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复习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17 03:14:01

国考复习计划

国考复习计划篇1

关键词:美国化学教材;考试小贴士;考试指导;考试研究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2)4000000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CHEMISTR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化学:概念与应用》,以下简称美国教材)是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之一,由Glencoe McGraw-Hill 公司于2005年出版,浙江教育出版社于2008年翻译并出版了中文版[1]。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是该教材的重要目标。在每章最后,均设置标准化测试,帮助学生熟悉试题的特点。而在标准化测试之后,还设置特别的栏目――考试小贴士,为学生提供应考方法与技巧指导。各栏目的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考试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必然经历,应对考试的技巧和方法无疑是重要的。美国教材中的考试小贴士,对教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应对考试,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1 考前指导要全面,关注学生心态,避免无关因素干扰

学生往往在考试前会有紧张、焦虑、信心不足等等不良心态。有些基础好的学生,虽然考前进行了认真的复习,却因担心努力得不到应有回报,因而缺乏信心;而基础不好的学生,则是临时抱佛脚,花大量的时间死记硬背,又担心没有背全,同样信心不足。英国作家狄更斯曾说过:“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可见,考试心态调整极为重要。

美国教材不仅强调要做一些考试前的侦察,了解考试信息,如考试时间、中途是否能离开考场、考试是否提供一些常数(如某些原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等有关的考试信息(第7章),还重视考试用具准备这些细节性问题(第10章)。这些小贴士提醒我们,教学中不仅要从学科角度出发,给予学生复习方法、应对考试方 法的提示,同时要关注到考前准备的细节,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因为准备不充分而导致的紧张情绪。

美国教材小贴士还对考试过程中应有的心态做了提醒。例如,考试过程中要专心做题,不要左顾右盼。在考试过程中,长时间的做题可能会让大脑疲倦,如果有时间,可以适当运动一下,也可以想想其他事情,适当调节可以缓解疲劳状况,这样,重新做题目时或许会有新鲜感。

这些看似与化学无关的考前准备、考试心态等方面的提示告诉我们,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态,帮助其做好调整。影响考试进行的一些无关因素考前应考虑细致,认真准备,这样考试时能增强信心,避免心理受到影响。

2 注意复习方法指导,提高复习效率

美国教材中小贴士对如何进行考前复习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是由每个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建构的,考试复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重要过程,对学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考试的成败主要决定于考前复习准备的充分程度。然而,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该如何复习,没有认清薄弱之处,反而陷入题海之中,因而效率不高。这就需要教师提供方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元认知能力,以提高学生复习有效性,这也符合了高考化学科的命题要求: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2]。

2.1 制定计划,付诸实践

美国教材第6章中关于考前复习的小贴士是“计划你的学习并实践你的计划”,这项小贴士要求学生给自己的学习做一个计划,每天完成一部分学习内容,不要把大量的学习累积到一天来完成;只有不断温习和练习,才能学到知识;制定计划,每天学习一点点,进步一点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尔基曾经说过:“不知道明天该做什么的人是不幸的。”多数学生学习时,只是按照教师的计划进行,而当拥有自主学习时间时,却不知道该怎么学习,考试前也不知道该怎么复习,从而陷入迷茫状态。孰不知,教师的教学计划是针对班里大多数的学生的,而不是针对个别学生的。所以,学生在考试复习时,应该根据个人的情况,先给自己制定一个复习的短期计划。“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对于不会制定复习计划的学生,教师就要指导其制定一份合理的计划,或是给学生提供制定复习计划的方向。化学学科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比如化学方程式、某些化学物质的颜色、化学元素符号等。如果学生每天都安排记一点点,并及时复习,这样取得的学习效果会比连续好几天才去记忆一次的效果好。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并提醒学生确保计划的全面落实。

2.2 训练弱项,保持强项

美国教材第8章关于考试的小贴士是:训练弱项,保持强项。在平时做练习时,要像考试一样来完成,设定一个时间,不查阅书本,判断自己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复习。对于各类化学知识,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大不一样。如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但相关物质的性质较多,如果没有一定的记忆,并掌握其中规律,学会迁移应用,也会觉得这部分知识比较难。考前复习时,首先要指导学生多问问自己,哪些知识掌握较好,哪些知识比较薄弱,要根据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自己的弱项上,而自己的强项则不需要花太多时间。这样的做法能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往往能取得较好效果。

2.3 善于思考,勤于探索

适当的练习仍然是考试复习时必不可少的,所谓熟能生巧。但如果只是简单、机械地重复联系,反而陷入题海战术中,收效不见得更好。美国教材第20章的考试小贴士指出:吃一堑,长一智。在指导学生如何有效进行练习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做错的题目抄在错题本上,思考做错的原因,定期再做几道类似的题目加以强化。做练习时,要勤于探索试题的考点、解题的方法,善于思考,多多总结,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练习目的是带来自身的进步,不要硬拿结果与其他同学做比较。做化学题,主要是查缺补漏,检查自己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而不是看自己比别人做得好还是比别人做得差。

2.4 寻求帮助,提高效率

美国教材第14章中的考试小贴士――不耻下问,对学生的考前复习很有指导意义。在复习时,难免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有些学生碍于颜面,自己不懂的问题不主动找老师或是同学帮忙解决,导致问题越积越多,这会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不利的影响。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和同学求助,尽快解决疑难问题。考试前的求助,很可能会让自己在考试中的表现很出色。

