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现象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2:53:47

断裂现象

断裂现象范文篇1

【论文提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呈现出独特的光芒。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书法艺术观念却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西方高势位文化的侵入,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衰落,直接影响着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去向。本文从观念史的角度入手,首先界定“断裂”的涵义,然后分析中国的书法史中“断裂”现象,提出显性的断裂和隐性的断裂两种类型。最后,列举和分析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断裂现象,提出士人精神的衰落直接导致了士文化的衰落和书法文化传统的断裂。

引言

在史学界,法国的福科提出一个疑问:历史将不再是不断完善的历史,不再是其理性不断增强的历史,相反,断裂现象似乎在不断的增强与出现,所以历史学应当寻找“非连续性”也就是所谓的“断裂现象”。同样,在中国的书法史中,“断裂”问题同样存在。

翻开中国文化这本“书”,书法艺术确是其中光辉灿烂的一页。但是无论是书法的技术性问题或是理论性问题都犹如渺茫星空,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定。于是点鬼薄式的书法史、花名册式的书法史、家谱式的书法史著作,成为中国古典书法史的主流形式。虽然它分时分段,章节清晰,连续性意图的追求很明显,但由于缺乏一种宏大的大思想的连续,从而导致了章节的四分五裂,连续的脉络变得削弱甚至消失,缺乏一种“内在理路”[①]。直至近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法史》七卷本,仍然只是丛文俊在开史之前作的一总结擎领性的中国书法思想综述。

从这些线索和思想上看中国书法文化史,我们又多了许多可以研究的东西,它的前景似乎很大。可以分出许多的方向让思想总述,让书法史成为另外一种写法。

纵观上下几千年的文明,“书写”从未间断,但是思想文化的断裂与政治经济的影响必然波及中国书法文化的历史,而如何找到断裂点,以及给断裂后的社会进行什麽样的诊断,开出什麽样的药方却是前所未有的一个课题。

一断裂的涵义

葛兆光曾经说过:“断裂是与常规的轨道脱节,与平均的水准背离,它常常是在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上无法确定其来源和去向的突发性现象。”[②]我亦赞成此说,就如一列火车有它自己的轨道,但是由于比较特殊的原因,火车的车厢在运动的过程中与前面车厢脱节,于是后列车厢在这个轨道上慢慢停滞,以致于后人无法辨别其来源及去路。

书法作为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论其处在什麽样的年代,都因为我们的书写工具、记录习惯、特别是文字的普遍使用而代代薪火相传。从最早的文字的产生到因记事的需要而延绵至殷商的如今学术界普遍认为比较成熟的甲骨文,经由占卜贞人的稳定传承从而发扬光大,最终于魏晋时代演进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书法,经历了数百年,上千年的不息传承。而后在盛唐君主李世民的尊王的风尚下引领新时代的潮流,开宋元明清的连续之河!

然而,历史永远不可能那麽顺利的连续着,不管书法的自觉地传承,或是不自觉的延伸,在这种看似连续的外表下,“断裂”的内部现象却时常出现,少则数年,多则上百年。

在此,我对葛兆光的定义,再稍加补充:断裂是一种时间顺序上的文化断层;不连续,是一种逻辑上的文化失去现象。这样,似乎又推翻了文化的连续性,连续似乎是一种不平常现象,而断裂才是一种平常现象。文化甚至在断裂后又不得不与原来的轨道相对接,重新发展下去。需要在传统的文化轨道上走下去的断裂文化,似乎在断裂口处驶入另一轨道,想追摹原来的目标,却不得不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味道。(当然这可能要受到裂口处各种各样的东西的影响,是它在吸收与消化后的一种变异。)

二中国书法文化史中的断裂现象

第一类:显性的断裂。

最明显的例子是宋朝初期的书法现象。由于常年的战乱和外夷的虎视眈眈,在宋代开国后很长的一段时期,书法都没有走上正规的轨道,甚至可说无暇顾及。就这样,百余年过去了,以至于欧阳修大声疾呼“古来书法之废,莫过于今”。那麽宋初书法为何如此颓废?首先,书法自实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样式之后,师生相传的道统一直未绝。即使像南北朝时的长期分裂板荡,“江左风流”也仍由羊欣、智永等人继承下来并传至唐代。五代的动乱,即发生在中原,而且数年就破坏一次,因此使这一绵长的传统遭到致命的阻隔。赵构《翰墨志》云:“本朝承五代之后,无复字画(即指书法)可称。”又云,“书学之弊,无如本朝。”都是有感于国初现状的深切悲叹。这也许是宋代书法积贫积弱的最大原因;其次,师资人才的缺乏固然是一个方面,而优秀的书法遗产遭到兵灾的破坏,更是不可挽回的损失。据《宋史》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记载:“夏四月庚申朔,大风吹石折木,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归。凡法驾、卤薄,……太清楼密阁三馆书,天下州府图及官吏、内人、内侍、技艺、工匠、娼优,府车蓄积,为之一空。”唐人去魏晋未远,留存的名迹尚多,而宋朝经过五代的战乱浩劫,名迹已经大多散佚,只有相对稳定的十国政权还保留了一些,但是即使如此,最后也被统治者作为战利品收归内府,书法遗产的垄断与散佚,使得宋代书法要取得一丝进展,书法家付出的精力与物力比前代要多出数倍。再有,社会风气与政策法令的丕变,使得产生大书法家的土壤贫瘠不堪。[③]

由此可见,宋代的书法在起点上就先天不足。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它特有的发展规律,书法更重笔法的传承和艺术形式的借鉴,而社会的动荡与战乱,则是书法断裂以至不连续的直接原因。在这种类型的断裂中,书法艺术明显与传统脱节,脉络流传的通达性遭到了致命的破坏,文人士大夫在战乱过后的文化续接上无能为力。政治动荡,制度丕变,士人们已经无法顾及文化的连续了。

第二类:隐性的断裂。

㈠在书体演进中,古体文字的“隐退”。

例如:汉唐时期,篆隶先后成为古体,其文化与审美的意义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大篆的问题上,可以认定在唐时已然“失传”。丛文俊语曰:“在古人心目中,小篆是从造字到全部古体的缩影,它所承载的文化与审美信息远远超出其书体样式本身。”从这一段话来看,大篆被作为古文字的一种在汉唐时期已经失去了它的全部地位,而这种书体的失传与消失不能说不是一种书法文化意义上的断裂。同样,早在先秦时代,古蝌蚪文与鸟凤虫书确也存在同样的命运。每一种书体的隐退,不就是一种断裂吗?

㈡唐代“王书大统”独尊的现象。

唐太宗“尊王”,评之为尽善尽美,古今第一,是迎合久经动乱,初具安定的社会心理,也是文治的需要。而其之所谓“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槎枿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赢而不放纵”云云,正是这种文治社会下的需要。尊王羲之书法,则是以损害其他书法——特别是王献之书法——的自由发展为代价的,。王献之书法逸气过父,独领南朝风骚,开唐代狂草先河,但是,由于唐太宗独尊“大王”,使这一倾向严重受挫,终难以跻身庙堂,无以发扬光大。[④]

㈢大文化的“断裂”导致的书法文化的间接断裂。

所谓“大文化”,实是指书法文化所处的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而言的,它是书法文化得以生存发展的先天土壤,是书法文化能够自由壮大的先决条件。大文化的存在与否或断裂与否,直接导致其中的子文化的存在与传承。

中国有句成语:“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亦即此意。一个民族的文化,始终跳动着该民族灵魂的脉搏,以巨大

的向心力凝聚着民族成员,因而文化的认同与流传继承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大文化如果断裂,甚至灭亡,对于整个民族来说,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无怪乎有人说:“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种说法虽然过分夸大了文化之作用,但可以看出文化在社会历史的地位是多麽重要。

书法文化作为“大文化”背景下的子文化,随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呈现有规律的起伏现象。明代中叶以来,在宋时已经逐渐出现并形成的商人地主、市民阶级更加确定。表现在哲学上,首先是从李贽到唐甄许多进步的思想家,作为一股反儒学的异端出现,具有现代解放因素的民主思想,具有市民资本主义的性质。再有是从张载到罗钦顺到王夫之、颜元,虽以儒学正宗面目出现,但具有更多哲理思辨性质,有某种总结历史的深刻意味[⑤]。表现在文艺上,为一种合乎规律性的反抗思潮,更加注重世俗人情。李贽的“童心说”、袁中郎的“性灵说”、徐渭的“真我说”,皆提倡讲真话,反对一切虚伪,矫饰,为个性的性灵解放铺平了道路。特别在书法领域,像徐渭、倪元璐、王铎、黄道周等等一大批书家都把自我的精神追求寓于书法之中,开一代风气。然而,历史的进程远非直线,略一弯曲即是数十甚至于百年,晚明进步思潮在清代遭受到挫折,不但没有发展,而且在保守、反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政策下受到全面打击,甚至消失殆尽。从社会氛围、思想状貌、观念心理到文艺、书法的各个领域,都在倒退性的严重变异。突破传统的解放潮流完全萎缩,有清一代又是一片全面的、僵化的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伪古典主义[⑥]。

很难想象,如果晚明的文艺在清代继续发展,它将会开出多麽典雅骀荡的艺术之花。从某种程度上说,清代所造成的历史文化演进的“断裂”,严重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三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断裂现象

文化,粗略言之,可划分为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两极[⑦]。而在书法文化中,其作为中国人的本土文化、特色文化,其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也随着中国文化的演进,内涵不断丰富与扩展。现将其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发展大略追述如下:

文化的发展总是受制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先民们在解决了衣食住行的物质生存条件的同时,也创造了汉字,而汉字正成了书法成为艺术的第一硬件。除汉字外,书法所需的硬件还有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在借助了以上的物质硬件下,中国书法才有了关于书体的演进与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书写技巧的完善。这种延伸的起点以及变化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以及衍生的各种新问题,我都将其归属于技术体系。

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先后定都于中原,汇聚成华夏文明。西周礼乐文化所代表的宇宙观和秩序感,以及由此散发出来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形成以后三千年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范式。孔子思想因于周礼,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自此,无论个体小国或是泱泱大国,都被伦理秩序融为一个整体,各种文艺形式都被赋予教化的功能。[⑧]《论语·述尔》所载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语,是每一个士大夫从艺自觉遵循的原则,由此可了解中国文化艺术的精神的本质,进而掌握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本质。

如上所述,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子文化,在其发展成长演进的过程中,其价值体系与技术体系在很早就已经同时并举了,并且其艺术本质就与人格外化相互联系,作为最具有活力的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

但是,当代书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冲击。

首先,支撑书法艺术的创作工具和载体遭到了灭顶之灾。上世纪初,硬笔的引进致使毛笔退出社会生活,而到世纪末则又以电脑键盘替代了手工书写,再加以文言文的“隐退”,废除汉字,汉字简化、拼音化,直接导致书法所依靠的硬件体系近于崩溃。

其次,当代书法艺术所依据的传统文化的土壤贫瘠不堪。在二十世纪初期,许多人都将中国落后的原因追溯到传统文化的“落后”,由对政治文化的逆反波及到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到六十年代,“”有一次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洗礼”,使得书法文化的生存土壤又遭受了扫庭犂穴的毁灭,以待人几乎堕于文盲文氓之溷。接着,“改革开放”大潮席卷了中华大地,现代文明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使得文化传统兼具了继承性与变异性;中国社会要向西方看齐,中国文化亦必受其改造。西方文化的涌入,使得中华“大文化圈”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与冲击,外夷文化入侵到我们当代“无传统文化积淀”的新生代中。可以说,在“高势位”文化入侵后,随着近百年来政治经济的变动与融合,中国“大文化”各层面都在发生转型。这种转型,直接使书法子文化在大文化圈的激变复杂的断裂与连续下,呈现出“文化缺失”或“文化断裂”现象。

最后,伴随着毛笔和文言失却社会基础的同时,书法在当代最终丧失了它的接受主体——大众。在古代,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皆是笔墨纸砚,毕至案头,终日赏玩,“书写”融入生活。但是当代书法活动却蜕变为一种仅为少数人从事的艺术活动,其负面却导致“笔墨泛滥”,书法丧失评价标准;而从废除汉字、简化汉字到走拼音化道路,直接阻断了书法作为精英文化与大众的亲和力;再加以文言文的隐退,不只是造成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典籍阅读的困难,更是使人们对书法表现形式隔膜化[⑨]。当代能够欣赏读懂书法作品的普通大众已是少之又少,形成了书法接受主体的“断裂”。

