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05:03:23

按劳分配范文篇1

在劳动力商品化之后,如果完全按照商品经济中等价交换的原则,那么,劳动者的工资不再是按劳分配所得,而是在流通领域内靠出卖劳动力所得,其实质是劳动力的价格,即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因此,在劳动力商品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一方面要承认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另一方面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一个时期以来,有的作者撰文提出了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观点。其实,二者名同实异,区别是明显的:

首先,本质内容不同。按劳分配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所构想的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它是指在社会总产品作了各种必要的扣除以后,归劳动者消费的消费资料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这个统一尺度进行分配的一种分配制度;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则是指劳动者出卖劳动力所得的工资,其实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它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其次,受制约的因素不同。按劳分配的工资以企业经济效益高低为转移,其上浮不受劳动力价值的限制;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工资即劳动力的价格,在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下,围绕劳动力价值上下波动,其上浮受劳动力价值的限制。

再次,实现的环节不同。按劳分配是在分配环节上实现的,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在生产经营之后依企业经济效益情况而定;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在交换环节上实现的,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在劳动力买卖时就已决定。企业经济效益再好,原则上已与劳动者的收入无关。

按劳分配范文篇2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形式。坚持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党的十六大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指出要“确定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至此,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在我国确立并全面实施。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人们对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关系争论不休,我们将其大体分为“同一论”和“不同论”两种观点。“不同论”认为,按劳分配方式和按劳动要素分配方式具有不同的理论渊源和适应条件。按劳分配适合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所有制形态,按劳动要素分配适合于非公有制的所有制形态,因此,我国的公有制企业、国有单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而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单位实行的是按劳动要素分配。“同一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然存在着劳动要素市场,不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劳动要素分配,本质上都是按劳动价值分配,即按市场评价的劳动贡献分配,无论在国企还是私企的工资,两者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劳动获得报酬,而作为报酬形式的工资都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应当说,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实施情况看,“同一论”确实有更多的实证支持。公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显然不能作为区别按劳分配还是按劳动要素分配的标准。理由如此:(1)无论是公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都处于一个市场展开竞争,市场机制对两者所发挥的作用相同。在市场面前,两者都有同样的利润最大化追求。以此为出发点,两者都有压低劳动者工资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倾向,但实际上是否可行,不仅取决于劳动力的供求关系,还要受到国家政策如最低工资法的制约。(2)无论是公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劳动者追求劳动报酬最大化的行为相同。劳动者可以自由流动,可以退出国企进入私企,也可以相反,劳动力的价格受行业工资水平行情的制约,说到底取决于现实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所有劳动者追求报酬最大化的结果,必然导致工资率的平均化,即在其他条件既定时,劳动者付出的脑力与体力相同,所得的劳动报酬大致相等。(3)无论是公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劳动者获得工资报酬的依据都是劳动,两种所有制企业都是根据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和企业效益对其支付工资的,在企业内部劳动者参与分配的尺度就是劳动,就是“按劳分配”,至于在不同的企业之间,属于不同企业的劳动者提供了同等的劳动,但分配的报酬有高有低,那是因为企业的市场表现不同或者说企业效益不同。总之,劳动者工资的多少要依据劳动多少和企业效益而定。所以不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劳动要素分配,其本质都是通过劳动要素获得报酬,是劳动力产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既然按要素分配也包含了按劳动要素分配,并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具有“同一性”的特征。为什么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不直接界定为按要素分配,而却要提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呢?对此,我们有以下理解:(1)为了突出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特点。在收入分配史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是两种根本性质不同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前提是公有制,按要素分配是以私有制或不同所有制存在为前提,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基础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所以对应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如前所述,我们不能机械地理解所有制和分配方式的对应关系,认为劳动者在公有制的所得是按劳分配的结果,在私营、外企中的所得是按劳动力价值获得的报酬,这样也无法解释在国有经济参与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报酬究竟是按劳分配所得还是按要素分配所得。只要我们的社会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也就不能放弃按劳分配的主体分配方式。这正是我们和西方资本主义完全按要素分配的区别所在。(2)为了强调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政治经济地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劳动者处于主人翁地位,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由此决定了在分配上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虽然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都要以劳动作为分配依据,但对劳动者的地位评价是不同的。按劳分配强化的是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要素分配只能处于从属的地位。按生产要素分配强化的是所有要素所有者的经济利益,体现的是要素所有者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作用,但各种要素所有者的作用是等量齐观的。(3)为了防止按要素分配中劳动者收入的减少。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势必拓宽社会不同阶层收入的来源渠道,将对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因为,在我国劳动力价格便宜,而资本等其他要素价格昂贵,市场的作用必将使资本等要素所有者和劳动群众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强调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对劳动收入有明确的倾斜,对市场分配作出必要调节。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能够缓解非劳动要素参与价值分配后所引起的分配不公和过于悬殊的收入差别,防止两极分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实质:按劳分配为主体突出了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制度特征,强调了劳动者在社会政治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强调了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应当得到充分保障。强调按劳分配为主体,说明我们这个社会不应该对劳动者进行剥夺,不应该使其大批失业,沦为无产者,而应该抑制资本收入的过快增长,阻止劳动收入的相对下降,使劳动者的收入逐步得到提高,并逐步富裕起来。也就是说,对各种要素所有者的利益分配要向劳动者倾斜。按劳分配为主体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一大特色,也是区别于资本主义按要素分配方式的关键所在。

2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真正落实

观察近几年来我国收入分配状况,可以明显看到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并未真正得到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例过小。据学者研究,目前在中国的GDP中,政府财政和预算外、制度外收费拿走了40%,企业资本拿走了40~45%,工人农民仅获15~20%。在美国劳动所得能占到GDP的60%;瑞典的劳动所得与资本所得的比例为3:1甚至4:1,即劳动所得大大超过资本所得,而中国正好相反,为1:2~3。另外,在中国,劳动所得在GDP中的比例也呈下降趋势。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数据,从2000年至2005年,中国人均产出增长63.4%,而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却从12%下降为10.91%,延续了1980年以来不断下降的趋势。面对这些严峻的数据显示,我们恐怕不能说落实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收入分配政策。(2)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保障。近10年来,劳动者权益受损现象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由于劳动力的充分供给,劳动者弱势群体地位十分突出。在一些企业,雇员完全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分配问题完全由雇主说了算,职工劳动权益被严重损害,如有的企业违反劳动法,搞野蛮管理,侵犯其人身自由,任意延长劳动时间,克扣工人工资,随意解雇工人。企业缺乏对雇员的基本保障和正常晋职、晋级机会。在我国劳资相互制衔的机制没有建立,强势群体主导契约的制订,要素价格机制扭曲,使得正式的制度更加有利于增加强势群体的收入,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3)广大劳动者成为现行分配制度下利益受损者。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来,确实调动了要素所有者贡献要素的积极性,知识要素、技术要素、资本要素、管理要素据其贡献获得了应有的回报,一大批相应要素的所有者迅速崛起,成为当代社会精英和先富起来的人。应当说,是制度安排为他们提供了先富的机会,他们的贡献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增进了社会福利,“先富”是对他们贡献的嘉奖。但是,作为劳动要素的所有者,获得按劳分配合理收入的权利却受到不应有的损害。在城市,存在大规模的下岗失业人群,“九五”期间全国城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减少3159万人,城镇集体单位减少1648万人,两者合计减少4807万人,这相当一个韩国的总人口。在农村,农民农业收入因农产品价格水平持续4年下降(总计下降22%)而遭受很大损失,估计在3000-4000亿元;与此同时,农民各种税费负担越来越重,大大降低了广大农民的福利。改革产生出一大批受益者,但也制造出人数规模较大的利益受损者。在近几年对中国市民的调查中,国有企业工人和农民这两个中国社会的最基本的群体,均自认为和被认为是收益最少的。根据中科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近几年对全国60多个城市2000多居民的抽样调查,1997至1999连续三年,市民们都认为在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小的群体,一是国有企业工人,第二是务农农民;而企业工人和务农农民正是庞大的劳动者队伍的主体,如果分配制度的设计和实施侵害了他们的利益,将会极大地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3关于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对策建议

在劳动力供给十分充分、资本等要素稀缺的前提下,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肯定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和各个阶层分化,作为弱势群体的劳动者收入水平相对下降,作为强势群体的资本所有者收入水平大幅度上升。只有政府有意愿或有意识地在全社会调整收入分配,发挥弥补市场缺陷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扭转劳动者在社会分配中的不利地位,保障广大劳动群众的正当权益,使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3.1落实最低工资制度

2004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最低工资规定》,但执行的情况并不乐观。按照国家的要求,也是世界上最通用的办法——“社会平均工资法”,月最低工资应该是月平均工资的40—60%话,目前没有任何一个省份达到了这个要求。”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网站上可以查询到《200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月最低工资标准》,据统计显示:深圳实行810元/月的最低工资标准,是省市最低工资标准中最高的一个地区。而深圳2006年月平均工资是2926元,最低工资仅占到了月平均工资的27.7%;2007年,深圳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850元/月,也只占到2006年月平均工资的29%,仍未达到国家规定占比的最低限度。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在今后一个时期,加大《最低工资规定》的落实力度。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买方处于强势地位的情况下,要推行并完善劳动力的工资干预制度,劳动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工资分配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虽然经济学界对这一作法有争议,但我们认为在当前公平原则受到严重扭曲的情况下,这一作法无可厚非。从经济政策运用角度看,当重要的产品或要素交易价格长期低迷而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时,政府实行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策,不仅必要而且可行。美国就曾多次运用支持价格政策保护农户利益,对于低收入工人也实行过最低工资线政策。资本主义国家尚且能通过经济政策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理应做得更好。我们认为,从资本所有者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提高劳动报酬,总体来讲,不仅不会影响他们投资的积极性,而且还会形成双方的长期合作关系,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长远利益。

3.2调整资本与劳动的价值比例,从根本上改变劳动在分配中弱势地位

造成资本收入高而劳动收入低的重要原因,在于资本与劳动价值的比例关系很不合理。特别是当这种关系反映在对剩余索取权的分配上时,呈现出资本绝对强势,而劳动绝对弱势,在大量中小企业中剩余几乎全被资本获取,而劳动几乎一无所获。要调整资本与劳动价值的比例关系,首先,应从改变观念入手,重新认识人的价值,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回报。其次,在政策层面上要研究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相对比例的合理水平。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说,这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此处不能全面深入探讨,只能提出一个粗略的分析框架:(1)对资本收入来说,经济学中一般用资本收益率来衡量资本报酬。我们认为,我国当前资本收益率不能完全反映资本使用效率,存在资本压榨劳动的成份,应予以剔除,将其放在可供分配的剩余中。在政策研制时,企业资本收益率应以行业平均利润率为参照进行核算。(2)对劳动收入来说,其确定的难度较大。其原因,一是员工工资作为成本列支,不属于利润分配范畴,由市场供求决定,极易被压低;二是目前对人力资本价值及其存量在会计上还无法核算,其如何取得与资本价值平等的地位参与剩余索取权的分配也就缺乏基本参照系。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可以先行做到的是:提高工资总额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增加职工在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关于企业剩余的再分配,对那些未实行职工持股的企业要尽快推行职工持股制度。在此之前,可以按职工工资总额确定一个比例给员工分配一定剩余。至于如何确定这个比例以及工资总额提高到什么程度,可根据不同行业由双方谈判决定,总的要求是提高劳动收入,总的原则是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和积极性都应得到保护。

3.3以实现劳动力产权为基础加快建立职工持股制度

实现劳动力产权,就是要在承认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重要组成部分的前提下,确立劳动者分享一部分剩余价值的权力。要通过建立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职工持股制度实现劳动者对剩余价值的分享。职工持股应具有广泛性,无论是国有经济还是非国有经济,持股职工应包括广大劳动者。通过职工持股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参与感和责任感,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让普通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共享利益,这样才能保证广大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公地位。

3.4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收入再分配制度

政府要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社会的安全网,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要面向城市每一位居民,而且要面向进城民工和广大农民兄弟,对城镇下岗职工、企业不景气的低收入职工等弱势群体要重点关注。要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再分配政策缓解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特别是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要切实关心广大老职工的过去劳动补偿问题,并将这一问题的解决制度化,以真正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利益。

3.5加强对资本雇佣劳动关系管理,在企业中形成关怀雇工社会责任意识

劳资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劳资关系的和谐是最大的和谐。劳资矛盾和冲突已成为我国企业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几乎无人否认,劳资关系目前在中国是最应受到关注,最应该下大力气进行调整与纠正的。目前,各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包括私营经济的热情很高,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已占据半壁河山。但发展私营经济不能放松必要的规则管理,更不能对劳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在这方面政府要确实负起责任来。要对劳资关系制订必要的行为准则,规范和约束雇主的行为。对雇主侵犯雇工权益的现象要作出严肃处理。同时,还应强化雇主的社会责任意识。雇主作为财富积累较多的一方,在市场经济中处于优势、强势地位,对社会具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比如,依法自觉纳税、诚实守信;在遇到大的灾害时,积极向社会捐助,回报社会;在雇工遇到特殊困难时,主动关心,倾力帮助等。这些虽不能通过制度强制实行,但政府应当通过积极引导和制度激励,在我国的企业界形成关怀雇员、服务社会的高尚的社会责任意识,这也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胡鞍钢.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J].战略与管理,2002,(3).

[2]迟福林.中国职工持股规范运作与制度设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葛守昆.劳动主体拓展与劳动价值理论的深化[J].江海学刊,2002,(1).

