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配施工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3 19:17:47

居配施工总结

居配施工总结篇1

在集团及公司班子领导下,我按照集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尚居各项目的建设工作,在工程管理中认真负责,积极协调,踏实工作,力求全年各项既定目标的实现,工程部的建设也在各项目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中逐步完善、规范,下面扼要将本年度上半年的工作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做如下汇报:

一、工作完成情况

2021年上半年尚居公司续建项目5个,分别是家和苑安置小区(四期)、尚居˙四季绿城、尚居˙文竹园、宝城˙尚居绿苑、四路一桥;新建项目3个,为科创园标准化厂房、尚居˙雅苑、尚居˙馨苑。

家和苑安置小区(四期):该项目分两个施工标段,总建筑面积约11.7万平方米,其中一标段于4月份完工,单体规划、道排已验收,正在进行消防和竣工验收工作;二标段由于施工单位经营问题,推进缓慢,工作中配合公司积极协调解决施工单位的资金困难,深入协调、监管各班组的施工,目前已基本完工,正在准备各项专项验收、综合验收工作。项目半年度完成产值约1400万元。

尚居˙四季绿城:总建筑面积约23.3万平方米,上半年主要进行室内外装修装饰及安装工程,目前各楼栋的室内抹灰、外墙保温基本完成,安装工程完成约50%,上半年完成产值约7500万元。

尚居˙文竹园:总建筑面积约19.4万平方米,上半年主要进行基础工程、主体工程施工,施工进度平稳推进,当前各楼栋主体工程施工至地上7-15层不等,上半年完成产值约9500万元。

宝城˙尚居绿苑: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上半年主要进行主体结构、部分装饰工程施工,目前各楼栋主体结构已完成,室内外抹灰完成约80%,完成产值约5000万元。

四路一桥:为尚居˙文竹园配建项目,因征迁问题,仅有科技路及科技路桥具备施工条件,其余三条道路(文溪路、和谐路、环翠东路)因征迁问题暂未施工,截止到6月底,科技路桥主体完成,科技路基础水稳层完成约60%,上半年完成产值约400万元。

科创园标准化厂房:工程厂房,由尚居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省金凤凰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于5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基础工程已完成约70%,正在进行地上主体施工及剩余基础工程施工,上半年完成产值约2600万元。

尚居˙雅苑:总建筑面积约14.3万平方米,其中一期总建筑面积约13.6万平方米,于6月25日办理施工许可证,正式开工,目前正在进行土方开挖及基坑降水工作,暂不计算产值。

尚居˙馨苑:总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其中一期总建筑面积约1.05万平方米,于6月30日办理施工许可证,正式开工,目前正在进行土方开挖及基坑降水工作,暂不计算产值。

综上,尚居上半年各项目在集团及公司各级领导、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产值共计约2.64亿元。

上半年尚居工程建设的推进遭遇了各种困难,主要表现为项目组织架构不完善、各项目施工单位资金投入短缺、、施工单位整体实力及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市政配套不完善、项目征迁清表不彻底、周边社区干扰等。目前尚居公司工程部共配置专业技术管理人员5人,均为土建类专业,配备人员极为短缺且专业失衡。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团结、领导工程部各员工认真工作,注重个人工作能力的提升,知识水平的拓展,学以致用,积极协调督促,克服各项困难,大力调动现场监理、施工单位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各项目的正常施工,确保了各项目无安全质量事故。

二、当前存在问题及不足

根据本年度的工作情况及往年工作经验,结合实际情况,目前我负责的工程管理部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工程部的组织架构尚不完善,人员配置不够全面,部分职能缺失;

2、在职员工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有待进一步提升;

3、尚居业务拓展迅速,工程部管理工作、职能划分、流程管理等有待进一步加强、优化。

三、2021年度工作安排

对下半年的工作规划总体原则是根据集团的战略发展规划、公司的项目建设规模,合理分配利用现有的资源,确保各项目建设的正常推进。对于目前各在建项目,力求按集团经营管理目标达到如下节点:

1、家和苑安置小区(四期)备案交付;

2、尚居˙四季绿城单体基本完成,附属配套工程完成50%;

3、尚居˙文竹园各单体主体结构完成并验收通过;

4、科技路及科技路桥于9月底具备通车条件;

5、宝城˙尚居绿苑装饰装修完成50%,附属工程进场施工;

6、科创园标准化厂房:完工,进行竣工验收。

7、尚居˙雅苑:12月底达到预售条件;

8、尚居˙馨苑:12月底达到预售条件;

9、推进下半年拟建设的知行学校、乐居˙政通苑、乐居˙仁和苑、乐居˙壹方城、乐居˙锦绣新城的开工建设工作。

10、确保各项目的建设计平稳推进,无安全质量事故。

对于公司的新建及规划项目,结合工程部的管理经验,积极配合项目的前期的场地清理、报批报建、设计、造价等各项工作,协助推动项目的规划建设。

针对工程部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如下计划:

1、根据公司的项目开发建设计划,拟定人员需求计划,招聘一定数量的专业管理人员,完善各项目的管理配置。

居配施工总结篇2

关键词:收入分配收入差距分配制度垄断

一、引言

收入分配是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国不同社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出现了显著扩大,缩小收入分配的社会差距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我国收入分配变革历程及收入分配现状概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针对分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摒弃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大致经历了二次重大变革和三次大的工资制度改革。第一次重大变革是1978年至2005年,这一次变革使得我国社会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三大主要群体发生了分化,造成了收入差距拉大,收入水平提升;第二次重大变革是2006年至今,这一次变革促进了乡镇企业职工、农民工、民营企业职工阶层的数量和收入的逐步增加,尤其以农民工的分化临界质变为特征,促使次底层人口比重超出最底层人口比重,实现格局的重大演变,从而形成收入水平增加,中产阶层扩大。第一次工资制度改革是1985年,机关事业和企业的工资分配分离,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内部分配搞活;机关事业单位分别实行了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第二次工资制度改革是1992~1993年,1992年是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颁布实施,扩大了企业的14项自,其中包括工资分配的自,同时,国家提倡企业推行岗位技能工资制,1993年机关事业单位又进行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工资制度改革;第三次工资制度改革,企业和机关事业是不同步的过程,1999年党的15届4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要建立与现在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机关事业单位于2006年进行了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在分配领域,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基本原则,逐渐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体制,“按劳分配为主、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并存、允许资本直接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格局初步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提高,从全社会来看基本已达到小康水平。但是,随着我国GDP蛋糕越做越大,居民的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却呈下降之势,收入分配格局也呈现出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格局表现为:总收入稳步增长,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即收入分配表现出来日趋增大的不公平性,这种收入分配差距又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三大差距。

三、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化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不仅表现出居民整体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城乡之间、城市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均存在分配不平等的现象,且区域内部居民之间及不同区域的居民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也都呈现较大的收入差距,如表1所示[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主要的三类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都超过了一般水平,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十分不合理,但值得高兴的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对区域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开始显现。

1、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

从1978年我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后,由于在旧体制下被压制的农民劳动积极性被迅速释放出来,伴随农民的劳动生产效率的迅速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一度缩小。但伴随着我国城市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城市非公有经济成分的迅速增加和国有企业改革成效的突显,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再次扩大,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这种扩大的势头更是有增无减,见表2[1]。

据我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中的统计数据,2005年中国GDP为183085亿元,实际增长10.2%,居民总收入增长9.8%;2011年中国GDP为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居民总收入增长8.8%,两者之差都是0.4个百分点,几乎同步。这种情况说明,在总量层面上,居民收入分配是基本合理的。但在2005年居民收入总量83246.6亿元中,城镇居民收入总量为58983.3亿元,占70.9%;农村居民总收入为24263.3亿元,占29.1%,与上年相比,城镇居民总收入所占比重上升了1.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总收入所占比重相应下降。但在2008年居民人均收入中,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4338元,比上年增长10.01%;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为15232元,比上年增长14.23%,城乡居民收入之差为10894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3.51倍。这样一来,原来已经存在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然又会进一步扩大,而且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要用于消费和储蓄以外,还有一部分要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城乡差距会更大。

