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制糖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02:09:07

澳制糖业范文篇1

澳大利亚的食糖产量虽然曾在1997/98年度达到过创记录的近600万吨,但近些年来基本上保持年产500万吨水平,扣除国内消费120万吨,每年出口数量约380万吨。虽然受2009年初暴雨的影响导致部分作物受损,但整体降雨有利于作物生长,预计新的2009/10榨季产量与上榨季大致持平。

(一)完善的产业链体系

澳大利亚具有非常适宜甘蔗生长的自然条件,甘蔗种植主要分布在从昆士兰州(Queensland)北部的Mossman到南威尔士州(NewSouthWales)北部的Grafton长达2100公里、离海岸宽80公里的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在西澳大利亚州(West-ernAustralia)的Ord河流域也有少量蔗区。在昆士兰州,有51万公顷土地专门用于甘蔗种植,该州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4%。澳大利亚的原糖出口全部来自于昆士兰州。

澳大利亚有6000多个甘蔗农场,农场规模30至250公顷不等,平均每个农场77公顷,正常年份每公顷可产甘蔗98.9吨,产糖13.75吨。蔗农的收入取决于交付的甘蔗重量和含糖率。全国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燃烧甘蔗收割法,但近年来环保的绿叶收割法已占主导地位约为65%,即收割时将甘蔗的绿叶落到地里变成有机肥料。自1979年以来,所有甘蔗收割实现了机械化或自动机械化,避免了高昂的劳动力成本,这是澳大利亚糖低成本优势的基础。其另一竞争优势是全国90%的甘蔗收割运输由连接田间至糖厂的窄轨铁路承担。澳大利亚糖厂经营着总长4190公里长的专用铁路网络。计算机信息处理的收割计划保证着收割后的甘蔗在最短的时间内运抵糖厂,维持甘蔗糖份和工厂24小时延续生产。目前,澳大利亚有生产原糖的工厂27个,其中昆士兰州23家,新威尔士州1家,新澳大利亚州1家。一般糖厂榨季期间日榨甘蔗10000吨,用工150名。

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榨季从每年的6月到12月,但食糖出口全年均衡,这主要得益于其世界领先的散装原糖存储能力。澳大利亚自1964年起彻底放弃了袋装原糖、实现了散装运输。由于电子化信息的周密安排,相当多的糖厂甚至没有自己的甘蔗原料堆场和原糖存储库,其生产的原糖直接通过窄轨铁路运输到港口码头,在接收站检验入库储存,在需要时再次检验后经传送带装船出口。在昆士兰州,所有的糖厂毗邻七个海运港口,具有明显的运输成本优势。这七个原糖码头已组建成食糖终端运输有限公司(SugarTerminalsLimit-ed),具有年存储、吞吐250万吨原糖的能力,相当于其产量的一半。

历史上的澳大利亚曾是食糖进口国,直到1924年,由于种植面积的持续扩大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过剩的食糖开始向海外寻求市场,如今已是世界上最重要和最稳定的食糖供应国之一。所有澳大利亚糖的对外销售,无一例外地遵循直销进口国家原则,不允许中间商倒买倒卖,出口合同全部都是CIF或CFR目的地港口成交条款。主要的出口目的地有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和中国,大多与这些国家的进口商签定有中长期贸易协议。澳大利亚糖由于质量优等、交货准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对远东食糖进口国更有运费上的优势。

(二)健全的管理体制

制糖业是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提供了一万个直接工作岗位和三万个间接工作岗位。高效率的制糖业建立在完备的组织机构和法律制度基础上。国家制定有专项法律《制糖工业法(SugarIndustryAct)》并多次修订,最新修改于2005年。该法律对糖业管理机构的设置、职能、权利和责任有明确规定。各糖业机构都有内部的规章制度,这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为的及偶然性因素对糖业的干扰。

澳大利亚的主要糖业机构有:

1.甘蔗种植者协会(CANE-GROWERS)。

以维护广大蔗农的利益为宗旨,所有种植者都是协会会员。协会主要提供种植信息服数据来源:德国里奇公司(F.O.Licht)务,协调与糖厂的关系,并对政府糖业政策提供建议。

2.澳大利亚糖厂协会(Aus-tralianSugarMillingCouncil)。

代表糖厂的利益,主要向糖厂提供资讯、法律、税收、公关等服务,也是糖厂讨论糖业政策的论坛,并与政府相关部门保持沟通,促进制糖工业不断发展。

3.糖业试验站管理局(BSESLimited)。

通过分布在各个蔗区的分支机构,调研甘蔗种植的必要条件,预防病虫害,全程指导甘蔗育苗、生长、收割、运输和加工的各个环节,其主要经费来源于向种植者和糖厂征收的税费,另有部分政府拨款。

4.昆士兰糖业有限公司(QueenslandSugarLimited)。

负责昆士兰州的食糖营销,由于澳大利亚的原糖出口全部来自于昆士兰州,因此也是澳大利亚原糖的出口供应商。在2006年以前,该公司是澳大利亚原糖出口的唯一渠道(SingleDeskSelling),所有原糖统一由该公司对外销售,收入在扣除各项费用后按照大致种植者2/3、糖厂1/3的比例分配。

澳大利亚制糖业对海外市场的依赖性很强,而出口目的地绝大多数为非最惠国,依照国际市场价格随行就市,这就使得制糖业的收益基本上取决于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近年来国际糖价的低迷对澳大利亚的生产和出口形成重大打击。虽然食糖产量短期内受气候和病虫害影响,但振兴糖业的出路还得取决于其糖业政策的调整和落实。面对来自其他出口国的竞争压力和国内资金的短缺,澳大利亚的糖业选择了变革的道路,以求糖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蔗地有限的条件下,增加产量的潜力就在于提高单产,新的种植技术在不断探寻之中。制糖集团不断资产重组、整合,企业数量呈现减少、规模扩大之势。另外,自2006年1月1日起,法律不再赋予昆士兰糖业有限公司市场垄断地位(deregulation),改为由糖厂在自愿的基础上委托销售机制。实际的执行情况是,绝大多数糖厂,占昆士兰州产量的95%,依然选择该公司作为销售。另外两家位于北部的Mulgrave和Mackay糖厂决定退出,采取了自行销售的市场策略,成为昆士兰糖业有限公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司的竞争对手。二、中澳糖业合作机会

与世界上许多食糖出口国不同,澳大利亚政府对制糖业和出口基本没有补贴或价格支持;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国内食糖消费已处于饱和状态,大量食糖依赖出口,每年从食糖出口可得年收入约20亿澳元。这就使得澳方对全球食糖贸易自由化持非常积极的态度。

澳大利亚政府认为,许多国家的巨额农业补贴导致了世界食糖价格扭曲,国际糖价长期在低价位徘徊。2005年,澳大利亚联合另外两个食糖出口大国巴西和泰国上诉欧盟食糖补贴政策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并最终获胜,迫使欧盟不得不对原有的糖业政策大幅度改革,欧盟因此由传统的食糖净出口国转变成了净进口国,改变了世界食糖贸易格局。

2005年4月,中澳两国政府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目前仍在商讨中。澳方非常重视协定谈判,希望在农业方面有所突破,提出将食糖列入自由贸易协定的范围,并享受免关税的待遇。澳方为此多次组团来华解释、推动。澳方的主要观点是每年澳大利亚除去已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承诺后实际可供中国的食糖数量不多,不构成对中国市场的冲击,反而可以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食糖需求量,双方具有互补性。中方有关部门担心澳糖大量进入影响国家糖业和食品加工业的稳定发展,特别是关系到几千万蔗农的重大利益。如果同意澳方要求,其他国家会效仿提出类似要求,产生放大效应。

实际上,澳大利亚在与美国布什政府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也力争将食糖列入商品清单,但最终因来自美国国内的压力,在2004年最后签署的协议中未能纳入。尽管如此,澳大利亚每年仍保留着向美国市场出口8.7万吨原糖的关税配额,由于美国国内食糖销售价格较高,澳大利亚每年都能完成配额数量。

我国相关食糖进口公司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与澳方出口公司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进入80年代后签定并执行过多个长期协定,平均每年进口澳糖18万吨。2003年以后,随着中国食糖自给能力的提高,实际进口量有所减少。

现阶段在食糖列入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尚有较大困难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双方仍然可以寻求其他方面的合作机会,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一)种植技术交流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制糖业成本居高不下,与低成本的澳大利亚制糖业尚有不小差距。在食糖价格构成上,甘蔗原料的成本占总成本的60-70%,提高中国制糖业国际竞争力需要从原料人手。澳大利亚可在育苗、田间管理和收割方面向中方提供帮助,双方相关机构可加强交流。

(二)炼糖技术合作

中国的糖厂一般不生产原糖,直接出成品白糖。实际上,除了原糖厂,澳大利亚的精炼糖技术也堪称世界一流。全澳有四家精炼糖厂,其中昆士兰州两家、新威尔士州一家、维多利亚州一家,设备先进,效率很高,值得中国糖厂学习。一些澳大利亚的机械设备制造公司出口机械设备和榨蔗技术,可以帮助中国糖厂更新装备。另外,澳大利亚的精炼白砂糖近来每年也有数千吨进入中国市场,是双方贸易合作的另一领域。

澳制糖业范文篇2

澳大利亚的食糖产量虽然曾在1997/98年度达到过创记录的近600万吨,但近些年来基本上保持年产500万吨水平,扣除国内消费120万吨,每年出口数量约380万吨。虽然受2009年初暴雨的影响导致部分作物受损,但整体降雨有利于作物生长,预计新的2009/10榨季产量与上榨季大致持平。

(一)完善的产业链体系

澳大利亚具有非常适宜甘蔗生长的自然条件,甘蔗种植主要分布在从昆士兰州(Queensland)北部的Mossman到南威尔士州(NewSouthWales)北部的Grafton长达2100公里、离海岸宽80公里的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在西澳大利亚州(West-ernAustralia)的Ord河流域也有少量蔗区。在昆士兰州,有51万公顷土地专门用于甘蔗种植,该州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4%。澳大利亚的原糖出口全部来自于昆士兰州。

澳大利亚有6000多个甘蔗农场,农场规模30至250公顷不等,平均每个农场77公顷,正常年份每公顷可产甘蔗98.9吨,产糖13.75吨。蔗农的收入取决于交付的甘蔗重量和含糖率。全国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燃烧甘蔗收割法,但近年来环保的绿叶收割法已占主导地位约为65%,即收割时将甘蔗的绿叶落到地里变成有机肥料。自1979年以来,所有甘蔗收割实现了机械化或自动机械化,避免了高昂的劳动力成本,这是澳大利亚糖低成本优势的基础。其另一竞争优势是全国90%的甘蔗收割运输由连接田间至糖厂的窄轨铁路承担。澳大利亚糖厂经营着总长4190公里长的专用铁路网络。计算机信息处理的收割计划保证着收割后的甘蔗在最短的时间内运抵糖厂,维持甘蔗糖份和工厂24小时延续生产。目前,澳大利亚有生产原糖的工厂27个,其中昆士兰州23家,新威尔士州1家,新澳大利亚州1家。一般糖厂榨季期间日榨甘蔗10000吨,用工150名。

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榨季从每年的6月到12月,但食糖出口全年均衡,这主要得益于其世界领先的散装原糖存储能力。澳大利亚自1964年起彻底放弃了袋装原糖、实现了散装运输。由于电子化信息的周密安排,相当多的糖厂甚至没有自己的甘蔗原料堆场和原糖存储库,其生产的原糖直接通过窄轨铁路运输到港口码头,在接收站检验入库储存,在需要时再次检验后经传送带装船出口。在昆士兰州,所有的糖厂毗邻七个海运港口,具有明显的运输成本优势。这七个原糖码头已组建成食糖终端运输有限公司(SugarTerminalsLimit-ed),具有年存储、吞吐250万吨原糖的能力,相当于其产量的一半。

历史上的澳大利亚曾是食糖进口国,直到1924年,由于种植面积的持续扩大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过剩的食糖开始向海外寻求市场,如今已是世界上最重要和最稳定的食糖供应国之一。所有澳大利亚糖的对外销售,无一例外地遵循直销进口国家原则,不允许中间商倒买倒卖,出口合同全部都是CIF或CFR目的地港口成交条款。主要的出口目的地有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和中国,大多与这些国家的进口商签定有中长期贸易协议。澳大利亚糖由于质量优等、交货准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对远东食糖进口国更有运费上的优势。

(二)健全的管理体制

制糖业是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提供了一万个直接工作岗位和三万个间接工作岗位。高效率的制糖业建立在完备的组织机构和法律制度基础上。国家制定有专项法律《制糖工业法(SugarIndustryAct)》并多次修订,最新修改于2005年。该法律对糖业管理机构的设置、职能、权利和责任有明确规定。各糖业机构都有内部的规章制度,这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为的及偶然性因素对糖业的干扰。

澳大利亚的主要糖业机构有:

1.甘蔗种植者协会(CANE-GROWERS)。

以维护广大蔗农的利益为宗旨,所有种植者都是协会会员。协会主要提供种植信息服数据来源:德国里奇公司(F.O.Licht)务,协调与糖厂的关系,并对政府糖业政策提供建议。

2.澳大利亚糖厂协会(Aus-tralianSugarMillingCouncil)。

代表糖厂的利益,主要向糖厂提供资讯、法律、税收、公关等服务,也是糖厂讨论糖业政策的论坛,并与政府相关部门保持沟通,促进制糖工业不断发展。

3.糖业试验站管理局(BSESLimited)。

通过分布在各个蔗区的分支机构,调研甘蔗种植的必要条件,预防病虫害,全程指导甘蔗育苗、生长、收割、运输和加工的各个环节,其主要经费来源于向种植者和糖厂征收的税费,另有部分政府拨款。

4.昆士兰糖业有限公司(QueenslandSugarLimited)。

负责昆士兰州的食糖营销,由于澳大利亚的原糖出口全部来自于昆士兰州,因此也是澳大利亚原糖的出口供应商。在2006年以前,该公司是澳大利亚原糖出口的唯一渠道(SingleDeskSelling),所有原糖统一由该公司对外销售,收入在扣除各项费用后按照大致种植者2/3、糖厂1/3的比例分配。

澳大利亚制糖业对海外市场的依赖性很强,而出口目的地绝大多数为非最惠国,依照国际市场价格随行就市,这就使得制糖业的收益基本上取决于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近年来国际糖价的低迷对澳大利亚的生产和出口形成重大打击。虽然食糖产量短期内受气候和病虫害影响,但振兴糖业的出路还得取决于其糖业政策的调整和落实。面对来自其他出口国的竞争压力和国内资金的短缺,澳大利亚的糖业选择了变革的道路,以求糖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蔗地有限的条件下,增加产量的潜力就在于提高单产,新的种植技术在不断探寻之中。制糖集团不断资产重组、整合,企业数量呈现减少、规模扩大之势。另外,自2006年1月1日起,法律不再赋予昆士兰糖业有限公司市场垄断地位(deregulation),改为由糖厂在自愿的基础上委托销售机制。实际的执行情况是,绝大多数糖厂,占昆士兰州产量的95%,依然选择该公司作为销售。另外两家位于北部的Mulgrave和Mackay糖厂决定退出,采取了自行销售的市场策略,成为昆士兰糖业有限公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司的竞争对手。二、中澳糖业合作机会

与世界上许多食糖出口国不同,澳大利亚政府对制糖业和出口基本没有补贴或价格支持;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国内食糖消费已处于饱和状态,大量食糖依赖出口,每年从食糖出口可得年收入约20亿澳元。这就使得澳方对全球食糖贸易自由化持非常积极的态度。

澳大利亚政府认为,许多国家的巨额农业补贴导致了世界食糖价格扭曲,国际糖价长期在低价位徘徊。2005年,澳大利亚联合另外两个食糖出口大国巴西和泰国上诉欧盟食糖补贴政策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并最终获胜,迫使欧盟不得不对原有的糖业政策大幅度改革,欧盟因此由传统的食糖净出口国转变成了净进口国,改变了世界食糖贸易格局。

2005年4月,中澳两国政府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目前仍在商讨中。澳方非常重视协定谈判,希望在农业方面有所突破,提出将食糖列入自由贸易协定的范围,并享受免关税的待遇。澳方为此多次组团来华解释、推动。澳方的主要观点是每年澳大利亚除去已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承诺后实际可供中国的食糖数量不多,不构成对中国市场的冲击,反而可以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食糖需求量,双方具有互补性。中方有关部门担心澳糖大量进入影响国家糖业和食品加工业的稳定发展,特别是关系到几千万蔗农的重大利益。如果同意澳方要求,其他国家会效仿提出类似要求,产生放大效应。

