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9:57:07

多糖范文篇1

1.1香菇多糖片处方的确定

1.1.1填充剂的选择

填充剂可以增加片剂的重量和体积。香菇菌多糖原料质地疏松,可压性差,筛选处方时,首先对填充剂进行选择。对常用的填充剂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和甘露醇,以及无机盐类填充剂磷酸氢钙、碳酸钙和硫酸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和甘露醇对糖测定有干扰;磷酸氢钙、碳酸钙对糖测定虽无干扰但可压性差;使用硫酸钙作填充剂,对该片剂质量指标的测定无干扰,颗粒可压性好,片剂表面光滑美观,而且具有较好的硬度和崩解效果。

1.1.2粘合剂的选择

粘合剂在制片中具有使固体粉末粘结成型的作用。以硫酸钙为填充剂筛选4种粘合剂: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淀粉浆、糊精、聚维酮(PVP),并与水作为润湿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前三者对糖测定有干扰,PVP对分子量测定有干扰,而水则无干扰,易被物料迅速吸收,且能满足压片要求。

1.1.3崩解剂的选择

崩解剂是能促使片剂在胃肠道中迅速崩解成小粒子的辅料。以常用的崩解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Na)、交联聚维酮(PVPP)、羧甲基淀粉钠(CMSNa)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它们均对糖含量测定有干扰。以硫酸钙为填充剂所制片剂,在水中能很快崩解,崩解时间为2min左右,因此不用加入另外的崩解剂。

在以上处方筛选的基础上,选用硬脂酸镁为润滑剂,对本品的处方进行综合筛选,结果为:香菇菌多糖10g,硫酸钙290g,硬脂酸镁3g,水适量,欧巴代薄膜包衣材料适量,制成1000片。

1.2制备工艺

由于香菇菌多糖原料为灰黑色,主要辅料为类白色,压片外观颜色不均匀,因此本品用淡黄色薄膜衣改善外观。

将香菇多糖与硫酸钙按处方比例混匀,加水制成软材,16目筛制粒。50℃~60℃干燥,16目筛整粒,按照处方比例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即得成品。

2香菇多糖胶囊

2.1空胶囊的制备

2.1.1原料

制备空胶囊的主要原料是明胶,以骨、皮混合胶较为理想。为增加坚韧性和可塑性,一般加增塑剂甘油、山梨醇、羧甲基纤维素纳等;为减小流动性、增加胶冻力,可加琼脂等;为避光,可加遮透剂二氧化钛,用量2%~3%。为矫味和便于识别,可加矫味剂和着色剂,如乙基香草醛、柠檬黄等;为防腐可加防腐剂尼泊金酯等。

2.1.2空胶囊制备工艺流程

溶胶→蘸胶制坯→干燥→拔壳→截割→整理。生产环境要高度整洁,温度10℃~25℃,相对湿度35%~45%,一般由自动化生产线完成。

2.2香菇多糖的填充

本品选用0号胶囊。将香菇多糖常温下过100目筛,装胶囊每粒100mg,封口辐照灭菌包装,制成的香菇多糖胶囊,室温可放置一年。

3香菇多糖口服液

口服液是在汤剂的基础上改进和发展而成的,它具有中药汤剂所不具备的许多优点,如克服了汤剂临用时制备的麻烦,浓度较高,剂量较小,加入芳香矫味剂后,口感好,便于服用、携带和贮藏。口服液多灌封于易拉盖瓶中,质量相对稳定,适合工业化生产,因此口服液的研制与生产逐年上升,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剂型之一。

3.1香菇多糖口服液配方

以1L口服液计:香菇多糖10g,乙酸锌0.03345g,白砂糖39.14g,蜂蜜106.4g,柠檬酸1.000g,黄原胶0.5g。

3.2香菇多糖口服液生产工艺

取适量的香菇多糖粉溶于水中,将研细的乙酸锌缓慢加入,边加边搅拌;加完后用稀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6.2~6.5,搅匀后使其自然沉降,冷却过夜。次日过滤,得澄清的香菇多糖液,在该清液中加入用柠檬酸酸化的蜂蜜、白糖,加热搅拌均匀,趁热过滤,再向清液中加入适量黄原胶和溶解好的山梨酸钾,精滤,罐装,封口,1150C灭菌20min。检验,包装。产品呈淡黄色,略有焦糖香,味感协调柔和、酸甜适口,体态滑润,澄清透明,无沉淀,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

参考文献

[1]黄益丽,廖鑫凯,李清彪,等.香菇多糖的生物活性[J].生命的化学,2001,21(5):371-373.

[2]林楠等.香菇多糖的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5):174-176.

[3]姜军平,唐俊昌.实用生物化工技术[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278-283.

[4]张国喜,荣融,周兴伟.香菇菌多糖片处方筛选及制备工艺优化[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6,14(6):352-354.

[5]许牡丹,陈合.药食兼用食品加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58-460.

[6]孙国栋,郑大为.香菇硒多糖胶囊的研制[J].哈尔滨医药,2002,22(5):65.

[7]李健,陈平,刘宁,等.香菇多糖口服液的研制[J].食品工业科技,2005,5:76-77.

多糖范文篇2

【摘要】目的观察鲎抗脂多糖因子(LALF)对小鼠巨噬细胞晚期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功能的拮抗效应,探讨LALF对晚期内毒素血症动物的保护机制。方法用HMGB1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加入或不加LALF,迁移实验检测巨噬细胞趋化作用,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结果巨噬细胞迁移指数的增加呈HMGB1剂量依赖性,HMGB1刺激后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浓度显著增高。LALF与HMGB1预混合显著降低巨噬细胞的迁移指数和培养上清液TNFα浓度。结论LALF可能通过抑制HMGB1而发挥其对晚期脓毒症动物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脓毒症;鲎抗脂多糖因子;趋化作用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soflimulusantilipopolysaccharidefactor(LALF)onthelateproinflammatorycytokineofhighmobilitygroupbox1(HMGB1).MethodsTheprimarymousemacrophageswereculturedandstimulatedbyHMGB1.Macrophagemigrationwasdeterminedbytheuseofchemotaxischamber.ELISAquantitatedtheculturesupernatantsforTNFαproduction.LALFwasaddedtoexploretheeffectsofHMGBIandTNFαproductioninculture.ResultsThechemotacticindexofmacrophagesandtheconcentrationofTNFαintheculturesupernatantsevidentlyincreasedindosedependentmannerinHMGB1groupsandprominentlydecreasedbytheLALFcoincubated.ConclusionHMGB1wasfirstlyindicatedinthisstudytobedirectlyinhibitedbyLALFinlatecourseofendotoxemia.

KEYWORDS:highmobilitygroupproteins;sepsis;macrophage;horseshoecrabs;lipopolysaccharides;tumornecrosisfactoralpha;inflammation

脓毒症是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常见的死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等促炎症因子曾被普遍认为是引起脓毒症死亡的“核心因子”[1],以往认为在这些促炎症因子达峰以后再给予抗内毒素的治疗难以逆转脓毒症的病程。具有重要意义的是,Levin实验室给致死量细菌内毒素即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攻击后4,10h甚至24h的Swiss小鼠注射天然鲎抗脂多糖因子(limulusantilipopolysaccharidefactor,LALF),实现了对动物晚期脓毒症的有效保护[2],提示LALF可能对促炎症因子消退后的某个或某些晚期介质起拮抗作用。1999年,Wang等发现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groupbox1,HMGB1或HMG1)是脓毒症致死性全身反应的一种重要的晚期促炎性因子[3]。本研究以体外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为实验对象,观察LALF对HMGB1部分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探讨LALF对脓毒症晚期的实验动物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动物昆明种小鼠,雄性,体质量20~25g[福建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scxk(闽)20050003]。饲以标准饲料,随意饮水。

1.1.2主要试剂RPMI1640培养基、PBS平衡盐溶液(美国Hyclone公司)。E.coliO55:B5LPS、重组HMG1(美国Sigma公司)。48孔微迁移板(AP48,美国NeuroProbe公司)。TNFαELISA试剂盒(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LALF(美国麻萨诸塞州Woodhole海洋生物实验室Wainright博士惠赠)。大鼠抗小鼠TLR2(IgG)FITC及正常大鼠IgGFITC(美国SantaCruz公司)。

1.2方法

1.2.1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制备颈椎脱臼处死小鼠,以PBS腹腔灌洗法收集腹腔巨噬细胞悬液,1500r/min(4℃)离心10min,弃上清,洗涤1次,用含10%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为1×106mL-1,根据需要接种于24孔(1mL/孔)或6孔(2mL/孔)细胞培养板中,置37℃CO2培养箱培养4h后去除未贴壁细胞换液继续培养备用。

1.2.2趋化实验参照文献[45]方法。将含不同浓度HMGB1的无血清培养液25μL加入下室,同时以细胞稀释液作为阴性对照。另一组在趋化板下室的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LALF与HMGB1预混合培养液,同时设单独培养液、单独LALF和单独HMGB1对照组。再将1片5μm孔径的聚碳酸酯膜覆盖在小室上,最后将巨噬细胞(1×106mL-1)50μL加入到上室中,置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培养箱中孵育90min。孵育后聚碳酸酯膜用甲醇固定并进行考马斯亮蓝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用高倍镜计数5个视野下的迁移细胞数,结果用迁移指数表示:

迁移指数=试验组迁移的细胞数/对照组迁移的细胞数

一式3份,重复3次实验。

1.2.3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的TNFα浓度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接种于24孔细胞培养板,在不同时间加入含1μg/mLHMGB1的培养液,设单独培养液的对照组。另一组细胞加入不同浓度LALF与HMGB11μg/mL预混合培养液,继续培养8h,设单独培养液、单独LALF、单独HMGB1的对照组。吸取培养上清,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TNFα含量,操作方法按说明书进行。一式3份,重复3次。

1.3统计学处理测定结果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差异以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检验,P<0.05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LALF对HMGB1诱导巨噬细胞趋化作用的影响

2.1.1HMGB1对巨噬细胞趋化作用的诱导HMGB1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迁移指数,其峰值所对应的HMGB1浓度为1μg/mL。在0.1~1μg/mL浓度区间,HMGB1的效应呈剂量依赖性(图1)。

HMGB1:晚期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与HMGB10μg/mL对照组比较,☆:P<0.01.

