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21:29:12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范文篇1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的分析,阐明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解构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职能的正确定位、企业自身的行为选择、市场环境的培育等三个方面着手,提出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一、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现状

1、信息制造业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导

近年来,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升级不断推进,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2007年,福建省信息产业完成销售总收入超过2612亿元,完成增加值830亿元。其中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02亿元,增长14.5%,实现销售收入1930亿元,增长11.6%,实现工业增加值370亿元。软件产业完成软件及系统集成销售收入220亿元,增长41%。目前福建省电子信息业的产业集群依然以信息制造为主:计算机及其外设产业集群产值684.9亿元,占全行业48%;手机产业集群产值105.5亿元,占全行业7.4%;数字视听产业集群产值151.3亿元,占全行业10.6%。这三大产业集群生产总值占行业总产值的66%。

2、产业集聚、集群化发展趋势显现

福厦沿海五个设区市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97%,其中福州、厦门两市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85%,福州、厦门两市软件产业规模占全省的96%。目前已形成了福州、厦门两大信息产业增长极,并开始沿高速公路干线向山区辐射延伸,2007年全省9个设区市增长较快的有三明、南平、龙岩,分别达到45.1%、38%、30.7%;福州、厦门、漳州3个产值超百亿元的设区市增长分别为8.2%、6.3%、3.3%。以福州、厦门为重点的福厦沿海作为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其效应与作用日趋凸显,福厦沿海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信息产业聚集带。

3、信息产品品牌建设效果显著,竞争力有所提升

品牌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法宝。截至目前,福建省已有9项产品入选“中国名牌产品”,同时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蒸汽电熨斗,漳州万利达光催化科技有限公司的电磁炉被国家质检总局列入2007年度“国家免检”产品。厦华电子第三次蝉联中国电子商会评测的年度“中国十佳平板电视”榜首,稳居平板电视市场一线龙头品牌。厦华、夏新、飞毛腿、万利达4个品牌入选首批300家“全国重点保护品牌”名单,福通士达公司与厦门大学化学系等单位合作成功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光LED灯用YAG荧光粉,整体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著名品牌的标准;宏发电子公司自行开发研制的工控继电器、家用电器继电器、信号继电器、车载继电器等系列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和国防工业高尖端技术领域,成为全球继电器行业的重要厂商。这些品牌将享受国家品牌战略规划、品牌价值评估等一系列保护措施。

4、信息产品运用广泛,有效拉动产业增长

目前福建省已有78.5%的企业使用信息技术和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采集和数据收集,开展初步的电子商务活动,提高资金周转率达15%以上。5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不同程度地应用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76.5%的企业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辅助办公,提高工作效率高过3-8倍,全省40%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应用了信息技术改造生产设备和生产流程,节约能耗达20%以上,35%以上的轻工、化工、建材、制药、冶金、筛煤、林产工业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过程计算机自动化控制,产品质量平均提高20%以上,同时降低消耗、改善了劳动环境;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推广应用,促进全省传统生产企业节能降耗,改变运营模式,实现了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了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企业规模小,总体发展滞后,总力竞争力不足

福建省90%以上的企业为小企业,目前福建信息产业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不到40亿元,约占全国集成电路产业的0.5%,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但由于产业投入不足、企业研发力量弱,又缺乏新的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大型项目的支撑,自主知识产品比例仅占10%左右。目前福建省信息产品制造业虽然总量居全国第八,但是与居前三位的北京、广东、上海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仅是北京的16%、广东的23%,相比差距明显。软件业尽管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产业总体规模偏小,发展滞后,低于全国10%左右的平均水平。

2、综合配套能力弱,产业链不完整,缺乏强有力的产业集群的支撑

新型元器件发展滞后于整机发展,大部分核心技术和关键配套产品依赖国外省外供给,生产所需的关键设备、仪器和材料基本依赖进口。目前虽然拥有戴尔、冠捷、厦华、夏新、联想移动、中华映管、松下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但这些企业的主要产品除显示器外均尚未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如戴尔计算机的大多数零部件福建省都没有生产,联想移动、夏新的手机配件多从深圳等地采购,福建省产品所需的液晶显示屏大部分靠进口,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存在产值大、成本高、利润低的不利状况,总体竞争力不足。信息产品制造业虽已初步形成包括计算机及网络产品、数字视听产品、移动通信产品等在内的23条产业链,但除CRT显示器已基本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外,其余产品尚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省内配套率低于三分之一。关键元器件发展滞后,核心元器件不能就地配套,产业链关键环节缺乏,削弱了产业凝聚力。

3、资金缺乏,对外资企业的依附性强,自主创新不足

从资本来源上来看,福建省信息产业对外资的依附性强,如福州显示器及计算机外设产业集群的所属企业大部分都是外商投资企业,尤其几个龙头企业更是外商绝对控股。在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上由于资金缺乏,投入不足,无法吸引和留住高级人才,尤其是缺乏能承担系统分析、高端设计、熟悉国际软件项目运作的项目带头人,以及既熟悉软件技术又懂行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缺乏加之企业技术投入的不足,造成自主创新不足,产品基本处于国际产业链中下游环节。

三、加强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措施

1、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对产业集群的引导,提升福建信息产业整体竞争力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的职能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的定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福建也应在全国信息产业发展格局和规划框架下,找准福建信息产业发展的定位。按照“建设一带,增强两极,对接融合”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不断增强福建承接海峡东岸以及两个三角洲的产业转移和产业链延伸、辐射能力,促进沿海与山区的产业对接与融合,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海峡东岸以及两个三角洲信息产业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提升福建信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整合企业价值链。保留企业自身价值链上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部分,分割、转出将对竞争力影响不大的部分,吸收、合并对企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部分,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有效整合,使企业转为经营最具相关性的几种产品和业务,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内部的范围经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同时以现有的产品和市场为中心,实施相关产品的联合生主。一方面考虑同种产品的规格多样化和同类产品的品种多样化的特点,向左右横向扩展经营范围。另一方面对企业现有产品和业务的相关性进行评估。对与现有产品和业务纵向具有很强相关性的多元化生产的产品,实施纵向一体化,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

3、拓展融资的渠道,鼓励金融企业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发行债券或增发股票、配股;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买“壳”上市;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发行债券或股票,扩大电子信息产业利用证券市场资金规模,推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为信誉和市场前景较好的电子信息业提供融资和担保,解决集群内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统计年鉴2007[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刘志迎、周春花:高技术产业聚集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4).

[3]王少华、汪佳蕾:浙江省企业集群成长的创新模式[J].中国农村经济,2002(8).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范文篇2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的分析,阐明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解构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职能的正确定位、企业自身的行为选择、市场环境的培育等三个方面着手,提出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一、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现状

1、信息制造业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导

近年来,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升级不断推进,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2007年,福建省信息产业完成销售总收入超过2612亿元,完成增加值830亿元。其中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02亿元,增长14.5%,实现销售收入1930亿元,增长11.6%,实现工业增加值370亿元。软件产业完成软件及系统集成销售收入220亿元,增长41%。目前福建省电子信息业的产业集群依然以信息制造为主:计算机及其外设产业集群产值684.9亿元,占全行业48%;手机产业集群产值105.5亿元,占全行业7.4%;数字视听产业集群产值151.3亿元,占全行业10.6%。这三大产业集群生产总值占行业总产值的66%。

2、产业集聚、集群化发展趋势显现

福厦沿海五个设区市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97%,其中福州、厦门两市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85%,福州、厦门两市软件产业规模占全省的96%。目前已形成了福州、厦门两大信息产业增长极,并开始沿高速公路干线向山区辐射延伸,2007年全省9个设区市增长较快的有三明、南平、龙岩,分别达到45.1%、38%、30.7%;福州、厦门、漳州3个产值超百亿元的设区市增长分别为8.2%、6.3%、3.3%。以福州、厦门为重点的福厦沿海作为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其效应与作用日趋凸显,福厦沿海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信息产业聚集带。

