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1:47:05

陈独秀范文篇1

之前,陈独秀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基本上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他虽然去初步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但从根本上看,他还是对人民群众持漠视的态度。

当时的中国,内受封建压迫,外遭列强侵略,黑暗腐朽,民不聊生。作为关心祖国命运和前途的革命者,如果不去关心广大的人民群众,那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在这点上,陈独秀的态度是矛盾的、双重的。

一方面,他开始朦胧地意识到“人民”的概念,认为“国家是人民建立的,虽有土地,若无人民,也是一片荒郊,如何能有国家呢”[2]?这里,强调了人民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指出国家应以人民为主,“民主国家,真国家也,国民之公产也,以人民为主人,以执政为公仆也”[3]。这种民本思想是应该予以肯定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陈独秀此时对“人民”的概念还是模糊的,认为是指全体国民,当然也包括部分剥削者在内,他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人民”应该是指广大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

在初步认识到“人民”概念的同时,陈独秀也开始注意人民群众的要求,去关心他们的疾苦,对他们所处的不平等地位表示同情。他曾为平民无故被杀而愤愤不平,曾指出,“中国武治主义,就是利用不识字的丘八,来压迫政见不同的政党;或者设一个军政执法处,来乱杀平民。中国的文治主义,就是引用腐败的新旧官僚来吸取人民的膏血”[4]。这种反对“乱杀平民”、“吸取人民的膏血”的思想要求,无疑是陈独秀一种朴素爱民思想的体现。随后,他又进一步对人民群众遭受苛捐杂税的痛苦表示同情,指出,“今天这样捐,明天那样税,弄得民穷财尽,造成一片贫民的哭声”[5]。显然,陈独秀对人民群众的处境是关注、同情的。关注和同情之余,陈独秀又揭露了造成平民“哭声”的根源:“乃是有钱的人开设工厂,雇用许多穷人替他做工,做出来的钱财,大部分进了他的腰包,把一小部分发给工人,叫做工价。工厂越大越多,那小数开工厂的资本家越富,那无数做工的穷人仍旧是穷。”[6]怎样改变贫穷呢?陈独秀认为,只有“渐渐造成那无产阶级,对于有产阶级的社会革命”[7],明确号召穷苦人民起来进行社会革命。由此可见,陈独秀不仅能够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而且能够为民着想,并指出一条救民之路,尽管不是一条正确之路,但在当时也不可能提出一条正确的救民之路,但是,不管怎样,陈独秀毕竟已在探索,这点应该值得肯定。

另一方面,陈独秀却又鄙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称为“草野愚民”,“全国中乡鄙农民皆是也”,认为人民群众“沉梦不醒”,素质太低,“盖中国人性质,只争生死,不争荣辱,但求偷生苟活于世上,灭国为奴皆甘心受之”[8],甚至把亡国的原因也归之于“中国人,天生的有几种不好的性质”[9],这些都是极为错误的思想认识。

此外,陈独秀还把义和团运动称为“拳匪之祸”,大骂义和团运动,说八国联军的入侵“是义和拳闹出来的”,“因为义和团无故杀了德国公使克林德氏,各国联军打破了北京城”,可见“义和团何等可恶”。所以,陈独秀主张在中国彻底根绝义和团这样的群众运动,他说:“我国民要想除去现在及将来国耻的纪念碑,必须要叫义和拳不再发生;要想义和拳不再发生,非将制造义和拳的种种原因完全消灭不可。”[10]陈独秀不仅否定了义和团反帝斗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而且把列强的入侵归罪于义和团,这是不合情理的。显然,陈独秀是用主观的、片面的唯心观来看待广大人民群众的,夸大了人民群众落后的一面。基于此,广大人民群众在他的眼里自然就不会是一个光辉的形象,他笔下的人民群众形象都被描绘成“委靡”、“苟偷”、“庸懦”、“污秽”、“无耻”、“愚昧无知”、“合污远祸”、“毁节求容”的一群“游民盗匪”、“草野愚民”。这种歪曲表明,陈独秀对人民群众是持蔑视态度的,根本瞧不起他们的伟大作用。

由此可见,前,陈独秀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上是矛盾的。

暴发以后,马列主义广泛传播,受其影响,陈独秀的民众观也随之发展。

中工人阶级的伟大作用给陈独秀以深刻的印象,他开始重新认识广大人民群众,重新评价人民群众的作用,认为“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只有做工的是台柱子,因为有他们的力量才把社会撑住,若是没有做工的人,我们便没有衣、食、住和交通,我们便不能生存”[11]。陈独秀还更加明确地指出,今日的世界,不是资本家创造出来的,乃是数千年来劳动者创造出来的。我们常说“劳动神圣”,就是因为天地乃劳动者开辟出来的。陈独秀把人民群众的作用上升到关系人类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明确劳动创造世界的道理,这无疑是陈独秀民众观的一大进步。

有此认识,决定了陈独秀能进一步去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为他们的境遇鼓与呼,他说:“世界各国里面最不平,最痛苦的事,不是别的,就是少数勤苦的生产的劳动阶级压在资本势力底下,当做牛马,机器还不如。”[12]这表明陈独秀对劳动阶级的深切同情,不仅表示同情,而且还对其造成的原因进行揭露,认为劳动阶级的生活牛马不如,是因为他们处在受压迫和受剥削的地位造成的,“诸君的困苦是从诸君都是一个被雇的劳动而来的”[13]。劳动阶级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都被资本家抢去,叫做‘红利’分配”[14],结果“资本家一天富似一天,劳动者一天穷似一天”[15],“这实在是清平世界里不可赦的罪恶”[16]。因此,陈独秀主张人民群众应居于治人的地位,并公然倒转古训,喊出“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17]的口号,这不能不说是陈独秀对人民群众给予充分肯定的一种表示态度,也体现了陈独秀在某种意义上已站在人民群众的一边。

在陈独秀重新认识人民群众的同时,仍然遗留着轻视人民群众的思想,他咒骂“中国人简直是一盘散沙,一堆蠢物”,“人人怀着狭隘的个人主义,完全没有公共心”,又说:“群众心理都是盲目的,无论怎样大的科学家,一旦置身群众,便失了理性。”[18]从这种蔑视群众的观点出发,陈独秀认为,“有史以来革命成功的,无一不是少数人压服了多数人”[19],俄国十月革命也是少数人压服多数人的运动。因此,陈独秀反对把国家的重任放在人民群众的肩上,认为若将国家重任“胡乱放在毫无知识,毫无能力,毫无义务心的人们肩上,岂不是民族的自杀”[20]!可见,陈独秀尽管在之后,对人民群众的认识有所提高,看到人民群众,尤其是工人阶级的作用,但从本质上来看,陈独秀还是蔑视人民群众的,这是因为他还没有真正地了解人民群众,特别是不了解工人阶级遭受的深重的剥削和压迫,因而要求解放的愿望也是最强烈的,是一个革命最彻底的阶级。

由以上不难看出,陈独秀一方面同情人民群众的疾苦,肯定他们的作用,鼓励他们起来改变现状,使自己居于治人的地位;另一方面,却又谩骂人民群众,看不起他们的作用,因而陷入了难以自拔的矛盾境地,明显地体现出其民众观的二重性。

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矛盾的,历史人物的思想也往往呈现出矛盾的状况,陈独秀也不例外。以上我们看到,陈独秀前期的民众观是二重性的,究其根源,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

第一,从阶级根源看,陈独秀出身于封建剥削阶级家庭,从小接受封建剥削阶级思想的教育,青年时代又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权思想和进化论观点,尤其是西方资产阶级共和思想在他的脑海里刻下了很深的烙印。所以,他积极主张走资产阶级共和道路。然而当时的中国社会,内忧外患,一片黑暗,民众饥寒交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对此,陈独秀多少能看到一点,特别是在他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之后,更能意识到这点。因此,他能够表现出对民众受压迫和受剥削境遇的同情,并且去关心他们的疾苦,体现出他思想中积极的一面。但是,他的剥削阶级思想并未消除,更由于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经济地位决定了他在思想认识上的主观片面性。在生活上他是远离人民群众的,不可能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也不可能懂得他们的切身需要,更不了解他们中间蕴藏着的巨大的革命潜力,他只看到封建官僚、军阀、政客等一群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贪婪无耻、残暴成性和奢侈浪费以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苟且偷安和软弱无能。“白面纤腰,妩媚若处子;畏寒怯热,柔弱若病夫”[21],以为这就是中国的国民性,而广大人民群众也都如此,并把原本属于封建上层社会寄生阶级的恶德丑行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丑陋秉性、顽劣固疾都当成是全体国民,包括广大人民群众的通病。“一国之民,精神上,物质上,如此退化,如此堕落”,“有何颜面,有何权利,生存于世界”[22]?可见,陈独秀的认识是错误的、片面的和主观的,这就决定了他的民众观是双重的。

第二,从思想政治根源来看,这一时期,陈独秀的脑海里明显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既具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部分观点,又具有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内容。两种世界观互相交织,互相影响,同时并存,造成其民众观的双重性。

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对陈独秀的影响极为深刻,他满脑子都是英雄伟人的观点,因而片面强调伟人圣贤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认为“近代贤豪,当时耆宿,其感化社会之力,至为强大”;“社会失其中枢,万事循之退化”[23]。还说,“群众意识,每喜从同;恶德浊流,惰力甚大”,所以,“非有先觉哲人,力抗群言,独标异见,则社会莫由进化”[24]。“社会进化,因果万端,究以有敢与社会宣战之伟大个人为至要。自来进化之社会,皆有此伟大个人为之中枢,为之模范也”[25]。在陈独秀看来,近代中国日益贫弱,国不堪国,民不聊生,是由于缺乏“为之中枢,为之模范”的英雄伟人之缘故。很显然,陈独秀对英雄伟人是顶礼膜拜的,他不懂得改革社会单靠少数几个英雄伟人是行不通的,必须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发挥他们的伟大作用,才有力量同旧势力进行斗争,如果英雄伟人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会失去其基础,就没有力量。对英雄伟人的崇拜,势必会造成对人民群众的轻视,这是毫无疑问的。

陈独秀范文篇2

之前,陈独秀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基本上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他虽然去初步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但从根本上看,他还是对人民群众持漠视的态度。

当时的中国,内受封建压迫,外遭列强侵略,黑暗腐朽,民不聊生。作为关心祖国命运和前途的革命者,如果不去关心广大的人民群众,那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在这点上,陈独秀的态度是矛盾的、双重的。

一方面,他开始朦胧地意识到“人民”的概念,认为“国家是人民建立的,虽有土地,若无人民,也是一片荒郊,如何能有国家呢”[2]?这里,强调了人民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指出国家应以人民为主,“民主国家,真国家也,国民之公产也,以人民为主人,以执政为公仆也”[3]。这种民本思想是应该予以肯定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陈独秀此时对“人民”的概念还是模糊的,认为是指全体国民,当然也包括部分剥削者在内,他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人民”应该是指广大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

在初步认识到“人民”概念的同时,陈独秀也开始注意人民群众的要求,去关心他们的疾苦,对他们所处的不平等地位表示同情。他曾为平民无故被杀而愤愤不平,曾指出,“中国武治主义,就是利用不识字的丘八,来压迫政见不同的政党;或者设一个军政执法处,来乱杀平民。中国的文治主义,就是引用腐败的新旧官僚来吸取人民的膏血”[4]。这种反对“乱杀平民”、“吸取人民的膏血”的思想要求,无疑是陈独秀一种朴素爱民思想的体现。随后,他又进一步对人民群众遭受苛捐杂税的痛苦表示同情,指出,“今天这样捐,明天那样税,弄得民穷财尽,造成一片贫民的哭声”[5]。显然,陈独秀对人民群众的处境是关注、同情的。关注和同情之余,陈独秀又揭露了造成平民“哭声”的根源:“乃是有钱的人开设工厂,雇用许多穷人替他做工,做出来的钱财,大部分进了他的腰包,把一小部分发给工人,叫做工价。工厂越大越多,那小数开工厂的资本家越富,那无数做工的穷人仍旧是穷。”[6]怎样改变贫穷呢?陈独秀认为,只有“渐渐造成那无产阶级,对于有产阶级的社会革命”[7],明确号召穷苦人民起来进行社会革命。由此可见,陈独秀不仅能够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而且能够为民着想,并指出一条救民之路,尽管不是一条正确之路,但在当时也不可能提出一条正确的救民之路,但是,不管怎样,陈独秀毕竟已在探索,这点应该值得肯定。

另一方面,陈独秀却又鄙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称为“草野愚民”,“全国中乡鄙农民皆是也”,认为人民群众“沉梦不醒”,素质太低,“盖中国人性质,只争生死,不争荣辱,但求偷生苟活于世上,灭国为奴皆甘心受之”[8],甚至把亡国的原因也归之于“中国人,天生的有几种不好的性质”[9],这些都是极为错误的思想认识。

此外,陈独秀还把义和团运动称为“拳匪之祸”,大骂义和团运动,说八国联军的入侵“是义和拳闹出来的”,“因为义和团无故杀了德国公使克林德氏,各国联军打破了北京城”,可见“义和团何等可恶”。所以,陈独秀主张在中国彻底根绝义和团这样的群众运动,他说:“我国民要想除去现在及将来国耻的纪念碑,必须要叫义和拳不再发生;要想义和拳不再发生,非将制造义和拳的种种原因完全消灭不可。”[10]陈独秀不仅否定了义和团反帝斗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而且把列强的入侵归罪于义和团,这是不合情理的。显然,陈独秀是用主观的、片面的唯心观来看待广大人民群众的,夸大了人民群众落后的一面。基于此,广大人民群众在他的眼里自然就不会是一个光辉的形象,他笔下的人民群众形象都被描绘成“委靡”、“苟偷”、“庸懦”、“污秽”、“无耻”、“愚昧无知”、“合污远祸”、“毁节求容”的一群“游民盗匪”、“草野愚民”。这种歪曲表明,陈独秀对人民群众是持蔑视态度的,根本瞧不起他们的伟大作用。

由此可见,前,陈独秀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上是矛盾的。

暴发以后,马列主义广泛传播,受其影响,陈独秀的民众观也随之发展。

中工人阶级的伟大作用给陈独秀以深刻的印象,他开始重新认识广大人民群众,重新评价人民群众的作用,认为“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只有做工的是台柱子,因为有他们的力量才把社会撑住,若是没有做工的人,我们便没有衣、食、住和交通,我们便不能生存”[11]。陈独秀还更加明确地指出,今日的世界,不是资本家创造出来的,乃是数千年来劳动者创造出来的。我们常说“劳动神圣”,就是因为天地乃劳动者开辟出来的。陈独秀把人民群众的作用上升到关系人类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明确劳动创造世界的道理,这无疑是陈独秀民众观的一大进步。

有此认识,决定了陈独秀能进一步去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为他们的境遇鼓与呼,他说:“世界各国里面最不平,最痛苦的事,不是别的,就是少数勤苦的生产的劳动阶级压在资本势力底下,当做牛马,机器还不如。”[12]这表明陈独秀对劳动阶级的深切同情,不仅表示同情,而且还对其造成的原因进行揭露,认为劳动阶级的生活牛马不如,是因为他们处在受压迫和受剥削的地位造成的,“诸君的困苦是从诸君都是一个被雇的劳动而来的”[13]。劳动阶级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都被资本家抢去,叫做‘红利’分配”[14],结果“资本家一天富似一天,劳动者一天穷似一天”[15],“这实在是清平世界里不可赦的罪恶”[16]。因此,陈独秀主张人民群众应居于治人的地位,并公然倒转古训,喊出“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17]的口号,这不能不说是陈独秀对人民群众给予充分肯定的一种表示态度,也体现了陈独秀在某种意义上已站在人民群众的一边。

在陈独秀重新认识人民群众的同时,仍然遗留着轻视人民群众的思想,他咒骂“中国人简直是一盘散沙,一堆蠢物”,“人人怀着狭隘的个人主义,完全没有公共心”,又说:“群众心理都是盲目的,无论怎样大的科学家,一旦置身群众,便失了理性。”[18]从这种蔑视群众的观点出发,陈独秀认为,“有史以来革命成功的,无一不是少数人压服了多数人”[19],俄国十月革命也是少数人压服多数人的运动。因此,陈独秀反对把国家的重任放在人民群众的肩上,认为若将国家重任“胡乱放在毫无知识,毫无能力,毫无义务心的人们肩上,岂不是民族的自杀”[20]!可见,陈独秀尽管在之后,对人民群众的认识有所提高,看到人民群众,尤其是工人阶级的作用,但从本质上来看,陈独秀还是蔑视人民群众的,这是因为他还没有真正地了解人民群众,特别是不了解工人阶级遭受的深重的剥削和压迫,因而要求解放的愿望也是最强烈的,是一个革命最彻底的阶级。

由以上不难看出,陈独秀一方面同情人民群众的疾苦,肯定他们的作用,鼓励他们起来改变现状,使自己居于治人的地位;另一方面,却又谩骂人民群众,看不起他们的作用,因而陷入了难以自拔的矛盾境地,明显地体现出其民众观的二重性。

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矛盾的,历史人物的思想也往往呈现出矛盾的状况,陈独秀也不例外。以上我们看到,陈独秀前期的民众观是二重性的,究其根源,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

第一,从阶级根源看,陈独秀出身于封建剥削阶级家庭,从小接受封建剥削阶级思想的教育,青年时代又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权思想和进化论观点,尤其是西方资产阶级共和思想在他的脑海里刻下了很深的烙印。所以,他积极主张走资产阶级共和道路。然而当时的中国社会,内忧外患,一片黑暗,民众饥寒交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对此,陈独秀多少能看到一点,特别是在他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之后,更能意识到这点。因此,他能够表现出对民众受压迫和受剥削境遇的同情,并且去关心他们的疾苦,体现出他思想中积极的一面。但是,他的剥削阶级思想并未消除,更由于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经济地位决定了他在思想认识上的主观片面性。在生活上他是远离人民群众的,不可能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也不可能懂得他们的切身需要,更不了解他们中间蕴藏着的巨大的革命潜力,他只看到封建官僚、军阀、政客等一群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贪婪无耻、残暴成性和奢侈浪费以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苟且偷安和软弱无能。“白面纤腰,妩媚若处子;畏寒怯热,柔弱若病夫”[21],以为这就是中国的国民性,而广大人民群众也都如此,并把原本属于封建上层社会寄生阶级的恶德丑行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丑陋秉性、顽劣固疾都当成是全体国民,包括广大人民群众的通病。“一国之民,精神上,物质上,如此退化,如此堕落”,“有何颜面,有何权利,生存于世界”[22]?可见,陈独秀的认识是错误的、片面的和主观的,这就决定了他的民众观是双重的。

第二,从思想政治根源来看,这一时期,陈独秀的脑海里明显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既具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部分观点,又具有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内容。两种世界观互相交织,互相影响,同时并存,造成其民众观的双重性。

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对陈独秀的影响极为深刻,他满脑子都是英雄伟人的观点,因而片面强调伟人圣贤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认为“近代贤豪,当时耆宿,其感化社会之力,至为强大”;“社会失其中枢,万事循之退化”[23]。还说,“群众意识,每喜从同;恶德浊流,惰力甚大”,所以,“非有先觉哲人,力抗群言,独标异见,则社会莫由进化”[24]。“社会进化,因果万端,究以有敢与社会宣战之伟大个人为至要。自来进化之社会,皆有此伟大个人为之中枢,为之模范也”[25]。在陈独秀看来,近代中国日益贫弱,国不堪国,民不聊生,是由于缺乏“为之中枢,为之模范”的英雄伟人之缘故。很显然,陈独秀对英雄伟人是顶礼膜拜的,他不懂得改革社会单靠少数几个英雄伟人是行不通的,必须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发挥他们的伟大作用,才有力量同旧势力进行斗争,如果英雄伟人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会失去其基础,就没有力量。对英雄伟人的崇拜,势必会造成对人民群众的轻视,这是毫无疑问的。