实际上,澳大利亚在与美国布什政府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也力争将食糖列入商品清单,但最终因来自美国国内的压力,在2004年最后签署的协议中未能纳入。尽管如此,澳大利亚每年仍保留着向美国市场出口8.7万吨原糖的关税配额,由于美国国内食糖销售价格较高,澳大利亚每年都能完成配额数量。

我国相关食糖进口公司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与澳方出口公司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进入80年代后签定并执行过多个长期协定,平均每年进口澳糖18万吨。2003年以后,随着中国食糖自给能力的提高,实际进口量有所减少。

现阶段在食糖列入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尚有较大困难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双方仍然可以寻求其他方面的合作机会,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一)种植技术交流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制糖业成本居高不下,与低成本的澳大利亚制糖业尚有不小差距。在食糖价格构成上,甘蔗原料的成本占总成本的60-70%,提高中国制糖业国际竞争力需要从原料人手。澳大利亚可在育苗、田间管理和收割方面向中方提供帮助,双方相关机构可加强交流。

(二)炼糖技术合作

中国的糖厂一般不生产原糖,直接出成品白糖。实际上,除了原糖厂,澳大利亚的精炼糖技术也堪称世界一流。全澳有四家精炼糖厂,其中昆士兰州两家、新威尔士州一家、维多利亚州一家,设备先进,效率很高,值得中国糖厂学习。一些澳大利亚的机械设备制造公司出口机械设备和榨蔗技术,可以帮助中国糖厂更新装备。另外,澳大利亚的精炼白砂糖近来每年也有数千吨进入中国市场,是双方贸易合作的另一领域。

澳制糖业范文篇3

20*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32.3亿元,完成首轮倍增计划目标的124%,是2002年的2.56倍;全部工业上交税金6.9亿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25.5%,是2002年的2.51倍。2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24%,比20*年工业倍增计划实施前提高2.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GDP增长5.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达到23.1%,超过全省17.5%的平均水平,当年增速排名居全省第六位;工业上交税金占全市财政收入的51.9%,比20*年提高6.9个百分点,拉动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5个百分点。

(二)企业规模效益初步显现

按照倍增计划“开展企业销售倍增行动,努力推动龙头企业做强做大”的总体部署,通过行业、资源整合,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优势龙头企业集中,企业规模效益初步显现。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0户,比20*年增加16户,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3.68亿元,比20*年增长120%。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16户,比20*年增加了11户;上交税金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13户,比20*年增加了8户。

(三)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近几年来,全市工业围绕《临沧市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和《临沧市工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按照主导产业支撑、龙头企业带动、工业园区集聚的原则,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转让、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引进资金,进行产业嫁接改造,产业发展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水电方面,镇康马鞍山、沧源新芽河等一批地方电站,建设投资上亿元,使我市地方水电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矿业方面,鑫圆锗业公司、云县江天矿冶、沧源金腊锌业、博大高岭土公司等一批矿业企业,加大投入,进行技术改造,企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生产效益显著提高;蔗糖、茶叶等传统产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林纸及林化工等产业快速发展。全市工业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开始向特色支柱、企业群体方向发展。20*年,制糖业完成增加值7.45亿元,比20*年增长74.2%;电力业完成增加值8.16亿元,比20*年增长116%;矿产业完成增加值3.76亿元,比20*年增长7.5倍;制茶业完成增加值1.64亿元,比20*年增长6.8倍。

(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临沧市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实施以来,实施了128个工业项目,完成投资达26.4亿元。其中,江天矿冶公司日处理2000吨原矿、金腊银矿锌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5万吨电解锌、鸿峻公司年产5000吨电解锌、鑫圆锗业公司单晶锗、茅粮集团1万吨木爪酒、澜沧江啤酒集团10万吨生绿茶饮料、制糖企业11条制糖生产线改造等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澳华食品有限公司、南华纸业公司9.5万吨蔗渣浆纸项目前期工程快速推进,全市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同时,以加强工艺改进、装备升级、延长产业链、促进深加工为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得到加强,南华晶莹糖业公司、鑫圆锗业公司、凤庆滇红集团公司等一批企业通过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五)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加强

淘汰了落后生产能力铁合金0.77万吨、水泥5万吨、造纸1.5万吨,完成了4个制糖废弃物综合治理及利用项目。2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16%。净削减化学需氧量2226.8吨,二氧化硫215吨,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实现了“十一五”以来首次双下降。全市制糖业发展循环经济、抓好节能减排的经验在全省推广。

(六)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

一批基础设施和主导产业项目启动实施,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已开发的2平方公里土地的主干路网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临翔片区一号路、支路及云县片区入园路、入园桥、拆迁安置区项目主体工程和配套的水、电等工程全部竣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9亿元,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1.28亿元,入园企业达43户,注册资本金4.8亿元。

(七)非公、乡企经济稳步发展

围绕实施乡镇企业优势农产品加工推进工程、技术进步推进工程、吸纳农村劳动力工程、企村结对活动,引导乡镇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扶持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发展。20*年,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到4.8万个,比20*年增长6.67%;吸纳就业人员14.7万人,比20*年增长21.5%;完成增加值17.1亿元,比20*年增长83.3%;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44亿元,比20*年增长80.3%,占全市GDP的32.6%,提高3.6个百分点;上缴税金3.45亿元,比20*年增长185.1%。

(八)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解决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1—9月份,全市工业经济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一是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7.7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0.6亿元,同比增长15.8%;上交税金5.44亿元,同比增长12.7%。二是工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市工业实际完成投资12.8亿元,同比增长42.6%。三是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0.51亿元。四是非公经济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非公经济活力增强,完成增加值40.5亿元,上缴税金3.12亿元。乡镇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五是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加强。单位GDP能耗下降3.23%,完成淘汰落后生产能力14万吨;削减二氧化硫448吨,削减化学需氧量5903吨。

二、提高认识,准确把握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形势和任务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发展工业,推进新型工业化,是现阶段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我们要从临沧的客观实际出发,立足于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工业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更加注重建立工业发展与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和谐关系,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临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工业

工业化是世界各国走上现代化之路的助推器,是推动国民经济不断优化升级的火车头。加快工业发展,是由临沧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发展特点所决定的。从多年的实践看,临沧经济发展表现出“快在工业、慢也在工业”的特点,工业发展快,则全市经济发展快,工业发展迟缓,则全市经济发展迟缓。提升“三个核心指标”,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突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工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业产业化;才能拉动第三产业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切实改善民生,从根本上提高人的富裕度。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发展快。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在速度上力求更快,在总量上争取更大,在结构上实现更优,在质量上做到更好。

(二)把握我市的工业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业仍然是临沧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的上升阶段,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迅速提升、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能源和原材料等上游产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为工业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为发展工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临沧丰富的热区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电力资源、水能资源和人力资源,为全市承接工业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今后一段时期,将是全市工业经济实现较快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工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因此,全市上下要坚定加快工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新的起点、新的形势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强势推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正视我市工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临沧在加快工业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临沧工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有的地方和部门对工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主导地位认识不足,抓工业的意识不强,对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缺乏加快工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全市上下尚未形成狠抓工业、善抓工业的氛围。

二是工业基础较薄弱。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企业科技水平不高,技术装备落后,创新能力不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滞后;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精深加工产品和名优产品极少,工业经济量少质弱。

三是工业发展困难多。由于区位、交通、历史等原因,临沧还没有成为国内外工业资本、生产要素和技术转移的关注点和目的地,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的工作仍较滞后,产业化协作水平低,高素质人力资源匮乏;利用外资较少,融资渠道不畅,工业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临沧重点产业和企业的快速发展。

四是企业融资难、项目落地难。一方面,国家采取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金融部门严把信贷闸门,我市多数企业由于原始积累少,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较为突出;另一方面,国家加强土地监管,对建设项目实行从严从紧的用地控制政策,土地闸门的约束力日益增强,我市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因土地不能落实,快速推进的阻力大。

五是节能降耗压力大。临沧的工业化水平较低,传统工业为主、原料初级加工、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大等问题与节能降耗矛盾突出。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能源需求持续较快增长的时期,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节能减排刚性约束对工业增长的压力进一步将加大。

对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把握有利条件,努力化解不利因素,推动工业经济在新的条件下实现更快地发展。

(四)进一步明确我市“工业兴市”战略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市要以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为中心,按照“主导产业支撑,投资、创新驱动,龙头企业带动,工业园区聚集”的原则,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扩大工业总量规模;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以优势行业为基础,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培育壮大企业集团;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集约利用;优化发展环境,增强组织保障能力,推动工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努力,到2012年要实现以下目标:

工业规模效益同步提升。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工业增加值70亿元,上交税金15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30%以上;工业上交税金占全市财政收入65%以上。

工业投资不断增加。全部工业累计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糖、制茶、橡胶加工产业得到巩固提升,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16%、6%、3%以上;矿产、水电、酒及饮料产业发展壮大,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13%、28%、7%以上;浆纸、绿色食品加工、畜禽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5%、2.5%、1%以上。蔗糖、制茶、绿色食品加工、矿电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企业群体发展壮大。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0户以上。销售收入上15亿元、10亿元、5亿元、1亿元以上的企业分别达2户、6户、6户、18户。重点培育上市资源企业10户;完成上市培育重点企业股份制改造5户;争取实现上市企业2户。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5家以上,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达到10个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不低于1.2%。

节能降耗实现预定目标。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以上。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

三、强化措施,全面加快临沧工业发展

加快临沧工业发展,意义深远,作用重大,困难也不少,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支持工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为工业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一)全力实施第二轮工业发展倍增计划,扎实推进“工业兴市”战略

要全力抓好第二轮工业发展倍增计划的实施,确保全部工业增加值和上交税金在20*年基础上,到2012年实现翻番。各级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理解市委、市政府实施倍增计划的决策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关心倍增计划,支持倍增计划,参与倍增计划,从思想上、行动上、组织上、政策上、措施上全方位加以协调和统筹,高效推进计划实施。要认真执行目标责任制,完善激励机制,加强考核,严格奖惩,充分激活发展工业的积极性。要强化目标管理,狠抓目标分解与措施落实,把目标细化到县(区)、企业。倍增计划组织部门要加强计划实施情况的监测、分析、反馈,确保计划执行不偏离既定目标。经委、发改、财政、统计、税务、国土、环保、科技、金融等部门,要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机制,通力协作,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力度,合力解决倍增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要利用网站、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类媒体,加强宣传,努力营造全市上下重工业、讲工业、谋工业、抓工业的良好舆论氛围,掀起新一轮工业发展高潮。

(二)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要把错位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我市主要的工业竞争战略,充分利用生物、矿产、水能等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加快资源综合开发,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产业群。

一是要巩固和提升糖、茶、胶等传统主导产业。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发展、培育、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加快整合改造和技术改造,以规模化、集约化、高技术化、产业链延伸为重点,推动产业扩量、升级。

二是要立足市情,加快建设泡核桃、澳洲坚果、木薯、木瓜、香蕉等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以泡核桃为主的绿色食品,以酒为主的饮料,林纸及林化工、生物质能源等农产品加工业,结合县域经济、非公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打造专、精、特、深的农产品加工产业板块和产业集群。通过工业和农村、农业的产业联动,把工农关系、城乡经济沟通起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统筹发展机制。

三是要在保护环境、集约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创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发展水电、矿产、建材等资源型产业。围绕做大做强矿电产业,加快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加快矿产资源整合步伐,依托实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精深加工,促进矿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和矿业企业集群的形成。结合淘汰水泥落后产能,积极引进、建设先进的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促进水泥行业升级转型。

(三)加大工业投入,推进项目建设和企业自主创新

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是我市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年,一批制糖、矿产、水电、精制茶、酒饮料等行业新建和技改项目建成投产,促进了重点产业扩量升级和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但现阶段,工业投入仍然不足,投资瓶颈制约十分突出,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进一步加大投入,确保较高的工业投资增速,夯实工业结构调整和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围绕全市工业产业规划和优势,从科技创新、产业延伸、产品拓展、综合利用等方面挖掘、筛选、论证、培育一批潜力项目,精心策划、系统包装,充分利用各种经贸活动平台,加大项目推介力度,主动加强与相关管理部门和战略投资者的对接,积极争项目、引项目、上项目,通过实施一批关联性强、产业链长、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创造就业机会多的项目来扩大总量和促进升级。要完善工作和服务机制,实行政府及部门负责制、项目跟踪督查制、部门联席协调制,对口沟通、协调、服务。灵活应对国家收紧信贷、严控投资和土地供应的宏调政策,在审批、信贷、土地供应等方面进行倾斜扶持,切实解决项目审批难、落地难、融资难等困难和问题,

(四)发挥资源优势,提升工业开放合作水平

要加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营造促进集群发展的政策环境,积极推动以锗深加工为纽带的锗产业、以澜沧江、茅粮品牌为纽带的酒产业、以名优茶精加工为纽带的茶产业集群化发展,构建围绕龙头企业的初加工、精加工、深加工配套协作体系,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配套、相互依存、共生共赢的集群发展态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借助外力做大做强本土企业,建设一批新项目,增强临沧工业发展后劲;鼓励和支持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走出去”,不断拓宽临沧工业的发展空间。积极拓展融资新渠道,引导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扎实推进企业上市培育工作,研究制定培育、推进企业上市和扶持上市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优质企业上市储备库,力争通过3-5年的培育,我市有2-3户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五)推动工业园区建设,构筑产业发展平台

工业园区是优化工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式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坚持多元化融资、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搞好土地经营,谋求土地收益最大化,积极探索尝试BT、BOT等投资模式运作园区开发,突破园区资金瓶颈,加快园区建设。要结合我市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园区产业布局,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倡导“一园多区、专业发展”,打造畜牧、绿色食品加工、矿电等特色园中园。要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加强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开发和培育,重点扶持特色资源深加工龙头企业和关联度高、有利于延长产业链的配套项目,形成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带动力量;积极引进中小企业落户园区,抓好小企业创业平台建设,引导中小企业立足自身资源和能力,融入大企业的产业链、价值链体系,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配套发展、共生共存的产业集群。要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第一要务,突破单一土地招商的老思路,创新招商方式。要整合资源招商,放开优质资产和资源,吸引国内外大集团来办企业;要围绕项目招商,制定园区项目发展规划,利用既符合产业政策又具有吸引力的项目招商;要善用政策招商,增强政策优惠力度,用宽松的政策、优厚的条件吸引资金;要扩大软环境招商,加快园区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步伐,完善物流、技术服务、融资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营造“体制新、机制活、功能全、服务好”的软环境。

(六)抓实节能减排工作,引导工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基于土地、气候、生物、矿产、水能、劳动力等要素资源的相对低成本优势,我市形成了以资源、原材料粗放加工为主的产业体系,资源、环境压力日益突出。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工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的矛盾。一方面,要通过结构调整,大力拓展资源依存度低的产业领域,使工业发展立足于资源,但不局限于资源,依托于资源,而不依赖于资源;另一方面要更加突出节能减排工作。节能减排是短期的压力,更是促进我市工业升级转型的长期机遇。要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实行节能问责、一票否决制。把好新上项目入口关,完善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引导企业从设计、原料、工艺、设备、管理全过程注重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削减污染,从根本上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加快推进节能减排技术进步,鼓励发展深加工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和节能节水节材等降耗技术和工艺。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制定和完善鼓励政策,以具有良好基础的蔗糖循环产业链建设为突破口,逐步扩大我市循环经济的广度、深度和规模。以硅、锗、锌、铜冶炼行业“三废”的回收利用,共伴生矿资源综合利用为切入点,对矿产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和多层次增值,提高资源化程度和综合利用水平,促进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由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粗放开发模式向循环开发、综合利用的集约开发模式转变。

(七)加快非公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增强工业经济发展活力

近年来,非公经济发展较快,成为全市经济领域最活跃的主体。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关于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精神,完善地方配套政策,切实从市场准入、项目核准、融资、财税扶持等方面破除体制障碍,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和谐环境。要坚决整治“四乱”,维护非公和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净化市场环境。要加快面向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培训、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市场开拓等各类平台,提高服务能力。要加快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在突出和重视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抓大不放小”,积极引导非公和中小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实施重组整合、加强企业管理,促进非公和中小企业规模显著扩大,管理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要结合县乡经济发展规划,促进乡镇企业加快发展,把乡镇企业培育成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组织载体和依托力量。要组织实施乡镇企业技术进步推进工程,增强乡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结合优势农产品加工推进工程,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链向工业化的延伸,形成一、二产业有机融合的经济格局。要深入推进企村结对工作,扩大结对发展项目规模,促进形成农工互动、优势互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机制。