3、信息产品品牌建设效果显著,竞争力有所提升

品牌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法宝。截至目前,福建省已有9项产品入选“中国名牌产品”,同时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蒸汽电熨斗,漳州万利达光催化科技有限公司的电磁炉被国家质检总局列入2007年度“国家免检”产品。厦华电子第三次蝉联中国电子商会评测的年度“中国十佳平板电视”榜首,稳居平板电视市场一线龙头品牌。厦华、夏新、飞毛腿、万利达4个品牌入选首批300家“全国重点保护品牌”名单,福通士达公司与厦门大学化学系等单位合作成功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光LED灯用YAG荧光粉,整体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著名品牌的标准;宏发电子公司自行开发研制的工控继电器、家用电器继电器、信号继电器、车载继电器等系列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和国防工业高尖端技术领域,成为全球继电器行业的重要厂商。这些品牌将享受国家品牌战略规划、品牌价值评估等一系列保护措施。

4、信息产品运用广泛,有效拉动产业增长

目前福建省已有78.5%的企业使用信息技术和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采集和数据收集,开展初步的电子商务活动,提高资金周转率达15%以上。5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不同程度地应用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76.5%的企业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辅助办公,提高工作效率高过3-8倍,全省40%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应用了信息技术改造生产设备和生产流程,节约能耗达20%以上,35%以上的轻工、化工、建材、制药、冶金、筛煤、林产工业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过程计算机自动化控制,产品质量平均提高20%以上,同时降低消耗、改善了劳动环境;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推广应用,促进全省传统生产企业节能降耗,改变运营模式,实现了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了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企业规模小,总体发展滞后,总力竞争力不足

福建省90%以上的企业为小企业,目前福建信息产业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不到40亿元,约占全国集成电路产业的0.5%,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但由于产业投入不足、企业研发力量弱,又缺乏新的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大型项目的支撑,自主知识产品比例仅占10%左右。目前福建省信息产品制造业虽然总量居全国第八,但是与居前三位的北京、广东、上海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仅是北京的16%、广东的23%,相比差距明显。软件业尽管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产业总体规模偏小,发展滞后,低于全国10%左右的平均水平。

2、综合配套能力弱,产业链不完整,缺乏强有力的产业集群的支撑

新型元器件发展滞后于整机发展,大部分核心技术和关键配套产品依赖国外省外供给,生产所需的关键设备、仪器和材料基本依赖进口。目前虽然拥有戴尔、冠捷、厦华、夏新、联想移动、中华映管、松下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但这些企业的主要产品除显示器外均尚未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如戴尔计算机的大多数零部件福建省都没有生产,联想移动、夏新的手机配件多从深圳等地采购,福建省产品所需的液晶显示屏大部分靠进口,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存在产值大、成本高、利润低的不利状况,总体竞争力不足。信息产品制造业虽已初步形成包括计算机及网络产品、数字视听产品、移动通信产品等在内的23条产业链,但除CRT显示器已基本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外,其余产品尚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省内配套率低于三分之一。关键元器件发展滞后,核心元器件不能就地配套,产业链关键环节缺乏,削弱了产业凝聚力。

3、资金缺乏,对外资企业的依附性强,自主创新不足

从资本来源上来看,福建省信息产业对外资的依附性强,如福州显示器及计算机外设产业集群的所属企业大部分都是外商投资企业,尤其几个龙头企业更是外商绝对控股。在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上由于资金缺乏,投入不足,无法吸引和留住高级人才,尤其是缺乏能承担系统分析、高端设计、熟悉国际软件项目运作的项目带头人,以及既熟悉软件技术又懂行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缺乏加之企业技术投入的不足,造成自主创新不足,产品基本处于国际产业链中下游环节。

三、加强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措施

1、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对产业集群的引导,提升福建信息产业整体竞争力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的职能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的定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福建也应在全国信息产业发展格局和规划框架下,找准福建信息产业发展的定位。按照“建设一带,增强两极,对接融合”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不断增强福建承接海峡东岸以及两个三角洲的产业转移和产业链延伸、辐射能力,促进沿海与山区的产业对接与融合,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海峡东岸以及两个三角洲信息产业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提升福建信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2、有效整合企业价值链,调整企业的选择行为,完善产业集群的支撑体系

整合企业价值链。保留企业自身价值链上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部分,分割、转出将对竞争力影响不大的部分,吸收、合并对企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部分,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有效整合,使企业转为经营最具相关性的几种产品和业务,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内部的范围经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同时以现有的产品和市场为中心,实施相关产品的联合生主。一方面考虑同种产品的规格多样化和同类产品的品种多样化的特点,向左右横向扩展经营范围。另一方面对企业现有产品和业务的相关性进行评估。对与现有产品和业务纵向具有很强相关性的多元化生产的产品,实施纵向一体化,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

3、拓展融资的渠道,鼓励金融企业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发行债券或增发股票、配股;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买“壳”上市;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发行债券或股票,扩大电子信息产业利用证券市场资金规模,推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为信誉和市场前景较好的电子信息业提供融资和担保,解决集群内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统计年鉴2007[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刘志迎、周春花:高技术产业聚集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4).

[3]王少华、汪佳蕾:浙江省企业集群成长的创新模式[J].中国农村经济,2002(8).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范文篇3

1、信息制造业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导

近年来,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升级不断推进,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2007年,福建省信息产业完成销售总收入超过2612亿元,完成增加值830亿元。其中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02亿元,增长14.5%,实现销售收入1930亿元,增长11.6%,实现工业增加值370亿元。软件产业完成软件及系统集成销售收入220亿元,增长41%。目前福建省电子信息业的产业集群依然以信息制造为主:计算机及其外设产业集群产值684.9亿元,占全行业48%;手机产业集群产值105.5亿元,占全行业7.4%;数字视听产业集群产值151.3亿元,占全行业10.6%。这三大产业集群生产总值占行业总产值的66%。

2、产业集聚、集群化发展趋势显现

福厦沿海五个设区市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97%,其中福州、厦门两市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85%,福州、厦门两市软件产业规模占全省的96%。目前已形成了福州、厦门两大信息产业增长极,并开始沿高速公路干线向山区辐射延伸,2007年全省9个设区市增长较快的有三明、南平、龙岩,分别达到45.1%、38%、30.7%;福州、厦门、漳州3个产值超百亿元的设区市增长分别为8.2%、6.3%、3.3%。以福州、厦门为重点的福厦沿海作为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其效应与作用日趋凸显,福厦沿海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信息产业聚集带。

3、信息产品品牌建设效果显著,竞争力有所提升

品牌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法宝。截至目前,福建省已有9项产品入选“中国名牌产品”,同时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蒸汽电熨斗,漳州万利达光催化科技有限公司的电磁炉被国家质检总局列入2007年度“国家免检”产品。厦华电子第三次蝉联中国电子商会评测的年度“中国十佳平板电视”榜首,稳居平板电视市场一线龙头品牌。厦华、夏新、飞毛腿、万利达4个品牌入选首批300家“全国重点保护品牌”名单,福通士达公司与厦门大学化学系等单位合作成功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光LED灯用YAG荧光粉,整体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著名品牌的标准;宏发电子公司自行开发研制的工控继电器、家用电器继电器、信号继电器、车载继电器等系列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和国防工业高尖端技术领域,成为全球继电器行业的重要厂商。这些品牌将享受国家品牌战略规划、品牌价值评估等一系列保护措施。

4、信息产品运用广泛,有效拉动产业增长

目前福建省已有78.5%的企业使用信息技术和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采集和数据收集,开展初步的电子商务活动,提高资金周转率达15%以上。5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不同程度地应用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76.5%的企业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辅助办公,提高工作效率高过3-8倍,全省40%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应用了信息技术改造生产设备和生产流程,节约能耗达20%以上,35%以上的轻工、化工、建材、制药、冶金、筛煤、林产工业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过程计算机自动化控制,产品质量平均提高20%以上,同时降低消耗、改善了劳动环境;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推广应用,促进全省传统生产企业节能降耗,改变运营模式,实现了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了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企业规模小,总体发展滞后,总力竞争力不足