国考复习计划篇2

高三政治复习计划

1、整体把握,理清课本内容层次

把繁杂、冗长的知识一层一层地进行梳理,犹如剥洋葱一样,将所学的知识梳理出层次,然后从整体上把握这些知识层次。将其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这就是所谓的先放后收。它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从内容上,要求学生理出哪些是基本知识,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这些知识不仅要求学生找得出来,更要理解、记住它。从结构层次上,要求学生看书后,了解课本中讲了几个问题,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这些问题又是从哪几个层次和角度阐述的?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论证的。这部分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与前面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

2、抓住线索,清晰知识的发展脉络

如果知识是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珍珠串起来的那根线。学生要去发现所学知识的线索,抓住了线索就抓住了所学知识的脉络。在自学中要注意三大问题,即先讲是什么,后讲为什么或重要性,最后讲怎么样。

3、划出关键词,突出知识核心结点

线索是学习内容的网,关键词则是这张网中的结点。在知识学习中,要求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抓住某些闪光词即关键词,将知识高度压缩在认知结构中,再应用时依据线索,快速检索出关键词,由此引出自己所学的知识。

4、简要概括,把课本由厚变薄

这要求学生建立在整体把握课本的基础上,领会其精神实质。可先对一节或一段内容进行归纳,用一两句话,一两个字概括。随着学习归纳能力的提高,逐步发展为对一课,一章的概括,例如高三《思想政治》第一、二课内容压缩为国家两个字,由此引申出:国家的基本阶级和阶级关系;国家制度──民主;国家性质──国体;国家管理形式──政体;国家职能──对内对外职能:国家结构──我国的一国两制等。

5、写读书笔记,进一步内化所学知识

学生自学完一框、一节或一课后,写出自己的读后感,体会,或者对课本进行评述,写出眉批,如果能长此以往,坚持下去那就真正达到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学生的理论水平及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较大提高。

 

2017届高三政治复习计划相关文章:

1.2017高三政治复习计划

2.2017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的六点建议

3.2017年政治高考备考方法

4.2017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复习思路

5.2017年高三政治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国考复习计划篇3

关键词: 政治中考 闭卷 准备

自2014年起,不少原先以开卷形式进行政治中考的考区,都将实行闭卷考试,这对于习惯于开卷考的师生不啻是一个新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在来年的中考中取得佳绩?作为一个有着二十几年政治课教龄的教师,笔者谈谈看法。

一、端正认识,泰然处之

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又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不管政治中考以开卷或闭卷形式进行,考试内容和范围都是一致的,必须立足教材,重视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不会出现超纲试题。所以,无论考试形式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的学习、复习都与师哥师姐们一样,“以本为本”,绝无改变。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至于手忙脚乱、如临大敌,同学们才能淡定地制订、完成自己的学习、复习计划,积极应对中考。

二、根据中考要求和自身实际,制订复习计划

三年思品教材共五册书,内容丰富,知识点繁多,要想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复习好功课,制订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是必需的。什么样的计划是科学合理的?笔者认为必须符合两个标准:一是符合中考要求,二是符合自身实际。

笔者对近些年本考区的试卷进行了分析,发现:中考试题难度系数一般控制在0.75左右,杜绝偏、繁、怪题,侧重考查教材主干知识,绝不超纲。其中,时事新闻占10分;国情教育(主要是九年级一册书,尤其是其中的第二、第三单元)所占分值最大,约为45分;法律教育(主要是八年级下和七年级下册中的第四单元)和心理品质教育各占22~23分。闭卷考试后,不再直接考查时事新闻,国情教育占到50%的分值,法律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各占25%分值。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笔者认为科学的复习计划应该是国情、法律、心理品质三大块内容都要顾及、一般侧重国情和法律的复习。至于如何侧重某部分知识、大概花多少时间,等等,则涉及计划的合理性问题,是要结合每个人的自身实际判断的,因人而异。

如此看来,复习计划需要在坚持中考要求的原则下灵活地结合自身实际作出调整,只有符合自身实际的计划才是科学合理的计划。复习计划做得好,复习就会更有目标性和操作性,更容易收获事半功倍的喜悦。

三、合理选择复习资料书,坚定以本为本之根本,切忌舍本逐末

为方便复习,大部分同学会选择一些复习资料书,并以此为复习蓝本,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一定要清醒,中考试题不会背离教材内容,以本为本乃复习之根本。所以,我们在选择复习资料书时,一是忌“滥”,即不必多选,一本足矣;二是忌“跟风”,即从众。好的资料书必须是符合自身实际、能有效提高复习效率的。

选择了复习资料书,我们还要忌舍本逐末。从以往经验看,一些同学复习时只看资料书,而将教科书撇在一旁,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虽然试题素材来源于课本之外的社会生活实际和重大时政热点,但无论开卷考还是闭卷考,所有答案都可从课本中找到。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以课本为复习之根本,夯实书本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整合,学习对课本知识结构的自我构建,资料书仅供“参考”和“补充”之用。

四、关注生活与时政,提高运用课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命题趋势与课程改革要求相一致,不会因为考试形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所以,关注生活与时政,尤其是近一年来的时政热点,始终是初三学生的必修课。为此,我们一方面要认真踏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夯实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另一方面要不忘对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归纳,并将其落实到知识的综合运用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认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时政热点。

五、科学训练,探索解题规律,掌握规范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应对闭卷考试,不少同学的首选方法就是一个字:“背”。这其实是一个笨办法。无论考试形式如何变化,笔者始终认为“背”是必要的,但绝不是全部。经验告诉我们,政治教材多、知识点繁冗、有些理论比较抽象,仅仅靠背,今天背了明天忘,很难达到理想效果。事实上,政治科与其他学科一样,也是有解题技巧和方法的。例如,面对一道材料题,我们一般可以这样做:第一步,我们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并从中寻找关键词;第二步,透过关键词,寻找出相关课本知识点;第三步,将课本知识点与问题联系起来,并用规范的政治语言符合逻辑地表述出来。具体问题的解题思路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回答“意义”类型题,需要从“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两个角度考量;评析某人行为时,可按“该行为是什么行为(是对还是错)?为什么该行为是这种行为(为什么该行为是对或是错)?我们应该怎样做(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的思路解题。

