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小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8:31:21

环保小论文

环保小论文范文篇1

为了更好地实施STS教育,采取课堂渗透的方法在当今教育体制下无疑是一条主要途径,但仅有这还不够,有效和生动地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必将成为一种最重要的开放式的辅助手段。近几年来,我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开展课外小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高中物理试验课本上除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还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特点确定了近20个课外小实验,我觉得将其分布在三年时间内完成仍显不足。为此我联系有关章节知识,另外增补了10多个。如在《动量》一章里增设了“用自来水观察反冲运动”;在《电场》一章里增设了“静电屏蔽现象的观察”;在《光的色散》一节里增设了“室内彩虹形成”等小实验,平均每月至少有一个可做。我把这30多个课外小实验编成序列,按教材的特点分阶段以各课外实验兴趣小组为中心组织实施,每个小实验尽量要求学生独立设计,独立操作,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对于难一些的小实验,我给予一定的提示与指导,包括实验原理、所需器材、操作与观察要领等。有些实验原理简单,需要的器材不多且在身边易找,要求他们在实验室外随机场所完成。而有些实验需要利用实验室现有器材,必须要他们在实验室里完成。如“测人的反应时间”、“缝衣针浮在水面上”、“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等大部分小实验均可在实验室外完成,而“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微小形变的显示与观察”等少部分小实验可在实验室里完成。

每学期每班能收到学生完成的课外小实验报告和小结达100余份,对这些报告和小结我都给予了及时的批阅,从中还筛选出20余篇优秀报告和小结装订成册进行展览,然后存档。

丰富有趣的课外小实验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动手操作和手脑并用的能力,对学生智力开发不无裨益。

近几年高考中,加强了对课外实验设计能力的考察,这标志着今后高考命题的改革方向。由于我重视学生课外实验设计能力的训练,99年高考中,我所带的毕业班实验题得分率较高,平均分为15.2分,而实验题总分为17分。

二、开展科技小制作和撰写科技小论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科技创造和发明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用物理学也因此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要想培养爱迪生式的大发明家,必须从小事做起。

首先,我将教材上与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较紧的知识作恰当地扩展,引导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科技小制作。如在学完“静电感应”后,学生完成了“简易静电吸尘器制作”和“简易验电器制作”;在学完了“动量守恒定律”后,学生完成了“微型火箭的制作”;在学完电路知识后,学生完成了“简易热得快自控电路设计与安装”、“节日闪烁彩灯电路的设计与安装”和“多用电表组装”;学完了“透镜成像”后,学生完成了“照片的拍摄与冲洗”;学完了“声波”知识后,学生完成了“普通开水壶报警器设计与安装”;学完“磁场”后,学生完成了“指南针制作”等等。

其次,我引导学生对身边观察到的和课本上遇到的物理现象作理论和实践上的思考,写出了一篇篇嫩稚而又不失科学的小论文。学了“向心力”知识后,学生写出了《汽车拐弯安全谈》;学了“动量定理后”,学生写出了《汽车制造中的舒适问题》;学了“超重和失重”知识后,学生写出了《在宇宙飞船中的生活起居》;学了“圆周运动”后,学生写出了《地球形状为什么是椭球体》;学了“振动和波”后,学生写出了《房屋建筑中的防震设计》等。

再次,我结合现代前沿科学和对未来科学的展望,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科学幻想。他们在查阅了我提供的有关资料后,写出了一篇篇发人深思的科幻小论文。如《月地索道与来来太空旅游》、《未来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超导现象与电力革命》、《反物质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碰撞》、《环保生物电池》等等。

生动有趣的科技小制作和小论文撰写活动,极大地陶冶了学生们的科学情趣,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独立幻想的能力,对他们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他们未来献身科学的人生道路也有很大的启迪。

每学年每班能收到学生的小制作和小论文达50多件(篇),在98年由京山县科协举办的中小学生科技小论文、小制作评选活动中有2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获奖数居全县各校之首。有二项还作为科技成果向有关单位推广,如《楼道感应灯控电路的设计》被推广到建工局,《热得快自控电路设计》被推广到制造厂。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在学校相对比较封闭,与社会有较大距离。但学生终究要走入社会,在人海茫茫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苛刻,生存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学会面对社会和适应社会。