福建省90%以上的企业为小企业,目前福建信息产业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不到40亿元,约占全国集成电路产业的0.5%,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但由于产业投入不足、企业研发力量弱,又缺乏新的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大型项目的支撑,自主知识产品比例仅占10%左右。目前福建省信息产品制造业虽然总量居全国第八,但是与居前三位的北京、广东、上海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仅是北京的16%、广东的23%,相比差距明显。软件业尽管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产业总体规模偏小,发展滞后,低于全国10%左右的平均水平。

2、综合配套能力弱,产业链不完整,缺乏强有力的产业集群的支撑

新型元器件发展滞后于整机发展,大部分核心技术和关键配套产品依赖国外省外供给,生产所需的关键设备、仪器和材料基本依赖进口。目前虽然拥有戴尔、冠捷、厦华、夏新、联想移动、中华映管、松下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但这些企业的主要产品除显示器外均尚未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如戴尔计算机的大多数零部件福建省都没有生产,联想移动、夏新的手机配件多从深圳等地采购,福建省产品所需的液晶显示屏大部分靠进口,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存在产值大、成本高、利润低的不利状况,总体竞争力不足。信息产品制造业虽已初步形成包括计算机及网络产品、数字视听产品、移动通信产品等在内的23条产业链,但除CRT显示器已基本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外,其余产品尚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省内配套率低于三分之一。关键元器件发展滞后,核心元器件不能就地配套,产业链关键环节缺乏,削弱了产业凝聚力。

3、资金缺乏,对外资企业的依附性强,自主创新不足

从资本来源上来看,福建省信息产业对外资的依附性强,如福州显示器及计算机外设产业集群的所属企业大部分都是外商投资企业,尤其几个龙头企业更是外商绝对控股。在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上由于资金缺乏,投入不足,无法吸引和留住高级人才,尤其是缺乏能承担系统分析、高端设计、熟悉国际软件项目运作的项目带头人,以及既熟悉软件技术又懂行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缺乏加之企业技术投入的不足,造成自主创新不足,产品基本处于国际产业链中下游环节。

三、加强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措施

1、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对产业集群的引导,提升福建信息产业整体竞争力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的职能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的定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福建也应在全国信息产业发展格局和规划框架下,找准福建信息产业发展的定位。按照“建设一带,增强两极,对接融合”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不断增强福建承接海峡东岸以及两个三角洲的产业转移和产业链延伸、辐射能力,促进沿海与山区的产业对接与融合,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海峡东岸以及两个三角洲信息产业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提升福建信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2、有效整合企业价值链,调整企业的选择行为,完善产业集群的支撑体系

整合企业价值链。保留企业自身价值链上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部分,分割、转出将对竞争力影响不大的部分,吸收、合并对企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部分,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有效整合,使企业转为经营最具相关性的几种产品和业务,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内部的范围经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同时以现有的产品和市场为中心,实施相关产品的联合生主。一方面考虑同种产品的规格多样化和同类产品的品种多样化的特点,向左右横向扩展经营范围。另一方面对企业现有产品和业务的相关性进行评估。对与现有产品和业务纵向具有很强相关性的多元化生产的产品,实施纵向一体化,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

3、拓展融资的渠道,鼓励金融企业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发行债券或增发股票、配股;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买“壳”上市;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发行债券或股票,扩大电子信息产业利用证券市场资金规模,推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为信誉和市场前景较好的电子信息业提供融资和担保,解决集群内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统计年鉴2007[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刘志迎、周春花:高技术产业聚集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4).

[3]王少华、汪佳蕾:浙江省企业集群成长的创新模式[J].中国农村经济,2002(8).

[4]福建省信息产业厅网站[EB/OL]..

[5]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范文篇4

河南现有许昌电力电子、新乡新型电池、安阳显示器件、郑州信息安全4个部级电子信息产业园,有洛阳硅电子、南阳光电子、濮阳电光源3个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还准备在鹤壁、漯河建设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河南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具有自己的特色。

1.产业规模壮大迅速

许昌电力电子、新乡新型电池、安阳显示器件3个产业园是2005年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准的首批31家电子信息产业园中的3个。许昌电力电子产业园以电力装备制造为基础,产业园中有许继集团、阳光集团等14家企业和科研机构,整套产业链已经形成。新乡新型电池产业园是全国仅有的两家部级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之一,在国内率先实现电动公交车的示范和运营,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提供全套能源电池,被誉为中国电源行业的黄埔军校,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2013年河南以富士康为龙头,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中心,建设全球智能手机研发制造基地,培育形成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信阳、漯河、鹤壁等地“一区多点”智能手机产业发展格局。[1]河南4个部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和3个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的产业规模占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的90%以上。郑州的智能手机、洛阳的硅材料、新乡的新型电池、濮阳的电光源、南阳的光电子等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龙头企业形成规模

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富士康是全球500强企业,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森源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环宇集团、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科隆集团5家企业是2013年第27届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以富士康集团为龙头,围绕智能手机产业构建的全球物流体系、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相关配套产业已有较好基础,河南准备以富士康集团为龙头打造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许继集团是我国电力装备行业的大型骨干和龙头企业,产品覆盖发电、输电、配用电等电力系统各环节,是国内综合配套能力最强、最具竞争力的电力装备制造商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新飞集团也曾跻身百强,下辖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等9个子公司,荣获“中国明星企业”称号,“新飞”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是中部六省首家进出口免验企业,2011年新飞品牌价值位列亚洲品牌500强。

3.投资环境好

河南省出台并落实《河南省信息化条例》、《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例》,由省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重点产业领导小组统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责在土地、项目、资金、税收优惠等方面提供支持,对列入省、市重点企业的重大项目,联审联批,加强项目备案和核准工作,落实建设条件优先,给予生产要素保障优先,给予相关优惠政策支持优先。产业园管理部门具有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2014年争取工信部支持,部省合作,将举办“中国智能终端(手机)博览会”、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突出抓好智能终端(手机)产业集群引进和培育工作,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核心,着力打造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基地。[2]

二、河南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1.集群起步晚,产业规模小

国际上影响力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主要有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在我国也有台湾、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地区,这些集群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产业规模大,技术水平先进,竞争实力强。[3]相比之下,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刚刚形成,除富士康是世界500强企业外,2013年只有5家企业跻身第27届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名单,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竞争力的提升还需一个艰辛的过程。

2.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河南电子信息产业有一定规模,但远不能称之最强。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保持在电子信息领域的领先地位,严格控制关键技术、高端设计向河南省转移。河南省许多企业只能采取组装加工或贴牌生产形式,低水平重复引进居多,能生产高品质的产品,却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3.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科技人才不足

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上由于资金缺乏、投入不足,无法吸引和留住高级人才,导致专业科技人才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尤其缺乏能承担高端设计的项目带头人和既熟悉技术又懂行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一般的劳务性人员又偏多,这种不合理的人才结构给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造成很大障碍。

4.招商引资竞争优势不明显

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起步比较晚,虽然政府给予多方面的支持,但配套体系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竞争优势不明显。

三、河南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1.培育龙头企业,促进集群规模发展

鼓励全球500强企业、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上市的国内外电子信息企业在河南设立公司,优先投资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项目。对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项目,用地指标优先,生产要素保障优先。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扩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规模,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集群的发展就没有源动力。政府要建立研发专项基金,出台信息产业扶持政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以大型企业、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大学、中电27所等单位为依托,组建研发中心,发展核心技术。对企业给予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壮大创新团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引导企业注重运用新技术提升产品结构,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提高集群在价值链中的地位。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良性的引才、育才、用才机制,优化科研、融资、生活、医疗保健和子女教育等环境,优先引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端研发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大力度吸引海内外高级研发人才和学科带头人,设立人才专项培育基金,制定奖励标准,对企业引进的优秀创新人才,可由人才专项培育基金予以资助。同时立足于现有人才的培养,完善河南省人才培育机制,在进一步挖掘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引入人才培训机构,由产业园区、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创办专业培训班,依托企业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对大学应届毕业生和企业新进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对出境进行定制培训的高端人才给予资助。

