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盐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7:50:17

碘盐范文篇1

为了确保全面实现碘缺乏病防治目标,强化碘盐防治措施,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行碘盐配售制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的实施意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十一五期间在部分县区继续推行碘盐配售制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决定免费向全县农业农村人口供应碘盐,从根本上解决我县防治碘缺乏病难的问题。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的意义

食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普及食用碘盐是消除碘缺乏病的根本措施,因此,国家对食盐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碘缺乏病是自然环境缺碘所致、广泛危害人类健康的地方病,是影响人口素质、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县属碘缺乏病重病区,私盐和非碘盐严重冲击市场,一些农村居民仍沿袭食用原盐、非碘盐的陋习,给不少人带来“大脖子”、“小关节”、甲状腺肿、克汀病和聋、哑、呆、痴、傻等体格、智力损害。无偿向全县农业农村人口配给碘盐,能够使补碘生活化、适量化,有效控制和消除碘缺乏病,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配给办法

1、配给范围及任务。碘盐配给对象为具有本县籍户口且登记在册的常住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不享受此待遇),每人每年按2公斤配给。

2、供应办法。碘盐供应采取按人分配、无偿发放的办法配给,各乡镇、街道办每年初以上年底农业人口统计数字为基数,认真核实人口变动情况,及时调整配给数量并报县盐务局。县盐务局对各乡镇、街道办上报配给数量进行核实,将全年配给碘盐一次性运送到各乡镇、街道办,各乡镇、街道办负责分配到村(社区)、组、户。

3、资金核算及拨付。碘盐配给所需经费由县财政全额负担,按省物价部门核定的价格列入财政预算。碘盐配给所需经费由县盐务局据实向县政府书面报告,县政府批准后,县财政局划拨县盐务局。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办要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定一名副职领导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盐务局要强化领导,精心部署,健全工作制度,推进规范管理,扎实组织实施碘盐配给工作。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明确职责,分工负责,落实措施,切实做好碘盐配给相关工作。

2、强化宣传教育。要进一步加大盐业专营政策法规宣传力度,把食用原盐、劣质盐的危害与国家专营政策的宣传结合起来,提高广大群众对食用碘盐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让更多的民众摒弃陈规陋习,增强食用碘盐的自觉性。宣传、广电部门要积极宣传和报道消除碘缺乏病科学知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使县政府免费向农村农业人口供应碘盐的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碘盐范文篇2

第一条为加强碘盐零售许可证的管理,维护食盐专营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实现消除碘缺乏危害的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和《江苏省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碘盐的零售经营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的碘盐是指直接食用或制作食品所用的加碘食盐(包括以碘盐为母盐添加其它微量元素的营养盐和其它多品种食用盐);经省卫生部门认定、省政府批准的在高碘地区以及向不适宜食用碘盐的人群供应的非碘食盐,均在碘盐零售许可的管理范围。

第四条根据《省政府关于公布省级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及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的通知》(苏政发[2004]64号)规定,全省碘盐的零售经营实施行政许可制度。凡从事碘盐零售业务的,必须依据本办法的规定,申请领取碘盐零售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未领取许可证的,一律不得从事碘盐零售经营业务。

第五条负责食盐专营的各市、县盐业公司要本着既便民,又利于市场管理的要求,根据所在地供应人口、地理位置以及交通条件,对本地区碘盐零售网点进行合理布局,实行碘盐零售定点制度,科学确定碘盐零售定点单位和个人,并通报当地居民。

第六条全省碘盐零售许可工作由省盐务管理局行业管理处实施统一管理。碘盐零售许可证全省统一格式、统一印刷,由各市、县盐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核发。

第二章许可证的申请和核发

第八条申请碘盐零售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㈠营业场所交通便利、便于零售,且场所固定、具有一定面积的营业门市和仓储条件,并达到干燥、卫生、安全的要求;

㈡经营范围符合零售碘盐所需的安全和卫生要求。经营有毒有害物品的不得零售碘盐;

㈢具有长期经营和不间断零售碘盐的条件和能力;

㈣具有工商行政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和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卫生许可证。

第九条许可证的申请、核发:

㈠申领许可证的程序

1、经当地盐业公司初步确认的碘盐零售定点单位或者个人,向所在当地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有关材料;

2、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对申领者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并根据需要到经营场所实地审查;

3、经审查符合许可条件的,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并于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颁发许可证;不符合许可条件的,不予发证,并书面说明理由。

㈡申领许可证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碘盐零售许可证申请表;

2、申请人身份证;

3、工商营业执照;

4、食品卫生许可证;

5、当地盐业公司出具的碘盐零售定点单位或者个人证明材料等。

第三章许可证的有效期和年检

第十条碘盐零售许可证有效期限为三年。期满后由发证机关根据本管理办法重新核发许可证。在许可证有效期内由审批机关实行年检制度,年检时间由发证机关根据发证时间确定。年检合格的,在许可证副本上加盖验证章;年检不合格或者逾期三个月未报年检的,取消零售碘盐资格,并收缴许可证。

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视为年检不合格

1、经营条件、经营范围等发生重大变化,达不到申领碘盐零售许可证条件的;

2、经营期间工商营业执照或卫生许可证被吊销、撤销的;

3、在零售经营期间有违反《食盐专营办法》、《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或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受到当地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行政管理部门处罚,累计两次以上的;

4、三个月以上未零售碘盐或停业的;

5、经考核不符合碘盐零售定点条件,被当地盐业公司取消碘盐零售定点资格的。

第四章许可证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二条取得碘盐零售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严格按照食盐专营和碘盐零售许可的有关规定从事碘盐零售业务:

1、应当从当地盐业公司或者其指定的碘盐特许经销商购进碘盐;

2、应当保持合理库存、不间断地零售碘盐;

3、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碘盐零售价格;

4、不得销售非碘盐、不合格碘盐和假冒碘盐;

5、碘盐的运输、保存、零售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第十三条取得碘盐零售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其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悬挂碘盐零售许可证,并妥善保管其副本。