环保小论文范文篇2

下面,我们分别从教学的几个方面探讨网络教学的方法与建构主义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一、网络教学的任务

众所周知,人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科学家如此,小学生也如此。所以,网络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上面所说的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学会上网,不是为技术学习,而是为能力学习。

我曾经在五年级学生中做过这样的调查:学生中有60的人在家里上过网,20左右的人经常上网,当问及上网能做什么时,同学们说出了很多的内容,如看新闻、查资料、听音乐、玩游戏等等。于是,我为经常上网的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堂作业,在网上查找有关"环保"的内容,为一篇"环保"文章搜集素材,结果只有30的学生找到了一些有关资料和文章,其他同学却不知道找什么、如何去找。可见,网络教学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如何上网。

二、网络教学的准备

在学生上网学习之前,有必要对学生做一些关于网络安全、互联网使用的道德规范的教育,让学生拥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例如:不轻易下载网上内容,不随便在网上不负责任的言论,不浏览内容不健康网页等等。这个环节是保证进一步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

三、网络教学课堂组织形式

网络教学应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上网,有目的的进行"网上冲浪",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利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什么是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呢?它大体可分为下面几个教学环节:明确主题、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

下面,我们以"搜集有关环保的内容,准备一篇环保小论文"这一课题为例,说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1.明确主题:

教师首先公布本课的学习任务:在互联网上寻找有关环保的内容,为环保小论文准备素材。只有使学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才能为自己的学习确立非常明确的目标,为学习任务的完成打好基础。

2.搭建框架、进入情境:

如果把主题看作宝塔的金顶,这一步的任务则是构建塔的框架。教师抓住"环保"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具体问题与"环保"有关,如:空气污染、土地沙漠化、水污染等,把它们作为一个个节点,为主题搭建一个有具体目标的框架。

3.独立探索:

有了具体的目标,接下来就可以让学生到互联网上搜寻与主题有关的内容,并把找到的素材保存下来。此时,可能有一些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教师应适时、适当的给予辅导,尽量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完成搜集任务。这个环节,是教学任务的主要实施阶段,教师要敢于放手,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这样才不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独立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从而找到获取信息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

通过充分的自主学习,有的学生找到了更简捷的搜索信息的方法;有的则从不同角度了解了"环保"的有关知识;有的找到了多种保护环境的途径;有的还把自己找到的信息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并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有的学生竟然想到把大海里的水引到沙漠,让沙漠变成清澈的人造海,从而为改造沙漠服务。你能说,这不是一种创造能力的体现吗?

4.协作学习

现今社会,很注重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搜集完信息,可以让学生就自己的资料和结果进行分组讨论,发表见解。"在共享集体思个方面。通过这样的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使学习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5.效果评价:

环保小论文范文篇3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环境的恶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环境保护是防治污染,保障人民身心健康,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造福后世子孙的千秋大业。近年来,随着环保宣传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也日益增强,已成为全体人民的共识。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保教育是提高全体国民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而要做好环保教育工作应从“娃娃抓起”,从中小学生着手,从规范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抓起。中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观念意识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积极开展中小学环保教育,注重培养其保护环境的态度和行动,激发青少年的爱护环境之情,是提高全民族环保意识的基础工作。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环保的好坏取决于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水平。如果一个人在中小学阶段就受到良好的环保教育,那么长大成人后,当他们踏入社会为祖国建设做贡献的时候,就会增强自觉性和减少盲目性。因此,让环保教育早日摆上中小学课堂,增强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关注环保问题,让他们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尚情操。使他们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落实环保行动,关注家庭、校园、社会、国家及全球的环境问题。

搞好环保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要想使我们的城市环境变得更加优雅美丽,清新壮观,环保意识必须从娃娃抓起,环保教育一定要摆上中小学的议事日程。建议编写《中小学生环保知识手册》,要求学校将环保教育纳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务处把环保教育与学科知识渗透列为教研课题之一,各学科组、教研组探讨学科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政教处应把环保教育与德育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法制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知识竞赛、即兴演讲、黑板报等方式及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竞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组织学生到风景区踏青、写生、捡垃圾,激发学生爱国爱乡、爱生活的情感,增强他们参加环保活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从而将环保教育从单一的知识灌输,扩展到知识、意识、技能、态度、参与五个方面的目标发展。

环保教育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环保教育的行动任重而道远,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人类的生活品质。

