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悟式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0:40:11

读悟式范文篇1

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重视感悟和情感的熏陶,小学阶段的重点是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感知和感悟……”为指导,把读书作为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要活动,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状态,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二、模式的理论依据

1.以新修订《大纲》要求为依据。“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以我国几千年的教育史为依据。以读为本是继承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的精华,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谚语。可见,多读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个重要的途径。

3.以心理学角度为依据。朗读是符合儿童言语发展特点的。由于儿童内部言语尚未充分发展,大声朗读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同时通过朗读把无声的书面言语转变为有声的口头言语,必然有思维的参与,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

三、模式的教学目标

“读悟式”阅读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读”为主线,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思结合,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悟”中提高自己,认识自己,形成读书的能力。

四、模式的操作程序

以“初读(悟的基础)──议读(悟的呈现)──精读(悟的核心)──美读(悟的升华)──诵读(悟的再现)”为基本操作模式。

(一)初读──悟的基础

初读感悟可以在课前进行,也可以在课上进行,是学生根据明确的教学目标,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阅读技能去充分地朗读教材,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试着解决一些浅显的问题,并找出自己疑惑的地方。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我提出初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生字要多读几遍,遇到长句也多读几遍,直到读顺为止。2.用序号标出本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并想想每段讲什么?3.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4.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这样,不仅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同时,为了解自然段的内容打下基础,还能突出学生主体性。

(二)议读──悟的呈现

议读议悟就是指在学生初读感悟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做到有读,有议,有答,有反驳,有争辩。因为在讨论时,当自己的见解得到同学们的肯定时,学生便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快感,当自己的见解遭到同学反驳时,会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尽量阐明自己的观点,这种快感和思考,有利于鼓励学生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同时又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做到面向全体。如:教学《雷雨》一文,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我紧接着设计这样一个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读懂了哪个词、句、段,或你认为课文中哪一处写得好,为什么?或向同学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迪,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谈出带有个人色彩,情感的理解,鼓励创见。而对于那些学生“想领悟而领悟不到”,虽经讨论而讨论不出所以然的问题,以书面形式汇报给老师。

(三)精读──悟的核心

由于学生受年龄特征和知识经验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说“悟”要进行梳理、归类,起到主导作用,对于重点句、段的领悟,还应根据学生“悟”的质量、结果,引导学生再读再悟,促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自己对课文的“认识”,提高“悟”的质量。如:《小壁虎借尾巴》的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一步领悟“爬呀爬”一词,不仅说明小壁虎爬的时间长,路程远,还为文后小壁虎尾巴的再生埋下伏笔。另外,通过引读,分角色读等形式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让学生理解“摇、拨水”的词义,知道小鱼的尾巴有它自己的用处,所以不能借给小壁虎。

(四)美读──悟的升华

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如:教学《月光曲》第8.9自然段,我先让学生边听录音读文,边闭上眼睛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然后播放乐曲,让学生伴随乐曲轻声读文,并用笔划出文中所描写的情景,最后指导朗读,让学生根据乐曲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读出感情变化,品悟到人物情绪的发展变化,品悟到《月光曲》是作者的感情发展到高潮时创作出来的。

(五)诵读──悟的再现

读悟式范文篇2

一、引设式的利“导”为学生“自读自悟”指明思考方向

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诸如此类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学校中教学时间的有限,各层次学生能力的不同,一味的让学生自读,不可能马上有所悟。因此,教师应用引设式的利“导”为学生的“自读自悟”指明方向,使学生读有目的,思有方向,不至于走许多弯路。当学生的回答不完整或有错时,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重新思维,重新认识。

在《翠鸟》一课的教学中,其教学重点是体会翠鸟高超的捉鱼本领。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导”问:“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翠鸟捉鱼动作的可爱?”将此问作为本节课的中心问题,引导学生从翠鸟的动作迅速、敏捷,眼睛灵活、锐利,小鱼的机灵以及苇秆摇晃、水波荡漾等等不同角度体会翠鸟捉鱼本领的高超,为学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

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开课时,教师请同学们读课题后,找一找课题中哪一个是重点词?同学们都找了“富饶”这个词,在同学们读全文之前,教师又请大家带着“富饶”这个词读课文,看看有什么收获?这时,教师引设式的利“导”,给学生的自读自悟指明了方向,学生读完后,收获不少:有的明白了“富饶”一词的意思;有的找出了表现西沙群岛“富饶”的词、句;还有的能体会出这篇课文是围绕西沙群岛物产丰富来写的,所以题目是《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样的“导”,学生自读自悟的方向明确,使学生的思维直奔主题,课堂效率高。

创新教育的今天,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教学改革的洪流正向我们涌来,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调,教师主导地位的重建,使不少的教师感到教育教学工作上的茫然无措。在阅读教学中,尤其明显,一则,仍然存在教师“预设框框”,让学生往里“钻”的现象;再则,出现教师过于忽视“导”,一味强调学生主体,结果学生连基本的学习目标都没达到的现象;其三,出现教师将以往讲授的地方或要提的问题写在投影片、课件中,变换形式的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以上种种现象都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体会文章。学生当然是阅读的主体,整个阅读过程需要他们自己去经历,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因为要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就否认教师的指导作用,正所谓“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因此,正确看待教师的“导”与学生的“自读自悟”尤为重要。何为“导”?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解释:“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可见“导”的课堂运作在于“引”,“引而不发,跃入也”,既不是单一的由教师提供信息,传授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去自读自悟,主动探求,从“学会”到“会学”。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教师的“导”指引学生自读自悟的一点尝试。

一、引设式的利“导”为学生“自读自悟”指明思考方向

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诸如此类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学校中教学时间的有限,各层次学生能力的不同,一味的让学生自读,不可能马上有所悟。因此,教师应用引设式的利“导”为学生的“自读自悟”指明方向,使学生读有目的,思有方向,不至于走许多弯路。当学生的回答不完整或有错时,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重新思维,重新认识。

在《翠鸟》一课的教学中,其教学重点是体会翠鸟高超的捉鱼本领。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导”问:“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翠鸟捉鱼动作的可爱?”将此问作为本节课的中心问题,引导学生从翠鸟的动作迅速、敏捷,眼睛灵活、锐利,小鱼的机灵以及苇秆摇晃、水波荡漾等等不同角度体会翠鸟捉鱼本领的高超,为学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

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开课时,教师请同学们读课题后,找一找课题中哪一个是重点词?同学们都找了“富饶”这个词,在同学们读全文之前,教师又请大家带着“富饶”这个词读课文,看看有什么收获?这时,教师引设式的利“导”,给学生的自读自悟指明了方向,学生读完后,收获不少:有的明白了“富饶”一词的意思;有的找出了表现西沙群岛“富饶”的词、句;还有的能体会出这篇课文是围绕西沙群岛物产丰富来写的,所以题目是《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样的“导”,学生自读自悟的方向明确,使学生的思维直奔主题,课堂效率高。

四、启迪式的暗“导”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想像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潜在空间,也是理解感悟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启迪式的暗“导”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

在教学《翠鸟》一课中,当学生读到有关翠鸟及小鱼动作的语句时,教师引导学生想像“翠鸟这时会想些什么?”“小鱼为什么悄悄地露出头,它在想什么呢?”。丰富的想像为学生理解翠鸟及小鱼的动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坐井观天》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后,教师问了这么一句:“青蛙跳出井口了吗?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顿时沸腾起来,想象出了许多不同的,甚至离奇的小故事。这种启迪式的暗“导”如同一石击起千层浪,将学生想象思维的闸门一下打开。可见教师“导”的妙处所在。