第十四条许可证要坚持一证一点,不得借用、涂改、转让,遗失的要及时补办。

第十五条取得碘盐零售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其经营行为应当接受发证机关的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对被许可人碘盐零售行为进行检查监督,检查中发现被许可证违法违规从事碘盐零售活动的,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五章许可证的吊销、撤销和注销

第十七条取得碘盐零售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因故需暂停营业三个月以上的,要及时到当地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歇业手续,缴还许可证。歇业超过六个月的视为停业,发证机关应予以注销许可证。

第十八条取得碘盐零售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不按规定保持合理库存和不间断地销售碘盐、造成市场碘盐脱销的,或者不按规定途径购进合格碘盐,或者销售非碘盐、不合格碘盐、假冒碘盐的,发证机关应予以吊销许可证。

第十九条取得碘盐零售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被当地盐业公司取消碘盐零售定点资格以及经年检不合格的,或逾期未年检达三月以上的,发证机关应予以撤销许可证。

第二十条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的,发证机关应予以吊销许可证。

第二十一条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应当吊销、注销、撤销许可证的其他情形。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取得碘盐零售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不按规定渠道购进合格碘盐的,或者销售非碘盐(经核准的高碘地区除外)、不合格碘盐、假冒碘盐的,或者不按规定保持合理库存造成碘盐脱销的,或者在碘盐的运输、储存和经营过程中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按《国务院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实施办法》第十六条和《江苏省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实施办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由县级以上盐业行政主管部门,督促其按规定购销碘盐;对其销售的非碘盐、不合格碘盐和假冒碘盐,予以没收,并可处以该盐产品总价值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碘盐零售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未取得碘盐零售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违反规定零售碘盐的,由县级以上盐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零售碘盐活动。违反规定销售非碘盐、不合格碘盐、假冒碘盐的,按本办法二十二条规定处理。

第二十四条盐业公司及其委托的特许经销商(包括取得许可的碘盐零售商)不得向未取得碘盐零售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批发、转批、转销碘盐。违反上述规定的,根据《江苏省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实施办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由县级以上食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上述违规行为,没收违法经营的盐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可以处该盐产品总价值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直至取消其碘盐批发、转批(零售)资格。

第二十五条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按规定实施碘盐零售许可和年检制度的,或者疏于管理造成碘盐零售行政许可管理混乱、危及食盐安全和市场供应秩序的,或者发现违规零售碘盐不能按规定严肃查处、给当地人民群众健康造成影响的,或者在实施碘盐零售许可中违规收取费用、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第二十六条法律、法规、规章对本办法涉及的违法行为处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章附则

碘盐范文篇3

一、造成如皋碘盐销售量和覆盖率“双低”的主要因素

1、销量因素。我市是一个用盐大市,销盐规模大,多年来各类盐品销售量一直稳定在3.5万吨左右,占南通地区总销售量的四分之一强,其中食盐年销售量为南通地区平均年销售量的3.5倍。用盐单位涉及肠衣加工、畜皮腌制、食品、化工、饲料等行业,尤其是作为全国两大肠衣加工基地之一,年销量近2万吨的肠衣盐对碘盐市场冲销的压力巨大,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极为罕见,碘盐市场面临六倍于它的其他各类盐品的返销,这是我市碘盐销售量和覆盖率“双低”的主导因素。

2、价格因素。我市是部级贫困县,受传统的能省则省的节俭观念的影响,一般群众面对只及小包装碘盐价格四分之一的大包装非碘精细盐诱惑很难抵挡,由此造成数量庞大的各类非食用盐低价冲销碘盐市场,这是我市碘盐销售量和覆盖率“双低”的关键因素。

3、区域因素。我市周边县(市)有泰兴、清江、海安、如东、通州、南通等,因各县(市)盐业主管部门对食盐市场管理力度的不平衡,以及供应品种、价格、规格的不一致,导致我市食盐市场周边环境不容乐观,这是我市碘盐销售量和覆盖率“双低”不可忽视的外在因素。

4、认识因素。不少人误认为我市地处东部沿海地区不缺碘,对碘缺乏的危害认识不足,错误地认为祖辈吃大盐、散盐照样长寿,认知水平的落后,碘缺乏危害知识的馈乏,为私盐、假冒碘盐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这是我市碘盐销售量和覆盖率“双低”不容小噓的内在因素。

5、交通因素。我市境内国道、省道、铁路、运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给私盐贩子利用汽车、船只、火车等夹带、贩运私盐带来极大的便利,这是我市碘盐销售量和覆盖率“双低”不可轻视的又一因素。

二、提高我市碘盐销售量和覆盖率的对策

我局作为市政府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着维护食盐市场一方稳定,保证食盐专营落到实处,保证人民群众长期食用合格碘盐,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安定的历史重任,如何趋利避害,活用政策,寻求破解碘盐销售量和覆盖率突破口,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盐业法制素质。在宣传内容上,一方面要宣传碘缺乏危害知识,让群众知晓碘缺乏的危害性,使其内心里自觉抵制私盐;另一方面要宣传国家盐业法规,增强用盐业主的盐业法制意识,使其自觉规范行为,堵住私盐外流渠道。在宣传方式上,既要与电视台、电台等主体传媒搞好不间断的宣传,又要会同相关部门搞好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集中咨询活动,还要搞好阵地宣传,如自办网站、信息,墙体、车体标语等,扩大宣传覆盖面。通过盐业法规和科学补碘知识宣传,让用盐业主不愿将所用之盐改变用途,让私盐贩子不敢再贩卖私盐,让人民群众不想吃非碘盐,共同创造“依法治盐”的强烈社会氛围。