环保小论文范文篇4

(一)把环境教育的知识寓于学科教学之中。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阵地,教师们立足课堂,利用学科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渗透教育,以不断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在科学学科中包含着极其广泛和重要的环境教育思想和内容,通过科学课教学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的信念。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进行环境教育,其中环境考察课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典型形式。另外可以进行动、植物的养殖,环境科学实验,环保宣传,乡土地理考察等活动。

另外,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要强调实践性、参与性和跨学科性。小学思想品德课可能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环境保护和节俭教育。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德育相关的规律,因此开展活动时,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美术与劳动技术教学中,应结合环境保护教育,使学生既掌握美术方面和环保方面的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在手工制作课中,利用废物制作一些有趣的小作品,当同学们用废物制成各种各样的作品其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这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二)把环境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以学校教育为中心,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纵横交错,更加开放,更加宽泛的教育体系。这将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课外活动的开展。

1、与重大环境教育日(周、节)相结合

借助于植树节、世界气象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土地日等与环境教育有关的节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之成为学校环境教育的传统。如在“世界环境日”开展“从小做个环保人”等活动,使学生树立较强的环境保护观念,切实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

2、加强社会实践,丰富环境教育内涵。

让学生在保护环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境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年级以上各中队要成立废品回收小队,将家中即将扔掉的可回收的绣品垃圾集中起来,定时卖给废品回收处。学生要在教师家长的带领下,观察和考察社区人们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明白造成各种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分析研究对策。

3、与生动有趣的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课内外的渗透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促使同学们产生积极要求参与环保活动的强烈欲望。重点开展以绣品垃圾为主题的环保小制作(布艺)的兴趣小组活动,提倡动手做。

六、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05.5—2005.6)

规划课题,提高认识,查阅资料,制定完善方案.

实施阶段(2005.6—2007.3)

总结阶段(2007.4—2007.5)

结题、撰写论文。

七、研究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相关论文、有关活动案例、简明校本环境教材、调查报告、学生环保科技小论文等。

八、课题组人员及分工:

课题领导组:王庆念徐杰陆娟娟刘培张严

课题负责人:张严(负责课题的设计和编拟、主持并调控实验的全过程、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和管理、进行实验总结和理论研究。)

主要成员:张惠珍郁蓓蕾龚勇秦玲娣徐国洪及各教师(组织实验和论证、完成各阶段的实验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撰写阶段性成果报告、协助课题负责人进行课题总结。)

九、保障措施: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用理论武装自己,并联系实际,提高教科研的能力。

2.环保实践内容联系本地实际,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

3.注重与领导的沟通,实落相应政策,寻求大力支持.

4.打开思路,注重校外交流,以求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与肯定。

环保小论文范文篇5

为了更好地实施STS教育,采取课堂渗透的方法在当今教育体制下无疑是一条主要途径,但仅有这还不够,有效和生动地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必将成为一种最重要的开放式的辅助手段。近几年来,我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开展课外小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高中物理试验课本上除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还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特点确定了近20个课外小实验,我觉得将其分布在三年时间内完成仍显不足。为此我联系有关章节知识,另外增补了10多个。如在《动量》一章里增设了“用自来水观察反冲运动”;在《电场》一章里增设了“静电屏蔽现象的观察”;在《光的色散》一节里增设了“室内彩虹形成”等小实验,平均每月至少有一个可做。我把这30多个课外小实验编成序列,按教材的特点分阶段以各课外实验兴趣小组为中心组织实施,每个小实验尽量要求学生独立设计,独立操作,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对于难一些的小实验,我给予一定的提示与指导,包括实验原理、所需器材、操作与观察要领等。有些实验原理简单,需要的器材不多且在身边易找,要求他们在实验室外随机场所完成。而有些实验需要利用实验室现有器材,必须要他们在实验室里完成。如“测人的反应时间”、“缝衣针浮在水面上”、“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等大部分小实验均可在实验室外完成,而“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微小形变的显示与观察”等少部分小实验可在实验室里完成。

每学期每班能收到学生完成的课外小实验报告和小结达100余份,对这些报告和小结我都给予了及时的批阅,从中还筛选出20余篇优秀报告和小结装订成册进行展览,然后存档。

丰富有趣的课外小实验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动手操作和手脑并用的能力,对学生智力开发不无裨益。