[4]张作云,陆燕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体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王振中.市场经济的分配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按劳分配范文篇3

【关键词】按劳分配内涵按劳分配依据按劳分配主体按劳分配对象按劳分配因素及其实现形式按劳分配指导原则

我党修改“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提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发展和深化。我们认识我国当前的按劳分配问题,也必须从这一最基本的国情入手。这样,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此,本人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谈几点认识,以求教于同行。

一、按劳分配的依据

按劳分配的依据指的是生产方式的性质。马克思把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与分配方式相联系,认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是参与分配的前提和依据,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为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他在《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表述的按劳分配,强调的是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中,按劳动量进行生活资料的分配。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只有社会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劳动者的劳动可以直接转化为社会劳动,才能实现按劳分配。劳动者直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由这种生产条件分配结果所决定,劳动者个人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没有差别,因此,对劳动者个人而言,生产资料占有已失去了作为分配依据的意义,而是以劳动这一要素作为分配的依据。

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生产方式中,实行的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即使是公有制,也还是处在较低发展阶段。所以,全体劳动者直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这一前提条件并不存在。由于生产方式性质的不同,按劳分配的性质也就不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劳动者个人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是有差别的,生产资料占有状况本身对个人分配而言是一种有意义的依据。因此在按劳分配之外,还需有按要素分配,即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既然生产要素是价值生产的条件,那么就应当参与价值分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大,科学技术、经营能力、知识、信息、创新能力等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成为价值生产的条件,它们也自然成为分配的依据。要素所有者凭借对参与价值生产的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而参与分配,这是我国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中的重要分配方式。社会经济越是向前发展,这种分配方式就将体现得越充分。

二、按劳分配的主体

分配的主体是谁?即由“谁”来进行分配?按照经典著作的理解,按劳分配是由国家进行的,因为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条件下,国家实际上是一个大企业,不同的职工在不同的工厂里,是国家这个大企业的一分子。每个职工都是平等的,因而国家可以对每个职工的“劳”进行分配。

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家不断向公有制企业放权,最终使他们成为独立的法人。国家进行按劳分配,面对的不再是职工个体,而是企业。按劳分配的“劳”首先面对的是企业的“劳”。在这种情况下,按劳分配主体就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国家通过宏观管理这只“手”,市场通过“看不见的手”,共同对企业进行按劳分配;另一方面,企业对职工也要进行按劳分配。

国家依然掌握着对企业进行分配的相当大一部分权力。国家通过财政政策,抑制企业其他要素参与分配的比例,提高企业劳动要素参与分配的比例,对那些吸收劳动力数量多、质量高的企业实行某种倾斜政策,等等,都体现国家对企业在进行按劳分配。

市场通过“看不见的手”对企业进行分配,本质上是对产品(服务)进行分配。也就是说,是按劳动成果进行分配。当然,由于劳动成果有一个是否被市场接受的问题,市场进行的“按劳分配”包含变量也较多。但是,我们所说的劳动是有效劳动,那些不被市场接受的劳动成果,实际上是无效的。无效的劳动或劳动成果不能参与分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如果排除其他因素,将市场界定为一种理想状态,那么可以说,市场对企业进行的按劳分配是最充分的。

企业对职工进行的按劳分配,是在扣除了马克思所说的全部扣除,再扣除其他要素参与分配的份额之后进行的。不同的企业可能采用不同的分配方式;计件、计时、奖金可以同时采用。

因此,按劳分配的主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存在于微观、宏观和中观领域,它们在不同的方面对每个职工的“劳”进行分配。

三、按劳分配的对象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学说中,分配对象是个人生活消费品。这一理论的提出是以生产资料全部由整个社会所直接占有,劳动者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为前提的。马克思设想,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实行产品经济制度,消灭商品,消灭价值,消灭剩余价值,因而也就不存在任何价值分配问题,对劳动者个人所分配的只能是实物形式——个人消费品。正是基于生产资料全部由整个社会所直接占有、劳动者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的认识,劳动者个人所分配的才只能是生活消费资料。一旦离开了这个前提条件,按劳分配的分配对象将会随之发生变化。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按劳分配对象之所以只限于个人生活消费品的分配,主要是因为它设想的社会主义要求由社会完全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它不允许个人收入除了用于生活消费以外还有剩余转化为资本。因此,国民收入首先由政府分割为积累、公共消费和个人消费,然后对个人生活消费品再实行按劳分配。

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生产方式中,货币工资不仅仅用于购买个人消费品,也可以进行投资,如购买股票、债券等,也可以用于购买生产资料或流通资料,组织生产或流通,创办企业等非生活消费性支出。尤其是现在,剩余价值理念逐步被人们所认可,人们日益重视和讲求剩余价值;劳动者进行经营劳动和生产劳动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不仅仅是实现劳动力价值即劳动力价值耗费的补偿v,而且是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劳动力价值的增值m;不但可以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而且还有权决定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

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依据劳动者提供给企业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剩余价值分配,这是按劳分配;二是依据劳动者投入企业资本股份按比例分享剩余价值,但这是按资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原则在新价值分配过程中的作用层次有两个:一是对劳动者的劳动力付出的补偿费v实行按劳分配;二是对剩余价值m的一部分实行按劳分配。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分配对象包括劳动者劳动力付出的补偿费v和剩余价值m的一部分两个方面内容。这样,按劳分配对象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生产方式中,它不仅包括个人生活消费品的分配,而且还包括有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劳动力价值的增值m的分配。四、按劳分配的因素及其实现形式

传统的按劳分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取决于可分配的个人消费品数量;二是取决于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

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生产方式条件下,一方面,这两个因素在量的规定上都与过去设想的和实现的不同。直接分配的不是个人消费品数量,而是用货币工资表现的个人消费品价值;企业职工提供的劳动量是以其实现的社会劳动量作为分配尺度的,而不是以自然劳动时间计量。另一方面,由于工人的劳动、资本、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活动和技术人员的技术是企业进行生产的四大要素,它们都涉及到要素报酬平等问题,都必须通过收入分配方式去体现和实现,因此,按劳分配取决的因素越来越多,除这两个因素之外,还包括劳动力价值、劳动年限、劳动岗位、劳动质量、劳动收益、劳动效益、劳动力支出的多重因素、劳动力的支出质量和使用效果,等等。这些都是按劳分配因素的转换形式。

与此相适应,按劳分配实现形式也发生相应发生变化。这主要表现为:适应于劳动力付出的价值补偿v的分配领域中的按劳动力价值分配;适应于按部就班岗位以及劳动绩效计量无法妥善解决的分配领域中的按劳动时间分配;适应于企业稳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人才的分配领域中的按劳动年限分配;适应于不同岗位对企业贡献度差异明显的分配领域中的按劳动岗位分配;适应于企业产品供不应求或供求基本平衡的分配领域中的按劳动数量分配;适应于产品质量不够稳定而对企业产品销售负面影响较大的分配领域中的按劳动质量分配;适应于营业收入利润率较高、销售收入利润率较高的分配领域中的按劳动收益分配;适应于盈利水平较高且竞争激烈企业的分配领域中的按劳动效益分配;适应于非竞争性企业的分配领域中的按劳动力支出的多重因素分配;适应于劳动岗位贡献差异较大、技能贡献差异较大、劳动成果差异较大的分配领域中的按劳动力的支出质量和使用效果分配,等等。

五、按劳分配的给付指导原则

“按劳分配”无疑应该成为最基本的劳动收入分配原则,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生产方式中有的情况下,也难以立杆见影,它只是作为一种给付指导原则发生作用。

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之间的职工,即使其付出的劳动是相同的,甚至其劳动成果也是相同的,但所获得的分配却不相同。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甲厂的高级工程师的收入还不如乙厂的工人,丙厂的劳模的所得还不如丁厂的守门人。在不同地区之间这种现象也很普遍。这种现象存在有其合理性,因为从社会角度来看,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之间的相同劳动及相同的劳动成果,毕竟是平等的。但从公有制的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之间的职工比,获得的分配却不相同,这毕竟是憾事。这种现象只能随着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完善,职工自由流动,而逐步得以缓解以至解决。这时,按劳分配就是作为一种给付指导原则来发挥作用。

还如,企业的“团队生产”的特点以及产出相对于努力程度的滞后性,个人劳动有时难以观测和计量,从而造成“按劳分配”计量的困难。有时劳动者的努力与劳动成果的相关性并不强;在许多时候,技术条件、资源条件、设备状况等比劳动者的努力程度更为重要;服务性、创造性活动和管理活动无法计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他与个人魅力、能力有关的许多活动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对他们劳动的评价就有相当主观的色彩。而且,在社会化大生产中,个人付出劳动不一定能形成整体有效劳动。简而言之,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只能采用大致、接近的概念来度量劳动的质与量,甚至有时要做到大致、接近都非常困难。同样,这些现象也是按劳分配中存在的憾事,但它们还是得以“按劳分配”作为报酬的尺度。这时,按劳分配同样是作为一种给付指导原则发挥作用。

当然,这些认识,只是基于公有制企业和公有制单位领域。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社会或是全领域而言,按劳分配”不只是一种具体的付酬尺度,而只是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一种发展趋势。它的最终完全实现要通过我们无数代人艰辛努力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卫兴华:《经济理论是非三探》,《中国改革报》,2003年3月31日。

按劳分配范文篇4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收入分配既是理论热点问题,也是具体实践问题。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须结合起来。两者统一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其意义不仅在于可更好地理解按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更在于能有效协调劳动者的积极性与促进企业资本保值增值。

一、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的科学含义

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形成了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体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仅有助于认识劳动价值论本质,它还为人们批判庸俗经济学的价值观,特别是要素价值论提供了决定性的方法论。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的具体运用。笔者认为,无论按劳分配中的“劳”如何界定,按劳分配反映的都是劳动者自身的劳动报酬与其劳动成果之间的关系,劳动者个人收人的大小与其他劳动支出所形成的有效劳动成果的多少紧密相连。公有制条件下的按劳分配有两层含义,第一,除了提供劳动,个人不能以其他任何权利参与产品分配,这是所谓“不劳动不得”的意思;第二,按照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因此,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社会大多数劳动者依按劳分配原则获得个人收人;劳动者的劳动收人是其收人的主体,其他收人(如股息、利息收人等)不是主要的。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能不时按要素分配给予高度重视。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要素分配的内在逻辑

(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区分价值与财富、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生产资料所有者与劳动者具有差异性,劳动也不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源泉。劳动只有跟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相结合,劳动才有凝结的对象,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才能生产出财富。只有生产出财富后才谈得上收人的分配问题。既然生产是不同生产要素相互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有分享经济成果(财富)的权利。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一样,都有分享经济成果(财富)的权利,但都不能独占全部经济成果。当然,按生产要素分配,不能由此直接导出所谓要素价值论。

价值的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基础,但不是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按劳分配不只要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依据,且还应该由所有制、劳动的性质和生产力状况所决定。

长期以来,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上一直排斥按生产要素分配。由此造成的后果是资金、土地、设备等生产条件由个别企业无偿占有和使用,闲置或低效使用的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的流动,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使劳动者产生了“收人幻觉”即一切个人收入仅表现为狭义劳动的收入,极易造成收入扩张和消费膨胀。随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方针的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利益主体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单一的按劳分配已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除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投人的数量、质量以及它们配置和使用的优化程度,也极大地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社会财富(生产成果)的多少。因此,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运用效率角度看,必须承认并允许除劳动外的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二)按要素分配能解决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面临的激励问题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资源的合理配置就是通过这种经济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实现的。分配关系包含着资源配置,这是理解按要素分配方式历史意义的一个关键。分配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基于所有权的分配关系,分配关系是否使资源能够实现合理配置,是否有利于发挥各种资源的效益,最根本的就在于这种所有权关系在社会经济的运行中是否提供了一种利益动机或一种利益调节机制,是否使这一利益成为合法性要求。

合理分配就是找到一种恰当的标准,使劳动力的所有者即劳动者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合理分享经济成果。这种分享不仅能恰当地分享当期的“蛋糕”(经济成果),而且还要能够激励人们把以后的“蛋糕”做得更大更好。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这样一种恰当的标准。

按生产要素分配依据的是各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投人的比例和贡献大小分享经济成果。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只要要素价格能正确反映要素对企业收益的贡献大小和稀缺程度,市场就能迅速正确有效地配置各种要素,既体现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真实作用,又促进稀缺程度大的要素增加供给,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如果不按生产要素分配,市场就难以对资源起基础性配置作用,市场经济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三、用人力资本产权统一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

(一)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产权

提到资本,人们往往把它与物质资本联系起来,其实人的劳动能力也是一种资本。首先,劳动力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即当劳动力被使用的时候,它会比自身所具有的价值、比它所消耗的价值生产出更多的价值。也就是说,它具有带来剩余价值或利润的能力。其次,劳动者在让渡自己的劳动力商品时,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劳动力对劳动者来说,一方面是使用权商品,另一方面是所有权资本。第三,劳动力使用权的让渡具有预付性质,在劳动者得到劳动力使用权商品的价格之前一直为买者提供这种信贷,这正如货币资本的让渡一样。因此,我们可以把劳动力看成是一种既可以保值又可以增殖的资本商品,即人力资本。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凝固在劳动者身上的生产要素,它具体表现为劳动者的体力、智力、知识、技能、经验、组织管理水平等,它提岁寸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如教育、培训、保健等)的产物。人力资本产权指的是劳动者作为其人力资本所有者时的行为权,也就是劳动者在生产总过程中受益或受损的行为权。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既要考虑到人力资本的特性,又要考虑到这样的界定应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率。因此,人力资本产权是一种既有动力、又有压力的激励制度,它可以促使劳资双方合作博奕、分享剩余,从而妥善处理激励间题,协调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与企业资本保值增值之间的关系。

(二)用人力资本产权统一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特殊的合约,从理论上证明了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可以理解为马克思意义上的剩余价值)的可能性。该理论认为,既然企业中的劳动者与股东等一样把自己的体力与智力作为资本投入企业,那么他就不仅应获得相当于要素价格的固定收人,还应拥有对投资风险的补偿及对自己产权权益的保护。

当今经济发达国家企业组织实行的员工持股计划、利润分享制和收益分享制已在实践上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在分享制发展的广度方面,日本到1988年发展到91%,美国在30%以上:在分享制发展的深度方面,日本员工分享额占公司利润的比重在42%一67%之间,而美国经理人员的报酬结构中,固定工资、年末奖金和股票选择权的比例大体在4:3:3左右。这表明,人力资本所有者作为企业财富的真正创造者这一内在本质在企业产权契约关系上的逐步体现。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不仅和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统一的,而且对于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由此可见,劳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投人的比例和贡献可以用劳动者的人力资本产权的大小来衡量。从而,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也是按人力资本产权分配。因此,假如我们把按劳分配理解为按劳动者的人力资本产权分配,那么,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就己包含了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也就实现了有机结合,而不是以往的“二张皮”。这种有机结合,不再是板块式,而是兼容或渗透式的。例如,若某一职工既是企业的劳动者,又是企业的出资者,那么他可以以双重身份获得双重收益。按劳分配对劳动者个人而言,是个人收人水平和个人收人差别的确定问题;对劳动者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关系来说,则是功能性收人分配的比例问题。

按人力资本产权分配的实质是按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及其所有权分配,由于劳动力商品使用权与其所有权的分离,因而它的实现包括两个层次:第一,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即按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分配,劳动者得到劳动力消耗的补偿性收人,由此实现其劳动力商品使用权。它是“事先分配”,在此对它发生作用的是商品流通的交换规律。第二,按劳动力要素的所有权即财产关系或按人力资本产权收益来分配,是劳动力所有权在价值剩余中的真正实现。它是“事后分配”,这实际上是对第一层次—事先分配的劳动收人的矫正和补充,当然不排除事后分配的收人大于事先分配的收人量。

四、按人力资本产权分配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践意义

(一)可以更好地理解按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而在《建议》中写进这段话的直接原因是“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直接目的是为“深化收人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提供基本层次的理论依据。

计划经济下的大锅饭、平均主义,曾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这主要是由于将按劳分配简单地理解为以时间长短计量劳动,把高科技劳动与管理劳动与一般劳动等量齐观,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实行年薪制、期权制等,在理论上就难以找到依据。但马克思早就指出:“一旦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财富的巨大源泉,劳动时间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财富的尺度。”同时,劳动者“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如果从人力资本产权角度,承认高科技劳动与管理劳动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那将是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深化。这样,就既能从理论上确立新体制的科学依据,又能从实践上制定切乎实际的合理分配政策,使分配份额与经济效益挂钩。例如对企业主要领导和科技骨干采用年薪制、期权制等等,以更好地调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劳动者的积极性,力争创造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将会发挥不可估量的影响。公务员之家

(二)能有效协调劳动者积极性与企业资本保值增值之间的关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的收人包括工资和福利。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直接规定相当低的工资收人,并且工资不随企业盈亏而变化,希望以此来保证企业资本(国有资产)的收益。由此,人力资本产权出现了错位:职工本来只是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应获得的是人力资本产权对应的那部分收人,没有理由以所有者身份直接分享收益,获得福利收人,而且福利收人相对工资收人来说相当高,并且国家难以严格控制。这部分以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形式获得福利收人虽然数量大,却无法起到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的作用。故这种分配格局不可避免会造成激励不足,抑制了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此。

在改革过程中,我国实行过“放权让利”,进行过多种形式的国有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企业资本保值增值与劳动者积极性之间的矛盾一直无法较好地协调。这其中固然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等问题,但是,没有合理界定和实现人力资本产权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劳动者人力资本产权得不到合理界定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国有企业的职工(包括普通劳动者和经营者)没有明确的剩余索取权。职工如果没有明确的剩余索取权,不仅没有扩大生产、努力工作的激励,而且还会千方百计地侵蚀剩余,将其消费掉、糟蹋掉或流失掉,不能有效地变成资产积累。在改革中,职工由于无法形成长期的制度预期,也加剧了职工行为的短期化。

