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债危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6:03:26

次债危机

次债危机范文篇1

关键词:次债危机;羊群效应;政府监管;启示

一、相关概念解释

羊群效应(herdeffect)是行为金融学的术语。指在一定时期内,当采取相同策略(买或卖)交易特定资产的行为主体达到或超过一定数量时,羊群效应就发生了。羊群效应的分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理性的羊群效应(rationalherdeffect);另一种是非理性的羊群效应(irrationalherdeffect)。在金融市场上,羊群效应主要是指一种非理性的羊群效应,即金融市场的决策主体由于受其他相似决策人的影响而出现趋同的市场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决策主体不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决策,而根据社会舆论做出决策,是个体理性与集体非理性的矛盾综合,其根源在于决策信息的不足和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次级债是由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形成的债券。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是相对于优质房贷而言的,是指对信用记录不高,还款能力不强的低收入贷款者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它的利率比优质房贷要高很多。次级房贷证券化的过程主要是由贷款商向购房者发放次贷,然后将次贷出售给经纪商,由经纪商将次贷重新组合完成证券化之后再出售给投资者。通过证券化,贷款风险由贷款发放者转移给债券投资者。

二、羊群效应分析

(一)次债危机之前

1.借款者和投资机构的羊群效应。在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随着房价的节节升高,不仅是一般住房抵押贷款借款者也包括次级债申请人争先恐后地申请住房抵押贷款,借款合约中规定的两年后的高利率也没能阻止大家的从众行为。那些在房地产的巨大利润诱惑之下,最后才加入购房热潮中的低收入美国家庭,他们接过了市场的最后一棒,不仅没有赚钱,还背上了巨大的债务。而这也是羊群行为中经常看到的一幕。

同样对于已经被投行打包过的证券化的次债衍生品,没有投资者去关心它的核心资产内容是什么。当时这些次债衍生品在市场上非常流行,基金和机构投资者鼓动人们购买这些产品。的确,最初的赚钱效应让投资者动心了,在这种跟风过程中,许多投资者都被卷入了这个次债市场,当然这也包括世界各地的大金融机构。

2.次贷发放机构的羊群效应。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房地产金融机构产生了强烈的扩大住房抵押贷款供给的冲动。在基本满足了优质客户的贷款需求后,房地产金融机构逐渐把目光投向原本不够资格申请抵押贷款的潜在购房者群体,即次级抵押贷款申请者。次贷发放机构们为了市场扩张和盈利目标,大大降低放贷标准,向信用等级不够的借款者发放住房贷款,完全不考虑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表现出极大非理性。2006年之前,在美国借款人不需要提供任何资产证明,就可以借到贷款。次贷发放机构的羊群行为为次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种子。

(二)次债危机后的羊群效应及政府救市行为

1.违约行为扩大引起金融市场恐慌。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大幅上升,特别是2006年和2007年发放的抵押贷款违约率更高。优先市场违约率也在上升,利率上调导致更加沉重的月供,给优先贷款借款人施加同样的压力。接着次债风波又向信用卡市场和优先级市场扩散。所有这些情况引起了金融市场的恐慌,羊群效应扩大。

2.次贷危机引起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羊群效应。2007年3月5日,新世纪金融股价突然暴跌68.87%,3天后,新世纪金融宣布贷款银行已拒绝为其提供周转资金,4月14日,新世纪金融申请了破产保护。2007年8月出现了资本市场上的挤兑,未到期的商业票据也都在想办法抛售。2007年9月14日英国诺森罗克(NorthernRock)银行遭储户挤提,两天挤提15亿英镑。评级机构也给出了与以前截然相反的评级报告,穆迪和标准普尔9月调降了约1000亿美元抵押贷款相关证券的评级。11月全球最大独立结构性投资工具之一VictoriaSIV的信用评级由AAA级被大幅调降13级至B-。2008年1月花旗业绩报告出台之后,标准普尔将花旗的信贷评级降为AA-。另外美国一项对房地产中介机构进行的调查显示,2007年9月至11月,美国约1/3住宅销售合约被推迟执行或取消,主要原因是购房者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美国购房者因无力还贷而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的案例也大比例增加。2008年2月14日摩根士丹利宣布,计划削减美国住宅抵押贷款业务规模,并结束其英国住宅抵押贷款业务,为此将裁撤1000个职位。

3.次债危机引起各国货币当局紧急救市。次债、信用卡、汽车贷款等信贷资产质量恶化,使银行由非理性放款转向了非理性惜贷,同时也不得不寻找更多的资本金。英国诺森罗克(NorthernRock)银行遭储户挤提后,由于从市场中不能借到资金,成为数年来第一个向英格兰银行寻求资金支持的商业银行,这也是英国央行1997年以来首次充当最后贷款者。2007年10月初,NorthernRock再次向英国央行借款50亿英镑。2007年12月中旬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和瑞士央行都明确表示正在合作,并强调,如果有必要,它们有能力给压力重重的市场提供更多资金。随后,欧洲央行于2007年12月18日创纪录地向市场倾注了3486亿欧元巨额资金。来自亚洲的主权财富基金也向濒临险境的华尔街投行伸出援手。美联储主席伯南克2008年1月10日表示,为避免住房和信贷市场的问题把经济拖入衰退境地,美联储已准备好在必要时进一步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市场由此预期美联储将紧急降息50个基点。2008年1月23日为阻止金融市场崩盘及经济衰退,美联储采取紧急措施,隔夜拆借利率调降了75个基点,这是自1980年以来降息幅度最大的一次。

三、次债危机中的羊群效应对我国政府监管的启示

(一)政府要加强对衍生品监管

美国金融市场要推出新产品一般实行备案制或注册制,当某种新的金融产品报批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一般会仔细审查,但是当有第二家金融企业再做同样的业务或同一家金融公司推出同样的产品,SEC只会做个备案,不再仔细审查。次级贷款证券化也是同样的程序,这种松散的审批监管模式,才使得次贷市场在短短几年内发展迅速。所以对于衍生品的监管,不仅要在审批时认真审查,而且要一直密切关注其发展过程,在发展过程中给予必要的监管和指导,从银行的金融到证券化的金融,对金融系统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挑战。正如中国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华庆所说,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合理评估创新产品风险,加强创新业务合规审查,坚决杜绝“拍脑门”、“赶时髦”式的金融创新。并且要实行事前沟通、事中审核到事后监督的业务创新全流程持续跟踪监管。

(二)政府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从这次次贷危机的贷款者来看,贷款机构不是商业银行,而是众多的次贷机构。放贷者本来知道次级债风险很高,但是对利益的追逐和市场占有率的压力让放贷者忽略了风险。最初放贷机构及投资机构一直获利颇丰。从2000年开始,这种放贷行为就一直持续,风险却在不被关注的情况下积累,最终在2006年下半年开始显现,2007年激化。其实在2005年,美国不少州政府就觉察到了次级贷款违约的情况,并据此了新的规定要求次贷发放机构注意客户偿债风险。

从2005年我国股改以来,股市就开始一路上扬,房市也一路走高,居民储蓄大量地从银行流向股市和房市。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也大量增加。银行为了增加盈利,也不断地创新房贷产品,从循环贷到双周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申请房贷的队伍中来。更有甚者,有人通过假车贷,信用卡套现等手段,将所得资金投入了股市,造成我国股市一直节节上涨。随着房市、股市的不断走高,风险不断积累,资产泡沫也不断膨胀。所以我们的监管层必须加强对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监管,严查假房贷、假车贷等问题,严防资金违规进入房市或股市,人为推动资产泡沫。

(三)要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

此次次债危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创新金融工具在投资者和所投资的终端产品之间制造了太多的分离层面,投资者对所投资的资产池中的原始资产信用情况毫不知情,而仅是依靠评级机构的评级报告来进行投资决策。所以一定要加强对信息披露及评级机构的监管。对于一项金融新产品,有关金融机构一定要将其具体情况介绍清楚,向合适的客户推荐合适的产品,不能欺瞒客户,在客户不了解产品条款的情况下劝说其签定金融产品协议。

(四)加强投资者教育,重视研究羊群效应

次债危机中投资者由于金融知识少,不了解金融产品,才会轻易相信他人,最终造成自己的损失。所以,投资者教育十分必要。投资者教育,不仅是让投资者知道投资有风险,更要向投资者大力宣传金融证券知识,宣传金融证券政策法规,倡导理性投资并引导投资者依法维权。但是这点却恰恰是券商最不愿也最不可能做到的,最终政府还是要担负起投资者教育的主要职责。

另外,监管者还要注重研究羊群效应,充分认识到羊群效应在现代金融中的正负效应,不仅要研究个体投资者,还要研究机构投资者和有关金融机构的羊群行为,监督指导机构正确开发和运用金融工具,合理引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吉莲•邰蒂(GillianTett)、保罗•J•戴维斯(PaulJDavies),2007:《谁给次贷危机埋单?》,英国《金融时报》。

[2]吴念鲁、郧会梅、高远达,2007:《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警示与思考》,《金融研究(实务版)》。

[3]冯郁青,2007:《次贷危机探源以及对全球经济影响》、《第一财经日报》。

次债危机范文篇2

关键词:次贷危机成因影响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

始于2007年初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走软,逐渐演变成美国次级债危机,致使数家国际知名的贷款机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因为资金链条受到巨大损伤,面临危机甚至倒闭。下面就来介绍这一影响全球的经济危机的起因。

在美国,有一种次级按揭,就是向信用分数较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住房贷款。之所以有这种贷款,是因为当时贷款公司比较看好美国的经济,他们认为美国的房价还会不断上涨。因此这种贷款的借款人无需提供任何可以还款的证明。由于这部分贷款的风险极高,贷款公司贷出这些贷款后,为了降低风险就与投资银行合作开发了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并把这些证券出售给投资银行。而投资银行通过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将那些次级贷款包装成债务抵押债券CDO,并把这些CDO分成高级CDO和普通CDO出售给对冲基金,结果高级CDO热卖。对冲基金尝到了高级CDO的好处后就向利率最低的银行贷款购买普通的CDO。银行把CDO卖给了对冲基金后发现这是一个获利巨大的投资品种,为了再在这个项目上取得更大的收益,银行也买入了对冲基金。而对冲基金又继续把普通的CDO抵押给银行获取贷款,继续购买普通CDO。这时候投资银行又通过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创造出了CDS,即信用违约交换,也就是给CDO向保险公司投保,让保险公司也来承担风险。而CDS又一次大卖。之后投资银行又发行了一种基金,专门购买CDS,并把之前赚得的钱作为保证金投入。由于美国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这种基金也吸引了各种养老基金、教育基金、理财产品,甚至其他国家的银行来购买。至此,贷款公司、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以及该类的金融投资机构都卷入了这场次贷危机。

