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集技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6 13:01:55

分集技术论文

分集技术论文篇1

当前,电厂集控运行模式主要表现为三种模式,分别为分级阶梯控制模式、分散控制模式与综合控制模式。其中分级阶梯控制模式属于一种阶梯型分层结构,分级阶梯控制模式是将整个系统所执行的监控层次与控制层次划分为若干层次,通过层级实现相应工作,其控制模式下,将管理模式进行阶梯化与等级化,能够提高集控运行集约化管理,有助于提高电厂集控管理效率。分散控制模式与传统集控管理系统存在着较大差异,其属于一种分散化的集控模式,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中,对运行超负荷、运行风险等进行分散化管理操作,其控制模式有助于避免系统操作出现事故问题,降低事故影响范围。集中控制模式,即通讯传输控制模式,属于电厂集控运行控制模式中的重要内容,建立于现代通讯技术基础之上,对电厂设备运行控制中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该控制模式安全稳定运行的条件较多,主要包括电厂运行模式数据管理与处理、远程网络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信息技术属于集中控制模式运行的前提性条件,多元化系统接口装置的发展与应用,为保障集中控制模式运行质量提供了可靠支撑。

2电厂集控运行控制模式应用的核心技术

电厂集控运行控制模式依托集控运行技术来实现,即为DCS系统,DCS系统作为一种综合性控制系统,其在提高电厂设备自动化水平,实现能源节约保障系统运行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厂自身设备具备一定的自动化水平是应用集控运行技术的重要基础。当前,在电厂工业生产领域,采取集控运行技术取代传统的单独控制技术,能够更好发挥集控运行技术的自动化与集成化优势。电厂集控运行核心技术为生产线管控技术,生产线管控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借助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电厂生产线中所进行的生产作业执行管理与控制操作,从而大幅提高了电厂作业自动化水平。采取4C技术可以实现对大中型生产线进行实时监督与管理控制,能够有效预防电厂设备运行安全事故发生,对集控运行中获取的信息及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加强集控运行优化操作,从而在提高电厂生产作业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电厂集控运行控制的经济性与有效性。

3提高电厂集控运行模式管理科学性以保障其运行效益

为切实保障电厂集控运行控制模式及应用效益,要求不断革新信息技术,通过深化信息技术提高集控系统运行可靠性,提高信号集中控制能力,降低工作人员负担并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加强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切实掌握集控运行控制模式操作技术,优化资源及技术配置,提高工作专业水平;高度重视操作细节,加强电厂集控运行控制系统硬件与软件维护,确保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4结语

分集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广电技术科技情报

随着我国改革步伐的加快,电视采、编、播技术领域进行了现代化的数字化革命,数字技术给电视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和设备,由于计算机技术在广电行业的应用,专业电视制作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将缩短,电视节目制作的手段、模式、工作流程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广电技术人员必须主动掌握新技术、新设备,捕捉最新的电视制作技术的发展动态,比较各种电视设备的性能优劣、价格高低,深入了解新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情况,为持续发展掌握第一手资料。

一、科技情报工作的步署与实施

电视技术科技情报工作是一项提高业务能力、把握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是开拓视野的有效途径,它将随时跟踪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动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技术依据。科技情报工作包括:收集、管理和情报的分析、研究与提供三方面。

(一)收集

范围:以现代电视技术为中心、相关视听技术为周边,以数字主模拟为辅的现代电视采编制作的技术文献、视听产品等。主要类型包括:技术说明、产品说明、产品操作手册、技术标准、产品宣传品、相关科技工具书、技术期刊、技术会议文献、技术论文以及光盘录像资料等。主要内容包括:音频、视频、计算机技术。收集方法:

1.随机资料。这部分资料是随着买进的设备一起附送的,既各种已引进设备的说明书、操作手册及附本等。

2.订购。每年通过邮局期刊预订或汇款邮购,收集电视技术专业期刊、会议论文文献及各种标准等。

3.索要。通过与厂家联系,直接索要某一产品的详细资料。

4.网络下载。定期上网搜索,访问各个电视技术网站,下载、收集电视技术领域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

5.现场收集。通过参加各种产品展示会、技术交流会,集中收集某一技术领域最新、具有发展性、趋势性的技术资料及介绍。

(二)管理

收集工作在专业范围内开展,分五个部分:

1.验收盖章。每份收集来的资料都必须验收盖章,作为单位财产的标志。

2.登录。每份资料都必须在入藏前登录,包括时间、来源、类型、价格、出版单位等。统计按入藏时间为序,统计所得的报表结果是技术资料财产清单,可作为转手、交接的凭据。

3.分类。将所有资料分音频、视频和计算机三个领域,每领域分不同种类:设备说明书及副本、技术性期刊、图书、工具书、系统图、技术论文、行业标准、产品宣传材料和音像资料。