近几年高考中,加强了对课外实验设计能力的考察,这标志着今后高考命题的改革方向。由于我重视学生课外实验设计能力的训练,99年高考中,我所带的毕业班实验题得分率较高,平均分为15.2分,而实验题总分为17分。

二、开展科技小制作和撰写科技小论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科技创造和发明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用物理学也因此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要想培养爱迪生式的大发明家,必须从小事做起。

首先,我将教材上与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较紧的知识作恰当地扩展,引导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科技小制作。如在学完“静电感应”后,学生完成了“简易静电吸尘器制作”和“简易验电器制作”;在学完了“动量守恒定律”后,学生完成了“微型火箭的制作”;在学完电路知识后,学生完成了“简易热得快自控电路设计与安装”、“节日闪烁彩灯电路的设计与安装”和“多用电表组装”;学完了“透镜成像”后,学生完成了“照片的拍摄与冲洗”;学完了“声波”知识后,学生完成了“普通开水壶报警器设计与安装”;学完“磁场”后,学生完成了“指南针制作”等等。

其次,我引导学生对身边观察到的和课本上遇到的物理现象作理论和实践上的思考,写出了一篇篇嫩稚而又不失科学的小论文。学了“向心力”知识后,学生写出了《汽车拐弯安全谈》;学了“动量定理后”,学生写出了《汽车制造中的舒适问题》;学了“超重和失重”知识后,学生写出了《在宇宙飞船中的生活起居》;学了“圆周运动”后,学生写出了《地球形状为什么是椭球体》;学了“振动和波”后,学生写出了《房屋建筑中的防震设计》等。

再次,我结合现代前沿科学和对未来科学的展望,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科学幻想。他们在查阅了我提供的有关资料后,写出了一篇篇发人深思的科幻小论文。如《月地索道与来来太空旅游》、《未来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超导现象与电力革命》、《反物质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碰撞》、《环保生物电池》等等。

生动有趣的科技小制作和小论文撰写活动,极大地陶冶了学生们的科学情趣,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独立幻想的能力,对他们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他们未来献身科学的人生道路也有很大的启迪。

每学年每班能收到学生的小制作和小论文达50多件(篇),在98年由京山县科协举办的中小学生科技小论文、小制作评选活动中有2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获奖数居全县各校之首。有二项还作为科技成果向有关单位推广,如《楼道感应灯控电路的设计》被推广到建工局,《热得快自控电路设计》被推广到制造厂。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在学校相对比较封闭,与社会有较大距离。但学生终究要走入社会,在人海茫茫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苛刻,生存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学会面对社会和适应社会。

结合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我利用双休日组织学生到农村、工厂和街道进行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如在京源大道上测定汽车、摩托车的速度后,学生们发现不少汽车和摩托车超速行驶,于是他们写出了《城市交通事故成因》并呈送县交警大队,使自己也受到一次交通安全教育。结合“光缆通讯”的学习和中央电视台关于“拉线有电打死了人谁负责”的讨论,我组织学生参观了街道和工厂的通讯线路布局,发现有些地方的通讯线路像蜘蛛网似的,有的离高压线和照明电路较近,于是他们写出了《通讯线路的合理化布局》呈送县电讯局,报告上还附有照片。公务员之家

结合电能输送的知识,我组织学生到我校社会实践基地永兴镇汪岭岗村进行调查和访问,发现有些村落灯光很暗,线路电压降较大。个别村落还没有通电,晚上用的是柴油灯。走访中还得知电价较高,农民用不起。于是同学们写出了《关于汪岭岗村输电线路的布局与管理的意见》分别呈送该村委会和镇供电所。此外,还就噪声、光、白色污染等环保问题,下水道面盖不全造成儿童不幸堕入身亡的问题等进行了社会调查,都写出了调查报告,并呈交有关单位。呈送的报告中大多有回音,通过半年的整改,均有一定的成效。为此,汪岭岗村委员会、电讯局、县文明办、县城建局向学校送来了感谢信。98年5月在学校组织的社会调查报告评选活动中,有三篇获一等奖,5篇获二等奖。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社会生活实际问题,提高了他们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主人翁责任感。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环保小论文范文篇6

二、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各项科技创新活动,结合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设想,大胆创新。在实践中感受科学、体验科学。