2、我国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扩大,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也随之不断加大。1978年,东、中、西部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2.5%、29.70%、17.80%,1995年为59.00%、26.50%、14.50%,2005年为55.6%、18.8%(东北地区已划出)和16.9%。1980年,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488.3元、336.0元和274.3元,东部地带是西部地带的1.78倍;到了2006年,东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为27567元,中部地区为12269元,西部地区为10959元,东北地区18277,东部地带是西部地带的2.52倍。2010年,东部城镇人均收入为18326元,中部地区为11783元,西部地区为11265元,东北地区18277,东部地带是西部地带的1.63倍。该变化趋势促使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见表3和表4[1]所示不同地区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

3、我国行业间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同产业及产业细分行业之间的工资水平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据相关数据统计,2002年行业中的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的年人均工资与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的年人均工资的比率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工资相差2.99倍,2003年迅速扩大到4倍以上并在其后的年份持续扩大,2005年达到4.88倍,2010年达到5.12倍,2011年差距略有缩小,但仍维持在较大的差距水平上。

不同行业存在市场结构的差异性,垄断性行业收入水平偏高,如金融业(银行、证券、保险)、邮电通信、电力、烟草、燃气、航空运输业等,特别是这些垄断行业的中高层人物的收入远远超出了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事实上,收入较高的行业,未必是它们对社会贡献较大或经营科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们占据着较多的公有投资和有利的垄断地位所致,这种性质的收入分配差距是十分不合理的,应重点予以调节。

四、影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原因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由我国现实国情所决定的,难以完全避免,有着其内在的客观原因,具体来说主要有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

(一)影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直接原因

1、收入分配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直接原因是收入分配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其主要表现在初次分配制度与再分配制度上。在初次分配制度上又表现为:未健全并实施国有企业利润上缴、资源占用税等制度,对垄断行业的超额利润等征缴不力;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税收减免优惠制度尚未健全也未全面落实;企业工资分配制度不健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还不够完善;要素市场的要素收入分配制度尚不健全等等,这些初次分配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导致了分配关系的不合理,分配秩序的混乱,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在再分配制度上又表现为:财政支出对社会保障和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个人所得税等再分配制度不够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未健全,覆盖面还不大;公务员工资制度属于二次分配,级别对职务过度依赖,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尚未健全,事业单位工资制度针对性不强等等,这些再分配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也是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

2、收入分配调控体系不健全。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另一个直接原因是收入分配调控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企业分配的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协调政府机关及其他公共部门工资分配、社会保险与企业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险关系的机制不健全;个人收入分配调控制度不健全;收入分配法律法规不健全;收入分配执法监管不到位,很多拖欠工资问题、欠薪逃匿问题没有能够得到迅速纠正等等,这些收入分配调控体系的不健全也是形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直接原因。

(二)影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深层次原因

1、地区结构变迁对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影响

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也造成了分配的差异,东中西的阶梯式发展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差异的区域化特征。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一次选择定终身”式的就业政策,严重限制了劳动要素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虽然近年来政策有所松动,居民转换职业仍有很大障碍。

劳动力流动是人口流动的一部分,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理,人口的流动往往是围绕国家的经济建设与规划来组织实现。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才有所放松,人口开始在省际间、区域间自由流动。简单地说,人们是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才选择流动的,即地区的收入水平越高(低)——劳动力净流入(出)——地区经济发达(落后)——地区物质、文化资源更丰富(低)——劳动力进一步流入(出)——地区经济越发达(落后)。

2、城乡结构变动对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影响

我国农村在教育、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与城市相比仍然十分落后。农村教育的严重滞后不仅表现在农村教育的条件与质量严重滞后于城市教育,而且表现在农村教育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言而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经济困难是造成农村学生无法继续升学的重要原因,但反过来,农村的教育状况低下又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经济的长期落后,使农村在教育和收入之间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也是农民增收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目前还存在电网差电价昂贵、没有自来水、乡村道路差、公用设施落后等诸多问题,长期以来,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基础性事业投入的严重不足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无形中也影响到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同时,资源分配上的城市偏倚政策也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造成城乡间收入差距的扩大。

3、产业结构调整对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影响

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使得原有收入分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的贡献率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42%、41%、17%,变为2009年底的4%、52%、43%。同时在产业内部,资本配置比例上升而劳动配置比例下降,传统的第二产业在市场改革中受到冲击,也造成了低收入阶层的扩大。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行业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存在着过多的不必要的行业垄断,垄断行业高额利润形成了高收入的经济基础,其中垄断行业的补贴是高收入的结构基础,并以此为基础在收入分配方面过分向个人倾斜,特别是倾斜于中高层人物,从而形成了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收入,行业收入差距的拉大促进了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4、所有制结构变迁对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影响

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原有的收入分配格局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市场机制的确立,使得各种市场要素获得了进入分配领域的直接动力与源泉,但是,由于人们对生产要素的占有和使用权不平等,不同的社会成员使用生产要素的效率和效益不同。市场机制的竞争性使得越是稀缺和质量好的生产要素,越容易进入生产过程,要素报酬率越高,当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存在差异时,便会形成市场机制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的分化作用,个人收入又能通过财产积累或资本的形成转化为新的收入来源,而新的收入来源在不断积累、投入的反复循环中成放大效应,从而拉大收入差距。同时,在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所有制结构的变动带来就业结构的变动与失业率的变化,也直接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五、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我国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收入分配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强调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正因为我国分配领域出现的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迅速采取一定措施抵制贫富差距的继续扩大。

(一)建立健全收入分配制度和调控体系

建立和完善初次分配制度与再分配制度,认真把握和贯彻十七大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正确处理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关系,积极改善调整收入分配的环境,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健全包括经济、信息、行政、税收、法律等手段在内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着力“提低控高”,即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调控垄断行业和某些群体的过高收入,调控企业高管超出国情的过高收入,坚决控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初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健全收入分配体系和理顺分配关系,使中等收入者群体比重逐步提高,从而达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二)坚持区域统筹,促进协调发展

区域统筹的实质是实现各个地区共同发展,协调发展。要充分利用不同区域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之间互补的整体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形成合理分工的有序竞争的合力,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当前,中央(省、市、区)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共享税分成,而税收的总量又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地区的经济越发达,该地区的税收就越丰富。如果不考虑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采用统一标准对流转税和所得税进行划分,其结果必然导致地区财力出现“富裕地区越来越强,贫困地区越来越弱”的分化趋势。坚持区域统筹,实行东部向中西部、城区向县乡提供财政援助政策,以支持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和城乡间的差距,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三)加快农村教育制度改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教育制度改革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可能更多是间接的,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影响可能更为深远、更深层次化。“教育分配与收入水平正相关”,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机会越多,其拥有的组织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就会越多,就能获得更好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同时其增加劳动时间、转换工作等方式增加收入的机会也会越多。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将产生长期而有效的作用。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加强农民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节水灌溉工程、能源工程、道路工程、信息化工程的建设,重点解决农民在饮水、行路、用电和燃料等方面的困难,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四)打破垄断,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行业间收入差距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垄断行业收入过高,因而缩小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打破垄断,建立起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同时在不危及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电力、金融等垄断行业改革,支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再者,有必要加强垄断性行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监管,发挥听证会等监管作用。对垄断行业平均工资限高封顶,改革垄断性行业劳动人事制度,打破封闭的行业壁垒,促进正常的人才流动机制,实现垄断行业过高收入的有效调节,理顺分配关系,维护社会公平。产业结构的变化会改变社会对不同生产要素的需求,影响到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并改变收入分配的状况。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生产业、民营中小企业以及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从而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五)完善劳动力市场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同时要改革劳动力流动及户籍政策,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降低农民流动成本,保护他们的合法权利,并建立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专业培训体系。

总之,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是不合理的,即居民收入存在区间、城乡和行业之间的差距,而且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趋势已经引起了党、政府和大众的普遍关注,也正是这一不合理的分配格局导致我国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因此,要增加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就必须要调整和优化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特别是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优化分配制度。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我国社会的公平正义,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78~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蒋满元,经济结构变动对收入分配格局形成的影响分析[J].浙江工商学报,2007(03)

[3]曾国安,胡晶晶.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及其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J].经济评论,2008(1)

[4]白书祥.收入差距过大与社会稳定的负相关探析[J].理论前沿,2008(19).