在整个次级贷款的利益链条中,只要美国房地产市场保持繁荣,房价持续上升,链条中的各个主体就都可以享受到由于房价上升带来的好处。但随着美联储不断地加息和房地产市场不断走向萧条,次级贷款者还款的压力逐渐加大,贷款人违约的比例不断增加,从而次级贷款利益链条从源头开始断裂。贷款的风险也随着这个链条蔓延开来,由房地产金融机构逐渐转移给了资本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2007年7月,美国贝尔斯登旗下的两家对冲基金濒临瓦解;2007年8月,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宣布旗下两只高收益基金面临25%的损失;法国最大银行巴黎银行也宣布暂时停止旗下三只对冲基金的赎回,全球的大部分股指暴跌,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在其他国家蔓延。二、次贷危机的影响

1.次贷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次贷危机的爆发致使次级贷款利益链条上的各利益主体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首先,次级贷款者由于负担不了日益提高的还款额而不得不被银行收回住房,无家可归。其次,次级贷款公司由于收不回贷款而不得不宣告破产。而购买了大量经过包装的次级贷款衍生金融工具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也因为抵押债券市场的缩水,出资人要求赎回和贷款人要求提前还款而遭受了巨大的冲击。美国和欧洲各国的股票因为这一原因连续下挫,亚洲股市甚至出现了17年来的最差记录。

2.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美国的次贷危机同样也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次贷危机主要是从一下几个方面对我国产生影响的。

次债危机范文篇3

[论文摘要]2008年美国次债危机全面爆发并波及全球股市进而影响实体经济,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以美国次债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为思考切入点分析次债危机被逐层放大的环节,试图通过寻找资产证券化与次债危机根源的联系,探讨证券化运作下的风险传递过程,揭示证券化模式本身隐含的不完善之处及其对金融创新的启示。

一、次债市场的证券化运作

(一)证券化运作第一步MBS

MBS(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20世纪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具体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所持有的住房抵押贷款债权出售给特设证券化机构,由该机构以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经过信用增级和评级后,在证券化市场上发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行为。

MBS将最初由一个主体独立完成的整个过程拆分成了几个组成环节。投资银行因为把握住了整体流程而获得了将贷款重组的自由,其介入使得次级债的发行规模由按揭公司控制变成了市场需求决定。按揭公司根据投行选定的信用标准,将同类资质的贷款打包成MBS,经投行转手至预定客户。MBS以高风险高收益引导投资方向,同时贷款机构迅速将债务剥离转移风险并收回资金提供更多的抵押贷款。需求的扩张催生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促进次级债市场的快速发展。

(二)证券化运作第二步CDO及CDS

以次按为抵押品的MBS债权,并未达到评级公司最低投资级的要求。投行进而以打包后债务的未来现金流为支撑,根据潜在违约率的高低,按风险的大小分割出三个层级的债务抵押凭证CDO。其中,风险低的为高级CDO,风险中等的为中级CDO,风险最高的为股权级CDO。经内部信用增级重组后,高级CDO获得了AAA的评级,使得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将其纳入投资组合。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教育基金等主要购买高级CDO,而中级和股权级CDO的主要买家是风险偏好较高的对冲基金。

投行为了规避自身存有的中级和股权级CDO的违约风险,推出了信用违约掉期CDS。投行担保在信用事件发生时,CDS买方仍可获得预期的收入甚至利润;在没有信用事件的条件下,卖方将从买方获得定期的保险费收入。CDS引来了对冲基金的加入,在房价上扬的市场和CDS的保障下,对冲基金不仅可在高投资回报领域变换投资组合创造财富。金融资产持有机构通过资产违约风险的担保人,满足了市场希望剥离和转让风险的需求。至此,通过不同层次的证券化操作,美国的证券市场上以低信用购房者申请次贷业务,贷款公司发放次贷,投行深加工打包生成次债,销售给国内外投资者的风险分散链条形成。

二、证券化下次债的风险传递过程

首先,资产证券化将贷款发放机构的提前获利与它所发放贷款的风险隔离。贷款从发放机构剥离到后,资产被置于贷款人的破产程序之外,并且投资者不得因该证券化的资产未来的违约风险向贷款人追索。贷款发放机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放松对借款人资信和偿还能力的甄别,信用门坎的降低使风险被掩盖且逐渐积聚到较高水平。

其次,投行将高违约风险的低层产品以高价卖给对冲基金。当基础资产大为缩水时,对冲基金面临大量赎回,其高财务杠杆操作立即将风险几十倍、上百倍地放大。由于对冲基金不断以CDO作抵押向商业银行贷款继续投机,银行扩大信贷对同一笔贷款叠加多次风险,不良资产率随之上升,部分风险又回到银行体系。这种过分扩张使地产领域的震动轻易波及全球金融市场。

再者,定价机制的模糊和评级的混乱加大了交易的波动性。随着投资群体的扩展,CDO资产池内基础资产逐渐走向多元化和高风险化。由于影响CDO市值的因素复杂,不可能有绝对完善的CDO估值模型。同时,CDO产品缺乏熊市的数据资源支持,一些原本模型显示非常有利可图的投资品由于缺乏足够的风险控制在房产价格下滑时产生了巨额的损失。证券化通过对贷款池的切分创造出多层衍生品,庞大而复杂的资产支持结构和运作方式使风险不断积聚。不仅如此,评级的混乱使得大量投资者并不知道自己手中所持的AAA层CDO产品虽收益率高但流动性差并且难以测算违约率,内含风险非常高。

由此可见,次债危机的导火线是基准利率的提高和地产市场的疲软。深层原因在于成熟金融市场条件下,资产证券化运作导致信用风险由房地产金融机构向资本市场传递,房地产泡沫通过信贷创新产品将风险扩散到全球范围。

三、次债危机带给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创新的启示

资产证券化是美国住房贷款市场上最重要的金融创新,设计的初衷是将信用风险分散到更广泛的领域以稳定金融系统。资产证券化融合了信托制度的优点,为社会创造了流动性,有利于银行减轻资本充足率的压力、扩大经营规模、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降低资金成本;同时,资产证券化也对资本市场则提出了新的投资理念,为投资者提供不同期限及风险的投资品种和盈利机会。

资产证券化模式下的金融衍生产品尽管可将流动性较差的抵押贷款变现,但兼有使交易主体众多,交易结构复杂,风险隐蔽性强等缺陷。金融衍生产品在开发的过程中欠缺风险控制,基础资产的轻微价格变动会通过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作用形成放大效应。由于缺乏严格的信息披露和解释衍生品风险与收益的机制,投资者无法判断资产的质量,存在操作失误的可能性。信用链条和委托关系过长使风险在无限分散的同时变得难以察觉。结构性金融产品评估体制的缺陷和监管的缺失导致风险层层叠加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反作用于金融系统。

所以,虽然大部分金融创新的目的是规避投资风险和强化风险管理,但是由于发展过快和金融衍生工具自身的特性,导致对社会金融发展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有成为新的巨大风险源的可能性。由于金融衍生工具集中度过高,一旦某一环节出现危机就会形成影响全局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但是,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金融创新本身,而在于其过于泛滥和金融过度自由化所带来的金融体系风险的增加。金融创新本身存在减缓风险隐患的机制,从整体上看是保持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金融市场发展滞后活力不足的资本市场,资产证券化在拓展企业融资渠道、节约融资成本、降低银行风险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在于开发多少类型的金融创新产品,而在于实施过程中是否有合理透明化的定价机制和配套的披露监控体系,是否能探索出完善的风险防范标准和风险控制机制。

参考文献

[1]ElizabethRenuart。AnOverviewofthePredatoryMortgageLendingProcess[J]HousingPolicyDebate,2007,15(4)

[2]李浩,关于次债危机的深层次思考[J]经济师,2008(11)

[3]谷冬青,从美国次债危机谈我国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范[J]国际商务研究所,2008(5)

[4]章琪,梁寒冰陆红春,CDO与次债危机的成因及影响分析[J]铜陵学院报,2008(3)

次债危机范文篇4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是指发放给信用等级较低、缺乏良好的信用史,因而存在较高违约风险的借款者的抵押贷款。由于风险较高,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也较高,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至3%。在美国,按揭贷款市场按照客户的信用等级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优质贷款市场(PrimeMarket),优质贷款市场面向信用等级高(信用分数在660分以上),收入稳定可靠,债务负担合理的优良客户,这些人主要是选用最为传统的30年或15年固定利率按揭贷款,较少采用较为复杂的创新按揭工具。

第二类是“Alt-A”贷款市场(Near-PrimeMarket),这个市场既包括信用分数在620到660之间的主流阶层,也包括少部分分数高于660的高信用度客户。

第三类是次级贷款市场(Sub-primeMarket)。次级市场是指信用分数低于620分,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次级市场总规模大致在8600-13000亿美元左右;其中有近半数的人没有固定收入的凭证,这些人的总贷款额在4500-6500亿美元之间。…

综合比较各种统计,从1990年至今,美国房地产按揭贷款余额大约在10万亿美元,在全部按揭贷款中,大约有40%以上的贷款属于“Alt-A”和次级贷款产品。从2003年算起,“Alt-A”和次级贷款这类高风险按揭贷款总额超过了2万亿美元。目前,次级贷款超过60天的拖欠率已逾15%,正在快速扑向20%的历史最新记录,220万次级人士将失去住宅。而“Alt-A”的拖欠率在3.7%左右,但是其幅度在过去的14个月里翻了一番。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2万亿美元的Alt-A和次级贷款在短期内至少会损失掉10%到15%,也就是大约2000-3000亿美元。

美国自2000年经济不景气时起,布什政府利用低利率和减税措施(如购房贷款支付的利息可用于抵减应税收入)鼓励大家购房,目的是利用房地产业的发展来拉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其结果是带动了美国房地产价格近年来的急剧上涨,也刺激了对房贷的强力需求。在这种情形下,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公司也放松了对贷款者信用评级的审核,对借款人不作任何信用审核,信用等级很差的低收入阶层也能借到大笔金额用于购房,同时购房无需提供首付款,全部购房资金皆可从银行贷款,而且前几年可以只付息而不用偿还本金;那些信用等级较低、收入不稳定的投资者,甘冒风险纷纷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数套住房,期望房产升值带给他们巨大的利润。不幸的是事实刚好相反,美国住房价格近年逐渐回落,同时利率逐渐上升,致使许多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越来越难以按期偿付贷款,最终导致次级债危机爆发。同时,直接或间接投资于“资产证券化”了的次级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都被卷进了这场危机。

