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行业调研报告十篇

时间:2023-03-18 03:47:08

pta行业调研报告

pta行业调研报告篇1

快速上市

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纺织业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对化纤旺盛的需求,同时,我国化纤行业在连续多年高速发展中暴露出许多问题,特别是原料缺口大、国际依存度高、价格波动频繁,已经成为制约行业生产和发展的瓶颈。2006年以来,随着原油价格的大幅波动及下游需求等因素的影响,PTA价格波动风险尤为频繁和突出,给PTA生产、消费企业经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我国化纤及纺织企业、行业协会一直呼吁国内期货市场尽快推出PTA期货产品,为相关企业提供规避风险的渠道。2006年3月“两会”期间,杜钰洲呼吁把PTA等纺织原料推向期货市场,为纺织行业提供套期保值、规避现货价格风险的平台。中国化学纤维行业协会在2005年行业运行分析报告中也认为“非常有必要尽快启动PTA等期货,以求确定市场价格,减少和规避企业和行业的经营风险”。

自称2006年3月前尚不知PTA为何物的魏振祥,从4月开始负责PTA市场调研及有关制度的设计。但他没想到,6月前后正式上报证监会的PTA上市计划,于12月初即获批。“对于国内一个期货品种来说,从研发到挂牌只用不到一年的时间,这简直称得上奇迹。”魏振祥说。

郑商所原定2006年力争推出菜籽油和期货期权在2月新任总经理赵争平上任后,毅然中途换马,定下将具有上市良好天资且各方阻力最小的PTA期货由“储备品种”迅速转为拟上市品种的工作安排。一些业内人士表示,郑商所之所以能够奇迹般地在一年内完成PTA研发、上报并在一年内上市两个新品种,实现单纯由农产品市场向综合性现代化期货市场转型的过程,除了新任领导的魄力及其在证监会任职时与有关部门建立的良好关系,还与一贯支持郑商所发展的河南省政府再次出面鼎力支持有关。

品种理想

一直力推PTA期货上市的中国化纤协会理事长郑植艺在PTA上市仪式后的接受记者采访时说:“DTA可谓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工业品中极理想的上市期货品种。”

目前国际期货市场尚没有开展PTA期货,郑商所能够率先推出PTA期货交易,在于国内有着良好的现货市场基础。魏振祥认为。我国PTA产量、消费量、进口量均居世界第一,2005年我国PTA产量为689万吨,消费量为1214万吨,进口量为649万吨。从未来几年发展趋势看,全球PTA生产和消费的增量也都在我国,我国在全球PTA市场上有着独特地位。因此,国内推出PTA期货,具有良好的现货市场基础和优势。据专业人士介绍,PTA现货市场具备开发期货品种的各项天然特性一是市场化程度高,体现为价格放开,进口放开和市场开放;二是生产标准化和质量标准化,PTA都是大厂生产,没有小作坊,且国内生产设备大多进口,即国内和国外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很强,易于设计标准化期货合约,引入质量免检规定的郑商所对PTA交割无品级和进口产品的升贴水设计;三是消费量大交易量大和价格波动大,中国是第一大PTA生产、消费和进口国,年内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则达30%50%上下游均对PTA期货有着现实的套期保值需求,四是生产和贸易的集中,生产和消费高度集中于江浙沪地区,使得PTA期货合约交割制度的设计较简单,无仓库升贴水,五是产业链较长,与原油棉花等大宗原材料价格的高度相关性使PTA期货的套期保值覆盖面广大。

重在避险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PTA合约上市仪式上指出,PTA期货上市不仅填补了国际期货市场交易品种的空白,还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世界化纤领域和期货领域的影响力,非常有利于尽快使我国成为全球PTA及其相关产品的定价中心。

PTA期货合约上市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首日便交易活跃,当日成交达49396手。

期货市场固然可以起到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作用,而旦陷入炒作和投机,将给行业和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郑商所PTA期货是国际上首个PTA期货产品,交易所要在组织好现有农产品期货交易的基础上,做好PTA期货市场风险防范和控制。他强调,中国是世界第一大PTA生产,消费和进口国,郑商所上市PTA期货,将有利于引导化纤行业资源配置,有利于化纤及纺织行业规避价格变动风险。交易所要做好投资者宣传教育工作,精心培育市场,保障期货交易的平稳运行。期货公司要在提高治理水平和风控能力上下功夫,广大市场参与者应量力而行理性参与,把防范投资风险作为第一要务。

pta行业调研报告篇2

工业品方面,因美元近期上涨而承受一定压力,但整体状况已经开始有了好的改变,本周基本面上有两个品种值得关注:

其一是PTA,上游PX供应的快速增加及需求的下滑导致价格连续走低,并且,石脑油制PX的利润也在同步下滑,已经逼近盈亏线附近,这或许预示着PX底部支撑将逐渐临近。尽管PTA的现货价格也在不断下滑,但在原料PX跌幅大于PTA的情况下,PTA企业的生产亏损情况得到一定的好转,但开工率依旧维持低位,供应并未有明显增长。另外,在PTA及MEG连续下跌的同时终端纺织需求的好转刺激聚酯开工率的回升,部分成品价格小幅走高,聚酯企业的现金流由负转正,生产效益明显好转,对于PTA的需求支撑开始加大。因此,总体上来看,我们认为,未来一周,PTA下行空间将非常有限,有望企稳回升。

其二是金属锌。就成本而言,当下湿法冶炼的现金成本在5000-6000元/吨附近,其中近年来环保成本出现了较大的增加,国产矿加工费在5100-5200元/吨的水平,里面含有300-400元/吨是环保成本的增加。人工成本近几年也出现一定幅度的增长,因此成本的上升直接限制了价格的下行区间。

加之中金岭南开工率在85%上方,下半年增产有限,而由于环保整治的因素,国内下半年总体产出增加都会受到限制。此外,中小企业大多亏损严重,年产30万吨以上规模生产才能产生利润,目前存在大量中小冶炼关闭的情形。

总体看,全球锌供应趋于紧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全球锌供需呈现短缺扩大趋势,上半年隐性库存大幅下降。二是原料资源瓶颈,全球大型矿山关闭,2015年是关闭高峰。三是大量库存从显性转向了隐性,有大型贸易商或其他实体企业屯库行为出现。四是下半年国内精炼锌增量有限,由于环保整治的因素,冶炼企业开工率难以大幅增加,产量增长将受到限制,下半年产出增量预计或在25万吨左右,为正常水平。

pta行业调研报告篇3

关键词:瓶片;回顾;分析;预测;建议

瓶级聚酯切片(下简称瓶片)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刚性及强度,对非极性气体的阻隔性高,稳定性好,与玻璃瓶及其它塑料瓶相比,聚酯瓶具有透明好、易回收、耐腐蚀等优点,在包装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我国瓶片发展迅速,成为推动中国聚酯产能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今后几年,我国瓶级生产能力和消费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但供需矛盾日渐突出。

一、瓶片的主要应用领域

2012 年,瓶片国内需求开始放缓,不过也仍有适当增长。2012年全国软饮料累计总产量达到了30,240,112吨,同比增长11.99%。全国瓶片消费最大的下游终端仍是软饮料,2012 年占内需的比重为76.5%附近。油瓶消费比重小幅下滑至 9.5%,片材加上其他领域占比有所上升至14.1%附近。

二、近五年瓶片市场行情回顾

随着近5年瓶片产能的不断扩大,瓶片从2008年的11500元左右,一路跌到7000元左右,当然,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2008年瓶片价格影响巨大;2009年至2010年随着国家4万亿的投资,瓶片价格一路走高,至2010年年末达到了高点,约15000元;2011年至2012年,随着投资拉动的作用逐浙减少,且瓶片厂产能急剧释放,瓶片价格一路走低。

2008年上半年瓶片消费市场始终不如人意,金融危机爆发后,瓶片也跌到近年来的新低。2009年,随着油价的回升,且在上游原料PTA、MEG的成本推动下、以及国家施行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撑下,瓶片价格亦是从6800元/吨之下升至10200元/吨。由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为主导,让2010年瓶片的价格走势有点大起大落,脱离原料及其他产品的影响,走出相对独立的行情。价格均价约在10600元/吨,价格区间约在9100元/吨至15000元/吨。2011年,随着出口及国内需求的较大幅度增长,行情全年呈现波浪走势,瓶片均价约为12600元/吨,其中相对高点为14300元/吨,相对低点为10950元/吨; 2012年,开年以来瓶片价格便一路震荡下滑。全年呈现明显的先抑后扬走势,瓶片年均价约为10500元/吨,其中相对高点为11900元/吨,相对低点为8950元/吨。

三、近五年瓶片的供需情况

2012年的全球经济形势仍难乐观,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仍显低迷;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中,受外需急剧下降以及国内经济调整的影响,部分国家经济增长放缓。

2、预测2013年全球宏观经济

2013年,全球经济将在高风险下缓慢发展。联合国报告认为,2013年~2014年的世界经济将分别增长3.3%和4%。个人认为,世界经济或在2012年经历又一放缓低谷后,在2013年上半年企稳,下半年温和回升,全年的总体走势将呈"U"形。预计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由2012年的2.3%低速回升至2.5%。

(二)、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1、回顾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

