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方物流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6:18:27

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范文篇1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概念

物流这一概念,随着人们对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需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物流对企业在市场上能否取胜的决定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从本质上说,企业在市场上的表现主要是由产品的质量、价格以及产品的供给三个在素决定,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对企业的竞争能力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这三个因素都分别直接受到物流的影响。世界经济将在纵向上对工业、供应商、服客、贸易和物流公司进行重新分工,介入生产以及销售环节的物流公司的出现将是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和市场外部条件的变化,“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这种物流形态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西方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物流模式已开始向第三方物流甚至第四方物流方向转变。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

一、第四方物流概念兴起的缘由

在互联网兴起带来的透明化、供应链的全球化、复杂化以及市场需求个性化等大背景下,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部分先进企业来说,传统的第三方物流暴露了其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在某个行业或某几个企业来看,物流运作也许是高效率的,但由于无序竞争导致不能整合力量,不能为客户提供规范的、全程的、一整套的物流管理和服务。另外一个方面,第三方物流受自身能力的限制,在物流信息、技术不可能满足整个社会系统物流需要,更不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于是,第四方物流(4PL)应运而生。

1998年,美国ACCENTURE咨询公司率先提出第四方物流的概念。其“第四方物流”的定义为:“第四方物流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的主要作用是:对制造企业或分销企业的供应链进行监控,在客户和它的物流和信息供应商之间充当惟一“联系人”。从上述定义分析,将资源从社会全局的角度上进行整合,使信息从供应链层次上得以共享,这就是4PL所承担的重任。

二、第四方物流原本就是第三方物流应有的题中之意

(一)第三方物流内涵分析

第三方物流(3PL或TPL),是由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第三方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态。它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买卖,而是为顾客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服务。

第三方物流的特点是:(1)信息化。具体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自动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储存的数字化等。信息化能更好协调生产与销售、运输、储存等各环节的联系。(2)合同化。物流经营者根据合同的要求提供多功能直至全方位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并用合同规范所有服务活动及过程。第三方物流联盟也是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3)个性化。物流需求方的业务流程和要求各不一样,因而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务应按照客户的业务流程来定制,提供针对性强的个性化服务和增值服务。(4)合作化。第三方服务的用户与经营者之间的战略联盟要求彼此公开更多信息,打破传统的业务束缚,从“业务关系”转变为“伙伴关系”。这种关系达到双赢,是系统性提高、服务改善以及更高效运作的保证。

(二)第四方物流内涵分析

第四方物流是企业货主为解决后勤管理、降低成本,而用外购方式给第三方物流的下游延伸部分,它扮演承担、分享协作的作用,即:(1)协助提高者:为第三方物流工作,并为其提供缺少的技术和战略技能;(2)方案集成商:为货主服务,是和所有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及其他提供商联系的中心;(3)产业革新者:通过对同步与协作的关注,为众多的产业成员运作供应链。第四方物流通常以物流服务价格的面目出现,这迫使第四方物流走出了一条截取供应链上顶端资源组合的高起点路线,进而形成第四方物流高起点、高技术含量的特点。其特点之二是在整个过程中,第四方物流自己不投入任何的固定资产,而是对买卖双方、以及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资产和行为进行合理的调配和管理,提供了一个综合性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有效地适应需方多样化和复杂的需求。其特点之三是通过其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影响的能力来增加价值,即其能够为整条供应链的客户带来利益。

(三)主体分析

按照ACCENTURE公司在咨询报告中描述的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模式,宣称自己就是第四方物流的主体。而一些著名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认为在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必要另外聘请管理咨询公司和信息技术公司,自己就是第四方物流的主体。那么,究竟谁才成为第四方物流的主体?要实现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并非所有企业都可以作为第四方物流的主体。要想进入第四方物流领域,企业必须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已经具备很强的核心能力,并且有能力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很容易的进入其他领域。一般而言,第四方物流主体必须满足以下一些条件:

1.不是生产方和购货方。作为生产方和购货方,应该把自己从纷繁的物流中解放出来,不断增强其核心能力,在自己的领域内提高竞争力。

2.有良好的信息共享平台,在物流参与者之间实现信息共享。物流的运作中会不断产生大量信息,作为第四方物流的主体,要整合社会物流资源,需要有每个参与者都可以共享的信息平台,才能高效利用各参与者的物流资源。

3.有足够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作为第四方物流的主体,肩负整合所有物流资源的重任,需要有足够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以整合所有物流资源。也就是要有集成供应链技术、世界水平的供应链策略制定、外包、业务流程再造、多供应商管理、多客户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能力,且有大批供应链管理的专业人员,等等。

4.有区域化、甚至全球化的地域覆盖能力和支持能力。地域覆盖和支持能力是体现第四方物流主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物流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全球化的地域覆盖能力和支持能力上。

因此,能够成为第四方物流的主体候选的无非是:第三方物流、物流咨询公司、物流信息技术公司。到底哪类企业适合做第四方物流的主体呢?这三类企业各有优劣势,具体而言:(1)第三方物流。作为专业化的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在于物流网点覆盖和支持能力、物流实际运作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多客户管理能力。第三方物流在管理创新能力、组织能力方面处于劣势。(2)管理咨询公司。咨询公司的优势主要在于管理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物流管理、控制协调能力以及有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其劣势在于缺乏实际物流运作经验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差。(3)信息技术公司。作为IT类企业,信息技术公司在建立和应用“B2B”物流交易平台、提供及实施物流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方面专业优势非常明显。但是其劣势也是很显见的,即缺乏物流

运作实战经验、物流管理和变革管理能力。

从上述分析看,单个的管理咨询公司、第三方物流和信息技术公司都不足以承担第四方物流主体的重任,其原因在于:首先,单个第三方物流、管理咨询公司、信息技术公司还没有整合整个供应链资源的能力;其次,物流企业总的来说管理能力还是比较落后,要想通过物流企业来组织整个物流的工作,其管理费用将会很高;再次,第四方物流的组织工作需要强大的信息平台作为支撑,而建设这样一个平台成本很高,单个的管理咨询公司、第三方物流和信息技术公司都没有这个能力和财力。

因此,为顾客提供第四方物流服务的只能是由多个第三方物流、咨询公司和信息技术公司的动态联盟。那么,从主体角度分析,可以认为:第四方物流的主体只是在第三方物流的主体之上的延伸,没有发展本质变化。

(四)概念演进分析

学术界一般用3个坐标值来进行衡量物流服务,即复杂性、信息技术和增值服务。传统意义上,所谓第一方物流(1PL)是指生产企业自身做仓储、货运;第二方物流(2PL)是指生产企业聘请车队、仓库来做仓储、货运,属于功能性的服务;第三方物流(3PL)则是为整个供应链提供整体管理服务。应该讲,从第一方物流到第三方物流乃至ACCENTURE提出的第四方物流,事实上是个概念延伸的过程,都是在提供物流服务。然而,从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再到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概念的内涵发展已经比较完备。第三方专业企业已经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买卖,而是为顾客提供以合同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服务,在这个意义上,与第四方物流内涵是一致的,第四方物流只是在第三方物流服务内涵基础上的拓展。

从概念上看,第四方物流服务确实面向了整个供应链,参透了物流运作模式的发展趋势,好像是理所当然地解决了第三方物流两难的尴尬处境,找到了进入供应链的有效方法,甚至有望操纵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按照ACCENTURE咨询公司定义的理解,第四方物流集成了管理咨询、技术公司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能力;第四方物流负责传统的第三方物流之外的职责,即负责传统的第三方安排之外的功能整合,并分担了更多的操作职责。相比较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优势在于具有对整个供应链及物流系统进行整合规划的优势、具有对供应链服务商进行资源整合的优势、具有信息及服务网络优势、具有人才优势。

但目前事实的情况是,3PL公司所掌控的资源也能做4PL服务,一些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正通过与领先的物流供应商、管理咨询公司、信息技术实施公司合作,来再造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技能,逐渐具有了分析、设计、制定、实施、运作全面供应链集成方案的能力,并出现了很多的成功案例,已经表现出和概念上所谓的第四方物流相同的性质。

而第三方物流在于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等实际的物流业务操作能力的优势却是实实在在的。同时,第四方物流概念忽略了供应链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在过去,供应链组织不是非常紧密,物流作为非核心业务被积极地寻求外包。而现在,物流虽然依旧是非核心业务,依旧被积极寻求外包,但是物流已经成为供应链管理的重中之重,在服务商的选择上已经要进行充分的考核,在流程管理上需采用持续改进策略,在实施运作上也进行严格的限制和监控。第四方物流目前还没有多少成功的运作经验,也没有获得足够信任的资金和资源实力,就是在管理咨询方面也不见得比一般的咨询公司或第三方物流的能力强,想在短期内得到普及和认同,必然有很大难度,所能获得的信任度必然很低。

最后,物流服务本身就是要为客户降低成本的,第四方物流的出现增加了一个环节,也必然相应增加客户成本。从这个角度看,第四方物流并不比第三方物流占据优势。因此,4PL的出现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指出了3PL的局限性,是对现有第三方物流服务能力的一种挑战。

三、第四方物流在我国实施条件尚不具备

根据中共中央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精神,“对世界各国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都要积极研究和借鉴,但不能脱离国情照搬照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也于2005年3月了“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价指标”这一具有国际先进性的国家标准。按照这一标准,在切实贯彻国家标准、推进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应该大力提倡“高层次第三方物流”的标准提法,以发挥理论对实际的指导作用。综合考虑中国国情,笔者认为中国实施第四方物流的条件仍有待完善。

(一)需求分析

我国物流市场潜力无疑是巨大的,第三方物流需求快速增长,从2000年至2005年的年增长率达25%。但相比日本的80%、美国的57%,我国仅为18%。因此,第三方物流在中国仍处在起步阶段。从整体上看,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仍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国际上对于4PL发展的代表性观点是第四方物流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跨国贸易:大宗的国际贸易合同是产生4PL需求的前提,4PL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际间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的管理上,因为所有的生产商、零售商,甚至运输商都无法完全控制国际供应链中的所有因素。

但国内物流产业现状是,大部分企业还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对物流效率缺乏重视,物流需求大多是通过企业自身完成的。据统计,在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由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转化而来的物流企业就占到48%,这些企业大多还是提供一些仓储、运输这类物流基础性服务。根据PMG供应链成熟度模型的划分,中国特定的历史国情、落后的基础设施、破碎且混乱的分销体系、不成熟的3PL能力、地方保护主义、不稳定且不严格执行的法律等局限,表明供应链管理在中国目前刚刚才从较低级的I级、II级开始起步,正朝向更高级的III级、IV级的动态跃迁,因此,在供应链层次上整合资源、实现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信息共享角度分析,中国企业物流体系远未成熟与完善,对于第四方物流的探索只能是停留在理论水平上。