二、美国次级债券危机产生的原因

为了扩大次级抵押贷款的资金来源,投资银行将抵押贷款的资产证券化(MortgageBackedSecuritization-MBS),即个人贷款者向抵押贷款公司申请抵押贷款,抵押贷款公司将抵押贷款的债权出售给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这些机构再将抵押贷款债权重新打包成抵押贷款证券后出售给银行、公募基金、对冲基金、退休基金等,即“次级按揭债券”(Sub-primeMortgageBonds),而且有信用评级公司如SRP(标准普尔)给债券评定信用等级。由于次级按揭债券的年收益率也比相同信用等级债券高出30%左右,次级按揭债券不可避免成为各大金融机构追捧的对象,其持有者众多,据估计次级按揭债券在美国的发行规模已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还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6家中资银行。但是,伴随近年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引发房产价格的下跌及贷款利率的提高(美联储将利率从1.25%连续17次上调到5.25%提高了4个百分点)引致借贷成本的上升,次级市场借款人越来越难以按期偿付贷款,当次级贷款人的违约率升高之后,这些债券的信用等级便被债券评级机构调低,债券的价格因受到影响出现大跌,债券甚至无人购买。美国次级按揭贷款风险先是触发房地产按揭贷款机构破产,然后沿着业务链条逐渐波及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以及保险公司、养老金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进而向欧洲、澳洲和亚洲等地的金融机构扩散,并引起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据预计,今后两年美国按揭贷款坏账总额将达到2250亿美元,如果房价继续下跌,这一数字将增加到3000亿美元。

原因之一是次级债券的信用评级问题。所有的次级贷款债券中,大约有75%得到了AAA的评级,10%得了AA,另外8%得了A,仅有7%被评为BBB或更低。实际情况是,2006年第四季度次级贷款违约率达到了14.44%,今年第一季度更增加到15.75%。Alt-A和次级债两类证券的违约率可能会随着美国房价的大跌而急剧增加。四大评级机构从美国按揭贷款评级中获得的收益累计超过30亿美元。由于为投资银行发行的各种创新工具提供评级成为其业务的主要收入,因此评级公司很难对按揭贷款证券MBS给出中立的评级判断。

原因之二是流动性不足问题。由于美国经济正处于通货膨胀加速阶段,美联储不得不以更快的速度加息以缩紧银根,这使得许多贷款者入不敷出,大量次级按揭贷款变成坏账。在这种情况下,大银行不再继续向住房按揭贷款公司提供融资,住房按揭贷款公司濒临破产。

原因之三是迄今为止,美联储对此问题的严重性没有予以清晰的阐述。这也许是因为次级债问题已多次发作,其中1998-2000年间次级贷款的贷款损失率一度曾经高达4.5%,而在2001-2002年间,美国次级债也因新经济泡沫的破裂,而有短暂的拖欠率大幅上升到11%-12%的记录。但是从美联储官员的言论来看,问题似乎被轻描淡写。伯南克曾表示,次级贷款是个很关键的问题,但没有迹象表明正在向主要贷款市场蔓延,整体市场似乎依然健康。

原因之四是道德风险。在全部MBS当中,大约70%左右和GinnieMae、房地美和房利美相关。而这三家机构都具有美国政府信用支持。这种政府支持机构的建立用意良好,是为了中低收入阶层能够享有住房保障,但是其存在严重扭曲MBS的风险收益现象。因此,政府信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市场信用,并带来道德风险。

三、美国次级债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涉及主体众多,其影响范围也较广泛。首先,次级债危机对美国经济影响表现在四方面,一是次级按揭贷款危机将进一步导致房地产信贷资金收紧,若房地产库存压力进一步加大,可能导致美国房市继续衰退。由于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对美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迅速下降,从而拖累美国经济增长;二是次级按揭贷款问题已令全球投资者对美国房地产、金融业产生担忧,从而引致美国股市继续下跌;三是为延缓次级债问题的蔓延和爆发,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日益增加,美国国际收支对资本内流的依赖也会加深,再加上次级债通过居民消费滑坡拖累美国经济,最终可能会加速美元的疲软,美元利率和汇率双双向下调整不可能不对欧洲和东亚带来压力。四是次级债危机不仅使包括以对冲基金为主的美国富裕群体的财富缩水,也使得投资次级债的美国养老、医疗、保险等基金也面临较大挑战、受损较为严重的一些州政府已经通过大规模提高交通违章罚款来作为应急措施。综合来看,美国经济在中期内面临调整压力。

其次,从金融主体看,一是导致众多经营次级按揭贷款业务的机构被迫停止业务,或者倒闭;二是持有次级按揭贷款(包括证券化的)资产的公司,包括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大型银行、保险公司等,面临资产严重减值的损失;三是“传染效应”,相关次级按揭贷款金融机构关门或亏损,进一步引发银行等最终贷款者快速收紧信贷,从而影响金融业经营甚至整个经济的景气度;四是“羊群效应”,相关次级按揭贷款金融机构关门或亏损,也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引发更大的金融危机。

再次,金融市场看,美国金融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可能引发全球股市、汇市、黄金、原油、铜类等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一是股票市场,由于美国次级按揭问题引发信贷危机,投资者开始担心信贷问题是否会演变成整体经济市场危机,纷纷出售股票转而持有现金,导致美国股市出现剧烈波动,道琼斯工业指数连续下挫。同时欧、美、日、韩以及中国香港股市也由此遭受重创。二是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蔓延到了国际油市。8月6日隔夜市场,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纽约、伦敦两地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下跌幅度都超过3美元。三是期货市场。因美国次级债问题再传恶讯,纽商所(NYMEX)9月份交割现货黄金最低跌至659.60美元/盎司,与上一交易日相比下跌16.05美元。有色金属市场同样承压下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一度探低7362.5美元/吨,与上一交易日收盘价相比跌去了217.5美元,跌幅达2.87%;铅、锌、镍、铝等金属期货紧随铜价下跌。

四、美国次级债问题对中国的影响及启发

如果美国次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

第一,如果美国次级债危机引起全球对冲基金调整自身资产组合,增加流动性资金的比例,那么可能造成国际短期资本从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撤离,可能导致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下跌。资本市场全面下跌引致的财富效应可能抑制国内总消费,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第二,此次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使全球流动性由过剩转向不足,改变了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加息预期,甚至有可能导致美国提前减息,这给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带来压力。如果美联储提前降息,则使中美利差收窄,在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下,长期来看,必然吸引更多的热钱流入中国进行套利和套汇。如果央行停止加息,又将使通胀升温下的负利率程度更为严重。因此,下一阶段,人民币将面临着更大的升值压力。

第三,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将导致美国市场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下降。由于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国之一,这场危机将迫使那些依靠政府“扶贫政策”住上别墅洋房的美国人,为了还贷而紧缩消费开支。一旦美国消费市场疲软,又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的出口必将受到冲击。

第四,随着我国金融业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由于受到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大幅度波动,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性。

五、本次美国次级债危机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发

一是在经济金融高位增长时期,应切实防止资产价格过快攀升和资产泡沫的堆积,避免因资产泡沫破裂导致经济金融波动的风险。次级债危机再一次向我们表明,资产价格虽然是一种虚拟经济元素,却隐藏着相当大的破坏力,其过快攀升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造成巨大伤害。

二是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尤其应防止过度负债消费的过快增长。近年来,我国住房信贷、住房抵押消费贷款增长很快,并且迅速成为商业银行重点发展的高盈利业务。但随着货币政策的进一步紧缩不可避免,个人贷款的违约风险增加。因此,为确保金融稳定,监管层应通过多种调控措施,遏制负债消费过快增长的势头,减少其可能给经济稳定增长带来的负面效应。

三是稳步有序地推进金融开放,当前尤其应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风险对境内资本市场的冲击。对目前我国还处于建设初期的金融市场来说,市场规模、金融产品以及抗风险能力都尚待完善,因此稳步有序的金融开放至关重要。虽然目前我国还实行资本项目管制,但事实证明,相当数量的境外资金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境内,加剧了境内的流动性过剩。鉴此,应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防止其对境内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次债危机范文篇5

一、次级债的源头——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

所谓次级债即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它根源于次级按揭。次级按揭的利率比传统的高利贷低,比给正常客户的利率高。但是正常的按揭贷款只提供给具有良好信用、还款能力强的客户,信用记录较差、收入也较低的客户很难从正规的按揭公司或银行得到贷款购房,只能向贷款公司申请次级按揭。

次级按揭最近十余年间在美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原因一是由于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扬,低买高卖成为包赚不赔的买卖;二是由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ortgagebackedsecuritization,MBS)这一金融创新工具的风行。MBS是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secufitization,ABS)的一种重要形式,具体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所持有的住房抵押贷款债权出售给特设的证券化机构(specialpurposevehicle,sPV),然后由该机构以其收购的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经过信用增级、信用评级等各项措施之后,在证券化市场上发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行为。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可以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现金流、原先不易被投资者接受的抵押贷款,转换为可以在市场上流通、容易被投资者接受的证券。

传统的MBS是按揭公司(或银行)先发放按揭贷款,然后把已经产生的贷款打包成债券并销售给投资者。而投资银行发现市场对高收益债券的需求后,开始介入次级按揭这一领域。它们根据投资客户需求设计出不同的MBS产品,然后根据不同的信贷标准向按揭公司“订货”,后者根据投行的要求选择发放按揭贷款的对象,并将同类资质的贷款打包成MBS向投行交货,投行再转手卖给预定的投资客户。因此次级债的发行规模由按揭公司控制变成了市场需求决定一只要有需求,投行就会向按揭公司定购更多产品,按揭公司则发放更多贷款,因此促进了次级债的快速发展。

2000年美国网络股泡沫破灭后,美联储连续十余次大幅降息,使得资本市场上的资金充沛,投资需求尤其是对高收益债券的需求大增,而次级债因为风险较高,利率当然较高,正中投资者的下怀,所以次级债的市场急剧扩大,投资者遍布全球,甚至我国的数家商行也涉足其中,尤其是国际化程度最深的中国银行,据其2007年年报透露,2007年全年投资净收益为-155亿元,其次级债占其集团证券投资总额的2.13%,且账面价值已减少49.9亿美元。

二、MBS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房地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发达国家对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都基本趋于成熟。我国尽管自1998年以来住房抵押贷款规模得到迅猛发展,年平均增长率接近30%,截至2007年底,我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已达到27031亿元,但将其证券化,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处于初始阶段。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MBs在我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开展模式上,对其风险研究少之又少;从实践上看,首批资产支持证券2005年12月才开始发行,即国开行的“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和建行的“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作为试点两行发行数量分别仅为44亿和30亿。

