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2:20:39

尺度范文篇1

事件始末

我所在的公司,只有五十几人。树不大枝杈却多,刚进公司时,总听大家议论,说这个人和董事长关系密切,那个人跟总经理是哥儿们……我就像迷失在树丛里的一只小虫,一时搞不清头绪。

Emily是办公室副主任,初到公司时Emily热情地帮我填表格,带我到各个部门参观,她告诉我办公室里每个人的背景、特征,很自然,我把Emily当成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我的办公室里,只有5个人,居然分成了4派:坐在我对面的两个男人,据说一个是董事长的人,一个是总经理的人,谁都不是“省油的灯”。部门主管对这两个人表面上毕恭毕敬,暗地里处处提防,每当这时,我就成了一粒香果子,两边的人都往我这儿凑,或是发泄心中的不快、或是有意要我出面调停。可一旦人家联起手来,我多半还是凶多吉少。

我很自然地把心中的烦恼向Emily倾诉,办公室的茶水间成了我们的苦情商谈室。直到有一天,我的主管找我谈话,他警告我:如果对工作有什么意见,应该直接反映给他,不要在外面说三道四,长此以往没有团队精神,就请另谋高就。上司的话让我哑口无言,谁让我确实说过“我的上司与同事间的明争暗斗无聊又幼稚,一点职业精神都没有”之类的话。它们是怎么传到我上司的耳朵里呢?

谁是告密者

三个月后的一天,我无意间路过上司的办公室,“Emily你说陈志刚说我苛刻,这个小孩真不知天高地厚……”我的血液几乎凝固,竟然是Emily,愤怒让我忍不住想去质问她,可我很快就冷静下来。“是我太轻信人言了,Emily能在第一次见我时跟我讲别人的是非,她也会背着我,去讲我的是非。”都怪我有眼无珠,不能怪任何人。看来我只有装做什么都不知道,对Emily敬而远之。

告密者的结果

没想到更让人气愤的事在后面,Emily竟然升职了,成为了办公室的主任。我和她现在已经无话可谈了,但我的工作总会与办公室有交集,这种滋味真难受。我不禁怀疑我的生活观,难道这是一个“告密者生存”的职场吗?在这种工作环境里哪还有安全感可谈?

尺度范文篇2

事件始末

我所在的公司,只有五十几人。树不大枝杈却多,刚进公司时,总听大家议论,说这个人和董事长关系密切,那个人跟总经理是哥儿们……我就像迷失在树丛里的一只小虫,一时搞不清头绪。

Emily是办公室副主任,初到公司时Emily热情地帮我填表格,带我到各个部门参观,她告诉我办公室里每个人的背景、特征,很自然,我把Emily当成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我的办公室里,只有5个人,居然分成了4派:坐在我对面的两个男人,据说一个是董事长的人,一个是总经理的人,谁都不是“省油的灯”。部门主管对这两个人表面上毕恭毕敬,暗地里处处提防,每当这时,我就成了一粒香果子,两边的人都往我这儿凑,或是发泄心中的不快、或是有意要我出面调停。可一旦人家联起手来,我多半还是凶多吉少。

我很自然地把心中的烦恼向Emily倾诉,办公室的茶水间成了我们的苦情商谈室。直到有一天,我的主管找我谈话,他警告我:如果对工作有什么意见,应该直接反映给他,不要在外面说三道四,长此以往没有团队精神,就请另谋高就。上司的话让我哑口无言,谁让我确实说过“我的上司与同事间的明争暗斗无聊又幼稚,一点职业精神都没有”之类的话。它们是怎么传到我上司的耳朵里呢?

谁是告密者

三个月后的一天,我无意间路过上司的办公室,“Emily你说陈志刚说我苛刻,这个小孩真不知天高地厚……”我的血液几乎凝固,竟然是Emily,愤怒让我忍不住想去质问她,可我很快就冷静下来。“是我太轻信人言了,Emily能在第一次见我时跟我讲别人的是非,她也会背着我,去讲我的是非。”都怪我有眼无珠,不能怪任何人。看来我只有装做什么都不知道,对Emily敬而远之。

告密者的结果

没想到更让人气愤的事在后面,Emily竟然升职了,成为了办公室的主任。我和她现在已经无话可谈了,但我的工作总会与办公室有交集,这种滋味真难受。我不禁怀疑我的生活观,难道这是一个“告密者生存”的职场吗?在这种工作环境里哪还有安全感可谈?

尺度范文篇3

一、司法不公的内涵

我国理论界关于“司法”一词的含义,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学说:一是广义说,认为司法是指适用和执行法律活动,凡是能适用和执行国家法律的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都可以称为司法机关。二是中义说,认为司法是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适用法律处理诉讼案件的专门活动。该说目前是我国的主流学说观点。三是狭义说,认为司法指法院裁判纠纷的活动,司法权也就是指审判权。我国立法对司法的界定。第一,在我国《宪法》条文中没有出现“司法”以及与“司法”相关的词。在国家根本大法层次上未对“司法”作出划一的规定。第二,我国《刑法》第94条规定:“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人员”,从该条的立法本意来看,显然认为应该对司法和司法权作广义理解。本条实际上是立法对理论界司法广义说的一种限定性规定,未包括律师、公证和仲裁等人员。一般认为,司法公正是法律公正的一种,是一种动态的法律运行的公正。具体而言,它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司法机关将程序法和实体法公正地适用于具体的人或案件的国家特殊活动,其基本内涵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主要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个方面。能够导致司法不公行为的主要是国家司法公职人员,利用行使司法权职务之便进行贪污贿赂,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破坏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职务犯罪行为。鉴于此,本文采用上述限定性的司法广义说,也即我国《刑法》第94条规定的负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因职务犯罪而导致的司法不公问题,其中应当还包含司法过程中律师、公证和仲裁等具有中介、自律性质的人员同前述人员相互勾结,利用司法权形成的共同犯罪而引发的司法不公问题。

二、评价司法不公的两种类型

评价司法的公正与否,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评价本质上属于认识活动。评价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其指向的实践性和可再评价性的内在特点决定了:对同一评价客体,由于不同评价主体自身素质和认知水平的差异,各评价主体所站的角度和所持的标准不同,则评价结论会不同。因此,在评判司法不公过程中,要慎重分析两方面的因素。