五、点拨式的指“导”让学生在研读中学会读书和思考

发现、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得更牢,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如何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探究问题呢?教师点拨的指“导”,让学生在研读中学会读书和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思考方向,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发现、去探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通过研读的过程,逐步学会如何读书和思考的方法。这些,都是在教师的“导”中逐渐习得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的着力点不在于让学生获得和教师同样的见解,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在研读的过程中学会读书和思考。

《曼谷的小象》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对小象的动作、阿玲的笑及晨雾颜色变化的描写,使学生边读边领悟到文章中人物与景物描写之间的密切联系,学会一边读一边思考。

读悟式范文篇3

一、引设式的利“导”为学生“自读自悟”指明思考方向

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诸如此类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学校中教学时间的有限,各层次学生能力的不同,一味的让学生自读,不可能马上有所悟。因此,教师应用引设式的利“导”为学生的“自读自悟”指明方向,使学生读有目的,思有方向,不至于走许多弯路。当学生的回答不完整或有错时,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重新思维,重新认识。

在《翠鸟》一课的教学中,其教学重点是体会翠鸟高超的捉鱼本领。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导”问:“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翠鸟捉鱼动作的可爱?”将此问作为本节课的中心问题,引导学生从翠鸟的动作迅速、敏捷,眼睛灵活、锐利,小鱼的机灵以及苇秆摇晃、水波荡漾等等不同角度体会翠鸟捉鱼本领的高超,为学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

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开课时,教师请同学们读课题后,找一找课题中哪一个是重点词?同学们都找了“富饶”这个词,在同学们读全文之前,教师又请大家带着“富饶”这个词读课文,看看有什么收获?这时,教师引设式的利“导”,给学生的自读自悟指明了方向,学生读完后,收获不少:有的明白了“富饶”一词的意思;有的找出了表现西沙群岛“富饶”的词、句;还有的能体会出这篇课文是围绕西沙群岛物产丰富来写的,所以题目是《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样的“导”,学生自读自悟的方向明确,使学生的思维直奔主题,课堂效率高。

二、迂回式的诱“导”帮助学生拓开思路,引导他们多角度想问题

当学生的思维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时,会产生两种情况:其一形成思维定势;其二广开思路。是让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还是使学生广开思路,其关键在于教师的“导”:当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一个狭窄的胡同中时,教师以“还有不同的理解吗?”“谁的意见和她不同?”“还可以怎么想?”“从XX方面想一想?”等等言语来引导、激发学生拓开思路、多角度想问题。如:在《翠鸟》的教学中,学生体会“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由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一句时,开始,学生都只体会到翠鸟飞得快这一点,就别无他解了,教师此时引导学生“再读读此句,还有不同的体会吗?”一句及简单的“导”,使学生的思路大大拓开,纷纷体会到“翠鸟鸣叫的声音很好听”、“翠鸟的动作不仅快,而且很轻”、“翠鸟唱歌一定很好听”、“翠鸟动作轻是怕把小鱼吓跑了”“翠鸟飞的速度十分快,我们眨眼得要一秒钟,眼还没眨完,它就飞到苇秆上了,还不到一秒钟”。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中逐渐开阔起来。

三、解惑式的疏“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思维不断趋向成熟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体验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趋向成熟,而教师则是将学生的思维由表象思维引向深入的引路人,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体会语言文字的美,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解几个词的意思,一句话的意思上。当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这种表象思维上时,教师应利用解惑式的疏“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以使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成熟。

《翠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将此句的写作用意和盘托出,而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写翠鸟捉鱼的动作时,为何要将苇秆和水波也写进来?”使学生的思维由单纯的理解文字内容向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情感上深入。

四、启迪式的暗“导”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想像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潜在空间,也是理解感悟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启迪式的暗“导”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

在教学《翠鸟》一课中,当学生读到有关翠鸟及小鱼动作的语句时,教师引导学生想像“翠鸟这时会想些什么?”“小鱼为什么悄悄地露出头,它在想什么呢?”。丰富的想像为学生理解翠鸟及小鱼的动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坐井观天》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后,教师问了这么一句:“青蛙跳出井口了吗?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顿时沸腾起来,想象出了许多不同的,甚至离奇的小故事。这种启迪式的暗“导”如同一石击起千层浪,将学生想象思维的闸门一下打开。可见教师“导”的妙处所在。

五、点拨式的指“导”让学生在研读中学会读书和思考

发现、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得更牢,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如何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探究问题呢?教师点拨的指“导”,让学生在研读中学会读书和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思考方向,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发现、去探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通过研读的过程,逐步学会如何读书和思考的方法。这些,都是在教师的“导”中逐渐习得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的着力点不在于让学生获得和教师同样的见解,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在研读的过程中学会读书和思考。

《曼谷的小象》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对小象的动作、阿玲的笑及晨雾颜色变化的描写,使学生边读边领悟到文章中人物与景物描写之间的密切联系,学会一边读一边思考。

读悟式范文篇4

《荔枝蜜》一课运用的是导悟式教学模式,其教学录像课曾获全国首届素质教学优秀录像课一等奖。执教的海城市西四中学龚俊杰老师,其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都比较好地体现了导悟式教学模式“教贵引导,学贵领悟”的教学思想和“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启发媒介,导悟结合”的教学原则。导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符合素质教学要求的整体化学习目标为导学前提

《荔枝蜜》一课,教者设计的学习目标为:1.知识目标:(1)生字词,(2)文学常识,(3)词语的搭配,(4)记叙的线索,(5)写作手法,(6)文章的主题。2.学法目标:(1)记忆生字词的方法,(2)掌握记叙线索的方法,(3)理解“借物抒情”表现手法的方法。3.能力目标:(1)培养快速记忆生字词及辨析词义的能力,(2)根据主题选择材料的能力,(3)理解“借物抒情”表现手法的能力。4.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这样设计的学习目标(亦即教者的导学目标)体现了素质教学的基本要求,即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为基础,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标。教学设计立足于素质教育,以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教学目的及要求为依据,首先考虑知识点目标,围绕知识点目标研究学习方法目标、能力训练目标和德育渗透目标。“知法能德”四大学习目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化结构,这样就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法能德”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前提条件。整体化教学目标的确立,科学地规范了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改变了以往单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为主要目的的单线教学,代之以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特色的立体式教学。

《荔枝蜜》一课,教者依据导悟式教学模式、整体化学习目标原则,恰当地确立了该课的学习目标,这样的目标设计无疑对导学的成功创造了先决条件。

二、体现了导悟式教学模式完整的教学结构和导学与悟学相结合的特点

本课教学是在第一课时达标准备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达标训练阶段。经过第一课时的达标准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学生已经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明确了学习目标,对知识点目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本课的任务是以整体目标为导向,以启发为媒介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领悟学习目标,并能够用适当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达成学习目标。通过达标训练,使学生主体的原认知能力得到强化,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本课教学分为四大环节:展示目标,创设情境,达成目标,总结评价。从形式到内容环环相扣,紧密相联,上下贯通,结构完整。

1.展示目标(指知识点目标,其它目标在训练中围绕知识点目标出现和达成)。幻灯出示学习目标,教师借助幻灯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请学生复述一遍学习目标以加深对学习目标的印记。

