行政效率提高,公共利益的实现。为此,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行政程序法典化浪潮一直到八十年代以后仍然方兴未艾。

2.行政法的法典化趋势

过去,行政法学者们普遍认为,由于行政法处于不断的变化的过程,而且调整范围比较广,难以制定统一的法典。但是,没有统一的行政法典经常出现行政法规之间的矛盾与重复。从各国的行政法规与法律体系的现实来看,有一半以上是调整行政关系的内容。由于没有统一的行政法典,其功能的发挥会自然受到限制。从历史上看,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法典一直是行政学者们追求的目标。如果从行政法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的基本功能看,行政法的法典化将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3.行政法的国际化趋势

传统行政法调整的范围只限于国内,因而被理解为国内公法的一部分。但是随着法律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发展,传统行政法的调整范围得到扩大,内容及其调整方式出现了国际化趋势,法规的内容更多的涉及到涉外方面。本世纪30年代出现了国际行政法的概念,国际法因素以不同的形式影响着国内行政事务与行政作用。国际行政法的调整范围远不止国际公务员制度,它包括一系列的国际行政管理制度。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涉外行政法必将在行政法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并直接影响一国行政法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威廉·韦德.行政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2]王名杨.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

[3]王名杨.法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

[4]于安.德国行政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盐野宏.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1999.

法系范文篇3

一、系党课的工作

(一)培训目的

入党积极分子理解和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自觉加强思想理论修养,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坚定理想信念,发挥自身作用,从而在各方面积极努力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二)培训情况

1、政法系分党校自成立以来已成功地培训了四期的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必须经过团支部召开团员大会进行推优。团总支讨论确定推荐名单后,指导入党积极分子填写《团员入党推优表》,并由团总支书记填写团总支意见。

2、制定每学期的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每学期开学第3周、第18周分别将培训名单、培训工作小结报学院党校。

3、分党校由院党委组织部和政法系党总支委员有针对性的以专题讲座、讲座交流、自学等形式进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以培训课程的出勤率与结业成绩相结合,全面的进行最终考核。同时,认真进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按时填写考察意见。

(1)政法系党总支李洪君书记主讲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2)潘荣新副书记主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简史及组织机构、运作方式及其状况,并结合现实,讲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3)吴进委员主讲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条件,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先进楷模。

(4)在第四期分党课,院党委组织部的萧炽成老师为入党积极分子讲授了我院发展党员的基本程序。

4、分党校开课期间,由团总支的成员完成如下工作:

(1)进行教室申请及管理

(2)相关活动的策划和落实,如院党委的萧炽成老师指导第四期入党积极分子。

(3)做好课堂考勤和纪律

(4)进行结业考试的监考工作,通过综合考核,提交系党总支考核报告

(5)配合系党总支做好党课结业证书。指导入党积极分子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情况表》,上交系学生党支部填写支部意见。

5、在本年度,政法系分党校于2006年10月19日至12月7日开展了第三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共有学员113人,综合考核通过率为95%;于2007年3月29日至5月17日开展了第四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共有学员81人,综合考核通过率为98%.

二、院党课的工作

(一)本年度,系团总支均于每学期开学第3周将列为发展对象的人员列入《发展党员计划表》,报院党委组织部备案。严格按照院党委组织下达的确定发展对象的标准,推荐入党积极分子接受院党课的培训。对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支部要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情况表》

(二)根据院党委组织部的院党课名单,确定本系的院党课的小组长。

(三)密切配合院党委的工作,及时通知发展对象参加院党课培训及相关活动。

三、发展党员材料整理工作

发展党员工作,是对入党积极分子一个长期的考察过程。在一年来,团总支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扎实开展工作:

(一)新生入学,团总支进行了动员发动工作,新生入学的第二个月,即有165名同学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占我系新生总人数的94.3%.

(二)团总支积极配合系党总支,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工作,及时指导发展对象的材料整理,并且进行认真的审查。

(三)入党材料和转正材料上交系党总支审查之前,由团总支的成员完成的工作:

1、指导发展对象完善其入党材料,以及预备党员的转正材料

2、认真审查入党材料和转正材料。针对材料中的思想观点、知识文字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

3、对于不合格的材料,退回发展对象及转正的预备党员,并指导其进行认真的修改。

4、入党材料与转正材料通过团总支严格的把关审查,再由系党总支的通过审查,上报院党委组织部。

(四)本年度,共发展党员85人,预备党员转正共有57人。

(五)本年度,共转移政法系毕业生学生党员组织关系59份,及时将材料交由学生处转给毕业生去向地党组织。专升本学生党员共有7名。

四、政法系党员队伍状况

06级新生共有党员2名,占06级新生比例为1.1%;05级共有党员10名,占同级人数比例为3.3%;04级共有党员63名,占同级人数比例为19.1%;03级共有党员41名,占同级人数比例为33.6%。

五、政法系团总支日常党务生活

政法系团总支党务工作接受系党总支的领导,积极配合上级党组织工作。除了做好系党课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院党课发展对象的培训工作,以及发展党员工作之外,还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本年度,完成了两批政法系学生党员党费的收缴工作,上交院党委

(二)完成了2006年10月份的党日活动,内容为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做好宣传备案工

作。同时,通过墙报、征文和党团知识竞赛等形式,积极宣传党的理论知识,使更多

的同学接受党的教育,提高党性,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三)做好政法系党总支的量化考评工作,党务材料的保存、整理备案。

法系范文篇4

出于学以致用的目的,我参与了我校组织的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通过这次的实践我学习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也让我对以往的学习发生了新的思考。

政法系的活动分为两块。

其一:就是去平原路以西的方庄进行普法宣传。活动期间,同学们顶着三十七度的高温在阳光下直晒还乐此不疲的发着传单,为群众们讲解。从他们的身上不难看出我们新一代学生的法律信仰,他们的精神和毅力足以让每一位行人感动。但是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群,形形色色的事情又显出了迷茫;作为一名法律人对法律的信仰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都曾经怀疑过,甚至还曾经断言:“法律只是上层人打压下层穷苦百姓的带着鲜血的圣经。”,面对社会这个大熔炉,我们即将被融化,虽然我们都很清楚的知道,这一切都来源于我们的社会经验不足,法律知识也没有系统化的原因造成的;即使是这样我们还是怀疑了,真的怀疑了,法律信仰也产生了空前的危机。