(一)评价的主体类型某一项司法决定或某一司法作为总会招致诉讼内外两类主体的评判,一类是内部性主体评价,即介入司法诉讼过程中的人的评价,具体包括案件当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司法者自身的评价;另一类是外部性主体评价,即诉讼活动外的其他主体的评价。内部性主体评价。案件当事人由于与案件本身有利害关系,鉴于自身利益考虑,其评判某一司法决定或作为结果必然不一,也很难客观;其他诉讼参与人也会由于立场、认识层次、认识深度以及自身素质的差异,对同一司法决定或作为的评判得出不同结论;司法者自身,案件的承办人和其他司法人员由于个体法律素质、修养和经验的千差万别,对某一司法决定或作为的看法和评价也存在一定差别。外部性评判。许多因素影响司法公正的外部评判,如不直接触及该案件的司法过程,其判断的客体就具有间接性和传闻性,判断客体可能已经失真;关注者或者评价者有自己的价值视角,这种特定的价值视角会形成对司法过程和结果的不同认识;判断者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与裁判者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差异。这样一来,裁判者与利害关系人和非利害关系人之间对裁判过程和结果的正义性的认识也就必然存在差距,从而导致外部评价的不对称性。由此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对某一司法决定或司法作为公正与否,因评价主体利益冲突、价值取向、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而内外有别,会得出不同的评价结论。

(二)评价的对象类型

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首先表现在个案裁判出了问题,因此关注个案评判是主要方面,但同时也要兼顾类案评价。在个案评价中,判断一起案件办理的公正与否,往往难以把握,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人的因素、法律因素、评价标准因素等等。在判断司法公正的过程中,要对比个案和类案处理,进行类推思维,采用法律推理等方法,予以全面综合的评价。由此可以进一步探析导致个案处理差别化甚或司法不公的原因,深入分析其背后是否存在职务犯罪问题。

三、司法不公的评价标准

上述两种评价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只能为我们分析论证司法不公提供参考,为查办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提供线索。要真正客观判断诉讼过程中一项司法决定或一次司法作为的公正与否,应当具有一定标准。下面从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分别予以阐述。

(一)司法不公的实体判断标准

实体公正主要是指通过诉讼过程而体现出来的案件处理结果(包含诉讼过程中的阶段性处理结果,比如立案、逮捕、起诉等等诉讼各环节)的公正。司法不公的实体判断要素主要有:

1.客观。无论刑事或者民事案件,实体上处理的客观性主要表现为:一是违反实体法的行为客观存在,违法的前提是实施了某种实体法所禁止的行为。二是危害后果的客观存在。三是各类法律责任的客观存在。

2.法定。实体处理必须符合法定原则,这一点在刑事法域尤为重要,也即罪刑法定原则。在现代法治国家,任何一项公正的刑事实体裁判必须符合实体法关于犯罪和刑罚的具体规定的裁判。在民商事案件的裁判要注意约定在先,利益衡量等裁判原则和方法。

3.适当。在实体处理中,适当性是指责任与违法应该保持一种相对均衡的关系,即权利、义务和责任均等或大致均等。

4.一致。即相同情况同等对待以及“判决的外溢性”。就实体裁判定罪而言,要求法院对犯有相同性质之罪的人均应确定相同的罪名。就量刑而言,要求法院对犯有同等危害程度之罪的人课以同等的刑罚。民商事案件的裁判同样有此要求。

5.个别。就刑事法域而言,裁判的个别性最终要落实在具体的刑罚裁量之上,即根据犯罪者个人的具体情况酌情判处刑罚。

在司法实践中,不能完全排除一些影响案件事实认定的制约因素,并由此导致司法不公的现象。比如,司法人员的司法能力与经验、发现事实真相的科技水平等等。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司法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获得案件事实真相是可能的。尤其是,要严厉打击那些违反证据规则、在认定案件事实上玩弄花招并以此为托辞、深藏在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

(二)司法不公的程序判断标准

程序公正的一些基本标准是据以判断查办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的程序标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参与及其派生的程序公开、平等。主要是指当事者能够富有影响地参与到程序之中并参与决定结果的形成发挥其有效的作用。除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或国家机密外,一般情况下采用程序公开。在公开场合和条件下辩论和质证,程序活动过程对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及社会公开进行并告知保障参加机会。程序中的决定者无差别地对待双方当事人,给予同等的参与机会,包括提供证据的机会、论辩的机会等等。

2.和平和人道。在程序中,不得有刑讯逼供、非法拘禁、暴力取证罪、虐待等非人道的行为。在程序运行中对人性、对人的尊严的尊重,其中包括个人隐私的尊重。

3.中立、自治和理性。这主要针对程序决定者来说的。决定者的利益、态度甚至外观均保持超然和不偏袒任何一方;程序的决定排除外部干扰,在决定结果的产生方面只承认程序内的所有信息,惟程序具有决定作用,排斥程序外的其他因素的考量;在法律程序中证据分析与法律推论过程均须符合理性的要求,而不能是凭直觉的、任意的和随机的。

尺度范文篇4

关键词: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制造;改进办法

微米是非常小的距离单位,即0.001mm,这种尺寸的工件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被广泛应用,但在军事领域等特殊领域,微米工件和中间尺度工件又不可或缺,因此对其制造工艺、面临的问题、解决的思路进行探讨十分必要,有利于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制造的现有技术

1.1激光加工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是目前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制造的主要技术之一,由于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制造所涉及的部件、数据较为精密,传统技术往往难以进行加工,激光技术具有精密度高的特征,而且其控制通常是智能化的,因此被应用于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制造中。1.2超声波加工技术。超声波加工技术主要用于脆性材料加工,包括玻璃、陶瓷、硅、石墨等,超声波能量可以实现微蜂巢等小零件的微细加工,其原理是共振系统等,脆性破损去除材料加工是超声波加工的主要对象。1.3磨料流动加工技术。磨料流动加工技术,是指利用带有研磨剂微粒的介质,通常是流动介质,进行加工,其具体流程是在一定压力下使介质流经工件的表面,通过细微磨损去除表面的毛刺等。因此,磨料流动加工技术主要用于锐边修整和毛刺去除工作,主要针对工件的表面[1]。

2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制造面临的问题

2.1商业化水平问题。通常,大部分的民用领域、商用领域、工业领域用不到微米和中间尺度这种微小工件,只有包括军事领域等一些特殊行业有需求,而我国军事工业几乎都是由独资国企负责,这即是说,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目前几乎没有商业价值。需要注意的是,现有技术的交流层面、范围也是极其有限的,部分科研团体无法接触到这些技术,尤其是民间科研团体,这也给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制造的发展带来了困难。2.2工艺问题。工艺问题是限制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制造发展的核心问题,总体来说,现有的制造工艺虽然能够完成工件、机械制造工作,但受限于加工方式,很难做到量产,而且破损的可能性也是较大的。同时,社会是持续进步的,很多从前被认为是不可能应用在民间的科技已经实现了普及,比如最初只用于军事领域的计算机。微米和中间尺度工件将来是否会应用到民用领域,谁也无法预知,但可以确定的是,现有工艺水平很可能无法满足未来的大规模需求。2.3理论层面的问题。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实践,但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成熟的理论可以极大程度提升事物发展的速度,就如地心引力理论、经典力学理论、牛顿三大定律的出现可以迅速提升物理学水平一样,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制造理论,目前主要还停留在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磨料流动加工阶段,对于新的加工工艺、材料,或者没有认识到其可行性,或者可行性较差,无法应用。总体来说,理论层面的问题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制造的发展[2]。