(八)改善工业发展环境,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要把环境作为工业发展的生命线,从思想、机制、政策、服务、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创造一个服务优、效率高、发展快的发展环境。

一是要营造良好的思想环境。弘扬求真务实、敢抓敢干的精神,鼓励全社会都来为工业经济建设出谋划策做贡献,真正做到凝心聚力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

二是营造良好的机制环境。要认真研究领导工业经济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检查、协调配合等机制,强化制度保障,督查考核,形成有利于整合各方资源、协调各方力量,自觉服务工业的机制。

三是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全面落实好各级党委、政府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取信于民。要重视蔗糖、茶叶、泡核桃等原料发展,发挥政策的支农、惠农作用,认真执行化肥、种苗补贴政策和原料保护价、原料款兑付政策,保护农民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要积极用足用活财税、土地等政策,综合考虑,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对发展潜力大、拉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大企业、大项目,要坚持特事特办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给予优惠,既要在周边地区形成洼地效应,更要把有限的政策资源集中配置到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上,发挥更大的激励、带动效应。要充分利用财税手段保护、稳定地方产业。要对符合产业导向的地方支柱产业和产量达到一定规模的重点企业,适时研究采取必要的扶持措施,鼓励支持企业保持较高产量,抑制经济较大波动。

四是要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做到企业、项目落户到哪里,部门就服务到哪里,实现以优质服务吸引客商、以良好环境留住客商。要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协调配合,减化行政审批手续。要积极推行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主动服务,特别是涉及项目申报、用地、供电等问题,相关部门要灵活变通,妥善处理,以高效优质的服务,为业主营造一个宽松、快捷的服务环境和发展空间。

澳制糖业范文篇4

为贯彻落实好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精神,坚定不移组织实施好我市“工业兴市”战略,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大会,对全市新阶段的工业经济发展作进一步动员和安排。上午,国伟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了我市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强调了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等方面的工作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真抓实干,工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5年开始实施我市首轮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即以*年为基数,在*、*两年工作的基础上,再经过三年的努力,到*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和税金翻番。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实施以来,全市上下统一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如期完成了首轮工业倍增计划目标任务,工业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工业经济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32.3亿元,完成首轮倍增计划目标的124%,是*年的2.56倍;全部工业上交税金6.9亿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25.5%,是*年的2.51倍。*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24%,比*年工业倍增计划实施前提高2.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GDP增长5.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达到23.1%,超过全省17.5%的平均水平,当年增速排名居全省第六位;工业上交税金占全市财政收入的51.9%,比*年提高6.9个百分点,拉动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5个百分点。

(二)企业规模效益初步显现

按照倍增计划“开展企业销售倍增行动,努力推动龙头企业做强做大”的总体部署,通过行业、资源整合,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优势龙头企业集中,企业规模效益初步显现。*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0户,比*年增加16户,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3.68亿元,比*年增长120%。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16户,比*年增加了11户;上交税金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13户,比*年增加了8户。

(三)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近几年来,全市工业围绕《*市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和《*市工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按照主导产业支撑、龙头企业带动、工业园区集聚的原则,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转让、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引进资金,进行产业嫁接改造,产业发展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水电方面,镇康马鞍山、沧源新芽河等一批地方电站,建设投资上亿元,使我市地方水电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矿业方面,鑫圆锗业公司、云县江天矿冶、沧源金腊锌业、博大高岭土公司等一批矿业企业,加大投入,进行技术改造,企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生产效益显著提高;蔗糖、茶叶等传统产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林纸及林化工等产业快速发展。全市工业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开始向特色支柱、企业群体方向发展。*年,制糖业完成增加值7.45亿元,比*年增长74.2%;电力业完成增加值8.16亿元,比*年增长116%;矿产业完成增加值3.76亿元,比*年增长7.5倍;制茶业完成增加值1.64亿元,比*年增长6.8倍。

(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市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实施以来,实施了128个工业项目,完成投资达26.4亿元。其中,江天矿冶公司日处理2000吨原矿、金腊银矿锌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5万吨电解锌、鸿峻公司年产5000吨电解锌、鑫圆锗业公司单晶锗、茅粮集团1万吨木爪酒、澜沧江啤酒集团10万吨生绿茶饮料、制糖企业11条制糖生产线改造等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澳华食品有限公司、南华纸业公司9.5万吨蔗渣浆纸项目前期工程快速推进,全市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同时,以加强工艺改进、装备升级、延长产业链、促进深加工为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得到加强,南华晶莹糖业公司、鑫圆锗业公司、凤庆滇红集团公司等一批企业通过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五)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加强

淘汰了落后生产能力铁合金0.77万吨、水泥5万吨、造纸1.5万吨,完成了4个制糖废弃物综合治理及利用项目。*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16%。净削减化学需氧量2226.8吨,二氧化硫215吨,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实现了“十一五”以来首次双下降。全市制糖业发展循环经济、抓好节能减排的经验在全省推广。

(六)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

一批基础设施和主导产业项目启动实施,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已开发的2平方公里土地的主干路网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临翔片区一号路、支路及云县片区入园路、入园桥、拆迁安置区项目主体工程和配套的水、电等工程全部竣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9亿元,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1.28亿元,入园企业达43户,注册资本金4.8亿元。

(七)非公、乡企经济稳步发展

围绕实施乡镇企业优势农产品加工推进工程、技术进步推进工程、吸纳农村劳动力工程、企村结对活动,引导乡镇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扶持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年,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到4.8万个,比*年增长6.67%;吸纳就业人员14.7万人,比*年增长21.5%;完成增加值17.1亿元,比*年增长83.3%;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44亿元,比*年增长80.3%,占全市GDP的32.6%,提高3.6个百分点;上缴税金3.45亿元,比*年增长185.1%。

(八)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解决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1—9月份,全市工业经济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一是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7.7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0.6亿元,同比增长15.8%;上交税金5.44亿元,同比增长12.7%。二是工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市工业实际完成投资12.8亿元,同比增长42.6%。三是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0.51亿元。四是非公经济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非公经济活力增强,完成增加值40.5亿元,上缴税金3.12亿元。乡镇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五是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加强。单位GDP能耗下降3.23%,完成淘汰落后生产能力14万吨;削减二氧化硫448吨,削减化学需氧量5903吨。

二、提高认识,准确把握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形势和任务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发展工业,推进新型工业化,是现阶段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我们要从*的客观实际出发,立足于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工业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更加注重建立工业发展与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和谐关系,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工业

工业化是世界各国走上现代化之路的助推器,是推动国民经济不断优化升级的火车头。加快工业发展,是由*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发展特点所决定的。从多年的实践看,*经济发展表现出“快在工业、慢也在工业”的特点,工业发展快,则全市经济发展快,工业发展迟缓,则全市经济发展迟缓。提升“三个核心指标”,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突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工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业产业化;才能拉动第三产业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切实改善民生,从根本上提高人的富裕度。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发展快。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在速度上力求更快,在总量上争取更大,在结构上实现更优,在质量上做到更好。

(二)把握我市的工业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的上升阶段,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迅速提升、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能源和原材料等上游产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为工业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为发展工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丰富的热区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电力资源、水能资源和人力资源,为全市承接工业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今后一段时期,将是全市工业经济实现较快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工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因此,全市上下要坚定加快工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新的起点、新的形势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强势推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正视我市工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在加快工业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工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有的地方和部门对工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主导地位认识不足,抓工业的意识不强,对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缺乏加快工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全市上下尚未形成狠抓工业、善抓工业的氛围。

二是工业基础较薄弱。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企业科技水平不高,技术装备落后,创新能力不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滞后;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精深加工产品和名优产品极少,工业经济量少质弱。

三是工业发展困难多。由于区位、交通、历史等原因,*还没有成为国内外工业资本、生产要素和技术转移的关注点和目的地,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的工作仍较滞后,产业化协作水平低,高素质人力资源匮乏;利用外资较少,融资渠道不畅,工业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重点产业和企业的快速发展。

四是企业融资难、项目落地难。一方面,国家采取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金融部门严把信贷闸门,我市多数企业由于原始积累少,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较为突出;另一方面,国家加强土地监管,对建设项目实行从严从紧的用地控制政策,土地闸门的约束力日益增强,我市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因土地不能落实,快速推进的阻力大。

五是节能降耗压力大。*的工业化水平较低,传统工业为主、原料初级加工、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大等问题与节能降耗矛盾突出。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能源需求持续较快增长的时期,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节能减排刚性约束对工业增长的压力进一步将加大。

对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把握有利条件,努力化解不利因素,推动工业经济在新的条件下实现更快地发展。

(四)进一步明确我市“工业兴市”战略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市要以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为中心,按照“主导产业支撑,投资、创新驱动,龙头企业带动,工业园区聚集”的原则,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扩大工业总量规模;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以优势行业为基础,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培育壮大企业集团;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集约利用;优化发展环境,增强组织保障能力,推动工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努力,到2012年要实现以下目标:

工业规模效益同步提升。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工业增加值70亿元,上交税金15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30%以上;工业上交税金占全市财政收入65%以上。

工业投资不断增加。全部工业累计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糖、制茶、橡胶加工产业得到巩固提升,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16%、6%、3%以上;矿产、水电、酒及饮料产业发展壮大,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13%、28%、7%以上;浆纸、绿色食品加工、畜禽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5%、2.5%、1%以上。蔗糖、制茶、绿色食品加工、矿电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企业群体发展壮大。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0户以上。销售收入上15亿元、10亿元、5亿元、1亿元以上的企业分别达2户、6户、6户、18户。重点培育上市资源企业10户;完成上市培育重点企业股份制改造5户;争取实现上市企业2户。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5家以上,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达到10个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不低于1.2%。

节能降耗实现预定目标。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以上。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

三、强化措施,全面加快*工业发展

加快*工业发展,意义深远,作用重大,困难也不少,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支持工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为工业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一)全力实施第二轮工业发展倍增计划,扎实推进“工业兴市”战略

要全力抓好第二轮工业发展倍增计划的实施,确保全部工业增加值和上交税金在*年基础上,到2012年实现翻番。各级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理解市委、市政府实施倍增计划的决策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关心倍增计划,支持倍增计划,参与倍增计划,从思想上、行动上、组织上、政策上、措施上全方位加以协调和统筹,高效推进计划实施。要认真执行目标责任制,完善激励机制,加强考核,严格奖惩,充分激活发展工业的积极性。要强化目标管理,狠抓目标分解与措施落实,把目标细化到县(区)、企业。倍增计划组织部门要加强计划实施情况的监测、分析、反馈,确保计划执行不偏离既定目标。经委、发改、财政、统计、税务、国土、环保、科技、金融等部门,要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机制,通力协作,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力度,合力解决倍增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要利用网站、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类媒体,加强宣传,努力营造全市上下重工业、讲工业、谋工业、抓工业的良好舆论氛围,掀起新一轮工业发展高潮。

(二)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要把错位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我市主要的工业竞争战略,充分利用生物、矿产、水能等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加快资源综合开发,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产业群。

一是要巩固和提升糖、茶、胶等传统主导产业。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发展、培育、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加快整合改造和技术改造,以规模化、集约化、高技术化、产业链延伸为重点,推动产业扩量、升级。

二是要立足市情,加快建设泡核桃、澳洲坚果、木薯、木瓜、香蕉等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以泡核桃为主的绿色食品,以酒为主的饮料,林纸及林化工、生物质能源等农产品加工业,结合县域经济、非公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打造专、精、特、深的农产品加工产业板块和产业集群。通过工业和农村、农业的产业联动,把工农关系、城乡经济沟通起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统筹发展机制。

三是要在保护环境、集约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创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发展水电、矿产、建材等资源型产业。围绕做大做强矿电产业,加快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加快矿产资源整合步伐,依托实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精深加工,促进矿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和矿业企业集群的形成。结合淘汰水泥落后产能,积极引进、建设先进的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促进水泥行业升级转型。

(三)加大工业投入,推进项目建设和企业自主创新

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是我市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年,一批制糖、矿产、水电、精制茶、酒饮料等行业新建和技改项目建成投产,促进了重点产业扩量升级和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但现阶段,工业投入仍然不足,投资瓶颈制约十分突出,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进一步加大投入,确保较高的工业投资增速,夯实工业结构调整和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围绕全市工业产业规划和优势,从科技创新、产业延伸、产品拓展、综合利用等方面挖掘、筛选、论证、培育一批潜力项目,精心策划、系统包装,充分利用各种经贸活动平台,加大项目推介力度,主动加强与相关管理部门和战略投资者的对接,积极争项目、引项目、上项目,通过实施一批关联性强、产业链长、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创造就业机会多的项目来扩大总量和促进升级。要完善工作和服务机制,实行政府及部门负责制、项目跟踪督查制、部门联席协调制,对口沟通、协调、服务。灵活应对国家收紧信贷、严控投资和土地供应的宏调政策,在审批、信贷、土地供应等方面进行倾斜扶持,切实解决项目审批难、落地难、融资难等困难和问题,

(四)发挥资源优势,提升工业开放合作水平

要加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营造促进集群发展的政策环境,积极推动以锗深加工为纽带的锗产业、以澜沧江、茅粮品牌为纽带的酒产业、以名优茶精加工为纽带的茶产业集群化发展,构建围绕龙头企业的初加工、精加工、深加工配套协作体系,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配套、相互依存、共生共赢的集群发展态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借助外力做大做强本土企业,建设一批新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鼓励和支持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走出去”,不断拓宽*工业的发展空间。积极拓展融资新渠道,引导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扎实推进企业上市培育工作,研究制定培育、推进企业上市和扶持上市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优质企业上市储备库,力争通过3-5年的培育,我市有2-3户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五)推动工业园区建设,构筑产业发展平台

工业园区是优化工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式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坚持多元化融资、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搞好土地经营,谋求土地收益最大化,积极探索尝试BT、BOT等投资模式运作园区开发,突破园区资金瓶颈,加快园区建设。要结合我市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园区产业布局,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倡导“一园多区、专业发展”,打造畜牧、绿色食品加工、矿电等特色园中园。要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加强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开发和培育,重点扶持特色资源深加工龙头企业和关联度高、有利于延长产业链的配套项目,形成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带动力量;积极引进中小企业落户园区,抓好小企业创业平台建设,引导中小企业立足自身资源和能力,融入大企业的产业链、价值链体系,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配套发展、共生共存的产业集群。要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第一要务,突破单一土地招商的老思路,创新招商方式。要整合资源招商,放开优质资产和资源,吸引国内外大集团来办企业;要围绕项目招商,制定园区项目发展规划,利用既符合产业政策又具有吸引力的项目招商;要善用政策招商,增强政策优惠力度,用宽松的政策、优厚的条件吸引资金;要扩大软环境招商,加快园区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步伐,完善物流、技术服务、融资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营造“体制新、机制活、功能全、服务好”的软环境。

(六)抓实节能减排工作,引导工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基于土地、气候、生物、矿产、水能、劳动力等要素资源的相对低成本优势,我市形成了以资源、原材料粗放加工为主的产业体系,资源、环境压力日益突出。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工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的矛盾。一方面,要通过结构调整,大力拓展资源依存度低的产业领域,使工业发展立足于资源,但不局限于资源,依托于资源,而不依赖于资源;另一方面要更加突出节能减排工作。节能减排是短期的压力,更是促进我市工业升级转型的长期机遇。要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实行节能问责、一票否决制。把好新上项目入口关,完善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引导企业从设计、原料、工艺、设备、管理全过程注重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削减污染,从根本上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加快推进节能减排技术进步,鼓励发展深加工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和节能节水节材等降耗技术和工艺。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制定和完善鼓励政策,以具有良好基础的蔗糖循环产业链建设为突破口,逐步扩大我市循环经济的广度、深度和规模。以硅、锗、锌、铜冶炼行业“三废”的回收利用,共伴生矿资源综合利用为切入点,对矿产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和多层次增值,提高资源化程度和综合利用水平,促进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由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粗放开发模式向循环开发、综合利用的集约开发模式转变。