其二:实践的第二阶段市区解放新村去演出和普法。我们的任务就是作为观众,至于普法吗,我认为自始至终就是失败的;普法的过程和结果就不用再说了,现在就讨论普法的内容;就内容而言他们大多谈论的是传单内容——婚姻法,而传单的内容这是也挺让我疑惑!我个人认为这是活动最大的败笔。针对法律只是极其匮乏,甚至是没有法律知识的村民来说,强调夫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无疑是暗示他们:“喂!你看你们的丈夫或妻子有什么侵犯你们权利的地方们,如果可以的话你们可以离婚啊,用法律来维护你们的权益。”从这一点来说我们的普法活动根本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唯一庆幸的是村民们仍是把我们看做学生,只是陪我们玩罢了,也够难为他们的了!

法系范文篇5

1、加强学生会的规范化、制度化的建设

学生会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是学生会本学期第一工作重点。学生会将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工作:

1)学生会干部选拔规范化和民主化。

干部素质的高低,组织和办事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学生工作能否开展、能否高质量的开展。如何选拔出最有能力的学生来担任学生会干部,是学生工作至关重要的任务。

但怎么样选拔干部才能够做到合理、公平和有效呢?回首我系的学生会干部选拔工作再结合现状,显然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的。

本学期我学生会将本着民主、公平和合理的原则,大力加强干部选拔的探索。力争在下一届学生会换届时,能做到部长及副部长采取有控的直接选举方式进行。也希望以本届学生会蓝本,在此后的学生会中逐步上升为主席的有控直选。

2)学生会干部激励机制的规范化。

学生会是学生工作的纽带,是完成院系活动的主力军,他们用自己的付出为学校和系里争得荣誉,为活跃学生活动氛围起着重要作用。正所谓:赏罚分明,才能让人皆尽其力。对于那些做出了贡献的学生精英,我们必须给予肯定,以激励他们坚定正确的前进方向。

现在的学生会拥有二十多名干部,一百多名干事,个人的特长不同,而且能力有高低,因而做出的贡献有大小,如何恰当地衡量个体的贡献,唯有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因此,本学期我们将尽力从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分子、授予优秀干部称号及给干部升级锻炼等方面完善激励机制,力争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体系。

3)大力加强对班长和班委的管理,力争使班长和班委的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目前,学生会对班长的管理力度不够,班委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班委和班长发挥作用的空间仍需拓展。因情况的不同,各班班长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班长办事不力,做老好人;有的班长担任职务的动机不纯,不是本着为班级和系办事的原则去担任职务,而是本着为自己捞荣誉、争利益的心态;有的班长积极完成工作,为班级和系做出了贡献,但是工作的方式方法存在一定欠缺;有的班长表现优秀,但是学习成绩欠佳。

班长及班委作为学生干部,应建立起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本学期学生会将加强对学生班委会成员服务理念的指导,使学生干部能积极地为班集体服务。同时学生为还将举办一系列讲座,对班委会成员开展科学管理技能的培训,使他们的科学的组织好班集体的工作。

具体来说,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制定出班长和班委管理规则,依规则管理班委。

(2)对各班班委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核查和整顿。对于不合格的班长和班委进行教育,对于教育效果不佳的清退出班委队伍。

(3)完成尚没有改选班级的班委改选工作。

目前,有的班级任期满一年后尚没有改选,有的甚至超任半年。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班委管理规则,严重影响了班委的管理,也降低了同学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

力图通过本次由学生会主导的改选,选出有能力的同学来主导班级工作,更好地贯彻系的学生工作方针。再通过下学期的班委改选,力争在两学期内,所有班级都建立有效的班委机制。

(4)建立定期的班长满意度调查。从任课教师、班级同学、系主管老师及学生会等组织综合调查,建立班长和班级同学的互动机制。、加强对班长及班委的管理,切实有效的做好学生会对班委会的指导工作

4)学生会各部工作开展的章程化。

学生会目前的运行,基本上是沿袭惯例和根据具体工作来调整的,具有较大的临时性和随意性。这样一方面使每届新组建的学生会班子没有了借鉴的对象,延长了新成员的适应期和学生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没有明确的职权划分,各部之间在遇到事务时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再一方面,不利于外界和学生会的沟通。

本学期我学生会将通过制定学生会各部工作章程,使学生会的工作有章可依,有序运行。排除个人臆断和群龙无首时的涣散局面。

5)公共财产管理的合理化。

通过上一学期的工作,我们发现公有财物损毁现象严重,很多原本归学生会管理的财物在本届学生会接手时已经不知去向。本学期,我们将建立公共财务的严格管理制度。通过确定明确的管理人,实施明确的负责制,来落实到个人。同时使学生会换届时,财物的交接有一个合理的规则可循。

这一定要做到,坚决要杜绝把公物不当财产的行为在本届学生会的发生。

6)学生会经费申请和使用的制度化。

学生会的经费,是学生会开展活动的保障。经费使用得当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会的发展。我们将在本学期建立合理的经费申请和使用制度,力争做到账务的明晰化、公开化。尽量做到节约化,该花的时候省着花,不该花的时候坚决不花。

2、做好以抓学生宿舍卫生安全、完善模拟法庭管理为核心的生活部工作。

宿舍的卫生和安全,是困扰各系的一大问题,诸多学生宿舍卫生不洁净,学生个人懒惰,各宿舍垃圾遍地,蟑螂横行,疾病传染源众多;还有同学在宿舍用大功率电器,在宿舍打麻将等,都扰乱了正常的宿舍生活。因此,本学期生活部将加强宿舍卫生安全管理,督促各宿舍认真做好宿舍卫生,消除传染源。并监督各宿舍存在违反院宿舍管理条例的现象,彻底解决安全隐患,给学生一个安全健康的宿舍生活。

