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技术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20:50:58

降水技术论文

降水技术论文范文篇1

基坑降水技术是指采用各类井点降低地下水水位的方法,以预防施工中流砂、管涌、坍塌、失稳等问题的发生。这种技术较之堵水法与明排法等传统方法,具备了更加明显的降水效果,所以在现代建筑里的基坑施工中被广泛的使用。

1.基坑降水技术的类型

施工中基坑降水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明沟加集水井法;轻型井点法;喷射井点法;管井井点法;深井井点法;综合井点法。

2.各类基坑降水法的技术要点

(1)明沟加集水井法

该方法的技术要点是在基坑内部设置明沟和集水井,再使用抽水机从集水井中直接把地下水排出,从而把基坑里的地下水疏干。

(2)轻型井点法

该方法的技术要点是:利用真空原理,在吸力的作用下让基坑内的空气与水变成水气混合液,再将水气混合液通过管路系统吸入分离器中,由分离器上部排出空气和水。该降水技术在国内的各建筑施工中应用都比较广泛,与其他技术相比,这种技术更加简便、经济、安全,尤其在基坑面积大、水位降低浅的工程中,更加适合。另外,当土层渗透系数比较低时,应该使用气密性措施,从而提高系统的真空度,达到降水效果。

(3)喷射井点法

主要使用高压水泵,利用水管把水压入井点内,使其内外形成空间,再使水从喷射器的两边孔流进喷嘴,随着喷嘴截面面积的减小,水流速度会随之加快,在完成整个喷射后,会在喷射水柱周围形成负压,将空气和水吸入到混合室中。在施工中注意一点,井点管必须设置为双层形式,并且井孔底部也要设置喷射器,并使用两根总管把各个井点管连为一体。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降水深度比较深,但是其地面敷设工程比较复杂,工作效率很低,这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所以这一技术必须结合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4)管井井点法

此方法的技术要点主要是使用钻孔成井的方法,围绕基坑设置若干管井,管井的距离间隔在20~50米之间,并为每一个管井配备水泵,使之可以独立进行地下水抽取,从而达到降低地下水水位的目的。但该技术在渗透系数大于0.1和砂质土层、粉土层以及碎石土层等地下水储量丰富的地质条件中,因为其排水能力强、便于维护的优点而被普遍使用。

(5)深井井点法

该方法具有基降水深度较大的特点,在管井的深度大于15米时,使用普通水泵很难满足工程要求,而要使用特制的深井泵。该方法主要适用于降水深度深且水量较大的工程中,尤其是在渗透系数大并且透水层较厚的工程中,更为适用。其主要的优点是降水深度大,可以设置于施工范围以外,这一点得到了施工单位的一致好评,并被广泛应用。

(6)综合井点法

该方法是一种综合性方法,主要是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下使用多种技术作业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节省造价,而且还可以加快施工进度。然而,在施工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法。

二、基坑降水技术的应用分析

1.工程基本资料

本工程长125米,宽88米,基坑深度9米。该地区的地下水主要是潜水,水位埋深1.5米。基坑采取轻型井点环形布置结构,场地中心设置少量管井用于降水。场地土层向下分别是粉土——粉砂——粉土——粉质粘土。

2.基坑降水方案

该工程的降水设计目标以基坑中最大坑深为依据。因为工程地基土中可能存在软弱层,往往需要加大开挖深度,在降水设计中对于水头的降低深度需要加以控制,并且留下余地。另外,由于基坑开挖工期较短,要缩短疏干地下水的时间,降低地下水水位于基坑底之下。基坑降水工程使基坑四周土体应力发生了改变,一方面,地下水位下降导致了土体自重应力的增加;另一方面,地下水由静止状态变成运动状态,渗流作用增加了土层附加应力。基坑工程中出现的渗流应看作平面二维渗流,在本工程设计中出于简化计算的目的,将坑外土体假设为重力方向上发生的一维渗流。在总应力变化与一维渗流条件之下,基于基坑边缘距离在4米、8米、12米、30米之上的应力变化情况,计算得出的基坑深度分别是3.4米、5.6米、9.0米、13.5米(由天然地下水水位算起)。针对与工程地质结构的问题,工程降水方案设计中的技术是轻型井点法与管井降水法相结合的综合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水滞留与渗出的问题。管井有效深度要足够深,并且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留下泵头加深深度以及进行水泵流量调整时的管井内径余地。基坑中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疏干井点,以加快开挖土体中地下水疏干速度。把周边住宅楼和裙房的降水工程与本工程连为一体,设置统一的轻型井点与管井,使得一次施工完成全面降水的要求。

三、施工工程中基坑降水技术问题的思考

基坑降水施工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所以作为施工人员,为了保证工程效果最大化,达到地下水位降低的目的,就必须在确定采用哪种基坑降水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对下面问题的处理:首先,防止降水施工引发的大面积地面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出现,在降水井点管和周边建筑物及路面之间进行井点回灌作业,连续使用清水进行回灌,从而补充此处的地下水,达到地下水水位基本不变的目的;其次,结合实际施工状况,针对性地处理施工问题。比如施工地的地下粘土层相对较厚的问题,在打孔时,应使用能够套管和水枪在井点轴线以外打孔,采用埋设井点管的方法成孔,进而使地层中的上下水得以贯通;最后,抽水时,特别在抽水开始阶段,应检查各井点管是否出现淤塞的情况,检查的方法主要是监听管内水流声和查看管子表面是否潮湿。如出现淤塞的死井数量大于整体的10%,则会对降水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这时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利用高压水对井点管进行反复冲洗。

四、结语

降水技术论文范文篇2

论文摘要干旱是导致我国玉米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受温室效应的影响,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国内外对玉米抗性研究越来越重视。依据有关资料,介绍了国内外玉米抗旱性研究进展情况。

干旱与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农业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我国,灌溉用水占国内水资源用量的80%左右,农业实际利用自然降水的比率不到10%,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70%)。我国玉米种植面积2400万公顷,50%以上种植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依靠自然降水、缺水的旱地上。这些地区年降水量200~600mm不等,有些地方蒸发量大,水分流失快,且降水变率很大,玉米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满足率低,年际间不稳定。对玉米带地区气象资料和玉米产量的相关分析得出,干旱是导致我国玉米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同时受温室效应的影响,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将愈来愈突出。因此,国内外对玉米抗性研究越来越重视,开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玉米的抗旱性是指玉米对干旱的适应性和抵抗能力,即在土壤干旱或大气干燥条件下,玉米所具有受伤害最轻、产量下降最少的能力。进行玉米抗旱性的研究,首先有赖于对玉米抗旱性的科学而准确地评价,即鉴定其抗旱能力的大小。近年来,许多学者围绕此方面工作开展了大量研究,现据有关文献资料进行介绍。

