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5:42:44

稻麦范文篇1

由于稻套麦播期较早,且分蘖节多数位于土层表面,易受冻害,稻套麦必须选用抗寒性好的半冬性品种,而不宜选用偏春类型品种。另外,所选用品种应具有植株较矮、株行紧凑、根系发达、中后期生活力旺盛、抽穗后单株绿叶较多、后期熟相好等特性,可选用淮麦20、烟农19、济麦21等。

2种子处理

小麦在播种前应晒种2~3d,以增加后熟和提高发芽率,并做好发芽试验。稻套麦纹枯病发生偏重,可使用药剂拌种,药剂为5%井冈霉素水剂500g或500万单位井冈霉素粉剂50g,对水4kg拌50kg麦种,堆闷3~4h后晾干备用。

稻套麦前期与水稻共生,容易窜高。因此,为培育壮苗,促进低位分蘖发生,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强植株防冻抗倒能力,可用15%多效唑拌种,一般每10kg麦种用15%多效唑有效成分0.6~0.8g,对水1kg稀释后均匀拌麦种,堆闷2~3h后晾干备用。

3适时播种

一般应在水稻收获前7~10d播种,最长不超过15d,其原则是保证麦苗三叶期以前收获结束。播种太早,因其共生期延长,小麦极易形成瘦弱苗,收割时易受伤害;过迟,因其共生期短,一会因水稻收割早田间湿度不够,而影响早出苗、出全苗;二会生长量不足,收稻后易死苗难以达到稻套麦增产的目的。据调查,共生期延长到25d,越冬始期总茎蘖数、3叶以上的大分蘖数、单株次生根数分别减少372万个/hm2、262.5万个/hm2、54万条/hm2,苗高增加5cm,最后成穗数减少约1/3,穗粒数和千粒重也相应下降,减产1500kg/hm2以上。具体播种时间为:杂交稻田块9月23日左右,粳稻田块9月28日左右。

4合理播量

根据稻套麦田易早发的特点,以及小麦走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栽培技术要求,套播小麦播量以187.5~225.0kg/hm2为宜,基本苗控制在300~375万株/hm2之间。稻套麦由于前期与水稻共生,低位分蘖发生少,分蘖成穗率偏低,因此,为获高产,基本苗应适当增加。若共生期延长,播种量也应适当增加。据试验总结,375万株/hm2基本苗的产量最高,为7329kg/hm2;基本苗为300万株/hm2和450万株/hm2的产量均超过6750kg/hm2;600万株/hm2基本苗的产量最低,比基本苗为375万株/hm2的减产17.5%。

5均匀撒播

为确保播种均匀,可将麦种分2~3次撒播,撒播的方法是先顺稻行撒播40%~50%的种子,然后再垂直于稻行撒播40%~45%的种子,最后将剩余的种子撒播在田边四周。目的是为了防漏播、重播,出现缺苗、断垅、丛籽、疙瘩苗。

6沟系配套

在小麦套种前要挖好烤田沟,要求每隔3~4m挖1条沟,沟深15~20cm,保证小麦播后遇雨能及时排水,遇旱能及时灌水,提高田间出苗率。另外,还必须增加沟系密度,以提高田间覆土量。一般采用机开沟,每隔2m开1道竖沟,并使沟土均匀覆盖畦面;每隔20~30m再开1道腰沟,并开好田头沟,真正做到灌得上、排得出、降得下。

7适时灌水

套播前选择晴天,水稻灌跑马水。漏水田、保水性能差的田块在小麦播种前1~2d为宜;耐水田、保水性能好的田块一般在小麦播种前3~5d为宜,水稻自然落干后播种,如遇天气干旱,也可留薄层水,带水播种。

8平衡施肥

套播麦的发育特点是早发苗、易早衰。因此,肥料运筹应掌握前狠、中巧、后重。因为套播麦肥料利用率低,所以全生育期总施肥量应加大。一般产量6750kg/hm2的麦田,需肥为:尿素675kg/hm2、过磷酸钙675kg/hm2、钾肥150.0~187.5kg/hm2、锌肥22.5~30.0kg/hm2。具体施肥措施:水稻收获前3~5d,结合水稻灌最后1次跑马水,施复合肥150~225kg/hm2和尿素105~150kg/hm2。既可防止肥料烧芽,又可促壮苗,满足小麦离乳期肥料供应。套肥严禁用碳铵,以防水稻后期吸肥贪青、迟熟和小麦烧芽死苗现象发生。水稻收获后及早重施壮苗肥,施复合肥525~600kg/hm2、尿素150~225kg/hm2,并均匀撒施优质有机肥30~45t/hm2,盖籽防冻。小麦越冬期或返青期施尿素75~150kg/hm2促平衡、保稳长。根据苗情及时施好拔节肥,拔节孕穗肥是套播麦一生中极其重要的1次肥料,套播麦穗肥分2次施用效果好。第1次拔节肥在叶龄余数2.5叶左右,施尿素75.0~112.5kg/hm2,第2次剑叶肥在叶龄余数1.0~1.5叶左右,施尿素60~75kg/hm2,以提高分蘖成穗率,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攻大穗。抽穗前后结合防病治虫进行2~3次药肥混喷,进行养根、保叶防早衰,提高千粒重。

9化学除草

稻套麦田间杂草种类与一般稻麦连作田相似,以禾本科杂草看麦娘为主。但出草规律不同,共有2个出草高峰,第1个出草高峰是在小麦播后到水稻收获前,出草量约占总出草量的1/3;第2个出草高峰是在水稻收获后到11月上旬,出草量约占总出草量的2/3以上。由于稻套麦根系完全裸露,为减轻药害,除草剂应选用骠马,而不宜使用双磺隆复配剂。化学除草以秋季11月上中旬为主,春季2月底3月初为辅,用6.9%骠马1500~1800mL/hm2加450mL/hm2的使它隆进行防治。

稻麦范文篇2

一、健全组织体系,创建工程运行保障机制

(一)调整了领导小组。为切实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工作的领导,及时调整了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副市长为组长,市府办副主任、农林局局长为副组长,市农林局、财政局、人事局、科技局、农机局及十五个镇(区)的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市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林局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市局也相应成立了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工作小组和专家小组,负责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日常工作。

(二)制定了管理制度。根据省农林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等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生产现状和农民的实际需要,我局制定了《*市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市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绩效评价办法(试行)》、《关于印发<2009年*市农作物类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管理制度。

(三)召开了各种会议。在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启动之后,为了使今年的科技入户工程各个阶段的工作更加具体、更加明确,各项技术指导工作落到实处,召开了大型全市科技入户工作会议3次,结合相关业务(稻麦)工作会议10余次。

二、创新工作方式,全方位推进科技入户工程

(一)抓好示范户遴选和技术指导员的确定。今年我市在镇(区)填写科技示范户登记表的基础上,对登记表上的农户进行了调查摸底和细致分析,选择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种植水平和效益较高,生产规模较大,接受新技术较快和乐于带动周边农户、群众公认并有一定影响力的示范户1000户,大户占70%、10%是村民委员会干部。同时确定了*市粮作土肥与种子站、植保站、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和各镇(区)农业服务中心为技术指导单位。在技术指导单位中聘请了50名技术指导员,每个指导员负责15-20户农户。形成了技术推广机构、技术人员、示范户互动发展、辐射带动农户的新型农技推广网络。

(二)抓好宣传发动工作。我市召开项目工作会议后,相关镇(区)也相继召开了会议,宣传科技入户的意义与做法。尤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工作小组加强了与新闻媒体对接,通过*电视台“田野风”专题栏目,*日报、镇江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次的报道和宣传了我市的科技入户的工作情况,形成了领导重视,媒体关注,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科技入户工作良好局面。

(三)抓好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我市今年年初2009年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做到良种与良法相结合。水稻生产中严格按照“一推四普及”的要求,狠抓良种推广、精确定量栽培、机插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为核心的无公害优质稻米技术。

(四)抓好技术培训和示范指导。结合实施部、省级水稻项目,我市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和示范指导,一是对技术指导员开展培训,我市邀请省内的栽培、土肥、植保等方面的知名专家、教授,对我市的专家组成员、技术指导员和重点示范户进行培训,以提高技术指导员对示范户的指导水平。二是深入到村组对农民开展培训,我们组织技术指导员深入到村组对农民进行广泛的培训,他们有的在白天、有的在晚上对农民进行面对面的授课,共培训350余场,培训农户32000人次。三是深入到示范户现场指导,各技术指导员在水稻育秧、栽插、搁田、施用穗肥和病虫防治的关键时刻深入到示范户送上技术资料和明白纸,深入到田头帮助分析苗情、虫情,指导示范抓好田间管理,全市累计入户指导15000余人次,送上新农药、新肥料12000亩次。

(五)抓好管理与考核工作。

1、实行目标责任制度。建立专家指导组工作责任制,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户责任制,专家组成员每人必需负责联系一个镇的技术指导员,所联系指导员工作的最后业绩与专家的工作考评和相关报酬挂钩。技术指导单位与每个指导员都签订了《聘用合同》;同时每位指导员与所联系的农户签订了《入户指导协议》,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奖罚严明。

2、实行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科技指导员,农民科技示范户档案,制定科技指导员入户工作日程和工作日记制度,在工作日记中,重点反映示范户对技术服务意见和建议及对农业科技的需求等。

3、实行绩效评价制度。采取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半年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的办法,按目标责任制要求,对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员进行严格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技术指导员年度专业技术考核和职称评审的依据,通过严格考核奖罚兑现,由专家组集体决定人员,不搞滥竽充数,以此增强技术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提高工作质量。同时,对农业科技示范户也要进行年度测评,对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具有较好操作技能,自我发展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大,服务态度好,工作热心,深受群众欢迎的农业科技示范户给予奖励,对能力不强,示范作用不力,不被群众接受者取消其示范户资格,今年我们就在去年示范户的基础上淘汰了一部分,重新选定了新的示范户,以此激励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推进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全面实施。

三、科技入户、成绩显现

我市开展以“带着政策进村,帮助寻找致富项目;带着信息下乡,帮助疏通供销渠道;带着技术进户,帮助指导农户生产”为主要内容的“三带三帮”活动,全面提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加速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创新和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步伐,今年来,在市科技入户工程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力以赴,扎实推进,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1、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

通过水稻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一是提高了高产优质多抗水稻品种的覆盖面,在重点推广南粳44、宁粳3号的基础上,扩大示范种植了镇稻413、、武2645等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系),高产优质品种的覆盖率达95%以上。二是扩大了机插秧的种植面积,全市新增插秧机320多台,机插水稻的面积达到25万亩,比去年增长20%。三是提高了测土配方施肥的到户率,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的面积达54万亩,配方肥的施用面积达到31.5万亩,有效地提高氮肥的利用率,降低了农业的面源污染。四是丰富和发展了水稻群体质量栽培理论与实践,完善了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增加了示范户的稻作科技含量。五是探索了一条稻农增产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水稻机插产业化服务。

2、构建了科技入户快速通道

构建了“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科技人员直通生产、科技成果直达田间地头的快速通道。科技入户是真正把工作做到了农民的心坎上。当前农民最盼望的是科技,最渴求的是服务,而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往往是到点、到面、不到户,导致了农业科技推广出现“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道坎”的问题。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强调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三直接”。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农业科技推广与农民脱节的这一弊端。同时,科技入户还让农民重新认识了农业科技人员。在今年科技入户工作中,许多技术指导员克服了身体、交通、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难,坚持“先到田,后入户”,宣传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农业经营理念,开阔他们的发展思路,纠正他们的陈旧观念,不仅与科技示范户及辐射户形成了最直接的技术供求关系,而且还建立了真挚的情感和信任基础。