(七)加快非公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增强工业经济发展活力

近年来,非公经济发展较快,成为全市经济领域最活跃的主体。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关于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精神,完善地方配套政策,切实从市场准入、项目核准、融资、财税扶持等方面破除体制障碍,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和谐环境。要坚决整治“四乱”,维护非公和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净化市场环境。要加快面向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培训、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市场开拓等各类平台,提高服务能力。要加快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在突出和重视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抓大不放小”,积极引导非公和中小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实施重组整合、加强企业管理,促进非公和中小企业规模显著扩大,管理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要结合县乡经济发展规划,促进乡镇企业加快发展,把乡镇企业培育成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组织载体和依托力量。要组织实施乡镇企业技术进步推进工程,增强乡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结合优势农产品加工推进工程,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链向工业化的延伸,形成一、二产业有机融合的经济格局。要深入推进企村结对工作,扩大结对发展项目规模,促进形成农工互动、优势互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机制。

(八)改善工业发展环境,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要把环境作为工业发展的生命线,从思想、机制、政策、服务、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创造一个服务优、效率高、发展快的发展环境。

一是要营造良好的思想环境。弘扬求真务实、敢抓敢干的精神,鼓励全社会都来为工业经济建设出谋划策做贡献,真正做到凝心聚力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

二是营造良好的机制环境。要认真研究领导工业经济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检查、协调配合等机制,强化制度保障,督查考核,形成有利于整合各方资源、协调各方力量,自觉服务工业的机制。

三是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全面落实好各级党委、政府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取信于民。要重视蔗糖、茶叶、泡核桃等原料发展,发挥政策的支农、惠农作用,认真执行化肥、种苗补贴政策和原料保护价、原料款兑付政策,保护农民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要积极用足用活财税、土地等政策,综合考虑,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对发展潜力大、拉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大企业、大项目,要坚持特事特办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给予优惠,既要在周边地区形成洼地效应,更要把有限的政策资源集中配置到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上,发挥更大的激励、带动效应。要充分利用财税手段保护、稳定地方产业。要对符合产业导向的地方支柱产业和产量达到一定规模的重点企业,适时研究采取必要的扶持措施,鼓励支持企业保持较高产量,抑制经济较大波动。

四是要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做到企业、项目落户到哪里,部门就服务到哪里,实现以优质服务吸引客商、以良好环境留住客商。要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协调配合,减化行政审批手续。要积极推行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主动服务,特别是涉及项目申报、用地、供电等问题,相关部门要灵活变通,妥善处理,以高效优质的服务,为业主营造一个宽松、快捷的服务环境和发展空间。

澳制糖业范文篇5

关键词:晚明;福建;江浙;区域贸易

晚明的江浙区域已经成为中国的市场中心及经济中心,福建则是当时的对外贸易中心,也是海外白银输入中国的主要过道。就此而论,江浙与福建的贸易应是晚明区域贸易中最发达的。但以往对闽浙贸易的研究一向是详于清代而略于明代,其原因在于明代的史料较缺。近年笔者从晚明的笔记小说、方志、文集等文献中搜集了一些稀见史料,在此试图较深入地探讨晚明福建与江浙之间的商品贸易。

一、福建与江浙之间的商道与商人

福建与江浙之间的商道。晚明福建通往江浙有两条陆上通道,其一,从崇安分水关通往江西,然后从赣东北的玉山进入浙江的常山,再顺着钱塘江上游通往杭州;其二,从浦城的仙霞岭通往浙江的江山县,从而接通钱塘江上游的河流。关于明代这两条商道的详细情况,可看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此书作于隆庆年间,记载了分布于全国的主要商道,以下摘录有关闽浙商道的记录:

从浙江衢州经江西玉山到福州。“衢州府西安县上杭埠驿,……西八十里广济驿,常山县;十五里,草平驿.江浙界,今革;三十五里怀玉驿,玉山县;九十里广信府上饶县葛阳马驿;八十里鹅湖驿.六十里车盘驿。并属铅山县;四十里至大安驿,三十里崇安县长平水驿;下水三十里,武夷山;四十里兴田驿,并属崇安;五十里建溪驿,建阳县;七十里叶坊驿,属于瓯宁县;五十里建宁府(瓯宁县、建安县)城西驿,属瓯宁;四十里太平驿。属建安;四十里大横驿.属南平;四十里延平府南平县剑浦驿,西北去邵武府;东六十里茶阳驿,属南平;九十里黄田驿。五十里水口驿,并属古田;四十里小箬驿;八十五里白沙驿,并属侯官。六十五里芋源驿,属怀安县;二十里至福建布司福州府三山驿。……自常山县至水口驿(属古田县),水马并应。崇安至福州府水路滩洪缓急"[1]。

若将以上驿道所经城市罗列,就可较为简明地看出浙江通往福建的商道走向:衢州、常山(以上屆浙江)、上饶、玉山、铅山(以上属江西)、崇安、建阳、瓯宁、建安、南干、古田、侯官、怀安、福州(以上属福建)。由此可知,这一条商道主要是通过铅山与崇安之间的分水关而进入福建。除了隶属于福建的城市外。外地城市中,最为重要的是铅山县河口镇。该镇是赣东北的交通咽喉与商业中心,由这里发出的商船可以沿信江而下.进入鄱阳湖,然后从鄱阳湖进入长江水系,从而联通长江流域诸地;从鄱阳湖也可进入江西省的赣江水系,赣江水系的上源又可通向广州,此外,如前所述,在铅山还可以翻越玉山进入浙江,在常山县上船,进入下游的钱塘江流域。因此,明末的铅山河口镇,是东南区域运输的枢纽之一,对福建省来说。只要进入了河口镇,就可进入陆上的东南区域商业网络,由于这一原因,由崇安经分水关到铅山的商道,成为福建最重要的出省商道。实际上,由这条道路通往江浙,要比仙霞岭路稍远一些,但因这条商路的重要地位,仍然成为福建通往江浙的主要商道。明人称这条商道为分水关大路,有时也简称为“大关”。

入闽的第二条商道是从衢州府的江山县经仙霞岭到建宁府浦城县,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对此也有记载:

上杭埠,水。九十里江山县;十五里清湖;路,十五里石门街.十五里江郎山;十里峡口渡;十里观音阁;十五里保安桥;十里仙霞岭,巡司。十里,杨姑岭,十里龙溪口;十里下溪口;十里南楼,闽浙界;十五里大竿岭;十里五显庙;五里梨园岭,十里鱼梁街;十里仙阳街;三十里浦城县,下舡;八十里水吉,巡司;七十里叶坊驿,五十里建宁府”[2]。

这条道路虽然中途没有河口镇之类的大镇,但它也因此不要绕道江西,“凡往来闽浙暨之京师者,以其路捷而近,莫不争趋焉”[3]。不过,其间道路也十分艰险。周亮工说:“闽由浦城往浙,必度仙霞,峻岭高三百六十级,凡二十八曲,长二十里”[4]。“三里一亭,五里一聚”,尽管山道修得较好,但因山道陡峭,“入闽者多苦浦城山路”[5]。华廷献于明末从浙江到仙霞岭,“十七日抵青湖,‘舍舟登陆.过仙霞岭,岭百四十里,陟降凡两程,峭壁中开隘口盈丈,俯高临下,百人守隘,千夫莫能过也”[6]。明代仙霞岭没有设驿道,所以,人们有时称之为仙霞岭小关。在明代人的著作中,经常可以看到“大关”与“小关”之名。

由于仙霞岭山道既险且长,屡有意外事件发生,运输不够安全。因此,在这一条商道上有商品运输保险制度实行。明代的《商贾买卖指南》一书介绍客人从福州到浦城后,“凡泊舟先寻主家行主,照数主家遣人搬挑商量,一百斤工银一钱,凡雇夫各有票照数挑至清湖县某家留歇。与清湖主人验收明白交卸。有自浦城至清湖凡五日路程.中二日,山甚险峻。雇夫已定,次日起程,至十八里有店,作午饭,每人半筒米与店主”[7]。由此可见.商人从福州到浦城后。可以和货物分道而行。货物交给浦城的行主,他保证将其运到浙江江山县境内的清湖镇,而商人空手过山,到清湖领货。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人工价钱十分便宜,从浦城到清湖的五天山路,一百斤货物的运费仅值银两一钱;此外还看到一条从福州城西驿运到南平建溪水口运费价钱:“城西驿上至建溪陆路一百二十里,常轿价只一钱六分;或路少行客。则下减一钱四分或一钱二分.亦抬”[8]如此低廉的运费,是闽浙之间商品运输的重要条件。

总的来说,当时的商道主要沿着河流走。闽浙之间,钱塘江与闽江两条大江自然成为联络两省的主要商道。而两江上游之间的商道,则由崇山之间的山路构成。福建通往浙江的山路主要有两条,其一绕道江西铅山河口镇,是为当时主要的出闽大路;其二翻越仙霞岭,从浦城到浙江的江山县。

福建与江浙之间的海路交通。福建与江浙二地面临东海,拥有众多的港口,较为著名的大港有今属江苏的上海、乍浦,今属浙江的宁波、温州,以及属于福建的福州、泉州、厦门等港口。东海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秋冬盛行东北风,春夏盛行东南风,帆船顺风而行,一年至少可以往返一趟。不过,明代由于倭寇入侵东南海疆,闽浙二省都实行严厉的海禁,虽然沿海运输不在禁止之列,但也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例如,嘉靖年间闽浙巡抚朱纨即规定了当时的海运船不可太大:“其福州等处原编民间卖谷船只,一面行查奉何事例,一面行各寨澳巡司,定以三百石为率,长不过四丈,阔不过一丈二尺,深不过六尺者,许其自便。惟不许假借乡官名目,亦不许官与编号。如丈尺过此式者,俱限文到半月内报官,一体免罪.估价官买,充战哨公用。俱要编立字号.大书深刻桅下横木,以防那换”[9]。后来,胡宗宪的<筹海图编)一书也说:“所谓寸板不许下海者,乃下大洋人倭境也,非绝民采捕于内海,贩籴于邻省也。严其保甲,令民沿海运粜,则广浙有无相通,而福民不患于无食矣”[lO]。可见.官府虽然允许闽浙沿海港口之间进行贸易,但对船只的大小有相当的限制,船只过小,不能进远海,只能在沿海港口贸易。于是,官府可以通过控制港口来限制海上贸易:

照闽船不入浙,浙船不入闽,俱限温福分界沙埕地方换船,此向来通行之禁也。五月六月,正发船通番之候,有违禁越界之船,即将其船入官,凡系闽中载木货大船,尽行收入定海,不许出洋。闽船不入,浙船不出,茫茫大汇,岂一苇之可航?而华夷之路绝矣[11]。

这条史料告诉我们,当时闽浙边界的沙埕港是重要的贸易港,按照官方的规定,闽浙之间的货物贸易,都应通过这一港换,分别由各省的货船将其运回。应当说,在嘉靖年间倭寇频频入侵的时代,闽浙官方仍能批准这一条例,对保护当时的沿海运输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倭寇大举入侵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官府对海运的禁令也有所放松,尤其是福建方面,民众从官方获得船引是较为容易的:“泉漳二郡商民,贩东西二洋,代农贾之利,比比然也……或假给东粤高州,闽省福州、及苏杭买货文引,载货物出外海”[12]。浙江方面的海禁也不像隆庆年间那么严厉,有一些官员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福建商船:“闽故仰哺外地,締苎蔗浆诸物,方舟而出,米谷菽麦之利,连帆而人。商于吴粤者无禁也”[13]。当然,在以人为政的明代,随着官员的更换.政策也会发生变化,万历后期任江浙督抚的王在晋说:“夫闽商人浙,浙货人闽,此商途贸易之常,势不能遏。然入闽自有大关、小关正路。舍严衢而由宁绍台温,其为海贩明矣……不如责令杭城沿江一带船埠,凡闽商载货,路由严衢者,方许迳发,若渡江而东,必报官稽核北新关税票。当风汛之月,闽商贩段百匹,丝绵数百斤,及有毡条布疋等件有似通番货物者,即着本关,委官报府,查其去向"[14]。按,王在晋之所以对闽商严查,主要是由于当时的闽商中,有人从海路购取杭州丝绸运到日本出售,所以,当时浙江方面力主严查闽商以防通倭。从王在晋的奏疏来看,他更希望来往于闽浙之间的商人多走陆路的商道而少走海道,以免发生有人乘机去日本贸易的案例。可见,当时福建与浙江之间的海道并不十分通畅,而是有很多禁忌。浙江方面,由于官府严禁民间造大船,因此,明末的浙江几乎没有大商船。而福建方面,并没有这一禁例,因此,当时往来于闽浙之间的商人多雇佣福建大商船运输。这些大商船可以走远海航路,也可以到日本,从而成为浙江官府严查的对象。在官府管得严的时候,福建大商船不得航行于两地之间。例如,明末因东南海盗再起,浙江巡抚张延登重申不许福建大船直接人浙,“闽浙海运交界之处,名曰沙堤(即沙埕),以限南北。勒令闽船不许过浙,浙船亦不许过闽”;“货自南来者,如糖、靛、椒、藤诸物,必易浙船以入;货自北去者,如桃、枣、药材诸物,必易闽船以出”[15]。总之,当时闽浙间的海运是受到一定限制的。不过,一旦海寇活动减少,政府也就失去了禁止海运的动力。实际上,多数官员对民间贸易是睁一眼、闭一眼,福建大商船进入江浙港口,很少被拒绝。所以,明代闽浙间的海上贸易是十分兴盛的。

往来于福建与江浙之间的商人。晚明的福建与江浙商业气氛颇浓,福建商人,一向将江浙作为自己的主要活动领域。何乔远说,“安平一镇在郡东南陬,濒于海上。人户且十余万,诗书冠绅等一大邑。其民啬,力耕织,多服贾两京都、齐、汴、吴、越、岭以外,航海贸诸夷,致其财力,相生泉一郡人"[16]。从其话中,我们可知道安平商人活动范围相当广,而南京与吴越是其重要活动区域。例如安平王氏商人,三代人贸易吴中,前二代人有得有失,至第三代“贾大进,廓增溢羡,为安平钜家”[17]。再如“泉州府客人孙滔,为人诚实,有长者风。带银百馀两,往南京买布"[8]。除了泉州商人之外,各地福建人都到江南城市贸易.连城人谢超,“商于潮……又商于吴,时告逋不下千余缗,超取券焚之,卒无所责”[18],他如“宁城一人,姓李名英.年二十馀岁,聪明脱洒,惟耽酒色。常买夏布,往苏州阊门外,寓牙人陈四店。其店兼卖白酒"[8]。复如“富人左东溪,止生一子少山,常带千金财本,往南京买卖”[8]。

江南一带的商人也常到福建境内经商:“游天生,徽州府人。丰采俊雅,好装饰。尝同一仆徐丁携本银五百馀两,往建宁府买铁”[8]。徽州人是江南诸府中最有名的商人,不论什么城市,几乎都少不了徽州商人。他们经营对福建贸易是经常的。又如“徽州人丁达,为人好善喜舍。一日,与友林泽往海澄买椒木,到临清等处发卖,货已卖讫”[8]。

他们之中不乏大商人,“张沛,徽州休宁人。大贾也。财本数千两,在瓜州买棉花三百馀担。歙县刘兴,乃孤苦茕民,一向出外肩挑买卖,十馀载未归家,苦积财本七十馀两,亦到此店买棉花。二人同府异县,沛一相见,乡语相同,认为梓里,意气相投。有如兄弟焉。棉花各买毕,同在福建省城陈四店卖.房舍与沛内外”[8]。

其他外省人也每每经营江浙与福建的贸易:“罗四维,南京凤阳府临淮县人。同仆程三郎,带银一百馀两往松江买梭布,往福建建宁府贩卖,复往崇安买笋”[8]。这位商人往来于福建与松江之间,在福建出售江南的梭布,而在江南出售福建的笋干。再如“陆梦麟,江西进贤人。往福建海澄县买胡椒十馀担,复往芜湖发卖。有一客伙,将硼砂一担对换,馀者以银伐之。次日.叫店家写舵公陈涯四船,直到建宁”[8]。

总之,在当时的闽浙商道上,有不少商人往来,他们将福建的货物运到江南,也将江南的货物运到福建。这些商人,不仅有福建商人,也有江南的徽州商人。并且不断有其他各地商人加入这条贸易线路,他们的共同努力,使两地间的贸易兴盛起来:“凡福之紬丝,漳之纱绢,泉之蓝,福延之铁,福漳之橘.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19]。这一段文字反映了当时福建与江浙之间陆海商道贸易的繁荣。