按劳分配范文篇5

【摘要题】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正文】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践发展的合乎逻辑的必然要求;而按劳分配,又是多年来公认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这样,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就成为现阶段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中一个基本问题。周为民、陆宁二位在《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从马克思的逻辑来看》(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11期全文转载,以下简称“周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其最终结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是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按劳分配因市场关系而转化为按要素分配”的基本观点,是颇值得研究的。

一、马克思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观点

我们要讨论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生产要素、什么是分配、什么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既然周文是“从马克思的逻辑来看”的,相关讨论也都是从马克思经济学“范式”展开的,我们就从马克思的有关基本观点入手展开分析。

(一)马克思对分配概念给予的科学说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作为社会再生产四环节之一的“分配”给出了严密而明快的定义:“由每年新追加的劳动新加进的价值,……分成三部分,它们采取三种不同的收入形式,这些形式表明,这个价值的一部分属于或归于劳动力的所有者,另一部分属于或归于资本的所有者,第三部分属于或归于土地所有权的占有者。因此,这就是分配的关系和形式,因为它们表示出新生产的总价值在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中间进行分配的关系。”(注: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这个定义告诉我们,分配的客体,是产品中新生产的总价值;参与分配的主体,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既包括劳动力的所有者,也包括资本的所有者和土地的所有者。

(二)马克思所揭示的产品分配与生产条件(要素)分配之间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在对社会经济肌体的深刻解剖中,科学地揭示出了生产对分配的决定作用。他指出,生产条件(要素)的分配关系,“赋予生产条件本身及其代表以特别的社会性质。它们决定着生产的全部性质和全部运动。”(注: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所谓“生产决定分配”,其实质就是生产条件(要素)的分配关系,决定产品的分配关系。生产条件(要素)的所有权,就是分配产品的索取权。任何一种产品分配,都是由生产条件(要素)的一定分配(占有)状况决定的。这就科学地论证了按生产条件(要素)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三)马克思所指出的按生产条件(要素)分配规律的普遍适用性。马克思经过多年的研究,对社会经济肌体的内在构造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在他的晚年曾毫不犹豫地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66。)这就是说,任何一种产品分配,都是由生产条件(要素)的分配所决定的。生产条件(要素)的分配决定产品的分配,从而按生产条件(要素)分配产品,适用于“任何一种分配”,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把这一规律局限于某个特定条件之下,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符合这一规律发现者的原意。

因此,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按生产条件(要素)分配规律”这样一个概念,但他是这一规律的真正发现者和论述者。我们要“从马克思的逻辑来看”按生产要素分配,来讨论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就不能不对马克思的上述思想作一说明,这应该是我们展开讨论的共同的理论基础。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科学含义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讨论,学者们虽然发表了很多的见解,但是,什么叫“按生产要素分配”?对于这样一个讨论中最基本的问题,却未见较为科学而完整的说明,更未形成共识。有的学者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也有的学者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注:余陶生,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和按生产要素分配[J],武汉大学学报,1997(2)。)讲清楚“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准确含义,是一个讨论中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我认为,要确定“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本来含义,与确定其他所有的事情一样,都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研究。

从“质”的方面来讲,分配关系总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关系。之所以要“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于进入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是分属不同的所有者的。生产要素所有者为生产过程提供了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结束时,就要求从生产过程的结果中分得与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相适应的一部分生产成果。他之所以有权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他具有对自己所提供的那部分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如果进入生产过程的是无主土地、自然森林、空气、阳光或海水等生产要素,也就不存在按这些生产要素分配的问题了。可见,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权利,直接来自于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生产要素所有权,是对生产成果索取的权利依据。所以,从性质来说,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准确地说,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即按土地所有权、资本所有权,劳动力所有权、专利技术所有权等进行分配。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最本质的规定。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最基本的含义。如果离开了这一点,必然会导致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误解。

从“量”的方面来看,每一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时,究竟是按照它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还是按照它对生产过程的贡献进行分配?对此,我认为,既不能简单地认定就是前者,也不能武断地判定就是后者,更不能绝对地把两者分割开来。

其一,在一般情况下,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数量分配,是统一的。例如,土地这种生产要素,它的数量越多,对生产过程的贡献当然也就越大;它的质量越高,即土壤越肥沃,位置越优越,对生产过程的贡献当然也就越大。所以,在这里,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并不矛盾。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割裂开来,更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其二,在许多情况下,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又会出现不一致。例如,劳动力这种要素,有的人,体力、智力和技能可能都很高,但是工作态度不好,贡献并不大。这就形成了二者的脱节。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分配依据的,应该是生产要素的贡献,而不是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因为,进入生产过程的每一种生产要素,正是因为它对生产过程有用,对生产结果的形成作出了贡献,它才有权取得生产成果的一部分。所以,当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一致时,坚持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是科学的;当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不一致时,坚持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仍然是科学的。在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中,已经包含着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的理由。但是,在复杂的经济生活中,每一种生产要素对生产过程以及生产成果的贡献,往往是很难估算的。

其三,由于一种生产要素对生产过程的贡献及生产成果的贡献很难准确地判断,所以,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往往是同时并存的。例如,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而得到地租,资本所有者出借资本而得到利息,这时的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都是按其数量和质量参与分配的。只要双方达成了出租土地或借贷资本的协议,不管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贡献如何,生产要素所有者都要按已经达成的协议参与分配。而劳者的计件工资、销售人员按销售额提取个人收入等等,则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的典型形式。有些生产要素,是既可以按数量和质量参与分配,也可以按贡献分配。如技术专利,既可以按其数量和质量进行买断性转让或一般性转让;也可以按采用这一专利技术后企业利润增加额的一定比例提成。前者是按数量和质量分配;后者是按贡献分配。这两种参与分配的形式,在实践中都是存在的。

在这里,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形式的存在,并不是对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原则的否定。生产要素的数量多,质量高,对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的贡献,自然就大。只是在生产要素对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的贡献无法准确计量的情况下,不得不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来参与分配。而这种分配数额的确定,也是基于生产要素对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的贡献,依据经验和概率来加以确定的。其表现形式是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但其基础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

所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准确含义,从质的规定性上,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从量的规定性上,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同时也可以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存在条件

“周文”得出其“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是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基本结论的主要论据是,他们认为“按要素分配如等价交换一样是一种市场现象,是与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相联系、相统一的具体分配方式”。这也就是说,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存在条件是市场经济。持这种观点的,在我国还是大有人在。我所特别尊敬的一位经济学家也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市场配置资源这种特定的经济运行方式所决定的”,“是市场经济所共有的分配方式”。(注:汤在新,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分配方式[J].经济学家,1997,(2).)说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只限于资本主义,不为资本主义所独有,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的条件是“由市场配置资源这种特定的经济运行方式所决定的”,显然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我们先来看市场经济之前的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是基本的生产要素。谁占有了土地,谁就具有了凭借土地所有权占有土地产品的权利。谁要租用土地所有者的土地,不管你是将土地用于何种用途,都必须按租用的期限支付地租。劳动力,是封建社会的另一基本的生产要素。封建社会劳动者已经不再是奴隶社会的奴隶,虽然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身依附关系,但劳动者已经具有了基本独立的人格,对自身的劳动力,劳动者具有了基本的所有权。土地所有者要雇佣劳动者来投入他的生产过程,就必须让被雇佣的劳动者参与这个生产过程生产成果的分配——为劳动者支付工钱,也就是使用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报酬。在劳动者租用土地所有者土地的情况下,劳动者也可以采用劳役地租的形式,以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使用权来交换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使用权。在这里,按生产要素分配——既按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也按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都是明明白白、实实在在的存在着的。

我们再来看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中,劳动者没有独立的人格,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既占有物质的生产资料,又占有劳动者(当然就占有劳动者身上的劳动力)。全部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都属于奴隶主所有,在整个奴隶社会,只有奴隶主这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因而能够作为分配主体的,只有奴隶主这一个阶级。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与牲畜和其他生产资料一样,没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因而没有参与分配的权利。在整个社会当中,哪个奴隶主占有的土地和奴隶等生产要素数量多、质量好,哪个奴隶主就会得到更多的生产成果;那个奴隶主占有的土地和奴隶等生产要素数量少、质量差,那个奴隶主得到的生产成果就会少一些。整个社会的生产成果在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分配,依然遵循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规律。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是以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私有制为突出特征的社会。如果对此来一个反向思维,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就更为明确了:假如这两个社会不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那么,生产要素的私有制,对社会经济过程还有什么经济学的意义呢?

显然,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在封建社会明明白白、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在奴隶社会也明明白白、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这足以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绝不只是市场经济所特有的现象,它另有其存在的条件。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的条件是什么呢?

生产要素,也称生产条件,过去讲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三个方面。现在讲生产要素,除了土地、劳动、资本之外,还有技术专利,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是进行生产活动、创造物质财富所必不可少的。威廉·配第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没有财富之父母,也就没有财富。生产要素是财富的源泉,它对于人类的生存,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生产要素是重要的,又是稀缺的。生产要素的极端重要性,决定了财富的创造非用它不可;生产要素的普遍稀缺性,又决定了它不可能无限地随意得到。两方面的结合导致了人们迫切地占有生产要素的强烈欲望。因为,把极为重要而又极为稀缺的生产要素据为己有,也就掌握了生产的主导权,占有了获得生产成果的权利。于是,便产生了生产要素的所有制。社会对这种所有制关系的确认、调整和保护,便形成了所有权。

生产要素成为人们的所有物之后,再把这些生产要素用于生产过程,必须通过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允许并把生产成果的一部分分配给这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否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宁可让生产要素闲置起来,也不让你使用。一般说来,任何一种生产过程,都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缺一不可。但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往往不为同一个所有者占有。这样,生产的进行,要求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把他们各自占有的生产要素投入一个共同的生产过程。这个生产过程的结果,便归这些生产要素所有者共同占有,并按照各自投入生产要素的多少或各自投入生产要素的贡献的大小,在他们之间分配。这种按照生产要素所有者为生产提供的生产要素的质和量及其贡献来相应地分配产品的客观必然性,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规律。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存在的客观基础或条件。这一客观基础或条件,是与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共存的,因而,按生产要素分配产品的规律,是迄今一切社会经济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四、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由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是在迄今为止的一切社会经济形态中都存在的,是为各种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它不随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演进而变化,也不随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而转移。因而,它是本质层次极高的经济规律。在封建社会,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而取得地租;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资本所有权而占有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凭借自己付出劳动的贡献而获得报酬,尽管这都是反映其社会最具本质经济关系的经济规律,是对决定各自社会性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经济规律,是本质层次很高的经济规律,但是,对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而言,它们都不过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在这几个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

“周文”未加任何证明,就简单地断定“按要素分配如等价交换一样是一种市场现象,是与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相联系、相统一的具体分配方式”,不仅是不正确的,也显得有些武断。“周文”又以这样一个未加任何证明的、不正确的论点为主要依据,简单地得出了该文关键性的结论:按劳分配是本质,按要素分配是现象,“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是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按劳分配因市场关系而转化为、表现为按要素分配”。这个结论的错误在于,它恰恰是把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搞颠倒了:把本质层次更高的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说成了现象和形式,而把作为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具体表现形式的按劳分配说成了本质和内容。

在明确了上述几点之后,我们再来分析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诚如“周文”所指出的,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是以全社会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为前提、为条件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每个社会成员都不能再以资本的、土地的等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依据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每一个人都只是平等的自身劳动力的所有者,除了自己的劳动,谁也不能向社会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中,只有劳动力这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出现在个人分配中的,只有劳动力这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权。所以,生产的成果,在社会进行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照每个人所付出的劳动贡献来进行分配。在这里,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依然是存在的。只是在全部生产要素当中,除了劳动力之外,已经没有其他的要素可以成为个人的所有物,能够为个人所占有的,只有自身的劳动力,这时,按生产要素分配,便直接地表现为马克思的按劳分配。

但是,这种按劳分配的“马克思条件”,在全世界的所有国家中都从来没有实现过,在我国更是从来没有实现过。实行这种按劳分配的条件不具备,这种按劳分配当然也就根本不可能实行。我们现在所实行的按劳分配,只能是存在于我国现有经济条件当中的、不同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另外一种按劳分配。

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社会经济条件与“马克思条件”的主要差别,在于远远没有实现全部生产资料的全社会共同占有,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都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所有者,这些不同的生产要素的所有权,都要在分配中得到承认,得以实现。这样,在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周围,还有不同的资本所有者、土地所有者、技术专利权的所有者,等等,这些不同的参与生产成果分配的平等权利,只能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平等地全部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在这里,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其他的生产要素所有权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劳动力,是诸多的生产要素之一,劳动力的所有权,是诸多的生产要素所有权之一。这种社会经济条件中的按劳分配,也同样只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之一,它构成了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个方面,一项内容。也就是说,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是包括在现阶段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当中的。二者的关系,首先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是种概念与属概念的关系,这是两者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周文”在其关键性的错误结论的基础上还得出了这样的推论:“不能因此而误以为按要素分配包括按劳分配,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按资本等其他要素分配”,这真实不可思议的混乱!如果说,“生产要素”中包括劳动力,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却不包括按劳分配,这在逻辑上怎么能讲得通呢?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什么就不能包括按劳分配呢?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又是什么呢?党的“十六大”报告明明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怎么能说“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就不能再“按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了呢?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并列,并要按劳动的贡献分配、按资本的贡献分配、按技术的贡献分配、按管理的贡献分配,等等,这就构成了统一、完整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整体。按生产要素分配中包括着按劳动的贡献分配,这是显而易见的。按劳分配只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一个方面、一个部分,除了按劳动的贡献分配之外,还一定有按资本的贡献分配、按技术的贡献分配、按管理的贡献分配等等,如果除了按劳分配以外根本就不再按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那只要讲按劳分配就完全可以了,还一定要再提出一个“按生产要素分配”做什么呢?

问题的实质恰恰在于,以往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只讲按劳分配(虽然在实践中按劳分配也没有搞好)而排斥了按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所以,正如“周文”所说:“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特别是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变化,’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要求已经合乎逻辑地被提了出来”。既然“周文”已经意识到了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实践这棵“常青之树”提出了要按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分配的要求,为什么又在自己文章的结论中轻易地把它否定掉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同时,“周文”的说法也明显地混淆了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的区别。

在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关系的讨论中,有的学者为了解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命题,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生产要素”,只是指资本和技术等劳动力以外的生产资料,不包括劳动力在内,所以才有了按(非劳动力的)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这种解释显然是过于牵强附会了,无论是从马克思对生产要素的定义来看,还是从经济学界的使用习惯来看,生产要素从来就是既包括物质的生产资料,也包括劳动力,谁都不会否认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之一,讲按“生产要素”分配,却又把劳动力排除在“生产要素”之外,是不可思议的,对“生产要素”范畴的这样一种解释,既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也不符合经济学界的共识,因而是难以成立的。

在明确了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按劳分配这样一种两者之间的基本关系之后,接下来的问题还有两个:一个是如何认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问题;另一个是怎样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的问题。

既然按劳分配是包括在按生产要素分配当中的,这就不存在一个所谓“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虽然使用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说法,但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已经不再使用这种说法。如果承认按劳分配包括在按生产要素分配当中是对二者客观内在联系的科学揭示,再纠缠这个问题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党的“十五大”报告和“十六大”报告,都坚持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提法。但经济学界对这个问题却缺乏应有的、深入的研究。劳动的贡献、资本的贡献、技术的贡献、管理的贡献等,都是作为生产成果分配的依据,是处在同一层次上的并列的关系,可以有一个以谁为主的问题。“周文”认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不是在同一层面上并列或‘主辅结合’的关系”,从而否定了这一问题的存在,是不应该的。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来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具体含义呢?