3、激活了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每个指导员要直接面对15-20户示范户和几百户辐射户,地理、文化、经济等条件各不相同,要提高农民对新科技的认知和应用能力,就要先提高自己与农民沟通、互动的能力和技巧,通过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让农民信服你。通过系统培训,锻炼了一批科技干部,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全市50名技术指导员落实任务后,都是主动上门找农户,许多生产环节都是亲自示范,事后经常关注了解,记录发展情况,做到入户前有计划,实施过程有调查,年终有总结。许多技术指导员还与科技示范户一道在示范田上开展了水稻超高产攻关,进行一些专题试验,提升了指导员的技术水平,让示范户看到了农业科技的威力,也为今后的水稻发展储备了技术后劲。农技人员进村培训、指导得到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促进了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4、创新了工作手段

在抓好集中培训、发放宣传资料、黑板报宣传等传统科技服务手段的基础上,我市认真总结去年为示范户挂标志牌、为示范户印发技术指导员服务卡、开通农技“12316”服务热线等成功经验,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创新农业科技入户服务长效机制,密切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示范户与带动户的联系,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农业科技服务长效机制。今年农林局成立了督察小组,对全市科技入户工作开展了全方位督察,及时交流督察情况,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有效地促进了科技入户工作,同时深入指导户家中座谈,听取农户心声,解决农户提出的问题,及时提供病虫害预报、农业政策、市场行情、农业技术、农业气象等信息,为农民抵抗各种风险、农业节本增收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5、示范辐射效果非常明显

对科技入户示范户的指导,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据统计,科技示范户水稻平均亩产与效益:前三年612.3kg、1126.6元(1.84元/kg),2009年680.3kg、1292.57元(1.90元/kg),2009年比2008年增产11.1%、增益14.7%;受辐射农户水稻平均亩产与效益:2008年621.5kg、1143.56元,2009年642.8kg、1221.32元,2009年比2008年增产3.43%、增益6.8%。

稻麦范文篇3

南宋时代,以长江下游地区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为标志的复种制度的发展,在中国传统农学中已有所反映。陈旉《农书》不但记载了稻麦复种等技术方法,而且在理论上有所总结。"六种之宜篇"云:

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序,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尚何匮乏之足患,冻绥之足忧哉!

这里讲的是按时宜安排种植次序,在作物可以生长的季节中把耕地安排得满满的,使之"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其中就包括稻麦复种在内。这是对当时以稻麦复种为代表的复种轮作等农业生产经验崭新的理论概括,在中国农学史上是空前的。《吕氏春秋》、《氾胜之书》、《齐民要术》都没有谈大田复种问题,唯有陈旉《农书》谈了这个问题,并概括出精彩的理论。这是耕作制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陈旉虽然对稻麦复种等新鲜经验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总结,但他总结的技术仍然带有一定地区的和时代的局限性。

从复种的内容看,当时复种的主茬可能是收获较早的晚稻(关于这一问题,下文还要作比较详细的论述)。此外,其他的旱作物也可能作为前茬;据"六种之宜篇"所述,麻枲(正月种,五、六月收获)、粟(二月种,七月收获)、早油麻(三月种,七月收获)、早豆(四月种,七月收获)收获以后都可能再种一季庄稼。后作则是"豆麦蔬茹",并不完全是麦类。从"六种之宜篇"看,所谓"蔬茹",主要可能是是萝蔔和菘菜。这种情况在其他材料中也有反映,如曹勋《山居杂咏》:"隔岁种成麦,起麦秧稻田。晩禾亦云竟,冬菜碧相连。"讲的是冬麦收获后种晚稻,晚稻收获后种冬菜。总之,不是每年都刈稻种麦,不是严格的"稻-麦"一年两熟制。

从复种的范围看,陈旉《农书·耕耨之宜篇》提到各类土地耕作方法:"平坡易野"耕翻后冬浸;"山川原隰多寒"之地,冬耕晒垡;"晚田"冬闲,准备春耕;只有"早田"才在收获后复种。可见,当时只有一部分土地种植越冬作物。

从水改旱的技术措施看,陈旉《农书》指出这种复种制的好处是:"以熟土壤而肥沃之,以省来岁功役(按指免去明年的春耕工夫);且其收,又足以助岁计也。"把"熟土壤而肥沃之"放在首位,可见作者对水旱轮作培肥土壤的作用有相当深入的认识。但是,水改旱如何进行?陈旉只提到"耕治晒暴,加粪壅培",没有提到后来广泛采用的起垄开沟等技术措施。如果是"低田"种麦,光是"耕治晒暴,加粪壅培"显然是不够的。所以陈旉《农书》用作复种的"早田",应是一种地势较高的田。它基本上没有接触和反映"低田"水改旱的技术,这是陈旉《农书》的局限性之一。

总之,陈旉《农书》不但记载了当时大田复种的方式,而且从理论上作了概括,这在中国农学史上是空前的,是复种制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但陈旉《农书》所载仍属稻麦复种制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且没有充分反映低田稻麦复种的技术,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宋代与冬麦复种的是早稻还是晚稻?

陈旉《农书》的"早田"指什么?有的学者把"早田"等同于"早稻田"或"早稻",据此判断宋代稻麦复种中与麦类复种的是早稻,并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划分稻麦复种的发展阶段。如日本学者北田英人提出宋代江南的"旧二作制"是早稻与冬麦复种,种在高田;明清的"新二作制"是晚稻与冬麦复种,种在低田[1]。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写的《太湖地区农业史稿》也把从早稻与冬麦复种转变为晚稻与冬麦复种作为明清时代太湖地区稻麦复种进入新阶段的标志[2]。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其实,在稻麦复种中,早稻是很难与冬麦搭配的。宋代的早稻和晚稻,大体是按成熟期区分的。由于各地气候不同,所据历法也不完全一致,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不过也有某些共同点或相似点,大体说来:早稻六月或七月成熟,以七月成熟的较多[3];晚稻九月乃至十月收获,早熟的可在八月收获。兹略举数例:

早禾收以六月,中禾收以七月,晚禾收以八月。(《宋会要》"食货"58之24)

大率西昌俗以立春、芒种节种[4],小暑、大暑节(六月)刈为早稻;清明(三月上旬)节种,寒露、霜降节(九月)刈为晚稻。(曾安止:《禾谱》)

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沈括:《梦溪笔谈》卷26)

明之谷,有早禾,有中禾,有晚禾。早禾以立秋(农历七月初)成,中禾以处暑(农历七月底)成,中最富,早次之。晚禾以八月成,视早益罕矣。(绍定《四明志》)

由于当时的中稻实际上是成熟较晚的早稻,所以有的人仅作早晚稻的区分,把中稻归为早稻一类了[5]。宋代水稻的生育期一般偏长,若按北宋曾安止《禾谱》所载,水稻的全生育期,早稻为150-165天,晚稻为180-200天。陈旉《农书》说:"高田早稻[6],自种至收不过五六月。"亦大体一致[7]。我们取其最低标准--姑把早稻生育期设为五个月。若收获期为七月下旬,则播种期应在二月下旬(春分);当时育秧期较长,设为一个半月或更长些,则四月上旬或中旬就要开始插秧了。宋陆游《代乡邻作插秧歌》说:"浸种二月初,插秧四月中。"讲的也是早稻。当时的长江流域大扺八九月种麦,次年四月中下旬(即小满前后)收获,所以黄震说"收麦在四月"(材料23),嘉泰《会稽志》说早熟的小麦在小满前可以收获;但也有迟至五月收获的,如范成大说"五月江吴麦秀寒"(材料16)。早稻收获后种植冬麦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稻麦复种最紧张是收麦插秧季节,麦收后插早稻,除了早熟的大麦(三月下旬即可收获),季节上是安排不下来的。由于看到了早稻与冬麦大田生长期重合给复种带来的困难,日本学者大泽正昭设想宋代有一些大田生长期非常短促(如一个半月)的早稻品种与冬麦复种[8]。陈旉《农书·地势之宜篇》载有黄绿谷,芒种节(五月上旬)后种,"自下种至收刈,不过六七十日",还不到半月,属于大泽氏所说的水稻类型。从季节上看,安排与冬麦复种是没有问题的,但它当时一般是用于在春水过后的湖滩地抢种一茬,"亦以避水溢之患也";是否用于与冬麦复种未详。宋代还有其他可以安排与冬麦复种的生长期短的早稻品种。如嘉泰《会稽志》载录名为"八十日"的"秋初乃熟"的早稻品种(属占城稻系统),顾名思义,其大田生长期只需80天(暂时排除因强调其生长期短而可能有的某种虚夸成分,实际上不一定刚好80天,可能是80多天),假如七月中下旬收获,插秧期当在五月初或四月底,可以安排在麦收之后,虽然比较紧张。类似的品种应该还有。不过,在稻麦复种制中水稻是主茬,农家主要向水稻要产量,其次才是冬麦。姑勿论大泽氏所说的只能作救荒作物的速生早稻品种,一般而论,生长期短的早稻产量远不及晚稻;速生早稻加冬麦的的产量也未必抵得上一茬好晚稻。农家是不会因种麦而牺牲水稻产量的。所以,在稻麦复种中,只要晚稻能够与冬麦搭配,一般是不会选择生长期短的早稻的。

那么,晚稻是否能与冬麦复种呢?晚稻插秧较晩,一般在五月进行(唐代已如此,见上文),完全可以安排在麦收后进行。所以黄震说:"收麦在四月,种禾在五月初,不因麦迟了种禾。"(材料23)。这不会有争议,但晚稻收获后能否安排种麦,学术界是有不同看法的。我认为应该对此作出肯定的回答。根据上面列举的材料,早熟的晚稻可在八月收获,收获后种麦是来得及的(有关早熟晚稻品种增加的情况,详见本篇的第四节)。或谓陈旉《农书》上卷《六种之宜篇》说:"七月治地,屡加粪鉏转,八月社前,即可种麦,麦经两社,即倍收而子颗坚实。"[9]如是,则即使晚稻八月收获,收获后要排水整地才能种麦,仍然是来不及的;麦子只能安排在早稻收获后播种。这种看法,把"麦经两社"的记载绝对化了。我们知道陈旉《农书·六种之宜篇》是讲旱作物种植安排的[10],未可与水田的稻麦复种机械地联系在一起。而且"麦经两社"是从北方的生产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此说早已见于《齐民要术》,它随着麦作本身一起从北方传到江南,又与容易使人产生某种神秘感的"麦备四时之气"的说法相结合,成为某些人心目中的教条。但这种经验并不适合南方的情况,因为南方温暖,种麦过早反而会因出现冬前旺长等一系列问题而影响产量。所以在实际生产中人们并不刻板地遵从"麦经两社"的教条,而往往把播种期延后。例如,嘉泰《会稽志》说:"浙东艺麦晚,有至九月者。"黄震在抚州的劝种麦文选择在中秋节,他当然会把宣传贯彻的时间计算进去,实际上种麦要到九月份了(材料23)。真德秀的祈雨文谈到季秋(九月)以来少雨,下田已种之麦(因下田墒情较好)和高田未种之麦(因高田墒情更差)均受干旱的威胁,则种麦也在九月以至更晚(材料26)。方回谈到南宋末年民间因担心影响秋冬种麦而不敢呈报所受水旱灾害,虽然是泛指各地情况,也可说明晚宋南方一般是在秋冬之际种麦的(材料27)。所以当时早熟晚稻收获后种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明人万表说:"按《四时纂要》及诸家种艺书云:八月三卯日种麦全收。但江南地暖,八月种麦,麦芽初抽,为地蚕所食,至立冬后方无此患。吾乡近来种麦不为不广,但妨早禾,纵有早麦,亦至四月中方可收获,只及中禾,若六七月旱,中禾多受伤,不若径种晩禾。"[11]他明白地告诉我们:一,江南种麦宜晚不宜早;二,在稻麦复种中麦收后种早稻是安排不了的,早麦收获后可勉强安排"中禾",但又容易受旱,所以一般安排晚稻与冬麦复种。这话虽出于明人之口,但应视为江南地区农业生产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谈。

