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统计信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0:05:26

财务统计信息

财务统计信息范文篇1

(一)观念的转变和学习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管理层已经认识到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发现到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财务统计信息资源,并对其深入开发利用,以使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方式上。为了更好地进行医院管理工作,财务统计信息要从单纯的记账、算账工作转变为核算、监督职能的财务管理机构,力求把那些敷衍了事的“死数据”变成活的有用的信息。通过相关财政政策、法规等理论方面的学习,并借鉴兄弟医院的成功经验,财务人员自身也认识到积极开展财务统计信息服务不仅仅有利于促进医院,而且对于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也很有益处。

(二)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的约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财会工作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统计信息的服务质量,也必须建立一种适合的财务统计信息制度,从而完善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体系。我院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了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要求财务人员除了日常工作,还要逐步建立财务数量信息、定期整理和反馈财务制度、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负责财产清查制度、会计报表分析和资料存储等工作,同时能正确处理好财务、核算和统计工作的关系,做到积极开发和利用财务统计信息,以加强财务信息与核算、统计的联系。

(三)从基础做起,由小看大

医院财务基础工作包括报表制度的建立、原始资料的收集、数据的维护、数据的核算等,要保证基础工作的有效性,责任到人是关键。首先,财务部门有专门人员负责数据的维护和计算机的安全,加强与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的日常沟通,防止病毒、黑客的袭击,确保财务各项信息的安全;其次,完善财务报表制度,充分做好原始凭证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保证财务统计信息资料的科学准确性;最后建立有效财务监控系统,从方法、组织等方面对财务统计信息中的数据误差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

(四)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

信息化的到来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信息化的到来提高了财务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速率,有效减轻了财务人员工作的复杂繁琐,同时也降低了错误率。我院财务部门很早就开展了会计核算电算化工作,并且根据医院HIS系统的完善程度,计划逐步加强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使得统计出的财务数据更有针对性,能更好的服务于医院管理。二、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医院资源有效配置的依据

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合理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每一位优秀的医院管理者曾经一直考虑过的问题。而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者有效开发利用本单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在财务统计信息中,我院管理者依据财务统计信息的具体情况,对资金流向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从而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医院发展急需的项目上,以确保医院建设的需要,真正做到物有所值;另外,医院领导在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前,依据财务统计信息,先进行市场调查和论证,能够真正做到依据地区卫生资源分布情况来配置资源,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医院服务管理方面,管理者还依据财务统计信息,根据医院的门诊量、业务收支和床位周转率等具体信息,对病房的床位规模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改善了门诊和住院条件,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肯定,并且最大限度地满足就诊患者的需求。

(二)科学决策的前提保障

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领导科学决策的依据和前提保障。通过财务统计信息表,医院领导不但可以了解业务收入、医疗成本等经济效益,还可以同时了解所服务地区的卫生需求、门诊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药费比重等其他重要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制定出了具体的适宜我院发展的业务发展计划,同时调整各科室设置,做到了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在掌握具体数据的基础上,及时确定和调整了我院的发展战略,做大规模,做强重点科室,从而增强了我院竞争力。

(三)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依据

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指标主要是各种医疗指标和经济指标,更具体一些是指医院固定时间的门诊人次、住院人数、单病种费用和药品费用所占医疗收入的比重等。近几年来,我院利用这些财务统计信息,不断总结和完善,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医疗费用实行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药品费用的比重,尤其是针对医保病人,保证他们的平均费用能处于合理的水平,从而既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称赞,同时也为医院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医院也因此在近几年的市级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三、小结

本文通过我院财务统计信息应用的一些实际措施和效果,强调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目前,财务统计信息越来越引起医院的重视,它不再仅仅是医院利润盈亏的一种象征,在现代化的今天,它对于医院管理的预测作用甚至超过简单的经济效益评估功效。

参考文献:

[1]王岳君,施娟,庞喜珍.浅谈医院信息系统在财务会计中的运用[J].现代商业,2008,(1):258.

[2]王兴宇,陈琦,戴仕明.基于Web财务统计信息系统[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7-18.

[3]韩晟,邵庆东,王锦伟,魏炜,孟国强.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设计与实现[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1):865-866.

财务统计信息范文篇2

【关键词】财务统计信息医院管理应用成效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财务和管理逐渐成为一对不可或缺的孪生兄弟。医院要在医疗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基础作用,由财务部门负责向管理部门提供准确适用的财务统计信息,而管理部门要及时开发利用这些统计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在指导和预测医院工作中的巨大作用。我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早就开始重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医院管理层采取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重视财务统计信息的基础工作等措施,切实加大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一、财务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

(一)观念的转变和学习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管理层已经认识到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发现到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财务统计信息资源,并对其深入开发利用,以使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方式上。为了更好地进行医院管理工作,财务统计信息要从单纯的记账、算账工作转变为核算、监督职能的财务管理机构,力求把那些敷衍了事的“死数据”变成活的有用的信息。通过相关财政政策、法规等理论方面的学习,并借鉴兄弟医院的成功经验,财务人员自身也认识到积极开展财务统计信息服务不仅仅有利于促进医院,而且对于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也很有益处。

(二)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的约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财会工作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统计信息的服务质量,也必须建立一种适合的财务统计信息制度,从而完善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体系。我院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了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要求财务人员除了日常工作,还要逐步建立财务数量信息、定期整理和反馈财务制度、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负责财产清查制度、会计报表分析和资料存储等工作,同时能正确处理好财务、核算和统计工作的关系,做到积极开发和利用财务统计信息,以加强财务信息与核算、统计的联系。

(三)从基础做起,由小看大

医院财务基础工作包括报表制度的建立、原始资料的收集、数据的维护、数据的核算等,要保证基础工作的有效性,责任到人是关键。首先,财务部门有专门人员负责数据的维护和计算机的安全,加强与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的日常沟通,防止病毒、黑客的袭击,确保财务各项信息的安全;其次,完善财务报表制度,充分做好原始凭证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保证财务统计信息资料的科学准确性;最后建立有效财务监控系统,从方法、组织等方面对财务统计信息中的数据误差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