1玉米水分亏缺研究

这一研究是玉米生理需水与自然降水的结合,从而计算出玉米生长的水分差额。活细胞的原生质水分含量在80%以上时才能顺利进行各种生理生化活动,玉米一生多处于高温季节,消耗水较多,春玉米一生耗水量约为2985~3660m3/hm2;适宜玉米生长的全年降水量一般为500~1000mm,生长期间最少也要有250mm的降水量,且分布均匀,才能满足玉米不同生育期的要求;有些学者指出玉米全生育期耗水3000~4500m3/hm2,而我国大部分玉米主要生产区要么降水量不够,要么分布不均匀,在多数地区,水分亏缺对作物的影响是经常存在的,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发育。冷石林、韩世峰认为,北方旱地春玉米全生育期农田水分亏缺量为36.1~136.3mm,农田水分满足率为69.1%~92.2%,但全生育期不同时期水分亏缺表现不同,有的还相当严重。

2玉米抗旱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干旱抑制了玉米的生长发育,是由于对植株的生理生化过程和新陈代谢的明显作用,学者们对在水分胁迫下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过程研究较多,以期找出抗旱鉴定指标,指导品种选育工作。

(1)形态结构。主要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如株高、茎粗、生育进度、叶面积、叶片形态、蜡质层厚度、气孔密度、表皮细胞形状、输导组织、雌雄穗形态、开花受精以及籽粒发育、干物质积累动态等。Sullivan、Westgate、Shussler、鲍巨松等分别研究分析了干旱对玉米籽粒发育、生长及同化物利用的影响;地下部分的根系是直接感受水分信号并吸收土壤水分,一些人研究了根冠比、根系发育、根层分布、根长、根粗和根导管等;戴俊英认为中度水分胁迫对玉米不同品种各生育时期均有抑制作用,苗期适度干旱可促进根系生长,这一研究在小麦、高粱、水稻等作物上都有报道。

(2)生理生化过程。研究指出,水分不足严重阻碍了作物生化过程中的吸收过程,并在根系活力、气孔行为、叶片水势、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膜伤害、脯氨酸含量、ABA的积累、光合作用、渗透调节、酶活性等特性上进行了研究。

干旱对作物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其影响着玉米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和营养的吸收运输等各种生理过程,玉米品种间在抗旱性方面所表现的差异,都有相应的生理生化基础。目前,许多学者对于玉米抗旱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做了大量研究,比较一致的研究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叶片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气孔扩散阻力、蒸腾速率、离体叶片抗脱水能力、外渗电导率、ABA(脱落酸)含量、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MDA(丙二醛)含量、还原性酶活性、渗透调节能力等可作为玉米抗旱性鉴定评价指标。

造成玉米干旱的外界因素很多,玉米的抗旱性又是多种生理生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有人认为在进行玉米抗旱性鉴定时,不能使用单一的生理生化指标,而应该对多个指标进行综合鉴定,依综合值对玉米品种的抗旱性进行评价较为科学。侯建华提出用5级评分法对各项指标的测定值进行定量表示,经过权衡分配计算综合评价值,依综合评价值评价品种的抗旱性,其综合评定出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较接近。赵可夫曾尝试用9项单一指标,按分组分级半定量的方法,推算综合指标—抗旱系数。用抗旱系数对4种作物营养生长期抗旱性的高低进行综合评价。其结果与农民的经验、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张宝石的研究表明,依据某一指标对不同玉米基因型进行鉴定的结果可靠性较低,依据多个指标(保水能力、游离脯氨酸累积量、相对电导率、

MDA含量等)进行综合性鉴定的结果可靠性高,用综合指标对玉米品种的抗旱性进行评价比较准确,但同时需测定多项指标,试验工作量大,试验消耗增加。

3玉米抗旱与生育时期研究

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耐旱性研究,探讨了玉米在不同地区生育时期的水分敏感程度,认为玉米苗期适度干旱可促进根系生长,且表现出较强的抗旱能力;营养生长期轻度干旱不会造成最终叶面积的减少,只是延长生长;在性器官形成期(拔节期至吐丝期)受干旱影响最重,也是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此期干旱严重阻碍了雌雄穗的分化、花丝花粉的发育,造成植株矮、果穗小、授粉不良、籽粒败育率高、有效穗粒少、穗粒重低及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下降;灌溉期干旱造成植株早率、叶片功能期缩短且光合作用效率低,不能很好地进行灌溉,影响籽粒的品质,百粒重降低。

综上所述,玉米抗旱性是在水分胁迫下,体内细胞在结构上及生理生化过程发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后的结果。由于高等植物的抗性是受基因控制的复杂过程,植物的基因多样性决定了植物对干旱的适应也是多样的。故对玉米抗旱性,宜采用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结合形态学指标及产量指标,才能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

针对水资源短缺,玉米的抗旱性围绕形态结构、生理生化指标、产量及基因型差异,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玉米适应干旱的反应和机理及抗旱性差异和遗传有了基本认识,但现在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对玉米耐干旱的研究多集中在研究某个过程的机理,而对玉米在保证一定限度产量的情况下,各个时期最低需水量,即最佳水分利用效率研究少。因此,要重视干旱水分胁迫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在玉米抗旱性鉴定研究中,要注重指标的普遍适应、经济方便、特征明显、易操作,可直接应用于指导大田生产,要鉴定抗旱资源并研究其抗旱基因的遗传作用机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重组培育抗旱性强的基础材料,为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和理论。

参考文献

[1]SULLIVANCY,MNROSS.Selectingfordroughtandheatresistanceingrainsorghum[J].StreePhysiologyinCropPlants,1979(25):264-281.

[2]WESTAGATEME,BOYERJS.Carbohydratereservesandreproductivedevelopmentatlowleafwaterpotentialsinmaize[J].CorpSci,1985(925):762-768.

[3]SHUSSLERME,WEATAGEME.Increasingassimilatereservesdosenotpreventkernelatlowleafwaterpotentialsinmaize[J].CropSci,1994(34):1569-1576.

[4]侯建华,吕凤山.玉米苗期抗旱性鉴定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5,10(3):89-93.

[5]王黄英,郭还威,罗坤,等.几个玉米品种抗旱性的直接鉴定[J].玉米科学,2000,8(1):40-41.

[6]张宪正.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7]周文麟,王亚馥.外源C4作物DNA导入小麦的研究[J].作物学报,1992,18(6):418-424.