4.政策扶持,提高招商引资竞争力

在扶持政策方面要有综合性的举措,建立土地、市场、人才、财政、税收、关务等完整的政策体系。贯彻落实《河南省信息化条例》、《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例》,制定新的优惠政策,落实国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支持电子信息类企业进行项目建设,规划产业园区,优先土地供应,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建设,完善电子信息产业配套体系,提高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提高招商引资的竞争力,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

5.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范文篇5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始于20世纪30年代,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最早的城市,早期的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军工企业。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78—1989年)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经过初步调整、扩建与引进,形成从原件到整机,从科研到教育,从单机到成套服务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体系。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在技术引进、产品开发、产品质量等方面成绩显著,主要产品也逐渐升级为光纤通信设备、数字微波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应用产品、彩色电视机、仪器等电子信息产品,以及集成电路、微特电机等配套元器件[1]。第二阶段:调整阶段(1990—1997年)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对产品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部分产品比如电视机等,产量逐渐减少,但另外一部分产品产量不断提高,特别是通讯设备生产得到了一个较好的发展,形成了一批从事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第三阶段:发展阶段(1998—2007年)1998年,重庆市提出打造“重庆信息港”,软件产业、信息家电、汽车电子类及新型元器件、智能化仪器仪表及数字医疗和通信设备等几大重点发展的领域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效应开始凸显,产业链得到延伸,信息产业从重庆市经济的先导产业变为支柱产业。第四阶段:高速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2008年重庆市被批准成为国家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在笔电和云计算等产业共同拉动下,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突飞猛进。随着大型企业不断落户重庆市,不仅提高了重庆市的知名度,更促进了重庆市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决心,创造性的提出“垂直整合”模式,减少了成本。

二、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产业总体规模

2011年,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及软件业务收入共2522.4亿元,同比增长85.5%。其中,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产值2016.6亿元,同比增长95.3%。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62.19亿元,同比增长87.7%;利润65.93亿元,同比增长21.32%;全行业销售利润率为3.54%。另外,电子信息产业外向型经济也逐步发展。2011年重庆市电子信息产品出货值达到522.49亿元,同比增长7.65倍。2011年,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各个行业所占比重不断改变,电子计算机行业在电子信息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占31%;电子元器件次之,占28%;视听及家电制造占15%;专用材料占9%;电子测量仪器占7%;通信占5%;机电产品占4%;电子专用设备占1%。

(二)产业主要特点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外资企业落户,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规模不断扩大,电子信息产业也成为重庆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1年重庆市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862.19亿元,同比增长87.7%,高于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增长速度。另外,重庆市信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不少新兴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特别是笔电产业,从无到有再到高速发展,其发展速度在国外也较为少见。2.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重庆市企业R&D研发投入强度为1.2%,比2005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重庆市的一些产品和技术在国内外逐渐形成一定的竞争力,特别是在数字医疗和通信等相关领域的一些产业和技术。重庆市政府努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通过产学研的不断结合,使国内外交流的环境也日益融合。3.产业集群雏形显现,一批园区相继出现重庆市被批准为国家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后不断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和世界化发展。近几年来重庆市在低成本笔记本电脑、集成电路、数字仪器仪表、通讯设备、汽车电子、信息家电、电子材料等行业中集群式发展较为明显。另外,重庆市的电子信息产业逐渐形成一些产业园区,包括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和北部新区两个中心产业园区,以及万州电子材料园、中山元器件园、李渡LED园、茶园消费电子园等专业发展园区。4.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重庆市在2007年被正式批复为我国第一个统筹城乡信息化试验区后,其信息化的建设从点式的发展方式转变为系统推动的方式,发展迅猛,备受国内外IT企业的关注。电话、电视和互联网的普及率大幅度提高,以信息化带动了工业化发展。

(三)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总体效益不高,产业结构单一2011年,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为2522.4亿元,虽说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速度,但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仅占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的2.7%,与我国沿海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另外,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单一,电子计算机行业产值占电子信息产业比重已超过40%。这样不利于抵御市场风险,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链,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产业结构亟待优化。2.企业规模较小,龙头企业较少,尚未形成产业集聚效应重庆市电子信息企业总体规模偏小,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集聚性不强,难以形成具有较好合作发展的产业集群。优势企业分散在不同的行业和业务领域,难以形成规模性和结构性的产业集群。另外,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缺乏具有带动性的重点项目,未能形成较好的产业聚集效应[2]。3.技术基础较为薄弱,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技术基础薄弱,缺乏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的支持,部分电子信息企业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在承接国际、国内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的影响,不能较好的发展。另外,重庆市现有企业技术研发系统还不够完善,产品技术含量较低,缺少高端产品,企业R&D投入强度也要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3]。4.复合型人才缺乏,产学研合作水平不高重庆市高校数量有限,培育相关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偏低,再加上沿海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猛烈,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因此,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从业人员总量相对偏少,同时人才结构呈“橄榄形”,高级知识分子仅占从业人员较小的部分,相比之下,中级和初级人才占从业人员的绝大多数,与国际标准的1:2:7“金字塔形”人才结构存在一定差距,高、中、初级人才结构比例失调。另外,高校与科技研究机构之间没有建立起直接的指导、协作与推进机制,产学研合作的整体水平不高[4]。

三、加快发展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对策建议

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挑战和自身产业发展的各种问题,重庆市需要积极面对,抓住机遇,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发挥优势,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一)整合资源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抓住国家批准在重庆市建立我国内陆地区保税港区和最大的综合保税区的机会,发挥重庆市光电子产业和电脑产业的垂直整合模式等优势促进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为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奠定基础和条件。利用政策上的优势大力推进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优势项目的发展,并着力加快发展其他项目,不断优化调整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使整个产业能够尽快达到一种较好的状态。

(二)壮大现有企业,积极引进大型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应当以现有企业为基础,在管理、技术、设计、创新等方面不断推动企业的发展,并以此为导向,引导当地企业投资重大项目的建设、经营;鼓励龙头企业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界兼并和收购其他企业,以此不断地扩大自身的规模;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引进大型企业,努力形成大中小型企业合作发展的良好格局,通过优势互补,构建一条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效应。

(三)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合作

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在引进的过程中,要注意技术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加快技术引进、吸收、转化和运用整个过程。在加快技术转化和吸收过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再开发。企业需要加大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特别注重建立和健全企业R&D机构,尽力构建企业产业技术互动体系,加强企业与高校院所的互动和合作,不断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加强人才培养和复合型人才引进,建立有效的人才交流机制

第一,要培养自己的人才。重庆市各高校可以针对不同行业的需要,开设相关的学科,不断培养相应的人才,推进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等的合作,使人才培养更具目标性。第二,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一批国内外的复合型人才,建立起有效激励人才创造性劳动的分配机制。另外,重庆市可以与周边区域通过构建人才培养和人才流动机制,加快区域间电子信息产业人才的流动,实现区域内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产业配套服务体系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多采用园区的形式,因此,各产业园的资源需要进一步的整合,积极开展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产业技术开发平台和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产业基地的建设,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利于产业不断向园区转移,从而形成较好的集聚效应。

(六)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范文篇6

(一)产业发展速度快规模日渐扩大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默默无闻”飞越至“名列前茅”,目前业已成了世界重要之消费电子生产基地,数个消费电子产品产销量位居国际市场排位第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电子信息咨询业大约有三万家左右,从业人数达五十七万,注册资金达七十九点五亿元。此时期信息产业飞速发展。到二〇〇一年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体运营状态良好,诸项指标增速已经实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准,产品生产、对外出口、生产效益增速呈起伏之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势头猛烈,内销规模不断扩大。截止二〇一二年六月末,我国有规模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百分之十四点五,高出工业平均增速零点二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三万四千二百二十九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一点八。软件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八千〇六十五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九点三。

(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取得成效

由总体方面来讲,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产业链逐步构成,正朝着高的技术和搞的品质以及公的附加值方向发展。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由单纯制造业转化为制造业同软件服务相融合,有集中于产业链下游转化为产业链上下游相融合。受金融危机影响至今,我国不断增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三)产业基础呈加快发展趋势