陈独秀范文篇3

(一)中国故有之伦理道德急需改造

伦理道德问题既是文化的表象问题,也是文化的本质问题,它是人对内心世界和现象界的认识与表达达到规范的结果。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基本上是统治者及其附庸把儒学意识形态渲染利用的结果。儒学主要强调的是以家国秩序为中心、以仁爱为基础的伦理控制。伦理控制由于把所有个人行为都归结为伦理行为,呈现为一种网状控制,而非某一面的或点的控制如法律等,因而使得所有行动都获得了社会学中所谓的社会行动的意义。尽管伦理控制规范了社会行为,满足了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却也暴露了它专制、武断、扼杀人性、摧残自由等弊端。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之时,传统伦理道德的很多方面不仅不能适应现代生活发展的需要,反而愈来愈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障碍。正因为如此,陈独秀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固有的伦理、法律、学术、礼俗都是残民害理的妖言,尤其是儒家三纲之说,把人们束缚在罗网之中而不自知。”在陈独秀看来,儒家式的旧伦理道德已使人变得无独立自主之人格,几乎与奴隶无异。他在答傅桂馨的信中指斥:“儒者作伪干禄,实为吾华民德堕落之源泉。”他认为传统儒家的伦理道德违背了人性发展的需要,是对人性,尤其是对个性发展的扭曲和戕害。因此,他尖锐痛斥“忠孝节义”之类的封建旧度看,陈独秀又基本持否定的态度。他认为宗教之功在于劝人弃恶扬善,但其“迷信神权”,“蔽塞人智”,正是这一弊端阻碍了笃信宗教之民族的文明进步。

陈独秀对中国宗教虽极为反感,痛骂孔氏儒教、老庄道教和阿弥陀佛的佛教,但他决不是民族虚无主义者。陈独秀虽强力主张废除一切宗教,然而他又不得不承认宗教在现实世界是不可或缺的。如何处理这一矛盾?陈独秀的主张是——除去旧宗教的传说的附会的非科学的迷信,建立科学的新宗教,即弘扬宗教中有利于人格、情感的精神。另外陈独秀还将宗教和封建迷信加以区分,要求人们在反封建的同时,不要累及宗教,否则,就是良莠不分。陈独秀早期虽然极力反对儒教,但从哲学的角度却又认为其说“尚近乎情理”,“其教忠、教孝、教从,倘系施者自动的行为,在今世虽非善制,亦非恶行。”在答俞颂华的信中,陈独秀明确指出了孔教不是宗教,“孔子不语神怪,不知生死,则孔教自非宗教……愚之非孔,非以为宗教也。”针对康有为保皇尊孔的逆流,陈独秀驳斥道:“孔教而可定为国教加入宪法,倘发生效力,何以处佛、道、耶、回诸教徒之平等权利?”可见,他主张国内宗教一律平等,反对厚此薄彼。关于政教分离原则,陈独秀的态度是异常坚决的,丝毫没有妥协的余地,他认为:“政教混合,将以启国家无穷之纷争”,必须坚决予以否决。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中进一步把儒学从宗教的藩篱中剥离出来,“孔子不事鬼,不知死,文行忠义,皆人世之教,所谓性与天道,乃哲学,非宗教。”倒是对充满封建迷信思想的阴阳家之流,陈独秀深恶痛绝,认为中国近世以来,实学不兴,民智日塞,“皆此一系学说之害也”。

二、陈独秀对西方近世文化的评判

《青年杂志》创办伊始,陈独秀就尖锐指出:“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与个体生命一样,“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正是出于亡国的忧虑和兴国的希望,他劝勉中国青年自觉奋斗,在东西各种文化思想中明辨是非,作出抉择。陈独秀认为中西方在古代文明方面基本相似,“古代文明,语其大要,不外宗教以正残杀,法禁以制黔首,文学以扬神威。”但到了近代,中国文明逐渐衰微,以致于落后于西方文明。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两种文化所处的时代及所蕴含的精神不同。陈独秀认为:正是文化的时代差异和精神主旨的殊异,造就了现时中西两种绝然不同的文明。

(一)西方近世政治文明比较优越

与同时期的知识分子相比,陈独秀没有从文化的表象上来寻求对西方文明的理解,而是试图从制度层面上来挖掘西方文化的精髓。在认真研究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福禄特尔和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等人的思想和论著之后,陈独秀深刻地指出:社会之组织不良,必待改革,而改革则要靠政府自觉地、主动地进行。西方,尤其是法国秉持了这一原则,终于造成18世纪之政治制度。同时,陈独秀敏锐地观察到,法国大革命以前,欧洲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都是附属于特权的奴隶,没有任何自由权利可言。自拉菲耶特的《人权宣言》(hdeclara.tiondesdroitsdel’hommes)刊布之后,欧洲人开始觉醒了。陈独秀将此形象地比作“若梦之觉、若醉之醒。”欧洲大革命以后,西方各国纷纷摆脱了封建神权统治,建立了政教分离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此种制度较之以往,最大的优点在于,体现出人权和法治的精神。在陈独秀看来:西方不仅国家重视法治,社会家庭,无不如是。不仅商业上重法信用,轻人信用,就是父子昆季之间,“称贷责偿,锱铢必较。违之者不惜诉诸法律。”不仅如此,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是法律和财产关系,而绝无血统家族的观念。陈独秀认为:以法治为本位,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不合情理,但注重和保护个人的利益,因而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其次,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保障个人的合法权益。陈独秀认为:西方民族自古迄今是“彻头彻尾个人主义之民族也”,西方的一切伦理道德、政治法律、社会向往、国家祈求等无不是拥护个人的自由权利和幸福,其国家最大的精神乃是“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绝无尊卑贵贱之殊”。正是追求个人的自由,才会带来思想言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人的自由权利才会载入宪章,也才有所谓人权,因此,“人民权利,载在宪章,犬马民众,以奉一人,虽有健者,莫敢出此。”再次,资本主义的立国精神在于保障权利,共谋幸福,因此能够激起国人的爱国心与自觉心。

(二)西方近世物质文明也优于中国

近世以来,中国非但没有形成基于经济联系的民族共同体,反而强化了以传统的宗法性官僚君主制为特征的农业帝国形态,从而导致了社会发展的停滞,走进了历史路径依赖的陷阱。与此相应,中国传统文化在臻于完善的同时,也日益阻塞了自我更新的路阀。陈独秀对此看得一目了然。他认为物质文明是衡量国力强弱的首要标准,西方近世文明发达于中国,就在于其具有无限的创造力,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国。为此,他盛赞西方重视物质生产,并且认为:“今日西洋各国国力之发展,无不视经济力为标准。”在经济力中,陈独秀更看重的是人力。他认为在生产三要素中,资本源于土地与人力,而土地如果不施于人力,仍不得视为财产,就好像石田童山一样。因此,他把人力看作是“最重大之生产要素”,认为:“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如不然,则“人力废而产业衰,产业衰而国力隳”。很显然,陈独秀对西方物质文明的盛赞,实在是以唤醒国人激发他们无限的创造力为根本目的,这与单纯的物质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举起的另一面大旗是科学。陈独秀吸收了孔德关于人类进化的三阶段思想,即第一阶段是宗教迷信时代,第二阶段是玄学幻想时代,第三阶段是科学实证时代,他认为:人类已经走过了前两个时代,现在正是科学实证时代。在这一时代,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是人类完全摆脱奴役的福祉,只有求助于科学,社会才能进步。他援引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为例,科学地论证了物质文明推动了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并指出:中国近世文化的落后,根源在于物质文明的落后。在答郑贤宗的信中,陈独秀说:“我以为在社会底进化上,物质的自然趋向底势力很大,留心改造社会底人万万不可漠视这种客观的趋向。”在答皆平的信中,陈独秀进一步指出:“中国自老聃孔丘以至康有为章炳麟,都是胡说乱讲……若离开人事物质底分析而空谈什么形而上的哲学,想用这种玄杳的速成法来解决什么宇宙人生问题,简直就是过去的迷梦”。很显然,他认为:中国要取得进步就要学习西方,建立起繁盛的物质文明。

(三)西方近世风俗习惯比较文明

早在1904年,陈独秀就对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恶俗”进行了戏谑式的批判,1916年,他更是对国人不讲卫生等不良习俗痛加鞭挞,表现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式的愤慨。而对西方的新式风俗,陈独秀则极为赞赏。例如在婚姻方面,西方各国讲求婚姻自由,陈独秀认为这比较文明。相对中国包办式的婚姻,西方各国则是“男女自己择配,相貌、才能、性情、德行,两边都要旗鼓相当的”。就是日本人结婚,虽然也有父母做主的,但是也要和儿女商量,两厢情愿,才能成事。再者,西方各国离(退)婚自由,再嫁合法。这种婚姻制度,在陈独秀看来,有两大好处:“一是增进人类的幸福”,夫妻搭伙不成,退婚另行嫁娶,可以重建美满幸福的家庭;“一是保全国家的安宁”,因为家庭不和,等于给国家添乱。如果夫妇不和,可以退婚,才子佳人才能各得其所。如果丈夫死了,妻子还可以再嫁,“无所谓守节”,“妇人再醮,决不为社会所轻”。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夫人就是再醮者,“夫妇学行,皆为国人所称”。

西方各国,夫妻平等,女人自主。陈独秀认为西方国家讲究人权,在组建婚姻家庭方面,男女平等。男女双方在“婚约之初,各要求其财产而不以为贪;既婚之后,各保有其财产而不以为吝。即上流社会之夫妇,一旦反目,直讼之法庭而无所愧怍”。由于法律保护了妇女的权利,所以决定了女人和男人一样,可以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中。

三、陈独秀中西文化价值取向的特点

(一)合理性何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重建中国新的文化体系,是近代以来中国思想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但是,长时期内,中国思想界一片混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代文化的取舍问题始终拿不出一个具体的方案。尽管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提出了“中体西用”这一概念十分模糊的思维模式,直到五四时期,“物质开新,道德复旧”的观点,还占据着广阔的市场。政治的保守和新思想的匮乏使中国文化长期悲剧性地处于历史的断裂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陈独秀等先进的知识分子基于对中国社会现状的不满,试图从文化发展的视角来寻找中国的出路,从而萌发了以西方近世文化来引领中国传统文化的想法。陈独秀在对中西文化的评判中,尽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过于激烈,但他并没有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西方文化也并非一味褒扬,在很多处谈到西方文化的缺陷,表现出一种相对的理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他既没有钱玄同“将中国的一切书籍束之高阁”式的情绪,也没有傅斯年“极端地崇外未尝不可”般的愤慨。应该说,陈独秀的“反传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陈独秀主张以西方文化来引领中国文化虽然存在形式主义的缺憾,但从迎合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来看,其所表现出的彻底反封建精神,则使他的文化价值取向具有合理性。

(二)先进性陈独秀在对中西文化的比较中,始终追求的是其文化的近世价值,比较重视先进文化对社会进步的指导作用。他认为:先进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所必需,因此,无论提倡哪一种文化,首先应该“确为现社会进步所需要”。这决不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文化观,它所要解决的是文化现实生存性问题。一种文化之所以被称为先进文化,就在于这种文化能吸收其他文化合理和有生命的东西,使其具有相对更强的生命力适应时代需求。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在过去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然而它不能适应中国近代化的需要。陈独秀对西方先进文化的选择,不是一时冲动或趋时使然,而是在对中西文化对比之后做出的果敢决定。陈独秀认为:人类的文化具有整体性,只有时间进化的快慢,没有空间地域的异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大多是民族性的差异,而不完全是文化本身的差异。这种论调的言外之意,是要告诫人们,在讨论中西文化的取舍问题时,不要一味地拘泥于文化的空间地域性,而应注意文化的时代性,敢于承认中西文化的先进与落后之别,惟有如此,才能汲取西方先进文化,来改造中国旧有的传统文化。应该说:陈独秀的这一观点,具有文化的世界主义倾向,是一种开放的文化观。陈独秀虽然强调中西文化间的时代落差,但并非把中国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视为封建的旧文化,把西方的近代文化都看作是世界文化的典范,只是更多地强调文化的共性,希望借西方近代文化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改造和创新。

(三)多元性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独特文化,各民族的文化并非出于一源,其生成机制和发展路径截然相异,这就导致了文化的多元性。中国传统文化自成一体,代表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的积淀,即使在现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仍然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为了适应现代生活,近代中国在文化上的表述常常陷入两个极端:一是抱残守缺,坚决捍卫本土文化,否认他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的先进性;一是片面地、主观地夸大他文化,而轻视和否认本土文化。这是对文化发展缺乏理性思维的结果。陈独秀早期虽然不是一般地盲从西方的文化,但他早期的文化观念也显得有些零乱,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指导思想上,既有进化论思想,也有实证主义思想、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哲学观和方法论上,既有辩证唯物主义,也有主观唯心主义、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等等。以历史主义的眼光来看,陈独秀的见解确实触及到了中西文化的质底,对中西文化作出了较为客观的评判,但由于其理论的混乱和逻辑的缺失,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带来了困扰。即使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判,前后也表现出明显的相互抵悟,让人感到无所适从。当然,我们不可能以现时的标准来苛求陈独秀对那时的思想作出超现实的总结。陈独秀毕竟在早期只是以一个思想启蒙者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而且他的确也起到了思想启蒙者的作用,为近代中国的思想界和文化界注入了新活力,为近代中国文化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陈独秀范文篇4

[关键词]陈独秀;青少年体育教育;德智体三育并重;“兽性主义”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作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陈独秀重视教育改革在思想启蒙、改造国民性中的重要作用。他主要面向青年,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对教育对象、方针、方法都有阐释。体育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他认为,为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风貌,必须重视和加强体育教育,不仅提出德育为先、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教育方针,而且提出以“兽性主义”教育改造国民性、培养身心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主张。

一、必须重视青少年体育教育

中国古代社会没有体育教育。在以科举为主体的封建教育制度下,在旧式书院、私塾里,并无真正的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特别是运动一项,则被指为江湖卖技之术,为士子所不齿。陈独秀严厉批判了封建教育忽视体育的现象,认为中国封建教育向来存在“漠视体育与心灵二大缺点,”不仅摧残了人的身体,而且奴役了人性。[1]首先,中国传统教育损害了中国人的身体。陈对此进行了严厉的揭露和抨击。他指出: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惟有体育一门,从来没人提倡,以致全国人斯文委弱,奄奄无生气。”即便是新式学堂,“都把音乐、体操当作无关紧要的学问。”[2]他指出,中国传统教育只注重脑部训练,“训练全身的教育,从来不大讲究”。致使培养出来的“那班书酸子,一天只知道吚吚唔唔摇头摆脑的读书,走到人前,痴痴呆呆的歪着头,弓着背,勾着腰,斜着肩膀,面孔又黄又瘦,耳目手脚,无一件灵动中用,”“白面纤腰,妩媚若处子;畏寒怯热,柔弱若病夫。”使中国人的体貌萎靡猥鄙、粗俗野悍、“或瘠而黄,或肥而驰,或萎而伛偻,其光明秀伟有威仪者,千万不得一二!”以致中国青年“若欧美青年之威武凌人者,竟若凤毛麟角,”以致获赠“东亚病夫”的诨名。他感叹,“以如此心身薄弱之国民,将何以任重而致远乎?”显然,传统教育已严重损害了中国人的身体健康。其次,中国传统教育摧残了中国人的心灵。陈将“手无缚鸡之力,心无一夫之雄”并用,指出忽视体育教育必然产生迂腐文弱的封建文人,造成国民劣根性,也是中华民族不断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他指出,近代以来,“吾国衰亡之现象,何止一端?而抵抗力之薄弱,为最深最大之病根。”“欲以此角胜世界文明之猛兽,岂有济乎?茫茫禹域,来日大难。”人一旦失去身体的抵抗力,则为行尸走肉。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对中国卑劣的国民性深恶痛绝,直指是“亡国灭种之病根”。以废除旧文化和改造国民性为己任的他,当然不会容忍“卑劣无耻退葸苟安诡易圆滑”的国民劣根性的。他•97•①公然表示“我发誓宁可让全国人骂我攻击我压迫我,而不忍同胞永远保存这涣散的国民性,永远堕落在人类普通资格之水平线以下。”[3]追求中国人心灵的解放,必须重视体育教育。再次,近代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体育教育。基于五次东渡日本留学和革命经历,陈十分推崇西方教育,赞扬“西洋教育,全身皆有训练,不单独注重脑部。既有体操发展全身的力量,又有图画和各种游戏,练习耳目手脚的活动能力。”他称赞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良好的智能,又有健全的体魄。“他们无论男女老幼,做起事来,走起路来,莫不精神夺人,仪表堂堂。”[4]他指出,观世界各国,“德之立教,体育殊重,数十年来,青年死亡率之锐减,列国无与比伦。英、美、日本之青年,亦皆以强武有力相高;竟舟角力之会,野球远足之游,几无虚日,其重视也,不在读书授业之下。故其青年之壮健活泼,国民之进取有为。”[5]因此,中国教育“必须取法西洋,”[6]以推进改革,尤其要重视和加强体育教育。

二、三育并重,德育为先

中国近代第一个提出德智体三者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是著名实业家、教育思想家张謇。1904年,他在《扶海垞家塾章程》中明确提出“谋体育、德育、智育之本基于蒙养”的思想。1914年在为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即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今河海大学)制订的章程中,他明确规定:“一、注重学生道德思想,以养成高尚之人格;二、注重学生身体之健康,以养成勤勉耐劳之习惯;三、教授河海工程上必需之学理技术,注重实地练习,以养成切实应用之知识。”这已然是德智体三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7]几乎与张謇同时,对于如何处理德、智、体三者的关系,陈独秀提出了三育并重、德育为先的方针。首先,主张德、智、体“三育并重”。其一,他主张废除封建教化,倡导新式德育,即加强气节品行在内的伦理道德教育。他指出,封建教育历来推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教化,制约人心,而不重视人格、心灵的教育,不是真正的德育。封建知识分子一向只注重念书做文章,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利禄,于气节、品行一丝也不讲究。以致“天天读理学书,挂道学招牌,却是问起他的心地来,还是一个卑鄙龌龊的小人。”[8]因此,考中安庆府试第一名秀才的他,内心却极为鄙夷科举制度,江南乡试落第后毅然放弃科举走向康梁。其二,他大力倡导西方近代教育,主张用西方教育救治中国教育。他竭力推崇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和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指出:近代德国、日本“其国之隆盛,盖不独在兵器,其国民教育之方针,德智力三者未尝偏废。”他进而主张:“现今欧美各国之教育,罔不智德力三者并重而不偏倚,此其共同之原理也。”[9]他坚信,只有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才能培养出意志坚强、身心健康发展的人才。其次,主张把德育放在首位。陈不仅主张三育并重,而且坚持德育为先。他提出:“蒙学莫急于德育,而体育次之,若智育,则成童之后未晚也。诚以德育为人道之本,无德则无以立,智必不醇。”[10]德育应优先于体育、智育,即德育为先。他认为,青年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使自己的科学知识得到良好的发挥。他还指出:“现在西洋的教育,分德育、体育、智育三项,德国、日本的教育,格外着重在体操。”他在分别为中学生和师范生所做的《中学生之将来》和《如何才是正当的人生》演讲中,教育青年要树立独立自强的人格,敢于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打碎历史的樊笼,敢于奉献,助人为乐,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并重视民主意识、社会意识、国家意识,唤起学人的政治觉悟,追求进步思想,让学生确立高尚的道德良知,打下良好的国民道德基础。