降水技术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干旱是导致我国玉米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受温室效应的影响,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国内外对玉米抗性研究越来越重视。依据有关资料,介绍了国内外玉米抗旱性研究进展情况。

干旱与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农业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我国,灌溉用水占国内水资源用量的80%左右,农业实际利用自然降水的比率不到10%,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70%)。我国玉米种植面积2400万公顷,50%以上种植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依靠自然降水、缺水的旱地上。这些地区年降水量200~600mm不等,有些地方蒸发量大,水分流失快,且降水变率很大,玉米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满足率低,年际间不稳定。对玉米带地区气象资料和玉米产量的相关分析得出,干旱是导致我国玉米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同时受温室效应的影响,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将愈来愈突出。因此,国内外对玉米抗性研究越来越重视,开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玉米的抗旱性是指玉米对干旱的适应性和抵抗能力,即在土壤干旱或大气干燥条件下,玉米所具有受伤害最轻、产量下降最少的能力。进行玉米抗旱性的研究,首先有赖于对玉米抗旱性的科学而准确地评价,即鉴定其抗旱能力的大小。近年来,许多学者围绕此方面工作开展了大量研究,现据有关文献资料进行介绍。

1玉米水分亏缺研究

这一研究是玉米生理需水与自然降水的结合,从而计算出玉米生长的水分差额。活细胞的原生质水分含量在80%以上时才能顺利进行各种生理生化活动,玉米一生多处于高温季节,消耗水较多,春玉米一生耗水量约为2985~3660m3/hm2;适宜玉米生长的全年降水量一般为500~1000mm,生长期间最少也要有250mm的降水量,且分布均匀,才能满足玉米不同生育期的要求;有些学者指出玉米全生育期耗水3000~4500m3/hm2,而我国大部分玉米主要生产区要么降水量不够,要么分布不均匀,在多数地区,水分亏缺对作物的影响是经常存在的,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发育。冷石林、韩世峰认为,北方旱地春玉米全生育期农田水分亏缺量为36.1~136.3mm,农田水分满足率为69.1%~92.2%,但全生育期不同时期水分亏缺表现不同,有的还相当严重。

2玉米抗旱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干旱抑制了玉米的生长发育,是由于对植株的生理生化过程和新陈代谢的明显作用,学者们对在水分胁迫下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过程研究较多,以期找出抗旱鉴定指标,指导品种选育工作。

(1)形态结构。主要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如株高、茎粗、生育进度、叶面积、叶片形态、蜡质层厚度、气孔密度、表皮细胞形状、输导组织、雌雄穗形态、开花受精以及籽粒发育、干物质积累动态等。Sullivan、Westgate、Shussler、鲍巨松等分别研究分析了干旱对玉米籽粒发育、生长及同化物利用的影响;地下部分的根系是直接感受水分信号并吸收土壤水分,一些人研究了根冠比、根系发育、根层分布、根长、根粗和根导管等;戴俊英认为中度水分胁迫对玉米不同品种各生育时期均有抑制作用,苗期适度干旱可促进根系生长,这一研究在小麦、高粱、水稻等作物上都有报道。

(2)生理生化过程。研究指出,水分不足严重阻碍了作物生化过程中的吸收过程,并在根系活力、气孔行为、叶片水势、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膜伤害、脯氨酸含量、ABA的积累、光合作用、渗透调节、酶活性等特性上进行了研究。

干旱对作物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其影响着玉米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和营养的吸收运输等各种生理过程,玉米品种间在抗旱性方面所表现的差异,都有相应的生理生化基础。目前,许多学者对于玉米抗旱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做了大量研究,比较一致的研究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叶片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气孔扩散阻力、蒸腾速率、离体叶片抗脱水能力、外渗电导率、ABA(脱落酸)含量、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MDA(丙二醛)含量、还原性酶活性、渗透调节能力等可作为玉米抗旱性鉴定评价指标。

造成玉米干旱的外界因素很多,玉米的抗旱性又是多种生理生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有人认为在进行玉米抗旱性鉴定时,不能使用单一的生理生化指标,而应该对多个指标进行综合鉴定,依综合值对玉米品种的抗旱性进行评价较为科学。侯建华提出用5级评分法对各项指标的测定值进行定量表示,经过权衡分配计算综合评价值,依综合评价值评价品种的抗旱性,其综合评定出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较接近。赵可夫曾尝试用9项单一指标,按分组分级半定量的方法,推算综合指标—抗旱系数。用抗旱系数对4种作物营养生长期抗旱性的高低进行综合评价。其结果与农民的经验、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张宝石的研究表明,依据某一指标对不同玉米基因型进行鉴定的结果可靠性较低,依据多个指标(保水能力、游离脯氨酸累积量、相对电导率、

MDA含量等)进行综合性鉴定的结果可靠性高,用综合指标对玉米品种的抗旱性进行评价比较准确,但同时需测定多项指标,试验工作量大,试验消耗增加。3玉米抗旱与生育时期研究

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耐旱性研究,探讨了玉米在不同地区生育时期的水分敏感程度,认为玉米苗期适度干旱可促进根系生长,且表现出较强的抗旱能力;营养生长期轻度干旱不会造成最终叶面积的减少,只是延长生长;在性器官形成期(拔节期至吐丝期)受干旱影响最重,也是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此期干旱严重阻碍了雌雄穗的分化、花丝花粉的发育,造成植株矮、果穗小、授粉不良、籽粒败育率高、有效穗粒少、穗粒重低及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下降;灌溉期干旱造成植株早率、叶片功能期缩短且光合作用效率低,不能很好地进行灌溉,影响籽粒的品质,百粒重降低。

综上所述,玉米抗旱性是在水分胁迫下,体内细胞在结构上及生理生化过程发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后的结果。由于高等植物的抗性是受基因控制的复杂过程,植物的基因多样性决定了植物对干旱的适应也是多样的。故对玉米抗旱性,宜采用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结合形态学指标及产量指标,才能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

针对水资源短缺,玉米的抗旱性围绕形态结构、生理生化指标、产量及基因型差异,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玉米适应干旱的反应和机理及抗旱性差异和遗传有了基本认识,但现在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对玉米耐干旱的研究多集中在研究某个过程的机理,而对玉米在保证一定限度产量的情况下,各个时期最低需水量,即最佳水分利用效率研究少。因此,要重视干旱水分胁迫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在玉米抗旱性鉴定研究中,要注重指标的普遍适应、经济方便、特征明显、易操作,可直接应用于指导大田生产,要鉴定抗旱资源并研究其抗旱基因的遗传作用机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重组培育抗旱性强的基础材料,为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和理论。

参考文献

[1]SULLIVANCY,MNROSS.Selectingfordroughtandheatresistanceingrainsorghum[J].StreePhysiologyinCropPlants,1979(25):264-281.

[2]WESTAGATEME,BOYERJS.Carbohydratereservesandreproductivedevelopmentatlowleafwaterpotentialsinmaize[J].CorpSci,1985(925):762-768.

[3]SHUSSLERME,WEATAGEME.Increasingassimilatereservesdosenotpreventkernelatlowleafwaterpotentialsinmaize[J].CropSci,1994(34):1569-1576.

[4]侯建华,吕凤山.玉米苗期抗旱性鉴定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5,10(3):89-93.

[5]王黄英,郭还威,罗坤,等.几个玉米品种抗旱性的直接鉴定[J].玉米科学,2000,8(1):40-41.

[6]张宪正.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7]周文麟,王亚馥.外源C4作物DNA导入小麦的研究[J].作物学报,1992,18(6):418-424.