二、由江浙运往福建的主要商品

晚明江南城市的风气奢华,并对全国各地的城市产生巨大的影响,福建也不例外。李世熊的(宁化县志)说:“往承平时,白下、阊门之贾,岁再往还,里巷衣冠。必曰京式,器御酒果,非吴下不珍-[20]。江浙习俗的影响,大大改变了闽人的习俗,泰宁县人说:“泰之产只苎布耳,苎布之外,一丝一絮,必易于外。而今之富民子弟,服必罗绮,色必红紫.长袖大带,自为得意。一人倡之,十人效之,浮侈志淫,可为太息-[21]。漳州“中人家才自存,伶俜环堵,亦自强自修饰,为乡里颜面焉。人无贵贱,多衣绮绣”[22]。这就造成了社会消费水平普遍的上升,而江南的商品在福建极为流行。粤高州,闽省福州、及苏杭买货文引,载货物出外海”[12]。浙江方面的海禁也不像隆庆年间那么严厉,有一些官员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福建商船:“闽故仰哺外地,締苎蔗浆诸物,方舟而出,米谷菽麦之利,连帆而人。商于吴粤者无禁也”[13]。当然,在以人为政的明代,随着官员的更换.政策也会发生变化,万历后期任江浙督抚的王在晋说:“夫闽商人浙,浙货人闽,此商途贸易之常,势不能遏。然入闽自有大关、小关正路。舍严衢而由宁绍台温,其为海贩明矣……不如责令杭城沿江一带船埠,凡闽商载货,路由严衢者,方许迳发,若渡江而东,必报官稽核北新关税票。当风汛之月,闽商贩段百匹,丝绵数百斤,及有毡条布疋等件有似通番货物者,即着本关,委官报府,查其去向"[14]。按,王在晋之所以对闽商严查,主要是由于当时的闽商中,有人从海路购取杭州丝绸运到日本出售,所以,当时浙江方面力主严查闽商以防通倭。从王在晋的奏疏来看,他更希望来往于闽浙之间的商人多走陆路的商道而少走海道,以免发生有人乘机去日本贸易的案例。可见,当时福建与浙江之间的海道并不十分通畅,而是有很多禁忌。浙江方面,由于官府严禁民间造大船,因此,明末的浙江几乎没有大商船。而福建方面,并没有这一禁例,因此,当时往来于闽浙之间的商人多雇佣福建大商船运输。这些大商船可以走远海航路,也可以到日本,从而成为浙江官府严查的对象。在官府管得严的时候,福建大商船不得航行于两地之间。例如,明末因东南海盗再起,浙江巡抚张延登重申不许福建大船直接人浙,“闽浙海运交界之处,名曰沙堤(即沙埕),以限南北。勒令闽船不许过浙,浙船亦不许过闽”;“货自南来者,如糖、靛、椒、藤诸物,必易浙船以入;货自北去者,如桃、枣、药材诸物,必易闽船以出”[15]。总之,当时闽浙间的海运是受到一定限制的。不过,一旦海寇活动减少,政府也就失去了禁止海运的动力。实际上,多数官员对民间贸易是睁一眼、闭一眼,福建大商船进入江浙港口,很少被拒绝。所以,明代闽浙间的海上贸易是十分兴盛的。

往来于福建与江浙之间的商人。晚明的福建与江浙商业气氛颇浓,福建商人,一向将江浙作为自己的主要活动领域。何乔远说,“安平一镇在郡东南陬,濒于海上。人户且十余万,诗书冠绅等一大邑。其民啬,力耕织,多服贾两京都、齐、汴、吴、越、岭以外,航海贸诸夷,致其财力,相生泉一郡人"[16]。从其话中,我们可知道安平商人活动范围相当广,而南京与吴越是其重要活动区域。例如安平王氏商人,三代人贸易吴中,前二代人有得有失,至第三代“贾大进,廓增溢羡,为安平钜家”L1”。再如“泉州府客人孙滔,为人诚实,有长者风。带银百馀两,往南京买布"LSJ。除了泉州商人之外,各地福建人都到江南城市贸易.连城人谢超,“商于潮……又商于吴,时告逋不下千余缗,超取券焚之,卒无所责”[18],他如“宁城一人,姓李名英.年二十馀岁,聪明脱洒,惟耽酒色。常买夏布,往苏州阊门外,寓牙人陈四店。其店兼卖白酒"LSJ。复如“富人左东溪,止生一子少山,常带千金财本,往南京买卖”[8]。

江南一带的商人也常到福建境内经商:“游天生,徽州府人。丰采俊雅,好装饰。尝同一仆徐丁携本银五百馀两,往建宁府买铁”[8]。徽州人是江南诸府中最有名的商人,不论什么城市,几乎都少不了徽州商人。他们经营对福建贸易是经常的。又如“徽州人丁达,为人好善喜舍。一日,与友林泽往海澄买椒木,到临清等处发卖,货已卖讫”[8]。

他们之中不乏大商人,“张沛,徽州休宁人。大贾也。财本数千两,在瓜州买棉花三百馀担。歙县刘兴,乃孤苦茕民,一向出外肩挑买卖,十馀载未归家,苦积财本七十馀两,亦到此店买棉花。二人同府异县,沛一相见,乡语相同,认为梓里,意气相投。有如兄弟焉。棉花各买毕,同在福建省城陈四店卖.房舍与沛内外”[8]。

其他外省人也每每经营江浙与福建的贸易:“罗四维,南京凤阳府临淮县人。同仆程三郎,带银一百馀两往松江买梭布,往福建建宁府贩卖,复往崇安买笋”[8]。这位商人往来于福建与松江之间,在福建出售江南的梭布,而在江南出售福建的笋干。再如“陆梦麟,江西进贤人。往福建海澄县买胡椒十馀担,复往芜湖发卖。有一客伙,将硼砂一担对换,馀者以银伐之。次日.叫店家写舵公陈涯四船,直到建宁”[8]。

总之,在当时的闽浙商道上,有不少商人往来,他们将福建的货物运到江南,也将江南的货物运到福建。这些商人,不仅有福建商人,也有江南的徽州商人。并且不断有其他各地商人加入这条贸易线路,他们的共同努力,使两地间的贸易兴盛起来:“凡福之紬丝,漳之纱绢,泉之蓝,福延之铁,福漳之橘.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19]。这一段文字反映了当时福建与江浙之间陆海商道贸易的繁荣。

二、由江浙运往福建的主要商品

晚明江南城市的风气奢华,并对全国各地的城市产生巨大的影响,福建也不例外。李世熊的(宁化县志)说:“往承平时,白下、阊门之贾,岁再往还,里巷衣冠。必曰京式,器御酒果,非吴下不珍-[20]。江浙习俗的影响,大大改变了闽人的习俗,泰宁县人说:“泰之产只苎布耳,苎布之外,一丝一絮,必易于外。而今之富民子弟,服必罗绮,色必红紫.长袖大带,自为得意。一人倡之,十人效之,浮侈志淫,可为太息-[21]。漳州“中人家才自存,伶俜环堵,亦自强自修饰,为乡里颜面焉。人无贵贱,多衣绮绣”[22]。这就造成了社会消费水平普遍的上升,而江南的商品在福建极为流行。以服装原料为例,过去闽人冬夏不过一件苎布衣裳,而到了晚明,闽人在夏天穿丝绸与苎布,冬天穿棉布衣服,并用丝绵及棉絮做夹袄,这都造成丝绸与棉布、棉花消费的增加。福建本土生产的生丝不如江南的质量好,而多雨的气候不适宜广泛种植棉花,因此,闽人对丝绸、棉类商品的消费,导致了江南丝绸与棉布的输入。以下分述江南丝绸、棉布对福建的输出。

丝绸。明代中叶的<八闽通志)说:“此地蚕桑差薄.所产者多颣,民间所须织纱帛,皆资于吴航所至”[23]。同样的记载亦见于《兴化府志》:“本地蚕叶差薄,丝多颣,民间所织纱帛,皆资于吴中”[24]。又如安海志所说:“俗尚游商,富家挟财本置绵葛等布,胡椒、木香、牙、明珠、翡翠等货,以往两京、苏杭、临清、川陕、江广等处发卖。仍置其地所出如丝绵、锦绮、羶布、靴袜等物”[Z5]。可见,当时的福建输出各种海外商品及土产,进口江南的丝绸。明代福建向海外输出大量的丝绸,其中江南绸缎获取的利润尤大。在利润的刺激下,漳州、泉州等城市都仿织江南丝绸,如漳州:

漳纱,旧为海内所推,今俱学吴中机杼织成者,工巧足,复相当,且更耐久。绮罗,漳制亦学步吴中,第不如纱为精。

光素缎绢,漳绢与他处不同,亦有最佳者[26]。

泉州丝织业的原料都来自江南:

绢,用湖州头蚕丝为上,柘蚕次之,有素织、花织、云织、金线织,出郡城;

纱,亦用湖丝。好者有素纱、花纱、金线纱,出郡城;

丝布,用湖丝,今织者少.出郡城;

罗,一为硬罗,一为软罗,但不如苏杭佳.亦有织天鹅绒者,不如漳州佳[27]。

漳泉等城市丝织业的发达,更促进了湖州生丝向福建的出口。《闽大记》云:“帛,蚕丝所经纬,有土绢、改机、丝布、线绢、草缎、帽缎之属,皆出于会城。漳绢、莆绢间有之。欲如吴纨、蜀锦之美好,无有也。以丝出湖蜀.此地所产,尽不佳矣”[28]。据其所载,明代福建出产多种丝织品,不过,其原料大都出于江浙与四川二地。《闽部疏》论福建:“所仰给它省,独湖丝耳。红不逮京口,闽人货湖丝者往往染翠红而归织之”[19]。这也说明福建丝织业的原料主要来自湖州。福建丝织品的进口量很大,唐甄回忆明代:“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五月载银而至,委积如瓦砾。吴南诸乡.岁有百十万之益”[29]。这样看来,福建每年从江南输入的丝绸可达数百万两银子。当然,其中多数商品又被闽人售至海外国家,换回美洲及日本的白银。

江南对福建的棉类商品输出。王应山《闽大记》说:“此中多麻杗,罕种木绵……若绵布,悉自外至”[28]。明代前期,闽人大多以苎布为衣,自产自用,随着明代后期社会风气的奢华.棉布消费开始多了起来。在这一背景下,为了满足当地人的消费需要,便要从外地输入各种纺织品。如位置较为偏僻的龙岩县:“其至自江浙者,布帛居多,杂物次之,磁器又次之"[30]。王胜时说:“闽不畜蚕,不植木棉,布帛皆自吴越至"[31]。这话当然讲得过于绝对,实际上,福建省内也有一些地方有棉纺织业与丝织业,不过,这并不能保证这些地方形成自给自足似的纺织品消费,如泉州“丝缕绵絮,由来皆仰资吴浙”[32]。大致说来,明代福建诸府,福州、福宁、汀州等府都要从江浙输入棉布,而另一些地区则是进口棉花纺织,安海商人“从河南、太仓、温、台等州有棉之处,岁买数千包,方足一年之出入。至冬月人闲,则人安溪、永春、德化贩卖”,[25]。这些棉花主要供各地妇女纺纱织布,“端淑买绵,昼夜纺衙中,逮归,积纱一损”[33]。泉州沿海逐渐成为主要棉布产地之一,“棉布为类极多。晋江之南乡及南安、同安多有之。长四丈二尺为一匹,时布五百缕,上布七八百缕,细密坚致,如青花布、斜文布,直经斜纬,织文方斗”。织成的商品每每输出海外,“安海商人年买数千匹,往高州、海南及交趾、吕宋等异国货利-[25]。

闽南棉布加工业的发展造成棉类商品大量输入福建。据史料的记载,福建东南沿海与江南的棉花贸易极盛。褚华的《木棉谱》云:“闽粤人于二三月载糖霜来卖,秋则不买布,而止买花衣以归。楼船千百,皆装布囊累累,盖彼中自能纺织也”[34]。吴梅村的《木棉吟》说,明代隆庆、万历年间,闽商至镇洋一带采购棉花,“州赖以饶”[35]。在前引有关商人的史料中,我们看到两位徽州商人到福建做棉花生意,其中如张沛.“财本数千两,在瓜州买棉花三百馀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江浙粮食对福建的输出。福建山多地少,是国内著名的缺粮区:“全闽山海之郡半.山郡不患人满,诸海邦食地浅,人溢于土,虽大穰,仅足当他省下岁”[36]。因此.在一般情况之下,福建都要从邻省输入粮食。

海路北道米人闽。据<福宁州志)载,明代成化年间,福宁州大饥,“斗米百钱.民艰食”,未见有当地人从浙江运人粮食的记载。迄至嘉靖六年,福宁州又一次发生灾荒,“谷价翔踊,民艰食,富者贸赀产转籴温州米以济,贫者掘蕨根充饥”[37]。福安县志也有同样的记载:“嘉靖六年、十四年,并以四月谷贵,中户鬻产转籴温州米得活”[38]。浙江的温州在明代是一个粮产区,它与福建省比邻而居,与福建的海上交通十分方便,王士性写道:“台温二郡,以所生之人,食所产之地,稻、麦、菽、粟尚有余饶,……闽福齿繁,常取给于温”[39]。“福、兴、漳、泉四郡皆滨于海,……在北资于浙,而温州之米为多”[40]。以上几条史料都说福建从浙江输入之米取之温州,实际上,来自台州的也不少,明末董应举在“米禁”一文中将温州与台州并列,并说福建之米,“北仰温台"[41]。

运来福建的北道米有两个来源,除了浙江外,又一路来自江南,万历三十六年,福州大饥,巡抚徐学聚组织商人去江南运米,福州人说:“江、淮、苏、松之米浮海人闽,自徐公始也,民受其赐大矣"[42]。除了福州之外,万历年间的泉州:“稻、米、菽、麦,……由来皆仰资吴、浙”[32]。何乔远的《闽书》亦云:“仰粟于外,上吴越而下东广"[43]。这都说明泉州也从江浙购人大量的粮食。

以上统计江浙输往福建的商品有生丝、绸缎、棉花、棉布、粮食等项,这些商品中大多是民众的日用商品,消费量巨大。闽人为了购买这些商品,支付了大量的白银。于是,从海外流人福建港口的白银便通过这一渠道流向江浙。繁荣了江南,也繁荣了中国多数地区。三、由福建运往江浙的主要商品

明代的福建在与江南贸易中支付了大量的白银,不过,白银流出过多,闽人也要考虑以输出商品来平衡江南贸易。于是,许多商人将福建各种土产运人江南销售,如<闽大记)的作者王应山说:“即有土利,轻赍贸易,尽入江浙要津"[28]。除此之外,外地商人人闽,如果只带白银回去,他们只能获得商业买卖中一趟的利润,倘若在福建采购各种商品,他们便能获得二趟的利润,因此,入闽商人多愿采购各种土产,这也造成福建商品的北流。如前述商罗四维,在松江买梭布一百两往福建建宁府贩卖,“复往崇安买笋,其年笋少价贵,即将银在此处买走乌铜物,并三夹杯盘诸项铜器,用竹箱盛贮,并行李装作三担。崇安发夫.直到水口陈四店写船”[8]。在这一背景下,福建输出江南的商品日益增多。

福建输往江浙的商品有水果、木材、纸张、蓝靛等项。

水果。福建输出的水果以荔枝、龙眼最为著名,其时,有不少外地商人人闽购荔枝,“闽种荔枝龙眼家,多不自采。吴越贾人,春时即人赀,估计其园。吴越人曰‘断’,闽人曰‘樸’.有樸花者、樸孕者,樸青者。树主与樸者.倩惯估乡老为互人。互人环树指示日:某树得干几许。某少差,某较胜。虽以见时之多寡言,而一日之风雨,之肥瘠,互人皆意而得之。他日摘焙,与所估不甚远。估时两家贿互人:树家嘱多,樸家嘱少"[44]。明代的安海,“乡人以荔枝、龙眼焙作干,谓之桂林、桂元,运往温、台、苏、杭、南京等处发卖牟利”[25]。