的确,当代书坛已经步入“展厅时代”。而“展厅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于古时文人雅集式的书法交流,为了片面追求“展厅效应”,创作者失去了书法艺术精神和自我精神的依托,为了创作而创作,为了技法而技法,从形式到形式,从形式感到视觉冲击力,无所不用其极,而且愈演愈烈,完全一种“制作化”“装饰化”。梁培先先生曾说:“将书法纳入到视觉艺术的行列,书法极有可能沦为一种黑白的抽象画——这意味着(书法)自我艺术身份的丢失,而一旦自我艺术身份丢失,就必然引发连锁反应,诸如与文化本源之间关系断裂、文化身份的模糊不清等重大问题。”[⑩]断裂一词,真可谓是击中要害。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致使书法创作者与书法理论者分工愈加精细,结果使得书法理论者过多地关注理论,而缺乏技法锤炼,而书法创作者更多地关注技法,关注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而不注重文化修养的提升,这样的后果直接使当代书法人对于书法本体意义上的哲学依托、价值寄托与书法的书写性缺乏相应的关照,从而导致了技与道的分离,导致了书法文化的人格化断裂。

结语

在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呈现出独特的光芒,即使是“断裂”,文人士大夫也力求上溯传统,与之对接,以弥补文化上的“不连续”,使文化能够发展下去。然而,当代文化断层的因果链条导致我们这一代人的失忆、错位与误解。当我们重拾传统经典的时候,我们的心态是何等的感慨与悲愤,一面是为孳乳着我们的“神貌不合”的“断裂”文化而发出的无奈悲叹,一面又要为这个断裂的社会、异化的人生拨云见日,沿着前人断裂的历史向前“接着写”下去。

宋代黄庭坚评品苏轼书法为宋朝第一,除了“笔圆而韵胜”以外,就是“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黄庭坚《书缯卷后》语:“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或问不俗之状,老夫曰:难言也。视其平居无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从以上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黄庭坚对于习书的态度。对于某人来说,其完整的人格不外有二,一是胸中有道义,二是要有圣哲之学的滋润与熏陶。缺一而不全也。此种士人的高尚之气质也是书法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原因。

然而当代这种士人精神却衰落了,这直接导致了士文化的衰落和书法文化传统的断裂。当代的书法人需要批判的精神与独立的意识,需要对书法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甄别能力,更需要把书法文化精神在当代社会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①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收入余英时《历史与思想》,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一九七六年,一九九二年。②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③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④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二OO三年十月第一版。⑤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⑥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二OO三年第二版。⑧吴振锋,《文化断裂中的文人书写》,《书法》杂志,二OO六年第八期。⑨梁培先,《改造与失衡——试析形式结构对当代书法创作理论的影响》;《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黄河出版社,二OO三年五月。

[①]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收入余英时《历史与思想》,第一二四,一二五页,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一九七六年,一九九二年。

[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十、十一页。

[③]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第二,三页。

[④]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第九页。

[⑤]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二OO三年十月第一版。第一七O页。

[⑥]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二OO三年十月第一版。第一八一页。

[⑦]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二OO三年第二版。第十六页。

[⑧]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第十三,十四页。

断裂现象范文篇2

关键词:断裂显性隐性当代断裂士人精神

引言

在史学界,法国的福科提出一个疑问:历史将不再是不断完善的历史,不再是其理性不断增强的历史,相反,断裂现象似乎在不断的增强与出现,所以历史学应当寻找“非连续性”也就是所谓的“断裂现象”。同样,在中国的书法史中,“断裂”问题同样存在。

翻开中国文化这本“书”,书法艺术确是其中光辉灿烂的一页。但是无论是书法的技术性问题或是理论性问题都犹如渺茫星空,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定。于是点鬼薄式的书法史、花名册式的书法史、家谱式的书法史著作,成为中国古典书法史的主流形式。虽然它分时分段,章节清晰,连续性意图的追求很明显,但由于缺乏一种宏大的大思想的连续,从而导致了章节的四分五裂,连续的脉络变得削弱甚至消失,缺乏一种“内在理路”[①]。直至近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法史》七卷本,仍然只是丛文俊在开史之前作的一总结擎领性的中国书法思想综述。

从这些线索和思想上看中国书法文化史,我们又多了许多可以研究的东西,它的前景似乎很大。可以分出许多的方向让思想总述,让书法史成为另外一种写法。

纵观上下几千年的文明,“书写”从未间断,但是思想文化的断裂与政治经济的影响必然波及中国书法文化的历史,而如何找到断裂点,以及给断裂后的社会进行什麽样的诊断,开出什麽样的药方却是前所未有的一个课题。

一断裂的涵义

葛兆光曾经说过:“断裂是与常规的轨道脱节,与平均的水准背离,它常常是在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上无法确定其来源和去向的突发性现象。”[②]我亦赞成此说,就如一列火车有它自己的轨道,但是由于比较特殊的原因,火车的车厢在运动的过程中与前面车厢脱节,于是后列车厢在这个轨道上慢慢停滞,以致于后人无法辨别其来源及去路。

书法作为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论其处在什麽样的年代,都因为我们的书写工具、记录习惯、特别是文字的普遍使用而代代薪火相传。从最早的文字的产生到因记事的需要而延绵至殷商的如今学术界普遍认为比较成熟的甲骨文,经由占卜贞人的稳定传承从而发扬光大,最终于魏晋时代演进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书法,经历了数百年,上千年的不息传承。而后在盛唐君主李世民的尊王的风尚下引领新时代的潮流,开宋元明清的连续之河!

然而,历史永远不可能那麽顺利的连续着,不管书法的自觉地传承,或是不自觉的延伸,在这种看似连续的外表下,“断裂”的内部现象却时常出现,少则数年,多则上百年。

在此,我对葛兆光的定义,再稍加补充:断裂是一种时间顺序上的文化断层;不连续,是一种逻辑上的文化失去现象。这样,似乎又推翻了文化的连续性,连续似乎是一种不平常现象,而断裂才是一种平常现象。文化甚至在断裂后又不得不与原来的轨道相对接,重新发展下去。需要在传统的文化轨道上走下去的断裂文化,似乎在断裂口处驶入另一轨道,想追摹原来的目标,却不得不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味道。(当然这可能要受到裂口处各种各样的东西的影响,是它在吸收与消化后的一种变异。)

二中国书法文化史中的断裂现象

第一类:显性的断裂。

最明显的例子是宋朝初期的书法现象。由于常年的战乱和外夷的虎视眈眈,在宋代开国后很长的一段时期,书法都没有走上正规的轨道,甚至可说无暇顾及。就这样,百余年过去了,以至于欧阳修大声疾呼“古来书法之废,莫过于今”。那麽宋初书法为何如此颓废?首先,书法自实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样式之后,师生相传的道统一直未绝。即使像南北朝时的长期分裂板荡,“江左风流”也仍由羊欣、智永等人继承下来并传至唐代。五代的动乱,即发生在中原,而且数年就破坏一次,因此使这一绵长的传统遭到致命的阻隔。赵构《翰墨志》云:“本朝承五代之后,无复字画(即指书法)可称。”又云,“书学之弊,无如本朝。”都是有感于国初现状的深切悲叹。这也许是宋代书法积贫积弱的最大原因;其次,师资人才的缺乏固然是一个方面,而优秀的书法遗产遭到兵灾的破坏,更是不可挽回的损失。据《宋史》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记载:“夏四月庚申朔,大风吹石折木,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归。凡法驾、卤薄,……太清楼密阁三馆书,天下州府图及官吏、内人、内侍、技艺、工匠、娼优,府车蓄积,为之一空。”唐人去魏晋未远,留存的名迹尚多,而宋朝经过五代的战乱浩劫,名迹已经大多散佚,只有相对稳定的十国政权还保留了一些,但是即使如此,最后也被统治者作为战利品收归内府,书法遗产的垄断与散佚,使得宋代书法要取得一丝进展,书法家付出的精力与物力比前代要多出数倍。再有,社会风气与政策法令的丕变,使得产生大书法家的土壤贫瘠不堪。[③]

由此可见,宋代的书法在起点上就先天不足。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它特有的发展规律,书法更重笔法的传承和艺术形式的借鉴,而社会的动荡与战乱,则是书法断裂以至不连续的直接原因。在这种类型的断裂中,书法艺术明显与传统脱节,脉络流传的通达性遭到了致命的破坏,文人士大夫在战乱过后的文化续接上无能为力。政治动荡,制度丕变,士人们已经无法顾及文化的连续了。

第二类:隐性的断裂。

㈠在书体演进中,古体文字的“隐退”。

例如:汉唐时期,篆隶先后成为古体,其文化与审美的意义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大篆的问题上,可以认定在唐时已然“失传”。丛文俊语曰:“在古人心目中,小篆是从造字到全部古体的缩影,它所承载的文化与审美信息远远超出其书体样式本身。”从这一段话来看,大篆被作为古文字的一种在汉唐时期已经失去了它的全部地位,而这种书体的失传与消失不能说不是一种书法文化意义上的断裂。同样,早在先秦时代,古蝌蚪文与鸟凤虫书确也存在同样的命运。每一种书体的隐退,不就是一种断裂吗?

㈡唐代“王书大统”独尊的现象。

唐太宗“尊王”,评之为尽善尽美,古今第一,是迎合久经动乱,初具安定的社会心理,也是文治的需要。而其之所谓“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槎枿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赢而不放纵”云云,正是这种文治社会下的需要。尊王羲之书法,则是以损害其他书法——特别是王献之书法——的自由发展为代价的,。王献之书法逸气过父,独领南朝风骚,开唐代狂草先河,但是,由于唐太宗独尊“大王”,使这一倾向严重受挫,终难以跻身庙堂,无以发扬光大。[④]

㈢大文化的“断裂”导致的书法文化的间接断裂。

所谓“大文化”,实是指书法文化所处的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而言的,它是书法文化得以生存发展的先天土壤,是书法文化能够自由壮大的先决条件。大文化的存在与否或断裂与否,直接导致其中的子文化的存在与传承。

中国有句成语:“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亦即此意。一个民族的文化,始终跳动着该民族灵魂的脉搏,以巨大的向心力凝聚着民族成员,因而文化的认同与流传继承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大文化如果断裂,甚至灭亡,对于整个民族来说,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无怪乎有人说:“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种说法虽然过分夸大了文化之作用,但可以看出文化在社会历史的地位是多麽重要。

书法文化作为“大文化”背景下的子文化,随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呈现有规律的起伏现象。明代中叶以来,在宋时已经逐渐出现并形成的商人地主、市民阶级更加确定。表现在哲学上,首先是从李贽到唐甄许多进步的思想家,作为一股反儒学的异端出现,具有现代解放因素的民主思想,具有市民资本主义的性质。再有是从张载到罗钦顺到王夫之、颜元,虽以儒学正宗面目出现,但具有更多哲理思辨性质,有某种总结历史的深刻意味[⑤]。表现在文艺上,为一种合乎规律性的反抗思潮,更加注重世俗人情。李贽的“童心说”、袁中郎的“性灵说”、徐渭的“真我说”,皆提倡讲真话,反对一切虚伪,矫饰,为个性的性灵解放铺平了道路。特别在书法领域,像徐渭、倪元璐、王铎、黄道周等等一大批书家都把自我的精神追求寓于书法之中,开一代风气。然而,历史的进程远非直线,略一弯曲即是数十甚至于百年,晚明进步思潮在清代遭受到挫折,不但没有发展,而且在保守、反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政策下受到全面打击,甚至消失殆尽。从社会氛围、思想状貌、观念心理到文艺、书法的各个领域,都在倒退性的严重变异。突破传统的解放潮流完全萎缩,有清一代又是一片全面的、僵化的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伪古典主义[⑥]。

很难想象,如果晚明的文艺在清代继续发展,它将会开出多麽典雅骀荡的艺术之花。从某种程度上说,清代所造成的历史文化演进的“断裂”,严重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三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断裂现象

文化,粗略言之,可划分为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两极[⑦]。而在书法文化中,其作为中国人的本土文化、特色文化,其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也随着中国文化的演进,内涵不断丰富与扩展。现将其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发展大略追述如下:

文化的发展总是受制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先民们在解决了衣食住行的物质生存条件的同时,也创造了汉字,而汉字正成了书法成为艺术的第一硬件。除汉字外,书法所需的硬件还有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在借助了以上的物质硬件下,中国书法才有了关于书体的演进与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书写技巧的完善。这种延伸的起点以及变化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以及衍生的各种新问题,我都将其归属于技术体系。