(四)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

信息化的到来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信息化的到来提高了财务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速率,有效减轻了财务人员工作的复杂繁琐,同时也降低了错误率。我院财务部门很早就开展了会计核算电算化工作,并且根据医院HIS系统的完善程度,计划逐步加强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使得统计出的财务数据更有针对性,能更好的服务于医院管理。二、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医院资源有效配置的依据

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合理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每一位优秀的医院管理者曾经一直考虑过的问题。而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者有效开发利用本单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在财务统计信息中,我院管理者依据财务统计信息的具体情况,对资金流向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从而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医院发展急需的项目上,以确保医院建设的需要,真正做到物有所值;另外,医院领导在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前,依据财务统计信息,先进行市场调查和论证,能够真正做到依据地区卫生资源分布情况来配置资源,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医院服务管理方面,管理者还依据财务统计信息,根据医院的门诊量、业务收支和床位周转率等具体信息,对病房的床位规模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改善了门诊和住院条件,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肯定,并且最大限度地满足就诊患者的需求。

(二)科学决策的前提保障

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领导科学决策的依据和前提保障。通过财务统计信息表,医院领导不但可以了解业务收入、医疗成本等经济效益,还可以同时了解所服务地区的卫生需求、门诊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药费比重等其他重要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制定出了具体的适宜我院发展的业务发展计划,同时调整各科室设置,做到了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在掌握具体数据的基础上,及时确定和调整了我院的发展战略,做大规模,做强重点科室,从而增强了我院竞争力。

(三)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依据

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指标主要是各种医疗指标和经济指标,更具体一些是指医院固定时间的门诊人次、住院人数、单病种费用和药品费用所占医疗收入的比重等。近几年来,我院利用这些财务统计信息,不断总结和完善,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医疗费用实行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药品费用的比重,尤其是针对医保病人,保证他们的平均费用能处于合理的水平,从而既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称赞,同时也为医院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医院也因此在近几年的市级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三、小结

本文通过我院财务统计信息应用的一些实际措施和效果,强调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目前,财务统计信息越来越引起医院的重视,它不再仅仅是医院利润盈亏的一种象征,在现代化的今天,它对于医院管理的预测作用甚至超过简单的经济效益评估功效。

参考文献:

[1]王岳君,施娟,庞喜珍.浅谈医院信息系统在财务会计中的运用[J].现代商业,2008,(1):258.

[2]王兴宇,陈琦,戴仕明.基于Web财务统计信息系统[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7-18.

财务统计信息范文篇3

【论文摘要】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不仅仅是衡量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医院了解所服务地区医疗卫生需求、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等重要信息的来源。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财务统计信息作为医院管理的隐形策划者,其作用越来越显著,也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和青睐。本文根据我院在管理中对于财务统计信息的应用和把握,总结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成效,从而为医院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财务和管理逐渐成为一对不可或缺的孪生兄弟。医院要在医疗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基础作用,由财务部门负责向管理部门提供准确适用的财务统计信息,而管理部门要及时开发利用这些统计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在指导和预测医院工作中的巨大作用。我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早就开始重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医院管理层采取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重视财务统计信息的基础工作等措施,切实加大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一、财务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

(一)观念的转变和学习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管理层已经认识到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发现到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财务统计信息资源,并对其深入开发利用,以使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方式上。为了更好地进行医院管理工作,财务统计信息要从单纯的记账、算账工作转变为核算、监督职能的财务管理机构,力求把那些敷衍了事的“死数据”变成活的有用的信息。通过相关财政政策、法规等理论方面的学习,并借鉴兄弟医院的成功经验,财务人员自身也认识到积极开展财务统计信息服务不仅仅有利于促进医院,而且对于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也很有益处。

(二)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的约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财会工作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统计信息的服务质量,也必须建立一种适合的财务统计信息制度,从而完善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体系。我院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了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要求财务人员除了日常工作,还要逐步建立财务数量信息、定期整理和反馈财务制度、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负责财产清查制度、会计报表分析和资料存储等工作,同时能正确处理好财务、核算和统计工作的关系,做到积极开发和利用财务统计信息,以加强财务信息与核算、统计的联系。

(三)从基础做起,由小看大

医院财务基础工作包括报表制度的建立、原始资料的收集、数据的维护、数据的核算等,要保证基础工作的有效性,责任到人是关键。首先,财务部门有专门人员负责数据的维护和计算机的安全,加强与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的日常沟通,防止病毒、黑客的袭击,确保财务各项信息的安全;其次,完善财务报表制度,充分做好原始凭证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保证财务统计信息资料的科学准确性;最后建立有效财务监控系统,从方法、组织等方面对财务统计信息中的数据误差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

(四)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

信息化的到来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信息化的到来提高了财务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速率,有效减轻了财务人员工作的复杂繁琐,同时也降低了错误率。我院财务部门很早就开展了会计核算电算化工作,并且根据医院HIS系统的完善程度,计划逐步加强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使得统计出的财务数据更有针对性,能更好的服务于医院管理。二、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医院资源有效配置的依据

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合理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每一位优秀的医院管理者曾经一直考虑过的问题。而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者有效开发利用本单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在财务统计信息中,我院管理者依据财务统计信息的具体情况,对资金流向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从而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医院发展急需的项目上,以确保医院建设的需要,真正做到物有所值;另外,医院领导在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前,依据财务统计信息,先进行市场调查和论证,能够真正做到依据地区卫生资源分布情况来配置资源,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医院服务管理方面,管理者还依据财务统计信息,根据医院的门诊量、业务收支和床位周转率等具体信息,对病房的床位规模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改善了门诊和住院条件,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肯定,并且最大限度地满足就诊患者的需求。