2012年中国出口形势严峻,经济增长方式仍显粗放,经济结构仍需大力调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和重复投资等问题仍然突出。总体来说2012中国经济在风险与挑战中努力前行。

2、2013年中国经济预测

中国经济将稳步回升,进一步巩固基础,城镇化将成为助推中国经济的重要动力 ,出口形势和国内消费仍不乐观,固定投资估计与2012年持平,预计2013年GDP同比增长8.0%左右 。

(三)、瓶片原料行情分析及预测

1、PTA2012年行情分析及预测

2012年,国内PTA总产能达到3295万吨,装置开工率约为8成, 2013年将有1470万吨的新投产装置,届时到2013年底国内PTA总产能将达到4765万吨,将出现产能严重过剩。为保持一定利润,国内PTA厂家将走上限产保价之路,限制了价格下跌空间。而从上游原料PX来看,而2013年PX仅有405万吨新增产能。在上游PX价格高企,PTA现货市场货源紧张的支撑下,2013年国内PTA市场行情将在8000元左右摆动,现货市场价格或在动态成本以下200元/吨左右。

2、MEG2012年行情分析及预测

表2、MEG生产消费及预测表

2012 年国内MEG 产量预计在300 万吨左右,进口量796.62 万吨附近,表观需求量在1095.5 万吨左右。由于MEG受进口资源影响较大, 国内供应偏紧。综合考虑,2013 年MEG市场供需将维持平衡状态。预测MEG价格在2013年以高位小频率波动为主,会在8000元左右摆动,高点估计为9000元。

五、瓶片行情预测

(一)、2012年瓶片国内现有产能

七.结论

通过对国内瓶片生产和消费市场的分析 ,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及预测,对瓶片厂家以后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努力利用一切手段和资源,从提升产品质量出发,针对不同客户采取灵活的定价与促销策略,稳定销售渠道渠道,把握好市场节奏,与下游重点客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分级服务客户等。希望能为瓶片厂家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http://

[2]http://

[3]http://.cn

[4]徐正宁.世界及我国瓶级聚酯发展现状与展望

pta行业调研报告篇4

[关 键 词] 日本;心灵教育;丰富人性;幸福

[作者简介] 刘亭亭,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讲师

日本儿童人权联络委员会于1987年发表了《1987年儿童人权宣言》。此宣言强调:儿童――我们社会的未来,必须拥有这样一个有着充足时间、空间和丰富的文化环境的童年。儿童有权在一个充满希望的和平社会环境中生活;有权针对与他们生活有关的问题自由地发表观点;有权根据他们成熟的程度追求幸福,并且有权参与表决。[1]为了让儿童拥有幸福的童年,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幸福国民,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丰富的心灵”与“丰富的人性”为基点实施“心灵教育”。本文以日本“心灵教育”为主线,探析其“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幸福国民”的精神主旨,以期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一、“心灵荒芜”――“心灵教育”实施的背景分析

日本之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特别提出“心灵教育”,主要是这一时期日本教育所面临的“荒废”问题所致。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过经济的高速增长之后,日本也进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行列,但现代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并没有带来人性的相应发展,反而使日本陷入了“物质丰富而精神空虚”的局面。这一现实给日本当代道德教育带来巨大的影响。当时的日本道德现状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导致自杀、辍学、暴力等“教育荒废”现象频出。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以下简称“临教审”)在分析“教育荒废”现象的原因时指出,为了解决“儿童心灵的荒废”问题,“必须打破教育的划一性、僵硬性和封闭性,实行个性化的教育,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儿童‘丰富的心灵’”。[2]因此,实施“心灵教育”就成为日本德育改革的首选和重心。

二、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幸福国民

――“心灵教育”的目标指向

日本第15届中央教育审议会(以下简称“中教审”)于1996年发表了第一次咨询报告《关于展望21世纪的我国教育的应有状态》,其中明确规定了“丰富的人性”的内涵:“我们认为,今后的孩子们所需要的,是无论社会怎样变化,都能够自己发现课题、独自学习、独立思考、自主地作出判断并行动,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能力,和不断地律己、与他人相协调、同情他人之心、感动之心等丰富的人性。”[3]

1998年,随着“科技立国”、“文化立国”两大战略的确立,第16届中教审在《关于始于幼儿期的心灵教育的应有状态》的咨询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心灵教育”的概念。报告指出,儿童必须具有生存能力,而生存能力的核心是丰富的人性,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美好事物和自然的感动之心等纤细的感受性;重视正义感和公正性的精神;热爱生命、尊重人权之心等基本的伦理观;同情他人之心和社会奉献精神;自立心、自制力和责任感;对他人共生和对异质事物的宽容。[4]

2003年中教审发表了《关于适合新时代的教育基本法和教育振兴基本计划的应有状态》的咨询报告,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五个方面的目标,其中第二个目标是“培养丰富的心灵和锻炼健壮的身体”。虽然关于“心灵教育”的实质没有变化,但对其目标及内容的阐述比以前更加具体和明了。

可见,通过“心灵教育”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高素质的幸福国民,是日本当代道德教育改革一以贯之的目标指向。

三、通过“心灵教育”充实心灵、

丰富人性的具体途径

由于日本以往学校教育的划一性、僵化性、封闭性和极端的管理教育方式,使教育者与学生相互不信任,也妨碍了学生丰富人性的形成,加重了儿童心理上的压抑感和因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不。“当今,重要的是,一方面认真思考表现为教育荒废的种种病理现象及其根本原因;另一方面面向未来,恢复教育世界生机勃勃的活力和创新精神,丰富人与人心灵的交往。”[5]日本通过“心灵教育”充实心灵、丰富人性的具体途径主要有:

(一)通过心灵教育培养健全人格

第一,开设“心理相谈室”。在德育方法改革中,日本既重视加强道德体验,又注重开展教师与学生间的谈心活动,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形成学生的自我存在感,让学生感到学校是自己的“心之居所”。1999年日本政府投入数百亿日元巨资,在全国800所中学设置了“心灵教育教员”,并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在5000所学校设置“心灵教育室”,通过增加儿童体验机会、加强师生谈心活动等方式,着重在学生的理解方面下工夫,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二,编发《心灵教育指导》丛书。2002年,文部省斥资7亿日元编制《心灵教育指导》等辅导资料,在小学的道德课、初中的人性课、高中的人生课,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推动和促进“心灵教育”的全面展开。

(二)通过体验学习丰富儿童德性

第一,创设儿童社区体验活动场所,丰富其生活体验。包括与社区合作,组织儿童开展传统艺能、技术活动,让儿童了解乡土文化;与环境厅、建设厅、科学技术厅联手,开展“儿童之水边再发现计划”、“儿童长期自然体验村”、“儿童自由空间创造计划”等,以此培养学生热爱乡土、国家和传统文化之心,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协作精神和丰富的情操。[6]

第二,设立“自然教室”,丰富青少年的自然体验。1984年,日本文部省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开展“自然教室”活动,这项决定得到中小学师生的热烈响应,当年就有1323所中学和小学的243.1万人参加了活动。文部省要求日本全国各地中学将“自然教室”作为中小学教育的一环,每学期都要过一个星期左右的“自然教室”生活,以此使青少年对生命和自然产生热爱之心、敬畏之心,并在大自然的熏陶中,形成刻苦、忍耐、自制、自立的刚强之心和积极进取之心。

第三,开展社会志愿者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日本特别重视在中小学开展社会志愿者活动,文部省曾在1991年“终身学习志愿服务活动促进事业”中,详细制定了青少年各个成长阶段的实施计划。此外,1994年青少年问题审议会还制定了《富足时代青少年培养的基本方向――促进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7]在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大纲中也充实了有关志愿服务教育的内容,把培养学生“服务”的品质提到重要位置。

四、PTA 组织――“心灵教育”实施的

保障体系

教育是一个网络化、系统化的“立体工程”。心灵的充实,人性的丰富,幸福的提升,更需要多层次、全方位来进行。临教审在1986年的《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咨询报告》中指出,家庭、社会、学校各自的病理问题及相互间的脱节是“教育荒废”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实施“心灵教育”,关键在于改善学校、家庭、社会各自的德育功能,促进三者的有机结合,丰富儿童的心灵体验。

日本比较成功的做法就是广泛建立家长教师会(Parents Teacher Association,以下简称“PTA”)。这是一个为了培养孩子健全的德性,让学生体验心灵的幸福,以学校、家长和社会为一体而策划的组织。其主要功能有:恢复家庭教育的能力,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适合的教育方法,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社区育人功能,为各类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机会;改革学校德育,加强对学生的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通过各种体验,培育起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的德性。日本PTA在推动“心灵教育”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从国家宏观教育政策,到地方甚至学校的管理方式,都可以感受到PTA组织的影响。它成为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渠道,同时也为学生心灵的充实、人性的丰富及幸福的体验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五、他山之石――日本“心灵教育”

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日本的“心灵教育”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积极应对,在目标、内容及实施途径上,都充分体现了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幸福国民的精神主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对于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重视生命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需要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寻求积极的人生意义,体验人生幸福。生命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道德教育应加强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一方面,积极探索在道德教育中贯彻生命教育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与宝贵;另一方面,重视道德教育的情感内化,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从内心接受自我、热爱自我,并通过自己的力量实现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

为了适应未来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日本“心灵教育”非常重视青少年个性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将尊重每一个人的精神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具体生活中。这也是我国当前道德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因此,学校一方面要在直接的道德课教学中,将德育内容进行序列化、层次化的设置,增强德育方法和途径的生动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各科教学和课外活动,通过间接道德教育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来促成学生的德性成长和人格完善。

(三)整合教育力量,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衔接与合作

首先,建立完善的家校合作组织,提高教育影响力。家长委员会是我国目前比较正式的家校合作组织。但与日本的PTA组织相比较,其发展还很不完善。例如,我国的家长委员会基本是自行设立,力量分散,没有形成正规体系,因此,很难对学校教育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其次,完善我国的社会教育设施,增加校外体验活动。校外体验活动可以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丰富情感、磨炼意志、陶冶心灵,因此,我国应加大社会教育设施建设,开展丰富的校外体验活动。另外,还应在项目设计、内容安排等方面加强与学校教育的衔接,使学生在校内校外都可以获得心灵的感动和幸福的体验。

参考文献:

[1] [日]中野光.日本八十年代的道德教育[J].姚景渝,译.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3):28-32.