总之,冬麦的收获期是相对"刚性"的,难以提前,它的播种期则是相对"弹性"的,可以延后;晚稻与冬麦复种季节上大致没有问题,早稻与冬麦复种季节上矛盾却很大;而晚稻产量远高于生长期短的早稻--由于以上原因,冬麦一般安排与晚稻复种,而难以安排与早稻复种。[12]

从上表所引宋代稻麦复种的实际材料看,也确实是如此的。能够判断水稻类型的几乎都是晚稻。如曹勋《山居杂咏》:"隔岁种成麦,起麦秧稻田。晩禾亦云竟,冬菜碧相连。"(材料10)杨万里《江山道中麦熟》:"却破麦田秧晚稻,未教水牯卧斜晖。"(材料15)范成大《刈麦行》:"犂田待雨插晚稻,朝出移秧夜食麨。"(材料12)明白无误地表明当时麦收后复种的是晚稻。尤其是叶梦得《奏措置买牛租赁与民耕种利害状》中说:"……粗已耕垦,趁种早禾了当,唯有二麦收刈后,合重行耕犁,再种晩禾。"(材料6)清楚地指出早稻在麦收前已经插秧,只有晚稻才是在麦收后犂地插秧的。这种情况并非孤例,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就描写了麦收前的插秧(早稻)。苏轼《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田间决水鸣幽幽,插秧未遍麦已秋。"[13]也说明早稻插秧在麦收之前。可见,材料中凡是五六月收麦插秧的,都应该判断为晚稻。晚稻收获后可继续播种冬麦(如虞俦《和姜总管喜民间种麦》"腰镰刈晩禾,荷锄种新麦",材料19)或冬菜(如材料9、10所显示的那样)。

持早稻与冬麦复种观点的论者,能够拿得出来的证据主要就是陈旉《农书》中关于"早田"的记载。我在《中国古代耕作制度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曾说,认为"早田"指早稻,"有望文生义之嫌"。这话说得可能有些绝对化,因为在宋代文献中确实能够找到"早田"指早稻田的根据。如陆九渊就说过:"江东西田分早晚,早田者种早禾,晩田者种晩大禾。"[14]但"早田""晚田"的含义是随着时代变化的,陆氏毕竟比陈旉晚生63年[15],陈旉讲的"早田"未必就是陆氏讲的"早田"。就我接触的材料看,"早田""晚田"之称最早出现在《齐民要术》,分别指早熟的"谷(粟)田"和晚熟的"谷(粟)田"[16]。唐代的"晚田"似乎泛指种植各种大秋作物的田,而不是专指谷田[17]。南方以水稻种植为主,宋代南方不少地方把水田(水稻田)称为"田",把旱地称为"地";"早田"主要种早稻,"晚田"主要种晚稻的区分就是建立这样一个前提之下的。但陈旉《农书》却是"高田"与"下地"并称,这里的"地"当然不可能是专种旱作物的,则"田"也并非专指水稻田。陆九渊关于"早田"和"晚田"划分的标准,似乎不能机械地套用到陈旉《农书》上。而且,如果把陈旉《农书》的"早田"理解为"早稻田",从而认定与麦类复种的是早稻,那么,就会与陈旉《农书》关于早稻生育期的记载直接发生冲突。因此,我仍然不打算采用"早田"即"早稻田"的解释,而对陈旉《农书》的"早田"作比较宽泛的理解,即理解为种植成熟较早的水稻或其他旱作物的田。这里虽然不完全排除早稻的种植,但与冬麦复种的主要恐怕还是成熟较早的晚稻。事实上,宋人早稻晚稻的概念并不很严格,他们往往把成熟较早的晚稻称之为"早熟"稻种甚至称为"早稻",下一节还将论及此事,从中可以看到,我们对"早田"的这种解释是有根据的。去宋未远的王桢《农书》谈到"高田早熟"实行稻麦复种的"再熟田",所谓"早熟",只能理解为早熟晚稻;王桢的"高田早熟"实际上与陈旉的"早田"一脉相承,这也可以反过来印证我们对陈旉《农书》"早田"的理解。当然,不应该把这一论断绝对化。在两种情况下,早稻是可能参加到这一复种制度的行列中来的;在大麦或某些冬菜收获后可以复种早稻,此其一;由于早稻是对光照钝感的类型,它也可以当晚稻种植,此其二。但后者只是晚稻权宜的替代物。这些都不能改变主要是晚稻与麦类复种的事实。[18]

或以《便民图纂》"早稻收割毕,将田锄成垄,令四畔沟洫通水。下种(按指麦种),灰粪盖之"的记载,作为明末以前的稻麦复种是早稻与冬麦复种的证据[19]。按,《便民图纂》虽然谈到"早稻"与大麦的复种,但《便民图纂》中的"早稻"是清明前(三月)浸种,寒露前(九月)收获的[20],生育期近六个月,所以名为"早稻",但不是现在科学意义上的早稻,只是早熟的晚稻而已。因此,把它作为早稻与冬麦复种的证据也是不能成立的。[21]

梁嘉尧《宋代太湖平原农业生产问题的再检讨》一文,以丰富的史料论证了宋代的稻麦复种有可观的发展,与本文论述的主旨是一致的。梁氏为了回答李伯重关于"早稻与冬麦生长期有重叠之时,因而占城稻的推广不可能导致稻麦复种制的普及"的问题,在分析了水稻和冬麦的播种期、收获期以后提出,宋代麦作与早、晚稻可以互相配合、交替种植:早稻收成后,接续以麦作,次年麦子收成时,虽来不及种早稻,却可以种晚稻,晚稻九十月间成熟,巳无法种麦,于是次年再种早稻,形成两年三作制,梁氏称之为"稻麦轮作"。在这里,梁氏试图突破"在稻麦复种中,冬麦主要与早稻配合"的框框,但由于对晚稻收获后复种冬麦的可能性和好处估计不足,实际上没有能够完全摆脱这种传统观点的影响。梁氏设想的制度在理论上似乎可以说得通,也不排除实际生产可能存在类似的安排,即在稻麦复种的链条中的某个环节插进早稻种植,但我们毕竟看不到关于这种规整制度的记载。究其原因,我想是因为早稻和晚稻对水土条件有不同的要求,人们往往把它们安排在不同的田块上种植(有的地方甚至以此区分"早田"和"晚田"),因而难以和麦作结合成规整的种植制度。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所实行的,只能是一种以晚稻与冬麦复种为中心的制度,如同我们在上文分析和列举的资料中所展示的那样。

注释

[1]北田英人《宋明清时期江南三角洲农业の进化と农村手工业に关发展する研究》第1章,1986-1987年度科学研究费补助金(一般研究C)研究成果报告书,高崎,1988。

[2]《太湖地区农业史稿》第123-124页,农业出版社,1990年。

[3]这方面的记载很多,如苏东坡《上吕仆射论浙西灾伤书》说:"浙中无麦,须七月初乃见新谷。"(《苏东坡全集·续集》卷11)陆游诗云:"东吴七月暑未艾……早禾玉粒自天泻,村北村南喧地堆。"(《剑南诗稿》卷67《秋词》)《宋史》卷176《食货上四屯田》载:北宋时何承矩在河北沿边引淀水种稻,"初年种稻,值霜不成。懋(指闽人黄懋)以晚稻九月熟,河北霜早而地气迟,江东早稻七月即熟,取其种课令种之,是岁八月,稻熟。"江西也是"七月早禾才熟、"(黄震《乞借旧和籴赈籴及宽减将来和籴申省状》,《黄氏日钞》卷75)。

[4]正月"立春"播种,似乎太早;芒种播种,又似乎大迟,游修龄怀疑记载有误,曾雄生则把"立春芒种"视为"秧期",不过,这秧期也太长了。但二月播种早稻,在唐诗中可以找到例证。例如: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中分春一半,分日半春徂……新雨草芽苏,薅余秧渐长。"春分时秧田已经经过除草,可见播种一定在春分之前,可能是惊蛰。

[5]宋代关于早稻晚稻的概念与现代农业科学关于早稻晚稻的概念不完全一样,但两者是可以吻合的。现代讲的早稻晚稻主要是依据其对光照长度的反应区分的,早稻是钝感型或无感型,晚稻是敏感型。早种早熟的品种一般属于钝感型,晚种晚熟的品种一般属于敏感型。

[6]《知不足斋丛书》本作"旱稻",万国鼎校改为"早稻",因为下文明确提到灌溉,讲的是水田。万氏的意见是正确的。

[7]曾雄生认为,《禾谱》和陈旉《农书》所载的"早稻"并非真正的早稻,说见《试论占城稻对中国古代稻作的影响》,《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0卷第1期。我们还看到一些出自低纬度地区的早稻品种引进长江流域后生育期变长的现象。例如,岭南的"蝉鸣稻"是一种插秧后60日成熟的早熟稻,早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已引进中原;但唐代江南种植的蝉鸣稻成熟时已届晚秋。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云:"蝉鸣稻叶秋,雁起芦花晩。晩秋云日明,亭皋风雾清。"又,占城稻是从占城国引进的有名的早稻品种,但宋真宗在江南、淮南、两浙路推广占城稻时,据《宋会要》食货农田部所载,从浸种到收获长达180天;后来各地才培育出生育期长短不等的各种占城稻种。

[8]转见李伯重《宋末明初江南农业技术的变化》,《中国农史》1998年第1期第22页。大泽氏认为这种水稻是原始粗野的,只能充当救荒作物。由于认定冬麦只能与这类速生早稻搭配,这也成为他论证宋代稻麦复种不可能普及的依据之一。

[9]秋社为立秋后的第五个戌日,一般在八月中旬,但有时也会在八月上旬或下旬。

[10]曾雄生指出,"六种"即"陆种";从《陈旉农书·六种之宜篇》的具体内容看,也是讲旱作物的。参见《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的有关篇章。

[11]《灼艾余集》卷2《郊外农谈》。万表(1498-1556),明安徽定远人,曾任都指挥,督全浙粮道,官至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文中所说的"中禾",若按元末《吴门事类》关于早、中、晚稻的划分标准,应该包括宋代的早熟晚稻。

[12]首先提出宋代与冬麦复种的是晚稻这一观点的并不是我。王曾瑜在1986年出版的《平准学刊》第3辑上册发表的《宋代的复种制》中,已明确指出宋代稻麦复种的基本形式是晚稻与冬麦的复种;并以此作为宋代复种制臻于稳定和成熟阶段的标志。我在1989年写作《中国古代耕作制度的若干问题》时还没有看到此文。

[13]《苏轼集》卷3

[14]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卷16《与章德茂》

[15]陈旉生年为公元1076年,《农书》写成于1149年;陆九渊的生卒年为公元1139-1173年。

[16]《齐民要术·种谷第三》

[17]《全唐文》卷414常衮《减征京畿夏麦制》:"其京兆府今年所率夏麦,宜於七万硕内。五万硕放不徵,二万硕容至晚田熟後取杂色斛斗续纳。"可见"晚田"的生产物包括"杂色斛斗"。