降水技术论文范文篇4

论文摘要干旱是导致我国玉米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受温室效应的影响,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国内外对玉米抗性研究越来越重视。依据有关资料,介绍了国内外玉米抗旱性研究进展情况。

干旱与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农业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我国,灌溉用水占国内水资源用量的80%左右,农业实际利用自然降水的比率不到10%,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70%)。我国玉米种植面积2400万公顷,50%以上种植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依靠自然降水、缺水的旱地上。这些地区年降水量200~600mm不等,有些地方蒸发量大,水分流失快,且降水变率很大,玉米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满足率低,年际间不稳定。对玉米带地区气象资料和玉米产量的相关分析得出,干旱是导致我国玉米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同时受温室效应的影响,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将愈来愈突出。因此,国内外对玉米抗性研究越来越重视,开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玉米的抗旱性是指玉米对干旱的适应性和抵抗能力,即在土壤干旱或大气干燥条件下,玉米所具有受伤害最轻、产量下降最少的能力。进行玉米抗旱性的研究,首先有赖于对玉米抗旱性的科学而准确地评价,即鉴定其抗旱能力的大小。近年来,许多学者围绕此方面工作开展了大量研究,现据有关文献资料进行介绍。

1玉米水分亏缺研究

这一研究是玉米生理需水与自然降水的结合,从而计算出玉米生长的水分差额。活细胞的原生质水分含量在80%以上时才能顺利进行各种生理生化活动,玉米一生多处于高温季节,消耗水较多,春玉米一生耗水量约为2985~3660m3/hm2;适宜玉米生长的全年降水量一般为500~1000mm,生长期间最少也要有250mm的降水量,且分布均匀,才能满足玉米不同生育期的要求;有些学者指出玉米全生育期耗水3000~4500m3/hm2,而我国大部分玉米主要生产区要么降水量不够,要么分布不均匀,在多数地区,水分亏缺对作物的影响是经常存在的,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发育。冷石林、韩世峰认为,北方旱地春玉米全生育期农田水分亏缺量为36.1~136.3mm,农田水分满足率为69.1%~92.2%,但全生育期不同时期水分亏缺表现不同,有的还相当严重。

2玉米抗旱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干旱抑制了玉米的生长发育,是由于对植株的生理生化过程和新陈代谢的明显作用,学者们对在水分胁迫下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过程研究较多,以期找出抗旱鉴定指标,指导品种选育工作。

(1)形态结构。主要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如株高、茎粗、生育进度、叶面积、叶片形态、蜡质层厚度、气孔密度、表皮细胞形状、输导组织、雌雄穗形态、开花受精以及籽粒发育、干物质积累动态等。Sullivan、Westgate、Shussler、鲍巨松等分别研究分析了干旱对玉米籽粒发育、生长及同化物利用的影响;地下部分的根系是直接感受水分信号并吸收土壤水分,一些人研究了根冠比、根系发育、根层分布、根长、根粗和根导管等;戴俊英认为中度水分胁迫对玉米不同品种各生育时期均有抑制作用,苗期适度干旱可促进根系生长,这一研究在小麦、高粱、水稻等作物上都有报道。

(2)生理生化过程。研究指出,水分不足严重阻碍了作物生化过程中的吸收过程,并在根系活力、气孔行为、叶片水势、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膜伤害、脯氨酸含量、ABA的积累、光合作用、渗透调节、酶活性等特性上进行了研究。

干旱对作物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其影响着玉米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和营养的吸收运输等各种生理过程,玉米品种间在抗旱性方面所表现的差异,都有相应的生理生化基础。目前,许多学者对于玉米抗旱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做了大量研究,比较一致的研究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叶片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气孔扩散阻力、蒸腾速率、离体叶片抗脱水能力、外渗电导率、ABA(脱落酸)含量、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MDA(丙二醛)含量、还原性酶活性、渗透调节能力等可作为玉米抗旱性鉴定评价指标。

造成玉米干旱的外界因素很多,玉米的抗旱性又是多种生理生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有人认为在进行玉米抗旱性鉴定时,不能使用单一的生理生化指标,而应该对多个指标进行综合鉴定,依综合值对玉米品种的抗旱性进行评价较为科学。侯建华提出用5级评分法对各项指标的测定值进行定量表示,经过权衡分配计算综合评价值,依综合评价值评价品种的抗旱性,其综合评定出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较接近。赵可夫曾尝试用9项单一指标,按分组分级半定量的方法,推算综合指标—抗旱系数。用抗旱系数对4种作物营养生长期抗旱性的高低进行综合评价。其结果与农民的经验、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张宝石的研究表明,依据某一指标对不同玉米基因型进行鉴定的结果可靠性较低,依据多个指标(保水能力、游离脯氨酸累积量、相对电导率、

MDA含量等)进行综合性鉴定的结果可靠性高,用综合指标对玉米品种的抗旱性进行评价比较准确,但同时需测定多项指标,试验工作量大,试验消耗增加。3玉米抗旱与生育时期研究

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耐旱性研究,探讨了玉米在不同地区生育时期的水分敏感程度,认为玉米苗期适度干旱可促进根系生长,且表现出较强的抗旱能力;营养生长期轻度干旱不会造成最终叶面积的减少,只是延长生长;在性器官形成期(拔节期至吐丝期)受干旱影响最重,也是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此期干旱严重阻碍了雌雄穗的分化、花丝花粉的发育,造成植株矮、果穗小、授粉不良、籽粒败育率高、有效穗粒少、穗粒重低及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下降;灌溉期干旱造成植株早率、叶片功能期缩短且光合作用效率低,不能很好地进行灌溉,影响籽粒的品质,百粒重降低。

综上所述,玉米抗旱性是在水分胁迫下,体内细胞在结构上及生理生化过程发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后的结果。由于高等植物的抗性是受基因控制的复杂过程,植物的基因多样性决定了植物对干旱的适应也是多样的。故对玉米抗旱性,宜采用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结合形态学指标及产量指标,才能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

针对水资源短缺,玉米的抗旱性围绕形态结构、生理生化指标、产量及基因型差异,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玉米适应干旱的反应和机理及抗旱性差异和遗传有了基本认识,但现在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对玉米耐干旱的研究多集中在研究某个过程的机理,而对玉米在保证一定限度产量的情况下,各个时期最低需水量,即最佳水分利用效率研究少。因此,要重视干旱水分胁迫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在玉米抗旱性鉴定研究中,要注重指标的普遍适应、经济方便、特征明显、易操作,可直接应用于指导大田生产,要鉴定抗旱资源并研究其抗旱基因的遗传作用机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重组培育抗旱性强的基础材料,为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和理论。

参考文献

[1]SULLIVANCY,MNROSS.Selectingfordroughtandheatresistanceingrainsorghum[J].StreePhysiologyinCropPlants,1979(25):264-281.

[2]WESTAGATEME,BOYERJS.Carbohydratereservesandreproductivedevelopmentatlowleafwaterpotentialsinmaize[J].CorpSci,1985(925):762-768.

[3]SHUSSLERME,WEATAGEME.Increasingassimilatereservesdosenotpreventkernelatlowleafwaterpotentialsinmaize[J].CropSci,1994(34):1569-1576.

[4]侯建华,吕凤山.玉米苗期抗旱性鉴定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5,10(3):89-93.

[5]王黄英,郭还威,罗坤,等.几个玉米品种抗旱性的直接鉴定[J].玉米科学,2000,8(1):40-41.

[6]张宪正.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7]周文麟,王亚馥.外源C4作物DNA导入小麦的研究[J].作物学报,1992,18(6):418-424.