(二)科学决策的前提保障

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领导科学决策的依据和前提保障。通过财务统计信息表,医院领导不但可以了解业务收入、医疗成本等经济效益,还可以同时了解所服务地区的卫生需求、门诊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药费比重等其他重要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制定出了具体的适宜我院发展的业务发展计划,同时调整各科室设置,做到了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在掌握具体数据的基础上,及时确定和调整了我院的发展战略,做大规模,做强重点科室,从而增强了我院竞争力。

(三)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依据

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指标主要是各种医疗指标和经济指标,更具体一些是指医院固定时间的门诊人次、住院人数、单病种费用和药品费用所占医疗收入的比重等。近几年来,我院利用这些财务统计信息,不断总结和完善,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医疗费用实行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药品费用的比重,尤其是针对医保病人,保证他们的平均费用能处于合理的水平,从而既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称赞,同时也为医院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医院也因此在近几年的市级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三、小结

本文通过我院财务统计信息应用的一些实际措施和效果,强调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目前,财务统计信息越来越引起医院的重视,它不再仅仅是医院利润盈亏的一种象征,在现代化的今天,它对于医院管理的预测作用甚至超过简单的经济效益评估功效。

参考文献:

[1]王岳君,施娟,庞喜珍.浅谈医院信息系统在财务会计中的运用[J].现代商业,2008,(1):258.

[2]王兴宇,陈琦,戴仕明.基于Web财务统计信息系统[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7-18.

财务统计信息范文篇4

关键词:财务统计;医院管理;财务信息

医院财务统计工作是医院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医院的正常运行和长远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务信息依据,同时也对医院所属地区的医疗情况、卫生需求和就诊费用等进行归纳整理,服务于医院管理。随着医疗竞争的日益激烈,合理利用财务统计信息,发挥统计工作的特有职能,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目标和规划,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保障医院在残酷的竞争中不断前行。

一、医院管理中财务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正处于发展的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的施行使医院得到的政府财政补贴相对减少,医院自身运行支出不断增加,收支差异导致医院更多地依赖于医疗服务收入,使其对财务管理方面更为重视。市场经济要求医院做好财务统计工作,充分了解医院运营情况,根据实际改革管理模式,增强财务影响力度,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和医疗费用,切实为患者利益考虑,同时提升医院知名度和医疗水平,从而增加医院效益。现代医院管理对于财务统计信息的需求更为严苛,数量与质量并重,这要求财务统计工作要从各个角度,多层次全方位收集分析财务数据信息,科学分析处理财务信息,服务于医院的管理工作。在制定医院年度目标和发展规划时,需要整合财务统计信息,针对财务状况、医疗设施情况、患者就诊情况提出医院未来发展的重点,这更加突显出财务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

二、财务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合理分配医院资源

在医院日常管理中,如何实现医院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优化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配置,是医院管理者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使医院实现良好高效发展的必由之路。医院统计工作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医院发展各个阶段的资源配给和需求信息,统计医院现有资源状况和各单位部门的切实情况,通过系统分析做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对财务统计信息的总结,医院管理层能够充分了解目前医院现有资源和薄弱面,对流动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从医院长远发展层面出发,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在急求的项目上,提升资源利用率。同时在实际管理中,财务统计工作还能提供医院运营过程中医疗设备、门诊数量和床位的空余,可以根据统计规律合理调配规划,以应付不同季度、不同情况下的患者需求。

(二)提供制定决策依据

财务统计工作主要针对医院已有财政收支情况和患者就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供财务统计信息和简要分析结果,为医院管理层提供第一手医院运营情况数据,是领导制定决策和规划的重要数据支撑和依据。通过财务统计报表,管理人员能够了解当前医院医疗业务收支、地区卫生需求、患者就医费用和药品比重等,根据这些信息制定下个阶段适合于医院发展的业务计划,重点调整医疗科室资源,针对具体情况调配资源,使决策面向实际,可行性强。

(三)衡量医院管理成效

医院管理成效主要通过医疗和经济双重指标衡量,可以具体到医院各时间段就诊患者数量、住院患者人数、主要病症费用和药物销售费用比重等,通过这些信息掌握医院整体运营情况,评估管理成效。利用财务统计信息,医院能够更为有效地对医疗费用结构进行相关调整,控制药物费用比重,切实解决患者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为医院赢得患者和家属的口碑,建立品牌效益,从而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彰显医院管理的突出成效。

三、医院管理中财务统计工作改进措施

(一)建立健全系统化管理制度

制度的约束是财务统计工作顺利施行必不可少的保障,因此要改进医院财务统计工作,提高统计质量,首先要从管理制度下手,建立一套系统化的财务统计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统计信息项目,明确统计人员职责和工作方式。同时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健全财务统计监督制度,加强统计人员的日常管理。在制度执行时,统计人员不仅要进行日常的信息管理,还要整理原始财务资料,清查资产,定期提高统计报表,为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信息。

(二)重视财务基础与专业建设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深化,医院管理层对财务统计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对财务信息利用的比重增加。在建设财务统计工作体制时,应该从基础入手,重视财务基础和专业建设,加强财务统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训,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不断提升;同时医院积极借鉴其他医院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建立起扎实牢靠的财务统计体系。

(三)提升财务统计信息化程度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各行业的共同发展方向。对于医院的财务统计工作,其先进程度更是建立在信息化程度的基础上的。财务统计工作包含大量的数据采集、分析和核算,涉及数据报表的处理、存档和维护,数据量惊人,工作量巨大。提升信息化程度能够有效提升财务统计效率,降低其复杂程度,减小错误发生率。信息化的提升,计算机的使用有助于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使得财务统计工作高效性、及时性增强,有利于医院管理层第一时间掌控医院发展动态,制定决策。

四、结束语

总之,财务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医院正常运营和发展中不可或缺,财务统计信息能够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支撑,有利于其合理分配资源、制定决策和评估效益。因此在日常管理中,赢采取措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统计工作体系,重视基础和专业建设,提升统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管理,实现医院健康良好发展。

作者:王晓英 单位:滦平县中医院

参考文献:

财务统计信息范文篇5

【关键词】医院管理;统计信息;有效措施;可靠性;应用效果;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其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和医疗福利,为此开始关注于医院的发展。现代医院为了响应改革号召,满足社会的要求,提高自身经营实力,则必须加强医院管理工作,而医院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应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医院统计信息工作,不仅能充分了解医院各科室的运营状况,迅速收集相关实时数据,还有利于发挥统计服务职能,起到监督的作用,可为医院经营管理中的各项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数据,予以医院管理信息支持,促进医院管理质量的提高,为医院的持久经营提供重要保障[1-3]。

1医院统计信息的相关内容

医院统计信息指的是收集和整合医院经营管理中的各项信息,并且利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来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将得到的准确的、及时的信息反馈于医院领导者,反映出医院当前的医疗质量和经营实况。医院统计信息分为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定量资料如患者的身高、体质量、平均年龄等,也包括了传染性疾病潜伏期,恶性肿瘤发病年龄等;定性资料则包含患者的职业、性别等,还有医疗效果和疾病严重程度等[4]。

2医院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1提高医疗质量,提供决策依据。医院想要获得长期发展,则必须具备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需要有较高业务能力的医生,而在整个医疗系统中,统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十分重要,医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从多个指标去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而且可有效管理医院设备、医院人员[5]。另外,医院决策者通过统计信息能全面监测医院各科室和各部门的工作实况,及时发现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实施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规避医院管理风险。2.2实现医院管理信息化,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医院经营中存在着庞大的信息群,如果不采用科学的方式来对其进行统计,那么会导致医院信息处理质量下降,无法为医院管理提供有效数据,这不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而统计信息便是要求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从时间、空间,整体和局部等各个角度来对比数据,分析数据,以使医院决策者和管理者拥有可靠依据,这是实现医院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一步[6]。而且统计信息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及时和全面的财务统计信息,能使医院领导者全面把握医院当前的财务状况,监督和管理财务支出状况,实现财务信息的透明化,有利于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提升。

3现阶段医院管理中医院统计信息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医院管理中,医院统计信息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当前医院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都未拥有良好的信息化意识。管理人员忽视了统计信息管理作用,以致于整个统计信息工作还处于落后阶段,整个工作效率不高,这不仅影响了统计信息的质量,还使得医院决策存在错误风险[7]。另外,医院统计信息人员只关注于常规的信息统计,向上级领导传递的只是基本数据,而没有对信息进行分析,未能挖掘出其价值,这不利于统计信息应用效果的提升;二是目前所执行的统计信息计划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环境中,医院若是不注重统计信息工作,便难以全面把控经营实况,为此其每年都会对统计信息工作进行规划,但此计划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并不好,过于单一的方式,阻碍了统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三是目前还缺乏完善的统计制度,虽然医院人员信息人事科信息都有收集,但是在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度上还应当进一步提高。而且忽视了对基础性信息的管理和统计,病案统计还有待加强。

4提高医院管理中医院统计信息应用效果的有效措施

4.1强化信息化意识,科学应用统计信息。为充分发挥医院统计信息的作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应当具备良好的信息化意识。一方面医院管理者的思维方式要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性,将眼光放长远,关注于当前的信息化发展,以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意识,利用创新思维结合医院发展现状来转变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医院统计信息应用效果;另一方面医院在进行统计信息管理的时候,可以借鉴国外医院统计信息的优势,立足于医院本身,做到去除糟粕、取其精华,重视对医院人员的信息化培育,提升员工的信息化水平。由于医院统计信息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且涉及到的人员比较多,为保障医院统计信息质量,必须将信息化意识贯穿于整个医院经营中,让每一个医院工作人员都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以提升医院统计信息管理效益[8-10]。除此之外,还应当科学应用统计信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在过去医院统计信息多以手工计算方法为主,主要是以时间为单位来定期统计信息,以医疗工作报告的形式来交于上级领导,这种模式的工作效率比较低,而如今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医院统计信息人员的工作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其不仅要提交常规报表数据给领导,还应当统计每日报表对医院每一项管理的影响,统计好医疗工作指标,对整合后的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出更有价值的内容[11]。还需要立足于医院整体经营部署及其运营需求,来有效利用统计资源,利用信息系统动态反应统计信息,以保障信息的完整性和精确性,便于各科室人员进行实时查询。这种动态化的统计信息管理方式,能够让医院管理者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解决。4.2调整统计信息工作内容,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医院统计信息来说,现代统计信息在为医院决策提供统计数据报表的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统计信息,对其进行科学分析,以突显现代统计信息的重要性。为此,应当按照医院需求来调整统计信息工作内容,如下:第一,统计人员需时刻关注医院各科室、各部门的工作状况,第一时间动态把控医疗质量,并将医院每一项管理计划的执行实况反馈于管理者,使其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提高医院管理效益;第二,要建立健全的医院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确保统计信息质量;第三,统计人员在面对医院管理者所提出的问题时,可以基于统计信息实情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12-13]。比如说,可以根据医院各科室病床周转率、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等数据信息,来分析医院相应指标是否达成,若是没有达成可从信息数据中找到问题,得出结论;第四,统计人员还需要做好综合分析工作,医院经营状况的综合分析可以利用纵向对比法,而科室运营状况可选择横向对比。4.3制定完善的统计制度,加强基础性信息管控。医院统计工作十分重要,而传统的统计模式因为数据收集不够全面,而且只关注于对患者相关信息的统计,却忽视了医疗人员和护理方面的统计,也没有对医疗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和记录,以致于所实施的统计信息系统数据存在片面性,在进行医院决策的时候,并不能通过数据来把控整个医院的实际经营状况。为改变这一状况,使医院决策者全面掌握医院的经营状况,应当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施医院统计信息化管理,制定完善的制度,对各类信息进行完整而全面的记录。例如,信息系统中除了患者相关信息之外,还应当了解医疗设备的采购成本、消耗状况、故障情况和运行效果;要收集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相关信息,以发现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新医疗技术。可以加强医院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信息纳入到综合统计系统中,以为医院决策提供可靠依据[14-16]。除此之外,还应当做好基础性信息的统计和管理,所建立的电子病案信息系统中,每一项病案信息都应当具备准确性,实施全过程性监测和控制。