居配施工总结篇3

关键词:居民收入;分配制度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全国“十二五”规划,又把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一大亮点,收入分配问题也随之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一个焦点。各级政府在千方百计强农、惠农、扩大就业,切实落实各项增收措施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健全社保体系,加强扶贫工作,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从而保持快速增长,收入结构继续优化,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稳定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作为一个日益崛起的西部强省,陕西也非常重视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与经济社会建设的同步发展。在全省“十二五”规划中,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新主题,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城市化水平作为未来五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中要重点破解的难题。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重视收入分配问题、着力改善民生的愿望和决心,切实回应了人民群众新时期的新诉求,极大地鼓舞了全省人民的士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十五”以来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总结分析陕西省收入分配体系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加强对陕西省收入分配问题的对策性研究,对于切实改善民生、促进陕西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紧迫性。

一、富民强省,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初见实效

“十五”以来,陕西省在加快经济发展和着力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同时,开始注重兼顾社会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特别是“十一五”后期和“十二五”的开局年,省委省政府更是把民生问题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民生投入,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陕西省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也取得显著成效,收入分配机制的完善初显成效。

(一)全省收入分配总额快速增长

2000年至2011年十余年间,陕西省迎来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地区生产总值从1804亿元增长到12391.30亿元,翻了近七倍,年均现价增长19.1%。经济发展决定了收入分配,从收入分配角度看,2010年,全省初次分配总收入达11418.71亿元,比2000年的1899.50亿元增加了5倍有余,年均现价增长19.6%。政府、企业和住户三部门所得也均有明显增加,2010年,陕西省政府、企业、住户初次分配总收入分别达1855.05亿元、3474.93亿元和4793.50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6.10倍、24.84倍和3.73倍。

(二)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收入结构日趋多元

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在推进陕西省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拓宽就业渠道,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积极为城乡居民就业和增收创造条件,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

1、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得益于陕西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省委省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逐年增加,近年来,陕西省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28元,分别是2000年的3.6倍和3.4倍,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2.2%和11.8%。尤其是2011年,在省上各项惠民政策的有力执行下,面对经济增速普遍减缓的大环境,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6.2%和22.5%,超过了当年13.9%的全省GDP增速。

2、居民收入结构日趋多元化。伴随人们择业观念的不断转变、资本市场投资种类的不断增加以及居民金融投资意识的不断增强,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在整体提升的同时,收入结构也日趋多元化。城镇居民收入来源主要有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项。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其占全部收入的比重达90%以上。到2010年,陕西省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下降至70.8%,其它收入比重逐步上升,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占到3.4 %、1.1%和24.8%。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收入,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是主体。2000年,陕西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分别占全部收入的62.4%和30.9%,到2010年,家庭经营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下降至45.9%,而工资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上升至42.3%,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占比也分别上升至2.4%和9.5%。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分别由主要依靠工资和家庭经营收入的单一模式逐步发展为以工资和家庭经营收入为主,其他收入有力补充的多元化结构。

居配施工总结篇4

(一)坚持城乡统筹和“四性”原则,灾后农村住房重建促进了农村居住区建设跨越式发展。

全市灾后农村住房重建共136644户,核实和分解灾后城乡住房重建目标任务,强化了目标管理和督查工作;抓好灾后重建的各项培训,并与市委组织部一起,完成了对重灾乡镇的领导干部和重建从业人员的培训。调查测算并拟定对不贷款自建农户予以一次性奖励补助的意见,完成了对不贷款自建农户的一次性奖励补助审核工作。制定了灾后城乡住房重建项目竣工验收的意见,拟定并建立了全市灾后城乡住房重建项目工程质量投诉处理机制。组织全市灾后城乡住房重建会战,开展以“五比”为内容的重建竞赛活动(比开工建设、比质量安全、比施工进度、比公建配套、比竣工验收),发挥参战单位的积极性,又好又快的完成重建任务。各地村镇建设管理机构深入现场督查和指导,协调解决出现的相关问题,推进重建工作。

截止年底,农村住房重建除、、,其他区(市)县全面完成并已入住,全市共建成134762户,占总量的98.62%;已入住103153户,占总量75.49%。其中统规统建和统规自建的各种规模安置点640多个,均按“四性”要求编制规划,按规划建设,共97000多户受灾农户(约30万人),实现了多种形式集中居住。并突出抓6条风貌景观轴线上22个乡镇住房重建,结合林盘保护整治利用和农村环境风貌整治试点进行多样性示范,共121个示范点、2万多户农房,有效地解决了过去农村建房居住与产业的“两张皮”问题,摒弃了形态单一的“火柴盒”、打破了风貌呆板的“军营式”、消除了沿路建设的“夹皮沟”。

(二)化危为机克服困难,重点镇建设取得超常发展。

对市域重点镇总体布局进行调整优化后,全市共34个重点镇,今年抓住扩大内需的积极金融政策机遇,引导发展城乡产业和增加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重点镇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1、大力推进产业发展,社会经济稳步增长。34个重点镇克服地震和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因素,积极推进产业发展,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68亿元,同比增长33.7%,其中产业项目投资共计82亿元;全年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共计398.4亿元,同比增长21.7%,有12个镇突破10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共计140亿元,工商各税收入共计18.5亿元,同比增长36%,有7个镇工商各税收完成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共计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为5973元,有些镇已达9000多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9873元,有些镇已达12000多元。

2、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34个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4亿元,同比增长41.6%,其中城镇建设总投资123亿元,建成区面积共计为113平方公里,比去年增加21平方公里;城镇污水处理率平均为63%,人均硬化道路面积达到了9.5平方米。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各镇均达到了100%。城镇绿地率平均为30%,城镇自来水普及率平均为62%,自来水日供水能力共计22万吨。

(三)调整运作模式,持续推进新居工程和新型社区建设。

年,市政府提出优化布局方案,适时调整中心城区新居工程建设模式,抓好农民集中居住区产权办理和配套完善工作。中心城区新居工程继续推进,累计开工28个项目686.83万平方米,累计竣工330.29万平方米,已入住18460人;中心城区新型社区累计开工10个项目,竣工95.68万平方米,入住5573人。目前,已建成或部分建成的14个新居工程项目已完成了房屋产权初始登记,部分项目已开始分户产权办理工作;3个已建成入住的新型社区正进行产权办理工作。郊区市县和重点镇新居工程,已开工205万平方米,竣工156万平方米,入住3.5万人。

(四)统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场镇改造和林盘整治试点。

1、围绕六条风貌轴线,推进省级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为促进重灾区实现科学重建和长远发展,以灾后农村住房重建六条风貌轴线的环境风貌整治为重点,把住房重建与农村环境风貌综合整治相结合,加大对六条风貌轴线上重建聚居点和环境风貌整治点的指导、服务和督促,对沿途重要节点的整改设计方案,现场组织专家审定。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制定《省级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指导标准(试行)》,规范村庄整治。50个省级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村,完成总投资70600万元,其中农房建设投资37069万元,完成村庄道路217.1公里整改、给排水管(渠)206.9公里;设置垃圾收集房(池)662个;建设公共服务设施58868平方米;“四清(清垃圾、清污水、清杂物、清污泥)、四改(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受益农户18140户;实施风貌改造农户2404户,全面完成5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

