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种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20:46:40

草种管理

草种管理范文篇1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草种管理,提高草种质量,维护草品种选育者和草种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草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草品种选育和草种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草种,是指用于动物饲养、生态建设、绿化美化等用途的草本植物及饲用灌木的籽粒、果实、根、茎、苗、叶、芽等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

第四条农业部主管全国草种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草种管理工作。

第五条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和从事草种生产、经营活动;草种生产经营机构不得参与和从事草种行政管理工作。草种的行政主管部门与生产经营机构在人员和财务上必须分开。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草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生产、更新、推广工作,鼓励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奖励在草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推广等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草种质资源保护

第七条国家保护草种质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

第八条农业部根据需要编制国家重点保护草种质资源名录。

第九条农业部组织有关单位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和利用草种质资源,建立草种质资源库,并定期公布可供利用的草种质资源名录。

第十条农业部和省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建立国家和地方草种质资源保护区或者保护地。

第十一条禁止采集、采挖国家重点保护的天然草种质资源。确因科研等特殊情况需要采集、采挖的,应当经省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农业部审批。

第十二条从境外引进的草种质资源,应当依法进行检疫。

对首次引进的草种,应当进行隔离试种,并进行风险评估,经确认安全后方可使用。

第十三条国家对草种质资源享有主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境外提供草种质资源的,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农业部审批。

第三章草品种选育与审定

第十四条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从事草品种选育,鼓励科研单位与企业相结合选育草品种,鼓励企业投资选育草品种。

第十五条国家实行新草品种审定制度。新草品种未经审定通过的,不得广告,不得经营、推广。

第十六条农业部设立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新草品种审定工作。

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由相关的科研、教学、技术推广、行政管理等方面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处级以上职务的专业人员组成。

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由农业部聘任。

第十七条审定通过的新草品种,由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证书,农业部公告。

审定公告应当包括审定通过的品种名称、选育者、适应地区等内容。

审定未通过的,由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八条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场所的外国公民、外国企业或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新草品种审定的,应当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国草种科研、生产、经营机构。

第四章草种生产

第十九条主要草种的商品生产实行许可制度。

草种生产许可证由草种生产单位或个人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第二十条申请领取草种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繁殖草种的隔离和培育条件;

(二)具有无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草种生产地点;

(三)具有与草种生产相适应的资金和生产、检验设施;

(四)具有相应的专业生产和检验技术人员;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一条申请领取草种生产许可证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草种生产许可证申请表;

(二)专业生产和检验技术人员资格证明;

(三)注册资本证明材料;

(四)检验设施和仪器设备清单、照片和产权或合法使用权证明;

(五)草种晒场情况介绍或草种烘干设备照片及产权或合法使用权证明;

(六)草种仓储设施照片及产权或合法使用权证明;

(七)草种生产地点的检疫证明和情况介绍;

(八)草种生产质量保证制度;

(九)品种特性介绍。

品种为授权品种的,还应当提供品种权人同意的书面证明或品种转让合同;生产草种是转基因品种的,还应当提供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第二十二条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完成审查,作出是否核发草种生产许可证的决定。不予批准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必要时,审批机关可以对生产地点、晾晒烘干设施、仓储设施、检验设施和仪器设备进行实地考察。

第二十三条草种生产许可证式样由农业部统一规定。

草种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期满后需继续生产的,被许可人应当在期满3个月前持原证按原申请程序重新申领。

在草种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许可证注明项目变更的,被许可人应当向原审批机关办理变更手续,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第二十四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无证从事主要草种的商品生产。

禁止伪造、变造、买卖、租借草种生产许可证。

第二十五条草种生产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草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草种,并建立草种生产档案,载明生产地点、生产地块环境、前茬作物、亲本种子来源和质量、技术负责人、田间检验记录、产地气象记录、种子流向等内容。生产档案应当保存至草种生产后2年。

第五章草种经营

第二十六条草种经营实行许可制度。草种经营单位和个人应当先取得草种经营许可证后,凭草种经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或者变更营业执照,但依照《种子法》规定不需要办理草种经营许可证的除外。

主要草种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常规原种种子的经营许可证,由草种经营单位和个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省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从事草种进出口业务的,草种经营许可证由草种经营单位或个人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农业部核发。

其他草种经营许可证,由草种经营单位或个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第二十七条申请领取草种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经营草种种类和数量相适应的资金及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具有能够正确识别所经营的草种、检验草种质量、掌握草种贮藏和保管技术的人员;

(三)具有与经营草种的种类、数量相适应的经营场所及仓储设施;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八条申请领取草种经营许可证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草种经营许可证申请表;

(二)经营场所照片、产权或合法使用权证明;

(三)草种仓储设施清单、照片及产权或合法使用权的证明。

第二十九条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完成审查,作出是否核发草种经营许可证的决定。不予核发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必要时,审批机关可以对营业场所及加工、包装、贮藏保管设施和检验草种质量的仪器设备进行实地考察。

第三十条草种经营许可证式样由农业部统一规定。

草种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期满后需继续经营的,经营者应当在期满3个月前持原证按原申请程序重新申领。

在草种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内,许可证注明项目变更的,被许可人应当向原审批机关办理变更手续,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第三十一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无证经营草种。

禁止伪造、变造、买卖、租借草种经营许可证。

第三十二条草种经营者应当对所经营草种的质量负责,并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草种使用者提供草种的特性、栽培技术等咨询服务。

第三十三条销售的草种应当包装。实行分装的,应当注明分装单位、原草种或草品种名、原产地。

第三十四条销售的草种应当附有标签。标签应当注明草种类别、品种名称、种子批号、产地、生产时间、生产单位名称和质量指标等事项。

标签注明的内容应当与销售的草种相符。

销售进口草种的,应当附有中文标签。

第三十五条草种经营者应当建立草种经营档案,载明草种来源、加工、贮藏、运输和质量检测各环节的简要说明及责任人、销售去向等内容。

经营档案应当保存至草种销售后2年。

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当地草种广告的监督管理。草种广告的内容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主要性状描述应当与审定公告一致,不得进行虚假、误导宣传。

第六章草种质量

第三十七条农业部负责制定全国草种质量监督抽查规划和本级草种质量监督抽查计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国规划和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监督抽查计划。

监督抽查所需费用列入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的预算,不得向被抽查企业收取费用。

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已经实施监督抽查的企业,自扦样之日起6个月内,本级或下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对该企业的同一作物种子不得重复进行监督抽查。

第三十八条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草种质量检验机构对草种质量进行检验。

承担草种质量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第三十九条草种质量检验机构的草种检验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文化水平或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二)从事草种检验技术工作3年以上;

(三)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第四十条监督抽查的草种应当依据《国家牧草种子检验规程》进行质量检验。《国家牧草种子检验规程》中未规定的,依据《国际种子检验规程》进行质量检验。

第四十一条《草种质量检验报告》应当标明草种名称、扦样日期、被检草种的数量、种子批号、检验结果等有关内容。

《草种质量检验报告》由持证上岗的草种检验员填写,检验机构负责人签发,加盖检验机构检验专用章。

第四十二条被抽查人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在接到检验结果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下达任务的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的复检申请。逾期未申请的,视为认可检验结果。

收到复检申请的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行审查,需要复检的,应当及时安排。

第四十三条禁止生产和经营假、劣草种。

下列草种为假草种:

(一)以非草种冒充草种或者以此品种草种冒充他品种草种的;

(二)草种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的。

下列草种为劣草种:

(一)质量低于国家规定的种用标准的;

(二)质量低于标签标注指标的;

(三)因变质不能作草种使用的;

(四)杂草种子的比率超过规定的;

(五)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

第四十四条生产、经营的草种应当按照有关植物检疫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检疫,防止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的传播和蔓延。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草种生产基地从事病虫害接种试验。

第七章进出口管理

第四十五条从事草种进出口业务的单位,除具备草种经营许可证以外,还应当依照国家外贸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取得从事草种进出口贸易的资格。

第四十六条草种进出口实行审批制度。

申请进出口草种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填写《进(出)口草种审批表》,经省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农业部审批后,依法办理进出口手续。

草种进出口审批单有效期为3个月。

第四十七条进出口草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草种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二)草种名称、数量、原产地等相关证明真实完备;

(三)不属于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草种。

申请进出口草种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草种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副本和进出口贸易资格证明;

(二)草种名称、数量、原产地证明材料;

草种管理范文篇2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草种管理,提高草种质量,维护草品种选育者和草种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草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草品种选育和草种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草种,是指用于动物饲养、生态建设、绿化美化等用途的草本植物及饲用灌木的籽粒、果实、根、茎、苗、叶、芽等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

第四条农业部主管全国草种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草种管理工作。

第五条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和从事草种生产、经营活动;草种生产经营机构不得参与和从事草种行政管理工作。草种的行政主管部门与生产经营机构在人员和财务上必须分开。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草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生产、更新、推广工作,鼓励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奖励在草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推广等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草种质资源保护

第七条国家保护草种质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

第八条农业部根据需要编制国家重点保护草种质资源名录。

第九条农业部组织有关单位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和利用草种质资源,建立草种质资源库,并定期公布可供利用的草种质资源名录。

第十条农业部和省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建立国家和地方草种质资源保护区或者保护地。

第十一条禁止采集、采挖国家重点保护的天然草种质资源。确因科研等特殊情况需要采集、采挖的,应当经省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农业部审批。

第十二条从境外引进的草种质资源,应当依法进行检疫。

对首次引进的草种,应当进行隔离试种,并进行风险评估,经确认安全后方可使用。

第十三条国家对草种质资源享有主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境外提供草种质资源的,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农业部审批。