图1不同浓度HMGB1对巨噬细胞迁移的作用(略)

Fig1EffectofHMGB1onmacrophagemigration

2.1.2LALF对HMGB1诱导趋化作用的影响不同浓度LALF(5,10,15μg/mL)与1μg/mLHMGB1预混合巨噬细胞迁移试验显示,LALF显著降低巨噬细胞的迁移指数,这种抑制效应呈LALF剂量依赖性。单独LALF对巨噬细胞的迁移指数无影响(图2)。

2.2LALF对HMGB1诱导巨噬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

2.2.1HMGB1对巨噬细胞分泌TNFα的诱导对照组单独使用培养液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α(35±5)pg/mL。加入1μg/mLHMGB14,8,24h测定值分别为(725±35),(839±30),(586±40)pg/mL,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A:单独培养液;B:LALF15μg/mL;C:HMGB11μg/mL;D:HMGB11μg/mL+LALF5μg/mL;E:HMGB11μg/mL+LALF10μg/mL;F:HMGB11μg/mL+LALF15μg/mL.与C组比较,☆:P<0.05,☆☆:P<0.01.

图2LALF对HMGB1诱导巨噬细胞迁移作用的影响(略)

Fig2RoleofLALFonmacrophagemigrationinducedbyHMGB1

2.2.2LALF对HMGB1诱导巨噬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LALF(5,10,15μg/mL)与1μg/mLHMGB1预混合后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TNFα的释放,与单独HMGB1的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独培养液和单纯LALF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α量极低(图3)。

HMGB1:晚期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A:单独培养液;B:LALF15μg/mL;C:HMGB11μg/mL;D:HMGB11μg/mL+LALF5μg/mL;E:HMGB11μg/mL+LALF10μg/mL;F:HMGB11μg/mL+LALF15μg/mL.与C组比较,☆:P<0.01.

图3LALF对HMGB1诱导巨噬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略)

Fig3EffectofLALFonTNFαsecretioninducedbyHMGB1

3讨论

3.1LALF对实验动物晚期脓毒症的保护作用脓毒症指的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LPS等成分刺激免疫细胞释放过量的炎症因子是脓毒症死亡的主要原因[6]。鲎抗脂多糖因子是从北美马蹄蟹(美洲鲎)变形细胞提取纯化的一种蛋白质,已知它具有中和内毒素的作用,因此称为内毒素中和蛋白。资料显示,经典的促炎症因子TNFα和IL1等在LPS攻击后1~3h达峰并迅速衰减,6h基本回落至正常水平[7]。动力学研究也表明,在腹腔注射LPS后24h时TNFα血浆浓度下降到峰值的1/10[8]。在促炎症因子消退后给予LALF显然对已知促炎症因子的产生及其直接效应不起对抗作用。因此有理由推测除了具有中和内毒素的活性外LALF可能对某种或某些晚期介质、凝血系统、补体系统等的产生和效应起拮抗作用。

3.2HMGB1对内毒素致死性的晚期介质作用HMGB1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30kD的蛋白,长期以来对其认识主要局限于它是一种DNA结合蛋白,起着维持核小体结构和调节基因转录的作用。由于其介导炎症反应、参与细胞因子网络调节的效应不断被发现,现在许多学者已经将HMGB1作为一个特殊成员归属于促炎性细胞因子。与经典的促炎症因子相比,HMGB1具有分泌晚、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因而被界定为晚期炎症介质。许多实验证实HMGB1在脓毒症休克中的重要性:(1)脓毒症动物模型、感染及脓毒症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的病人血清中HMGB1水平明显升高[9]。(2)给小鼠注射重组HMGB1,出现脓毒症的典型临床症状,包括发热、不适、肠上皮屏障功能紊乱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等[10]。(3)给予HMGB1抗体能有效预防脓毒症的发生,甚至逆转脓毒症的病理过程[11]。

3.3LALF对HMGB1体外效应的拮抗作用巨噬细胞是白细胞中功能最为活跃的细胞之一,对内毒素具有强烈的反应性,是机体产生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主要细胞。脓毒症时,LPS及TNFα均可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分泌晚期介质HMGB1。本研究用体外实验显示,HMGB1可进一步反作用于巨噬细胞引起TNFα分泌,构成了炎症因子间的正反馈调节,扩大和促进了炎症反应。大量研究已经证实,HMGB1是引起死亡的晚期介质,在脓毒症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设想,体内HMGB1促进炎症细胞的趋化作用可能是动物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样,推想LALF控制晚期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LALF对HMGB1这一致死性介质的效应具有抑制作用,表现为LALF可抑制HMGB1诱导的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以及HMGB1诱导巨噬细胞分泌TNFα等,从而产生对实验动物的保护作用。这些推想有待实验动物的体内实验加以证实。

本研究发现LALF可在体外抑制HMGB1的效应,提示其在动物晚期脓毒症中的保护作用的一个可能的机制。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发现、研究LALF在调节免疫防御方面的功能提供了启发,同时也可能为细菌感染时调节天然免疫和炎症反应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鸣谢:美国马萨诸塞州Woodhole海洋生物实验室Wainright博士惠赠本实验关键试剂LALF,旧金山加州大学Levin博士对本课题的指导与支持。)

【参考文献】

[1]KarimaR,MatsumotoS,HigashiH,etal.Themolecularpathogenesisofendotoxicshockandorganfailure[J].MolMedToday,1999,5(3):123132.

[2]RothRI,SuDH,ChildAH,etal.Limulusantilipopolysaccharidefactor(LALF)presentsmortalitylateinthecourseofendotoxemia[J].JInfectDis,1998,177(2):388394.

[3]WangHC,BloomO,ZhangM,etal.HMG1asalatemediatorofendotoxinlethalityinmice[J].Science,1999,285(5425):248251.

[4]YangD,ChenQ,YangH,etal.Highmobilitygroupbox1proteininducesthemigrationandactivationofhumandendriticcellsandactsasanalarmin[J].JLeukocBiol,2007,81(1):5966.

[5]DumitriuIE,BianchiME,BacciM,etal.ThesecretionofHMGB1isrequiredforthemigrationofmaturingdendriticcells[J].JLeukocBiol,2007,81(1):8491.

[6]RiedemannNC,GuoRF,WardPA.Novelstrategiesforthetreatmentofsepsis[J].NatMed,2003,9(5):517524.

[7]SuD,RothRI,LevinJ.Hemoglobininfusionaugmentsthetumornecrosisfactorresponsetobacterialendotoxin(lipopolysaccharide)inmice[J].CritCareMed,1999,27(4):771778.

[8]JuDW,ZhengQY,CaoX,etal.Esculentosideainhibitstumornecrosisfactorinterleukin1andinterleukin6productioninducedbylipopolysaccharideinmice[J].Pharmacology,1998,56(4):187190.

[9]WangH,LiW,LiJ,etal.Theaqueousextractofapopularherbalnutrientsupplement,angelicasinensis,protectsmiceagainstlethalendotoxemiaandsepsis[J].JNutr,2006,136(2):360365.

多糖范文篇3

1.1仪器WFH-207B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SB-5200超声波提取器(上海新芝生物技术研究所);AB204-N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TDA-8002型恒温水浴箱(余姚工业仪器二厂)。

1.2试剂无水葡萄糖(批号:0403251,广州新成化工厂,AR级),其余化学试剂均为国产AR级。

1.3样品青丝线草产自广东江门地区,经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教研室周诚教授鉴定为爵床科枪刀药属植物枪刀药Hypoestespurpurea(L.)Soland的全草。

2方法与结果

2.1青丝线草多糖的提取与精制称取青丝线草粗粉50g,置圆底烧瓶中,加石油醚(60~90℃)400ml,浸泡2h,回流提取1h,滤过,滤渣挥干溶媒,以80%乙醇400ml回流提取2次,1h/次,滤过,滤渣置圆底烧瓶中,加蒸馏水600ml浸泡1h后回流提取1h,滤过,再加蒸馏水400ml回流提取1h,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200ml,Sevage法除蛋白后加95%乙醇使含醇80%,静置过夜,抽滤,滤渣以无水乙醇、丙酮依次洗涤多次,得精制多糖,60℃烘干备用。

2.2苯酚试液的配制取苯酚100g,加铝片0.1g和碳酸氢钠0.05g,蒸馏,收集182℃馏分。称取5g,加水溶解,定容于100ml棕色容量瓶(临用前新配)。

2.3测定波长的选择精密吸取0.02mol/ml葡萄糖溶液2.0ml,置15ml具塞试管中,加苯酚试剂1.0ml混匀,加浓硫酸5.0ml,混匀,放置15min,置40℃水浴中加热10min,取出放置15min,以蒸馏水同法操作为空白,在460~510nm测定吸收度,确定最大吸收波长为488nm。

2.4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无水葡萄糖505.6mg,置5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标准液贮备液。取此贮备液分别稀释为0.005056,0.010112,0.020224,0.040448,0.050560mg/ml的5个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溶液各2.0ml置10ml具塞试管中,加苯酚试剂1.0ml混匀,再迅速加入浓硫酸5.0ml混匀,放置15min后置40℃水浴中加热10min,取出放置15min,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在488nm处测定吸收度。求得标准曲线回归方程:A=12.975C+0.012,r=0.9998(n=5)。样品在0.005~0.05mg/m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