模拟法庭是我系活动的重要场所,上课、开会、宣传部出宣传板等诸多活动均在这里进行。因此,使用时间的安排、卫生和安全等方面的工作成为重点。本学期,模拟法庭的卫生工作将由生活部主要负责,与党支部、青年法学会、青年社会工作学会及各班班委团支部共同协作,打扫好模拟法庭卫生,以便学生们能更好的利用模拟法庭开展各种活动。模拟法庭的管理将交由专人负责,各种活动的使用必须有登记,按时间开门、关门,责任落实到人。通过系统的管理,使模拟法庭充分发挥其作用。

3、积极迎接校女生文化节,力争取得较好成绩。

本学期,院里将举行女生文化节,为配合好院里工作,特安排文艺部组织我系女生,积极参与院女生节举行的各项活动。根据院里女生文化节的活动精神,文艺部还将筹备、开展富有我系特色的,政法系女生文化节活动。在院系女生文化节中,将举行女子足球比赛,院系辩论赛和定点投篮大赛,文艺部将和体育部共同协作,安排好此次院系女生文化节的各项活动,我们一定要抓住此次机会,充分展现我们政法系女生特有的风采。

利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开展一系列文娱活动,加强学生素质建设。在活动期间,争取与后勤集团合作,开展共建活动,以便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锻炼空间。

4、开展多姿多彩的体育活动,并组建政法系女子足球队

本学期,系学生会将组织系足球联赛,系男女篮球联赛等体育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的,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有良好身体、心理状态,更好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本学期,体育部还将组建起我系第一支女子足球队,结束我系没有女子足球队的历史。体育部要积极抓好女子足球队的训练,争取在院女子足球比赛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展现出我系女生的特色,体现出我系女生的综合素质。

5、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开展有学术氛围的活动

各种知识的学习为学生的根本,学习部将积极开展加强学风建设系列工作,促进我系学风建设。利用院辩论赛的契机,学习部将选拔政法系的辩论人才,形成常规的辩论机制,将活动体系化制度化。系学生与青年法学会,青年社会工作学会一起,将组织具有法学特色,社会工作特色的系辩论赛,以使我系学生增长知识,同时丰富我系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学生会还将组织学术讲座,师生交流,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术氛围,使学生们想学爱学。

6、切实做好大学生运动会志愿者的工作

我系在此次大运会承担了*名志愿者的光荣任务,协助团总支完成好此项任务是我学生会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我们将从招募、培训、参与三方面着手,层层把关,做好此项工作。招募工作,在第四周(3月12日—18日)完成,将面向全院选拔合格人才。

在完成选拔工作后,我们将结合本专业特色,实行学生会挑头,青年社会工作学会重点负责的方式,对志愿者进行培训,以确保5月4日,21、22、23日的运动会志愿者工作万无一失。

7、做好信息及宣传工作,完成网页的更新换代

在信息化社会,网络是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我系网页是展现自身特色的窗口。我系现有网页为2004年制作完成,年代久远,很多方面已经跟不上我们需要,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因此,我们要积极筹备新网页的更新换代。本学期信息部将重点完成网页更新换代的工作,制作出具有政法系体色的网页,使我系有一崭新的网络交流平台。

8、协助青年学术沙龙和北农大讲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青年学术沙龙和北农大讲堂,为我系的特色活动,因此学生会将积极协助他们的工作,并提供学生会的资源,为办好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法系范文篇6

法学教育价值观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主体对法学教育与自身需要和利益的关系所形成的稳定看法。它本质上是客体———法学教育在人的头脑中的能动反映。〔1〕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出于对法学教育的不同需求,形成了不同的法律教育价值观。而我国近几年虽然也开始对法学教育问题进行探讨,但是多数学者的研究仅局限于对法学教育的实证考察,并没有建立起理论探讨的可靠基础。因此,我们需要对两大法系法学教育价值观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明确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路径。

一、对两大法系法学教育价值观的考察

1.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价值观英美法系国家实行的是职业素养价值观。所谓职业素养价值观指的是社会主体对法学教育价值的认识,主要定位于满足法律职业的需求。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法学教育的目标被界定为培养法律职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学校注重学生实务技能的训练,而不是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授。在英国早期的法学教育中,以学徒制为特征的律师学院是培养职业法律家的专业机构。它采用实践性的、非学术化的教育方法,向学生传授实际应用法律的知识和技能。而大学中的法学院,对学生教授的只是罗马法和教会法的内容,并不学习本国的法律。〔2〕直到1971年ORMORD报告的出台,法律职业和法学教育相脱节的现象才有所改变,法律教育开始由法学院承担,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开始成为大学法学教育的主导价值观。〔3〕受英国教育制度的影响,美国的法学教育也是在学徒式教育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直到20世纪初,在法学院协会的推动下,法学教育才开始从学徒制培养模式到正式的职业教育模式的重大转变。〔4〕如今,美国的法学院的教育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法律实务人才,培养职业法律人就是法学院的使命。2.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价值观大陆法系国家奉行的是理论素养价值观。理论素养价值观是指主体对法学教育的认识,主要定位于法律科学的研究。在这一价值观的影响下,法学院侧重的是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而对于法律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教授。德国现代法学教育始于19世纪初著名教育学家威廉•冯•洪堡的改革。威廉•冯•洪堡认为:在大学教育中,第一要使学生对于各种科学的统一性有相当了解,其次要培养学生从事研究的能力。大学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从事研究的一种引导,而学生的任务是独立地研究。〔5〕在威廉•冯•洪堡的影响下,德国构建了传统的法学教育体系,后来虽然几经变革,但威廉•冯•洪堡提出的教育思想并没有动摇。直到今天,德国法学院仍然以威廉•冯•洪堡的理念对学生进行教育,法学院的授课和研讨,具有浓烈的学术性和理论性的特征。法国的法学院也是侧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历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是法学院的必修课,法理学和法史学等基础课程也备受关注。教师教授学生的是逻辑思维方法,而不是对个别问题进行处理的技巧。可以说,法国的法学教育带有明显的学术型的、理论型的痕迹。3.两大法系法学教育价值观之比较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职业素养价值观将法学教育定位于主体对法律职业的需要,法律作为一种社会实用技术被教授,学生要求掌握的是诉讼实践经验。而理论素养价值观侧重于对法律理论基础的教授,法律被看作是一门人文科学,学生要求掌握的是理论基础知识。两种法学教育价值观一个侧重于实践教学,一个侧重于理论教学,因此,其内容并不相同。正是由于两大法系在法学教育价值观方面的差异,由此而形成的法学教育体制也各有特点,两大法系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模式。英美国家将培养职业法律人作为了自己的法学教育目标,开设的多是培养实务技巧等方面的课程。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采用法律诊所和模拟法庭为代表的实践性教学方式,积极开展学生与老师的互动,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批判精神。大陆法系国家侧重于培养具有系统法律知识的专业人才,开设的多是基础理论课程。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的积极讲授和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为了使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教师教授学生运用具有普遍性的法律原则来寻求解决案件的常规办法,培养的是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