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先后定都于中原,汇聚成华夏文明。西周礼乐文化所代表的宇宙观和秩序感,以及由此散发出来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形成以后三千年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范式。孔子思想因于周礼,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自此,无论个体小国或是泱泱大国,都被伦理秩序融为一个整体,各种文艺形式都被赋予教化的功能。[⑧]《论语·述尔》所载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语,是每一个士大夫从艺自觉遵循的原则,由此可了解中国文化艺术的精神的本质,进而掌握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本质。

如上所述,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子文化,在其发展成长演进的过程中,其价值体系与技术体系在很早就已经同时并举了,并且其艺术本质就与人格外化相互联系,作为最具有活力的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

但是,当代书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冲击。

首先,支撑书法艺术的创作工具和载体遭到了灭顶之灾。上世纪初,硬笔的引进致使毛笔退出社会生活,而到世纪末则又以电脑键盘替代了手工书写,再加以文言文的“隐退”,废除汉字,汉字简化、拼音化,直接导致书法所依靠的硬件体系近于崩溃。

其次,当代书法艺术所依据的传统文化的土壤贫瘠不堪。在二十世纪初期,许多人都将中国落后的原因追溯到传统文化的“落后”,由对政治文化的逆反波及到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到六十年代,“”有一次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洗礼”,使得书法文化的生存土壤又遭受了扫庭犂穴的毁灭,以待人几乎堕于文盲文氓之溷。接着,“改革开放”大潮席卷了中华大地,现代文明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使得文化传统兼具了继承性与变异性;中国社会要向西方看齐,中国文化亦必受其改造。西方文化的涌入,使得中华“大文化圈”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与冲击,外夷文化入侵到我们当代“无传统文化积淀”的新生代中。可以说,在“高势位”文化入侵后,随着近百年来政治经济的变动与融合,中国“大文化”各层面都在发生转型。这种转型,直接使书法子文化在大文化圈的激变复杂的断裂与连续下,呈现出“文化缺失”或“文化断裂”现象。

最后,伴随着毛笔和文言失却社会基础的同时,书法在当代最终丧失了它的接受主体——大众。在古代,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皆是笔墨纸砚,毕至案头,终日赏玩,“书写”融入生活。但是当代书法活动却蜕变为一种仅为少数人从事的艺术活动,其负面却导致“笔墨泛滥”,书法丧失评价标准;而从废除汉字、简化汉字到走拼音化道路,直接阻断了书法作为精英文化与大众的亲和力;再加以文言文的隐退,不只是造成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典籍阅读的困难,更是使人们对书法表现形式隔膜化[⑨]。当代能够欣赏读懂书法作品的普通大众已是少之又少,形成了书法接受主体的“断裂”。

的确,当代书坛已经步入“展厅时代”。而“展厅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于古时文人雅集式的书法交流,为了片面追求“展厅效应”,创作者失去了书法艺术精神和自我精神的依托,为了创作而创作,为了技法而技法,从形式到形式,从形式感到视觉冲击力,无所不用其极,而且愈演愈烈,完全一种“制作化”“装饰化”。梁培先先生曾说:“将书法纳入到视觉艺术的行列,书法极有可能沦为一种黑白的抽象画——这意味着(书法)自我艺术身份的丢失,而一旦自我艺术身份丢失,就必然引发连锁反应,诸如与文化本源之间关系断裂、文化身份的模糊不清等重大问题。”[⑩]断裂一词,真可谓是击中要害。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致使书法创作者与书法理论者分工愈加精细,结果使得书法理论者过多地关注理论,而缺乏技法锤炼,而书法创作者更多地关注技法,关注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而不注重文化修养的提升,这样的后果直接使当代书法人对于书法本体意义上的哲学依托、价值寄托与书法的书写性缺乏相应的关照,从而导致了技与道的分离,导致了书法文化的人格化断裂。

结语

在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呈现出独特的光芒,即使是“断裂”,文人士大夫也力求上溯传统,与之对接,以弥补文化上的“不连续”,使文化能够发展下去。然而,当代文化断层的因果链条导致我们这一代人的失忆、错位与误解。当我们重拾传统经典的时候,我们的心态是何等的感慨与悲愤,一面是为孳乳着我们的“神貌不合”的“断裂”文化而发出的无奈悲叹,一面又要为这个断裂的

社会、异化的人生拨云见日,沿着前人断裂的历史向前“接着写”下去。

宋代黄庭坚评品苏轼书法为宋朝第一,除了“笔圆而韵胜”以外,就是“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黄庭坚《书缯卷后》语:“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或问不俗之状,老夫曰:难言也。视其平居无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从以上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黄庭坚对于习书的态度。对于某人来说,其完整的人格不外有二,一是胸中有道义,二是要有圣哲之学的滋润与熏陶。缺一而不全也。此种士人的高尚之气质也是书法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原因。

然而当代这种士人精神却衰落了,这直接导致了士文化的衰落和书法文化传统的断裂。当代的书法人需要批判的精神与独立的意识,需要对书法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甄别能力,更需要把书法文化精神在当代社会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①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收入余英时《历史与思想》,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一九七六年,一九九二年。②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③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④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二OO三年十月第一版。⑤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⑥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二OO三年第二版。⑧吴振锋,《文化断裂中的文人书写》,《书法》杂志,二OO六年第八期。⑨梁培先,《改造与失衡——试析形式结构对当代书法创作理论的影响》;《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黄河出版社,二OO三年五月。

[①]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收入余英时《历史与思想》,第一二四,一二五页,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一九七六年,一九九二年。

[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十、十一页。

[③]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第二,三页。

[④]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第九页。

[⑤]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二OO三年十月第一版。第一七O页。

[⑥]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二OO三年十月第一版。第一八一页。

[⑦]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二OO三年第二版。第十六页。

[⑧]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第十三,十四页。

断裂现象范文篇3

【论文提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呈现出独特的光芒。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书法艺术观念却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西方高势位文化的侵入,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衰落,直接影响着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去向。本文从观念史的角度入手,首先界定“断裂”的涵义,然后分析中国的书法史中“断裂”现象,提出显性的断裂和隐性的断裂两种类型。最后,列举和分析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断裂现象,提出士人精神的衰落直接导致了士文化的衰落和书法文化传统的断裂。

引言

在史学界,法国的福科提出一个疑问:历史将不再是不断完善的历史,不再是其理性不断增强的历史,相反,断裂现象似乎在不断的增强与出现,所以历史学应当寻找“非连续性”也就是所谓的“断裂现象”。同样,在中国的书法史中,“断裂”问题同样存在。

翻开中国文化这本“书”,书法艺术确是其中光辉灿烂的一页。但是无论是书法的技术性问题或是理论性问题都犹如渺茫星空,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定。于是点鬼薄式的书法史、花名册式的书法史、家谱式的书法史著作,成为中国古典书法史的主流形式。虽然它分时分段,章节清晰,连续性意图的追求很明显,但由于缺乏一种宏大的大思想的连续,从而导致了章节的四分五裂,连续的脉络变得削弱甚至消失,缺乏一种“内在理路”[①]。直至近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法史》七卷本,仍然只是丛文俊在开史之前作的一总结擎领性的中国书法思想综述。

从这些线索和思想上看中国书法文化史,我们又多了许多可以研究的东西,它的前景似乎很大。可以分出许多的方向让思想总述,让书法史成为另外一种写法。

纵观上下几千年的文明,“书写”从未间断,但是思想文化的断裂与政治经济的影响必然波及中国书法文化的历史,而如何找到断裂点,以及给断裂后的社会进行什麽样的诊断,开出什麽样的药方却是前所未有的一个课题。

一断裂的涵义

葛兆光曾经说过:“断裂是与常规的轨道脱节,与平均的水准背离,它常常是在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上无法确定其来源和去向的突发性现象。”[②]我亦赞成此说,就如一列火车有它自己的轨道,但是由于比较特殊的原因,火车的车厢在运动的过程中与前面车厢脱节,于是后列车厢在这个轨道上慢慢停滞,以致于后人无法辨别其来源及去路。

书法作为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论其处在什麽样的年代,都因为我们的书写工具、记录习惯、特别是文字的普遍使用而代代薪火相传。从最早的文字的产生到因记事的需要而延绵至殷商的如今学术界普遍认为比较成熟的甲骨文,经由占卜贞人的稳定传承从而发扬光大,最终于魏晋时代演进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书法,经历了数百年,上千年的不息传承。而后在盛唐君主李世民的尊王的风尚下引领新时代的潮流,开宋元明清的连续之河!

然而,历史永远不可能那麽顺利的连续着,不管书法的自觉地传承,或是不自觉的延伸,在这种看似连续的外表下,“断裂”的内部现象却时常出现,少则数年,多则上百年。

在此,我对葛兆光的定义,再稍加补充:断裂是一种时间顺序上的文化断层;不连续,是一种逻辑上的文化失去现象。这样,似乎又推翻了文化的连续性,连续似乎是一种不平常现象,而断裂才是一种平常现象。文化甚至在断裂后又不得不与原来的轨道相对接,重新发展下去。需要在传统的文化轨道上走下去的断裂文化,似乎在断裂口处驶入另一轨道,想追摹原来的目标,却不得不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味道。(当然这可能要受到裂口处各种各样的东西的影响,是它在吸收与消化后的一种变异。)

二中国书法文化史中的断裂现象

第一类:显性的断裂。

最明显的例子是宋朝初期的书法现象。由于常年的战乱和外夷的虎视眈眈,在宋代开国后很长的一段时期,书法都没有走上正规的轨道,甚至可说无暇顾及。就这样,百余年过去了,以至于欧阳修大声疾呼“古来书法之废,莫过于今”。那麽宋初书法为何如此颓废?首先,书法自实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样式之后,师生相传的道统一直未绝。即使像南北朝时的长期分裂板荡,“江左风流”也仍由羊欣、智永等人继承下来并传至唐代。五代的动乱,即发生在中原,而且数年就破坏一次,因此使这一绵长的传统遭到致命的阻隔。赵构《翰墨志》云:“本朝承五代之后,无复字画(即指书法)可称。”又云,“书学之弊,无如本朝。”都是有感于国初现状的深切悲叹。这也许是宋代书法积贫积弱的最大原因;其次,师资人才的缺乏固然是一个方面,而优秀的书法遗产遭到兵灾的破坏,更是不可挽回的损失。据《宋史》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记载:“夏四月庚申朔,大风吹石折木,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归。凡法驾、卤薄,……太清楼密阁三馆书,天下州府图及官吏、内人、内侍、技艺、工匠、娼优,府车蓄积,为之一空。”唐人去魏晋未远,留存的名迹尚多,而宋朝经过五代的战乱浩劫,名迹已经大多散佚,只有相对稳定的十国政权还保留了一些,但是即使如此,最后也被统治者作为战利品收归内府,书法遗产的垄断与散佚,使得宋代书法要取得一丝进展,书法家付出的精力与物力比前代要多出数倍。再有,社会风气与政策法令的丕变,使得产生大书法家的土壤贫瘠不堪。[③]

由此可见,宋代的书法在起点上就先天不足。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它特有的发展规律,书法更重笔法的传承和艺术形式的借鉴,而社会的动荡与战乱,则是书法断裂以至不连续的直接原因。在这种类型的断裂中,书法艺术明显与传统脱节,脉络流传的通达性遭到了致命的破坏,文人士大夫在战乱过后的文化续接上无能为力。政治动荡,制度丕变,士人们已经无法顾及文化的连续了。

第二类:隐性的断裂。

㈠在书体演进中,古体文字的“隐退”。

例如:汉唐时期,篆隶先后成为古体,其文化与审美的意义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大篆的问题上,可以认定在唐时已然“失传”。丛文俊语曰:“在古人心目中,小篆是从造字到全部古体的缩影,它所承载的文化与审美信息远远超出其书体样式本身。”从这一段话来看,大篆被作为古文字的一种在汉唐时期已经失去了它的全部地位,而这种书体的失传与消失不能说不是一种书法文化意义上的断裂。同样,早在先秦时代,古蝌蚪文与鸟凤虫书确也存在同样的命运。每一种书体的隐退,不就是一种断裂吗?