2、以创新、节约、环保为主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科技教育,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素养,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精神,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要求:

1、营造一个积极、开放的活动环境,发动全员参与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展现自我。

2、以班为单位,个人为主体,紧密结合我校科技教育特色,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调动每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的个性特色,创建各具特色的科技活动氛围。

3、请各项目的负责人要尽职尽责,筹划赛程,有始有终地做好工作。做到分工负责,责任明确,准备充分,宣传到位,发动有力,体现团结协作精神。及时做到资料收集,成绩汇总,发放证书,确保科技节活动成功圆满的进行和完成。

4、各项活动负责人要及时制订好活动方案和竞赛规则,以利于活动正常、有条不紊地进行,确保活动过程的安全。

四、活动时间:10月15日——11月19日

五、参与人员:全体师生

六、活动内容:

1、科技知识竞赛:3-6年级每班派5人参加,分中、高年级组进行评比。

2、小制作、小发明:2-3年级每班至少1个小发明,2个小制作。4-6年级每班至少2件小发明,3件小制作,一年级请积极参与。小制作、小发明要具有一定创新性,实用性。

3、科学幻想画:1年级每班至少3幅,2-3年级每班至少5幅,4-6年级每班至少5幅。作品可用水彩、油画、蜡笔等不同材料表现纸张建议为8K,横竖均可。评选标准:想象力、科学性、绘画水平,作品内容需表现本次活动主题。

4、科普小报:作品主题围绕“节约”、“环保”。2-3年级每班至少2件,4-6年级每班至少5件。要求版面清晰整洁,报头突出,层次分明,色彩搭配协调。

5、科技征文: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小调查形式。3年级每班至少2份,4-6年级每班至少4份。文章简短有力,内容新颖,字数不限。

6、科技知识讲座。

7、黑板报评比:出一期以“节约、环保”或“科技创新”的黑板报。

8、班会活动:以科技创新,环境保护、节约或利用新能源为主题。

七、有关说明:

1、科学幻想画、科技小报作品在背面贴上同意标签。小制作、小发明需附上一份简短的介绍说明,并配上学生的生活照片。

2、参赛作品可在家长、老师的辅导下,自己独立完成。

3、所有作品择优选送区里参评市创新大赛。

4、所有作品请按时上交负责人。

八、具体分工:

1、科技小报、幻想画右美术组老师负责指导、评选。

2、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由科学组负责指导、评选。

3、科技小论文语文负责指导、评选。

4、各班主任负责室内黑板报,作品的收集。

5、广播站及时作好各班活动进行情况的追踪报道。

6、各班、广播站做好活动宣传。

7、以上各项活动鼓励一年级同学积极参与。

九、奖项设置:

1、本次活动获奖作品占总上交总数的50%,按年级分设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45%)。

2、根据累计积分,将评选优秀组织班级若干,用于奖励积极组织活动的先进班级,学校在考核中给予奖励

3、积分方法:

环保小论文范文篇7

因此,我们只要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一、积累写作素材

1、交流、收集农村语言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立秋摘花椒、白露打黑桃、霜降采柿子、立冬打晚枣”这是农村一年四季农作物采摘所特有的谚语。又如“锄头下面一层水”,讲的是天旱,地里庄稼无草也要锄,因为切断了土壤中的农作物的毛细管,可以防止水分蒸发的科学道理。再如,大雪勿施肥,冬天大雪时不能给麦苗施,因为大雪盖麦有利于麦苗过冬,施肥会加快大雪地融化。

学生通过交流、收集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既提高了农事作文的科技知识含量,又积累了写作素材,一举两得。

2、体验农村生活

学生由于生活在农村,星期天、假期常常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田间活动,这正是学生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

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例如,种玉米,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锄草,施肥,收获,并且把所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又如,很多同学都参加过采茶劳动,在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劳动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给茶园施肥、锄草、叶面喷肥等过程中你又学到了什么?最后指导学生写出文章,这样既学到了农技知识,又扩大了写作的范围。

3、观察农村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农村的面貌也在迅猛发展,如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

但是,同时经济的发展,也给农村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化学、农药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在教学中我们指导学生对此现象进行调查、研究、访问,有条件的话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实验,如指导学生进行做废电池浸出液对泥鳅的影响的实验,从中指导学生进行写实验报告,扩展学生写作题材。学生在作文当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二、拓宽写作题材