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和稀缺性,不仅决定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的存在,而且还决定各种生产要素在分配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大小。同一种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比较其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容易决定其各自所占的比重或份额。不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同一生产过程,在分配所生产的产品时,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相互比较,孰轻孰重?这就要看哪一种生产要素对生产更重要、更稀缺。例如,在奴隶社会,劳动力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工具还很简陋,在生产中的作用不是很重要,最初的土地也还很多。这时,对奴隶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就很重要。封侯,要以分封的户数(实际上也就是劳动力的数量)为标志。到封建社会,土地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所有权成为权力的象征。产业革命之后,资本成为生产最必不可少的要素,资本所有权成为支配一切的东西,成为“普照之光”。这时土地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虽然都独立存在,但都要受资本所有权的制约。到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生产资料实现了公有,在社会成员个人参与生产成果分配的权利依据中,属于个人的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范围和比重都明显地下降,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重要性大大降低,而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重要性明显地提高。在这一基础上,按劳分配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作为科学技术的创造者和科学技术知识主要载体的劳动者,对社会生产过程的重要性日益增强,“按劳分配为主体”得到了更为坚实的生产力基础的支撑。

无论如何,坚持并强调“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初衷,是要保持劳动收入在个人收入总额中的主体地位,而不能让非劳动收入无限制地扩张。“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的范围和程度,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范围越大,公有化的程度越高,“按劳分配为主体”就体现得越充分。但是,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反复告诫我们:生产资料公有制范围的大小、公有化程度的高低,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按劳分配为主体”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愿望所决定,而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如果脱离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实状况,一味去追求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那将要受到客观经济规律的惩罚。

【参考文献】

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于刃刚,戴宏伟.生产要素论[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9.

杨欢进,刘树.按生产条件分配产品规律及其数量分析[J].求是学刊,1988,(1).

按劳分配范文篇6

20世纪90年代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剧变,给经济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失败的经济根源是什么?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如何才能有效实施?中国从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失败中能得到何种启示?等等。

关于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受挫的原因,大多数人从经济制度、体制关系和宏观政策等偏重于宏观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与此不同,斯蒂格利茨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一书中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失败的原因——过度集权、产品质量、激励机制、选择问题、会计核算与价格体系、竞争的缺乏、创新与适应性等具有微观经济的特征;“在社会主义经济失败的标准原因的序列中,没能提供有效的激励被排在显著的位置上。也许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社会主义经济提供了激励……但是这种激励并没有直接作用于提高经济效率。”本文将之定义为“斯蒂格利茨命题”。

“斯蒂格利茨命题”的主要思想包括四个方面:(1)激励的实质是一个信息问题。如果一个组织或集权的机关具有某些信息来了解每个人此时正在做什么,或判断每个人应该做什么,而使产量最大化,那么就不存在激励问题了。(2)激励本身不是目的,其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率。直接作用于提高经济效率的激励结构被称为有效激励结构。(3)社会主义激励匮乏是指缺乏有效激励结构,其主要原因是:社会主义经济对平等的意识形态方面的约束阻碍了有效激励结构的建立;政党体系不仅提供了一种报酬机制,而且也提供了一种控制机制;政治体制充当经济激励机制的部分替代物,使激励的导向发生扭曲,即经济尺度衡量的晋升与业绩的相关程度要比政治标准差一些。(4)社会主义经济失败的其他原因都与激励相关。这些失败原因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构成激励匮乏的基础,包括过度集权、会计核算与价格体系不完备、竞争的缺乏等;另一类是激励匮乏的结果,包括产品质量低劣、缺乏创新与适应性等。因此,激励匮乏被排在社会主义经济失败标准原因序列中的显著位置上。

根据“斯蒂格利茨命题”的观点,解决社会主义经济失败的主要路径是建立有效的激励结构,以改变激励匮乏的结果。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结构?斯蒂格利茨认为,“激励问题与分配问题是紧密相关的”,建立有效激励结构的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激励结构方向,其中,“激励结构的一个基本方向在于报酬必须按照绩效(必须可以衡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只有这样,才会使劳动者勤奋地工作,使决策者作出提高产品质量的选择,使技术、管理等创新者和创新使用者对创新有内在的动力和需求。田国强也认为,一种经济制度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检验一种经济机制或规则是否运行良好的一个基本标准是,看它是否能够提供内在激励使人们努力工作并做出高质量的工作,激励决策者作出有利于他主管的经济组织的好决策,激励企业尽可能有效益地生产。

在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与苏东社会主义国家一样,面临着经济运行中的激励匮乏问题。为激活社会主义经济,两者都是从激励匮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即实行由计划到市场的转型。但是,两者转型的经济和社会后果迥然不同:中国的改革取得了成功,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失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巨大的差别?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中国的改革选择了渐进式的道路,这一道路是一条代价低、风险小,又能及时带来收益的成功道路,它最接近于“帕累托改进”或“卡尔多改进”,有利于保持改革过程中速度和稳定这两种要求之间的平衡;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选择了相反的改革方式,产生了巨大的磨擦成本和社会动荡。中国在激励匮乏基础上的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还在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原始积累中起过积极作用;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初始条件,加上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中国社会主义的宪法制度通过改革在更大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宪法制度和利益结构保持了相对均衡,作为改革领导者和发动者的党和政府能在稳定和发展中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转型。

无论是进行纵向比较,还是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横向比较,应该说,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成功的。但是,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较,我国在成功的道路上还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因为,我们还没有创造出比这些国家更高的经济效率。正如列宁所说:“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可以被彻底战胜……社会主义能造成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

中国市场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这是因为,我国的激励制度很不健全,而且已有的激励制度也没有完全作用于效率的提高,即尚未真正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结构。例如,尽管我们一直强调按劳分配,但现实中平均主义分配的色彩还比较浓厚;在劳动力资源方面,一般劳动力大量过剩而高素质劳动力短缺;资本短缺与大量民间游资的存在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问题;人们都认识到技术创新对企业经济效率、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和国家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的作用,但我们却始终面临着技术创新不足或技术创新与技术使用者之间渠道不畅的难题;企业家是现代企业的驾驭者,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先行资本”之一,也是我国目前最稀缺的生产要素,而我国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企业家成长机制。

这表明,如何建立有效激励结构,仍是我国学术界的重大研究课题。本文认为,除了人们一直在研究的如何克服平均主义,坚持并实现按劳分配的这一传统课题外,目前重点要研究的是以下两个重大问题:一是科学认识按劳分配的效率区间和非效率区间,并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解决这一制度在某些领域的非效率性问题;二是如何有效实现按要素分配,重点是建立按人力资本分配的机制;三是注重分配制度与个人行动的协调,使个人行动围绕组织目标的实现而运行。

二、按劳分配的效率区间分析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按劳分配的效率问题讨论颇多,一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论强调市场因素,但忽视了非市场因素作用,遵循的是效率优先原则。按劳分配论,特别是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论,强调非市场因素,但忽视了市场因素作用,遵循的是公平优先原则。”甚至有人还认为按劳分配“导致效率低下,利益受损”,似乎按劳分配只讲公平而不体现效率。本文分析认为,按劳分配既体现了公平原则,也体现了效率原则。但是,与马克思主义经典按劳分配理论相比较,在现实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面对按劳分配发挥作用的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其效率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或者说存在一个效率边界。我们既不能否定按劳分配在现实经济中的效率性,也不能将这一分配制度的效率无限夸大。

马克思对按劳分配理论的论述,是对未来社会的分配原则所作的带有预见性的一般描述,或者说指出了按劳分配的基本规定性。但是,经典按劳分配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前提基础上的,包括存在着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劳动是人们获得个人消费品的惟一手段;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因而不仅按劳分配采取直接的实现方式,而且不存在价值实现问题,只要付出劳动,都将得到相应的回报;劳动力由社会根据需要直接配置,而不需要通过市场等途径分配;劳动力充分就业,不存在失业状况及由此对按劳分配实现程度产生的消极影响。

在现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经典按劳分配模型运行的经济社会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使按劳分配的实现范围、实现过程、实现形式及其效率区间等将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1)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发挥效率的分配制度,而现实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存在着多元的所有制结构。不仅如此,而且公有制经济也要探索多种实现形式。所有制方式决定分配方式,因此,无论是从全社会还是从公有制经济内部甚至从公有制企业内部来看,按劳分配必将与按生产要素并存,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情况下,按劳分配起主导作用。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经典按劳分配模型在实现形式上面临着一系列转型,即由“直接型”转变为“间接型”的实现方式,包括把劳动者的个人劳动通过市场这一曲折的途径转化为社会劳动,分配的中心环节由社会或国家转向企业,实行两个层次的按劳分配,分配尺度在形式上变换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和企业平均劳动时间,分配的媒体采取货币这一劳动证书或劳动券的转化形式。这样,不仅按劳分配的实现过程会发生变化,而且由于劳动力性质也呈现二重性,所以,劳动不仅作为按劳分配的尺度参与对“V”的分配,而且,内在地派生出按劳动价值分配并参与“M”的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有经济中劳动力的二重性也内在地派生出按劳动价值分配并使劳动参与“M”的分配。这既是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低工资”问题的需要,而且也符合国有经济工资改革的方向,即不仅企业的成果要经过市场评价,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劳动计量和实现过程还要与市场机制联系起来。更为主要的是,工资的形成、工资水平和工资管理也要逐步与市场接轨。

(3)从现实经济运行的角度看,经典按劳分配只是一种消费品的分配方式。而现实中的分配是收入分配。对于个人来说,收入中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用于储蓄。所以,收入分配超出了消费品分配的范围,为动员居民储蓄并转化为投资,需要有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

从生产效率的角度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效率包括劳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劳动效率体现为同量投入获得较大产出,或同量产出所需投入较小,或以最小投入获最大产出。资源配置效率体现为资源的有效利用,且同量资源由于合理配置而获得较大产出。一方面,生产活动是多种要素的结合,是一种联合生产,劳动只是其中的一种要素,而按劳分配是一种劳动者主导型的分配方式,它虽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但单靠这一分配制度不可能动员劳动者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向生产过程投入资源。要解决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要素短缺的问题,有赖于按要素分配制度。另一方面,按劳分配事实上是以资源充分供给为前提的,其基本要求是劳动者所得与劳动投入成比例。这能够促使劳动者注重劳动效率的提高,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忽视资源利用效率,导致在追求劳动成果量的扩张过程中的资源浪费。

(4)与经典按劳分配模型的假设前提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劳动者是通过竞争性劳动力市场进入企业的,而且劳动力市场存在普通劳动力市场和高素质劳动力市场这一双元结构,在普通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简单)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况。从总体情况看,在国有企业中,无论是高素质劳动者还是普通劳动者,他们通过按劳分配所获得的收入都低于其对应的劳动力市场价格,面临市场的挑战,按劳分配的实现必须适应市场的要求进行调适。

为解决目前高素质劳动者的收入低于市场劳动力价格这一突出问题,按劳分配的实现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劳动力价格状况,把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有机结合起来。两者结合的现实要求就是:在同等条件下,通过按劳分配所得到的收入水平必须与高素质劳动力的市场价值相一致。为实现这一要求,可以选择多种途径。例如,把企业资产的一部分以“劳动股份”形式分配给劳动者,或将企业部分资产以股份方式分配与劳动者出资入股相结合,使劳动者成为企业资产所有者之一;对于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技术入股、技术成果转让的分成等方式参与收益分配;对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企业家,除了承认其劳动报酬、经营风险收入外,通过期权激励等方式进行收入分配。

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首先要争取的是劳动的机会,然后才是公平的分配。也就是说,就业与分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这方面,需要通过政府制定开放性即流动性的分工和就业政策,制定连接市场的分工和就业的政策,以及大力引导和鼓励寻找空档的分工和就业等手段解决普通劳动者“劳”的问题。同时,政府要通过相应的政策法规,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5)经典按劳分配理论考虑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无论是从思想、道德、精神等方面还带有旧社会的痕迹这一因素,但经典分配理论只是把这一因素当作按劳分配的存在具有必要性的理由,而没有考虑到这一因素的存在对按劳分配实现的影响。劳动者存在的“搭便车”等机会主义倾向,也对按劳分配制度的效率产生不利的影响。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下,我们一方面要承认并充分发挥按劳分配制度的效率性,另一方面要正视按劳分配发挥作用的客观经济环境所发生的变化,科学界定按劳分配制度的效率边界,并在按劳分配制度效率界区外探寻其他有效的分配制度,即通过按要素分配制度解决按劳分配制度的非效率性问题。

三、建立按人力资本分配的激励体系

按劳分配范文篇7

【摘要题】马克思主义经济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正文】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践的合乎逻辑的必然要求;而按劳分配,又是多年来公认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这样,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就成为现阶段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中一个基本。周为民、陆宁二位在《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从马克思的逻辑来看》(载《社会》2002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11期全文转载,以下简称“周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其最终结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是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按劳分配因市场关系而转化为按要素分配”的基本观点,是颇值得研究的。

一、马克思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观点

我们要讨论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生产要素、什么是分配、什么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既然周文是“从马克思的逻辑来看”的,相关讨论也都是从马克思经济学“范式”展开的,我们就从马克思的有关基本观点入手展开分析。

(一)马克思对分配概念给予的科学说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作为社会再生产四环节之一的“分配”给出了严密而明快的定义:“由每年新追加的劳动新加进的价值,……分成三部分,它们采取三种不同的收入形式,这些形式表明,这个价值的一部分属于或归于劳动力的所有者,另一部分属于或归于资本的所有者,第三部分属于或归于土地所有权的占有者。因此,这就是分配的关系和形式,因为它们表示出新生产的总价值在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中间进行分配的关系。”(注: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这个定义告诉我们,分配的客体,是产品中新生产的总价值;参与分配的主体,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既包括劳动力的所有者,也包括资本的所有者和土地的所有者。

(二)马克思所揭示的产品分配与生产条件(要素)分配之间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在对社会经济肌体的深刻解剖中,科学地揭示出了生产对分配的决定作用。他指出,生产条件(要素)的分配关系,“赋予生产条件本身及其代表以特别的社会性质。它们决定着生产的全部性质和全部运动。”(注: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所谓“生产决定分配”,其实质就是生产条件(要素)的分配关系,决定产品的分配关系。生产条件(要素)的所有权,就是分配产品的索取权。任何一种产品分配,都是由生产条件(要素)的一定分配(占有)状况决定的。这就科学地论证了按生产条件(要素)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三)马克思所指出的按生产条件(要素)分配规律的普遍适用性。马克思经过多年的研究,对社会经济肌体的内在构造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在他的晚年曾毫不犹豫地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66。)这就是说,任何一种产品分配,都是由生产条件(要素)的分配所决定的。生产条件(要素)的分配决定产品的分配,从而按生产条件(要素)分配产品,适用于“任何一种分配”,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把这一规律局限于某个特定条件之下,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这一规律发现者的原意。

因此,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按生产条件(要素)分配规律”这样一个概念,但他是这一规律的真正发现者和论述者。我们要“从马克思的逻辑来看”按生产要素分配,来讨论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就不能不对马克思的上述思想作一说明,这应该是我们展开讨论的共同的理论基础。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科学含义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讨论,学者们虽然发表了很多的见解,但是,什么叫“按生产要素分配”?对于这样一个讨论中最基本的问题,却未见较为科学而完整的说明,更未形成共识。有的学者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也有的学者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注:余陶生,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和按生产要素分配[J],武汉大学学报,1997(2)。)讲清楚“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准确含义,是一个讨论中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我认为,要确定“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本来含义,与确定其他所有的事情一样,都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研究。