㈡唐代“王书大统”独尊的现象。

唐太宗“尊王”,评之为尽善尽美,古今第一,是迎合久经动乱,初具安定的社会心理,也是文治的需要。而其之所谓“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槎枿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赢而不放纵”云云,正是这种文治社会下的需要。尊王羲之书法,则是以损害其他书法——特别是王献之书法——的自由发展为代价的,。王献之书法逸气过父,独领南朝风骚,开唐代狂草先河,但是,由于唐太宗独尊“大王”,使这一倾向严重受挫,终难以跻身庙堂,无以发扬光大。[④]

㈢大文化的“断裂”导致的书法文化的间接断裂。

所谓“大文化”,实是指书法文化所处的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而言的,它是书法文化得以生存发展的先天土壤,是书法文化能够自由壮大的先决条件。大文化的存在与否或断裂与否,直接导致其中的子文化的存在与传承。

中国有句成语:“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亦即此意。一个民族的文化,始终跳动着该民族灵魂的脉搏,以巨大的向心力凝聚着民族成员,因而文化的认同与流传继承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大文化如果断裂,甚至灭亡,对于整个民族来说,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无怪乎有人说:“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种说法虽然过分夸大了文化之作用,但可以看出文化在社会历史的地位是多麽重要。

书法文化作为“大文化”背景下的子文化,随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呈现有规律的起伏现象。明代中叶以来,在宋时已经逐渐出现并形成的商人地主、市民阶级更加确定。表现在哲学上,首先是从李贽到唐甄许多进步的思想家,作为一股反儒学的异端出现,具有现代解放因素的民主思想,具有市民资本主义的性质。再有是从张载到罗钦顺到王夫之、颜元,虽以儒学正宗面目出现,但具有更多哲理思辨性质,有某种总结历史的深刻意味[⑤]。表现在文艺上,为一种合乎规律性的反抗思潮,更加注重世俗人情。李贽的“童心说”、袁中郎的“性灵说”、徐渭的“真我说”,皆提倡讲真话,反对一切虚伪,矫饰,为个性的性灵解放铺平了道路。特别在书法领域,像徐渭、倪元璐、王铎、黄道周等等一大批书家都把自我的精神追求寓于书法之中,开一代风气。然而,历史的进程远非直线,略一弯曲即是数十甚至于百年,晚明进步思潮在清代遭受到挫折,不但没有发展,而且在保守、反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政策下受到全面打击,甚至消失殆尽。从社会氛围、思想状貌、观念心理到文艺、书法的各个领域,都在倒退性的严重变异。突破传统的解放潮流完全萎缩,有清一代又是一片全面的、僵化的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伪古典主义[⑥]。

很难想象,如果晚明的文艺在清代继续发展,它将会开出多麽典雅骀荡的艺术之花。从某种程度上说,清代所造成的历史文化演进的“断裂”,严重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三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断裂现象

文化,粗略言之,可划分为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两极[⑦]。而在书法文化中,其作为中国人的本土文化、特色文化,其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也随着中国文化的演进,内涵不断丰富与扩展。现将其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发展大略追述如下:

文化的发展总是受制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先民们在解决了衣食住行的物质生存条件的同时,也创造了汉字,而汉字正成了书法成为艺术的第一硬件。除汉字外,书法所需的硬件还有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在借助了以上的物质硬件下,中国书法才有了关于书体的演进与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书写技巧的完善。这种延伸的起点以及变化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以及衍生的各种新问题,我都将其归属于技术体系。

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先后定都于中原,汇聚成华夏文明。西周礼乐文化所代表的宇宙观和秩序感,以及由此散发出来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形成以后三千年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范式。孔子思想因于周礼,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自此,无论个体小国或是泱泱大国,都被伦理秩序融为一个整体,各种文艺形式都被赋予教化的功能。[⑧]《论语·述尔》所载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语,是每一个士大夫从艺自觉遵循的原则,由此可了解中国文化艺术的精神的本质,进而掌握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本质。

如上所述,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子文化,在其发展成长演进的过程中,其价值体系与技术体系在很早就已经同时并举了,并且其艺术本质就与人格外化相互联系,作为最具有活力的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

但是,当代书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冲击。

首先,支撑书法艺术的创作工具和载体遭到了灭顶之灾。上世纪初,硬笔的引进致使毛笔退出社会生活,而到世纪末则又以电脑键盘替代了手工书写,再加以文言文的“隐退”,废除汉字,汉字简化、拼音化,直接导致书法所依靠的硬件体系近于崩溃。

其次,当代书法艺术所依据的传统文化的土壤贫瘠不堪。在二十世纪初期,许多人都将中国落后的原因追溯到传统文化的“落后”,由对政治文化的逆反波及到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到六十年代,“”有一次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洗礼”,使得书法文化的生存土壤又遭受了扫庭犂穴的毁灭,以待人几乎堕于文盲文氓之溷。接着,“改革开放”大潮席卷了中华大地,现代文明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使得文化传统兼具了继承性与变异性;中国社会要向西方看齐,中国文化亦必受其改造。西方文化的涌入,使得中华“大文化圈”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与冲击,外夷文化入侵到我们当代“无传统文化积淀”的新生代中。可以说,在“高势位”文化入侵后,随着近百年来政治经济的变动与融合,中国“大文化”各层面都在发生转型。这种转型,直接使书法子文化在大文化圈的激变复杂的断裂与连续下,呈现出“文化缺失”或“文化断裂”现象。

最后,伴随着毛笔和文言失却社会基础的同时,书法在当代最终丧失了它的接受主体——大众。在古代,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皆是笔墨纸砚,毕至案头,终日赏玩,“书写”融入生活。但是当代书法活动却蜕变为一种仅为少数人从事的艺术活动,其负面却导致“笔墨泛滥”,书法丧失评价标准;而从废除汉字、简化汉字到走拼音化道路,直接阻断了书法作为精英文化与大众的亲和力;再加以文言文的隐退,不只是造成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典籍阅读的困难,更是使人们对书法表现形式隔膜化[⑨]。当代能够欣赏读懂书法作品的普通大众已是少之又少,形成了书法接受主体的“断裂”。

的确,当代书坛已经步入“展厅时代”。而“展厅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于古时文人雅集式的书法交流,为了片面追求“展厅效应”,创作者失去了书法艺术精神和自我精神的依托,为了创作而创作,为了技法而技法,从形式到形式,从形式感到视觉冲击力,无所不用其极,而且愈演愈烈,完全一种“制作化”“装饰化”。梁培先先生曾说:“将书法纳入到视觉艺术的行列,书法极有可能沦为一种黑白的抽象画——这意味着(书法)自我艺术身份的丢失,而一旦自我艺术身份丢失,就必然引发连锁反应,诸如与文化本源之间关系断裂、文化身份的模糊不清等重大问题。”[⑩]断裂一词,真可谓是击中要害。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致使书法创作者与书法理论者分工愈加精细,结果使得书法理论者过多地关注理论,而缺乏技法锤炼,而书法创作者更多地关注技法,关注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而不注重文化修养的提升,这样的后果直接使当代书法人对于书法本体意义上的哲学依托、价值寄托与书法的书写性缺乏相应的关照,从而导致了技与道的分离,导致了书法文化的人格化断裂。

结语

在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呈现出独特的光芒,即使是“断裂”,文人士大夫也力求上溯传统,与之对接,以弥补文化上的“不连续”,使文化能够发展下去。然而,当代文化断层的因果链条导致我们这一代人的失忆、错位与误解。当我们重拾传统经典的时候,我们的心态是何等的感慨与悲愤,一面是为孳乳着我们的“神貌不合”的“断裂”文化而发出的无奈悲叹,一面又要为这个断裂的社会、异化的人生拨云见日,沿着前人断裂的历史向前“接着写”下去。

断裂现象范文篇4

1含金矿床地质特征分析

含金矿床的地质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在矿产资源开发时,若没有对其开采矿产地区没有充分的了解,那在开采时就有可能出现很多不可预测的结果,所以在此我在下文列举出了含金矿床的一系列地质分析:1.1矿区地层与岩浆层。含金矿床中是有露出表面的一部分的,并不是都是不可见的,而含金矿床漏出地面的那一部分主要是火山岩,此火山岩存在的时间也相对比较长,大多数都是侏罗纪时代的,而其主要的形成原因是在侏罗纪时期或者是更久远的时期的时候,发生了火山爆发,而火山爆发过后就会出现很多零零散散的矿石,并且这些矿石大部分都是分布在矿区的东北部地区,而此地区的岩石也有很多种,大多数的岩石性质都是安山岩,其他性质的岩石并不多,随着岩石的结构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甚至会随着自然现象,人类、动物的各种活动导致岩石层断裂的现象。而这种断裂后的岩石会根据其排列的方式不同进行分类,通过查阅资料,断裂的岩石层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北东向断裂组、北西向断裂组以及东西向,但是个别的岩石层断裂组可以分为四类,除了上述所表示的三组以外还有南北向,不过某地区的断裂组只有这三类。第一类组织,北东向断裂组,此断裂组主要活动范围是斜轴附近的地层表面,并且此类断裂组会发生导矿和容矿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小型物质侵入并占据了岩石个体导致此类现象的发生;第二类组织,北西向断裂层,此断裂层与北东向断裂层相比形成的较晚,同时切割效果也是北西向断裂层的主要构造,但是这种现象的发生依旧会像北东向断裂层一样发生矿体变化,但是此类断裂层是随着切割现象的不断扩大逐渐发生的,也就是说岩浆的活动还是会变得比较强烈的,而且通过了解,早期的岩浆活动主要还是以喷射和堆积的现象为主,而现象过后的地区岩石性质多以石英斑岩、纹斑岩、长斑岩为主。该地区的矿床类型是也颇多,而这些矿床都是有自己的形成时期,对此专家有对此矿床地层的形成划分了三个时期,其中包括:海西期岩石、早期岩石、燕山期岩石。而海西期的岩石类具有更多的价值研究。因为此时期的岩石类主要有石英闪长岩和花岗岩石,花岗岩石的研究价值是含金矿床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远超过其他类型的岩石。石英闪长岩的分布空间很大,在漏出面积上占有绝对优势,其主要漏出地点为矿区西部,而且石英闪长岩的形状更像是扁豆状,并且是衣服在大岩石中的。第二种是旱期,旱期的主要代表岩石是二长花岗岩,主要分布地区是东南地区;第三种是燕山时期,代表岩石也是花岗岩,分布的类型与海西期的花岗岩差别不大,包括有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等等,并且他们的分布特点依旧像发现的花岗岩一样,程零散型分布。1.2矿区构造和矿化的特征。本地区的矿区构造主要还是以断裂的形式为主,几乎没有过多的其他形式,并且闹枝地区的矿区主要分布在北西和南北方向,有个别矿区在北东方向也是有一定的覆盖范围的,而这种矿区的地区分布可以有效的对岩体进行控制,同时更能快速的,精准的找到岩石脉岩的位置,北西方向的断裂地区是矿区的主要构造类型,极少数的情况下有东西方向的断裂。据了解本矿区的矿产类型是非常单一的,不像是其他地区那么丰富,矿产类型大多数适宜应脉型为主,但是目前从矿产中发现的岩石类型还是比较多的,只不过其主要的产状受到了相当严格的控制。脉石的矿物质主要包括方解石和石英等等。因此,大多数的含金矿石的主要类型是硫化物型和多金属硫化物型,其中多金属硫化物型的特点在专家严重并不是很好理解。含金矿区中的矿石也几乎都是以黄铁矿为主,不过自然矿石在含金矿区的含量也是不容小觑的,统计得出自然矿石的主要分布地区是在矿山的中北部地区。

2含金矿床地质的勘查方法

我国的矿产资源勘查的方法其实有很多,对此主要介绍几个,分别为:重砂法,这种方法是最传统的找矿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出现在五十年代左右,因为那个时期的矿产资源开发并不是很发达,其主要作用就是直接找矿,优点在于简单、经济,而缺点就是对隐形矿很难发现。对此随着时代的进步意识到了这个缺点,更趋向于综合方法找矿,也渐渐的从地表矿延伸到了地下矿,化探就是在这种形式下衍生出来的,也是目前市面上主要勘查矿床的方法,其优点就是成本低、速度快、效果好,不再像是第一种方法那么老旧,对隐性矿的发现也具有权威性,尤其又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微量金的勘查方面更是具有良好的引导性。

3结论

断裂现象范文篇5

关键词:断裂显性隐性当代断裂士人精神

引言

在史学界,法国的福科提出一个疑问:历史将不再是不断完善的历史,不再是其理性不断增强的历史,相反,断裂现象似乎在不断的增强与出现,所以历史学应当寻找“非连续性”也就是所谓的“断裂现象”。同样,在中国的书法史中,“断裂”问题同样存在。

翻开中国文化这本“书”,书法艺术确是其中光辉灿烂的一页。但是无论是书法的技术性问题或是理论性问题都犹如渺茫星空,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定。于是点鬼薄式的书法史、花名册式的书法史、家谱式的书法史著作,成为中国古典书法史的主流形式。虽然它分时分段,章节清晰,连续性意图的追求很明显,但由于缺乏一种宏大的大思想的连续,从而导致了章节的四分五裂,连续的脉络变得削弱甚至消失,缺乏一种“内在理路”[①]。直至近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法史》七卷本,仍然只是丛文俊在开史之前作的一总结擎领性的中国书法思想综述。

从这些线索和思想上看中国书法文化史,我们又多了许多可以研究的东西,它的前景似乎很大。可以分出许多的方向让思想总述,让书法史成为另外一种写法。

纵观上下几千年的文明,“书写”从未间断,但是思想文化的断裂与政治经济的影响必然波及中国书法文化的历史,而如何找到断裂点,以及给断裂后的社会进行什麽样的诊断,开出什麽样的药方却是前所未有的一个课题。

一断裂的涵义

葛兆光曾经说过:“断裂是与常规的轨道脱节,与平均的水准背离,它常常是在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上无法确定其来源和去向的突发性现象。”[②]我亦赞成此说,就如一列火车有它自己的轨道,但是由于比较特殊的原因,火车的车厢在运动的过程中与前面车厢脱节,于是后列车厢在这个轨道上慢慢停滞,以致于后人无法辨别其来源及去路。

书法作为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论其处在什麽样的年代,都因为我们的书写工具、记录习惯、特别是文字的普遍使用而代代薪火相传。从最早的文字的产生到因记事的需要而延绵至殷商的如今学术界普遍认为比较成熟的甲骨文,经由占卜贞人的稳定传承从而发扬光大,最终于魏晋时代演进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书法,经历了数百年,上千年的不息传承。而后在盛唐君主李世民的尊王的风尚下引领新时代的潮流,开宋元明清的连续之河!