二、两大法系法学教育价值观差异之原因分析

英美法传统下发展起来的职业素养价值观和和欧洲大陆的理论素养价值观在内容含义上并不相同,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法律观不同。英美法系国家的职业素养价值观是在实证主义法律观的指导下形成的。实证主义法律观以经验主义哲学为基础,将研究的逻辑起点界定为经验,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和分析来建立和检验各种理论命题。其法律推理采取的是类比或归纳的方式,也就是同样案件给予同样裁决。英美国家具有悠久的实用主义的传统,由英美国家首创或流行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实用主义法学、行为主义法学等法学流派,都具有明显的实证主义色彩。可以说,实用主义就是英美国家社会民众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支柱力量。英美国家之所以奉行实证主义法律观,原因在于英美法律家的思维习惯上。正如庞德所说:“在普通法法律家富有特性的学说、思想和技术的背后,有一种重要的心态。这种心态是:习惯于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观察事物,相信的是经验而不是抽象概念;宁可在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每个案件中似乎正义所要求的从一个案件到下一个案件谨慎地行进,而不是事事回头求助假设的一般概念;不指望从被一般公式化了的命题中演绎出面前案件的判决……这种心态根源于那种根深蒂固的盎格鲁撒克逊的习惯,即当情况发生时才处理,而不是用抽象的具有普遍性的公式去预想情况。”〔6〕正是在这种思维习惯的影响下,英美国家的学者逐渐形成了经验主义的思维模式,将其运用到法学教育领域,也就形成了以司法经验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训练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实务工作经验。大陆法系国家的理论素养价值观是在理性主义法律观的影响下形成的。作为哲学范畴,理性指的是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和过程,它与感性、情感、知觉和欲望相对,可以凭直觉把握基本的真理。理性主义法律观是在承续罗马法时代的理性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受自然法思想的强烈影响而形成的对法的认知方式和方法。它以理性主义哲学为基础,将思维的逻辑起点界定为概念,认为理性是人唯一可靠的认识方法,通过理性的力量人们能够发现一个理想的、完美的法律体系。在这一法律观的指导下,法律推理采取的是演绎的方式,即从逻辑大前提中产生结论。在欧洲大陆,德国是将理性主义发扬得最为充分的国家,由德国法学家创立或流行的学派,如新黑格尔主义法学、存在主义法学、现象学法学等,都带有哲理化、思辨性的浓重色彩,和哲学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大陆法系国家的学者奉行理性主义法律观,主要原因是大陆法系的法律家习惯于理性抽象的思维方法,“在理性主义者看来,所有的要求都可由理性独立完成”,〔7〕大陆法系的学者们以演绎方式,从最一般的、有牢固理性法基础的基本原理中获得最具体的个别法律规定,其法律制度就像是完全艺术化分类的、系统而明确设计的建筑。学者们将这种严谨、理性的思维习惯运用到法学教育领域,自然要求对学生进行理论基础的训练,将教学的重点重放在对学生逻辑思维的教育上。其次,法律渊源不同。在英美国家,虽然制定法和判例法都是法律的正式渊源,但判例法居于主要地位。英美国家传统的法律渊源就是判例,只是到了近代以后,制定法的数量才日益增多,但它们也是法官对司法判例所确立的法律规则经过系统整理而形成的,因此判例的核心地位并没有受到动摇。由于判例作为司法实践的创造物,就是对司法实践经验的总结,因此,以判例法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之一的法学教育,必然将教学的视角聚合于司法实践经验。同时,法官在对判例进行适用时,按照“遵循先例”的原则,需要将作为先例中的事实和法律问题与现在审理案件中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比较,而这种精妙的“区别技术”,正是来自于法学教育的训练。由此可见,判例在英美法系法律制度中的核心地位,直接影响了英美法学教育价值观的取向,使其对学生的教育集中在了法律职业素养方面。大陆法系国家虽然也同时存在制定法和判例,但制定法才是正式的法律渊源,判例并无独立的法源地位,虽然从近代以后,判例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它仍然只具有某种程度的说服力,而不具备拘束力,成文法的核心地位从来就没有改变过。由于成文法已经以抽象的、条文的形式预设了一定的法律事实,所以,发现法律的技术相对来说较为简单。法官在对案件进行裁判时,只需将抽象的条文与具体的案件事实结合起来进行判断即可。这种制度模式必然决定法学教育将满足人们对系统的法律知识和抽象的法律规则的需要作为教学的核心,而不以职业技能为价值指向。最后,法律职业者的地位不同。英美法系国家,法官、律师等法律职业人员具有显赫的社会地位。就法官来说,一方面,法官拥有绝对的立法权,他们通过对案例的判决,就可以形成法律规范,另一方面,很多法官也是著名的法学家,他们通过司法判决发表法律见解,阐述法律思想,在理论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英国的格兰维尔、利特尔顿等法官,他们留下的各种著作曾经被看作是对他们的时代的法的陈述,具有极高的权威性。〔8〕而就律师来说,对抗制的诉讼模式,使律师在法庭上可以充分施展才华,公众对律师的依赖感与日俱增,律师已成为英美国家不可缺少的“人工信任”的提供者。法律职业者在社会中的显赫地位,促使法学院按照职业利益和思维方式来训练学生,这种教育观念延及至后来的大学法学教育,也就形成了以职业素养为价值取向的法学教育价值观。而大陆法系国家,法律职业者的身份较低。法官仅仅被看做是“一种专业性事务官,是立法者所设计建造的机器的操作员而已”。〔9〕真正塑造大陆法系法律精神的主体力量是法学家。不管是古代,还是近现代,大陆法系的法学家们一直掌控着国家立法权利。他们通过著书立说,主宰着立法,影响着司法领域。同时,法学家通过他们在大学的优势条件,积极培养其思想的继受者和传播者,从而保持着其思想和学说的影响力与发展的后续力。正是法学家将他们的超出具体生活经验的理性思维、严谨的学术风格和演绎的推理方法带进大学,造就了大陆法系典型性的理论素养价值观。