龙眼生吃的口感虽不如荔枝,将其炮制之后,其价值远胜于荔枝,释如一说:“福清处处有之,广州所出,核大而肉烂,不及吾闽,商贩流布,以此别之。或生食,或浸蜜食,或曝干煎炀食,健脾、益智、延寿"[45]。自明代开始,龙眼干已是福建出售的主要商品之一,如何乔远所说:泉州“园有荔枝、龙眼之利,焙而干之,行天下"143]。在荔枝、龙眼二果中,焙干行销的主要是龙眼。在中国人看来,龙眼干是温补的食品,冬天食用龙眼干,有利于身体健康,所以,福建龙眼干在国内销路极好。它也是福建销往江南的主要商品之一。

柑桔的输出量也不少,清代初年的王胜时说:“柑桔一类,俗以黄者为柑,丹者为桔,闽产为天下最,清漳尤称佳。先朝盛时,闽桔之美,达于京师。岁时传柑,非此不乐"t31J。这都反映了漳州乳柑在国内市场上的地位。《安海志》说:柑桔“耐搬动、可久藏,乡人远商苏杭、临清、两京,或异域番国,必置此为货,多获厚利”[25]。而福州的红桔,因“福桔(吉)”之名,成为江南人家迎春节必备的食品,畅销江南。

明代福建是国内主要的糖产区之一,宋应星说:“凡甘蔗有二种,产繁闽广间,他方合并得其十一而~"U40J。这说明了闽粤制糖业在中国的地位。王应山说:“糖产诸郡,泉漳为盛。有红白及冰糖,商贩四方货卖。种蔗皆漳南人,遍满山谷”[28]蔗榨制的白糖与红糖,是福建主要输出商品之一,万历年间的<泉南杂志)记载:“甘蔗,干小而长,居民磨以煮糖,泛海售焉。其地为稻利薄,蔗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故稻米益乏"L47J。明代漳泉一带缺粮,即与农民以稻田种蔗有关。由此可知,闽南的甘蔗种植相当广泛。

福建的木材也向邻省输出。明代人说,“福建延、汀、邵、建四府出产杉木。其地木商,将木沿溪放至洪塘、南台,宁波等处发卖。外载杉木,内装丝绵,驾海出洋。每赁兴化大海船一只,价至八十余两。其取利不赀"[48J。文中提到的洪塘与南台,是福建省会福州临江的市镇,它也是闽江上游商人与外省商人交易的地方,江面上停满了来自上游的小船、木排及沿海来的海船。从这段记载中我们知道。兴化商人经常驾驶大海船走江南与福建之间的港口,许多木材商人便租赁他们的海船将木材运到浙江的宁波出售。浙江人说:“商船惟闽有之……间有载木之船,亦不甚高大”[49]。浙江海禁时,常提到闽船,“凡系闽中载木货大船,尽行收入定海,不许出洋"[14]。又如,王在晋的<越镌)记载:浙江人“先往福建收买杉木.在定海交卸”[11]。可见,江南一带不产杉木,所需建材多从福建输入。

以上的木材输出主要走海路,其时,福建木材还有从陆路输入外省的。李世熊说:“吾土杉植最盛。……此材为栋梁、棺椁、舟车、百器之需,利用最博。先时徽贾买山,连筏数千为捆,运入瓜步(南京附近).其价不赀[SOJ。据此,闽西的杉木翻山越岭,被运至江西河流,然后顺流而下,转运江南的瓜州等地。福建木材输出之多,可以想见。杉木是古代中国主要建筑材料,使用量很大,江浙所用建材,一向来自福建,木材因而成为福建重要输出商品之一。

蓝靛。明代江南纺织业盛行,而其染料主要是来自福建的靛青。王世懋认为“泉之蓝”,是福建主要输出品之一”[19]同安人林希元说:“靛.此货甚于吾同(安),转贩人浙者获大利,永春只自给”[51]。叶梦珠记载:他的家乡上海一带消费的青靛,“初出闽中”,后来因战争隔断了航路,有人因市场上缺乏福建靛青,便在江南试种,一度获利。不过,当福建青再度出现于江南市场上时,江南土靛失利,“况所染之色终不若福靛”,所以,最终当地人不种靛青.还是从福建进口[52]。

纸张。福建造纸业历来闻名东南。胡应麟说:“凡印书,永丰(江西)绵纸为上,常山(浙江)柬纸次之,顺昌(福建)书纸又次之,福建竹纸为下。”按,当时人造的纸主要有楮纸与竹纸二种,楮纸质量好,但价格贵;竹纸质量较次,但价格便宜,因此,藏书家多赞美楮纸而批评福建竹纸。“顺昌(纸)坚不如绵,厚不如柬,直以价廉取称。闽中纸短窄黧脆,刻又舛讹,品最下而直最廉。”胡应麟不知顺昌纸也是福建产品,所以将它另人一类。应当说,竹纸在制造之初,其质量比不上楮皮纸是正常的。从其以“价廉取胜”这一点而言.它是一种相当受欢迎的纸,因而,它的市场十分广阔。到了万历年间,福建各地的竹纸制造技术普遍提高.胡应轔说:“近闽中则不然,以素所造法,演而精之,其厚不异于常,而其坚数倍于昔。其边幅宽广,亦远胜之,价直既廉,而卷帙轻省,海内利之”[53]。从“海内利之”这句话中我们知道,当时福建竹纸的销售十分广泛。再如王应山《闽大记》云:“楮,有竹纸数色,白出顺昌,黑出建邵诸邑,……其用普于四方”[28]。何乔远《闽书》沦顺昌:“煮竹为纸,纸曰界首、曰牌,行天下。”这些材料都说明顺昌之纸在国内市场上非常畅销[43]。

江南是纸张的主要消费市场。晚明福建纸在江南市场上十分走俏,价格节节上升,叶梦珠说:“竹纸如荆川、太史连、古筐、将乐纸,予幼时七十五张一刀,价银不过二分,后渐增长。至崇祯之季,顺治之初,每刀止七十张,价银一钱五分”[54]。在这一背景下,福建土纸生产日益兴盛。邵武的方志记载:“纸……俱出邵武县,四方商贾多结贩往湖广、南直隶诸处变卖。本郡诸货,惟此颇为得利”[35]。这里所说的“南直隶”就是江南区域。

在江南市场上福建纸商随处可见,“施守训,福建大安(即崇安)人。家资殷富,常造纸卖客。一日,自装千馀篓,价值八百馀两,往苏州卖,寓牙人翁滨二店。滨乃宿牙。叠积前客债甚多,见施雏商,将其纸尽还前客,误施坐候半年。家中又发纸五百馀篓等到苏州,滨代现卖。付银讫,托言系取旧账者,复候半年”lsj。这一段文字是说一个崇安商人在苏州受牙人欺骗的故事。但从故事中,我们也可看到这位崇安商人的经营颇有规模,他先后运了1500余篓纸张到苏州出卖,约价值1200两银子。

明代的福建是国内主要铁器产地之一,“铁产上府尤溪为盛,贡课之外,转市他省,以利器用。甚伙-[281。明代福建铁器是相当有名的,卢若腾<岛居随录)记录了明代福建铁器的制造:“冬月收取地溲。以柔铁烧赤投之二三次,刚可切玉。”徐渤的<笔精)说:“吾闽产铜铁,铸刀剑甲天下”[56]。许多外地商人到福建购铁。“游天生,黴州府人。丰采俊雅,好装饰。尝同一仆徐丁携本银五百馀两,往建宁府买铁”[8]。

夏布。明代福建的夏布是相当有名的,尤溪县的苎布“最佳者价值两余”[57],外来商人往往购买福建夏布运到北方。“陈栋,山东人也,屡年入福建建阳地名长埂贩买机布。万历三十二年季春,同二仆带银壹千馀两,复往长埂买布”[8]。福建商人也将夏布运销外地,如前述宁城人李英,即以采购夏布为主。福建夏布中。最出色的是惠安北镇布,当地人说:“北镇布,沤白苎麻为之。妇人治此者,至井臼之类,亦不敢亲操,恐涴手成迹也。此布成之甚艰,其实太轻楚,不耐于用。然今人多重之。每岁和买及横索,无虑千百匹,里甲甚患苦焉”[58]。不过,北镇苎布声誉使它成为晚明环台海区域热销产品之一,《闽书》记载:“北镇之布行天下”[43]。北镇布之外,永春县“白苎之布,比弱吴纨”[43]。王应山<闽大记)述及福建夏布的生产时说:“长乐、建阳、邵武、将乐俱细”。说明这些地方的夏布生产是较好的[28]。四、晚明福建与江浙经济的互动及其意义

从闽浙贸易的结构来看,晚明福建与江浙之间的贸易对双方都有重要意义。对江浙方面来说,与福建的贸易的意义在于:其一,福建是江浙商品输出海外的中转站。晚明江浙二地实行海禁政策,江浙的港口没有对外贸易的权利,整个东南沿海,只有福建的月港在隆庆年间获得了对外贸易的合法权力。在这一背景下,江浙输出的商品只有经过福建商人之手才能运销海外,因此,对江浙而言,福建是江浙沟通海外的重要桥梁之一。其二,福建是江浙白银的主要来源地。福建本地所产白银数量有限,但在这一时代,中国的外贸大量出超,导致美洲与日本的白银以空前的规模输入中国。由于福建商人在这一时代对外贸易中的特殊地位,福建因而成为海外白银流人中国的主要渠道,江浙对福建的贸易可以为其换得大量的白银;其三,福建是江浙商品的重要市场之一。晚明白银的大量注入,使福建人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从而对江浙商品的消费欲望也大为增长。来自江浙的丝绸、棉布、稻米,在福建获得广泛的市场。江浙也从这些商品的输出中。换取大量的白银;其四,福建是江浙的原料来源地之一。从福建输出江浙的商品结构来看,最大量的是木材、蓝靛等原料。江浙的房子多为土木结构,对木材的使用量很大,东南诸省中,唯有福建能够输出大量的杉木,倘若没有来自福建的木材,江浙只有依赖来自四川等省的建材,因此,福建木材对江浙的建筑业是有重要意义的。蓝靛是江浙染布业的主要原料。在染布业内,有“金染缸”的说法。这是因为,一匹白坯布经染色以后,其价格可以增加一倍至几倍!古代的中国人大多是着白布衣服,但在明代,白衣已被看作是丧服,民众平日所着衣服,多为经过染色的蓝布。这一习惯使江浙一带生产的蓝布畅销天下。仅从这一点来看,福建以蓝靛为主的染料生产,对江浙是有重要意义的。此外,福建生产的竹纸,也是重要印刷原料。其五,与福建的贸易繁荣了江南的城市。江浙与北方的城市一向将杂货店称之为“南货店”,这是因为:江南与北方的杂货主要来自闽粤,如浙江的“普陀一无所产,……自闽广来者皆杂货,恰勾岁用"L59J。杂货店的开设,显然是江浙城市繁荣的一个原因。其次,福建富商云集江南城市,是江南城市繁华的一个原因,江南名城苏州最繁华之地是阊门外的一段街道,而此地恰为是闽粤商人聚集之地;再如:浙江的宁波港有来自闽粤的大商,“闽广之地,富商远贾,帆檣如栉,物货浩繁”[60]。可见,福建的商船使当地经济日益兴盛。

对福建而言,与江浙贸易也有重大的意义。其一,江浙是福建粮食的主要供应地之一。福建是一个多山的省份,自古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这一自然条件制约了福建粮食种植业的发展,事实上,自南宋以来,福建就是一个缺粮的省份。沿海区域消费的粮食主要来自外地。明末福建粮食主要有二个来源:南路的广东米与北路江浙米。刮南风的季节,是广东米来福建的日子,而刮北风的季节,只有江浙米可以到福建。对福建而言,不论是江浙米还是广东米,都是不可缺的。明末的福建灾荒频频,在大多数年份,福建都是靠外省之米度过饥荒的岁月,可以说,明末的江浙航线已经成为福建沿海民众的生命线;其二,江浙成为福建重要的原料来源地之一。明末福建沿海的丝织业与织布业都很发达,它所生产的商品主要用于输出海外的美洲、欧洲、日本等地,福建自身消费的棉布也很可观。为了保证丝织业及棉布业的原料供应,福建商人每年都要从江浙运来大量的生丝与棉花。没有来自江浙的生丝与棉花,福建不可能有较大规模的丝织业与棉织业;其三.江浙也是福建商品的重要市场;如上所述,福建生产的木材、纸张、蓝靛、糖品都以江浙为最大市场。明代的江南,由于长江及运河航道的畅通,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的中心市场,福建的商品只要进入江南城市,便可以通过江南进入全国各地的商业网络。尤其是福建与北方市场的联系,由于明代的海禁,福建商船不可能直接航行到北方港口,因此,福建商品的北运,大都要经过江南市场的中转,然后通过运河运向北方。可见,江南与浙江市场对福建的意义非同凡响。其四.江浙还是福建对外贸易中主要商品的来源地之一。明末是中国商品畅销世界的时代,最畅销的商品有三类:江浙的丝绸、江西的陶瓷、福建的红白糖,其中尤以江浙的丝绸能给中国带来最大的利润。福建虽有丝织业,但所产生丝质量比不上杭嘉湖区域的湖丝,所以,闽人外贸的丝绸。或是以湖丝为原料,或是直接购取江浙丝织品出售,又或直接向海外市场出售湖丝,也能获得巨额利润。因此,福建对外贸易的发展,绝对离不开对江浙的贸易,换句话说,没有对江浙的贸易,福建商人将失去大半利润;其五,对福建来说,江南还是销售海外商品的主要市场。明代的中国主要从海外输入香料、胡椒、犀角、象牙等奢侈品,这些奢侈品远非福建的富人所能消费。闽商要将这些商品全部出售,只能依赖于江南市场及与其联系的全国各地市场。闽商若能将外贸商品出售,就能回笼银子,从而采购大量江南商品,获得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的条件。

由此可见,明末的福建与江浙二地已经结成深厚的贸易关系,双方经济的发展,都有赖于对方的市场、原料、资本。在正常的经济条件下,闽浙之间的贸易促进了双方的繁荣,换句话说。明末江浙与福建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双方的贸易。而其依赖程度之深,早已不是可有可无的。传统理论认为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自然经济社会,商业贸易对这一社会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如果我们切实考察明末福建与江浙的经济互动,就可知道这一理论的荒谬。事实上,我们必须将其放置于中国近代化的整个大趋势的潮流中去考察,尽管中国近代化的趋势要比西方国家发展缓慢,但并不意味着中国近代化趋势的发生也比西方迟,在对晚明福建与江浙区域互动的考察中,我们已可看到中国近代化的一些端倪——双方经济的发展都依赖于对方区域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汴.天下水陆路程:卷1[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2—3.

[2]黄汴.天下水陆路程:卷8[M].254.

[3]杨荣.杨文敏公集:卷12。送浦城陈大尹考满复任序[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7.

[4]周亮工.闽小纪:卷3,仙霞岭[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52.

[5]姚旅.露书:卷7,杂篇[M].济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11册,齐鲁书社,1995.663.

[6]华廷献.闽游月记:卷1[M].台北: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六辑,第239种.3。

[7]延陵处士.新锓江湖秘传商贾买卖指南评释:下卷[M].潭邑余文台梓行本.21—22.

[8]张应俞.骗经[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2.341,336,422,472,362,456,362,382,387,382,351,362,361。382.

[9]朱纨.阅视海防事:没官海船[A].明经世文编:卷206,朱中丞甓余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2166.

[10]胡宗宪.筹海图编:卷4,福建事宜[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29.

[11王在晋.越镌:卷21,通番[M].万历三十九年刻本,四库禁毁书丛刊,第104册.495、496.

[12]沈鈇.上南抚台暨巡海公祖请建彭湖城堡置将屯兵永为重镇书[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北京:中华书局,四部丛刊三编.

[13]黄克缵.数马集:卷25,巡抚福建副都御史袁公生祠碑[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1168.

[14]王在晋.越镌:卷20,禁通番议[M].483、486.

[15]张延登.请申海禁疏[A].计六奇,明季北略:卷5[M].北京:中华书局,1984.103—104.

[16]何乔远.镜山全集:卷52,杨郡丞安平镇海汛碑[M].安海志修编小组:新编安海志[Z].1983.136.

[17]王慎中.王遵岩集:卷12,处士易直王翁墓志铭[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7.

[18]杜士晋.康熙连城县志,卷7,人物志,谢超传[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166.

[19]王世懋.闽部疏[M].丛书集成初编第3161册.12.