2、结合灾后重建,积极开展川西林盘整治建设试点。在重灾区充分利用川西林盘资源,落实灾后住房重建“四性”原则,以重灾区为主结合林盘整治利用实施农村住房建设,全市共启动170个林盘整治建设试点,累计完成投资3.3亿元,取得初步成效,有100多个试点林盘整治已完工,其中重灾区结合林盘整治利用实施灾后城农村住房重建,完成99个。林盘整治建设试点,创新和积累了多渠道多形式整治利用的经验。重灾区以“拆小院并大院”的方式依托林盘新建永久性住房,既节约土地,并引导农民在熟悉的环境中相对集中建设环境美好功能齐全的新家园。

3、大力开展一般场镇改造试点,提升小城镇形象。在重点镇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为改变一般小城镇的落后面貌,各地陆续开展一般小城镇改造。年,市政府在全市确定33个乡镇和金堂、郫县全县开展一般场镇改造试点。在市级资金支持带动下,各郊区(市)县共完成投资8.2亿元,在83个场镇共实施了200多个场镇改造项目,部分场镇已改变旧面貌。

4、完善农民集中居住服务功能,补充已建成集中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针对前几年拆迁安置小区、农村集中居住区配套标准偏低,社区服务功能不适新农村社区发展需要的问题,年市、县二级设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专项资金,补充建设配套设施。全年,14个区(市)县总投资7.1亿元,590个已建成入住农村集中居住区的整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率95.9%,公共设施配套完成率为88.3%,集中居住区失地农民就业率为96%,明显改善了已入住农民集中居住服务功能。

居配施工总结篇5

一、关于几个概念的界定及相互间的关系

为理清思路,有利于成都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顺利进行,先对成都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村庄整治的关系作以下探讨。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二十字”的要求,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涵盖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环境等全面性综合性内容,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深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根据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决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的精神,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由各级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组织和引导农民参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按照统一规划建设和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城乡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现代中国农村。

落实到成都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努力引导和帮助农民向城镇转移;同时“四位一体”,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在农村区域产业集中发展、土地集中经营、农民集中居住,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紧紧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部署,深化细化各项工作,由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级各部门各个方面参与,协调配合,共同实施。

(二)村庄整治

根据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的指导意见》,村庄整治是国家建设部提出的各级建设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承担的核心任务。是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立足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社会文明,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农村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积极配合各个方面,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整合资源,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新社区、改造旧村落,改善村容村貌的具体工作。

落实到成都市,村庄整治工作不能简单化地理解为对现有村庄的整改,而是建设部门按部门职能承担的统筹城乡资源、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参与农村“三大工程”建设,促进农民转移和集中的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村庄整治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综合与具体的关系。因此,各级建设部门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开展工作,绝不是把村庄整治与推进城乡一体割裂开另搞一套。

(三)新居工程

“新居工程”,是特指成都市在中心城区、14个县城、30个重点镇本轮规划的城市建设用地区内,按“六统一”的方式,提前建设的专用以集中安置该区域农村居民的城市化居住小区。即纳入城镇统一规划,统一供地,统一按城镇居住小区的性质和标准,统一配套小区路、水、电、气、通讯和排污、治污等基础设施,以及文化、教育、卫生、商贸、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由城镇政府统一组织建设,并实行统一的社区服务和管理,满足被安置农民和进镇落户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后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新居工程是成都市推进“三个集中”的创新性实践,是组织和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最终转变从业方式、居住生活方式,改变农民身份,成为城市居民的重大建设项目。

(四)农村新型社区

农村新型社区是按照成都实际,在农村区域按照统一规划和统一设计所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齐全,符合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要求,具有社区服务和管理功能,规模较大的农村集中居住社区。

成都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重点是统筹推进“三个集中”,把农民尽可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移到城镇从事非农产业,转变为城市居民。同时,对仍以农业产业为主,需居住在农村的农民,提高农民聚集度,有效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农村新型社区是成都市农村区域农民居住生活的一种先进形式,是成都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具体内容,是改变农民居住方式的基本形式,也是村庄整治的主要模式。

(五)几个概念间的关系

由此可知几者之间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领各个方面的总体战略任务;村庄整治是总体战略任务中的部门工作任务;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是成都市在总体战略任务中促进农民集中居住的重要内容;新居工程已不再属农村范畴,而是统筹城乡建设,在特定区域将农民直接转变为城市居民的建设项目,是成都市建设新农村的最高层次。

二、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方式

(一)新居工程建设

新居工程是成都市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转变、城乡同繁荣共发展的重大项目。是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转变农民身份的综合性工程。按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农民变市民中心城区达到100%,14个县城和13个优先镇达到70%。实施新居工程建设政策性强,各区(市)县政府要制定专门的办法,由政府组建“新居工程”建设投资公司作为投融资和项目建设的主体,政府先投入一定的启动资金,公司以土地的预期收益为抵押多渠道筹资、融资,对土地进行整理,在土地征用后,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的土地收益,返还其土地整理成本。新居工程实施方案要经三分之二的农民同意,符合规划,按法定程序报建。

(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农村新型社区是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形式,按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农村范围(即县城、重点镇之外的区域)到2010年,农民集中居住度平坝地区达到60%,丘陵地区40%。农村新型社区按乡(镇)总体规划布局定点,并确定其聚居规模。以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项目为载体组织建设,其实施方案,经三分之二村民或三分之二村民代表同意后,按法定程序报建,由乡镇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有组织分步骤地实施建设。

(三)旧村落(场镇)改造

旧村落(场镇)改造是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补充形式,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对按规划予以保留,但环境较差、设施不全的现有一定规模的村庄和院落,以及已撤消建制的原场镇片区,按照农村新型社区标准对环境、设施和建筑实施综合整治,并吸收附近农民进入建房居住,成为符合宜居要求的新型农村居住社区。旧村落(场镇)改造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政府资助”的方式,由乡镇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建设。

(四)移民新区建设

是我市边远山区建设新农村的创新形式,即不宜集中居住,也不宜发展二、三产业的山区,农民无法依靠当地资源增收致富,在较大的区域内,统筹区域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将农民迁移到适宜集中居住、有利产业发展和创业增收的片区,按规划和标准建设新型社区,彻底改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通过移民新区建设,到2010年山区农民集中居住度达到40%。移民新区建设,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政府资助”的方式,由乡镇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按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建设。

三、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的措施

(一)基本措施

1、以规划为先导,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新农村建设。

按照区域“三集中”规划,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以整个村域为单位,对农村生产生活各要素、各项设施全面统筹,综合整治。各部门要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予以相关的技术指导,并帮助和指导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制定实施方案,按照规划进行相关的专项设计。依据规划,根据产业发展趋势,科学、有序地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终极发展目标一步到位,而建设按产业集聚程度,分区域梯次推进,分步

2、以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为依托,大力引导农民集中。

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同步进行,在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项目的实施中,实现产业集中发展、土地集中经营、农民集中居住。各区(市)县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向,结合土地整理项目,利用项目资金,各方面的建设投入同步跟进,配套实施,抓好项目范围内的生产设施、农村新社区或城镇“新居工程”的住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各项建设。在土地集约化、产业规模化的同时,建设功能齐全、环境优良、风貌协调的农村新社区或城镇“新居工程”小区,引导农民改变居住方式,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农村转向城镇。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项目是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结合点,没有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项目的区域暂缓实施新农村建设。这就是成都特色。

3、发展集体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调控能力。

通过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新增的耕地,所有权归全体村民共有。但不分配到农户,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或统一流转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其经营收益,一部分分配给村民,一部分用于村农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活动。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新农村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村民共同富裕。在现阶段,需要建立必要的社会调控机制,协调发展的不平衡和存在的矛盾。农村社会调控主要靠村民自治组织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村集体经济组织就需要有基本的经济调控能力。发展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

(二)建设管理的措施

1、以垃圾和污水处理为重点,开展农村环境整治。

按照新农村“五化一配套”(道路硬化,公共场所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社区洁化,环境美化,公共设施配套)的内容,各部门从技术上和政策上指导、配合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强化村内主要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整治。重点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农村垃圾处置体系(县级统一组织处理、乡镇负责组织清运、村级组织收集);配建排污管道和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或其他污水处理设施。