另外,脱离第三方的第四方物流会因为脱离实际业务与运作能力,而成为理论上的供应链解决服务商。何况,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尚未成熟,第三方物流占整个供应链市场的份额仍然很低,企业仍然是以1PL、2PL为主的,连3PL的需求都不多。其表现一是很多3PL的公司提供的是2PL的服务;二是潜在的需求也是以2PL为主的。作为物流新兴概念的4PL,很多企业可能还不清楚。而且第四方物流自己不投入任何的固定资产,根本就谈不上认可和信任。因此,我国目前几乎没有对第四方物流的需求,在中国发展第四方物流为时过早。最后,谁来对制造企业或分销企业的供应链进行监控,在客户和它的物流与信息流之间充当唯一的“联系人”的角色?在实际的操作中,3PL往往会觉得它们自己在与客户的关系中,就是物流提供商,并且它们认为没有必要在客户和第三方物流之间插入一个第四方物流。它们的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发展与更多客户联系的基础上,不需要第四方物流插足,它们的客户都想保持直接的联系,它们就是集成的服务提供商。何况作为一个3PL,谁能够允许4PL自由进出自身信息系统,掌握自身价格和服务特色,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抢走客户?第四方物流公司不仅很难得到客户的信任,在处理与第三方物流的关系上也是十分尴尬。

(二)基础条件分析

物流系统的建立需要有许多支撑手段,尤其是处于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中,要确定物流系统的地位,要协调与其它系统的关系,体制、制度、规章以及组织及管理等要素必不可少。同时,物流系统的建

立和运行,需要有大量技术装备手段,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及网络这些要素以及这些手段的有机联系对物流系统的运行有决定意义。因此,从基础条件分析,在我国实施第四方物流问题很多,突出的表现在三个方面:

1.统一物流信息平台尚未建成。第四方物流开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提供全面供应链及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比如,如何将移动终端采集到的定位数据传回到一个控制中心,再通过控制中心去调度移动终端,以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基于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物流跟踪定位子系统是技术关键,这不仅仅是个技术难题,也需要大量资金。因此,信息技术的不成熟,投资费用偏高,是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推广应用的最大障碍。

2.供应链管理技术尚未发育成熟。目前中国供应链管理技术尚未发育成熟,供应链、物流管理专长人员稀缺,企业组织变革管理的能力较差,同时整个物流的基础设施落后,客户的规模较小,还承担不起第四方物流的服务。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必须在第三方物流高度发达和企业供应链业务外包极为流行的基础上才能发展起来。

3.相关专业人才匮乏。第四方物流企业不仅要有整合整个供应链的能力和雄厚的资金实力,还要求有一批高素质的物流人才。因为对整个供应链的整合并不等同于简单的物流外包,要求物流人员不仅具备物流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还要具备IT、人力资源管理、技术集成等全方位的知识和能力。然而,我国的物流人才奇缺。目前中国拥有国际权威认证机构颁发的物流专业管理资格证书的职业经理人数量有限,缺口很大。

四、应该采取的正确思路

(一)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只能说,第四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的一个发展方向,但不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方物流还存在着其它的发展方向,无论如何,共同趋势就是集成化供应链。因此,发展第三方物流是当前我国解决企业物流的关键。发达国家的第三方物流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我国第三方物流应该积极与跨国物流公司合作,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弥补物流管理技术上的差距。必须正视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增加物流运作的透明度和市场信誉度,不断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和整合资源能力,使第三方物流成为整合物流资源的主体,这样既可以在不增加资本投入情况下提高物流业的效益,又可以为协作企业创造“第三方利润源”。

(二)建立全国性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没有一个高效的,合理和畅通的物流系统,电子商务所具有的优势就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我国目前正在推进信息化进程,把当前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产业结合起来的最佳途径就是建立全国物流行业的公共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形式整合物流企业(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源,使我国物流产业真正有质的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物流公司的竞争。

(三)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加大物流人才的引进力度

我国目前通晓物流的人才匮乏,对物流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而使利用率低下已经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一大问题。为此,有必要改变当前物流系统中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引进和培育掌握物流知识的物流人才,形成一支适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企业家队伍和物流经营骨干队伍,以促进和保障物流在我国的顺利实施,提升物流产业整体水平。

(四)革新物流企业,适应现代物流发展新趋势

新的经济环境对物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物流企业的革新势在必行。首先是观念的更新和对现代物流的正确理解;其次是鼓励物流企业技术创新;再次应注重研究开发物流配送技术和装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最后要重视物流理论的研究与交流,加快推动物流的合理化、现(下转第61页)(上接第12页)代化进程。

(五)政府统筹规划,搞好物流基础建设

我国各级、各地政府应该从政策上积极引导,因地制宜规划物流业宏观发展格局。必须加强统筹规划、注重物流设施的投资建设、打好物流配送基础。物流产业政策方面,应重点放在物流基础建设方面,促进物流产业真正提升。

五、结语

理论源于实践,也可以超前于实践,规范研究也同样可以是基于极具理想化的假设。可以超前探讨理论,但在实践中更应该尽量规范概念,更应该清楚市场需要的是提供什么样的物流服务模式和操作模式,需要了解能为客户带来多大的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而不是去关心如何炒作概念。物流业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产业,无论如何,新概念不会解决物流的这些问题,物流产品的创新源于市场的需求,脱离了市场就不会有生存的空间。只有实实在在的运作和具有扎实深厚的功底才能推动整个物流产业的发展和变革。

当然,仅仅利用第三方物流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物流瓶颈,以及电子商务中新的物流瓶颈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日益强化,科学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内涵也是物流业内所必须面临的任务。第四方物流所倡导的物流运作新思路、新理念,比如为企业设计融合物流技术与通讯技术的整体物流程序,无缝连接下游经销商、上游供应商以提高企业物流全环节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整体费用的经营方针等,应该积极的加以消化、吸收。

参考文献

[1]陈建清,刘文煌,李秀.第四方物流中决策支持及物流方案的优化[J].计算机工程,2005,(5).

[2]张赫,李秀,刘文煌.第四方物流中3PL供应商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05,(6).

[3]中国是否需要第四方物流?/www

root,2006.

第四方物流范文篇2

铁路、公路、海运、航空与管道,组成国民经济运输体系,对天然气、原油及成品油等散货流体物资的运、转输而言,管道运输以其运输量大(一条管径500mm的管道,运送液体货物的年运输量足以匹敌一条铁路);占地少,受地形限制少;密闭安全,能够长期连续稳定运行,不受恶劣气候影响(2008春节前后,造成中国经济社会巨大损失的冰冻雨雪灾害,余悸犹在,管道彰显优势,历历在目);无噪声,有效保护沿途环境;油气损耗、能耗少等优点,有着铁路、公路和航运等运输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有鉴于此,管道运输在世界各国大行其道,美国媒体更是总结指出:“没有管道,改变了人类生活的20世纪伟大的工业革命就不可能实现。[1]”

1.世界油气管道建设

发展至今,世界管道总长度达230多万公里,已超过铁路总里程,其中输气管道占60%,原油和成品油各占15%,化工和其他管道10%左右[2]。世界管道运输网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俄罗斯和中东,除中东外的亚洲其他地区、非洲和拉美地区的管道运输业相对落后。

美国共有29万多公里的输油管道和30多万公里的输气管道,管道运输量占国家货运总量的20%以上,堪称世界上管道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1993—2002年主要州际管道长度统计见表1。

在欧洲主要发达国家,油气运输已实现管网化。自北海油田发现后,欧洲陆续建设了一大批大口径(管径1000mm以上)、高压力管道,管道总长度已超过1万公里,目前仍是世界上油气管道建设的热点地区之一。

前苏联由于其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及其幅员辽阔的国土,管道建设更是在世界管道工业发展中引人注目。前苏联大口径、长距离的管道大规模建设始于二战后的50年代,管道建设的繁荣一直持续到1988年。此前的时间里,在其每个五年计划中,大约建设41600英里的跨国输油、输气及成品油管道。最活跃的年份一年曾经铺设16000英里的管道,包括4800英里的输气管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管道运输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其他运输方式,这期间,其他运输方式运力仅增加2倍,而管道输送能力却增长7倍,当时的管道运输在苏联运输体系中仅次于铁路,位居第二,运量占国民经济总运量的36%。

截至2005年底,俄罗斯的管道干线总长度为21.7万公里,其中输气干线、支线15.1万公里、原油干线4.67万公里、成品油管道1.93万公里。在统一供气系统的输气干线和地下储气库共有压气站247座,压缩机组4053套,装机总功率4200万千瓦,向用户提供天然气的配气站3300座[3]。

2.中国油气管道建设

伴随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中国输油/气管道也历经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输气管道多以短距离、小口径为主,截至1994年,中国建成天然气管道虽说有40条之多,但其总长度也仅区区4016公里[4];同期中国输油管道的分布如表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输油气管道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到2006年末,全国输油(气)管道里程为48226公里,比2002年增长62.0%,年均增长12.8%。其中输油管24136公里,输气管24090公里,分别比2002年末增长61.3%和62.7%。2006年底,管道输油(气)能力为66948万吨/年,比2002年增长68.4%,年均增长13.9%。其中输油能力57530万吨/年,输气能力9418×107m3/年,分别比2002年增长59.3%和158.9%[5]。其中具有重大影响的管道见表4。

“十五”期间,中国已建成西气东输管道,气化豫、皖、苏、浙、沪地区;建成忠武天然气管道,气化两湖地区;建成陕京二线输气管道,气化京、津、冀、鲁、晋地区。特别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独资建设的——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浙江和上海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干线全长4859公里,加上若干条支线,管道总长度超过7000公里——从新疆输送主要来自中亚天然气的中国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的建设,更为国内外所瞩目[6]。

二、管道运行的技术与经济特性

以输气管道为例,如定义“管道经营的外部环境(不可控)及内部条件(非连续可控)对管道营运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规律”为管道的技术经济特性,则其主要内容有:(1)在规划输量一定以及给定运输费率条件下,拟建管道的最远经济运距及其经济起输量是多少?(2)在规划输量一定的条件下,管道的最优管径、最优操作压力、最优压气站数、最优压气站间距是多少?(3)对应一种给定的管径,在哪个输量范围内其经济性优于其他管径?(4)随着与输气管道建设和营运有关的内、外部条件(如管材价格、站场设备价格、运行能耗价格、管输费率等)的变化,最优管径、最优操作压力、最优压气站数、最优压气站间距将如何变化?(5)对于一条拟建的长距离管道,随着与其相关的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其建设方案的经济风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7]?显然,管道建设与运营充满了大量技术与经济问题。当管道建设/运营的外生变量发生改变时,管道系统的内生变量的刚性,往往使管道系统的技术/经济效率及效果大受影响,甚或使其技术/经济效率及效果丧失殆尽。殷鉴不远,中国并非无此案例。