第三章草品种选育与审定

第十四条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从事草品种选育,鼓励科研单位与企业相结合选育草品种,鼓励企业投资选育草品种。

第十五条国家实行新草品种审定制度。新草品种未经审定通过的,不得广告,不得经营、推广。

第十六条农业部设立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新草品种审定工作。

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由相关的科研、教学、技术推广、行政管理等方面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处级以上职务的专业人员组成。

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由农业部聘任。

第十七条审定通过的新草品种,由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证书,农业部公告。

审定公告应当包括审定通过的品种名称、选育者、适应地区等内容。

审定未通过的,由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八条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场所的外国公民、外国企业或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新草品种审定的,应当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国草种科研、生产、经营机构。

第四章草种生产

第十九条主要草种的商品生产实行许可制度。

草种生产许可证由草种生产单位或个人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第二十条申请领取草种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繁殖草种的隔离和培育条件;

(二)具有无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草种生产地点;

(三)具有与草种生产相适应的资金和生产、检验设施;

(四)具有相应的专业生产和检验技术人员;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一条申请领取草种生产许可证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草种生产许可证申请表;

(二)专业生产和检验技术人员资格证明;

(三)注册资本证明材料;

(四)检验设施和仪器设备清单、照片和产权或合法使用权证明;

(五)草种晒场情况介绍或草种烘干设备照片及产权或合法使用权证明;

(六)草种仓储设施照片及产权或合法使用权证明;

(七)草种生产地点的检疫证明和情况介绍;

(八)草种生产质量保证制度;

(九)品种特性介绍。

品种为授权品种的,还应当提供品种权人同意的书面证明或品种转让合同;生产草种是转基因品种的,还应当提供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第二十二条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完成审查,作出是否核发草种生产许可证的决定。不予批准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必要时,审批机关可以对生产地点、晾晒烘干设施、仓储设施、检验设施和仪器设备进行实地考察。

第二十三条草种生产许可证式样由农业部统一规定。

草种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期满后需继续生产的,被许可人应当在期满3个月前持原证按原申请程序重新申领。

在草种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许可证注明项目变更的,被许可人应当向原审批机关办理变更手续,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第二十四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无证从事主要草种的商品生产。

禁止伪造、变造、买卖、租借草种生产许可证。

第二十五条草种生产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草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草种,并建立草种生产档案,载明生产地点、生产地块环境、前茬作物、亲本种子来源和质量、技术负责人、田间检验记录、产地气象记录、种子流向等内容。生产档案应当保存至草种生产后2年。

第五章草种经营

第二十六条草种经营实行许可制度。草种经营单位和个人应当先取得草种经营许可证后,凭草种经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或者变更营业执照,但依照《种子法》规定不需要办理草种经营许可证的除外。

主要草种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常规原种种子的经营许可证,由草种经营单位和个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省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从事草种进出口业务的,草种经营许可证由草种经营单位或个人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农业部核发。

其他草种经营许可证,由草种经营单位或个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第二十七条申请领取草种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经营草种种类和数量相适应的资金及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具有能够正确识别所经营的草种、检验草种质量、掌握草种贮藏和保管技术的人员;

(三)具有与经营草种的种类、数量相适应的经营场所及仓储设施;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八条申请领取草种经营许可证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草种经营许可证申请表;

(二)经营场所照片、产权或合法使用权证明;

(三)草种仓储设施清单、照片及产权或合法使用权的证明。

第二十九条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完成审查,作出是否核发草种经营许可证的决定。不予核发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必要时,审批机关可以对营业场所及加工、包装、贮藏保管设施和检验草种质量的仪器设备进行实地考察。

第三十条草种经营许可证式样由农业部统一规定。

草种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期满后需继续经营的,经营者应当在期满3个月前持原证按原申请程序重新申领。

在草种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内,许可证注明项目变更的,被许可人应当向原审批机关办理变更手续,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第三十一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无证经营草种。

禁止伪造、变造、买卖、租借草种经营许可证。

第三十二条草种经营者应当对所经营草种的质量负责,并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草种使用者提供草种的特性、栽培技术等咨询服务。

第三十三条销售的草种应当包装。实行分装的,应当注明分装单位、原草种或草品种名、原产地。

第三十四条销售的草种应当附有标签。标签应当注明草种类别、品种名称、种子批号、产地、生产时间、生产单位名称和质量指标等事项。

标签注明的内容应当与销售的草种相符。

销售进口草种的,应当附有中文标签。

第三十五条草种经营者应当建立草种经营档案,载明草种来源、加工、贮藏、运输和质量检测各环节的简要说明及责任人、销售去向等内容。

经营档案应当保存至草种销售后2年。

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当地草种广告的监督管理。草种广告的内容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主要性状描述应当与审定公告一致,不得进行虚假、误导宣传。

第六章草种质量

第三十七条农业部负责制定全国草种质量监督抽查规划和本级草种质量监督抽查计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国规划和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监督抽查计划。

监督抽查所需费用列入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的预算,不得向被抽查企业收取费用。

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已经实施监督抽查的企业,自扦样之日起6个月内,本级或下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对该企业的同一作物种子不得重复进行监督抽查。

第三十八条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草种质量检验机构对草种质量进行检验。

承担草种质量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第三十九条草种质量检验机构的草种检验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文化水平或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二)从事草种检验技术工作3年以上;

(三)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第四十条监督抽查的草种应当依据《国家牧草种子检验规程》进行质量检验。《国家牧草种子检验规程》中未规定的,依据《国际种子检验规程》进行质量检验。

第四十一条《草种质量检验报告》应当标明草种名称、扦样日期、被检草种的数量、种子批号、检验结果等有关内容。

《草种质量检验报告》由持证上岗的草种检验员填写,检验机构负责人签发,加盖检验机构检验专用章。

第四十二条被抽查人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在接到检验结果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下达任务的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的复检申请。逾期未申请的,视为认可检验结果。

收到复检申请的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行审查,需要复检的,应当及时安排。

第四十三条禁止生产和经营假、劣草种。

下列草种为假草种:

(一)以非草种冒充草种或者以此品种草种冒充他品种草种的;

(二)草种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的。

下列草种为劣草种:

(一)质量低于国家规定的种用标准的;

(二)质量低于标签标注指标的;

(三)因变质不能作草种使用的;

(四)杂草种子的比率超过规定的;

(五)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

第四十四条生产、经营的草种应当按照有关植物检疫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检疫,防止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的传播和蔓延。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草种生产基地从事病虫害接种试验。

第七章进出口管理

第四十五条从事草种进出口业务的单位,除具备草种经营许可证以外,还应当依照国家外贸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取得从事草种进出口贸易的资格。

第四十六条草种进出口实行审批制度。

申请进出口草种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填写《进(出)口草种审批表》,经省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农业部审批后,依法办理进出口手续。

草种进出口审批单有效期为3个月。

第四十七条进出口草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草种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二)草种名称、数量、原产地等相关证明真实完备;

(三)不属于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草种。

申请进出口草种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草种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副本和进出口贸易资格证明;

(二)草种名称、数量、原产地证明材料;

草种管理范文篇3

一、牧草种子管理机构

牧草种子的管理应由各级畜牧(草原)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各省、市、自治区要建立健全牧草种子检验机构,配备检验人员和仪器设施。

二、牧草种子生产

1.牧草种子繁殖场(基地)的种子田必须用国家规定的一级种子做播种材料。

2.种子繁殖田应避免病、虫害感染和恶性杂草危害。凡发现有病虫害感染和恶性杂草危害的,一律不得做种子田。

3.种子繁殖田中,凡属异花授粉的一种牧草(如紫花苜蓿,三叶草等)品系,必须与同种不同品系牧草保持1公里以上的距离,防止生物混杂。并在开花前期进行田间检查,一旦发现异株杂种,及时拔杂去劣,保证纯度。

4.繁殖牧草良种,必须单独收割,单独脱粒,分室保管,严防机械混杂。

5.凡牧草种子繁殖场(基地)都要配置一定的种子清选设备。在种子脱粒后必须进行清选,按照牧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进行初选分级。

6.牧草种子清选后,按照不同级别贮存在通风凉爽、干燥的种子库内,并经常检查其温、湿度,并严防鸟、鼠虫危害。为防止因库存期过长降低草种质量,种子出库时必须进行复检。

三、牧草种子检验

1.用于种子基地繁殖和作商品流通的牧草种子,必须经所在地区牧草种子检验部门的检验,领取种子检验合格证书后,方可使用。检验合格证书应注明检验日期,检验结果(净度、发芽率,其它种子含量、水分、千粒重等),检验单位,检验员姓名或号码等。

2.检验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牧草种子检验规程"和"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进行检验,送检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送检员和检验员必须在证书上署名(签章),以示凭据。

3.凡经检验部门检验的种子,若用户在质量保证期限内,发现不符质量标准时,应及时提出请原检验单位进行复检。属质量问题,由草子生产单位负责赔偿。有争议时,报国家牧草种子检验中心裁决。

4.牧草种子检验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取得检验员证书,方可工作。

四、牧草种子流通

1.社会上流通的商品种子必须持有检验机构发给的合格证。凡没有检验合格证者,检验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有权扣发或没收,情节严重者予以经济处罚。

2.牧草种子经检验达不到三级标准的,一律不能出售和做种用。

草种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牧草种子学;教学实践;改革

牧草种子学(ForageSeedScience)是研究可用于放牧、干草、青贮和青绿饲料以及草坪和水土保持等草类植物种子的特征特性、生命活动规律及生产应用和实践的科学[1-3]。《牧草种子学》主要包括牧草种子生物学特性和应用技术两方面内容。由于本课程具有系统性强、信息量大、知识点繁杂、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等特点,教学模式存在着单一、学生组织管理缺乏系统化等问题。为了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获得更多的牧草种子学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本文对近年来牧草种子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不断对牧草种子学教学改革进行实践与探索。