2、以农村危房和私搭乱建清理整治,消除农村建筑安全隐患。

各区(市)县建设局组织力量,指导和配合乡镇政府,对村内危房和私搭乱建进行清理整治。教育和帮助农村拆除有安全隐患的建筑,向规划的新社区集中居住。

3、以延伸城市建设管理方式,创新村镇建设管理体制。

新农村建设项目均由县级建设部门统一管理,并依法予以业务监督和技术服务,统一实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各区(市)县建设局改革村镇建设管理体制,打破当前城乡建设二元分割格局,建立以主要负责人牵头,各部门统筹联动的新农村建设管理工作机制;同时发挥建设局村镇科(办)的综合作用,协调各相关科室,把城市建设管理的方式向农村延伸,建立新的村镇建设管理模式。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方式,以“统规统建”为主要方式,淡化“统规自建”,确保规划和设计的执行。加强村镇建筑工匠的管理和培训,进一步提高素质,现有工匠队伍维持现状,不再新增村镇建筑工匠,鼓励和引导村镇建筑工匠向建造师转化。

4、以加强技术服务,塑造多样化的新农村建筑风貌。

新农村建设防止“村村一张图,村村一个样”的现象,各地新农村的建设方案和房屋建筑要结合实际,依据当地不同的传统文化、地形地貌、生产生活需要等因素,分别进行设计,使新农村建设突出乡村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市建委组织专家免费为各地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各区(市)县建设部门加强指导。市、县二级建设部门免费为各地提供新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并指导各地结合当地实际调整和完善设计,提高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居配施工总结篇6

县委、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工作培训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我县三年来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经验,部署2008年第二批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县地处小江断裂、则木河断裂、莲峰断裂交汇部位,又属滇东地震活动带地段,历史上地震活动十分频繁,1900年以来在我县境内就发生5级以上地震13次,平均每8年就有一次5级以上地震。1930年5月15日蒙姑新塘村一带发生的6.0级地震,造成了当地除一人生还外,其余全部丧生的惨痛悲剧。近年来,我县地震灾害仍然频繁发生,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威胁。2005年8月5日发生的5.3级地震,造成了大量民房、学校受损、基础设施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的惨重损失,去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也给我县农村民居造成了严重损失。由于我县广大农村仍较大范围地存在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的房屋,甚至有房屋无基础、无圈梁、无构造柱,全县防震减灾形式不容乐观。我们要站在全局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工作是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构建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关乎民生的大事、为民谋利的实事、为民解困的好事,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按照工程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抗御地震基本烈度8°地震的能力要求,抢抓工期、狠抓质量,按时、按质完成我县2008年第二批800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重建任务。

二、总结三年经验,全面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

我县的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从20*年开始试点,20*年全面展开,2008年深入推进,三年共计实施民居地震安全工程3403户,其中,加固2021户,重建1382户,省、市、县共配套资金1142万元,工程覆盖白鹤滩、大寨、红山、包谷垴、崇溪、蒙姑等6个乡镇。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实施乡镇、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每年均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总结整个工程建设,我们主要实现了“一落实、三改善、五转变”。

一落实:深入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强农、惠农的系列化政策,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熟知“三农”工作的干部,培养了一批能工巧匠,为下一步更好地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改善:一是进一步改善和密切了党群和干群关系。通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实施,加强了党群、干群之间的交流,增进了情感,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之间的和谐。二是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安全工程的实施,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原有村庄进行了规划,实现了管网改造,家家通水、通电、道路作了硬化处理。三是改善了村容村貌。居民的房屋变新了、变整洁了、变牢固了,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五转变:一是基础上的转变。所有重建房屋基础均做了宽50㎝以上浆砌块石或毛石混凝土,转变了直接在简单夯实的地基上建房的传统做法。二是构造上的转变。在房屋墙体的转角处与交接处均设有构造柱,基础顶、楼板处设有圈梁,转变了不设构造柱、圈梁的传统做法。三是连接上的转变。在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增设了拉接筋,转变了不添加墙拉筋的传统做法。四是结构强度上的转变。砌筑砖不低于mu10,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0,转变了传统不重视强度的做法。五是观念上的转变。在房屋建设中充分考虑将农业生产、庭院经济和生活设施相结合,转变了单纯建房的传统观念。

我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主体意识不够强。绝大多数群众对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工作是支持的,但也有个别群众认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是上面的事,主动参与意识较弱,当涉及自己切身利益时又斤斤计较,提出一些过高或无理的要求。二是工作进展不均衡。总体上看,经济条件较好的、群众积极性较高的进展较快,经济条件较差、投入能力较弱的进展较慢。三是配套工作到位难。客观上由于群众自筹能力弱,自筹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加之个别村组交通不便,增加了工程建设成本,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的进度。主观上是村工作组在协调物资、到户指导方面的思路不够宽、办法不够多、措施不够硬,务实敬业的精神还不够强,协调和指导工作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劳力投入保障难。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较多,一部分家庭只有老人和儿童留守,建设所需的劳动力难以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建设的总体进度。

上述困难和问题,都亟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解决。每一个参与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的单位和个人,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多做工作,多想点子,集思广益克服不利因素,总结经验抓住有利时机,全面推进我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

三、加强领导,扎实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

多年来,我县农村民居建设从规划、设计施工、质量安全、抗震设防等环节都缺乏有效管理,致使农村民居建设质量低、抗震性能差、普遍存在安全隐患。从我县的地震史可以看出,造成损失最严重的是农村民居。面对复杂和严峻的地震灾害,全面提高农村民居防震减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们要通过一批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示范村、示范户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民居建设管理机制,增强农民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影响和带动广大农民群众改善居住环境,逐步消除农村不具备防震减灾能力的危旧民居,确保未来发生六级左右破坏性地震(相当于抗御地震基本烈度8°地震的能力)时,农村民居主要用房不倒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农村民房的抗震防灾能力得到普遍提高。按照省、市下达任务,今年我县要完成800户拆除重建任务,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决定在白鹤滩、金塘、蒙姑3个乡镇实施,计划于今年6月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今天是3月18日,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3个月,时间非常紧、任务比较重,要高质、高效完成此项工作,我们务必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相关责任。

一是在全县工程建设任务安排后,各乡镇要迅速成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领导组及办公室,组建强有力的工作机构,并从有关站所调配骨干组成工作队伍开展日常工作;二是各乡镇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并按照《××县2008年第二批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细化责任,把工作任务落实到村、到组、到户。三是项目乡镇除层层召开专题会议进行思想动员和工作部署外,应采取多种方式对干部群众进行宣传发动,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四是县、乡(镇)、村要层层签订工作责任书,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建立领导分片负责,部门挂钩到村,干部任务到户等工作机制,并结合阶段性工作进展,制定检查、考核的相关标准,使各项工作更加明确、具体有序地开展。

(二)抓好资金的筹集和管理。

实施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我们必须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要按照“群众自筹为主,政府和社会支持为辅”的原则,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金融部门要加大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贷款支持力度,放宽贷款期限,简化信贷手续,方便和满足农户建房贷款的需要。各乡镇所有补助对象、补助标准、补助金额都要张榜公示和公告,民主评议确定,接受社会监督。资金必须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财政、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的监督和管理,严禁任何人、任何单位挪用、挤占、克扣、截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对违反资金管理规定的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确保资金安全。

(三)抓好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是直接关系到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能否取得实效的核心问题。要始终坚持把“质量第一”的原则贯穿于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度服从质量,努力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县、乡(镇)、村要逐级建立工程质量督促检查组,对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实行动态跟踪管理;乡镇要配备质量监督管理的专职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日常监督检查、验收,做到质量监管一户不漏、现场环节一个不少,做到建设一户、抗震设防质量达标一户,杜绝隐蔽工程存在安全隐患,确保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符合抗震设防要求。要加强农村工匠的技术培训,采取集中学习、现场讲解、观摩、操作等方式对乡村建筑工匠进行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掌握农村民居抗震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建筑工匠,充实施工队伍,为保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四)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农民群众是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的主体,各乡镇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通过各种大众传媒,采取板报、标语、专栏、入户宣传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农村民居抗震防灾知识,倡导科学减灾理念,提高农村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要大力宣传做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要积极宣传好经验、好做法,坚定农民群众的信心和决心,使我们的工作得到群众的认可,获得群众的支持,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关心和支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的浓厚氛围。