5小结

财务统计信息范文篇6

随着我国新的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对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管理工作对统计信息的依赖越来越高,管理层的正确决策取决于掌握及时有效的信息。统计信息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为医院领导对医院运营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能够更好地指导医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应用统计信息有利于管理层及时掌握动态、真实、完整的医疗活动信息,及时调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减少绕弯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使医院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医院信息化系统的相关概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以及养生保健问题,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求医问药、健康体检呈现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要求,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目前医院发展的需求,迫切的需要改进、发展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益,以便能更好应对社会发展的需求,服务广大病患者。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系统的科学,医院信息化建设在近些年得到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医院的信息化系统主要应用了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网络技术等,该系统功能包括了对临床工作效率和经济目标管理,以及院感控制、医疗质量等等工作,比如门诊就诊人数、门诊病人次均费用、住院病床使用率、病床使用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者次均费用、财务报表数据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统计,通过可靠的网络数据能够将医院的具体工作真实地反映出来,针对我国医疗经费存在严重不足的现状,有利于医院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医院管理水平和效率的大大提高;有利于医院管理层的科学决策,通过信息统计,管理者可以掌握全面可靠的患者需求以及各项服务要求,据以制定正确的改革方案,合理设计病区管理模块,提高效率。统计信息建立的联网平台,使得各项信息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科室主任、护长、行政职能部门等都能够及时了解医疗运作的详细情况,从而进行协调合理调配人员,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患者满意度,切实做到“三好一满意”。同时,医院统计信息工作还有利于医院整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高,实现医院“优质、高效、低耗”稳定发展。

三、医院信息化系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比较滞后,信息化管理程度比较低

目前,我国的部分医院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然存在着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没能引进高度现代化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这就使得医院的管理效率仍然不高,难以适应目前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模式逐渐被全新的、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所取代。

(二)缺乏规范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目前,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正处于起步阶段,加之医院的事务宠大繁杂,既有医疗质量、医疗安全问题;护理观察问题;医用耗材使用、药品采购问题;还有水电维修等后勤管理问题等等,管理起来千头万绪,因此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由于缺乏规范的培训,开发管理不够,有的医院对信息掌握程度和分析速度不高,不知道如何运用统计信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监管的制度必然不利于医院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

四、医院经济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一)基本实现了医保付费体制,实现联网结算、线上直报的收费模式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快发展,综合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近几年国家不断的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建立全新的、完善的、先进的医疗体系,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改善了人们的看病条件,使得群众能够看得起病、住得起院,医院的收入也在随着全民医保制度的实施而发生很大的变化。医院病源的拓展、收入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院服务模式以及使用医保的人数。这就使得我国的医疗体制变得越来越规范化、合理化,尤其是在我国对新农合的大力倡导之后,对我国的整体医疗事业的基本发展有了很大的推动以及促进作用,我国的整体医疗收入的体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实质性的改变。

(二)医院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随着我国全面医保制度的实施以及医疗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医疗市场变得越来越正规化、合理化、科学化,整个医疗体系已经初步进入市场化体系,需要依靠提供技术与服务来吸引病人提高业务量,以创造收入。在这种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之间的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同时,开放的市场环境吸引了大批私立医院的加入,这就更加加剧了医院之间的竞争,在此形势下,医院想要增加收入发展壮大就必须依靠提升自身实力,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新形势下统计信息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统计信息在反映医疗质量、医疗效率中的应用

应用统计信息技术可以非常方便的监控并统计医院的各项信息,为医院管理层研究医院的经营状况,制定计划和决策,发挥“参谋”作用。统计信息是一种实时动态的统计资料,不再是依靠手工计算并制定表格等统计,信息化统计不但提高了统计效率,还能减少统计的差错率,可以随时查看医院的日常工作状态,比如门诊就诊人数、入院人数、病床使用率、周转率、在院人数、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者平均费用、护理工作量、院感控制、住院病种分析、前30种疾病顺位分析、疗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来源以及服务半径、治疗效果等等,全方位反映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和医院效益等综合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得,使领导能及时了解医院医疗工作动态,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动态分析医院发展状况,便于更快更好地对近阶段的工作做出调整。例如,2016年桂东人民医院各类别手术均有所增长,其中内镜室和介入台数增长率较为明显,增幅分别为155.20%和27.18%;外科入院人数同比增长不明显,而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入院同比增幅显著,这或许是手术室手术台数不明显、内镜室和介入室介入台数增加的原因之一。据此,桂东人民医院可在人力物力上偏重优先内镜室和介入室。

(二)统计信息在医院财务管理以及经济效率考核中的应用

虽然越来越多的医院已经采用了信息化管理模式,但仍然有部分医院的财务管理继续沿用过去传统的手工计算式的财务报表,数据信息量非常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计算错误,甚至漏项,不利于医院财务管理的健康发展。充分利用统计信息对医院的财务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不但可以提高财务的管理效率,还可以对财务信息进行检查、监督、纠错,使财务工作质量得到保障,避免医院资金损失。例如,计算各科室收入、支出、月末对帐、大型设备购置前效益预测评价、新医改政策下耗材占比、药品占比、医保病人次均费用控制等等。

(三)加强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工作

对于医院的整个经济管理体系和流程来讲,医院的财务管理占据着重大的地位,是整个医院经济管理的重点所在。目前我国医院在基本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是具有相应的政策性以及法规性的,能够保证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应用统计信息,可通过设置Excel表等方法将资金的流动进行及时的统计,由系统自动生成各种收支业务报表,对财务预算、决算、收入、支出等一系列的管理问题进行全方位管理,对其中的不足进行补充完善,发挥统计信息服务与监督的整体功能。

六、结语

在新形势下,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统计信息,可以为医院优化资源配置、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价分析、调整发展方向、制定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参谋作用。加强统计信息工作,有利于医院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刘健坤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何磊.关于医院信息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3).