然而,历史永远不可能那麽顺利的连续着,不管书法的自觉地传承,或是不自觉的延伸,在这种看似连续的外表下,“断裂”的内部现象却时常出现,少则数年,多则上百年。

在此,我对葛兆光的定义,再稍加补充:断裂是一种时间顺序上的文化断层;不连续,是一种逻辑上的文化失去现象。这样,似乎又推翻了文化的连续性,连续似乎是一种不平常现象,而断裂才是一种平常现象。文化甚至在断裂后又不得不与原来的轨道相对接,重新发展下去。需要在传统的文化轨道上走下去的断裂文化,似乎在断裂口处驶入另一轨道,想追摹原来的目标,却不得不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味道。(当然这可能要受到裂口处各种各样的东西的影响,是它在吸收与消化后的一种变异。)

二中国书法文化史中的断裂现象

第一类:显性的断裂。

最明显的例子是宋朝初期的书法现象。由于常年的战乱和外夷的虎视眈眈,在宋代开国后很长的一段时期,书法都没有走上正规的轨道,甚至可说无暇顾及。就这样,百余年过去了,以至于欧阳修大声疾呼“古来书法之废,莫过于今”。那麽宋初书法为何如此颓废?首先,书法自实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样式之后,师生相传的道统一直未绝。即使像南北朝时的长期分裂板荡,“江左风流”也仍由羊欣、智永等人继承下来并传至唐代。五代的动乱,即发生在中原,而且数年就破坏一次,因此使这一绵长的传统遭到致命的阻隔。赵构《翰墨志》云:“本朝承五代之后,无复字画(即指书法)可称。”又云,“书学之弊,无如本朝。”都是有感于国初现状的深切悲叹。这也许是宋代书法积贫积弱的最大原因;其次,师资人才的缺乏固然是一个方面,而优秀的书法遗产遭到兵灾的破坏,更是不可挽回的损失。据《宋史》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记载:“夏四月庚申朔,大风吹石折木,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归。凡法驾、卤薄,……太清楼密阁三馆书,天下州府图及官吏、内人、内侍、技艺、工匠、娼优,府车蓄积,为之一空。”唐人去魏晋未远,留存的名迹尚多,而宋朝经过五代的战乱浩劫,名迹已经大多散佚,只有相对稳定的十国政权还保留了一些,但是即使如此,最后也被统治者作为战利品收归内府,书法遗产的垄断与散佚,使得宋代书法要取得一丝进展,书法家付出的精力与物力比前代要多出数倍。再有,社会风气与政策法令的丕变,使得产生大书法家的土壤贫瘠不堪。[③]

由此可见,宋代的书法在起点上就先天不足。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它特有的发展规律,书法更重笔法的传承和艺术形式的借鉴,而社会的动荡与战乱,则是书法断裂以至不连续的直接原因。在这种类型的断裂中,书法艺术明显与传统脱节,脉络流传的通达性遭到了致命的破坏,文人士大夫在战乱过后的文化续接上无能为力。政治动荡,制度丕变,士人们已经无法顾及文化的连续了。

第二类:隐性的断裂。

㈠在书体演进中,古体文字的“隐退”。

例如:汉唐时期,篆隶先后成为古体,其文化与审美的意义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大篆的问题上,可以认定在唐时已然“失传”。丛文俊语曰:“在古人心目中,小篆是从造字到全部古体的缩影,它所承载的文化与审美信息远远超出其书体样式本身。”从这一段话来看,大篆被作为古文字的一种在汉唐时期已经失去了它的全部地位,而这种书体的失传与消失不能说不是一种书法文化意义上的断裂。同样,早在先秦时代,古蝌蚪文与鸟凤虫书确也存在同样的命运。每一种书体的隐退,不就是一种断裂吗?

㈡唐代“王书大统”独尊的现象。

唐太宗“尊王”,评之为尽善尽美,古今第一,是迎合久经动乱,初具安定的社会心理,也是文治的需要。而其之所谓“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槎枿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赢而不放纵”云云,正是这种文治社会下的需要。尊王羲之书法,则是以损害其他书法——特别是王献之书法——的自由发展为代价的,。王献之书法逸气过父,独领南朝风骚,开唐代狂草先河,但是,由于唐太宗独尊“大王”,使这一倾向严重受挫,终难以跻身庙堂,无以发扬光大。[④]

㈢大文化的“断裂”导致的书法文化的间接断裂。>所谓“大文化”,实是指书法文化所处的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而言的,它是书法文化得以生存发展的先天土壤,是书法文化能够自由壮大的先决条件。大文化的存在与否或断裂与否,直接导致其中的子文化的存在与传承。

中国有句成语:“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亦即此意。一个民族的文化,始终跳动着该民族灵魂的脉搏,以巨大的向心力凝聚着民族成员,因而文化的认同与流传继承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大文

化如果断裂,甚至灭亡,对于整个民族来说,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无怪乎有人说:“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种说法虽然过分夸大了文化之作用,但可以看出文化在社会历史的地位是多麽重要。

书法文化作为“大文化”背景下的子文化,随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呈现有规律的起伏现象。明代中叶以来,在宋时已经逐渐出现并形成的商人地主、市民阶级更加确定。表现在哲学上,首先是从李贽到唐甄许多进步的思想家,作为一股反儒学的异端出现,具有现代解放因素的民主思想,具有市民资本主义的性质。再有是从张载到罗钦顺到王夫之、颜元,虽以儒学正宗面目出现,但具有更多哲理思辨性质,有某种总结历史的深刻意味[⑤]。表现在文艺上,为一种合乎规律性的反抗思潮,更加注重世俗人情。李贽的“童心说”、袁中郎的“性灵说”、徐渭的“真我说”,皆提倡讲真话,反对一切虚伪,矫饰,为个性的性灵解放铺平了道路。特别在书法领域,像徐渭、倪元璐、王铎、黄道周等等一大批书家都把自我的精神追求寓于书法之中,开一代风气。然而,历史的进程远非直线,略一弯曲即是数十甚至于百年,晚明进步思潮在清代遭受到挫折,不但没有发展,而且在保守、反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政策下受到全面打击,甚至消失殆尽。从社会氛围、思想状貌、观念心理到文艺、书法的各个领域,都在倒退性的严重变异。突破传统的解放潮流完全萎缩,有清一代又是一片全面的、僵化的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伪古典主义[⑥]。

很难想象,如果晚明的文艺在清代继续发展,它将会开出多麽典雅骀荡的艺术之花。从某种程度上说,清代所造成的历史文化演进的“断裂”,严重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三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断裂现象

文化,粗略言之,可划分为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两极[⑦]。而在书法文化中,其作为中国人的本土文化、特色文化,其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也随着中国文化的演进,内涵不断丰富与扩展。现将其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发展大略追述如下:

文化的发展总是受制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先民们在解决了衣食住行的物质生存条件的同时,也创造了汉字,而汉字正成了书法成为艺术的第一硬件。除汉字外,书法所需的硬件还有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在借助了以上的物质硬件下,中国书法才有了关于书体的演进与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书写技巧的完善。这种延伸的起点以及变化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以及衍生的各种新问题,我都将其归属于技术体系。

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先后定都于中原,汇聚成华夏文明。西周礼乐文化所代表的宇宙观和秩序感,以及由此散发出来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形成以后三千年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范式。孔子思想因于周礼,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自此,无论个体小国或是泱泱大国,都被伦理秩序融为一个整体,各种文艺形式都被赋予教化的功能。[⑧]《论语·述尔》所载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语,是每一个士大夫从艺自觉遵循的原则,由此可了解中国文化艺术的精神的本质,进而掌握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本质。

如上所述,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子文化,在其发展成长演进的过程中,其价值体系与技术体系在很早就已经同时并举了,并且其艺术本质就与人格外化相互联系,作为最具有活力的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

但是,当代书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冲击。

首先,支撑书法艺术的创作工具和载体遭到了灭顶之灾。上世纪初,硬笔的引进致使毛笔退出社会生活,而到世纪末则又以电脑键盘替代了手工书写,再加以文言文的“隐退”,废除汉字,汉字简化、拼音化,直接导致书法所依靠的硬件体系近于崩溃。

其次,当代书法艺术所依据的传统文化的土壤贫瘠不堪。在二十世纪初期,许多人都将中国落后的原因追溯到传统文化的“落后”,由对政治文化的逆反波及到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到六十年代,“”有一次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洗礼”,使得书法文化的生存土壤又遭受了扫庭犂穴的毁灭,以待人几乎堕于文盲文氓之溷。接着,“改革开放”大潮席卷了中华大地,现代文明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使得文化传统兼具了继承性与变异性;中国社会要向西方看齐,中国文化亦必受其改造。西方文化的涌入,使得中华“大文化圈”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与冲击,外夷文化入侵到我们当代“无传统文化积淀”的新生代中。可以说,在“高势位”文化入侵后,随着近百年来政治经济的变动与融合,中国“大文化”各层面都在发生转型。这种转型,直接使书法子文化在大文化圈的激变复杂的断裂与连续下,呈现出“文化缺失”或“文化断裂”现象。

最后,伴随着毛笔和文言失却社会基础的同时,书法在当代最终丧失了它的接受主体——大众。在古代,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皆是笔墨纸砚,毕至案头,终日赏玩,“书写”融入生活。但是当代书法活动却蜕变为一种仅为少数人从事的艺术活动,其负面却导致“笔墨泛滥”,书法丧失评价标准;而从废除汉字、简化汉字到走拼音化道路,直接阻断了书法作为精英文化与大众的亲和力;再加以文言文的隐退,不只是造成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典籍阅读的困难,更是使人们对书法表现形式隔膜化[⑨]。当代能够欣赏读懂书法作品的普通大众已是少之又少,形成了书法接受主体的“断裂”。

的确,当代书坛已经步入“展厅时代”。而“展厅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于古时文人雅集式的书法交流,为了片面追求“展厅效应”,创作者失去了书法艺术精神和自我精神的依托,为了创作而创作,为了技法而技法,从形式到形式,从形式感到视觉冲击力,无所不用其极,而且愈演愈烈,完全一种“制作化”“装饰化”。梁培先先生曾说:“将书法纳入到视觉艺术的行列,书法极有可能沦为一种黑白的抽象画——这意味着(书法)自我艺术身份的丢失,而一旦自我艺术身份丢失,就必然引发连锁反应,诸如与文化本源之间关系断裂、文化身份的模糊不清等重大问题。”[⑩]断裂一词,真可谓是击中要害。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致使书法创作者与书法理论者分工愈加精细,结果使得书法理论者过多地关注理论,而缺乏技法锤炼,而书法创作者更多地关注技法,关注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而不注重文化修养的提升,这样的后果直接使当代书法人对于书法本体意义上的哲学依托、价值寄托与书法的书写性缺乏相应的关照,从而导致了技与道的分离,导致了书法文化的人格化断裂。

结语

在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呈现出独特的光芒,即使是“断裂”,文人士大夫也力求上溯传统,与之对接,以弥补文化上的“不连续”,使文化能够发展下去。然而,当代文化断层的因果链条导致我们这一代人的失忆、错位与误解。当我们重拾传统经典的时候,我们的心态是何等的感慨与悲愤,一面是为孳乳着我们的“神貌不合”的“断裂”文化而发出的无奈悲叹,一面又要为这个断裂的