2、加大市场整治力度,全面净化食盐市场。要善于“借东风”,抓住统一执法和联合执法时机,借力发力,以求“四两拔千斤”,当前要认真贯彻国家工商总局等四部门制定的《整顿和规范盐业市场秩序工作方案》,形成全国上下严打各类盐业违法行为的声势;在日常工作中要按照省盐务局部署,扎扎实实抓好每一次专项行动,通过积每一次专项行动之“跬布”达到致盐业市场稳定之“千里”。要建立食盐市场领导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分析食盐市场阶段性整治情况,传达最新盐业信息,引起食盐市场领导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的重视。完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恪尽其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形成全社会关心盐政的工作格局。在市场整治行动中还要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在“点”上,要紧紧咬住贩卖私盐的“重点户”、“钉子户”;在“线”上,要紧紧盯住有贩卖私盐历史的用盐业主和分散在乡村中的小户、散户;在“面”上,要紧紧看住用盐大户,用送法上门与服务上门两手管住用盐大户。

3、加快营销网络建设,满足市场深层次需求。在转批环节,要加大对食盐配送站的考核力度,规范配送行为,制止和打击降价竞销,越界侵销、卖大户、二次转批等违法行为,调动和发挥食盐配送人员在食盐市场中的巡查协管作用,规范食盐特许经销商的行为,建成“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专营网络,确保碘盐送销达村到户。在零售环节,要依法定点核发碘盐零售许可证,根据辖区供应人口、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对碘盐零售网点进行合理布局,科学确定碘盐零售定点单位和个人,实现对食盐零售网点的资源整合,构建终端零售网络。在批发环节,我公司也要根据发改委《推进食盐流通现代化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推动组织机构改革,深化“三项制度”改革,转换职能,深度挖掘终端销售市场,满足市场深层次需求。

4、加大对用盐单位监管力度,严防小工业盐返流市场。在我市十大行业中,涉盐行业就有肠衣、食品、制革、化工四大行业,四大行业用盐单位有700多家,星罗棋布分布在全市20个镇,面广、量大、规模小,分布散,管理幅度与难度相对增大。我公司要打好服务牌,把好监管关,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上要不管用量大小,全面开展盐品配送服务,对所有用盐单位全部直送到门,同时在品种、质量、时间上狠下功夫,满足用户需求,防范小工业盐返流食盐市场。在监管上,要建立用户档案数据库,对用盐单位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完善诚信体系建设,签订生产加工用盐购销协议和食盐安全使用承诺书,对不讲诚信的用盐单位必要时可采取停供措施。

碘盐范文篇4

一、工作内容与方法

(一)项目选点

选择镇作为本项目观察镇。

(二)基线调查

在镇中心小学随机抽取210名8-10周岁学生(8、9、10周岁的学生各70名,男女各半)采集尿样及其家中盐样,检测尿碘浓度和盐碘含量,选择其中30户家庭检测人均每日食盐食用量;抽取50名孕妇采集尿样及其家中盐样,检测尿碘浓度及盐碘含量,如镇孕妇不足50名时,可从临近镇补足。

(三)检测方法

1、按照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方法(WS/T107-2006),测定尿碘浓度。

2、采用直接滴定法检测盐碘含量。川盐及其他强化食用盐采用仲裁法(GB/T13025.7-1999)检测盐碘含量。

3、采用三日称量法测量人均每日食盐食用量(精确到0.01g)。

(四)干预措施

由区盐务分局在基线调查后将我区市场流通与库存的旧标准碘盐全部置换为25mg/kg碘盐。

(五)项目督导

项目执行期间,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对我区开展现场督导。重点督导我区市场流通和库存旧标准碘盐的置换情况,以及方案执行的一致性、样本采集与抽样方法的规范性、检测技术的准确性、资料收集的可靠性与完整性等。

(六)项目评估

在干预措施落实的第3、6个月时,开展两次阶段评估,在第9个月时开展终期评估。每次评估将比对基线调查同数量的8-10岁学生、孕妇尿碘浓度、盐碘含量指标等。每次评估后,将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撰写评估报告。

二、质量控制

(一)区疾控中心、中心卫生院等相关单位所有现场调查人员应当接受统一培训。

(二)指定专人组织现场调查、样品收集登记、表格填写等工作。

(三)采集尿样时应使用带螺旋帽的洁净聚乙烯塑料容器,样品量不得少于5ml。常温下可保存7天,4℃~8℃可保存1个月。采集的尿样、盐样不得混放,不得同时同人采集。

(四)尿碘检测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应当达到0.999以上。在每批样品检测的前、中、后至少插入一份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当标准物质的所有测定值受控时,检测结果才能接受。否则,要查找原因进行复检。

(五)采集居民户盐样时应先混匀,样品不得少于30g,用塑料袋封装,避免阳光照射。

(六)盐碘、尿碘的检测工作,应当由具备国家尿碘、盐碘外部质量控制资质的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完成。

(七)盐碘、尿碘、水碘标准质控物质,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提供。

(八)各项指标的调查、检测记录,必须严格使用本方案规定的表格。填写各类表格时,调查人员要仔细核对,杜绝缺项和漏项,保证表格填报内容真实、准确、无误。

三、组织管理

(一)区卫生局委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技术指导和评估工作。

(二)中心小学负责配合区疾控中心,做好210名8-10周岁学生尿样及其家中盐样抽样的选取、组织工作,和其中30名学生家庭人均每日食盐食用量检测的选取、组织工作。

(三)中心卫生院负责配合区疾控中心,做好50名孕妇尿样及其家中盐样抽样的选取、组织工作。

(四)区盐务分局负责辖区所需新标准碘盐的供应工作。

(五)按照省疾控中心要求,盐碘含量检测及尿碘浓度检测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

四、时间安排

(一)2012年月下旬完成制定《区新标准碘盐试点工作技术方案》及相关人员培训工作。

(二)2012年月28日完成中心小学210名8—10周岁学生的尿样及盐样的采集工作,同时进行三日称量法工作。

(三)2012年月29日—月日完成镇孕妇尿样及盐样的采集工作。

(四)2012年月日至31日,区盐务分局完成新标准碘盐的置换工作。

(五)2012年6月15日至25日和9月15日至25日,分别完成两次阶段评估工作。2012年12月15日至25日,完成终期评估工作。

(六)2013年1月5日前区疾控中心向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相关数据及项目终期评估报告。