[18]对于陈旉《农书》的上述记载,王曾瑜先生有另一种解释。他认为;"陈旉此处介绍的应是早稻与麦类轮作,或是可早在三月半收获的大麦与早稻复种。据前引的不少诗文,稻麦复种的基本形式,仍应是晚稻与冬麦的连作。陈旉对此不作介绍,正是农书的缺陷,也说明此项复种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王氏的这种解释亦可通,尤其是他指出陈旉《农书》有缺陷这一点,是很有启发性的。

[19]《太湖地区农业史稿》第124页。

稻麦范文篇4

关键词:明清时期中国南方稻田多熟种植

本文[1]所说的南方,指的是北纬33度以南,长江中下游到珠江流域这一广大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包括今日的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上海、重庆等14个省市[2]。这是中国的老稻区,也是中国最主要的稻区,在明代以前,这一地区主要是一年一熟制,从明代开始,这一地区开始普遍提高复种指数,从而形成了一年二熟和一年三熟的耕作制度,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从而为中国在人多地少的历史条件下找到了一条解决耕地不足的新路子。

一、明清时期中国南方稻田多熟种植的技术发展

中国南方稻田的多熟种植早在汉代已见记载,汉代,广东已出现双季连作稻一年二熟制,东汉·杨孚《异物志》中就有“稻交趾冬又熟,农者一岁再种”的记载。交趾,古代泛指五岭以南地区,辖境相当于今日广东、广西大部,越南的中部和北部,可见气候炎热,雨量充沛的两广地区是我国双季稻的发祥地。但由于社会经济原因,当时并没有对这一地区的气候资源广泛开发利用,因此双季稻的种植面积不广。

唐代在云南又出现了水旱轮作的稻麦二熟技术,唐代的樊绰在《蛮书》中说:“曲靖已南,滇池已西,土俗唯业水田,……水田每年一熟,从八月获稻,至十一月,十二月之交,便于稻田种大麦,三月、四月即熟,收大麦后还种粳稻。”但当时也只局限于曲靖和滇池地区,整个南方还是种植一年一熟制。

进入明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多熟种植又在闽浙地区发展起来,并创造了间作、混作等的新复种技术。间作,就是在早稻的行间再插种晚稻,让晚稻和早稻在大田内有一段共生的时间,以延长晚稻的生长期,这一技术最早见于明代长谷真逸《农田余话》(十四世纪)的记载:“闽广之地稻收再熟,人以为获而栽种,非也。予常识永嘉一儒者,池仲彬,任黄州黄陂县主簿,询之,言其乡以清明前下种,芒种莳苗,一垄之间,稀行密莳,先种其早者,旬日后,复莳晚苗于行间,俟三秋成熟,刈去早禾,乃锄理培壅其晚者,盛茂秀实,然后收其再熟也。”据清·嘉庆《太平县志》记载,浙江在宋时已有间作稻,名为二稻,或名为传稻,详情待考。所谓混作,就是将早稻和晚稻按一定比例同时播种,共同生长,等早稻成熟,将早晚稻一起收割,收割后晚稻重发再长,等其成熟,再进行第二次收割,这一技术,最初见于明·嘉靖三十年《兴宁县志》卷三:“早枯(音占)稻(白米谷)一石,必先以衬子(赤米谷)二斗染以黑煤,交和于早枯稻中,必使黑白调匀,衬子率五分之一,刈之时留其根二三雨,衬子在其中,生意久郁,以发矣,旋刈旋生,一夜骤长二三寸。”这是利用早晚稻的共生,以延长晚稻生长期的措施,达到种双季稻的目的。

在二熟制发展的基础上,在常年气温较高的地方,到清代又了展了三熟制,其多熟种植的方法是,或是连续种三季稻,或是种二季稻加一季旱作,或是种一季水稻加二季旱作。

二季稻加一季旱作的种植方式,最早见于清康熙时屈大均的《广东新语·食语》:“下番禺诸乡,其俗微重朴勤,能尽地力,早禾田二获之余,则莳菜为油,种三蓝以染绀,或树黄姜、麦牟、或蔓菁、番藷。”

一季稻加二季旱作的种植方式,最早见于光绪《临汀汇考》卷四:“(福建临汀)农民获稻后,率多种豆,至十月可获,且有收豆而又收麦者,不止一再获矣。”

三季稻的种植方式,最早见于乾隆三十九年《番禺县志》卷十七:“南方地气暑热,一岁田三熟,冬种春熟,春种夏熟,秋种冬熟,故广州有三熟之禾,……盖五谷天下所同,惟再熟,三熟则粤东独檀耳。”

由于上述种种类型的种植方式的出现,为不同气候条件、不同经济条件的地区提高复种指数提供了技术保证,因而导致了明清时期多熟种植的发展。

二、明清时期中国南方稻田多熟种植的地理分布

明清时期中国南方稻田的多熟种植有着明显的地理特征,即不同的多熟种植同该地域的纬度和海拔有着密切关系,地处北纬28-33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因地处北亚热带,无霜期只210-250天,历史上都以种植稻麦二熟制为主,沿江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都有分布,其中江苏和浙江主要集中在苏南、浙北的太湖流域地区,从目前查阅到的资料看,除了江苏和江西各有一条明代的资料记载外,其余全部是清代的资料,这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麦二熟制极大部分是在清展起来的(见附表一)。

在长江流域以南到北回归线之间,即北纬28°-23°26´之间的中亚热带地区,气温较高,无霜期长达250-340天,明清时期的双季稻,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据统计,明清时期种植双季稻的州县,浙江有11个县,江苏2个县,安徽7个县,江西35个县,湖南7个县,湖北8个县,四川1个县,福建40个县,广东61个县,广西18个县,共190个州县,其中17个州县的双季稻见于明代方志的记载,其余173个州县都是清代才有双季稻种植记载的,说明明清时期双季稻的种植91%的州县都是清展起来的,其中广东、福建、江西三省又是南方双季稻种植最多的地区(见附表二)。

北回归线以南至海南岛是北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带,这里温暖无冬,冬季平均气温在10°以上。明清时期,在这一带除种植双季稻以外,还发展了三熟制,据统计,种植三季稻的有广东番禺、广西苍梧、岭溪、台湾及福建和江西的个别地区[3],种稻稻麦一年三熟的有广东嘉应、海丰和福建[4],种稻稻菜一年三熟的有广东番禺[5],种稻豆麦一年三熟的有江西临汀[6],但在南方种植三熟制的州县是少数,但即使是有三熟制种植的州县,也只是该县中的部分地区,并非整个县都种植三熟制,雍正九年《广东通志》卷五十三说“再熟其常,三熟其偶,盖春熟即不及春种也。”同治十二年《海丰县志》物产说“腴田一年三熟,潮田四月种,十月收,仅一熟耳。”《江南催耕课稻编》说,福建的稻稻麦一年三熟“十亩之中,只有三亩可以如此,以工本稍费,故为之者稀。”其之所以种植不多,是因为自然和经济的原因,上面的例子都反映了这种情况。

三、明清时期南方多熟种植发展的社会经济原因

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人口因素。中国人口,在明代以前,据官方的统计,是在5000-6000万之间,入清以后,人口迅速增长,乾隆六年(1741年)人口突破一亿,到乾隆三十年(1765年)人口增加到2亿,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又增加到3亿,到道光十五年(1835年)人口增至4亿。从中国历史上看,从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5900万人,到乾隆六年突破一亿,用了1740年,而从1亿增到2亿,只用了24年,从2亿到3亿,仅用了25年,从3亿到4亿只用了45年,由此可见清代人口数量增长之多,发展速度之快,这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明清时期耕地面积虽然也有增加,但增加的速度远没有人口增长的快。明洪武十年(1377年)到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的435年中,人口增加了5.04倍,耕地只增加了1.18倍,人口增长的速度是耕地增长速度的4.27倍,其中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至嘉庆十七年(1812年)的104年中,人口增长2.48倍,耕地增长48%,人口增长速度是耕地增长速度的5.16倍。

人口增长快,耕地增长慢的结果,是人均耕地的迅速下降,明万历六年(1578年)人均耕地为11.56亩,到清乾隆三十二(1767年)年,人均耕地降为3.72亩,减少了68%,到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人均耕地降为2.19亩,又少了1.53亩,即下降了41%,如果从万历六年算起,到嘉庆十七年,中国的人均耕地足足减少了9.37亩,亦即减少了81%,由此可以看出,明清之际,中国人均耕地下降之快[7]。

据当时人估计,维持一个人生活所需的耕地,大约为4亩。清初张履祥说:“百亩之土可养二三十人”[8],即每人需3.3-5亩,平均为4.15亩,清代的洪亮吉也说:“一人之身,岁得四亩,便可生计矣。”[9]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人均耕地都在这个标准以下,人多地少演变成全国性的矛盾。当时,除垦荒解决耕地不足之外,千方百计提高土地利用率以解决耕地不足的矛盾便成了当时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措施之一。

据统计,乾嘉之际,有12个省的人均耕地都在全国的平均水平之下,其中地处南方的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广东、广西等9省,下降尤为严重,这就是明清时期南方水田复种指数提高特别快的社会经济原因(见附表3)。

四、明清时期南方水田多熟种植的特点

(一)多熟种植以沿主谷式的方向发展为其基本特点

所谓主谷式,即以生产粮食为中心。不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双季稻和稻麦轮作制的二熟制,也不论珠江流域的三季稻或二稻加一麦的三熟制都是以生产粮食为中心的,即使是在二熟制和三熟制中种蔬菜,也是以产粮为主的,多熟制中这种作物组合的出现和南方人口激增,耕地不足,粮食缺乏的经济形势有密切的关系,多熟种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复种指数,增产粮食,以解决人口激增对粮食的需要,即是解决吃饭问题。因此,多熟种植走上主谷式的道路是必然的。

(二)种植麦类在多熟种植中具有重要地位

麦是耐寒的作物,在寒冷的冬季可以越冬生长,种植麦类可以利用冬闲地,延长土地的利用时间,而且它又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南方稻田能形成二熟制和三熟制,稻麦轮作成为其作物基本组合形式之一。

(三)重视用养结合是明清时期多熟种植的第三个特点

在多熟种植的条件下,土壤肥力消耗很大,为了保证既能多熟种植,又使土壤肥力不致衰竭,所以明清时期在多熟种植中十分重视用养结合的措施,这表现在作物组合上,重视安排豆类作物参加轮作,包括大豆、绿豆、泥豆、蚕豆、豌豆等,豆类作物能固定空气中的氮,增加土壤中的氮素,用豆类作物参加轮作,即能获得一季粮食,又能弥补土壤中养分的损耗,实是一举二得之举。同时在耕作措施上又采用了水旱轮作的方法,水旱轮作,既能保证旱作物的种植,又能使土壤中的有机物在土壤含水量不同的情况下,得到充分的分解,增加土壤养分达到培肥土壤的目的。同时也可起减轻病虫和草害的作用。

五、对明清时期南方稻田多熟种植中二个问题的估算

(一)多熟种植面积的扩展程度

明清时期南方稻田大力发展多熟种植,究竟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据《清史稿·地理志》记载,南方各省共有824个州县,其中有多熟种植的州县,据统计为222个,约占总数的27%。多熟种植最多的省是广东,该省有94个州县,有多熟制种植的州县为61个,约占全省州县数的65%。不过这个计算是保守的,它是以作者根据方志查到有多熟种植的县为基础的,作者没有查到的县,历史上有多熟种植而没有记载的县肯定还有。因此,实际上应在27%以上。