笔者向来反对题海战术,也从不否定科学训练的有效性,要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肯定需要通过科学的习题训练进行探究。有朝一日,将背功与解题方法和技巧结合起来,我们对政治课的学习才算真正入了门,应对中考就轻松自如了。

总之,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政治课的学习和解题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应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和学习方法,少走弯路,提高复习效率。只要思想重视、方向明确、方法得当,就会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佚名.中考政治试题及改革趋势的分析.

[2]张建新.中考政治命题改革方向.人教网.

国考复习计划篇4

在近三年的时间里,我室各科教研员围绕高三第一轮复习模式研究、第二轮复习策略探讨等两个主题,以听课观摩、组内研讨、反馈交流等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市区各级重点高中、七县市不同区域与层次的高中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调研范围几乎涉及杭州市所有各级重点高中,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也收集了许多有效的信息。

二、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1.计划不明

高三历史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计划的引领。严格意义上说,从文理分班开始,就必须有详细的计划。例如高二文科班的教学模式如何不同于高一才能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如何不让学生过早感受到高三历史复习的难度,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起讫时间怎么安排,第二轮复习应该准备哪些专题,每次检测的内容如何确定,这些问题都应该在计划中予以明确并加以落实。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学校有计划,能落实。但仍有较多的学校缺乏计划性或计划不够细致、明确。有些学校教师的课上得比较随意,想上什么专题就上什么专题,专题想上多长时间就上多长时间,这必然会影响复习效率。

2.模式不清

高三历史主要是复习课,从字面上解读:“复”侧重于对知识的梳理;“习”则强调习得与习会。因此,复习课既要注意知识的梳理,更要强调学习方法与技巧。高三历史教学的重心在复习,复习的关键在模式。调研当中发现:许多学校对高三复习的模式缺乏研究。正因为模式不清,许多学校的第一轮、第二轮复习没有区别,缺乏提升与归纳,造成一轮画线落点,二轮设问、解题的僵化模式。有些学校则把第二轮复习直接理解为热点专题复习课,进行简单的热点梳理、整合,缺乏与主干知识的有机联系;有些学校则把二轮复习课当成试题讲练课,缺乏教师精当的引领;有些学校则以查漏补缺为目标,缺乏系统的整合与归纳。这些都是影响复习效率的诸多方面。

3.流程不畅

教学流程是否通畅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的主要途径之一。高三历史复习流程不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出于对学生的不放心,高三历史复习课往往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的基本任务就是记笔记、抄黑板,几乎没有自主思考的时间,没有参与学习的意识,教学气氛非常沉闷。其次,教学缺乏精当设计,第一轮与新课教学没有区别,第二轮没有体现深化、拓展的复习特色,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某校教师一、二轮的复习专题都是相同的,教师只不过是对内容进行选择性讲述,造成知识跳跃、思维错位,明显影响教学效率。

4. 效率不高

复习效率的提高着重表现在学生的兴趣是否被激发,思维是否已打开,能力是否被培养,情感是否已内化。调研中发现复习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第一,缺乏良好的问题设计。调研过程中,部分教师的问题设计浅显无趣,比较随意。因此,如何提出一些真正富有探究性、情境性的问题,如何在问题中留给学生合理的思维空间与时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教师应减少低层次的、一问一答式的问题设计,设计一些有层次、有梯度、有思维含量与质量的问题,真正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与困惑,制造铺垫,通过启发、思考、训练,把课堂教学逐步引向高潮。第二,归纳整合不足。模块化、专题式的教材编写,使传统的历史知识结构、知识线索受到严重破坏,但也给教学的归纳整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缺乏整体的意识,过分强调知识点的落实,忽视归纳整合的能力与意识,这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如何在落实知识点的同时拓展能力,进行适当的归纳与整合,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三、改进的建议

1.明确计划,探寻模式

复习计划的重要性这里不再赘述,关键在于计划的制订要精细,内容要可操作,实行要能落实。

(1)第一轮复习可以专题内重组(适当的时候可以延伸拓展),必须同高一的新课有所不同。如必修2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共有四目: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以及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材如此编排,知识显得平铺直叙,缺乏内涵的挖掘。如果先讲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则能更好地挖掘教学内容:影响深远的重农抑商政策下的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可让学生思考: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除了政策的导向外,还有哪些因素)、“男耕女织不相失”的中国古代手工业、中国古代的商业(在此,可作为重点突破:重农能否真正抑商――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在重重抑制下仍持续发展,宋代出现了重大突破,到了明清进而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是否会顺畅,这样学生的思维会进一步打开。

(2)第二轮复习则以模块内整合为主,兼及热点为辅。首先,“网”构知识――“二轮”复习必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建构:

*形成背景(理论来源:韩非的法家思想;经济基础:封建自然经济的需要――小农经济需要封建王权的保护;政治基础:巩固封建政权的需要)。

*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各阶段有所侧重;发展特征也不同)。

*演变:建立――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加强――西汉(中外朝制、推恩令);完善――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发展――宋元(分割宰相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行省制);强化――明清(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需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观点加以评价,注意阶段论。

* 影响: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挖掘隐性知识,形成知识结构。

其次,“通”读历史――“二轮”复习必须帮助学生形成通史意识。选取主要考点,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能通则通,揭示规律,启示生活。