降水技术论文范文篇5

论文摘要小麦田间管理是小麦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针对淮北地区小麦的苗期、中期和后期阶段存在的病虫草害及其他问题提出相关管理技术措施。

小麦是我省沿淮淮北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00余万公顷。由于小麦生长周期长,播种期正处中晚秋,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多,为害时间长。因此进行小麦田间管理是小麦优质、高产的关键。

1苗期管理

在此阶段要保证小麦全苗、匀苗,力争早扎根、早分蘖,冬前达到壮苗标准。壮苗标准:半冬性品种越冬时主茎叶片数要求6叶1心,单株分蘖3~4个,次生根6~8根,群体茎蘖数1200万根/hm2左右。

1.1查苗补缺

出苗后要根据基本苗的要求及早进行基本苗调查,三叶期前苗数不足,可催芽补种,三叶期后可移稠补稀。

1.2因苗管理

1.2.1弱苗管理。因土壤肥力和墒情不足引起的弱苗,要先追肥后浇水,及时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生长和分蘖生长,变弱苗为壮苗。因晚播引起的弱苗,除缺墒严重外,一般不宜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应浅锄松土保墒增温,促进麦苗生长。

1.2.2旺苗管理。旺苗一般是由于播种过早或品种播期不对,加上施肥不当、气温偏暖、雨水较多等造成麦苗旺长。对苗期旺长麦田,可通过深耕、镇压、喷洒植物生长抑制剂等办法阻止主茎和大分蘖生长,压制分蘖发生,控旺转壮。

1.2.3壮苗管理。对底肥足、墒情好、适时播种的壮苗,一般不再施肥,但要松土保墒。

1.3中耕划锄

冬前要进行2~3次中耕除草,疏松表土,以利于提高地温,通气保墒。一般第1次中耕在开始分蘖时进行,第2次在分蘖盛期进行。

2中期管理

中期也就是小麦器官建成阶段的管理,一般指从起身到抽穗前的阶段,是小麦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本阶段主要是在前期管理的基础上,继续协调地上部与地下部、个体与群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提高分蘖成穗率和光合利用率,培育壮秆大穗。

2.1追施拔节肥或孕穗肥

拔节肥追施是小麦高产栽培上的一个重要措施。拔节肥可以提高中期功能叶的光合强度,积累较多的光合物质供幼穗发育,提高分蘖成穗率和穗粒数。拔节肥一般应掌握在群体苗色褪淡、分蘖高峰已下降、第一节间定长时施肥(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追肥量一般可占整个氮肥施用量的40%,即折合尿素150.0~187.5kg/hm2。追施孕穗肥可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能够保花增粒、提高粒重。追施孕穗肥一般在剑叶露出时施用,施尿素60kg/hm2为宜,用量不宜过大。

2.2春灌与防渍

拔节至抽穗阶段是小麦一生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此期干旱会使植株上部功能叶片变小,小穗、小花增多,穗粒数减少。所以发生春旱时要进行春灌,尤其是施用拔节肥应结合灌水。如果这期间降水偏多,要及时清沟沥水,以防小麦根系早衰甚至烂根和加重病害。

2.3防倒伏

预防措施:①选用高产、耐肥、抗倒伏品种;②科学施肥,防止氮肥过量,严格掌握追肥时间;③合理密植,防止群体过大;④对高秆品种应用化控技术,在苗起身前喷洒矮壮素、多效唑、缩节胺助壮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磷钾肥液等,用量300mL/hm2。

3后期管理

后期管理也就是籽粒形成阶段的管理。小麦抽穗后根、茎、叶生长基本停止,进入以籽粒形成为中心的开花、受精结实、籽粒灌浆、养分运输和产量形成阶段,是决定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本阶段要保根护叶,防早衰或贪青晚熟,延长上部叶片功能期,保证叶片正常落黄,预防旱、涝、冰雹、病虫、倒伏等自然灾害,达到籽粒饱满、增加粒重的目的。

3.1叶面喷肥

小麦生育后期根系进入衰老阶段,吸收能力减弱,叶面喷肥,植株吸收快,肥料利用率高。一般要用1%~2%的尿素溶液750~1500kg/hm2进行叶面喷洒,以补充植株氮素营养不足,缺磷麦田可喷洒0.2%~0.3%的磷酸二氢钾,对提高粒重有明显作用。

3.2一喷三防

小麦生育后期,病虫害、干热风、倒伏时有发生,对产量影响较大。后期进行“一喷三防”可有效防止这些危害。“一喷三防”就是把农药、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按适当比例混合复配在一起,喷洒在小麦田里,达到防病虫、防倒伏、防干热风的目的。

3.3后期灌溉和排涝

小麦从抽穗到成熟约需降水150mm左右,这段时间淮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90~100mm。因此,此期小麦生理需水与自然降水有一段差距,除多雨年份外,干旱年份和贫水年季节都需要补充灌溉。

3.4适时收获

在正常成熟的情况下,小麦粒重以蜡熟期至完整期为最高,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也最高。因此,蜡熟末期是收获的最佳时期,应根据劳力、机械、天气等情况及时抢收、避免损失。

4小麦主要病虫草鼠害防治

(1)返青至拔节期防治小麦纹枯病,用5%井冈霉素3000mL/hm2对水900kg/hm2,喷施小麦茎基部。

(2)3月底至4月初,防治麦粘虫麦叶蜂、麦蚜、麦蜘蛛、吸浆虫,使用高效低毒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

(3)4月下旬至5月上旬防治小麦白粉病、赤霉病和穗蚜。白粉病可用25%粉锈宁可湿粉450g/hm2,对水750kg/hm2防治;赤粉病可用80%的多菌灵1500g/hm2或33%纹霉净可湿粉750g/hm2,对水750kg/hm2,均匀喷雾。穗蚜可用40%蚜虱净150~300g/hm2,对水750kg/hm2,均匀喷于穗部。

降水技术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立足甘肃干旱缺水、农业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的实际,提出了发展节水农业的目标任务、措施设计要点和完善对策。

干旱缺水是21世纪面临的全球性环境生态问题。甘肃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属典型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省内大部分区域降水稀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干旱缺水问题则更为突出和严重,农业生产经常面临春旱、秋旱和伏旱的威胁。解决甘肃的干旱缺水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是根本出路。目前,应立足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浪费严重,自然降水拦蓄不充分,水资源总体利用效率较低的实际,将节水的重点放置到农业、农村,积极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和农村田野天然降水拦蓄能力,这既能有效实现节水目标,也是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节水农业的目标和任务

节水农业是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的有机结合,是节水与蓄水并举,变被动抗旱为主动防旱的农业管理体制的创新和节水技术措施的整合。发展节水农业的总体目标是逐步建立节水型高效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可持续增收。当前发展节水农业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是以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现有水资源为出发点,整合和推广应用各种节水农业工程措施与技术手段,建立并不断完善节水农业措施和制度,切实解决农业灌溉用水和自然降水利用率低的问题。