在南方种植多熟制的州县中,由于一县中农田的海拔、气候和灌溉条件的不同,也不是全部稻田都种植多熟制的。例如广东的东莞县“种于山田一岁两熟,……种于潮田一熟。”[10]香山(今中山县)“有岁单收者,岁两收者”[11],新宁县“高田一岁两熟,潮田一岁一熟。”[12]海丰县“腴田一年三熟,潮田仅一熟耳。”[13]又如福建云霄“洋田一年两熟,埭田一年一熟。”[14]仙游“有一年一收者,有一年两收者。”[15]平和“田宜稻,岁则再熟,惟山田止一熟,以其地性凉也。”[16]因此,当我们提到某一县有多熟种植时,不能简单理解为整个县的稻田,都是多熟种植,在某些县只是其中一部分,即使在气温比较高的闽粤地区也同样存在这种情况。

在这个问题中,本来还应估算在多熟制的发展中,扩大了多少复种面积,由于历史上缺少这方面的记载,只能付之阙如。

表1明清时期南方各省稻田种多熟制州县所占比例表

省名|州县数|种多熟制州县数|多熟制州县所占%

广东|94|61|65

广西|76|18|23.6

福建|75|40|53

江西|80|40|50

湖北|62|9|14.5

湖南|76|15|19.7

浙江|78|18|23

江苏|71|8|11

四川|152|4|2

安徽|60|9|15

合计|824|222|27

资料来源:各省州县数据《清史稿》地理志。各省种多熟制州县数见本文附表一、二

(二)多熟种植的增产幅度

多熟种植肯定比单季种植增产,这是没有疑问的。问题是增产了多少?这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多熟种植,情况是不一样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困难也很大,因为历史上也没有留下明确的系统的记载,现只能根据一些零星的材料作些推算。

(1)稻麦二熟制的增产情况

明末清初,浙江桐乡稻麦二熟制的产量:“田极熟,米每亩三石,春花一石有半,然间有之,大约共三石为常耳。”[17]雍正时陈斌在《量行沟洫之利》一文中也说:“苏湖之民,善为水田,春收豆麦,秋收禾稻,中年之入,概得三石。”[18]按麦7斗抵米五斗计算,春花1.5石相当于稻米1石,由此可知嘉湖地区稻麦二熟丰年的产量为4石,常年为3石。

嘉庆时,苏州地区的稻麦二熟制产量是:“亩常收三石,麦一石二斗,以中岁计之,亩米二石,麦七斗,抵米五斗。”[19]则产量丰年为3.85石,常年为2.5石。

由此可知,在苏湖地区,稻麦二熟制常年的产量为稻米3石,丰年为3.85-4石。常年产量比单季稻高0.5石,丰年高0.85-1石,即常年增产25%,丰年增产28%-33%。

(2)双季稻的增产情况

江西的情况是:

乾隆十五年《会昌县志》卷16:“翻稻(连作晚稻),所收少于早稻之半。”

乾隆七年《石城县志》“翻稻,必田之腴者方可种,每亩所收不及秋熟之半。”即比单季稻田增产50%。

在江西抚州,据何刚德在《抚郡农产考略》中记载,清末早稻(西乡早)亩产3石谷,连作晚稻(抑叶早二淮,袤脚老)的产量高的为3石,一般为2石,低的1石,平均为二石谷,间作晚稻产量为3石谷,单季晚稻(八月白、晚白、金包银)上地约可收4石谷。据此可知,连作稻的产量为5石谷,间作稻的产量为6石谷,分别比单季晚稻增产1石谷至2石谷,即增产25%-50%。

闽粤地区的情况:

福建的情况是“平地之农为洋田,早晚二收则稻春种夏收,晚稻季夏种仲冬获,利仅早稻之半。”[20]即增产50%。

广东潮汕地区:“上者收十一箩,次八九箩,下者五六箩。”[21]平均为8箩,当地以2箩为一石,则平均为4石谷。据近人研究,广东稻田单产为亩产谷3石谷[22],则潮汕地区双季稻比单季稻多收1石多,即增产33%。

稻麦范文篇5

关键词:明清时期中国南方稻田多熟种植

本文[1]所说的南方,指的是北纬33度以南,长江中下游到珠江流域这一广大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包括今日的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上海、重庆等14个省市[2]。这是中国的老稻区,也是中国最主要的稻区,在明代以前,这一地区主要是一年一熟制,从明代开始,这一地区开始普遍提高复种指数,从而形成了一年二熟和一年三熟的耕作制度,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从而为中国在人多地少的历史条件下找到了一条解决耕地不足的新路子。

一、明清时期中国南方稻田多熟种植的技术发展

中国南方稻田的多熟种植早在汉代已见记载,汉代,广东已出现双季连作稻一年二熟制,东汉·杨孚《异物志》中就有“稻交趾冬又熟,农者一岁再种”的记载。交趾,古代泛指五岭以南地区,辖境相当于今日广东、广西大部,越南的中部和北部,可见气候炎热,雨量充沛的两广地区是我国双季稻的发祥地。但由于社会经济原因,当时并没有对这一地区的气候资源广泛开发利用,因此双季稻的种植面积不广。

唐代在云南又出现了水旱轮作的稻麦二熟技术,唐代的樊绰在《蛮书》中说:“曲靖已南,滇池已西,土俗唯业水田,……水田每年一熟,从八月获稻,至十一月,十二月之交,便于稻田种大麦,三月、四月即熟,收大麦后还种粳稻。”但当时也只局限于曲靖和滇池地区,整个南方还是种植一年一熟制。

进入明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多熟种植又在闽浙地区发展起来,并创造了间作、混作等的新复种技术。间作,就是在早稻的行间再插种晚稻,让晚稻和早稻在大田内有一段共生的时间,以延长晚稻的生长期,这一技术最早见于明代长谷真逸《农田余话》(十四世纪)的记载:“闽广之地稻收再熟,人以为获而栽种,非也。予常识永嘉一儒者,池仲彬,任黄州黄陂县主簿,询之,言其乡以清明前下种,芒种莳苗,一垄之间,稀行密莳,先种其早者,旬日后,复莳晚苗于行间,俟三秋成熟,刈去早禾,乃锄理培壅其晚者,盛茂秀实,然后收其再熟也。”据清·嘉庆《太平县志》记载,浙江在宋时已有间作稻,名为二稻,或名为传稻,详情待考。所谓混作,就是将早稻和晚稻按一定比例同时播种,共同生长,等早稻成熟,将早晚稻一起收割,收割后晚稻重发再长,等其成熟,再进行第二次收割,这一技术,最初见于明·嘉靖三十年《兴宁县志》卷三:“早枯(音占)稻(白米谷)一石,必先以衬子(赤米谷)二斗染以黑煤,交和于早枯稻中,必使黑白调匀,衬子率五分之一,刈之时留其根二三雨,衬子在其中,生意久郁,以发矣,旋刈旋生,一夜骤长二三寸。”这是利用早晚稻的共生,以延长晚稻生长期的措施,达到种双季稻的目的。

在二熟制发展的基础上,在常年气温较高的地方,到清代又了展了三熟制,其多熟种植的方法是,或是连续种三季稻,或是种二季稻加一季旱作,或是种一季水稻加二季旱作。

二季稻加一季旱作的种植方式,最早见于清康熙时屈大均的《广东新语·食语》:“下番禺诸乡,其俗微重朴勤,能尽地力,早禾田二获之余,则莳菜为油,种三蓝以染绀,或树黄姜、麦牟、或蔓菁、番藷。”

一季稻加二季旱作的种植方式,最早见于光绪《临汀汇考》卷四:“(福建临汀)农民获稻后,率多种豆,至十月可获,且有收豆而又收麦者,不止一再获矣。”

三季稻的种植方式,最早见于乾隆三十九年《番禺县志》卷十七:“南方地气暑热,一岁田三熟,冬种春熟,春种夏熟,秋种冬熟,故广州有三熟之禾,……盖五谷天下所同,惟再熟,三熟则粤东独檀耳。”

由于上述种种类型的种植方式的出现,为不同气候条件、不同经济条件的地区提高复种指数提供了技术保证,因而导致了明清时期多熟种植的发展。

二、明清时期中国南方稻田多熟种植的地理分布

明清时期中国南方稻田的多熟种植有着明显的地理特征,即不同的多熟种植同该地域的纬度和海拔有着密切关系,地处北纬28-33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因地处北亚热带,无霜期只210-250天,历史上都以种植稻麦二熟制为主,沿江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都有分布,其中江苏和浙江主要集中在苏南、浙北的太湖流域地区,从目前查阅到的资料看,除了江苏和江西各有一条明代的资料记载外,其余全部是清代的资料,这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麦二熟制极大部分是在清展起来的(见附表一)。

在长江流域以南到北回归线之间,即北纬28°-23°26´之间的中亚热带地区,气温较高,无霜期长达250-340天,明清时期的双季稻,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据统计,明清时期种植双季稻的州县,浙江有11个县,江苏2个县,安徽7个县,江西35个县,湖南7个县,湖北8个县,四川1个县,福建40个县,广东61个县,广西18个县,共190个州县,其中17个州县的双季稻见于明代方志的记载,其余173个州县都是清代才有双季稻种植记载的,说明明清时期双季稻的种植91%的州县都是清展起来的,其中广东、福建、江西三省又是南方双季稻种植最多的地区(见附表二)。

北回归线以南至海南岛是北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带,这里温暖无冬,冬季平均气温在10°以上。明清时期,在这一带除种植双季稻以外,还发展了三熟制,据统计,种植三季稻的有广东番禺、广西苍梧、岭溪、台湾及福建和江西的个别地区[3],种稻稻麦一年三熟的有广东嘉应、海丰和福建[4],种稻稻菜一年三熟的有广东番禺[5],种稻豆麦一年三熟的有江西临汀[6],但在南方种植三熟制的州县是少数,但即使是有三熟制种植的州县,也只是该县中的部分地区,并非整个县都种植三熟制,雍正九年《广东通志》卷五十三说“再熟其常,三熟其偶,盖春熟即不及春种也。”同治十二年《海丰县志》物产说“腴田一年三熟,潮田四月种,十月收,仅一熟耳。”《江南催耕课稻编》说,福建的稻稻麦一年三熟“十亩之中,只有三亩可以如此,以工本稍费,故为之者稀。”其之所以种植不多,是因为自然和经济的原因,上面的例子都反映了这种情况

三、明清时期南方多熟种植发展的社会经济原因

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人口因素。中国人口,在明代以前,据官方的统计,是在5000-6000万之间,入清以后,人口迅速增长,乾隆六年(1741年)人口突破一亿,到乾隆三十年(1765年)人口增加到2亿,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又增加到3亿,到道光十五年(1835年)人口增至4亿。从中国历史上看,从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5900万人,到乾隆六年突破一亿,用了1740年,而从1亿增到2亿,只用了24年,从2亿到3亿,仅用了25年,从3亿到4亿只用了45年,由此可见清代人口数量增长之多,发展速度之快,这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明清时期耕地面积虽然也有增加,但增加的速度远没有人口增长的快。明洪武十年(1377年)到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的435年中,人口增加了5.04倍,耕地只增加了1.18倍,人口增长的速度是耕地增长速度的4.27倍,其中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至嘉庆十七年(1812年)的104年中,人口增长2.48倍,耕地增长48%,人口增长速度是耕地增长速度的5.16倍。

人口增长快,耕地增长慢的结果,是人均耕地的迅速下降,明万历六年(1578年)人均耕地为11.56亩,到清乾隆三十二(1767年)年,人均耕地降为3.72亩,减少了68%,到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人均耕地降为2.19亩,又少了1.53亩,即下降了41%,如果从万历六年算起,到嘉庆十七年,中国的人均耕地足足减少了9.37亩,亦即减少了81%,由此可以看出,明清之际,中国人均耕地下降之快[7]。