例如:社会转型与政治制度的递进专题,可从封建制度的确立与君主专制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与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与人民代表大会制等方面进行疏通。

最后,“活”用能力――“二轮”复习必须帮助学生提升活用能力。如思维的辨析能力。由于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征,后人不可能亲身感受到已经发生的历史,人们只能通过已有的史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科学、合理的复原和思考。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严谨、理性的辨析能力。

2.合理整合,有效拓展

整合、拓展是高三历史复习的基本策略,在模块化、专题式的教材编写思路之下,如果不能有效地整合、拓展,是不会提高复习效率的,具体要求如下:

(1)强调迁移――知识整合的前提

所谓迁移,就是在专题之间、模块之间要经常迁移、经常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如必修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就必须与必修3的《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内容保持迁移与联系。因为,近代史上的重大民主革命总是伴随着思想解放潮流,而思想解放潮流普遍具有两层内涵:破旧(反对旧体制),立新(提出新思想)。由于辛亥革命只立新不破旧(没有触动封建正统的儒家思想),才会出现新文化运动的补课。这样学生才能形成知识的体系。

(2)重视梳理――知识整合的保证

历史具有独特的学科特性:所有的结论与论点都必须建基于准确、丰富的史实基础上。但模块化、专题式的编写方式造成史实不清、性质不明,甚至出现朝代错位、概念模糊等情况。因此,在确定历史阶段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史实梳理,能把分散的史实准确归位,把模糊的概念清晰整理。如当代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可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思考:自由主义思潮下的资本主义发展(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1929―1933 经济危机对自由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冲击,罗斯福新政对运行机制的调整,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对新机制的广泛运用,当今资本主义世界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这样,学生的思维会更开阔,线索也就更清晰了。

(3)总结规律――知识整合的归宿

历史规律指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哲理性――分析问题有条理、有思路,能够史论结合,以史带论并能总结规律,进行理性思考。如岳麓版《历史重大改革回眸》中提到:“每当社会运行出现障碍时,要求改革的呼声便此起彼伏。”这说明改革都是在社会运行出现障碍的背景下进行的,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下社会运行会出现障碍呢?这个障碍主要表现在哪里呢?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走向空前强化,为什么明末的思想会出现活跃的局面?这里的活跃是指什么意思?这些问题都需要运用辨析能力进行思考。

3. 强调学法,注重能力

高三历史复习的最大误区在于把复习课当作知识梳理、灌输课,普遍存在教师讲得过多、频率过快的情况。有些课是因为教师对时间的把握不当造成前紧后松,有些课则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不妥,未能做到详略得当,造成教学前松后紧,这是教学中存在的遗憾。

(1)把握教材体系,挖掘隐性知识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只看到了教材的显性知识,未能引导学生探究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挖掘其中的内在联系,当然也就更不可能帮助学生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分析历史的观点。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把知识点纳入到学科的知识体系中去考虑,在提高学生分析、思考能力的同时落实基础知识。

(2)重视学法指导,提倡学生活动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其主体作用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明确教学目标外,还一定要明确学习目标,重视学法指导,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准确、及时地进行点拨。对于文科学生来说,给他们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与空间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内化,才能理清历史事件的脉络,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提高学习能力。能力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史料(材料)的解读能力;问题的形成能力;严谨的推理能力;审题、解题的能力等。如《百家争鸣》中描述:“面对乱世,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一般的同学只会识记其中的关键词而不求甚解。教师则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乱世?这个乱世是怎样形成的?

*孔子的儒家思想能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吗?诸子百家中哪种思想会得到统治者的赏识?

*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通过这些问题的引领,学生的思维能力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

(3)注重史论结合,提升教学目的

历史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学生了解多少历史知识,而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从中得到理性的思考与感悟。同时,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与社会,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们普遍把主要精力放在知识点的落实上,未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升华,非常遗憾。如关于孔子,我们应该把他置于公正、客观的天平上,从“睿智的思想家”“成功的教育家”和“执着的大学者”三个层面来解读:一位“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学有所成”的博学多才的学者;一位“不耻下问”的勤学多思的智者;一位坚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循循善诱的长者;一位周游列国,面对磨难从不退缩的勇士。他不是一个天生的圣人,而是一个强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格高尚的历史人物。如此评价,可以拂去伟人头上的光环,真正感受他们的伟大。

国考复习计划篇5

1.师生“结对”合作,精心制定双向复习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复习计划尤其是“二统”后的复习计划是高考取得高分的关键。复习开始前,教师就要对高三学年的复习内容全面把握,整体安排复习计划,并详尽制定阶段复习计划,落实各阶段的复习。复习计划要有超前性,即把从进入高三一直到高考前的安排向学生交底;计划要具体,把每个阶段复习的内容、方式、时间、重难点向学生交代清楚,使学生复习时头绪清楚,心中有数,而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在教师复习计划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相应的计划。使学生能从教师的计划安排中明确复习的目标、做法和安排,同时从中发现自己的缺漏并有意识地进行补救,在自己的计划中列出教师未复习到的知识死角和问题所在,并安排出时间(语文课内自己复习的时间)进行专题复习和难点的各个击破。

2.督查笔记和改错本,适时巩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纠错本是对课堂出错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其中的错误可按基础知识、文言知识、阅读、语言运用等分别归类。自主学习时间,学生将自己的错误一一梳理,出错集中点就一目了然,然后可以有目的地精选题目进行针对性训练,进而提高自己的能力。读书笔记是课外阅读和自由写作的载体。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坚持不懈,才会有进步;懈怠放弃,再好的基础也有可能在高考中“马失前蹄”“大意失荆州”而抱憾终生。