截至目前,我国共发行了两批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第一批发行了三单产品,包括以上两单和国开行的开元2006年ABS。沉寂一年多之后,央行决定第二批试点,头筹由浦发银行拔得,该行于2007年9月11日发行了规模43.8326亿的ABS。工行也于2007年9月发行了首批40.21亿元的资产支持证券;2007年12月14日,建设银行第二次进行房贷的资产证券化,拿出41.6亿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优质资产,发行“建元2007-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民生银行的CMBS(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刚刚通过审批尚未正式发行。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于商业银行的意义重大:首先是调整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手段。通过资产证券化,银行可以调整资产的地区和行业结构,使资产分布更趋合理;可以将贷款出售,减少风险资产,以减轻资本充足率的压力。其次,是扩大商业银行融资渠道和经营规模的有效手段。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直接融资方式,可以扩充银行的资金渠道。银行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回收资金,再根据市场情况开拓新的贷款市场。再次,是增加商业银行盈利的手段。通过为证券化资产继续提供管理和服务等中间业务,银行可以获得中间业务收益,形成新的盈利增长点。所以除以上各行之外,招行、农行、中信银行甚至一些城市商行也纷纷表示有意愿参与试点,种种迹象表明各家银行在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下依然对证券化兴趣高涨。一旦流动性逆转,ABS的大规模推出将指日可待,因此加大对其风险的防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MBS的主要风险

MBS尽管存在着可将流动性较差的抵押贷款变现等诸多优点,但由于其交易主体众多,交易结构复杂,风险隐蔽性强,一处理不当,就会对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造成潜在风险。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对资产证券化刚刚起步的中国来说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参考的。

MBS的风险主要为利率风险、违约风险、提前还款风险、再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交易结构风险等,这些风险中,在我国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提前还款风险和违约风险,近一年以来,由于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利率风险也日趋突出。

1、提前还款风险提前还款是指借款人随时支付部分或全部抵押贷款的余额,这种行为会对MBS的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给贷款银行带来利息损失,甚至是改变证券的偿还期限,给债券投资者带来风险。美国在大规模发展MBS之前,住房抵押贷款的提前偿付行为已取得丰富的经验数据,通过准确预测,有效地规避与转移了提前还款风险。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几乎为空白,提前偿付率根本无法预测。据笔者观察,我国居民的提前还款行为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对利率的变动极其敏感,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的住房抵押贷款绝大多数是浮动利率贷款,而且商业银行对提前还款行为仅收取象征性违约金或罚款,每当利率升高,提前还款行为即成倍增加;二是提前还款行为具有普遍性。这与“无债一身轻”的传统观念有关,几乎没有人真的打算归还几十年的贷款,而是一有余钱马上就还。贷款利率偏高也是原因之一,就目前我国的个人投资渠道而言,保证具有7.87%无风险收益率的投资项目几乎没有,资金的机会成本如此之高,最优选择就是提前还贷。三是与股市楼市的兴衰呈负相关性。股市楼市红火,提前还款行为就减少,甚至还有人千方百计贷款炒股;反之则提前还款行为增加。

正因为我国的提前还款行为呈现出较高比例,偿付时期与金额又缺乏共性,提前偿付的经验数据又不足,这就使提前偿付率的预测非常困难。而MBS的关键环节就是对住房抵押贷款未来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测,从而进行恰当的定价。提前偿付率不确定,则不能简单套用国外有关提前还款行为的计量模型,只得采取现金流现值定价法与再投资收益分析法,用这两种方法定价的资产支持证券蕴含较大风险,不宜大规模发行,否则将给发起人、SPV、投资人甚至整个金融市场带来致命风险。

2、违约风险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无法按时支付债券利息和偿还本金的风险。尽管目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各家银行资产质量最好的贷款品种之一,但实际上由于期限长、数额大、客户分散、地域固定、流动性差等特点,发放住房抵押贷款实际具有高风险性。我国近年来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各项经济指标运行良好,民众普遍对未来收入充满信心,同时由于住房制度的改革,自2000年以来,住房抵押贷款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各家银行不遗余力地开发,主要原因就是看中住房抵押贷款的低违约率。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个人购房贷款不良贷款率仅为1.5%左右。但这并不说明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不值得一提,宏观环境稍有变化,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率就会成倍上升。据新闻媒体报道,2006年以来,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紧缩,上海市的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了一倍多,从0.30%飙升至0.67%,这更充分说明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风险不可小觑。一旦人们的收入预期发生恶化,违约风险将会大大增加,类似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就有可能在中国上演。

3、刷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变化而使发放抵押贷款的机构或者证券所有者所遭受损失的风险。也是MBS交易中,最难以规避与管理的一种基本的风险。一般而言,抵押支持证券的价格与利率呈反向变化,即利率上升/下降时,抵押支持证券的价格会下降/上升。如果投资者将抵押支持证券持有至到期日,那么证券到期前价格的变化不会对投资者产生影响。但是,如果投资者在到期之日前出售证券,那么利率的上升就会导致资本的损失。这就是利率风险。不同特征的抵押支持证券对于利率风险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抵押支持证券的息票利率越高,其价格对利率的变化就越敏感;抵押支持证券的到期期限越长,其价格相对于利率的变化就越敏感;利率水平越低,抵押支持证券的价格对利率的变化就越敏感。

譬如浦发发行的第一批ABS产品,考虑到投资者对加息的担忧,采用了浮动利率,即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基数,加上招投标确定的利差来定。按照本次招投标的结果,A档的中标利差为73个基点,以此计算,A档的年收益率达到了4.33%,与当前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体相当。这个结果让浦发仅能保本。从央行最近几次加息的手段来看,未来不对称加息可能性依然存在,当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贷款时,银行利差缩小,而债券收益率却会随着存款利率的上升而水涨船高,浦发面临着不可回避的亏损风险。

四、MBS风险的防范

从这次席卷全球的次债危机可以看出,危机的根源来自于美国楼市的持续走高,贷款公司为了扩大收入来源大量提供次级按揭,低收入者为了套利利用次级按揭买卖房屋,投行为了巨额佣金提供MBS的承销,投资者为了高收益购买MBS。只要房价继续上涨,参与者人人都有好处,但其中的风险早已埋下。我国的MBS尽管目前规模不大,但从各家银行在资金尚未吃紧的情况下跃跃欲试可以看出其证券化冲动早已存在,况且今年以来随着货币政策的从紧,商业银行贷存比持续攀升,个别银行甚至已接近监管部门75%指标上限,资产证券化的种种优势表明其大规模的推出指日可待。为了避免次债危机在我国重演,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严控甚至杜绝次级债的发行中国目前的货币情况与2000年以后的美国有相似之处,流动性过剩,资本到处搜寻高收益产品,但由于投资对象有限,资金不停地转战股市和楼市,使得两市轮番上扬。如果再将次级按揭和次级债推向市场,不仅会给虚高的楼市火上浇油,同时亦会将大量资金引入次级债市场,为今后的危机埋下隐患。但从现实来看,正常贷款尤其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银行的优质资产,即使不将其证券化,银行也能获得稳定收益,比如目前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的最终收益在5%左右。相比之下银行更愿意将信用等级不高的贷款打包出售。浦发发售的ADS就分为优先级和次级,考虑到市场需求疲软,收益权排在最后的次级则由浦发自己持有。对于现阶段的银行来说,证券化的更多意义在于产品创新,主要是“练技术、熟悉市场和建立投资者关系”。一旦市场对高收益产品需求旺盛,次级按揭和次级债的推出必将水到渠成,所以严控甚至杜绝次级债券的大规模推出,无异于从源头上防止了危机的发生。

2、加强宏观调控。严控房产价格大幅上涨从美国次债危机的形成原因可以看出,房地产价格泡沫催生了这场危机。中国的住房信贷和股市监管对金融风险的承受和化解能力,要远远低于建立在分层控制体系基础之上的美国金融市场。所以为了减轻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整个经济的负面影响,我国应采取有效而谨慎的措施,加强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同时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供给,严控房产价格继续大幅度上涨,从而将投机性资本从房产市场中引出,推动房产市场乃至整个经济实体的健康发展。

3、优化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将其利润重心转移到中间业务上来楼市的持续高温,商业银行难辞其咎。我国商业银行的大部分利润来自于存贷差,即使在资本市场暴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大幅增长的2007年,和国外同行相比其中间业务占比依然少得可怜,最大的招商银行不过15.72%,而且除招行、工行、交行及中行外,其他银行的中间业务占比均在10%以下。巨大的存贷差使得商行专注于贷款市场,尤其是质量极优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各家银行均不遗余力地开发,即使央行三令五申,各商行依然千方百计地打擦边球以扩大规模,2007年全国金融机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已占整个个人贷款的82.5%。但是随着我国通货膨胀率的持续高涨,货币政策的从紧,商业银行流动性已经发生逆转,拥有众多优势的MBS业已受到各商行的关注,通过MBs不但可以提高资本充足率,还能回收资金开拓新的贷款市场。若银行盈利模式不变、业务重心仍旧停留在信贷业务,MBS甚至次级债券的推出均有可能实现突变,整个金融系统必将面临巨大风险。

4、禁止专业贷款公司的成立美国次债危机是从其第二大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开始的。贷款机构和拥有天然资金来源——存款的商业银行不同,其资金来源除有限的股东投入外,更多地依靠将贷款打包成MBS出售获得,许多放贷机构为了扩大资金来源,甚至不要求次级贷款借款人提供包括税收表格在内的财务资质证明,做房屋价值评估时,放贷机构也更多依赖机械的计算机程序而不是评估师的结论,潜在的风险就深埋于次级贷款市场中了。本次危机的爆发,贷款机构的违规行为难逃干系。

我国尽管目前尚未成立专门的贷款公司,所有的住房抵押贷款均由银行发放,但不得不清醒地看到,在房产市场的持续升温下,银行的放贷冲动与日俱增,2007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增量即是2006年的5倍,其中难免泥沙俱下,只不过短期内信用情况尚未暴露,银行若将其中的不良贷款打包出售,长此以往,风险累积,岂不是危机也将在中国重演。

5、审慎开放资本市场从此次美国次债危机可以看出,具有极强风险偏好特征的对冲基金等投资机构,其行为常常会放大和扩散风险,成为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素,甚至对经济造成实质性伤害。我国半封闭式的资本市场对这些“横冲直撞”的对冲基金起到天然隔绝作用,但是来自美国的压力似乎要让这种天然屏障即将消失,美国财长保尔森几次就开放资本市场问题对我国施压。一旦国门大开,外资金融机构的长驱直入必将扰乱我国尚未成熟的金融市场,系统风险必然急剧放大,所以开放资本市场之事应该慎之又慎。

次债危机范文篇6

(序)美国次级债危机伴随我们度过了2008年,自从08年年初这颗金融"核弹"在华尔街上空释放出一片"鬼魅"般的蘑菇云后,其金融核辐射就开始迅速蔓延,不到半年的时间其影响就遍布全世界,此刻已到年末之际,2008年即将成为我们回忆,但这个无形的"杀手"还在向世人叫嚣着,肆虐着.再过不久就是冬至时分,是吃羊肉赏腊梅花开的好时候了,那句被小学生作文炒到烂的诗句"不经一番XXX,哪得XX,XXX"我也就引用这么多了,希望到时候能持有一种平和与舒缓的心境,享受到第一股腊梅花香的洗礼,在缓和与安然中,在回首与翘盼中给自己的08做一个的Ending^^^^^^

论文分为两章第一章<<哥德巴赫的猜想之次贷危机的结局>>修改自BLOG上的博文,写于2008.09.20

第二章<<肖申克的救赎>>是此刻所写,写作时间是2008.12.05

论文是想通过不同时间上,我对世界金融状况的感受与理解来反映出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其影响,以此表达自己的观点.