[2][3]张德伟,展素贤.从培养“丰富的心灵”到培养“丰富的人性”再到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德育方针的演变[J].外国教育研究,2001(4):1-7.

[4][5]曹能秀.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50,246.

pta行业调研报告篇5

[关键词] 美国;中国;中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一、美国中小学家长

在参与学校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在《美国教育目标2000》中明确规定,所有学校都要加强与家长、社会的合作,使家长更多地关注青少年儿童在社会、情感意识和学业方面的成长与进步。① 而家长所扮演的角色,决定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家校合作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展。

1.作为学习者和支持者

家长作为学习者,参与再教育活动,学习如何教育子女。以这种角色和身份参与孩子教育是家长参与的传统模式,也最常见,往往受到教师、家长和学校管理人员的偏爱。家长在活动中一般会感到轻松自在,其角色作用不受到别人的威胁。在这类活动中,家长与教师的面谈经常只限于讨论个别孩子的教育问题(通常是学习和纪律问题),而与学校整体教育工作无关。家长只对自己孩子的进步感兴趣,学校则要求家长尽最大的努力来促进其孩子进步。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联络性质大多是单向的,由学校安排,家长一般处于被动。家校双方的交流是这些活动的主要特色,参与目的主要是学校得到家长对其孩子教育的支持,家长在活动中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和方法。

也许,美国的家长在学习和帮助教师方面不一定比我国的家长更热心,但是由于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家长可以通过许多渠道学习如何帮助孩子的功课,在许多方面支持学校的工作。在美国中小学的校园网上,有大量家长教育的资讯。随便浏览某个美国中小学的校园网,一般都有家长和教师联谊会(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pta)这一栏,其中一定有各类家庭教育的网络资源。除了网上家长教育,学校是家长教育的基地。1992年,卡内基基金会准备了一份特别的报告,题为《入学准备:一项国家的使命》(ready to learn:a mandate for the nation)。该报告得出的结论是,如果要让所有的儿童都为进入学校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必须优先做好七方面的工作。其中第二个方面就是培养称职的家长,在每一个州发起一种以学校为基础的家长教育计划。具体到学校方面,鼓励家长参与学习的方法有:(1)借pta会议之机,在小组内向家长解释如何用合作学习法教授课程;(2)邀请家长参加教师的在职培训;(3)主动与所有家长联系——包括家访。此外,他们还利用下面的方法向家长提供更多信息:定期出版学校和班级的时事通讯;在整个学校和社区(包括银行、商场、市政府/乡政府)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展览和课程节日;在家长会上展示学生的成长记录袋。②

所以,如果说美国的家长能够成为积极的学习者与支持者,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美国的学校为他们创造的条件。

在支持的范围上,美国的家长对教师的支持不仅仅是提供教具和所需设施、信息,还能参与学生的评价、课程改革、学校日常事务等。

对部分家长来说,与孩子的教师、咨询者和其他教职员保持交流本身就是一种参与,而且是他们追求的唯一一种参与形式;但对另一些家长来说,这只是起步,他们会从这类活动中获得参与的勇气和经验,从而在学校教育中充当更积极的角色。

2.作为主动参与者

科默(comer,1993)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在开展“学校发展项目”(school development program)的学校中,有10%到15%的家长作为志愿者为学校服务。

参与教学,丰富学校教育资源。家长志愿者是学校丰富的课程资源,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整体、全面发展。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许多移民的孩子在课堂上往往需要更多的单独辅导。同时,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有意识地分层教学能更好地照顾孩子的需要。许多家长志愿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特长,他们往往会被邀请在课堂上辅教甚至主教某些课程。③

家长通常参与策划、协助组织全校性大型活动。对校运会、艺术节、庆祝会以及郊游等,家长们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包括参与设计活动方案,帮助编辑印刷相关宣传单,装饰活动场所,以及一些具体的服务、安全维护工作。在这些活动中,一方面,家长发挥了支持学校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与孩子共同的游戏,使家长更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从而有效地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此外,也减少了家长对孩子举行活动的安全问题等方面的担忧。

家长为子女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美国舆论普遍认为,由于拘泥于标准化、程序化教育,很多中小学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教条主义盛行。为改变这一状况,一方面,作为努力改革学校教育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建立了一系列的责任制度。这种责任制度允许家长以及更广泛的社会人士参与学校教育目标的制定,允许他们了解、掌握学校教育的情况,从而发挥他们的监督职能。另一方面,在改革学校教育管理的呼声中,许多家长纷纷在其子女所就读的学校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学校教育管理。他们与学校管理工作者、教师联手管理学校,一起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所面临的、特有的各种问题,共同承担对下一代的正规教育的结果。家长的参与,完善了学校教育管理,在教师、家长和学校管理工作者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崭新的协作关系。

筹措经费,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家长们常常帮助学校筹集经费,填补政府经费削减留下的漏洞,包括教学用具、清洁用具、科技设备、教学资料甚至教师工资。据统计,近年79%的家长为孩子就读的学校捐款,39%的家长一年至少捐100美元,11%的家长一年至少捐300美元。基层pta为了筹集教育经费,可谓尽心尽力,除了鼓励会员捐款,收缴会员费,组织会员向亲朋好友、公司同事集资外,还会想出各种办法。比如,向家长售商店或餐厅的优惠券;组织一些学生竞赛活动,让家长根据学生的成绩相应给予奖励作为对学校的捐赠,如跳绳比赛,约定每跳多少下就为学校募捐多少钱。这样既为学校募集了经费又激励了学生的爱校情感。有了pta的支持,学校与教师的压力大大减轻,教师能更专注于学生的教育成长。对家长而言,为了让子女能得到更好的教育环境,他们不会吝惜捐款(这些钱是可以抵税的)。当然,所有这些捐款都由pta统筹安排,其账目受到严格的审计,而且要向家长、教师公开。④

3.作为决策者

家长参与学校决策的全过程,包括决策形成、决策执行和决策监督等。

鼓励家长教师协会或其他家长团体的成立,以充分反映和代表家长的利益。所有团体都吸纳家长成员参加,并确保其接受诸如政策、课程、预算、学校改革行动、安全及人事等方面的适当培训,所有的管理机构,都给予家长平等的代表权。在设定学校目标、开发或评价学校有关项目与政策时,允许家长以合作者身份参与,并促进家长参与学区、州及全国的委员会,讨论有关教育问题的解决。pta、家长顾问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参与学校决策的组织形式,其中pta是最普通的组织形式。学校pta往往会派出家长代表与学校负责人组成理事会,共同计划、管理学校的各项活动,以确保学校的教育政策与行为切实符合学生的利益,并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家长们通过研讨小组讨论学校系统的政策和实践、与教师合作采用的方法以及学生成绩通知书、家庭作业、学校中的社团等问题。家长们积极帮助学校确定教育目的、具体领域的目标以及学生所学课程,在课程的适当性、课程修订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供学校参考。另外,家长们为了一种专门的问题而组建的团体,是家长影响学校决策过程的另一种形式。

二、中国中小学家长

在参与学校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我国的家长基本上扮演的就是学习者与支持者的角色。具体的参与方式有家长会、家长学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个别家长约见等。家长确实应该作一个虚心的学习者,学习教育儿童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即便是高学历的家长和学校教师,也未必懂得育人之道。为了配合学校的教育改革,家长也需要学习新的知识。

那么,他们是不是积极的学习者与支持者呢?此外,他们又能在哪些方面支持教师与学校呢?

陈铮家校合作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⑤显示,76.4%的家长没有班主任或其他任科教师的电话或电邮,36.4%的家长不能在家辅导子女的学业,35%的家长认为自己不需要补充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49.3%的家长不愿意义务为学校服务,31%的家长觉得自己在家长会上没有发言的机会,79.2%的家长没有参加过学校的家长学校。至少有一半的家长不是,或没有机会作一名积极的学习者和支持者。有的是自身的原因,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不愿意义务帮助学校;有的则是学校没有创造条件让家长参与学习与服务,家长没有机会向学校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参加家长学校。尤其是大部分家长没有教师的电话或电邮,又怎能经常与教师保持联系呢?