1教学内容改革

牧草种子学涵盖的知识点较多,并且牧草种子学开设的时间是第3学年的下学期,学生们已进行过牧草栽培学、牧草育种学和草坪学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牧草种子学与这3门专业基础课都有交叉点,为了避免与以往所学知识的重复,提前会调研学生在其他课程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准备教案和课件时必须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优化,选择合理的教材及参考资料,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牧草种子学专业知识,了解牧草种子检验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牧草种子学相关知识的更新促使教师必须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及时学习一些新理论和新方法,结合相应的章节内容,把最新成果及时补充到教案中,使所讲授的内容更新颖、更具吸引力;授课内容要做到及时更新,使其具有先进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由于使用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毕竟有限,所以为学生指定了草类植物种子学相关的教材及草业科学专业性期刊,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2教学方法改革

2.1互动式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牧草种子学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特点,从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为切入点选取牧草种子学相关的研究专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4],PBL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图1)。其基本思想主要有:(1)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2)草业科学专业的发展必须与生态治理问题相联接;(3)教师不再是“真理”的传授者。针对牧草种子休眠与萌发、牧草种子生产、牧草种子活力提高、牧草种子生态等授课内容,依据PBL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案例,并进行教学实践。主要分为3个阶段:(1)课题准备阶段-教师与学生共同提出牧草种子学值得研究的方向;每个班级确定4个研究方向,成立研究小组设计研究方案,模拟开题报告;(2)课题实施阶段-每个课题聘请1位指导老师,以完成研究课题为动力,经历资料收集、提炼观点撰写研究报告等学习过程;(3)总结阶段-每小组根据完成的研究报告制作成PPT,由组长汇报,进行课题间交流小结。2.2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更新完善。随时收集整理比较重要的牧草种子标本,尤其是杨凌地区的优势牧草种子,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将种子采收回来在解剖镜下拍摄种子形态结构和发育图片,为多媒体课件制作提供良好的素材。通过课件展示形形色色的牧草种子照片,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牧草种子的重要、多样、有趣。跟随国际前沿,随时会跟踪种子生物学研究领域较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完善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图文并茂,尽量使学生获得牧草种子学相关的新知识。2.3实验实习教学改革。2.3.1实验教学改革。为强化实践教学,将“牧草种子学”中实践性较强、实验技术应用较广泛的相关内容分离出来。以2018年春季授课为例,主要开展的实验有:(1)牧草种子基本结构观测;(2)牧草种子老化-催腐劣变法;(3)牧草种子活力测定,豆科牧草种子活力主要通过间接法(电导率法),禾本科牧草种子活力测定主要通过直接法(种苗生长特性法);(4)牧草种子物理特性测定;(5)牧草种子休眠破除。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实验指导,向学生分发活页指导资料。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及时修改和增补实验指导内容。为了在有限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每次实验课结束后都会告诉同学们下节课要做的内容,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依据实验指导中的内容提前查阅文献资料,对下节课要做的内容进行实验改进和补充,而且实验课上少讲多做,只简单提示操作步骤,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过程中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认真思考,手脑并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次实验结束后要求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并布置2~3个与实验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的结果进行分析,真正了解实验的内涵。2.3.2实习教学改革。牧草种子学教学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正确理解掌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陕西关中地区,每年实习时间在6月中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实习。(1)通过查找互联网上牧草种子相关企业、查阅图书馆相关专业书籍,结合实际调研杨凌地区种子专卖店等方式,对当前市场常见的草类植物种子(不少于40~60种)的价格、品质、产地及供种公司等信息进行市场调研并归纳梳理;(2)通过观察牧草种子形状、颜色、大小、种子表面及其附属物以及种脐的位置等对40种禾本科、豆科及其他科重要牧草种子形态结构进行识别;(3)对牧草标本区和校园中当年成熟的80~100种牧草种子进行采集,在实验室采用种子标本瓶和标本册两种方法进行牧草种子标本制作;(4)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科学系试验教学基地牧草标本区的所有栽培牧草种子的不同成熟期进行观察,确定牧草种子适宜的收获期;(5)对重要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通过测定单位面积的生殖枝数、每个生殖枝上的花序数、每个花序上的小花数、每个小花的胚珠数及平均种子重量等方面进行牧草潜在种子产量,表现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测定,并分析造成牧草种子实际产量低下的原因及提高的措施。(6)对采收的种子通过使用种子分选仪、簸箕、分样器等进行了加工处理。(7)采用扦样器对田间收获的牧草种子进行扦样,并将扦样种子带回实验室模拟牧草种子检验环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草种子检验规程[5]对重要草种子进行质量检验,主要进行种子净度分析、其他植物种子数测定、发芽试验、四唑盐(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测定种子生活力、健康测定、种及品种测定、水分测定、重量测定指标,并填写检验报告单。多样化的实习内容和方式使得学生们的实习积极性很高,在实习中能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人人参与动手操作,不仅夯实了专业基础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并按时认真完成了实习报告,通过学生实习期间的积极表现及实习报告的撰写发现学生对这种方式的实习较为满意,并且基本掌握了陕西关中地区常见的草类植物种子的识别、种子质量检验的基本程序、牧草种子生产的基本环节、牧草种子清选等的实践操作技术。2.4完善牧草种子学课程考评指标体系。牧草种子学课程考评指标体系完善是牧草种子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根据近7年对牧草种子学教学的初探,目前理论成绩主要通过平时考核(占总评成绩20%)、实验考核(占总评成绩20%)和理论考试(占总评成绩60%)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平时考核主要通过考勤、课堂表现、论文撰写和文献翻译等几方面开展。其中出勤(占平时考核成绩20%);课堂成绩(占平时考核成绩25%)主要包括小测验(占课堂成绩30%)、课堂辩论(占课堂成绩15%)、课程论文撰写(平时成绩35%);外文文献翻译讲解(占平时考核成绩20%)。实验考核包括出勤(占实验成绩20%)、实验技能(占实验成绩40%)、实验报告(占实验成绩40%)。理论考核指考试卷面成绩。实习成绩主要通过实习表现(30%)、实习成果(30%)和实习报告(40%)3个方面来体现。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不仅增加了草业科学专业学生学习牧草种子学知识的积极能动性,而且发挥了学生自身的长处,通过综合评价学生,更全面的通过成绩来反应学生对牧草种子学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2.5改革初探取得的效果。近5年,经过对牧草种子学课程授课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探索,发现通过教学改革后本专业学生可更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展开激烈讨论和辩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学生的学习成绩逐级提高。PBL教学模式在牧草种子学课程中的初探开始于2014和2015级草业科学本科生,这两级学生的成绩较前三级增加,但这两级学生的成绩较为接近(图2)。通过牧草种子学课程的讲授和学习,教师和学生都要广泛地搜集最新研究进展和相关专业知识,才能更好的进行课堂互动,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加文.大力发展中国草种业[J].草地学报,2016,24(3):483-484.

[2]韩建国,毛培胜.牧草种子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1-7.

[3]南志标,王彦荣,胡小文.我国草种子学研究进展[C]∥第二届全国种子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2011.

[4]PROMENTILLAMAB,LUCASRIG,AVISOKB,etal.Problem-basedlearningofprocesssystemsengineeringandprocessintegrationconceptswithmetacognitivestrategies:ThecaseofP-graphsforpolygenerationsystems[J].AppliedThermalEngineering,2017,127:1317-1325.

草种管理范文篇5

1中国牧草种子贸易量与结构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牧草种子出口量呈先升后降趋势,进口量呈波动上升态势,整体呈净进口状态,且近年来贸易逆差呈扩大趋势。受牧草产业剧烈波动的影响,中国牧草种子的贸易量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1999-2004年,牧草产业发展较快,该时期牧草种子出口量相对稳定,年出口量0.25万t左右;进口量增长较快,1999年进口量为0.64万t,2004年增加到2.12万t,5年内增加了2倍多[1]。2004-2008年,全国范围内推行粮食直补政策,挤压了牧草产业的发展,出现了“毁草种粮”现象,直接影响了国内牧草种子的贸易模式[2],2005年牧草种子出口量达到最高,为0.83万t;进口量则出现大幅度下滑,仅为1.44万t。2008年以来,“三聚氰胺”及一系列其他质量安全事件,又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牧草的重视,牧草产业得到了恢复性的发展[3],国内对牧草种子需求旺盛,2010年牧草种子出口量降至0.19万t,而进口量创历史新高,高达3.41万t[1]。中国进口的牧草种子主要是黑麦草(Loliumperenne)、羊茅(Festucaovina)、草地早熟禾(Poapretensis)及三叶草(Trifoliumrepens)种子。2010年这4种牧草种子的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98.4%,其中黑麦草占43.2%、羊茅占37.3%、草地早熟禾占12.1%、三叶草占5.8%[1]。

1.1黑麦草种子进口量呈快速上升趋势,进口规模居第1位1992年以来,中国黑麦草种子的进口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图1)。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口量较低,年进口量不足千吨。近年来,进口量快速增加,2000年增加到1203t,2010年增加到14739t,10年间进口量增加了近4倍,并于2007年超过羊茅种子的进口量,成为中国进口量最大的草种。其进口价格呈先降后升趋势,但近2年呈下滑趋势(图2)。1992年进口价格为3.62USD•kg-1,2002年降至0.93USD•kg-1,之后缓慢上升,2008年升至1.37USD•kg-1,远远低于出口价格[1]。