2.5换算因素的测定取60℃干燥至恒重的精制青丝线草多糖约10mg,精密称定,置5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该溶液2.0ml,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方法,自“加苯酚试剂1.0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按下式计算换算因素:f=Cs/C(Cs为多糖液浓度,C为多糖液中葡萄糖浓度)。计算得f=3.93。

2.6稳定性实验取样品溶液、标准品溶液及精制多糖溶液各2.0ml,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方法,自“加苯酚试剂1.0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并分别于0,5,10,15,20,25,30,35,40,50,60min测定,结果表明样品液至少在1h内稳定性良好。

2.7精密度实验取样品约0.2g,精密称定,按样品测定项下操作,测吸收度,结果RSD=0.82%(n=6)。

2.8重复性实验取药材粉末6份,精密称定,按样品测定项下操作,测吸收度,计算得RSD=0.75%(n=6)。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2.9回收率实验取药材粉末6份,每份约0.1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精制多糖约13mg,按样品测定项下操作,测吸收度。结果见表1。表1回收率实验结果(略)

回收率(%)=(测得量-样品中多糖含量)/多糖加入量×100%

2.10样品测定取样品粉末约0.2g,精密称定,加80%乙醇100ml,超声振荡提取20min,过滤,药渣用热80%乙醇洗涤,挥干乙醇后加蒸馏水100ml超声振荡提取20min,过滤,滤渣再加80ml蒸馏水超声振荡提取20min,过滤,残渣用热水洗涤,洗液并入提取液,待冷后转移于250ml容量瓶,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精密吸取2.0ml,置10ml具塞试管中,按“标准曲线”项下方法自“加苯酚试剂1.0ml”起,依法操作,测得吸收度,计算样品中多糖含量。结果见表2。表2青丝线草多糖含量测定结果(略)

3讨论

本文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了青丝线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多糖,作为评价该草药质量的指标之一。此项实验研究为首次报道,本文对青丝线草的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为开拓新药源提供了新的科学用药依据。

多糖含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本文选用苯酚—硫酸法,生成橙黄色溶液,在488nm处有特征吸收。此方法方便简单,最为常用,但需严格控制水解条件,否则误差较大。

本实验方法操作简单,所用仪器简单,消耗成本低,在缺乏先进检测仪器的基层单位,实为一种可靠、简单的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1]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0.

[2]严永清,余传隆,黄泰康,等.中药辞海,第2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546.

[3]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上册,第2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820.

[4]季宇彬.中药多糖的化学与药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

[5]魏平,郭桂庆,王以庆.多糖类中药免疫药理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7,13(12):66.

[6]李晓辉,李书平,何云庆,等.灵芝多糖的含量测定研究[J].中草药,1997,28(9):530.

[7]王航宇,刘金荣,但建明,等.新疆枸杞多糖的超声提取及含量测定[J].中药材,2002,25(1):42.

多糖范文篇4

1.1材料

青刺果,苯酚,3,5-二硝基水杨酸,亚硫酸,氢氧化钠,酒石酸钠正丁醇,三氯甲烷,95%乙醇,无水乙醇,考马斯亮蓝G-250。

1.2仪器数显恒温水浴锅HH-2型(国华电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MODELJD200-3(沈阳龙滕电子有限公司),800B型离心沉淀器(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旋转蒸发器(巩义市英峪高科仪器厂),unicoUV-2102PC型紫外可见分光亮度计(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

2方法

2.1青刺果多糖的提取称定青刺果50g,按比例加入蒸馏水,于恒温水浴锅中回流提取,布氏漏斗过滤,将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上进行浓缩,浓缩至约80ml时,再将浓缩液用Savage法除蛋白,即是向浓缩液中加其1/4体积的三氯甲烷,随之再加入三氯甲烷体积1/4的正丁醇,剧烈振摇5~10min,混匀,以1500r/min离心20min,分去水层与有机层交界处的变性蛋白质,水层仍按照此方法反复除蛋白5次。然后在上清液中加入一定量无水乙醇,使乙醇的终浓度达一定比例,沉淀过夜。沉淀用布氏漏斗抽滤,然后用无水乙醇和丙酮反复多次抽洗,直至沉淀呈粉末状时将其置于表面皿中。将表面皿于60℃干燥至恒重即得青刺果多糖粗品,计算粗多糖得率。

2.2正交实验根据有关资料报道,选取温度(A),提取时间(B),料液比(C),乙醇终浓度(D)4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选用L9(34)正交实验方案提取青刺果多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因素水平见表1,实验安排方法见表2。表1青刺果多糖提取实验因素水平(略)表2青刺果多糖提取实验方案(略)

2.3含量测定采用硫酸-苯酚比色法测定粗多糖中川牛膝总糖含量[4],DNS法测定粗多糖中还原糖的含量[5],考马斯亮蓝G-250比色法测定粗多糖中蛋白质含量[6]。

2.4多糖含量计算

多糖含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

多糖得率(%)=多糖含量×干燥提取物质量原药材粉末质量×100%

3结果

3.1多糖含量从表3中可以看出,影响多糖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A>B>C>D,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时间,料液比和乙醇终浓度。根据正交表分析,青刺果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应为A3B3C3D2,即温度100℃,提取时间8h,料液比1:20,乙醇终浓度85%。表3正交实验结果(略)

3.2测定青刺果中蛋白质含量经计算得回归方程为Y=0.0163X-0.0539,相关系数r=0.9925,样品蛋白质含量见表4,由表4可知,含量最大的为样品1,含量为19.58%。表4青刺果蛋白质含量(略)

4讨论

多糖遇浓硫酸脱水生成糖醛或其衍生物与苯酚试剂发生缩合反应,生成橙黄色化合物。此化合物在490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其颜色深度与粗多糖中总糖的含量成正比,可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以此计算粗多糖中总糖含量。苯酚极易氧化,因此在测定时要避光和操作迅速。本法简单,显色稳定,灵敏度高。用乙醇沉淀所获得的多糖,常混有较多的蛋白质,降低了多糖的纯度,必须予以去除。Savage法是从多糖中去除蛋白质最缓和的方法,但要达到除尽蛋白质的目的需进行反复多次的处理,如能配合加入蛋白质水解酶(膜蛋白酶、胃蛋白酶、链蛋白酶等),使蛋白质大分子先进行一定程度的降解,再用Savage法处理,效果更好。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水提法提取青刺果多糖,工艺简单,是一种理想的提取多糖类物质的方法。此外青刺果多糖含量较高,以青刺果为原料开发以其多糖为主要成分的药物、保健品等具有极为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27.

[2]黄芳,蒙义文.活性多糖的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l999,1(5):90.

[3]范志远,习学良,欧阳和.青刺果的植物学特性及其人工栽培技术[J].西部林业科学,2005,34(4):47.

[4]白红进,赵小亮,蒋卉.新疆刺山柑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3):120.

[5]张惟杰.糖类复合物生化研究技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13.

[6]杨华,阮振寰,姚宏.百合多糖的提取及蛋白含量测定[J].美中国际创伤杂志,2005,4(2):53.

多糖范文篇5

关键词脂多糖模拟短肽噬菌体肽库

PreparationofpeptidesmimicringlipidAepitopeusingphagedisplaypeptidelibrary

BAOYong-Li,FUNing①,YANGGui-Zhenetal.

DepartmentofImmunology,NormanBethuneUniversityofMedicalSciences,Changchun130021.①DepartmentofImmunology,First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Guangzhou510515

AbstractObjective:FindingmimicLipidA6-merpeptides.Methods:Usedanti-LipidAMcAbtofishoutphagedisplay6-merpeptiderandomlibrary.After4roundsselection,15positiveclonesweredetectedbyELISAandusedtoimmunizemice.TenofthemcouldgetantibodyforLPS.ToanalyzetheDNAsequencesandtosynthesizethepeptidefromconservativesequences.Results:TheconservativeaminoacidsequenceisLys-Phe-Ser-Ser-ArgorKFSSRX.Thesolidphasesynthesispeptidecanbindto1B6antibodyandthisbindingcanbeinhibitedbyLPS.Conclusion:Theseresultssuggestthat6-merpeptidecanmimicrytheepitopeofLPSorLipidA.