2.创设情境。配乐范读课文激情入境,教者扬己之长,采取了以语言情感创设情境的方式。美妙的音乐伴随着充满感情和富于表演力的朗读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们,将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引导到了渴求新知的境地,有效地完成了学习心理铺垫。由于读前教者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了思考题,使读与思有机结合,这样就使学习心理铺垫与新旧知识同荒铺垫融合在一起,既激发了兴趣,又强化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为达成学习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达成目标。本段教学的特点是,以目标为导向,以启发为媒介,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导学与悟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师导学的过程是:导读—导思—导悟—导行。学生悟学的过程是:读书—思考—领悟—操作。

教师的导读—导思—导悟—导行,构成了导学的全部内容,贯穿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这个导学过程由一条主线贯穿着,这就是以整体学习目标为导向,以综合训练为目的启发引导。本课教者将学习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学习内容,精心设计了20个启发式问题,构成了知能训练,学法指导,德育渗透相互交融、和谐统一的立体式导学体系。这20个启发式问题是:1.文章的主题是什么?2.作者选择了哪些材料来表现主题?3.“我”当初对小蜜蜂的态度怎样?为什么?4.什么原因改变了“我”对小蜜蜂的态度?5.作者泼洒笔墨写荔枝林、鲜荔枝是不是多余之笔?为什么?6.“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不大喜欢的小蜜蜂”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7.读文并划出文中直接写小蜜蜂的句子,想这些句子的特点和作用?8.用文中的语言回答作者是怎样赞美小蜜蜂的?9.这段话中哪些句子好?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搭配得好?说出理由?10.文中为什么说蜜蜂是渺小的,又是高尚的?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11.作者所赞美的仅仅是蜜蜂蚂?12.作者是怎样由蜜蜂联想到农民的?13.概括说出蜜蜂和农民有什么共同之处?14.结尾一段以“我梦见变成了一只小蜜蜂”作结有什么作用?15.回顾全文,想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你是怎样找出本文线索的?16.说说本文主题、材料、线索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在材料取舍上有什么特点?17.作者是怎样成功地表现了主题?这种表现主题的手法有什么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18.“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你是怎样理解的?与“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有无异同?举例说明;19.谈谈《花蜜与蜂刺》一文的主题、材料、表现手法是什么?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20.讨论《荔枝蜜》和《花蜜与蜂刺》两篇文章的异同,谈谈你的体会。

这20个启发式问题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这些启发式问题都是由知识目标、学法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转化来的,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启发点从不同角度出发都分别设立在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学法指导点和德育渗透点上。这些启发式问题体现了知识目标的整体结构,即体现了具体篇章的整体结构。以这样的启发式问题为导向、媒介进行导学,学生的认知能力,运用学法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的思想情感、精神气质都在训练的系统中。由于启发的综合性决定了训练的综合性、启发的层次性决定了训练的层次性、启发点的发散性决定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这样设计的启发式问题使知识、学法、能力及德育多项目标的训练相互交融;记忆、理解、运用、综合、多层次学习水平训练相互交融,使导学与悟学融为一体。

其二,这些启发式问题具有知识训练与学习方法训练相结合的特点。每个问题不仅问知而且问法,知法结合。如第15句,不仅问出了线索也问出了找出线索的方法。第18问,不仅问出了写作手法的特点,也问出了理解写作手法的方法,使导知与导法融为一体。

其三,这些启发式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所谓科学性是指启发式问题本身符合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规律。所谓艺术性是指问题的提法能够对学生产生激励、唤醒和鼓舞的作用,使学习主体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学习,从而带来教与学的轻松愉快,高质量和高效率。如第9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好?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搭配得好?说出理由?”这一问,字词句段、语法修辞、写作技巧、作品思想都在问中,这就得到了综合训练。投石激浪,一箭数雕,这就是启发的艺术。教者启发的艺术性更高在第10问:“为什么说蜜蜂是渺小的,又是高尚的?”这一句,画龙点睛,点出了作品的主题。第11问:“作者所赞美的仅仅是蜜蜂吗?”这一句,由文章的表面进一步挖掘到了文章的深处,升华了主题。至此,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便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使学生由爱蜜蜂、赞美蜜蜂升华到爱劳动人民、赞美劳动人民,从而收到了教者“缘文载道”与学生“循文悟道”相结合的导学效果。

在达成目标阶段,导学与悟学相结合还体现在导读与导思的结合,导读与导悟的结合,导读与导行的结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言教学中不可忽视读书,读书是思考的前提,思考是领悟的前提。所谓学思悟行的“学”即读书,“行”即操作。学生的读书—思考—领悟—操作的悟学过程,其前提是读书,其关键也是读书。因此,教者导学的前提是导读,导学的关键也是导读。本课导学的特点是导思、导悟、导行都是以导读为前提的。教者精心设计了七个层次的导读。一读——听读(配乐范读全文),想文章主题、线索、材料。二读——速读(读段),想“我”最初对蜜蜂的态度,划出体现“我”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句子。三读——默读(读段),想“我”为何对蜜蜂动了情,划出“我”对蜜蜂感情变化的句子。四读——轻声读(读段),划出你喜欢的句子、词语,想这些句子、词语写什么?好在哪里?五读——配乐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赞美蜜蜂的句子,体会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读——齐读(配乐)激情入化,加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七读——听读(配乐)《花蜜与蜂刺》,想主题与材料的关系,与《荔枝蜜》一课比较写作手法有何异同。

这七读中,前面四读入理,第五、六两读入情,第七读是知识迁移。

这七读的设计与启发紧密联系,情理交融,不仅完成了学习目标,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由于读前给思考题(启发),使读与思结合;多层次导读,使思与悟结合;边读边想边划以及回答问题,口头作文或写作等(不单指本课而言),使悟与行结合。这样,导读与导思、导悟、导行自然地融为一体,合理地完成了教师导学、学生悟学的有机结合。

4.总结评价。本阶段导学的目的是巩固达标水平,深化认知,进一步开发智力,发展能力。本课教者利用书后练习内容,匠心独具地设计了一组练习。通过引导学生听读《花蜜与蜂刺》(读前给思考题),幻灯片出示《花蜜与蜂刺》请同学思考,讨论回答《花蜜与蜂刺》一文的主题、写作手法、材料与主题的关系,比较《荔枝蜜》和《花蜜与蜂刺》两课的异同。这样的训练不仅检测了学生本课的达标水平,也强化了本课的训练重点。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向新的学习目标迁移。

前面我们比较详细地讨论了《荔枝蜜》一课完整的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导学与悟学紧密结合的特点,这是教学方法上“变教为导”的特点。

读悟式范文篇5

一、引设式的利“导”为学生“自读自悟”指明思考方向

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诸如此类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学校中教学时间的有限,各层次学生能力的不同,一味的让学生自读,不可能马上有所悟。因此,教师应用引设式的利“导”为学生的“自读自悟”指明方向,使学生读有目的,思有方向,不至于走许多弯路。当学生的回答不完整或有错时,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重新思维,重新认识。

在《翠鸟》一课的教学中,其教学重点是体会翠鸟高超的捉鱼本领。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导”问:“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翠鸟捉鱼动作的可爱?”将此问作为本节课的中心问题,引导学生从翠鸟的动作迅速、敏捷,眼睛灵活、锐利,小鱼的机灵以及苇秆摇晃、水波荡漾等等不同角度体会翠鸟捉鱼本领的高超,为学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