从“质”的方面来讲,分配关系总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关系。之所以要“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于进入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是分属不同的所有者的。生产要素所有者为生产过程提供了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结束时,就要求从生产过程的结果中分得与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相适应的一部分生产成果。他之所以有权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他具有对自己所提供的那部分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如果进入生产过程的是无主土地、森林、空气、阳光或海水等生产要素,也就不存在按这些生产要素分配的问题了。可见,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权利,直接来自于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生产要素所有权,是对生产成果索取的权利依据。所以,从性质来说,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准确地说,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即按土地所有权、资本所有权,劳动力所有权、专利技术所有权等进行分配。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最本质的规定。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最基本的含义。如果离开了这一点,必然会导致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误解。

从“量”的方面来看,每一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时,究竟是按照它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还是按照它对生产过程的贡献进行分配?对此,我认为,既不能简单地认定就是前者,也不能武断地判定就是后者,更不能绝对地把两者分割开来。

其一,在一般情况下,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数量分配,是统一的。例如,土地这种生产要素,它的数量越多,对生产过程的贡献当然也就越大;它的质量越高,即土壤越肥沃,位置越优越,对生产过程的贡献当然也就越大。所以,在这里,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并不矛盾。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割裂开来,更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其二,在许多情况下,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又会出现不一致。例如,劳动力这种要素,有的人,体力、智力和技能可能都很高,但是工作态度不好,贡献并不大。这就形成了二者的脱节。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分配依据的,应该是生产要素的贡献,而不是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因为,进入生产过程的每一种生产要素,正是因为它对生产过程有用,对生产结果的形成作出了贡献,它才有权取得生产成果的一部分。所以,当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一致时,坚持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是科学的;当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不一致时,坚持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仍然是科学的。在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中,已经包含着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的理由。但是,在复杂的经济生活中,每一种生产要素对生产过程以及生产成果的贡献,往往是很难估算的。

其三,由于一种生产要素对生产过程的贡献及生产成果的贡献很难准确地判断,所以,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往往是同时并存的。例如,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而得到地租,资本所有者出借资本而得到利息,这时的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都是按其数量和质量参与分配的。只要双方达成了出租土地或借贷资本的协议,不管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贡献如何,生产要素所有者都要按已经达成的协议参与分配。而劳者的计件工资、销售人员按销售额提取个人收入等等,则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的典型形式。有些生产要素,是既可以按数量和质量参与分配,也可以按贡献分配。如技术专利,既可以按其数量和质量进行买断性转让或一般性转让;也可以按采用这一专利技术后利润增加额的一定比例提成。前者是按数量和质量分配;后者是按贡献分配。这两种参与分配的形式,在实践中都是存在的。

在这里,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形式的存在,并不是对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原则的否定。生产要素的数量多,质量高,对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的贡献,自然就大。只是在生产要素对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的贡献无法准确计量的情况下,不得不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来参与分配。而这种分配数额的确定,也是基于生产要素对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的贡献,依据经验和概率来加以确定的。其表现形式是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但其基础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

所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准确含义,从质的规定性上,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从量的规定性上,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同时也可以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存在条件

“周文”得出其“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是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基本结论的主要论据是,他们认为“按要素分配如等价交换一样是一种市场现象,是与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相联系、相统一的具体分配方式”。这也就是说,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存在条件是市场经济。持这种观点的,在我国还是大有人在。我所特别尊敬的一位经济学家也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市场配置资源这种特定的经济运行方式所决定的”,“是市场经济所共有的分配方式”。(注:汤在新,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分配方式[J].经济学家,1997,(2).)说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只限于资本主义,不为资本主义所独有,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的条件是“由市场配置资源这种特定的经济运行方式所决定的”,显然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我们先来看市场经济之前的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是基本的生产要素。谁占有了土地,谁就具有了凭借土地所有权占有土地产品的权利。谁要租用土地所有者的土地,不管你是将土地用于何种用途,都必须按租用的期限支付地租。劳动力,是封建社会的另一基本的生产要素。封建社会劳动者已经不再是奴隶社会的奴隶,虽然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身依附关系,但劳动者已经具有了基本独立的人格,对自身的劳动力,劳动者具有了基本的所有权。土地所有者要雇佣劳动者来投入他的生产过程,就必须让被雇佣的劳动者参与这个生产过程生产成果的分配——为劳动者支付工钱,也就是使用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报酬。在劳动者租用土地所有者土地的情况下,劳动者也可以采用劳役地租的形式,以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使用权来交换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使用权。在这里,按生产要素分配——既按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也按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都是明明白白、实实在在的存在着的。

我们再来看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中,劳动者没有独立的人格,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既占有物质的生产资料,又占有劳动者(当然就占有劳动者身上的劳动力)。全部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都属于奴隶主所有,在整个奴隶社会,只有奴隶主这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因而能够作为分配主体的,只有奴隶主这一个阶级。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与牲畜和其他生产资料一样,没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因而没有参与分配的权利。在整个社会当中,哪个奴隶主占有的土地和奴隶等生产要素数量多、质量好,哪个奴隶主就会得到更多的生产成果;那个奴隶主占有的土地和奴隶等生产要素数量少、质量差,那个奴隶主得到的生产成果就会少一些。整个社会的生产成果在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分配,依然遵循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规律。

奴隶和封建社会,都是以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私有制为突出特征的社会。如果对此来一个反向思维,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就更为明确了:假如这两个社会不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那么,生产要素的私有制,对社会过程还有什么经济学的意义呢?

显然,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在封建社会明明白白、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在奴隶社会也明明白白、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这足以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绝不只是市场经济所特有的现象,它另有其存在的条件。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的条件是什么呢?

生产要素,也称生产条件,过去讲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三个方面。现在讲生产要素,除了土地、劳动、资本之外,还有技术专利,家才能等。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是进行生产活动、创造物质财富所必不可少的。威廉·配第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没有财富之父母,也就没有财富。生产要素是财富的源泉,它对于人类的生存,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生产要素是重要的,又是稀缺的。生产要素的极端重要性,决定了财富的创造非用它不可;生产要素的普遍稀缺性,又决定了它不可能无限地随意得到。两方面的结合导致了人们迫切地占有生产要素的强烈欲望。因为,把极为重要而又极为稀缺的生产要素据为己有,也就掌握了生产的主导权,占有了获得生产成果的权利。于是,便产生了生产要素的所有制。社会对这种所有制关系的确认、调整和保护,便形成了所有权。

生产要素成为人们的所有物之后,再把这些生产要素用于生产过程,必须通过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允许并把生产成果的一部分分配给这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否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宁可让生产要素闲置起来,也不让你使用。一般说来,任何一种生产过程,都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缺一不可。但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往往不为同一个所有者占有。这样,生产的进行,要求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把他们各自占有的生产要素投入一个共同的生产过程。这个生产过程的结果,便归这些生产要素所有者共同占有,并按照各自投入生产要素的多少或各自投入生产要素的贡献的大小,在他们之间分配。这种按照生产要素所有者为生产提供的生产要素的质和量及其贡献来相应地分配产品的客观必然性,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规律。

从上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存在的客观基础或条件。这一客观基础或条件,是与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共存的,因而,按生产要素分配产品的规律,是迄今一切社会经济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四、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由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是在迄今为止的一切社会经济形态中都存在的,是为各种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它不随人类社会阶段的演进而变化,也不随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而转移。因而,它是本质层次极高的经济规律。在封建社会,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而取得地租;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资本所有权而占有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凭借自己付出劳动的贡献而获得报酬,尽管这都是反映其社会最具本质经济关系的经济规律,是对决定各自社会性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经济规律,是本质层次很高的经济规律,但是,对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而言,它们都不过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在这几个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

“周文”未加任何证明,就简单地断定“按要素分配如等价交换一样是一种市场现象,是与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相联系、相统一的具体分配方式”,不仅是不正确的,也显得有些武断。“周文”又以这样一个未加任何证明的、不正确的论点为主要依据,简单地得出了该文关键性的结论:按劳分配是本质,按要素分配是现象,“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是本质与现象、与形式的关系,是按劳分配因市场关系而转化为、表现为按要素分配”。这个结论的错误在于,它恰恰是把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搞颠倒了:把本质层次更高的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说成了现象和形式,而把作为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具体表现形式的按劳分配说成了本质和内容。

在明确了上述几点之后,我们再来分析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诚如“周文”所指出的,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是以全社会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为前提、为条件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每个社会成员都不能再以资本的、土地的等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依据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每一个人都只是平等的自身劳动力的所有者,除了自己的劳动,谁也不能向社会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中,只有劳动力这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出现在个人分配中的,只有劳动力这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权。所以,生产的成果,在社会进行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照每个人所付出的劳动贡献来进行分配。在这里,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依然是存在的。只是在全部生产要素当中,除了劳动力之外,已经没有其他的要素可以成为个人的所有物,能够为个人所占有的,只有自身的劳动力,这时,按生产要素分配,便直接地表现为马克思的按劳分配。

但是,这种按劳分配的“马克思条件”,在全世界的所有国家中都从来没有实现过,在我国更是从来没有实现过。实行这种按劳分配的条件不具备,这种按劳分配当然也就根本不可能实行。我们现在所实行的按劳分配,只能是存在于我国现有经济条件当中的、不同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另外一种按劳分配。

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社会经济条件与“马克思条件”的主要差别,在于远远没有实现全部生产资料的全社会共同占有,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都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所有者,这些不同的生产要素的所有权,都要在分配中得到承认,得以实现。这样,在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周围,还有不同的资本所有者、土地所有者、技术专利权的所有者,等等,这些不同的参与生产成果分配的平等权利,只能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平等地全部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在这里,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其他的生产要素所有权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劳动力,是诸多的生产要素之一,劳动力的所有权,是诸多的生产要素所有权之一。这种社会经济条件中的按劳分配,也同样只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之一,它构成了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个方面,一项内容。也就是说,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是包括在现阶段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当中的。二者的关系,首先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是种概念与属概念的关系,这是两者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周文”在其关键性的错误结论的基础上还得出了这样的推论:“不能因此而误以为按要素分配包括按劳分配,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按资本等其他要素分配”,这真实不可思议的混乱!如果说,“生产要素”中包括劳动力,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却不包括按劳分配,这在逻辑上怎么能讲得通呢?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什么就不能包括按劳分配呢?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又是什么呢?党的“十六大”报告明明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怎么能说“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就不能再“按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了呢?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并列,并要按劳动的贡献分配、按资本的贡献分配、按技术的贡献分配、按管理的贡献分配,等等,这就构成了统一、完整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整体。按生产要素分配中包括着按劳动的贡献分配,这是显而易见的。按劳分配只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一个方面、一个部分,除了按劳动的贡献分配之外,还一定有按资本的贡献分配、按技术的贡献分配、按管理的贡献分配等等,如果除了按劳分配以外根本就不再按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那只要讲按劳分配就完全可以了,还一定要再提出一个“按生产要素分配”做什么呢?

的实质恰恰在于,以往的社会主义分配只讲按劳分配(虽然在实践中按劳分配也没有搞好)而排斥了按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所以,正如“周文”所说:“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特别是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变化,’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要求已经合乎逻辑地被提了出来”。既然“周文”已经意识到了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实践这棵“常青之树”提出了要按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分配的要求,为什么又在自己文章的结论中轻易地把它否定掉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同时,“周文”的说法也明显地混淆了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的区别。

在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关系的讨论中,有的学者为了解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命题,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生产要素”,只是指资本和技术等劳动力以外的生产资料,不包括劳动力在内,所以才有了按(非劳动力的)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这种解释显然是过于牵强附会了,无论是从马克思对生产要素的定义来看,还是从经济学界的使用习惯来看,生产要素从来就是既包括物质的生产资料,也包括劳动力,谁都不会否认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之一,讲按“生产要素”分配,却又把劳动力排除在“生产要素”之外,是不可思议的,对“生产要素”范畴的这样一种解释,既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也不符合经济学界的共识,因而是难以成立的。

在明确了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按劳分配这样一种两者之间的基本关系之后,接下来的问题还有两个:一个是如何认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问题;另一个是怎样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的问题。

既然按劳分配是包括在按生产要素分配当中的,这就不存在一个所谓“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虽然使用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说法,但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已经不再使用这种说法。如果承认按劳分配包括在按生产要素分配当中是对二者客观内在联系的揭示,再纠缠这个问题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党的“十五大”报告和“十六大”报告,都坚持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提法。但经济学界对这个问题却缺乏应有的、深入的。劳动的贡献、资本的贡献、技术的贡献、管理的贡献等,都是作为生产成果分配的依据,是处在同一层次上的并列的关系,可以有一个以谁为主的问题。“周文”认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不是在同一层面上并列或‘主辅结合’的关系”,从而否定了这一问题的存在,是不应该的。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来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具体含义呢?

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和稀缺性,不仅决定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的存在,而且还决定各种生产要素在分配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大小。同一种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比较其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容易决定其各自所占的比重或份额。不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同一生产过程,在分配所生产的产品时,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相互比较,孰轻孰重?这就要看哪一种生产要素对生产更重要、更稀缺。例如,在奴隶社会,劳动力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工具还很简陋,在生产中的作用不是很重要,最初的土地也还很多。这时,对奴隶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就很重要。封侯,要以分封的户数(实际上也就是劳动力的数量)为标志。到封建社会,土地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所有权成为权力的象征。产业革命之后,资本成为生产最必不可少的要素,资本所有权成为支配一切的东西,成为“普照之光”。这时土地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虽然都独立存在,但都要受资本所有权的制约。到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生产资料实现了公有,在社会成员个人参与生产成果分配的权利依据中,属于个人的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范围和比重都明显地下降,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重要性大大降低,而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重要性明显地提高。在这一基础上,按劳分配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作为科学技术的创造者和科学技术知识主要载体的劳动者,对社会生产过程的重要性日益增强,“按劳分配为主体”得到了更为坚实的生产力基础的支撑。

无论如何,坚持并强调“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初衷,是要保持劳动收入在个人收入总额中的主体地位,而不能让非劳动收入无限制地扩张。“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的范围和程度,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范围越大,公有化的程度越高,“按劳分配为主体”就体现得越充分。但是,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反复告诫我们:生产资料公有制范围的大小、公有化程度的高低,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按劳分配为主体”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愿望所决定,而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如果脱离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实状况,一味去追求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那将要受到客观经济规律的惩罚。

【】

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于刃刚,戴宏伟.生产要素论[M].北京:物价出版社,1999.

杨欢进,刘树.按生产条件分配产品规律及其数量分析[J].求是学刊,1988,(1).