[2]孙韬.新形势下统计信息在医院经济管理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6(17).

[3]孙丽娜.新形势下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改革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4(21).

[4]陈颖.探析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4(06).

[5]聂世华.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外资,2011(19).

[6]方颖,朱亚亮.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09).

财务统计信息范文篇7

关键词:财会管理;统计信息;失真;原因与对策

财会统计信息内容的失真往往处于统计过程以及统计完成后的数据传递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如果没有任何制度和宏观调控的干预与限制就会使得整个统计信息容易被相关利益群体进行调整来适应自身的经营发展所需要的数据,因此任何财会统计信息的统计过程、信息传递过程、数据分析过程都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体系和宏观调控来调节财会人员的统计、传递、分析行为,以此来形成具有真实性并能够完整反映财会管理主要内容的信息数据。

一、存在财会人员与企业管理者互相串通进行数据造假的行为

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中对于数据造假这一反科学行为是无法容忍的,但事实上现实条件下存在很多利用数据造假来达到经营利润目标甚至是为了达到满足管理者个体的需求目标。这样的风气产生于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所提出的制度体系要求一直在发展的路上,还未形成十分完善的、能够完全弥补所有财务管理制度漏洞的制度体系。因此这些现存的制度漏洞便成为了财会人员与企业管理者共同研究和为了达成目的而钻到空子,因此从这部分的原因分析过程可以看出造成数据造假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目前财会信息管理制度体系并不完善甚至存在很多漏洞,另一方面在于财会人员和企业管理者自身的为达成目的而不顾职业道德约束的原因。但简单提出这些原因并不能够帮助我们从更深层次的缘由来判断如何有效切断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需要的是从数据造假行为背后的根本原因出发进行根治型的原因挖掘,并且对于现有的制度体系不完善和人员素质职业道德不够格的原因只是造成这些行为的一些表面现象,那么如何从这些表面现象所反映出的问题入手来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就需要以数据信息采集、数据内容传递、数据信息分析等三个具体阶段过程中财会人员的行为特征和思维模式为研究深层原因的入口,明确每一个环节的数据造假初始目的以及具体阶段中所形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指导方针。因此本部分的探究主要是引出存在财会人员与企业管理者互相串通进行数据造假的行为表现等浅层现象,以此来赋予更深层次和更加根本性的原因的探讨活动的开展。

二、财会统计信息采集阶段导致的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

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下促使了很多企业开始重视通过一定的政策研究来进行合理避税,以此来减少企业经营发展中的税务成本。但很多企业在实际避税过程中并未做到政策要求下的合理避税,而是利用大量的数据造假行为来进行避税,并且这一避税目标的设置使得很多财会管理人员在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的过程中就开始对一些原始数据进行调整,具体体现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会设置不同的数据仓库,甚至利用计算机软件的差异化设计来形成具有不同展现效果的财会数据信息仓库。除此以外还包括有在信息采集阶段利用一定的用户系统信息伪装来达到篡改原始数据信息内容的目的,这类行为事实上已经构成了非法窃取原始数据行为,但由于大部分财会管理人员在进行具体的工作任务完成时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于完成上级领导交代的任务,并且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财会人员不可过多询问行为原因以及操作过程中具体目的,甚至在后期的违法问题出现时仍然需要财会人员进行一定的错误承担,尤其是数据原始信息产生不合理情况和错误的情形下需要财会人员作为直接操作人员承担更多的责任,实际上在财会信息管理制度中对于财会人员和单位负责人之间的责任划分已经有了较为明显和科学的划分,但在现实条件下由于企业存在的雇佣关系和部分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明确提出的涉密行为的规定,使得财会员工会受制于单位负责人的限制和工作威胁,甚至会造成财会员工薪资水平下降以及解除劳动合同等后果。因此在原始数据信息管理过程中应该避免伪装型用户进入计算机系统并盗取相关信息内容,尤其是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等最为原始的数据录入和查看的权限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控制并且在单位内部形成合理的监管来防止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被恶意篡改。存在很多恶意篡改原始数据信息内容的行为,并且这些行为往往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特殊的目的,甚至是部分财会人员出于自身报复的目的来进行的财务信息原始数据的破坏。但无论存在怎样的恶意篡改原始信息数据的目的都必须要通过合理的控制和监管来进行一定的行为限制,也更加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严格遵照会计法中的制度体系来要求财会员工充分遵从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

三、财会统计信息传递和分析阶段产生失真情况的原因

财会统计信息在传递和分析阶段产生失真的原因主要有直接或间接的远程过程控制以及不法分子通过计算机系统的侵入来进行的信息截获,例如部分企业经济发展中的销售数据和成本核算数据并未在实际的传递过程中得到全部输送,销售收入等数据以及广告业务等费用可能会在记录和核算的过程中被认为修改甚至是接受数据一方会因为自身在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部分错误或收支没有平衡的情况下需要部分额外的收入或者费用作为结构中需要弥补的部分,这使得很多数据信息在弥补完问题和错误后消失在了整个财会统计信息传递阶段,甚至这一阶段的数据弥补会使得接下来的所有阶段都处在一个“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形中。但并不能够说明传递时期本身的阶段性会导致部分数据信息内容的失真,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是否能够将财会信息传递的原则以及职业道德作为行为准则并且是否能够通过及时纠正核算错误的方式来减少更多信息内容掉入弥补错误的大坑里的可能性。传递过程要十分谨慎和有序来促进信息内容的全面传递才能保证分析过程中能够掌握到合理有效的信息资源作为分析内容。当然分析过程也存在有信息失真的风险,主要原因有客观条件下会计软件等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导致的部分数据分析过程的异常,以此形成了部分财会统计信息内容失真而无法进行有效利用。但除了客观条件下的软件故障以外,在分析过程中还依赖于财会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不够合格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处理数据能力会使得部分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被财会统计分析人员所忽略从而使得信息内容分析结果失真。