3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制造的可行思路

3.1加强商业化建设。将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制造推向商业化,是推动其发展的有效有段,具体措施包括扩大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应用的范围、加强技术交流、对相关机械进行推广普及三个方面。扩大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应用的范围,是指在现有应用的基础上,设法寻求其他可以应用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的领域。通常来说,军事的进步离不开高新技术,因此,高新技术行业很可能需要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如移动电话、单片机等,移动电话、单片机的智能化趋势是其发展的一大特征,但其体积不可能随着功能的提升不断加大,部件小型化是其发展的未来特色,可以以此作为研究方向,尝试使用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加强技术交流,是指各地的科研团体应该在技术有所突破的情况下,进行广泛的沟通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推进技术发展。目前,由于对专利的看重,很多技术缺乏交流,致使发展停滞不前,在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制造方面,各相关单位、团体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共同推进其进步[3]。对相关机械进行推广普及,可以有效拓宽其市场、增加客户群,当用户发现微米和中间尺度相关机械能够为生活、生产带来便利,其商业化水平会自然提高。3.2加强工艺研究。加强工艺研究,有赖于科技的进步和商业化推广。科技进步可以提升工业制造和生产水平,其中包括精密工件和设备加工,其具体方式可以包括提升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的精度等,尤其重要的是,通过科技进步,设法使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制造实现量产,这是目前该技术最主要的发展难题。商业化推广可能从客观需求和经济效益实现两个方面刺激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制造相关工业,通常,现代社会发展离不开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正如丝绸之路、新航路的开辟一样,商业化手段的刺激有利于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制造工艺的进步。3.3进行理论研究。理论源于实践,又可以反指导于实践,在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制造相关研究中,工艺的进步、商业化水平的提升固然是重要的,但理论研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论研究包括可行的加工手段、可用的材料两个方面[4]。加工手段的理论研究是指在现有手段的基础上,能否发现新的可行办法,比如通过对材料活性的研究,通过化学方式制作工件等。可用材料的理论研究,是指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寻求可用的新型材料,如复合材料等。

4结语

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制造的出现,是工业发展的成果,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尚存在商业化水平不高、工业不够完善、理论知识缺乏等问题。人们应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促进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制造理论和相关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平.关于微米和中间尺度机械制造问题的分析[J].科技展望,2016,(35):46.

[2]裘祖荣,石照耀,李岩.机械制造领域测量技术的发展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0,(14):1-11.

[3]尹瑞雪,曹华军,李洪丞.基于函数化描述的机械制造工艺碳排放特性及其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9):2127-2133.

尺度范文篇5

一、建立人文尺度的必要性:建筑的属人性

建筑是为社会服务的,是为公众服务的。它不是纯艺术的创作,而是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的约定俗成的一个部分。建筑是一种人工的自然物和由人造成的自然环境,其产生和发展都直接来源于人的需求,它是人类聚居的环境。“从原始时代的树巢土穴到后来的村镇和城市,我们都可以看到聚居的存在和重要性——只有单个建筑(shelter)的概念,而没有聚居(settlement)的概念,似乎不能完整地解释当今村镇城市以致特大城市的建筑发展现象,以及人类对环境建设的重大要求。”可见,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环境,也是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文化符号。建筑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我国著名的建筑师布正伟认为:“建筑是人类用物质去构成以精神去铸造的不断变换着的生活容器。”可见,建筑是人的精神力量的一种外在体现,可以说,没有人的存在,就无所谓建筑的发展。

建筑作为人类生活活动和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它既不像仅仅作为“遮风挡雨”的庇护所(它严格说来是不能称之为“建筑”的)的“房子”(house)那样,主要只具有物质性的一面;也不像文学、绘画、音乐、戏剧和电影等“纯艺术”那样,主要只具有精神性的一面,而是两者兼而有之,是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比如说建筑一般都具有物质性的使用功能(安全和舒适),要在物质条件的限制下利用一切可能的物质手段才能完成;另一方面又有精神性的表现,如建筑的一般的形式美感,能使人产生美的愉悦,或造成一定的情绪氛围,形成环境气氛,有时甚至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震撼人的心灵。物质性和精神性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但我们往往忽略了其精神功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建筑是一种多元复合结构的现实形态,其中既有自然科学的成分,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可以说建筑是一种以进步的自然科学知识建构起来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容器它几乎包含了人类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哲学和宗教的所有内涵。难怪雨果说:“人类的全部思想,在这本大书和它的纪念碑上都有其光辉的一页。”因此建筑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反映和体现了人生的需要的层次和水平。同时也正因为它是一种人工的自然界物和人造的自然环境,所以自古至今的建筑都是在人为的努力和自然的制约两种张力的相互作用中变化发展的,因此又可以说建筑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反映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层次和水平。

盖房子的确是为人居住的,供人居住的房屋也的确是物质的,但人类的居住并非只是一种简单的孤立的行为,他们总是要聚而居之,而聚居就要形成群落就要建造村镇、城市,就要结成各种社会关系,就会有不断发生的公共性和私密性活动。因此,我们对建筑的认识,首先必须明确“建筑”不是抽象、孤立的巨大物体或空间,而是一种“人居环境”。环境的创造乃是人们有目的的行为,一切环境的创造都是因人而创造,并因人而实现其价值的,没有人,建筑环境就没有意义。其次,建筑环境作为人们赖以生存于其间的物质对象和场所,需要我们去经营,对它的经营乃是为了人们的需要和利益,忽视了人,我们的工作便失去了目的和重心,也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建筑不仅仅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问题相关,而且与人的生活和社会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筑是为人而存在,为人服务的。而且从社会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人类文化、艺术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之于我们的真正重要性在于它同生命活动的本质和内在的关联,或者说,在于它鲜明而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根本的属人性。当代建筑活动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和矛盾,基本目标的迷失,价值意义的混乱,思想行为的盲目,场所感的消失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归因于对建筑人文价值与人文属性的漠视或遗忘,而漠视或遗忘的原因又显然在于现代人严重地割裂了建筑同生命活动的根本联系。其实,“大写的人,这就是衡量建筑的真正尺度。”只有以人类的存在意义和实际需求为核心,建筑行为才不会迷失其方向。