充分发挥管道的正技术经济特性,业界实践是管网。联接中国西气东输一线与陕京线的冀宁联络线以及联接西气东输一线与忠武线的淮武联络线盖出于此。管道发达的美国对此则更体现的淋漓尽致。美国天然气管网是高度综合的运输和分配网络,30多万英里的州际和州内运输管道,组成了美国210个天然气管道系统;保证管网内天然气的安全输送,有着1400座压缩机站;11000个交货点,5000个接收点,1400个连接点;29个集散/市场中心;394座地下储气设施,其中55座可以通过管道从事天然气进/出口;5座LNG(liquefiednaturalgas)进口设施以及100个LNG调峰设施。实现了美国48个州内,就近进行天然气收集并输送至任何地方[8]。

三、油/气管网运行与管道运输商的组织

输油/气管道建设投资巨大,动辄数十亿、上百亿甚或上千亿,中国西气东输一线投资400多亿元,西气东输二线媒体报道投资预算在800亿元以上。

管网中的管道不会属于一个投资者是不争的事实。对输气管道运营公司来说,其在与托运人签订合同后,负责天然气输送至目的交货点,为此,确保供应的安全(即满足所有顾客要求的压力)、降低运营成本(即燃料消耗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维修成本(即延长大修间隔时间),寻求提高盈利的途径,也就成为管道运营公司经常性的问题。上图显示了经济理论的利润最大化结果,最优供给率(Qoptimum)是在边际收入(MR)等于边际成本(MC)的点。但管道公司的最低供给率往往是通过固定合同与客户联系,由消费者需求所决定。所以管道公司必须设法影响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用这种方式满足他们的合同供应率[9]。但是没有一个公司有无限可支配的‘资源’,因此,如果界定管道公司是“第三方物流”,则第四方组织、协调管网中的管道,使其发挥最大效率,形成“第四方物流”也就成为解决问题的不二选择。

1.管道运输商与第三方物流

从产业组织理论讲,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科学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新学科之一。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掀起的放松管制浪潮,让市场机制推动运输发展,第三方物流得以诞生,并日渐成为西方物流理论和实践的热点,尤其是在供应链管理中,自营还是外购物流服务已成了企业不能回避的决策之一。事实上,在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下,经济的运行方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模块化生产方式在形成现实的经济特征和产业发展环境的同时,模块化生产方式也成为产业组织的主流模式。有的文章指出,提出与模块时代相适应的产业发展观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将是一个顺应模块时代的发展思路,进而驱动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现实命题[10];石油/天然气公司独立其油气运输业务,符合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从产业发展实践看,西方社会从反垄断出发,多数国家借助立法,也分离了石油天然气公司的管道运输业务。因此,不论从产业发展理论,还是从业界实践,管道运输商定位“第三方物流”不会产生歧义。所谓第三方物流,就是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照特定的价格向使用者提供的个性化的系列物流服务,是企业之间联盟关系[11]。

2.中国油气调控中心与第四方物流

必须指出,管道运输有别于铁路、公路、海运、航空等运输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运输工具”的移动,其他运输方式无不是借助运输工具与运输‘标的’的同步运动以实现运输‘标的’的空间移动;管道则不然,在实现运输‘标的’的空间移动时,运输工具是固定的。这一区别,既是产生管道运输优势的基础,也是产生管道运输局限性——弱灵活性的原因,若干管道不能在其最优参数下运营,莫不出于此。因此,管道运输资源的配置,较之其他运输方式更为困难也更为重要。

即使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基础设施,通过一定协议连接起来的电子网络环境进行各种各样商务活动的电子商务已发展到在Internet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完整实现的第三代模式,但仅凭一家管道运输商的活动空间,解决其弱灵活性,也非力所能及。目前中国拥有管道最多的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其股份公司→专业板块→地区公司→地区公司的分公司(或管理处)的组织结构,形成了目前的“分散控制、条条管理”,一线一处(管理处)或一线多处(较长的管道)的管理格局。而跨地域、跨行政区划、跨管线、跨投资者的油气调控中心的缺失,势必招致不同管线各自为政、资源(特别是信息资源、商务资源)不能共享、经营效率低下的局面。

应该正视,管网的形成,为解决管道运营弱灵活性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加快经营管网或曰经营第三方物流的“第四方物流”——中国油气调控中心的出现已是客观使然。

四、第四方物流——油气调控中心之象

沿用高等代数中映射的概念,如果视油气调控中心为原象,则从功能上说,第四方物流就是其象。

1.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12]概念是由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公司首先提出并且作为专有的服务商标进行了注册。物流发展至今,业界的广泛共识是,物流管理的日益复杂和信息技术的爆炸性发展,使得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委实需要一个“超级经理”。它的主要作用是对生产企业或分销企业的供应链进行监控,在客户和它的物流和信息供应商之间充当唯一“联系人”的角色。

根据美国物流管理理事会的定义,“物流就是把消费品从生产线的终点有效地移动到有关消费者的广泛活动,也包括将原材料从供给源有效地移动到生产线始点的活动”。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3PL)供应商为客户提供所有的或一部分供应链物流服务,以获取一定的利润。然而,在实际的运作中,第三方物流公司缺乏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运作的战略性专长和真正整合供应链流程的相关技术。第四方物流(Fourth-PartyLogistics,4PL)正日益成为一种帮助企业实现持续运作成本降低和区别于传统的外包业务的真正的资产转移。它依靠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从定义上讲,“第四方物流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

2.第四方物流的运作

(1)协助提高者

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共同开发市场,第四方物流向第三方物流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包括:技术、供应链策略、进入市场的能力和项目管理的能力。第四方物流在第三方物流内部工作,其思想和策略通过第三方物流这样一个具体实施者来实现,以达到为客户服务的目的。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一般采用商业合同的方式或战略联盟的方式进行。

(2)方案集成者

在第四方物流模式下,第四方物流为客户提供运作和管理整个供应链的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对本身和第三方物流的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综合管理,借助第三方物流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集成的供应链方案。第三方物流通过第四方物流的方案为客户提供服务,第四方物流作为一个枢纽,可以集成多个服务供应商的能力和客户的能力。

3.油气调控中心——第四方物流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3]指出,要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细化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如果说,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实现企业挖掘21世纪最后一块利润来源,则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舍物流枢纽、物流中心——第四方物流断无其他。

对石油天气行业而言,生产者、管道、当地分销公司、最终用户和服务构成了产业链/网,在其活动中,必然经常遇到系统范围内单根管道的输送能力、新的管道建设或原有管道的扩建以及实现地区间油气流动引致的管道利用、协调、平衡问题,显然,这是孤立的管道公司难以看透和胜任的,这里不仅存在一级市场,还有二级市场。协调行业一、二级市场,当此重任者,舍第四方物流,岂有他哉?

第四方物流的前景非常诱人,但是成为第四方物流的门槛也非常的高。美国和欧洲的经验表明,要想进入第四方物流领域,行为主体必须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已经具备很强的核心能力,并且有能力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很容易地进入其他领域。成为第四方物流条件应该有:世界水平的供应链策略制定,业务流程再造,技术集成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在集成供应链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业务流程管理和实施方面有一大批富有经验的供应链管理专业人员;能同时管理多个不同的供应商,具有良好的关系管理和组织能力;对组织变革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管理能力。

无须再言,中国油气调控中心——中国管道运输行业的第一家“第四方物流”,这是客观使然,行业发展使然,也是它的综合能力使然。

参考文献:

[1]U.S.oilandgasassociation,PipelineIndustry[J].Feb.1992.

[2]WarrenR.True,SpecialReportPipelineEconomics,Oil&GasJournal[J].Spt.8,2003.

[3],2006-05-03.

[4]AStaffReport,China’sOil,GasPipeLinesOfferOpportunitytoOutsideFirms,PipelineIndustry[J].Nov,1994.

[5]国家统计局[EB/OL]./,2007-10-05.

[6]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确定,中亚天然气输入长三角[EB/OL].,2007-08-27.

[7]张传平.长距离输气管道技术经济特性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编辑委员会,

2008,1.

[8]GasTranGasTransportationInformationSystem,NaturalGasMarketHubsDatabase,EnergyInformationAdministration,August2003.

[9]PracticalExperienceswithReal-TimeandFuelOptimizationModels,ColumbiaGasTransmissionCorporation,PSIG,1999.

[10]胡晓鹏.模块化操作与模块时代[J].新华文摘,2008,(6).

[11]第三方物流[EB/OL].,2007-12-27.

[12]中外物流运作案例精选[EB/OL].,2008-04-10.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06-03-16.

第四方物流范文篇3

第四方物流(TheFourthPartyLogistics,4PL),最早是由美国埃森哲管理顾问公司于1998年提出的,并将其定义为: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调配和管理公司自身以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以提供一整套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中国直到2001年才开始对第四方物流相关理论的进行研究,对于“第四方物流”的定义说法不一致,不过各种定义的共性在于都认同第四方物流以优化客户所在的供应链来提供物流服务为出发点,能够解决整个供应链出现的各类问题。

二、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区别

从第三方物流到第四方物流是一种质的飞跃。第三方物流是物流组织的载体,其经营范围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和配送等,完成的是货物客体流动的使命,使货物在流动中实现增值。而第四方物流的服务渗透于供应链上单个企业一切可能触及而又无法触及的经营范围,从事的是整个供应链内部或者若干个供应链之间的整合运作,和第三方物流相比,其主要区别在于:第一,物流目的不同。第三方物流是以降低单个企业的外部物流运作成本为目的的,而第四方物流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物流运作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的物流效率。第二,研究范围不同。第三方物流的研究区间狭窄,集中在某一个企业在采购或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整体或者局部物流问题,第四方物流的研究范围广阔,主要是针对企业整个供应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第三,物流层次不同。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主要是单个企业的采购或销售物流系统的设计、运作,而第四方物流瞄准的是企业的高层问题,包括企业的整体战略、企业的业务流程问题、战略物流的规划问题,以及处于中间企业如何合理有效的规划上下游企业的物流运输问题。第四,运作特点不同。第三方物流的单一功能的专业化程度高,多功能集成化程度低。而第四方物流具有多功能的高度集成化,物流单一功能运作专业化程度低。第五,物流能力不同。第三方物流主要的能力集中在传统的仓储运输、加工配送以及信息反馈。而第四方物流具有提供信息咨询、搭建企业信息系统、合理运作物流业务和变革企业的管理效率等能力。

三、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模式

由于中国第四方物流的起步较晚,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还正在探讨摸索之中,所以本文就从发达国家第四方物流的成功实践中分析,得出第四方物流几种运作模式:

1、第三方物流起主导作用第三方物流是业务的发起者,接受企业外包给自己的物流业务。在处理过程中,由于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以及专业化程度不够,往往会出现一些自己处理不了的技术或者战略规划问题,这个时候就会选择第四方物流参与其中,解决这些问题。在这里,由于第四方物流的专业化程度高,可以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一些技术支持、供应链解决方案、物流项目管理以及开发市场的能力,也就是说第四方物流的作用是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执行力发挥出来的,其最终结果都是以为顾客服务为目的的。双方主要是以合同指导或者统一战略联盟而合作的。