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开课时,教师请同学们读课题后,找一找课题中哪一个是重点词?同学们都找了“富饶”这个词,在同学们读全文之前,教师又请大家带着“富饶”这个词读课文,看看有什么收获?这时,教师引设式的利“导”,给学生的自读自悟指明了方向,学生读完后,收获不少:有的明白了“富饶”一词的意思;有的找出了表现西沙群岛“富饶”的词、句;还有的能体会出这篇课文是围绕西沙群岛物产丰富来写的,所以题目是《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样的“导”,学生自读自悟的方向明确,使学生的思维直奔主题,课堂效率高。

二、迂回式的诱“导”帮助学生拓开思路,引导他们多角度想问题

当学生的思维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时,会产生两种情况:其一形成思维定势;其二广开思路。是让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还是使学生广开思路,其关键在于教师的“导”:当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一个狭窄的胡同中时,教师以“还有不同的理解吗?”“谁的意见和她不同?”“还可以怎么想?”“从XX方面想一想?”等等言语来引导、激发学生拓开思路、多角度想问题。如:在《翠鸟》的教学中,学生体会“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由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一句时,开始,学生都只体会到翠鸟飞得快这一点,就别无他解了,教师此时引导学生“再读读此句,还有不同的体会吗?”一句及简单的“导”,使学生的思路大大拓开,纷纷体会到“翠鸟鸣叫的声音很好听”、“翠鸟的动作不仅快,而且很轻”、“翠鸟唱歌一定很好听”、“翠鸟动作轻是怕把小鱼吓跑了”“翠鸟飞的速度十分快,我们眨眼得要一秒钟,眼还没眨完,它就飞到苇秆上了,还不到一秒钟”。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中逐渐开阔起来。

三、解惑式的疏“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思维不断趋向成熟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体验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趋向成熟,而教师则是将学生的思维由表象思维引向深入的引路人,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体会语言文字的美,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解几个词的意思,一句话的意思上。当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这种表象思维上时,教师应利用解惑式的疏“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以使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成熟。

《翠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将此句的写作用意和盘托出,而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写翠鸟捉鱼的动作时,为何要将苇秆和水波也写进来?”使学生的思维由单纯的理解文字内容向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情感上深入。

四、启迪式的暗“导”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想像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潜在空间,也是理解感悟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启迪式的暗“导”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

在教学《翠鸟》一课中,当学生读到有关翠鸟及小鱼动作的语句时,教师引导学生想像“翠鸟这时会想些什么?”“小鱼为什么悄悄地露出头,它在想什么呢?”。丰富的想像为学生理解翠鸟及小鱼的动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坐井观天》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后,教师问了这么一句:“青蛙跳出井口了吗?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顿时沸腾起来,想象出了许多不同的,甚至离奇的小故事。这种启迪式的暗“导”如同一石击起千层浪,将学生想象思维的闸门一下打开。可见教师“导”的妙处所在。

五、点拨式的指“导”让学生在研读中学会读书和思考

发现、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得更牢,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如何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探究问题呢?教师点拨的指“导”,让学生在研读中学会读书和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思考方向,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发现、去探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通过研读的过程,逐步学会如何读书和思考的方法。这些,都是在教师的“导”中逐渐习得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的着力点不在于让学生获得和教师同样的见解,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在研读的过程中学会读书和思考。

《曼谷的小象》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对小象的动作、阿玲的笑及晨雾颜色变化的描写,使学生边读边领悟到文章中人物与景物描写之间的密切联系,学会一边读一边思考。

读悟式范文篇6

《荔枝蜜》一课运用的是导悟式教学模式,其教学录像课曾获全国首届素质教学优秀录像课一等奖。执教的海城市西四中学龚俊杰老师,其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都比较好地体现了导悟式教学模式“教贵引导,学贵领悟”的教学思想和“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启发媒介,导悟结合”的教学原则。导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符合素质教学要求的整体化学习目标为导学前提

《荔枝蜜》一课,教者设计的学习目标为:1.知识目标:(1)生字词,(2)文学常识,(3)词语的搭配,(4)记叙的线索,(5)写作手法,(6)文章的主题。2.学法目标:(1)记忆生字词的方法,(2)掌握记叙线索的方法,(3)理解“借物抒情”表现手法的方法。3.能力目标:(1)培养快速记忆生字词及辨析词义的能力,(2)根据主题选择材料的能力,(3)理解“借物抒情”表现手法的能力。4.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这样设计的学习目标(亦即教者的导学目标)体现了素质教学的基本要求,即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为基础,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标。教学设计立足于素质教育,以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教学目的及要求为依据,首先考虑知识点目标,围绕知识点目标研究学习方法目标、能力训练目标和德育渗透目标。“知法能德”四大学习目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化结构,这样就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法能德”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前提条件。整体化教学目标的确立,科学地规范了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改变了以往单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为主要目的的单线教学,代之以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特色的立体式教学。

《荔枝蜜》一课,教者依据导悟式教学模式、整体化学习目标原则,恰当地确立了该课的学习目标,这样的目标设计无疑对导学的成功创造了先决条件。

二、体现了导悟式教学模式完整的教学结构和导学与悟学相结合的特点

本课教学是在第一课时达标准备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达标训练阶段。经过第一课时的达标准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学生已经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明确了学习目标,对知识点目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本课的任务是以整体目标为导向,以启发为媒介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领悟学习目标,并能够用适当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达成学习目标。通过达标训练,使学生主体的原认知能力得到强化,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本课教学分为四大环节:展示目标,创设情境,达成目标,总结评价。从形式到内容环环相扣,紧密相联,上下贯通,结构完整。

1.展示目标(指知识点目标,其它目标在训练中围绕知识点目标出现和达成)。幻灯出示学习目标,教师借助幻灯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请学生复述一遍学习目标以加深对学习目标的印记。

2.创设情境。配乐范读课文激情入境,教者扬己之长,采取了以语言情感创设情境的方式。美妙的音乐伴随着充满感情和富于表演力的朗读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们,将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引导到了渴求新知的境地,有效地完成了学习心理铺垫。由于读前教者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了思考题,使读与思有机结合,这样就使学习心理铺垫与新旧知识同荒铺垫融合在一起,既激发了兴趣,又强化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为达成学习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达成目标。本段教学的特点是,以目标为导向,以启发为媒介,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导学与悟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师导学的过程是:导读—导思—导悟—导行。学生悟学的过程是:读书—思考—领悟—操作。