二、当代建筑误区:建筑行为对人的遗忘

美国建筑史学家威廉?寇蒂斯(WiliamJ.R.Cur—tis)在《1900年以来的现代建筑》(ModemArchitectureSince1900)一书的序言中指出:“当前,现代建筑正处于另一个危机阶段之中,许多信条遭到诘难和否定,留待人们去观察这究竟是一场传统的崩溃呢,还是一场新的统一之前的危机。”随着近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带来了建筑事业的繁荣和思想的解放,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和矛盾。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它对人类生活的内容和方式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经济上,也许建筑的经济性是目前大多数人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并不富有,许多人尚未获得足够的甚至基本的居住条件的国家来说,这无疑是无可厚非也非常必要的。但是这种对经济性的过分关注往往伴随着对人的终极关怀的遗忘,这种关注也就将失去其本来的意义,甚至走向反面。现在各地的房地产商把追求最大的产出投入比和回报率作为指导建筑行为的唯一准则,于是不顾环境条件,不顾公众需要,使不计其数的旅游度假区、高级住宅区、别墅区星罗棋布、遍地开花。这样的开发区,不论城市大小,不分东南西北,从形式到风格,从模式到内容,都如同标准件,一份图纸小修小改四处套用,既合乎“时尚”又免除了设计的周折,做到了“多快好省效率高”。结果是神州大地建筑通用化而毫无个性。而且由于这种开发不是从人的现实需要出发的,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致使规模宏伟的高级写字楼、度假村、别墅区等建筑成后长期无人问津,造成极大的浪费。一代人的政绩,需要几代人来偿还。如果这些被浪费的资财用于“安居工程”,大可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成为现实。可惜的是,在我们当前的建筑活动中,建筑的“主人”与建筑的使用者之间的分离和矛盾十分明显。因为建筑的“主人”大多并非建筑的直接使用者,而主要是各级行政领导或房地产开发商,他们对建筑活动的干预往往并非出于对使用者的生存与生活的现实问题和需要的考虑,而是其他各种各样的目的和追求。对开发商而言,追求尽可能高的投资回报率是情理之中的事。他们有时甚至会通过投机和牺牲公众的利益来换取更高的利润,这当然会导致对建筑的基本目标的偏离。实际上,所有的建筑,都必须与其周围的其他建筑或环境保持整体上的一致性才可能是成功的“作品”。美国建筑师霍雷肖?格林诺夫(HoratioGerenough)认为:“适合性法则是一切结构物的基本的自然法则。”举例来说,杭州西湖之美,在于她那全局景观的优美而非一种壮美。北高峰、南高峰以及宝石山上的宝塔,对于有平远特征的湖面来说.都起到了争相辉映、协调一致的良好作用,然而近年来在湖滨出现了“飞来峰”,几十层的现代化建筑为平静娴美的西子湖牵强地穿上了一套别扭的西装。“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子湖在“飞来峰”的重压之下就很难有昔日的妩媚动人的魅力了。

许多地方的行政长官为了在政绩考察中有所表现,忙于在任期内完成一些项目,这些项目往往缺乏科学论证,盲目追求高速度,而且互相攀比,以求表面上繁荣昌盛,大有“放卫星”势头。他们只顾自己在任时有风光的“政绩”给上级看,但全然不管实际的效益。在这样的心态和风气之下,建筑本身的特性、规律和功能往往被人们置诸脑后,另一方面他们同时也赋予了建筑以新的“功能”——建筑主要是各级领导彰显政绩的砝码。于是很多大型的建设项目,没有经过细致的可行性研究,更不必说深入地考虑人的生存和生活的现实问题和本质需求了。公众的角色被遗忘了,消费者的需要与利益不是建筑行为的首要目标.建构起来的不是人们温暖的家或是方便的公共设施,而是用于彰显行政官员政绩或记载投资者的“丰功伟绩”的“纪念碑”。

当代中国的建筑行为过多关注建筑的外在的形式而忽略乃至遗忘建筑的主要消费者——公众的物质精神需要和利益还有其深层的文化上的原因,这就是流行于西方而又在逐渐影响我国的大众文化的潮流。大众文化并非真正是大众的文化。它的特点是平均化、标准化和无个性化。它对于我们今天的建筑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在很多方面是负面的。总起来说,它在无形之中导致和鼓励了建筑师们创作灵感的缺失,理论的空洞、平庸和肤浅,造成了表面多样繁荣的建筑活动背后实质的贫乏、单调和趋同。伴随着大众文化、商业化的发展,我国建筑活动中价值观念混乱,场所感丧失等问题日渐突出,建筑同人的生存和生命活动相分离的矛盾日益严重。李鹏程先生说:“处在‘大众文化’过程中的生命存在是一种无根基的、飘浮着的非确定性存在.在肆意的狂欢和迷恋之后或者在其间隙,它也总是在追寻自己的根基,总是在追寻自己所处的世界的整体性(家)和自己生命存在的前景性(路)。”大众文化与以真善美为目标的文化艺术不是同一回事,它们指向的只是某种外在目标,关注人的生理需要和物质欲望,却不关注人的自我完善。

在大众文化物质喧嚣的背后深藏的是一种非理性的迷狂意识。以满足物欲和感官刺激而取消价值理想和价值判断。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马尔库塞认为,大众化一旦浸入人的灵魂,就会使人们变成整个文化机器中的一个小机器,在低俗的感官享受中以一种所谓“幸福意识”取代“不幸意识”,或者说以沉沦和屈从取代了觉醒和反抗,最终掩盖了人的异化这一真相,也堵塞了人们对现实怀疑和反思的道路。因此他呼唤一种能重新铸造灵性的高级文化,以反对大众化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对抗大众文化对人们的麻木。大众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导致了今天建筑创作中普遍的平庸和肤浅,虽然这种影响所表现的方式各种各样,但实质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对建筑活动中人文价值和理想的蔑视。建筑行业中大众文化的幽灵使得建筑活动流于形式,不再思考人的实际的和本质的需要。人们生活于“遗忘”了人的建筑中,很难说生存和生活的实际需要得到了真正的满足。偏离理性而遗忘了人的建筑行为正在走向无序和困境,寻求当代中国建筑出路的任务紧迫而又艰巨。

三、当代建筑的出路:人文尺度的重建

要使当代无序的建筑行为步人正轨,就必须重建建筑理性,避免建筑行为过多地受政治、经济和其他私人性目的的干预。而重建建筑理性的核心则在于树立对建筑行为进行批评和反思的人文尺度。作为建筑的聚合体,城市中昔日那些供人们锻炼、小坐、嬉戏、休憩、会友、谈心的户外活动场所消匿了,取而代之的是规模更大、内向孤立、各自为政的“纪念碑式”的建筑物,那些有利于交往、具有清晰可识别性的令人倍感亲切而又舒适的街道变成了车水马龙的纯粹的交通渠道,广场成了无明确范围的巨大的“空间”,城市则成了人们互不交往、素不相识的黑匣子,在这样的城市中,“人”被“遗忘”了,被疏离化了,成了被建筑隔离而孤独的无根的飘荡者。建筑活动中人文尺度的确立,已是刻不容缓。