我国软件产业与集成电路产品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增长速度显著加快,给经济社会发展之作用逐渐增强。与此同时,伴随电子信息产业提高的集中度,电子信息产业范围聚集效应日渐突出。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以及环渤海等三大地区,企业劳动力、产品经销收入、工业增加值与利润居整个行业比重都已经超越百分之八十,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效应以及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优势日渐凸显,在世界产业布局中之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规模效应不足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一般总体规模相对不大,突出体现在产业规模效应不足,缺少重点产业项目支撑,相较发达国家存有显著差距,缺少国际竞争力,许多应用范围还未构成良好的商业形式抑或完整产业链,市场化程度不强,影响力于国内国外均有限。

(二)产业互动效应较弱

传统产业同电子信息产业缺乏互动性,未构成显著的相互促进功能。信息化同电子信息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需进一步深化,信息化的进步未成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之需要与市场基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尚不可以为信息化推进创造充足的产品与服务保证。

(三)产业集群竞争力较低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于空间方面的聚集比较突出,构成四大产业基地,可集群内企业间目前还未构成妥善的专业化分工与协同。集群内的中小企业未发挥到协配置的功能,同集群中其它企业未有任何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关联。对产业集群的构建与健全功能甚微。促使集群企业不能分享到集群所创造的外部规模经济等诸多方面的益处,不利于促进集群企业之间的竞争或合作。

(四)产业人才结构缺乏合理性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人才结构体现为橄榄型布局,不但缺少高层次专业人才以及技术与学术领军者,并且技能类型工人严重短缺。此种橄榄型人才结构布局,业已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严重障碍,尤其是电子产品设计人才的匮乏。

三、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合理制定产业发展战略

国家在构架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规划之后,要不断科学设计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布局,实施有效的对策,把电子信息产业当成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推入国际市场,由战略的高度对电子信息产业之发展构架出整体规划。认真执行优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与走新型工业化途径之方针,树立以人为本,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快速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与电信服务业。突破约束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及产业跨越发展之重点技术,开发构架出为新兴产业发展与信息化建设需要之技术。增添电子信息产业整个实力与国际竞争力,争取早日迈进电子、电信强国之列。

(二)开辟风险投资融资渠道加大科研投入

电子信息产业不仅属于高投入产业,而且也是具有较高风险的产业。国家要不断增大对电子信息技术进行科研活动的投入,以保证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促进核心技术突破。鼓励与培育国内信息之风险投资,鼓励国内外企业在海外上市;与此同时,鼓励支持构建风险投资公司,构成以具备商业性辅以政策性之风险投资基金分布局面。

(三)储备人才鼓励创新

构建一支具备很强科研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不仅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全民信息意识提升与充分的人才保障。要储备人才,促使产业发展智力有保证;要鼓励创新,提升产业整体竞争能力。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说穿了即高新技术之竞争。强化产学研相结合,充分发挥单位、学校与科研部门自身所具备的优势互补功能,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之技术创新队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科研开发的能力,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更好地发挥电子信息产业为经济社会带来的促进与增加,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之电子信息通讯及其基础设施,不断适应满足人民群众对信息化日渐增长的需要。

(四)强化产业方面立法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要转变政府职能、做到依法行政,有效加强行业与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大力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提升运用外资的质量与能力,逐步拓展企业“走出去”范围与领域。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构建,促成集成电路以及软件等核心技术之自主创新,构成一大批拥有自主产权之核心技术与重点产品,在全球竞争中把握主动权,逐渐主导全球信息化发展的潮流。

四、结语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范文篇7

关键词:南京,电子信息产业,重庆

南京是江苏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重庆是西南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也是西南地区的工商重镇,一条长江把这两个城市连接起来。同时,历史文化色彩也跟这两个城市罩上了相同的颜色,它们都拥有悠久、特殊的历史背景,都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以“六朝古都”著称,重庆是巴蜀文化的发祥地,几千年悠久的文化底蕴使两个城市有着相似之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两个城市在各方面却有了很大的差异。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潮中,南京鼎立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其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南京已发展成一个现代大都市。而重庆则是大农村、大城市、大工业、大农业并存,二元化特征鲜明的城市,信息化程度低,电子信息产业力量薄弱。那么二者同为长江沿线历史文化名城,为何南京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如此之快而重庆此产业的发展却显得如此单薄呢?通过对南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的探讨,将给重庆提供很大的借鉴意义,以加快重庆信息化产业发展。

一、南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近几年南京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猛烈的增长势头,从其所占该市GDP比重(2005年占42.6%)来看,它已成为拉动南京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产值仅次于石化产业,跃居南京五大支柱产业的第二位。2004年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697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创南京历史新高。2005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突破千亿元,高达1028亿元,增长了47.5%。预计到2010年电子息产业规模将达到1800亿至2000亿元,跃居五大产业规模之首。

2005年南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呈现的特点:(1)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历史性的突破。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生产总值突破千元大关,创历史新高;(2)产品生产形成优势布局。在产品生产上,南京形成了以电子通讯和信息类产品链为龙头的优势产品布局。其中,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和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以及以平板显示器为代表的显示器增长迅猛;(3)产品出口活跃。2005年,在全市年出口达5亿元以上的18家工业企业大户中,电子信息就有10家,累计出口59.60亿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8.7%,拉动全市出口增长48.6个百分点。2005年,电子信息产品成了南京市销售和出口的主要力量;(4)软件业贡献份额大。近几年,南京软件业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贡献力度均位列第一,2005年仍是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5)龙头企业作用明显。2005年乐金飞利浦液晶显示(南京)有限公司、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公司的年产值都超过50亿元。

二、南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途径

南京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之所以如此之快,与政策的引导以及各种有效措施是密不可分的。

1.产业政策的引导。南京是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之一,交通便利,城市聚集力和辐射力较强。并且其人才资源雄厚,大企业、大院所、大集团密集。政府把握住这些优势条件,选准发展重心,着力开发电子信息产业,加大支持力度以加速信息产业发展。在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园内,政府制订了许多优惠政策,如税收的优惠、房租优惠、设立个人股、设立专项发展扶持资金和创业风险基金等等,吸引了大量企业入园,形成产业集群趋势。

2.注重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培育。充足的人才资源和强有力的科技力量是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南京大力培养科研人才同时也不断吸引外来高科技人才,拥有科研机构500余所、高等院校40余家、近6万名相关专业人才,建有各类研究与开发机构543家,计算机及通信类国家开放实验室3个,这些使得南京软件研究和开发机构具有坚强的科研后盾。

3.重视骨干企业的培育。培育“骨干软件企业”是南京发展软件产业的一大策略。骨干企业能产生很强的示范引导作用,通过其孵化服务能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形成聚集效应。目前在熊猫集团、五十五所、LG—飞利浦和南京长江机器集团等骨干企业的支撑下,南京的软件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均占全省第一,并且在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百强中,南京就有4家企业入围。

4.重视软件基地建设。长期以来南京都致力于软件园建设,如今建成的南京软件园和省市合建的江苏软件园,产业规模已非同一般,吸引了大批国内软件开发和集成电路研发机构入园,目前入驻企业已有近600家。在产业集群思想的引导下,南京软件基地初具规模:已形成由软件园区、大学科技园区、珠江路科技园区、南京IT产业园区等构成的软件孵化及产业化基地;形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及管理系统软件、电信系统软件、制造业信息化应用、嵌入式软件、教育软件、系统软件等6大软件产品群。同时,南京珠江路软件产业基地、江宁IT产业园、溧水中山软件园区也在加快基础建设和招商工作,成为南京软件产业的新增长点。

5.注重交流与合作。南京电子信息制造商注重产品技术在国内外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强调破除地方保护,降低准入门槛,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外资及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目前,南京引进了统宝光电、瀚宇彩欣、新华日液晶、LG飞利浦、LG电子、中华映管等一批国际一流的LCD、PDP重量级项目,使其成为规模全国领先的平板显示器生产基地。

6.强调特色。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不一定全国最大,但一定要最特——这是南京发展其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思路。他们在自主核心技术研发、软件产业开发、科研成果转化上力求有所建树,发展自主品牌。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电力、电信、教育、企业信息化等软件产品为龙头的一批特色软件产品群。三、重庆市在电子信息产业上的薄弱环节