2、第四方物流起主导作用企业会把自己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根据各项任务的性质特点分配给具有专业优势的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这里,第四方物流处于一个主导作用,需要把握自己以及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资源、实力和技术能力,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具体操作来解决客户提出的物流问题,优化供应链方案,达到为客户服务的目的。第四方物流作为一个关键环节,本身可以同时具有处理多个供应商和多个客户的能力,而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第四方物流的方案为客户提供服务的。

第四方物流范文篇4

随着现代综合物流的开展,传统的物流方式逐渐被人们否定,物流本身的发展速度和形式变化之快已超出了预料。从自营物流发展到买方自己解决所需物资的物流问题,企业逐渐意识到随着供应链的全球化、复杂化,由互联网兴起带来的透明化,市场需求的个性化要求,传统的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已不合算,国际上,很多国家都采用委托第三方物流,我国也不例外。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代表了企业现代化的趋势,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物流体系,对我国各行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过分地重视业务技能,物流外包市场上充斥着不和谐,企业外包的比例、意愿,以及满意度指数都处于较低水平,物流外包市场实际效果差。有调查显示,有38%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清楚客户对他们提供的物流服务是否满意,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凸现。

同时,伴随着企业开始把着眼点放开到物流活动的整个过程,供应链先进的管理理念要求物流企业有强大的开发设计和运作管理能力,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和物流公司合作和联盟成为趋势,物流业务的分离整合不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和供应商的交易成本,还能以最小的资金占用和最少的人力投入实现供应、生产和分销体系的物流运作。传统的物流方式显得无能为力,第四方物流应运而生。

二、第四方物流的优势

第四方物流是指从事物流服务业务的社会组织不需要独自直接具备承担物资物理移动的能力,而是借助于自己所拥有的信息技术和实现物流的充分的需求和供给信息,并加上对于物流运作胜人一筹的理解所开展的物流服务。这种业务与现有的货运业务十分相象,故称为物流业务。第四方物流的产生,得益于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高度发展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先进。第四方物流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成本及交易费用低。第四物流自己不投入任何的固定资产,而是对买卖双方及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资产和行为进行合理的调配和管理,它依靠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使存货和现金流转次数减少,资产利用率提高物流业务的分离整合协调了物流环节各参与方的利益冲突,有效降低了企业和供应商的交易费用。当交易成本和寻找成本降低时,交易效率提高,交易中的透明度增强,市场信息更为准确,物流业才有可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2.供应链“共赢”。在第三方物流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外包商不确定,企业为维持外包物流服务的稳定与可靠会增加相应的监察、协调、集成等管理费用,执行外包合约的交易费用随之上升。供应链并不能皆从中受益。而第四方物流关注的不是仓储或运输单方面的效益而是整条供应链的效益,整条供应链外包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流程一体化建设、改善供应使运营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降低,整条供应链的客户利益会因此而增加。

3.管理“软”、“硬”分离。第四方物流专门提供物流方案和进行物流人才培训,物流服务提供者或参与者不再依托或者不完全依托物流硬件设施设备,而是为所服务的企业制定完整的物流方案,然后利用社会物流资源实现方案。与第三方物流相比,它是变拥有物流硬件为控制物流硬件。物流产业内“软”的管理设计与“硬”的设施设备相分离,使产业分工更加明晰,提高了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和服务水平,加速了市场发育和产业升级。

4.人本服务。发展物流本身就是一种服务,而关于服务模式的创新,需要各个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尽量满足客户个性化的服务。第四方物流的特点是提供了一个综合性供应链解决方法,集中所有资源为客户完美地解决问题,将客户与供应商信息和技术系统一体化,把人的因素和业务规范有机结合起来,使整个供应链规划和业务流程能够有效地贯彻实施。

5.知识化管理。信息化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仿真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提高是第四方物流的源泉,EDI、POS、GIS、GPS、ITS、MIT、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电子拣选系统、高架立体仓库、虚拟库存、电子支付的使用为第四方物流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第四方物流中,HSE管理体系融入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把HSE观念从单纯的生产安全扩展到生活、生存安全和环境领域,把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控制,使物流告别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时代,迈进一个崭新的知识型时代。

6.客观上适应商品流通新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表现为高频率、大范围,从而也要求现代物流向高速、多层次、大范围的运行趋势进行变革。传统的物流方式由于其自身局限性,在高频率、大范围的商品流通面前,显得有点无能为力。而第四方物流时间上和空间上更有效率,适应了商品流通新趋势。

三、第四方物流的展望

尽管第四方物流有很多优点,也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但严格来说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第四方物流提供商,这主要是因为,第四方物流产生的最经济可行的途径是从第三方物流中剥离出来,它的产生得益于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高度发展,一些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正通过与领先的物流供应商、管理咨询公司、信息技术实施公司合作,来再造业务流程,逐渐具有了分析、设计、制定、实施、运作全面供应链集成方案的能力,国内的中外运、中远、中储、中邮物流和招商局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等,由于具有很好的资源,有丰富的运营经验,有很好的客户基础,在人才、技术、系统方面也有很大的投入,第四方物流最有可能从这些公司中首先剥离出来,适应现代物流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雨蓉: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J].综合运输,2007,(1):36~38

[2]周林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第四方物流[J].金山企业管理,2006,(2):46~48

[3]忻霞芬: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时代经贸,2008,(3):118~119

[4]倪玲霖:物流外包博弈分析与风险规避策略研究[J].物流技术,2007,(11):78~80

[5]孙冶未:物流第三方的价值[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1):26~28

[6]吴必善:从不同方物流形式的出现论物流发展[J].科协论坛,2008,2(下):116

第四方物流范文篇5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金融监管;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管控

供给侧改革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而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代表,在供给侧改革时代背景下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农产品物流作为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占全国货运总量的份额逐年增多,同时,物流金融作为物流企业下一个业务增长点的突破口,是物流企业实现向第四方物流转型的重要手段。因此,农产品物流企业应抓住供给侧改革这一政策契机,积极开发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并以此为手段,打通农产品全产业链,不再仅局限于物流运输业务,而是成为一个供应链解决方案集成商,实现向第四方物流的转型。

我国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一般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一般模式。在物流4.0时代,农产品物流企业是农产品物流金融的主要发起者和承担者,农产品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已不仅局限于简单的物流运输,还渗透到了采购、销售等更广的业务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是农产品物流企业进入到其他环节的重要手段。如图1所示,在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一般模式中,物流企业疏通了从农民到农产品半加工企业和零售商之间的供应链关系,并根据农产品业务的需求,增加了仓单质押、资金垫付与结算、贸易、分销执行等物流金融增值活动。在采购环节,农产品半加工企业出现资金短缺问题,不能及时支付给农民采购金,这时物流企业为半加工企业垫付一定比例的预付款给农民,并承包下农产品成熟后采购运输的业务。在加工环节,物流企业购买半加工企业的半成品,储存在自己的冷库中,或通过对半加工企业开展动产质押金融活动,售半加工企业的产品,或者将购买的半成品销售给零售商,以获取利润。(二)农产品物流金融存在的问题。在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一般模式中,物流企业采取直接垫付资金的方式,缺乏管理中介,对农民控制力弱。其次,加工环节合作方只有中小型农产品半加工企业,链条简单,模式运营周期长,对物流企业来说,仓库利用率、库存周转率低,资金占用成本高,盈利水平偏低。同时,缺乏物流金融融资监管平台,农产品物流企业在物流金融运作方面只有垫付货款和简单的动产质押手段,并且资金来源单一,存在资金断链的风险。最后,金融风险防范和规避对策有待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竞争者数量多,如果其他竞争者提供更低价格的农产品半成品,将造成物流企业库存积压和亏损,农产品自身又存在保质期短、容易腐败等特点,并且销售环节客户零散,产品短时间内不易全部出售,传统仓单质押风险难以控制。