教师的导读—导思—导悟—导行,构成了导学的全部内容,贯穿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这个导学过程由一条主线贯穿着,这就是以整体学习目标为导向,以综合训练为目的启发引导。本课教者将学习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学习内容,精心设计了20个启发式问题,构成了知能训练,学法指导,德育渗透相互交融、和谐统一的立体式导学体系。这20个启发式问题是:1.文章的主题是什么?2.作者选择了哪些材料来表现主题?3.“我”当初对小蜜蜂的态度怎样?为什么?4.什么原因改变了“我”对小蜜蜂的态度?5.作者泼洒笔墨写荔枝林、鲜荔枝是不是多余之笔?为什么?6.“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不大喜欢的小蜜蜂”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7.读文并划出文中直接写小蜜蜂的句子,想这些句子的特点和作用?8.用文中的语言回答作者是怎样赞美小蜜蜂的?9.这段话中哪些句子好?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搭配得好?说出理由?10.文中为什么说蜜蜂是渺小的,又是高尚的?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11.作者所赞美的仅仅是蜜蜂蚂?12.作者是怎样由蜜蜂联想到农民的?13.概括说出蜜蜂和农民有什么共同之处?14.结尾一段以“我梦见变成了一只小蜜蜂”作结有什么作用?15.回顾全文,想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你是怎样找出本文线索的?16.说说本文主题、材料、线索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在材料取舍上有什么特点?17.作者是怎样成功地表现了主题?这种表现主题的手法有什么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18.“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你是怎样理解的?与“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有无异同?举例说明;19.谈谈《花蜜与蜂刺》一文的主题、材料、表现手法是什么?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20.讨论《荔枝蜜》和《花蜜与蜂刺》两篇文章的异同,谈谈你的体会。

这20个启发式问题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这些启发式问题都是由知识目标、学法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转化来的,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启发点从不同角度出发都分别设立在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学法指导点和德育渗透点上。这些启发式问题体现了知识目标的整体结构,即体现了具体篇章的整体结构。以这样的启发式问题为导向、媒介进行导学,学生的认知能力,运用学法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的思想情感、精神气质都在训练的系统中。由于启发的综合性决定了训练的综合性、启发的层次性决定了训练的层次性、启发点的发散性决定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这样设计的启发式问题使知识、学法、能力及德育多项目标的训练相互交融;记忆、理解、运用、综合、多层次学习水平训练相互交融,使导学与悟学融为一体。

其二,这些启发式问题具有知识训练与学习方法训练相结合的特点。每个问题不仅问知而且问法,知法结合。如第15句,不仅问出了线索也问出了找出线索的方法。第18问,不仅问出了写作手法的特点,也问出了理解写作手法的方法,使导知与导法融为一体。

其三,这些启发式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所谓科学性是指启发式问题本身符合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规律。所谓艺术性是指问题的提法能够对学生产生激励、唤醒和鼓舞的作用,使学习主体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学习,从而带来教与学的轻松愉快,高质量和高效率。如第9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好?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搭配得好?说出理由?”这一问,字词句段、语法修辞、写作技巧、作品思想都在问中,这就得到了综合训练。投石激浪,一箭数雕,这就是启发的艺术。教者启发的艺术性更高在第10问:“为什么说蜜蜂是渺小的,又是高尚的?”这一句,画龙点睛,点出了作品的主题。第11问:“作者所赞美的仅仅是蜜蜂吗?”这一句,由文章的表面进一步挖掘到了文章的深处,升华了主题。至此,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便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使学生由爱蜜蜂、赞美蜜蜂升华到爱劳动人民、赞美劳动人民,从而收到了教者“缘文载道”与学生“循文悟道”相结合的导学效果。

在达成目标阶段,导学与悟学相结合还体现在导读与导思的结合,导读与导悟的结合,导读与导行的结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言教学中不可忽视读书,读书是思考的前提,思考是领悟的前提。所谓学思悟行的“学”即读书,“行”即操作。学生的读书—思考—领悟—操作的悟学过程,其前提是读书,其关键也是读书。因此,教者导学的前提是导读,导学的关键也是导读。本课导学的特点是导思、导悟、导行都是以导读为前提的。教者精心设计了七个层次的导读。一读——听读(配乐范读全文),想文章主题、线索、材料。二读——速读(读段),想“我”最初对蜜蜂的态度,划出体现“我”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句子。三读——默读(读段),想“我”为何对蜜蜂动了情,划出“我”对蜜蜂感情变化的句子。四读——轻声读(读段),划出你喜欢的句子、词语,想这些句子、词语写什么?好在哪里?五读——配乐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赞美蜜蜂的句子,体会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读——齐读(配乐)激情入化,加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七读——听读(配乐)《花蜜与蜂刺》,想主题与材料的关系,与《荔枝蜜》一课比较写作手法有何异同。

这七读中,前面四读入理,第五、六两读入情,第七读是知识迁移。

这七读的设计与启发紧密联系,情理交融,不仅完成了学习目标,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由于读前给思考题(启发),使读与思结合;多层次导读,使思与悟结合;边读边想边划以及回答问题,口头作文或写作等(不单指本课而言),使悟与行结合。这样,导读与导思、导悟、导行自然地融为一体,合理地完成了教师导学、学生悟学的有机结合。

4.总结评价。本阶段导学的目的是巩固达标水平,深化认知,进一步开发智力,发展能力。本课教者利用书后练习内容,匠心独具地设计了一组练习。通过引导学生听读《花蜜与蜂刺》(读前给思考题),幻灯片出示《花蜜与蜂刺》请同学思考,讨论回答《花蜜与蜂刺》一文的主题、写作手法、材料与主题的关系,比较《荔枝蜜》和《花蜜与蜂刺》两课的异同。这样的训练不仅检测了学生本课的达标水平,也强化了本课的训练重点。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向新的学习目标迁移。

前面我们比较详细地讨论了《荔枝蜜》一课完整的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导学与悟学紧密结合的特点,这是教学方法上“变教为导”的特点。