需要指出的是,家长的支持基本上是一种不直接参与教学与教务的外部支持,而且一般是被动的。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学校和课堂是教师的领地,除非得到允许,家长不能进入。95.2%的教师都不愿意家长坐在教室里帮助维护课堂纪律。当问及为何时,有的教师反问道“他(指家长)坐在教室里,那要我做什么?”而在美国,家长这样做很正常。在英语里,这些家长叫做“room representative”(家长参与课堂的代表)。他们在课堂上帮助教师做很多事情,比如给学生念书,帮助学生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维护课堂纪律,遇到特别活动时给学生制作专用服装等。⑥

家长参与广度不够。学校邀请参加家长委员会的家长往往是有一定社会关系和经济能力的家长,这就大大限制了家长参与的广度。家长主要是配合学校的工作计划,好像是学校领导的附属机构,既起不到独立监督的作用,也不能参与学校事务与决策。⑦在家长参与的深度上,家长委员会不够独立,其活动主要由学校来安排,其成员也主要由学校“邀请”。学校限制了家长的深入影响。再者,由于没有强有力的组织,我国的家长也不能像美国的家长那样,通过自己的组织来影响联邦和州的立法,发起大规模的教育活动,进行家校合作与家长教育的研究等。

家校合作基本以学校为中心,由学校单向向家长传递信息,如学校一般是在学期末开一次家长会,向他们通报学生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家长在假期中辅导学生学习的“任务”等。家长在整个活动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少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真正对话。这种参与方式往往单纯地围绕学校为其服务,家长比较被动。

再比如家长参与课程开发,这在美国也是常见的,而在我国仍处于落后阶段,抑或说是起步阶段。⑧

由此笔者得出一个结论,即我国的家长目前有一半不是积极的学习者,还有大部分家长只是或只能充当被动的、的支持者。即使作为支持者,家长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两国差异的原因分析

1.从法律体系方面来看

美国的家长参与学校决策,参与儿童教育计划的制定是受法律保护的。在理论上,美国的家长缴纳了教育税,作为纳税人,他们有权监督其税款的使用情况,这是美国家长参与学校决策的法律基础。美国1974年《公法93-380》规定,由联邦资助的学区和学校,应成立咨询委员会,委员应包括大量的家长,以协助教育项目的实施和管理。1975年以后,美国《残疾儿童教育法》出台,规定家长有权参加与其孩子教育有关的学校会议,有权对学校做出的决定发表意见。这部法规的作用远远超过了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对普通中小学的家长参与管理也有深远影响。不过,由于家长毕竟不是教育专家,在身份上,他们是学校的客人,他们的意见大多也是作为参考。⑨

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专门制订家长参与教育的政策或法律,明确家长参与教育的合法权益,使家长在监督、参加学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活动时有法可依,合法地行使自己的权力,同时,强化家长对教育事业的参与,加强家长自我教育和教育孩子的责任。

我国的许多法律法规也对家长参与作了一些相关规定,如199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对未成人的保护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同时,各省市为了配合国家的法律与政策,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有的法律条文把学校教育看做是很权威、很专业的事,家长无权过问,并且还要接受学校或教师的指导。此外,我国的教育法规没有赋予家长择校的权利和参与子女教育计划制订的权利(家长不能为子女选择设计课程)。而且我国的政策要求家庭要配合学校,学校要指导家长,但具体怎么落实,最后怎么评价没有明确的规定。⑩

2.从学校管理体制来看

在美国,中小学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具有高度的办学自主权。校长与教师、家长分享一部分权力。家长代表直接参加校委会,行使决策权。除此之外,美国全国校董事会联合会(national school boards association)还积极探索让所有受决策影响的人都参与决策的其他形式,即“分享决策”。其途径有组成“现场理事会”或“专题议事小组”,其中包括家长、学生、社区代表以及所有直接受政策影响的人群的代表。这类组织只能通过校董事会对公众负责,与校董事会权力共享,相互合作并且少数服从多数。{11}

我国的校长负责制实行的民主管理是内部的民主,教育法没有赋予家长参与学校校务的权利,学校没有开放给家长和社区。我国的学校管理体制比较封闭,没有吸收家长参与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没有合适的身份参与学校的决策。总的来说,很少有家长参与学校事务,更少有家长参与学校的决策,如对教师的评估,课程改革等,家长的权利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

3.从思想观念方面来看

我国的家长与教师在教育观念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家长与教师之间还存在相互推诿教育责任、共育意识不强的现象。中国人一贯有崇尚权威的价值取向,在大多数家长心中,教师是儿童教育的权威代表。家长踏入学校参与学生教育似乎是挑战权威,破坏和谐,甚至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一些学校领导者和教师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反而时常给学校带来麻烦和干扰,学校若与家庭合作是自讨苦吃。也有人认为,家长整天忙忙碌碌,根本没有时间参与学校教育,或即使有时间也不积极。也有部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虽然欢迎家长在校外参与个别学生的教育活动和有组织地支援学校,但当家长进入校内干预学校日常运作和决策时,他们则不真正认可和支持,他们倾向于自我保护并产生某种程度的消极情绪,担心职业和形象受到挑战和威胁,他们怀疑家长的决策能力,认为家长介入校内事务是在监督、挑毛病。

注释

①杨天平:《鼓励和引导家长参与——美国中小学校教育管理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9期

②maria fishel,lucila ramirez.evidence-based parent involvement interventions with school-aged children,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winter 2005,vol. 20,iss. 4

③孙孝花:《谈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⑤⑨陈峥:《中美家校合作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2001级硕士学位论文

⑥stevens,brenda a.& tollafield,andrew. make the most of parent teacher conferences,education digest,2003,69(1).

⑦李进忠:《走向共同责任的家校合作——国外的经验和我们的实践》,《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第7期

⑧汪菊:《课程开发中的家长参与》,《课程研究》,2003年第1期

pta行业调研报告篇6

[关键词] 个性化心理护理;慢性重型肝炎;临床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247-2

重型肝炎是以大量肝细胞坏死为主要病理特点为表现的一种严重肝脏疾病,可引起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是肝病患者病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重型肝炎的原因很多,包括乙肝病毒感染,甲、戊病毒及其它泛嗜病毒感染,药物中毒,慢性酒精性肝损害等等,其临床分型常用急性、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来划分。其中慢性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最危重的类型,病因复杂、病程长、治疗困难,而且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所以,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心理负担往往比较重,情绪也差,会出现心理焦虑、精神抑郁、情感悲观,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功能等。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年龄、性别、社会背景、家庭背景以及性格等方面均存在不同,一般的常规护理已经无法满足病患的需要,为了寻求更适合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我们对4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并进行对照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择了2010年4月~2012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8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本研究中的患者均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慢性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男患者 53例,女患者27 例;年龄最大 68岁,年龄最小 18 岁,平均年龄为42.3岁;学历最高的是大学本科,最低的是文盲;23人是农村人口,27人是城市人口;职业分布广泛,有农民、企业职员、公务人员、学生、自由创业人员;家庭情况差异较大,有的家庭有足够的护理知识,家庭和睦,有的家庭成员不了解有关重型肝炎的知识,也有的家庭存在一些严重的家庭矛盾。两组患者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蛋白(ALB)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均接受常规医疗护理方案,给予相同药物。对于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疏导,在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实施常规心理护理的同时,真诚与患者进行平等交流,用心倾听患者的叙述、倾诉;认真对其实施健康宣教。全面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经济状况、家庭、社会背景、性格特征等,建立亲密的护患关系,赢得患者的信赖和支持。责任护士对患者的动态心理需求进行评估,针对病人个体差异进行心理护理,全面、准确、及时了解患者各种心理需求,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护理的时间为3个月。在此基础上,认真填写评估表,重点记录患者心理状况和各项生化指标,具体方法如下:

(一)针对不同社会背景、职业、学历、家庭背景给予个性化护理措施

对文化水平低的患者不能讲过于复杂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患者沟通;对文化水平较高的患者,可以讲一些理论知识;对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患者应充分尊重其社会地位,称其职务,多与其谈论专长,使其有成就感。同时了解患者的焦虑情结是否与经济和家庭有关,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

(二)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给予个性化护理措施

对青年人应密切注意其情绪变化,给予关心和爱护;中年人因其担任角色众多,一旦得了重症,考虑到自己的事业可能中断,家庭负担重,使自己处于焦虑状态,应给予开导,帮助其处理角色冲突,动员家属和单位多关怀和支持患者;老年人多较固执,需要被人尊重,有强烈的独立感,担心自己被冷落,护士应充分了解老年人的个性,尽量满足需要;对女病人,因其自控力差、依赖、懦弱,应帮助其适应环境,强化自控能力锻炼,克服依赖性。

(三)针对患者的性格和造成负性情绪的原因,开展好个性化心理护理

在判定患者所存在的负性情绪时,主要根据国内常用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作为评估的量表,并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

对性格内向的患者,应尽量减少其独处的时间,以免胡思乱想,多向其讲解治疗成功的病例,介绍先进的治疗方法和手段,给其治愈的希望,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性格外向的患者,可鼓励与其他患者交谈,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适当交待病情,以了解自己的治疗计划,帮助设立阶段性目标,使患者看到自己所取得的进步,增加对治疗的信心。