供给侧改革下农产品物流企业物流金融模式创新

供给侧改革强调调整产业和经济结构,使资源实现最优配置,在供给侧改革时代背景下,物流企业开展金融业务必须注重金融供给侧的创新,完善物流金融体系。针对我国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一般模式及存在问题,进行模式创新研究。(一)采购环节:“融通仓”下的订单农业。从供给侧发展订单农业,有利于加强对农民的管理,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的质量,降低采购成本。不同于以往内容的订单农业只与农民签订产销协议,“融通仓”下的订单农业在与农民签订期货合同的同时,也可为农民提供一部分种植资金,并且农产品物流企业可联合银行一起为半加工企业垫付一定的采购金。订单农业主要模式:合作社经济。不同于一般的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物流企业探索的模式是农民以土地承包权入股,物流企业以设施、设备作价入股,其他外部想要参与进来的经销商以资金入股,建立合作社并由物流企业代为管理,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的过程中优化供应链上游产业结构。同时,合作社制定章程,成立董事会,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的管理模式。在资金垫付方面,由原本的物流企业单方面垫付,变为物流企业和合作社共同垫付,按照一定比例,物流企业与合作社共同承担向农民垫付种植培育期间的预付款和采购金,具体模式如图2所示。融通仓模式。物流企业可与银行进行合作,共同监管合作社的运营。第一,农民加入合作社后,种植的农产品要优先卖给物流企业的合作半加工企业或其他经销商,并由物流企业负责农产品的储存和运输,当满足相关企业需求之后,农民多余的农产品可以储存在物流企业冷库,由银行和物流企业共同监管。第二,为参与进来的中小型经销商和半加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中小型企业之所以融资难,主要是因为其积累的信用等级较低,而加入合作社后,通过合作社担保,可以直接向物流企业及其合作银行贷款,同时物流企业可解决其农产品采购和仓储问题,具体模式如图3所示。(二)加工环节:多种仓单质押手段整合半加工企业开展置换仓单质押。物流企业采购农产品后,半加工企业需要从物流企业获取农产品原材料进行加工,而物流企业为了扩展业务,需要从半加工企业购买半成品销售给零售商,这时物流企业和半加工企业进行同等价值的农产品置换同等价值的半成品,整个过程不存在资金流,从而不存在资金断链的风险。由于半成品的价值比农产品原材料高,同等置换后,半加工企业多余的半成品可储存在物流企业冷库,也可交由物流企业负责销售给零售企业,以赚取利润。第二质押物仓单质押。物流企业、银行和半加工企业签订三方协议,对于不能在协议期内归还抵押金额并且拖欠时间超过一定期限的半加工企业,质押物将由半成品转为三方协议上约定好的固定资产第二质押物,质押物所有权归属第三方银行,同时第一质押物半成品由物流企业全权销售,销售货款用于归还拖欠的金额,当完全还清贷款时,银行将自动归还第二质押物所有权,如图4所示。与此同时,物流企业可选取具有核心关键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半加工企业进行合作,新的技术能够带来新的供给,满足消费者新需求的同时,也可实现产品的快速销售,避免拖欠贷款。(三)销售环节:价格层级优惠及分级信贷打通销售渠道。根据零售企业的单次购买量、单次运输量的多少以及与物流企业合作时间的长短,将零售企业从高到低依次分为不同的等级,对不同等级的零售企业提供不同等级的信贷服务。对于评级较高且合作时间长的零售企业,物流企业可与其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在其出现资金短缺问题时,可为其提供无抵押信贷服务。对于评级中等且中长期合作的零售企业,物流企业可重点开发与这类零售企业的业务往来,争取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在其出现资金短缺问题时,可为其提供抵押信贷服务。对于评级较低、合作时间较短且需求量较少的零售企业,物流企业应该在满足这类企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与这类企业的深度合作,如果能与其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可为其提供信贷服务,但短时间内不应为其提供信贷服务。(四)全链统筹:供给侧改革下基于“互联网+”的金融监管平台。供给侧改革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是实现产业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是物流企业实现其金融业务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手段。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产品物流企业建立第三方金融监管平台,在线上进行相关业务的操作,能够有效提高其资金流通效率,更好地解决中小型合作企业的融资问题。“互联网+”金融监管平台概述。基于“互联网+”的金融监管平台是农产品物流企业通过整合银行和供应链中的客户资源而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这对物流企业来说无疑是有利的,一方面可以分摊金融体系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资金的占用,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解决中小型合作企业的融资问题。在运营过程中,无论是客户还是物流企业,所有的资金流全部通过该平台进行周转和结算。“互联网+”金融监管平台运作流程。该平台共涉及到四方参与者,分别是买方客户、卖方客户、物流企业和银行,这四方参与者的信息往来和资金流通全部在此平台实现,具体流程如图5所示。第一,买方客户在线下单,确认订单之后首先支付一定比例的货款给金融监管平台,然后平台把钱直接转给卖方客户,卖方客户在未发货的情况下,可以先收到一定的预付款。第二,无论是农民支付农产品原材料,还是半加工企业支付半成品和零售企业购买半成品,所有的运输环节均由物流企业承担。同时,物流企业可将货物运输的物流信息实时上传到该平台,方便客户实时追踪物流信息。第三,当买方客户验收货物之后,支付剩余比例的货款到金融监管平台,平台将这剩余的货款转给银行,银行收到剩余款项确认无误后,向物流企业结算相关的物流费用及有关货款,同时,银行与卖方客户签订协议,规定一定期限后支付给卖方剩余货款。在此期间,银行可将这笔货款进行放贷,其他企业可通过此平台向银行贷款,对于已加入合作社的企业,银行可放低对这类企业的贷款信用要求,实行优先放贷,而外部企业贷款则要经过完整的审核,具体放贷流程如图6所示。“互联网+”金融监管平台效果分析。第一,对农产品物流企业来说,通过金融监管平台,能够获得更多的运输业务,整合供应链资源,使自己的业务范围渗透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有利于实现向第四方物流转型。第二,对卖方客户来说,依托银行信誉实现代收货款资金保付,代收货款由银行进行监管,从根本上防止物流公司挪用代收货款,同时通过与银行签订协议,银行监督可防止买方拖欠货款,彻底解决代收货款的安全问题。第三,对买方客户来说,借助于线上平台,下单更加方便快捷,同时通过平台的信用等级累积制度,达到信用等级门槛以后可以向银行申请无抵押贷款。第四,对银行来说,利用代收货款进行放贷,赚取收益,模式内信用高的合作伙伴可享受无抵押贷款,信用较低或没合作过的企业进行抵押贷款,同时银行和物流企业通过监管该平台的运营可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五)供给侧改革下物流金融风险管控措施。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优化物流金融信贷资源,分类分重点管理信贷企业,加强物流金融信用创新建设是物流企业进行金融风险管控的重要手段,同时为合作企业提供精益化的仓单管理,能规避因细节操作而产生的风险。分类分重点管理信贷企业。对信贷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预处理,确定信贷企业的信誉度等级,同时判断出为不同等级信贷企业提供资金贷款的风险程度,依据判断的风险程度,农产品物流企业可以对不同等级的信贷企业提供不同的信贷管理服务,如表1所示。第一,为综合信用高的A类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和增值服务。此类企业多数有非常好的品牌,并且销售渠道广,还款时间短,综合能力比较强,产品质量和交付质量没有问题。对于这类合作伙伴,农产品物流企业可以为其提供更高的信贷金额和增值服务,并持续改进服务质量,以实现更高价值的合作。第二,为综合信用较高的B类企业提供循环信贷服务。根据质押物的评估价格提供相应的信贷,并根据企业的信贷变化情况,循环变换质押措施。这类企业一般有一定的品牌,销售渠道比较广,但是存在一定的资金周转问题,农产品物流企业应该时刻关注这类企业的销售过程和系统,根据质押物的评估价格,为其提供与质押物价值相对应的信贷服务。第三,为综合信用一般的C类企业提供循环信贷服务和销售。根据质押物的评估价格提供相应的信贷,帮助这类企业提高生产质量,建立质量评价体系,改进生产工艺,同时可帮助这类企业打通销售渠道。与高信用等级企业相比,必要时,对C类企业进行管理可适当减少投入时间和精力。精益化的仓单管理。第一,仓单编号,专单专管。对仓库订单进行标准化设计,并以固定格式打印,对每一个仓单进行专属编号,指派专人管理仓单,确保仓单准确无误和真实有效。制定严格的仓单操作程序,仔细检查仓单,及时更换仓单,准时发放质押仓单,仓单的更换和确认要形成标准化的文件流程。仓单管理员与银行确认后,在遵守交货下限的基础上,依据企业与银行签订的“专用仓单分提单”提货出库,同时根据仓单号、时间和价格等因素登记明细账,及时销账,直到货物全部出库为止。第二,质押物“双重”保值。当货物价值较高时,可以向相关的保险公司申请办理货物保险,确保货物出现问题时可以获得赔偿。其次,与银行签订“不可撤销的质押权保证书”,形成完善的手续,确保单号与货物相匹配。在商品处置过程中,当贷款尚未到达还款日期,且市场价格下降时,借款人需要追加风险保证金,如果在双方规定的期限内,借款人未按期追加风险保证金,农产品物流企业可以按市场价格下浮一定比例,尽快销售剩余货物,偿还贷款。

第四方物流范文篇6

[关键词]第四方物流供应链第三方物流

一、从自营物流到第四方物流

随着现代综合物流的开展,传统的物流方式逐渐被人们否定,物流本身的发展速度和形式变化之快已超出了预料。从自营物流发展到买方自己解决所需物资的物流问题,企业逐渐意识到随着供应链的全球化、复杂化,由互联网兴起带来的透明化,市场需求的个性化要求,传统的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已不合算,国际上,很多国家都采用委托第三方物流,我国也不例外。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代表了企业现代化的趋势,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物流体系,对我国各行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过分地重视业务技能,物流外包市场上充斥着不和谐,企业外包的比例、意愿,以及满意度指数都处于较低水平,物流外包市场实际效果差。有调查显示,有38%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清楚客户对他们提供的物流服务是否满意,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凸现。

同时,伴随着企业开始把着眼点放开到物流活动的整个过程,供应链先进的管理理念要求物流企业有强大的开发设计和运作管理能力,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和物流公司合作和联盟成为趋势,物流业务的分离整合不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和供应商的交易成本,还能以最小的资金占用和最少的人力投入实现供应、生产和分销体系的物流运作。传统的物流方式显得无能为力,第四方物流应运而生。

二、第四方物流的优势

第四方物流是指从事物流服务业务的社会组织不需要独自直接具备承担物资物理移动的能力,而是借助于自己所拥有的信息技术和实现物流的充分的需求和供给信息,并加上对于物流运作胜人一筹的理解所开展的物流服务。这种业务与现有的货运业务十分相象,故称为物流业务。第四方物流的产生,得益于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高度发展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先进。第四方物流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成本及交易费用低。第四物流自己不投入任何的固定资产,而是对买卖双方及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资产和行为进行合理的调配和管理,它依靠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使存货和现金流转次数减少,资产利用率提高物流业务的分离整合协调了物流环节各参与方的利益冲突,有效降低了企业和供应商的交易费用。当交易成本和寻找成本降低时,交易效率提高,交易中的透明度增强,市场信息更为准确,物流业才有可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2.供应链“共赢”。在第三方物流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外包商不确定,企业为维持外包物流服务的稳定与可靠会增加相应的监察、协调、集成等管理费用,执行外包合约的交易费用随之上升。供应链并不能皆从中受益。而第四方物流关注的不是仓储或运输单方面的效益而是整条供应链的效益,整条供应链外包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流程一体化建设、改善供应使运营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降低,整条供应链的客户利益会因此而增加。

3.管理“软”、“硬”分离。第四方物流专门提供物流方案和进行物流人才培训,物流服务提供者或参与者不再依托或者不完全依托物流硬件设施设备,而是为所服务的企业制定完整的物流方案,然后利用社会物流资源实现方案。与第三方物流相比,它是变拥有物流硬件为控制物流硬件。物流产业内“软”的管理设计与“硬”的设施设备相分离,使产业分工更加明晰,提高了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和服务水平,加速了市场发育和产业升级。

4.人本服务。发展物流本身就是一种服务,而关于服务模式的创新,需要各个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尽量满足客户个性化的服务。第四方物流的特点是提供了一个综合性供应链解决方法,集中所有资源为客户完美地解决问题,将客户与供应商信息和技术系统一体化,把人的因素和业务规范有机结合起来,使整个供应链规划和业务流程能够有效地贯彻实施。

5.知识化管理。信息化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仿真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提高是第四方物流的源泉,EDI、POS、GIS、GPS、ITS、MIT、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电子拣选系统、高架立体仓库、虚拟库存、电子支付的使用为第四方物流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第四方物流中,HSE管理体系融入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把HSE观念从单纯的生产安全扩展到生活、生存安全和环境领域,把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控制,使物流告别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时代,迈进一个崭新的知识型时代。

6.客观上适应商品流通新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表现为高频率、大范围,从而也要求现代物流向高速、多层次、大范围的运行趋势进行变革。传统的物流方式由于其自身局限性,在高频率、大范围的商品流通面前,显得有点无能为力。而第四方物流时间上和空间上更有效率,适应了商品流通新趋势。

三、第四方物流的展望

尽管第四方物流有很多优点,也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但严格来说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第四方物流提供商,这主要是因为,第四方物流产生的最经济可行的途径是从第三方物流中剥离出来,它的产生得益于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高度发展,一些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正通过与领先的物流供应商、管理咨询公司、信息技术实施公司合作,来再造业务流程,逐渐具有了分析、设计、制定、实施、运作全面供应链集成方案的能力,国内的中外运、中远、中储、中邮物流和招商局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等,由于具有很好的资源,有丰富的运营经验,有很好的客户基础,在人才、技术、系统方面也有很大的投入,第四方物流最有可能从这些公司中首先剥离出来,适应现代物流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雨蓉: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J].综合运输,2007,(1):36~38