4.建立查询系统。根据分类,将每一份资料都制作一份检索卡,建立简易方便的查询方式。

5.保管。科技情报工作应由专人负责管理技术资料的整理、分类、清点工作。

(三)情报的分析、研究与提供

这项工作为定期总结、专题服务、资料提供。定期总结报告:以一年或半年为一个终结周期,用报表概括整个电视技术的发展最新动态和预计发展趋势。专题服务根据需要,针对某个特定的专题或领域进行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归纳、分析与终结。为技术人员提供完善的资料查询系统。

二、科技情报工作的实施

科技情报工作是根据技术工作的实际需要,经监委会审批之后,由技术部专人管理,收集各种技术资料、期刊、工具书等。根据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特点,收集技术资料,其中包括设备技术说明书、技术期刊,专业论文、系统图和业务交流录像带等,内容涉及视音频工程、计算机视频技术、网络技术、电子维修和艺术灯光等。

在科技情报的收集方面,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主管部门颁布的技术规范标准、厂家提供的技术支持和用户方进行的技术交流。在管理上,采取现代化微机管理、查询系统,每册书刊在频道的内部办公网络上都具有唯一的登记号,并保存有著者、出版社、价格、出版年月、摘要和备份检索信息,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技术人员查询。

1.验收盖章。每份资料应加盖“科技情报”负责专用章,将技术资料与其他节目资料区分开。

2.登录。每份资料都以唯一的9位数字登录号登录在办公网络上,左4位数为收集年份,右3位数为序列号。并在微机中录入收集时间、来源、类型、技术领域、摘要、价格、出版单位等。

3.分类。资料分为音频、视频和计算机三大领域,每一领域分9个种类:设备说明书及副本、技术性期刊、图书、工具书、系统图、技术论文、行业标准、产品宣传材料、音像资料。

4.建立查询系统。利用现有办公网络的检索功能及与每一份资料都对应电子检索表,只要输入关于所需查询资料的任何一个信息,可以快捷地查询每份资料的内容摘要、备份情况和借阅情况。

5.保管。科技情报站的管理与保管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科技情报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知识,以对资料进行合理的分类与管理。

科技情报工作为员工创造了一个自觉学习业务、集体交流和提高的业务学习环境。科技情报为员工日常技术保障、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提高、系统设备的升级,以及技术交流论文的写作等各方面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大量的专业资料和信息。以前设备说明书由个人保管,时间长了资料一多难免有丢失现象。开展科技情报工作对所有的技术设备说明书和操作手册进行集中的闭架管理,中英文分开保管,注意保留适当的备份资料,有利的保障了设备维护、新来技术人员对设备熟悉的资料要求。每月在节目制作之余,涉及视频、音频、计算机等专业技术方面的技术期刊,为技术人员的业务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信息跟踪服务和资料选择,并为技术人员撰写论文提供了大部分的资料查询。

三、应注意的问题

1.设备技术资料与普通的技术分开管理

普通的技术是满足技术人员的自我业务提高和论文写作的需要;设备技术资料是一个设备一份资料的独立本,丢失后无法补订。

2.互联网搜索

内部办公网的科技情报,专门有一留言板模式的简讯板块,是专为下载互联网上的信息而设。科技情报有一个板块是设置为全体技术人员都有写权的,其他板块只有管理人员才有写权。全体设置写权是考虑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台大,不是个人能完全承担网上业内信息的搜索与发展动态的跟踪工作。全体技术人员都有写权,无论谁在上网时“网”到了有价值的业内信息,把它放到科技情报的简讯上可以共享。

3.管理人员的时间统筹安排

技术制作人员专人兼职,不可能在此项工作上花费大量时间,采取每月月初集中管理的方式。每月月初首先将上月还入的资料整理归架,然后将上月新来的资料登记、入架,最后整理、清洁书架。平日里只需及时在借出资料的电子检索表上标注出借阅人员或去向即可。