1.2羊茅种子的进口量呈上升趋势,进口规模居第2位1992年以来,中国羊茅种子的进口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近年来又呈现回升的趋势(图1)。1996年以前,进口量较低、增长缓慢,1996-2004年进口量快速增加,不到10年增加了近40倍。受国内牧草产业的影响,2005-2008年,进口量大幅减少,但近2年又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2010年进口量增至12741t。其进口价格呈下降趋势(图2),近5年平均进口价格为1.58USD•kg-1,略高于中国的出口价格,但中国出口的羊茅种子价格非常不稳定,如2010年出口价格高达7.3USD•kg-1[1]。

1.3草地早熟禾种子的进口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进口规模居第3位1992年以来,中国草地早熟禾种子的进口量呈波动式上升(图1),1992年进口量为79t,2010年增到4145t,增加了近50倍。其进口价格先降后升趋势显著(图2),1992-1997年,平均进口价格为3.53USD•kg-1,1998-2003年为2.70USD•kg-1,2004-2010年为2.85USD•kg-1,远远低于中国出口的价格,近5年来中国平均出口价格为5.70USD•kg-1[1]。1.4三叶草种子的进口量总体呈上升趋势1992年以来,中国三叶草种子的进口量呈上升趋势(图1),1992年进口量为66t,2010年增至1973t,增加了近30倍。其进口价格先降后升趋势显著(图2),1992-1997年,平均进口价格为2.61USD•kg-1,1998-2003年为2.06USD•kg-1,2004-2010年为3.28USD•kg-1。其平均进口价格与出口价格基本持平,但中国的出口价格非常不稳定,如2004年出口价格为1.20USD•kg-1,2009年则突增至6.17USD•kg-1[1]。

2牧草种子贸易地理分布及变化

2.1黑麦草种子1992年以来,中国黑麦草种子的进口来源国主要是美国、加拿大及丹麦,其中美国是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近年来占80%以上的市场份额(表1)。1992年进口量为15t,2010年增至11649t,近5年来,年均进口量达5741t。进口价格呈下降趋势,1992-1999年,平均进口价格为2.98USD•kg-1,2000-2010年降到1.03USD•kg-1。进口于美国黑麦草种子的价格不仅低于中国的出口价格,同时也低于中国从加拿大(2000-2010年的平均价格为1.11USD•kg-1)和丹麦(2000-2010年的平均价格为1.28USD•kg-1)的进口价格,具有较强的竞争力[1]。2.2羊茅种子1992年以来,中国羊茅种子的进口来源国主要是美国、加拿大及丹麦,其中美国是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近年来占90%以上的市场份额(表1)。1992-1999年,年均进口量达475t;2000-2010年,年均进口量增至5072t。在美国进口的价格呈下降趋势,1992-1999年平均为1.90USD•kg-1,2000-2010年降到1.46USD•kg-1。从美国进口羊茅种子的价格与中国的出口价格基本持平,但高于中国从加拿大(2000-2010年的平均价格为1.31USD•kg-1)及丹麦(2000-2010年的平均价格为1.40USD•kg-1)的进口价格,美国羊茅种子的价格优势不显著[1]。

2.3草地早熟禾种子1992年以来,中国草地早熟禾种子的进口来源国主要是美国、丹麦及加拿大,其中美国是第1大进口来源国,近年来占90%以上的市场份额,且进口量呈波动式上升趋势(表1)。1992-1999年,年均进口量达367t,2000-2010年增至2170t。进口价格呈下降趋势,1992-1999年平均进口价格为3.76USD•kg-1,2000-2010年降到2.88USD•kg-1。从美国进口草地早熟禾种子的价格远低于中国的出口价格及中国从加拿大(2000-2010年的平均价格为3.41USD•kg-1)的进口价格,但高于从丹麦(2000-2010年的平均价格为2.21USD•kg-1)的进口价格。尽管丹麦有价格优势,但近年来中国从丹麦的进口规模仍在不断缩减[1]。

2.4三叶草种子1992年以来,中国三叶草种子的进口来源国主要是丹麦、美国、澳大利亚及加拿大,其中丹麦是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表1)。与前3类草种子相比,三叶草种子的进口市场较分散,2010年,丹麦占45%、美国占27%、澳大利亚占18%、加拿大占7%。当前,从丹麦及美国的进口量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美国,增长较快;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进口量呈下降趋势。近10年来,价格最低的是加拿大,平均为1.33USD•kg-1,最高的是美国,平均为3.66USD•kg-1,澳大利亚居中,平均为2.96USD•kg-1[1]。

3当前中国牧草种子国际贸易特点

3.1牧草种子贸易由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1992-1996年,中国是牧草种子的净出口国,在此期间,牧草种子年均进口量为426t,出口量为1625t,出口量明显大于进口量,净出口量为1199t。1997年是中国牧草种子贸易格局演变的转折点,1997年进口量急剧增加,年进口量由1996年的775t猛增到2375t,此后,进口量逐年上升,2000年开始超过1万t。2000-2010年,年均进口量高达18193t,出口量为4752t,且贸易逆差呈扩大趋势,2010年净进口32215t[1]。

3.2中国牧草种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互补性较强从2009年中国牧草种子贸易结构来看,中国进口的牧草种子主要包括黑麦草、羊茅、草地早熟禾及三叶草种子,这4类草种子的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96%,而出口量仅占总出口量的0.08%。中国出口的牧草种子主要包括紫花苜蓿及其他牧草种子,这2类种子的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99%,而进口量仅占总进口量的4%。可见,主要进口的产品,几乎没有出口;主要出口的产品,几乎没有进口,交叉的贸易规模较小,即互补性较强[1]。

3.3中国牧草种子进出口市场均高度集中中国牧草种子进出口市场均呈高度集中的状态,进口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丹麦、澳大利亚及新西兰,1992-2010年,从美国、加拿大及丹麦累计进口的牧草种子分别占中国牧草种子总进口量的63.5%、17.3%和8.2%,近年来,集中度进一步加强,2010年仅美国就占有81%的市场份额。出口主要集中在韩国、日本、意大利及亚洲其他地区,1992-2010年,中国对韩国、日本和意大利累计出口的牧草种子分别占中国牧草种子总出口量的43.3%、16.6%和18.6%,部分年份高度集中,如2009年仅韩国就占86%的市场份额。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过于集中,会使得中国面临较高的市场风险,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1]。

3.4中国出口的草种子主要以非主流草种为主中国的牧草种子生产起步较晚,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的牧草种子产业虽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每年仍需从国外进口近3万t[4]。因此,总的来看,中国牧草种子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牧草种子基地生产主要为满足国内所需。出口的牧草种子则多为采摘的野生牧草种子,品种比较杂乱,出口规模不稳定,主要体现在:中国出口的牧草种子以其他牧草种子为主,而主要种(如三叶草、羊茅、黑麦草、草地早熟禾等)的出口则不成规模。2000-2010年,其他牧草种子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65%,最高的年份可达92%,而三叶草、羊茅、黑麦草和草地早熟禾的比例为0.05%、0.24%、0.02%和0.11%,部分年份甚至无出口[1]。

3.5紫花苜蓿种子进口先增后降趋势显著,国产优良苜蓿品种逐渐占据主流1992年以来,中国紫花苜蓿种子的进口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1992-1999年,年均进口量不足0.01万t,21世纪初,受到国内外市场推动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共同作用,掀起了一股“苜蓿热”,大量进口苜蓿种子,2001-2003年是中国苜蓿种子进口的高峰期,年均进口量达0.55万t。但是,由于有的品种不能适应中国气候条件,部分企业损失惨重[5],苜蓿种子的生产开始转向国内市场。原来盲目进口国外苜蓿草种的时代已经结束,国外苜蓿品种逐渐退出中国草业市场,中国自己培育的优良苜蓿品种已占据主流市场。2001-2004年中国苜蓿种子年均进口量达0.48万t(2002年进口量曾高达0.66万t),2005-2010年中国苜蓿种子年均进口量仅0.01万t[1],2010年中国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则高达3.09万t[6]。

4中国牧草种子贸易的未来趋势及启示

4.1牧草种子贸易的未来趋势

4.1.1草种子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加21世纪以来,随着居民膳食结构中动物性蛋白摄入量不断增加,畜牧业对优质牧草的需求扩大,中国牧草产业迅速崛起,涌现出很多牧草种植和加工企业。目前,全国牧草产品加工企业有200余家,其中50多家年加工量在3万t以上,50多家1万~3万t,其余在1万t以下。总设计生产能力为460多万t,实际生产加工量为180多万t[7]。牧草种子是牧草产业的重要生产资料。牧草产业在农业种植结构中地位不断提高,对优质牧草种子的需求必然会进一步增加。此外,牧草种子也是草地改良、生态建设及城乡绿化的重要基础资源,随着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各国生态治理工程投入力度不断提高,这都为牧草种子生产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

4.1.2牧草种子进口量短期内将会继续保持高位牧草产业的蓬勃发展,直接增加了对牧草种子的需求,牧草种子日渐短缺。当前中国牧草种子近40%来自国外市场,且近年来增势明显,2005年中国牧草种子进口量为1.44万t,2010年增加到3.41万t[1]。草种子进口量的不断增加,并不是中国牧草种子产业在走回头路,相反,近年来中国草种业发展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由于草种业跟不上草业发展的步伐,缺口不断拉大、进口量持续增加。牧草种子产业是一个包括种质资源搜集、品种选育、种子生产与推广、种子加工及处理、种子流通和质量监控等各环节协调统一的一体化产业,是一项投资大、见效慢的长期工程。由于长期以来的体制问题等原因,中国草种田面积小、产量低、质量差,尚不具备产业化生产要求的制种规模和能力[8],以目前的草种业的现状来看,短期内草种还会继续依赖国外市场。