人文尺度是基于人文精神而对建筑行为进行考察的一种尺度。人文精神是自由、自觉超越的精神,是对人性、人道、人的文化和历史、人的存在与价值等全面的尊重和关怀,而不是有意加以忽略或抹杀曲解,以免使人混同于人之外的其它存在。“人文也是伴随着与天文的对举而出现的。我们所讲的人文更强调了它与自然的对举,因为人之为人就在于他脱离了自然状态。”我们所说的人文精神,在通常意义上是指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人类的痛苦及其解脱的思考与探索。因此,人文精神便具有了终极关怀的属性,显示了人的终极意义与价值。而在建筑活动和评价中,人文尺度的确立,目的在于发掘和重建建筑的人文价值,为人们寻求、发现和设计出生活与生命精神的理想之境。人文尺度作为哲学反思的根本尺度,具有为反思奠基和定向的作用,为我们对当代建筑行为提供了一个总体的视角和倾向。因此它是根本的、终极的和不可或缺的。当我们以人文尺度来考察当代建筑的现状时,我们发现在其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日渐分裂,工具理性压抑着价值理性。其结果是物役性取代了精神品性;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取代了对理性价值的崇尚;短期行为取代了终极关怀。大量的建筑活动成为开发商追逐利润的纯商业行为或行政长官捞取政治资本的工具,而不再关怀人的生存和生命活动,这就背离了建筑的根本性质与目的。因此在建筑创作和批评中,唯有以人文尺度为依据,才可能判别建筑行为是否真正强化和改善了而非破坏了人的生存和生命活动。而其他的一切尺度,无论是科学的、艺术的、逻辑的、感官的尺度,还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尺度,都只是外在的衍生性的尺度。如果我们在建筑活动中丧失人文尺度,那么建筑活动即使有再多的“创作”和“成就”也难免走向本末倒置、丧失其自身的意义的命运和境地。

在对建筑和建筑活动进行批判、反思和评价的过程中,人们所获得的是对建筑及建筑行为的总体的印象和体验,而不是分析推理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它表明了人们所关注的建筑的焦点,不是“建筑物”,而是自己对于建筑的感受和体验,这就决定了建筑以人为本的问题意识和尺度。只有以人类的存在意义和实际需求为核心,建筑行为才不会迷失其方向。一个平凡的生活空间,表面上看来并没有太多的意义,但在人的参与下就大为不同,对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来说,人及其活动是最能引起人们关注和感兴趣的因素;建筑环境中人的生活空间比建筑物本身更为根本、更有意义。因此日本的建筑师丹下健三指出,在现代文明社会,所谓空间,就是人们交往的场所。因此,随着交往的发展,空间也在不断向更高级的有机化发展。建筑环境在人的交往中起到了场所、背景和媒介的作用。动物要以洞穴来遮风避雨,有安全和归属的要求,但它们没有更高的要求。而人除了生理的要求之外还有更高的要求,即心理要求或精神要求,建筑首先和最起码的要求是能遮风挡雨,保证自己的生命财产不受侵害,然后是提供尽可能适宜的物理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噪声等级等),然后是心理方面(如私密性、归宿感、交往的可能性等)。在交往的过程中,又引起了人际关系的问题,也就包括了尊重、自我实现等要求。美国学者欧文?埃德曼认为:“绘画可以被深藏于博物馆,诗歌可以被束之高阁,音乐可以掩耳不听,但是建筑物总要进人事务缠身、来去匆匆者的视野。”我们无时不在建筑的世界中生存,无时不在体验建筑。对建筑的体验实际上就是对自身和建筑环境关系的确认,从而也是对自身存在的把握和关照。从根本上讲,建筑不是一种独立自在的存在,它是在与人的现实关系中的存在,是在人的理解和体验中的存在。正如汉宝德先生所说的:“人文主义的建筑家所努力以赴的是把人性中高贵的品质呈现出来,提升人之为人的水准。”建筑本体意义上的属人性,在于它指向人的自身完善的终极价值和目标,因此建筑要真正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担当起自己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特殊使命。它要求建筑活动更加贴近公众,更加深入公众的现实生活,反映和满足他们的愿望和需求,反对和抵制一切不能造福于现实生活的观点和行为;另一方面,则要坚守建筑活动的终极目标和人文取向,保持现实的清醒的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避免建筑活动中的任何非人文化取向和本末倒置的追求。要走出建筑师毫无主动权而必须对业主唯命是从的怪圈,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我国建筑的设计、审批、管理等体制的不健全,使得从规划、设计到审批、投资以至于施工、管理都与建筑的使用(接受)过程相分离,同人的真实需要相分离。这就使得一些行政领导有可能不是把建筑作为人们生活的天地,而是作为自己的“功德碑”,从而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依据不是建筑能否满足人们生存与生活的需要,而是能否赢得上级领导的赞誉,获取升职的法码。因而许多建筑便不再是建筑师发挥专业特长而自由创作的成果,而是长官意志下的怪胎。可以说,很多大型的建筑项目,不是建筑:规划设计的,而是领导定样式,建筑师画图,施工队动手的产物。所谓的建筑规划,就沦为建筑师中流行的一句话那样:“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如领导一句话。”因此必须从制度上杜绝行政领导对建筑行为的过多干预,给建筑师以更多的自由空间,这样才可能使建筑师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创造出真正符合人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需要的“作品”。总之,建筑行为是为满足人的生存和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离开了对人的关注,建筑行为就将沦为无源之水。

尺度范文篇6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顺应了时展的潮流,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公平正义是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重要尺度,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

公平正义,从本质上说属于社会、道德范畴,它是衡量社会制度、系统、重要活动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尺度。无论什么时候、什么社会条件下,社会不公往往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则是引导人们不断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公平正义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有经济、政治的,也有文化、社会的;涉及整个社会生活,也涉及每个社会成员。从社会学角度看,公平指的是社会成员之间在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水平等方面比较接近,没有悬殊差距;正义则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等。然而,公平正义总是历史的、相对的,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只有在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人民成为国家主人的社会主义社会,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才具有了前提与基础。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越高,社会和谐的实现程度也就会越高。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而社会不公现象是引起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因为,社会和谐体现为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需求得到较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得到有效保障。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放到了突出位置予以强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只有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等环节入手,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建立起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保证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和社会生活,都能依靠法律和制度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才能充分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制度则是其根本保证。从一定意义上说,制度的生命力系于公平正义,制度的最大效用在于保障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而且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特别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既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各项制度设计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真正得到广大社会成员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同时,坚持按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保障社会正常有序运转,不断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尺度范文篇7

郑州、开封和洛阳位于河南省中心部位,同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洛阳西有崤山,北有邙山,南有洛河伊河,位于山谷中,相比之下,开封整体地势较为平缓,郑州北有黄河、邙山,西南有嵩山.为了详细地了解郑、开、洛三地的地表温度情况,将2011年的46期白天和晚上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去除研究区内被云覆盖的部分,还有37期数据可以使用,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找出了一年中白天和晚上的温度变化情况,分析了同一时期三地不同的温差,试图从区域尺度上发现城乡热环境变化的规律.