社会、异化的人生拨云见日,沿着前人断裂的历史向前“接着写”下去。

宋代黄庭坚评品苏轼书法为宋朝第一,除了“笔圆而韵胜”以外,就是“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黄庭坚《书缯卷后》语:“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或问不俗之状,老夫曰:难言也。视其平居无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从以上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黄庭坚对于习书的态度。对于某人来说,其完整的人格不外有二,一是胸中有道义,二是要有圣哲之学的滋润与熏陶。缺一而不全也。此种士人的高尚之气质也是书法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原因。

然而当代

这种士人精神却衰落了,这直接导致了士文化的衰落和书法文化传统的断裂。当代的书法人需要批判的精神与独立的意识,需要对书法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甄别能力,更需要把书法文化精神在当代社会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①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收入余英时《历史与思想》,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一九七六年,一九九二年。②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③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④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二OO三年十月第一版。⑤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⑥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二OO三年第二版。⑧吴振锋,《文化断裂中的文人书写》,《书法》杂志,二OO六年第八期。⑨梁培先,《改造与失衡——试析形式结构对当代书法创作理论的影响》;《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黄河出版社,二OO三年五月。

[①]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收入余英时《历史与思想》,第一二四,一二五页,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一九七六年,一九九二年。

[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十、十一页。

[③]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第二,三页。

[④]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第九页。

[⑤]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二OO三年十月第一版。第一七O页。

[⑥]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二OO三年十月第一版。第一八一页。

[⑦]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二OO三年第二版。第十六页。

[⑧]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第十三,十四页。

断裂现象范文篇6

关键词:热轧窄带钢轧机;断裂;预防措施

1.前言

莱钢轧钢厂500mm热带是一条全连续热轧窄带钢生产线,具有轧机精度高、检测系统完善等特点。整条生产线共有十六架轧机,分粗轧机组和精轧粗轧两部分,粗轧部分由八架轧机组成,布置形式为立、平、立、平、平、立、平、平;精轧部分由八架轧机组成,布置形式为立、平、平、平、平、平、平、平。

粗轧机组轧机较多,因此轧辊消耗较大,同时为了提高轧机的生产率,已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来改善设备性能和轧制工艺,特别对粗轧机轧辊的断裂做了许多有益的研究,但是轧制条件变得愈加苛刻,并且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轧辊断裂现象还时有发生,不但造成经济上的直接损失,还由于断辊停产,减少了产量,增加了热轧废品,增加了能源消耗,因而增加了总成本。据不完全统计,仅粗轧辊断裂年损失约40万元,停产时间约17万元,利润约30万元,综合经济损失年平均约87万元,约占总成本的0.54%。因此研究轧辊断裂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实际综合情况做了具体研究并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2.轧辊断裂的原因

轧辊是轧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热轧时轧辊承受各种载荷及在复杂的条件下工作,如果再加上操作不当往往会造成轧辊断裂。断辊的原因很多,下面从轧辊断裂的部位来具体分析。

2.1.在轧辊辊身处断裂

从断裂现象看断裂部位绝大多数在辊环处,断裂截面为不规则的斜面或垂直截面。断辊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轧辊质量(1)粗轧平辊机组为二辊轧机,工作辊与高温板坯直接接触,并承受各种载荷,因此要有良好的耐热性,如果轧辊辊身硬度随轧辊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幅度较大时,说明轧辊的耐热性较差,将严重影响轧辊的整体性能。(2)从轧制条件看要求轧辊还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适当的硬度和强度。轧辊周期承载引起的表面层机械疲劳,轧辊表面经受轧件的周期加热及冷却水的周期冷却而出现的热疲劳,都将引起轧辊的磨损并出现热裂纹。辊身硬度与辊身的抗热裂纹性成反比,辊身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但其耐抗热裂纹性能越脆弱。一般来说轧辊的耐磨性及辊面硬度与辊身沿直径方向的硬度差有关,因此希望沿轧辊直径方向的硬度差越小越好,并且硬度适中。

2.1.2.轧制条件(1)轧辊承受各种载荷:A:液压装置加在两端的轧制压力。B:轧件变形时的反作用力。C:承受冷热作用下的交变载荷。轧辊转动一周的温度波动如图1-1所示。

D:轧件咬入轧机时的冲击载荷、机械转动产生的扭拒力及轧辊与轧件、轧辊之间的摩擦力。E:轧辊受冲击时弹跳所产生的力。2)轧辊局部过载或受不均匀载荷。A:较低的钢温。B:由于调整不当轧制中心线较大偏移而引起轧制力分布不均,或压下量分配不合理,有的机架负荷过大。C:由于轧件头部缺陷而导致缠辊。

D:有异物带入轧辊。

在实际轧制过程中低温钢的轧制较常见,对轧辊的损坏也最大。由于轧件头部钢温偏低加上冷却水的作用,轧件头部在咬入轧辊时对轧辊的冲击相当大,如果轧件整体温度偏低,轧件塑性下降,变形抗力增加,将可能导致断辊。低温轧制的现象有五种:第一种是加热炉违反加热规程,大火急火加热,钢坯受热不均匀,烧透性差,致使表面和内部温差大,或在纵向上由于炉道产生的水印,钢温较低。第二种轧机能力比加热炉能力大,有时生产节奏过快,加热炉满足不了生产要求而轧制低温钢。第三种是在轧制过程中由于轧线上出现的各种故障影响了正常轧制,此时的加热炉处于保温状态,恢复生产时升温时间不足而开始轧制。第四种由于炉门的保温能力较差致使靠近炉门的钢坯温度较低,开轧时轧辊及轧线设备比正常轧制时的温度偏低因而轧辊的承载很大。第五种是加热炉装钢坯时冷热坯混装,热坯达到轧制温度开轧,而夹杂在其中的几支凉坯还没达到工艺所要求的温度,导致低温轧制。

2.2.轧辊在辊身与辊径处的断裂

这种断裂方式占轧辊断裂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这种断裂除含有上述原因外,一般属于疲劳断裂,轧辊辊身与辊径的交接处所受的弯曲应力最大,也是应力集中的区域,对裂纹和缺口非常敏感。这些裂纹和缺口包括轧制过程中轧辊磨损产生的热裂纹及车痕、铸造和冶金缺陷。轧制过程中产生的热裂纹及其车削后残留的裂纹是导致断裂的主要因素。

2.2.1.轧制过程中在变形区内轧辊跟轧件接触,由于单位轧制压力和钢温都很高,且辊面受到交变的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的作用,在轧辊的工作层内产生了交变热应力,并且这种应力在冷热条件下交替变化。轧辊的屈服点随着轧辊温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当辊面的合成应力超过了降低后的屈服点时,辊面局部发生微塑性变形,经过一定时间后,辊面就会出现微裂纹。周期性的循环又促使轧辊内的裂纹持续发展。

2.2.2.裂纹不断延伸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冷却水渗透到裂纹内,并受热变成蒸汽体积增大,对裂纹继续破坏加大。同时,在变形区内轧件与的轧辊接触摩擦力方向改变及各种外力的作用,所有这些因素多次反复变化,导致裂纹不断扩展,轧辊的承载能力逐渐下降,直至无法承载负荷而突然断裂。

2.2.3.裂纹产生以后,重新上机使用前,为了减少轧辊消耗,在车削时裂纹一般清除不彻底,但使用时的换辊周期同轧辊完好时周期一样,致使残余的裂纹继续扩展。

2.2.4.为了延长轧辊使用寿命,采用堆焊方式修补,由于补焊不良或多次补焊造成表面应力集中,产生内应力和裂纹。

3.减少或预防轧辊断裂的措施

3.1.根据轧制钢种、规格和设备的工艺参数选择合适的制造厂家,保证轧辊质量。轧辊要有合适的硬度、耐磨性、耐热裂纹性,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适当增大辊身与辊径结合处的强度,以防止轧辊大面积剥落甚至断裂。

3.2.实行轧辊入厂检验制度,对新进的轧辊仔细检查尺寸是否合理,硬度是否合适并检测径向硬度是否均匀,进一步作内部组织探伤,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使用,并和制造单位磋商解决。

3.3.在生产中正确执行加热和轧制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工艺纪律。轧制过程中根据轧机实际运行的情况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避免轧辊局部或个别轧机载荷过大。

3.4.根据实际情况执行合理的换辊周期,加强轧辊的整备工作,提高操作水平,尽量避免人为失误。

3.5.确定合理的冷却水系统,根据轧制要求选择合适的喷嘴形状和喷水部位,并保证冷却水的压力、流速、水量、水温、水质以及冷却水管的畅通,为轧辊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3.6.新材质轧辊的实验及应用:由于目前使用的球墨铸铁辊,承受弯曲应力的能力较差且强度较低,经过与轧辊厂家的探讨,高铬钢材质的轧辊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磨性、咬入性能,且在中宽带使用效果较好,已与厂家联系定作准备试用,另外高铬钢轧辊还具有良好的堆焊性能可重复利用。

断裂现象范文篇7

关键词:发动机悬挂;失效;断裂;技术改造

小型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升功率高、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在涡喷、涡桨、涡轴和涡扇发动机在各类飞机上的大量应用的今天,小型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仍因其优点受到青睐,特别在小型无人机上应用很广[1]。公司生产的无人机采用POLINITHOR250二冲程航空发动机,重量18kg,动力为26.46kW(36马力),采用3点悬挂方式固定。

1测试失效现象描述及失效原因分析

1.1发动机挂架失效现象。POLINITHOR250二冲程航空发动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可靠等优点,采用3点固定的方式,如图1所示,图1a为发动机及其悬挂杆,图1b为发动机三维模型,图1c为在测试中发动机悬挂之一与测试架装配在一起的(椭圆圈中所示)。在给发动机输出轴装配上桨毂及桨叶后点火加油后,螺旋桨转速升高过程中未见异常,在转速升至2000r/min后运行约1min,实然出现发动机从测试架上倾斜、螺旋桨叶片触地断裂飞溅的事故,马上减油停机检查。1.2失效原因分析。检查后发现,发动机悬挂3个支架,其中2个完全断裂,另一个也弯曲变形严重,导致了发动机失去重心,严重倾斜,发生本次事故,图2所示为损坏的悬挂支架。图2a为发生事故后,从发动机上拆下来的损坏的挂架,可以看出,此挂架发生了严重的弯曲变形,并在表面发生了明显的磨损;图2b为事故中折断的发动机挂架,由此图可以看出,此挂架与发动机连接的圆孔处发生了折断,而用于固定在测试平台的左侧圆孔处出现了明显的半圆形黑色痕迹,而右侧的圆孔处出现了明显的磨损印痕;图2c是挂架减振块上橡胶脱落后的情况。由图2b中孔周围的黑色痕迹及磨损印痕可以判断,在挂架失效前,挂架上固定的橡胶减振块与挂架发生了强烈的磨擦,也就可判断发动机在挂架失效前发生了剧烈的振动,振动导致了减振块从挂架上脱落,从而引发更大的振动,导致挂架断裂而失效。由以上分析可知,过度振动是引发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只有找到引发振动的原因,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事故的再度发生。1.3挂架界面微观分析。图3a为发动机挂架减振块橡胶与钢质嵌块断裂后的界面宏观照片。由图3a可以看出,中间部分为白色钢质,周围为黑色橡胶,可以判断两者之间的断裂为混合型断裂形式,在中间局部区域橡胶与钢材结合性不好,从而导致从界面开裂;周围区域从橡胶内部断裂,这说明在此区域内橡胶与钢材之间结合强度好,从而在橡胶内部开裂;图3b为减振块断裂界面的光学显微照片(×50),由图可以看出,橡胶上有许多微裂纹及孔洞(图中箭头所指处),工作过程中在这些区域产生了应力集中,导致了橡胶从此界面处断裂;图3c为挂架断裂的断面宏观照片,可以看到明显撕裂唇,是由于受力明显超过其强度极限造成的。1.4发动机挂架失效原因及改进方法。由以上分析可知,发动机挂架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发动机振动过大,从而引起橡胶减振块上的钢质螺栓从两者的界面上断裂,断裂的原因可能由于两者的界面结合不好,加之橡胶中有细小的缺陷(裂纹、孔洞等)导致了减振块脱落,从而导致挂架断裂。经过测试,发动机振动过大不是发动机本身的问题,经分析可能由于安装在发动机输出轴上的螺旋桨叶片、桨榖及相关配件动平衡存在问题引起的。在接下来的测试中,首先将桨叶片、桨榖及相关的配件进行动平衡检测,并经过相关处理,使其达到动平衡的相关技术指标,再将其安装到发动机输出轴上,并改用了通孔型减振块,也避免了减振块失效带来的风险。没有再出现发动机悬挂件失效的问题。