(五)协调配合,加快建设的合力。

居配施工总结篇7

【关键词】生态环境;改善;成效

【引言】五里川镇位于河南省卢氏县西南边陲,209国道和331省道在镇区交汇,S59呼北高速,和在建的蒙华铁路从镇区一穿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翻译家曹靖华先生的故居。境内伏牛山绵延起伏,灌河从镇区蜿蜒盘旋流过,镇域植被茂密,春看满山杜鹃,秋赏遍地红叶,景色宜人。2006年被省建设厅授予“中州名镇”2014年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五里川镇作为豫西南地区的窗口乡镇,镇党委政府一直坚持发展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齐头并进的发展思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发展经济同时实施天蓝地绿生态工程,使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一、抓投入,强基础

发展经济决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五里川镇建设成为豫西后花园是镇党委政府总体思路。农村人居环境要改善,必须搞建设、抓投入,强基础、立长远。为此,我们实施了一系列长、短结合的具体工作。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地,2014年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建起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并已实现公司化运作。二是投入280万元对镇区休闲路进行了绿化、亮化和美化。镇区绿化面积达3.4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300盏景观灯35盏;道路铺装15000余平方米,在灌河两岸安装花岗岩护栏2400米;三是多方筹集资金120万元加大对镇村环卫设施投入。镇区配备啥水车1辆垃圾运输车3辆,配备移动式垃圾池80个,果皮箱及垃圾收集桶200余个,配备保洁人员40名。个行政村均按人口的千分之五配备保洁人员,按每150人配备一个垃圾箱,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台垃圾运输车。这些环卫设施的配备完全满足全镇需要。

二、抓队伍,重管理

镇党委政府在加大全镇基础设施和环卫设施投入的同时更注重抓队伍建设。我们首先抓好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镇政府成立了市政管理所,配备巡逻车,统一配发服装和执法记录仪,每天对镇区经营秩序及镇区基础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取缔了马路市场、店外经营,拆除了私搭乱建的违章建筑,规范了机动车亮的乱停乱放。镇政府还成立了环卫所负责全镇镇村环境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工作。保洁队伍100余人,要想领导和指挥好这支庞大的队伍,打赢每一场战役,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为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镇政府组织镇环卫所人员外出栾川,信阳等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镇环卫所定期召开会议进行总结,听取社会各界关于改善人居环境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加以改进。第二要抓好保洁队伍建设。镇环卫所不定期对各保洁人员分管的路段片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现场兑现奖罚,定期召开镇、村保洁人员会议,通报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为下步工作指明方向。对保洁队伍中混日子的人员不管是谁坚决清除出去,这样才能使保洁队伍打赢改善人居环境的持久战。

居配施工总结篇8

关键字:民用居住建筑 电气防火设计 消防用电设备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消防用电设备供电系统的设计

研究证实,供电系统的合理性对消防用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具有直接性的影响。针对此结论,本如下分析:若民用居住建筑突发电气事故火灾,尽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第一时间发出报警警示,但消防联动设备需要有可靠的电源方可正常运行,如果此电源没用或可靠性不高,火灾的尽早扑灭或火灾的有效控制根本难以实现。就民用居住建筑而言,消防用电设备种类数量繁多,如消防水泵、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烟排烟设备、自动灭火系统、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电动防火门窗等。针对上述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问题,国家有关规范明确规定严格参照建筑物分类以一级、二级负荷供电,同时也明确规定了必须把消防水泵、消防控制室、防烟排烟设备、消防电梯供电的自动切换装置设置到最后一级配电箱内,以此确保有关消防用电设备供电的可靠性。针对除上述消防用电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规范未对供电自动切换装置的安装做强行的规定,而实际工程方面通常要求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设置自动切换点。

针对防烟排烟设备、消防电梯和消防水泵等消防设施,因其具有用电量大、平面位置分布密度大、消防职能较重等特点,必须把供电自动切换装置设置到末端。为了把供电系统的复杂度尽量降到最低,规范未对平面布置密度较小的防火卷帘和防火门等消防设施的末端自动切换做强行的规定。基于此,本文认为可以根据楼层或防火分区合理设置一台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图1-1),同时经防火电缆分别引入各大消防用电设备的控制屏。双电源的回路通常由变电所低压侧的母线引出。

图1-1 基于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备自投配电系统

二、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设计

消防配电线路通常会选择穿管保护方式,同时会把线路埋设到耐燃烧体结构之中,此线路敷设方式既安全又经济,且该敷设方式已被广泛推广至各大民用居住建筑工程领域,即线路穿管保护敷设到耐燃烧体结构之中,其中保护层的厚度皆应≥30mm。研究证实,如果民用居住建筑突发电气事故火灾,配电线路设计的合理性可有效确保消防用电设备供电的长时间性和可靠性。针对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设计,2005年实施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认为:如果配电线路采取暗敷方式布线,应该做到:配电线路必须穿管;线路敷设到不燃烧体结构内部;配电线路的保护层厚度应该≥30mm,实际工程皆要求火灾自动报警总线制系统的支线部分可以为阻燃型导线,即导线穿过保护管再敷设到不烯结构层,其中保护层的厚度不得低于30mm。

如果配电线路采取明敷方式布线,应该做到:配电线路必须穿过具备防火保护功能的金属管或具备防火保护功能的封闭式金属线槽。如果配线线路为具备高耐火性和阻燃性的电缆,其应该被敷设到电缆沟或电缆井内部,同时可不考虑防火保护措施。如果配线线路为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其对敷设的方式和敷设的路线没有明确的界定。

火灾自动报警装置为目前专门用作火灾预报的设置,即对火灾初期和非火灾起进行预报,以规避或减少火灾所造成的损失。所以,火灾自动报警总线制系统具有回路干线线路长、穿越的防火分区可能不同、线路敷设以明敷为主等特征,如果系统的干线存在故障,其必然会置回路内全部监测点于监视失控状态。基于此,必须把耐火电缆敷设到耐火电费桥架之中,如铜皮防火电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特别强调了:“民用居住建筑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分支干线和分支线路皆不得跨越防火分区”。基于此,本文认为:配电系统分支干线尽量不要跨越防火分区;防火分区对消防用电设备配电干线没有明确的界定;配电系统分支线不得跨越防火分区。其中就跨越了防火分区的分支干线或主干线而言,必须把相应的保护开关安装到防火分区到配电箱的适当位置。

三、消防用电设备的保护与控制

就过载保护而言,《低压配电设计规范》认为:“如果电路突然断电所造成的损失超过了因过负载所造成的损失,其过负载保护理应作用到信号方面”;《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认为:“短路保护电器应该与其低压侧的过负荷保护电器和控制电器相配合,其中地位较重要的电动机负荷应该采用2类配合方式。实践证实,规范针对过载保护所提出的措施能够确保消防设备供电的可靠性。

四、消防联动控制

消防联动控制通常有两种形式,即总线制和多线制,其中多线制要求信号线与电源驱动线分开,检测、电源、控制皆占用对应的导线;总线制要求以计算机技术的控制总线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编程技术为控制与监测的手段。一般而言,总线制的布线较多线制少,而监测控制设备较多线制多,目前总线制已被广泛推向大中型项目建设方面。民用居住建筑消防联动控制具体设计通常要求由工程具体情况而定,其中重要消防设备应该同时选用总线制和多线制的消防联动控制,以此提高消防联动控制的可靠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用居住建筑电气防火设计通常应以国家有关规范(如《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为前提条件,同时坚持“安全可靠性、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原则。研究证实,民用居住建筑电气防火设计应高综合考虑工程实际情况、工程施工要求、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系统设计和配电线路设计、消防联动控制等,以此控制我国民用居住建筑电气故障火灾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 任长宁,谢炜.美国电气火灾防控经验之借鉴[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31(12):1345-1349.