三、实行“兽性主义”教育

所谓“兽性主义”,原是指讴歌丛林法则,倡导动物兽性,鼓吹自然“野性”。陈将“兽性主义”作为教育思想提出,主要是着眼于在国民体力上增强竞争性和抵抗力,是指要大力加强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锻炼,使他们成为体魄健壮、意志坚强、足以承担民族革命和国家建设重任的人。“兽性主义”是他教育思想中具有鲜明特色的内容。首先,“兽性主义”教育有何要求?其一,“意志顽狠,善斗不屈”。陈推崇“美利坚力战八年而不屈,法兰西流血数十载而成共和。”“英吉利人以鲜血取得世界之霸权,德意志人以鲜血造成今日之荣誉。”[11]欧洲白色人种的“殖民事业遍于大地,唯此兽性故;日本称霸亚洲,唯此兽性故。”他早年尤其推崇日本,认为日本打败沙俄,乃因日军“自古轻死好战”、“尚武轻文”;日本称霸亚洲,也“唯此兽性故。”陈还列举了日俄战争中日本军人为国捐躯、勇敢顽强的案例,编成《东洋兵魂录》,发表在自己主编的《安徽俗话报》上,以示钦佩和推崇。其二,“体魄强健,力抗自然”。陈引用日本著名军事家乃木希典之言:“训练青年,当使身心悉如钢铁。”[12]还援引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名言:“教育儿童,十岁以前,当以兽性主义;十岁以后,方以人性主义。”他注意到,世界各国中,德国教育“体育殊重,民力大张,数十年来,青年死亡率之锐减,列国无与伦比。英、美、日之青年,亦皆以强武有力相高,”对各种体育活动,“其重视也,不在读书授业之下。”因而,他们的青年壮健活泼,国民进取有为[13]。中国教育里需要培养日本军人“轻死善仗”“死义尚武”品质的内容。其三,“信赖本能,不依他为活”。实则讲求血性,独立自主。陈认为:“人类四大之身,皆在自然之列。惟其避害御侮自我生存之意志,万物所同。”[14]他断言,在优胜劣汰竞争激烈的近代世界,人们唯有信赖本能,讲求血性,才能生存。他认为,人无血性则为行尸走肉。有了血性,未来成为政治家,才能百折不回,坚决贯彻其政治主张;未来做了军人,才能戮力疆场,百战不屈;未来成为宗教家,才能投迹穹荒,守死善道;未来做了实业家,才能思穹百艺,排万难,冒万险,乘风破浪,制胜万里之外。其四,“顺性率真,不饰伪自文”。实则顺其自然,保持本性。这是一个具有教育心理学范畴的先进理念。陈援引明末著名思想家王守仁《训蒙大意》提出:“教育小孩子,也要像栽培草木一样,不可压制拘苦了他,要叫他心中时常快乐,自己自然晓得学好。这便和草木得了春风时雨一般,自然生机日发。”[15]也引用被誉为“慈爱的儿童之父”的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陈译为菲司塔尔基)关于教学心理化的思想和实践,他反对机械灌输的旧式教学方法,主张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正确的教学方法,正体现了顺性率真的精神。其次,“兽性主义”教育如何开展?其一,强身健体,做新青年。陈列举新青年与旧青年的首要区别,即生理区别,指出:斯斯文文的白面书生,“年龄虽在青年时代,而身体之强度,已达头童齿豁之期。”20世纪新青年的标准,“首应于生理上完成青年之资格。”[16]具备“壮健活泼”“面红体壮”“健全洁白”等身体素质。心理上应是“进取有为”“新鲜活泼”“自觉奋斗”等精神素质。1918年2月,北大成立“成美学会”,陈捐款120元,该会的宗旨是“协助德智优秀、身体健壮、自费无力的国立大学生,”为国家增进人才。[17]其二,人性、兽性,同时发展。陈坚定认为:“强大之族,人性、兽性,同时发展。”[18]既有人性又有兽性,不可偏废。有兽性而无人性,或有人性而无兽性,都是堕落衰弱之民。作为人性,不仅需要具备《敬告青年》所要求的自主、进步、进取、开放、实际、科学等精神素质,还要求政治、经济、伦理的觉悟。作为兽性,不仅需要具有极强的抵抗力,还要敢于“与天道自然相战”,“避害御侮,自我生存”,“优胜劣败,理无可逃。”[19]其三,开展“军国民教育”。军国民教育思潮是清末民初这个“近代中国思想转变的关键时期”[20]发生过相当影响的救亡思潮,它主张实行军国民教育,以培养具有尚武精神、国家思想、权利观念的军国民,以实现抗敌御侮、保家卫国的目标。[21]因其注重培养广大群众的尚武精神,提高其军事素质,以反抗外来的军事侵略和国内封建统治的镇压,尔后逐步发展为各级学堂(学校)的军事训练和体育运动,所以得以盛行。从到前夕的20年中,军国民思潮曾经主导了学校体育,使这一时期的学校体育凸现“尚武”特色。青年陈独秀一度迷恋军国民教育,曾应邀参加“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与章士钊、杨笃生、蔡元培等试验炸药,研究暗杀。还参与吴樾谋炸清廷出洋五大臣的策划,做过陆军学堂教员.[22]新文化运动前期,陈推崇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尤其古希腊的斯巴达和近代的德国和日本。在他看来,“斯巴达人之教育,期以好勇善斗,此所谓军国民教育主义也;”[23]德国的军国主义,国民“最重强权且勇武可敬;”[24]日本军人“自古轻死好战”“尚武轻文”的大和魂,都值得中国教育学习借鉴,堪为中国军人的“榜样”。[25]众所周知,有血性的民族,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中华儿女并不缺乏血性,但缺乏发扬血性、敢于斗争的胆气,曾使得中华民族在近代蒙受了巨大耻辱和悲惨牺牲。鲁迅曾尖锐地揭露中国国民劣根性,指出其中之一就是奴隶性,即奴性。一个台湾老兵、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在回忆那段惨不忍睹的历史时写道:我们可能永远不懂5个日本鬼子就可以押着2000人去屠杀!没有血性,就没有抗争,就是东亚病夫,就会使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陈独秀的“兽性主义”教育思想站在发展国民性的高度,有着鲜明的思想启蒙意义。陈独秀重视青少年的体育教育主张,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背景下西方教育思潮在中国的反映,虽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顺应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大潮,合乎时代要求。他的主张,多数是可取甚至先进的。此后,蔡元培高举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大旗,蒋梦麟坚守“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余绪,都是对陈独秀教育思想的发展。在国家大力倡导对广大青年尤其军人开展血性教育的今天,其体育教育思想尤其“兽性主义”教育主张,显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作者:徐光寿

参考文献:

[1][2][3][4][5][6][8][9][11][12][13][14][15][16][18][19][23][24][25]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编,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7]李建求.张謇教育思想述评,教育研究[J],1999(9),67-71.

[10][17]唐宝林,林茂生.陈独秀年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0]张灏著,崔志海等译.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陈独秀范文篇5

本文作者:李颖工作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对中国传统教育观的批判

陈独秀在阐述了中国传统教育观后,紧接着对其进行了批判。(一)传统教育脱离社会陈独秀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发展教育事业,这样看来,教育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可是,传统教育脱离了社会,使得学生成为社会中独立的团体,学校成为社会中独立的区域,在大多数眼中,学生与学校,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这样做的结果便是,民众感受不到而且不相信教育的作用。如果想要改变这种状况,那只有把社会与教育联系起来,把教育放在社会需求中去考察。对于学校中各种专业的设立,也必须根据学校性质而确定,并且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具体情况而定。(二)传统教育脱离客观现实陈独秀指出,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和课堂,教育必须和客观现实相连接,这样的教育对于社会和个人才有积极意义。而传统教育模式正好缺少这一点,与客观实际严重分离,陈独秀说:有许多学生“在学校时候,无不品行纯洁,志趣高超,为一有希望之青年”,然而“一入社会,则渐染渐深,愈久愈甚,终成为一无希望之恶人”。这一现象产生的首要原因,就是教育与现实相分离。(三)传统教育模式是封闭式的陈独秀指出,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学校,将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关闭在学校大门之外。受教育是贵族阶级享有的特权,办学理念也是迎合这一范围需求的。导致了学校不能在社会上充分发挥其作用,而且使得人们普遍文化程度低下。

建立新型道德教育观

首先,新型教育观应该是民主的、科学的。“五四”运动中,陈独秀在反对封建传统道德教育的同时,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他号召年轻人应该站起来,奋起反抗封建教育,实现自身独立人格的树立,寻求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解脱。并主张青年人严格把好教育评判关,教育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去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也就是说,教育是自主性的,不是依附于他人或他物的;是向社会开放的,不是面向少数特权人群的;是向前发展的,不是倒退的;是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不是闭关自守的;是有科学根据的,不是猜测臆想的;是有其现实意义的,不是虚无飘渺的。中国传统教育由于缺乏民主和科学,使得青年学生沦为了封建制度的奴仆。以《新青年》为阵地的对封建道德的抨击,促进了公民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科学文化教育思想、以及人格人品教育思想在社会上的普遍传播,深深地影响了当时学校的教育体制改革。其次,新型教育观应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1917年夏,在蔡元培的邀请下,陈独秀北上就任北大文科学长。在此期间,他对蔡元培的整顿北大学科运动起了很好的协作作用,并在深刻反思中国封建教育的前提下,将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做了认真对比,明确指出,中国教育必须向西方学习。陈独秀认为,我们国家当今教育界呈现出这么一番景象,即大家都将封建伦理纲常作为我们的国家之精华所在,教育体制里的科举考试就是其真实写照,事实上,这是一种虚伪教育体系。现在的西方社会提倡的教育才是真正应该提倡的教育。中国的这种虚伪教育体系如果不得到改变,那么社会永远不会向前发展。他在这里,将西方教育和中国教育归结为简单的“真”和“伪”,犯了形而上学主义错误。可他对中国与西方教育体制的差异的领悟,以及大胆地提出,必须向西方学习来改变中国目前教育落后状况的思想,在当时还是具有进步意义的。陈独秀说到,近代西方国家在培养人才时,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每个国家的教育方案,都必须结合该国家的实际情况,具有自己本国的特色,为此,他提出了四大体系:现实主义、唯民主义、职业主义和兽行主义,期望通过对西方社会的借鉴,反映出我国教育的特点。再次,教育是属于上层建筑的。教育在受经济制约的同时,还受政治制约。只有当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到了一定水准,该国的教育才可能继而发展起来。1917年7月,陈独秀在《答顾克刚》的信中讲到,对于一个具体社会来说,教育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是很重要的,可是只有在解决社会政治问题的前提下,才能使得教育和经济得到发展。所以,这样说来,教育的发展水平与政治的发展水平休戚相关,不能离开政治讲教育。教育的发展要受经济和政治的制约,同样,教育对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也具有很大的反作用,或推动或阻挠,教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陈独秀认为,教育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它可以用于社会改造,而且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唯一途径。教育虽然与政治、经济,不能处于同一位置,可教育本身也是不可替代的。他坚信,如果一个国家的教育方法、体系等是正确的,那么救国救民只是迟早的事情。另外,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首先表现在它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各类人才。如果没有教育,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都不会存在,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是智慧的人。其次表现为教育推动了社会知识文化的进步。人类的文明都是来源于教育。而且,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教育可以唤醒人民的觉悟,推动革命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向前发展。总之,教育作为上层建筑,不仅受制于经济,而且依赖于政治,它不能脱离它们而单独存在;同时,教育又能反过来推动社会进步,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途径。陈独秀的这些思想,已经包含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了,它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初,的确是一种新型教育观。最后,教育应该与社会主义制度相关联。上面讲到,在中外教育体制的对比过程中,陈独秀意识到了中国教育的不发达,所以提出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发展我国的教育。他的这些建议,在当时来讲,的确是一种进步,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崭新教育观。可是,随着陈独秀由激进民主主义者向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的转变,他逐步了解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是发达的,可是也存在很多的现实问题,中国不应该走资本主义道路来发展教育。接着,陈独秀修改了原来的观点,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教育。陈独秀对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我国教育的思想,阐述得不是很具体,但是他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运用,对当时中国社会的错误教育思潮的批判,对中国教育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肯定,都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已经开始冲出西方资本主义教育的模式束缚,进入到崭新发展阶段,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空前的,实现了质的飞跃,也是陈独秀对中国教育理论做的巨大贡献,对于中国教育事业向前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陈独秀范文篇6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各种政治思潮差不多都与《新青年》有关。《新青年》在一定意义上塑造了现代中国,也影响着当代中国。《新青年》杂志在中国现代社会文化形态转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一、《新青年》与现代文化载体转型

在《新青年》的倡导之下,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冲击着中国文言文的正统地位。

长期以来,在正统封建文人眼里,只有诗、古文、辞赋,才能登文学的大雅之堂;至于白话文学,如小学、戏曲、俚歌等等,都是鄙弃的对象,则被贬斥于文学殿堂之外。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最早萌动于海外。胡适曾在《四十自述》中谈到1916年春中国留美学生中关于白话文的酝酿。这年二三月间,胡适对“中国文学的问题发生了智慧上的变迁”:原来一部中国文学史只是一部工具变迁史——一个文学或语言上的工具替代另一个工具。中国文学史也就是一个文学或语言工具变迁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也就是一部活文学逐渐代替死文学的历史。一种文学的活力如何,要看这一文学能否充分利用活的工具去代替已死或垂死的工具。当一个工具逐渐消失或逐渐僵化时,就要换一个工具了。在这种嬗变的过程中去接受一个活的工具,这就叫做“文学革命”。

1917年1月,《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对文学改良的八条建议。接着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发表于《新青年》第2卷第6号。陈独秀的文章言辞激烈、笔锋犀利,为胡适文章推波助澜。与此同时,北京大学古文字教授钱玄同索性提出在中国推广世界语。

《新青年》第3卷第3号、6号,第5卷第2号,第6卷第1号通信栏中屡次探讨文学革命。1918年底陈望道给《新青年》去信说:中文应该“横行加标点符号”,“诸子却仍纵书中文,使与横书西文错开;圈点与标点杂用,这是东人尾崎红叶(注:尾崎红叶(1867-1903),日本明治初期小说家。)的遗毒,诸子却有人模仿他,而且前后互异,使浅识者莫名其妙”(注:陈望道:《横行与标点》,《新青年》第6卷第1号。)。钱玄同回信说:“我个人的意见,以为横行必较直行为好,在嵌入西文字句的文章里,尤以改写横行为宜……独秀先生亦极以为然,原拟从本册起改为横行。只因印刷方面发生许多困难的交涉,所以一时尚改不成,将来总是要想法的。”(注:《新青年》第6卷第1号。)至于标识句读,各人的文笔不完全一致,则各人所用的句读符号亦不必统一,只要大致相向便可以。

《新青年》编辑部规定,从1918年开始,任何作者“非白话文不用”。1919年12月1日出刊的《新青年》刊登了《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指出“现在从7卷1号起,划一标点符号和行款”(注:《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新青年》第7卷第1号。)。《新青年》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划一,影响着学界,影响着一代先进的中国人,影响着中国文体的演进。

《新青年》从开展文学革命开始,白话文逐渐成为语言文字交流的主要工具;关于注音字母的探讨,关于新标点符号的探讨和使用,对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产生了巨大的的作用。中国文化的这一历史性的进步,不仅功在当时,而且惠及后人。语言文化作为社会交流的载体,其现代化程度对整个社会乃至整个社会的人的现代化产生巨大的作用。由《新青年》杂志倡导并实行的现代语言载体文化的转型,是中国社会向现代转型的一个部分,同时也为现代中国社会的整体转型奠定了文化基础,注入了巨大的促进力。

二、《新青年》与现代政治文化转型

(一)以民主、科学启开封建蒙昧。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刊号发表陈独秀的文章《敬告青年》,文中指出:“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两轮焉”(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当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针对士、农、工、商、医各类人等“不知科学”,仍然沉湎于地气风水之谈和方士羽流之类的状况,陈独秀提出,要根治这“无常识之思维,无理由之信仰”,唯有科学。科学之效,将使人间之思想行为“唯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他认为科学有无上的权威。凡是合乎科学的东西就拥护,凡不合乎科学的就反对。一事之兴,一物之息,无不以科学定从违,以科学法则作为检验事物存废的标准。可见陈独秀是在反封建意义上提出科学这一概念的。《新青年》提倡的科学,主要指对人对事的科学态度和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的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陈独秀指出,科学是综合客观现象,诉诸理性加以衡量。可见陈独秀当时所持的还不是唯物主义观点,虽然起着进步作用,但有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五四激进分子,除民主观转变外,科学观也有一个转变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五四时期大学(北京大学)开“科学概论”课程,对科学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科学思潮鼓励人们追求真理,追求正确的东西。在诸多主义、主张的比较选择中,中国先进分子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救国救民的科学真理。

1920年4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第7卷第5号对科学的含义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认为“科学有广狭二义:狭义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社会科学是拿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用在一切社会人事的学问上,像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法律学、经济学等,凡用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说明的都算是科学;这乃是科学的最大的效用。”(注:《新青年》第7卷第5号。)

《新青年》季刊宣言(1923年6月)提出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科学,指导革命运动。作为“科学”思想发展的一重要步骤,即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指导革命运动。该刊第1期刊发的《新青年之新宣言》(注:《新青年之新宣言》无作者,史学界一般认为是瞿秋白所写。当时瞿秋白刚回国,担任了《新青年》主编。)继承科学和民主思想,提出要力除宗法主义、笼统头脑、反对科学、迷信、资产阶级市侩主义、琐屑的应付、错误理会科学、浪漫主义等“障碍”,明确批评了实验主义(琐屑的应付),指出实用主义在政治上、科学上的反动性,认为现代社会已具备社会科学发展的物质基础,由社会科学加以考察,指导革命。无产阶级应严格用科学方法研究一切,以科学治学,在根本上考察、综观现象,找出规律,求得解决。这比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提出的科学思想前进了一步。

关于“人权”,《青年杂志》指出:“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能忍受。世称近代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解放之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就个人而言,不仅要获得政治、经济上的权利,而且要获得人格独立、个性解放,强调“人心”的觉醒,做一个自主自由的人。就国家而言,就是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到1919年《新青年》第6卷第1号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提出“本志同志本来无罪,只因拥护那德谟克拉西和塞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的。”(注: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青年杂志》第6卷第1号。)“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注: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青年杂志》第6卷第1号。)此时,陈独秀的“人权”口号发展成为“民主”的口号(注:刘景全:《中国现代文化选择之重大转折》,《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2期。)。

《新青年》拥护的民主和科学两位先生,对中国政治文化向现代转型起了启开蒙昧的开山之工。那么《新青年》对西方政治学说的传播和对中西政治、国家观的差异的比较,更对中国政治文化向现代转型起了构筑蓝图和发轫作用。

(二)传播西方政治、国家学说,引发政治革新。

陈独秀认为,近代欧美各国总趋势是,由专制政治趋于自由政治;由个人政治,趋于国民政治;由官僚政治,趋于自治政治。中国要生存于世界,必须抛弃千年沿袭下来的官僚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使人民“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

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章说,古之人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今之人希冀伟人大老建设共和宪政。欧美各国的共和立宪出于多数人利益,中国的共和立宪“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注: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一文认为,中国古代“民为邦本”是封建的家天下,人民是君主的财产;而近代民主含义是平民为国家的主人。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水火不相容。陈独秀感叹:中国人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的不多,满脑子帝制思想的人却很多。“国家者,乃人民集合之团体,辑内御外,以拥护人民之福利,非执政之私产也。”(注: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青年杂志》笫1卷第2号。)

陈独秀认为,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法制建立在不同的基础上。欧洲法制之精神,无不以平等人权为基础。而中国传统则是等级分明,法律面前尊卑有别。