法系范文篇7

关键词:反射精神损害英美法系大陆法系

一、两大法系关于反射精神损害的保护机制

(一)英美法系的“nervousshock”制度

反射精神损害,又称纯粹精神损害,是侵权人的侵权行为直接侵害受害人的人身,对与受害人有人身密切关系的亲属所造成的精神损害。在英美法系国家,对间接受害人的反射精神损害的保护是通过“nervousshock”制度来实现的。“nervousshock”,又称“精神打击”,意指损害事故发生当时或发生后,被害人以外的第三人,因当时目击或因嗣后闻知损害事故发生之事实,受刺激而致心神崩溃或致休克等情形所遭受之损害。例如,甲驾车超速行驶,撞死乙,现场血流如注,惨不忍睹。乙的父亲、未婚妻目睹此事,深受惊吓,精神崩溃,遂诉至法院,请求损害赔偿。在本案中,甲是加害人,乙是直接被害人,乙的父亲和未婚妻属于间接被害人。乙的父亲和未婚妻有权向甲直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二)大陆法系的民法解释学理论

大陆法系国家对间接受害人的精神损害的保护是通过民法解释学和判例创造来完成的。例如,德国法()并没有关于反射精神损害有权获得赔偿的明文规定,司法实践中只能诉诸于法解释学技术,在现行法中寻找请求权根据。《德国民法典》第847条第1款,被公认为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德国法官认为,在造成间接受害人反射精神损害的情形下,间接受害人可以依据其健康权受到损害为由请求损害赔偿。德国法并未直接承认间接受害人的精神利益值得保护,而是将其依附在健康权的名义下保护。这是解释学理论上的目的性扩张方法和类推适用方法的运用。

二、两大法系保护机制的功能比较

(一)两种模式对间接受害人利益保护的差异性

英美法系国家通过类型塑造的方法,对间接受害人的反射精神利益的损害直接予以保护,而大陆法系国家通过民法解释学理论,将其纳入健康权保护范畴,以实现对间接受害人的间接保护。这导致两者对间接受害人的保护程度是不同的。相比而言,英美法系对间接受害人的保护更为充分,直接保护比间接保护更为彻底。

首先,两者制度建构的目的不同。英美法系首先考虑到是受害人的利益,大陆法系首先考虑的是对现行法秩序的维护。其次,有权请求的主体是不同的。英美法系中间接受害人的范围较广,有权请求的主体并不以直接受害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为限,还包括未婚夫妇或者有着较为稳定的同居关系的人。大陆法系一般只限于直接受害人的配偶、父母、子女。最后,两者对举证责任的要求是不同的。英美法系区分“名义上的精神损害”和“证实的精神损害”。由于“名义上的精神损害”是一种法律推定,无需证明损害的发生。而在大陆法系国家,间接受害人需对自己的健康利益受损承担举证责任。

(二)两种模式在结构关联中的功能性互补制度

英美法系国家对间接受害人反射精神利益采取直接保护的方式,但是,这种保护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宽泛。通过注意义务、可预见性规则和近因原则的限制,英美法系对判定是否形成反射精神损害和是否应当赔偿问题上,采取严格谨慎态度,只有具备相当程度才判定加害人承担责任,实质上是一种“开口大,出口小”制度安排。另外,英美法系认为在反射精神损害下,间接受害人一般不得主张惩罚性赔偿。总之,无论是赔偿范围还是赔偿数额上,英美法系都做出了严格限制。

大陆法系国家对反射精神损害实行间接保护,也不是想象中的间接受害人的利益一定得不到维护。对于造成直接受害人的损害,间接受害人通常可以请求死亡赔偿金或抚慰金,一定程度上能够抚慰间接受害人。随着德国法的发展,德国法院变得更加“慷慨”,大幅提高了抚慰金的数额,也允许惩罚性赔偿的存在。随着保险制度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间接受害人的生活境遇得以进一步改善,这也是保护间接受害人利益的一种方式。

可见,通过制度之间的结构关联的思考,我们发现英美法系的保护并不那么宽泛,大陆法系的保()护也并非不近人情。两大法系的利益平衡的价值取向是一直贯彻其中的。

三、我国法上反射精神损害保护的可能性路径

反射利益损害保护制度作为两大法系在判例中确定的制度,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对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人格尊严具有积极意义。公务员之家

我国侵权法虽然整体上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但是对反射精神损害的保护没有明确的规则。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尝试通过民法解释学和司法解释实质性引进这一制度,扩大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只是提到被侵权人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依据文义就可以解释被侵权人包括“直接受害人”和“间接受害人”。可见,在主体方面并不存在解释上的障碍。因此,需要出台司法解释,对反射精神损害的成立及责任范围做出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规则,以完善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参考文献:

法系范文篇8

权利之争将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政法系可以成为权利之争的仲裁者和调和者,为此要恰当处理围绕权利而形成的五种关系:公民权利与公共权力的关系、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以及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中国社会的病因要害是社会之中不同群体之间权利和利益的失衡,以及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断裂。医治这一困境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型,有效解决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缺位、越位和错位问题。失调的中国需要整体与辨证的治理,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中国社会的治理危机需要通过宪法与法律的治理予以化解。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核心内容,而政法系是民主法治建设的生力军、公平正义的捍卫者。