按劳分配范文篇8

【关键词】马克思/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正文】

中图分类号:F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48(2004)01-0054-06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践发展的合乎逻辑的必然要求;而按劳分配,又是多年来公认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这样,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就成为现阶段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中一个基本问题。周为民、陆宁二位在《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从马克思的逻辑来看》(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11期全文转载,以下简称“周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其最终结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是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按劳分配因市场关系而转化为按要素分配”的基本观点,是颇值得研究的。

一、马克思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观点

我们要讨论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生产要素、什么是分配、什么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既然周文是“从马克思的逻辑来看”的,相关讨论也都是从马克思经济学“范式”展开的,我们就从马克思的有关基本观点入手展开分析。

(一)马克思对分配概念给予的科学说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作为社会再生产四环节之一的“分配”给出了严密而明快的定义:“由每年新追加的劳动新加进的价值,……分成三部分,它们采取三种不同的收入形式,这些形式表明,这个价值的一部分属于或归于劳动力的所有者,另一部分属于或归于资本的所有者,第三部分属于或归于土地所有权的占有者。因此,这就是分配的关系和形式,因为它们表示出新生产的总价值在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中间进行分配的关系。”(注: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这个定义告诉我们,分配的客体,是产品中新生产的总价值;参与分配的主体,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既包括劳动力的所有者,也包括资本的所有者和土地的所有者。

(二)马克思所揭示的产品分配与生产条件(要素)分配之间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在对社会经济肌体的深刻解剖中,科学地揭示出了生产对分配的决定作用。他指出,生产条件(要素)的分配关系,“赋予生产条件本身及其代表以特别的社会性质。它们决定着生产的全部性质和全部运动。”(注: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所谓“生产决定分配”,其实质就是生产条件(要素)的分配关系,决定产品的分配关系。生产条件(要素)的所有权,就是分配产品的索取权。任何一种产品分配,都是由生产条件(要素)的一定分配(占有)状况决定的。这就科学地论证了按生产条件(要素)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三)马克思所指出的按生产条件(要素)分配规律的普遍适用性。马克思经过多年的研究,对社会经济肌体的内在构造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在他的晚年曾毫不犹豫地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66。)这就是说,任何一种产品分配,都是由生产条件(要素)的分配所决定的。生产条件(要素)的分配决定产品的分配,从而按生产条件(要素)分配产品,适用于“任何一种分配”,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把这一规律局限于某个特定条件之下,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符合这一规律发现者的原意。

因此,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按生产条件(要素)分配规律”这样一个概念,但他是这一规律的真正发现者和论述者。我们要“从马克思的逻辑来看”按生产要素分配,来讨论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就不能不对马克思的上述思想作一说明,这应该是我们展开讨论的共同的理论基础。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科学含义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讨论,学者们虽然发表了很多的见解,但是,什么叫“按生产要素分配”?对于这样一个讨论中最基本的问题,却未见较为科学而完整的说明,更未形成共识。有的学者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也有的学者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注:余陶生,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和按生产要素分配[J],武汉大学学报,1997(2)。)讲清楚“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准确含义,是一个讨论中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我认为,要确定“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本来含义,与确定其他所有的事情一样,都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研究。

从“质”的方面来讲,分配关系总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关系。之所以要“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于进入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是分属不同的所有者的。生产要素所有者为生产过程提供了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结束时,就要求从生产过程的结果中分得与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相适应的一部分生产成果。他之所以有权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他具有对自己所提供的那部分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如果进入生产过程的是无主土地、自然森林、空气、阳光或海水等生产要素,也就不存在按这些生产要素分配的问题了。可见,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权利,直接来自于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生产要素所有权,是对生产成果索取的权利依据。所以,从性质来说,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准确地说,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即按土地所有权、资本所有权,劳动力所有权、专利技术所有权等进行分配。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最本质的规定。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最基本的含义。如果离开了这一点,必然会导致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误解。

从“量”的方面来看,每一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时,究竟是按照它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还是按照它对生产过程的贡献进行分配?对此,我认为,既不能简单地认定就是前者,也不能武断地判定就是后者,更不能绝对地把两者分割开来。

其一,在一般情况下,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数量分配,是统一的。例如,土地这种生产要素,它的数量越多,对生产过程的贡献当然也就越大;它的质量越高,即土壤越肥沃,位置越优越,对生产过程的贡献当然也就越大。所以,在这里,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并不矛盾。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割裂开来,更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其二,在许多情况下,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又会出现不一致。例如,劳动力这种要素,有的人,体力、智力和技能可能都很高,但是工作态度不好,贡献并不大。这就形成了二者的脱节。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分配依据的,应该是生产要素的贡献,而不是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因为,进入生产过程的每一种生产要素,正是因为它对生产过程有用,对生产结果的形成作出了贡献,它才有权取得生产成果的一部分。所以,当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一致时,坚持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是科学的;当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不一致时,坚持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仍然是科学的。在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中,已经包含着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的理由。但是,在复杂的经济生活中,每一种生产要素对生产过程以及生产成果的贡献,往往是很难估算的。

其三,由于一种生产要素对生产过程的贡献及生产成果的贡献很难准确地判断,所以,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往往是同时并存的。例如,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而得到地租,资本所有者出借资本而得到利息,这时的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都是按其数量和质量参与分配的。只要双方达成了出租土地或借贷资本的协议,不管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贡献如何,生产要素所有者都要按已经达成的协议参与分配。而劳者的计件工资、销售人员按销售额提取个人收入等等,则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的典型形式。有些生产要素,是既可以按数量和质量参与分配,也可以按贡献分配。如技术专利,既可以按其数量和质量进行买断性转让或一般性转让;也可以按采用这一专利技术后企业利润增加额的一定比例提成。前者是按数量和质量分配;后者是按贡献分配。这两种参与分配的形式,在实践中都是存在的。

在这里,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形式的存在,并不是对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原则的否定。生产要素的数量多,质量高,对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的贡献,自然就大。只是在生产要素对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的贡献无法准确计量的情况下,不得不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来参与分配。而这种分配数额的确定,也是基于生产要素对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的贡献,依据经验和概率来加以确定的。其表现形式是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但其基础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

所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准确含义,从质的规定性上,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从量的规定性上,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同时也可以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存在条件

“周文”得出其“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是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基本结论的主要论据是,他们认为“按要素分配如等价交换一样是一种市场现象,是与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相联系、相统一的具体分配方式”。这也就是说,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存在条件是市场经济。持这种观点的,在我国还是大有人在。我所特别尊敬的一位经济学家也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市场配置资源这种特定的经济运行方式所决定的”,“是市场经济所共有的分配方式”。(注:汤在新,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分配方式[J].经济学家,1997,(2).)说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只限于资本主义,不为资本主义所独有,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的条件是“由市场配置资源这种特定的经济运行方式所决定的”,显然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我们先来看市场经济之前的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是基本的生产要素。谁占有了土地,谁就具有了凭借土地所有权占有土地产品的权利。谁要租用土地所有者的土地,不管你是将土地用于何种用途,都必须按租用的期限支付地租。劳动力,是封建社会的另一基本的生产要素。封建社会劳动者已经不再是奴隶社会的奴隶,虽然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身依附关系,但劳动者已经具有了基本独立的人格,对自身的劳动力,劳动者具有了基本的所有权。土地所有者要雇佣劳动者来投入他的生产过程,就必须让被雇佣的劳动者参与这个生产过程生产成果的分配——为劳动者支付工钱,也就是使用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报酬。在劳动者租用土地所有者土地的情况下,劳动者也可以采用劳役地租的形式,以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使用权来交换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使用权。在这里,按生产要素分配——既按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也按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都是明明白白、实实在在的存在着的。

我们再来看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中,劳动者没有独立的人格,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既占有物质的生产资料,又占有劳动者(当然就占有劳动者身上的劳动力)。全部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都属于奴隶主所有,在整个奴隶社会,只有奴隶主这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因而能够作为分配主体的,只有奴隶主这一个阶级。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与牲畜和其他生产资料一样,没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因而没有参与分配的权利。在整个社会当中,哪个奴隶主占有的土地和奴隶等生产要素数量多、质量好,哪个奴隶主就会得到更多的生产成果;那个奴隶主占有的土地和奴隶等生产要素数量少、质量差,那个奴隶主得到的生产成果就会少一些。整个社会的生产成果在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分配,依然遵循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规律。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是以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私有制为突出特征的社会。如果对此来一个反向思维,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就更为明确了:假如这两个社会不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那么,生产要素的私有制,对社会经济过程还有什么经济学的意义呢?

显然,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在封建社会明明白白、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在奴隶社会也明明白白、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这足以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绝不只是市场经济所特有的现象,它另有其存在的条件。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的条件是什么呢?

生产要素,也称生产条件,过去讲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三个方面。现在讲生产要素,除了土地、劳动、资本之外,还有技术专利,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是进行生产活动、创造物质财富所必不可少的。威廉·配第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没有财富之父母,也就没有财富。生产要素是财富的源泉,它对于人类的生存,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生产要素是重要的,又是稀缺的。生产要素的极端重要性,决定了财富的创造非用它不可;生产要素的普遍稀缺性,又决定了它不可能无限地随意得到。两方面的结合导致了人们迫切地占有生产要素的强烈欲望。因为,把极为重要而又极为稀缺的生产要素据为己有,也就掌握了生产的主导权,占有了获得生产成果的权利。于是,便产生了生产要素的所有制。社会对这种所有制关系的确认、调整和保护,便形成了所有权。

生产要素成为人们的所有物之后,再把这些生产要素用于生产过程,必须通过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允许并把生产成果的一部分分配给这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否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宁可让生产要素闲置起来,也不让你使用。一般说来,任何一种生产过程,都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缺一不可。但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往往不为同一个所有者占有。这样,生产的进行,要求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把他们各自占有的生产要素投入一个共同的生产过程。这个生产过程的结果,便归这些生产要素所有者共同占有,并按照各自投入生产要素的多少或各自投入生产要素的贡献的大小,在他们之间分配。这种按照生产要素所有者为生产提供的生产要素的质和量及其贡献来相应地分配产品的客观必然性,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规律。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存在的客观基础或条件。这一客观基础或条件,是与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共存的,因而,按生产要素分配产品的规律,是迄今一切社会经济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四、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由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是在迄今为止的一切社会经济形态中都存在的,是为各种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它不随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演进而变化,也不随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而转移。因而,它是本质层次极高的经济规律。在封建社会,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而取得地租;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资本所有权而占有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凭借自己付出劳动的贡献而获得报酬,尽管这都是反映其社会最具本质经济关系的经济规律,是对决定各自社会性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经济规律,是本质层次很高的经济规律,但是,对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而言,它们都不过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在这几个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

“周文”未加任何证明,就简单地断定“按要素分配如等价交换一样是一种市场现象,是与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相联系、相统一的具体分配方式”,不仅是不正确的,也显得有些武断。“周文”又以这样一个未加任何证明的、不正确的论点为主要依据,简单地得出了该文关键性的结论:按劳分配是本质,按要素分配是现象,“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是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按劳分配因市场关系而转化为、表现为按要素分配”。这个结论的错误在于,它恰恰是把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搞颠倒了:把本质层次更高的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说成了现象和形式,而把作为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具体表现形式的按劳分配说成了本质和内容。

在明确了上述几点之后,我们再来分析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诚如“周文”所指出的,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是以全社会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为前提、为条件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每个社会成员都不能再以资本的、土地的等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依据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每一个人都只是平等的自身劳动力的所有者,除了自己的劳动,谁也不能向社会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中,只有劳动力这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出现在个人分配中的,只有劳动力这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权。所以,生产的成果,在社会进行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照每个人所付出的劳动贡献来进行分配。在这里,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依然是存在的。只是在全部生产要素当中,除了劳动力之外,已经没有其他的要素可以成为个人的所有物,能够为个人所占有的,只有自身的劳动力,这时,按生产要素分配,便直接地表现为马克思的按劳分配。

但是,这种按劳分配的“马克思条件”,在全世界的所有国家中都从来没有实现过,在我国更是从来没有实现过。实行这种按劳分配的条件不具备,这种按劳分配当然也就根本不可能实行。我们现在所实行的按劳分配,只能是存在于我国现有经济条件当中的、不同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另外一种按劳分配。

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社会经济条件与“马克思条件”的主要差别,在于远远没有实现全部生产资料的全社会共同占有,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都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所有者,这些不同的生产要素的所有权,都要在分配中得到承认,得以实现。这样,在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周围,还有不同的资本所有者、土地所有者、技术专利权的所有者,等等,这些不同的参与生产成果分配的平等权利,只能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平等地全部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在这里,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其他的生产要素所有权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劳动力,是诸多的生产要素之一,劳动力的所有权,是诸多的生产要素所有权之一。这种社会经济条件中的按劳分配,也同样只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之一,它构成了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个方面,一项内容。也就是说,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是包括在现阶段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当中的。二者的关系,首先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是种概念与属概念的关系,这是两者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周文”在其关键性的错误结论的基础上还得出了这样的推论:“不能因此而误以为按要素分配包括按劳分配,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按资本等其他要素分配”,这真实不可思议的混乱!如果说,“生产要素”中包括劳动力,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却不包括按劳分配,这在逻辑上怎么能讲得通呢?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什么就不能包括按劳分配呢?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又是什么呢?党的“十六大”报告明明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怎么能说“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就不能再“按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了呢?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并列,并要按劳动的贡献分配、按资本的贡献分配、按技术的贡献分配、按管理的贡献分配,等等,这就构成了统一、完整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整体。按生产要素分配中包括着按劳动的贡献分配,这是显而易见的。按劳分配只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一个方面、一个部分,除了按劳动的贡献分配之外,还一定有按资本的贡献分配、按技术的贡献分配、按管理的贡献分配等等,如果除了按劳分配以外根本就不再按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那只要讲按劳分配就完全可以了,还一定要再提出一个“按生产要素分配”做什么呢?

问题的实质恰恰在于,以往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只讲按劳分配(虽然在实践中按劳分配也没有搞好)而排斥了按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所以,正如“周文”所说:“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特别是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变化,’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要求已经合乎逻辑地被提了出来”。既然“周文”已经意识到了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实践这棵“常青之树”提出了要按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分配的要求,为什么又在自己文章的结论中轻易地把它否定掉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同时,“周文”的说法也明显地混淆了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的区别。

在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关系的讨论中,有的学者为了解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命题,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生产要素”,只是指资本和技术等劳动力以外的生产资料,不包括劳动力在内,所以才有了按(非劳动力的)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这种解释显然是过于牵强附会了,无论是从马克思对生产要素的定义来看,还是从经济学界的使用习惯来看,生产要素从来就是既包括物质的生产资料,也包括劳动力,谁都不会否认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之一,讲按“生产要素”分配,却又把劳动力排除在“生产要素”之外,是不可思议的,对“生产要素”范畴的这样一种解释,既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也不符合经济学界的共识,因而是难以成立的。

在明确了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按劳分配这样一种两者之间的基本关系之后,接下来的问题还有两个:一个是如何认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问题;另一个是怎样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的问题。

既然按劳分配是包括在按生产要素分配当中的,这就不存在一个所谓“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虽然使用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说法,但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已经不再使用这种说法。如果承认按劳分配包括在按生产要素分配当中是对二者客观内在联系的科学揭示,再纠缠这个问题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党的“十五大”报告和“十六大”报告,都坚持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提法。但经济学界对这个问题却缺乏应有的、深入的研究。劳动的贡献、资本的贡献、技术的贡献、管理的贡献等,都是作为生产成果分配的依据,是处在同一层次上的并列的关系,可以有一个以谁为主的问题。“周文”认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不是在同一层面上并列或‘主辅结合’的关系”,从而否定了这一问题的存在,是不应该的。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来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具体含义呢?

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和稀缺性,不仅决定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的存在,而且还决定各种生产要素在分配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大小。同一种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比较其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容易决定其各自所占的比重或份额。不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同一生产过程,在分配所生产的产品时,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相互比较,孰轻孰重?这就要看哪一种生产要素对生产更重要、更稀缺。例如,在奴隶社会,劳动力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工具还很简陋,在生产中的作用不是很重要,最初的土地也还很多。这时,对奴隶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就很重要。封侯,要以分封的户数(实际上也就是劳动力的数量)为标志。到封建社会,土地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所有权成为权力的象征。产业革命之后,资本成为生产最必不可少的要素,资本所有权成为支配一切的东西,成为“普照之光”。这时土地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虽然都独立存在,但都要受资本所有权的制约。到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生产资料实现了公有,在社会成员个人参与生产成果分配的权利依据中,属于个人的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范围和比重都明显地下降,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重要性大大降低,而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重要性明显地提高。在这一基础上,按劳分配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作为科学技术的创造者和科学技术知识主要载体的劳动者,对社会生产过程的重要性日益增强,“按劳分配为主体”得到了更为坚实的生产力基础的支撑。

无论如何,坚持并强调“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初衷,是要保持劳动收入在个人收入总额中的主体地位,而不能让非劳动收入无限制地扩张。“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的范围和程度,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范围越大,公有化的程度越高,“按劳分配为主体”就体现得越充分。但是,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反复告诫我们:生产资料公有制范围的大小、公有化程度的高低,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按劳分配为主体”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愿望所决定,而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如果脱离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实状况,一味去追求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那将要受到客观经济规律的惩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于刃刚,戴宏伟.生产要素论[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9.