[2] 傅晓杰.高层建筑中的电气防火设计分析[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7):227-228.

[3] 高翔.建筑装饰工程中的电气防火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居配施工总结篇9

关键词:内需 分配制度 劳动所得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始终处在高速发展中,GDP年均增长超过9%,稳居世界第一。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较大程度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我国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根本改善和提高,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基本实现了小康。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结束了商品短缺时代,进入商品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代。因此,怎样继续保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就成为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经济发展需要有强大的推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保持高速平稳的发展,得益于基础设施投资、出口贸易和国内市场的开拓,这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三大动力。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原有基础设施较差,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的大量投资,如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 、现代化的港口和机场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投资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出口的不断增长,说明我国具备了较强的制造能力,我国的产品也受到世界各国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基础设施投资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必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适应,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拉动GDP的增长,但投资过剩甚至盲目投资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产品的大量出口对GDP的增长做出了较大贡献,2009年,我国外资总额达到2.2万亿美元,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受制于世界经济状况的影响,国内市场虽然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总体而言,内需不旺,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开拓力度不够的问题仍然突出。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取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发展方式,自1983年以来,GDP资本形成率都在30%以上,有时高达45%左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黄泰岩,2009)。而内生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要进一步提升内生动力,就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设法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因为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所以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具有长远的积极意义。这已经成为保障我国经济取得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这是因为,扩大内需,提升内生动力对我国经济发展,不仅比较重要,而且通过努力也是可以实现的。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大举措。要实现扩大内需战略,有大量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要做,但国民收入分配是否合理、人民生活是否改善、大多数国民的消费能力是否增长是其重要基础。而现行的分配制度,特别是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诸多不合理甚至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导致多数国民收入增长较慢,消费能力低下,内需不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突出表现在:

一是初次分配不公平现象日益突出。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非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愈来愈高,而大多数人主要收入来源是劳动收入。我国居民在初次分配中所获得的收入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较大。1993-2003年的平均比重达到97.19%(孔杏,2007)。劳动收入的逐年下降,必然造成绝大多数人收入增加缓慢。少数人占有的社会财富过多而不公平的现象日益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低收入群体获得财富的主要来源只能借助自身的劳动力,而分配中强资本、弱劳动趋势使得初次分配的要素中,劳动要素处于最弱势地位。

二是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贫富悬殊日益突出。我国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我国贫富悬殊过大,分配不合理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仅超过了与我国经济水平相当的国家,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

三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调整结构首先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从我国近20年的情况看,如果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也必然影响产业结构和整个经济发展。收入分配结构主要是指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比例关系。根据常光华的研究,在1992-2007年间,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分配增长了9.83倍、19.35倍和7.52倍。政府初次分配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其他主体收入增长速度,而居民初次分配收入增长速度是最慢的,且低于平均增长速度。其结果是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下滑,过高的财政收入和企业福利直接导致企业投资规模和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增速过快,从而导致我国投资过快、消费乏力,最终致使内需难以真正启动。

四是公共产品投入不足,公共服务滞后。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的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的过渡期,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需求快速扩张时期,人们的需求也从温饱型转变为对教育、医疗、居住、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政府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高投入。据专家考证,目前我国公共财政中,社保、救济、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性支出只占16%左右,而经济建设高达24%,行政公共费用占17%;而在美国,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投入占政府财政开支60%以上。由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落后,必然迫使多数国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把本来就不高的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教育、居住和养老等维持基本生存的活动中,抑制了他们的其他消费活动。

以上现象长期存在,与我国整体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不合理密切相关,这种状况直接导致内需不足,经济发展动力不够。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分配政策,扩大内需,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全国人民有能力和意愿消费,使内需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提高劳动所得是深化分配体制改革的关键

内生动力不足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较大障碍。因此,激活内生动力、增强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和高度重视的问题。而制约内需的核心问题是分配制度改革的滞后,特别是劳动所得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例日益下降,制约了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深化分配体制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特别是提高劳动所得已经成为深化分配体制改革的关键。“我国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来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人民收入合理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2010)。

(一)扩大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国民的收入也在不断的增加。但近年来,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度日益突出,特别是劳动和资本之间的收入差距日趋拉大,普通劳动者干得多、挣的少,而一些群体干得少、挣的多的现象日益严重,收入分配的公平原则受到挑战。劳动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消费需求的大小,而劳动收入是内需能否扩张的关键因素。

目前国际上一般用分配率(即劳动报酬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衡量一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否公平的主要标准,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GDP的比例越高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就越公平。

调整分配结构,必须抓紧制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藏富于民,使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

(二)加快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收入分配不公突出表现之一是行业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特别是垄断行业和其他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2000年,最高行业人均工资水平是最低行业人均工资水平的2.63倍,到2005年增加到4.88倍,扩大了两倍多。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工资水平之间的绝对差距也由2000年的8436元扩大到2005年的32249元(郭松民,2007),如果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目前,我国的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烟草、航空、水电气供应等行业共有职工833万人,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差额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额的55%(贾品荣,2007),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曾于1988年、1995年、2002年和2007年进行了四次全国范围的大型居民收入调查,从1988年至2007年,收入最高的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从7.3倍上升为23倍。

(三)强化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机制

收入分配不公的又一突出表现是富者越来越富,穷者越来越穷,贫富悬殊越来越大。据有关机构2009年我国3000家族财富总榜单显示,3000家族财富总值16963亿,平均财富5.65亿。2009年10月,美林全球财富管理与凯捷顾问公司调查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36.4万名百万美元富翁,富豪总数已超过英国,居全球第四位。中国人民大学的调查显示,我国20%的最高收入人群占有全部收入的54.58%,而20%最低收入人群所占比例还不足1%(0.79%)(郑杭生,2004)。

以上数据说明,贫富悬殊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且有距离越拉越大的趋势。少数人暴富,而绝大多数人收入增长缓慢,这与科学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严重相悖的。因此,必须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强化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机制。为此,需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其一,努力扩大就业,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增加中低收入家庭的根本途径;其二,强化低收入者收入增长机制;其三,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其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绝大多数的消费能力。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扩大内需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扩大内需,经济发展才有持久动力,社会进步才能有牢固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1..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0-3-16

2.何午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黄泰岩.中国经济热点前沿[M].经济科学出版,2009

4.李兴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5.陈东琪,邹德文.共和国经济60年[M].人民出版社,2009

6.薛进军.中国不平等的收入分配差距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张作云,陆燕春.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论思考[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8.陈卫东.论缩小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9.黄泰岩.初级分配制度变动的发展方式解释[J].经济学动态,2009(6)

10孔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下旬刊),2007(3)

11.郭松民.平均工资增长不等于社会总福利增加[N].中国青年报,2007-7-3

居配施工总结篇10

为进一步加强卫生民生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安徽省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13年33项民生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民生办[2013]1号)、《关于印发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5个卫生民生工程项目资金绩效办法的通知》(财社〔2013〕222号)等规定,市卫生局、财政局制定了《合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资金绩效考评暂行办法》及《合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资金绩效考评暂行办法》中新农合资金筹集、使用、管理,政策落实及发挥效益,对各级财政补助资金、个人缴费资金及其他来源的新农合资金进行中期考评,自评情况分三项,自评得分100分,详细考评如下。

一、合作医疗项目管理绩效自评情况

1、项目具体制度建设情况,按照省办《合作医疗实施方案》文件,及时制定了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办法》。

2、机构人员配置及经费保障情况

我县专门成立**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了监督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并成立了**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隶属县卫生局管理,专门负责全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工作,且每个乡镇下设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从乡镇现有人员编制中配备一至2名专职人员从事合作医疗工作,确保专人负责。

3、信息系统按照省统一标准建设,运行平稳,县里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了监管设施车辆,各定点医疗机构与信息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即时结报补偿款。