[2]周林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第四方物流[J].金山企业管理,2006,(2):46~48

[3]忻霞芬: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时代经贸,2008,(3):118~119

[4]倪玲霖:物流外包博弈分析与风险规避策略研究[J].物流技术,2007,(11):78~80

第四方物流范文篇7

随着现代综合物流的开展,传统的物流方式逐渐被人们否定,物流本身的发展速度和形式变化之快已超出了预料。从自营物流发展到买方自己解决所需物资的物流问题,企业逐渐意识到随着供应链的全球化、复杂化,由互联网兴起带来的透明化,市场需求的个性化要求,传统的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已不合算,国际上,很多国家都采用委托第三方物流,我国也不例外。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代表了企业现代化的趋势,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物流体系,对我国各行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过分地重视业务技能,物流外包市场上充斥着不和谐,企业外包的比例、意愿,以及满意度指数都处于较低水平,物流外包市场实际效果差。有调查显示,有38%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清楚客户对他们提供的物流服务是否满意,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凸现。

同时,伴随着企业开始把着眼点放开到物流活动的整个过程,供应链先进的管理理念要求物流企业有强大的开发设计和运作管理能力,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和物流公司合作和联盟成为趋势,物流业务的分离整合不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和供应商的交易成本,还能以最小的资金占用和最少的人力投入实现供应、生产和分销体系的物流运作。传统的物流方式显得无能为力,第四方物流应运而生。

二、第四方物流的优势

第四方物流是指从事物流服务业务的社会组织不需要独自直接具备承担物资物理移动的能力,而是借助于自己所拥有的信息技术和实现物流的充分的需求和供给信息,并加上对于物流运作胜人一筹的理解所开展的物流服务。这种业务与现有的货运业务十分相象,故称为物流业务。第四方物流的产生,得益于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高度发展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先进。第四方物流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成本及交易费用低。第四物流自己不投入任何的固定资产,而是对买卖双方及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资产和行为进行合理的调配和管理,它依靠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使存货和现金流转次数减少,资产利用率提高物流业务的分离整合协调了物流环节各参与方的利益冲突,有效降低了企业和供应商的交易费用。当交易成本和寻找成本降低时,交易效率提高,交易中的透明度增强,市场信息更为准确,物流业才有可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2.供应链“共赢”。在第三方物流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外包商不确定,企业为维持外包物流服务的稳定与可靠会增加相应的监察、协调、集成等管理费用,执行外包合约的交易费用随之上升。供应链并不能皆从中受益。而第四方物流关注的不是仓储或运输单方面的效益而是整条供应链的效益,整条供应链外包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流程一体化建设、改善供应使运营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降低,整条供应链的客户利益会因此而增加。

3.管理“软”、“硬”分离。第四方物流专门提供物流方案和进行物流人才培训,物流服务提供者或参与者不再依托或者不完全依托物流硬件设施设备,而是为所服务的企业制定完整的物流方案,然后利用社会物流资源实现方案。与第三方物流相比,它是变拥有物流硬件为控制物流硬件。物流产业内“软”的管理设计与“硬”的设施设备相分离,使产业分工更加明晰,提高了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和服务水平,加速了市场发育和产业升级。

4.人本服务。发展物流本身就是一种服务,而关于服务模式的创新,需要各个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尽量满足客户个性化的服务。第四方物流的特点是提供了一个综合性供应链解决方法,集中所有资源为客户完美地解决问题,将客户与供应商信息和技术系统一体化,把人的因素和业务规范有机结合起来,使整个供应链规划和业务流程能够有效地贯彻实施。

5.知识化管理。信息化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仿真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提高是第四方物流的源泉,EDI、POS、GIS、GPS、ITS、MIT、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电子拣选系统、高架立体仓库、虚拟库存、电子支付的使用为第四方物流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第四方物流中,HSE管理体系融入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把HSE观念从单纯的生产安全扩展到生活、生存安全和环境领域,把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控制,使物流告别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时代,迈进一个崭新的知识型时代。

6.客观上适应商品流通新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表现为高频率、大范围,从而也要求现代物流向高速、多层次、大范围的运行趋势进行变革。传统的物流方式由于其自身局限性,在高频率、大范围的商品流通面前,显得有点无能为力。而第四方物流时间上和空间上更有效率,适应了商品流通新趋势。

三、第四方物流的展望

尽管第四方物流有很多优点,也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但严格来说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第四方物流提供商,这主要是因为,第四方物流产生的最经济可行的途径是从第三方物流中剥离出来,它的产生得益于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高度发展,一些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正通过与领先的物流供应商、管理咨询公司、信息技术实施公司合作,来再造业务流程,逐渐具有了分析、设计、制定、实施、运作全面供应链集成方案的能力,国内的中外运、中远、中储、中邮物流和招商局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等,由于具有很好的资源,有丰富的运营经验,有很好的客户基础,在人才、技术、系统方面也有很大的投入,第四方物流最有可能从这些公司中首先剥离出来,适应现代物流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雨蓉: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J].综合运输,2007,(1):36~38

[2]周林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第四方物流[J].金山企业管理,2006,(2):46~48

[3]忻霞芬: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时代经贸,2008,(3):118~119

[4]倪玲霖:物流外包博弈分析与风险规避策略研究[J].物流技术,2007,(11):78~80

[5]孙冶未:物流第三方的价值[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1):26~28

[6]吴必善:从不同方物流形式的出现论物流发展[J].科协论坛,2008,2(下):116

第四方物流范文篇8

[关键词]第四方物流第三方物流优势劣势比较

一、第四方物流的产生

进入21世纪,第三方物流有效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功能已为多数企业认可,但它仍然具有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能力薄弱:在企业物流服务多样化和复杂化地市场条件下,客户需要的是能够得到从原材料采购到销售的一系列供应链集成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第三方物流提供的通过优化库存、运输等物流服务,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鼓舞能力显得比较单一和薄弱。

2.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设备落后:智能化、自动化仓库还比较少,物流设备落后,仓储运输系统的整合效能比较低,信息流通不畅,不能形成对物流服务需求全面及时的了解,更难以达到对物流过程中商品的合理、有效控制。

3.整体效率不高:第三方物流企业企业各自为政,难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物流瓶颈,不能有效进行资源整合,所以整体来看第三方物流的效率不高。

4.物流人才缺乏:目前从事第三方物流运作的人员,多数是从传统的运输业转化而来,一部分还是雇佣的农民工,这使得第三方物流公司缺乏高素质的物流专门人才,不能有效的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整合,很难提供综合的物流业务。

5.与客户合作不深入:虽然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委托客户企业是一种长期的战略联盟关系,但双方的整体目标不一致,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不能承揽全部的物流和供应链服务。

正是由于上述的第三方物流存在的种种问题,在物流业中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物流理念---第四方物流。它是由美国Accenture咨询公司在1998年首次提出并注册的,其定义为:第四方物流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

二、第四方物流的优势、劣势

1.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相比,有以下优势:

(1)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物流整体运作成本的持续降低:第四方物流服务商依靠业内最优秀的3PL服务商、技术服务商、管理咨询公司,提供快速度、高质量、低成本的物流服务,帮助物流服务的需求方实现物流整体运作成本的持续降低。

(2)整合供应链资源,提供完善的供应链服务:第四方物流弥补了第三方物流服务能力薄弱的缺点,可以负责管理运输公司、物流公司之间在业务操作上的衔接与协调,最大限度的整合供应链资源,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

(3)促进物流专业技术水平的发展:第四方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因此它的发展必然会促进物流技术的创新与进步。

(4)充分发挥物流人才的作用:第四方物流的发展需要技术专家和管理咨询专家的推动,它的发展可以是复合型物流专业人才在企业相对集中,也可以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服务。

2.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相比,有以下劣势:

(1)缺乏固定资产,让客户认可自己的能力比较困难:第四方物流服务商是一个供应链集成商,其最大的价值是其提供的丰富供应链管理经验。它没有固定资产,运作主要是整合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固定资产,这样客户很难放心的将供应链物流的控制权交给第四方物流服务商。

(2)与第三方物流的关系紧张:作为第三方物流,出于商业机密的考虑,无法接受第四方物流与自己共享所有信息,特别是物流服务的价格和服务特色,因为,如果掌握了这些信息,第四方物流就很容易利用这些信息抢走自己客户,二者的合作关系很容易由信任关系转化为竞争关系。

三、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比较

1.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区别:

(1)服务目的不同:第三方物流是以降低单个企业的外部物流运作成本为目的,而第四方物流则是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物流运作成本,提高物流服务的能力为目的。

(2)服务内容不同:第三方物流服务内容主要是单个企业的采购物流或者销售物流的全部或者部分物流功能,第四方物流则是提高基于供应链的物流规划方案,并负责实施与监控。

(3)与客户的合作关系不同:第三方物流的合同关系、契约关系,一般在一年以上,长者达2-5年,第四方物流则是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一般有长期的合作协议,这也是第四方物流成功的关键之一

(4)运作特点不同:第三方物流运作单一功能的专业化高,多功能集成化底,第四方物流则是多功能的集成化,物流单一功能作战专业化低。

(5)物流方案设计角度不同:第三方物流以单个企业为主,而第四方物流则着眼于企业供应链。

(6)服务对象不同:第三方物流以大、中、小型企业为对象,而第四方物流则是以大、中型企业为主。

(7)服务支撑不同:第三方物流运作技能,主要是运输、仓储、配送、加工、信息传递等,而第四方物流则是设计到管理咨询技能、企业信息系统搭建技能,物流业务运作技能、企业变革管理能力。

2.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联系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有区别,但是它们也有联系,表现在:

(1)第三方物流是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基础。第四方物流是市场整合的结果,它主要靠整合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资源为客户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因此,其发展离不开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最佳形式是第三方物流和领先的咨询公司、技术提供商联盟,共同配合完成企业的物流业务。

第四方物流范文篇9

一、国际会展物流

(一)国际会展物流的定义

各种类型的会展可以分为五类,简称MICEE,即M-meeting,代表公司会议;I-Incentive,代表奖励旅游;C-Conference,代表协会和会团组织的会议,第一个E-Exhibition,代表展览;第二个E-Event则代表节事活动。五种会展在物流方面也具有各自不同的规模、特点和要求。这样使得国际会展物流的研究范围显得过于宽广,但从目前国内学者对会展物流的定义以及相对应的英文名称(ExhibitionLogisticsorExpositionLogistics)来看,国际会展物流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指各种类型的国际展览会或博览会,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参考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给出的物流定义,可以认为:国际会展物流是在国际会展运作中,为满足国际会展举办要求,在组织者、参展商、参观者以及其它参与者之间,实现国际会展所需的材料设备、展销产品、生活资料和相关信息正向和反向的高效率、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一整套规划、实施和控制过程。