3.查漏补缺,狠抓薄弱环节。著名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了这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如果我们不将最短的木板挑选出来并增加它的长度,那么这只木桶盛水的量就不可能增加。所以语文复习时如果不将薄弱环节挑选出来,其复习效果只会大打折扣。为了提高复习效益,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收获,首先要找准薄弱环节,而面面俱到的复习费时费力,往往使师生疲惫不堪。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师生共同筛选后会发现,有的知识是多数学生已掌握的,一些带着普遍性的问题,如成语的运用,标点的正确使用,古诗词的赏析,文段的阅读,写作等就是复习中的薄弱环节。如果复习中能有针对性地对知识体系中的这些薄弱环节各个击破,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精讲精练,有的放矢。教师好比是教练,导演,学生好比是参加比赛的运动员,登台表演的演员。高三学生学业繁重,升学压力大,十分容易疲劳,如何提高课堂的复习效率是每个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安排相当的时间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或自己的计划进行复习。教师在复习时要做到精选内容,精心准备,精妙讲解,急学生所急,讲学生所想,如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考查趋势,高考试卷的评判,考生常犯的错误,失分最多的类型题,解题的切入口、思路和方法等。

国考复习计划篇6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DSFDSFDSFS”为你整理了这篇同等学力申硕全国统考《英语》《专业综合》考试心得分享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作为一名2015年就开始注册考试的非法本生,今年能够考过同等学力的全国统考,有个人的汗水,也有一定的运气(受疫情影响,考试推迟到了11月)。今天给大家分享以下我的备考心得,以下仅代表我个人感受,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位备考的兄弟姐妹们,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1、降低姿态,重视基础

“失败乃成功之母”,第一部分,我认为我还是要讲一下我的失败对我的影响。作为一名非法本生,我之所以选择学习法学,完全是因为2012年开始我就进入了法院工作,充实自己的法律知识以满足工作需要。2014年下半年我便开始了法学的学习。2015年一年,我参加了同等学力的全国统考和司法考试。可喜的是,我的司法考试通过了,而我的全国统考法学专业,没考过。这一忧一喜没有给当时的我敲响警钟,反而让我开始盲目的自信,认为自己没有考过法学专业,完全是因为我自己裸考了,“我一个非法本生,连司法考试都过了,我这种天才还怕这种小考试?”这是我当时最真实的心态写照,于是接下来几年,我总以自己工作忙为由,忽略了打好基础,多次裸考,多次落榜。诚然,司法考试的含金量要高于同学学历的全国统考,难度也要更高,但事实是,这完全是两门不一样的考试。法考注重实践,而统考只谈理论。在这里,我要奉劝那些和我一样考过了司法考试的同学们,一定要放低姿态,重视这门考试,不然真的会被啪啪打脸。

2、做好复习计划,持之以恒

无论是哪一门课程的复习都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好复习计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一定要持之以恒。好的复习计划和复习习惯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如果和我一样有复习懒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报个复习班,实际上也花不了多少钱,复习知识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复习班会给你带来行之有效的复习计划,同时搭建了复习交流的平台。多问,别人的回答能更好的帮助你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多说,能够帮助你对知识点记得更深。

3、把握方向,知己知彼

从近年来看,法学的全国统考试卷基本格式固定不变,25个不定项选择题50分,5个名词解释15分,3个简答题15分,2个论述题20分。考试内容和分值也相对固定,相当于法理学、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各7题(不定项选择5题,名词解释1题,简答或者论事1题)。所以复习的全部内容就在这五门课中。如果仅以应试为目的,在考试大纲发生变化之前,就不需要延展复习其他课程,回答的内容也以书本和法条为准,不需要作过多的延展。当然,2021年民法是以《民法总则》为纲还是以《民法典》为纲进行考试,就不是我等考生把握的了(笑哭)。我之所以说以上这些东西的意思,就是希望各位多做做历年真题,另外从形式上做到心里有把握。尤其要啰嗦一句,历年真题要认真做,有很多内容是历年考过多次的。目前能想到的就这些,希望能为大家带来帮助。

国考复习计划篇7

关键词:历史;中考;复习;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262-01

在自2005年新疆实行新中考以来,历史作为中考科目至今已7年,作为连年备战中考的教师,我经历了最初中考复习的盲目和误区;近年历史中考形势不断变化,我也经常思考怎样上好中考复习课?怎样复习才能扎实有效?

历史中考复习常见误区:(1)简单的知识点重复,缺少对考点的整合。(2)因为开卷,基础的历史知识无需记忆。(3)过于依赖市面上各种开卷必备速查资料,只注重学生的翻书,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4)复习课即大量的习题训练课。(5)认为复习课与常规课不一样,不需注重三维目标。(6)复习课随意性大,不严谨。(7)不注重解题指导。

一、中考历史复习有效性的前提――教师务必钻研中考,提升自身的素养

分析2005―2012年的新疆中考试题,尤其是近两年中考试题,试卷具有如下特点:(1)综合性:命题越来越倾向中外史知识综合联系、比较,知识点的纵横跨越大,历史线索性越来越强,更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合、迁移、探究等思维能力,已经打破单纯性按教材顺序,中国史、世界史模块考查的命题思路;(2)开放性:如谈谈感悟、启示、对策等试题所占分值增大,此类题答案灵活,不求唯一,注重学以致用,注重考查学生独立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单纯的从教材本身寻求结论是不可能的;(3)灵活性:如试题设计角度多变、表达方式灵活,情境创设巧妙,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单纯依托于教材的表述和僵化、教条的教学是不够的。