实现社会和谐,关键在于建设法治政府。而政法系是法治政府建设的主导性力量。政法系乃是20多年在改革开放中兴起的新兴社会力量,包括法官检察官警官、法学家、律师等群体。政法系的建设意义根本在于恰当处理政法系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权利和利益的均衡机制的基础是表达和博弈。为此中国社会需要完善和建立利益表达机制和博弈机制,以推动社会的权利和利益逐渐走向均衡。社会治理为此正在演化出多中心的政道和治道。中国宪政治理要处理的关系包括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市场主体改革的关系、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宪政治理的主体乃是政法系,其核心内容则是多中心的治道。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原有体制的社会整合功能下降,需要发展新的多个实现系统整合功能的子系统,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司法系统,也需要尊重地方、个人、家庭、社会的自主治理,形成一种多中心治理的秩序。法治的核心乃是建立尊重人权、维护正义的多中心秩序。进一步的国家建设与社会建设需要适当收缩公共权力,主动推进司法系统独立行使审判权,建立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纠纷的机制,例如恰当形式的违宪审查机构。司法系统乃是调和社会冲突、走向社会和谐的政体程序。其含义是司法成为社会中权利和利益冲突的仲裁者,从而起到解决社会纠纷的作用。由此,政法系需要成为调和社会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中介。中国的法治民主建设实质是用中介整合质料与形式,生成新的意义和物质、制度整合的样式。为此,政法系作为中介十分关键。法律程序的核心在于中介性。司法是中介,政法系、法律人共同体则是主体型的中介。

政法系力求实现实践逻辑与普通法法治传统的结合。政法系尊重现实中行之有效的实践逻辑,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受到普通法的法治逻辑的影响,强调对于社会矛盾、冲突的中道整合。政法系需要把握的主要关系,包括政治与法律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法律与行政的关系。旧体制的中介作用不断衰微,司法系统和政法系可能成为化解社会冲突的中介。程序法治模式的要义就是司法程序、政体程序成为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纠纷和冲突的中介。政法系首先需要认识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然后对症下药,开启真正有生命力的实践行动。例如,各级地方治理都出现了权力不受有效约束而腐败的问题,同时反腐败也陷入困境。而通过法治民主、构建复合监督体系才能够真正遏制腐败。可把权力监督体系划分为两类不同性质的监督,即以权力监督权力的内部监督和以权利监督权力的外部监督两个方面。而内部监督可分为权力制衡、道德监督两种方式,外部监督可分为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等方式。权力制衡的监督之中,则包括立法监督、行政监督以及司法监督。在复合监督体系中,舆论监督及司法监督为两个核心监督机制。民主的制约权力功能体现在要求代表对选民负责,从而使权力受到民意的约束,而社会舆论的作用在于表达真实的民意。司法的作用则在于以分散的程序解决社会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从而真正成为保障公民权利的剑与盾。在司法捍卫底线正义的努力中,正义规则逐渐生成、法治秩序循序演进,从而有助于复合的权力监督体系的形成。

政法系强调国家与社会合作互动的契约关系。政法系运用法律系统可以逐渐弥合城市与乡村的断裂,调整东部与中西部的失衡。社会矛盾突出集中在征地与拆迁、农民工工资拖欠、失业与贫富差距、腐败以及农民问题等。而乡村除了经济贫困之外,更为关键的是权利贫困和精神贫困。中国社会的乡村和城市都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律的协调发展、综合治理。

政法系在民主法治建设中应逐渐学习并善于平衡各种不同的价值理念。通过法律的治理应实现自由、平等、安全和效率等多种价值,而最核心的理念则是正义。从刘涌案、人口准入争论等事件中社会民众的激愤表现可以看出,在主张权利的开局时代,民意还处于一个宣泄期。这个时候,法律系统的恰当运作,与舆论疏导相结合,可恰当引导包括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内的社会情绪,使民意成为一种建设性的思潮。以人口准入讨论为例,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恰当地治理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既维护农民的权利平等,又保证城市的平衡发展,实现城市的良好治理。

法系范文篇9

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是世界上最主要、具有代表性的两大法系,通常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这两大法系的关键的、最主要的分歧点在于它们的法律渊源,即普通法系国家把司法判例作为主要的法律渊源,而大陆法系把成文法作为它们的主要法律渊源,对司法判例作不明确表示态度。但是现在前者正逐渐重视成文法,后者也逐渐适用判例法,两大法系逐渐呈渗透融合之势。本文通过四个方面的阐述,从不同的角度论析司法判例的重要性,同时为我国司法判例的建立提供一些建议。

一、国际私法领域中司法判例的意义

(一)司法判例的概念和特点

单从概念就能得到它的第一大特点。所谓判例是指:法院对具体案件的判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可以成为以后审理同类案件的依据。

1.司法判例的示范、指导性

这里所说的相近似的案件并不是具体案件的本身,在法律问题上绝对相似的案件是不存在的。所以说这里所说的“先例”并不是案件本身,而是指先前案件的审判思路和判决理由。对往后审理案件有示范、指导作用。布莱克法律词典的解释融合了大多数普通法系国家对判例的态度,即为:一项已判决的案件和法院的判决,它被认为是为后来发生的相同的或类似的案件或类似的法律问题提供一个范例或权威性依据,法院试图按照先前案件中确定的原则进行审判,这些事实或者法律原则方面与已在审理的案件相近似的案件称为先例。

“先例”在不同法系国家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在大陆法系国家没有明文的规定先例原则,对于采不采用很多学者多持不同的意见,也没有一项成文法条例来解释它,规定它。其表现形式仅仅存在于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的司法实践中,总得来说,司法判例的这一先例作用,这种先例作用在大陆法系国家中仅仅是一种宏观的约束作用。那么在普通法系国家来说,它们这些国家始终都坚持着遵循先例原则。其表现形式大多是上级法院的审判思路和判决理由对下级法院、平级法院的约束力,实质上是一种指导作用,因为遵循先例已经成为普通法系国家明文规定的判案依据。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呢?这就引出了判例的第二大特点了。

2.司法判例具有隐藏属性

对于大陆法系国家而言,成文法始终作为其立法渊源,历史悠久。但是随着历史的进步,对外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大陆法系国家也逐渐重视了司法判例的重要性。他们对判例的重视和在司法实践上的大量运用以日本、法国、德国为例,这些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已经逐步的认可司法判例的这些功能,也相应的建立起了有关的制度。事实上司法判例也逐渐成为了大陆法系国家的辅助立法渊源了。那么也就是说,两大法系国家都把司法判例作为了其本国国际私法的立法渊源了,可以这样说,司法判例本身就具有法律性,其隐藏就是它的造法性。同样是先例原则为什么在两大法系中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适用深度,这就要追述到法律的渊源问题上来了,司法判例历来都是作为普通法系国家的立法渊源,其地位是非常稳固的,大多数的法典都是以司法判例为源点发展起来的。