4.1.3主要牧草品种终将依赖国内市场解决供应中国现阶段使用的草种包括用于生态建设、防风治沙、水土保持和畜牧业发展的牧草(以苜蓿、黑麦草和三叶草为主)以及用于城市绿化美化的草坪草(以高羊茅、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为主)[9]。近年来受到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共同作用,中国对牧草种子的需求旺盛,而国内牧草种子产业起步较晚,加之中国零散经营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对草种子生产的限制以及生产过程中种子审定管理不到位、缺乏与草种子生产加工相适应的加工设备等原因,导致中国还不具备产业化生产要求的制种规模和能力,短期内只能依靠国外市场,目前中国牧草种子对外依存度高达40%。但从长期来看,主要牧草品种终将要依赖国内解决,不能过度依赖国外市场。原因有二:首先,国外的草种不一定适合中国的气候、土壤等资源条件,适合中国资源条件的优良草种,必须依靠国人自己研发,当前部分由于盲目引种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而转向国内品种的现象已经出现,如紫花苜蓿种子;其次,草种过度依赖国外市场,中国草业将受制于人,中国是畜牧大国,对牧草需求的增加势必把中国演变为草种贸易大国,到那时,不断增加的需求量会直接引起国际草种的短缺和价格的快速上涨。

4.2启示

4.2.1推动进口草种制度规范化建设,确保进口草种的质量安全草种是草业发展中最为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草种的质量保障是现代草业乃至草食畜牧业良性发展的前提。由于中国牧草种子育种及繁育工作滞后,牧草种子生产尚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在一段时期内还将继续依赖国际市场,因此,建立和完善进口草种的有关制度和法规,确保引种的质量,对推动中国牧草产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相关部门应切实加强两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口岸检疫,避免病虫害传入。牧草种子种植期间容易发生的病害较多,将病害传进国内,可能会对中国牧草产业造成严重影响,各海关应加大对引进草种的检疫力度;第二,建立健全检验体系,确保引种质量,应尽快完善草种市场的管理制度,加大对引进过期淘汰、搀杂使假草种者的惩罚力度,确保引进的品种优良,以补充国内优良品种的不足。

草种管理范文篇6

从草坪学的专业角度来讲,草坪通常指以禾本科草或质地纤细的植被为覆盖,并以它们大量的根系或匍匐茎充满土壤表层的地被,是由草坪草的枝条系统、根系和土壤表层构成的整体。

2草坪的分类

2.1游憩草坪

指供人们散步、休息、游戏及户外活动用的草坪。没有固定的形状,面积可大可小,管理粗放。草种要求耐践踏,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绿期长。

2.2观赏草坪

指园林绿地中,专供欣赏而不对外开放的草坪,也称装饰性草坪。草种要求茎叶密集、绿期长,一般以细叶草类为主。需要精细管理,并严格控制杂草的生长。

2.3疏林草地

以草坪为主景,在草坪上配以孤植或丛植的灌木或乔木,形成树木和草地相结合的草地景观。树木覆盖面积为草坪总面积的30%~60%。这类草坪多利用地形排水,管理粗放,造价较低,应选择具有一定耐荫性及耐践踏的草种。

2.4固土护坡草坪

指坡地、水岸、堤坝、公路与铁路边坡等位置建植的草坪,起到固土护坡、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一般选择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草层紧密,耐寒耐旱、耐瘠薄、抗病虫能力强的草种。

2.5运动场草坪

指供开展体育活动的草坪。一般选择耐践踏、耐频繁低修剪,具有极强恢复力的草种。

3草坪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3.1外观质量

(1)颜色:又称色泽,是对草坪反射光的测度。草坪颜色因草种、品种、生育期以及养护管理水平不用从而表现出从浅绿到浓绿的变化。(2)密度:密度指单位面积上草坪草的枝条数,用“枝条/cm2”表示。(3)均一性:均一性指草坪外观上均匀一致的程度,取决于蘖枝群体特征和草坪表面的均匀性。(4)质地:质地是指草坪草叶片的宽度和触感,用mm表示。质地的粗糙与纤细是指叶片的宽与窄,一般认为叶片越窄质地越好。(5)高度:高度指草坪草顶端至地表面的垂直距离。

3.2生态质量

(1)盖度:盖度是指种群在地面所覆盖的面积比率,即种群实际所占据的水平空间的面积比。盖度越大,草坪质量越高。(2)绿期:绿期是指草坪全年维持绿色外观的时间。不同生态型的草、不同的种植地、养护管理水平,其草坪的绿期差异很大。3.3使用质量(1)耐践踏性:耐践踏性是指草坪耐受践踏大小的能力。(2)强度:草坪强度是指草坪耐受外界冲击、拉张、践踏等的能力。草坪强度取决于草坪草种,也受管理条件的影响。

4海淀公园草坪样地选择

经初步调研发现,海淀公园现有铺植的草坪根据使用功能分为游憩型草坪、观赏型草坪和护坡型草坪三大类,其中大部分属于观赏型草坪、中央大草坪属于游憩型草坪、微地形旁存在护坡型草坪,见表1[1]。

5海淀公园草坪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地调查可看出,随着草坪草作为园林造景元素应用的重视,海淀公园内草坪的面积伴随着公园建设的快速发展而占公园较大部分。但受北京市地理气候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现有养护管理水平的制约,草坪在绿化应用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1)建植草坪的选种不合理,使防护性草坪的质地欠佳,一些观赏性草坪的绿期较短,期间又混杂各类草种,使均一性、颜色等观赏特性存在不足。(2)公园草坪结构类型单一,缺乏变化和多样性。多处不同景观和使用功能的草坪选择草种基本相同,没有通过不同草种的选择搭配营造不同的景观氛围。(3)草坪草管理养护不到位。由于海淀公园地处北京市,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对草坪草的生态习性有较高的耐寒、耐旱要求,再加上养护管理不及时,导致草坪寿命较短。另外,缺乏专业的草坪人才和专业的草坪养护队伍,造成公园草坪的养护管理水平跟不上,多数草坪疏于管理,出现土壤裸露的现象,严重影响草坪绿化的生态和观赏效果。

作者:贾绿媛 吴子姮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草种管理范文篇7

1.1移栽大田杂草成因

1.1.1杂草种子或根、茎部位繁衍遗留下来的本地品种。主要有千金子、稗草、异形莎草、芦苇及少量的水生阔叶杂草,这些杂草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具有耐低温、耐盐碱、耐旱、耐渍水、抗病等较强的抗逆性,其生育特性具有生长周期短、繁殖系数高、自繁能力强等野生习性。杂草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加上近几年少耕、免耕简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使其迅速繁殖,蔓延危害。当地杂草主要传播途径:①农工在农事作业时,将拔除的杂草,随手扔进灌渠内,杂草随灌溉水流进其他稻田;②禽类、牲畜活动,致杂草近距离传播。种子成熟后,被一些禽类、牲畜食用后,未及时消化即排出体外,这部分种子就地生根发芽,生长繁殖危害;③农场内部农机跨区作业,在有杂草滋生的田间作业后,将附着在农机具上的杂草种子(盐碱土粘着性强,机械在田间作业时粘上泥,泥土上附着杂草种子)从发生地带到异地,使其落地再生;④气流、灌溉水等其他自然方式传播,特别是长在近水渠旁的杂草种子成熟后,种子散落在水面上,随灌溉水流进大田,在大田内繁殖蔓延。另有一些地头、田埂杂草种子成熟后,随气流飘落大田。

1.1.2种子田中异品种植物,即“红稻”、“大青棵”等。其来源主要是由水稻种子在调运过程中传入稻田,和水稻一起在田间生长繁育蔓延,对水稻生产构成危害。

1.2地头、田埂杂草成因

地头、田埂杂草多为一年生、多年生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混合群落,世代生活在地头、田埂上,系自繁,生命力极强。也有的是人们在后来的生产活动中,从大田中带出的杂草。杂草种类主要有芦苇、节节菜、鸭舌草、丁香蓼、马唐、稗草、千金子等。这些杂草生长在地头、田埂上,通风透光,环境条件好,根系发达,混杂丛生,生长茂盛,多数人不重视其危害性,且常被人忽略,其实这里是杂草的滋生地,是稻田杂草的传播源头,是害虫的避难所,是植物病菌的繁殖场,是化除死角。

2杂草防控策略

2.1种子检疫

加强种子检疫工作,控制种源,切断杂草传播途径。从种子源头上加以控制,保证干净稻田不被杂草种子污染,是防止杂草种子进一步蔓延扩散的根本措施。农场种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种子繁育田的管理,从田间人工去杂到机械精选种子,每个环节都要抓细抓好,努力提高种子质量,确保商品种子不含异品种稻,不含杂草种子。另外,种子部门在引种时,不应到有“红稻”、“大青棵”等稻区引进新品种。

2.2农业措施

2.2.1改进栽培方式。打破杂草生存条件,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是彻底消灭杂草危害的关健性措施。①深耕灭茬:于大、小麦收割后,改重耙灭茬为机械悬挂四铧犁耕翻灭茬,耕深一般在15~18cm(耕过深,土壤易返盐碱,影响机插秧苗活棵),使散落在田表的杂草种子埋下较深的土层,使之不能萌发或即使种子能萌发也因种子埋藏过深而无法出苗。特别是对杂草发生重的田块,土壤更要深翻平整。②轮作换茬:对一些恶性杂草发生严重的稻田,要轮作换茬,改水田为旱地,种植双子叶植物(如棉花、大豆等)。破坏水生杂草尤其是禾本科杂草的生存环境,然后再用化学手段对杂草加以控制和灭杀,达到降低杂草基数的目的,最终使恶性杂草消迹。