通过对中考试卷的分析,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准备:(1)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那里明确规定了考试的指导思想、命题原则、考试目标、题型和考试内容等,深入领会能力为重的核心思想;(2)教师必须研究历年中考试卷的题型、难度、内容、趋势,研究历年中考试题与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契合度,明确复习目标;(3)教师要对教材重新梳理和整合,结合考点灵活驾驭教材,变换视野和角度创新构建知识体系,加强知识储备;(4)教师要加强对学情的分析,准确定位复习方法和策略;(5)教师要总结、交流历年中考复习的经验和失误,合理规划复习。

二、中考历史复习有效性的关键――教师务必精心备课

1、合理设计复习计划

计划是复习课的总纲,中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合理制定复习计划,有助于教师根据学情合理规划复习阶段的复习重点、时间及目标,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和策略,每课时所授内容,包括测试、模拟训练的时间安排等,教学针对性强。

这两年我总结复习经验,结合校情和学情及历史开卷考试更注重考查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特点,打破常规复习模式:

第一阶段以专题纵向复习为主,基础复习为辅,专题复习与基础复习相结合,以线带点,例如:新疆中考考试说明的第一部分中国近代史的考点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等13个考点。我将上述13个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点以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为线,带动若干细碎考点的复习效果更好,不但能节省按照考点一条条梳理所花的时间,也能提升学生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形成历史线索,理解历史现象,形成历史概念。第二阶段以综合复习为主,整合中外史知识点的横向联系,结合时政热点、焦点,以点成线;例如:《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文件,教师引导学生对内容、影响对比分析,学生可探究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以点成线,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比较、理解能力。第三阶段模拟训练,以审题、解题、答题能力训练为主,注重解题方法、答题习惯的培养和训练。

2、准确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目标明确才能达到预期复习效果。教师不仅明确设计目标的目的,还要明确达成目标的方法;知识与技能目标可按照课程标准设定,重要和较难设计的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精心编制,绝不可以因为复习课而忽视甚三维目标。

3、巧妙整合知识要点

从近几年中考试题可以看出以主题的方式呈现出来考查学生是中考命题的主旋律,如:战争与和平、团结与合作、改革与创新、民主与法制、大国崛起、和谐发展等;学生从书上直接翻阅到的题目很少,绝大部分的题目都需学生经过一定的分析、比较、联想、概括才能解答出来,试题内容来源于课本,对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教师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将散乱的知识点连成线最终成面的复习;教师要大胆创新,开阔思路,巧妙整合知识点,如:将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变动相联系;如欧洲联盟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格局全球化相联系;如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中西方近代化历程比较等;

4、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复习课相对枯燥乏味,知识容量大,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可采用知识填空法、年代标尺法、表格对比归类法等多种教学呈现方法,有助于教师的教;可利用竞赛、抢答、必答、同伴互助、小组合作等多样的学习方式等,有助于学生的学。

国考复习计划篇8

关键词:问题解决;复习教学;环节;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275-01

进入高三后,复习课是我们日常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如何开展有效的复习教学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前几日,高三教师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研讨会,本次活动旨在加强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探讨历史复习教学的有效模式,并为我市高中历史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平台。研讨会分两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是听课;第二个环节是通过评课来探讨、交流复习的经验,方法。

在两节复习研讨课中,其中一位教师展示了“导学案教学复习模式”,另一位老师展示了“问题解决复习模式”,他们以轻松的课堂氛围和有效的课堂效益得到了参加活动的教研员和教师的好评,下面我以“问题解决复习模式”《美苏争锋》 这节复习课为例,介绍这种模式在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中的应用,以期有助于一轮复习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问题解决”复习模式的基本内涵是:将复习内容设置成问题,指导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复习历史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复习模式即注重发挥教师点拨、示范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迁移、个性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问题解决”的教学理论是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该理论强调课堂教学应当是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该过程包括创设情景、设问启发研讨史料、思辩探索归纳评价、激励创新研析高考、迁移训练共4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设问启发。

复习课的教学,需要我们依据考纲和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手段,利用多样教学资料如图片资料、历史诗歌、文字资料、实物资料等,创设教学需要的历史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根据考纲要求,本章节即《美苏争锋》的知识复习主要围绕“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来展开。在复习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时,教师展示了这样几则材料:其中一则是一段斯大林关于美苏两国关系演变的论述: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斯大林

接着展示了三则有关雅尔塔等国际会议和二战后苏联和美国实力状况的史料,史料展示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调动,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围绕这些材料积极思考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有哪些?

在复习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时,教师展示了有关两极格局形成过程的历史图片,四则史料: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图片和丘吉尔演说的一段材料、1947年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和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的史料、苏联作出的相应反应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思考:(1)铁幕演说的实质?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指哪些地区?(2)美国是慈善家吗?(3)杜鲁门曾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结合课本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4)针对美的冷战政策,苏联作出了怎样的反应?