读悟式范文篇7

当前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从理论探讨到应用研究,都在不断走向深入,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发展还不平衡,尤其象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费时多而收效少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不重视抓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不重视对学生的文化和情感熏陶,把大量时间花在繁琐分析上,花在应付考试上,不仅教学效率难以提高,而且造成了人文教育的失落。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初步探索出一种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读悟式”阅读教学模式。“读悟式”阅读教学模式,大胆破除了“教师――知识――学生”的教学程式,追求运用主体的、和谐的、民主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新大纲语)为目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读中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绝伦、抒发情感的恰如其分和表达方法的匠心独运;再在悟后反复诵读、赏读,读出文章的意、情、境。这样在读通、读懂的过程中自然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并不断地将新知识溶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促进其语言的发展。一、模式建构的原则。模式操作的基本原则,是“读悟式”教学模式思想及本质意义的体现,是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准则,是制定教案的依据,从客观上反映了模式的基本规律。“读悟式”阅读教学模式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1.语思统一的原则。把语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统一起来,在发展儿童语言的同时,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思维品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2.以读为本的原则。课堂上学生通过朗读、默读、背诵、复述等方式,做到眼看、口诵、心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书读通顺,读连贯,琅琅上口,披文入情,入境悟神。鼓励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主动钻研,相互探讨。3.有效性原则。调动学生内驱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教师从目标假设、策略选择、探究深入及价值评判等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学时间,进行有效的调控、反馈、矫正,不断实现学习目标并向新的目标推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情感性原则。情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因,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本身的特点。“让情感进入课堂”,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情感氛围。在教学中,教师是情感的驱动器,要善于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并恰到好处地运用激励评价手段,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体味求知的乐趣。二、模式的基本框架。1.基本模式示意图:初读感知→精读理解→熟读迁移初读感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如果课文是写人的,就要大体上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是记事的,就要知道这件事的大致过程。如果是说明性的,就要知道这篇课文说的是什么事物,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的。精读理解:当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之后,就要针对课文的重、难点,帮助学生体味、领悟。所谓重点,就是课文中具有关键性、主导性的内容。所谓难点,就是学生在初读课文时难以理解的地方。熟读迁移: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熟读迁移阶段引导学生感悟,主要是通过范文语言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逐步地形成了对语言文字的悟性。有了这种悟性,亦必将迁移于表达,使学生懂得分辨语言中的优劣高下,逐步达到准确、得体、生动地运用语言。2.基本模式各阶段教学内容示意图。初读感知:自读课文知文意、释检查交流认读生字词字词质疑难匡谬正误精读理解:检查回顾抓重点,理思路交流小结提炼主线学语言,练朗读加深了解熟读迁移:围绕重点特色赏析辅导训练拓展运用说明:以上三个阶段,可安排2课时或3课时。三、基本模式的变式。教学模式具有操作性特点。这就必须加强对模式的灵活应用性研究。“模式”一旦陷入“模式化”的泥潭,便会造成操作的失落,导致模式的僵化。根据模式研究中的变换、孕育、包容三大原理,由于各个具体教学活动方式在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变量,在实际教学的应用操作中,必须产生多种课型变式,这多种课型变式的衍生,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个性、风格得以张扬。1.创新式。(1)结构创设情境→提供材料→引导探究→运用创新(2)模式操作要领。①创设情境,形成问题。创设情境的途径是多样的:可通过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扮演体会、语言描述、现代教学手段等展示情境。“形成问题”,可由教师在情景中直接提出问题,最好由学生提出。问题的设置,要富有启发性、逻辑性和发展性,要针对学习内容,直接击中不生思维燃点,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刺激学生的定向注意。②提供事实(材料)。给学生“材料”(文字材料、实物材料),让学生去说一说、读一读、摆一摆、摸一摸,让学生去感悟、观察,发动学生去积极思考。③引导探究。诱导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新知,让学生去阅读,让学生去质疑、释疑,让学生小范围内相互间进行初步的认知交流,互相启迪。④运用创新。教师设计的练习,要富有创造性,要让学生在运用新知的过程中,去展示、去表现、去创新,引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并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情感玫动机。2.开放式。(1)结构。自读→自悟→自议→自得→自练(2)操作要领。自读:学生提出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思路,然后自学。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字典)弄懂字(词)主;结合单元提要,预习提示,课后练习,感知课文内容。自悟:学生在自学时,动笔写出自己悟到了什么,是怎样悟得的。自议:学生在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自学过程以及体会后,同学间互评互议,谁的感受最深,谁的方法最佳。自得:在评议的基础上,学生总结归纳――理解了哪些内容,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自练:学生根据既定的学习目标以及掌握的学习方法,自己设计作业进行练习,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3.拓展式。(1)结构。整体感知→自学理解→讨论解疑→点拔归纳→应用提高→拓展延伸(2)操作要领。①整体感知:让学生知道学什么,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学习目标明确了,学生就能学得积极主动。②自学理解:这是学生自主的探究过程。学生结合自己的“已知”、“旧知”,来获取“未知”和“新知”。③讨论释疑: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必定有疑难和理解不透的地方,这时可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启发中,迸射出智慧的火花。④点拨归纳:在学生学习、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疑难、忽略或理解不深的地方,适时、适度地进行点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而后,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归纳出学习方法。⑤应用提高:学生通过完成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练习,领悟学得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学的能力。⑥拓展延伸:让学生将课堂上掌握的学习方法,应用到课外的学习中去,在常用中巩固,精通和深化。4.启导式。(1)结构图。自拟目标→自读探究→阅读交流→评价再读(2)操作要领。①“自拟目标”是让学生对自感兴趣的或自感欠缺的某些方面确立可行的一个或多个目标,以朗读方面的目标为例,学生可将读流利作为自己的阅读目标,也可以将提高感情朗读能力为目标,还可把表演式的创造性阅读作为目标……,总之阅读的目标水平和都可以是灵活和开放的。②学生的“自读探究”是以“自读”为途径,以探究为目标的向意性研读。这一学生环节一般要求学生在书上或笔记上划划、点点,做些批注,教师在这环节的教学主要从学生的批注和个别交谈中了解、鼓励和启发学生。③“阅读交流”主要是让学生以小组(2-4人)形式交流学习所得和尚未解决的问题。④“评价再读”主要是对学生“自读实践”的总结评价与交流,让学生对阅读目标、内容、方法以及情绪进行自我调节,以促使学生进入新一轮的阅读。5.探索式。(1)结构图。质疑→筛选问题→合作解疑→汇报交流→点拔引导→品尝诵读(2)操作要领。①让各组学生轻声自读或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做到眼到、口到、心到、笔到,找出不理解的词句,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特别指出的是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确保学生熟读课文。②教师对不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归总。③分小组对筛选的问题展开讨论,教师深入参与讨论,以倾听为主,适当时候点拔。④各小组汇报。每组可以推荐一名主讲,集中大家的意见阐述,其他人补充;也可以一个人说一点,全体参与。⑤教师对理解不深入不准确,特别是没涉及到的问题进行点拔引导,补充归纳。⑥各小组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做到入理、入情、入境。6.全读式。(1)结构图初读→细读→精读→熟读→赏读(2)操作要领:①初读让学生通读全文,读得正确、流利。扫除学习障碍,了解内容梗概。②细读读懂文章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表达了什么感情。③精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奥妙,学习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技巧。④熟读要求学生熟读背诵,练习复述,升华情感,积累语言。⑤赏读训练学习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读品赏文中的词语、句子、精彩语段,练习写话,写段,写篇。四、模式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1.此模式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2.在应用模式时,要注意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给足学生读悟语言文字的时间和空间,口、耳、手、脑并用,让他们充分地读,用心地悟,自由地表达,不断地积累、运用,不要追求形式。3.在运用模式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多种变式的交叉运用,优势互补,从整体上优化教学过程,又要因年级、内容而异,进行变通和再创造,以充分发挥其作用。4.营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教师应改变先知先觉的权威现象,揣摩学生的认知心理,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谅学生的学习困难,在教学活动中做一个组织者和参谋,让学生处在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之中。