KeywordsLPSMimicpeptidePhagedisplaypeptidelibrary

已知细菌脂多糖为非胸腺依赖抗原,难以诱导有效的免疫回忆反应,90年代初曾有人用抗独特型抗体成功地模拟了脂多糖表位,提示了用蛋白或多肽模拟脂多糖的可能性。从噬菌体肽库中筛选目的短肽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是研究蛋白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有效工具。本研究用具有交叉反应性的抗鼠伤寒杆菌脂多糖类脂A单克隆抗体筛选噬菌体随机六肽库,旨在得到可模拟脂多糖类脂A表位的短肽,为研制具有胸腺依赖性抗原性质的LPS疫苗及内毒素拮抗剂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噬菌体随机六肽库及大肠杆菌K91Kan均为美国密苏里大学Smith博士惠赠;T7DNA聚合酶测序试剂盒购自Promega公司;32P-dATP购自北京亚辉公司;抗类脂A单抗1B6为IgG1亚类系本室自制,方法见文献[1];豚鼠抗野生型M13噬菌体抗体为本室制备。

1.2噬菌体六肽库的筛选亲合素包被全塑培养皿,4℃过夜,1%BSA封闭,4℃1h,加入生物素化单克隆抗体1B6室温2h,加肽库,4℃作用1h洗去未结合的噬菌体,用洗脱液解离已结合的噬菌体,侵染K91Kan,扩增并提取噬菌体,用于下一轮筛选。共进行4轮筛选,每一轮都不断减少生物素化单抗的用量及单抗与肽库作用时间旨在得到高亲和力,特异性强的克隆。四轮筛选后挑选单斑扩增,PEG沉淀回收噬菌体,并测其滴度,详见文献[2]。

1.3夹心ELISA法筛选阳性噬菌体克隆用1B6包被酶标板,1%BSA封闭后加筛选出的噬菌体克隆,同时以野生型噬菌体Fuse1为对照,43℃30min后加豚鼠抗M13血清,43℃30min后加HRP-SPA,最后加OPD显色,酶标仪测OD490值。

1.4阳性噬菌体克隆免疫原性的测定用筛选出的15个阳性克隆及野生型噬菌体分别免疫Swiss小鼠,每次1012个颗粒,第1次加弗氏佐剂免疫,14d后用噬菌体颗粒直接腹腔注射,2次免疫后5d取血清,间接ELISA方法测LPS抗体。用LPS包被,加入待测血清,然后加入兔抗鼠丙种球蛋白,再加入HRP标记的驴抗兔IgG,最后加OPD显色,测OD490值。

1.5阳性噬菌体克隆DNA序列分析用Sanger双脱氧末端终止法对可刺激小鼠产生抗LPS抗体的噬菌体克隆进行序列分析,测引物序列为5′HO-TGAATTTTCTGTATGAGG-OH3′,测序方法参照Promega公司T7DNA聚合酶测序试剂盒说明书。

1.6模拟短肽的固相合成根据阳性克隆的保守序列在TentaGelS树脂珠上合成固相短肽。方法为固相Fmoc化学合成法,如下:合成反应在8.0×1.6cm的Polypropylene柱中进行,将3倍克分子浓度的L型Fmoc氨基酸及交联剂BObT及DIC加入溶涨的TentaGelS树脂珠,交联时间为1h,反应过程均用Ninhydrintest检查其完全程度。Fmoc氨基酸脱保护剂为20%Piperidine/DMF。全部交联完成后用三氟乙酸(TFA)/Phenol/Ethaneditiol/Anisole(94:2:2:2V/W/V/V)去侧链保护基,用DMF,甲醇,双蒸水及PBS洗涤并保存于含0.02%NaN3的PBS备用。

1.7合成短肽的抗原性鉴定以0.2μg/ml生物素标记1B6抗体与短肽交联树脂珠混合,室温振摇2h,洗涤后加入碱性磷酸酶标记的亲和素,室温1h,洗涤后加入底物BCIP(5-bromo-4-chloro-3-indoyl-phophate)溶液,立即倒入3.5cm平皿,呈色反应完全后以1mol/LHCl终止反应。阳性树脂珠于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呈绿色。抗原竞争试验即于加抗体同时加入150μg/ml的LPS,余同上。

2结果

2.1阳性克隆的筛选及免疫原性的测定从第4轮筛选洗脱物中任选22个克隆以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其抗原性,用PBS调零点,Fuse1为对照。结果如表1所示。

经ELISA法筛选后得到15个阳性噬菌体克隆,将其分别免疫Swiss小鼠,结果2次免疫后有10个克隆产生抗LPS抗体,其中有2个克隆效价较高,结果见图1。

表1用夹心ELISA法检测噬菌体克隆抗原性

Tab.1AntigenicitydetectionofphageclonesbysandwichELISA

No.ofphagecloneOD490nmNo.ofphagecloneOD490nm

10.53120.92

20.37130.62

30.23140.83

40.43150.67

50.45160.21

61.07170.37

70.36180.85

81.05190.94

91.02200.80

100.52211.01

110.84220.70

Control(Fuse1)0.20

图1阳性克隆免疫小鼠血清LPS抗体效价的测定

Fig.1Titerofmurineanti-LPSantiserumimmunizedwithpositivephageclone

表2拟类脂A合成肽的抗原性

Tab.2TheantigenicityofsynthesismimiclipidApeptides

No.andsequencesofpeptidesBiotin-1B6Biotin-1B6mixedwithLPS

1.KFSSRF+++++

2.Ac-KFSSRF++++

3.AFSSRA++++

4.Ac-AFSSRA-N

5.KCSSRK+N

6.Ac-KCSSRK-N

7.YGGFL-N

8.Ac-KPfQwFwLQ-N

9.rPKPwQwFwLL-N

Note:SmalllettershowDtypeaminoacid;N:Notdone

2.2拟类脂A六肽编码DNA序列分析将10个可使小鼠产生抗LPS抗体的噬菌体克隆通过Sanger末端终止法进行测序,结果其序列为5′-AAGTTTAGTTCTCGTTTC(部分为TTG)-3′进而推断其氨基酸序列为Lys-Phe-Ser-Ser-Arg-Phe(或Leu)即KFSSRX。其N末端5个氨基酸序列呈高度保守。

2.3合成短肽的抗原性鉴定根据上述保守序列合成的六肽交联树脂珠可与生物素标记1B6单抗反应,且可被LPS特异性抑制,见表2中的短肽1~3。这一结果说明KFSSRF可模拟特异性LPS类脂A表位,N末端乙酰化对其与抗体的结合有轻度影响;用甘氨酸置换两端的短肽3仍具有较好的抗原性,但乙酰化的短肽则不能与抗体结合。对照短肽5.6为用无关抗体筛出的与短肽1~4有共同序列SSR的短肽,其不能被1B6抗体结合说明FSSR为该目的短肽所必需的核心序列;对照短肽7、8、9分别为内啡肽及P物质(SubstanceP)表位合成模拟短肽[3,4]。

3讨论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量的蛋白质分子得以被克隆、重组、改造,表达并付诸应用,存在于许多细菌,病毒,真菌及肿瘤细胞表面多糖抗原表位的重要性也日渐被重视。曾认为分子生物学及蛋白质化学技术无法直接用于研究多糖,而噬菌体肽库与合成肽库技术的出现为研究并以短肽模拟多糖表位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已有实验证实用抗多糖抗体或酶的底物从肽库中筛出的短肽不但具有多糖表位的抗原性,而且可模拟多糖的功能。如Kooyman等从噬菌体肽库中筛出并合成的六肽分子可模拟大量存在于猪红细胞表面的Galα1.3(galactosyl),并抑制热灭活的人血清对猪红细胞的凝集作用[5],这正是异种移植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Taki等尝试从噬菌体肽库中筛选出(神经)糖鞘脂的模拟肽,根据其编码核苷酸合成的九肽不但模拟了糖脂的抗原性,而且引人注目的是可调节糖苷酶的活性[6]。对病原微生物多糖的模拟短肽研究目前主要限于新型隐球菌多糖,链球菌荚膜多糖及HIV多糖[7-9]。有关革兰氏阴性菌脂多糖内毒素方面仅Phalipon等进行了LPS的O抗原的模拟肽研究[10],尚未见到有模拟LPS类脂A表位的报道。

脂多糖内毒素(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的共同致病成分,目前虽可应用大量的抗生素治疗该类细菌的感染,但菌体死亡后释放的脂多糖(LPS)仍可造成机体的严重损伤。类脂A为LPS毒力中心,且在各种革兰氏阴性菌中高度保守,LPS对机体的损伤主要是通过此部位与血浆中的LPS结合蛋白(LBP)结合,再与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上的CD14分子结合,从而使巨噬细胞等释放一系列的细胞因子IL-1,TNF等造成机体的损伤[11]。目前有人采用针对LPS,IL-1及TNF的抗体治疗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但效果均不显著,且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12],亦有人尝试用类脂A的结构类似物作为拮抗剂[13]。由于LPS及类脂A均为胸腺非依赖性抗原不能诱导有效的再次应答,也难以成为有效的疫苗用于预防。本研究用具有交叉反应性的抗鼠伤寒杆菌类脂A保护性单抗筛选噬菌体随机六肽库,所得的阳性克隆其编码序列呈高度保守,为KFSSR。据此序列合成的短肽在体外反应显示了较好的抗原特异性。因条件所限暂未进行各位置上的氨基酸置换,但以FSSR为核心将两端换为甘氨酸仍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及对照短肽5仅具有微弱抗原性可提示FSSR为该表位的核心序列。N末端乙酰化的目的是延长其体内半衰期,但本实验结果提示乙酰化对抗原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在设计体内实验时应予以考虑的。在进行免疫原性测定时,各个克隆刺激小鼠产生的抗体效价高低不一,但测序结果显示为同一序列,其原因可能是普通小鼠个体差异较大所致,其次与免疫次数较少亦有关。

本研究证实了表达于噬菌体表面的短肽可模拟脂多糖类脂A表位,且据此合成的六肽即可具有较好的抗原性。此结果将为进一步研制拟LPS表位的多肽疫苗及内毒素的新型拮抗剂奠定基础。

致谢:本研究的肽合成部分工作是在美国ArizonaCancerCenter的LamKS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此表示感谢。

噬菌体表达短肽模拟脂多糖类脂A表位的研究本项目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39470658)

富宁现在第一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教研室,广州510515

作者简介:鲍永利,女,30岁,讲师,从事免疫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

富宁,女,45岁,教授,主要从事抗感染免疫及细胞因子受体的研究

作者单位:(白求恩医科大学基础免疫学教研室,长春130021)

4参考文献

1鲍永利,富宁,于春雷etal.交叉反应性抗类脂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免疫学杂志,1998;14(1):15

2StephenFP,SmithGP.Antibody-selectablefilamontousfdphagevectors:affinitypurificationoftargetgenes.Gene,1988;73(2):305

3LamKS,LeblM,Krchnalcetal.DiscoveryofD-amino-acid-containingligandswithselectidetechnology.Gene,1993;137(1):13