农村学生怕写作文,是因为教师所布置的作文题目是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虚拟一个题目,强制学生写文章。这样的作文课,本来就扼杀了学生的灵感,再加上农村孩子知识面、生活接触面相对狭窄,于是更加厌恶作文了。因此,在作文命题时,要根据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特色,紧靠“农”字出一些实实在在的题目,要写出农村的特色。

1、科技小论文

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因此可以接触到很多关于种植和养殖的科技的知识,这是他们所特有的优势,因为很多同学的家庭是水产养殖大户,农作物种植大户等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指导学生写一些科技小论文,让他们去进行详细地观察,如有疑问的地方可以请教家长,因此,学生有的观察家中养蜂为什么可以使油菜增产,有的观察家中的桃园嫁接后为什么能多产,有的观察水产养殖螃蟹如何合理喂食……

这样的科技小论文由于有了充足的写作素材,因此学生的写出来的习作是有血有肉,而且学生的兴趣也是十分的浓厚。

2、写观察日记

学生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一切耳闻目染,都十分地感兴趣,在和同学们的聊天中我发现很多同学喜欢养花种树,喜欢养一些小动物,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写一些观察日记,把他们在养花种树,和小动物的交往中的点点滴滴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来,这样,一篇篇富有生活气息的、富有童趣的日记便跃然纸上,如《我家的小鸭》、《葡萄又绿了》、《螃蟹》……

三、激发写作兴趣

农村学生平时感知的生活其实是很丰富的,但是他们往往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他们没能把这些丰富的生活表象细细品尝,并从中获得乐趣。因此,在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同时,要强调“置身其中,五官并用”,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通过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来体验农村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环保小论文范文篇8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基本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绍兴人的‘菜篮子’”这一课题研究中加以阐析,并强调指出,只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使研究性学习得到真正的实施……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菜篮子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播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过,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初中学校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可以先将研究性学习作为选修课,当作学校课程改革尝试的一项内容,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作为初级中学,应考虑学生与高中阶段学习的衔接,结合本校实际逐步有效地实施研究性学习。本人根据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和初中教育教学的特点,从辅助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角度,以“绍兴人的‘菜篮子’”为例,就在初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谈谈自己的设想和看法。

一、课题的选择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家庭的饮食状况、家庭成员的地位、人们的消费理念、环保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绍兴人的“菜篮子”里面的内容更丰富,也更复杂了。一滴水里看世界,菜篮子虽小,但涉及的问题却很大。结合这一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选题,使身处其中的中学生有着深切的体会和感受到强烈的社会参与感、社会责任感。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加强学生与社会的“亲密接触”,加强学生对教材中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注意同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亲身体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们生活和观念的影响,同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相互协作的精神。

二、课题的实施

1、知识的补充与资料的收集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将会碰到原来课堂中没有学过的知识,这时就需要指导老师能及时、适当地加以补充。譬如“饮食结构”、“消费理念”、“环保消费”、“社会角色”等,学生可能概念模糊,教师这时就应适当加以解释、补充。同时,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途径,将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和课本,而是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得,教师则主要起引导的作用。那么如何更多地获得资料呢?

途径一是请教相关领域的专家。如本课题中我们可与绍兴市统计局、市场管理部门等单位联系,请相关专家来作辅导报告,或由学生提问通过谈话的方法来获取相关的资料。

途径二是查阅文献。在研究资料的收集阶段,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到查阅文献的工作中去,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等查阅相关的书籍资料,如《齐景发副部长在全国十大城市第十一次“菜篮子“产销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途径三是充分利用因特网查阅资料。在网上查阅有关“菜篮子”的相关资料及与绍兴同类型城市的资料,同时加以比较,使学生了解到绍兴与它们的差别,并初步探究其缘由,思考解决的办法。如杭州的马大嫂们的菜篮子拎得比绍兴的马大嫂们要轻松,原因何在?从中能反映出什么?