关键字:次级债金融海啸"救市"计划哥德巴赫的猜想肖申克的救赎

第一章哥德巴赫的猜想之次贷危机的结局

(一)第一个走出华尔街的dancer-贝尔斯登

贝尔斯登出现严重资金短缺,美储联和大摩联手向贝尔斯登提供了紧急资金援助.2008.03.17

联储授意摩根大通收购这家美国第五大投行.2008.04.03

(拥有85年历史,华尔街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连续83年盈利,却不能走过新年的复活节,当Phil再次跳上会议桌时<那是20年前的事情>,再次面对生死抉择时.或许他已经显得不像年轻时候那样感染力了,官詹姆斯-凯恩用力砸向墙壁,被迫以2美元的价格把贝尔斯登贱卖给这个并不仁义的华尔街老大哥大摩,但是官詹姆斯-凯恩更加没想到,在收购计划落成后几小时,不厚道的美国政府马上降低隔夜拆息利率25个基准点,(如果是在贝尔斯登被收购前公布,或许贝尔斯登还能多撑几天,卖好个价钱)我想那时候官詹姆斯-凯恩一定向上天说了句-damit

对贝尔斯登,凯利和众多贝尔斯登的员工来说他们多少带有点惋惜和悲剧色彩,不得感慨华尔街的残酷与无情,但这一切才刚刚拉开次贷飓风的序幕)

(二)华尔街杠杆的支点变弱点-美银接管两房

当对各国政府,投行,对冲基金发现他们热捧的,帖有"AAA"评定等级各种房贷金融衍生品转眼间变成烫手的山芋得时候,他们才明白原来华尔街鼓吹的持续增长的经济理论和利用房地产金融泡沫所编制出来膨胀经济,是20世纪最大骗局的,最初维持膨胀经济杠杆的支点房地产价格现在却成为最致命的弱点.

美国政府7日宣布,从即日起接管陷入困境的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

两房普通股股价跌破1美元,摘牌命运恐难逃.2008.09.10

(永动机得试验是失败得,他违背了能量守衡第一定律持续告诉增长的经济也是不可能,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及其周期性,当手中价值千万债券变成一堆白纸,我很难想像出持有着当时的心情,那是从天堂到地狱坠落,如果是我,我想我会学电视剧<<大时代>>里面的丁蟹,从高楼坠下,享受最后一次飞跃)

(三)华尔街上的多米诺骨牌的现实效应-雷曼兄弟

雷曼第三季亏损39亿美元拟出售资产.2008.09.10

巴克莱宣布以总价11.4亿英镑收购雷曼兄弟在北美的投资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

(现在该论到这家拥有158年历史,曾经的华尔街巨头雷曼兄弟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了,如果凯恩是一个悲剧性人物,那对于雷曼兄弟最后的CEO富尔德只能用纠结来形容他了,这为颇具传奇色彩的商业奇才,一手把雷曼兄弟从小带大,迅速成长并成为华尔街第四大投行,面对现在如此困窘得形势,富尔德仍然显示出他出众的商业头脑和丰富老练的商业技巧,通过对冲,融资等手段筹集了140亿美元,但是却未能抵挡住这次的金融危机冲击,他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接管了两房的美银身上,想走上"两房"的道路,期望在最后时刻还能吃顿饱饭,但却被财政部长保尔森发言"美国不会再用纳税人的钱来拯救这个金融窟窿"破碎,起初参与收购计划的各国银行和投行也纷纷撤离,很难想像那时富尔德的心情,应该是那种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感觉,又换做是我,我想我只有再跳一次了,而且跳得比上一次还要果断还要绝望,但在空中坠落时候一定会歇斯底里的大喊一句"poulsenYoubastard!"

是在多么大的勇气,才能接受不得不申请保护的事实,但是显然这一切是富尔德不愿意接受的,也不是美国政府真正希望看到,如果真得倒闭了,进行倒闭清算赔偿,在庞大的债务下倒闭的资产拍卖无疑是杯水车薪,而这也是对其无形资产的最大浪费,其影响杀伤力是无法估计得,但富尔德还在努力,终于在9.17零晨巴克莱宣布以总价11.4亿英镑收购雷曼兄弟在北美的投资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相关收购将为约1万名前雷曼美国雇员,估计这是富尔德最后所能接受也不得不接受的结果,事后巴克莱集团行政总裁JohnVarley说了句"一生只此一次的机会"不知道这句话传到富尔德耳边他会是个怎么样的心情.但是对于这次的收购计划从开始的洽谈,到保尔森的发言,再到收购计划的落空,雷曼被迫破产申请,到最后巴克莱回马重新收购,这期间的做了多少次交易我不知道,但是显然是把雷曼逼上了绝路,而美银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没有人会知道,但我个人觉得美银角色和态度的转变,有种乘人之危,趁火打劫的味道,非要在人家伤口上洒盐,所以还想再说一次"poulsenYoubastard"

(四)华尔街最后的晚餐-谁会是下一个沉没的巨鳄

美国主要财经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美国银行14日与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已达成协议,将以约440亿美元收购后者.2008.09.15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6日晚宣布,已授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陷于破产边缘的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美国政府将持有该集团近80%股份。2008.09.17

据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报道,摩根士丹利正在与中国投资公司谈判,拟向这家中国国有的投资基金出售最高达49%的股份.2008.0919

美银并够美林一下跃居为继花旗,高胜后第三大零售银行,有人认为这是明智的并够,两个华尔街最重要的金融机构的整合,无论是在抗风险能力,后期市场开发与市场占有率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这是以牺牲雷曼兄弟为代价的,现在华尔街五大巨头就还剩下大摩和高胜,政府已经表态说"不会再拿纳税人来填补金融窟窿,但是大摩和美银又有千丝万缕般的关系<这个关系不好去说,因为我也说不准,但是在<货币战争>一书中的讲叙我比较相信,也就是大摩拥有这个家股份制银行<美银>的股份,也就是大摩是美银的大东家,难道大摩出事,美银会隔岸观火,但这书中内容的真实性值得考证)但除开上述因素,我觉得大摩倒下的可能性比较小的,其华尔街金融老大的地位,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不良资产统计报告显示,大摩有能力抵抗这次金融核弹的打击,渡过这个艰难时期,而反观高胜的命运变数似乎就比较大了,这就要看高胜自身的生存能力和政府的态度.

美政府向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持有该集团近80%股份,基本上AIG已经国有化,那AIG的"经济窟窿"也被国家一起买单,但是美政府这次却换了口音说道"这是对纳税人的负责的一项援助",,虽然AIG得地位确实比较特殊,关系美国金融体系命脉,政府也不得不"救"但一样是在拿纳税人的钱来填补这个金融黑洞,美政府的反复与无常只想用"彪哥"的一句话来说"做人啊,要厚道!"

哥德巴赫的猜想,是个需要时间来举证的"永恒"命题,次级债危机的未来和结局一样是需要时间论证,最后的晚餐谁人与共,犹大身后的匕首又将剑指向谁,时间将告诉你答案.

第二章肖申克的救赎

第二章题目取自,由蒂姆·罗宾斯和好莱坞老牌影星摩根·弗里曼主演的同名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或许不能给你带来一丝短暂的视觉及感官上的快感,但是他却是一部为数不多,可以沉下来的,被世界永存的影片,当影片主人公安迪被命运作弄时,误判谋杀罪名成立,宣判终生囚禁在"肖申克"监狱,在狱卒残暴、狱霸横行的"肖申克"监狱,初进监狱的他,首先是对生命的救赎,怎么样才能活下来,之后在那种漫漫无期的禁锢中消磨生命,孤独与寂寞,恐慌与狰狞,你必须学会承受,与人交流和他们成为朋友,那便是对情感救赎,但安迪不想过着行尸走肉般生活,他开始建图书馆,给人上课那便是对人生价值的救赎,当20年后安迪知道了自己是被误判但又不得不接受永远囚禁在"肖申克"时,通过20年水滴石穿般地不懈挖掘,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之夜从500码长的污粪管道中爬出监狱,蹦向自由展现了对真理救赎,影片最后安迪与狱中好友,在蔚蓝的海边,聚首他乡,重新开始他们平实的人生时,他们也终于实现了对心灵的救赎.

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会把这电影写进来,但我知道我有点偏题了,或许我想借这部电影表达是一种心态,一种理念和价值观.电影里面的两句话我很喜欢,第一句是"Iguessitcomesdowntoasimplechoice:getbusylivingorgetbusydying."(人生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另外一句是"Fearcanholdyouprisoner,hopecansetyoufree.Astrongmancansavehimself,agreatmancansaveanother.(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其实从次贷危机爆发直到今天,人们似乎一直在寻找谁是真正的"元凶",又在期盼谁是下一个"英雄",根据美国知名杂志评选的次贷危机10大元凶第一名,就是我们自己,过渡的信用透资和信用消费是造成次贷危机的真正原因,现在人们还在期盼英雄的到来,拯救他们曾经犯下的过错,但是真正能拯救他们的只有他们自己,只有对灵魂的救赎,才能实现自我的拯救.

或许还是有很多人不是很清楚次贷危机是怎么演变的,看完下面的这张图片或许你就就能的明白,其实在过去的三个月中,次级债危机的影响,已经由最初对金融企业,投资银行的破坏,转变到对实体经济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冲击,在在这个三个月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的是全世界的政府无论是推行新的宏观货币政策,还是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本,都在向一个目标迈进,维护实体经济的稳步发展,维持市场供求关系平衡,或许各国领导人都明白实体经济的衰退将会演变一个什么结局.

下面我们来看从9月到12月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美国政府采用了哪些"救市"措施.

9月;美联储将向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10月:美国众议院通过新版8500亿救市方案.

美联储将向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美联储周三宣布降息50个基点至1%.

11月:美国将发行550亿美元国债为救市筹措资金.美监管机构拟推6000亿美元房市担保计划.

奥巴马披露重建经济计划:两年内创造250万职位.

美联储出台新方案再投入八千亿美元刺激消费.

12月:美国会讨论众议院5000亿救援方案.