2节水农业措施的设计

根据当前节水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农业与水利管理部门分家体制的现状,结合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部门在节水农业措施的设计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土地整理设计根据田面的平整度、地面坡度、土壤类型和农作物种植情况,以及不同灌溉方式和耕作方式的要求进行土地整理设计,可整平的田面尽量要求整平,地面坡度较大的规划后修成水平梯田、隔坡梯田,面积较大的地块应合理规划沟畦,开沟起垄分畦,以增加入渗,减少流失损耗,提高灌溉均匀度和效率。

2.2深耕与深松设计根据不同土壤质地与土地构型、原有耕作基础,设计节水农业所要求的耕层厚度和有效土层厚度,通过逐年深耕改土,加深耕层,加厚土层达到设计要求,改善土壤的透水性,增加入渗深度,提高蓄水能力,减少流失和蒸发。同时可以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扩大根系的吸肥吸水范围,增强植物抗旱、耐肥、抗倒伏能力。设计中一般要求活土层应保持在30~45cm之间,深耕次数一年一次或隔年一次,深耕时间由冬闲前移至晚秋或后移到早春,深耕后当即耙耱、镇压,保护墒情。

2.3浅耕与覆盖保墒设计通过地表浅耕、降低土壤毛细管作用、控制田间杂草,或覆盖塑料薄膜、秸秆等,抑制土壤蒸发,减少地表径流,保持土壤水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干旱山区尤其应大力推广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并注意尽可能在秋季雨后田间墒情最好时立即覆膜。

2.4化控抗旱剂的推广使用设计目前我国已成功研制出抗旱保水剂、土壤蒸发抑制剂和植物抗蒸腾剂等三大类化控抗旱剂,并在较大区域、多种作物上推广应用。各地应根据当地土质和作物种植情况大力推广选用。拌种包衣选用适合的抗旱保水剂,地表喷施土壤蒸发抑制剂,作物叶面喷洒植物抗蒸腾剂。

2.5节水种植制度的设计在注重市场与效益原则下,根据当地降水分布、干旱发生规律,选择设计优质、高效、节水的种植制度和作物结构。重点应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节水作物,将过去粮经二元种植结构调整为粮经饲(草)三元种植模式,扩大种草面积,减少灌溉次数,降低用水量。实行间作、套种、宽窄带状种植,减轻单位面积土壤水分供需不足的矛盾和压力。

2.6节水栽培技术的设计包括抗旱节水优质高效作物品种的选择,机械或人工精量播种、沟播、膜侧播等播种技术的推广,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供水的控制等。

2.7节水灌溉制度的设计节水灌溉制度既是农业节水措施综合效果的体现,也是农业节水、工程节水和管理节水三部分的结合点,所有节水效果都要落实到灌溉制度的拟定量化指标上来。节水灌溉制度的设计,首要任务就是应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品种需水量科学分析,确定出最佳灌溉用水定额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以此作为衡量节水效益的量化标准,指导和规范节水灌溉工作;其次,在灌溉方式上应做到“五改”,即改大水漫灌为垄畦沟灌、改大畦灌溉为小畦灌溉、改长沟灌溉为短沟灌溉、改冬灌为春灌,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实施喷灌、滴灌和隔行交替灌溉。

3节水农业措施的完善

3.1注重农业与水利部门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发展节水农业,应努力克服目前农业、水利两家一定程度上的脱节,把旱作农业节约天然降水与灌溉农业节约灌溉用水统一到同一个节水农业的系统之中,形成具有完整意义上的节水农业体系。

降水技术论文范文篇7

论文摘要:立足甘肃干旱缺水、农业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的实际,提出了发展节水农业的目标任务、措施设计要点和完善对策。

干旱缺水是21世纪面临的全球性环境生态问题。甘肃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属典型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省内大部分区域降水稀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干旱缺水问题则更为突出和严重,农业生产经常面临春旱、秋旱和伏旱的威胁。解决甘肃的干旱缺水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是根本出路。目前,应立足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浪费严重,自然降水拦蓄不充分,水资源总体利用效率较低的实际,将节水的重点放置到农业、农村,积极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和农村田野天然降水拦蓄能力,这既能有效实现节水目标,也是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节水农业的目标和任务

节水农业是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的有机结合,是节水与蓄水并举,变被动抗旱为主动防旱的农业管理体制的创新和节水技术措施的整合。发展节水农业的总体目标是逐步建立节水型高效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可持续增收。当前发展节水农业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是以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现有水资源为出发点,整合和推广应用各种节水农业工程措施与技术手段,建立并不断完善节水农业措施和制度,切实解决农业灌溉用水和自然降水利用率低的问题。

2节水农业措施的设计

根据当前节水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农业与水利管理部门分家体制的现状,结合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部门在节水农业措施的设计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土地整理设计根据田面的平整度、地面坡度、土壤类型和农作物种植情况,以及不同灌溉方式和耕作方式的要求进行土地整理设计,可整平的田面尽量要求整平,地面坡度较大的规划后修成水平梯田、隔坡梯田,面积较大的地块应合理规划沟畦,开沟起垄分畦,以增加入渗,减少流失损耗,提高灌溉均匀度和效率。

2.2深耕与深松设计根据不同土壤质地与土地构型、原有耕作基础,设计节水农业所要求的耕层厚度和有效土层厚度,通过逐年深耕改土,加深耕层,加厚土层达到设计要求,改善土壤的透水性,增加入渗深度,提高蓄水能力,减少流失和蒸发。同时可以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扩大根系的吸肥吸水范围,增强植物抗旱、耐肥、抗倒伏能力。设计中一般要求活土层应保持在30~45cm之间,深耕次数一年一次或隔年一次,深耕时间由冬闲前移至晚秋或后移到早春,深耕后当即耙耱、镇压,保护墒情。

2.3浅耕与覆盖保墒设计通过地表浅耕、降低土壤毛细管作用、控制田间杂草,或覆盖塑料薄膜、秸秆等,抑制土壤蒸发,减少地表径流,保持土壤水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干旱山区尤其应大力推广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并注意尽可能在秋季雨后田间墒情最好时立即覆膜。

2.4化控抗旱剂的推广使用设计目前我国已成功研制出抗旱保水剂、土壤蒸发抑制剂和植物抗蒸腾剂等三大类化控抗旱剂,并在较大区域、多种作物上推广应用。各地应根据当地土质和作物种植情况大力推广选用。拌种包衣选用适合的抗旱保水剂,地表喷施土壤蒸发抑制剂,作物叶面喷洒植物抗蒸腾剂。

2.5节水种植制度的设计在注重市场与效益原则下,根据当地降水分布、干旱发生规律,选择设计优质、高效、节水的种植制度和作物结构。重点应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节水作物,将过去粮经二元种植结构调整为粮经饲(草)三元种植模式,扩大种草面积,减少灌溉次数,降低用水量。实行间作、套种、宽窄带状种植,减轻单位面积土壤水分供需不足的矛盾和压力。

2.6节水栽培技术的设计包括抗旱节水优质高效作物品种的选择,机械或人工精量播种、沟播、膜侧播等播种技术的推广,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供水的控制等。