西方近代依法治国,中国历史上基本是“人治”国家,这种观念影响到社会每个角落。圣人之教、君主之言便是法律。西洋民族以法治为本位,东洋民族以感情为本位。“商业往还,对法信用者多,对人信用者寡;些微授受,恒依法立据。浅见者每讥其俗薄而不惮烦也。父子昆季之间,称贷责偿,锱铢必较,违之者不惜诉诸法律;亲戚交游,更无以感情违法损利之事。”(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中国习惯,“交游称贷,视为当然,其偿也无期,其质也无物,惟以感情为条件而已。”(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就是说西方民族依法治国,社会各个领域的经济往来皆依法立据,类似经济公证,乃至弟兄父子间也是如此。陈独秀认为西方依法行事优于中国的以感情为重。“伪饰虚文,任用感情”,并非风俗淳厚的表现。“其实施之者多外饰厚情,内恒愤忌。以君子始,以小人终”(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西洋民族以法治为重,未尝无刻薄寡恩之嫌,然而实行的结果是“社会各人,不相依赖,人自为战,以独立之生计,成独立之人格,各守分际,不相侵渔。以小人始,以君子终,社会经济亦因以厘然有叙。”(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陈独秀对西方依法处理经济往来十分赞赏,批评旧中国以情代法,弊端之多,大害国家,小害家庭、个人。

通过对政治思想、国家观、法治观念的比较,《新青年》无情地鞭挞了中国政治上专制独裁,君主专政,臣民把希望寄托于明君圣主,社会生活从感情出发不讲法治等恶俗,启蒙国人学习西方,建设民主政治,在平等人权精神上立法,实行法治,抛弃“人治”。

(三)《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使现代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型和社会转型,找到了一条革命的途径。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9年5月,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这一期《新青年》为第6卷第5号,刊首标明为1919年5月,由于出版拖延,据考证出刊时间当在1919年的9月份,但该期发表的一些文章的写成时间早于1919年5月。该期刊登了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组织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流血奋斗,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实现了从《新青年》开始的中国政治文化飞跃性的现代转型。

三、《新青年》与现代伦理文化转型

(一)通过从西方与中国家庭、婚姻观的差异比较,倡导新风俗。

20世纪初,欧美各国在婚姻恋爱方面,已是恋爱自由,以爱情为婚姻的基础,而中国还禁锢于封建礼教之下。《新青年》通过大量的事实,比较中国与西方婚俗,抨击旧习俗,提倡新风尚。

陈独秀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一文中指出,婚姻观上,西俗爱情为一事,夫妇为一事;恋爱为一切男女的共性;约婚之初,各要求其财产而不以为贪;结婚以后,各保有自己财产而不以为吝啬。即使上流社会夫妇,一旦反目,直讼法庭而无所愧怍,社会亦绝不以此非之。西方家庭是法治家庭,每个家庭成员同受法律约束,权利和义务不以感情而以法为基础。西方的家庭夫妇关系受法律约束,夫妇双方经济、人格上各自独立。而中国的家庭为人子妻者,无独立人格,妇女更是男人的玩偶、附属品。中国的妇女仍是“妇人者,伏于人者也”,处于被丈夫所养地位。西方孀居生活,或以笃念旧好,或崇尚独身清洁的生涯,无所谓守节。中国的传统礼教则把寡妇改嫁指责为失节,再嫁的寡妇乃至她的后代备受社会歧视。国人遂以家庭名誉故,强制其子媳孀居。在遗产继承权上,西方男女平等。中国女子地位格外低下,宁可让旁系的男子继承,“嫡系的女子反没有承袭遗产底权利”(注:《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76页。)。

《新青年》认为,西方生育观念有很大不同。西方人“亲不责子以权利,遂亦不重视育子之义务。避妊之法,风流欧洲。……若夫东洋民族,夫妇问题,恒由产子问题而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西方风俗,子成年即独立生活,不靠父母,儿子犯法则受法律与社会制裁,亦不株连父母。中国传统则是儿蒙父荫,子对父“起敬起孝”。“西俗成家之子,恒离亲而别居,绝经济之关系。所谓吾之家庭者,必其独立生活也;否则必曰吾父之家庭,用语严别,误必遗讥。东俗则不然,亲养其子,复育其孙;以五递进,又各纳妇,一门之内,人口近百矣。况夫累代同居,传为佳话。虚文炫世,其害滋多!男女群居,内多诟谇;依赖成性,生产日微;貌为家庭和乐,实则黑幕潜张,而生机日促耳。昆季之间,率为共产,倘不相养,必为世讥。……因此被养之昆季习为游惰,遗害于家庭及社会者亦不复少。”(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

西洋民族家庭观念淡薄,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庭为本位。西洋民族自古迄今,是“彻头彻尾”个人主义的民族,一切道德、伦理、政治法律、社会舆论,都是维护个人自由权利与幸福,谋求个性发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人权利写入宪法,人权不允许剥夺。国家利益表面上与个人主义冲突,实际则是以巩固个人利益为根本。东洋民族,从游牧社会,进入到宗法社会;由酋长政治到封建政治,一直延续下来。宗法社会中,以家庭为本位,而个人没有权利,“一家之人,听命家长”。宗法社会尊家长,重等级。在家庭伦理上则要求“孝”,推之国家则要讲“忠”。忠孝为宗法封建时代的道德观念。宗法观念恶果有四:一损坏个人独立自尊的人格;二窒碍个人的意识自由;三剥夺个人法律上的平等权利;四养成依赖性,戕贼个人的生产力。“东洋民族社会中种种卑劣惨酷衰微之象,皆以此四者为因。欲转善因,是在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新青年》发表一系列文章,对中国传统的宗法式家庭和家庭观念予以彻底的否定,表露出一个明显的倾向:欲效法西方文明,务必破除传统式的中国家庭观念和破坏封闭式的宗法家庭,实现婚姻家庭观念的现代转型。

(二)通过中国与西方道德观念的比较,直传新道德。

伦理、道德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的一部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由于中西社会历史、政治制度、经济基础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道德观念。在新文化运动前期,《新青年》的编撰群体尚未掌握马克思主义,也未能透过道德现象发现其本质,但在直观中感到建立于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中国传统道德与工业社会的道德相比是相形见绌了。

陈独秀《敬告青年》说:“欧俗以横厉无前为上德,亚洲以闲逸恬淡为美风。”(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国难当头之秋,“生存竞争,势所不免,一息尚存,即无守退安稳之余地。排万难而前行,乃人生之天职。”(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自鸣清高、洁身自好的隐士乃是竞争中的淘汰者,应大力鼓励青年人的竞争意识。

在比较中国与西方人关于“信”与“诚”两个道德规范时,《新青年》第2卷第2号发表的《我之爱国主义》一文认为,中国的官僚政客不如西方的官僚政客诚实;旧中国人与人缺乏互信,反映到社会革命上,则出现了“华人革命乃滑稽剧也。”(注: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第2卷第2号。)旧中国缺乏共信。人而无信,不独为道德之羞,亦且为经济之累。政府无信,则纸币不行,内债难得,无人民信托之国家银行,金融大权操诸外人之手。人民无信,则非独资无由创业,不适工商发达时代竞争。“是故民信不立,国之金融,决无起死回生之望。政府以借债而存,人民以盗窃为活,由贫而弱,由弱而亡,讵不滋痛!”(注: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第2卷第2号。)

道德学说上,《新青年》撰文认为“现今道德学说之在欧西,最要者有二派:其一为个人主义之自利派;其二为社会主义之利他派。此二派互为雄长于道德学说界中。自于吾国旧日三纲、五伦之道德,则既非利己、又非利人,既非个人、又非社会,乃封建时代以家庭主义为根据之奴隶道德也。”(注:《记陈独秀君演讲词》,《新青年》第3卷第3号。)陈独秀认为,传统的封建道德束缚着人的创造力;伦理思想影响于政治,“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注: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新青年》的主撰陈独秀,在反对封建道德过程中,有时认为道德受社会条件影响,有时又认为是思想道德决定社会发展。早期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思想上占主导地位的,还是把改造社会的关键归结于思想,尤其是旧道德。把中国社会腐朽黑暗的主要原因归之于道德落伍,把忠、孝、节看作是社会一切弊端的根源,是一切罪恶的渊薮。他一方面认为道德随社会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又把道德看成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或是造成社会停滞的根源。在对道德的本原解释上,又把生物进化论引进了他的伦理思想。

《新青年》发表大量的文章,对孔子学说,对旧道德、旧伦理进行了无情的抨击,“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治)”(注: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青年杂志》第6卷第1号。)。与此同时,《新青年》的许多文章倡导符合时展的新伦理、新道德,推动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现代转型。

四、《新青年》与现代文化价值观转型

《新青年》以近代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抨击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现代转型。

《敬告青年》一文认为,西洋民族以实利为本位,“举凡政治之所营,教育之所期,文学技术之所风向,万马奔驰,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一切虚文空想之无裨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东洋民族以虚文为本位,而今日之社会制度、人心思想,悉自周汉两代而来,崇尚虚文,尊儒重道,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倘不改弦更张之,则国力将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新青年》把社会生活、政治、经济领域务虚不务实的种种观念,视为“内心的污秽”。“大小官吏,相次依附,存亡荣辱,以此为衡。婢膝奴颜,以为至乐。食力创业,乃至高尚至清洁适于国民实力伸张之美德,而视为天下之至贱,不屑为也。”(注: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第2卷第2号。)天下之人都朝思暮想当官,拼命挤入仕途,结果出现“农弃畎亩以充厮役,工商弃其行业以谋差委,士弃其学而求官,驱天下生利之有业者,而为无业分利之游民。”(注: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第2卷第2号。)“投身宦海,自附于摇尾磕头之列,毋亦利禄之心重,而不知食力创业之可贵也。不能食力者,必食他人之食,不思创业者,自绝生利之途。民德由之堕落,国力由之衰微。”(注: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第2卷第2号。)其原因则是由儒家“劳力者被治于人”。

陈独秀疾呼,国人极应讲究实际,振兴实业。必须从实际的事业上一步步开步走,“不要睡在空名词圈里,学那变戏法的,把名词当作一种符咒,只是口中念念有词,就梦想他等候他总有一天从空中落下,实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被那些‘先王之法’、‘圣人之道’等包含一切金科玉律的空泛名词遗误已久,此后不可再误了。”(注:《解放》,《新青年》第7卷第2号。)

西方人讲求创新,不为古人先哲所禁锢。中国人的心理则是崇拜圣人,束缚、满足于古代圣贤学说,视标新立异为异端邪说。《新青年》认为西方社会的思想学说随社会现实时时进化,日新月异,“故欧美今日之人心,不但不为其古代圣人亚里斯多德所拘囚,且并不为其近代圣人康德所支配。”(注: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中土儒士,以纲常立教,为人子妻者,既失个人之独立人格,复无个人之独立财产。”(注: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固守孔子之道,拘泥于纲常名教,因循、保守,缺乏西方民族的创新精神。西方人在创新中求得自己存在的价值,中国人在循规蹈矩中求得安逸。

“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安息为本位。”(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陈独秀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中说,儒家不尚力争,何况于战?黩武穷兵,国之大戒。佛徒去杀,益夺健斗之风。世称中国民族安息于地上,犹太民族安息于天国,印度民族安息于涅pán@①,安息为东洋民族的一贯精神。西洋民族,“好健斗,根诸天性,成为风俗。”(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西洋民族的民族性是:“恶侮辱,宁斗死”;东洋民族的民族性是:“恶斗死,宁忍辱”。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第1卷第3号发表的《抵抗力》一文中把中国的国民性概括为:“卑劣,无耻、退葸、苟安、诡易、圆滑”,“呜呼、悲哉!亡国灭种之病根,端在斯矣。”(注:陈独秀:《抵抗力》,《青年杂志》第1卷第3号。)

在义利观上,《新青年》指出西方人重利,中国人重义。认为西方世界的潮流是殖产兴业,分工合力,尊重个人以谋公共幸福。中国人则是“功利货殖,自古为羞。”世界进入20世纪以后,不摈弃传统儒士的义利观,中华民族难以振兴。“于此经济竞争剧烈之秋,欲以三等流氓(政治家为高等流氓,士人为中等流氓,流氓为下等流氓,以其均无生产力也)立国,不其难乎?”(注: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青年杂志》第1卷第2号。)因此,陈独秀把旧中国的官僚、政客和军人列为“三害”,三害不除,国无清宁之日。

《新青年》对中西价值观进行了多侧面比较。从特定的文化模式结构或特定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的综合考察,寻究产生这些特征的根源。注重从社会心理、观念结构上进行探究。认为中国民族在价值取向上,应效法近代西方,提倡人格独立,以“个人为本位”,“个性解放”,信仰自由,争新竞智,重实际,重向往探求,通过改造自然为获得自由的必由之路。这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型的有益探索。

五、《新青年》对社会文化转型的久远影响

《新青年》在五四时期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的影响是巨大而久远的。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各种政治思潮差不多都是在五四前后通过《新青年》传入或兴起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一些著名人物,都是在1919年前后登上政治历史舞台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许多革命运动,追根溯源,也都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发端的;中国人的现代化意识、精神文化都是在1919年前后发生急剧变化的。当代中国的物质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几乎是在实践和完成五四先驱的未竟之业。五四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塑造了现代中国,也影响着当代中国。可以说,《新青年》杂志在中国现代社会转型中起着重要的精神桥梁作用。

《新青年》杂志创刊的时代,正值辛亥革命失败之后,中国文化正由以封建专制为主体的旧文化向以近代民主政治为主体的新文化转型。《新青年》杂志激励现代中国实现由封建文化到包含现代科技、现代教育、现代文艺、现代传媒在内的现代文化的重大转型,推进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并为其他方面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崇尚科学,提倡创新意识是《新青年》编辑群体的重要思想观念之一。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章认为,“文明进化之社会,其学说之兴废,恒时时视其社会之生活状态为变迁。”(注: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既不要被古代的先贤“所拘囚”,也不要被近代的圣人“所支配”。要发扬《新青年》倡导的民族创新精神,提倡的学术开放意识,“一勿尊圣,二勿尊古,三勿尊国”。广采博纳,吸取其精华,营造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时代氛围。

《新青年》推进了思想解放和人们观念现代转型的进程。认为,中国封建文化中那种安于现状,因循依赖,空想虚玄,寻求世外解脱的种种观念,愈来愈与社会的进步不相容,应该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中的创新竟智,崇尚科学,重视现实,讲求实效等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新观念。陈独秀则认为,民主、科学是现代社会前进的两大机轴,应摈弃旧的落后的官本位文化观念,树立振兴实业的现代意识。《新青年》倡导的现代化意识激励着先进的中国人通过以民主、科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实现了由封建思想统治到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现代思想的重大飞跃。《新青年》和五四精神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更新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走自己的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青年》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和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激励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到民族独立和现代民主的重大历史嬗变,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

《新青年》倡导的进取意识、竞争意识和赶超精神,促进和加速了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陈独秀呼吁“当急起直追”(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则指出,“正如人家已达壮年,我们尚在幼稚;人家已走远了几千万里,我们尚在初步。在这种形势之下,要想存立,适应这种共同生活,恐非取兼程并力社会共管的组织,不能有成。”(注::《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李达等主张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来缩短中国与西方先进工业国家的差距。

《新青年》对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有着多方位、多层次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现代、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代化进程中,都曾在不同程度上蒙受和正在继续蒙受《新青年》杂志的鼓舞和鼓励。《新青年》描述的“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是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注:《新青年宣言》,《新青年》第7卷第1号。)这样一个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的转型已经基本实现。在新的社会基础上觉醒,不断解放思想,深刻领悟五四时期先进中国人确立的救亡、启蒙、科学、民主、社会主义等时代主题的当今意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陈独秀范文篇7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各种政治思潮差不多都与《新青年》有关。《新青年》在一定意义上塑造了现代中国,也影响着当代中国。《新青年》杂志在中国现代社会文化形态转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一、《新青年》与现代文化载体转型

在《新青年》的倡导之下,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冲击着中国文言文的正统地位。

长期以来,在正统封建文人眼里,只有诗、古文、辞赋,才能登文学的大雅之堂;至于白话文学,如小学、戏曲、俚歌等等,都是鄙弃的对象,则被贬斥于文学殿堂之外。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最早萌动于海外。胡适曾在《四十自述》中谈到1916年春中国留美学生中关于白话文的酝酿。这年二三月间,胡适对“中国文学的问题发生了智慧上的变迁”:原来一部中国文学史只是一部工具变迁史——一个文学或语言上的工具替代另一个工具。中国文学史也就是一个文学或语言工具变迁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也就是一部活文学逐渐代替死文学的历史。一种文学的活力如何,要看这一文学能否充分利用活的工具去代替已死或垂死的工具。当一个工具逐渐消失或逐渐僵化时,就要换一个工具了。在这种嬗变的过程中去接受一个活的工具,这就叫做“文学革命”。

1917年1月,《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对文学改良的八条建议。接着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发表于《新青年》第2卷第6号。陈独秀的文章言辞激烈、笔锋犀利,为胡适文章推波助澜。与此同时,北京大学古文字教授钱玄同索性提出在中国推广世界语。

《新青年》第3卷第3号、6号,第5卷第2号,第6卷第1号通信栏中屡次探讨文学革命。1918年底陈望道给《新青年》去信说:中文应该“横行加标点符号”,“诸子却仍纵书中文,使与横书西文错开;圈点与标点杂用,这是东人尾崎红叶(注:尾崎红叶(1867-1903),日本明治初期小说家。)的遗毒,诸子却有人模仿他,而且前后互异,使浅识者莫名其妙”(注:陈望道:《横行与标点》,《新青年》第6卷第1号。)。钱玄同回信说:“我个人的意见,以为横行必较直行为好,在嵌入西文字句的文章里,尤以改写横行为宜……独秀先生亦极以为然,原拟从本册起改为横行。只因印刷方面发生许多困难的交涉,所以一时尚改不成,将来总是要想法的。”(注:《新青年》第6卷第1号。)至于标识句读,各人的文笔不完全一致,则各人所用的句读符号亦不必统一,只要大致相向便可以。

《新青年》编辑部规定,从1918年开始,任何作者“非白话文不用”。1919年12月1日出刊的《新青年》刊登了《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指出“现在从7卷1号起,划一标点符号和行款”(注:《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新青年》第7卷第1号。)。《新青年》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划一,影响着学界,影响着一代先进的中国人,影响着中国文体的演进。

《新青年》从开展文学革命开始,白话文逐渐成为语言文字交流的主要工具;关于注音字母的探讨,关于新标点符号的探讨和使用,对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产生了巨大的的作用。中国文化的这一历史性的进步,不仅功在当时,而且惠及后人。语言文化作为社会交流的载体,其现代化程度对整个社会乃至整个社会的人的现代化产生巨大的作用。由《新青年》杂志倡导并实行的现代语言载体文化的转型,是中国社会向现代转型的一个部分,同时也为现代中国社会的整体转型奠定了文化基础,注入了巨大的促进力。

二、《新青年》与现代政治文化转型

(一)以民主、科学启开封建蒙昧。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刊号发表陈独秀的文章《敬告青年》,文中指出:“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两轮焉”(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当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针对士、农、工、商、医各类人等“不知科学”,仍然沉湎于地气风水之谈和方士羽流之类的状况,陈独秀提出,要根治这“无常识之思维,无理由之信仰”,唯有科学。科学之效,将使人间之思想行为“唯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他认为科学有无上的权威。凡是合乎科学的东西就拥护,凡不合乎科学的就反对。一事之兴,一物之息,无不以科学定从违,以科学法则作为检验事物存废的标准。可见陈独秀是在反封建意义上提出科学这一概念的。《新青年》提倡的科学,主要指对人对事的科学态度和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的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陈独秀指出,科学是综合客观现象,诉诸理性加以衡量。可见陈独秀当时所持的还不是唯物主义观点,虽然起着进步作用,但有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五四激进分子,除民主观转变外,科学观也有一个转变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五四时期大学(北京大学)开“科学概论”课程,对科学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科学思潮鼓励人们追求真理,追求正确的东西。在诸多主义、主张的比较选择中,中国先进分子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救国救民的科学真理。