[20]李世熊.康熙宁化县志:卷1,风俗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13.

[21]韩国藩,等.万历邵武府志:卷10,风俗[M].明万历四十七刊本胶卷.4.

[22]袁业泗,等.万历漳州府志:卷26,风土志[M].明万历四十一刊本胶卷.3.

[23]黄仲昭.弘治八闽通志:卷25,食货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512.

[24]吕一静,等.万历兴化府志:卷1,物产[M].明万历三年刊本胶卷.77.

[25]安海志修志小组.新编安海志:卷11[M].自刊:1983.115,114,104,105.

[26]袁业泗.万历漳州府志:卷27,风土下,物产[M].明刊本胶卷.2.

[27]阳思谦等.万历泉州府志:卷3.物产[M].泉州市编纂委员会,1985.43.

[28]王应山.闽大记:卷11,食货考[M].福建社会科学院藏抄本.1,2,5。6.

[29]唐甄.潜书:下篇,教蚕[M].北京,中华书局,1984.157.

[30]汤相,等.嘉靖龙岩县志:卷上[M].明嘉靖三十七年刊本胶卷,66.

[31]王胜时.漫游纪略:卷l,闽游[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笔记小说大观本.17,5.6.

[32]黄任,等.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引明万历志[M].4。

[33]洪朝选.芳洲先生文集:上卷,亡室宜人端淑蔡氏圹志[M].香港:华星出版社,2002.172.

[34]褚华.木棉谱[A].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中)[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110.

[35]吴梅村.木棉吟[A].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51.

[36]曾异.纺授堂文集:卷1,为三司贺闽督抚都御史萧公报政序[M].明崇祯刻本.44.

[37]林子燮,等.万历福宁州志:卷10,杂纪志,祥异[M].明万历二十一年刊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日本藏中国罕见方志丛刊》,1990年影印本.页码不明.

[38]陆以载,等.万历福安县志,卷9杂纪,岁饥[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日本藏中国罕见方志丛刊》,1990年影印本.215..

[39]王士性.广志绎:卷4,江南诸省[M].北京,中华书局,1981.74—75.

[40]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1110,台湾府[M].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1985.17682.

[41]董应举.崇相集:议,米禁[M].民国十七年重刊本.46.

[42]林烃,等.万历福州府志:卷75[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742—743.

[43]何乔远.闽书:卷38,风俗志[M].942、944、943.

[44]周亮工.闽小纪:卷1[M].16.

[45]释如一.福清县志续略:卷2上[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日本藏中国罕见方志丛刊),1990.215.

[46]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甘嗜第四[M].成都:巴蜀书社.1989.278—279.

[47]陈懋仁.泉南杂志:卷上[M].丛书集成初编第3161册。7.

[48]张延登.请申海禁疏[A].计六奇.明季北略:卷5[M].北京:中华书局,1984.103.

[49]王在晋.越镌:卷18,防海八议[M].万历三十九年刻本,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104册.459.

[50]李世熊.康熙宁化县志:卷2,土产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119.

[51]林希元.嘉靖永春县志:卷1,物产[M].明刊本胶卷.页码不明.

[52]叶梦珠.阅世编:卷7,种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66—167.

[53]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4[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43.

[54]叶梦珠.阅世编:卷7,食货六[M].160.

[55]韩国藩,等.万历邵武府志:卷9,物产,货之属[M].31.

[56]徐渤.笔精:卷8,鲛鱼皮[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325.

[57]邓一鼒.崇祯尤溪县志:卷4,物产志[M].明崇祯九年刊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日本藏中国罕见方志丛刊》,1990.595.

[58]张岳,等.嘉靖惠安县志:卷5,物产[M].21.

[59]朱国桢.涌幢小品:卷26[M].北京:中华书局,1959.628.

[60]张邦奇.西亭饯别诗序[A].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卷147,张文定甬川集[M].1465.

OntheRegionalTradebetweenFujianandtheTwoProvinces

Jiangsu&ZhejianginLateMingDynasty

澳制糖业范文篇6

序言

“十五”时期计划执行情况回顾

第一章一、“十五”时期计划执行情况回顾

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与机遇

第二章“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指导原则

三、发展目标

第三章“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西部工业重镇

三、发展生态旅游服务业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六、推进小城镇建设

七、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扩大开放和体制创新能力

八、关注民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构建和谐昌江

序言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规划期内,昌江将建成以热带高效农业、新兴资源工业、科技信息业、生态旅游服务业为主体的生态县,经济实力和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经过5到10年的努力,昌江将是一个体制创新、管理科学、经济有实力、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化、制度健全、文明富裕的县城,将实现经济信息化、城镇环境园林化、城乡居民生活社会化。

《昌江黎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我县基础设施骨干项目基本完成,进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的一个发展规划,本规划是根据《关于制定昌江黎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报告》编制的。规划体现了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意图和工作重点,体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的规律,突出宏观性、战略性,着重阐述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市场主体行为方向和政府抓经济工作的重点,规划指标具有预期性、指导性和宏观性。它的制定对于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一步迈向小康社会起着战略性重要作用。

第一章“十五”时期计划执行情况回顾

一、“十五”时期计划执行情况回顾

(一)“十五”时期的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全县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发展主题,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积极开拓,努力克服非典、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立足资源区位优势,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不断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力度,认真抓好“三农”工作,不断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如期完成了“十五”计划,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可喜成效。

1、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73141万元(现行价,以下同),比2000年增长82%;“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9.6%;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4.7%;第三产业年均增长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万元,比2000年增加4014元,年均增长9.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100万元,比2000年增长86%,年均增长13.2%。

2、农业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目标,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效种植业和水产品、畜牧养殖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深入,培育了芒果、香蕉、香水菠萝、冬季瓜菜、水产品养殖和畜牧养殖基地、农业产业化开始起步。到2005年全县高效水果面积12.7万亩,甘蔗10万亩,海淡水养殖41370亩。预计200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38亿元,比2000年增长69.46%,年均增长8.3%。大力发展打工经济,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收入。积极培育农村运销队伍,逐步完善农村市场流通休系,建立了36个运销队伍,设立收购站点18个,经纪人队伍达1500人。积极培植农村致富能人,制定扶持政策,建立激励机制,评选“百名致富能手”,鼓励引导群众争当各类致富能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2003年8月率先在全省停止征收农业税,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科技与经济的对接不断增强,芒果改良换冠技术获省科技项目三等奖。

扶贫攻坚工作效果明显。积极推进扶贫开发,贫困地区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到2005年全县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分别减少到7260人和18014人。5年来,我县利用扶贫资金共扶持修建乡村道路50公里,修建饮水工程13宗,建设水利工程5宗,建设沼气池1371个,民房改造共投入646万元,解决16160人居住新瓦房,改善贫困地区居住条件,提高贫困地区抵御自然灾害和综合生产能力。我县造林绿化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十五”期间全县累计造林24.26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10个百分点,达到55.7%。

3、工业经济明显增强。“十五”期间,我县确立工业主导地位,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动华盛昌江200万吨水泥厂、昌江智源钢铁厂、钴铜冶炼厂、海能达锂电池厂二期扩建、昌江海红糖业公司技改、叉河水泥厂资产重组、宝秀矿业公司、昌江鸿启公司、海山矿业有限公司、石英砂公司、大地公司、光大公司等项目顺利建设,加快我县工业发展速度,工业经济明显增长,“十五”期间矿产采掘加工业、水泥制造业、机制糖业成为我县工业支柱产业。2005年预计工业增加值完成133579万元,比2000年增长290%,年均增长16%。

4、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5年预计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100万元,比2000年增长86%,年均增长13.2%,县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3388元,年均增长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00元,比2000年增长38.39%,年均增长6.71%。“十五”期间,我县城乡市场繁荣,商品供应充裕,消费需求明显增加。2005年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预计完成38369万元,比2000年增长30%,年均增长9.2%。电视机、电冰箱、电脑、音响、热水器等电器类产品普遍进入家庭。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大大改善。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符合条件的城镇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5、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65708万元,比2000年,增长40.73%,年均增长7.07%。“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21300万元,比“九五”增加53700万元。2001年以来,我县通过多渠道融资,不断完善城乡道路、农村电网、农田水利、邮政、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五年间主要建设石碌至昌化、乌烈至新港、十月田至海尾公路柏油路和石碌至霸王岭16公里公路水泥路面,新建桥梁8座,投资1.4亿修建32条农村道路,里程249公里,实现村村通路目标。粤海铁路建设贯穿我县。投资1.9亿元建设昌江大道和太坡出口路及县城街道,拓宽改造旧城区万福路、永昌路,完成环城东路一期工程,投资5000多万元兴建行政办公楼,并建设县城两个休闲购物广场、两个农贸市场。邮政通信快速发展,完成邮政、电信办公大楼的搬迁,各镇建立了移动和联通发射塔站,程控电话覆盖全县村庄85%。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突破,完成石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县维修硬化配套渠道238条,总长281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6650亩,建成人畜饮水工程360宗,建成农村沼气池3426个。投资5000万元完成农网改造工程,实现村村通电和城乡同网同价,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巨大实惠。“十五”期间我县用电量达20亿千瓦/时。

6、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十五”期间,我县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加大投资力度,投入资金3176万元改造和新建校舍面积达60717平方米。不断调整教育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施“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扎实有效。2005年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初中毛入学率达97.3%,比2000年分别增长0.1%和37.3%,高中毕业生升学率明显提高。不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建设步伐,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建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楼和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并对乌烈等11家卫生院业务用房进行新建和改造,人民群众的卫生医疗条件得到改善,全县重大疾病救治和防治能力明显增强。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得到较好落实,优生优育观念深入人心。广播、电视、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十五”期间,开通有线电视光缆可覆盖石碌及周边地区,全县建有卫星地面接收站63个,微波接收站90个,无线接收站36个,目前网络传输共收到电视节目31个。全县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到95%,入户率达80%。弘扬先进文化、打造文化精品,复刊《昌江文艺》,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二)“十五”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顾“十五”的发展历程,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是经济结构不够优化。我县一、二、三产业结构近几年虽然得到有效调整,但是还不够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还是偏大,服务业发展缓慢,需要进一步优化。

二是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经济总量小,地区发展不平衡。

三是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快,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够大。

四是可支配的财力十分有限,特别是镇级财政基础和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

五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快。

六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部分弱势群体生活困难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与机遇

(一)国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经济更加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日益明显,我国加入WTO以后,对优势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但随着对外开放的全面化、深层次化,弱势产业又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生存压力。

(二)国内环境: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扩大内需仍然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着力点。我省受区域经济组织的影响,加之粤海铁路建成通车,经济增长速度将进一步加快,总体经济实力将得到快速提升。而我县作为省扶持重点县,享受国家扶贫开发,西部大开发的部分优惠政策,将得到政策、项目、资金的扶持,这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条件。

(三)“十一五”期间是发展黄金期,面临五大发展趋势:消费结构升级、经济向质量转变、城镇化加快提供发展空间、科技进步带来新机遇、市场体制完善,这些将为我们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经济全球化增强和产业转移加快,也给我们广泛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提供机遇。

(四)“十一五”时期是矛盾凸发期,主要问题:人口居住加速,就业高压状态,人口老龄化社会的保障公共服务体制不健全,资源约束加剧面临挑战,竞争压力更大。要有忧患意识,经济快速的调整会给社会带来矛盾,因此“十一五”时期既是承先启后的阶段又是攻坚的阶段。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希望与困难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历史时期,必须牢牢抓住当前重要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发挥我县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和社会全面进步。

(五)“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实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新阶段,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海南实施“一省三地”(“一省”指生态省,“三地”指南海油气综合开发基地、国际性旅游基地和绿色农业基地)的发展目标为我们提供了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我县作为岛西工业区,既要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突破,又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随着新经济阶段的到来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十一五”期间宏观经济会出现新的趋势和特征。今后5至10年,是全县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我县将对经济结构进行长足发展的战略性调整,在改革发展中完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经济发展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在这一时期内,经济将保持快速增长的速度。我县经过“十五”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运行已基本走上新的阶段,进入了新的增长周期,在全省经济进入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时期,我县经济将实现更快更好的增长。我县有优势的资源,有明显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是土地资源丰富,是发展热带农业的黄金区域;二是矿产品种多、品位高,储量丰富,有发展资源型工业的优势;三是海岸线长,海域面积广,有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得天独厚的优势;四是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前景大;五是投资政策优惠,投资环境优化,广泛吸引外来投资者来投资建设。

第二章“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贯彻落实省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环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我县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引进固定资产投资,扩大消费需求,推进科技进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昌江。

二、指导原则

“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综合统筹,城乡互动,积极进取,挖掘潜力,促进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切实解决经济总量小的矛盾。要在创新中发展。坚持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扬创新精神,主动适应国内外经济社会的新变化,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机制,创造新的发展优势,在工作中锐意进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按照上述要求,“十一五”时期发展要坚持以下原则:

——要以开放促发展。对外开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要以更开放的心态包容变化、适应变化、把握变化。主动与国内外的惯例接轨,逐步完善开放型的经济体系,提高对外开放的吸引力。

——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昌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实力不强,要在发展和竞争中有所作为,必须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支柱产业,把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形成产业特色,努力打造具有昌江特色的经济体系。

——要坚持以人为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各项政策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经济发展的实效。

——要建立执行文化。有了好的发展目标和思路,关键是要抓落实,要培育强烈的执行理念,形成一种“设定目标、然后坚定不移地完成”的态度和行为。围绕决策、规划、执行和考核等基本执行程序,创新落实工作机制和制度,通过宣传和教育,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依托我县矿产、海洋、土地、旅游四大资源优势,按照“两条腿走路(工业和农业)、四轮驱动(旅游、海洋、畜牧、服务业)”的发展思路,坚持发展工业、扶持农业、带动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提升资源深加工水平,形成规模工业格局;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强化优质高效农业基地建设,提高产业化水平,推进农村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县城服务设施,突出旅游开发。努力打造资源工业、特色农业和休闲度假旅游三大品牌。从根本上解决“三低一小”的矛盾,努力构建和谐昌江,全面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突破,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坚定的一步,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发展道路。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经济总量。以增加经济总量为目标,做大GDP,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振兴县域经济,统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努力打造活力昌江、和谐昌江,让昌江率先从民族市县中崛起。到2010年按2005年价格计算,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5亿元,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增长1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0亿元,年均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达24.6亿元,年均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0.5亿元,年均增长17.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5亿元,年均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7亿元,年均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亿元,年均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元,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年均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把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摆在突出位置,力争使“十一五”时期成为昌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好的时期。

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竞争力增强。到2010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22:55:23,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7%。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村镇之间的发展差距得到有效控制,小城镇建设得到加强。

社会事业。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0年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调整优化农村教育布局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扩大教育供给,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加快普及高中教育步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初中生毛入学率达到98%,高中生入学达7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3‰以内,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9%。

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主要预期目标是:森林覆盖率达63%,城镇绿化覆盖率达55%,县城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水土流失治理率达92%,工业废气处理率93.7%,工业废水处理率90%。城乡环境质量改善,资源节约和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人民生活。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主要预期目标是: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比较完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000元,年均增长8%,农村人均收入3600元,年均增长9%,城镇人均住房面积22平方米。

第三章“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产品加工为龙头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机械化建设步伐。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逐步使农村面貌有明显改观。

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产业和农业内部结构,农村产业调整方向是高产、优质、高效。到2010年农业增加值达10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为22%。不断提高海洋水产和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到2010年农、林、牧、渔、服务业比重为38:4:18:38:2。