1.地理环境上的差距。由于历史原因,重庆地处我国西南部,它不像南京那样处于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带,也没有邻近金融中心上海和政治中心北京,某种程度上使得其高科技水平与南京存在一定的差距。

2.高科技人才匮乏。重庆高科技人才与南京比较也存在着差距:其高校和相关专业人才的数量比南京少,从事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所、重点实验室也没有南京多,同时还有个更严重的现象,重庆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光电子等科技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存在“东南飞”现象,无疑加大了重庆科技人才匮乏的缺口。

3.技术层次偏低。重庆电子信息产业主要生产的是末端产品(整机组装),其中端产品(核心零部件)小,尤其缺乏前端产品(专利设计与自主开发),并且成果转化率、产业转化率也偏低。

4.行业龙头企业及自有品牌少。重庆电子信息产业中龙头企业较少(知名的有四联集团、朝华集团、东软金算盘和博恩科技),并且在高科技上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电子信息产品的自主品牌少。

5.电子信息产业总量小,规模小。2005年重庆占全国GDP比重为1.62%,而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GDP的41.74%,可见电子信息产业占全国比重不到0.5%。

四、启示

重庆可以通过后发优势,向南京市“取经”,从较高起点着手,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水平,扩大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具体来说,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强化思想观念。电子信息产业污染小、效益高、盈利潜力大,同时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和创业机会,重视该产业的发展可以降低重庆环境污染指数,保护生态环境,缓解就业压力,优化传统工业,加快重庆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因此,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该产业巨大的经济价值,加大支持力度。

2.聚集人才。聚集人才的途径大致分两种:一是本地培育;二是从外界吸引。首先依托教育资源培训各类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并注意留住人才,防止人才“东南飞”,同时要大量吸引外来高科技人才,内外兼修,打造一支高素质、多领域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

3.充分利用人力成本低廉优势。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而重庆同等程度的人力资源成本相对低于我国东南部城市。据调查,重庆IT行业平均年薪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4.9%,软件人力资源成本低于东部发达地区30%~40%。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相对较低的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4.以软件业为发展的核心。南京软件业的发展强有力的证明了软件业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地位的关键,它是电子信息产业创收的核心力量。故重庆也应重点发展软件业,加强对软件业人、财、物力和技术、政策支持,加强软件学院、软件评测中心建设,为软件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5.培植骨干企业。应通过引资嫁接等方式,培育更多骨干企业,扶持大型企业的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发展,逐渐形成庞大的产业体系,最终实现产业集群化。

6.打造产业集群。一方面,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内加强招商引资,加大对外技术引进与合作,推出重大对外合资合作、嫁接改造项目,广泛引进具有带动性的电子龙头企业,构建完善的配套协作体系和产业链。另一方面,通过在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上的倾斜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为实现产业集群铺路,以保持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7.提高创新能力。在引进和吸收的同时要坚持独立性原则,开发特色产品,发展自有品牌,减少和避免与其他城市撞车或重复建设问题。

8.打造特色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重庆市在光电子、微电子、通信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光电子、微电子、软件技术成果产业化为切入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数字重庆”。

参考文献:

1.,王良元.南京市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江苏通信技术,2005,(6):21-22.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范文篇8

关键词:南京,电子信息产业,重庆

南京是江苏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重庆是西南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也是西南地区的工商重镇,一条长江把这两个城市连接起来。同时,历史文化色彩也跟这两个城市罩上了相同的颜色,它们都拥有悠久、特殊的历史背景,都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以“六朝古都”著称,重庆是巴蜀文化的发祥地,几千年悠久的文化底蕴使两个城市有着相似之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两个城市在各方面却有了很大的差异。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潮中,南京鼎立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其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南京已发展成一个现代大都市。而重庆则是大农村、大城市、大工业、大农业并存,二元化特征鲜明的城市,信息化程度低,电子信息产业力量薄弱。那么二者同为长江沿线历史文化名城,为何南京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如此之快而重庆此产业的发展却显得如此单薄呢?通过对南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的探讨,将给重庆提供很大的借鉴意义,以加快重庆信息化产业发展。

一、南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近几年南京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猛烈的增长势头,从其所占该市GDP比重(2005年占42.6%)来看,它已成为拉动南京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产值仅次于石化产业,跃居南京五大支柱产业的第二位。2004年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697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创南京历史新高。2005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突破千亿元,高达1028亿元,增长了47.5%。预计到2010年电子息产业规模将达到1800亿至2000亿元,跃居五大产业规模之首。

2005年南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呈现的特点:(1)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历史性的突破。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生产总值突破千元大关,创历史新高;(2)产品生产形成优势布局。在产品生产上,南京形成了以电子通讯和信息类产品链为龙头的优势产品布局。其中,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和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以及以平板显示器为代表的显示器增长迅猛;(3)产品出口活跃。2005年,在全市年出口达5亿元以上的18家工业企业大户中,电子信息就有10家,累计出口59.60亿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8.7%,拉动全市出口增长48.6个百分点。2005年,电子信息产品成了南京市销售和出口的主要力量;(4)软件业贡献份额大。近几年,南京软件业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贡献力度均位列第一,2005年仍是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5)龙头企业作用明显。2005年乐金飞利浦液晶显示(南京)有限公司、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公司的年产值都超过50亿元。

二、南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途径

南京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之所以如此之快,与政策的引导以及各种有效措施是密不可分的。

1.产业政策的引导。南京是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之一,交通便利,城市聚集力和辐射力较强。并且其人才资源雄厚,大企业、大院所、大集团密集。政府把握住这些优势条件,选准发展重心,着力开发电子信息产业,加大支持力度以加速信息产业发展。在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园内,政府制订了许多优惠政策,如税收的优惠、房租优惠、设立个人股、设立专项发展扶持资金和创业风险基金等等,吸引了大量企业入园,形成产业集群趋势。

2.注重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培育。充足的人才资源和强有力的科技力量是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南京大力培养科研人才同时也不断吸引外来高科技人才,拥有科研机构500余所、高等院校40余家、近6万名相关专业人才,建有各类研究与开发机构543家,计算机及通信类国家开放实验室3个,这些使得南京软件研究和开发机构具有坚强的科研后盾。

3.重视骨干企业的培育。培育“骨干软件企业”是南京发展软件产业的一大策略。骨干企业能产生很强的示范引导作用,通过其孵化服务能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形成聚集效应。目前在熊猫集团、五十五所、LG—飞利浦和南京长江机器集团等骨干企业的支撑下,南京的软件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均占全省第一,并且在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百强中,南京就有4家企业入围。

4.重视软件基地建设。长期以来南京都致力于软件园建设,如今建成的南京软件园和省市合建的江苏软件园,产业规模已非同一般,吸引了大批国内软件开发和集成电路研发机构入园,目前入驻企业已有近600家。在产业集群思想的引导下,南京软件基地初具规模:已形成由软件园区、大学科技园区、珠江路科技园区、南京IT产业园区等构成的软件孵化及产业化基地;形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及管理系统软件、电信系统软件、制造业信息化应用、嵌入式软件、教育软件、系统软件等6大软件产品群。同时,南京珠江路软件产业基地、江宁IT产业园、溧水中山软件园区也在加快基础建设和招商工作,成为南京软件产业的新增长点。

5.注重交流与合作。南京电子信息制造商注重产品技术在国内外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强调破除地方保护,降低准入门槛,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外资及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目前,南京引进了统宝光电、瀚宇彩欣、新华日液晶、LG飞利浦、LG电子、中华映管等一批国际一流的LCD、PDP重量级项目,使其成为规模全国领先的平板显示器生产基地。

6.强调特色。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不一定全国最大,但一定要最特——这是南京发展其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思路。他们在自主核心技术研发、软件产业开发、科研成果转化上力求有所建树,发展自主品牌。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电力、电信、教育、企业信息化等软件产品为龙头的一批特色软件产品群。三、重庆市在电子信息产业上的薄弱环节

1.地理环境上的差距。由于历史原因,重庆地处我国西南部,它不像南京那样处于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带,也没有邻近金融中心上海和政治中心北京,某种程度上使得其高科技水平与南京存在一定的差距。