2分析方法

卫星遥感资料选用2011年MODIS11A的地表温度资料,地表温度采用了8d合成的平均温度.MODIS卫星遥感资料所用的投影方式为常规正弦曲线投影,格式是HDF-EOS.应用modisMRT工具将其投影方式转化为Lambert投影,数据为TIFF格式.应用ENVI软件的layerstack功能将图像叠加生成一个按时间序列排列的图像.应用ARCGIS软件对获取的图像进行了剖面分析.而后又用描述法对各地的温差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

3结果

从上图1可以看出,建设用地在全年中白天的地面温度变化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冬天,地面温度为0;另一种是在一年中的其余时间里,地面温度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区间中,但也随着季节的变化,经历了一个从逐步升温而后降温的过程,地面温度的最大值出现在初夏,到秋末地面温度降至零点.且从白天的地面温度图上可以看出,在1km的尺度上,整个城市的地面温度变化与土地利用方式密切相关.从上图2可以看出,建设用地在全年中夜晚的地面温度变化是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在春天时段,夜晚地面温度变化幅度较大,进入夏天之后,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到6月初温度上升到最大值,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8月初,而后地面温度又呈直线下降趋势.从夜间城市的地面温度变化来看,还呈现出明显的同心圆式的梯度变化,且这种同心圆有随着城市半径的增大,两圆间的间距也增大的趋势.这种梯度变化的另一个特点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同心圆半径有增大趋势,如图3所示.分别对洛阳市、郑州市和开封市的市中心与郊区的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进行了比较,并对这三个市的一年四季的热岛强度进行了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三个城市夜间的温差经历了先升后降,再升再降的过程,其中在第16期数据即时夜间市中心与郊区温差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市中心与郊区白天的温差变化冬天最大,温差最小值出现在第28期数据.对于热岛强度,从表中可以看出,市中心在冬天和春天的温差远远高于郊区,而在夏天和秋天温差要低于郊区.从全年数据来看,市中心温差在夏天最小,冬天最大;郊区的在夏天最小,春天最大.

4结论与讨论

尺度范文篇8

关键词:文化模式;民族文化性格;民族文化载体;开发尺度

学界普遍认为旅游开发会给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一系列的冲击。自2001年以来,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问题开始进入国内旅游学界的视野,学者们力图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寻找具有普适性的路径模式,但直到目前,这种努力仍没有成功。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保护亟待进一步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特质,在此基于民族文化性格梳理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适宜性,进而探寻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关于文化模式与民族文化性格的概念

(一)文化模式概念的提出

本尼迪克特将文化设想为一个有机综合整体,并将通常用于个体的心理学的概念运用到群体文化的分析中,她认为,民族文化是“人格的无限扩展”。在《文化模式》[1]一书中,本氏开创性地提出了文化模式的概念。本尼迪克特博士通过对美国西南部新墨西哥州的普韦布洛印第安人、多布岛上的多布人、美洲西北海岸印第安人文化精辟而深入的分析,将这些文化及其亚文化归入包括“酒神文化”和“日神文化”两种文化模式的分析框架。威廉•施特恩也将文化整体结构作为他哲学、心理学研究的基础,并坚持认为,必须把文化整体结构作为个体研究的起点,这观点无疑是精辟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民族文化模式原初酝酿并形成于原始、封闭的土著先民的日常生活中,却持续承传于之后的民族文化发展演化进程中,只要民族实体还存在,民族文化模式就会存在。虽然文化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却有着相对稳定的延续性和一致性;换言之,在现代民族文化模式背后,有着巨大的历史延续性。在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生物遗传性对民族的影响远没有文化模式本源和重要,真正把民族联系起来的是文化,亦即大家所共同拥有的信念和风俗。无论怎样,我们始终必须生活在我们自己的文化所设定的框架之中,亦即我们的文化模式之中。文化模式一旦形成,其惯性的力量是非常之强大的,个体对族群的文化模式显得无能为力,概言之,民族文化模式是具体民族所特有,为其成员所共享的行为套路、思维模式和心理特质。对具体民族文化而言,文化模式就是基于民族文化特质的文化显现,是民族文化心理学维度的民族文化性格。

(二)性格与民族文化性格

心理学认为人的性格指的是个体相对稳定、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内向和外向是荣格提出的人的两种性格类型,内向型、外向型和综合型是传统心理学对性格的普遍分类法。艾森克在他的个性问卷中将内向性格特质描述为“安静、内省、离群、独处、保守”;外向性格的主要特质有积极主动、活泼开朗、勇于挑战等;外向性和内向性均不明显,呈中和状性格的则属综合型性格。正如人格心理学家所言,现实中,每个人的性格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将纯粹内向和纯粹外向作为性格的两极,按个体心理活动外倾程度和内倾程度的强弱进行排列,内倾程度强于外倾程度则偏向“内向”,反之,偏向“外向”,不同的人的性格则是在外向与内向间呈线性分布的连续图谱,理论上,每个人都能在这条线上找到自己性格相应的唯一位置。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2],是有着相同风俗习惯及行为心理的个体综合,可视作放大的个体。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将文化比作个人,认为文化是“放大的人格”,呈现出稳定的心理趋向和性格特质。民族文化性格就是当我们把民族化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时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趋向和性格特质,是各民族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较稳定的文化心理特征,表现为民族活动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借鉴上述传统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的观点,结合本尼迪克特、米德等人的研究可得知:民族文化性格是民族“放大的人格”,类似“个体性格的放大”,传统心理学应用于个体性格的分类法也应适用于民族文化性格的分类。据此,从民族文化心理活动倾向的维度将民族文化性格进行分类,如果内向和外向是民族文化性格的两端,那么民族文化性格是在外向与内向间呈线性分布的连续图谱,理论上,每一民族根据民族文化性格特征及其差异,都能在这条线上找到民族文化性格的相应位置。

二、民族文化性格决定民族文化载体构成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实践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文化离不开文化载体,任何民族文化都需要通过一定载体得以呈现、传承和发展。现实中,一些民族文化及其载体显得更有亲和力,易为外人所接触;一些民族文化及其载体则显得更有排外性,成为外人不易接触的“神秘地带”。作为民族文化的呈现形式,民族文化载体可以按其性格分为公共型文化载体和隐秘型文化载体。其中,公共型文化载体也叫前台公共性载体,是外人容易接触和理解的“民族文化载体”,如各类民族节庆、民族工艺、民族建筑等;隐秘型文化载体也叫后台隐秘性载体,是以个体或家庭为单位,具有内隐性和排外性的活态文化载体,如日常生产生活活动等,是外人不易接触和理解的“神秘地带”。根据本研究对民族文化性格的分类,理论上,民族文化性格是在内向与外向之间呈线性分布的连续图谱。研究发现,呈不同性格的民族文化,其前台公共性文化载体与后台隐秘性文化载体构成不同。越是偏外向性格的民族文化其公共性文化载体越多;越是偏内向性格的民族文化越宜于搭建和匹配后台隐秘性文化载体,那样有利于体现其民族文化性格的内向特质。换言之,民族文化性格决定民族文化载体构成,呈内向性格的民族文化以后台隐秘性载体为主导,呈外向性格的民族文化则以前台公共性载体为主导。前台公共性文化载体与后台隐秘性文化载体构成比例由民族文化在民族文化性格连续图谱中的具体位置而定。越是偏内向性格的民族文化,其后台隐秘性文化载体越多;越是偏外向性格的民族文化,其前台公共性文化载体越多。理论上,前台公共性民族文化载体与后台隐秘性民族文化载体构成比例也是因文化性格不同而不同的,与文化性格有着一一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分析具体民族的文化性格来确定民族文化载体的构成比例。