四、解决财会统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分析

要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解决财会统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就需要从信息获取、输送传递、分析等阶段来进行把控,但应该注意的是在这三个阶段中有两个部分的内容始终伴随着这些阶段中信息流通的过程,一部分内容在于会计核算制度体系的完善程度,另一部分内容在于每一个阶段所依赖的财会员工是否具备不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因此无论哪一个阶段都必须要首先从宏观控制角度来进行制度体系的合理把控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财会人员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加强。宏观把控角度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一方面依赖于国家财政部门和地方财政部门的规章制度,以及企业自身在经营过程中所提出能够在遵从国家财政与地方财政规章制度基础上的属于企业特殊运行情形下的具体制度,因此在解决财会统计信息失真问题上首先需要遵从国家统一的财务规章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来深入贯彻落实。在数据获取阶段需要从制度体系上形成对原始数据信息真实性的保护和管控,要求任何资金使用情况都必须要进行会计软件的核算和记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制度监管和体系监督,但只有合理的监管制度才能在实际的过程中产生效应,因此制度体系必须要在基本原则确立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新性适应并应该与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相协调和适应,并不能够将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当成是一成不变的传统理论而应该在把握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新时代下的互联网技术运用到财会领域后确实产生了一部分还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崭新的支付方式的出现使得部分核算过程更容易遭到破坏,这也体现在部分缺乏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的财会人员无法有效解决互联网冲击下对财会信息内容形成影响。解决措施在于加强员工对新时代互联网信息规则的系统学习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形成的职业道德素养的学习,任何进入财会领域的工作人员都需要有职业道德素质的强化和原则支撑,部分员工在经历少数不公平现象会放弃对职业道德原则的坚守,并且声称这是一种与现实条件相妥协的、能够继续在行业内生存下去的办法,但实际上这也是一种逃脱职业道德素养规训的十分牵强的理由。个体在这个阶段必须要坚守自身对真实信息的敬畏和保护,也要加强具体执行过程中的技能水平和知识信息掌握水平。

五、结束语

财会统计信息失真问题是当下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但由于其产生的原因分布在宏观角度中的制度体系和个体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技能水平中,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从宏观把控角度加强监督和监管,更需要提高财会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并加强职业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董占国.企业财务数据失真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20):37-38.

[2]周宝江.财会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2):219.

[3]郝云启.当下财会信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应对策略探索[J].商场现代化,2016(03):228.

[4]苏欣恬.从财务数据角度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以“万福生科”财务报表造假为例[J].经营与管理,2016(07):76-78.

[5]梁翠.基于财会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7(17):227-228.

财务统计信息范文篇8

关键词:改革;企业统计;企业管理制度。

我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自50年代起,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正规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在生产企业,以产值产量统计为核心;在流通企业,以商品购销调存统计为核心。从班组起,就建立了规范的登统制度,严格地按统一规定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进行核算。但近年来,我们在调查研究和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中发现,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明显减弱。一是统计工作得不到企业领导重视,统计部门和统计岗位被撤销或合并,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二是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

由于企业统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所以统计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的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作用越小就越得不到重视,越得不到重视就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之所以陷入这样一个怪圈,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企业管理者和部分统计人员或是对统计工作的内容了解不够,或是对统计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这些“不够”与“不清”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认为统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反映计划完成情况、为计划而服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弱化;二是认为统计是为政府统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服务的,只是为了完成上报任务,工作越多企业负担越重;三是认为统计对企业而言,主要是在总结工作时充实一下工作报告,对经营决策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四是认为统计仅反映生产经营的规模,而当前企业经营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这只有依赖于财务与会计的工作,统计无能为力。

针对这些问题与认识,我们就应该考虑,怎样进行改革,才能建立更为有用有效的统计制度。

我以为改革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1、关于管理体制与运行方式

第一、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

设计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要,考虑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把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

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一是要对应由综合统计部门负责且由各级单位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而后加以汇总;二是要收集审核本企业其他职能部门负责汇总的信息;三是要搜集分析本企业以外但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在此基础上,该部门一方面应完成各种统计报表的对外报送任务,另一方面应负责向本企业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提供其所需的统计信息。

利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一是利用某一种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如分析生产进度情况;二是利用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如利用生产、盈亏、质量、销售、市场行情等多方面的统计信息分析产销增减原因;三是利用各种统计信息对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的方法、形式可因研究内容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结果应以分析研究报告的形式体现。

企业综合统计人员应具有较高素质,不仅掌握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还应熟知本企业业务工作流程和各部门职能,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计算机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可考虑设立总统计师岗位,以领导综合统计部门并使其有效发挥其职能,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第二、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

在现代企业中,无论是直线职能制还是事业部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都决不仅限于计划统计部门内部。如劳资部门掌握机构人员数字,基建部门掌握投资数字,技术部门掌握技改数字,营销部门掌握销售数字等。因此,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要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的部门的信息。

第三、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

这种信息运行方式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如班组、柜台)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2、关于统计内容及其计算方法

第一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已有的内容。目前,国家基层表制度要求一定规模以上企业填报的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企业主营业务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情况,人员及工资情况,能源及原材料消耗情况,科技开发情况及附营业务情况。这套指标体系已经比较简要地反映出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的基本情况,企业统计人员及领导者都应深刻了解认识这套指标的涵义和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这套指标反映、分析、研究生产经营中的问题。由于这套指标是从国家宏观监测需要考虑的,因而比较简单,企业还应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不同的部分增加相应的内容。

财务统计信息范文篇9

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化水平不断提升,各行各业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生产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企业也应当不断加快内部管理变革,结合市场变化准确分析和进行自我定位,从而制定更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战略发展规划和决策。加强统计信息管理,构建完善的统计信息管理体系,对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加强统计信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运用探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统计信息的特点