2.2.2清洗农机具。盐碱土粘着性强,机械作业时,粘土附着农机具上,农机到新作业区作业时,就将被杂草种子污染过的泥土带入田中。因此,作业过的农机具进行清洗后才可到新作业区作业。

2.3化学除草

2.3.1清除地头、田埂杂草。①在麦收后,水稻移栽前,用41%农达水剂2250~3000mL/hm2或用20%克无踪2250~3000mL/hm2,对水750kg/hm2喷雾,即可杀灭田间沟渠杂草。②在杂草生长旺盛期(7月底,8月上、中旬),杂草种类齐全,生长量大,选择晴天,用41%农达水剂2250~3000mL/hm2对水750kg/hm2定向喷雾,可有效控制当季杂草危害,降低下一年度杂草发生基数。

2.3.2防除大田杂草。①土壤封闭:第1次封闭在大田水整后,水稻移栽前,防治一年生多种单、双子叶杂草,用60%丁草胺乳油1500mL/hm2加10%农得时225g/hm2,拌药土撒施均匀,保水5~7d;第2次封闭在水稻移栽后5~7d,用60%丁草胺乳油1500mL/hm2加10%农得时225g/hm2,用药土均匀撒施,上浅水层,保水5d。②茎叶处理:2次封闭后,田间仍有稗草、千金子需要补除的,用10%千金乳油750~1050mL/hm2对水750kg/hm2,于杂草二至三叶期施药。若有稗草及其他阔叶杂草田,也可用2.5%稻杰油悬浮剂750~900mL/hm2对水750kg/hm2喷雾。

2.4人工拔草

水稻生长到中后期,稻田内有残留的大龄杂草,这部分杂草与水稻争光、争肥、争空间,严重影响水稻后期生长发育,对水稻品质、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应动用人工,将杂草连根拔除后,放入袋中,带出田外,集中销毁。特别是近几年稻田内恶性杂草千金子繁殖快,危害重。除恶性杂草忌用镰刀割除,由于千金子割茬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折断的茎干,在适宜环境条件下,能生根长叶,形成再生植株危害周边稻株。因此,必须连根铲除,集中处理。

参考文献

[1]潘学彪,陈宗祥,左示敏,等.江苏省杂草稻成因及防控策略[J].江农业科学,2007(4):52-54.

[2]陈树文,苏少范.农田杂草识别与防除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草种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园林规划;草坪;种植技术

由于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了有效落实,人们对园林工程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草坪的种植施工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尽管在园林领域当中,我国的草坪种植技术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由于人们对园林工程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再加上国际化园林工程的不断进步,现存的草坪施工技术已经不能与时代的发展需求相适应,所以,加大对草坪种植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是十分关键的。

1农业园林规划中草坪种植的重要性

草坪施工主要指的是依据已经提前设计好的方案来对草坪进行开辟和种植。在进行实际施工时,要对种植区域的土地进行仔细地勘察和研究,保证土壤肥力,同时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在对土地进行整理后,要设置相应的排水、灌溉设施。草坪种植的方法主要有4种:种植法、播种法、铺草卷、铺草块[1]。在我国现代的园林建设当中,草坪的种植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众所周知,草坪是“三分种植,七分养护”,二者缺一不可,不然就会导致草坪枯萎,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会造成较大浪费。无论是生态环境的优化和完善、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园林艺术,还是发展体育运动,草坪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对草坪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和养护,能够促进草坪作业不断发展和进步,并且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2农业园林规划中草种的选择和分类

由于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园林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对园林艺术也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

2.1草种选择的原则

在对草坪进行设计时,要对草种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通常情况下,要依据草的属性、特点和抗性进行合理划分[2]。草种的抗性指的就是适应环境的能力,一般情况下草种分为许多不同的抗性,有耐热性、耐寒性、耐旱性、耐湿性等,具体选择哪一种还要依据草坪的实际作用和建设需求来进行选择。而且,在进行选择时,还要对草坪后期的管理和维护费用等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考虑。

2.2结合生态环境选择草种

要想确保草种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要遵循以下几个条件。第一,温度。要对需要种植草坪区域的气候环境等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选择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耐寒或是耐热的优质草种。第二,光照。依据草坪种植区域实际光照条件对其耐阴性、耐阳性进行充分考虑而选择草种。第三,环境湿度。要对种植区域的降雨量、潮湿度、排水系统是否完善、后期能否对其做好有效的养护等条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进而选择一些耐湿或是耐旱的草种。第四,土壤。要对草坪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仔细勘查,对其化学物理性质有一个良好的掌握,进而选择耐酸性草种或是耐碱性草种,又或是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优质草种。2.3与园林绿化的需求相适应首先,要满足园林观赏的实际需求。若是园林草坪建立在北方,那么就要选择冷季型的草种,而且绿色周期要长,颜色翠绿。若是建立在南方的园林草坪,那么就要选择相对整齐并且草叶细腻的草种。其次,运动场的需求。尽管现代人们的思想意识有所提升,大多数人都可以自觉保护草坪,但是也有一些素质较低的人会对草坪进行任意践踏,这就需要选择一些恢复能力较强的草种。最后,环保的需求。草坪的环保作用是能够有效地保持水土湿润,锁住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和防风固沙[3]。所以,在选择草种时,要选择一些适应能力强,能抵御恶劣环境,可以选择一些生长能力强、覆盖范围较广并且根系发达的,同时,还要与后期相关的管理、养护标准和需求相适应。如果后期有着良好的养护条件,并且需要更多的绿化,那么在草种的选择上就要提高档次,提高它的观赏性;若是养护条件较差,生长环境较为恶劣,那么就要选择一些生命力较强,并且可以进行粗放型管理的草种。

3草坪种植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3.1施工方案的设计

在对草坪进行施工种植之前,一定要对施工方案进行仔细的设计,这是确保工程能够正常施工的保障,同时也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率的前提和基础。在进行实际施工之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相关的施工方案设计人员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确保施工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首先,相关的施工人员一定要对所施工的区域进行仔细勘查,对其自然环境、地质地貌、水文特点等进行全面分析,同时还要对其降雨情况有一个良好的掌握,这样才能依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草坪施工方案,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其次,相关施工方案一定要与工程的实际施工需求相符,并且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可以组织一个小型会议,与当地的建设部门进行研究、协商,进而保障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后,所设计出的施工方案要与城市的人文精神建设和形象相符。城市园林的绿化环境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实际施工方案设计时,一定要与城市的发展特点相适应,不但能够使得人文精神得到提升,而且还能推动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3.2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要做好沟通

在对园林草坪种植进行具体施工之前,相关的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一定要做好沟通和交流,能够对施工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衔接和解决,进而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园林绿化当中的草坪施工有着较强的科学性,若是在具体施工当中,相关的施工人员没有对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有一个深层次的理解,那么就会对园林绿化草坪的生态效益造成不良影响,降低它的观赏价值,最终致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不到统一。由于我国地域广阔,而且在每一个地区当中,生活环境、气候、习俗和道德观念等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进行具体施工之前,一定要加强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让施工人员能够对设计理念有一个充分的认知,进而在实际施工时能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严格施工[4]。这样,不但可以使得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还能提高园林绿化草坪的使用效果。

3.3优化场地

环境因素会对园林绿化草坪种植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施工区域的地质、地貌、土壤等条件。如果与草坪的生长需求不符,那么就会导致草坪种植的成活率降低,生态效益下降,并且还会对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进行实际施工之前,一定要对施工场地进行优化和完善。首先,清理。要把草坪建设区域的树根、树桩等进行清理,把方圆60m以内的瓦砾、石头清理干净,若是条件允许,还要对土壤进行过筛。在杂草的清理上,可以利用手工、土壤耕作机或是相应的除草剂进行杂草的清除,一周之后进行翻更,然后再利用相应的熏杀剂对土壤进行消毒,经过48h后可以进行再次播种。其次,要对相关的排水设备进行改造。草坪的生长和排水设施工作的质量有着密切联系,在对相关的排水设备进行设置的过程当中,要依据其降水情况和草坪生长所需水分来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而且,还要确保草坪的观赏性。最后,土壤的改善。在进行具体施工之前,要对土壤进行有效改良,使其与草坪生长需求相符。这样,不但可以有效降低施工的风险系数,还能促进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在这一时期,主要的改良内容就是土壤的湿润度、疏松度和整体肥力情况。

4农业园林规划中草坪的种植技术

4.1草坪植生带施工

草坪植生带属于人工种植技术的一种,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当中较为常用,这种技术有其自身的优势,同时还具有经济性和便捷性等特点。可以利用大型的机械设施对大规模的园林工程草坪进行种植,所以,在我国的园林工程草坪种植施工当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草坪植生带的施工较为简单,若是再引入新型技术还可以减少人力的参与。利用相应的机械设施,把事先选好的草种依照相关比例均匀地洒落在双层绒布或是两层纸的中间,再利用相应的粘合剂把装有种子的绒布或纸周围进行粘合,然后经过液压而生成草坪植生带。通常情况下,一卷草坪植生带是100m2,重量为7.5kg左右。每次可以装运1600m2的草坪植生带成品,而且只需要通过一辆2t的运输车即可完成。已经打成卷的草坪植生带,运输上十分简便,而且在实际施工时也降低了施工难度,对技术人员并没有较高的要求[5]。在具体施工时,只需把其平铺在改良之后的土地上,然后覆盖上一层1cm左右的薄土层,轻轻碾压,使其与泥土能够紧密结合,然后再进行多次的喷水,最后种子遇水就能快速生长。