1920年4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第7卷第5号对科学的含义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认为“科学有广狭二义:狭义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社会科学是拿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用在一切社会人事的学问上,像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法律学、经济学等,凡用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说明的都算是科学;这乃是科学的最大的效用。”(注:《新青年》第7卷第5号。)

《新青年》季刊宣言(1923年6月)提出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科学,指导革命运动。作为“科学”思想发展的一重要步骤,即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指导革命运动。该刊第1期刊发的《新青年之新宣言》(注:《新青年之新宣言》无作者,史学界一般认为是瞿秋白所写。当时瞿秋白刚回国,担任了《新青年》主编。)继承科学和民主思想,提出要力除宗法主义、笼统头脑、反对科学、迷信、资产阶级市侩主义、琐屑的应付、错误理会科学、浪漫主义等“障碍”,明确批评了实验主义(琐屑的应付),指出实用主义在政治上、科学上的反动性,认为现代社会已具备社会科学发展的物质基础,由社会科学加以考察,指导革命。无产阶级应严格用科学方法研究一切,以科学治学,在根本上考察、综观现象,找出规律,求得解决。这比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提出的科学思想前进了一步。

关于“人权”,《青年杂志》指出:“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能忍受。世称近代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解放之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就个人而言,不仅要获得政治、经济上的权利,而且要获得人格独立、个性解放,强调“人心”的觉醒,做一个自主自由的人。就国家而言,就是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到1919年《新青年》第6卷第1号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提出“本志同志本来无罪,只因拥护那德谟克拉西和塞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的。”(注: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青年杂志》第6卷第1号。)“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注: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青年杂志》第6卷第1号。)此时,陈独秀的“人权”口号发展成为“民主”的口号(注:刘景全:《中国现代文化选择之重大转折》,《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2期。)。

《新青年》拥护的民主和科学两位先生,对中国政治文化向现代转型起了启开蒙昧的开山之工。那么《新青年》对西方政治学说的传播和对中西政治、国家观的差异的比较,更对中国政治文化向现代转型起了构筑蓝图和发轫作用。

(二)传播西方政治、国家学说,引发政治革新。

陈独秀认为,近代欧美各国总趋势是,由专制政治趋于自由政治;由个人政治,趋于国民政治;由官僚政治,趋于自治政治。中国要生存于世界,必须抛弃千年沿袭下来的官僚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使人民“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

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章说,古之人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今之人希冀伟人大老建设共和宪政。欧美各国的共和立宪出于多数人利益,中国的共和立宪“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注: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一文认为,中国古代“民为邦本”是封建的家天下,人民是君主的财产;而近代民主含义是平民为国家的主人。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水火不相容。陈独秀感叹:中国人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的不多,满脑子帝制思想的人却很多。“国家者,乃人民集合之团体,辑内御外,以拥护人民之福利,非执政之私产也。”(注: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青年杂志》笫1卷第2号。)

陈独秀认为,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法制建立在不同的基础上。欧洲法制之精神,无不以平等人权为基础。而中国传统则是等级分明,法律面前尊卑有别。

西方近代依法治国,中国历史上基本是“人治”国家,这种观念影响到社会每个角落。圣人之教、君主之言便是法律。西洋民族以法治为本位,东洋民族以感情为本位。“商业往还,对法信用者多,对人信用者寡;些微授受,恒依法立据。浅见者每讥其俗薄而不惮烦也。父子昆季之间,称贷责偿,锱铢必较,违之者不惜诉诸法律;亲戚交游,更无以感情违法损利之事。”(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中国习惯,“交游称贷,视为当然,其偿也无期,其质也无物,惟以感情为条件而已。”(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就是说西方民族依法治国,社会各个领域的经济往来皆依法立据,类似经济公证,乃至弟兄父子间也是如此。陈独秀认为西方依法行事优于中国的以感情为重。“伪饰虚文,任用感情”,并非风俗淳厚的表现。“其实施之者多外饰厚情,内恒愤忌。以君子始,以小人终”(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西洋民族以法治为重,未尝无刻薄寡恩之嫌,然而实行的结果是“社会各人,不相依赖,人自为战,以独立之生计,成独立之人格,各守分际,不相侵渔。以小人始,以君子终,社会经济亦因以厘然有叙。”(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陈独秀对西方依法处理经济往来十分赞赏,批评旧中国以情代法,弊端之多,大害国家,小害家庭、个人。

通过对政治思想、国家观、法治观念的比较,《新青年》无情地鞭挞了中国政治上专制独裁,君主专政,臣民把希望寄托于明君圣主,社会生活从感情出发不讲法治等恶俗,启蒙国人学习西方,建设民主政治,在平等人权精神上立法,实行法治,抛弃“人治”。

(三)《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使现代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型和社会转型,找到了一条革命的途径。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9年5月,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这一期《新青年》为第6卷第5号,刊首标明为1919年5月,由于出版拖延,据考证出刊时间当在1919年的9月份,但该期发表的一些文章的写成时间早于1919年5月。该期刊登了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组织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流血奋斗,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实现了从《新青年》开始的中国政治文化飞跃性的现代转型。

三、《新青年》与现代伦理文化转型

(一)通过从西方与中国家庭、婚姻观的差异比较,倡导新风俗。

20世纪初,欧美各国在婚姻恋爱方面,已是恋爱自由,以爱情为婚姻的基础,而中国还禁锢于封建礼教之下。《新青年》通过大量的事实,比较中国与西方婚俗,抨击旧习俗,提倡新风尚。

陈独秀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一文中指出,婚姻观上,西俗爱情为一事,夫妇为一事;恋爱为一切男女的共性;约婚之初,各要求其财产而不以为贪;结婚以后,各保有自己财产而不以为吝啬。即使上流社会夫妇,一旦反目,直讼法庭而无所愧怍,社会亦绝不以此非之。西方家庭是法治家庭,每个家庭成员同受法律约束,权利和义务不以感情而以法为基础。西方的家庭夫妇关系受法律约束,夫妇双方经济、人格上各自独立。而中国的家庭为人子妻者,无独立人格,妇女更是男人的玩偶、附属品。中国的妇女仍是“妇人者,伏于人者也”,处于被丈夫所养地位。西方孀居生活,或以笃念旧好,或崇尚独身清洁的生涯,无所谓守节。中国的传统礼教则把寡妇改嫁指责为失节,再嫁的寡妇乃至她的后代备受社会歧视。国人遂以家庭名誉故,强制其子媳孀居。在遗产继承权上,西方男女平等。中国女子地位格外低下,宁可让旁系的男子继承,“嫡系的女子反没有承袭遗产底权利”(注:《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76页。)。

《新青年》认为,西方生育观念有很大不同。西方人“亲不责子以权利,遂亦不重视育子之义务。避妊之法,风流欧洲。……若夫东洋民族,夫妇问题,恒由产子问题而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西方风俗,子成年即独立生活,不靠父母,儿子犯法则受法律与社会制裁,亦不株连父母。中国传统则是儿蒙父荫,子对父“起敬起孝”。“西俗成家之子,恒离亲而别居,绝经济之关系。所谓吾之家庭者,必其独立生活也;否则必曰吾父之家庭,用语严别,误必遗讥。东俗则不然,亲养其子,复育其孙;以五递进,又各纳妇,一门之内,人口近百矣。况夫累代同居,传为佳话。虚文炫世,其害滋多!男女群居,内多诟谇;依赖成性,生产日微;貌为家庭和乐,实则黑幕潜张,而生机日促耳。昆季之间,率为共产,倘不相养,必为世讥。……因此被养之昆季习为游惰,遗害于家庭及社会者亦不复少。”(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

西洋民族家庭观念淡薄,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庭为本位。西洋民族自古迄今,是“彻头彻尾”个人主义的民族,一切道德、伦理、政治法律、社会舆论,都是维护个人自由权利与幸福,谋求个性发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人权利写入宪法,人权不允许剥夺。国家利益表面上与个人主义冲突,实际则是以巩固个人利益为根本。东洋民族,从游牧社会,进入到宗法社会;由酋长政治到封建政治,一直延续下来。宗法社会中,以家庭为本位,而个人没有权利,“一家之人,听命家长”。宗法社会尊家长,重等级。在家庭伦理上则要求“孝”,推之国家则要讲“忠”。忠孝为宗法封建时代的道德观念。宗法观念恶果有四:一损坏个人独立自尊的人格;二窒碍个人的意识自由;三剥夺个人法律上的平等权利;四养成依赖性,戕贼个人的生产力。“东洋民族社会中种种卑劣惨酷衰微之象,皆以此四者为因。欲转善因,是在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新青年》发表一系列文章,对中国传统的宗法式家庭和家庭观念予以彻底的否定,表露出一个明显的倾向:欲效法西方文明,务必破除传统式的中国家庭观念和破坏封闭式的宗法家庭,实现婚姻家庭观念的现代转型。

(二)通过中国与西方道德观念的比较,直传新道德。

伦理、道德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的一部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由于中西社会历史、政治制度、经济基础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道德观念。在新文化运动前期,《新青年》的编撰群体尚未掌握马克思主义,也未能透过道德现象发现其本质,但在直观中感到建立于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中国传统道德与工业社会的道德相比是相形见绌了。

陈独秀《敬告青年》说:“欧俗以横厉无前为上德,亚洲以闲逸恬淡为美风。”(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国难当头之秋,“生存竞争,势所不免,一息尚存,即无守退安稳之余地。排万难而前行,乃人生之天职。”(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自鸣清高、洁身自好的隐士乃是竞争中的淘汰者,应大力鼓励青年人的竞争意识。

在比较中国与西方人关于“信”与“诚”两个道德规范时,《新青年》第2卷第2号发表的《我之爱国主义》一文认为,中国的官僚政客不如西方的官僚政客诚实;旧中国人与人缺乏互信,反映到社会革命上,则出现了“华人革命乃滑稽剧也。”(注: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第2卷第2号。)旧中国缺乏共信。人而无信,不独为道德之羞,亦且为经济之累。政府无信,则纸币不行,内债难得,无人民信托之国家银行,金融大权操诸外人之手。人民无信,则非独资无由创业,不适工商发达时代竞争。“是故民信不立,国之金融,决无起死回生之望。政府以借债而存,人民以盗窃为活,由贫而弱,由弱而亡,讵不滋痛!”(注: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第2卷第2号。)

道德学说上,《新青年》撰文认为“现今道德学说之在欧西,最要者有二派:其一为个人主义之自利派;其二为社会主义之利他派。此二派互为雄长于道德学说界中。自于吾国旧日三纲、五伦之道德,则既非利己、又非利人,既非个人、又非社会,乃封建时代以家庭主义为根据之奴隶道德也。”(注:《记陈独秀君演讲词》,《新青年》第3卷第3号。)陈独秀认为,传统的封建道德束缚着人的创造力;伦理思想影响于政治,“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注: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新青年》的主撰陈独秀,在反对封建道德过程中,有时认为道德受社会条件影响,有时又认为是思想道德决定社会发展。早期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思想上占主导地位的,还是把改造社会的关键归结于思想,尤其是旧道德。把中国社会腐朽黑暗的主要原因归之于道德落伍,把忠、孝、节看作是社会一切弊端的根源,是一切罪恶的渊薮。他一方面认为道德随社会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又把道德看成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或是造成社会停滞的根源。在对道德的本原解释上,又把生物进化论引进了他的伦理思想。

《新青年》发表大量的文章,对孔子学说,对旧道德、旧伦理进行了无情的抨击,“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治)”(注: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青年杂志》第6卷第1号。)。与此同时,《新青年》的许多文章倡导符合时展的新伦理、新道德,推动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现代转型。

四、《新青年》与现代文化价值观转型

《新青年》以近代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抨击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现代转型。

《敬告青年》一文认为,西洋民族以实利为本位,“举凡政治之所营,教育之所期,文学技术之所风向,万马奔驰,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一切虚文空想之无裨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东洋民族以虚文为本位,而今日之社会制度、人心思想,悉自周汉两代而来,崇尚虚文,尊儒重道,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倘不改弦更张之,则国力将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新青年》把社会生活、政治、经济领域务虚不务实的种种观念,视为“内心的污秽”。“大小官吏,相次依附,存亡荣辱,以此为衡。婢膝奴颜,以为至乐。食力创业,乃至高尚至清洁适于国民实力伸张之美德,而视为天下之至贱,不屑为也。”(注: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第2卷第2号。)天下之人都朝思暮想当官,拼命挤入仕途,结果出现“农弃畎亩以充厮役,工商弃其行业以谋差委,士弃其学而求官,驱天下生利之有业者,而为无业分利之游民。”(注: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第2卷第2号。)“投身宦海,自附于摇尾磕头之列,毋亦利禄之心重,而不知食力创业之可贵也。不能食力者,必食他人之食,不思创业者,自绝生利之途。民德由之堕落,国力由之衰微。”(注: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第2卷第2号。)其原因则是由儒家“劳力者被治于人”。

陈独秀疾呼,国人极应讲究实际,振兴实业。必须从实际的事业上一步步开步走,“不要睡在空名词圈里,学那变戏法的,把名词当作一种符咒,只是口中念念有词,就梦想他等候他总有一天从空中落下,实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被那些‘先王之法’、‘圣人之道’等包含一切金科玉律的空泛名词遗误已久,此后不可再误了。”(注:《解放》,《新青年》第7卷第2号。)

西方人讲求创新,不为古人先哲所禁锢。中国人的心理则是崇拜圣人,束缚、满足于古代圣贤学说,视标新立异为异端邪说。《新青年》认为西方社会的思想学说随社会现实时时进化,日新月异,“故欧美今日之人心,不但不为其古代圣人亚里斯多德所拘囚,且并不为其近代圣人康德所支配。”(注: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中土儒士,以纲常立教,为人子妻者,既失个人之独立人格,复无个人之独立财产。”(注: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固守孔子之道,拘泥于纲常名教,因循、保守,缺乏西方民族的创新精神。西方人在创新中求得自己存在的价值,中国人在循规蹈矩中求得安逸。

“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安息为本位。”(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陈独秀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中说,儒家不尚力争,何况于战?黩武穷兵,国之大戒。佛徒去杀,益夺健斗之风。世称中国民族安息于地上,犹太民族安息于天国,印度民族安息于涅pán@①,安息为东洋民族的一贯精神。西洋民族,“好健斗,根诸天性,成为风俗。”(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西洋民族的民族性是:“恶侮辱,宁斗死”;东洋民族的民族性是:“恶斗死,宁忍辱”。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第1卷第3号发表的《抵抗力》一文中把中国的国民性概括为:“卑劣,无耻、退葸、苟安、诡易、圆滑”,“呜呼、悲哉!亡国灭种之病根,端在斯矣。”(注:陈独秀:《抵抗力》,《青年杂志》第1卷第3号。)

在义利观上,《新青年》指出西方人重利,中国人重义。认为西方世界的潮流是殖产兴业,分工合力,尊重个人以谋公共幸福。中国人则是“功利货殖,自古为羞。”世界进入20世纪以后,不摈弃传统儒士的义利观,中华民族难以振兴。“于此经济竞争剧烈之秋,欲以三等流氓(政治家为高等流氓,士人为中等流氓,流氓为下等流氓,以其均无生产力也)立国,不其难乎?”(注: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青年杂志》第1卷第2号。)因此,陈独秀把旧中国的官僚、政客和军人列为“三害”,三害不除,国无清宁之日。

《新青年》对中西价值观进行了多侧面比较。从特定的文化模式结构或特定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的综合考察,寻究产生这些特征的根源。注重从社会心理、观念结构上进行探究。认为中国民族在价值取向上,应效法近代西方,提倡人格独立,以“个人为本位”,“个性解放”,信仰自由,争新竞智,重实际,重向往探求,通过改造自然为获得自由的必由之路。这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型的有益探索。

五、《新青年》对社会文化转型的久远影响

《新青年》在五四时期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的影响是巨大而久远的。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各种政治思潮差不多都是在五四前后通过《新青年》传入或兴起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一些著名人物,都是在1919年前后登上政治历史舞台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许多革命运动,追根溯源,也都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发端的;中国人的现代化意识、精神文化都是在1919年前后发生急剧变化的。当代中国的物质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几乎是在实践和完成五四先驱的未竟之业。五四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塑造了现代中国,也影响着当代中国。可以说,《新青年》杂志在中国现代社会转型中起着重要的精神桥梁作用。

《新青年》杂志创刊的时代,正值辛亥革命失败之后,中国文化正由以封建专制为主体的旧文化向以近代民主政治为主体的新文化转型。《新青年》杂志激励现代中国实现由封建文化到包含现代科技、现代教育、现代文艺、现代传媒在内的现代文化的重大转型,推进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并为其他方面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崇尚科学,提倡创新意识是《新青年》编辑群体的重要思想观念之一。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章认为,“文明进化之社会,其学说之兴废,恒时时视其社会之生活状态为变迁。”(注: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既不要被古代的先贤“所拘囚”,也不要被近代的圣人“所支配”。要发扬《新青年》倡导的民族创新精神,提倡的学术开放意识,“一勿尊圣,二勿尊古,三勿尊国”。广采博纳,吸取其精华,营造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时代氛围。

《新青年》推进了思想解放和人们观念现代转型的进程。认为,中国封建文化中那种安于现状,因循依赖,空想虚玄,寻求世外解脱的种种观念,愈来愈与社会的进步不相容,应该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中的创新竟智,崇尚科学,重视现实,讲求实效等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新观念。陈独秀则认为,民主、科学是现代社会前进的两大机轴,应摈弃旧的落后的官本位文化观念,树立振兴实业的现代意识。《新青年》倡导的现代化意识激励着先进的中国人通过以民主、科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实现了由封建思想统治到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现代思想的重大飞跃。《新青年》和五四精神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更新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走自己的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青年》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和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激励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到民族独立和现代民主的重大历史嬗变,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

《新青年》倡导的进取意识、竞争意识和赶超精神,促进和加速了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陈独秀呼吁“当急起直追”(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则指出,“正如人家已达壮年,我们尚在幼稚;人家已走远了几千万里,我们尚在初步。在这种形势之下,要想存立,适应这种共同生活,恐非取兼程并力社会共管的组织,不能有成。”(注::《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李达等主张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来缩短中国与西方先进工业国家的差距。

《新青年》对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有着多方位、多层次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现代、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代化进程中,都曾在不同程度上蒙受和正在继续蒙受《新青年》杂志的鼓舞和鼓励。《新青年》描述的“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是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注:《新青年宣言》,《新青年》第7卷第1号。)这样一个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的转型已经基本实现。在新的社会基础上觉醒,不断解放思想,深刻领悟五四时期先进中国人确立的救亡、启蒙、科学、民主、社会主义等时代主题的当今意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陈独秀范文篇8

关键词:陈独秀;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转变过程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曾作为的主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连任过五届党的总书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不仅具有丰富曲折的革命实践经验,还具有桀骜不驯、坦诚率真的鲜明个性,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独立求真、进取务实的学术精神,因而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因此,研究他在前后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的心路历程,对我们了解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为何在后迅速接受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价值。对此,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宏观分析居多。本文主要立足陈独秀本人的文章,结合辛亥革命与前后的时代背景,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试图深入到历史的细节,还原陈独秀这一转变的具体的心路历程。