焦虑和恐惧是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突出的症状。当病人得知自己所患疾病时,在最初的否认后便会出现焦虑和恐惧情绪,无法接受将舍亲人而去、离开美好世界的事实。担心因疾病会拖累家人,经济负担过重,对未来的绝望将不断侵袭患者脆弱的神经。另外,病人对疾病缺乏了解,一旦知道身患重症以及一些难以忍受的诊断检查和治疗过程,也会使患者产生焦虑。对于焦虑恐惧型的患者,应分析其具体情况,确保有的放矢。针对由于黄疸、水肿、腹部膨隆而引发的焦虑患者,可以明确告知患者只要病情好转,这些体征就会自然减轻或者消失。针对害怕传染家人的患者,可以恰当宣传预防肝炎传染的知识,并及时告知家属必要的预防措施。针对长期焦虑的患者,须注重与患者开展心理交流活动,逐步帮助患者化解其在成长过程、学习、工作、婚姻中的一些重大矛盾冲突以及应对方式,并帮助患者做出更加合理、优化的选择。

精神抑郁和悲观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中也很常见,不少患者由于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比较困难,病程很长,破坏了正常生活和工作,长期住院感到灰心丧气、孤独失望,对治疗失去信心,精神抑郁,甚至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往往表现为自闭冷漠。对于此类患者,尽可能反复做好劝解和开导工作,用温和而幽默的语言宽慰他们,用科学的卫生知识去指导患者,尽量让患者在交流中敞开心扉说出心中的苦闷。在个性化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责任护士要用爱心、耐心和同情心来对待患者,细心关怀患者,切实帮助患者减轻躯体痛苦,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好转指标告知和反馈给患者,并强调心情舒畅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在此基础上,要科学的为病人安排病房,让性格开朗的病友与其同室,使患者放大对疾病康复的信心。并且也要多与患者家属交流沟通,确保让家属通过更加健康的照顾、更富情感的支持来使患者进一步到得温暖、安全感。

(四)临床观察指标

本研究把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蛋白(ALB)的变化作为评价指标。

(五)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生化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法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差异。

三、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平均数,P 均

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且差异明显。

四、讨论

(一)个性化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人体的情绪活动与脏腑气血有密切的关系,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绪的变化。脏腑的生理活动必须以气血为物质基础,而精神情绪活动又是脏腑生理功能活动的表现,所以人体情绪变化对人身体的影响很大。大多数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都会有焦虑、抑郁、悲观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会使患者气滞血淤,从而导致其免疫功能下降,这必然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治疗、康复非常不利,而加重的病情又会持续地让病人处于负性情绪之下,从而导致恶性循环。个性化心理护理不但能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可以使患者拥有乐观积极的情绪,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从而使其免疫力增强同时也可以促进各项生化指标趋于正常。最终可促进机体康复、疾病好转,使治疗尽可能达到满意效果,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二)了解造成患者负性情绪的原因的重要性

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变化及个体差异,先了解患者的病情,找出致使负性情绪的不同原因,并和患者交谈后摸清患者的情绪波动类型,这是整个治疗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主动细致的做好思想工作,以解除患者的心理问题,如精神紧张、悲观失望等,只有这样才能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

(三)引导患者家属协助护理的重要性

在推进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过程中,要有效强化患者和家属的同步教育,不断引导家属强化照顾患者,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紧张程度,从而使患者更具安全感,有效提升治疗疗效。为了进一步提升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的实效,护理人员也要着力提升语言沟通技巧和护患之间的沟通能力,这也是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的关键。在推进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过程中,从而确保制定更加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吉普.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1,33(11):1720-1721.

[2]孙友华.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临床护理分析[J].吉林医药,2010,31(21):3593.

[3]狄静,吴春明.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负性心理的影响[J].2012,10(1):26-28.

[4]李宵莲.顾红.关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人性护理的现状及建议[J].中国实用护理学杂志,2009,23(7):11-12.

[5]林建英.慢性肝炎病人焦虑情绪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实践,2009,2(3):1500-1502.

[6]张姝娜,安平等.认知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2005,9(12):44-45

pta行业调研报告篇7

一、推进理由

1、时代意义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国现有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3.67亿人,他们的成长状况,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今天,随着独生子女的逐渐增多,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结构从传统向现代的迅速转型,未成年人的成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同时也经受着巨变中的社会环境的不断考验。因此,全面、科学、深刻地认识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针对目前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堪忧的现象,顺应人民群众对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强烈呼声,20xx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第九个方面强调提出“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10周年座谈会上也着重指出应“依法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成长环境”。在6月18日召开的“武汉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训秋就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提出了要抓好“一净、二创、三育”。“一净”即净化传媒;“二创”即要创建“无毒社区”和“无艾(滋病)社区”;“三育”即紧紧抓住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这三个重要环节。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正成为时代的要求。顺应时代的需求,对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研究也不断提上日程,成为当前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的一项迫切需要。

2、现实意义

近年来,全国各地连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青少年犯罪、权利维护、儿童厌学及退学事件表明,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受到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探讨青少年成长环境,将之监督评估的标准和预警机制定量化、操作化,不仅能将营造青少年成长的健康环境落到实处,而且能创造性的形成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监测评估系统和预警机制。

3、前瞻性

20xx年10月,武汉市青少年教育办公室、共青团武汉市委和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合作的“武汉市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监测评估系统及其应用”研究,受到团中央高度重视,被团中央书记称为“监测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晴雨表”,中央和地方媒体就此作了大量报道。通过网上检测,我们的研究在该类研究中,目前还是唯一的。正因为如此,团中央书记于20xx年2月下旬专程到武汉了解该成果的应用情况,部分省市的团委领导也前来学习,希望成为全国监测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晴雨表。由此可见该项目在全国的影响和价值。

4、开拓性

多年来,国内研究青少年健康成长只注重研究一个或几个方面的问题,而没有形成全方位研究的一个理论体系和立体模型,使我们对青少年成长环境的预测总处于被动地位。本项目将突破青少年成长环境的单向思维和传统研究方式,不仅研究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有利因素,同时研究青少年成长环境的不良因素,并通过对两者正负影响的对比来反映青少年成长总环境的健康状况,为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研究提供新的视野,使之更加科学化。

二、项目基础

支持此项目完成主要基于我们现在已拥有智力基础、组织基础、工作基础。

1、智力基础

此项目是武汉市青少年教育办公室、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合作完成。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在此领域具有较强的人才智力优势,主持此次项目研究的周运清教授是国内知名的社会学家,也是20xx年“武汉市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监测评估系统及其应用”研究的主持人。

2、组织基础

武汉市青少年教育办公室、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市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委员会拥有强大的组织基础和人员优势。有一支长期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专业队伍,有健全的组织体系。通过不断的完善和健全,现在在全市已经形成了市、区、街(乡)、社区四级维权网络体系,有效地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了组织保证。

3、工作基础

20xx年10月,武汉市青少年教育办公室、共青团武汉市委和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合作的“武汉市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监测评估系统及其应用”研究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全国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四年来,我们在青少年成长环境监测评估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在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如深入开展“维权岗在行动”活动,积极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通过行业联动,全市16个行业系统的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优化了青少年成长环境。同时,依托市、区、街青少年维权网络,在全市深入开展了满足服务青少年需求的扶贫济困、问题青少年帮教、青少年法律援助,对青少年开展了自护教育、心理辅导、家庭指导等工作。全国维权现场会在武汉的召开就充分地肯定了武汉在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方面所做的工作,并使武汉经验走向了全国。

三、国内外现状

在国外,重视青少年成长环境已经 成为国际社会的贯例,并在此项目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智力,形成了理论模型。日本通过五十多年的实践,在中小学建立了一种PTA的教学模式,即家庭和学校合作进行青少年教育,致力于沟通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PTA模式在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日本学者左川久博把电视、广播、书籍、电影等大众传播传媒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并称为“第三环境”。他认为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加速,“第三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影响将日益增大,因此必须净化“第三环境”。在社会工作上,西方一些青年工作者以外展工作的形式,主动寻求服务对象,对那些经常出没于不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容易或已经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开展跟踪服务。

在国内,20xx年共青团武汉市委就“武汉市青少年成长环境”所展开的调查发现,影响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和交际群体四大因素,其中以家庭环境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社区环境,交际群体的作用最小。20xx年北京市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与各派北京市委员会合作,就“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问题所展开的调查发现,未成年人面临的社会文化环境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校外教育环境、文化市场环境、传媒环境和社区环境,这些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王金玲则对家庭环境进行了深入研究,她认为家庭环境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首要环境,其中家庭抚养教育模式、家长角色行为、代际关系等的作用尤为关键。

对于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正负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的临界点,青少年成长环境的预警机制等诸多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理论和实际课题,理论探讨和经验研究尚未起步。本课题将突破对青少年成长环境的单向思维的研究方式,同时研究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有利因素与不良因素,并通过对两者正负影响的对比来反映青少年成长总环境的健康状况,为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研究提供新的视野,使之更加科学化和可操作化。

四、推进方式

(一)组织机构

本项目由武汉市青少年教育办公室、共青团武汉市委与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合作完成。

(二)主要任务

主要完成以下五项任务:

1、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指标体系论证与调查问卷设计(出指标体系与调查问卷);

2、武汉市青少年成长环境第二次调查(出研究数据报告);

3、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指标及其功能研究(出版研究报告);

4、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监测评估系统和预警机制研究(出监测评估系统与评估操作方法);