4SecklMJ,HigginsT,WidmerEetal.[D-Arg1,D-Trp5,7,9,Leu11]substanceP:anovelpotentinhibitorofsignaltransductionandgrowthinvitroandinvivoinsmallcelllungcancercells.CancerRes,1997;57(1):51

5KooymanDL,McClellanSB,ParkerWetal.xenoreactiveanti-AGalantibodyIdent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agalactosylpeptidemimetic.Implicationsforuseinremovingodies.Transplantation,1996;61(6):851

6TakiT,IshikawaD,HamasakiHetal.Preparationofpeptideswhichmimicglycosphingolipidsbyusingphagepeptidelibraryandtheirmodulationonbeta-galactosidaseactivity.FEBSLett,1997;418(1-2):219

7ValadonP,NussbaumG,BoydLFetal.Peptidelibrariesdefinethefinespecificityofanti-polysaccharideantibodiestoCryptococcusneoformans.JMolBiol,1996;261(1):11

8PincusSH,SmithMJ,JenningsHJetal.PeptidesthatmimicthegroupBstreptococcaltypeIIIcapsularpolysaccharideantigen.JImmunol,1998;160(1):293

9AgadjanyanM,LuoP,WesterinkMAetal.Peptidemimicryofcarbohydrateepitopeson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NatBiotechnol,1997;15(6):547

10PhaliponA,FolgoriA,ArondelJetal.Inductionofanti-carbohydrateantibodiesbyphagelibrary-selectedpeptidemimics.EurJImmunol,1997;27(10):2620

11WaageA,BrandtzagP,EspevikTetal.Currentunderstandingofthepathogenesisofgram-negativeshock.InfectDisClinNorthAm,1991;5:781

多糖范文篇6

【关键词】绿茶多糖提取苯酚-硫酸法

PreparationandDeterminationofPolysaccharidefromGreenTea

Abstract:ObjectiveTodevelopastableandsimplemethodtomeasurethepolysaccharideinGreenTea.MethodsAftertheconversioncoefficientofpolysaccharidefromGreenTeatoglucosewasobtained,thecontentofpolysaccharidewasmeasuredbyphenol-sulfuricacidmethod.ResultsThecorrelationcoefficientofstandardcurvewas0.9997,therecoveryratewas99.62%andRSDwas1.94%.ConclusionThemethodisconvenient,stableandaccurate,whichcanbeusedforcontentdeterminationofpolysaccharidefromGreenTeaaswellasit''''srelatedproducts.

Keywords:GreenTea;Polysaccharide;Extraction;Phenol-sulturicacidmethod

绿茶是历史最早的茶类,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绿茶也因此得名。最新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绿茶中主要化学组成为咖啡因、茶多酚、茶多糖等,咖啡因是一种兴奋剂,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咖啡因也是一种和缓的利尿剂,药用上的咖啡因是头痛镇痛的一个组分,它可与麦角胺的酒石酸盐结合起来治疗偏头痛[1];茶多酚是一种新型的天然食品抗氧化剂,与抗坏血酸配合时,其抗氧化性能优良,茶多酚也具有高效的抗癌、抗衰老、降血脂等一系列的药理功能[2];茶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及减慢心率、耐缺氧的作用,同时茶多糖在抗凝血、防血栓形成、保护血象和增强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方面均有明显效果[3],因此从绿茶中提取的多糖成分在开发降糖新药和功能性食品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绿茶多糖的含量测定对于提取原料的选择及提取工艺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用精制绿茶多糖测得绿茶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然后将经95%乙醇浸泡处理后的绿茶用水提取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核酸蛋白分析仪(DU-640),Beckman公司;电热恒温水槽(DK-8D型),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台式冷冻离心机(D-78532Tuttlingen,universal132R)德国;Alphal-2型真空冻干机,德国christ公司;自动收样器,美国Whaters公司等;葡萄糖、苯酚(分析纯重蒸馏试剂)、浓硫酸、95%乙醇、三氯甲烷、正丁醇、丙酮、乙醚、活性炭、聚酰胺吸附树脂等,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白沙绿茶(来自于海南白沙农场)。

1.2方法

1.2.1精制绿茶多糖的制备取干燥绿茶20g,粉碎,过50目筛,用95%乙醇浸泡1d后,残渣晒干,热水浸提3次,过滤,合并滤液,加热浓缩至总体积的1/4,将浓缩液离心,上清液中加入三倍体积的95%乙醇沉淀,4℃冷冻过夜,离心,残渣用乙醚-丙酮-无水乙醇溶剂系统反复洗涤,然后将残渣真空低温干燥得到绿茶多糖粗品。绿茶多糖粗品加水溶解,用Sevag法去蛋白[4],然后将去蛋白多糖溶液上聚酰胺吸附树脂,用蒸馏水洗脱,洗脱至洗脱液加入95%乙醇无沉淀为止。将洗脱液浓缩至一定体积,得精制绿茶多糖提取液。精制多糖提取液加入活性碳(固液比为1∶10)90℃脱色约2h,趁热过滤,滤液浓缩至一定体积后,再用蒸馏水透析2d,低温冷冻干燥得精制绿茶多糖。称重,计算得率,备用。

1.2.26%苯酚溶液配制临用前用80%苯酚溶液(取重蒸馏苯酚80g加蒸馏水20g溶解,摇匀置棕色瓶,4℃保存)加蒸馏水稀释配制而成。

1.2.3标准葡萄糖溶液的配制精密量取105℃干燥至恒重的标准葡萄糖1000mg,置于10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成1mg/ml的葡萄糖母体溶液,然后稀释20倍,得到要用的50μg/m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

1.2.4吸收波长选择精密量取50μg/ml标准葡萄糖溶液1ml,置20ml具塞试管中,依次加入6%苯酚溶液1.0ml,浓硫酸5.0ml,静置10min后摇匀,室温放置20min,以蒸馏水同法操作为空白对照,在波长400~600nm之间进行扫描,确定最大吸收波长487nm。

1.2.5标准曲线制备[5]分别精密吸取50μg/ml标准葡萄糖溶液0.4,0.6,0.8,1.0,1.2,1.4,1.6,1.8ml置具塞的试管中,各以水补至2.0ml,依次加入6%苯酚溶液1.0ml,浓硫酸5.0ml,静置10min后摇匀,室温放置20min,以2.0ml蒸馏水同法操作为空白对照,在487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多糖浓度为横坐标(μg/ml),光密度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得回归方程为:Y=0.0154X+0.0038,r=0.9997。

1.2.6换算因素确定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精制绿茶多糖约5mg,置25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得绿茶多糖储备液。精密吸取该溶液2ml,按“1.2.5”项下的方法测定吸光度,以2.0ml蒸馏水同法操作为空白对照。由回归方程求出此绿茶多糖储备液中葡萄糖浓度,并计算其中葡萄糖含量。按下式计算换算因子:f=W/C·D〔W为称取精制绿茶多糖的重量(μg),C为绿茶多糖储备液中葡萄糖的浓度(μg/ml),D为精制绿茶多糖的稀释倍数〕。

1.2.7绿茶样品中多糖含量测定样品溶液制备:取样品绿茶1g,精密称定,粉碎,过50目筛,用95%乙醇浸泡1d后,残渣晒干,热水浸提3次,过滤,合并滤液,待冷后转移于1000ml容量瓶,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作供试品溶液。样品中绿茶多糖含量测定:精密吸取所得样品溶液2.0ml于具塞试管中,按“1.2.5”项下的方法测定吸光度,由回归方程计算供试液中葡萄糖含量,按下式计算各样品中多糖的含量。多糖含量=CDf/W×100%。式中:C为样品溶液中葡萄糖的含量,D为样品溶液的稀释倍数,f为换算因子,W为样品重量。

1.2.8稳定性实验精密量取样品溶液2.0ml,按“1.2.5”项下的方法测定吸光度,每隔30min测1次,连续3h考察其稳定性。

1.2.9重现性实验精密称取同批绿茶样品5份各1g,按“1.2.7”项下的方法同时制取5份样品溶液。精密吸取样品溶液2.0ml,分别置于10ml具塞刻度试管中,按“1.2.5”项下的方法测定吸光度,计算多糖的含量。

1.2.10回收率实验取绿茶样品6份,每份约0.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精制多糖20mg,然后按“1.2.7”样品液的制备和“1.2.5”标准曲线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根据“1.2.9”的结果该批绿茶中多糖的平均含量为3.48%,计算回收率。

2结果

2.1精制绿茶多糖的得率20g干燥的绿茶按“1.2.1”方法制得精制绿茶多糖0.51g,得率为2.55%。

2.2换算因子f=1.26。

2.3稳定性实验样品溶液在3h内显色稳定,结果见表1。RSD=1.31%(n=7)。表1绿茶多糖含量测定稳定性实验结果(略)

2.4重现性实验以同批绿茶为样品测定多糖的含量,检验此测定方法的重现性,结果见表2。RSD=1.69%(n=5)。

2.5回收率实验精密吸取已知含量的绿茶5份,测定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2。表2多糖重现性实验(略)

3结论

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是由Dubois等[6,7]提出的。其原理是:多糖或寡糖被浓硫酸在适当高温下水解,产生单糖,并迅速脱水成糠醛衍生物,该衍生物在强酸条件下与苯酚起显色反应,生成橙黄色物质,在波长490nm左右处和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A值与糖浓度C呈线性关系,从而可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本法简单,显色稳定,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表3多糖加样回收率实验(略)

利用精制绿茶多糖测定并计算换算因子,再利用换算因子计算绿茶多糖含量,可有效消除用葡萄糖标准曲线计算多糖含量而带来的误差。加样回收率实验的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测定绿茶多糖含量,平均回收率高达(99.62±1.93)%,RSD=1.94%。

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特别是绿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目前中低档绿茶严重滞销,因此,深入开展绿茶多糖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不仅有利于茶叶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对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都有积极作用,随着绿茶研究的不断深入,从绿茶中提取的多糖有望成为一些疾病的重要治疗药品和功能食品。

【参考文献】

[1]关崇新.茶叶中咖啡因含量的测定[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3(3):45.