五、预期产出

碘盐范文篇5

第一条为了消除碘缺乏危害,保护公民身体健康,提高人口素质,根据国务院《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消除碘缺乏危害,采取长期供应加碘食盐(以下简称碘盐)为主、补服碘油丸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第三条除省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高碘地区的居民和因治疗疾病不宜食用碘盐的居民外,所有城乡居民都应当食用碘盐。

第四条消除碘缺乏危害是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的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各级人民政府的吸血虫病、地方病防治领导机构,应当加强对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第五条省盐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碘盐加工、市场供应的盐业监督管理工作;省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省碘缺乏危害的防治和碘盐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省级以下人民政府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前款的职责分工,分别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工商、公安、交通、水利、税务、技术监督、教育、商业、供销等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各自的法定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工作。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在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工作。

第二章碘盐的加工、分装、运输和储存

第八条碘盐加工由盐业企业承担。非盐业企业和个人不得从事碘盐加工。

从事碘盐加工的盐业企业,由省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并取得省卫生行政部门发给的卫生许可证后,报国务院盐业主管机构批准。

第九条碘盐加工企业应当根据省盐业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计划,并按国家规定的标准组织碘盐的加工。

第十条用于加工碘盐的食盐,必须符合国家质量和卫生标准。

加工碘盐应当使用碘酸钾为碘剂,并符合国家质量和卫生标准。

碘盐中的碘剂加入量,必须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标准。

第十一条碘盐出厂必须进行质量检验。严禁不合格的碘盐出厂。

碘盐的加工质量管理办法,由省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二条碘盐出厂前必须进行包装。碘盐的包装上应当有国家规定的碘盐标识,并附有国家规定式样的质量标签。

碘盐的包装由省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样式、统一标识、统一印制。

第十三条碘盐运输实行准运证制度。碘盐加工企业、批发企业或者销售单位在运输或者委托运输企业运输碘盐前,应当向当地盐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取碘盐运输准运证。碘盐在途期间必须货、证同行。购盐单位应当查验已运达碘盐的准运证,并将准运证存档备查。无准运证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运输或承运,购盐单位不得接收。

按照国家规定有权上路检查的部门,应当将碘盐的运输监督管理列入检查范围,及时向当地盐业行政主管部门通报并移交碘盐运输违法案件。

第十四条碘盐为国家重点运输物资,铁路,交通部门必须依照省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的年度、月度运输计划,及时运送。

碘盐的运输工具和装卸工具,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碘盐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同载或者混放。

第十五条碘盐和非碘盐在储存场地应当分库或者分垛存放,做到防晒、干燥、安全、卫生。

第十六条从事碘盐批发、零售、送销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规定保持合理的库存量,防止碘盐脱销。

第十七条碘盐的加工、分装、经营应当符合卫生要求和卫生标准。碘盐加工、分装、经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标准,由省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十八条工业用盐和其他非碘盐的生产、储存、发运、承运、中转、销售、使用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盐产品的管理,严禁将工业用盐和其他非碘盐销往食盐市场。

碘盐的销售者应当严格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碘盐合格证明和其他法定标识。

第三章碘盐的供应

第十九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除高碘地区外,向所有城乡居民供应碘盐。

高碘地区由省卫生行政部门划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和国家有关部门备案后公布。

严禁在供应碘盐地区的食用盐市场销售非碘盐、假冒碘盐或者不合格碘盐。

第二十条对省内碘盐的分配、调拨和省际间碘盐的调进调出实行计划管理。省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分配计划,报省计划部门平衡后,由省盐业公司组织所属的分支盐业公司实施。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自行购销碘盐。

第二十一条碘盐批发由省盐业公司及其分支盐业公司专营,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从事碘盐的批发业务。

碘盐批发企业可以委托其他单位转批碘盐。未受碘盐批发企业委托的单位,不得从事碘盐的转批业务。

第二十二条各级盐业公司应当按照盐业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计划、流向和供应范围购销碘盐。

受委托从事碘盐转批业务的单位,必须从当地盐业公司购进碘盐并按照划定的区域销售。

从事碘盐零售、送销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从当地盐业公司或者其指定的碘盐转批点购进碘盐。

第二十三条省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商业网点布局状况、碘缺乏危害程度以及受非碘盐冲销等具体情况,选择采用定点零售、送销到户或者其他有助于保障全民食用合格加碘盐的销售方式。

第二十四条选择采用定点零售方式的地区,基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确保供应和方便居民的原则,合理确定碘盐零售网点,并通报当地居民。

碘盐零售定点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不间断地销售碘盐;非碘盐零售定点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销售食用盐。

碘盐零售定点单位和个人,免交所经营的碘盐部分的工商管理费;对被确定为碘盐零售点但经营规模较小、经营效益较差的农村个体工商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酌情减免其工商管理费。

第二十五条选择采用送销到户方式的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逐级签订碘盐送销到户责任书,由当地盐业公司根据辖区人口数量、人均碘盐消费量、季节性特殊用盐量以及必要的库存等因素,按季度将合格的碘盐供应给基层人民政府指定的碘盐送销机构,由该机构组织城镇居民委员会或农村村民委员会向当地居民逐户送销。

基层人民政府指定的碘盐送销机构及其组织的碘盐送销人员,在向当地居民送销碘盐时,应当宣传食用碘盐的意义并告知碘盐储存方法。送销碘盐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定价,一律不得随意加价或者变相加价;不得借送销碘盐摊派费用或者搭售其他商品;非居民自愿,不得限定居民一次性购买超过3个月消费量的碘盐。碘盐送销机构不得从当地盐业公司以外的其他单位或个人购进碘盐。

因送销碘盐发生的必要费用,通过盐业公司适当让利的途径解决,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扶持和资助。

采用送销到户方式的地区,商业网点不再经营食用盐,碘盐送销机构必须设置零售窗口,保证居民的特殊需要。

第二十六条在碘盐中添加其他营养剂或者药物的,必须经省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明确销售范围。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用不合格碘生产、加工营养盐或者药物盐,不得以供应碘盐的名义,强行推销营养盐或者药物盐。