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不断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粮食和糖蔗产量,粮食、甘蔗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5万亩和15万亩,粮食种植着力推广超级水稻,提高单产。到2010年,全县超级水稻播种面积达2万亩。一是大力发展种植业,重点发展芒果、香蕉、香水菠萝、冬季瓜菜和其他名优水果,到2010年蔬菜面积达到6万亩,芒果面积巩固10万亩;香蕉面积6万亩;橡胶面积达6万亩;剑麻面积2万亩;油料面积2.5万亩。加快高效农业基地建设,建成10000亩香水菠萝基地和年产175万株香水菠萝组培育苗基地、5000亩马来西亚菠萝蜜基地。二是大力发展林业生产,到2010年利用荒山坡造林面积30万亩。三是以我县“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为契机,调整牧业产业结构,推进畜牧业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大力发展养牛、养猪、养羊等。“十一五”期间,每年每镇扶持100户年饲养10-20头养猪专业户,50户年饲养10只以上养羊专业户,20户年饲养10头以上的养牛专业户。建立一个养猪示范村,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养猪业。到2010年全县畜禽的饲养量猪56.2万头、牛9.7万头、羊14万头、家禽257万只,畜禽专业户达1194户,牧业产值达34398万元,平均年递增14%。四是大力发展渔业,加快养殖业发展,每年新造渔船50艘,每艘100吨位,400匹马力。2010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3587公顷,主要建成深水网箱养殖250组,在昌化江出海口滩涂发展文哈养殖400亩,珠碧江出海口发展花哈养殖200亩;在石碌镇扩建罗非鱼良种场250亩,在海尾三联发展高位池对虾养殖1000亩,在昌化拦肚湾海域建设潮闽带鲍鱼生态基地288亩。到2010年,全县渔业总产量达6.5万吨,年均增长8%,产值达53000万元,海水养殖面积达到610公顷,年增长10.9%,产量5255吨,年均增长9.7%。淡水养殖面积2977公顷,产量3903吨。

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完善农业标准化系统,检测系统。加强生产源头和生产过程监控,大力推行产地标识管理的产品条型码制度,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置于全方位的监督之下。大力抓好80000亩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建立危急预案,健全疫情监测预警和防疫监督体系,打造绿色产品、健康产品品牌。

继续加大科技、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广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到2010年全县农业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覆盖率达90%。进一步完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职业技术培训等服务,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种养水平。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主要以发展大力轮式拖拉机和小型拖拉机以及水稻联合收割机和水稻机动插秧机为主,2010年,农业机械化总量达到3464台。

完成新阶段扶贫开发任务。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方式为载体,积极推行“三集中”新机制,不断加大重点贫困村建设力度,组织实施王下乡移民工程,搞好移民脱贫致富的产业项目和移民新村生活设施配套建设,“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200户,1400人移民搬迁任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力争到2010年全县30个重点贫困村,农民人均收入达1732元,每家每户拥有一至二项支柱产业,有稳定的收入,贫困地区居住环境基本实现无茅草房化,人畜饮水基本实现卫生化,全面实现通水、通路、通电,逐个实现文明生态村。

推进地区协调发展,城市反哺农村,政策性资金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加快改善农村面貌,使农村人口公平享有均等化的共公服务,预防消除自然灾害,通过转移富余农村劳动力实施城镇化战略这条途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切实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西部工业重镇

要紧紧把握住省委、省政府把我县列为全省西部工业走廊—循环经济工业区的契机,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施“工业区拉动战略”和“项目推动战略”,推进工业结构不断升级,大力发展资源工业和循环经济工业,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努力提高我县工业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新兴工业县。到201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212970万元,占GDP比重达到47.2%。力争培育10亿元骨干企业2家,5亿元企业6家,1亿元企业6家。

1、加快工业区的建设步伐。昌江工业区由叉河、国投、太坡三个组团组成,三个组团的功能是:叉河工业组团以钢铁、冶炼、锂电池、钛白粉加工、橡胶加工、造纸、石英砂加工及玻璃制造,废弃物料处理等;国投组团以水泥生产、水泥制造,配重沙,建材加工等;太坡工业组团以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物流等。尽快完成县城总体规划和工业区各组团的详规编制工作,进一步整合完善优惠政策,完成工业区的通水、通电、通路、通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土地滚动开发及土地储备工作,建成工业大道和工业区重要区位道路系统及供水、垃圾工程,以县行政服务中心为窗口建立工业区“一条龙”的便捷服务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大的项目落户工业区,壮大工业区产业规模,使之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制先进,管理高效的新型工业区。

2、大力发展资源工业,突出抓好水泥工业,做强做大钢铁工业。县境内有大量高品位石灰岩和矿产资源,这对发展水泥、钢铁工业提供了巨大的潜能。一要积极推动华盛昌江水泥厂二期工程、海南国投水泥厂三期和叉河、农垦水泥厂技术改造扩建等项目建设,力争“十一五”期末水泥生产能力达到700万吨。二要抓好铁矿石深加工,在现有石碌钢铁厂的基础上实行大规模技术改造,组织引进超薄板加工项目,力争年产200万吨特种钢铁项目通过科学论证,早日上马。以水泥、钢铁为龙头,带动相关行业及衍生业的发展,拉长产业链,完成钴铜冶炼和氧化盐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锂电池技术改造。

3、大力发展循环工业经济。以优化资源利用为核心,以节能降耗,减亏增收为目标,以技术、管理为手段,实施污染预防措施,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消除和减少工业生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初步建成岛西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为主攻领域,重点发展环保型产品,形成锂电池、钴铜冶炼、浮法玻璃等产业群,积极接受国内外新技术、新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加工业,应用网络新技术。

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对建材、钢铁、橡胶等加工产业进行改造提升。

4、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产业化经营进程。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农产品深加工,重点抓好年产600吨芒果浆加工、年产5000吨香蕉粉加工、冷库1000m2,日处理260吨香蕉包装保鲜加工、年产10000吨菠萝汁加工、年产2000吨菠萝蜜脆片加工、年产尖椒粉加工等项目建设。做好海尾渔港新建水产品加工一座,年加工水产品8000吨。促进农副产品销售,增加和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

三、发展生态旅游服务业

1、生态旅游业。积极推进棋子湾滨海旅游和霸王岭森林旅游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湾一山”两个重点旅游区,积极引进大企业、大财团、高起点、高规划,努力将棋子湾建设成为集旅游、休闲度假和海上娱乐为一体的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将霸王岭逐步建设成热带生态旅游观光活动基地、海岛西部探险基地和森林公园,催生七差温泉,加快保梅岭生态公园、峨毛岭休闲山庄旅游设施建设。加强与儋州、东方、临高、白沙等市县旅游资源组合,发展岛西旅游圈,形成岛西旅游度假区。

2、服务业。破除妨碍服务业发展的观念和体制障碍,以旅游业为龙头,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在大力支持现有超市、购物中心发展壮大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完善、改善、新建一批商贸设施。“十一五”期间,在石碌镇太坡建成1个全县最大的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在保梅增设一个农贸市场、完成矿建市场、大榕树市场改造。规划建设一批住宅小区,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商贸流通服务业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化的营销方式和流通业。加快发展购物中心、配送中心、超级市场和连锁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到2010年,使我县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齐全、制度完善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商品交易市场格局。

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扩大消费需求,积极发展社区物业管理、建立管理规范服务到位,收费合理,居民满意的社区物业管理体系,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保健服务、教育服务等社区服务,大力发展中介组织,规范提高法律、会计、资产评估、工程咨询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传媒广告、文化体育、科技、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等新兴服务业,不断提高餐饮、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到2010年我县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达25个,各类商品网点2700个,各类连锁企业增加10个以上。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1、交通。加强各类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水平。一是解决行政村不通公路的问题,重点抓好“出口路”“经济路”、“通村路”的建设。到2010年全县行政村和自然村通公路率达100%,其中:公路硬化率达50%,基本消灭等外路,新建公路21.8公里,改建农村公路21.3公里。到2010年基本消灭无路面公路,公路网络技术等级有较大提高,全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763.4公里。另外,计划重建新港和大风两个渡口码头及辅助设施,搭建儋州、白沙、东方的水路通道,新建七差镇大仍村至大广坝公路工程,石碌马鞍山至白沙金波公路、海尾长山村至儋州海头公路建设,以及缩短与邻县的交通距离。主要建设矿建至水头线、叉河至大风线新建县道工程,海尾至保平线乡道,新建乌烈至纳凤线等4条乡道改建工程。完善县城道路和昌江大道建设,新建建设东路、建设西路、建设行政中心区道路、民贸三角路天桥,建成工业大道和工业区重要区位的道路系统建设。

2、水利。坚持建设与管理,防汛与抗旱,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并重,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灾和综合生产能力。尽快建成五里桥水库、青山水库,抓好石碌水库扩容工程和戈枕水库昌江灌区主干渠以及昌化江引水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固南弄水库大坝、青山水陂左渠等一批水利灌溉配套工程,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确保度汛工作。到2010年全县灌溉面积16.5万亩,新增面积5万亩。完成县城供水扩建工程和叉河供水工程,解决县城居民饮水和工业园区用水问题,组织实施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工程,使65%以上农村人口用上安全清洁的自来水。

3、电力建设。巩固农网改造成果,推进县城电网改造,加快建成供电力强,供电可靠性高的110kv电网架,确保全县的用电需求。在太坡建成35kv电站,解决太坡开发区及附近农村用电问题,建设石碌城东10kv开闭所,主供石碌城东的工厂及农村。尽快解决昌江工业区的用电问题。加快小型水电站和风能电站建设。坚持开发与利用、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合理开发水力资源,建设王下、叉河宝桥、纳凤等水电站,利用我县丰富的风能,建设昌化风能电站。

4、通信业。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合理培植”的原则,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电信、移动、联通以及其他传输网络建设,有计划地建设各种形式的宽带接入网。到2010年,将建成覆盖全县的高速率数据传输骨干网,宽带IP网、IPTV网及3G网等各种网络平台,光传输网遍布城乡,全县100%的乡镇及农场通达光缆,充分满足昌江地区对语音通讯、数据通信、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远程教学、远程视讯、会议系统、IPTV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电话普及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99%的家庭实现语音通信,50%的家庭“驶上”现代综合信息网络平台。

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正确处理“一方水土”与“一方经济”的关系。以保护和发展森林植被为中心,实施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治理,推进海边、路边、城边防护林建设,加快推进造林工程,加大推广农村沼气等生态资源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对全县天然林和珊瑚礁的保护情况检查,严肃查处破坏天然林和珊瑚礁的各类违法开发行为,实施海钢公司、国投水泥有限公司、昌江华盛水泥厂等企业采空矿区生态复垦工程,加大对石碌河、昌化江及重要江河源头及两岸和重要生态保护区域的植被保护,创新“公司+专业户+农民”的林业经营模式,抓好浆纸林的种植和低产林、残次林的更新改造。加强水利配套设施建设等。重点抓好石碌河、红林河两侧和铁路沿线绿化带建设,积极推进峨港万亩观光热带水果园建设。做好城镇绿化、美化、净化工作,积极开展以废弃物综合利用为重点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加强环保综合治理。全面完成昌化江出海口区域的土地沙漠化治理,加快植树造林种草绿化,进一步扩大森业覆盖面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到2010年,力争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3%以上,荒沙化土地治理率达98%。全面推进建设生态文明村。

进一步防治环境污染,继续巩固工业污染治理“一控双达标”成果,不断加强新建环境保护审批管理,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确保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排放标准及总量控制指标内。加快重点城镇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环保设施建设,尽快建成县城污水、垃圾处理厂,建成危险物品处置中心,解决医疗和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加快石碌河等重要河流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严格控制交通、建筑、工业、娱乐等噪声等环境噪声污染。加强海洋环境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新的经济开发对近岸海域的水质污染,保证近岸海域水质达到Ⅱ类海水水质标准。到2010年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45%、城镇集中垃圾处理率达90%。

六、推进小城镇建设

继续推进小城镇建设,明确推进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主体形态和空间布局三个基本问题,以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并逐步定居为核心,逐步将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通过立足长远,着眼农民下一代、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改革体制、完善保障为重点,推进城镇化建设。建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我县特色的城镇经济,建成中心城市,辐射力强,各小城镇布局合理,分工协作,促进全县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采取引导各类企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合理聚集策略,提高非农业人口比重和城镇化水平,做好全县小城镇规划编制,加大小城镇环境治理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开拓小城镇建设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十一五”期间,建立和完善政府土地储备制度,力争完成3000亩城市建设用地储备任务。要把基础条件好、发展后劲足的石碌、昌化、叉河、乌烈、十月田、海尾等镇培育为小城镇建设的重点示范镇,全面推进全县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强小城镇水、路、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注重主要街区道路的硬化、绿化,突出地域特色,逐步形成一街一景,一镇一特色的城镇格局,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目标:环境综合治理达到省下达的标准,城镇化水平平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到201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5%。

七、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扩大开放和体制创新能力

在妥善安置职工的前提下,加快粮食、供销、商贸和医药等企业改制步伐,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鼓励非公有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组重,尽快引进省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参与海钢公司的重组改革,优化产权结构,全面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地方性和行政规章,取消一切歧视性政策和规定。放开市场准入,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公共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进入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领域。

进一步扩大对放开放。积极参与“海南大特区与大都市互动合作计划”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加强与港、澳、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开展对长江三角、环渤海经济带的招商引资工作,切实扩大开放的立足点放在招商引资上,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切实做好昌江工业园区的土地征用和储备工作,加强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参与区域商品、资金、技术、人才的交流和合作,找准产业优势,实行市场优化运作,实现合作的双方共赢,主动接收广东等地区高水平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转移,利用我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状态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加快发展钢铁、水泥、石英砂、铜钴冶炼,钴酸锂电池、镁制品、蔗渣纤维、人工造板和新型建材等产业。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加强对外来投资企业的后期跟踪服务,做好“安商、亲商工作”,发挥“以外引外,以商招商”的作用,争取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到昌江工业区落地、开花、结果。

深化政府管理和财政体制改革。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到以市场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强化,真正建立起服务型政府。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和手段,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完善宏观调控,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清理行政许可力度。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继续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制,简化审批手续,加大开放投资领域的力度,真正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化,构建“阳光”政府。加强电子政务信息建设,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培训,切实提高公务员素质,在公务员队伍中倡导执行文化。

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明确财政支出责任,完善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建立财政支农框架,新增财力重点向解决“三农”问题倾斜、向公共卫生、扩大就业、社会保障和加大劳动力培训等方面倾斜。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实行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的责职分离,对重点部门、行业和专项资金实行审计,加强审计监督,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八、关注民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构建和谐昌江

科技事业。走科技兴县和人才强县之路,坚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并重,引进推广新技术和先进运用技术,加大科技知识普及力度,建立全社会科技普及网络。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十一五”期间,积极发展海洋、新材料、新能源技术、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作用强,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业。2010年全县农业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覆盖率达90%,农作物优良品种达95%,力争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效益率达65%以上。在科技队伍建设上,重点抓好技术创新、科学研究、科技企业家与科技管理、科技中介四支队伍的建设。

教育事业。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并建立镇政府管理新体制,调整优化农村教育布局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扩大教育供给,继续抓好中小学校舍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在巩固“两基”教育的基础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加快普及高中教育的步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鼓励和引进社会资金参与义务教育办学。到2010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能按时入学,在校生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8%,在校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全县农村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70%,为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在昌江中学开办2个民族寄宿班,2006年县民族中学及2008年乌烈中学复办高中部。全县60%以上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文体广电事业。增加投入,加强文体广电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建成昌江文化休闲娱乐中心、广播电视综合楼和博物馆馆会,搬迁广播电视发射塔,购置新发射机,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8%以上。在县城石碌抓好游泳池、体育馆、业余体校建设,增设城乡居民小区体育活动设施,改革体制,引入竞争,吸引多元化投资培育文化产业,实施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发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村镇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军歌的艺术保护、收集、整理和推广,深入挖掘和展示黎族传统文化,倡导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城乡居民文化素质和强身健体的的文化氛围。

卫生事业。构建城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改革合理分工、相互合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完成县城六个社区服务建设,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保险合作医疗,80%以上的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加强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到2010年县城有一所达到相应建设标准的中医医院、乡镇中医院50%设有中医科、村卫生室80%能够提供中医药适用技术。积极实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建立健全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建成县中医院综合大楼,县保健活动中心和公共卫生紧急救援指挥中心,皮肤性病防治所,实现镇卫生院业务用房、专业设备、技术人员三配套的目标,每个行政村拥有一所能够提供公共服务的卫生室,每个镇卫生院配备X光机、B超机和心电图各一台,增强服务功能,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传染病预警系统,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计划生育。继续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主要任务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十一五”期间,符合法定生育率保持在9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3‰以内,到2010年,常住总人口控制在26万以内。

扩大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鼓励企业扩大用工,增加就业网点,千方百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农民工职业培训,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就业总量增加,就业结构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就业者素质普遍提高的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县2010年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人。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完善城镇从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全面实现省级统筹,对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的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基金实行分帐管理,全面实行指纹认定社会化管理服务,继续完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促进医疗保险的健康发展,逐步建立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大力促进再就业,逐步实现失业保险实行省级调剂应急制度,加强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市和农村人口救助补助标准。继续发展民政事业,积极推进社会福利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