2.7节水灌溉制度的设计节水灌溉制度既是农业节水措施综合效果的体现,也是农业节水、工程节水和管理节水三部分的结合点,所有节水效果都要落实到灌溉制度的拟定量化指标上来。节水灌溉制度的设计,首要任务就是应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品种需水量科学分析,确定出最佳灌溉用水定额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以此作为衡量节水效益的量化标准,指导和规范节水灌溉工作;其次,在灌溉方式上应做到“五改”,即改大水漫灌为垄畦沟灌、改大畦灌溉为小畦灌溉、改长沟灌溉为短沟灌溉、改冬灌为春灌,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实施喷灌、滴灌和隔行交替灌溉。

3节水农业措施的完善

3.1注重农业与水利部门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发展节水农业,应努力克服目前农业、水利两家一定程度上的脱节,把旱作农业节约天然降水与灌溉农业节约灌溉用水统一到同一个节水农业的系统之中,形成具有完整意义上的节水农业体系。

降水技术论文范文篇8

论文摘要介绍了光皮桦引种栽培地的情况,同时从采种及种子处理、播种及管理、整地栽植、抚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光皮桦的引种栽培技术,以期为光皮桦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光皮桦(Betulaluminifera),又称亮叶桦,为优良速生乡土阔叶树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优良、用途广、栽培容易、病虫害少等一系列优良性状,可单独造林,也可与杉木、马尾松等树种营造混交林。主要分布在安徽黄山、浙江天目山、河南西峡、蒿县及江西、福建、湖南、湖北、甘肃、四川等地。喜温暖湿润气候及酸性、微酸性土壤,耐干旱瘠薄,深根性,根系发达,具固氮作用,在其自然分布区主要生长在低山丘陵的向阳山坡上。滁州市地处江淮之间,宜林地多为缓坡丘陵及岗地,但造林树种比较单一,丘陵低山多为松类、平原圩区多为杨树。单一树种的造林不利于营造良性的森林生态系统,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给我市的林业工作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和损失。因此,开展光皮桦引种栽培试验工作,对于改变我市“一棵松”、“一棵杨”的单一造林模式、调整我市林分结构、开展多树种造林有着重要意义。

1引种栽培地情况

2004年4月,从安徽黄山地区引种进行育苗试验,育苗地选在滁州市林科所试验苗圃,并分别在滁州市林科所试验苗圃、凤阳县白云山林场、沙河集林业总场白米山林场等地选择不同立地条件的地块作为造林地。几处造林地的共同特点是冬季多风,降水偏少,夏季降水较多,气候、植被、物种有明显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色。选择地块类型有岗地、山坡地、平地;土壤为黄棕壤,包括普通黄棕壤、黏盘黄棕壤、黄棕壤性土3种,厚度一般为20~100cm,合计栽植试验林面积4hm2。

2栽培技术

2.1采种及种子处理

选二十年生以上的健壮母树,于4月底及时观察种子的成熟度,光皮桦种子成熟期早,且不一致,当果序由绿转为黄褐色时,为最佳采种时间。种子不耐贮藏,采后随即用1%福尔马林溶液浸种30min,取出后密闭2h,然后阴干,处理后应及时播种。因光皮桦播种季节较迟,当年苗木生长期较短,幼苗期大多处在晴热高温天气中,所以应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水条件好的阴湿圃地作为育苗地。育苗地于前一年冬季或当年早春提前整地,并根据土壤情况施足基肥和进行土壤消毒,育苗地施磷肥500kg/hm2、尿素500kg/hm2、复合肥1000kg/hm2,撒硫酸亚铁250kg/hm2,呋喃丹50kg/hm2。

2.2播种及管理

采用条播法,播种后覆上细沙土,覆土厚度以刚好盖住种子为宜,然后覆盖稻草,盖上遮荫网并浇透水。播后6~7d出苗,13~15d基本出齐,出苗后,分2~3次揭除稻草。幼苗期间根据需要,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以后每月1次。在阴天、晴天夜晚揭开遮荫网,让苗木滋润露水,早上8~9时盖上遮荫网。6月下旬揭去遮荫网炼苗,雨季应及时清沟排水。幼苗长出3~5片真叶时进行追肥,每15d追肥1次,以氮肥为主,磷肥为辅,8月底施复合肥。当幼苗长出7~8片真叶时,进行间苗、移苗。8月中下旬定苗,定苗密度为30万株/hm2。

2.3整地栽植

采用全垦整地,大穴栽植的方法。穴的规格为0.6m×0.6m×0.4m,株行距为2m×3m,栽植密度1650株/hm2。栽植前施有机肥和复合肥作为基肥,并用呋喃丹进行土壤消毒。选择二年生壮苗于立春至雨水期间进行栽植,做到“深栽,根舒,栽直,压实”,栽后浇透水。

2.4抚育

第1年要加强对幼林的抚育管理。苗木成活后,追肥3次,分别为5月、6月底各追尿素1次,8月上旬追复合肥1次;块状松土并培土1次,每月锄草1次,干旱时需灌溉,雨季要及时排水,冬季要进行1次修枝;第2年和第3年各锄草3~5次,松土1次;第4年以后造林地基本郁蔽,采用劈草抚育,并进行1次间伐,保留密度为500~600株/hm2。

2.5病虫害防治

光皮桦病害发生较少,虫害主要为疖蝙蝠蛾,以卵在土表落叶层或以幼虫在树干髓部越冬,4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幼虫期,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成虫期。幼虫钻蛀枝干,在韧皮部和髓部形成坑道,致使树势衰弱、断干、甚至枯死。人工防治主要是清理造林地,消灭幼虫于栖息场地;化学防治可用氧化乐果3000倍液注入虫孔内,或于幼虫刚蛀入树干基部出现粪屑时,立即于土中施3%呋喃丹颗粒剂。

参考文献

[1]冯建民,何贵平,骆文坚,等.光皮桦采种育苗技术[J].浙江林业科技,2006,26(1):59-61.

[2]章迎春.光皮桦播种育苗及造林技术[J].安徽林业,2004(5):10.

降水技术论文范文篇9

【摘要】关于深基坑发生流砂的补救,本文介绍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在保质、保量下如期完成了该基坑最大漏水的处理和施工。

【关键词】深基坑;流砂;补救措施

1工程概况

安徽省宿州市浍水河二期调水集水廊道工程,该工程三面环水,主体工程为242m长地下廊道,该廊道位于地下7.75~10.5m,廊道东端的吸水室基坑位于地下11.90m,是宿州市基坑深度较大的工程之一。

工程基坑底的标高为-11.80m,而河中水位高水位标高为-2.30m,即高水位时管涌点水压约9.50m。

基坑所处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耕殖土0.7m、轻严粘土1.3m、细砂3.2m、中砂2.8m、粗砂约3.5m、强风化岩层等。

为充分利用浍水河水,在距基坑下游1000m处同时开工建设一临时挡土坝用以蓄水,将水引至一期调水泵站进行不间断抽水。

2施工方案先择

本工程基坑开挖较深,原设计采用12m深的深井降水井位布置不合理、深度浅、施工工艺不科学,致使深井降水措施失败,当挖至4.5m深时,基坑东南侧、北侧、西侧涌水量相当大,出现流砂达22处之多。