第二十七条因治疗疾病,不宜食用碘盐的,应当持当地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到当地盐业公司购买非碘盐。

第二十八条生产、销售食品或者副食品,凡需添加食盐的,必须使用碘盐。所需碘盐必须从当地盐业公司或者其委托的碘盐转批点、持有《碘盐零售许可证》的零售网点或者基层人民政府指定的碘盐送销机构购进。

禁止将岩盐卤水直接或者间接用于食品、副食品加工。

第二十九条宾馆、饭店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公共食堂以及饮食摊点,必须使用合格的加碘盐。所用加碘盐应当从当地盐业公司或者其委托的碘盐转批点、持有《碘盐零售许可证》的零售网点或者基层人民政府指定的碘盐送销机构购进。

第四章监督和管理

第三十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本地区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工作的卫生监督和碘盐的卫生监督以及碘缺乏危害防治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盐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地区碘盐加工、市场供应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各级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行政执法制度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依法开展碘盐市场的盐业行政监督工作和卫生行政监督工作。

第三十二条省技术监督盐业产品质量检验站是本省碘盐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负责对碘盐加工企业产品质量和市销碘盐商品质量的监督检验。

第三十三条盐政执法人员,食品卫生监督人员和技术监督执法人员在履行碘盐管理、监督、检查、监测等职责时,应当主动出示国家有关部门或者省政府核发的证件,文明执法。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向当事人说明处罚的理由和依据,听取其申辩,告知其权利。

第五章罚则

第三十四条非盐业企业和个人从事碘盐、假冒碘盐加工的,或者未经批准的盐业企业从事碘盐生产加工的,由县级以上盐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加工,没收用于加工碘盐的碘剂、食盐和违法所得,并可处以所没收的碘剂和碘盐总价值3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碘盐加工企业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食盐加工碘盐的,或者碘盐出厂前不进行质量检验的,以及有证据证明销售环节的不合格碘盐是由加工环节造成的,由县级以上盐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产整顿,对已进入销售环节的碘盐,采取补检和补救措施,并可处以不合格碘盐总价值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国务院盐业主管机构批准,取消其碘盐加工企业的资格。

违反本办法生产、加工营养盐或者药物盐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盐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加工,并可处以违法生产、加工的营养盐或者药物盐的总价值3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无碘盐准运证而以运输碘盐名义运输盐产品的,或者碘盐购盐单位接收无碘盐准运证的盐产品的,国家规定有权上路检查的部门可对在途运输工具予以暂扣,并将案件移交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查处。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在库盐产品予以封存。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并可处以所运输或所接受盐产品总价值3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非碘盐批发企业批发碘盐的,或者未受碘盐批发企业委托转批碘盐的,以及不按计划、流向和范围购销碘盐的,由县级以上盐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批发、购销行为,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碘盐总价值3倍以下的罚款。批发或者购销假冒伪劣碘盐的,在法定处罚幅度内从重处罚。碘盐批发企业违反本办法的,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直至取消其碘盐批发资格。

第三十八条被政府确定为碘盐零售点的单位或个人不按规定途径购进合格碘盐的,或者销售非碘盐、不合格碘盐、假冒碘盐的,以及不按规定保持合理库存造成碘盐脱销的,由县级以上盐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基层人民政府,督促其按规定购销碘盐;对其销售的非碘盐,不合格碘盐和假冒碘盐,予以没收,并可处以该盐产品总价值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享受的工商管理费减免待遇,吊销其碘盐零售许可证。

第三十九条被政府确定为碘盐送销机构的单位和其组织的送销人员,加价或变相加价供应碘盐的,或者借送销碘盐之机搭售其他商品或摊派费用的,或者强制居民一次性购买3个月消费量以上的碘盐的,以及从无碘盐批发或转批资格的单位和个人购进碘盐、不合格碘盐和非碘盐送销给居民的,由基层人民政府责令其整改并采取补救措施,对其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没收其违法所得和不合格碘盐及非碘盐,物价管理部门可以按价格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基层人民政府可以取消其碘盐送销资格,另行确定碘盐送销机构。

第四十条未取得省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擅自从事碘盐加工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没收其使用的碘剂,并可根据有关食品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予以处罚。

第四十一条用于加工碘盐的食用盐和碘剂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或者碘盐的加工、分装、经营条件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改正,并可处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用盐和碘剂总价值3倍以下的罚款;对经营条件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可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其卫生许可证。

第四十二条在缺碘地区生产、销售的食品、副食品中添加非碘盐或不合格碘盐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该产品总价值1倍以下的罚款;其非碘盐和不合格碘盐,由县级以上盐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没收。

第四十三条宾馆、饭店以及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公共食堂和饮食摊点不按规定使用合格碘盐的,由县级以上盐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使用合格碘盐,没收其非碘盐和不合格碘盐,并可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加工、销售假冒伪劣碘盐数量较大或者对居民身体健康造成或构成严重损害的,由县级以上盐业行政主管部门移交司法机关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将工业盐和其他非碘盐销往食盐市场的,由县级以上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收其盐产品和违法所得,处以该盐产品价值3倍以下的罚款,并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承运单位或个人将所承运的工业用盐和其他非碘盐销往食盐市场的,除按前款规定予以处罚外,根据情节轻重,由县级以上运输管理部门依法吊扣或者吊销其营运证照。

第四十六条法律、法规对本办法涉及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章附则

碘盐范文篇6

一、防治任务

(一)碘盐监测:严格执行《省碘盐和碘缺乏病病情监测实施方案》(2012修订)新的规定,完成了全年碘盐检测和碘缺乏病病情监测任务。

1、加工销售:不定期对加工销售企业抽样监测,按规定方法、要求抽取样品,由本站盐碘检测室专人负责盐碘定量检测。

2、居民户:对居民户进行了一次抽样监测,监测地点的方位的乡、村,均由市地病科确定。

全年对五个乡镇监测,安排在三月,分别是在20个行政村(距离远近分配),采集居民户食用盐300份(每村15户盐样),由本站进行定量检测,留盐样,供上级机构质量考核。