2.高科技人才匮乏。重庆高科技人才与南京比较也存在着差距:其高校和相关专业人才的数量比南京少,从事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所、重点实验室也没有南京多,同时还有个更严重的现象,重庆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光电子等科技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存在“东南飞”现象,无疑加大了重庆科技人才匮乏的缺口。

3.技术层次偏低。重庆电子信息产业主要生产的是末端产品(整机组装),其中端产品(核心零部件)小,尤其缺乏前端产品(专利设计与自主开发),并且成果转化率、产业转化率也偏低。

4.行业龙头企业及自有品牌少。重庆电子信息产业中龙头企业较少(知名的有四联集团、朝华集团、东软金算盘和博恩科技),并且在高科技上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电子信息产品的自主品牌少。

5.电子信息产业总量小,规模小。2005年重庆占全国GDP比重为1.62%,而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GDP的41.74%,可见电子信息产业占全国比重不到0.5%。

四、启示

重庆可以通过后发优势,向南京市“取经”,从较高起点着手,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水平,扩大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具体来说,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强化思想观念。电子信息产业污染小、效益高、盈利潜力大,同时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和创业机会,重视该产业的发展可以降低重庆环境污染指数,保护生态环境,缓解就业压力,优化传统工业,加快重庆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因此,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该产业巨大的经济价值,加大支持力度。

2.聚集人才。聚集人才的途径大致分两种:一是本地培育;二是从外界吸引。首先依托教育资源培训各类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并注意留住人才,防止人才“东南飞”,同时要大量吸引外来高科技人才,内外兼修,打造一支高素质、多领域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

3.充分利用人力成本低廉优势。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而重庆同等程度的人力资源成本相对低于我国东南部城市。据调查,重庆IT行业平均年薪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4.9%,软件人力资源成本低于东部发达地区30%~40%。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相对较低的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4.以软件业为发展的核心。南京软件业的发展强有力的证明了软件业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地位的关键,它是电子信息产业创收的核心力量。故重庆也应重点发展软件业,加强对软件业人、财、物力和技术、政策支持,加强软件学院、软件评测中心建设,为软件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5.培植骨干企业。应通过引资嫁接等方式,培育更多骨干企业,扶持大型企业的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发展,逐渐形成庞大的产业体系,最终实现产业集群化。

6.打造产业集群。一方面,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内加强招商引资,加大对外技术引进与合作,推出重大对外合资合作、嫁接改造项目,广泛引进具有带动性的电子龙头企业,构建完善的配套协作体系和产业链。另一方面,通过在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上的倾斜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为实现产业集群铺路,以保持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7.提高创新能力。在引进和吸收的同时要坚持独立性原则,开发特色产品,发展自有品牌,减少和避免与其他城市撞车或重复建设问题。

8.打造特色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重庆市在光电子、微电子、通信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光电子、微电子、软件技术成果产业化为切入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数字重庆”。

参考文献:

1.,王良元.南京市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江苏通信技术,2005,(6):21-22.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范文篇9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目标;任务;重点布局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据工信部数据,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将超过16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9.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15.4%。新年伊始,我国各地两会陆续召开,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出炉,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区块链、数字经济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各项重点任务相继提出,进一步呈现出以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闵三角和以西安、成都、武汉等为龙头的中西部地区各具特色集群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

1环渤海区域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能力

北京。围绕5G、半导体、车联网、区块链等领域,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领军企业开展战略协作和联合攻关,加快底层技术和通用技术突破。围绕量子、光电等领域,推动设立科学研究基金、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超前谋划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国际前沿技术研究。紧抓价值链调整机遇,实施制造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计划。以通用芯片、特色芯片制造为基础,以装备为依托,以设计为龙头,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链创新生态。稳步推进5G网络建设,落实产业行动方案。推进以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为重点行业场景应用。推出“AI+医疗”“AI+政务”等一批应用场景,建设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天津。深入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专项,加快建设滨海新区科大讯飞北方“声谷”项目。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北京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建设。打造国家基础软件创新中心。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行动,做强软件、集成电路等高端产业集群,培育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区块链、5G等新兴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数字车间、智能工厂突破100个,力争企业上云突破6000家。实施“互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应用示范等工程。山东。培育数字产业生态,支持浪潮集团打造中国“算谷”。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建设海尔、浪潮两个部级“双跨”平台,争创国家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区。布局“新基建”,2020年内新开通5G基站4万个,建设省级区块链产业园区,加速在金融科技、电子政务等领域的场景应用。实施数字经济园区建设突破行动,支持建设50个省级数字经济园区。深入推进“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培育轨道交通、动力装备、智能家电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布局8K超高清视频产业建设。打造医养结合示范省,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全力推进企业“上云用云”。河北。聚焦信息技术产业等主攻方向,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推进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动数字河北建设,加快布局5G基站、物联网、IPv6等新型基础设施,促进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制定实施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加快雄安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辽宁。以智能制造等为主攻方向,布局建设一批国内顶尖的研发中心和制造业中心,谋划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开展一批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支持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发展,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入推进100个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务试点示范项目,促进工业2.0、工业3.0、工业4.0并联融合发展。

2长三角3省1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培育思路清晰

上海。全面实施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上海方案”,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一批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功能型研发转化平台。大力培育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创新基地、嘉定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市西软件信息园、闵行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西岸智慧谷等重要产业载体。推进5G网络市域全覆盖,建成有线无线双千兆宽带城市。基本建成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大数据资源平台,完善“城市大脑”架构。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应用,实施智慧城市场景开放计划。加强网络安全保障,推动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创新。江苏。聚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物联网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大力发展“5G+工业互联网”,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转变。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创新与应用,加快5G通信网络和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浙江。培育发展数字安防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做强集成电路、软件业,加快推进软件名城建设。超前布局量子信息、类脑芯片、第三代半导体、下一代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加快绍兴部级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谋划实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力争在役工业机器人累计突破10万台。加快推进“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连接5000万台工业设备,服务10万家以上工业企业。全力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大力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培育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改造。全面实施城市大脑、电子发票、移动支付之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5G基站5万个,实现县城以上全覆盖。安徽。大力推进国家实验室争创。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计划,建成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一期工程。超前布局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等产业,加快类脑芯片、第三代半导体等产业化步伐。加快建设合肥先进计算中心、未来技术综合研究基地、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推进合肥先进光源实验研究设施等预研。加快建设合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中国声谷”入园企业超千家、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创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00个,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6000台。

3广东及福建加快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

广东。着力提升制造业能级和水平,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做强做优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加快建设湛江巴斯夫、深圳华星光电11代线等项目。积极发展智能制造,促进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力争推动40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稳步推进5G通信网络建设,年内新建5G基站4.8万个,力争实现地级以上市5G网络覆盖、基本实现珠三角中心城区连续覆盖。推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试验区建设,完善4K/8K产业生态体系。支持云浮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园。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智能传感、移动支付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区块链产业集聚区。福建。在数字产业、先进制造等领域,培育壮大新的主导产业,打造更多千亿级、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工业互联网“十百千万”工程,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深化数字福建建设,高起点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区块链技术创新和产业培育专项行动,加快5G商用步伐,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4以西安、武汉、成都等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