(二)国际会展物流的内容

国际会展物流属于项目物流,包含的内容纷繁复杂,从时间维来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展前物流。包括场馆和展台搭建有关的建材、设备设施,展出所需的展览品、辅助物品以及举办期间预计所需生活资料、会展主题商品的运输和仓储。上海世博会前期投入约为180亿,包括永久场馆、基础设施、世博村的建设以及交通、电力等方面的改造,展馆建设的进境货物流量近25万立方米,展品物流量超过17.2万标箱。

第二,展中物流。主要包括展览中宣传物品和生活资料等物资的正常供应和补充,会展主题商品的持续供应、现场废弃物的及时清理以及应急事件物流。上海世博会开幕之后,相关物资仍然源源不断的涌入,根据上海海关的统计数据,开幕第一个月仅上海海关快速验放的世博物资就达到了546批,总价值将近两亿美元;世博园区的饮食有严格的标准,必须由物流公司统一配送,指定物流商Agility每天配送的食品约为50到60吨,开幕两个月世博园区餐饮销售已超过5亿元。

第三,展后物流。包括已销售展品的配送、未售出展品的回运、废弃物包括遗弃展品的处理等。国际会展物流不同于普通物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逆向物流数量巨大。上海世博会闭幕之后,148个场馆除了“一轴四馆”其它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拆除,还有大量的珍贵展品需要回运,工作量一点也不亚于展前的准备工作。

(三)国际会展物流的组织

国际会展物流的组织天然选择了外包,这是因为面对复杂的国际会展物流,国际会展主办方常常既没有物流设备设施,又没有专业人才和组织经验,若要自营物流必须从头开始花费巨资,这对于临时性、阶段性的的国际会展来说既不明智也不可能。

但国际会展的物流问题长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1990年北京亚运会举办时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物流部门,物流需求一旦产生就由政府出面组织协调各个单位完成任务。这种非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原始外包活动服务质量较差而成本偏高,随着市场经济和物流科学的发展已经被抛弃。

现代国际会展物流的外包通常是由国际会展主办方首先设立物流管理机构对物流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在制定完备方案的基础之上再选择适合的指定物流商来完成具体任务,并在物流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进行指挥、协调和控制。2010上海世博会下设物流管理中心,制定了创新高效的后勤保障和物流总体方案,并在世博园区建设了4万多平米的物流中心以支持世博会期间的物资管理需要。上海世博会认证了中外运、泛联、海程邦达三家指定物流商,按照分区管理的办法划定供应商服务区间,由他们负责各类世博建馆物资、展览品、活动品、保障品的报关、报检服务,园区的物流服务和仓库管理。

二、国际会展需要引入第四方物流

国际会展物流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是国际会展的指定物流服务商,它紧密围绕着国际会展主办方需求提供服务产品,其上游合作伙伴是场馆建设方、参展商、物资供应商、信息服务商、政府相关部门,下游服务对象是零售商和购买者。由于服务产品的不可分离性,因此这是指定物流商为国际会展生产物流服务产品的过程,同时也是国际会展主办方消费的过程。由于这样的核心企业能够集成其他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能够为国际会展提供比第三方物流更高层的物流服务产品,也可称之为国际会展中的第四方物流。

按照埃森哲公司在1996年首次提出了第四方物流的概念:“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能进行整合和管理,并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为什么现代国际会展要引入第四方物流,这是因为第四方物流拥有比第三方物流更多的功能。

(一)第四方物流能够实现国际会展物流的完全外包。

第三方物流的核心能力及其对物流整合的侧重点在于实际操作方面,诸如运输、装卸、存储等实际的物流业务操作,而不是物流的决策规划,因此第三方物流作为国际会展指定物流商时要求主办方提供完善的物流规划方案,这种物流外包并不彻底。由于国际会展物流的内容纷繁复杂,国际会展的主办方并不是专业的物流组织者,同时还需要承担其它方面的组织工作,不能专注于物流活动,因此迫切希望物流商从开始就参与进来,替代自己的部分工作。作为上海世博会的指定物流商,Agility从2008年3月开始就陆续选派了近10名员工帮助上海世博局负责物流工作的人员进行整体筹备,包括流线规划、运输流程设计、配送计划的运作以及运量的预估等,并根据要求拿出设计方案。

第四方物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能够实现物流规划功能的外包,它善于提供管理咨询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对整个物流系统进行规划,并能将规划和实施同步进行。第四方物流规划的范围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第三方物流的运输管理和仓库管理的运作规划,包括采购、库存管理、客户需求管理、供应链信息技术、客户服务管理等。因此,国际会展主办方可以解放自己,将物流的规划功能外包给第四方物流,从而能够在其它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第四方物流作为国际会展唯一的指定物流商,还可以避免多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分工存在交叉的问题,有利于实现国际会展物流系统的整体优化。

(二)第四方物流有利于国际会展物流实现一体化。

第三方物流缺乏对整个物流系统及供应链或其部分进行整合时所需的战略技术与专家,在综合技能、集成技术、战略规划、区域及全球拓展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并不能为参展商提供真正的一体化物流。例如,国际会展的参展商、物资供应商等广泛分布于全球,除非物流服务商在参展商所在国有分公司或商,很多国际会展都是由参展商按照运输指南的要求,自行或寻求其他物流商运送至国际会展主办国口岸再交由指定物流商完成剩余工作。这样参展商增加了成本,无形中也加大了风险。

第四方物流能够实现真正的一体化物流,这是因为:首先,第四方物流集成了管理咨询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能力,因此能够为国际会展物流供应链实施再造,即对供应链过程和供应链协作进行再设计,使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计划和运作协调一致;其次,第四方物流通过利用和整合其它公司具有互补性的资源和能力,可以拥有全球化的服务网络覆盖支持能力并使流程一体化,为参展商等实现“门对门”的服务。

(三)第四方物流为国际会展提供增值服务

加强增值服务是今后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增值服务的内容除一般的拆分、改包装之外,还在于不断发展有特色的增值服务。在国际会展中,参展商等除了希望物流服务商能够完成参展物品的提货、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搬运等传统物流服务外,还希望物流服务商能够代替自己完成布展、人员组织、调度、管理、设备的供给、保养、服务的监督、保险等一系列其它服务。事实上,目前仅有一部分第三方物流能够为参展商完成参展布展工作,其它服务往往无从谈起。这是因为大部分第三方物流功能单一,想要完成如此全面复杂的物流任务往往力不从心。第四方物流集成多种服务商的核心能力,除了能够为国际会展的主办方提供物流系统规划和物流供应链设计优化外,还能够为国际会展物流供应链进行融资,为国际会展的各方参与者提供布展、调度、设备供给、监督、保险等增值服务。第四方物流承担的增值服务实际上来源于国际会展物流供应链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所分离出来的业务,这样不仅仅是增加了自身的收入,而且使自己成为国际会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断扩大着第四方物流在国际会展中的影响。

(四)第四方物流能够适应国际会展物流的多样性

各种类型的国际会展其层次、特点、周期都有所不同,因此对物流的要求、物流供应链的构成以及所需要的增值服务并不一致。例如,工业品展览与艺术品展览安全要求不同;奥运会只有短短十七天,而世博会长达几个月。第四方物流不仅能够为国际会展提供一整套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而且能够运用管理咨询技术能够发现不同国际会展的不同需求。第四方物流只需要对以往的国际会展物流方案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再据此调整和整合目前所缺乏的资源和能力,就能为国际会展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满足了国际会展物流的多样性。

三、我国国际会展中如何引入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从提出概念到现在仅有十几年,理论和实践发展都不完备。由于国际会展主办单位明确,并且大多在大中城市短期举办,第四方物流在其中拥有了物流规划方便,供应链集成灵活,可以得到主办方协助等一些天然优势,规避了发展过程中一些难以解决的困难。但在国际会展中引入第四方物流除了要发挥这些天然优势之外,还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一)加强会展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的会展场馆及配套设施与会展强国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服务功能不强,周边的交通配套设施往往跟不上。第四方物流在制定优化物流方案时受到硬件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越少,物流方案的质量就越高,因此在进行场馆等基础性设施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物流因素。为了将世博会的物流工作准备到位,上海市“十五”期间就编制了物流业发展规划,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大通关为主的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并完成了大的交通枢纽网络节点和重点物流园区建设,为世博物流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二)实现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

第四方物流在国际会展中的发展,除了需要良好的硬件基础设施,还离不开软环境的建设,其中最重要的两点是物流的标准化和物流的信息化。

物流标准化是指以整个物流系统为对象,站在系统的高度,优化各个模块,围绕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制定、和实施有关技术和工作方面的标准,并按照这些标准的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标准的过程。国际会展物流环节众多,并且具有很强的时间性,第四方物流为了顺利实现与其它物流服务供应商之间的协同,有必要解决好这个基础性的技术问题。第四方物流合作伙伴执行相同的物流标准,不仅可以为国际会展物流的复式联运、仓储、配送等各个环节提供最有效的衔接方式和手段,而且减少了中间环节和无效劳动,节约了运输、装卸搬运的时间,提高了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以及减少货差货损,直接或间接的为第四方物流创造了效益。

第四方物流在对国际会展物流供应链进行集成优化时,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能力就是其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当国际会展主办方把物流完全外包给第四方物流服务商时,第四方物流成为整个国际会展物流系统的中心和枢纽,指挥协调着各种物质和信息的流动,只有拥有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能力,才能对整条供应链进行有效的管理。此外,国际会展中的第四方物流利用物流信息平台以及RFID,GPS,EDI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国际会展主办方、参展商等随时保持联系,将信息在国际会展物流供应链中的成员中实现共享,及时反映各方的要求和变化,不仅有助于解决物流成本和效率的问题,并且有利于国际会展举办方掌握各方面的物流状况,有利于第四方物流利用实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过程中的具体行动措施。

(三)促进国际会展中的第三方物流发展

第四方物流的实现要以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为前提,会展物流的专业化是国际会展中实现第四方物流的必由之路。我国目前会展物流发展水平并不高,这是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发展时间较短。我国的会展物流真正起步是从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在此之前所谓的会展物流都是政治任务,不存在成本问题;第二,市场发育不成熟。对于参展商来说,往往把展品视为普通货物,不愿意寻找专业会展物流公司从而付出较高的费用,大量普通物流公司乘机抢占市场,致使市场开拓困难并且存在着无序竞争;第三,进入门槛较高。国际会展物流较为复杂,操作环节多,各种类型的会展各有特点,风险又大,并非普通物流公司随便既能操作。以上海市为例,普通货代企业不下6000家,但有展览会报关报检资格的不超过100家;即便是专业会展物流公司,根据2005年的一份问卷调查,在15家物流商中能提供空运服务和代办保险服务的只有13家,能提供包装服务的只有11家,能提供布展服务的只有9家。

虽然目前现状不容乐观,但值得欣喜的是很多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已经意识到会展物流是块大蛋糕,不仅规模大,而且利润高,应予以重视。国内企业像中外运、中远,国外巨头例如具有中东背景的Agility都有了自己专门的会展物流部门,他们勇于开拓市场,树立自己的会展物流品牌,将使会展举办方和参展商树立起会展物流的专业化意识,假以时日必将改变目前市场的混乱状况。