读悟式范文篇8

当前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从理论探讨到应用研究,都在不断走向深入,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发展还不平衡,尤其象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费时多而收效少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不重视抓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不重视对学生的文化和情感熏陶,把大量时间花在繁琐分析上,花在应付考试上,不仅教学效率难以提高,而且造成了人文教育的失落。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初步探索出一种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读悟式”阅读教学模式。“读悟式”阅读教学模式,大胆破除了“教师――知识――学生”的教学程式,追求运用主体的、和谐的、民主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新大纲语)为目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读中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绝伦、抒发情感的恰如其分和表达方法的匠心独运;再在悟后反复诵读、赏读,读出文章的意、情、境。这样在读通、读懂的过程中自然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并不断地将新知识溶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促进其语言的发展。一、模式建构的原则。模式操作的基本原则,是“读悟式”教学模式思想及本质意义的体现,是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准则,是制定教案的依据,从客观上反映了模式的基本规律。“读悟式”阅读教学模式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1.语思统一的原则。把语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统一起来,在发展儿童语言的同时,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思维品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2.以读为本的原则。课堂上学生通过朗读、默读、背诵、复述等方式,做到眼看、口诵、心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书读通顺,读连贯,琅琅上口,披文入情,入境悟神。鼓励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主动钻研,相互探讨。3.有效性原则。调动学生内驱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教师从目标假设、策略选择、探究深入及价值评判等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学时间,进行有效的调控、反馈、矫正,不断实现学习目标并向新的目标推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情感性原则。情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因,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本身的特点。“让情感进入课堂”,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情感氛围。在教学中,教师是情感的驱动器,要善于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并恰到好处地运用激励评价手段,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体味求知的乐趣。二、模式的基本框架。1.基本模式示意图:初读感知→精读理解→熟读迁移初读感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如果课文是写人的,就要大体上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是记事的,就要知道这件事的大致过程。如果是说明性的,就要知道这篇课文说的是什么事物,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的。精读理解:当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之后,就要针对课文的重、难点,帮助学生体味、领悟。所谓重点,就是课文中具有关键性、主导性的内容。所谓难点,就是学生在初读课文时难以理解的地方。熟读迁移: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熟读迁移阶段引导学生感悟,主要是通过范文语言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逐步地形成了对语言文字的悟性。有了这种悟性,亦必将迁移于表达,使学生懂得分辨语言中的优劣高下,逐步达到准确、得体、生动地运用语言。2.基本模式各阶段教学内容示意图。初读感知:自读课文知文意、释检查交流认读生字词字词质疑难匡谬正误精读理解:检查回顾抓重点,理思路交流小结提炼主线学语言,练朗读加深了解熟读迁移:围绕重点特色赏析辅导训练拓展运用说明:以上三个阶段,可安排2课时或3课时。三、基本模式的变式。教学模式具有操作性特点。这就必须加强对模式的灵活应用性研究。“模式”一旦陷入“模式化”的泥潭,便会造成操作的失落,导致模式的僵化。根据模式研究中的变换、孕育、包容三大原理,由于各个具体教学活动方式在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变量,在实际教学的应用操作中,必须产生多种课型变式,这多种课型变式的衍生,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个性、风格得以张扬。1.创新式。(1)结构创设情境→提供材料→引导探究→运用创新(2)模式操作要领。①创设情境,形成问题。创设情境的途径是多样的:可通过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扮演体会、语言描述、现代教学手段等展示情境。“形成问题”,可由教师在情景中直接提出问题,最好由学生提出。问题的设置,要富有启发性、逻辑性和发展性,要针对学习内容,直接击中不生思维燃点,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刺激学生的定向注意。②提供事实(材料)。给学生“材料”(文字材料、实物材料),让学生去说一说、读一读、摆一摆、摸一摸,让学生去感悟、观察,发动学生去积极思考。③引导探究。诱导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新知,让学生去阅读,让学生去质疑、释疑,让学生小范围内相互间进行初步的认知交流,互相启迪。④运用创新。教师设计的练习,要富有创造性,要让学生在运用新知的过程中,去展示、去表现、去创新,引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并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情感玫动机。2.开放式。(1)结构。自读→自悟→自议→自得→自练(2)操作要领。自读:学生提出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思路,然后自学。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字典)弄懂字(词)主;结合单元提要,预习提示,课后练习,感知课文内容。自悟:学生在自学时,动笔写出自己悟到了什么,是怎样悟得的。自议:学生在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自学过程以及体会后,同学间互评互议,谁的感受最深,谁的方法最佳。自得:在评议的基础上,学生总结归纳――理解了哪些内容,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自练:学生根据既定的学习目标以及掌握的学习方法,自己设计作业进行练习,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3.拓展式。(1)结构。整体感知→自学理解→讨论解疑→点拔归纳→应用提高→拓展延伸(2)操作要领。①整体感知:让学生知道学什么,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学习目标明确了,学生就能学得积极主动。②自学理解:这是学生自主的探究过程。学生结合自己的“已知”、“旧知”,来获取“未知”和“新知”。③讨论释疑: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必定有疑难和理解不透的地方,这时可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启发中,迸射出智慧的火花。④点拨归纳:在学生学习、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疑难、忽略或理解不深的地方,适时、适度地进行点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而后,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归纳出学习方法。⑤应用提高:学生通过完成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练习,领悟学得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学的能力。⑥拓展延伸:让学生将课堂上掌握的学习方法,应用到课外的学习中去,在常用中巩固,精通和深化。4.启导式。(1)结构图。自拟目标→自读探究→阅读交流→评价再读(2)操作要领。①“自拟目标”是让学生对自感兴趣的或自感欠缺的某些方面确立可行的一个或多个目标,以朗读方面的目标为例,学生可将读流利作为自己的阅读目标,也可以将提高感情朗读能力为目标,还可把表演式的创造性阅读作为目标……,总之阅读的目标水平和都可以是灵活和开放的。②学生的“自读探究”是以“自读”为途径,以探究为目标的向意性研读。这一学生环节一般要求学生在书上或笔记上划划、点点,做些批注,教师在这环节的教学主要从学生的批注和个别交谈中了解、鼓励和启发学生。③“阅读交流”主要是让学生以小组(2-4人)形式交流学习所得和尚未解决的问题。④“评价再读”主要是对学生“自读实践”的总结评价与交流,让学生对阅读目标、内容、方法以及情绪进行自我调节,以促使学生进入新一轮的阅读。5.探索式。(1)结构图。质疑→筛选问题→合作解疑→汇报交流→点拔引导→品尝诵读(2)操作要领。①让各组学生轻声自读或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做到眼到、口到、心到、笔到,找出不理解的词句,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特别指出的是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确保学生熟读课文。②教师对不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归总。③分小组对筛选的问题展开讨论,教师深入参与讨论,以倾听为主,适当时候点拔。④各小组汇报。每组可以推荐一名主讲,集中大家的意见阐述,其他人补充;也可以一个人说一点,全体参与。⑤教师对理解不深入不准确,特别是没涉及到的问题进行点拔引导,补充归纳。⑥各小组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做到入理、入情、入境。6.全读式。(1)结构图初读→细读→精读→熟读→赏读(2)操作要领:①初读让学生通读全文,读得正确、流利。扫除学习障碍,了解内容梗概。②细读读懂文章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表达了什么感情。③精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奥妙,学习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技巧。④熟读要求学生熟读背诵,练习复述,升华情感,积累语言。⑤赏读训练学习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读品赏文中的词语、句子、精彩语段,练习写话,写段,写篇。四、模式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1.此模式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2.在应用模式时,要注意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给足学生读悟语言文字的时间和空间,口、耳、手、脑并用,让他们充分地读,用心地悟,自由地表达,不断地积累、运用,不要追求形式。3.在运用模式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多种变式的交叉运用,优势互补,从整体上优化教学过程,又要因年级、内容而异,进行变通和再创造,以充分发挥其作用。4.营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教师应改变先知先觉的权威现象,揣摩学生的认知心理,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谅学生的学习困难,在教学活动中做一个组织者和参谋,让学生处在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之中。

读悟式范文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读自悟阅读教学

一、引言

引言自读自悟,是指在阅读实践中,让学生自己读书,独立思考,自由表达,主动探索、积极获取、大胆创新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行为,自我愿望,自我思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鼓励、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很有必要。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一言以蔽之:“讲”风日盛,“读”风日衰。其突出表现是课堂上教师热衷于对教材的“讲”。首先,是讲的过多。一堂课40分钟,往往是教师一个人讲解,分析,演绎,从时代背景到作者生平到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到写作特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其次是讲的过细。一篇完整的课文,往往被肢解成若干部分,从头到尾,由内容到形式,再依次分解开去,直到认为达到“讲深讲透”的程度。其三是讲的过滥、过偏。把一篇篇激情洋溢、神完气足的范文佳作“剖析”得支离破碎,却很少花费时间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自己去体会文章的连珠妙语和“深情厚意”。