一、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逐渐失望

陈独秀从1901年11月到1915年6月先后五次东渡日本。在日本留学期间,他接触到了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潮,但和当时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很模糊、误解较深,因而在救亡图存的迫切愿望的驱使下他顺应潮流信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但是之后他又经历了对社会主义关注的不断加深和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不断失望的过程。陈独秀最初提到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在1915年《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第一卷第一号上发表的《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文中,他把社会主义和人权说、生物进化论并列为近代文明的三大特征,认为社会主义是反对近世文明的私有财产制所造成的政治社会的不平等和压迫、继而进行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欧洲最近的文明。他还简单介绍了空想社会主义三个代表人物的财产公有、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等的基本观点,提到了拉萨尔和马克思的资本与劳动力斗争越激烈、进行社会革命的呼声越高的学说对社会主义的新贡献。然而在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后,陈独秀却评论道:“财产私有制虽不克因之遽废”,欧洲社会若谋求资本与劳动力的调和,“贫民生计,或以昭苏”[1]165。1917年1月,他又在《答褚葆衡》的信中明确回答了《新青年》宣传社会主义不多的原因:“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杂。唯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2]283显然,这时的陈独秀虽然对马克思主义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他并不重视这种学说,认为欧洲的私有财产制不会马上崩溃,仍幻想通过资本与劳动力调和、进行社会改良修复资本主义固有的缺陷。既然他认为欧洲不会马上实现社会主义,那么对资本主义不发达的中国来说更是遥远。所以,即使这时的陈独秀已经通过观察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辛亥革命认识到了辛亥革命后民国离真正的民主共和还相距甚远,但他仍然信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期望通过唤醒民众的政治的、伦理的觉悟来改造社会。十月革命爆发近两年后的1919年3月,陈独秀虽然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可能是不久将来的世界趋势,但他认为:“由无产阶级选出众议员,倒是缓和社会革命的一种法子。但是这种制度,欧美各国尚未能实行,中国人听了更要害怕,所以现在也不必提起。”[1]34所以,陈独秀此时重点关注的仍然是民主共和。然而,面对着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政党政治的乱象,宪法已成一纸空文的局面,以及他几年来虽致力于思想启蒙却仍无法使国人信仰民主共和的人数增加的现实,陈独秀对民国能否早日实现真正的立宪民主政体非常失望,认识到了国家组织的设计应当基于事实而不应偏于理想,中国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扫除武人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否则民主共和的建设根本无从谈起。他沉痛地写道:“不得不抛弃平昔之理想,以求夫最低限度之希望”,否则“一切理财、治军、兴学、殖产,均无从谈起,一切国会、宪法、新政、法理、皆属戏言”[1]354。虽然陈独秀对民主共和能否在中国很快实行产生了怀疑,但此时国内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反民主共和的势力非常强大,陈独秀为了捍卫民主共和和康有为展开了论战。他在1918年《驳康有为〈共和平议〉》中指出了辛亥革命混乱局面的原因,不是民主共和本身的问题,而是反动军阀和学者阻碍了其施行的缘故,丧权辱国兵征民困的不良政治是帝制改为共和所必经的阶段。值得注意的是,陈独秀在这篇文章中第一次指出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不足之处,他说:“近世政制之患,首在立法行政之隔阂尔。”[1]38-403如果说巴黎和会前陈独秀只是深刻认识到中国民主共和前途的艰难,并没有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本身失去信仰,那么一战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陈独秀曾对一战的前途抱有很大的期待,认为这次战争将决定世界大势。大战结束后还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期待国民顺应世界大势选择“向共和的科学的无神的光明道路”[1]447,甚至称赞提出“十四条原则”的美国总统威尔逊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1]453,一厢情愿地幻想通过巴黎和会能够从根本上消除欧美各国对中国的不平等待遇。前几个月,他还在《〈新青年〉罪案答辩书》中认定民主与科学可以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然而,残酷的现实打碎了陈独秀的幻想。面对着五大列强包办巴黎和会以及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行为,陈独秀看到了列强在战前所宣扬的“公理”的虚伪性,他失望且愤慨地发出了“公理何在”“不知理想高远的法兰西国民,都到那里去了”的感叹[2]37。于是,陈独秀一改过去完全否定过激派的态度而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产生了同情,他说:“过激派的行为,纵或有不是的地方,但是协约国把他们破坏俄、德两大专制的功劳,一笔抹杀,又试问公理何在?”[2]49这时的陈独秀尽管还对朝鲜和平的独立运动大加赞扬:“这回朝鲜的独立运动,伟大,诚恳,悲壮,有了明确的观念,用民意不用武力,开世界革命史的新纪元”[2]64;尽管他在苦闷之中对和平改造世界还心存一些期望,但随着一战后社会主义学说在欧洲的流行,陈独秀的注意力已经开始转向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从1919年4月20日《每周评论》上刊登的他高度赞扬俄罗斯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一样“是人类社会变动和进化的大关键”[2]80开始,陈独秀的文章中对社会主义的关注明显增多了。

二、经受了的洗礼

1919年,陈独秀积极参与并领导了,并且在这场运动中受到了洗礼。前后,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指出国民要有“不能单纯依赖公理的觉悟”以及“不能让少数人垄断政权的觉悟”[2]106,号召全体国民起来团结一致发挥民族自卫的精神。这些文章一改过去反对激进革命的态度,具有把爱国运动导向社会革命的政治动员性。他在《贫民的哭声》一文中警告那些压榨人民的官僚政客,连欧美日都在研究如何预防社会革命。在6月8日的《每周评论》的随感录中写道:“立宪政治和政党,马上都要成为过去的名词了,我们从此不要迷信他罢。什么是政治?大家吃饭要紧。”[2]111这表明陈独秀开始转向下层劳苦民众的民生问题,因为陈独秀在这场运动中看到了一直以来所期望的国民运动的希望,并且受的俄国革命是“面包革命”的影响,认为需要用政治手段解决下层民众的生活问题。不过,后陈独秀虽然把目光投向了劳苦大众,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他仍然在社会改良和社会革命之间摇摆。1919年12月1日发表的《〈新青年〉宣言》就是篇融合了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等各种思潮的文章。虽然在中陈独秀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认识到没有工人阶级的支援而只有学生运动难以达到改造中国的目的,但他还是不能肯定布尔什维克的过激主义“是不是扰乱世界”,而且不认为中国具备了发生大规模劳动运动的经济条件,不妄想也不希望中国发生革命暴动造成重大的牺牲,所以仍然倾向于渐进改良,只希望劳动者有改造自己境况的觉悟,号召青年从自己做起,使社会公正廉洁渐渐增长,他认为:“照这样的办法,虽说过于迟缓,就怕比用特别大气力、求急速改造社会的效果还大,还要实在。”[2]1831920年4月,陈独秀在总结反思的精神时,才彻底抛弃了以前渐进改良的幻想。他认为:“中国人最大的病根,是人人都想用很小的努力牺牲,得很大的效果。这病不改,中国永远没有希望。”[2]222促使他认同革命暴力手段的原因在于,后陈独秀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有了更多的了解,他在观察中国的现实和世界革命运动的发展状况时,认清了西方资产阶级政府的虚伪性。他感叹道:“保守主义的英、法政府,仍旧在那里梦想侵略主义的、保守主义的虚荣,而倾向社会主义的劳动家、学者,却都宣扬侵略主义不和人道。”[2]157对陈独秀最终完成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向的作用,也体现在科学与民主作为衡量一切价值唯一标准的五四精神的影响下,他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方法的信服上。早在1915年陈独秀就认为:“以科学说明真理,事实求诸证实,较之想象武断之所为,其步度诚缓;然其步步皆踏实地,不弱幻想突飞者之终无寸进也。”[1]163他还认为,科学不仅指自然科学,而且还包括社会科学,应当拿自然科学的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而不能拿自然科学直接说明社会科学。1920年在《大公报》上发表的《告新文化运动的诸同志》一文中,陈独秀直接引用了马克思《资本论》的例子来说明办报不仅要有深厚的感情,还要注重精密研究的观点,他说:“持论既不谬,又加上精密的学历研究才好。像克罗马底资本论,克波客拉底互助论,真是我们持论底榜样。”[2]1731922年《广东群报》发表《马克思两大精神》一文,陈独秀更是明确说明了他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他说:“欧洲近代以自然科学证实归纳法,马克思就以自然科学的归纳法应用于社会科学。马克思搜集了许多社会上的事实,一一证明其原理和学说。所以现代的人都称马克思的学说为科学的社会学,因为他应用自然科学归纳法研究社会科学。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学或社会学,都是以这种科学归纳法作根据,所以都可相信的,都有根据的。现代人说马克思为科学的社会主义,和空想的社会主义不同,便是在此。”[2]453

三、受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

实用主义是20世纪美国居于主导地位的哲学流派,它强调以人的价值为中心,以实用、效果为真理标准,以实践、行为为本位走向,倡导教育与社会联系等,反映了美国社会求实进取,崇尚科学与民主的精神,成为美国文化的核心。实用主义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受杜威来华讲学的影响在五四时期达到高潮。这样一位西方的思想大师,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亲自来到中国讲学,其停留时间之长,所到地域之广,宣扬自身学说之丰富,产生影响之广泛,是其他任何一位外国思想家、学者都无法与其相比的[3]。处于思想转型期的陈独秀,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潮对他的思想转变也有很大的影响。陈独秀在《国民》杂志成立周年大会上致辞时,就引用了杜威的“从前的社会组织有病,非把他改良不可”[2]117观点来论证他的促使人民由外交到内政再到社会组织的社会改造思想。在《实行民治的基础》一文中,陈独秀尽管透露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既“不情愿阶级争斗的发生”,也不同意杜威的只靠宪法和代议制表现民意的思想,而倾向于“人民自身同时是治者又是被治者”的积极的实行自动的人民自治,但还是参考了英美的民治主义实践,亦探讨了在中国如何通过改良主义方式实现政治的民治主义和社会经济的民治主义的问题。从此文的论述方式来看,陈独秀在文中多次提到“直接的实际精神”“多干事实,少出风头”“注重团体自身生活的实际需要”[2]118-126,这显然是受了实用主义的影响。此外,陈独秀在1919年12月1日发表的《〈新青年〉宣言》也明显包含实用主义思想,他声称“决计一面抛弃此等旧观念,一面综合前代圣贤当代贤哲和我们自己所想的,创造政治上、道德上、经济上的新观念,树立新时代的精神,适应新社会的环境”,“这种政治,却是造成新时代一种必经的过程,发展新社会一种有用的工具”,“我们相信尊重自然科学实验哲学”“要实验我们的主张”[2]130-131。这些被陈独秀有意无意吸收的实用主义思想,不仅促使陈独秀在后从致力于思想启蒙转到了参与实际的政治运动中去,而且在对各种思潮选择的标准上,则以“需要”为标准,他说:“我们士大夫阶级断然是没有革新希望的,生产劳动者又受了世界上务必的压迫,所以有输入马格斯社会主义底需要。”[2]274可见,陈独秀最终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原因,正如李泽厚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所认为的,是“当时中国现实斗争的需要,而不是在书斋中透彻分析研究了西方自由主义理论学术所得的结果”[4]28。

四、对基督教以及西方文明的新认识

时期,极力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宗教与迷信的陈独秀,对基督教的态度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而这种转变也是促使他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因素。1917年5月1日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道德之概念及其学说之派别》一文中,陈独秀就将社会主义归类于基督教文明,他说:“社会主义,乃耶稣教文明。”[1]337在1919年朝鲜爆发的三一运动中,陈独秀看到了广大基督徒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感触颇深,并高度赞扬道:“这回朝鲜的独立运动,伟大、诚恳、悲壮……我们对之有赞美、哀伤、兴奋、希望、惭愧,种种感想”,我们“从此不敢轻视基督教”[2]64-65。爆发后,陈独秀因散发传单被捕入狱,在狱中他进一步反思基督教与西方文明,并在出狱后发表了《基督教与中国人》一文,认为支配西洋人心底的最高文化是希腊以来美的情感与基督教信与爱的情感,而中国文化正因为缺少这些,社会变得麻木不仁。1921年在回友人的一封信中,陈独秀甚至写道:“不但革命事业非以生命来换不可,在这种邪恶的社会里,要想处处事事拿出良心来说实话办实事,也都非有以生命来换的精神不可。吴稚晖先生也说过,罗素谓此时俄人列宁等行事有些宗教性,此话诚然不差;但无论什么事若不带点宗教性,恐怕都不能成功。”[2]391可见,前后的陈独秀,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意识到了在欧洲和俄国社会主义运动中所展示出来的崇高、平等、博爱、牺牲精神的重大作用,并将之与基督教精神联系在一起,并希望运用基督教精神来改造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这体现了陈独秀此时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但这种认识对他向马克思列宁主义转变显然起到了重要作用。这里应该指明的是,陈独秀虽然基于五四时期文化重建与社会改造的需要对基督教表现出一定的欣赏态度,但他对宗教总体上的批判态度是一贯的,特别是在大革命期间,他对宗教又经历了全面否定的过程。综上所述,陈独秀在后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理性思考过程,他是在对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现实以及对民主共和本身的反思中,在经受民主科学精神的洗礼和劳苦大众革命精神的感召下,在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以及在对基督教以及西方文明中牺牲精神的重新认识等四重因素的作用下,最终在后彻底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而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便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和战友们一起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

[1]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编:第1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编:第2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元青.杜威的中国之行及其影响[J].近代史研究,2001(2):130-169.

陈独秀范文篇9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各种政治思潮差不多都与《新青年》有关。《新青年》在一定意义上塑造了现代中国,也影响着当代中国。《新青年》杂志在中国现代社会文化形态转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一、《新青年》与现代文化载体转型

在《新青年》的倡导之下,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冲击着中国文言文的正统地位。

长期以来,在正统封建文人眼里,只有诗、古文、辞赋,才能登文学的大雅之堂;至于白话文学,如小学、戏曲、俚歌等等,都是鄙弃的对象,则被贬斥于文学殿堂之外。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最早萌动于海外。胡适曾在《四十自述》中谈到1916年春中国留美学生中关于白话文的酝酿。这年二三月间,胡适对“中国文学的问题发生了智慧上的变迁”:原来一部中国文学史只是一部工具变迁史——一个文学或语言上的工具替代另一个工具。中国文学史也就是一个文学或语言工具变迁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也就是一部活文学逐渐代替死文学的历史。一种文学的活力如何,要看这一文学能否充分利用活的工具去代替已死或垂死的工具。当一个工具逐渐消失或逐渐僵化时,就要换一个工具了。在这种嬗变的过程中去接受一个活的工具,这就叫做“文学革命”。

1917年1月,《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对文学改良的八条建议。接着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发表于《新青年》第2卷第6号。陈独秀的文章言辞激烈、笔锋犀利,为胡适文章推波助澜。与此同时,北京大学古文字教授钱玄同索性提出在中国推广世界语。

《新青年》第3卷第3号、6号,第5卷第2号,第6卷第1号通信栏中屡次探讨文学革命。1918年底陈望道给《新青年》去信说:中文应该“横行加标点符号”,“诸子却仍纵书中文,使与横书西文错开;圈点与标点杂用,这是东人尾崎红叶(注:尾崎红叶(1867-1903),日本明治初期小说家。)的遗毒,诸子却有人模仿他,而且前后互异,使浅识者莫名其妙”(注:陈望道:《横行与标点》,《新青年》第6卷第1号。)。钱玄同回信说:“我个人的意见,以为横行必较直行为好,在嵌入西文字句的文章里,尤以改写横行为宜……独秀先生亦极以为然,原拟从本册起改为横行。只因印刷方面发生许多困难的交涉,所以一时尚改不成,将来总是要想法的。”(注:《新青年》第6卷第1号。)至于标识句读,各人的文笔不完全一致,则各人所用的句读符号亦不必统一,只要大致相向便可以。

《新青年》编辑部规定,从1918年开始,任何作者“非白话文不用”。1919年12月1日出刊的《新青年》刊登了《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指出“现在从7卷1号起,划一标点符号和行款”(注:《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新青年》第7卷第1号。)。《新青年》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划一,影响着学界,影响着一代先进的中国人,影响着中国文体的演进。

《新青年》从开展文学革命开始,白话文逐渐成为语言文字交流的主要工具;关于注音字母的探讨,关于新标点符号的探讨和使用,对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产生了巨大的的作用。中国文化的这一历史性的进步,不仅功在当时,而且惠及后人。语言文化作为社会交流的载体,其现代化程度对整个社会乃至整个社会的人的现代化产生巨大的作用。由《新青年》杂志倡导并实行的现代语言载体文化的转型,是中国社会向现代转型的一个部分,同时也为现代中国社会的整体转型奠定了文化基础,注入了巨大的促进力。

二、《新青年》与现代政治文化转型

(一)以民主、科学启开封建蒙昧。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刊号发表陈独秀的文章《敬告青年》,文中指出:“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两轮焉”(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当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针对士、农、工、商、医各类人等“不知科学”,仍然沉湎于地气风水之谈和方士羽流之类的状况,陈独秀提出,要根治这“无常识之思维,无理由之信仰”,唯有科学。科学之效,将使人间之思想行为“唯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他认为科学有无上的权威。凡是合乎科学的东西就拥护,凡不合乎科学的就反对。一事之兴,一物之息,无不以科学定从违,以科学法则作为检验事物存废的标准。可见陈独秀是在反封建意义上提出科学这一概念的。《新青年》提倡的科学,主要指对人对事的科学态度和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的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陈独秀指出,科学是综合客观现象,诉诸理性加以衡量。可见陈独秀当时所持的还不是唯物主义观点,虽然起着进步作用,但有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五四激进分子,除民主观转变外,科学观也有一个转变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五四时期大学(北京大学)开“科学概论”课程,对科学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科学思潮鼓励人们追求真理,追求正确的东西。在诸多主义、主张的比较选择中,中国先进分子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救国救民的科学真理。

1920年4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第7卷第5号对科学的含义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认为“科学有广狭二义:狭义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社会科学是拿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用在一切社会人事的学问上,像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法律学、经济学等,凡用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说明的都算是科学;这乃是科学的最大的效用。”(注:《新青年》第7卷第5号。)

《新青年》季刊宣言(1923年6月)提出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科学,指导革命运动。作为“科学”思想发展的一重要步骤,即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指导革命运动。该刊第1期刊发的《新青年之新宣言》(注:《新青年之新宣言》无作者,史学界一般认为是瞿秋白所写。当时瞿秋白刚回国,担任了《新青年》主编。)继承科学和民主思想,提出要力除宗法主义、笼统头脑、反对科学、迷信、资产阶级市侩主义、琐屑的应付、错误理会科学、浪漫主义等“障碍”,明确批评了实验主义(琐屑的应付),指出实用主义在政治上、科学上的反动性,认为现代社会已具备社会科学发展的物质基础,由社会科学加以考察,指导革命。无产阶级应严格用科学方法研究一切,以科学治学,在根本上考察、综观现象,找出规律,求得解决。这比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提出的科学思想前进了一步。

关于“人权”,《青年杂志》指出:“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能忍受。世称近代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解放之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就个人而言,不仅要获得政治、经济上的权利,而且要获得人格独立、个性解放,强调“人心”的觉醒,做一个自主自由的人。就国家而言,就是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到1919年《新青年》第6卷第1号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提出“本志同志本来无罪,只因拥护那德谟克拉西和塞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的。”(注: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青年杂志》第6卷第1号。)“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注: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青年杂志》第6卷第1号。)此时,陈独秀的“人权”口号发展成为“民主”的口号(注:刘景全:《中国现代文化选择之重大转折》,《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2期。)。

《新青年》拥护的民主和科学两位先生,对中国政治文化向现代转型起了启开蒙昧的开山之工。那么《新青年》对西方政治学说的传播和对中西政治、国家观的差异的比较,更对中国政治文化向现代转型起了构筑蓝图和发轫作用。

(二)传播西方政治、国家学说,引发政治革新。

陈独秀认为,近代欧美各国总趋势是,由专制政治趋于自由政治;由个人政治,趋于国民政治;由官僚政治,趋于自治政治。中国要生存于世界,必须抛弃千年沿袭下来的官僚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使人民“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