(二)病情监测:三月份与居民户碘盐监测同步进行,同时在五个乡镇中抓阄取一所小学。每校检查了8-10岁学生共200名,男女各半。监测内容为:触诊检查学生甲状腺大小,计检查200人,并对其中的100人(男女各半)收集了尿样。同时在五个镇收集孕妇尿样100份,尿碘测定由市检验科完成,学生尿碘平均中位数273.5ug/L,孕妇尿碘平均中位数151.1ug/L符合标准。

(三)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

一是配合盐务部门到本县等5个乡镇开展了盐务市场的检查,散发“净化盐业市场、维护消费者权益”为主题的宣传材料6000余份,查了90家零售点和居民食用盐户半定量检测约126份,并检查了90家零售店的碘盐销售许可证。

二是对全县188所村级小学上防治碘缺乏知识课,受教育学生约52000人。

三是我站撰写了“科学补碘、保护智力正常发育”系列标语,由县广播电台在黄金时段分次滚播。盐务、卫生部门共制作过街横幅10条,内容为《通知》拟定的活动主题和口号。

四是七月二十日至二十一日,卫生、公安、工商、盐务协同对全县中小学校食堂开展碘盐监测安全大检查,共出动人员10人,碘盐合格率100%。

(四)实验室检测:实验室由一名从事检验工作多年的专职人员负责碘盐检测或尿碘检测,并有主管技师校正把关。样品的送达,并对样品数量、编号与记录核对后,进行收接登记。碘盐检测方法采用直接滴定法测定(GT/T13025.7—1999);合格碘盐判定标准,根据GB26878—2011标准,25mg/kg(±30%)(18—33mg/kg),尿碘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法(Ws/T107—2006),多次参加市级质控班,质控测试连年取得好成绩,已连续几年被卫生部授予合格实验室。

二、碘盐监测与碘盐缺乏病监测结果

1、居民户碘盐监测:我县共对五个镇20个行政村300户居民家庭盐样开展了碘盐监测,采集并检测食盐样品300份,合格300份,居民户碘盐合格率为100%,非碘盐率0%,经实验室质量检测:最高含碘量为32.97mg/kg,最低为18.01mg/kg,居民碘盐监测情况(见附表1)。

2、甲肿检查:我县共调查了5所小学8—10周岁学生200名,儿童甲状腺肿大人数1人(其中善厚镇陶店小学1人、I°肿大,未查出Ⅱ°肿大患者),我县儿童肿大率0.5%,均<10%。我县碘缺乏病病情稳定(见附表2)。

3、尿碘检测:学生尿碘检测100人份,孕妇尿碘检测100人份,学生尿碘值范围在55.9—1959.2之间,孕妇尿碘值范围在23.8—2413之间,我县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273.5微克/升,孕妇尿碘中位数151.1微克/升,孕妇尿碘监测结果(见附表3)。

4、地方病健康教育防治知识结果:全县9个镇,人口约45万,地理位置较复杂,加上外出打工占全县人口约30%,针对此情况,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得知后多次研究,拿出最佳方案,今年春节前后进行街头图展宣传3次,发放宣传传单2000张,对各镇出动宣传车各1次。宣传碘缺乏知识,对全县中小学每学期开学上碘缺乏病知识课。

三、讨论与分析

我县历史上曾经是碘缺乏病流行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碘缺乏病流行区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带的乡村。我县曾经对重点乡镇开展了碘油丸和碘砖防治工作。特别是九十年代初国务院目标动员“2000年全国消除碘缺乏病”。由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使我县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期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目前我县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已建立了可持续的运行机制。

(一)把好源头关

1、近两年来我县居民户碘盐监测显示分别是碘盐合格率100%、碘盐覆盖率100%、合格碘盐食用率100%。碘盐的各项指标均保持较高水平,说明我县生产加工批发企业保证了碘盐的质量,能从源头保证全民普食合格碘盐这一主要措施的有效落实。

2、病情监测结果显示:我县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0.5%,且在2000年实现阶段性目标后,病情一直稳定在5%以内(国家标准儿童甲状率≤5%)。表明我县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工作成效显著。我县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273.5ug/L,孕妇尿碘中位数151.1ug/L,我县的儿童、孕妇尿碘中位数均符合标准,说明儿童、孕妇的碘营养水平充足,这是多年来碘缺乏病防治的效果。

3、尿碘中位数、盐碘合格率、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是评价实现消除碘缺乏病和碘缺乏危害,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成果的三项重要目标。从上述三项监测结果看,我县碘盐、尿碘、甲状腺肿大三项指标均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这主要是由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碘盐范文篇7

从我市近几年碘盐覆盖率和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抽查结果来看,喜中有忧,喜的是“两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食用碘盐防治碘缺乏病意识深入人心,尤其是城区非碘盐基本绝迹,忧的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县(市)交界、用盐单位附近、加工作坊周边,村民食用非碘盐现象较为普遍,有的明知是假冒碘盐也照吃不误,还有的干脆吃起了工业盐。我国近10亿人口生活在农村,保证农村地区食盐安全,让农民食用合格碘盐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是考验我们在专营条件下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提高人口智力,提升民族素质的一个大事,因此切实解决农村食盐安全,保证农民食用合格碘盐问题不容忽视,可以说是检验我们食盐专营部门执政能力的一道必答题。

措施一:强化宣传引导消费。农民食用非碘盐、假冒碘盐有收入问题,但更主要的是认识问题,盐业部门要从农村市场实际出发,创新宣传方式。如充分运用广播和健康访万家等方式,宣传到每一个农户家中,让他们知晓食用非碘盐、假冒碘盐、工业盐的危害,了解食用合格碘盐的好处,从要节约开支还是要身体健康中算好大账,从贪图眼前小利还是要长远利益中有一个正确取舍。切实增强农民盐业法制意识,营造遵守盐业法规为荣,违背盐业法规为耻,食用合格碘盐为荣,食用非碘盐为耻的氛围。