2结束语

断裂现象范文篇8

沂沭断裂带北段活动构造遥感地质解译

1.活动构造遥感地质解译标志遥感构造研究的基础是显示在图像上的客观存在的地质构造现象。一条规模较大的活动断裂,可以控制晚第三纪、第四纪的沉积及其相应时代的岩浆喷发,沿断裂形成各种构造地貌,造成断层两侧的地貌差异、扭动变形与水系的同步转折等。因此,它们的活动状态,在卫星图像上可以通过形态特征信息和色调信息进行判定。活动断裂遥感影像标志可归纳为垂直错动标志和水平错动标志。在活动断裂遥感地质解译中,水平错动标志要比垂直错动标志易于识别。(1)垂直错动标志通过卫星图像中活动断裂的垂直差异错动的影像信息特征、形态特征等分析对比,归纳总结出以下主要垂直错动标志:①地层断错标志,活动构造两侧地层岩性成份的差异、地质体的厚度差异、地层的拖曳现象等,在影像特征上主要表现为两侧色调的差异及灰阶的差异、第四系和基岩的明显分界线、黄土地区的连续滑坡弧的出现、植被的生长状况的不同等,这在遥感影像上都是十分明显和清晰的。如上五井断裂,断裂两盘明显的地层差异特征十分明显(图6(a));②断层崖和断层三角面标志,断裂的垂直差异错动是一盘表现为强烈上升,沿断裂往往形成了陡峭的断层崖(陡坎),或者发育了一系列整齐排列的断层三角面。在遥感图像上,断层崖(陡坎)与断层三角面的形态典型影像特征一般表现为暗色调阴影比较明显,易于鉴别,是断裂垂直差异错动的重要标志,通过影像判读还可以获得活动断裂垂直错动的信息;③水系展布特征变化标志,垂直差异错动显著的活动断裂两侧,常常呈现不同的水系形式,活动断裂通常成为两种水系形式的转折点,在上升盘,水系形式一般呈深切的树枝状水系或格子状水系,在下降盘,一般形成了浅切割的树枝状水系、平行状水系、羽状水系或扇形水系,水系特征在卫星图像上,影像清晰,形式典型,是判读断裂构造的最主要影像标志之一;④冲—洪积扇的标志,断裂两侧强烈的垂直差异错动,往往造成断裂两盘形成了两种对照鲜明、地形反差大的地貌类型,抬升的一盘隆起成为山地,下降的一盘发育了一系列冲—洪积扇,它们沿断裂呈整齐的线状排列,扇顶部明显受活动断裂的控制,有时同一条活动断裂控制着几期洪积扇或冲积扇发育,可以作为断裂经历了几次垂直差异错动和相对稳定的变化过程的识别标志,它是活动断裂的阶段性隆升所致,在影像上表现为几期冲—洪积扇的叠加,如临朐上五井镇西部的山脚下,由于上五井断裂的控制作用,山前的洪积扇前缘沿一条直线分布(图6(a));⑤地貌形态变化标志,各种地貌形态都是新生代以来,内、外地质应力联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利用地貌类型对比法,往往可以在卫星图像上分析断裂垂直差异错动的状况,在影像特征上主要表现为地形上形成陡坎、两侧地貌类型有明显差异,夷平面及河流阶地的高度差异,沙丘、泉水、水井等沿一条直线定向排列,断层切割山体形成负地形,负地形呈直线状排列,如沿益都—无棣断裂负地形和水塘呈直线状分布(图6(b));⑥湖泊与断陷盆地标志,断陷湖泊与断陷盆地的发育,是断裂活动的重要佐证,活动断裂常常控制着盆地与湖泊的边缘,而另一侧为隆起,反映了断裂的垂直差异错动,再一种情况是多个断陷湖盆的线状展布,受同一条活动断裂的活动所控制,在影像特征上,两侧色调呈现明显不同,尤其在湖泊的边缘,湖岸线状特征较明显,在卫星影像上,这类标志比较容易鉴别和对比,如上五井断裂控制临朐盆地发育。(2)水平错动标志通过卫星图像中活动断裂的水平错动的影像信息特征、形态特征等分析对比,归纳总结出以下主要水平错动标志:①岩性地层标志,断裂活动可以引起两盘地层的牵引、拖曳、变形、褶曲与断错,在卫星遥感影像上,主要表现为地层的重复与缺失、岩层产状的突然改变、地质体的错开、正负地形的不对称接触,在遥感影像图上,断裂两侧颜色特征的差异十分醒目,容易识别,如双山—李家庄断裂,由于断层两侧地层存在明显差异,在断层两盘形成不同的纹理色调(图6(c));②地貌形态标志,现代地貌形态一般都是新生育成形的,因此当活动断裂具有较大的水平错距时,往往山脊、山嘴、条带状剥夷面等被错开,并发生扭动变形,在遥感影像上,不论其上部有无覆盖层,这些标志都比较明显,在遥感解译中相对比较容易判读,例如,在郯庐断裂带的4条断层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两堑夹一垒特殊地貌(图6(d)),在地堑内发育沂河、沭河水系,富水,影像呈深色调;③盆地和湖泊的扭动变形,受活动断裂控制的盆地与湖泊,当断裂两盘发生显著的水平错动时,它们的形态往往发生扭动变形,这种扭动变形与一些大规模的活动断裂有关,在影像上表现为一些大范围的变化;④水系格局的异常,断裂两盘的水平错动导致穿过活动断裂的河流和冲沟发生同步转折和扭曲,活动断裂水平错距的大小,左旋和右旋错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导致河流和冲沟在平面上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是一种判断断裂水平错动的重要标志,如受上五井断裂控制,沿断层线出现水系“肘”状拐弯,受高崖—刘家庄断层控制,影像上呈深色调的水点沿断层的走向分布,宏观上在一条直线上,受安丘—莒县断裂控制,潍河的下游呈直线状流入莱州湾,不对称平行状、不对称树枝状、帚状水系等都是由于断裂的垂直差异错动所引起的;⑤洪积扇形态的变形,洪积扇、冲—洪积扇的发育,虽是活动断裂垂直差异错动的标志,但当它们的形态发生偏扭变形,扇形地的中轴线与断裂斜交时,往往表征了活动断裂兼具水平错动,而且其偏扭摆动方向反映了所在盘的水平运动方向;⑥谷地的同步不对称,在断裂水平错动过程中,跨断裂河流常常发生同步的旁蚀作用,造成两岸谷坡不对称,而旁蚀形成的侵岸和陡谷坡即反映了该盘的前进方向,卫星图像上,缓谷坡的色调较浅,第四系发育较好,陡谷坡的色调较深,常可见到侵蚀壁、侵蚀崖的发育,阴影明显。自然界中,单纯的水平错动或单纯的垂直错动是极少见的,所以,在卫星影像图上解译和判读活动断裂时,需要兼顾水平错动和垂直错动的标志。2.活动断裂遥感地质解译本次工作共解译出145条断裂,据其规模和对城市建设的影响程度以及对地质体的控制和活动情况等,将其分为三级。重点对一、二级断裂构造一级断裂构造是指控制区域沉积作用、构造变形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及成矿作用,断裂切割深度大、延伸长,对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线性断裂构造。区内一级线性断裂构造有4条:昌邑—大店断裂、安丘—莒县断裂、沂水—汤头断裂和鄌郚—葛沟断裂。二级断裂构造是指切割深度较大、延展较长、对次级盆地有控制作用或改造作用,它们常是不同地质断块的构造边界,控制三级断裂构造,对中强地震具有控制作用。区内二级线性断裂构造主要有19条:青州西—石头沟断裂、上五井断裂、朱刘店断裂、潍县断裂、高崖—刘家庄断裂、平原断裂、温泉—大石戈庄断裂、景芝断裂、昌乐西断裂、朱刘店—王望断裂、白浪河断裂、甘泉庄—苗山断裂、双山—李家庄断裂、益都—无棣断裂、昌乐—广饶断裂、寒亭—坊子断裂、上口镇—岞山镇断裂、二十里铺断裂、广齐断裂等。系统归纳和总结了23条一、二级断层的影像特征和解译标志,编制沂沭断裂带北段的遥感地质断裂构造解译图(图1)。解译结果表明,区内发育北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4组断裂。北北东向断裂和北西向断裂为区内的主要断裂,为一级和二级断裂,两组断裂全新世至晚更新世有过不同程度的活动,部分为早中更新世多断裂,对强震和中强地震具有控制作用。公元前70年安丘7级地震发生在昌邑—大店断裂和安丘—莒县断裂控制的地堑内,1829年6.25级地震发生在上五井断裂与双山—李家庄断裂和益都—无棣断裂交汇部位。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断裂,多为次级断层,为前第四纪断裂,部分为早中更新世断裂,这些断裂对区内5级以上地震无控制作用。

沂沭断裂带北段活动构造遥感地质解译的野外检验

在遥感地质构造解译的基础上,重点对上五井断裂、双山—李家庄断裂、鄌郚—葛沟断裂、沂水—汤头断裂、安丘—莒县断裂、昌邑—大店断裂6条主要活动断裂进行了野外地质考察,对解译成果进行了野外实地检验,检验率为100%。说明在研究区内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地质构造是可行的。采集了5个断裂测年样品,进行了断裂活动性鉴定,获得了上五井断裂、双山—李家庄断裂、鄌郚—葛沟断裂和安丘—莒县断裂的新活动地质剖面和活动年代数据。野外地质考察与检验剖面论述如下。1.安丘—莒县断裂安丘地震台西侧地质剖面安丘—莒县断裂在安丘市地震台西侧有良好的线性构造影像(图6(e))。野外地质考察发现,断裂发育在白垩系王氏组暗紫红色砂页岩、砂砾岩中(图2),断裂面陡立,产状为110°∠87°。沿断裂发育构造透镜体、断层泥。东盘为暗紫红色砂砾岩,向西缓倾斜。西盘岩性为暗紫红色砂页岩。在断层露头中采集了断层泥热释光测年样品,测试年龄为(20.49±1.74)Ka,表明安丘—莒县断裂晚更新世有过活动。采样点,~○下降泉,①残积层,②紫红色砂岩(k2w),③暗紫红色砂砾岩(k2w),④断层破碎带图2安丘—莒县断裂安丘地震台西侧地质剖面(图1中4号考察点)2.唐阝吾阝—葛沟断裂唐阝吾阝镇西寺山北冲沟南壁地质剖面鄌郚—葛沟断裂在遥感影像上活动断裂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清晰的色调界线。在鄌郚镇西侧有良好的线性构造影像(图6(f))。野外地质考察发现,断裂发育在寒武—奥陶系与白垩系王氏组。断裂产状为110°∠77°,为正断层。岩石强烈挤压破碎,呈直立片状,局部发育揉皱。次级裂面、断层泥、断层角砾岩、构造透镜体等十分发育。在该处一东西向的冲沟的南侧,第四系黄土层在断裂通过处被断错(图3),显示断裂的活动性,热释光测年结果表明,断裂活动时间为(11.59±0.98)Ka之后。3.双山—李家庄断裂青州市五里镇赵河村东的砖厂南地质剖面双山—李家庄断裂在卫星影像上活动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断层三角面、陡坎线状分布、微地貌、山脊左行错移、控制现代地形,控制临朐盆地的北边界、不同地貌单元的分界线、色调异常线、不同地质体线状接触界限,影像清晰,线性特征明显。青州五里镇西侧有良好的线性构造影像(图6(g))。野外地质考察发现,断裂在青州市五里镇赵河村东的砖厂南河岸处第四纪黄土剖面有显示,双山—李家庄断裂由两个反倾的倾角陡峻的正断层组成,两断面间距离约100m,构成一地垒构造(图4)。F1断层产状为50°∠70°,为正断层。断层北东盘为夹薄层黄土的砂砾层,南西盘为寒武系凤山组竹叶状灰岩、薄层灰岩与页岩组成。F2断层产状为240°∠75°,断层北东盘为为寒武系凤山组竹叶状灰岩、薄层灰岩与页岩组成,南西盘为第四系含砂砾夹层的黄土组成。在断层F1北东盘黄土层中取样,热释光测年值为(16.73±0.57)Ka,说明双山—李家庄断裂活动时间应为16700年后。图3鄌郚—葛沟断裂鄌郚镇西寺山北冲沟南壁地质剖面图(图1中3号考察点)采样点,①含少量小钙质结核的黄土,②含钙质结核的暗黑色图4双山—李家庄断裂青州市五里镇赵河村东的砖厂南地质剖面图(图1中2号考察点)采样点,①含少量小钙质结核的厚层黄土,②含砂砾夹层的黄土,③夹薄层黄土的砂砾层,④寒武系凤山组竹叶状灰岩、薄层灰岩与页岩4.上五井断裂五井镇茹家庄桥东约100m处冲沟南地质剖面上五井断裂在卫星影像图上活动断裂特征十分明显且典型,表现为不同色调的线性界面、不同影纹的界线、山区与盆地不同地貌单元的分界线、冲洪积扇前缘呈直线状、断层三角面及断层陡崖成清晰的直线分布和水系同步拐弯。在断裂东侧的临朐盆地内发育一系列与断裂近于直交的小型梳状水系。在五井镇茹家庄东西两侧有两条十分清晰的平行线性构造影像(图6(h))。野外地质考察发现,在茹家庄西侧的线性构造影像为老断裂的继承性活动,而茹家庄东侧的线性构造影像具有新生性活动特点。在茹家庄桥东约100m处第四纪河流相砾石层被断错(图5),断层走向北东40°,倾向南东,倾角57°,断层为正断层。断层上盘自下而上为:④含钙质结核黄土,结构疏松,含豆状团粒,孔洞发育,柱状节理不发育,厚约2m;③砾石层,呈楔状,砾石成份为石灰岩,磨圆度一般,砾径一般2~4cm,砾石被砂泥充填,胶结中等;砾石层中夹少量黄土;②砂砾石层。下盘为含砾砂土层。在上盘砾石层中取黄土热释光样,其测年值为19.41±0.79Ka,说明断层活动时间应为19000年之后。采样点,①黄土,②砂砾石层,③砾石层,层中含少量黄土,④含钙质结核黄土,含豆状圆粒,孔洞发育,⑤含砾砂土层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上五井断裂茹家庄桥东断裂活动剖面的发现,说明断裂活动具有方位上的继承性,活动位置上的新生性,即断裂活动的迁移性。上五井断裂茹家庄桥东断裂活动剖面发育上五井断裂主断裂的东侧100m处,第四纪河流相砾石层被断裂断错。断裂活动的迁移性在中国东西部的许多重要活动断裂上具有普遍意义。本项研究为安丘—莒县断裂1∶5万条带状活动断层填图(022929)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资料,为确定沂沭断裂带北段断裂的空间分布,评价沂沭断裂带北段的断裂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提供依据。沂沭断裂带北段活动构造遥感地质解译与检验的实践证明,具有周期性、视野宽广和信息丰富的遥感数据和便捷快速的图像处理技术,在断裂构造探查和活动性鉴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作者:王华林王纪强工作单位:山东省地震工程研究院