5、武汉市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监督、整治和维护研究(出政策与实施办法)。

(三)项目实施时间安排

20xx年5——6月: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指标体系论证与调查问卷设计;

20xx年7——8月:武汉市青少年成长环境第二次调查;

pta行业调研报告篇8

TPP是美国主张的,旨在推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自由贸易安排。美国将在11月10日至13日的APEC系列峰会上宣布TPP成员国目前达成的基本谈判框架。一旦日本最终加入TPP,后者就将成为世界上GDP总量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这无疑将对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借助TPP,还是自由贸易协定(FTA)实现亚太地区经济合作,都是可以考虑的。这就像爬山,最终的目标是到达山顶,但登山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今年7月,时任日本外务省主管亚洲事务副大臣的伴野丰对《财经》记者表示。

现实自然没有伴野说得如此云淡风轻。美国贸易代表柯克(Ron Kirk)此前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有意将TPP塑造成一个高端的、广泛参与的区域性协定,TPP关注两个领域的问题:一是谋求贸易政策规则的统一;一是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多年来,亚洲国家间的自由贸易发展主要依靠签订双边和多边FTA。与“德法轴心”推动的欧洲一体化不同,亚洲经济合作一直缺乏核心驱动力,各经济体在主导权问题上争议不休,各国政府现在也没有让渡部分,以推动一体化的强烈意愿。因此,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缓慢,而数量众多的FTA,规则繁杂,又让企业陷入“意大利面碗”困境。

因此,TPP提出的整合考量有其吸引力。

但柯克的设想在实践中也可能意味着,区域内的发展中国家将接受美国等发达国家国内贸易政策的部分规则,并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做出重大让步。

就区域自由贸易而言,TPP之外,“10+3”和“10+8”是目前路径相对清晰的两个FTA方案。前者试图通过整合中国-东盟、韩国-东盟和日本-东盟这三个“10+1”FTA,来建设自由贸易区;后者的前身是“10+6”安排,日本于2005年提出在东亚峰会(即“10+6”,涵括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基础上建设泛亚洲自由贸易区。

美国对“10+3”设想没有表示兴趣,而直到2010年7月21日,东亚峰会才正式接受美国和俄罗斯为其成员国,“10+6”由此扩容成“10+8”。TPP的提出,无疑使格局更为复杂。

不过,虽然美国不喜欢“10+3”,但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对《财经》记者分析,实际上“10+8”、APEC和TPP是三个重叠的框架,从奥巴马总统对APEC和“10+8”同等的重视程度来看,美国尚不肯定最终哪个框架将主导亚太发展进程,而其它国也都在互相试探和调试。

TPP搅局

APEC峰会热议的TPP最初是由四个规模不大的经济体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早在1998年,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和新加坡就希望通过缔结优惠贸易安排(PTA)来推动APEC内部的贸易自由化。2002年,新加坡、新西兰和智利宣布启动“太平洋三国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谈判,而美国在“竞争性贸易自由化”理念的指引下将主要精力放在双边FTA,并没有加入谈判。2005年,文莱正式加入PTA,形成了P4。

P4的成立是推崇自由贸易的太平洋周边国家对多哈会谈和APEC“茂物目标”(1994年,APEC茂物峰会提出,发达成员在2010年前,发展中成员在2020年前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编者注)多年努力未果而另起炉灶的一种激烈反应。由于其缔约国经济总量不大,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直到2008年2月,美国重新将目光放到了TPP上, 宣布加入即将开始的有关投资和金融服务业的谈判。2009年,美国宣布正式加入谈判,TPP才重新引起了亚太国家的关注。

到目前为止,和美国谈判的八个国家(即澳大利亚、秘鲁、越南、马来西亚和P4国家――编者注)的贸易额只占美国全部出口额的约6%。美国东盟商会会长弗里德曼(Alex Feldman)告诉《财经》记者,曾经有参议员提出要建立美国东盟自贸区的议案,但是奥巴马政府表现出对TPP更高的热情,因为“它正好是奥巴马总统喜欢的亚太区域内的多边贸易机制”。

奥巴马心仪TPP并非偶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教授萨利(Razeen Sally)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说,政府并没有提倡自由贸易的传统,他们追捧TPP不是纯粹为了推行自由贸易; 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回应国内对政府没有好的亚洲政策的指责,另一方面,他们喜欢TPP这个概念。

和过去签订的双边自贸协议相比,TPP包含的是“亚太地区”和“多边”的概念。由于小布什政府忽视亚洲形成的制度真空和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治理可能的失灵,让东亚区域合作迅速发展,而一个伴随着地区大国崛起,且闭合的东亚合作、对美国来说非常不利。

亚太是当前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被广泛认为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美国不可能接受在这一区域的经济合作中被边缘化。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李侃如(Ken Lieberthal)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再三强调,美国是一个亚太国家。夏威夷大学东西方研究中心主席莫里逊(Charles Morrison)教授对《财经》记者表示,美国曾经漠视日本、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崛起,现在意识到这些国家将改变世界的秩序并且产生新的规则,因此要和亚洲一起制定规则。

抛开地缘政治不谈,美国提出的TPP在推进贸易自由化上,看似有一定的吸引力。亚太地区目前有175个优惠贸易安排(PTA),而美国在亚太地区只与七国签订了FTA,如果达成TPP的“基准协议文本”,就避免了和各个国家逐一谈判。不仅如此,如果TPP的会员国不断增多,最后涵盖大多数APEC国家,就可能由此形成亚太自由贸易区,绕过停滞不前的多哈谈判。

开放多边主义的两面

从经济角度来讲,TPP鼓吹的开放多边主义没有绝对的优劣利弊。市场在全球多边的范围下最大,配置资源的效率最高,福利也可最大化,因此开放多边对全球各国都有利益。

南开大学APEC研究院2010年12月出版了《亚太经济发展报告》。报告就地区主要国家以不同形式、不同顺序加入TPP后的效果,做了一个模拟计算。报告表示,如果美国、澳大利亚、越南和秘鲁参与P4国家的扩张,在2015年完全消除贸易壁垒,则其总体的出口比例将增加,其中越南出口增幅最大,而美国、新加坡得到的福利变化最多;日本和中国将遭受贸易条件恶化,GDP下降和净福利损失的影响。

报告提出的另一种情况是,日本加入TPP而中国不加入,且所有国家在2015年前全面消除贸易壁垒,则整个贸易自由化规模显著扩大,日本得到的福利大于其他所有国家,同时,越南的进出口扩张最多,中国的各项指标将恶化。

最后,如果中日都加入TPP,且所有国家在2015年前全面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则各个国家都得到好处。不过,发挥比较优势会明显影响各国的一些产业,所以最后一种情况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然而,仅从开放多边主义美好愿景出发来判断TPP利弊是远远不够的。

至今为止,TPP已经达成的具体条款尚未公布,已有的报道表明其大致包括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竞争政策、争端解决机制、劳工、环境合作协议等内容。在外贸条款中加入劳工和环境方面的内容是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时作出的承诺,这对亚太的发展中国家形成极大的挑战。

在最后一轮利马谈判中,更激进的内容甚至包括取消对国有企业的补贴。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俞建华在今年11月7日举行的APEC吹风会上表示,该条款门槛很高,由于中方没有参与不便评论,但对能否达成一个标准仍拭目以待。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教授贾斯戴勒(Peter Drysdale)对《财经》记者说,TPP最初的承诺是一个包容性的、高度自由化的区域经贸协议,它承诺解决签约国国内的监管问题,并简化加入组织的谈判条款。不过,就现在的形势,一对一的谈判方式,越来越多的不能妥协的例外来看,TPP谈判并不那么容易。

除了日本以外,美国还敦促加拿大、韩国等国加入TPP谈判。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中心学者司各特(Jeffrey Schott)曾任职美国财政部,并参与乌拉圭回合谈判。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司各特强调,和传统的FTA聚焦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同,TPP将更多关注各国国内关于贸易和投资的政策,即所谓的“边境后问题”(behind border issue)。

他的研究表明,美国在选择潜在的TPP谈判国时遵循四个标准:国内政治、经济政策、该国改革的承诺以及外交政策。即使各国在政策层面有相同的理念,在现实层面还有各种具体的问题,例如日本在农产品自由化、服务市场准入、竞争政策,以及韩国在牛肉、汽车及零部件进口问题上均会受到来自国内利益集团的压力。而在美国国内,由于对外贸易的立法和决策权归属国会,奥巴马政府尚需取得“贸易促进授权”才能使谈判结果生效,而就国会目前的分裂形势来看困难重重。

“10+3”遭遇挑战

TPP作为一个排他性的多边体系强力介入,撬动了亚洲已有的贸易规则和架构。长期以来,“10+3”安排就是被寄予厚望的亚洲区域经济合作途径,也是最为中国青睐的方案。然而,一旦日本加入TPP,在亚洲一体化路径选择中,“10+3”方案必然会边缘化。

日本自鸠山由纪夫政府以来,一直没有找准自己的外交政策定位,首相频繁更替,更使得政策左右摇摆,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加入TPP,还是推动中日韩三边FTA,继而落实“10+3”方案之间表现矛盾。《财经》记者接触的多数分析人士认为,日本既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中国参加的TPP,又迫切希望通过与美国的政治经济全面合作来遏制中国的崛起。