二、自读自悟教学背景

早在70年代末,叶圣陶先生也对这种教师主讲的做法表示过质疑,他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里说:“教法也有所变更,从逐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三十来年了。可是也可以说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教师的‘讲’,而且要求讲‘深’,讲‘透’,那才好。教师果真是只管‘讲’的吗?学生果真是只管‘听’的吗?一‘讲’一‘听’之间,语文教学就能收到效果吗?我怀疑好久了,得不到明确的答案。”。可见当时先生未对这个问题进行深人的探讨,加之后来应试教育、标准化考试的影响,许多教师把“讲深”、“讲透”、“讲细”奉为法宝,讲解之风越演越盛。首先要做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得出自己的体悟。教师在课堂上不应占用过多的时间,只要在“精要”之处适当点拨一下即可。对一篇文章的教学,教师不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去分析理解,而应该首先引导学生去感受。因此对于教材,教师要少分析,让学生自己去看、去读、去感受。有的东西学生虽然感受到了,但却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即到了“愤”、“,啡”的程度,教师只要适时点拨一下即可。有些地方学生体会不了,不如就让学生多读几遍,记住原文,以后慢慢去体会

三、自读自悟中的几种问题设计

3.1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

质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科学的质疑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可以反馈教学效果,从而不断地调整教学。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总是把“读”置于第一环节,十分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关键处、困惑处质疑求解,逐步让学生养成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的良好思维习惯。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结尾一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后问:“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浏览课文后,便提出了如下问题:(1)这句话中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上加了引号,而第二个“鸟的天堂”没有加引号?(2)两个“鸟的天堂”意思一样吗?教师指导学生把这个句子联系课题、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学生又提出了一些问题,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在读中学会独立质疑的,这与教师的引导又是密不可分的。另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语言运用上发问;从课文表现中心上发问;从标点符号的运用上发问·一给学生指明质疑的方向,让学生学会质疑。公务员之家

3.2.鼓励学生在读中释疑

古人说:“学贵有疑”。有疑不解无疑是吃饭而不消化。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惑时,应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大胆思考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对原有疑问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如《鸟的天堂》一课结尾处学生提出的那几个问题,从学生的质疑来看,他们对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为此,引导学生做如下思考:(1)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各看到了什么?(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思考,通过体会两次去时看到的不同景物以及不同的心情,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文章的写作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茅塞顿开。对他们一个个精彩的回答,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教师不同方式的及时鼓励,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探求未知的信心。在教师的鼓励中,学生自主探索,发展了自己的思维,逐步培养并提高了学生无师自通的本领。

3.3.重视学生在读后积累

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就要提倡多读多背,才能丰富语言积累,不断提升语言的品悟能力。《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后题: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比如,“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画出这样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交流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学生通过对这些题目的思考,才能对先前所阅读的内容进行较为深人、全面的回顾与分析,才能有积累,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再如《卖木雕的小少年》课后题:课文中有许多由四个字组成的词语,比如“名不虚传”,让我们把这些词语抄下来。这类习题的训练,教师可先让学生理解词语,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灵活运用。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达到语言的再积累。通过让学生摘录好词好句、背诵等方式进行积累,并采用“替换”、“移用”的方法,把文章局部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进而运用这些词句,恰如其分的表情达意,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参考文献:

读悟式范文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读自悟阅读教学

一、引言

引言自读自悟,是指在阅读实践中,让学生自己读书,独立思考,自由表达,主动探索、积极获取、大胆创新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行为,自我愿望,自我思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鼓励、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很有必要。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一言以蔽之:“讲”风日盛,“读”风日衰。其突出表现是课堂上教师热衷于对教材的“讲”。首先,是讲的过多。一堂课40分钟,往往是教师一个人讲解,分析,演绎,从时代背景到作者生平到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到写作特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其次是讲的过细。一篇完整的课文,往往被肢解成若干部分,从头到尾,由内容到形式,再依次分解开去,直到认为达到“讲深讲透”的程度。其三是讲的过滥、过偏。把一篇篇激情洋溢、神完气足的范文佳作“剖析”得支离破碎,却很少花费时间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自己去体会文章的连珠妙语和“深情厚意”。

二、自读自悟教学背景

早在70年代末,叶圣陶先生也对这种教师主讲的做法表示过质疑,他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里说:“教法也有所变更,从逐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三十来年了。可是也可以说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教师的‘讲’,而且要求讲‘深’,讲‘透’,那才好。教师果真是只管‘讲’的吗?学生果真是只管‘听’的吗?一‘讲’一‘听’之间,语文教学就能收到效果吗?我怀疑好久了,得不到明确的答案。”。可见当时先生未对这个问题进行深人的探讨,加之后来应试教育、标准化考试的影响,许多教师把“讲深”、“讲透”、“讲细”奉为法宝,讲解之风越演越盛。首先要做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得出自己的体悟。教师在课堂上不应占用过多的时间,只要在“精要”之处适当点拨一下即可。对一篇文章的教学,教师不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去分析理解,而应该首先引导学生去感受。因此对于教材,教师要少分析,让学生自己去看、去读、去感受。有的东西学生虽然感受到了,但却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即到了“愤”、“,啡”的程度,教师只要适时点拨一下即可。有些地方学生体会不了,不如就让学生多读几遍,记住原文,以后慢慢去体会。

三、自读自悟中的几种问题设计

3.1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

质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科学的质疑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可以反馈教学效果,从而不断地调整教学。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总是把“读”置于第一环节,十分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关键处、困惑处质疑求解,逐步让学生养成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的良好思维习惯。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结尾一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后问:“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浏览课文后,便提出了如下问题:(1)这句话中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上加了引号,而第二个“鸟的天堂”没有加引号?(2)两个“鸟的天堂”意思一样吗?教师指导学生把这个句子联系课题、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学生又提出了一些问题,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在读中学会独立质疑的,这与教师的引导又是密不可分的。另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语言运用上发问;从课文表现中心上发问;从标点符号的运用上发问·一给学生指明质疑的方向,让学生学会质疑。

3.2.鼓励学生在读中释疑

古人说:“学贵有疑”。有疑不解无疑是吃饭而不消化。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惑时,应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大胆思考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对原有疑问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如《鸟的天堂》一课结尾处学生提出的那几个问题,从学生的质疑来看,他们对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为此,引导学生做如下思考:(1)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各看到了什么?(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思考,通过体会两次去时看到的不同景物以及不同的心情,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文章的写作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茅塞顿开。对他们一个个精彩的回答,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教师不同方式的及时鼓励,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探求未知的信心。在教师的鼓励中,学生自主探索,发展了自己的思维,逐步培养并提高了学生无师自通的本领。公务员之家

3.3.重视学生在读后积累

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就要提倡多读多背,才能丰富语言积累,不断提升语言的品悟能力。《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后题: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比如,“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画出这样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交流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学生通过对这些题目的思考,才能对先前所阅读的内容进行较为深人、全面的回顾与分析,才能有积累,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再如《卖木雕的小少年》课后题:课文中有许多由四个字组成的词语,比如“名不虚传”,让我们把这些词语抄下来。这类习题的训练,教师可先让学生理解词语,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灵活运用。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达到语言的再积累。通过让学生摘录好词好句、背诵等方式进行积累,并采用“替换”、“移用”的方法,把文章局部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进而运用这些词句,恰如其分的表情达意,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