三、前台公共性文化载体、后台隐密性文化

载体与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尺度民族文化以其丰富性和异质性深受旅游者的青睐。“民族文化旅游”是以民族文化为导向的旅游活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实则对民族文化载体进行的开发,包括物质性文化载体和非物质性文化载体。按本研究对民族文化载体进行的分类,前台公共性文化载体是具有公共参与性和外显性的文化载体,是东道主愿意让游客参与和体验,游客容易接触和了解的文化载体,具有旅游开发的适宜性;后台隐秘性文化载体是呈排外性和内隐性的文化载体,是东道主不愿让游客参与和体验,游客不易接触和了解的文化载体,具有旅游开发的不适宜性。研究发现,前台公共性文化载体与后台隐秘性文化载体的构成比例是因民族文化性格不同而不同的。越是偏外向性格的民族文化,其民族文化及其载体旅游开发空间尺度越大;越是偏内向性格的民族文化,后台隐秘性文化载体越多,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空间尺度越小。如果将民族文化按文化性格从内向到外向排列,我们将得到一张民族文化性格连续图谱,每一民族性格有着相应的民族文化载体构成,亦即前台公共性文化载体和后台隐秘性文化载体的构成比例。正如上文所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空间尺度取决于文化载体的构成,前台公共性文化载体构成比例越大,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空间越大;后台隐秘性文化载体构成比例越大,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空间越小。民族文化载体构成取决于民族文化性格,因此,民族性格进而也决定着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空间尺度大小。综上,民族文化性格通过民族文化载体决定着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尺度,亦即每种民族文化性格决定着相应的民族文化载体构成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空间尺度。理论上,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是唯一的,不存在旅游开发空间尺度是完全一样的两种民族文化,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而言之,并非所有民族文化载体都宜于搞旅游开发,能否进行旅游开发,采取何种开发策略,取决于民族文化性格,越是偏外向性格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空间尺度越大,宜深度开发;越是偏内向性格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空间尺度越小,宜控制性开发。

四、旅游视角下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的文化性格维度

研究表明,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没有统一模式,需要具体民族具体分析。民族文化性格维度为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的分析与思考提供了新思路,深入分析梳理具体民族的文化性格应该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的首要任务。据本研究的结论,每一民族的文化都在民族文化性格连续图谱中有着唯一的位置,呈不同性格的民族文化有其对应的民族文化载体,换言之,在民族文化性格与前台公共性民族文化载体和后台隐秘性民族文化载体的构成比例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民族文化性格不同,文化载体构成不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空间尺度大小也不同,任何不顾这一事实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活动都是不科学的。概言之,越是偏外向性格的民族文化,具旅游开发适宜性的前台公共性文化载体比例越大,旅游开发越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宜深度开发;越是偏内向性格的民族文化,具旅游开发不适宜性的后台隐秘性文化载体比例越大,深度开发越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往往会加剧各类矛盾,宜控制性开发。下面将以呈偏内向性格的彝族文化和呈偏外向性格的藏族文化为例,基于民族文化性格维度对两个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与保护新思路予以讨论。

(一)彝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的文化性格维度

拙文《基于民族性格的彝族文化旅游开发探析》系统梳理了包括“民族地理”、“民族宗教信仰”、“民族历史渊源”和“民族社会结构”四个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民族文化性格形成的分析框架。[3]认为彝族文化呈偏内向性格,彝族文化的特质包括内省、沉静、拘谨、敏感等,呈偏内向性格的彝族文化以后台隐秘性文化载体为主导。据上述“民族文化性格通过决定民族文化载体构成来决定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尺度”的研究结论,后台隐秘性文化载体具有旅游开发的不适宜性,彝族文化旅游开发仅限于民族建筑、遗址遗迹、民族节庆等前台公共性文化载体,空间尺度有限,不宜深度开发,应控制性开发。承载着彝族文化基因的彝族毕摩文化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与彝族人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日常活动紧密相连文化系统。毕摩是彝族人的信仰,内容包含了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彝学界普遍认为毕摩文化就是狭义层面的彝族文化。作为重要的毕摩文化承载形式,毕摩仪式活动具有典型的内隐性和排外性,属后台隐秘性文化载体,具有旅游开发的不适宜型,不宜深度开发。若不认清呈偏内向性格的彝族文化不宜深度旅游开发这一事实,那么无疑会给彝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形成投资陷阱,造成物力、财力、人力的巨大浪费。

(二)藏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的文化性格维度

藏学界普遍认为,青藏高原地域广袤、地势险峻、气候条件恶劣,这片本不宜生存的土地却孕育了辉煌而神奇的藏族文化圈。北部青藏高原地区主要以游牧经济为主;南部则属半农半牧的经济体,广阔的地理疆域开阔了藏族人民的心胸,滋育了民族文化的包容性。藏族文化内核的形成是建立在否定今生、肯定生命轮回的“忘我”、“脱俗”思想基础上的。藏族是个全民信教的民族,“生死轮回之苦”是喇嘛对人生的基本解释,藏传佛教是藏族社会的重要纽带,将藏族人民紧紧聚集在一起,是他们面对恶劣的外部环境和生存压力时的精神支柱。藏传佛教重“忘我”、“博爱”、“包容”的思想铸造了藏族文化性格的外向特质。藏族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光辉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从整体上说,藏族文化呈开放态势”,开放的力度大于“锁闭”的力度,开放的时间长于“锁闭”的时间,开放的领域广于“锁闭”的领域。[4]承载着藏族文化基因的藏传佛教,是一种集体参与的公共性文化活动,属前台公共性文化载体,与旅游开发有着适宜性,宜深度开发。总之,这片有着世界最高峰的雪域高原孕育了藏族特有的宗教信仰、经济体制、社会制度和礼仪习俗等,铸就了藏民族不拘一格、豁达开放、百折不挠、英勇无畏,“开朗、豪爽、奔放”的民族文化性格。研究表明:藏族文化特质包括外扬、豪迈、包容、英勇等,属典型的偏外向型民族文化性格。呈偏外向性格的藏族文化以具有旅游开发的适宜性的前台公共性文化载体为主导,深度旅游开发有助于推进藏族文化产业化发展与保护,宜深度开发。

五、主要结论

研究表明,在民族文化性格与民族文化载体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民族文化性格差异越大,民族文化载体差别越大。不同性格的民族文化可供旅游开发的文化载体各不相同,性格外向性越显著的民族文化,其旅游开发空间越大;反之亦然,此乃“旅游视角下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的文化性格维度”,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应该采取与其文化性格相应的开发保护策略。在理论上,可以通过分析、梳理确定每一民族文化在民族文化性格图谱中的相应位置,进而对其旅游开发保护的具体模式展开讨论,这是后续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

作者:罗良伟 郭凌 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N].光明日报,2005-06-01.