今年以来,日本的态度开始向TPP倾斜。虽然今年5月中日韩三国启动了三边FTA官产学研究,但没有实质进展。相反地,野田政府在11月11日宣布参与TPP谈判。

《财经》记者采访过的多位中国官员和专家均认为,中国目前加入TPP的几率较小。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海龙在本次APEC吹风会上称:美国设立的目标太高。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的判断是,中国加入TPP的难度不亚于当年的入世谈判,如果参与TPP谈判,中国需要了解清楚自身的瓶颈和命脉,考虑好能够让渡的和利益。

当然,日本加入TPP谈判,并非即刻意味着“10+3”设想的终结。

农产品问题一直是美国和日韩自由贸易谈判的主要障碍。今年8月,韩国和美国签订了FTA,韩国在一定程度上把农业问题压到了次级层面。但在日本国内,尤其是东日本大地震后,东北地区农民向政府施加了巨大压力,日本政界在这一问题上也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国内的争论将给宣布加入TPP谈判的野田政府施加很大压力。

日本的TPP谈判不会一帆风顺,而“10+3”谈判也可以涉及TPP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和太平洋研究所所长李向阳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中日韩三边启动FTA谈判,可能会将TPP中涵盖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等议题容纳进去。他说,知识产权保护是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在亚洲经济合作中的一个优势,日本不会把这个优势放到规则之外;此外,联合国层面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规则正在制定中,日本是气候变化议题的主要推动者,中日韩三国相互毗邻,中国沙尘暴、水污染都会直接给日韩两国造成损失,“10+3”较之TPP可能会更关心环境问题。

目前,“10+3”谈判中的主要经贸障碍在于:中国的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长期受国家产业保护;而日本和韩国的农业经济总量小、生产成本高,难以抵御中国农产品的冲击。

张燕生建议,中日韩三边谈判没必要遵循TPP采取的、西方国家偏好的一次性谈清所有问题的方式,而应采取分阶段谈判的办法,暂时搁置敏感议题,即便因此形成反复庞杂的各类标准,最终也可以归纳出一些最基本的规则。他认为,这也是最开放的路径,有助于消除谈判中的阻力。

此外,TPP的介入也可能改变东盟对“10+3”方案的态度。

东盟国家由于担心被边缘化,一直主张以“10+1”的方式推动亚洲经济合作,在“10+3”问题上态度消极。但如果TPP得以顺利成形,将极大地削弱东盟在亚洲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TPP创始国包括东盟成员国新加坡、文莱以及大洋洲的新西兰和南美洲的智利,不是以东盟为基础。东盟国家要加入TPP,就不能以一个整体,而只能以个体身份加入。较之“10+3”安排,这对于东盟而言更加不利。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日韩三国目前都在强调东盟充当合作剂或桥梁的作用,东盟也乐于在三方间获取自身利益。

虽然就经贸条款、谈判方式和东盟的反应而言,TPP和“10+3”哪一个更符合日本的利益、更有效尚待观察,但中日之间战略互信的缺乏,是“10+3”谈判公认的最大软肋。

2008年金融危机促进了中日韩三边合作。三国领导人在当年12月首次在“10+3”框架外举行首脑峰会,并决定每年定期会晤。但由于缺乏政治互信和足够的经济动力,中日韩离签订三边FTA还有很长的距离。

李向阳表示,亚洲经济一体化中一直存在主导权问题。虽然各方一直有意回避,但回避不等于不存在。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后,主导权的争夺将变得更加激烈。这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日美对中国都存有一定的戒心。

最终需求困境

亚洲区域市场面临的一个深层次问题是内部市场缺失。

长期以来,亚洲新兴国家的共性是储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的《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11)》显示,亚洲国家消费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65%下降到2008年的47%,而欧美国家在2008年前后则保持在60%左右。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亚洲生产的产品大多数出口到欧美地区。亚洲开发银行(下称亚开行)当年的一份报告表示,2006年东亚地区(此处涵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这东北亚五国,以及东盟十国和东帝汶)67.5%的出口商品其最终需求在区域外(其中美国21.5%,欧盟21.7%,其他24.3%),区域内的最终需求只占出口商品总数的32.5%。

受危机影响欧美需求减少,亚洲的出口增长放慢。由于区域货币随着美元量化宽松政策相继升值以及国内劳动力生产成本上升,其产品的价格在世界范围的竞争优势正在减少。

因此,一个合理的自由贸易安排不仅应当减少内部贸易壁垒,带来“贸易创造”,更应该有助于发展区域内部市场。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日本为头雁的“雁阵模式”随着日本经济的衰退而瓦解,经济危机后的中国经济表现出强劲的活力,促进了东亚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分工组织结构。随着零部件和中间品贸易的增多,产品生产被分为多个生产环节,由多个东亚国家协助完成,从而自然地形成了由日本提供技术和核心零部件,中国组装和出口,其他国家进行中间过程加工的亚洲生产网络。这种经济模式让各经济体之间成为平行结构,以外商直接投资以及零部件和中间品贸易为纽带,就像竹子一样“一节一节地长高”。亚开行在2003年的一份报告中称其为“竹节型资本主义”(bamboo capitalism)。

贾斯戴勒对《财经》记者表示,如果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TPP,必定意味着东亚自然形成的生产网络和产业链的解体,而在亚太区域形成更大的新的生产网络。从美国所制定的“五年出口倍增计划”以及奥巴马所倡导的“绿色增长”目标看来,美国希望通过在清洁能源、互联网等方面的科技优势塑造和参与亚太新的增长模式。

但TPP在将美国这个亚洲传统意义上的出口对象国纳入区域经贸体系时,却难以改变亚洲国家缺乏内部需求的现状。

美国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经济系教授蕾切尔・麦克科隆(Rachel McCullogh)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甚至表示,奥巴马政府推动TPP的初衷主要是为了实现其五年内出口翻番的目标,并兼顾协助美国跨国企业完成进一步产业转移的任务。她说,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制造业会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美国需要和这些国家达成区域性合作框架,将其纳入美国的产业链。

就“10+3”安排的核心――中日韩三国而言,近年来日韩两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都在显著上升。2001年至2010年间,日本对华贸易额占日本外贸总额的比重由11.8%上升到20.7%;2001年至2009年间,韩国对华贸易依存度由10.80%上升到20.53%。不过,同一时期,中国对美欧的贸易依存度也在不断攀升。《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11)》就明确表示,中国扮演了东亚地区产生枢纽网络的角色,就东亚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失衡而言,从“属地”看,贸易顺差来自生产链末端――中国,从“属权”看,来自东亚生产网络内所有国家。

因此,李向阳认为,中国切实推动“10+3”,最主要的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第一个转变就是需求结构的转变,从原来的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转向依靠扩大内需,如果中国能真正实现这种转变,形成一个内需和对外贸易大致收支平衡的经济结构,区域外国家的干扰就不会成为一个问题。美国和欧洲之所以能够影响亚洲一体化进程就是因为整个亚洲依赖于外部市场,中国的发展也需要依靠欧美市场。

张燕生和萨利都对中国发展内需的前景表示乐观。张燕生认为,中国国内市场庞大,虽然目前消费产品整体档次偏低,但内需增长速率曲线相对于欧洲更为陡峭,当外需增长趋于平缓时终将转为内需。最终市场问题只是历史的某一阶段,从前瞻角度来看亚洲不仅是供给中心,也是全球需求中心。

萨利也认为,新兴市场大量的中产阶级为世界贸易提供了很大的市场,但是新兴市场本国的贸易保护措施让这些国家没法像市场希望的那样快速增长,所以新兴国家一段时间还是需要依靠西方国家作为终极产品市场。但是十年以后情况就不同了。那时候中国的GDP翻倍,有一个足够大的中产阶级来消费终极产品,巴西、印度也是同样情况。

pta行业调研报告篇9

0 引言

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简称辽化)是以俄罗斯原油炼制加工为主的特大型石油化工化纤联合企业,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化纤原料生产基地。近年来,辽化主导产品之一的聚酯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已形成了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综合考虑辽化聚酯产品市场营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确定辽化聚酯产品在各目标市场的基本竞争战略为差别化战略。用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开发品种,发展差别化聚酯系列产品,实现高附加值;同时通过特色化的服务和促销活动,开拓市场,提高市场份额,牢牢把握竞争的主动权。应从市场营销理念创新、体制创新、营销策略和服务创新、人才创新以及激励机制创新等方面保证措施入手,为市场营销战略的实现提供保证。

1 理念创新

1.1 要建立亲情营销理念 亲情营销理念的核心是精确化服务,企业通过建立、拓展、保持、强化对用户的服务,实现有关各方的利益最大化。亲情营销观念强调把用户当“朋友”或“亲人”,而不是“上帝”,通过建立一种新型的亲情关系,把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缩短,通过与用户做“朋友”,而使用户成为企业的永远“朋友”。

1.3 要建立合作竞争营销理念 合作竞争营销理念强调拥有不同优势的企业在竞争的同时也注重彼此之间的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来实现“双赢”或“群赢”。企业不仅采取合作的态度改善与竞争对手的关系,同时企业也开始重视产、供、销的整个价值让渡系统的良好协作以共同创造更多的价值,追求的是整个价值让渡系统的群赢结果,以提高整个价值让渡系统的整体竞争力。