2、深入市场、社区,获取第一手材料

参观市区各大菜市场、超市,了解食品的价格、品种、质量、环保性、买菜人员(性别),了解绍兴“农改超”的发展情况,了解各经营商家的竞争情况(尤其是“好又多”、“乐客多”等外来商家入驻绍兴后)等,并做好相应的文字记录。

对社区居民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看看居民吃的内容、吃的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了解居民的切身体验、想法以及要求。

适当讨论我国入世后对我市“菜篮子”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我们需要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1、社会性原则。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绍兴人的“菜篮子”所发生的变化,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2、实践性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广泛接触社会实际,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学生主体性原则。由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制定问卷调查表、查找资料、归纳整理材料、提出合理的建议等。

4、综合性原则。“菜篮子”这一课题要运用到婚姻家庭、环境保护、乡土历史、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四、课题的总结

通过专家的辅导报告、自己动手收集的资料以及实地的考察调查,学生有了理论和实践的积累,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观点,都会觉得有话想说,教师则可及时介绍小论文撰写的格式,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小论文完成以后,可以进行答辩交流,也可参加评比,甚至还可推荐好的小论文投稿发表,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五、研究性学习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Ⅰ、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1、尊重学生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坚持把课题研究的方向确立在学生的兴趣爱好之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教师只有更好地设计新颖多姿、丰富多彩的课题,才能适合各类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不可发号施令、横加干涉甚至越俎代庖,轻易用自己的思路影响或改变学生的思路。

尊重学生还体现在同一课题组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有的同学性格开朗、交际能力强,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则应对其进行多深度引导;而有的同学性格内向、腼腆、拘谨,虽口讷而心慧,教师则应多给予关爱,多给予鼓励,这样才能使他们扬长补短,共同进步。

2、有效指导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是成功的基本条件。教师是学生的伙伴和交往对象,主要根据选题原则对学生进行选题指导,提供咨询和建议。教师既不能“教”,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而放任学生,相反应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帮助学生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踏实、克服困难、坚定执着、不懈进取的精神。

3、联系家长和社会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讲座、参观、访问、游览等多种活动方式能更好地促进研究性学习。

4、评价重过程

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以过程评价为主,应该重视的不是解决问题的结果,而是学生参与的过程,即主要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能力的生成变化。

5、不断充实自我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对教师是一次学习也是一次挑战,与传统的照本宣科显然不同。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能查到的资料学生也能查到,有些学生甚至比教师查到的更多,这时,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在下降,如果不懂装懂地搪塞学生,那肯定不行,也有损教师形象,那就只有放下教师“架子”,和学生一起探讨、一起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除本专业外,对其它学科也应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教师在教学中随处体现广博的知识面,将能更好的引导和鼓励学生扩大知识面。

Ⅱ学生应注意的的问题

1、亲历实践、多提问题

在研究性学习的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学生应避免“旁听”、“旁观”的被动地位,而应积极参与投身其中,学会观察、学会思维、学会自学、学会表达、学会做“学问”,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应持续不断地深入探究、多提问题、防止浅尝辄止。

2、学会合作与分享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为了完成研究任务,就离不开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中先进者帮助后进者,小组成员间分工协作,这时就应彼此尊重和理解。既要善于倾听别人,也要善于表达自己、乐于合作、学会交流,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只有这样,每个同学才都能在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有所收获。

3、加强责任心和使命感

环保小论文范文篇9

环保教育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为纲要》,以此为学校环境教育的指导思想,继续高度重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把环境教育作为重点来抓,进一步加强领导,努力形成立足于学校,渗透于课堂,服务于社会的环境建设模式。

二、主要措施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的环保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以后的工作迈出了实质性的步子,在今后的一年里,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本年度,我们将巩固去年创建的成果,采取扎实的措施,在环境教育的实效性上做文章。

1.突重点:渗透于课堂

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环境教育应立足课堂,利用课内教育的主渠道,持之以恒地进行渗透。为了提高干部、教师关于环境科学知识和自身环境意识,我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环境科学知识和环保法规的学习、考核,组织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活动,要求各教研组组织教师根据教材制定环境教育在各学科渗透的知识要点,使环境教育能有目标、有计划、有内容、系统地全员参与,逐步探索、逐步深入地开展起来。

例如,每学期安排环境保护素质教育专题讲座,思品和社会课上通过国情、乡情教育使学生了解国家的环境状况;化学老师介绍硫、碳燃烧时对大气的污染及产生的温室效应对生态平衡造成的威胁,指出酸雨的严重程度等知识内容;语文组组织环保小论文评比、手抄报评比等。这样,增强了环境教育的形象性、真实性,加深了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