措施二:强化终端网络建设。应该说盐业部门普遍在转批环节抓得是比较到位的,当前的重点工作应当放到终端市场即零售环节上,要依法合理布局,实施定点零售,按照《江苏省碘盐零售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根据辖区供应人口、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科学确定碘盐零售定点单位和个人,建立安全、畅通、有效的销售渠道,保证合格碘盐通过这一管道进入千家万户。

措施三:强化食盐安全村建设。去年,省盐务局、食品药品监督局、卫生厅三部门联合决定在全省开展创建食盐安全村活动,通过层层签订创建食盐安全村责任书,调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食盐市场,在农村地区构筑防范私盐入侵的“防火墙”,创造有利于农民食用合格碘盐的大环境,这是实现食盐市场长治久安的需要,是着眼农村碘盐市场的有力举措,是实现食盐安全的治本之策。

措施四:持续整规食盐市场。“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农村是制售假冒伪劣食盐违法活动的高发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查处食盐违法案件的80%以上发生在农村,急性食盐中毒事故也大多数发生在农村,整顿和规范农村食盐市场秩序任重道远。盐业行政执法部门要通过持续整顿和规范农村食盐市场,净化食盐市场秩序,使各类非碘盐、假冒碘盐、工业盐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农村无立足之地,为农民营造一个放心的食盐消费环境。

碘盐范文篇8

一、加强盐政管理和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重要性及目标任务

碘缺乏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的地方病。州直是碘缺乏病多发区,碘缺乏病所造成的各种损害不仅是一个疾病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公共社会卫生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各族人民身体健康和人口素质提高的问题,是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问题。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面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行动规划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卫生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意见的通知》(新政办〔2001〕142号)精神,州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自治州直属县市全面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行动规划》(伊州政办〔2002〕135号)。各县市结合本地实际,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大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工作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受利益驱动,仍存在着部分私盐、非碘盐冲击盐业市场的现象,破坏了盐业市场秩序,干扰了食用合格碘盐消除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据调查数据表明,州直碘缺乏病甲状腺肿大率在10%左右,并呈上升趋势。由于外部环境缺碘的状况不能改善,居住在环境缺碘地区的人口将会长期受到碘缺乏病的威胁。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坚持科学补碘、食用合格碘盐消除碘缺乏病、预防残疾、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将其纳入我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来抓紧抓好。

工作目标任务:一是广泛深入农村牧区、偏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认真开展进村入户宣传盐业法律法规和食用合格碘盐防治碘缺乏病知识活动,每县市每年宣传入户不得少于3500户;二是合格食用碘盐入户率达95%;三是畜牧业碘盐普及率达95%;四是群众知晓率达95%;五是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5%以上,以县为单位尿碘中位数大于100微克/升;六是全面推广普及合格碘盐标准化乡、村创建活动。

二、各县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职责

(一)各县市政府职责

1.切实加强盐业市场管理,加大对打击涉盐违法行为工作的领导。并把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工作列入当地政府长期工作目标。同时,依法将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做到同时规划、协调发展、同步推进。

2.保证必要的防治工作经费,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经费投入和补偿机制,确保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顺利开展。

3.广泛开展“三进”(进万村、进万店、进万家)活动,以中小学生和家庭主妇为主要对象,认真落实责任制,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宣传面,提升宣传效果,力争使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知识家喻户晓。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开展盐业法律、法规和食用合格碘盐防治碘缺乏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守法意识,自觉抵制不合格碘盐。

(二)有关部门职责

1.盐业部门职责

(1)贯彻执行《盐业管理条例》、《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食盐专营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盐业管理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若干规定》、《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盐业法律、法规,大力推广普及合格碘盐。

(2)合理划分辖区内的食盐供应区域、规范盐产品的供求渠道,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3)负责对本辖区内食盐批发许可证、零售许可证、提盐证的使用、持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各县市盐业公司应严格执行盐业调拨计划,保证市场各类合格碘盐的供应;加强畜牧碘盐的供应和管理,保证供应合格的畜牧业碘盐,并积极做好销售服务,大力扶持畜牧业的发展;依法确定食盐转代批许可证和已办理食盐零售许可证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要依法经营盐产品,保证市场供应;按照国家发改委文件精神,加强仓储、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和服务、质量水平,并做好企业AAA级达标工作,积极推进食盐物流配送建设。

(5)大力开展创建推广普及合格碘盐标准化乡、村的活动,提高各族群众食用合格碘盐消除碘缺乏病知晓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坚决做到人、畜用碘盐截然分开,大力推广普及畜牧专用碘盐。重点加强农村牧区、偏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盐政管理工作,坚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快推进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实现。

2.卫生部门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自治州直属县市全面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行动规划》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要求,切实做好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碘盐监测、防治效果评估等工作。

3.教育部门

(1)将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纳入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消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并通过中小学生做好对家庭成员的健康教育宣传和食用碘盐工作。

(2)加强各级各类学校食堂,特别是对农村寄宿制中小学食堂的管理,保证广大学生食用合格碘盐。

(3)配合盐业、卫生部门做好食用合格碘盐防治碘缺乏病监测、评估等有关工作。

4.工商、税务、公安、技术监督等部门

(1)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认真查处非碘盐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违法行为,依法加强盐业市场的管理。

(2)配合盐业、卫生部门做好食用合格碘盐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3)各级工商部门要经常性地对盐业市场进行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要及时与盐业部门进行沟通和反馈。

(4)各级公安部门负责打击严重扰乱盐业市场秩序、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和以暴力、威胁、阻碍盐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暴力抗法事件。

5.发展计划部门

依法将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

6.民族宗教事务部门

加强宗教人士教育培训工作,使宗教人士充分认识推广普及合格碘盐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意义,组织开展宗教教职人员与信教群众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逐步引导广大信教群众自觉抵制私盐、自觉食用合格碘盐。