据当时人估计,维持一个人生活所需的耕地,大约为4亩。清初张履祥说:“百亩之土可养二三十人”[8],即每人需3.3-5亩,平均为4.15亩,清代的洪亮吉也说:“一人之身,岁得四亩,便可生计矣。”[9]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人均耕地都在这个标准以下,人多地少演变成全国性的矛盾。当时,除垦荒解决耕地不足之外,千方百计提高土地利用率以解决耕地不足的矛盾便成了当时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措施之一。

据统计,乾嘉之际,有12个省的人均耕地都在全国的平均水平之下,其中地处南方的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广东、广西等9省,下降尤为严重,这就是明清时期南方水田复种指数提高特别快的社会经济原因(见附表3)。

四、明清时期南方水田多熟种植的特点

(一)多熟种植以沿主谷式的方向发展为其基本特点

所谓主谷式,即以生产粮食为中心。不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双季稻和稻麦轮作制的二熟制,也不论珠江流域的三季稻或二稻加一麦的三熟制都是以生产粮食为中心的,即使是在二熟制和三熟制中种蔬菜,也是以产粮为主的,多熟制中这种作物组合的出现和南方人口激增,耕地不足,粮食缺乏的经济形势有密切的关系,多熟种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复种指数,增产粮食,以解决人口激增对粮食的需要,即是解决吃饭问题。因此,多熟种植走上主谷式的道路是必然的。

(二)种植麦类在多熟种植中具有重要地位

麦是耐寒的作物,在寒冷的冬季可以越冬生长,种植麦类可以利用冬闲地,延长土地的利用时间,而且它又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南方稻田能形成二熟制和三熟制,稻麦轮作成为其作物基本组合形式之一。

(三)重视用养结合是明清时期多熟种植的第三个特点

在多熟种植的条件下,土壤肥力消耗很大,为了保证既能多熟种植,又使土壤肥力不致衰竭,所以明清时期在多熟种植中十分重视用养结合的措施,这表现在作物组合上,重视安排豆类作物参加轮作,包括大豆、绿豆、泥豆、蚕豆、豌豆等,豆类作物能固定空气中的氮,增加土壤中的氮素,用豆类作物参加轮作,即能获得一季粮食,又能弥补土壤中养分的损耗,实是一举二得之举。同时在耕作措施上又采用了水旱轮作的方法,水旱轮作,既能保证旱作物的种植,又能使土壤中的有机物在土壤含水量不同的情况下,得到充分的分解,增加土壤养分达到培肥土壤的目的。同时也可起减轻病虫和草害的作用。

五、对明清时期南方稻田多熟种植中二个问题的估算

(一)多熟种植面积的扩展程度

明清时期南方稻田大力发展多熟种植,究竟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据《清史稿·地理志》记载,南方各省共有824个州县,其中有多熟种植的州县,据统计为222个,约占总数的27%。多熟种植最多的省是广东,该省有94个州县,有多熟制种植的州县为61个,约占全省州县数的65%。不过这个计算是保守的,它是以作者根据方志查到有多熟种植的县为基础的,作者没有查到的县,历史上有多熟种植而没有记载的县肯定还有。因此,实际上应在27%以上。

在南方种植多熟制的州县中,由于一县中农田的海拔、气候和灌溉条件的不同,也不是全部稻田都种植多熟制的。例如广东的东莞县“种于山田一岁两熟,……种于潮田一熟。”[10]香山(今中山县)“有岁单收者,岁两收者”[11],新宁县“高田一岁两熟,潮田一岁一熟。”[12]海丰县“腴田一年三熟,潮田仅一熟耳。”[13]又如福建云霄“洋田一年两熟,埭田一年一熟。”[14]仙游“有一年一收者,有一年两收者。”[15]平和“田宜稻,岁则再熟,惟山田止一熟,以其地性凉也。”[16]因此,当我们提到某一县有多熟种植时,不能简单理解为整个县的稻田,都是多熟种植,在某些县只是其中一部分,即使在气温比较高的闽粤地区也同样存在这种情况。

在这个问题中,本来还应估算在多熟制的发展中,扩大了多少复种面积,由于历史上缺少这方面的记载,只能付之阙如。

表1明清时期南方各省稻田种多熟制州县所占比例表

省名|州县数|种多熟制州县数|多熟制州县所占%

广东|94|61|65

广西|76|18|23.6

福建|75|40|53

江西|80|40|50

湖北|62|9|14.5

湖南|76|15|19.7

浙江|78|18|23

江苏|71|8|11

四川|152|4|2

安徽|60|9|15

合计|824|222|27

资料来源:各省州县数据《清史稿》地理志。各省种多熟制州县数见本文附表一、二

(二)多熟种植的增产幅度

多熟种植肯定比单季种植增产,这是没有疑问的。问题是增产了多少?这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多熟种植,情况是不一样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困难也很大,因为历史上也没有留下明确的系统的记载,现只能根据一些零星的材料作些推算。

(1)稻麦二熟制的增产情况

明末清初,浙江桐乡稻麦二熟制的产量:“田极熟,米每亩三石,春花一石有半,然间有之,大约共三石为常耳。”[17]雍正时陈斌在《量行沟洫之利》一文中也说:“苏湖之民,善为水田,春收豆麦,秋收禾稻,中年之入,概得三石。”[18]按麦7斗抵米五斗计算,春花1.5石相当于稻米1石,由此可知嘉湖地区稻麦二熟丰年的产量为4石,常年为3石。

嘉庆时,苏州地区的稻麦二熟制产量是:“亩常收三石,麦一石二斗,以中岁计之,亩米二石,麦七斗,抵米五斗。”[19]则产量丰年为3.85石,常年为2.5石。

由此可知,在苏湖地区,稻麦二熟制常年的产量为稻米3石,丰年为3.85-4石。常年产量比单季稻高0.5石,丰年高0.85-1石,即常年增产25%,丰年增产28%-33%。

(2)双季稻的增产情况

江西的情况是:

乾隆十五年《会昌县志》卷16:“翻稻(连作晚稻),所收少于早稻之半。”

乾隆七年《石城县志》“翻稻,必田之腴者方可种,每亩所收不及秋熟之半。”即比单季稻田增产50%。

在江西抚州,据何刚德在《抚郡农产考略》中记载,清末早稻(西乡早)亩产3石谷,连作晚稻(抑叶早二淮,袤脚老)的产量高的为3石,一般为2石,低的1石,平均为二石谷,间作晚稻产量为3石谷,单季晚稻(八月白、晚白、金包银)上地约可收4石谷。据此可知,连作稻的产量为5石谷,间作稻的产量为6石谷,分别比单季晚稻增产1石谷至2石谷,即增产25%-50%。

闽粤地区的情况:

福建的情况是“平地之农为洋田,早晚二收则稻春种夏收,晚稻季夏种仲冬获,利仅早稻之半。”[20]即增产50%。

广东潮汕地区:“上者收十一箩,次八九箩,下者五六箩。”[21]平均为8箩,当地以2箩为一石,则平均为4石谷。据近人研究,广东稻田单产为亩产谷3石谷[22],则潮汕地区双季稻比单季稻多收1石多,即增产33%。

稻麦范文篇6

论文摘要根据东海县地势复杂的特点以及各种类型田块杂草草相的种类和发生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达到节本增效、提高除草效果的目的。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最北部,是淮北地区丘陵山区重点县之一,丘陵地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7%,总体上是西高东低,中西部丘陵连绵,岗岭纵横,东部地势平坦低洼,属湖荡冲积平原。我县作物布局是:中西部丘陵地区小麦与玉米、花生或大豆等轮作,湖荡地区小麦与水稻轮作。小麦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常年在8万公顷左右,其中丘陵地麦田2万多公顷。麦田杂草是影响小麦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我县地势复杂,应掌握麦田杂草种类、发生规律,选择适宜药剂配方,才能达到节本增效、提高除草效果的目的。

1麦田草相变化

我县20世纪70年代以前种植作物均为旱粮,麦田杂草以硬草、狗尾草、早熟禾、苕子、棒头草为主,1970年以后在黄川镇开始试点旱改水,至70年代中后期,在沟、渠、河边上发现看麦娘,麦田中也发现零星的看麦娘。90年代初期,看麦娘、野燕麦成为麦稻轮作田的主要杂草;90年代中后期罔草、麦家公在我县青湖、黄川、平明等乡镇麦田及沟渠河边上零星发生,近5年来,罔草几乎遍及全县稻麦轮作田,上升为麦田恶性杂草。

2当前麦田草相

我县地势较为复杂,东西部作物布局各不相同,麦田中杂草种类也不相同。中西部丘陵麦田中主要杂草有:播娘蒿、荠菜、硬草、棒头草、早熟禾、婆婆纳、野老鹳草、苕子、泥湖菜。东部湖荡麦田中主要杂草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罔草、繁缕、猪殃殃、麦家公、碎米荠、荠菜、野老鹳草。

3杂草发生规律

3.1耕作方式、降雨量、气温与杂草发生的关系

丘陵地区麦田采用耕翻后条播的播种方式,由于其播种较早,气温较高,若秋末雨水充沛,杂草冬前出草量较大,开春气温回升后出草量相对较少;反之,雨水较少,冬前出草量则较少,开春后出草量相对较大。稻麦轮作田中破土播种的麦田中杂草冬前出草量少,杂草主要集中在开春后出土;免耕撒播麦田中杂草充分利用上季作物后期的肥水,冬前出草量较大,并且草龄较大,防除较为困难,开春后杂草仍有一个出草高峰。春季气温回升快,杂草出土快而整齐,生长迅速,适宜早用药防除;气温回升慢,杂草出土较慢、生长不一致,需待杂草出齐了才能用药。

3.2杂草种类与除草方式的关系

中西部丘陵区麦田以播娘蒿、荠菜为主,其繁殖系数相对较小,土壤肥水协调性较差,杂草的数量及生长量均较少,加之当地农户的生产习惯,目前仍普遍采用开春后杂草出齐后人工进行除草。

稻麦轮作麦田中以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罔草等为主,其繁殖系数较大,分蘖力强,杂草种子又具有较长休眠期,因此难以人工拔除,必须采用化学药剂除草。

4化学除草技术

化学除草分为冬前除草和春季除草,一般冬前出草量大及免耕撒播麦田,冬前需进行1次除草,春季除草是对冬前除草的补充。春季化学除草时间宜掌握在3月上中旬(这里主要针对麦稻轮作区而言)。

西部丘陵麦田宜在小麦拔节前及杂草成熟前进行2次人工除草。东部麦稻轮作区,破土麦田春季进行1次化除即可,特殊年份(秋季雨水多、温度高)冬前则需进行1次化学除草。

(1)以看麦娘、罔草、硬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用6.9%新骠1500mL/hm2,或6.9%骠马水乳剂1200~1500mL/hm2,或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3.75~4.50kg/hm2防除。

(2)以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等阔叶草为主的田块,用10%麦星225~300g/hm2,或二甲四氯3750mL/hm2防除。

(3)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的田块,用6.9%新骠1500mL/hm2加10%麦星225~300g/hm2防除。

(4)对田埂、沟渠、路边等杂草,可用30%飞达等灭生性除草剂进行定向喷雾,减少杂草繁殖量,降低通过灌水传播的几率。

根据麦田杂草发生种类,以上几种药剂配方自选1种,对水750kg/hm2均匀喷雾。

5化学除草应注意的问题

喷药时要选晴好无风天气,喷雾要均匀,不能重喷或漏喷;骠马、新骠只能用于小麦田,大麦田禁用;小麦拔节后禁用异丙隆、二甲四氯;施药前后要彻底清洗器械。

6参考文献

[1]张绍明.江苏省麦田草害现状及其控制途径的探讨[J].杂草科学,1991(3):34-37.