尺度范文篇9

公务员在进行慰问时,要想使之收到好的效果,就必须把握好慰问的尺度,注意具体的分寸,否则就会事与愿违,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应当自觉避免以下八种慰问的不适当作法。

犯忌。在慰问时犯忌,不仅有可能让慰问对象心情不快,而且在人格上对对方也是极不尊重的。

揭短。对慰问对象来讲,更需要别人赞扬他的长处。添愁。假如在慰问时考虑欠妥,纵然关切之意不言而喻,但依然会让慰问对象难以接受。

哀怜。过分地可怜对方未必适当。慰问对象有时候不希望自己的不幸被他人知晓或者进行毫无意义的怜悯。

怀旧。应尽可能不涉及过去,尤其是要避免提及慰问对象过去所经历的不幸。

假设。“事后诸葛亮”的做法,好似没话找话。

尺度范文篇10

关键词:筑内空间;空间尺度;空间功能

建筑内部空间设计,是以人在筑内空间的活动为基础,在围合界面限定的空间范围内,以工业、科技、手工业等生产的物质产品为资料,以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为创作资源,从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出发,以审美的角度对室内空间环境进行设计的一种创作生产活动。众所周知,筑内设计中,空间问题是设计师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使用者最为关注的焦点。对空间尺度与空间功能关系的把握,不仅能体现出设计师的职业素养,同时也能反映出设计师及时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将对筑内空间设计中如何把握二者的关系展开讨论。

1筑内空间尺度

建筑空间,从广义的角度理解,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利用物质材料从自然空间中围隔出来的人造空间。空间的产生,不但要满足一定的功能要求,同时还要满足一定的审美需求,它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的影响也最大。一般而言,在日常生活中与人的活动有关的物品,都有着尺度问题。如人们使用的家具,生活及工作用品,都与人保持着相应的尺度关系,在长期的使用中被人们所习惯,从而形成一种正常的尺度观念,也使人很容易对常用的物品尺度做出正确判断。而对于建筑空间的尺度,人们往往会失去敏锐的判断力。原因其一,是由于建筑体量巨大,人很难用自身和它去做比较。其二,是建筑空间设计不一定单纯从使用功能去考虑,而因其他因素加大了空间尺度,从而影响到人对空间尺度的判断。例如,教堂在空间高度上通过加大尺度来营造一种空灵高耸的空间氛围,让人失去了对尺度的判断而感到空间的神秘,从而满足空间的使用功能。筑内空间中也有许多要素为适应功能要求,依据人体工程学而去设计,如栏杆、扶手、踏步及坐凳等,基本上保持了恒定不变的尺度,为我们所熟知,从而帮助人们获得正确的尺度感。建筑内空间也不只是单纯地具有居住功能和视觉感受功能,它同时会左右你的思想和行为。建筑师们充分运用大尺度的原理和概念,设计了许多雄伟粗犷、庄严肃穆的建筑,使人们在心理上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而用小尺度表达建筑空间的微观内容,给人以具体、详尽的感觉,表现出一种朴实亲切、细腻精致的美感,如在咖啡馆里,较小的空间有助于营造柔和的气氛,促使人们得以亲切地交流。因此,空间尺度的不同对人的行为和精神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2筑内空间功能

筑内空间的终极目标是服务于人,空间的主要因素是其使用功能,它不仅要满足个人和家庭的生活需要,还要满足整个社会的各种需要。为满足社会对建筑空间的各种功能要求,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建筑,功能要求的千差万别致使空间形式变得多元化。要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合理确定各部分空间的作用,做有效的功能划分,使其合理化、舒适化、科学化,空间才能达到科学的利用效果。组成建筑最基本的元素是单个筑内空间,它的构成形式,包括空间的尺度、形状及门窗的设置,都必须适合一定的功能要求。单个空间由于使用功能的不同而保持着各自独特的形式,但它们又不是以绝对独立的形式存在的。对于建筑整体,功能的合理性不仅仅依赖于单个房间的合理程度,更依赖于单个空间之间的组合。一般来说,在一个单一的空间里,往往还可开辟出其他功能的空间,这个空间依然涵盖在原功能空间里。以家居空间来说,卧室空间主要功能是供人们睡眠、休息,同时也可以根据空间大小增加交谈、学习区域;客厅空间除了会客还可以增设娱乐、休闲区等,但通常仍是以主要使用功能来确定其空间性质的。在筑内空间中,功能的主导作用推动着空间形式的发展,但空间形式的反作用不可否定。一种新的空间形式被创造出来,不仅适应了新的功能要求,而且会反过来促使功能朝着更新的高度发展。

3空间尺度与空间功能关系的把握

筑内空间的功能决定空间的尺度,当一个空间的性质决定了这个空间的功能时,尺度就只能围绕功能展开。以目前的住宅空间而言,绝大多数的主体结构都以框架结构为主,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空间功能要求来划分具体的尺寸。一般来说,我们会将会客区的面积划分得相对大一些,这是由其功能决定的,因为该区域是人们使用频率较高,同时也是一个容纳较多人数的空间,因此该区的尺寸应较大。这充分体现了空间功能对空间尺度的决定作用。空间尺度也会反作用于空间功能。当一个住宅空间给定的时候,便意味着它尺度的唯一性,而这时设计师要做的就是在有限的空间中进行合理的二次划分,将空间功能与尺度的矛盾降到最低程度。例如,在狭小的客厅内采用通透性较好的材料进行划分,可以在视觉上增加房屋的空间感,使人们不会觉得过分拘束。尺度的制约并不能完全限制功能的灵活性,在某些空间中,设计师可以利用各种形式的组合,使其在最小的空间内达到功能的最大化。筑内空间尺度应与空间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相一致,二者相辅相成,尽管这种功能是多方面的。在居住空间中,空间过大将难以造成亲切宁静的气氛,居室的空间只要能够保证功能的合理性,就可获得恰当的尺寸感,但这样的空间尺度却不适用于公共活动场所。就公共活动区域而言,过小或过低的空间会使人感到局促和压抑,这样的尺度感也会有损它的公共性,而出于功能要求,公共活动空间一般都应有较大的面积和高度,如体育馆、博物馆、剧院等。从艺术上讲,要具有宏伟、壮观、博大的气势,都要求要有大的尺度空间。这就是说,只要实事求是地按照功能要求来把握空间的大小和尺寸,一般都可以获得与功能性质相适应的尺度感,这样可以更好地表现和发挥该空间的潜在功能。总之,筑内空间的功能决定空间的尺度,尺度又会反作用于空间功能,二者密不可分。我们在做空间设计时,不但要充分考虑使用功能的要求,还应考虑室内空间尺度对人们行为和精神上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郑曙旸.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李朝阳.室内空间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