(四)循序渐进,因“会”制宜

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可以通过由低到高三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可以利用不同的会展类型进行实践,最终目标是出现专业化的第四方物流让国际会展物流供应链实现一体化。

大型国际会展的物流数量大,种类多,要求高,基础设施完备,因此第三方物流可以利用参与的机会作为突破口发展第四方物流。以上海世博会为例,其世博局下设的物流中心承担的职能包括参与规划设计、建立物流工作各方参与者的指挥体系和协调机制、全面负责世博会布展期、展出期和撤展期的物流组织工作。海程邦达、Agility和中外运长航集团三家指定物流商则从2008年起完成具体实施工作。三家指定物流商在物流中心内部工作,参与到规划管理工作中去,提供必要的专业技术能力。利用这样的机会,可以使第三方物流慢慢积累经验,逐步承接物流中心转移的职能,朝着第四方物流的目标不断前进。

通过大型国际会展而具备一定第四方物流能力的会展物流商可以作为小型国际会展唯一指定物流商,提供相对简单的物流规划方案,并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集成其它公司的能力弥补自身的不足。由于指定物流商负责整个会展的物流活动,因此能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整体规划,使系统达到最优。通过小型国际会展,指定物流商自身的集成和整合能力可以得到加强,初步在会展物流行业建立起一个第四方物流公司的整体框架。

具备第四方物流公司雏形的物流商可以进一步参与到中型国际会展中去,逐步强化自己的第四方物流能力,同时多多利用小型会展培养自己为多个会展同时运作供应链的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会展物流行业真正意义上的“行业革新者”,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效率,提升我国国际会展物流水平。

第四方物流范文篇10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信息化条件下的一体化联合作战为显著特征的新军事变革,无疑也对军事物流保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未来战争中,有先进军事物流做支撑的强大保障能力将是军队战斗力的基本要素。从宏观角度来看,第四方物流发展满足整个军事物流系统的要求,最大整合了物流资源,减少物流时间,节约了资源,提高了物流效率,第四方物流能解决整个军事物流的主要问题。将第四方物流理论应用于军事领域,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军事物流力量,加快军地物流一体化发展进程[3],促进军事物流专业、顺畅、精确、高效,在未来战争中充当好作战保障生命线的角色。

1.1第四方军事物流的应用模式

当前,我军军事物流制度存在着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的问题,军事物流组织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被切割为多个部分,各单位存在多个管理部门,同一种类保障机构,近在咫尺,只因隶属关系和业务系统不同而不相往来;同一区域,同一驻地,存在多个职能相同的单位;但补给保障时舍近求远。此外,军事物流保障内容过于繁复,大而全、小而全现象突出,造成样样有、样样松的现象,严重影响作战保障能力。针对这些问题和现象,第四方物流整合、集成军队的物流保障力量,并充分利用地方的第三方物流资源,以追求军事物流保障效能的最大化。第四方军事物流可以有以下三种应用模式:

1.1.1独立的第四方军事物流领率机关。全军联勤是我军后勤保障的发展趋势,可以成立独立的物流领率机关作为全军联勤保障体系的领导机关,通过全军物流信息集成平台,来组织实施诸军兵种间联合物资保障而形成的军事物流供应链。其保障实体独立于三军之外,负责对全军战略性物资保障、重点建设物资保障进行统一筹划和组织实施。由第四方军事物流为部队用户、军事物流供应商、地方物流供应商等客户提供运作和管理整个供应链的解决方案,并利用其成员的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为各客户提供全面的、集成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其组织模式如图1。在这模式中,第四方军事物流作为整个供应链的领导者和枢纽,集成多个服务供应商的资源,重点为各个部队客户提供服务。第四方军事物流建立和完善通用、专用物资目录,对保障内容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在保障对象上,以服务部队客户为龙头,带动其他成员企业的发展。执行该模式的好处是服务对象及范围明确集中,客户的商业和技术秘密比较安全。第四方军事物流与客户的关系稳定、紧密而且具有长期性。但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客户的业务量要足够大,使参与的服务商所得到的收益较为满意,否则大多数服务商不愿把全部资源集中在一个客户上。

1.1.2相对独立的专业军事物流公司。这种模式通过成立专业物流公司,联合军、地第三方物流进行第四方军事物流发展。专业物流公司将物流活动与部队截然分开进行管理,是一种专门的物流管理公司,为各部队提供即时的军事物流服务。其组织模式如图2。

专业物流公司是为了执行部队的全部或主要物流活动而设立的公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独立的管理、财务;②为所属部队和区域进行物流服务;③承担为各服务部队物流业务提供预测和决策的义务。从其特点来说,它更像是一个军、地物流的动态联合组织。在目前地方第三方物流已经有了较大发展的情况下,军方公司利用其对军事业务和需求信息的熟悉和掌握,将具体物流外包给其他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自身进行第四方物流的管理,作为其核心业务与核心竞争力。这种模式的重点是对第三方物流合作商的资质进行规范和考量,让有资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逐渐参与军方的物流保障,并与之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1.1.3物流园第四方军事物流服务模式[4]。物流园区是一个物流作业的功能区和物流企业在一个地理布局上相对集中形成的一个区域,其在整个物流流程中是物流服务的一个节点,是一种专业性的货物配送转运集中区。其地址应选在城市边缘、交通条件较好、用地充足。从物流园在物流流程的作用来看,具备两个特点:①从组织运输角度来讲,物流园是货物的集散地,而货物运输通过物流园这样的点与点间的网络关系完成。②物流园内不仅有区域军事物流仓储中心、配送服务中心、第三方物流提供商,还有具备信息管理能力、具备物流资源整合经验的管理者。如果物流园的选址良好,周围经济环境好,物流容量大,物流园正是第四方军事物流理想的催生地。在物流园中,除了重点发展第三方军事物流以外,对地方第三方物流的利用也应作为一个重点,其中可以建立第三方物流军代表制度,在地方第三方物流企业派驻军事代表,以规范和督促地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使其能更好地满足军方用户的特殊要求。其组织模式如图3。

1.2军事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方法

1.2.1大力发展第三方军事物流力量[5]。我军现行的后勤保障模式存在着“专业分割、多头管理”的现状,这导致物流线路细长、零乱,物流保障对象过于分离,物流保障能力分散,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战争对后勤保障提出的新要求,必须通过开展第三方军事物流,对现有物流资源进行高度的集成化改造。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对当前各项相互并列的后勤业务从部门间协作的角度进行物流渠道的横向整合、集约和优化;另一方面将传统军事后勤的供应链中垂直物流渠道的相关诸要素进行重新定位。通过新型的第三方军事物流模式的确立,将各个独立的、并列的物流保障渠道整合成一个或多个保障节点(即军事物流中心)和网络状的物流线路,并且又经过进一步优化,最终形成一个更高质、更安全、更快捷的综合物流渠道。第三方军事物流的整合要达成两个重要目标:①优化物流保障层次,减少冗余的中间环节,实现军事物流系统的扁平状、网络化发展目标,并通过发挥“保障功能模块”的作用,提高军事物流的综合保障效益。②在充分保证军事物流的军事效益的前提下,实现总体物流保障能力最大、成本最低的效益最大化目标。

1.2.2推进军地物流一体化进程。充分利用地方已经快速发展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积极推进军地物流现代化进程,是加快军事第四方物流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已快速兴起,集市场信息、现代仓储、专业配送、多式联运和市场展示及交易于一体,拥有先进的物流技术,高效整合的物流网络节点,完整的物流网络运行体系。有效利用第三方物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完善的法规法律体系,用于规范第三方物流实施物流保障;二是构建良好高效的管理机制,采用计划与市场手段相结合的运作手段,充分利用地方的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三是基于供货商直接保障的方式,军队物资保障机构与地方供货商签订采购合同,由供货商直接将物资供应给部队,从而减少物资供应环节,提高对部队的保障质量。当然,军事物流与民用物流相比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物流目标的随机性、物流质量的精准性、物流管理的军事性和物流行为的隐秘性。对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比如要求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在政治上绝对可靠、物流服务质量高、持续保障能力强、应急保障能力强,其核心业务能力与军队外包业务相匹配等。军队在实际选择地方物流的过程中,除了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外,还应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论文来源于流星毕业论文网

1.2.3优化军事物流信息化平台[6]。第四方物流是以物流信息的高度共享为基础的,利用现代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来收集、处理、加工物流信息必将对第四方军事物流发展起到巨大地推动作用,这就迫切需要整合和优化全军统一的军事物流信息平台。其实质在于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物流资源动态可视、物流需求及时掌握、物流状态实时可控的目标,对各种军事物资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管控,形成闭合快捷的物流保障信息链。①确立军事物流信息化标准,重点保证军事物流信息数据的一致性、可行性,使物流信息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据可依。②加快对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转化运用,主要有电子数据交换(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射频技术(RF)、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等,其广泛运用可实现军事物流资产可视、物流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全时空交换,提高军事物流运作的效益。③优化网络化的军事物流保障体系,使各个物流运作节点“物理分散、逻辑集中”,具备实时感知和快速反应能力。④多渠道吸收和培养高素质的军事物流人才,第四方军事物流需要既懂军事又懂物流、既懂军事经济又懂市场经济、既懂信息技术又有良好知识结构、并且富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军事物流人才的支撑。

1.3军事领域第四方物流的管理策略

借鉴地方第四方物流理论探索和运作实践经验,结合目前军事物流发展实际,第四方军事物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站在全局的高度,整体筹划,全面设计军事第四方物流的系统架构,确立长远的发展方向;制定军事第四方物流统一的行业规范和运作标准,实现第四方物流对各种物流资源的“无阻碍配置”,降低物流交易成本;加强军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整合军事第三方物流资源,并适当运用民用第三方物流,在全军范围内搭建一个跨战区、跨军种、跨专业的物流资源网络,给第四方军事物流的发展打好基础;采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建立全军军事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数据的实时交换和集中处理;多种渠道吸收和培养具备全面综合素质的第四方军事物流人才。

2结论

与其他军事物流相比,第四方军事物流面对的客户更全、服务覆盖区域更广、规模更大、配套服务的综合性更强。同时,将众多物流资源聚集在一起,实行专业化运作,有效地提高物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物流功能的集约化和军事物流效益的最大化。有些学者强调第三方军事物流对第四方军事物流发展的基础作用,认为目前发展第四方物流是不现实的,但是本文认为,在目前第三方军事物流已经初步发展的情况下,第四方军事物流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可以整合整个军事供应链物流服务流程的管理者,恰恰是其理想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陆道生.第四方物流:理论探索与实践运作[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李秀.第四方物流的体系结构和运作模式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10):1233-1237.

[3]张枫林.我军军事物流体系的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07(8):230-232.

[4]韩伟.我国发展第四方物流的组织模式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

[5]余真翰.基于军事物流中心的第三方军事物流架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6]王宗喜.军事物流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