2.抓关键:寄寓于活动

环保小论文范文篇10

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构建具有职校特色的环境课程体系,在专业课教育中结合专业特点解决诸如能源减耗、废物利用、旅游环境设计等问题,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

(一)机电与数控专业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在机电与数控等理论课中贯穿环保机械理念,在数控车床、数控铣床、钳工等实践课中将数控设备的噪音污染和数控加工的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渗透其中,鼓励学生积极研究。在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节约实训材料,节电的习惯和合理管理利用废料爱护工作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电子专业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我国是电子电器产品、电子电气设备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今后几年我国电子废弃物的产生量将大幅度上升。电子废弃物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果贮存、拆解、利用或处置不当,将会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电子企业的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制造、绿色回收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三)财会专业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财会专业课可结合诚信教育与节俭教育,引导学生在从业过程中把好企业财务关,做好企业参谋,减少资源浪费。

(四)烹饪专业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保障我们健康的生活,在烹饪专业课教学中要教育学生重视食品卫生,这和环境保护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教育学生在烹饪过程中注意减少油气污染和污水排放。

(五)物流专业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物流专业结合提高货物流通效率,控制物流成本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六)计算机动漫专业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教育学生使用计算机时节约用电;影视作品是宣传环境保护非常好的平台,教学中要始终向学生灌输环境保护意识,指导学生在作品中环境保护。

(七)文化课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1.语文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在语文学科中要通过名人、名言、名篇,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情景教育,对一些典型课文中的环保科学知识有侧重地讲解。语文课不能只满足于进行语言训练,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尚情操。通过演讲、辩论,编写故事,写建议书等形式,把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其中,使学生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树立环境意识,并在生活中成为保护环境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2.数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数学教师要明确数学学科在环保教育中的意义与作用,在数学课的教学中,利用关于环境的计算题或推理题等题型,对学生适当地作环境教育,有机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结合数据分析、统计、计算、绘制图表等形式进行渗透,通过具体数据使学生发现保护环境是刻不容缓的现实。

3、英语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结合书本有关环境保护的课文、短篇等,不但要传授学生相关的单词、词组、句型、语法等,还要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

4.物理学科渗透以下教育:振动和噪声污染、能源的利用和开发、能源与环境、提高能源利用率、电磁辐射污染、光污染的影响、放射性污染。

5.地理学科渗透以下教育:只有一个地球、人类活动对气候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能源和能源的利用、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人口与城市、人类和环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6.生物学科渗透以下教育: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学、遗传和变异与环境的关系、生物进化与环境、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7.化学学科渗透以下教育:卤素单质来源及危害、空气污染、硫化氢污染及危害、二氧化硫污染、防止大气污染、酸雨、砷污染、氨氧化物污染、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合成氨与硝酸工业中的污染、亚硝酸盐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磷与环境的关系、农药和磷肥与环境、硅酸盐工业中的污染及治理、电冶铝的污染、重金属污染、钢铁工业废渣综合利用、沼气、芳烃污染、石油污染、燃煤污染、煤的综合利用、卤代烃污染及危害、氟里昴、酚对水的污染、油脂污染。

8.德育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德育课要在爱护家乡、学校一草一木,净化、绿化、美化学校的环境,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方面进行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环保的社会意识、道德意识。

此外,计算机应用学科也要渗透学科教学,计算机应用课不仅仅要成为学生掌握信息与传播知识的一门学科,而且要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环境知识,提高环境意识,促进学生们的环境素质的发展,最终促进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在计算机应用课上,通过教会学生使用因特网,让学生能更好的在网络上寻找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进行学习,也为其他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有些学生的绿色作品,教师应将其上传到网上,使更多的学生看到,了解到相关环境知识。

二、工作要求

1.学校要求每位教师人人都做环保教育的带头人,在自己任教的学科中,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渗透环保的内容。每位教师须在每学期的教案中选择一份最能体现渗透环境教育的教案参与学校评比,并根据评比结果进行奖励以调动教师积极性,牢固树立渗透意识。

2.学校开设环境教育的校本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利用环境教育课积极开展“六个一”社会环境实践活动:读一本环保书籍、画一幅环保画、讲一个环保故事、提一项环保建议、搞一项环保调查、做一件环保实事。寓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并将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