7.广电、残联、妇联、计生部门

(1)配合盐业、卫生等部门做好食用合格碘盐防治碘缺乏病的新闻报道和宣传教育工作。

(2)协助盐业、卫生等有关部门开展预防因缺碘导致残疾的宣传教育工作。

(3)协助盐业、卫生等有关部门进行食用合格碘盐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做好新婚妇女和家庭主妇的宣传教育工作。

(4)从优生优育的角度,积极配合盐业、卫生部门做好食用合格碘盐防治碘缺乏病工作。

8.畜牧部门

组织举办基层畜牧兽医站推广碘盐培训班,依托畜牧系统的基层机构,大力推广畜牧业碘盐,杜绝人、畜共用一种盐,做到人、畜用碘盐截然分开。

碘盐范文篇9

一、开展碘盐监测

按照《2014年省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2014年4—6月我局在全县开展碘盐监测随机抽样监测和重点人群碘营养监测,全县共检测居民户食用盐300份,其中合格碘盐283份,不合格碘盐17份,碘盐覆盖率100%,合格碘盐食用率94.3%(消除碘缺乏病标准要求90%以上),碘盐合格率94.3%。

二、重点人群碘营养监测

1、育龄妇女尿碘监测

在开展碘盐监测随机抽样监测的同时开展孕妇哺乳期妇女尿碘监测,全县共抽取妇女尿样100份,监测结果尿碘中位数为80.05ug/L(要求150ug/L—499ug/L),尿碘值低于50ug/L的为(27份)27%。(该项不做为消除碘缺乏病标准)

2、8—10岁儿童碘营养监测

(1)抽取1所小学40名学生家中食盐检测均为碘盐,不合格碘盐5份。(该项不做为消除碘缺乏病标准)

(2)采用触诊方法调查203名8—10岁儿童甲状腺,触诊法评价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名)0.5%。(消除碘缺乏病标准要求5.0%以下)

(3)儿童尿碘。203名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63.9ug/L(消除碘缺乏病标准要求大于100ug/L),小于50ug/L为(1份)0.5%。(消除碘缺乏病标准要求不大于20%)

(4)儿童智商。203名儿童智商采用天津医科大学出版的联合型瑞文测验手册进行测验平均智商为104分。(该项不做为消除碘缺乏病标准)

(5)健康教育。5个乡镇5所小学共调查150名五年级学生,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问卷调查知晓率为82%(要求85%以上该项不做为消除碘缺乏病标准),5个乡镇25名家庭主妇健康教育问卷调查知晓率为84%(要求85%以上该项不做为消除碘缺乏病标准)。

(6)水碘检测。≥6ug/L的为4份,≥1.5ug/L的为14份,≤1ug/L的为7份。(该项不做为消除碘缺乏病标准)

碘盐范文篇10

一、工作目标

**年全县实现消除碘缺乏病,并通过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目标验收,至2010年巩固已取得成果。

(一)**年,进一步加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机制,巩固防治成果,确保居民合格碘盐率稳定在95%以上;8—10儿童尿碘中位数稳定在100—300ug/l之间,甲状腺肿大率降至20%以下。

(二)2008年—2010年,进一步加强碘缺乏病防治和在调味品、腌咸菜加工用碘盐的供应管理工作,取代非碘盐。建立健全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机制,巩固防治成果,确保居民食用合格碘盐率稳定在95%以上,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稳定在100—300ug/l之间;甲状腺肿大率降至10%以下。

二、具体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消除碘缺乏病是提高人口素质,增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素质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表现。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有关部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到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反复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将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纳入政府及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落实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防治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机制,落实碘缺乏病防治经费,确保**年消除碘缺乏病,2008年—2010年巩固消除碘缺乏病成果,并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

(二)加大执法,强化监管

食盐加碘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行之有效的、安全的主导措施,各街镇乡、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及《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管理条例》、《盐业管理条例》、《食盐专营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依法预防碘缺乏病。大力开展法治教育,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强化监督管理,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确保食盐加碘防治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三)通力合作,狠抓落实

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协作,有效落实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卫生部门负责碘缺乏病工作的总体指导和协调,制订防治规划、计划和方案,加强技术指导,组织开展对碘缺乏病病情监测和碘盐监测,提高监测灵敏度和覆盖率。加强监测管理和质量控制,强化监测与干预措施。完善监测评估体系,为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及时将监测信息通报各有关部门,提高信息利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适时在碘盐覆盖率及合格碘盐食用率较低的地区,开展专项调查,发现有病情回升的地区,应及时报告并采取应急补碘措施。做好餐饮业和集体食堂碘盐卫生监督,确保餐饮业、集体食堂使用合格碘盐。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村医疗机构,通过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宣传栏等方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盐业主管部门负责进一步理顺食盐管理体制,加强产、供、销各环节的管理,保证合格碘盐稳定供应,建立健全碘盐销售网络,确保碘盐送到各乡村网点,保证碘盐供应。并与卫生、工商、质监、公安、运输等部门配合,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加强盐政执法。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加大市场监督,严厉打击非碘盐、不合格碘盐、假冒碘盐流入市场的违法行为,坚决杜绝工业盐等非碘盐流入食盐市场,维护食盐市场的经营秩序。

质监部门负责加大碘盐的质量监督、日常监督和执法打假,严把产品质量关,不合格碘盐一律不准销售。

教育部门负责将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纳入全县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内容,指导、督促中小学校对学生开展经常性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碘缺乏病防治知识。通过学生向家长宣传,提高居民防病意识,自觉购买和食用合格碘盐。

(四)加强宣传,广泛动员

健康教育是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每年一次的“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防治碘缺乏病工作,广电、妇联、计生、残联等单位要配合卫生、盐业等部门开展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通过多部门、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使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氛围,为建立碘缺乏病长效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要积极开展多形式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公益性宣传活动。县计生委、残联要重点做好新婚育龄妇女和孕妇等特需人群的补碘宣传工作,预防智力残疾发生。盐业销售企业在销售加碘盐时,要在碘盐包装袋上印刷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在销售网点开展宣传资料刷写标语等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