统计工作是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之一,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对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各类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计算、分析和应用的过程。开展企业统计信息管理,建立完善的统计信息台账,能够及时收集、分析、整理和企业经营发展相关的各类信息,加强信息调度和资源利用,最终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企业统计信息具有显著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是动态性,企业统计信息始终处于变化过程中,所以需要结合内外部市场变化不断加强管理和应用,才能提高信息利用价值。二是指导性,企业统计信息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只有加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各方面的信息收集和应用,才能更好地制定科学决策,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三是创新性,企业只有不断完善和健全统计信息管理手段和方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收集效率和整合质量,才能提炼出更加有价值的信息,促进企业全面成长。

3统计信息的功能

3.1有助于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随着形势的变化,企业也逐渐认识到加强统计工作和统计信息管理的重要意义,统计工作不再是简单地进行数据整合,而是需要根据企业经营发展变化,收集和企业发展经营相关的各类信息,并加以运用。统计信息和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实现有效衔接,全面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变化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加强经济核算,提高成本管控水平,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3.2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信息。通过加强统计信息管理,能够确保统计工作发挥信息、咨询和监督等多方面职能,为领导决策和各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提供充分并全面的依据参考。

4统计信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运用

统计信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运用,涉及经营管理方方面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在企业基础管理方面的应用。通过应用统计信息,能够对统计指标体系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发现的问题,找出问题的本质,从而在经营管理方面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和财务管理方面的衔接,统一口径,既可以减轻工作人员负担,又能够提高部门协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和结构优化奠定基础。统计信息在企业经济管理日常基础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2在企业质量监督检测方面的应用。企业处于市场大环境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行业准则机制开展各项活动,通过进行信息收集,能够及时反映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加强经济核算,提高核算效率和质量,节约成本,更好地提高市场竞争力。借助统计信息,总结分析企业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短板,加强质量监督和检验,形成动态完善调控机制,推动企业不断巩固自身优势,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企业长远发展制定更加科学完善的发展战略和指导规划。4.3在企业发展变革中的应用。企业随着市场形势变化,始终处于发展改革的风口浪尖上,对统计职能、方法、内容、指标等也要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一方面企业统计工作将不断进行调整,转变统计观念,实现从报告型向管理型、知识型转变,更好地满足工作要求;另一方面统计内容、指标、方法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单纯地注重数量向着数量和质量发展并重延伸,统计指标将涵盖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包含产值、产量、成本消耗、质量提升、技术发展、服务效能、营销管理等多方面的指标,定期分析,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精细化和精益化管理水平,充分全面发挥企业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等职能。

总之,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活动更加复杂,市场竞争形势更加严峻,想要不断提高经营管理质量,就需要提高对统计工作重要性认识,提高全员统计意识,夯实统计基础根基。与此同时,统计信息将随着企业经营发展变化不断进行纵向和横向延伸与拓展,加上外部市场信息变化日益迅速,大数据时代到来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企业只有不断探索、完善和总结,形成更加健全科学的统计管理体系,加强过程监督和动态管理,才能全面发挥统计信息职能,更好地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雅茹.浅析数学统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7(4).

[2]姬日梅.浅议企业经济管理中工业统计的运用[J].低碳世界,2017(3).

[3]孙紫葳.试析企业管理中经济统计的运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7(11).

[4]杨汀.统计分析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8).

财务统计信息范文篇10

第一、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

设计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要,考虑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把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

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一是要对应由综合统计部门负责且由各级单位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而后加以汇总;二是要收集审核本企业其他职能部门负责汇总的信息;三是要搜集分析本企业以外但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在此基础上,该部门一方面应完成各种统计报表的对外报送任务,另一方面应负责向本企业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提供其所需的统计信息。

利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一是利用某一种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如分析生产进度情况;二是利用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如利用生产、盈亏、质量、销售、市场行情等多方面的统计信息分析产销增减原因;三是利用各种统计信息对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的方法、形式可因研究内容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结果应以分析研究报告的形式体现。

企业综合统计人员应具有较高素质,不仅掌握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还应熟知本企业业务工作流程和各部门职能,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计算机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可考虑设立总统计师岗位,以领导综合统计部门并使其有效发挥其职能,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第二、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

在现代企业中,无论是直线职能制还是事业部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都决不仅限于计划统计部门内部。如劳资部门掌握机构人员数字,基建部门掌握投资数字,技术部门掌握技改数字,营销部门掌握销售数字等。因此,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要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的部门的信息。

第三、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

这种信息运行方式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如班组、柜台)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2、关于统计内容及其计算方法

第一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已有的内容。目前,国家基层表制度要求一定规模以上企业填报的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企业主营业务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情况,人员及工资情况,能源及原材料消耗情况,科技开发情况及附营业务情况。这套指标体系已经比较简要地反映出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的基本情况,企业统计人员及领导者都应深刻了解认识这套指标的涵义和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这套指标反映、分析、研究生产经营中的问题。由于这套指标是从国家宏观监测需要考虑的,因而比较简单,企业还应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不同的部分增加相应的内容。

第二是国家统计制度尚未包括的内容。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影响看,应增加的内容可以有:产品质量统计,用随机抽样方法结合排列图、直方图等统计图表,计算如平均值、标准偏差等统计特征数;市场营销及预测统计,如在对用户情况进行重点或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利用德尔菲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趋势预测等方法,对流通企业和劳务型企业,也可从其实际情况出发,增加相应的统计内容。

在此基础上,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就是综合统计部门根据管理与决策的需要,对集中起来的诸多数据进行排列组合,生成新的有用的统计信息。如将企业资产、负债、成本、费用等财务指标,以及人员、工资、技改投资等指标与产值、产量、销售、盈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将本企业情况与同行业企业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将企业微观信息与宏观经济社会信息进行相关研究分析,等等,从而为企业的发展与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参考依据,发挥其他任何工作都难以发挥的参谋作用,促进企业管理与决策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