第二个环节:研讨史料、思辩探索。

这是教学的高潮阶段,即学生在课堂表现出的最活跃的阶段。学生通过对教材、材料的研读,对问题形成了自己初步的看法、认识或观点。尤其是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和美国是不是慈善家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关系的探讨,部分学生挖掘不到问题的实质,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这样他们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思想观点的碰撞、思维得以提升。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更增强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

第三个环节:归纳评价、激励创新。

这是教学的提高阶段。当学生的交流、辩论到一定程度后,这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观点,尤其是争论中的焦点问题,进行点拨、概括、归纳、评价学生的观点,给予激励。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学生从三个方面归纳:1、根本原因:1、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2、雅尔塔体系的确立。3、战后初期的形势:美苏实力均衡。教师对学生的归纳、概括史实的能力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如关于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关系的探讨,多数学生仅知道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有位学生提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初期政策的两条腿”一个形象描述,观点一提出引起大家的关注,他又对此做了具体阐述:杜鲁门主义是指导原则,即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原则;马歇尔计划是在欧洲对抗苏联的现实手段,即恢复欧洲实力,并将之置于美国控制下,以达成欧洲的势力均衡。当时教师对这位学生给予表扬,对他的创造性思维和思维的缜密性给予很高的评价。

第四个环节:研析高考、迁移训练。

国考复习计划篇9

原文放送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英语听力部分的要求是:要求考生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

(3)对所听内容做出简单推断;

(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理解主旨要义

它要求我们对听到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全面的领会,理解说话者究竟在说什么。任何一段对话或独白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有时主旨大意较明显,有时则需要归纳和概括。……详见[全文]

2007年高考大纲:英语

2007年高考英语复习大纲

教育部考试中心2006年《考试大纲》中提出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及各专家提出的复习备考建议等内容为参加2007年高考考生的复习依据。

I.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英语科考试是按照标准化测试要求设计的。……详见[全文]

2007年高考英语复习大纲解读

2007年高考英语复习大纲解读

【统筹全局】

高三的复习备考任务重,没有一个合理有效的计划,复习会毫无目的,知识体系将支离破碎,应试能力根本无法提高,最终会导致高考的失败。因此我们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系统的复习计划。实践证明把高三复习划分为四个阶段是行之有效的:

国考复习计划篇10

大学是一个新的环境,是一个小型的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新的人际关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大一的计划600字,供大家参考。

大一的计划1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的一个学期的到来,几门新功课来到了我们的面前,需要我去探索去研究,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新知识,获得长足的进步,我特此制定一份学习计划。

大一学习主要目标

争取获得优良成绩,能切实在大学里学到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常识。增加文化素养,提升自身潜力,端正学习态度,培养用心勤奋的学风。做学习计划来自我敦促,自我勉励。

大一学习计划具体安排

1。坚持预习,坚持在上课前先预习一遍课文,在上课之前对所上的资料有所了解,能提高听课效率。并且在老师上完一章的资料后,能够主动复习。温故而知新。

2。每周抽一天时光早起背诵英语课文。

3。每周坚持到校晚自习

4。坚持去校图书馆借书阅书,坚持超额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书任务,并且做好读书笔记。

5。对于课程知识,要多想多问,并且把其中有收获的部分记入笔记之中。

6。每个月进行一次学习清算,反思自我这个月是否达成了学习计划,有哪一些做得不足的地方,下个月要注意改善。

7。订阅英语辅导报,自学报纸上出现的一些英语单词,并且完成报纸上的练习题。

8。身为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对于文字的敏感和写作潜力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就应坚持在平时多写一些练笔。

9。多学习一些例如《文心雕龙》,《易经》之类的中国古文化典籍。

10。争取利用周末时光多学一门外语。

学习是要靠自我自觉的,在已经经历过高考进入大学的我们而言,也许很多人都会因此放纵自我,但是我们要坚信,如果在大学里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我们的大学四年生活就等于是浪费了的,这是人生的黄金时光,我们就应努力多学点东西。因此坚决执行此计划,鼓励自我,学有所成!

大一的计划2我认为在这个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努力学习好英语是十分重要的,也许就象李阳所说的那样“美国也是我们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学好英语只是因为看不起美国人学不好中文”所以学习英语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更加要努力的学习好英语,将英语学好。

虽然在高中时期我的英语并不好,甚至能够用很差来形容,但是这并不是阻挡我学习英语的困难,我认为最大的困难还是在我自我身上吧!自我在高中时期对英语一度产生抵触情绪,以至于英语一向不好,但是此刻我不会了,我反而认为学习英语是一件很搞笑的事情了,而且它对我们以后的生活异常的重要,所以我将更加的努力的学习英语这门课程,所以我在那里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

①要提高我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爱好,同时也要用心的回答老师上课提出的各种问题,不会没有关系的只要善于思考,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哪怕明白的只是一个单词都要勇敢的将它说出来,错了也没有关系的,但是我至少努力过,我至少思考过,就是有进步有收获的孩子。

②将每个单元的比较重要的文章熟读,抄写三篇,在抄写的过程中熟悉句中的生词和重要的语法知识以及一些语法结构,也许并不是每个都会分析,但是至少要把主谓宾的结构找出来,当然仅仅只限于课内的知识是还不够的,也要到课外去找些比较重要和有名的文章去抄写去熟悉他们,要坚持每个星期给老师看一次,以免自我产生惰性。

③要多多的积累自我的词汇量,多积累一些单词,让自我的词汇量更加的丰富,争取每一天都要记五个单词吧,不管多忙都必须要完成它,还有就是预习和复习都很重要的要坚持去做。不懂的必须要去问,不要不懂装懂,那样是很可怕的。

这就是我大一上半个学期的英语学习计划,我必须要坚持做到,让自我的英语更好,更强。

大一的计划3刚刚结束了为期16天的军训.我又过了一关!

我不想像其他刚进大学门的学生一样,在学校里发着青春风.人活着做人还是做事,头脑要时时持续清醒,明白自我是干什么的,明白自我想要什么.

我要做着充分的积累,在机遇未来之前默默无闻,在机遇来临之时,异军突起,一鸣惊人!

下方我要写出我的大一计划的思考.