1.4 要建立知识营销理念 知识营销理念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一种新营销理念,它高度重视知识、信息和智力,凭知识和智力而不是凭经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以科技革命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对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对企业管理、企业营销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企业的营销理念也应相应转变,即树立知识营销理念。

2 体制创新

2.1 调整生产布局结构 进行产品主导型的专业化重组,在辽化内部将炼油、化工、化纤产品生产经营分开,上游部分侧重炼油、化工产品以及聚酯原料PX、EG、PTA的生产销售,下游部分专门从事聚酯的生产销售。根据产业链上不同产品竞争情况进行产品生产销售优化,当下游产品市场销售利润率较高,要保证下游装置满负荷生产商品,占领市场,扩大份额;当下游产品竞争过于激烈,销量减少库存增加,但上游原料市场还较好时,在不减少市场占有率的情况下,可停掉聚酯装置,直接生产PX、PTA。

2.2 完善现行销售体制 组建聚酯产品营销中心,统一负责聚酯营销业务。营销中心下设市场部,负责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市场信息管理、产品销售促进、市场开发等业务;销售部,负责产品推销、销售管理、产品售后技术服务、关系管理等业务。营销中心应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市场信息系统,应由信息管理子系统、定货管理子系统、客户管理子系统、库存管理子系统、竞争对手管理子系统、财务结算管理子系统、销售分析子系统、系统维护子系统等构成。

2.3 调整科研开发体制 组建产品开发中心,建立新产品开发组织体系,将分散在聚酯生产厂和研究院的化纤产品技术开发人员集中,进入产品开发中心。一方面生产、销售、研究紧密结合,并且联合国内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科研开发;另一方面,将科研开发向下道工序延伸,选择一些技术开发能力强、织造整理设备完善、有竞争实力的下游配套用户,强强联合,建立“一条龙”科研合作开发体系,形成上下利益共同体。

2.4 改善内部资源管理 建立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和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系统,形成一个共同的平台,以整合企业内部资源。通过内部资源管理,使企业能够记录营销对财务造成的影响、实体投入的内部流程以及通过适应的仓储和运输的实体产出流程。应该能够提供总账、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订单登记、记账系统、营销、物资、采购、产品质量管理以及制造方面的活动[2]。

3 策略创新

3.1 适时把握商机,突出差别化效益 要利用生产销售相结合的优势,组织生产和销售人员深入市场,与客户零距离密切接触,保持着对市场高度的敏感性、洞察力,不断了解产品需求信息,并结合企业实际确定开发题目,提高开发的成功率。要把差别化产品的效益贡献率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在开发差别化产品的同时,产品开发中心要紧密配合公司营销中心大力培育市场、开拓市场,跟踪市场,贴近客户,逐年扩大产销量。

3.2 及时调整营销策略,进行营销策略的创新 在产品策略上,要通过产品创新来引导用户需求,不仅要满足未被满足的现实需求和尚未实现的潜在需求,更要通过营销努力开发出新产品去创造新的需求。在价格策略上,定价时要加大透明度,实现定价因素和定价方式创新,将知识因素、创新成本纳入价格。要进行销售渠道结构创新,推行扁平化,减少中间商的批发环节,可在各目标市场中心城市设立配送中心,通过委托制直接面向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3.3 加大差别化产品市场推介力度,并有针对性地提供特色服务 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用户,做到定期发货;对一些测试手段不齐全的企业,不仅提供产品的测试指标,而且还要帮助他们做一些他们无法完成的测试指标。在一些新产品投放市场的初期,由于用户对质量性能不太了解,在使用时遇到了困难,技术人员主动跟踪在现场,帮助用户对工序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与用户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实施产品的质量改进计划。

3.4 搞好客户关系管理,调整优化用户群 吸引新顾客比保持现有顾客常常要花更多的成本。著名的“80/20”规则认为:在顶部的20%顾客创造了公司80%的利润。也有人把它修改为80/20/30,其含义是:在顶部的20%顾客创造了公司80%的利润,然而,其中的一半被在底部的30%非盈利顾客丧失掉了[3]。因此要把占领高端客户、高附加值产品领域作为营销工作的首要目标,以此避开普通产品价格竞争风险。

4 人才和激励创新

①全公司上下都要提高对营销人员素质要求的认识,调整和完善营销人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大力培养通才型销售队伍。

②要选拔一批年轻人到高等院校深造学习现代营销知识,提高水平;定期请专家、技术人员围绕新产品、新客户的主题进行授课,让销售人员及时了解新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主要性能。

pta行业调研报告篇10

今年上半年,我局围绕“谋改革、促发展、稳增长、惠民生”稳步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强化宏观谋划,发挥协调参谋作用

一是全市率先系统性开展“找短板、补短板”活动,出台《北仑区“找短板、补短板、促提升”专项活动方案》;会同区委政研室为区委全委会拟订“关于补短板创优势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实施意见”报告草案。二是完善“十三五”规划纲要并推进宣传,做好专项规划审核和实施。三是争取北仑利益最大化,深化研究制订铁路“平改立”配套工程实施方案,及时沟通铁路部门,谋划研究甬舟铁路线位方案,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开展征迁调查和交通导改工程前期工作。四是推进重大项目谋划,督促形成镇海炼化成品油基地、中营风电旅游方案,推进工业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国家试点、公共实训中心项目等PPP项目谋划落实。五是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完成《北仑区参与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的思考》、《合理进行土地收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建议》、《我区产业基地管理机制建议》等。

(二)抓好项目管理,统筹推进有效投资

一是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实行区域和行业部门双重考核,1-6月区本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8亿元、增长12%,占全年目标53.3%。北仑区(含大榭、保税区)完成381.6亿元,增长9.7%。二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年度安排重点项目133个(建设92个,前期41个),上半年完成投资112.4亿元,占年度计划51%。吉利7DCT(二期)、拓普悬架系统生产项目、澳玛特高精冲床项目、宁波大学梅山校区等8个项目开工,海越丙烯球罐扩建、台化年增50万吨PTA技改和海天中大型二板机塑机项目等10个项目建成投产。中宅矿石码头二期、北仑港区通用泊位改造工程等4个项目有明显进展。三是优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通过简化审批、过程考核、问题反馈、综合协调,实现新开工项目25个,建成11个,完成投资16.86亿元。四是深化企业投资审批服务。上半年,共核准、备案包括镇海炼化算山码头新建原油储罐、信润石化协和码头改建、拓普集团汽车智能刹车系统和电子真空泵等企业投资项目102个,总投资117.6亿元。

(三)完善平台政策,促进产业优化发展

一是政策研究落实。制订《关于扶优扶强支持龙头骨干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实施细则》,建立实施综合评价机制,重点扶持龙头骨干企业。二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实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涉及40家企业共1638万元,海天塑机集团等5家企业获市资金补助,列全市第一。三是培育创建“特色小镇”,申报春晓汽车文化小镇为市级特色小镇,加强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提出优化我区产业基地管理机制建议。四是完善经济运行监测机制,对全区经济运行进行科学分析;推进经济“稳增长”,强化“双底线”指标责任分解落实,落实“用电周报”、重点企业“双预测”机制。一季度区本级GDP增长6.8%,增幅排名全市并列第二,上半年区本级GDP增速为9.6%,位列全市第二。

(四)落实民生实事,推进绿色安全低碳。

一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明显,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建成并于3月19日通车试运营,“五位一体”接驳设施建设完善。穿山港铁路支线征迁工作全面展开,部分节点开工建设。二是推进宜居城区建设和民生实事工程,上半年70个项目完成投资46.7亿元,占全年计划54.9%。继续规范完善外来工子女积分入学制度。三是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信用窗口查询建设。四是开展长输油气管线安全隐患整治,制定《平安护航G20大会战油气长输管道安全保护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建立管线第三方施工许可和备案制度,推进镇海炼化北仑段石油化工管道8.5公里迁改工程和1号原油线及相关管廊带安全隐患整改工程。五是成为全市唯一进入首批省级低碳县(市)试点创建单位。配合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全区共20余家企业拟纳入交易企业名单;编制区温室气体清单。推进新能源建设,我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9.26兆瓦,中营宁波北仑黄龙岗东区风电场、国电宁波北仑穿山风电场扩建等2个风电项目列入省2016年风电开发建设方案。六是强化价格调控和检查。规范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调整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收费标准。清费减负,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自查、审验和管理。完成价格鉴定185件,总值177万元。受理价格咨询、举报投诉53件,立案查处2 起。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做好谋划研究。继续做好重大区域、产业、项目谋划研究。开展“港产城人”融合发展、浙江县域经济排名情况分析、人口发展与教育资源优化布局等重点课题研究。加强各类重大前期项目储备,促成一批重大企业、民生基础设施等项目转化为明年可开工项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做好项目推进。抓好拓普汽车零部件及总部基地、旭升机械汽车零部件制造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推进第三方污水治理、公共实训中心等PPP项目,运用好专项建设资金。开展穿山港铁路全线征迁,争取隧道和特大桥梁实质性开工。协调推进“平改立”配套工程,实现1号原油管线改造工程8月底前开工;开展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征迁,争取年内开工。

(三)做好产业促进。开展部分产业政策绩效评估,研究设立重大项目产业基金。推进春晓汽车文化小镇创建,开展小港装备产业基地“洋工匠”小镇可行性研究,启动龙头骨干企业培育“龙腾”工程企业名单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