4.2草块铺设施工

一般情况下,在园林工程绿化工作当中会应用草块铺设法。由于它的成活率较高,而且种植规模形成较快,所以,在草坪种植施工技术当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具体的施工方法是对施工现场规模进行勘查,然后依照相关比例来对优良草块进行种植,进而提高园林草坪整体的成活率,使得园林绿化施工当中的草坪种植施工能够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但草块铺设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运输有着相应的要求,在实际运输时,一定要对优良草块及时地补充水分,避免草块的死亡。与此同时,还要对施工地点的距离有一个良好的掌握,这对相关设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进行填土操作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依照草坪的具体湿度来施工。另外,草块铺设和草坪植生带有着相同之处,同样也需要利用碾压设施进行碾压,确保草坪和土壤能够充分融合,使得园林工程的草坪更加平整,同时还能与园林工程草坪种植的审美需求相适应。在进行园林规划的过程当中,草坪的艺术性也是需重点关注的内容,所以,相关的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前一定要根据设计好的景观需求来进行草坪的具体铺设,确保草坪铺设后能够具有良好的观赏性,形成美观的图案,从而与园林艺术的整体性与和谐性相适应。对草坪进行外部施压,把含有草料和泥浆的草坪铺设材料,依照提前设计好的图案和要求直接喷洒到园林规划的土地当中,并确保草种生根发芽,然后再按照相关设计修成各种图案和形状[6]。这项施工技术并没有较大的难度,相关的施工人员只需要利用高压喷射设施按照说明书操作即可,但一定不要把高压喷射设施指向工作人员,以免对其造成伤害。这项技术还可以进行补喷,如果施工在实际操作时出现遗漏,可以对其进行补充喷射。喷射形成的草坪,草种生长速度较快,所以,若是在1个月内进行补喷,那么它们的生长效果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异性,还能确保草坪图案的完整性。

4.3草茎撒播法

草茎撒播法包含许多种方式,如匍匐茎植、草根撒栽、播茎法、匍匐枝及根茎撒播法等。这种方法是将原有的草坪进行铲平,把结成块的泥土进行打散,然后把匍匐枝和草茎切成段,长度大概是3~4cm,然后均匀地撒在泥土里,上面再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层,轻轻碾压。完成草坪种植之后,还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养护。在进行养护时,一定要进行及时浇水,确保土壤的湿润度,直到草茎生根发芽。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这种方法进行具体施工的过程当中,尽管能够收到良好的施工效果,但相应的施工量较大,也会加重施工人员的负担。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绿化建设当中,园林绿化的草坪种植是其关键的工作内容,同时也是促进城市人文精神提升、改善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在进行具体施工的过程当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对工程要点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效率,使其与工程的建设目标相符,推动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文芳,赵莉.农业园林规划中草坪的栽植技术[J].吉林农业,2016(7):116.

[2]马佩良.探析农业园林规划中草坪的栽植技术[J].福建农业,2014(10):4.

[3]刘玉生.园林中草坪种植的有效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1-2.

[4]曹运昌.浅谈园林工程草坪种植施工技术[J].环球市场,2018(4):268.

[5]王琦.浅析园林工程草坪种植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0):2638-2638.

草种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岩石边坡喷植混凝土施工工艺

引言

路基边坡的防护型式根据气候、水文、地形、环境保护和美化绿化等方面考虑,为了使运营环境舒适、美观,尽量近于自然环境,现在越来越多的施工项目边坡防护采用喷植混凝土植草型式。采用喷植混凝土又叫客土喷播植草,是一种全新的生物边坡防护措施,它的特点是在岩石上能为植物创造生长条件,恢复了因工程施工而破坏的生态系统,制造与自然表土相近的生长基础,培育出稳固边坡和与周边环境和谐的植物,有效恢复生态,并形成可粗放管理的优美植物群落。突破了以往植物防护必须以土质边坡为前提的概念,充分体现了现代环保意识,于环境、自然、工程等各方面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防护手段。

1采用喷植混凝土防护岩石边坡的机理

常用的边坡防护大致可分为工程和植物两种方法。工程防护方法包括圬工护坡、骨架、挡墙栅栏、锚索、喷混凝土等传统工程防护方式;植物防护方法是在边坡较为稳固的基础上采用植树种草的办法作为防止雨水冲刷,控制表土流失的措施。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并尽可能多的使用植物防护已是大势所趋。

岩石边坡一般是稳定的,经过工程加固的边坡其稳定性更有保障,但裸露的岩石不仅影响景观,破坏了环境,而且长时间的裸露会导致风化严重甚至边坡失稳。喷植混凝土边坡防护技术是针对以往岩石坡而无法绿化的状况而研制开发的,原理是用高次团粒剂使客土形成密实结构,植物纤维在其中起到类似植物根茎的网络作用,造就具有耐降雨冲刷、牢固且透气、与自然表土相近的生长基础。喷植混凝土主要用于岩石坡面和硬质喷植土地等绿化困难的地带,使其得以恢复自然生态保护环境和景观美化为目的的绿化成为可能。岩石坡而施以锚杆挂网的工程措施后,辅以喷植混凝土将起到较为理想防护目的,是岩石边坡较为完美的防护方法。

2岩石路堑边坡防护设计

岩石路堑主要为极严重风化的粉砂岩,堑坡最深达21m,路堑下部为浆砌片石挡土墙,上部为锚杆挂网和喷植混凝土。

锚杆采用螺纹钢筋,直径为16mm,外端设长5cm的直弯头,锚杆间距为1×lm,正方形排列,锚杆锚固深度一般为lm。两侧铁丝网边缘加设封闭锚杆,封闭锚杆的间距和深度为0.5m。锚杆采用砂浆锚固,铁丝网采用镀锌铁丝,其直径不小于2.6cm,网眼为8×13cm。铁丝网与锚杆在端头部紧紧连接,铁丝网一般距坡面2.5cm呈张紧绷平状态。将喷植混凝土的原料(植生混合料)用喷浆机喷布在边坡网面上形成喷植混凝土。养护工作应于喷植完成后即日开始,为期六个月。养护期间应随时注意植物生长和天气情况,做必要的加水湿润和养份追加。原则上每两个月施肥一次,使用复合肥料,六个月后植被的覆盖率应达到90%以上。

3喷植混凝土基材原料的主要成份及其作用

喷植混凝土基材的主要成份有活性黏性种植土,有机肥料、木质纤维、锯木屑、粗颗粒河砂、水泥和高分子外加剂等。

3.1种植土和有机肥

它是供植物生长的土壤和养料,是植物生长的基础物质,天然、无菌、绿色、通气、排水、保水,含有很高的有机质,腐蚀酸及营养成份,可作为长效缓释肥材质。

3.2木质纤维

它是绿化基材与坡面铁丝网前期连接物质,待草本植物的根系扎入岩石缝隙后,其连接作用失效。可选用造纸厂的纸浆为木纤维的代用材料时,注意可能有以下弊病:纸浆中可能含有对草种萌芽有害的物质,如PH值过大;纤维过于纤细,易造成喷播层交织性不好,并会产生板结现象;吸水包水性能变差,且在发干后产生“结壳”现象;另外纸浆因含水率大,给供应、包装、运输和施工带来诸多麻烦。

3.3锯木屑

它在基材中可保水,减轻基材的单位重量,增大基材的内摩擦角,从而减小坡面基材的下滑力。与木质纤维共同作用,使绿化基材稳定在岩石坡面上,它和木质纤维腐蚀后又是良好的肥料。

3.4粗颗粒河砂

它在绿化基材中是一种疏松剂,能有效阻止绿化基材板结,使喷植混凝土牢固、透气、有利于植物生长。

3.5高分子外加剂

为使绿化基材在岩石坡面上保持水土,降低水份的蒸发量,在拌制和喷射基材时还要加入适量的高分子外加剂。它是一种高分子有机聚合物,粉末状,它不仅吸水率大,而且在溶水后会变成极光滑且粘稠的物质。它与其他基材材料混合后形成非常均匀的糊状稠化物,有利于喷播施工。喷播后会在岩石坡面形成性能良好的保水、牢固透气、松软的“混凝土”,高分子外加剂掺量的多少取决于岩石边坡的坡度,坡度越大,用量相应增大。

4护坡基材与岩石坡结合机理

4.1坡面铁丝网

稳定的岩石地坡铁丝网靠锚杆固定在坡面上,不稳定的岩石边坡靠锚杆〈或锚索〉稳定坡面后再与坡面铁丝连为一个整体,坡面铁丝网是喷植混凝土绿化基材与岩石边坡前期相结合的不可缺少的材料。采用18号铁丝编制呈网眼为8—13cm的菱形。网眼过大会增加铁丝网单位面积的负荷,使铁丝网变形,对距铁丝网较远的基材起不到固定作用,在基材重力作用下还会产生局部溜塌;网眼过小,其基材在喷射时不易穿透铁丝网,基材与岩石边坡不能有效地密贴在一起,形成一个空面,不利于植被生长和边坡地稳定。

4.2基材地稳定机理

基材中地黏土和木质纤维是基材在边坡上稳定的主要材料。当基材喷射到坡面上,其木质纤维一头绞在坡面铁丝网上,另一头粘在基材中;黏土则粘在岩石和铁丝网上。当木质纤维在基材中腐烂时,完成了自身在基材中的连接筋的作用,取而代之的是根系发达的草本植物的根系网,它将坡面上绿色的草、后层基材和岩石表层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5混合草种