政府的各项措施,针对是过渡的信用消费带来得膨胀经济和保护美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环节等问题,要到达维护实体经济的稳步发展,维持市场供求关系平衡,防止这次金融海啸的进一步恶化,但是美国双"赤"字的财政报表,以及本身国家金融结构,我很是担心美政府会用另外一个"谎话"来圆现在这个"谎话",发行更多信用货币来应对现在因信用消费过度引发的危机,如果是这样的"救赎"方式,再多再动人的救市计划无疑是抱薪救火,但这是我个人的担心和疑问,次级债到底还要延续多久,"救市"计划是一次"机会"还是"谎话"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次债危机范文篇7

关键词:次贷危机成因影响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

始于2007年初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走软,逐渐演变成美国次级债危机,致使数家国际知名的贷款机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因为资金链条受到巨大损伤,面临危机甚至倒闭。下面就来介绍这一影响全球的经济危机的起因。

在美国,有一种次级按揭,就是向信用分数较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住房贷款。之所以有这种贷款,是因为当时贷款公司比较看好美国的经济,他们认为美国的房价还会不断上涨。因此这种贷款的借款人无需提供任何可以还款的证明。由于这部分贷款的风险极高,贷款公司贷出这些贷款后,为了降低风险就与投资银行合作开发了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并把这些证券出售给投资银行。而投资银行通过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将那些次级贷款包装成债务抵押债券CDO,并把这些CDO分成高级CDO和普通CDO出售给对冲基金,结果高级CDO热卖。对冲基金尝到了高级CDO的好处后就向利率最低的银行贷款购买普通的CDO。银行把CDO卖给了对冲基金后发现这是一个获利巨大的投资品种,为了再在这个项目上取得更大的收益,银行也买入了对冲基金。而对冲基金又继续把普通的CDO抵押给银行获取贷款,继续购买普通CDO。这时候投资银行又通过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创造出了CDS,即信用违约交换,也就是给CDO向保险公司投保,让保险公司也来承担风险。而CDS又一次大卖。之后投资银行又发行了一种基金,专门购买CDS,并把之前赚得的钱作为保证金投入。由于美国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这种基金也吸引了各种养老基金、教育基金、理财产品,甚至其他国家的银行来购买。至此,贷款公司、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以及该类的金融投资机构都卷入了这场次贷危机。

在整个次级贷款的利益链条中,只要美国房地产市场保持繁荣,房价持续上升,链条中的各个主体就都可以享受到由于房价上升带来的好处。但随着美联储不断地加息和房地产市场不断走向萧条,次级贷款者还款的压力逐渐加大,贷款人违约的比例不断增加,从而次级贷款利益链条从源头开始断裂。贷款的风险也随着这个链条蔓延开来,由房地产金融机构逐渐转移给了资本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2007年7月,美国贝尔斯登旗下的两家对冲基金濒临瓦解;2007年8月,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宣布旗下两只高收益基金面临25%的损失;法国最大银行巴黎银行也宣布暂时停止旗下三只对冲基金的赎回,全球的大部分股指暴跌,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在其他国家蔓延。二、次贷危机的影响

1.次贷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次贷危机的爆发致使次级贷款利益链条上的各利益主体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首先,次级贷款者由于负担不了日益提高的还款额而不得不被银行收回住房,无家可归。其次,次级贷款公司由于收不回贷款而不得不宣告破产。而购买了大量经过包装的次级贷款衍生金融工具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也因为抵押债券市场的缩水,出资人要求赎回和贷款人要求提前还款而遭受了巨大的冲击。美国和欧洲各国的股票因为这一原因连续下挫,亚洲股市甚至出现了17年来的最差记录。

2.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美国的次贷危机同样也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次贷危机主要是从一下几个方面对我国产生影响的。

第一,进出口贸易。世界经济的放缓将导致外部需求的减少,而美国次贷危机使美国经济放缓,再加上美元不断的贬值,将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带来巨大的挑战。研究表明:如果美国进口下降10%,中国出口将下降3.5%;如果同时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10%的话,中国出口将下降7%;而若汇率升值的幅度为20%的话,中国出口将下降10.5%。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我国经济对美国的依赖度大幅减小,也减轻了美国经济进入衰退对我国经济增长负面影响的程度。

第二,金融市场。对银行也来说,在这次次贷危机中直接损失较小,而且都是一次性的。工行,中行和建行等银行在次级抵押债券上的投资只占其总资产的1%不到,所受的冲击不大。虽然如此但投资者对于金融业的投资信心也受到了打击。而对于不断上扬的股市而言,次贷危机带来的国外股市波动对我国股票市场产生的联动效应和心理影响进一步加大。由于次贷危机导致市场对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信心下滑,加上中国资本市场前期上涨幅度较大,自身内部也存在技术调整的要求。当次贷危机引发全球股市动荡时,中国不但未能幸免,甚至成为全球跌幅最大的市场。次贷危机引发信贷市场信心危机,导致发达国家流动性出现局部紧缩。但是由于中国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增强,市场有进一步加息的预期。而美联储持续降息,美元在加速贬值,中美利差倒挂的进一步扩大,会吸引更多投机资本的流入。因此次贷危机可能导致流入中国的资金不减反增。世界范围内仍然存大量资金在世界各地寻找投资机会,像中国、印度这样高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可能成为资金寻求新的增长机会的目标市场。未来中国面临短期资金大进大出的风险,大量短期资本的流入,一方面将加剧国内已经过剩的流动性,促使国内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另一方面,如果一旦美国次贷危机提前好转,短期资本很可能迅速流出,这将在中国金融市场形成致命的打击。

参考文献:

[1]刘鑫:浅析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成因及影响.理论界,2008(6)

次债危机范文篇8

[关键词]次贷危机成因影响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

始于2007年初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走软,逐渐演变成美国次级债危机,致使数家国际知名的贷款机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因为资金链条受到巨大损伤,面临危机甚至倒闭。下面就来介绍这一影响全球的经济危机的起因。

在美国,有一种次级按揭,就是向信用分数较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住房贷款。之所以有这种贷款,是因为当时贷款公司比较看好美国的经济,他们认为美国的房价还会不断上涨。因此这种贷款的借款人无需提供任何可以还款的证明。由于这部分贷款的风险极高,贷款公司贷出这些贷款后,为了降低风险就与投资银行合作开发了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并把这些证券出售给投资银行。而投资银行通过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将那些次级贷款包装成债务抵押债券CDO,并把这些CDO分成高级CDO和普通CDO出售给对冲基金,结果高级CDO热卖。对冲基金尝到了高级CDO的好处后就向利率最低的银行贷款购买普通的CDO。银行把CDO卖给了对冲基金后发现这是一个获利巨大的投资品种,为了再在这个项目上取得更大的收益,银行也买入了对冲基金。而对冲基金又继续把普通的CDO抵押给银行获取贷款,继续购买普通CDO。这时候投资银行又通过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创造出了CDS,即信用违约交换,也就是给CDO向保险公司投保,让保险公司也来承担风险。而CDS又一次大卖。之后投资银行又发行了一种基金,专门购买CDS,并把之前赚得的钱作为保证金投入。由于美国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这种基金也吸引了各种养老基金、教育基金、理财产品,甚至其他国家的银行来购买。至此,贷款公司、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以及该类的金融投资机构都卷入了这场次贷危机。

在整个次级贷款的利益链条中,只要美国房地产市场保持繁荣,房价持续上升,链条中的各个主体就都可以享受到由于房价上升带来的好处。但随着美联储不断地加息和房地产市场不断走向萧条,次级贷款者还款的压力逐渐加大,贷款人违约的比例不断增加,从而次级贷款利益链条从源头开始断裂。贷款的风险也随着这个链条蔓延开来,由房地产金融机构逐渐转移给了资本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2007年7月,美国贝尔斯登旗下的两家对冲基金濒临瓦解;2007年8月,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宣布旗下两只高收益基金面临25%的损失;法国最大银行巴黎银行也宣布暂时停止旗下三只对冲基金的赎回,全球的大部分股指暴跌,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在其他国家蔓延。

二、次贷危机的影响

1.次贷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次贷危机的爆发致使次级贷款利益链条上的各利益主体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首先,次级贷款者由于负担不了日益提高的还款额而不得不被银行收回住房,无家可归。其次,次级贷款公司由于收不回贷款而不得不宣告破产。而购买了大量经过包装的次级贷款衍生金融工具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也因为抵押债券市场的缩水,出资人要求赎回和贷款人要求提前还款而遭受了巨大的冲击。美国和欧洲各国的股票因为这一原因连续下挫,亚洲股市甚至出现了17年来的最差记录。

2.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美国的次贷危机同样也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次贷危机主要是从一下几个方面对我国产生影响的。

第一,进出口贸易。世界经济的放缓将导致外部需求的减少,而美国次贷危机使美国经济放缓,再加上美元不断的贬值,将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带来巨大的挑战。研究表明:如果美国进口下降10%,中国出口将下降3.5%;如果同时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10%的话,中国出口将下降7%;而若汇率升值的幅度为20%的话,中国出口将下降10.5%。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我国经济对美国的依赖度大幅减小,也减轻了美国经济进入衰退对我国经济增长负面影响的程度。

第二,金融市场。对银行也来说,在这次次贷危机中直接损失较小,而且都是一次性的。工行,中行和建行等银行在次级抵押债券上的投资只占其总资产的1%不到,所受的冲击不大。虽然如此但投资者对于金融业的投资信心也受到了打击。而对于不断上扬的股市而言,次贷危机带来的国外股市波动对我国股票市场产生的联动效应和心理影响进一步加大。由于次贷危机导致市场对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信心下滑,加上中国资本市场前期上涨幅度较大,自身内部也存在技术调整的要求。当次贷危机引发全球股市动荡时,中国不但未能幸免,甚至成为全球跌幅最大的市场。次贷危机引发信贷市场信心危机,导致发达国家流动性出现局部紧缩。但是由于中国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增强,市场有进一步加息的预期。而美联储持续降息,美元在加速贬值,中美利差倒挂的进一步扩大,会吸引更多投机资本的流入。因此次贷危机可能导致流入中国的资金不减反增。世界范围内仍然存大量资金在世界各地寻找投资机会,像中国、印度这样高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可能成为资金寻求新的增长机会的目标市场。未来中国面临短期资金大进大出的风险,大量短期资本的流入,一方面将加剧国内已经过剩的流动性,促使国内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另一方面,如果一旦美国次贷危机提前好转,短期资本很可能迅速流出,这将在中国金融市场形成致命的打击。

参考文献:

[1]刘鑫:浅析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成因及影响.理论界,2008(6)

次债危机范文篇9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是指发放给信用等级较低、缺乏良好的信用史,因而存在较高违约风险的借款者的抵押贷款。由于风险较高,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也较高,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至3%。在美国,按揭贷款市场按照客户的信用等级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优质贷款市场(PrimeMarket),优质贷款市场面向信用等级高(信用分数在660分以上),收入稳定可靠,债务负担合理的优良客户,这些人主要是选用最为传统的30年或15年固定利率按揭贷款,较少采用较为复杂的创新按揭工具。

第二类是“Alt-A”贷款市场(Near-PrimeMarket),这个市场既包括信用分数在620到660之间的主流阶层,也包括少部分分数高于660的高信用度客户。