一,我学德语的两个思考

1.20--年之后中国的经济走势到目前为止很难预测.我的一个朋友说中国股市还能上升80年,在我看来却没有那么乐观.此刻经济跑沫已经出现了,3G市场的火暴程度远远超过预期的想象.还有房地产等等.至于投资市场在20--年后的形势更加难以琢磨.

今年以来,德国经济形势表现良好,呈现出口、投资和内需“三驾马车”一齐拉动的局面。出口是德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据预计,今年德国出口将增长约9%,进口将增长约8%,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0。9%,德国将继续持续出口大国的地位.如果是这样的话,德国的投资市场还是能够思考的。

2.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不选取创业这条路的话,那么中国的德国公司也在我的思考范围之内.其实在中国相比较之下,日本企业多,但是我学不下去日语,一看日语就想吐.

二,关于社会实践

在大学里,我最多参加两个社团活动,因为太多的课外实践很分散精力,也得不到更为直接的利益.社会经验是要长在脑子里的.

三,关于数学的学习

我是学法学的,市教委居然不安排我们系学高等数学!太过分了!太过分了!数学学不好,其他的科目也别想好,这是硬道理.我准备向我在北师大附中的班长借书复印,还要抄他的数学笔记,向他借卷子等等.不明白人家肯不肯给我面子.这以为着我将在很长的一段时光里与我的同学讨论数学,而且又是在没有任何老师监督的状况下,就看我的意志了.

四,关于股票投资

我的股票投资真正的实施就应是在明年初,因为刚上大学要忙功课,还有好多事情要熟悉.我不反对当代大学生以打工的方式挣钱,但是这种方式起点太低.年轻人,有体力有精力有时光,不要以做零工为长社会经验的借口.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股票投资,因为要看很多关于经济学类的书,还要适当地进行企业,市场类的分析.

就先写到那里吧,还有好多思考是要立刻实施的,没时光写了.

我的博客是我对自我的一种监督,监督我能坚持我的计划,实现我的思考.做什么事情都一样,目的性针对性要强,不能慢无目的地混日子.虽然我对大学科目的容量和实践强弱性有点不满意,但毕竟是最系统的教育.

我想重复我以前说过的话:做别人能做且做到的事情,没有不可超越的,除了自然法则!

大一的计划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个学期之计在于开始,新学期初始,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活力与生机。新生活意味着新开始,新开始象征着新的挑战。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年、新春、新学期,我也该有新的打算。过去的一年在我的努力之下,学习部取得了必须的成绩,在本年的学习中我们将继承优点,改正不足,争取把学习做的更好。本学年工作计划如下:

大一主要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打好必须的语言基础。争取获得优良成绩,能切实在大学里学到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常识。增加文化素养,提升自身潜力,端正学习态度,培养用心勤奋的学风。做学习计划来自我敦促,自我勉励。反思自我有哪些方面做到不足,反思自我该如何改善、反思自我继续努力的方向方法,并且反思自我有哪些反面值得肯定,只有不断地反省,才能为未来的路指明方向。

大一学习计划具体安排

1。坚持预习,坚持在上课前先预习一遍课文,在上课之前对所上的资料有所了解,能提高听课效率。并且在老师上完一章的资料后,能够主动复习。温故而知新。

2。每一天早起一个小时时光背诵英语课文。

3。每一天坚持到自习室上晚自习两个小时。

4。对于课程知识,要多想多问,并且把其中有收货的部分记入笔记之中。

5。每个月进行一次学习清算,反思自我这个月是否达成了学习计划,有哪一些做得不足的地方,下个月要注意改善。

6。订阅英语辅导报,自学报纸上出现的一些英语单词,并且完成报纸上的练习题。

7。在这学期透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英语是我的专业,我系一向都比较重视英语的学习,抓好英语学习对我说也是很重要的,尤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关乎大家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为进一步提我的英语成绩,能够更加自信、坦然地应对四级考试。

8。身为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英文的写作潜力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就应坚持在平时多写一些练笔。

9。争取利用周末时光多学一门外语。

10。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关键是用心的学习、主动的学习。渐渐把自我带进书的海洋中,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使自我爱上学习。古人说:学为立世之本,学能够立德,学能够增智,学能够致用。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础,是人生的出发点,也是人生的极致。在这世间,任何事都讲究公平,公平,人心就平,心平了就和,和谐安乐由之生焉。学习也是如此,你爱它,它也会回馈于你。

以上各项资料便是本学期的大体计划。如有不妥请老师同学指正。

大一的计划5一、编制目的:为了使自我的大学过得充实而快乐,每一天都能取得一点点的进步,充分掌握课本知识,提高自我的自身素质和综合水平。

二、目标:让自我具备基础殡仪服务,殡仪防腐,殡仪设备等专业知识,顺利透过即将到来的英语三级、计算机一级、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

三、需掌握的资料:基础会计、电算会计、财务会计、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计算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理论和“-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四、实践计划:步入大学,就意味着我们要透过独立生活去完善自我的大学生活。大学的教学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开放性,所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改变,学会向他人学习,学会利用网络学习是大学的必修课。要想有一个好的学习效果,我们能够透过大学的课余时光,做我们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听歌、逛街、看课外书等娱乐活动。在大一的刚开始,我就参加了学校的爱心社和礼仪队,短短的几个月,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提高我个方面的潜力,还让我结识了很多朋友。我期望今后的日子的,我能在这些社团中有更好的发展。

当然,学好专业知识是最重要的。在大一的下学期,我要把殡仪服务,殡仪设备等专业知识学好,为今后的2年学习和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因为课外活动而影响了专业学习,做到劳逸结合。计算机一级、英语三级、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即将来临,我要拿出当年面临高考时的奋劲,不断扎实计算机、英语、会计等知识。期望在不久的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