[2]钟决龙.淮河流域小麦田主要杂草及其防除[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4,25(12):10-13.

稻麦范文篇7

关键词:麦田杂草;草相;发生规律;防除技术;江苏东海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最北部,是淮北地区丘陵山区重点县之一,丘陵地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7%,总体上是西高东低,中西部丘陵连绵,岗岭纵横,东部地势平坦低洼,属湖荡冲积平原。我县作物布局是:中西部丘陵地区小麦与玉米、花生或大豆等轮作,湖荡地区小麦与水稻轮作。小麦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常年在8万公顷左右,其中丘陵地麦田2万多公顷。麦田杂草是影响小麦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我县地势复杂,应掌握麦田杂草种类、发生规律,选择适宜药剂配方,才能达到节本增效、提高除草效果的目的。

1麦田草相变化

我县20世纪70年代以前种植作物均为旱粮,麦田杂草以硬草、狗尾草、早熟禾、苕子、棒头草为主,1970年以后在黄川镇开始试点旱改水,至70年代中后期,在沟、渠、河边上发现看麦娘,麦田中也发现零星的看麦娘。90年代初期,看麦娘、野燕麦成为麦稻轮作田的主要杂草;90年代中后期罔草、麦家公在我县青湖、黄川、平明等乡镇麦田及沟渠河边上零星发生,近5年来,罔草几乎遍及全县稻麦轮作田,上升为麦田恶性杂草。

2当前麦田草相

我县地势较为复杂,东西部作物布局各不相同,麦田中杂草种类也不相同。中西部丘陵麦田中主要杂草有:播娘蒿、荠菜、硬草、棒头草、早熟禾、婆婆纳、野老鹳草、苕子、泥湖菜。东部湖荡麦田中主要杂草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罔草、繁缕、猪殃殃、麦家公、碎米荠、荠菜、野老鹳草。

3杂草发生规律

3.1耕作方式、降雨量、气温与杂草发生的关系

丘陵地区麦田采用耕翻后条播的播种方式,由于其播种较早,气温较高,若秋末雨水充沛,杂草冬前出草量较大,开春气温回升后出草量相对较少;反之,雨水较少,冬前出草量则较少,开春后出草量相对较大。稻麦轮作田中破土播种的麦田中杂草冬前出草量少,杂草主要集中在开春后出土;免耕撒播麦田中杂草充分利用上季作物后期的肥水,冬前出草量较大,并且草龄较大,防除较为困难,开春后杂草仍有一个出草高峰。春季气温回升快,杂草出土快而整齐,生长迅速,适宜早用药防除;气温回升慢,杂草出土较慢、生长不一致,需待杂草出齐了才能用药。

3.2杂草种类与除草方式的关系

中西部丘陵区麦田以播娘蒿、荠菜为主,其繁殖系数相对较小,土壤肥水协调性较差,杂草的数量及生长量均较少,加之当地农户的生产习惯,目前仍普遍采用开春后杂草出齐后人工进行除草。

稻麦轮作麦田中以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罔草等为主,其繁殖系数较大,分蘖力强,杂草种子又具有较长休眠期,因此难以人工拔除,必须采用化学药剂除草。

4化学除草技术

化学除草分为冬前除草和春季除草,一般冬前出草量大及免耕撒播麦田,冬前需进行1次除草,春季除草是对冬前除草的补充。春季化学除草时间宜掌握在3月上中旬(这里主要针对麦稻轮作区而言)。

西部丘陵麦田宜在小麦拔节前及杂草成熟前进行2次人工除草。东部麦稻轮作区,破土麦田春季进行1次化除即可,特殊年份(秋季雨水多、温度高)冬前则需进行1次化学除草。

(1)以看麦娘、罔草、硬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用6.9%新骠1500mL/hm2,或6.9%骠马水乳剂1200~1500mL/hm2,或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3.75~4.50kg/hm2防除。

(2)以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等阔叶草为主的田块,用10%麦星225~300g/hm2,或二甲四氯3750mL/hm2防除。

(3)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的田块,用6.9%新骠1500mL/hm2加10%麦星225~300g/hm2防除。

(4)对田埂、沟渠、路边等杂草,可用30%飞达等灭生性除草剂进行定向喷雾,减少杂草繁殖量,降低通过灌水传播的几率。

根据麦田杂草发生种类,以上几种药剂配方自选1种,对水750kg/hm2均匀喷雾。

5化学除草应注意的问题

喷药时要选晴好无风天气,喷雾要均匀,不能重喷或漏喷;骠马、新骠只能用于小麦田,大麦田禁用;小麦拔节后禁用异丙隆、二甲四氯;施药前后要彻底清洗器械。

6参考文献

[1]张绍明.江苏省麦田草害现状及其控制途径的探讨[J].杂草科学,1991(3):34-37.

[2]钟决龙.淮河流域小麦田主要杂草及其防除[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4,25(12):10-13.

稻麦范文篇8

关键词:麦田杂草;草相;发生规律;防除技术;江苏东海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最北部,是淮北地区丘陵山区重点县之一,丘陵地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7%,总体上是西高东低,中西部丘陵连绵,岗岭纵横,东部地势平坦低洼,属湖荡冲积平原。我县作物布局是:中西部丘陵地区小麦与玉米、花生或大豆等轮作,湖荡地区小麦与水稻轮作。小麦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常年在8万公顷左右,其中丘陵地麦田2万多公顷。麦田杂草是影响小麦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我县地势复杂,应掌握麦田杂草种类、发生规律,选择适宜药剂配方,才能达到节本增效、提高除草效果的目的。

1麦田草相变化

我县20世纪70年代以前种植作物均为旱粮,麦田杂草以硬草、狗尾草、早熟禾、苕子、棒头草为主,1970年以后在黄川镇开始试点旱改水,至70年代中后期,在沟、渠、河边上发现看麦娘,麦田中也发现零星的看麦娘。90年代初期,看麦娘、野燕麦成为麦稻轮作田的主要杂草;90年代中后期罔草、麦家公在我县青湖、黄川、平明等乡镇麦田及沟渠河边上零星发生,近5年来,罔草几乎遍及全县稻麦轮作田,上升为麦田恶性杂草。

2当前麦田草相

我县地势较为复杂,东西部作物布局各不相同,麦田中杂草种类也不相同。中西部丘陵麦田中主要杂草有:播娘蒿、荠菜、硬草、棒头草、早熟禾、婆婆纳、野老鹳草、苕子、泥湖菜。东部湖荡麦田中主要杂草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罔草、繁缕、猪殃殃、麦家公、碎米荠、荠菜、野老鹳草。

3杂草发生规律

3.1耕作方式、降雨量、气温与杂草发生的关系

丘陵地区麦田采用耕翻后条播的播种方式,由于其播种较早,气温较高,若秋末雨水充沛,杂草冬前出草量较大,开春气温回升后出草量相对较少;反之,雨水较少,冬前出草量则较少,开春后出草量相对较大。稻麦轮作田中破土播种的麦田中杂草冬前出草量少,杂草主要集中在开春后出土;免耕撒播麦田中杂草充分利用上季作物后期的肥水,冬前出草量较大,并且草龄较大,防除较为困难,开春后杂草仍有一个出草高峰。春季气温回升快,杂草出土快而整齐,生长迅速,适宜早用药防除;气温回升慢,杂草出土较慢、生长不一致,需待杂草出齐了才能用药。

3.2杂草种类与除草方式的关系

中西部丘陵区麦田以播娘蒿、荠菜为主,其繁殖系数相对较小,土壤肥水协调性较差,杂草的数量及生长量均较少,加之当地农户的生产习惯,目前仍普遍采用开春后杂草出齐后人工进行除草。

稻麦轮作麦田中以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罔草等为主,其繁殖系数较大,分蘖力强,杂草种子又具有较长休眠期,因此难以人工拔除,必须采用化学药剂除草。

4化学除草技术

化学除草分为冬前除草和春季除草,一般冬前出草量大及免耕撒播麦田,冬前需进行1次除草,春季除草是对冬前除草的补充。春季化学除草时间宜掌握在3月上中旬(这里主要针对麦稻轮作区而言)。

西部丘陵麦田宜在小麦拔节前及杂草成熟前进行2次人工除草。东部麦稻轮作区,破土麦田春季进行1次化除即可,特殊年份(秋季雨水多、温度高)冬前则需进行1次化学除草。

(1)以看麦娘、罔草、硬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用6.9%新骠1500mL/hm2,或6.9%骠马水乳剂1200~1500mL/hm2,或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3.75~4.50kg/hm2防除。

(2)以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等阔叶草为主的田块,用10%麦星225~300g/hm2,或二甲四氯3750mL/hm2防除。

(3)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的田块,用6.9%新骠1500mL/hm2加10%麦星225~300g/hm2防除。

(4)对田埂、沟渠、路边等杂草,可用30%飞达等灭生性除草剂进行定向喷雾,减少杂草繁殖量,降低通过灌水传播的几率。

根据麦田杂草发生种类,以上几种药剂配方自选1种,对水750kg/hm2均匀喷雾。

5化学除草应注意的问题

喷药时要选晴好无风天气,喷雾要均匀,不能重喷或漏喷;骠马、新骠只能用于小麦田,大麦田禁用;小麦拔节后禁用异丙隆、二甲四氯;施药前后要彻底清洗器械。

6参考文献

[1]张绍明.江苏省麦田草害现状及其控制途径的探讨[J].杂草科学,1991(3):34-37.

[2]钟决龙.淮河流域小麦田主要杂草及其防除[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4,25(12):10-13.

稻麦范文篇9

1旱直播稻的生育特点及品种选用

旱直播稻播期较移栽稻推迟近1个月,成熟期推迟3~4d,生育期较移栽稻短20~25d。水浆管理上先以湿润促苗,正常可得基本苗240万~270万株/hm2,等齐苗后逐步建立水层,浅水勤灌促分蘖,中期分次轻搁,控上促下促稳长,后期干湿交替活熟到老,7月是旱直播分蘖的最佳时期[1]。其具有分蘖节位低、出生早、比移栽稻多2个分蘖、与主茎同期生长、出叶快、生长量大等特点。虽然总叶片数较移栽稻少1~2叶,但后期抽穗较一致,穗形较整齐,以穗多取胜。由于直播稻的生育特点要求,在选地上都选用前茬土地较平整的板茬油菜和少免耕小麦田,宜选用盐粳3号、81—6922、嘉33—5或紫金糯等分蘖性强、耐肥、抗倒、增产潜力大的品种。

2覆盖麦秸的优点

(1)覆盖麦秸保护表土,缓冲苗床环境变化,有利于种子立苗。水稻旱直播种子入土很浅,整草覆盖可起到保护作用,缓冲暴雨对表土的拍击,防止板结,防雀害,防种子冲走,其覆盖还保持表土湿度,有利于湿润出苗[2]。遇高温时,覆盖又能降低水、土温度,有利于幼苗生长发育。1998年7月测定水田表土温度,不盖草者高达38~40℃,盖草田块为34~35℃,平均降低3.8℃。