电子信息产业异军突起陕西。依托工业互联网拓展“智能+”,加大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领域攻关。加快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应用推广,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培育20户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加快建设咸阳新型显示产业园、汉中航空智慧新城,积极培育规模优势明显、产业链整合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西安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建设数字经济示范区,推动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促进信息、软件、物联网、供应链等行业加快发展,支持西安、渭南供应链创新应用试点。实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卫星应用等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四川。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商用步伐,建设一批数字经济示范基地。支持成都市以建设全球电子信息高端研发制造基地和世界软件名城为目标,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高端软件、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网络6大重点领域,明确第三代半导体、网络视听、5G等18个主攻方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重庆。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发展高端化、智能化、成套化装备产品,推动机器人放量生产和数控机床提档升级。巩固提升“芯屏器核网”(芯片、液晶面板、智能终端、核心零部件、物联网)全产业链,打造万亿级智能产业集群。建设“云联数算用”(数字重庆云平台、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智能中枢核心能力平台、智能化应用场景)要素集群,集中力量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湖北。加快国家存储器基地二期、天马G6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依托3个部级创新中心,重点突破中高端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支持武汉打造全球智能终端高地。加快培育壮大以“芯屏端网”为重点的世界级产业集群。瞄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光通信和智能网联汽车等细分领域,培植一批龙头企业,集聚更多第二总部和独角兽企业。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强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型通用技术引领带动。启动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促进汽车等重点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业互联网顶级节点产业生态,加快IPv6规模化改造和5G商业应用。湖南。提升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规模和水平。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鼓励传统产业拓展“智能+”,创建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示范车间,推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在人工智能、区块链、5G与大数据等领域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打造以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为目标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5结语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范文篇10

近几年南京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猛烈的增长势头,从其所占该市GDP比重(2005年占42.6%)来看,它已成为拉动南京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产值仅次于石化产业,跃居南京五大支柱产业的第二位。2004年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697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创南京历史新高。2005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突破千亿元,高达1028亿元,增长了47.5%。预计到2010年电子息产业规模将达到1800亿至2000亿元,跃居五大产业规模之首。

2005年南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呈现的特点:(1)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历史性的突破。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生产总值突破千元大关,创历史新高;(2)产品生产形成优势布局。在产品生产上,南京形成了以电子通讯和信息类产品链为龙头的优势产品布局。其中,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和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以及以平板显示器为代表的显示器增长迅猛;(3)产品出口活跃。2005年,在全市年出口达5亿元以上的18家工业企业大户中,电子信息就有10家,累计出口59.60亿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8.7%,拉动全市出口增长48.6个百分点。2005年,电子信息产品成了南京市销售和出口的主要力量;(4)软件业贡献份额大。近几年,南京软件业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贡献力度均位列第一,2005年仍是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5)龙头企业作用明显。2005年乐金飞利浦液晶显示(南京)有限公司、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公司的年产值都超过50亿元。

二、南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途径

南京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之所以如此之快,与政策的引导以及各种有效措施是密不可分的。

1.产业政策的引导。南京是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之一,交通便利,城市聚集力和辐射力较强。并且其人才资源雄厚,大企业、大院所、大集团密集。政府把握住这些优势条件,选准发展重心,着力开发电子信息产业,加大支持力度以加速信息产业发展。在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园内,政府制订了许多优惠政策,如税收的优惠、房租优惠、设立个人股、设立专项发展扶持资金和创业风险基金等等,吸引了大量企业入园,形成产业集群趋势。

2.注重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培育。充足的人才资源和强有力的科技力量是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南京大力培养科研人才同时也不断吸引外来高科技人才,拥有科研机构500余所、高等院校40余家、近6万名相关专业人才,建有各类研究与开发机构543家,计算机及通信类国家开放实验室3个,这些使得南京软件研究和开发机构具有坚强的科研后盾。

3.重视骨干企业的培育。培育“骨干软件企业”是南京发展软件产业的一大策略。骨干企业能产生很强的示范引导作用,通过其孵化服务能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形成聚集效应。目前在熊猫集团、五十五所、LG—飞利浦和南京长江机器集团等骨干企业的支撑下,南京的软件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均占全省第一,并且在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百强中,南京就有4家企业入围。

4.重视软件基地建设。长期以来南京都致力于软件园建设,如今建成的南京软件园和省市合建的江苏软件园,产业规模已非同一般,吸引了大批国内软件开发和集成电路研发机构入园,目前入驻企业已有近600家。在产业集群思想的引导下,南京软件基地初具规模:已形成由软件园区、大学科技园区、珠江路科技园区、南京IT产业园区等构成的软件孵化及产业化基地;形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及管理系统软件、电信系统软件、制造业信息化应用、嵌入式软件、教育软件、系统软件等6大软件产品群。同时,南京珠江路软件产业基地、江宁IT产业园、溧水中山软件园区也在加快基础建设和招商工作,成为南京软件产业的新增长点。

5.注重交流与合作。南京电子信息制造商注重产品技术在国内外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强调破除地方保护,降低准入门槛,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外资及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目前,南京引进了统宝光电、瀚宇彩欣、新华日液晶、LG飞利浦、LG电子、中华映管等一批国际一流的LCD、PDP重量级项目,使其成为规模全国领先的平板显示器生产基地。

6.强调特色。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不一定全国最大,但一定要最特——这是南京发展其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思路。他们在自主核心技术研发、软件产业开发、科研成果转化上力求有所建树,发展自主品牌。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电力、电信、教育、企业信息化等软件产品为龙头的一批特色软件产品群。

三、重庆市在电子信息产业上的薄弱环节

1.地理环境上的差距。由于历史原因,重庆地处我国西南部,它不像南京那样处于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带,也没有邻近金融中心上海和政治中心北京,某种程度上使得其高科技水平与南京存在一定的差距。

2.高科技人才匮乏。重庆高科技人才与南京比较也存在着差距:其高校和相关专业人才的数量比南京少,从事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所、重点实验室也没有南京多,同时还有个更严重的现象,重庆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光电子等科技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存在“东南飞”现象,无疑加大了重庆科技人才匮乏的缺口。

3.技术层次偏低。重庆电子信息产业主要生产的是末端产品(整机组装),其中端产品(核心零部件)小,尤其缺乏前端产品(专利设计与自主开发),并且成果转化率、产业转化率也偏低。

4.行业龙头企业及自有品牌少。重庆电子信息产业中龙头企业较少(知名的有四联集团、朝华集团、东软金算盘和博恩科技),并且在高科技上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电子信息产品的自主品牌少。

5.电子信息产业总量小,规模小。2005年重庆占全国GDP比重为1.62%,而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GDP的41.74%,可见电子信息产业占全国比重不到0.5%。

四、启示

重庆可以通过后发优势,向南京市“取经”,从较高起点着手,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水平,扩大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具体来说,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强化思想观念。电子信息产业污染小、效益高、盈利潜力大,同时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和创业机会,重视该产业的发展可以降低重庆环境污染指数,保护生态环境,缓解就业压力,优化传统工业,加快重庆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因此,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该产业巨大的经济价值,加大支持力度。

2.聚集人才。聚集人才的途径大致分两种:一是本地培育;二是从外界吸引。首先依托教育资源培训各类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并注意留住人才,防止人才“东南飞”,同时要大量吸引外来高科技人才,内外兼修,打造一支高素质、多领域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

3.充分利用人力成本低廉优势。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而重庆同等程度的人力资源成本相对低于我国东南部城市。据调查,重庆IT行业平均年薪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4.9%,软件人力资源成本低于东部发达地区30%~40%。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相对较低的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4.以软件业为发展的核心。南京软件业的发展强有力的证明了软件业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地位的关键,它是电子信息产业创收的核心力量。故重庆也应重点发展软件业,加强对软件业人、财、物力和技术、政策支持,加强软件学院、软件评测中心建设,为软件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5.培植骨干企业。应通过引资嫁接等方式,培育更多骨干企业,扶持大型企业的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发展,逐渐形成庞大的产业体系,最终实现产业集群化。

6.打造产业集群。一方面,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内加强招商引资,加大对外技术引进与合作,推出重大对外合资合作、嫁接改造项目,广泛引进具有带动性的电子龙头企业,构建完善的配套协作体系和产业链。另一方面,通过在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上的倾斜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为实现产业集群铺路,以保持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7.提高创新能力。在引进和吸收的同时要坚持独立性原则,开发特色产品,发展自有品牌,减少和避免与其他城市撞车或重复建设问题。

8.打造特色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重庆市在光电子、微电子、通信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光电子、微电子、软件技术成果产业化为切入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数字重庆”。

参考文献:

1.,王良元.南京市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江苏通信技术,2005,(6):21-22.

2.2005年南京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简析.江苏省统计局市县统计资料,http:///tjfx/sxfxzl/index.htm.

3.吕宁丰.电子信息业领跑南京五大产业.南京日报,2004-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