第三类是次级贷款市场(Sub-primeMarket)。次级市场是指信用分数低于620分,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次级市场总规模大致在8600-13000亿美元左右;其中有近半数的人没有固定收入的凭证,这些人的总贷款额在4500-6500亿美元之间。…

综合比较各种统计,从1990年至今,美国房地产按揭贷款余额大约在10万亿美元,在全部按揭贷款中,大约有40%以上的贷款属于“Alt-A”和次级贷款产品。从2003年算起,“Alt-A”和次级贷款这类高风险按揭贷款总额超过了2万亿美元。目前,次级贷款超过60天的拖欠率已逾15%,正在快速扑向20%的历史最新记录,220万次级人士将失去住宅。而“Alt-A”的拖欠率在3.7%左右,但是其幅度在过去的14个月里翻了一番。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2万亿美元的Alt-A和次级贷款在短期内至少会损失掉10%到15%,也就是大约2000-3000亿美元。

美国自2000年经济不景气时起,布什政府利用低利率和减税措施(如购房贷款支付的利息可用于抵减应税收入)鼓励大家购房,目的是利用房地产业的发展来拉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其结果是带动了美国房地产价格近年来的急剧上涨,也刺激了对房贷的强力需求。在这种情形下,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公司也放松了对贷款者信用评级的审核,对借款人不作任何信用审核,信用等级很差的低收入阶层也能借到大笔金额用于购房,同时购房无需提供首付款,全部购房资金皆可从银行贷款,而且前几年可以只付息而不用偿还本金;那些信用等级较低、收入不稳定的投资者,甘冒风险纷纷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数套住房,期望房产升值带给他们巨大的利润。不幸的是事实刚好相反,美国住房价格近年逐渐回落,同时利率逐渐上升,致使许多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越来越难以按期偿付贷款,最终导致次级债危机爆发。同时,直接或间接投资于“资产证券化”了的次级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都被卷进了这场危机。

二、美国次级债券危机产生的原因

为了扩大次级抵押贷款的资金来源,投资银行将抵押贷款的资产证券化(MortgageBackedSecuritization-MBS),即个人贷款者向抵押贷款公司申请抵押贷款,抵押贷款公司将抵押贷款的债权出售给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这些机构再将抵押贷款债权重新打包成抵押贷款证券后出售给银行、公募基金、对冲基金、退休基金等,即“次级按揭债券”(Sub-primeMortgageBonds),而且有信用评级公司如SRP(标准普尔)给债券评定信用等级。由于次级按揭债券的年收益率也比相同信用等级债券高出30%左右,次级按揭债券不可避免成为各大金融机构追捧的对象,其持有者众多,据估计次级按揭债券在美国的发行规模已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还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6家中资银行。但是,伴随近年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引发房产价格的下跌及贷款利率的提高(美联储将利率从1.25%连续17次上调到5.25%提高了4个百分点)引致借贷成本的上升,次级市场借款人越来越难以按期偿付贷款,当次级贷款人的违约率升高之后,这些债券的信用等级便被债券评级机构调低,债券的价格因受到影响出现大跌,债券甚至无人购买。美国次级按揭贷款风险先是触发房地产按揭贷款机构破产,然后沿着业务链条逐渐波及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以及保险公司、养老金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进而向欧洲、澳洲和亚洲等地的金融机构扩散,并引起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据预计,今后两年美国按揭贷款坏账总额将达到2250亿美元,如果房价继续下跌,这一数字将增加到3000亿美元。

原因之一是次级债券的信用评级问题。所有的次级贷款债券中,大约有75%得到了AAA的评级,10%得了AA,另外8%得了A,仅有7%被评为BBB或更低。实际情况是,2006年第四季度次级贷款违约率达到了14.44%,今年第一季度更增加到15.75%。Alt-A和次级债两类证券的违约率可能会随着美国房价的大跌而急剧增加。四大评级机构从美国按揭贷款评级中获得的收益累计超过30亿美元。由于为投资银行发行的各种创新工具提供评级成为其业务的主要收入,因此评级公司很难对按揭贷款证券MBS给出中立的评级判断。

原因之二是流动性不足问题。由于美国经济正处于通货膨胀加速阶段,美联储不得不以更快的速度加息以缩紧银根,这使得许多贷款者入不敷出,大量次级按揭贷款变成坏账。在这种情况下,大银行不再继续向住房按揭贷款公司提供融资,住房按揭贷款公司濒临破产。

原因之三是迄今为止,美联储对此问题的严重性没有予以清晰的阐述。这也许是因为次级债问题已多次发作,其中1998-2000年间次级贷款的贷款损失率一度曾经高达4.5%,而在2001-2002年间,美国次级债也因新经济泡沫的破裂,而有短暂的拖欠率大幅上升到11%-12%的记录。但是从美联储官员的言论来看,问题似乎被轻描淡写。伯南克曾表示,次级贷款是个很关键的问题,但没有迹象表明正在向主要贷款市场蔓延,整体市场似乎依然健康。

原因之四是道德风险。在全部MBS当中,大约70%左右和GinnieMae、房地美和房利美相关。而这三家机构都具有美国政府信用支持。这种政府支持机构的建立用意良好,是为了中低收入阶层能够享有住房保障,但是其存在严重扭曲MBS的风险收益现象。因此,政府信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市场信用,并带来道德风险。

三、美国次级债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涉及主体众多,其影响范围也较广泛。首先,次级债危机对美国经济影响表现在四方面,一是次级按揭贷款危机将进一步导致房地产信贷资金收紧,若房地产库存压力进一步加大,可能导致美国房市继续衰退。由于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对美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迅速下降,从而拖累美国经济增长;二是次级按揭贷款问题已令全球投资者对美国房地产、金融业产生担忧,从而引致美国股市继续下跌;三是为延缓次级债问题的蔓延和爆发,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日益增加,美国国际收支对资本内流的依赖也会加深,再加上次级债通过居民消费滑坡拖累美国经济,最终可能会加速美元的疲软,美元利率和汇率双双向下调整不可能不对欧洲和东亚带来压力。四是次级债危机不仅使包括以对冲基金为主的美国富裕群体的财富缩水,也使得投资次级债的美国养老、医疗、保险等基金也面临较大挑战、受损较为严重的一些州政府已经通过大规模提高交通违章罚款来作为应急措施。综合来看,美国经济在中期内面临调整压力。其次,从金融主体看,一是导致众多经营次级按揭贷款业务的机构被迫停止业务,或者倒闭;二是持有次级按揭贷款(包括证券化的)资产的公司,包括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大型银行、保险公司等,面临资产严重减值的损失;三是“传染效应”,相关次级按揭贷款金融机构关门或亏损,进一步引发银行等最终贷款者快速收紧信贷,从而影响金融业经营甚至整个经济的景气度;四是“羊群效应”,相关次级按揭贷款金融机构关门或亏损,也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引发更大的金融危机。

再次,金融市场看,美国金融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可能引发全球股市、汇市、黄金、原油、铜类等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一是股票市场,由于美国次级按揭问题引发信贷危机,投资者开始担心信贷问题是否会演变成整体经济市场危机,纷纷出售股票转而持有现金,导致美国股市出现剧烈波动,道琼斯工业指数连续下挫。同时欧、美、日、韩以及中国香港股市也由此遭受重创。二是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蔓延到了国际油市。8月6日隔夜市场,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纽约、伦敦两地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下跌幅度都超过3美元。三是期货市场。因美国次级债问题再传恶讯,纽商所(NYMEX)9月份交割现货黄金最低跌至659.60美元/盎司,与上一交易日相比下跌16.05美元。有色金属市场同样承压下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一度探低7362.5美元/吨,与上一交易日收盘价相比跌去了217.5美元,跌幅达2.87%;铅、锌、镍、铝等金属期货紧随铜价下跌。

四、美国次级债问题对中国的影响及启发

如果美国次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

第一,如果美国次级债危机引起全球对冲基金调整自身资产组合,增加流动性资金的比例,那么可能造成国际短期资本从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撤离,可能导致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下跌。资本市场全面下跌引致的财富效应可能抑制国内总消费,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第二,此次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使全球流动性由过剩转向不足,改变了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加息预期,甚至有可能导致美国提前减息,这给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带来压力。如果美联储提前降息,则使中美利差收窄,在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下,长期来看,必然吸引更多的热钱流入中国进行套利和套汇。如果央行停止加息,又将使通胀升温下的负利率程度更为严重。因此,下一阶段,人民币将面临着更大的升值压力。

第三,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将导致美国市场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下降。由于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国之一,这场危机将迫使那些依靠政府“扶贫政策”住上别墅洋房的美国人,为了还贷而紧缩消费开支。一旦美国消费市场疲软,又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的出口必将受到冲击。

第四,随着我国金融业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由于受到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大幅度波动,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性。

五、本次美国次级债危机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发

一是在经济金融高位增长时期,应切实防止资产价格过快攀升和资产泡沫的堆积,避免因资产泡沫破裂导致经济金融波动的风险。次级债危机再一次向我们表明,资产价格虽然是一种虚拟经济元素,却隐藏着相当大的破坏力,其过快攀升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造成巨大伤害。

二是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尤其应防止过度负债消费的过快增长。近年来,我国住房信贷、住房抵押消费贷款增长很快,并且迅速成为商业银行重点发展的高盈利业务。但随着货币政策的进一步紧缩不可避免,个人贷款的违约风险增加。因此,为确保金融稳定,监管层应通过多种调控措施,遏制负债消费过快增长的势头,减少其可能给经济稳定增长带来的负面效应。

三是稳步有序地推进金融开放,当前尤其应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风险对境内资本市场的冲击。对目前我国还处于建设初期的金融市场来说,市场规模、金融产品以及抗风险能力都尚待完善,因此稳步有序的金融开放至关重要。虽然目前我国还实行资本项目管制,但事实证明,相当数量的境外资金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境内,加剧了境内的流动性过剩。鉴此,应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防止其对境内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四是中国商业银行应充分重视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并通过开展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来促使机构投资者和商业银行共担信用风险。除此之外,中国商业银行在提供住房抵押贷款时还应该实施严格的贷款条件和贷款审核制度,并切实防止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等资本市场。

最后,中国必须要关注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包括里面的衍生工具,以及具体交易机制,加强国际财经问题的前瞻性研究,以助于采取措施应对外来危机的冲击和影响。

参考文献:

[1]何韧.“商业银行次级债券产品设计的比较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5,6.

[2]易宪容.“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对中国的警示”,《时事资料手册》,2007,5.

[3]冯科.“从美国次级债危机反思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南方金融》,2007,9.