[2]Nutrcancer.绿茶是一种抗氧化剂[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1,23(3):191.

[3]严鸿德,汪东风,王泽农,等.茶叶深加工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81.

[4]齐慧玲,魏绍云,王继伦.等.Sevag法去除白及多糖中蛋白的研究[J].天津化工,2000,3:20.

[5]张惟杰.复合多糖生化研究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96.

多糖范文篇7

【关键词】辣木叶;多糖;蒽酮硫酸法

Abstract:ObjectiveTodeterminethecontentsofpolysaccharideinleavesofMoringaoleifera.MethodsAftertheconversioncoefficientofMoringaoleiferapolysaccharidestoglucosewasobtained,contentsweredeterminedbyanthrone-H2SO4colorimetry.Wavelengthformeasurementwas620nm.ResultsThecontentsofPolysaccharideinleavesofMoringaoleiferaplantedinShaoguanCountyofGuangdongProvincewas4.85%,thecolorofthetreatedsamplewasstablein4handaveragevalueoftherecoveryforPolysaccharidemeasurementwas98.72%with1.88%ofRSD(n=4).ConclusionThemethodusedinthispaperissimple.ItcanbeusedfordeterminationofthepolysaccharideinleavesofMoringaoleifera.

Keywords:LeavesofMoringaoleifera;Polysaccharides;Anthrone-sulfuricacidmethod

辣木Moringaoleifera为辣木科辣木属植物,原产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区域[1],全株均可利用,叶、花、豆荚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泛酸及钙、钾、铁等营养成分,不仅是发达国家素食者的理想食物,还是贫穷地区妇女和儿童的天然营养库。印度传统医学认为,辣木叶有护肝、利尿、消炎、止痛、降压、强心、催乳等功效。常用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病、皮肤病、免疫力弱、贫血、坏血病、肥胖症、关节炎、消化器官肿瘤等疾病[2]。

植物多糖是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α或β糖苷键所组成的化合物,普遍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体中,大量研究表明多糖除了有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的生物学效应外,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和降胆固醇等生理功能。近年来,辣木在我国广东、云南和海南等都有引种栽培,其活性成分研究和产品的开发成为热点。本文用精制辣木叶多糖测得辣木叶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然后将经90%乙醇处理脱杂后的辣木叶用水提取多糖,蒽酮-硫酸法比色测定,该法准确性好、简便可行。为辣木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1材料

1.1原料辣木叶采自韶关市新丰县东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场。50℃干燥后,粉碎,过40目筛,备用。

1.2试剂蒽酮、浓硫酸、无水乙醇、丙酮等均为国产分析纯;葡萄糖对照品为分析纯;AB-8型大孔树脂购于天津南开大学。

1.3仪器HH-W420数显三用恒温水浴锅(江苏省金坛市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R201旋转蒸发器(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SHZ-3循环水真空泵(上海华光仪器仪表厂);3K18超速冷冻离心机(美国Sigma公司);Ultrospec20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AmershamPharmaciaBiotech公司)。

2方法

2.1辣木叶多糖的提取与精制称取辣木叶粉60g,分别加20,15,10倍蒸馏水(w/w)于80℃水浴上提取3次,1.5h/次,过滤,合并滤液,离心分离(4000r/min,4℃,10min),上清液浓缩至一定体积后,Sevage法除蛋白,反复进行8次至无蛋白层,采用H2O2氧化法去色素。然后逆流水透析48h,蒸馏水透析24h,透析液浓缩,上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柱,以蒸馏水洗脱,洗脱至洗脱液加入95%乙醇无沉淀为止。将洗脱液浓缩至小体积后加入无水乙醇使含醇量达到80%,于4℃冰箱中过夜醇沉,再离心分离(4000r/min,4℃,10min),沉淀依次用无水乙醇、丙酮反复洗涤多次,50℃低温干燥至恒重,即得精制辣木叶多糖。称重,计算得率,备用。

2.2标准曲线的绘制[3]

2.2.1标准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0.1000g,以蒸馏水定容至100ml的容量瓶中,摇匀,精密吸取该溶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摇匀,即得葡萄糖标准液,浓度为0.1mg/ml。分别精密吸取储备液1,2,3,4,5ml置10ml容量瓶中,以蒸馏水稀释定容摇匀,得系列对照品溶液。

2.2.2蒽酮-硫酸试液的配制取0.2g蒽酮,加100ml浓硫酸,置于棕色瓶中,混合摇匀置于冰箱中(现配现用)。

2.2.3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吸取上述系列对照品溶液1ml,置于10ml具塞试管中,冰水浴5min,加入0.2%硫酸蒽酮试液4ml摇匀,立即置于沸水浴加热10min,取出用冷水冷却至室温,室温放置10min左右,于620nm处测定吸收度,另精密吸取蒸馏水1ml,同法操作,作为空白对照。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葡萄糖对照品浓度(C)为横坐标,得葡萄糖标准曲线(见图1),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A=5.8114C+0.0024,相关系数r=0.9990。

图1葡萄糖标准曲线(略)

2.3换算因子的测定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精制辣木叶多糖0.0100g,用水溶解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精制辣木叶多糖贮备液,精密吸取精制多糖贮备液1ml,蒽酮-硫酸法测定其吸光度(A),从回归方程求出精制辣木叶多糖贮备液中葡萄糖浓度,按下式计算换算因子。

换算因子f=W/(C·D)

式中:W为称取多糖的重量(mg),C为精制辣木叶多糖贮备液中葡萄糖浓度(mg/ml),D为多糖的稀释倍数。

2.4样品中辣木叶多糖的含量测定

2.4.1样品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40目辣木叶粉末1.000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入90%乙醇回流提取7h,药渣挥尽乙醇,连同滤纸于烧瓶中,加蒸馏水250ml,80℃水浴加热提取1.5h,趁热过滤,残渣用80℃热蒸馏水洗涤3次,洗液并入滤液中,冷却后移入500ml容量瓶定容。

2.4.2样品溶液中辣木叶多糖含量测定精密吸取2.4.1所得样品溶液1ml,用蒽酮-硫酸法测吸光度(A)。由回归方程计算供试液中葡萄糖浓度(C),按下式计算样品中辣木叶多糖含量。

辣木叶多糖含量(%)=C×D×fW×1000×100%

式中:C为样品溶液中葡萄糖浓度(mg/ml),D为样品溶液的稀释倍数,f为换算因子,W为供试辣木叶的重量(g)。

2.5稳定性实验精密吸取按2.4.1项下方法制备的样品溶液1ml,按照2.2.3项下的方法测定吸光度(A),每隔1h测定1次,连续4h考察其稳定性。

2.6加样回收率测定精密吸取同批4份已知含量的辣木叶粉末(过40目筛)各1g,精密加入精制多糖样品5mg,然后按2.4.1项样品液的制备和2.2.3标准曲线项下方法测定吸收度(A),根据2.4.2项中得出的结果辣木叶中多糖的含量为4.85%,计算回收率。

3结果

3.1精制辣木叶多糖的得率60g干燥的辣木叶粉末制得精制辣木叶多糖(1.505±0.088)g,得率为(2.508±0.147)%(n=4)。

3.2换算因子f=3.13。

3.3辣木叶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测得该辣木叶样品中多糖含量为4.85%。

3.4稳定性实验测定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样品溶液在4h内显色基本稳定,其吸光度相对标准偏差RSD=4.31%。

3.5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2。

4讨论

蒽酮硫酸法是测定多糖含量的经典方法,本实验首先用90%乙醇回流以除去单糖、低聚糖、生物碱、苷类及其它醇溶性的干扰成分,再用水提取多糖成分。蒽酮-硫酸法测定辣木叶多糖的原理是辣木叶多糖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先水解为单糖,迅速脱水形成糠醛衍生物,其与蒽酮缩合为蓝色化合物,该化合物颜色深浅与糖的浓度成正比。在620nm处有特征吸收。本法简单,且供试液在4h内显色稳定,灵敏度高。

表1辣木叶多糖含量测定稳定性实验结果(略)

表2加样回收率测定结果(略)

在多糖含量测定中,得到相应多糖对照品较困难,因多糖组成比较复杂,往往采用单糖如葡萄糖代替对照品,测定样品多糖的相对含量。本实验中采用Sevage法除蛋白,H2O2氧化法去色素,利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对多糖进行纯化,获得比较纯净的多糖。然后用精制多糖计算葡萄糖与辣木叶多糖的换算因子,这样可避免用葡萄糖做标准引起的系统误差,结果准确真实。

研究结果表明,韶关新丰引种栽培的辣木中多糖含量为4.85%。张涛等[5]采用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辣木中多糖含量为15.36%,其测定结果与本研究有较大差异,原因可能与测定方法、辣木产地、辣木叶采集时间、采集部位等因素有关。

【参考文献】

[1]刘昌芬,李国华.辣木的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前景[J].云南热作物科技,2002,25(3):20.