法系范文篇10

[关键词]检察权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

半个多世纪前,新中国的建立推翻了中华民国的五权分立和六法体系,效仿苏联模式构建起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人民检察院应运而生。作为一个法律事实,我国检察机关定位于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权定位于司法权,已得到宪法之确认;作为一个法学问题,检察权与检察机关的性质之争却一刻也未曾停歇。本文拟从比较法的角度,论证我国的检察权就是法律监督权,且是最高权力之下的一项独立国家权力。

一、检察权性质之争

当前,学界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1、检察权是司法权,检察机关是司法机关。该观点认为,检察机关参加诉讼活动,在办案中采取措施,做出决定,是对个案具体事实适用法律的活动,符合司法权的特征。此说为当前通说,并得到官方认可。

2、检察权是行政权,检察机关是行政机关。这一观点又可分为温和派和激进派。①温和派从宏观上看待检察权,他们认为检察官与检察机关都是上命下从,检察权不具有司法权应有的被动性、专属性、独立性、中立性和终结性。②激进派从微观上看待检察权,他们认为我国的检察权是侦查权、批捕权、公诉权和法律监督权的简单相加;主张取消检察机关,将职务犯罪侦查权交由行政监察部门行使,或者设立类似廉政公署的专门机构行使;将批捕权交由法院行使,建立庭前司法审查程序,由预审法官决定羁押逮捕;将公诉权交由行政机关中的公诉机构行使;将法律监督权交由权力机关行使,以实现控辩双方的“平等武装”,构建“等腰三角形”式的刑事诉讼结构。

3、检察权具有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双重属性。认为检察机关的上下领导关系,突出体现了检察权的行政性,尤其是具有主动性的侦查行为,具有明显的行政性质。另一方面,检察官的公诉活动以适用法律为目的,同时检察机关和检察官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这种意义上检察权具有司法权特性。龙宗智教授进一步指出,我国检察权具有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双重属性,但在法制上将检察权定位为司法权,检察机关定位为司法机关,检察官定位为司法官。

4、检察权既非司法权又非行政权,是独立的法律监督权,检察机关就是法律监督机关。这实际上是由第三种观点引申出的另一种结论。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并将行政权、司法权与法律监督权分别赋予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行使。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享有的权力统称为检察权或法律监督权,是国家为确保法律能够统一正确实施而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独立而专门的权力。侦查权、公诉权和诉讼监督权作为检察权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现手段统一和依附于检察权,从而使检察权呈现司法权或行政权的某些特征。

笔者同意第四种观点。这一观点许多学者在宪政制度、权力制约、控制论等角度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在此笔者试从比较法的角度,对该观点的科学性进行论证。

二、三大法系的检察制度之比较

当今世界主要有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社会主义法系三大法系。由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等原因,不同法系国家甚至同一法系国家在检察制度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正如我国台湾地区资深检察官朱朝亮先生讲的那样:“按检察官之定位,有定位为行政机关人者,如法国法制,有定位为行政机关辩护人者,如美国法制,有定位为公益代表人(或公益辩护人)者,如日本法制。”

1、大陆法系的检察制度。12世纪的法国,地方领主权力很大,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为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国王便设立人,国王处理私人事务,并承担监督王国法律在领主土地上实施的职责。14世纪,法国将原先的国王诉讼人改称为检察官,普遍设于各级法院,一方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对罪犯进行侦查和起诉,参与法院的审讯,另一方面代表国王对地方行政当局进行监督,成为国王在地方的耳目。这被认为是检察官制度的起源。目前,大陆法系国家大多把检察机关界定为行政机关,但检察机关并非纯粹的公诉机关,在一定程度上承担法律监督和保证国家法律统一实施的职能。法国检察机关一方面在刑事诉讼中行使侦查、起诉、支持公诉和指挥刑事裁判的执行等职能,另一方面还对司法救助制度的运营、户籍官员、私立教育机构、新闻杂志等定期刊物进行审查监督。德国检察官在法庭审理阶段,充任国家公诉人,同时监督审判程序是否合法,并且对判决的合法性负有监督职责。葡萄牙检察机关还对常规法律的合宪性进行监督。因此,大陆法系检察官享有近似于法官的身份、经济和特权保障,被称作“站着的法官”和“法律守护人”,在法庭上检察官既是公诉人又是法律监督者,法、德、日等国检察官均可对法院的某些错误判决提出上诉(抗告)。

2、英美法系的检察制度。英美法系的检察制度主要起源于15世纪的英国。1461年,英王将担任王室法律顾问的国王律师改名为英国检察长,1515年,又设副检察长,逐步形成了英国的检察制度。英国是典型的联邦制和判例法国家,法律被称为“大法官的脚”主要由法官遵循和创设,具有造法功能的法官在英美法系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法官在司法上的至上权威是不能容忍更上位的监督者。同时,英美国家各成员亦拥有自己的法律体系,寻求整个国家的法制统一既无可能亦无必要,因此法律监督理念在英美法系国家不可能产生。

3、社会主义法系的检察制度。社会主义法系的检察制度起源于苏联,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列宁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理论。列宁检察制度的理论架构至少应包含以下三层含义:①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制应当是统一的。“法制不能有卡卢加省的法制,喀山省的法制,而应当是全俄统一的法制,甚至是全苏维埃共和国联邦统一的法制。”②检察机关的职权就是法律监督,具有专门性和程序性。“检察长的职责是使任何地方政权机关的任何决定都不同法律抵触,所以检察长有义务仅仅从这一观点出发,对一切不合法律的决定提出异议,但检察长无权停止决定的执行。”③检察权应当统一独立行使,不受地方干涉。“检察机关以法律监督为专职专责,不执行任何行政职能,受中央垂直领导,行使中央检察权。”“检察长的唯一职权和必须做的事情只有一件:监视整个共和国对法制有真正一致的了解,不管任何地方的差别,不受任何地方的影响。”

(二)几点启示

由此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四个结论:

1、大陆法系和社会主义法系国家检察机关天生具有法律监督的职能。中央集权和成文法国家一般要求国家法律在全国的统一正确实施,法官只能严格适用成文法,不能超越和创制法律,必须有一个机关承担起法律监督的责任,以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因而大陆法系和社会主义法系的检察机关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公诉人与法律监督者的双重身份,享有近似于法官的身份、经济和特权保障。英美法系国家检察机关职责范围稍小,因而将其界定为“诉讼机关”似乎更为妥当;而大陆法系国家检察机关的指能更加广泛,将其界定为“法律监督机关”较为合适。

2、权力划分是影响检察机关准确定位的决定因素。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将“三权分立”作为一种先验的前提,因而检察机关只能定位于行政或司法机关;而社会主义法系在权力划分上更为开阔,因而在最高权力之下,形成了立法、行政、司法、检察“四权分立”的格局。

3、社会主义法系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高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检察机关。①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检察机关定位于行政机关,大多隶属于司法行政机关,也有个别设置于法院中,与立法、司法机关不在同一层面。我国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并对其负责,同审判机关、行政机关平行设置,互不隶属。②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检察机关基本职能是追诉刑事犯罪,即便具有一定监督职能,也只是对侦查、执行以及司法审判的具体活动进行监督。社会主义法系检察机关则是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是其基本职能,且监督范围广泛,公诉只是法律监督的手段和组成部分。

4、刑事诉讼模式是检察机关定位的具体表现。由于大陆法系和社会主义法系检察机关具有双重身份,他们在不同程度上承担法律监督的职责,因而在诉讼模式上更倾向于职权主义,检察官要遵守客观中立的原则,要对判决的公正性进行监督,而不是单纯的指控被告人。英美法系的检察官被视为控方当事人,他们可以在庭前与辩方进行辩诉交易,对公诉权进行较大的裁量和处分,在庭上则只承担提出并证明犯罪事实的任务,这便是“当事人主义”或“等腰三角形”的诉讼模式。

三、中国特色检察制度的渊源及其启示

有学者认为,我国检察制度是根据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和列宁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思想,在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检察工作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制度特别是御史制度的精华,吸收国外特别是苏联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而建立的。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比较全面,但不无可资商榷与补充之处:

1、我国古代御史制度虽然与现代检察制度有一定相似之处,却无必然联系。古代御史承担检举犯罪、督察百官、审判犯罪和部分行政职权,与现代检察制度有一定相似之处,但御史制度的发展演变在清末被迫中止和断裂。清末新政,仿日本在各级审判厅附设检事局,将现代检察制度引入中国。但我国古代将御史监督权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权力;御史机关直接向最高统治者负责,不受地方干涉;御史享有较高地位、较大权力和特殊保护等做法,在当前仍颇有借鉴意义。

2、苏联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应当是我国检察制度最主要、最直接的渊源。新中国从开始建立检察制度的时候起,在宏观上把列宁关于法律监督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在微观上结合了我国的实际。彭真同志指出:“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曾坚持检察机关的职权是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我们的检察院组织法运用列宁的这一指导思想。”苏联解体后,我国成为社会主义法系的主要代表国家,我国的检察制度以其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在世界各国检察制度中独树一帜。

3、90年代以来西风东渐,我国的检察制度受到国外特别是英美法系国家检察制度的一些影响。突出表现在诉讼模式的改革上:1979年《刑事诉讼法》为基础建构的刑事诉讼模式,具有典型的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特征;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引进、吸收了诸多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模式的内容,形成了“混合型”诉讼模式,在实践中有向当事人主义发展的趋势。笔者认为,纯粹“当事人主义”和“等腰三角形”诉讼模式建立在英美法系国家法制基础上,与我国法律制度并不兼容。首先,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法官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而不能创设法律,因此法律监督成为必要和可能;其次,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是程序意义上的监督,与具有实体处分性的司法权没有冲突,尊重审判权不等于“司法至上”,有错不纠才是对司法权威最大的侵害;最后,我国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不是控方当事人,与法院一起承担惩治犯罪和维护公正的双重使命,与作为国家法律工作者的律师也不构成对立的两极。

正如笔者在前面提到的那样,研究我国的检察制度必须站在本土化的基点,借鉴国外的检察制度亦必须考虑与本土宪政结构和法律文化的兼容与整合。我国检察制度理应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但与时俱进不是盲目抄搬,检察改革必须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人民检察制度的框架内进行。因此,坚持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机关的科学定位,还检察权以独立法律监督权的本来面目,并不断予以加强和完善,是当前检察改革应然的基础和前提。视我国宪政体制于不顾,而奉西方“三权分立”为圭皋,必将使我国检察制度背离其设立的初衷,而使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产生冲突,甚至淹没于西风东渐的狂潮。

参见倪培兴、王玉珏:《论我国宪政体制和司法体制中的检察权》,《中国检察》(第三卷)。

参见郝银钟:《检察权质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参见夏邦:《中国检察院体制应予取消》,《法学》1999年第7期。

参见龙宗智:《论检察权的性质与检察机关的改革》,《法学》1999年第10期。

参见曹呈宏:《分权制衡中的检察权定位》,《人民检察》2002年第11期。

参见(台湾)朱朝亮:《司法官法草案总说明》,www.pra-/pra_4/pra_4_1_27_2.htm。

参见宋英辉、陈永生:《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检察机关之比较》,《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参见周其华:《中国检察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71页

意大利检察机关属于国家司法机关;检察官属于司法官,被称为“检察机关的法官”。

参见王然冀:《当代中国检察学》,法律出版社1989年版,第70页。

参见王以真:《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36页。

参见中国检察考察团:《德国的检察制度》,《人民检察》1994年第11期。

参见宋英辉、陈永生:《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检察机关之比较》,《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参见宋英辉、陈永生:《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检察机关之比较》,《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参见《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5—196页。

参见《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5—196页。。

参见《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55页。

参见《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26—327页。

参见宋英辉、陈永生:《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检察机关之比较》,《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参见孙谦、刘立宪主编《检察理论研究综述》(1989—1999),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第348页。

参见王琳《检察改革三题》,/douzilaw/fxpl/wj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