(2)覆盖提高了除草效果。防控和控制杂草危害是旱直播成败的关键。旱直播稻田杂草发生早、种类多、数量大,防除策略上需紧紧抓住“治早、治小”的原则,开展以化除为主的综合防除技术。具体做法:播后即盖草,上水落干后在土壤湿润时,用丁草胺(简称丁恶合剂)1125mL/hm2对水750kg/hm2喷雾,封闭土壤;秧苗二叶期,用丁草胺1500mL/hm2对水喷雾,在某些稗草多的田块还用禾大壮2250mL/hm2拌细土撒施,并保持水层5~7d,以确保防草效果。整草覆盖有提高除草效果的作用。1990年7月5日调查,整草覆盖区杂草发生量为1.17~21.33株/m2,平均为12.87株/m2;不盖草田块,杂草发生量为37.8~80.1株/m2,平均31.5株/m2,为前者的2.4倍。又测定盖草数量(X)与单位面积田间杂草发生量(Y)呈线性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9220,盖草田块双子叶杂草量下降80%~85%,单子叶杂草量下降50%~60%,表明整草覆盖对杂草有明显抑制作用。

(3)秸秆覆盖能提高化肥利用率。秸秆的C/N虽较宽,但只要配施适量整效氮肥即不会发生与秧争氮的现象,生产中还草4125kg/hm2的田块,都没有表现苗黄减产等现象。黄东迈指出:麦秸表施,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与不施草差别不大,并不会像混旋那样使电位降低,增加还原物质,因而覆盖不会造成有毒物质的危害[3]。观察麦秸在稻田表面50d左右即基本腐烂,紧贴泥面,抑制杂草、护叶养根,秸秆中养分后期即可供作物利用。港闸区陈桥乡整草覆盖3750kg/hm2的试验田,下茬种麦时对照少用1次化肥(施碳铵450kg/hm2),产量却比对照增加9.8%。有关文献报导,覆盖秸秆可使表施化肥利用率提高,生长上表现活熟到老,增产显著。

3增产增收效果

幸福乡3年定位试验表明,稻麦均增产,覆盖麦秸2250~3750kg/hm2,平均增产10.5%,连续2年麦秸覆盖增产12.8%,连续3年增产13.3%。此外,对后茬小麦也有明显增产作用。幸福村整草覆盖丰产方测产表明,3年平均小麦单产4338.75kg/hm2,水稻单产9529.5kg/hm2,合计年产已达13868.25kg/hm2。面上统计,旱直播稻采用整草覆盖后,增产幅度为2.6%~24.3%,全区3年净增产值81万元。整草覆盖不需人工碎草,操作方便,用工仅3.75个/hm2,成本18.75元/hm2,而纯经济效益114.45元/hm2,全区3年增效2万元[4]。除此之外,麦秸覆盖还田还可培肥土壤。

4培肥效果

整草覆盖还田3年后,测定土壤表层理化性状都有明显改善,0~5cm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015%~0.100%,速效钾提高28.5~73.0mg/kg,容重较无草覆盖的对照区降低0.07g/cm2,总孔隙度增加2.55%,通气孔隙度增加2.3%,可见主要是增加通气孔隙,土壤表现由僵板变疏松,上层土壤耕性明显改善,免耕机播种作业质量提高。培肥土壤的效果促进作物生长,为进一步增产建立基础。

稻麦范文篇10

一、落实惠农政策,稳定秋播面积

今年秋播要认真落实粮食保护价政策、商品有机肥应用补贴、绿肥种植以奖代补、麦油政策性保险以及农机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扶持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特别是要严格规范操作麦油良种和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要加强补贴工作的组织管理,认真做好面积登记核实、村级公示,及时做好补贴资金足额发放工作,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要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按照“稳面积、攻单产、提效益”的总体要求,确保2012年夏粮稳定在117万亩(小麦114万亩、大元麦1.4万亩、二豆1.6万亩)、小麦亩产330kg水平以上、总产不少于37万吨;油菜生产要种足35万亩、亩产保持在145kg以上、总产不低于5万吨。要充分利用桑茶果园、预留水稻秧田、万顷良田建设中的冬闲田种植菜肥兼用型冬绿肥,力争种足8万亩,亩鲜草产量2000-3000kg。要加快冬季农业开发步伐,全面推广高效稻蔬种植模式。今年秋播各地要示范推广一批水稻-马铃薯、水稻-秧草、水稻-甘蓝、水稻-蚕豌豆、水稻-蔬菜、水稻-蘑菇等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冬闲田、秧田的综合效益。

二、合理品种布局,优化茬口安排

稻麦(油)轮作是我市主要的种植制度,随着种植方式的改变,水稻播栽期推迟以及生产上稻麦品种熟期偏迟,稻麦“腾茬晚接茬迟”的矛盾不断激化,已成为我市稻麦(油)高产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针对我市水稻腾茬偏迟、亩均机械动力偏小和秸秆还草量大的现状,要选择熟期偏早、综合抗性好、能有效避开干热风的小麦品种,既有利于减少小麦高温逼熟的风险,也有利于早腾茬抢栽水稻。油菜品种要选择耐迟播、发苗早、有利于机播、机收的双低品种,确保油料生产平稳发展。

综合考虑我市温光资源、茬口安排、机械动力和秋播特点,小麦品种选用熟期偏早的扬麦16号当家,搭配种植扬麦14号,严格控制扬辐麦4号等生育期偏晚的小麦品种;油菜以秦优7号为主,搭配种植秦优10号和镇油5号。蚕豆品种以上海青皮、襄阳大脚板为主,紫云英品种以“弋江紫”为主。

三、集成配套技术,确保高产高效

要围绕高产高效,大力推广群体质量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晚茬麦高产高效栽培等配套技术,提高创新集成能力,为夏粮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一)大力推广群体质量栽培技术

针对今年水稻收获期偏迟、小麦大面积适期播种滞后的现状,麦油播栽要做到:(1)根据我市小麦播期偏晚、总叶减少、分蘖成穗低的特点,合理安排群体起点苗数。10月26日-11月5日期间播的小麦,播量10-12.5kg;11月6日-20日播的小麦,播量12.5-16kg;11月21日后播的小麦,播量增加到16kg以上。(2)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改撒播为宽幅条播或机条播;改灭茬、播种一次作业为“一旋一平一播一盖”分次作业。(3)改播后内外沟一起开挖为播前清理外三沟、播后开挖田内沟。(4)油菜生产要立足于“抢”。要根据茬口、墒情、天气等情况,加快播栽进度,提高适期移栽比例,力保移栽油菜不迟于9月底前完成育苗,直播油菜不迟于10月中旬前完成播种;力保旱地油菜10月底前抢栽结束,稻田板茬油菜11月中旬抢栽结束,直播油菜在11月中旬前定苗结束。紫云英、蚕豆、黄花苜蓿等绿肥于10月20日前完成播种。

(二)全面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目前我市夏熟生产肥料使用中存在“有机肥投入量少、化肥施用量多;前后期施肥量少、中期施肥量多;氮钾肥施用量少、磷肥施用量多”等问题,测土配方施肥要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1)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推广多种形式的秸秆适量还田,亩秸秆还田量掌握在150kg左右。大力推广商品有机肥,亩用量150-200kg。(2)根据晚茬小麦生长特点调整施肥比例:基肥中氮肥占总氮量的50-60%,拨节孕穗肥比例提高到30-40%,磷钾肥一次性基施。(3)根据目标产量合理安排施氮量。小麦目标亩产达到400-450kg时,亩氮肥(N)总量16-18kg;小麦目标亩产350-400kg左右时亩氮肥(N)施用总量达到15-16kg。“双低”油菜目标亩产150-200kg的施氮量要达到17-18kg,目标亩产200kg以上要增加到18-20Kg。(4)合理施用微肥。对近两年来未基施过锌肥的小麦田,要基施硫酸锌肥1kg/亩。对近两年来未基施过硼肥的油菜田,要基施硼肥0.5kg/亩。(5)中后期结合病虫防治全面推广药肥混喷。

(三)积极推进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近年来,我市夏熟生产突出表现为杂草发生趋重,尤其是恶性杂草增多,小麦纹枯病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小麦腥黑穗病零星发生。要采取“农业防治与化学措施并重、耕作技术与栽培技术并举”的方针,开展综合防治。(1)协调运用有效的农业措施。一要因地制宜,合理轮作。大力推广稻菜、稻油轮作,有效减轻草害发生程度;二要做好种子筛选,汰除麦种中的杂草种子,不得使用含有小麦腥黑穗病、赤霉病粒的麦种;三要清除田头、沟边的杂草。(2)适时开展化学防除。一要进行药剂拌种。预防种传小麦黑穗病的发生,同时控制好苗期纹枯病和蚜虫的为害;二要抓好冬春草害防除。麦田在播后芽前墒情适宜时封杀杂草,越冬前对播种时未封闭化除或效果不理想的田块,选择药剂开展一次茎叶处理,压低杂草基数。在春后温度回升时,对于草量达标田块,依据草相选择合适药剂在小麦拔节前进行化除。油菜田越冬前要做好杂草化除工作,特别是免耕播栽油菜田,越冬前要针对草情草相,选准药剂化除一次;三要加强安全用药技术指导。麦田使用异丙隆,应选择高温晴好天气用药,避免在寒潮来临前用药。小麦田严禁使用绿、甲磺隆及其复配剂,油菜田严禁使用胺苯磺隆。

四、提高秋播质量,奠定高产基础

(一)提高小麦播种质量。主要做到:(1)抢抓播期。对迟熟中粳水稻茬口要在11月上旬前完成小麦播种,对早熟晚粳水稻茬口要在11月20日前完成小麦播种。(2)提高秸秆还田麦田的播种质量。旋耕还草深度不少于12cm,还草量以半量较好。无论何种还田方式,必须做好播后“镇压”,提倡随播随压。

(二)提高油菜播栽质量。主要做到:(1)在做好抢播的同时,精心培育壮苗。按“扩床、培肥、移播、适龄、壮苗”的要求,增加苗床面积,育足适龄壮苗。(2)合理密植。各地应积极尝试推广“一穴双本”移栽,将移栽密度提高到8000株/亩左右,以保证有足够的种植密度。移栽遇连阴雨天气时,应避免带烂移栽;遇天气干旱时,应浇足活棵水。直播油菜基本苗一般宜在3万株左右。

五、立足防灾应变,保障生产安全

立足防灾抗灾是夏粮高产稳产的重要条件,必须从秋播抓起,打好基础。

(一)配套三沟,提高抗旱防涝降渍能力。要高标准清理外三沟,深度不浅于0.8-1m。丘陵地区要开挖里坎沟,深度不浅于0.6-0.8m。要大力推广机械开沟,每3-4m开挖一条竖沟,沟宽20cm,沟深20-30cm;较长的田块每隔50m增开一条腰沟,沟宽20cm,沟深30-40cm;距田埂两端2-5m各挖一条横沟;田头出水沟要求宽25cm,深40-50cm,确保内外三沟相通。

(二)落实稻草还田配套措施,做好防冻保苗。还草量大的田块要减少竖沟畦宽,提高田内沟密度和深度,增加沟系取土量对畦面覆盖,防止露籽现象;加强小麦播后镇压,防冻保苗,尤其是秸秆全量还田的小麦田,提倡单独重压镇压。

(三)因时制宜,提高秋播作物抗冻能力。在冬季久旱或土壤墒情偏干时,要对油菜普浇一遍越冬水。有条件的地方,推广行间铺盖稻草,既具有保墒作用,又能提高抗冻能力;在连阴雨时要清沟排渍,防僵苗不发。

六、推进高产创建,强化示范效应

各地要继续深入开展粮油高产创建工作,狠抓关键措施的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把高产增效创建作为促进粮食油料稳定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抓手,要成立高产增效创建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各万亩示范片要建立领导挂帅、专家挂钩的联系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科学制订方案。根据近两年高产创建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要认真制定并扎实落实好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确保方案切实可行,要重点突破晚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三)做好专业化服务。要创造条件组建农机、植保、产销等专业合作社,技物结合,提供专业化服务,将主推技术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