断裂现象范文篇9

高速钢丝锥、板牙是广泛用于玛钢管件、不锈钢管件、阀门、石油机械、压力容器等各种机械零件内外缧纹加工的高效加工工具。由于被加工件强度高或被加工件质量不稳定,再加上丝锥、板牙制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往往导致机用丝锥、板牙的早期失效。机用丝锥、板牙的主要失效形式包括断裂、崩刃、磨损等。由于以这三种方式失效的丝锥、板牙都远未达到正常的使用寿命,因此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分别进行分析。

1.断裂

断裂主要发生在丝锥上(板牙较少发生断裂),一般是沿丝锥整个横截面裂开。笔者通过对大量丝锥断裂失效案例的分析,认为丝锥断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焊接不良

为节省昂贵的高速钢,丝锥柄、刃分别采用45钢与高速钢经摩擦对焊而成。大量的丝锥断裂是由于焊接不牢造成的。丝锥的焊接质量主要由焊接摩擦压力、摩擦时间、顶锻压力及顶锻时间决定。摩擦阶段要使45钢和高速钢接触面上的低熔点化合物等有害杂质都被挤出,最后在适当的顶锻压力下挤压在一起。

焊接时,由于45钢在高温下强度很底,在摩擦压力下会产生很大的压缩变形,形成很大的翻边;而高速钢由于有足够强度使翻边很小,这就使待焊表面高速钢一侧的低熔点化合物未被完全挤出,焊后容易产生裂纹,在丝锥使用过程中裂纹扩展造成断裂。

此外,丝锥焊接后如果消除应力不及时,也很容易在热影响区产生断裂。

因此,在生产中我们采用在45钢一端加保护套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见图1)。由于保护套限制了45钢被过量压缩,保证了焊接时摩擦压力传递到高速钢一侧,使其翻边增大,接触面上的有害杂质被挤出来,焊接很牢固。同时焊接后要立即将丝锥投入到保温炉中退火,以消除焊接应力。

(2)结构不合理

若丝锥结构设计不合理也会造成断裂。

①丝锥有效截面积过小,导致单位截面积承载力过大,超过丝锥强度极限时发行的断裂。

②丝锥截面过渡处尺寸差别太大或没有设计过渡圆角导致应力集中,使用时易在应力集中处发生断裂。柄、刃交界处的截面过渡处离焊口距离太近(即图2中S过小),导致复杂的焊接应力与截面过渡处的应力集中相迭加,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导致丝锥在使用中断裂。

(3)热处理工艺不当

丝锥热处理时,若淬火加热前不经预热、淬火过热或过烧、不及时回火及清洗过早都有可能导致丝锥产生裂纹。

(4)使用不当

丝锥在使用中遇到高硬工件、尺寸不规范工件或加工时丝锥与被加工件不同心,导致扭力过大,也可能导致丝锥折断。

2.崩刃

崩刃是丝锥、板牙使用中早期失效的另一种主要形式,其表现为切削刃崩掉,丝锥、板牙无法正常使用。导致丝锥崩刃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原材料质量问题

我厂采用W6Mo5Cr4V2或W9Mo3Cr4V作为制造丝锥、板牙的原材料,经淬火、回火后硬度一般在64~66HRC,材料脆性很高,强韧性较低。当原材料中化学成分C及杂质S、P、Si、Mn超标时,会使丝锥脆性增大;当低倍组织中存在夹杂气孔、组织疏松时,也会使材料脆性增加,造成丝锥使用时崩刃。

原材料碳化物不均匀度过大,丝锥也容易崩刃。若材料组织中出现大块碳化物,丝锥使用过程中大块碳化物处会产生集中应力,使大块碳化物脱落,造成崩刃。若一次碳化物出现网状分布,由于碳化物网对基体有割裂作用,因此也易使丝锥崩刃。通过对实际使用中出现崩刃和完好无损的丝锥切削刃进行金相观察,发现未崩刃的丝锥中碳化物细小、圆整、分布均匀,而发生崩刃的丝锥中碳化物分布不均、呈堆积状或颗粒较大。

(2)热处理不当

丝锥热处理不当如淬火加热温度过高、回火不充分等都会导致崩刃现象。

丝锥热处理时如出现过热,其组织晶粒度将变粗大。经验表明:淬火晶粒度大于9.5级时,材料组织的脆性将增大。而热处理严重过热时,组织中的碳化物将在晶粒边界聚集后析出,碳化物出现脱尾,甚至出现半网状碳化物。这样的组织使得丝锥、板牙变得非常脆,使用时容易崩刃。

此外,丝锥淬火后的回火也很关键。如果回火不充分,组织中残余奥氏体较多。由于丝锥、板牙加工螺纹时切削阻力很大,丝锥与工件接触部分温度很容易升高,当再次冷却时,组织中未转变的残余奥氏体将会有一部分转变成马氏体。这部分马氏体在丝锥下次使用前是未经回火的,而未经回火的马氏体非常脆,容易导致崩刃的发生。

我们在质量检测中针对回火炉内温度分布不均匀造成一部分丝锥回火不充分的问题进行改进,同时采用560℃×1小时三次回火,使丝锥全部达到充分回火,大大减少了崩刃现象。

3.磨损

丝锥、板牙的磨损是指丝锥、板牙使用时间不长,其切削刃就被磨掉一部分,使牙型尺寸变小而无法使用。导致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基体硬度低

材料成分中C及合金元素含量低或碳化物不均匀分布可导致硬度低。淬火加热不足、表面脱碳、表面腐蚀都可使丝锥表面硬度降低而导致耐磨性不足。

(2)磨削退火导致耐磨性下降

有时丝锥、板牙的基体硬度正常,但在切削时仍易磨损。在排除了被加工件异常的因素后,对参与切削加工的丝锥牙型进行了硬度测试,发现有一部分牙尖较软。经分析,发现由于磨削时吃刀过大,牙型温升太快,产生了磨削退火,导致牙尖硬度降低,耐磨性不够。经改进磨削工艺后,丝锥耐磨性显著提高。

4.丝锥失效的预防措施

(1)精选材料:严格控制丝锥材料的化学成分、低倍组织及碳化物不均匀度。

断裂现象范文篇10

教学目的]1、使学生深化对化学反应的本质认识;2、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重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难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原因[教学过程][提问]从物质结构(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针对学生的回答总结]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组成微粒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过程。也就是说,就是旧键断裂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新键形成的过程。例如,在2HBr+Cl2=2HCl+Br2反应中,H—Br、Cl—Cl断裂,形成H—Cl、Br—Br。[板书]一、化学反应的实质及条件:1、化学反应就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提问]上述反应中,H—Br、Cl—Cl的断裂是否是自发产生的呢?(学生思考讨论)[讲解]分子中化学键并不会自发断裂的。只有分子间相互碰撞,化学键才可能断裂,反应才能发生。[板书]2、反应物微粒间的碰撞是发生反应的先决条件。[提问]是否所有的的碰撞都能使化学键断裂、化学反应得以发生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2倒数一段到P34第一段,回答上述问题。(学生阅读,并汇报答案)[讲解]分子间的碰撞与打篮球相似。正如图2-2所示。图(1)表示能量不够;图(2)表示虽能量足够,但是没有合适的取向;图(3)则表示有足够的能量和合适的取向,于是发生有效碰撞。[总结并板书]3、必须是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反映。有效碰撞的条件是:1)微粒要有足够的能量;2)有合适的取向。4、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讲解]由于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时,化学反应才能发生。因此,改变反应体系中的活化分子数目,就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接下来一起研究外界条件改变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引起速率改变的原因。[板书]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引导学生完成实验2-2](学生完成实验,并汇报现象)[总结现象]加入1mol/L盐酸的试管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而加入0.1mol/L盐酸的试管气泡很慢。[提问]根据这一现象,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思考并归纳)[讲解]浓度大的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的速率比浓度小的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的速率大。因此,由此实验推知,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设问]该结论是否适合所有的化学反应?请同学们继续完成下列实验。补充实验:往装有1ml的0.05mol/Lna2S2O3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0.10mol/L、0.50mol/L的H2SO4(尽量做到同时加入)(学生完成实验,并汇报现象)[讲解]浓度大的硫酸与Na2S2O3混合后先有沉淀产生;而浓度小的硫酸与Na2S2O3混合时产生沉淀的现象要来得慢。由此可以证明,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小结]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提问]为什么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学生先思考、讨论;后阅读课本P34第二段。汇报答案)[讲解并板书]原因: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思考]某一密闭反应体系中有如下反应:N2+3H2==2NH3。现往体系中再充入一定量的N2、H2,该反应的速率将有何变化?(学生思考回答)[讲评](内容略)[提问]如果对上述反应体系进行压缩,反应速率是否回改变?为什么?(学生讨论,阅读课本P34第二部分内容)[讲解]压缩体积,使得反应体系内的压强增大。这一过程如图2-4所示。压强增大一倍,其体积将缩小至原来的一半,而体系内分子的数目保持不变,因此其结构也就使得单位体积中的分子数增加一倍,换句话说,就是各物质的浓度增大一倍。浓度增大,反应速度也就增大。[小结并板书]2、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实质:压强改变,引起浓度的改变。适用范围:仅适用与体系中有气体物质的反应。[讨论]往上述反应体系中充入适量的He,体系的压强如何改变?反应速率是否改变?为什么?(学生讨论,汇报答案)[讲评]充入He,体系的压强增加。但是,体系压强的改变并未引起各物质浓度的改变,因此反应速率将不会发生改变。请同学们特别要注意:对于压强的改变,只有引起反应体系中物质浓度的变化才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巩固练习]1、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体系中发生反应:N2+3H2==2NH3。现采取下列措施:(1)往体系中充入一定的氢气;(2)往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3)往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He;(4)压缩容器使体积变小。哪些措施能够使反应速度增大?为什么?2、讨论:乙炔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的温度较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的温度更低,原因是什么?[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内容;2、预习下节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