[4]杨欢进,刘树.按生产条件分配产品规律及其数量分析[J].求是学刊,1988,(1).

按劳分配范文篇9

【英文摘要】Theoreticallyspeaking,theresultofincomedistributiOn(distributiononworkandonproductionfactors)leadstoinevitablegaps.Thepaperholdsthatthisgapisfairandreasonable,anditcanarousetheenthusiasmandcreativityoflaborsandownersofproductionfactorshencepro-pellingthegrowthofcommercialefficiency.

【关键词】收入差距/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经济效率incomegap/distributiononwork/distributiononproductionfactors/commercialefficiency

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都会拉开收入差距,甚至扩大收入差距。这一方面是由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在规定和内在要求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定和基本要求决定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因而都要通过市场经济规律才能得以实现。由于在收入水平提高的过程中,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降低,由按劳分配所得的部分收入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必然要转化为个人财产,并由此获得财产收入,将会进一步扩大差距。

一、按劳分配与收入差距

(一)按劳分配与平均主义格格不入

在高度集中的传统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在按劳分配名义下放弃生产力根基的平均主义分配模式。学术界曾一度在按劳分配与平均主义之间画等号,认为按劳分配就是追求所谓绝对公平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其实按劳分配与平均主义无任何联系,按劳分配绝对不会导致平均主义。

首先,平均主义的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不能从按劳分配中得到解释,中国是一个“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国家,平均主义就是在这样的封建小农经济背景下产生的,是封建社会小生产基础上的一种绝对平均思想。因此,它不仅不产生于按劳分配,而且实践中恰恰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违背,多劳不多得、少劳不少得,劳动收入与劳动投入背离,其性质属于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劳动的侵占(变相“剥削”),其结果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其次,按劳分配的内容和要求与平均主义格格不入。按劳分配以劳动为惟一尺度,在劳动面前人人平等,它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但它“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因而也就默认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1]由于劳动者的体力智力不同、勤奋程度不同,因而劳动贡献有大有小,每个人得到的劳动报酬有多有少。按劳分配的有效实行,充分体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繁重劳动和非繁重劳动的差别,从而导致了收入上的差别。在这里不仅没有平均主义的任何一个原子,而且打破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现象。

第三,平均主义倾向在我国社会主义分配过程中也确实存在过,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公有制领域中货币性收入的工资级差小,平均发放各种奖金、津贴、补贴等,这些收入在货币收入总量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二是在公有制体制内一些机关、事业单位以及特定的企业中,具有相似职位及年龄的成员,不仅工资等货币性收入差异很小,而且在住房、实物等非货币性收入方面差异也极小,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非但没能实现社会公平,反而造成了严重的分配不公。因为它无视甚至抹杀人们在劳动投入上的差别,使得劳动收入的差距普遍小于劳动投入的差距,导致收入与投入的背离。可见,平均主义分配下的“平等”是一种假平等,是平等幌子掩盖下的不平等。这种分配,起着奖懒罚勤、奖劣罚优的逆向激励作用。然而,这不是按劳分配制度本身的罪过,而是由于对按劳分配规律理解和执行中的偏差。同时,我国在历史上是小生产众多的国家,小生产的习惯势力和在分配上平均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加上我国目前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商品经济还不发达,经济文化还相对落后,因而小生产和平均主义思想的束缚仍然会在长期内存在。

(二)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

按劳分配的基本规定和实现机制决定了实行按劳分配势必导致劳动者之间收入差距的客观存在。

首先,从内涵上讲,按劳分配的实行会使劳动者出现富裕程度的差别。按劳分配制度的实行是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否定。这种制度要求:凡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劳动,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工作,社会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扣除之后,按照每个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劳动报酬。由于个人劳动报酬是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的,而劳动者能够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又是与其劳动熟练程度、科学技术水平相联系的,这样,不同体力和不同智力的劳动者,其劳动熟练程度和科学技术水平就会有高有低,劳动贡献也会有大有小,因而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也会有多有少,从而产生富裕程度的差别。

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两种分配方式的机理与结果

其次,按劳分配的层次性决定劳动者的收益差异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而只能先根据各个企业提供给市场的有效的联合劳动量,在各企业之间进行分配,即第一层次的按劳分配;然后再由各个企业根据劳动者的劳动贡献对劳动者进行分配,即第二层次的按劳分配。第一层次的按劳分配实际上是指市场对企业的分配过程,就是企业在市场上出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获得经营收益的过程,同时也是市场根据企业在市场上实现了的经营成果对企业进行收入分配的过程。第二层次的按劳分配实际是指企业对劳动者的分配过程,就是企业把从市场上获得的经营收益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按照劳动者向企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对他们支付劳动报酬的过程。企业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为标准分配劳动报酬会造成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这一点上文已作论述),且这一差距还会因所在企业在市场评价下经营成果的巨大差异而进一步加剧。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劳动贡献,而且还取决于所在企业通过市场实现的经营效益的高低。这也意味着,同一企业不同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以及不同企业即使是相同能力的劳动者,其劳动报酬必然存在差别。

论文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两种分配方式的机理与结果来自

第三,劳动计量尺度的市场化也是劳动收入差距形成的重要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科学技术的吸纳和应用水平不同以及由此导致的劳动生产水平不同,企业生产商品和提供一定劳务所需个别劳动时间不同,因而,市场对企业进行按劳分配的“劳”的计量尺度,就不能是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企业通过市场竞争而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由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企业个别劳动时间的不同对比关系对企业盛衰兴亡有决定意义,因此,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尺度评价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对企业进行收入分配,无疑会使不同企业形成巨大的收益差距。同样,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企业对职工按劳分配中“劳”的计量尺度,也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能直接以劳动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作为按劳分配的依据,也就不能直接以劳动者的个别时间的多少确定劳动报酬的多少,而只能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以有效劳动为尺度进行分配。劳动时间的耗费取决于市场评价过程,也即劳动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必须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劳动才能为市场所承认,才能成为有效劳动,劳动者才能得到相应报酬,甚至得到超额分配;反之,如果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劳动者的劳动不能为市场所承认,劳动者往往只能获得较少报酬,甚至徒劳无益。可见,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按劳分配的“劳”的计量尺度,势必使不同劳动者获得各不相同的劳动报酬,更何况作为劳动者分配对象的企业的经营成果已存在巨大差别。

第四,劳动者对剩余价值的分享会扩大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提出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学说之所以只限于个人生活消费品的分配,主要是因为他们设想在产品经济社会,生产资料全部由整个社会直接占有,劳动者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于是对劳动者个人所分配的也只能是生活消费资料。因此,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在满足生活消费之外根本不可能再有剩余。

然而,当今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所设想的大相径庭,不仅没有取消商品经济,而且把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的目标;生产资料也没有为整个社会所直接占有,即使在公有制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所有者。这就使现阶段的按劳分配呈现出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结果。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按劳分配决定的收入水平往往会高于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费用V。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目的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整个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所以,在按劳分配中,必要劳动的量的界限至少不能只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要劳动将突破界限而不断扩大,即“扩大到一方面为社会现有的生产力(也就是工人的劳动作为现实的社会劳动所具有的社会生产力)所许可,另一方面为个性的充分发展所必要的消费范围”[2]。

况且,当今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理念逐步被人们所认可,劳动者进行经营劳动和生产劳动,可以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而且还有权决定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当然需要通过一定的合法程序)。按劳分配原则在新价值分配过程中的作用层次有两个:一是对劳动者的劳动力付出的补偿费V实行按劳分配;二是对剩余价值M的一部分实行按劳分配。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对象包括劳动者劳动力付出的补偿费V和剩余价值M的一部分这两方面内容。

二、按要素产权分配与收入差距

(一)要素参与分配与收入差距

目前,在我国,按资金分配有多种具体形式,如个人或企业通过储蓄存款、购买债券、购买股票等所获的收益都属于按资金分配。这种分配方式既有利于增加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也有利于将一部分消费资金转化为积累资金。资金和生产资料作为不可缺少的劳动的手段进入生产过程,自然也要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分配。这种分配过程的连续性和资本的不断膨胀,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的同时,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在通常情况下,按生产要素分配将使要素所有者程度不同地增加收入。

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两种分配方式的机理与结果

但是,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必然拓展社会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来源,其中收益最大的是资本要素所有者和知识、技术要素所有者和使用者,其结果使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

(二)资本所有者和使用者高回报

在生产要素中,资本的权力是占据主要的、统治的地位,工人的就业和消费服从于资本运动和扩大收缩的需要,资本可以购买劳动力,可以购买土地。在土地、资本、劳动力为主体的生产要素中,资本占据了统治地位从而可以使按要素分配演变为按资分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人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个人的收入从过去的单纯消费资金逐步分解为消费资金和投资资金。个人用于投资的资金的出现,就必然会导致按资本要素分配形式的产生,而且随着收入量的扩大,个人用于消费后的剩余资金即可用于投资的资金量会越来越大,从而由此获取的投资收益也会越来越多,按要素分配形式在范围上就会不断扩展,在强度上就会不断强化。按资本要素分配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个人将消费剩余资金用于银行储蓄,获取利息收入;二是个人将消费剩余资金买卖各种证券、股票等有价证券,获取利息、红利、股息以及有价证券买卖收入等;三是个人将消费剩余资金以独资、合资等形式从事实业投资以获取投资利润。在当今资本要素短缺的阶段,资本要素的所有者必然会获得更高的回报。

(三)“有知者”先富

从根本上说,知识经济时代扩大的收入差距,是由知识要素的特殊性质和特殊作用引起的。

1.从知识要素的生产来看,知识要素的生产需要有各种要素的投入。著名经济学家乔治·J·斯蒂格勒曾在他1982年诺贝尔奖获奖演讲中对知识要素的生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首先,知识要素的生产需要有主观要素的投入,这个主观要素就是科学家的智力。在一般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虽然也需要经营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脑力的投入,但主要是依靠劳动者的体力的投入。而在知识的生产过程中则主要依靠科学家的智力的投入。具体说来,科学家智力的投入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要求:(1)高智力的投入,从事知识技术产品生产的科学家的智商要比一般人高,他们不仅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发现问题的能力。(2)智力投入的质量要求还包括科学家必须具备的某一领域的科学基础知识。这种基础知识有两种储存方式,一是储存于科学文献中,这就要求科技人员必须对这些文献相当熟识。二是储存于科学家的大脑中。其次,知识要素的生产还需要有客观要素的投入,有人把它们称作研究资源的投入。研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根据知识要素生产学科的不同而不同。对于社会科学来讲,电脑、数据资料、助手等等是现代社会科学必不可少的研究资源。对于自然科学来讲,研究资源就是实验室、设备、材料、助手等,知识要素生产的这些投入越多,花费成本越大,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也就越高,因而他们所获得的收入也就越高。

2.从知识要素的本身来看,知识要素具有垄断性或是单一性特征。一项知识技术、特别是“高、精、尖”的知识技术,在世界上可能就仅此一项,没有其他的竞争者。而且为了鼓励知识技术创新,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专利法和知识产权保护法对此加以保护。因此,知识技术、特别是“高、精、尖”的知识技术的创新者就有可能通过对知识技术的垄断获取超过知识技术产品自身价值的高额收入。反映在现实中,就是知识技术、特别是“高、精、尖”的知识技术产品通常都非常昂贵。然而不仅如此,知识技术的创新者,他们凭借超人的前瞻意识和领先一步的创新能力,始终站在高新技术的前沿阵地,将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技术用于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很高的经济效益。这样,知识技术的创新者就会得到超前分配,获得超高收入。此为其一。

其二,如果知识技术的创新者不愿转让其科技成果或知识产权,而是用其成果或知识产权投资入股,那么,它就成为一种投资要素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采取入股分红方式,知识技术的创新者和开拓经营者虽然不能获得一次性巨额收入,但其收入会随着企业利润的增长而不断增长,甚至没有上限,从而使创新者和开拓经营者终身收益而成为社会财富的主人。

其三,如果知识技术的创新者具备敏锐的目光和深邃的洞察力,以其创新所获得的成果、技术、专利,自己到资金市场和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或资本,兴办高科技实体,组织生产和营销活动,他们就会占据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沿,稳定获得超高收入。

3.从知识要素的贡献来看,知识要素的创新者和所有者必须获得高额收入。要素所有者具有获得要素收入的权利,按要素对生产效益贡献量的大小获得要素收入的多少是个人收入分配的一般要求。如果说按贡献进行分配是要素所有者在经济上实现的形式,那么知识收益便是对知识创新者和拥有者经济利益自主权的承认,个人收入是个人拥有的知识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两种分配方式的机理与结果

然而不仅如此,知识要素的贡献还在于它能增强其所有者的个人获利能力。个人获利能力以个人的智力、体力为基础,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智力因素则起决定性的作用。因而作为个人获利能力基础的智力水平的高低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个人收入的大小。由于知识要素所有者自身的异质性和不同的技能与由此带来的劳动差异性,使得拥有不同内涵、不同结构和不同数量关系的知识要素所有者具有与一般劳动者不同的市场价位,不仅不同,而且悬殊十分巨大。另一方面,智力水平的高低还会通过人们的资源配置能力(选择将资源转化为产出的最有效方法和决策能力)影响个人收入的高低。人们总是理性地选择成本较小收益较大的行为,但是一个智力水平比较高的知识要素所有者,不仅能较快地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发现市场机会,而且还能根据已经获得的信息迅速及时地进行决策和生产,把时间成本、交易成本以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程度。这种资源配置能力非一般劳动者所能及,因而知识要素的所有者必然会得到一般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所不能比的高收入。

知识要素的这些特殊性质和特殊作用决定了知识要素的创新者和所有者因为获得非工资收入或收益所能比的高额收入而先富起来,使“有知者”与“非知者”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导致新的或更大程度上的收入分配的不均等。

三、结论

在按劳分配方式下,个人的收入差距惟一地来自于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质和量,收入差距相对较小。而在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新收入分配体制下,劳动者的收入差距不仅来自于劳动的质和量,而且来自于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质和量。因而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的确立将会进一步拉大个人的收入差距,而且由于个人拥有的生产要素具有很强的累积效应,按生产要素分配对个人收入差距的拉大具有更大的影响。

第一,从整体上来看,要素所有者(指生产资料所有者)和一般工薪阶层以及其他劳动群众之间的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扩大。一般工薪阶层和其他劳动群众是按劳分配,收入增长的弹性小;而按生产要素分配,除资本所有者可能发生经营风险外,一般来说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增长的幅度大,对资本所有者来说甚至其收入产生“乘数效应”。

第二,要素所有者内部日益激烈的竞争将导致他们之间在财富的占有量上出现巨大的差别。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素所有者对生产要素或社会财富的所有或占有状况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个人收入中所占的份额。由于他们占有的生产要素数量和质量的不同,以及各自参与市场的态势和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不同,因而决定了他们各自从社会索取收入的不同。竞争的无情和资本积累、积聚的功效将在他们之中产生相当数量的百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同时也不断地产生出大批破产者和贫弱者。

第三,富裕程度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按生产要素分配,知识要素价值的回报同知识要素价值一样,必然呈超常显示。因此,受教育程度将成为影响个人富裕程度的重要因素。