次债危机范文篇10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是指发放给信用等级较低、缺乏良好的信用史,因而存在较高违约风险的借款者的抵押贷款。由于风险较高,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也较高,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至3%。在美国,按揭贷款市场按照客户的信用等级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优质贷款市场(PrimeMarket),优质贷款市场面向信用等级高(信用分数在660分以上),收入稳定可靠,债务负担合理的优良客户,这些人主要是选用最为传统的30年或15年固定利率按揭贷款,较少采用较为复杂的创新按揭工具。

第二类是“Alt-A”贷款市场(Near-PrimeMarket),这个市场既包括信用分数在620到660之间的主流阶层,也包括少部分分数高于660的高信用度客户。

第三类是次级贷款市场(Sub-primeMarket)。次级市场是指信用分数低于620分,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次级市场总规模大致在8600-13000亿美元左右;其中有近半数的人没有固定收入的凭证,这些人的总贷款额在4500-6500亿美元之间。…

综合比较各种统计,从1990年至今,美国房地产按揭贷款余额大约在10万亿美元,在全部按揭贷款中,大约有40%以上的贷款属于“Alt-A”和次级贷款产品。从2003年算起,“Alt-A”和次级贷款这类高风险按揭贷款总额超过了2万亿美元。目前,次级贷款超过60天的拖欠率已逾15%,正在快速扑向20%的历史最新记录,220万次级人士将失去住宅。而“Alt-A”的拖欠率在3.7%左右,但是其幅度在过去的14个月里翻了一番。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2万亿美元的Alt-A和次级贷款在短期内至少会损失掉10%到15%,也就是大约2000-3000亿美元。

美国自2000年经济不景气时起,布什政府利用低利率和减税措施(如购房贷款支付的利息可用于抵减应税收入)鼓励大家购房,目的是利用房地产业的发展来拉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其结果是带动了美国房地产价格近年来的急剧上涨,也刺激了对房贷的强力需求。在这种情形下,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公司也放松了对贷款者信用评级的审核,对借款人不作任何信用审核,信用等级很差的低收入阶层也能借到大笔金额用于购房,同时购房无需提供首付款,全部购房资金皆可从银行贷款,而且前几年可以只付息而不用偿还本金;那些信用等级较低、收入不稳定的投资者,甘冒风险纷纷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数套住房,期望房产升值带给他们巨大的利润。不幸的是事实刚好相反,美国住房价格近年逐渐回落,同时利率逐渐上升,致使许多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越来越难以按期偿付贷款,最终导致次级债危机爆发。同时,直接或间接投资于“资产证券化”了的次级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都被卷进了这场危机。

二、美国次级债券危机产生的原因

为了扩大次级抵押贷款的资金来源,投资银行将抵押贷款的资产证券化(MortgageBackedSecuritization-MBS),即个人贷款者向抵押贷款公司申请抵押贷款,抵押贷款公司将抵押贷款的债权出售给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这些机构再将抵押贷款债权重新打包成抵押贷款证券后出售给银行、公募基金、对冲基金、退休基金等,即“次级按揭债券”(Sub-primeMortgageBonds),而且有信用评级公司如SRP(标准普尔)给债券评定信用等级。由于次级按揭债券的年收益率也比相同信用等级债券高出30%左右,次级按揭债券不可避免成为各大金融机构追捧的对象,其持有者众多,据估计次级按揭债券在美国的发行规模已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还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6家中资银行。但是,伴随近年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引发房产价格的下跌及贷款利率的提高(美联储将利率从1.25%连续17次上调到5.25%提高了4个百分点)引致借贷成本的上升,次级市场借款人越来越难以按期偿付贷款,当次级贷款人的违约率升高之后,这些债券的信用等级便被债券评级机构调低,债券的价格因受到影响出现大跌,债券甚至无人购买。美国次级按揭贷款风险先是触发房地产按揭贷款机构破产,然后沿着业务链条逐渐波及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以及保险公司、养老金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进而向欧洲、澳洲和亚洲等地的金融机构扩散,并引起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据预计,今后两年美国按揭贷款坏账总额将达到2250亿美元,如果房价继续下跌,这一数字将增加到3000亿美元。

原因之一是次级债券的信用评级问题。所有的次级贷款债券中,大约有75%得到了AAA的评级,10%得了AA,另外8%得了A,仅有7%被评为BBB或更低。实际情况是,2006年第四季度次级贷款违约率达到了14.44%,今年第一季度更增加到15.75%。Alt-A和次级债两类证券的违约率可能会随着美国房价的大跌而急剧增加。四大评级机构从美国按揭贷款评级中获得的收益累计超过30亿美元。由于为投资银行发行的各种创新工具提供评级成为其业务的主要收入,因此评级公司很难对按揭贷款证券MBS给出中立的评级判断。

原因之二是流动性不足问题。由于美国经济正处于通货膨胀加速阶段,美联储不得不以更快的速度加息以缩紧银根,这使得许多贷款者入不敷出,大量次级按揭贷款变成坏账。在这种情况下,大银行不再继续向住房按揭贷款公司提供融资,住房按揭贷款公司濒临破产。

原因之三是迄今为止,美联储对此问题的严重性没有予以清晰的阐述。这也许是因为次级债问题已多次发作,其中1998-2000年间次级贷款的贷款损失率一度曾经高达4.5%,而在2001-2002年间,美国次级债也因新经济泡沫的破裂,而有短暂的拖欠率大幅上升到11%-12%的记录。但是从美联储官员的言论来看,问题似乎被轻描淡写。伯南克曾表示,次级贷款是个很关键的问题,但没有迹象表明正在向主要贷款市场蔓延,整体市场似乎依然健康。

原因之四是道德风险。在全部MBS当中,大约70%左右和GinnieMae、房地美和房利美相关。而这三家机构都具有美国政府信用支持。这种政府支持机构的建立用意良好,是为了中低收入阶层能够享有住房保障,但是其存在严重扭曲MBS的风险收益现象。因此,政府信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市场信用,并带来道德风险。

三、美国次级债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涉及主体众多,其影响范围也较广泛。首先,次级债危机对美国经济影响表现在四方面,一是次级按揭贷款危机将进一步导致房地产信贷资金收紧,若房地产库存压力进一步加大,可能导致美国房市继续衰退。由于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对美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迅速下降,从而拖累美国经济增长;二是次级按揭贷款问题已令全球投资者对美国房地产、金融业产生担忧,从而引致美国股市继续下跌;三是为延缓次级债问题的蔓延和爆发,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日益增加,美国国际收支对资本内流的依赖也会加深,再加上次级债通过居民消费滑坡拖累美国经济,最终可能会加速美元的疲软,美元利率和汇率双双向下调整不可能不对欧洲和东亚带来压力。四是次级债危机不仅使包括以对冲基金为主的美国富裕群体的财富缩水,也使得投资次级债的美国养老、医疗、保险等基金也面临较大挑战、受损较为严重的一些州政府已经通过大规模提高交通违章罚款来作为应急措施。综合来看,美国经济在中期内面临调整压力。

其次,从金融主体看,一是导致众多经营次级按揭贷款业务的机构被迫停止业务,或者倒闭;二是持有次级按揭贷款(包括证券化的)资产的公司,包括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大型银行、保险公司等,面临资产严重减值的损失;三是“传染效应”,相关次级按揭贷款金融机构关门或亏损,进一步引发银行等最终贷款者快速收紧信贷,从而影响金融业经营甚至整个经济的景气度;四是“羊群效应”,相关次级按揭贷款金融机构关门或亏损,也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引发更大的金融危机。

再次,金融市场看,美国金融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可能引发全球股市、汇市、黄金、原油、铜类等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一是股票市场,由于美国次级按揭问题引发信贷危机,投资者开始担心信贷问题是否会演变成整体经济市场危机,纷纷出售股票转而持有现金,导致美国股市出现剧烈波动,道琼斯工业指数连续下挫。同时欧、美、日、韩以及中国香港股市也由此遭受重创。二是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蔓延到了国际油市。8月6日隔夜市场,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纽约、伦敦两地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下跌幅度都超过3美元。三是期货市场。因美国次级债问题再传恶讯,纽商所(NYMEX)9月份交割现货黄金最低跌至659.60美元/盎司,与上一交易日相比下跌16.05美元。有色金属市场同样承压下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一度探低7362.5美元/吨,与上一交易日收盘价相比跌去了217.5美元,跌幅达2.87%;铅、锌、镍、铝等金属期货紧随铜价下跌。

四、美国次级债问题对中国的影响及启发

如果美国次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

第一,如果美国次级债危机引起全球对冲基金调整自身资产组合,增加流动性资金的比例,那么可能造成国际短期资本从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撤离,可能导致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下跌。资本市场全面下跌引致的财富效应可能抑制国内总消费,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第二,此次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使全球流动性由过剩转向不足,改变了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加息预期,甚至有可能导致美国提前减息,这给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带来压力。如果美联储提前降息,则使中美利差收窄,在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下,长期来看,必然吸引更多的热钱流入中国进行套利和套汇。如果央行停止加息,又将使通胀升温下的负利率程度更为严重。因此,下一阶段,人民币将面临着更大的升值压力。

第三,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将导致美国市场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下降。由于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国之一,这场危机将迫使那些依靠政府“扶贫政策”住上别墅洋房的美国人,为了还贷而紧缩消费开支。一旦美国消费市场疲软,又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的出口必将受到冲击。

第四,随着我国金融业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由于受到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大幅度波动,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性。

五、本次美国次级债危机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发

一是在经济金融高位增长时期,应切实防止资产价格过快攀升和资产泡沫的堆积,避免因资产泡沫破裂导致经济金融波动的风险。次级债危机再一次向我们表明,资产价格虽然是一种虚拟经济元素,却隐藏着相当大的破坏力,其过快攀升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造成巨大伤害。

二是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尤其应防止过度负债消费的过快增长。近年来,我国住房信贷、住房抵押消费贷款增长很快,并且迅速成为商业银行重点发展的高盈利业务。但随着货币政策的进一步紧缩不可避免,个人贷款的违约风险增加。因此,为确保金融稳定,监管层应通过多种调控措施,遏制负债消费过快增长的势头,减少其可能给经济稳定增长带来的负面效应。

三是稳步有序地推进金融开放,当前尤其应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风险对境内资本市场的冲击。对目前我国还处于建设初期的金融市场来说,市场规模、金融产品以及抗风险能力都尚待完善,因此稳步有序的金融开放至关重要。虽然目前我国还实行资本项目管制,但事实证明,相当数量的境外资金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境内,加剧了境内的流动性过剩。鉴此,应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防止其对境内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四是中国商业银行应充分重视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并通过开展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来促使机构投资者和商业银行共担信用风险。除此之外,中国商业银行在提供住房抵押贷款时还应该实施严格的贷款条件和贷款审核制度,并切实防止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等资本市场。

最后,中国必须要关注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包括里面的衍生工具,以及具体交易机制,加强国际财经问题的前瞻性研究,以助于采取措施应对外来危机的冲击和影响。

参考文献:

[1]何韧.“商业银行次级债券产品设计的比较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5,6.

[2]易宪容.“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对中国的警示”,《时事资料手册》,2007,5.

[3]冯科.“从美国次级债危机反思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南方金融》,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