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章说,古之人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今之人希冀伟人大老建设共和宪政。欧美各国的共和立宪出于多数人利益,中国的共和立宪“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注: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一文认为,中国古代“民为邦本”是封建的家天下,人民是君主的财产;而近代民主含义是平民为国家的主人。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水火不相容。陈独秀感叹:中国人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的不多,满脑子帝制思想的人却很多。“国家者,乃人民集合之团体,辑内御外,以拥护人民之福利,非执政之私产也。”(注: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青年杂志》笫1卷第2号。)

陈独秀认为,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法制建立在不同的基础上。欧洲法制之精神,无不以平等人权为基础。而中国传统则是等级分明,法律面前尊卑有别。

西方近代依法治国,中国历史上基本是“人治”国家,这种观念影响到社会每个角落。圣人之教、君主之言便是法律。西洋民族以法治为本位,东洋民族以感情为本位。“商业往还,对法信用者多,对人信用者寡;些微授受,恒依法立据。浅见者每讥其俗薄而不惮烦也。父子昆季之间,称贷责偿,锱铢必较,违之者不惜诉诸法律;亲戚交游,更无以感情违法损利之事。”(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中国习惯,“交游称贷,视为当然,其偿也无期,其质也无物,惟以感情为条件而已。”(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就是说西方民族依法治国,社会各个领域的经济往来皆依法立据,类似经济公证,乃至弟兄父子间也是如此。陈独秀认为西方依法行事优于中国的以感情为重。“伪饰虚文,任用感情”,并非风俗淳厚的表现。“其实施之者多外饰厚情,内恒愤忌。以君子始,以小人终”(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西洋民族以法治为重,未尝无刻薄寡恩之嫌,然而实行的结果是“社会各人,不相依赖,人自为战,以独立之生计,成独立之人格,各守分际,不相侵渔。以小人始,以君子终,社会经济亦因以厘然有叙。”(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陈独秀对西方依法处理经济往来十分赞赏,批评旧中国以情代法,弊端之多,大害国家,小害家庭、个人。

通过对政治思想、国家观、法治观念的比较,《新青年》无情地鞭挞了中国政治上专制独裁,君主专政,臣民把希望寄托于明君圣主,社会生活从感情出发不讲法治等恶俗,启蒙国人学习西方,建设民主政治,在平等人权精神上立法,实行法治,抛弃“人治”。

(三)《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使现代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型和社会转型,找到了一条革命的途径。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9年5月,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这一期《新青年》为第6卷第5号,刊首标明为1919年5月,由于出版拖延,据考证出刊时间当在1919年的9月份,但该期发表的一些文章的写成时间早于1919年5月。该期刊登了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组织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流血奋斗,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实现了从《新青年》开始的中国政治文化飞跃性的现代转型。

三、《新青年》与现代伦理文化转型

(一)通过从西方与中国家庭、婚姻观的差异比较,倡导新风俗。

20世纪初,欧美各国在婚姻恋爱方面,已是恋爱自由,以爱情为婚姻的基础,而中国还禁锢于封建礼教之下。《新青年》通过大量的事实,比较中国与西方婚俗,抨击旧习俗,提倡新风尚。

陈独秀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一文中指出,婚姻观上,西俗爱情为一事,夫妇为一事;恋爱为一切男女的共性;约婚之初,各要求其财产而不以为贪;结婚以后,各保有自己财产而不以为吝啬。即使上流社会夫妇,一旦反目,直讼法庭而无所愧怍,社会亦绝不以此非之。西方家庭是法治家庭,每个家庭成员同受法律约束,权利和义务不以感情而以法为基础。西方的家庭夫妇关系受法律约束,夫妇双方经济、人格上各自独立。而中国的家庭为人子妻者,无独立人格,妇女更是男人的玩偶、附属品。中国的妇女仍是“妇人者,伏于人者也”,处于被丈夫所养地位。西方孀居生活,或以笃念旧好,或崇尚独身清洁的生涯,无所谓守节。中国的传统礼教则把寡妇改嫁指责为失节,再嫁的寡妇乃至她的后代备受社会歧视。国人遂以家庭名誉故,强制其子媳孀居。在遗产继承权上,西方男女平等。中国女子地位格外低下,宁可让旁系的男子继承,“嫡系的女子反没有承袭遗产底权利”(注:《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76页。)。

《新青年》认为,西方生育观念有很大不同。西方人“亲不责子以权利,遂亦不重视育子之义务。避妊之法,风流欧洲。……若夫东洋民族,夫妇问题,恒由产子问题而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西方风俗,子成年即独立生活,不靠父母,儿子犯法则受法律与社会制裁,亦不株连父母。中国传统则是儿蒙父荫,子对父“起敬起孝”。“西俗成家之子,恒离亲而别居,绝经济之关系。所谓吾之家庭者,必其独立生活也;否则必曰吾父之家庭,用语严别,误必遗讥。东俗则不然,亲养其子,复育其孙;以五递进,又各纳妇,一门之内,人口近百矣。况夫累代同居,传为佳话。虚文炫世,其害滋多!男女群居,内多诟谇;依赖成性,生产日微;貌为家庭和乐,实则黑幕潜张,而生机日促耳。昆季之间,率为共产,倘不相养,必为世讥。……因此被养之昆季习为游惰,遗害于家庭及社会者亦不复少。”(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

西洋民族家庭观念淡薄,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庭为本位。西洋民族自古迄今,是“彻头彻尾”个人主义的民族,一切道德、伦理、政治法律、社会舆论,都是维护个人自由权利与幸福,谋求个性发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人权利写入宪法,人权不允许剥夺。国家利益表面上与个人主义冲突,实际则是以巩固个人利益为根本。东洋民族,从游牧社会,进入到宗法社会;由酋长政治到封建政治,一直延续下来。宗法社会中,以家庭为本位,而个人没有权利,“一家之人,听命家长”。宗法社会尊家长,重等级。在家庭伦理上则要求“孝”,推之国家则要讲“忠”。忠孝为宗法封建时代的道德观念。宗法观念恶果有四:一损坏个人独立自尊的人格;二窒碍个人的意识自由;三剥夺个人法律上的平等权利;四养成依赖性,戕贼个人的生产力。“东洋民族社会中种种卑劣惨酷衰微之象,皆以此四者为因。欲转善因,是在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新青年》发表一系列文章,对中国传统的宗法式家庭和家庭观念予以彻底的否定,表露出一个明显的倾向:欲效法西方文明,务必破除传统式的中国家庭观念和破坏封闭式的宗法家庭,实现婚姻家庭观念的现代转型。

(二)通过中国与西方道德观念的比较,直传新道德。

伦理、道德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的一部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由于中西社会历史、政治制度、经济基础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道德观念。在新文化运动前期,《新青年》的编撰群体尚未掌握马克思主义,也未能透过道德现象发现其本质,但在直观中感到建立于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中国传统道德与工业社会的道德相比是相形见绌了。

陈独秀《敬告青年》说:“欧俗以横厉无前为上德,亚洲以闲逸恬淡为美风。”(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国难当头之秋,“生存竞争,势所不免,一息尚存,即无守退安稳之余地。排万难而前行,乃人生之天职。”(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自鸣清高、洁身自好的隐士乃是竞争中的淘汰者,应大力鼓励青年人的竞争意识。

在比较中国与西方人关于“信”与“诚”两个道德规范时,《新青年》第2卷第2号发表的《我之爱国主义》一文认为,中国的官僚政客不如西方的官僚政客诚实;旧中国人与人缺乏互信,反映到社会革命上,则出现了“华人革命乃滑稽剧也。”(注: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第2卷第2号。)旧中国缺乏共信。人而无信,不独为道德之羞,亦且为经济之累。政府无信,则纸币不行,内债难得,无人民信托之国家银行,金融大权操诸外人之手。人民无信,则非独资无由创业,不适工商发达时代竞争。“是故民信不立,国之金融,决无起死回生之望。政府以借债而存,人民以盗窃为活,由贫而弱,由弱而亡,讵不滋痛!”(注: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第2卷第2号。)

道德学说上,《新青年》撰文认为“现今道德学说之在欧西,最要者有二派:其一为个人主义之自利派;其二为社会主义之利他派。此二派互为雄长于道德学说界中。自于吾国旧日三纲、五伦之道德,则既非利己、又非利人,既非个人、又非社会,乃封建时代以家庭主义为根据之奴隶道德也。”(注:《记陈独秀君演讲词》,《新青年》第3卷第3号。)陈独秀认为,传统的封建道德束缚着人的创造力;伦理思想影响于政治,“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注: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新青年》的主撰陈独秀,在反对封建道德过程中,有时认为道德受社会条件影响,有时又认为是思想道德决定社会发展。早期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思想上占主导地位的,还是把改造社会的关键归结于思想,尤其是旧道德。把中国社会腐朽黑暗的主要原因归之于道德落伍,把忠、孝、节看作是社会一切弊端的根源,是一切罪恶的渊薮。他一方面认为道德随社会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又把道德看成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或是造成社会停滞的根源。在对道德的本原解释上,又把生物进化论引进了他的伦理思想。

《新青年》发表大量的文章,对孔子学说,对旧道德、旧伦理进行了无情的抨击,“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治)”(注: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青年杂志》第6卷第1号。)。与此同时,《新青年》的许多文章倡导符合时展的新伦理、新道德,推动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现代转型。

四、《新青年》与现代文化价值观转型

《新青年》以近代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抨击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现代转型。

《敬告青年》一文认为,西洋民族以实利为本位,“举凡政治之所营,教育之所期,文学技术之所风向,万马奔驰,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一切虚文空想之无裨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东洋民族以虚文为本位,而今日之社会制度、人心思想,悉自周汉两代而来,崇尚虚文,尊儒重道,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倘不改弦更张之,则国力将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新青年》把社会生活、政治、经济领域务虚不务实的种种观念,视为“内心的污秽”。“大小官吏,相次依附,存亡荣辱,以此为衡。婢膝奴颜,以为至乐。食力创业,乃至高尚至清洁适于国民实力伸张之美德,而视为天下之至贱,不屑为也。”(注: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第2卷第2号。)天下之人都朝思暮想当官,拼命挤入仕途,结果出现“农弃畎亩以充厮役,工商弃其行业以谋差委,士弃其学而求官,驱天下生利之有业者,而为无业分利之游民。”(注: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第2卷第2号。)“投身宦海,自附于摇尾磕头之列,毋亦利禄之心重,而不知食力创业之可贵也。不能食力者,必食他人之食,不思创业者,自绝生利之途。民德由之堕落,国力由之衰微。”(注: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第2卷第2号。)其原因则是由儒家“劳力者被治于人”。

陈独秀疾呼,国人极应讲究实际,振兴实业。必须从实际的事业上一步步开步走,“不要睡在空名词圈里,学那变戏法的,把名词当作一种符咒,只是口中念念有词,就梦想他等候他总有一天从空中落下,实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被那些‘先王之法’、‘圣人之道’等包含一切金科玉律的空泛名词遗误已久,此后不可再误了。”(注:《解放》,《新青年》第7卷第2号。)

西方人讲求创新,不为古人先哲所禁锢。中国人的心理则是崇拜圣人,束缚、满足于古代圣贤学说,视标新立异为异端邪说。《新青年》认为西方社会的思想学说随社会现实时时进化,日新月异,“故欧美今日之人心,不但不为其古代圣人亚里斯多德所拘囚,且并不为其近代圣人康德所支配。”(注: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中土儒士,以纲常立教,为人子妻者,既失个人之独立人格,复无个人之独立财产。”(注: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固守孔子之道,拘泥于纲常名教,因循、保守,缺乏西方民族的创新精神。西方人在创新中求得自己存在的价值,中国人在循规蹈矩中求得安逸。

“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安息为本位。”(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陈独秀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中说,儒家不尚力争,何况于战?黩武穷兵,国之大戒。佛徒去杀,益夺健斗之风。世称中国民族安息于地上,犹太民族安息于天国,印度民族安息于涅pán@①,安息为东洋民族的一贯精神。西洋民族,“好健斗,根诸天性,成为风俗。”(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西洋民族的民族性是:“恶侮辱,宁斗死”;东洋民族的民族性是:“恶斗死,宁忍辱”。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第1卷第3号发表的《抵抗力》一文中把中国的国民性概括为:“卑劣,无耻、退葸、苟安、诡易、圆滑”,“呜呼、悲哉!亡国灭种之病根,端在斯矣。”(注:陈独秀:《抵抗力》,《青年杂志》第1卷第3号。)

在义利观上,《新青年》指出西方人重利,中国人重义。认为西方世界的潮流是殖产兴业,分工合力,尊重个人以谋公共幸福。中国人则是“功利货殖,自古为羞。”世界进入20世纪以后,不摈弃传统儒士的义利观,中华民族难以振兴。“于此经济竞争剧烈之秋,欲以三等流氓(政治家为高等流氓,士人为中等流氓,流氓为下等流氓,以其均无生产力也)立国,不其难乎?”(注: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青年杂志》第1卷第2号。)因此,陈独秀把旧中国的官僚、政客和军人列为“三害”,三害不除,国无清宁之日。

《新青年》对中西价值观进行了多侧面比较。从特定的文化模式结构或特定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的综合考察,寻究产生这些特征的根源。注重从社会心理、观念结构上进行探究。认为中国民族在价值取向上,应效法近代西方,提倡人格独立,以“个人为本位”,“个性解放”,信仰自由,争新竞智,重实际,重向往探求,通过改造自然为获得自由的必由之路。这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型的有益探索。

五、《新青年》对社会文化转型的久远影响

《新青年》在五四时期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的影响是巨大而久远的。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各种政治思潮差不多都是在五四前后通过《新青年》传入或兴起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一些著名人物,都是在1919年前后登上政治历史舞台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许多革命运动,追根溯源,也都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发端的;中国人的现代化意识、精神文化都是在1919年前后发生急剧变化的。当代中国的物质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几乎是在实践和完成五四先驱的未竟之业。五四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塑造了现代中国,也影响着当代中国。可以说,《新青年》杂志在中国现代社会转型中起着重要的精神桥梁作用。

《新青年》杂志创刊的时代,正值辛亥革命失败之后,中国文化正由以封建专制为主体的旧文化向以近代民主政治为主体的新文化转型。《新青年》杂志激励现代中国实现由封建文化到包含现代科技、现代教育、现代文艺、现代传媒在内的现代文化的重大转型,推进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并为其他方面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崇尚科学,提倡创新意识是《新青年》编辑群体的重要思想观念之一。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章认为,“文明进化之社会,其学说之兴废,恒时时视其社会之生活状态为变迁。”(注: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既不要被古代的先贤“所拘囚”,也不要被近代的圣人“所支配”。要发扬《新青年》倡导的民族创新精神,提倡的学术开放意识,“一勿尊圣,二勿尊古,三勿尊国”。广采博纳,吸取其精华,营造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时代氛围。

《新青年》推进了思想解放和人们观念现代转型的进程。认为,中国封建文化中那种安于现状,因循依赖,空想虚玄,寻求世外解脱的种种观念,愈来愈与社会的进步不相容,应该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中的创新竟智,崇尚科学,重视现实,讲求实效等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新观念。陈独秀则认为,民主、科学是现代社会前进的两大机轴,应摈弃旧的落后的官本位文化观念,树立振兴实业的现代意识。《新青年》倡导的现代化意识激励着先进的中国人通过以民主、科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实现了由封建思想统治到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现代思想的重大飞跃。《新青年》和五四精神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更新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走自己的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青年》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和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激励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到民族独立和现代民主的重大历史嬗变,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

《新青年》倡导的进取意识、竞争意识和赶超精神,促进和加速了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陈独秀呼吁“当急起直追”(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则指出,“正如人家已达壮年,我们尚在幼稚;人家已走远了几千万里,我们尚在初步。在这种形势之下,要想存立,适应这种共同生活,恐非取兼程并力社会共管的组织,不能有成。”(注::《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李达等主张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来缩短中国与西方先进工业国家的差距。

《新青年》对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有着多方位、多层次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现代、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代化进程中,都曾在不同程度上蒙受和正在继续蒙受《新青年》杂志的鼓舞和鼓励。《新青年》描述的“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是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注:《新青年宣言》,《新青年》第7卷第1号。)这样一个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的转型已经基本实现。在新的社会基础上觉醒,不断解放思想,深刻领悟五四时期先进中国人确立的救亡、启蒙、科学、民主、社会主义等时代主题的当今意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陈独秀范文篇10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各种政治思潮差不多都与《新青年》有关。《新青年》在一定意义上塑造了现代中国,也影响着当代中国。《新青年》杂志在中国现代社会文化形态转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一、《新青年》与现代文化载体转型

在《新青年》的倡导之下,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冲击着中国文言文的正统地位。

长期以来,在正统封建文人眼里,只有诗、古文、辞赋,才能登文学的大雅之堂;至于白话文学,如小学、戏曲、俚歌等等,都是鄙弃的对象,则被贬斥于文学殿堂之外。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最早萌动于海外。胡适曾在《四十自述》中谈到1916年春中国留美学生中关于白话文的酝酿。这年二三月间,胡适对“中国文学的问题发生了智慧上的变迁”:原来一部中国文学史只是一部工具变迁史——一个文学或语言上的工具替代另一个工具。中国文学史也就是一个文学或语言工具变迁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也就是一部活文学逐渐代替死文学的历史。一种文学的活力如何,要看这一文学能否充分利用活的工具去代替已死或垂死的工具。当一个工具逐渐消失或逐渐僵化时,就要换一个工具了。在这种嬗变的过程中去接受一个活的工具,这就叫做“文学革命”。

1917年1月,《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对文学改良的八条建议。接着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发表于《新青年》第2卷第6号。陈独秀的文章言辞激烈、笔锋犀利,为胡适文章推波助澜。与此同时,北京大学古文字教授钱玄同索性提出在中国推广世界语。

《新青年》第3卷第3号、6号,第5卷第2号,第6卷第1号通信栏中屡次探讨文学革命。1918年底陈望道给《新青年》去信说:中文应该“横行加标点符号”,“诸子却仍纵书中文,使与横书西文错开;圈点与标点杂用,这是东人尾崎红叶(注:尾崎红叶(1867-1903),日本明治初期小说家。)的遗毒,诸子却有人模仿他,而且前后互异,使浅识者莫名其妙”(注:陈望道:《横行与标点》,《新青年》第6卷第1号。)。钱玄同回信说:“我个人的意见,以为横行必较直行为好,在嵌入西文字句的文章里,尤以改写横行为宜……独秀先生亦极以为然,原拟从本册起改为横行。只因印刷方面发生许多困难的交涉,所以一时尚改不成,将来总是要想法的。”(注:《新青年》第6卷第1号。)至于标识句读,各人的文笔不完全一致,则各人所用的句读符号亦不必统一,只要大致相向便可以。

《新青年》编辑部规定,从1918年开始,任何作者“非白话文不用”。1919年12月1日出刊的《新青年》刊登了《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指出“现在从7卷1号起,划一标点符号和行款”(注:《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新青年》第7卷第1号。)。《新青年》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划一,影响着学界,影响着一代先进的中国人,影响着中国文体的演进。

《新青年》从开展文学革命开始,白话文逐渐成为语言文字交流的主要工具;关于注音字母的探讨,关于新标点符号的探讨和使用,对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产生了巨大的的作用。中国文化的这一历史性的进步,不仅功在当时,而且惠及后人。语言文化作为社会交流的载体,其现代化程度对整个社会乃至整个社会的人的现代化产生巨大的作用。由《新青年》杂志倡导并实行的现代语言载体文化的转型,是中国社会向现代转型的一个部分,同时也为现代中国社会的整体转型奠定了文化基础,注入了巨大的促进力。