在喷植混凝土护坡地基材中主要选用适应温度变化地混合草种,具备较强地生命力,能在不同季节繁殖且根系发达、叶茎低矮。主要有狗牙根、白喜草、高羊毛等。(1)草种的用量:掺入每平方米草种2—3kg;(2)草种的预处理:草种直接混入基材,发芽极其困难。为提高其发芽率,采用化学药物催芽方法预处理。具体方法为:配置0.5%的氢氧化钠溶液,将草种放到已配置好的溶液中浸泡24h。浸泡过程中常用木棍拌和,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再用清水浸泡6—8h,捞出略晒干即可拌入绿化基材。(3)草种发芽生长的前期养护:当拌有混合草种的基材喷射到岩石坡面上,就要注意草种发芽生长的前期养护工作,养护的主要工具是高压喷雾器,它使养护水雾化后均匀地湿润在坡面基材上。在养护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喷头与坡面地距离和移动速度,保证无高压射流水冲击坡面形成径流,冲走绿化基材及草种。前期养护每天早晚各喷一次,以后逐渐减少,养护时间为六个月。如果喷射植被护坡是在夏秋之交施工,天气热、太阳大、雨水少,为了保证草种的成活,采用覆盖无纺布,主要起到防雨水冲刷,旱季及冬季保温保湿、隔热防晒,透气通风之功能。当拌有混合草种的基材喷射到坡面上,立即覆盖无纺布,无纺布与坡面的距离控制在0.1—0.5m,接头处重叠15cm,并按程序加强养护。

6工艺流程

岩石路堑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的工艺流程。

草种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扎囊县;苜蓿草;种植;生产;发展

可饲用苜蓿草是家畜最主要的饲料来源,是扎囊县广大饲养户深受喜爱的饲草料之一,也是草食家畜植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具有保护环境、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天然草场等作用[1]。扎囊县从2009年开始相继实施了“紫花苜蓿”为品种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工程人工种草建设项目,累计完成种植苜蓿草40.4km2,经过近几年努力实施种植苜蓿草,当地畜牧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扎囊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也存在着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就浅谈扎囊县种植苜蓿草现状与发展生产措施谈几点体会和建议。

1自然资源现状

扎囊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冈底斯山脉南侧、位于东经90°03'~90°38'、北纬28°27'~29°34'之间,平均海拔3620m,东于乃东县毗邻,西于贡嘎县接壤,南有浪卡子、措美、琼结环绕,北有达孜、墨竹贡嘎县和拉萨市城关区相连,南北长75km、东西宽43km,总面积2173km2。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业并举的农业生产大县,全县总面积2173km2,耕地面积62.8km2,森林面积918.27km2,森林覆盖率38.28%。扎囊县属高原温凉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多风气温回升慢,夏季温暖,年平均气温8.25℃,最热月(六月)平均气温15.85℃,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1.5℃。全年≥0℃、积温为3098℃,≥10℃、积温2287.9℃,无霜期138d左右,日照充足,幅射强,年日照时数为3092.3h,年降水量419.7mm,多集中在7月~8月;蒸发量为2599.0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6.7倍,全年风向频率以西北风为主,其次为北风,年均风速2.9m/s,大风主要集中在2月~4月,最大风速3.45m/s~4.15m/s,全年大风日数46d~73d,多者高达110d。土壤类型主要有: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草原土、亚高山草原土、潮土、新积土、风砂土、石质土和粗骨土。一般土质较质地较适中,耕性和适种性较好,腐殖质含量高,但由于气温低,冻土期较长,土壤有机质难于分解,故土壤中的有效养分较低[2]。植被按中国植被区划属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植被类型主要有灌丛、草原和草甸。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豌豆、油菜、马铃薯等。据上述综合分析,充足的水、光、热资源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同时也具备了苜蓿草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但是由于部分土地机质含量较低,属重沙土,常有洪涝灾害发生,水土流失,滑坡和泥石流等逐年增多,需要采取部分区域中低产田改造等多种综合措施[3]。

2苜蓿草种植情况

扎囊县自2009年以来累计实施苜蓿草种植40.4km2,累计投资4967.9万元,均为国家扶持投资。其中:“十一五”末期和“十二五”期间累计种植苜蓿草20km2,累计投资1667.9万元;“十三五”期间实施苜蓿草种植面积达20.4km2,累计投资3300万元。2009年至今累计种植40.4km2苜蓿草中主要包括集中连片苜蓿草基地和农户房前屋后种植苜蓿草地,其中:集中连片种植面积达20.13km2、农户房前屋后种植面积达20.27km2。

3苜蓿草种植意义

3.1提供丰富的优质苜蓿草

据十多年调查结果表明,扎囊县种植苜蓿草平均鲜草产量900kg/667m2,管理较好的产量可达1500kg/667m2,与天然草地产草量相比,大大的提高了牧草产量,为畜牧业提供丰富优质的饲草饲料,有效的解决了养殖饲草供给不足及短缺问题,既缓解了天然草原的压力,又提高饲养牲畜质量和抗灾能力。见表1。

3.2防风固沙,增强土壤肥力

大面积的实施苜蓿草种植,可以有效降低风对土壤的侵蚀,其原理是苜蓿草的茎叶可以增加阻力和摩擦力,分散风的方向,降低风力,减少沙尘的形成,从而固定了土壤[4]。苜蓿草枝叶的掉落能够增加土壤的有机物含量,而这些有机物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之后,能够与土壤结合形成团粒结构,增加土壤空气含量和改善土壤肥力。据多年种植苜蓿草的实践证明,一块土地连续种植3年苜蓿,含氮量增加,土地蓄水量也能够大幅度提升,而草灌结合更能够发挥出保持水土、改善土壤结果的效果。

3.3改善环境、净化空气

一般由于苜蓿草植物叶面积大,达到了净化空气的能力,具有吸收和滞留空气中污染物质和尘埃的作用。而植物在生长时,能截取太阳能,通过叶绿素,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向空气中释放大量氧气[5]。多年生苜蓿草具有抗二氧化硫污染的能力,草地还可以降低风速、增加湿润空气停留时间、吸附尘埃、分解有毒气体、减缓噪音污染等作用。

3.4推动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据近几年的趋势表明实施苜蓿草种植建设作为草地畜牧业的基础产业,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粮、经、饲比例合理化,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可以有效调节饲草供应季节性不均衡现象,将有效推动扎囊县畜牧业向规模化、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促进扎囊县畜牧业经济更好发展,使广大农牧民畜牧业经济收入明显增加、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

4苜蓿草种植的实效

4.1实施紫花苜蓿种植项目

资源开发与利用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对改善环境有利,通过种植大面积紫花苜蓿,有助于退化草地的自然恢复,有效控制了辖区内水土流失、涵养水资源、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草地资源生物多样性的功能[6]。同时通过种草养畜相结合,大力开展牲畜改良以及短期育肥技术,对控制牲畜总量,不断提高生产性能,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品质,缓解草畜矛盾,实现维持高产、持续发展的畜牧业生产体系和生态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4.2种植紫花苜蓿后可生产的饲草料

有效缓解全县天然草地的载畜压力。种植苜蓿草后可增加饲鲜草产量,平均产1000kg/667m2,总产量达到6060万kg,直接产出效益达到4848余万元(2009年以来累计),同时提高了当地牲畜冬季抗灾能力,消减了因饲草短缺造成的经济损失。种植苜蓿草后实现了草地可持续利用,可有效保护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4.3通过种植苜蓿草已进一步转变当地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观念

对广泛存在靠天养畜、只索取不投入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得到极大改观,从而有利于广大农民摆脱贫困,可增加当地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宽增收渠道,同时还从环境、就业、经济等各方面营造区域发展有利条件,生态环境以及农民生存环境恶化问题得到逐年改善,使当地百姓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局势的稳定。

5存在问题及发展措施

5.1种植意义认识不足,有待加强管理措施

虽然我县大部门农牧民群众对苜蓿草种植养畜有了一定认识并深受喜爱,但部分群众受传统思想影响,仍然缺乏种草养畜意识,苜蓿草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低。有些农户认为苜蓿草种植以后中期只管灌溉一次、最后能收成高产草的想法,由于群众的苜蓿草种植技术及文化水平程度不同等原因,对苜蓿草地块选择、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不同,直接影响苜蓿产草量和草质[7]。因此,农业主管部门应采取专技人员下村入田技术指导方式,提高群众对苜蓿草种植田间管理的水平。

5.2加强广泛宣传力度,转变群众思想观念

通过采取种草理论知识宣传和实践取得效益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周边饲草基地种草成功案例宣传和邀请专技人员在现场指导讲解的有效途径,广泛宣传苜蓿草在我县推广发展、养畜增收等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让广大农民逐渐提高种植苜蓿草养畜增收的认识,转变思想观念,让群众彻底摆脱传统思想观念的约束,让群众种草养畜生产模式稳步推向科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模式。

5.3增加科技投入力度,完善推广服务体系

苜蓿草种植推广技术具备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大力实施苜蓿草为主的人工种草项目,所需经费应国家投资为主,地方配套资金为辅,争取多方资金筹措,逐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增派基层专项科研人才,壮大科研队伍,改善科研条件,完善苜蓿草为主人工种草类科研推广体系。

5.4不断探索创新思路,不断推广种植面积

一是选派部分带头人赴区内外参观学习苜蓿草种植产业技术;二是积极申报苜蓿草为主的人工种草项目,采取集中连片为主、房前屋后为辅建设,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三是加大政府对苜蓿草种植技术培训扶持力度;四是加强指引各村居及广大农牧民种植苜蓿草的积极性,不断加大苜蓿草推广种植面积。

6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