多糖范文篇8

1.1仪器756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总厂);真空干燥箱(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MP1100B型电子天平(上海精科天平厂);分析天平(日本)。

1.2药品无水葡萄糖(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硫酸(天津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苯酚(分析纯);无水乙醇(天津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三蒸水(实验室自制);防风药材购自张家口、昌平、安国和围场,经本院中医系马淑兰教授鉴定;防风对照药材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方法

2.1防风多糖的提取精密称取不同产地已粉碎、真空干燥的防风药材450.0g,加入1000ml无水乙醇回流提取2h,以除去单糖及其它醇溶性成分,过滤,滤渣干燥,加入1000ml三蒸水回流提取2h,趁热过滤,滤渣再加入1000ml三蒸水回流提取2h,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12000r/min离心20min,上清四倍体积无水乙醇沉淀静置过夜,抽滤,沉淀物依次用无水乙醇、丙酮、石油醚洗涤,真空干燥即得防风多糖。

2.25.0%苯酚标准液的制备取苯酚100g,加铝片0.1g和碳酸氢钠0.05g,常压蒸馏,收集180~182℃馏分称取该馏分5g,置100ml容量瓶中,加三蒸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滤过至棕色试剂瓶中,得5%苯酚溶液,置4℃冰箱备用。

2.3葡萄糖标准液的制备精密称取105℃真空干燥的葡萄糖标准品50mg,置50ml容量瓶中,加三蒸水定容至刻度,即得1.00mg/ml的葡萄糖标准液。

2.4样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不同产地已粉碎、真空干燥的防风药材0.50g,加入100ml无水乙醇回流提取2h,过滤,滤渣干燥,加入100ml三蒸水回流提取2h,趁热过滤,滤渣再加入100ml三蒸水回流提取2h,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12000r/min离心20min,上清四倍体积无水乙醇沉淀静置过夜,抽滤,沉淀物依次用无水乙醇、丙酮、石油醚洗涤,真空干燥后在100ml量瓶中以蒸馏水定容,作为样品溶液。

2.5标准曲线的绘制精确移取葡萄糖标准液10,15,20,25,30,35μl,分别加入990,985,980,975,970,965μl三蒸水,加入5%苯酚溶液500μl,迅速加入浓硫酸2.5ml,静置20min,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490nm波长下测D值,得回归方程:A=0.061C-0.000,r=0.997。

2.6换算因素测定精密称取真空干燥至恒重的防风多糖10mg,置于250ml容量瓶,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贮备液。精密吸取贮备液0.3ml按“2.5”项下的方法测定吸光度。另精取葡萄糖标准液0.3ml同法操作,求出防风多糖中的葡萄糖含量。按下式计算换算因素f结果。f=2.47(f=多糖含量/多糖溶液中的葡萄糖含量×稀释倍数)。

2.7精密度实验取同一样品溶液,重复测定吸光度6次,RSD为1.06%。结果表明精密度良好。

2.8重现性实验取同一批样品溶液6份,平行测定吸光度,RSD为1.43%,表明重现性良好。

2.9稳定性实验取样品溶液,照样品测定方法操作,每隔1h测定吸光度值,连续8h,结果吸光度基本无变化,表明样品在8h内稳定性良好。

2.10加样回收率实验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15,20,25,30μl,各加入样品溶液10μl,按照样品测定方法测定吸光度,代入回归方程计算,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8.65%。RSD=1.47%。

2.11样品含量测定精取防风多糖样品液1.5ml按“2.5”项下操作,测定吸光度,按下列公式计算样品中的多糖含量,重复5次,取平均值。

多糖含量(%)=C×D×f×V/W×100%

C:供试品中葡萄糖浓度(μg/ml);D:供试品的稀释因素;f:换算因素;V:供试品体积(ml);W:供试品的重量(μg)。

3结果

不同产地的防风药材按“2.4”项下制备样品溶液,按“2.11”项下测定含量。结果见表1。表1不同产地防风中多糖的含量

4讨论

不同产地防风药材中均含有多糖,对照药材防风多糖含量为2.61%,安国的防风多糖含量最高为2.53%,围场的防风多糖含量最少为1.57%,可能与药材的产地、采摘时间有关。

研究表明中药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辐射、降血糖、降血脂、保肝等多种功能[6~9],其中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及抗肿瘤作用备受关注,是中药多糖研究的中心课题。本实验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了防风中的多糖含量,为防风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泰康.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905.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02.

[3]张宝娣,万山红.防风的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近况[J].中医药信息,2003,20(4):23.

[4]周勇,马学清,张丽,等.防风多糖JBO-6体内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抗肿瘤作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4):25.

[5]李莉,周勇,张丽,等.防风多糖增强巨噬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3):38.

[6]郑应馨,徐恒卫.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多糖及其作用机理研究[J].中国药师,2003,6(6):368.

[7]陶喆,程建明.中药多糖抗肿瘤机制探讨[J].江苏中医药,2003,24(6):47.

[8]刘景田,党小军,王惠萍,等.中药多糖对红细胞膜相CD35免疫活性调节作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7.

[9]郑敏,工亚平.中药多糖抗肿瘤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0,22(5):259.

多糖范文篇9

海带采自青岛沙子口,经鉴定为Laminariajaponica;95%乙醇、浓硫酸、六水合氯化镁、氢氧化钠、三氟乙酸、盐酸羟胺等均为国产分析纯;5%苯酚(现配);L-褐藻糖(Sigma公司);D-阿拉伯糖、D-半乳糖、D-木糖、D-甘露糖、L-鼠李糖、D-果糖、葡萄糖、蔗糖等均购自于上海试剂二厂;肌醇(无锡默克尔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高压锅(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FA1004电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722型分光光度计(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瑞士BüCHIR-114型旋转蒸发仪;东京理化EYELAFD-5N型真空冷冻干燥机;电热恒温水浴锅(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TDL-40B离心机(上海飞鸽系列离心机厂);HP5890Ⅱ气相色谱仪(美国惠普公司),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摘要】目的探索正确测定海带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按照不同糖溶液配制标准液在485nm处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按照多糖中褐藻糖与半乳糖比例为标准测得多糖含量为60.42%,介于两种组成单糖测定结果之间。结论按照多糖中单糖组成比例为标准测定多糖含量具有可比性,可用于海带多糖含量测定。

【关键词】海带多糖苯酚硫酸法

Abstract:ObjectiveTodeterminethecontentofpolysaccharidesinLaminariajaponica.MethodsWeusedthemethodofvitriliccolorimetry,anddetectionwavelengthwas485nm.ResultsThecontentofpolysaccharideswiththemethodwhichwasaccordingtothecomposingsugarswas60.42%.ConclusionThismethodcanbeusedtodeterminethecontentofpolysaccharidesinLaminariajaponica.

Keywords:Laminariajaponica;Polysaccharides;Phenol-vitrioliccolorimetry

海带Laminariajaponica,又名纶布、昆布、江白菜,是多年生大型食用藻类。藻体为长条扁平叶状体,褐绿色,有两条纵沟贯穿于叶片中部,形成中部带,一般长1.5~3m,宽15~25cm,最长者可达6m,宽可达50cm。海带生于海边低潮线下2m深度的岩石上,人工养殖生长在绳索或竹材上,是我国、日本、朝鲜等东方人喜欢食用的经济藻类。我国海带养殖已发展成大规模产业,从辽宁一直到广东沿海,产量约占世界海藻的50%,居世界第1位。海带成本低廉,功能众多,在有益物质提取和食品加工中作用明显,市场潜力很大[1]。

海带富含多种功能性成分,如碘、甘露醇、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牛磺酸、海带多糖等,其食用和药用价值很早即为世人所关注[2]。研究表明,海带对外界恶劣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抗逆耐受能力与它们所含的海带多糖有直接关系,海带多糖还具有稳定细胞膜和蛋白质结构的功能。海带多糖在医药、食品、化妆品、农业等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我国在对海带多糖的研究中所用的实验材料多是粗制品,缺乏纯化和组成鉴定过程,对海带的利用也局限于提取褐藻酸、甘露醇等。许多文献中,测定海带多糖时用葡萄糖或其组成的主要单褐藻糖作标准溶液,造成结果与真实值相差太大。本文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对海带多糖的进行提取、纯化,并采用按照组成样品的单糖比例配制标准液的测定方法对其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对几种测定方法进行比较和准确性评价。

1材料与仪器

海带采自青岛沙子口,经鉴定为Laminariajaponica;95%乙醇、浓硫酸、六水合氯化镁、氢氧化钠、三氟乙酸、盐酸羟胺等均为国产分析纯;5%苯酚(现配);L-褐藻糖(Sigma公司);D-阿拉伯糖、D-半乳糖、D-木糖、D-甘露糖、L-鼠李糖、D-果糖、葡萄糖、蔗糖等均购自于上海试剂二厂;肌醇(无锡默克尔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高压锅(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FA1004电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722型分光光度计(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瑞士BüCHIR-114型旋转蒸发仪;东京理化EYELAFD-5N型真空冷冻干燥机;电热恒温水浴锅(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TDL-40B离心机(上海飞鸽系列离心机厂);HP5890Ⅱ气相色谱仪(美国惠普公司),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2方法与结果

2.1海带多糖样品的制备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纯化海带多糖样品(自制)。

2.2样品组成单糖的确定

2.2.1气相色谱条件

SGEAC2252.5mm×30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温215℃;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分流比100∶1;高纯氮气为载气,流速1ml/min。

2.2.2标准糖样衍生物的制备

分别称取4~6mg的L-褐藻糖、D-阿拉伯糖、D-半乳糖、D-木糖、D-甘露糖、葡萄糖、L-鼠李糖以及1mg的肌醇置1ml的离心管中,加入10mg盐酸羟胺和0.5ml的吡啶,在90℃水浴中加热反应30min,并不时振荡。取出后冷却至室温,加入0.8ml的乙酸酐,于90℃水浴中继续进行乙酰化反应30min,并不时振荡,冷却后即得适于气相色谱分析的标准单糖衍生物[4]。