二、《新青年》与现代政治文化转型

(一)以民主、科学启开封建蒙昧。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刊号发表陈独秀的文章《敬告青年》,文中指出:“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两轮焉”(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当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针对士、农、工、商、医各类人等“不知科学”,仍然沉湎于地气风水之谈和方士羽流之类的状况,陈独秀提出,要根治这“无常识之思维,无理由之信仰”,唯有科学。科学之效,将使人间之思想行为“唯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他认为科学有无上的权威。凡是合乎科学的东西就拥护,凡不合乎科学的就反对。一事之兴,一物之息,无不以科学定从违,以科学法则作为检验事物存废的标准。可见陈独秀是在反封建意义上提出科学这一概念的。《新青年》提倡的科学,主要指对人对事的科学态度和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的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陈独秀指出,科学是综合客观现象,诉诸理性加以衡量。可见陈独秀当时所持的还不是唯物主义观点,虽然起着进步作用,但有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五四激进分子,除民主观转变外,科学观也有一个转变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五四时期大学(北京大学)开“科学概论”课程,对科学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科学思潮鼓励人们追求真理,追求正确的东西。在诸多主义、主张的比较选择中,中国先进分子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救国救民的科学真理。

1920年4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第7卷第5号对科学的含义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认为“科学有广狭二义:狭义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社会科学是拿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用在一切社会人事的学问上,像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法律学、经济学等,凡用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说明的都算是科学;这乃是科学的最大的效用。”(注:《新青年》第7卷第5号。)

《新青年》季刊宣言(1923年6月)提出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科学,指导革命运动。作为“科学”思想发展的一重要步骤,即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指导革命运动。该刊第1期刊发的《新青年之新宣言》(注:《新青年之新宣言》无作者,史学界一般认为是瞿秋白所写。当时瞿秋白刚回国,担任了《新青年》主编。)继承科学和民主思想,提出要力除宗法主义、笼统头脑、反对科学、迷信、资产阶级市侩主义、琐屑的应付、错误理会科学、浪漫主义等“障碍”,明确批评了实验主义(琐屑的应付),指出实用主义在政治上、科学上的反动性,认为现代社会已具备社会科学发展的物质基础,由社会科学加以考察,指导革命。无产阶级应严格用科学方法研究一切,以科学治学,在根本上考察、综观现象,找出规律,求得解决。这比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提出的科学思想前进了一步。

关于“人权”,《青年杂志》指出:“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能忍受。世称近代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解放之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就个人而言,不仅要获得政治、经济上的权利,而且要获得人格独立、个性解放,强调“人心”的觉醒,做一个自主自由的人。就国家而言,就是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到1919年《新青年》第6卷第1号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提出“本志同志本来无罪,只因拥护那德谟克拉西和塞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的。”(注: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青年杂志》第6卷第1号。)“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注: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青年杂志》第6卷第1号。)此时,陈独秀的“人权”口号发展成为“民主”的口号(注:刘景全:《中国现代文化选择之重大转折》,《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2期。)。

《新青年》拥护的民主和科学两位先生,对中国政治文化向现代转型起了启开蒙昧的开山之工。那么《新青年》对西方政治学说的传播和对中西政治、国家观的差异的比较,更对中国政治文化向现代转型起了构筑蓝图和发轫作用。

(二)传播西方政治、国家学说,引发政治革新。

陈独秀认为,近代欧美各国总趋势是,由专制政治趋于自由政治;由个人政治,趋于国民政治;由官僚政治,趋于自治政治。中国要生存于世界,必须抛弃千年沿袭下来的官僚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使人民“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

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章说,古之人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今之人希冀伟人大老建设共和宪政。欧美各国的共和立宪出于多数人利益,中国的共和立宪“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注: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一文认为,中国古代“民为邦本”是封建的家天下,人民是君主的财产;而近代民主含义是平民为国家的主人。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水火不相容。陈独秀感叹:中国人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的不多,满脑子帝制思想的人却很多。“国家者,乃人民集合之团体,辑内御外,以拥护人民之福利,非执政之私产也。”(注: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青年杂志》笫1卷第2号。)

陈独秀认为,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法制建立在不同的基础上。欧洲法制之精神,无不以平等人权为基础。而中国传统则是等级分明,法律面前尊卑有别。

西方近代依法治国,中国历史上基本是“人治”国家,这种观念影响到社会每个角落。圣人之教、君主之言便是法律。西洋民族以法治为本位,东洋民族以感情为本位。“商业往还,对法信用者多,对人信用者寡;些微授受,恒依法立据。浅见者每讥其俗薄而不惮烦也。父子昆季之间,称贷责偿,锱铢必较,违之者不惜诉诸法律;亲戚交游,更无以感情违法损利之事。”(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中国习惯,“交游称贷,视为当然,其偿也无期,其质也无物,惟以感情为条件而已。”(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就是说西方民族依法治国,社会各个领域的经济往来皆依法立据,类似经济公证,乃至弟兄父子间也是如此。陈独秀认为西方依法行事优于中国的以感情为重。“伪饰虚文,任用感情”,并非风俗淳厚的表现。“其实施之者多外饰厚情,内恒愤忌。以君子始,以小人终”(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西洋民族以法治为重,未尝无刻薄寡恩之嫌,然而实行的结果是“社会各人,不相依赖,人自为战,以独立之生计,成独立之人格,各守分际,不相侵渔。以小人始,以君子终,社会经济亦因以厘然有叙。”(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陈独秀对西方依法处理经济往来十分赞赏,批评旧中国以情代法,弊端之多,大害国家,小害家庭、个人。

通过对政治思想、国家观、法治观念的比较,《新青年》无情地鞭挞了中国政治上专制独裁,君主专政,臣民把希望寄托于明君圣主,社会生活从感情出发不讲法治等恶俗,启蒙国人学习西方,建设民主政治,在平等人权精神上立法,实行法治,抛弃“人治”。

(三)《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使现代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型和社会转型,找到了一条革命的途径。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9年5月,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这一期《新青年》为第6卷第5号,刊首标明为1919年5月,由于出版拖延,据考证出刊时间当在1919年的9月份,但该期发表的一些文章的写成时间早于1919年5月。该期刊登了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组织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流血奋斗,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实现了从《新青年》开始的中国政治文化飞跃性的现代转型。

三、《新青年》与现代伦理文化转型

(一)通过从西方与中国家庭、婚姻观的差异比较,倡导新风俗。

20世纪初,欧美各国在婚姻恋爱方面,已是恋爱自由,以爱情为婚姻的基础,而中国还禁锢于封建礼教之下。《新青年》通过大量的事实,比较中国与西方婚俗,抨击旧习俗,提倡新风尚。

陈独秀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一文中指出,婚姻观上,西俗爱情为一事,夫妇为一事;恋爱为一切男女的共性;约婚之初,各要求其财产而不以为贪;结婚以后,各保有自己财产而不以为吝啬。即使上流社会夫妇,一旦反目,直讼法庭而无所愧怍,社会亦绝不以此非之。西方家庭是法治家庭,每个家庭成员同受法律约束,权利和义务不以感情而以法为基础。西方的家庭夫妇关系受法律约束,夫妇双方经济、人格上各自独立。而中国的家庭为人子妻者,无独立人格,妇女更是男人的玩偶、附属品。中国的妇女仍是“妇人者,伏于人者也”,处于被丈夫所养地位。西方孀居生活,或以笃念旧好,或崇尚独身清洁的生涯,无所谓守节。中国的传统礼教则把寡妇改嫁指责为失节,再嫁的寡妇乃至她的后代备受社会歧视。国人遂以家庭名誉故,强制其子媳孀居。在遗产继承权上,西方男女平等。中国女子地位格外低下,宁可让旁系的男子继承,“嫡系的女子反没有承袭遗产底权利”(注:《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76页。)。

《新青年》认为,西方生育观念有很大不同。西方人“亲不责子以权利,遂亦不重视育子之义务。避妊之法,风流欧洲。……若夫东洋民族,夫妇问题,恒由产子问题而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西方风俗,子成年即独立生活,不靠父母,儿子犯法则受法律与社会制裁,亦不株连父母。中国传统则是儿蒙父荫,子对父“起敬起孝”。“西俗成家之子,恒离亲而别居,绝经济之关系。所谓吾之家庭者,必其独立生活也;否则必曰吾父之家庭,用语严别,误必遗讥。东俗则不然,亲养其子,复育其孙;以五递进,又各纳妇,一门之内,人口近百矣。况夫累代同居,传为佳话。虚文炫世,其害滋多!男女群居,内多诟谇;依赖成性,生产日微;貌为家庭和乐,实则黑幕潜张,而生机日促耳。昆季之间,率为共产,倘不相养,必为世讥。……因此被养之昆季习为游惰,遗害于家庭及社会者亦不复少。”(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

西洋民族家庭观念淡薄,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庭为本位。西洋民族自古迄今,是“彻头彻尾”个人主义的民族,一切道德、伦理、政治法律、社会舆论,都是维护个人自由权利与幸福,谋求个性发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人权利写入宪法,人权不允许剥夺。国家利益表面上与个人主义冲突,实际则是以巩固个人利益为根本。东洋民族,从游牧社会,进入到宗法社会;由酋长政治到封建政治,一直延续下来。宗法社会中,以家庭为本位,而个人没有权利,“一家之人,听命家长”。宗法社会尊家长,重等级。在家庭伦理上则要求“孝”,推之国家则要讲“忠”。忠孝为宗法封建时代的道德观念。宗法观念恶果有四:一损坏个人独立自尊的人格;二窒碍个人的意识自由;三剥夺个人法律上的平等权利;四养成依赖性,戕贼个人的生产力。“东洋民族社会中种种卑劣惨酷衰微之象,皆以此四者为因。欲转善因,是在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新青年》发表一系列文章,对中国传统的宗法式家庭和家庭观念予以彻底的否定,表露出一个明显的倾向:欲效法西方文明,务必破除传统式的中国家庭观念和破坏封闭式的宗法家庭,实现婚姻家庭观念的现代转型。

(二)通过中国与西方道德观念的比较,直传新道德。

伦理、道德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的一部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由于中西社会历史、政治制度、经济基础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道德观念。在新文化运动前期,《新青年》的编撰群体尚未掌握马克思主义,也未能透过道德现象发现其本质,但在直观中感到建立于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中国传统道德与工业社会的道德相比是相形见绌了。

[page_break]

陈独秀《敬告青年》说:“欧俗以横厉无前为上德,亚洲以闲逸恬淡为美风。”(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国难当头之秋,“生存竞争,势所不免,一息尚存,即无守退安稳之余地。排万难而前行,乃人生之天职。”(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自鸣清高、洁身自好的隐士乃是竞争中的淘汰者,应大力鼓励青年人的竞争意识。

在比较中国与西方人关于“信”与“诚”两个道德规范时,《新青年》第2卷第2号发表的《我之爱国主义》一文认为,中国的官僚政客不如西方的官僚政客诚实;旧中国人与人缺乏互信,反映到社会革命上,则出现了“华人革命乃滑稽剧也。”(注: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第2卷第2号。)旧中国缺乏共信。人而无信,不独为道德之羞,亦且为经济之累。政府无信,则纸币不行,内债难得,无人民信托之国家银行,金融大权操诸外人之手。人民无信,则非独资无由创业,不适工商发达时代竞争。“是故民信不立,国之金融,决无起死回生之望。政府以借债而存,人民以盗窃为活,由贫而弱,由弱而亡,讵不滋痛!”(注: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第2卷第2号。)

道德学说上,《新青年》撰文认为“现今道德学说之在欧西,最要者有二派:其一为个人主义之自利派;其二为社会主义之利他派。此二派互为雄长于道德学说界中。自于吾国旧日三纲、五伦之道德,则既非利己、又非利人,既非个人、又非社会,乃封建时代以家庭主义为根据之奴隶道德也。”(注:《记陈独秀君演讲词》,《新青年》第3卷第3号。)陈独秀认为,传统的封建道德束缚着人的创造力;伦理思想影响于政治,“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注: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新青年》的主撰陈独秀,在反对封建道德过程中,有时认为道德受社会条件影响,有时又认为是思想道德决定社会发展。早期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思想上占主导地位的,还是把改造社会的关键归结于思想,尤其是旧道德。把中国社会腐朽黑暗的主要原因归之于道德落伍,把忠、孝、节看作是社会一切弊端的根源,是一切罪恶的渊薮。他一方面认为道德随社会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又把道德看成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或是造成社会停滞的根源。在对道德的本原解释上,又把生物进化论引进了他的伦理思想。

《新青年》发表大量的文章,对孔子学说,对旧道德、旧伦理进行了无情的抨击,“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治)”(注: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青年杂志》第6卷第1号。)。与此同时,《新青年》的许多文章倡导符合时展的新伦理、新道德,推动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现代转型。

四、《新青年》与现代文化价值观转型

《新青年》以近代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抨击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现代转型。

《敬告青年》一文认为,西洋民族以实利为本位,“举凡政治之所营,教育之所期,文学技术之所风向,万马奔驰,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一切虚文空想之无裨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东洋民族以虚文为本位,而今日之社会制度、人心思想,悉自周汉两代而来,崇尚虚文,尊儒重道,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倘不改弦更张之,则国力将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新青年》把社会生活、政治、经济领域务虚不务实的种种观念,视为“内心的污秽”。“大小官吏,相次依附,存亡荣辱,以此为衡。婢膝奴颜,以为至乐。食力创业,乃至高尚至清洁适于国民实力伸张之美德,而视为天下之至贱,不屑为也。”(注: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第2卷第2号。)天下之人都朝思暮想当官,拼命挤入仕途,结果出现“农弃畎亩以充厮役,工商弃其行业以谋差委,士弃其学而求官,驱天下生利之有业者,而为无业分利之游民。”(注: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第2卷第2号。)“投身宦海,自附于摇尾磕头之列,毋亦利禄之心重,而不知食力创业之可贵也。不能食力者,必食他人之食,不思创业者,自绝生利之途。民德由之堕落,国力由之衰微。”(注: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第2卷第2号。)其原因则是由儒家“劳力者被治于人”。

陈独秀疾呼,国人极应讲究实际,振兴实业。必须从实际的事业上一步步开步走,“不要睡在空名词圈里,学那变戏法的,把名词当作一种符咒,只是口中念念有词,就梦想他等候他总有一天从空中落下,实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被那些‘先王之法’、‘圣人之道’等包含一切金科玉律的空泛名词遗误已久,此后不可再误了。”(注:《解放》,《新青年》第7卷第2号。)

西方人讲求创新,不为古人先哲所禁锢。中国人的心理则是崇拜圣人,束缚、满足于古代圣贤学说,视标新立异为异端邪说。《新青年》认为西方社会的思想学说随社会现实时时进化,日新月异,“故欧美今日之人心,不但不为其古代圣人亚里斯多德所拘囚,且并不为其近代圣人康德所支配。”(注: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中土儒士,以纲常立教,为人子妻者,既失个人之独立人格,复无个人之独立财产。”(注: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固守孔子之道,拘泥于纲常名教,因循、保守,缺乏西方民族的创新精神。西方人在创新中求得自己存在的价值,中国人在循规蹈矩中求得安逸。

“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安息为本位。”(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陈独秀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中说,儒家不尚力争,何况于战?黩武穷兵,国之大戒。佛徒去杀,益夺健斗之风。世称中国民族安息于地上,犹太民族安息于天国,印度民族安息于涅pán@①,安息为东洋民族的一贯精神。西洋民族,“好健斗,根诸天性,成为风俗。”(注: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西洋民族的民族性是:“恶侮辱,宁斗死”;东洋民族的民族性是:“恶斗死,宁忍辱”。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第1卷第3号发表的《抵抗力》一文中把中国的国民性概括为:“卑劣,无耻、退葸、苟安、诡易、圆滑”,“呜呼、悲哉!亡国灭种之病根,端在斯矣。”(注:陈独秀:《抵抗力》,《青年杂志》第1卷第3号。)

在义利观上,《新青年》指出西方人重利,中国人重义。认为西方世界的潮流是殖产兴业,分工合力,尊重个人以谋公共幸福。中国人则是“功利货殖,自古为羞。”世界进入20世纪以后,不摈弃传统儒士的义利观,中华民族难以振兴。“于此经济竞争剧烈之秋,欲以三等流氓(政治家为高等流氓,士人为中等流氓,流氓为下等流氓,以其均无生产力也)立国,不其难乎?”(注: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青年杂志》第1卷第2号。)因此,陈独秀把旧中国的官僚、政客和军人列为“三害”,三害不除,国无清宁之日。

《新青年》对中西价值观进行了多侧面比较。从特定的文化模式结构或特定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的综合考察,寻究产生这些特征的根源。注重从社会心理、观念结构上进行探究。认为中国民族在价值取向上,应效法近代西方,提倡人格独立,以“个人为本位”,“个性解放”,信仰自由,争新竞智,重实际,重向往探求,通过改造自然为获得自由的必由之路。这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型的有益探索。

五、《新青年》对社会文化转型的久远影响

《新青年》在五四时期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的影响是巨大而久远的。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各种政治思潮差不多都是在五四前后通过《新青年》传入或兴起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一些著名人物,都是在1919年前后登上政治历史舞台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许多革命运动,追根溯源,也都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发端的;中国人的现代化意识、精神文化都是在1919年前后发生急剧变化的。当代中国的物质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几乎是在实践和完成五四先驱的未竟之业。五四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塑造了现代中国,也影响着当代中国。可以说,《新青年》杂志在中国现代社会转型中起着重要的精神桥梁作用。

《新青年》杂志创刊的时代,正值辛亥革命失败之后,中国文化正由以封建专制为主体的旧文化向以近代民主政治为主体的新文化转型。《新青年》杂志激励现代中国实现由封建文化到包含现代科技、现代教育、现代文艺、现代传媒在内的现代文化的重大转型,推进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并为其他方面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崇尚科学,提倡创新意识是《新青年》编辑群体的重要思想观念之一。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章认为,“文明进化之社会,其学说之兴废,恒时时视其社会之生活状态为变迁。”(注: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既不要被古代的先贤“所拘囚”,也不要被近代的圣人“所支配”。要发扬《新青年》倡导的民族创新精神,提倡的学术开放意识,“一勿尊圣,二勿尊古,三勿尊国”。广采博纳,吸取其精华,营造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时代氛围。

《新青年》推进了思想解放和人们观念现代转型的进程。认为,中国封建文化中那种安于现状,因循依赖,空想虚玄,寻求世外解脱的种种观念,愈来愈与社会的进步不相容,应该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中的创新竟智,崇尚科学,重视现实,讲求实效等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新观念。陈独秀则认为,民主、科学是现代社会前进的两大机轴,应摈弃旧的落后的官本位文化观念,树立振兴实业的现代意识。《新青年》倡导的现代化意识激励着先进的中国人通过以民主、科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实现了由封建思想统治到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现代思想的重大飞跃。《新青年》和五四精神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更新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走自己的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青年》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和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激励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到民族独立和现代民主的重大历史嬗变,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

《新青年》倡导的进取意识、竞争意识和赶超精神,促进和加速了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陈独秀呼吁“当急起直追”(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则指出,“正如人家已达壮年,我们尚在幼稚;人家已走远了几千万里,我们尚在初步。在这种形势之下,要想存立,适应这种共同生活,恐非取兼程并力社会共管的组织,不能有成。”(注::《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李达等主张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来缩短中国与西方先进工业国家的差距。

《新青年》对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有着多方位、多层次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现代、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代化进程中,都曾在不同程度上蒙受和正在继续蒙受《新青年》杂志的鼓舞和鼓励。《新青年》描述的“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是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注:《新青年宣言》,《新青年》第7卷第1号。)这样一个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的转型已经基本实现。在新的社会基础上觉醒,不断解放思想,深刻领悟五四时期先进中国人确立的救亡、启蒙、科学、民主、社会主义等时代主题的当今意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