4、就诊IC卡以户为单位,全部发放到户191432户发放IC卡194721张。

5、一是通过传媒宣传报道,二是利用一封信、宣传画、乡村标语等多种形式,三是各乡镇设置了合作医疗服务窗口,向每一位咨询农民宣传、解释《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和各项管理规定,认真解答参合农民提出的各种问题,让参合农民转变观念,积极支持合作医疗工作。

二、资金筹集到位

1、县级配套资金到位率

2013年度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县级应配套资金为974.2万元,实际到位县级配套资金974.3万元,配套资金到位率100%。

2、县级配套资金到位及时率

我县县级配套资金于2013年3月底之前到位,到位及时率为100%。

3、年度个人缴费到位情况

2013年,我县参合人口为649490人,应自筹个人缴费38969400元,实际个人缴费到位38969420元,年度个人缴费到位率100%。

4、医疗救助配套资金到位情况

2013年我县医疗救助参合人数49995人,参合资金应为    2999700元,实际到位医疗救助参合资金为2999700元,医疗救助配套资金与个人缴费资金同时缴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专户,资金到位率100%;另外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救助民政部门20%配套及时拨付到位,到位率为100%。

5、申报上级补助资金情况

我县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申报及时,不存在虚报地方补助资金的任何行为。

6、是否专户管理及专款专用

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无支出户,银行账户设置在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收支两条线,当年筹资款项由乡镇经办机构直接汇入财政专户,统筹基金支出全部由财政专户统一支付,资金实行封闭式管理。

7、为逐步探索参合居民重大疾病救治、支付方式改革及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有效途径,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开展新农合住院按病种付费试点的指导意见》(皖卫农〔2010〕50号)的要求,制定了《**县合作医疗扩大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在县级先行开展按病种付费试点的基础上,确定扩大将乳腺癌等 36组疾病按级别分类别列入县内定点医疗机构按病种付费并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扩大试点范围。

8、会计核算情况

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基金账务处理规范,经办机构与财政部门、银行按月对帐,账账相符,且风险基金按规定提取。

9、是否存在违规使用资金现象

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资金不存在截留、挪用、套取、贪污、造假帐、假凭证、平衡预算和工作经费等任何行为。

10、新农合资金使用进度

到2013年12月底,全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补偿金额为23548.02万元,资金使用率达106.6%。

三、项目效益绩效

1、参合群众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县的合作医疗补偿制度满意度较高。

2、我县信息系统实现了住院实时监审、参合查询、出院补偿等基本功能,省市县全部定点医疗机构实施即时结报。

3、住院受益率情况:我县住院受益率7.9%在全省平均值设定范围内。

4、住院补偿比:2013年度全年住院补偿比为57.7%。

5、县级医院住院可报费用占总费用比例为91.2%,大于85%。

6、2013年门诊受益率介于80-160%以内,我县补偿人次为1004555人,比率为154%。

7、2013年根据年度报表我县乡村门诊报销比例为51.9%。

8 、为规范我县慢性病的认定和报销流程制定了慢性病管理办法,成立了慢性病专家委员会。制定了《**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慢性病管理办法〉〈**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慢性病鉴定标准》的实施办法,2013年度慢性病补偿13404人次,补偿金额为815.47万元。

 

 

 

 

 

 

 

 

 

 

 

 

 

 

 

 

 

 

 

 

 

 

 

 

 

 

 

 

 

 

 

 

 

 

 

 

 

 

2014年度上半年**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项目

绩效评价自评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卫生民生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合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资金绩效考评暂行办法》中新农合资金筹集、使用、管理,政策落实及发挥效益,对各级财政补助资金、个人缴费资金及其他来源的新农合资金进行中期考评,自评情况分三项,自评得分100分,详细考评如下。

一、合作医疗项目管理绩效自评情况

1、项目具体制度建设情况,按照省办《合作医疗实施方案》文件,及时制定了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办法》。

2、机构人员配置及经费保障情况

我县专门成立**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了监督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并成立了**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隶属县卫生局管理,专门负责全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工作,且每个乡镇下设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从乡镇现有人员编制中配备一至2名专职人员从事合作医疗工作,确保专人负责。

3、信息系统按照省统一标准建设,运行平稳,县里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了监管设施车辆,各定点医疗机构与信息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即时结报补偿款。

4、我县于2014年2月1日,启用身份证就医,已全面普及。

5、根据问卷调查得分分析,我县新农合政策的宣传已普及到家家户户,群众对政策的了解程度较高。

二、资金筹集到位

1、县级配套资金到位率

2014年度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县级应配套资金为976.2万元,实际到位县级配套资金980万元,配套资金到位率100%。

2、县级配套资金到位及时率

我县县级配套资金于2014年3月底之前到位,到位及时率为100%。

3、年度个人缴费到位情况

2014年,我县参合人口为650850人,应自筹个人缴费45559500元,实际个人缴费到位45559500元,年度个人缴费到位率100%。

4、医疗救助配套资金到位情况

2014年我县医疗救助参合人数49168人,参合资金应为    3441760元,实际到位医疗救助参合资金为3441760元,医疗救助配套资金与个人缴费资金同时缴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专户,资金到位率100%;另外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救助民政部门及时拨付到位,到位率为100%。

5、申报上级补助资金情况

我县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申报及时,不存在虚报地方补助资金的任何行为。

6、是否专户管理及专款专用

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无支出户,银行账户设置在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收支两条线,当年筹资款项由乡镇经办机构直接汇入财政专户,统筹基金支出全部由财政专户统一支付,资金实行封闭式管理。

7、为逐步探索参合居民重大疾病救治、支付方式改革及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有效途径我县,制定了《**县合作医疗扩大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在县级先行开展按病种付费试点的基础上,确定扩大将乳腺癌等 36组疾病通过提高病种比例的方式按级别分类别列入县内定点医疗机构按病种付费试点范围。

8、会计核算情况

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基金账务处理规范,经办机构与财政部门、银行按月对帐,账账相符,且风险基金按规定提取。

9、是否存在违规使用资金现象

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资金不存在截留、挪用、套取、贪污、造假帐、假凭证、平衡预算和工作经费等任何行为。

10、新农合资金使用进度

到2014年6月底,全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补偿金额为133438.1万元,资金使用率达53%。

三、项目效益绩效

1、参合群众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县的合作医疗补偿制度满意度较高。

2、我县信息系统实现了住院实时监审、参合查询、出院补偿等基本功能,省市县全部定点医疗机构实施即时结报。

3、住院受益率情况:我县上半年住院受益率6%在全省平均值设定范围内。

4、住院补偿比:2014年度上半年住院补偿比为57.%。

5、县级医院住院可报费用占总费用比例为90.5%,大于85%。

6、2014年门诊受益率介于80-160%以内,我县上半年补偿人次为511717人,比率为51.57%。

7、2014年根据年度上半年报表我县乡村门诊报销比例为51.57%。

8 、为规范我县慢性病的认定和报销流程制定了慢性病管理办法,成立了慢性病专家委员会。制定了《**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慢性病管理办法〉〈**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慢性病鉴定标准》的实施办法,2014年上半年慢性病补偿11156人次,补偿金额为712.53万元。

 

 

 

 

 

 

 

 

 

 

 

 

 

 

2014年度**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

绩效评价自评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卫生民生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合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资金绩效考评暂行办法》中大病保险进行中期考评,从制度建设、管理规范、信息资料三项考评,自评得分100分,详细考评如下。

一、  制度建设情况

我县制定了大病保险实施办法,制定了招标内容,进行

了招标管理,于6月份招标确定了中国人保财险为新农合大病保险承办机构,签订了合同明确了双方工作职责。

二、  管理规范

我县于7月份与中国人保财险为新农合大病保险承办机

构签订了合同明确了双方工作职责。确定筹资额15元/每人。目前中国人保财险为新农合大病保险经办人员办公地点设在新农合办公区域内,人员已经在岗,且信息系统已经开始结报。

三、  信息资料

我县已经向保险公司提供了参合信息,信息系统可以自

动结算大病保险,大病保险材料已经有保险公司报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