2.2.3样品水解

称取多糖样品各1份,分别置于10ml水解管中,加10ml2mol/L的三氟乙酸(TFA)溶液溶解,封管,100℃水浴中水解4h,减压浓缩至干。

2.2.4组成样品单糖的确定

根据色谱图,确定组成样品的单糖为:鼠李糖、褐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但褐藻糖和半乳糖含量远多于其它几种单糖,两者含量比例为1.83∶1。结果见图1~2。

2.3多糖含量测定

2.3.1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称取葡萄糖、L-褐藻糖和D-半乳糖各50mg,分别溶于容量瓶中配成100ml溶液。按褐藻糖与半乳糖比例1.83:1,从两个标准溶液中各取64.66ml和35.34ml形成混合溶液为标准液。

分别精密吸取葡萄糖标准溶液、褐藻糖标准溶液、半乳糖标准液和混合标准溶液0.0,0.1,0.2,0.3,0.4,0.5,0.6ml置于具塞试管中,加水使每管总体积为2.0ml,然后分别加入5%苯酚液1.0ml,混合均匀后快速加入95%浓硫酸5ml,室温放置30min,在485nm下测定吸光度。以蒸馏水试管为空白对照,绘制吸光度与浓度标准曲线。其相应标准曲线见图3。

2.3.2样品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干燥至恒重的样品100m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吸取样品溶液0.15ml置于具塞试管中,然后按照标准曲线制作的步骤,测得样品吸光度,根据上述4种标准曲线计算糖含量。经计算,样品含量分别为30.17%,72.95%,43.51%,60.42%。

2.3.3方法正确性验证

已知蔗糖组成的单糖比例为葡萄糖:果糖=1∶1,从已经配好的葡萄糖和果糖两个标准液中各取相同适量配成混合标准液。按照上述比色条件分别以葡萄糖、果糖和混合标准液做标准曲线测定多糖含量,得到其含量分别为114.37%,83.64%和100.65%。由此证明按照组成多糖的单糖比例作标准液测定含量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3讨论

由图3可知,同一样品用不同的标准溶液所作的标准曲线是不重合的,由此测得含量值是不同的。从图中标准曲线看出,混合液的标准曲线的斜率位于组成两种单糖的斜率之间。对杂多糖而言,测定值总是与真实值有差别,但对于未知确切组成比例的样品,可用主要组成单糖为标准;若知道其确切比例,就可以用混合液作标准。实际测定时,根据所选取的标准溶液做的标准曲线的斜率偏差,选取适当的方法作为测定方法可得到近似结果。

海带多糖为杂多糖,由7种以上的单糖组成,结构复杂。本文通过采用气相色谱测定其组成单糖的确切比例。按照其主要单糖的比例作标准溶液测定其多糖含量,可得到较准确的结果。

海带多糖初步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免疫调节、降血脂、抗凝血等活性。样品中的多糖含量较高,可能是此活性较优的原因之一。海带多糖的结构组成和生理活性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树立,王春艳.我国海带的加工利用和开发[J].食品与药品,2007,9(5):34.

[2]李德远.海带的保健功效及海带生理活性多糖研究现状[J].食品科学,2002,7:151.

[3]周裔彬,汪东风.酸化法提取海带多糖及其纯化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29(3):103.

[4]张惟杰.糖复合物生化研究技术[J].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38.

多糖范文篇10

关键词:香菇多糖;制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

香菇多糖(lentinan,LNT)是从伞菌科真菌香菇(lentinasedodes)的子实体或经香菇深层发酵菌丝体中分离得到的一种β-1,3-葡聚糖,20世纪60年代日本科学家首先证明其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活性和抗肿瘤活性,经临床验证,因而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已在国际市场上推广应用。香菇多糖的生物活性主要表现在:免疫调节活性、抗感染作用、抗肿瘤作用、降低胆固醇、抑制转氨酶活性和血小板凝集等的作用。香菇多糖的毒副作用与通常化疗药物比较,由于轻微可忽略不计。香菇多糖目前除了作为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外,还有许多其他作用,如抗辐射、抗糖尿病等,还有报道香菇多糖的硫酸酯化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HIV活性,也是重要的功能性食品基料。

香菇多糖纯品一般为白色粉末状固体,对光和热稳定。在水中最大溶解度为3mg/ml;能溶解于0.5mol/lNaOH,溶解度可达50~100mg/ml;不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中。香菇多糖具有吸湿性,在相对湿度为92.5%的25℃室温环境中放置15天,吸水量可达40%。香菇多糖是极性大分子化合物,其特定的结构与免疫活性有密切关系。因此香菇多糖的提取和制剂过程中大多采用不同温度的水和稀碱液,并尽量避免过于酸性条件下操作,因为强酸性能引起多糖苷键的断裂。

随着现代生活节律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即食、方便、全营养高能组合食品以其实用和携带方便、快速补充能量和体力、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美容等而备受人们的青睐,香菇多糖就是能满足人们这一需求的生物活性物质。

1香菇多糖片

1.1香菇多糖片处方的确定

1.1.1填充剂的选择

填充剂可以增加片剂的重量和体积。香菇菌多糖原料质地疏松,可压性差,筛选处方时,首先对填充剂进行选择。对常用的填充剂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和甘露醇,以及无机盐类填充剂磷酸氢钙、碳酸钙和硫酸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和甘露醇对糖测定有干扰;磷酸氢钙、碳酸钙对糖测定虽无干扰但可压性差;使用硫酸钙作填充剂,对该片剂质量指标的测定无干扰,颗粒可压性好,片剂表面光滑美观,而且具有较好的硬度和崩解效果。

1.1.2粘合剂的选择

粘合剂在制片中具有使固体粉末粘结成型的作用。以硫酸钙为填充剂筛选4种粘合剂: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淀粉浆、糊精、聚维酮(PVP),并与水作为润湿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前三者对糖测定有干扰,PVP对分子量测定有干扰,而水则无干扰,易被物料迅速吸收,且能满足压片要求。

1.1.3崩解剂的选择

崩解剂是能促使片剂在胃肠道中迅速崩解成小粒子的辅料。以常用的崩解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Na)、交联聚维酮(PVPP)、羧甲基淀粉钠(CMSNa)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它们均对糖含量测定有干扰。以硫酸钙为填充剂所制片剂,在水中能很快崩解,崩解时间为2min左右,因此不用加入另外的崩解剂。

在以上处方筛选的基础上,选用硬脂酸镁为润滑剂,对本品的处方进行综合筛选,结果为:香菇菌多糖10g,硫酸钙290g,硬脂酸镁3g,水适量,欧巴代薄膜包衣材料适量,制成1000片。

1.2制备工艺

由于香菇菌多糖原料为灰黑色,主要辅料为类白色,压片外观颜色不均匀,因此本品用淡黄色薄膜衣改善外观。

将香菇多糖与硫酸钙按处方比例混匀,加水制成软材,16目筛制粒。50℃~60℃干燥,16目筛整粒,按照处方比例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即得成品。2香菇多糖胶囊

2.1空胶囊的制备

2.1.1原料

制备空胶囊的主要原料是明胶,以骨、皮混合胶较为理想。为增加坚韧性和可塑性,一般加增塑剂甘油、山梨醇、羧甲基纤维素纳等;为减小流动性、增加胶冻力,可加琼脂等;为避光,可加遮透剂二氧化钛,用量2%~3%。为矫味和便于识别,可加矫味剂和着色剂,如乙基香草醛、柠檬黄等;为防腐可加防腐剂尼泊金酯等。

2.1.2空胶囊制备工艺流程

溶胶→蘸胶制坯→干燥→拔壳→截割→整理。生产环境要高度整洁,温度10℃~25℃,相对湿度35%~45%,一般由自动化生产线完成。

2.2香菇多糖的填充

本品选用0号胶囊。将香菇多糖常温下过100目筛,装胶囊每粒100mg,封口辐照灭菌包装,制成的香菇多糖胶囊,室温可放置一年。

3香菇多糖口服液

口服液是在汤剂的基础上改进和发展而成的,它具有中药汤剂所不具备的许多优点,如克服了汤剂临用时制备的麻烦,浓度较高,剂量较小,加入芳香矫味剂后,口感好,便于服用、携带和贮藏。口服液多灌封于易拉盖瓶中,质量相对稳定,适合工业化生产,因此口服液的研制与生产逐年上升,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剂型之一。

3.1香菇多糖口服液配方

以1L口服液计:香菇多糖10g,乙酸锌0.03345g,白砂糖39.14g,蜂蜜106.4g,柠檬酸1.000g,黄原胶0.5g。

3.2香菇多糖口服液生产工艺

取适量的香菇多糖粉溶于水中,将研细的乙酸锌缓慢加入,边加边搅拌;加完后用稀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6.2~6.5,搅匀后使其自然沉降,冷却过夜。次日过滤,得澄清的香菇多糖液,在该清液中加入用柠檬酸酸化的蜂蜜、白糖,加热搅拌均匀,趁热过滤,再向清液中加入适量黄原胶和溶解好的山梨酸钾,精滤,罐装,封口,1150C灭菌20min。检验,包装。产品呈淡黄色,略有焦糖香,味感协调柔和、酸甜适口,体态滑润,澄清透明,无沉淀,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

参考文献

[1]黄益丽,廖鑫凯,李清彪,等.香菇多糖的生物活性[J].生命的化学,2001,21(5):371-373.

[2]林楠等.香菇多糖的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5):174-176.

[3]姜军平,唐俊昌.实用生物化工技术[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278-283.

[4]张国喜,荣融,周兴伟.香菇菌多糖片处方筛选及制备工艺优化[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6,14(6):352-354.

[5]许牡丹,陈合.药食兼用食品加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58-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