第四,知识阶层的整体收入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其中一部分人将跻身于高收入阶层,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突出表现。

最后有必要指出的是,尽管两种分配方式的实施会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但是笔者认为,合理合法的收入来源决定了这种收入差距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公平的,因而能够充分调动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经济效率的进一步增长。况且这种差距可以通过经济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来加以克服和消除,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按劳分配范文篇10

一、马克思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观点

我们要讨论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生产要素、什么是分配、什么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既然周文是“从马克思的逻辑来看”的,相关讨论也都是从马克思经济学“范式”展开的,我们就从马克思的有关基本观点入手展开分析。

(一)马克思对分配概念给予的科学说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作为社会再生产四环节之一的“分配”给出了严密而明快的定义:“由每年新追加的劳动新加进的价值,……分成三部分,它们采取三种不同的收入形式,这些形式表明,这个价值的一部分属于或归于劳动力的所有者,另一部分属于或归于资本的所有者,第三部分属于或归于土地所有权的占有者。因此,这就是分配的关系和形式,因为它们表示出新生产的总价值在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中间进行分配的关系。”(注: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这个定义告诉我们,分配的客体,是产品中新生产的总价值;参与分配的主体,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既包括劳动力的所有者,也包括资本的所有者和土地的所有者。

(二)马克思所揭示的产品分配与生产条件(要素)分配之间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在对社会经济肌体的深刻解剖中,科学地揭示出了生产对分配的决定作用。他指出,生产条件(要素)的分配关系,“赋予生产条件本身及其代表以特别的社会性质。它们决定着生产的全部性质和全部运动。”(注: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所谓“生产决定分配”,其实质就是生产条件(要素)的分配关系,决定产品的分配关系。生产条件(要素)的所有权,就是分配产品的索取权。任何一种产品分配,都是由生产条件(要素)的一定分配(占有)状况决定的。这就科学地论证了按生产条件(要素)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三)马克思所指出的按生产条件(要素)分配规律的普遍适用性。马克思经过多年的研究,对社会经济肌体的内在构造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在他的晚年曾毫不犹豫地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66。)这就是说,任何一种产品分配,都是由生产条件(要素)的分配所决定的。生产条件(要素)的分配决定产品的分配,从而按生产条件(要素)分配产品,适用于“任何一种分配”,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把这一规律局限于某个特定条件之下,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符合这一规律发现者的原意。

因此,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按生产条件(要素)分配规律”这样一个概念,但他是这一规律的真正发现者和论述者。我们要“从马克思的逻辑来看”按生产要素分配,来讨论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就不能不对马克思的上述思想作一说明,这应该是我们展开讨论的共同的理论基础。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科学含义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讨论,学者们虽然发表了很多的见解,但是,什么叫“按生产要素分配”?对于这样一个讨论中最基本的问题,却未见较为科学而完整的说明,更未形成共识。有的学者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也有的学者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注:余陶生,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和按生产要素分配[J],武汉大学学报,1997(2)。)讲清楚“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准确含义,是一个讨论中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我认为,要确定“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本来含义,与确定其他所有的事情一样,都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研究。

从“质”的方面来讲,分配关系总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关系。之所以要“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于进入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是分属不同的所有者的。生产要素所有者为生产过程提供了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结束时,就要求从生产过程的结果中分得与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相适应的一部分生产成果。他之所以有权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他具有对自己所提供的那部分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如果进入生产过程的是无主土地、自然森林、空气、阳光或海水等生产要素,也就不存在按这些生产要素分配的问题了。可见,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权利,直接来自于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生产要素所有权,是对生产成果索取的权利依据。所以,从性质来说,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准确地说,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即按土地所有权、资本所有权,劳动力所有权、专利技术所有权等进行分配。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最本质的规定。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最基本的含义。如果离开了这一点,必然会导致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误解。

从“量”的方面来看,每一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时,究竟是按照它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还是按照它对生产过程的贡献进行分配?对此,我认为,既不能简单地认定就是前者,也不能武断地判定就是后者,更不能绝对地把两者分割开来。

其一,在一般情况下,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数量分配,是统一的。例如,土地这种生产要素,它的数量越多,对生产过程的贡献当然也就越大;它的质量越高,即土壤越肥沃,位置越优越,对生产过程的贡献当然也就越大。所以,在这里,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并不矛盾。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割裂开来,更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其二,在许多情况下,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又会出现不一致。例如,劳动力这种要素,有的人,体力、智力和技能可能都很高,但是工作态度不好,贡献并不大。这就形成了二者的脱节。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分配依据的,应该是生产要素的贡献,而不是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因为,进入生产过程的每一种生产要素,正是因为它对生产过程有用,对生产结果的形成作出了贡献,它才有权取得生产成果的一部分。所以,当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一致时,坚持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是科学的;当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不一致时,坚持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仍然是科学的。在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中,已经包含着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的理由。但是,在复杂的经济生活中,每一种生产要素对生产过程以及生产成果的贡献,往往是很难估算的。

其三,由于一种生产要素对生产过程的贡献及生产成果的贡献很难准确地判断,所以,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往往是同时并存的。例如,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而得到地租,资本所有者出借资本而得到利息,这时的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都是按其数量和质量参与分配的。只要双方达成了出租土地或借贷资本的协议,不管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贡献如何,生产要素所有者都要按已经达成的协议参与分配。而劳者的计件工资、销售人员按销售额提取个人收入等等,则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的典型形式。有些生产要素,是既可以按数量和质量参与分配,也可以按贡献分配。如技术专利,既可以按其数量和质量进行买断性转让或一般性转让;也可以按采用这一专利技术后企业利润增加额的一定比例提成。前者是按数量和质量分配;后者是按贡献分配。这两种参与分配的形式,在实践中都是存在的。

在这里,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形式的存在,并不是对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原则的否定。生产要素的数量多,质量高,对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的贡献,自然就大。只是在生产要素对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的贡献无法准确计量的情况下,不得不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来参与分配。而这种分配数额的确定,也是基于生产要素对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的贡献,依据经验和概率来加以确定的。其表现形式是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但其基础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

所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准确含义,从质的规定性上,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从量的规定性上,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同时也可以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存在条件

“周文”得出其“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是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基本结论的主要论据是,他们认为“按要素分配如等价交换一样是一种市场现象,是与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相联系、相统一的具体分配方式”。这也就是说,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存在条件是市场经济。持这种观点的,在我国还是大有人在。我所特别尊敬的一位经济学家也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市场配置资源这种特定的经济运行方式所决定的”,“是市场经济所共有的分配方式”。(注:汤在新,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分配方式[J].经济学家,1997,(2).)说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只限于资本主义,不为资本主义所独有,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的条件是“由市场配置资源这种特定的经济运行方式所决定的”,显然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我们先来看市场经济之前的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是基本的生产要素。谁占有了土地,谁就具有了凭借土地所有权占有土地产品的权利。谁要租用土地所有者的土地,不管你是将土地用于何种用途,都必须按租用的期限支付地租。劳动力,是封建社会的另一基本的生产要素。封建社会劳动者已经不再是奴隶社会的奴隶,虽然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身依附关系,但劳动者已经具有了基本独立的人格,对自身的劳动力,劳动者具有了基本的所有权。土地所有者要雇佣劳动者来投入他的生产过程,就必须让被雇佣的劳动者参与这个生产过程生产成果的分配——为劳动者支付工钱,也就是使用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报酬。在劳动者租用土地所有者土地的情况下,劳动者也可以采用劳役地租的形式,以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使用权来交换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使用权。在这里,按生产要素分配——既按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也按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都是明明白白、实实在在的存在着的。

我们再来看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中,劳动者没有独立的人格,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既占有物质的生产资料,又占有劳动者(当然就占有劳动者身上的劳动力)。全部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都属于奴隶主所有,在整个奴隶社会,只有奴隶主这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因而能够作为分配主体的,只有奴隶主这一个阶级。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与牲畜和其他生产资料一样,没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因而没有参与分配的权利。在整个社会当中,哪个奴隶主占有的土地和奴隶等生产要素数量多、质量好,哪个奴隶主就会得到更多的生产成果;那个奴隶主占有的土地和奴隶等生产要素数量少、质量差,那个奴隶主得到的生产成果就会少一些。整个社会的生产成果在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分配,依然遵循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规律。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是以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私有制为突出特征的社会。如果对此来一个反向思维,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就更为明确了:假如这两个社会不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那么,生产要素的私有制,对社会经济过程还有什么经济学的意义呢?

显然,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在封建社会明明白白、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在奴隶社会也明明白白、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这足以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绝不只是市场经济所特有的现象,它另有其存在的条件。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的条件是什么呢?

生产要素,也称生产条件,过去讲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三个方面。现在讲生产要素,除了土地、劳动、资本之外,还有技术专利,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是进行生产活动、创造物质财富所必不可少的。威廉·配第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没有财富之父母,也就没有财富。生产要素是财富的源泉,它对于人类的生存,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生产要素是重要的,又是稀缺的。生产要素的极端重要性,决定了财富的创造非用它不可;生产要素的普遍稀缺性,又决定了它不可能无限地随意得到。两方面的结合导致了人们迫切地占有生产要素的强烈欲望。因为,把极为重要而又极为稀缺的生产要素据为己有,也就掌握了生产的主导权,占有了获得生产成果的权利。于是,便产生了生产要素的所有制。社会对这种所有制关系的确认、调整和保护,便形成了所有权。

生产要素成为人们的所有物之后,再把这些生产要素用于生产过程,必须通过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允许并把生产成果的一部分分配给这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否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宁可让生产要素闲置起来,也不让你使用。一般说来,任何一种生产过程,都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缺一不可。但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往往不为同一个所有者占有。这样,生产的进行,要求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把他们各自占有的生产要素投入一个共同的生产过程。这个生产过程的结果,便归这些生产要素所有者共同占有,并按照各自投入生产要素的多少或各自投入生产要素的贡献的大小,在他们之间分配。这种按照生产要素所有者为生产提供的生产要素的质和量及其贡献来相应地分配产品的客观必然性,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规律。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存在的客观基础或条件。这一客观基础或条件,是与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共存的,因而,按生产要素分配产品的规律,是迄今一切社会经济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四、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由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是在迄今为止的一切社会经济形态中都存在的,是为各种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它不随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演进而变化,也不随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而转移。因而,它是本质层次极高的经济规律。在封建社会,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而取得地租;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资本所有权而占有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凭借自己付出劳动的贡献而获得报酬,尽管这都是反映其社会最具本质经济关系的经济规律,是对决定各自社会性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经济规律,是本质层次很高的经济规律,但是,对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而言,它们都不过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在这几个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

“周文”未加任何证明,就简单地断定“按要素分配如等价交换一样是一种市场现象,是与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相联系、相统一的具体分配方式”,不仅是不正确的,也显得有些武断。“周文”又以这样一个未加任何证明的、不正确的论点为主要依据,简单地得出了该文关键性的结论:按劳分配是本质,按要素分配是现象,“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是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按劳分配因市场关系而转化为、表现为按要素分配”。这个结论的错误在于,它恰恰是把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搞颠倒了:把本质层次更高的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说成了现象和形式,而把作为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具体表现形式的按劳分配说成了本质和内容。

在明确了上述几点之后,我们再来分析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诚如“周文”所指出的,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是以全社会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为前提、为条件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每个社会成员都不能再以资本的、土地的等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依据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每一个人都只是平等的自身劳动力的所有者,除了自己的劳动,谁也不能向社会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中,只有劳动力这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出现在个人分配中的,只有劳动力这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权。所以,生产的成果,在社会进行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照每个人所付出的劳动贡献来进行分配。在这里,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依然是存在的。只是在全部生产要素当中,除了劳动力之外,已经没有其他的要素可以成为个人的所有物,能够为个人所占有的,只有自身的劳动力,这时,按生产要素分配,便直接地表现为马克思的按劳分配。

但是,这种按劳分配的“马克思条件”,在全世界的所有国家中都从来没有实现过,在我国更是从来没有实现过。实行这种按劳分配的条件不具备,这种按劳分配当然也就根本不可能实行。我们现在所实行的按劳分配,只能是存在于我国现有经济条件当中的、不同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另外一种按劳分配。

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社会经济条件与“马克思条件”的主要差别,在于远远没有实现全部生产资料的全社会共同占有,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都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所有者,这些不同的生产要素的所有权,都要在分配中得到承认,得以实现。这样,在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周围,还有不同的资本所有者、土地所有者、技术专利权的所有者,等等,这些不同的参与生产成果分配的平等权利,只能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平等地全部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在这里,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其他的生产要素所有权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劳动力,是诸多的生产要素之一,劳动力的所有权,是诸多的生产要素所有权之一。这种社会经济条件中的按劳分配,也同样只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之一,它构成了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个方面,一项内容。也就是说,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是包括在现阶段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当中的。二者的关系,首先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是种概念与属概念的关系,这是两者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周文”在其关键性的错误结论的基础上还得出了这样的推论:“不能因此而误以为按要素分配包括按劳分配,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按资本等其他要素分配”,这真实不可思议的混乱!如果说,“生产要素”中包括劳动力,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却不包括按劳分配,这在逻辑上怎么能讲得通呢?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什么就不能包括按劳分配呢?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又是什么呢?党的“十六大”报告明明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怎么能说“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就不能再“按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了呢?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并列,并要按劳动的贡献分配、按资本的贡献分配、按技术的贡献分配、按管理的贡献分配,等等,这就构成了统一、完整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整体。按生产要素分配中包括着按劳动的贡献分配,这是显而易见的。按劳分配只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一个方面、一个部分,除了按劳动的贡献分配之外,还一定有按资本的贡献分配、按技术的贡献分配、按管理的贡献分配等等,如果除了按劳分配以外根本就不再按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那只要讲按劳分配就完全可以了,还一定要再提出一个“按生产要素分配”做什么呢?

问题的实质恰恰在于,以往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只讲按劳分配(虽然在实践中按劳分配也没有搞好)而排斥了按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所以,正如“周文”所说:“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特别是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变化,’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要求已经合乎逻辑地被提了出来”。既然“周文”已经意识到了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实践这棵“常青之树”提出了要按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分配的要求,为什么又在自己文章的结论中轻易地把它否定掉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同时,“周文”的说法也明显地混淆了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的区别。

在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关系的讨论中,有的学者为了解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命题,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生产要素”,只是指资本和技术等劳动力以外的生产资料,不包括劳动力在内,所以才有了按(非劳动力的)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这种解释显然是过于牵强附会了,无论是从马克思对生产要素的定义来看,还是从经济学界的使用习惯来看,生产要素从来就是既包括物质的生产资料,也包括劳动力,谁都不会否认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之一,讲按“生产要素”分配,却又把劳动力排除在“生产要素”之外,是不可思议的,对“生产要素”范畴的这样一种解释,既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也不符合经济学界的共识,因而是难以成立的。

在明确了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按劳分配这样一种两者之间的基本关系之后,接下来的问题还有两个:一个是如何认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问题;另一个是怎样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的问题。

既然按劳分配是包括在按生产要素分配当中的,这就不存在一个所谓“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虽然使用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说法,但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已经不再使用这种说法。如果承认按劳分配包括在按生产要素分配当中是对二者客观内在联系的科学揭示,再纠缠这个问题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党的“十五大”报告和“十六大”报告,都坚持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提法。但经济学界对这个问题却缺乏应有的、深入的研究。劳动的贡献、资本的贡献、技术的贡献、管理的贡献等,都是作为生产成果分配的依据,是处在同一层次上的并列的关系,可以有一个以谁为主的问题。“周文”认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不是在同一层面上并列或‘主辅结合’的关系”,从而否定了这一问题的存在,是不应该的。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来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具体含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