经会同多位水利专家商讨对策,主要考虑以下三步施工:

2.1先沿远离施工区的河西岸边开挖导流明渠,然后在距廊道中心上、下游各300m处筑两道围堰,利用铺塑明渠减弱河中明水渗水量,减小水头差。

2.2采用护、排、引等措施,综合治水,满足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工期要求。

降水技术论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和地下水持续下降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也是制约东营市发展的主要问题。笔者结合东营市实际,分析了东营市近几年水资源状况,现就如何把洪水资源变害为利,科学与综合利用洪水资源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前言

长期以来洪涝灾害一直是威胁人们生存的心腹之患,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防洪减灾已经成为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我国政府在1998年长江发生大洪水后,对防洪工作重新做了战略性的调整,即我国的防洪工作将逐步从控制洪水向体现水资源性的洪水管理转变,以规范人类社会活动,尽最大可能变害为利,充分利用洪水资源,以解决我国面临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在水资源紧缺的东营市,汛期洪水在造成灾害的同时,其作为资源的特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是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2东营市地理位置及水资源概况

山东省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也是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全市总面积8053平方公里,当地水资源量为5.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47亿立方米,有70%集中在汛期,大部分汇流后经河道排泄入海。唯一的地下淡水区位于小清河以南的山前冲积平原上,面积为367平方公里,其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0.6亿立方米。由于连年超采,致使地面裂缝、海水入侵。小清河以南地区地下水持续下降,,到2007年已形成以大王镇政府驻地、稻庄镇政府驻地、县城规划区、石村镇辛桥为中心的4个深层地下水漏斗区。同时,黄河水是东营市最重要的客水资源,近年来均引提黄河水量为55亿立方米。随着黄河水资源日趋减少,东营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将愈加突出。因此,在有效利用黄河水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洪水资源是非常必要的。

东营市位于黄河入海口,濒临渤海湾,属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也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多年平均降雨量560毫米,受地理位置及气候因素影响,该地区降水量在区域分布及时空分布上均具有较大的不均匀性,主要表现在降水量年际、年内分配变化较大,降水量丰枯相差悬殊,连丰枯时段变化明显。从实测降雨资料可以看出,1964年年降水量达到1133毫米,为系列之最大,而1989年降水量仅为364毫米,为系列之最小值,丰枯极值比达3.1。1961—1967年是明显的丰水时段,平均降水量706毫米;而1980—2004年则是典型的枯水时段,平均降水量仅为476.6毫米,丰枯时段降水量极值比为1.5。同样,降水量年内分布更不均匀,降水量主要集中于汛期6—8月。一般年份汛期降水量占到全年降水的60%—70%,而有些年份甚至高达80%以上。尤其是7、8月份易产生洪涝灾害,而其它季节降水极少,季节性干旱时常发生。全市多年平均径流水量4.47亿立方米,其中汛期3.08亿立方米,实际全市骨干河道建闸25座,拦蓄总量2.4亿立方米,仅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53%,每年汛期均有1.5—2.0亿立方米的洪水被弃,造成极大浪费。目前,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影响到城乡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严重制约着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的步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必须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推进传统的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在优化配置现有水资源的同时,不断强化洪水资源的意识,科学开发利用洪水资源,大力推进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3科学与综合利用洪水资源的措施与办法

3.1加快水库及河道拦河闸建设步伐,提高拦蓄总量和多年调蓄能力

加快水库及河道拦河闸建设步伐,增强水库、河道拦蓄总量,提高多年调蓄能力,是科学利用洪水资源的重要工程措施。在洪水资源利用方面,东营市具有较好的优势,河道、水库众多,分布较合理,需水能力较大。截至2008年,东营市和胜利油田共建成平原水库708座(地方558座,胜利油田150座);总设计库容9.31亿立方米(地方4.40亿立方米,油田4.91亿立方米)。但多数水库未达到设计蓄水标准。相当一部分水库地处低洼地带,或靠近河道,但具有流入水库条件。为从长远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洪水水资源,提高水库的蓄水能力。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东营市蓄水工程规划增加蓄水能力2.0亿立方米。蓄水工程本着少占地的原则,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利用工程措施对现有水库进行增容,1.5亿立方米。二是新建水库工程,库容2500万立方米。三是新建河道拦河闸,拦蓄库容2655万立方米。

3.2加快“水网”工程建设步伐,尽快实现洪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加快“水网“工程建设及洪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是科学利用洪水资源的重要途径。在加快水库衬砌及河道拦河闸建设的同时,组织本市主要骨干河道流域”水网“工程建设的科学统一规划,总的要求是”库库相通、沟沟相连“。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分期组织实施,力争5—10年的时间,建成东营市“六纵六横”的水网体系,以尽快实现洪水资源的科学统一调度。

“水网”工程建设要以现有水利工程为基础,以规划工程作依托,修建引、蓄、排配套工程,构成网络体系,达到引、蓄、排自如。修建拦蓄洪水工程,增强控制洪水和利用洪水资源的能力。另外,要建立水库、河道风险调度机制。随着东营市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水利工程的治理,水利工程拦蓄洪水的能力不断提高,水库、河道多级调度变为可能。

3.3加快水保生态工程建设,尽快改善生态环境

在抓紧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拦蓄及“水网”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加快水保生态工程建设,加大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的力度,结合产业种植结构调整,改进耕作方式,大力种草、植树,增强地表植被,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地下径流,减轻水库、河道淤积,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重点抓好支脉河、沾利河、神仙沟、广利河、溢洪河等流域水保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大搞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治理,做到治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十一五”末东营市水土流失严重区得到基本治理,再经过5—10年的奋斗,将东营建成富而强、绿而美的新东营。

3.4加快洪水资源开发利用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和统一调度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洪水资源管理和调度,不仅能提高洪水资源在利用管理和调度上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而且可为逐步建立洪水资源科学利用和调度信息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发挥已建成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雨情自动测报系统、防潮大堤潮水位自动测报系统、墒情监测及旱情信息管理系统、引黄灌区水信息化管理系统、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的作用,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水文预报、洪水资源调度等方面的应用。加快东营市大中型水利工程雨水情遥测系统建设,在主要河道流域上合理增补雨量、水情站,及时、准确、快捷、有效地收集雨情、水情等数据资料,用地理信息系统加以处理,利用洪水预报模型对流域上的产汇流情况及河道水库的水位、流量进行预报,用洪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对大中型水利工程实施科学统一调度,并做到可靠、安全、快捷、准确,真正实现洪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统一调度。

3.5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尽快建立完善运行机制

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内在要求,使洪水资源的配置发挥最佳经济社会效益。依据《水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规,大胆探索地方流域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配套规章建设,对洪水资源科学开发利用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及征收资源费等作出明确规定,加快依法开发利用洪水资源的步伐。积极探讨科学开发利用洪水资源的运行机制,使其与社会发展真正融合在一起,用水的人有利益约束、开发水的人有经济保证。改革东营市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投资体系,采取经济刺激手段和价格机制调节资源的利用和供给管理。尤其对洪水资源工程的开发建设,应实行收益者投资,真正从经济上保证洪水资源得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