分集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比较优势;微观基础;分工;一般均衡

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60(2009)03-0061-05

引言

在现实的国际贸易活动中,发展中国家具有资源和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的优势,发达国家具有资本和技术丰裕的优势,自然形成了发展中国家出口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发达国家出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世界贸易格局。发展中国家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逐渐放弃具有比较劣势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而专业化于低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生产。虽然某些发展中国家按照传统的国际贸易分类标准已经以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为主,但是其出口企业专业化于加工贸易中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环节,仍然依赖廉价劳动力的低成本竞争优势生存,可见原有的国际分工格局并未发生本质上的变化。这一分工格局导致的长期结果是:发展中国家虽然获得了暂时的静态的贸易利益,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即形成了“发展中贫困”现象。因此,长期固守比较优势理论模式的贸易格局,往往会使发展中国家陷入“比较利益陷阱”(洪银兴,1997)。那么,这一比较优势分工格局究竟是如何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如何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突破固有的比较优势分工格局,摆脱“比较利益陷阱”?本文的研究意义即在于:基于两国消费者及厂商的最优决策,探讨两个国家四个代表性生产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的机理,重构比较优势理论的微观基础,据此分析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变动的决定因素,为发展中国家跳出“比较利益陷阱”、实现本国福利增进提供对策建议。

一、相关文献综述

长期以来,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国际贸易和指导国际分工方面处于核心地位,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比较优势理论的鼻祖――大卫・李嘉图在国际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规模报酬不变等假设前提下,构建了比较优势的经典模型:只要两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存在劳动生产率(劳动成本)的相对差异,就能遵循“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进行分工与交换,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相对于他国都有绝对劣势,按此原则进行贸易也可获得比较利益。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原先所依赖的假设前提与国际贸易实践的差距越来越大,众多经济学家试图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加以发展和改进,以更好地解说国际贸易模式。赫克歇尔―俄林突破了李嘉图模型关于劳动单一生产要素的假设,提出了H-O模型,认为各国拥有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每个国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可获得最大的贸易利益。而里昂惕夫实证研究发现:资本丰裕的美国出口的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与H-O定理相悖的结论被称作“里昂惕夫之谜”。国际经济学界围绕“里昂惕夫之谜”做出的各种理论分析,丰富和发展了要素禀赋说,增强了这一理论对国际贸易实践的解释力(张亚斌,2006)。二战后,产业间贸易发展至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远远大于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即出现所谓的林德贸易模式(Linder pattern of trade),这种贸易现象无法由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进行解释。自20世纪70年代起,以Grubel等(1975)、Dixit等(1977)、Krugman(1979,1985)、Grossman等(1989,1990)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新贸易理论”,改变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规模收益不变、技术水平不变和完全竞争等重要假定,将比较优势的2×2×2模型发展为多商品多要素模型,关注产品异质性、规模经济、干中学和研究与开发(R&D)等因素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随着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大规模流动成为现实,产业内贸易、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产品内分工日益普遍,当代经济学界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一系列修正、补充和改进:张定胜等(2003)将交易成本和内生比较优势引入2×2李嘉图模型,运用超边际分析(杨小凯 等,2003)证明了随着交易条件的改进,一般均衡结构不连续地从自给自足跳到只有部分分工的二元结构,然后再跳到完全分工,此时二元结构消失,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是交易条件的改进。洪银兴(1997)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存在局限性,应当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杨小凯等(2001)甚至否定传统贸易理论的四大命题(比较利益说、要素价格均等说、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罗宾辛斯基定理),主张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取代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梁琦等(2002)对此进行了回应,主张新贸易理论并不与比较优势说相悖,比较优势说仍然具有生命力。

从以上综述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李嘉图模型还是H-O模型,都以国家为基本分析单位论述两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上的分工机制,都只论述了在比较优势分工格局下两国所获得贸易利益的存在性,并未在模型中考虑包括消费者与厂商在内的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并未涉及国际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机制,也就无法权衡两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利益得失,无法解释两国企业为何要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来获取自己的贸易利益。可见,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分工的论述缺乏来自微观层面上的理论支撑,仅仅在国家层面上说明了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模式获得贸易利益的可行性。其后关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也多数是基于国家这一宏观层面展开论述,对于两国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形成比较优势分工格局这一微观层面的问题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基于两国消费者效用最优与厂商利润最大化,将技术上的外生差别纳入传统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推导两国实现帕累托最优时的国际市场均衡价格,分析两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利益得失,合理阐释两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的机理,构建比较优势分工实现的微观基础,据此探讨国际分工格局变化的决定因素,为发展中国家突破传统的比较优势分工格局提供科学对策。

二、模型分析

传统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定有两个国家,每个国家都可以生产两种产品,生产每种产品需投入劳动力与资本两种资源要素,每种产品的生产条件都有不变规模报酬。两种产品的生产函数对两个国家都相同,而两国劳动力与资源禀赋却不相同。对于传统的H-O模型而言,国与国之间不存在技术水平的外生差别,却存在要素禀赋外生差别产生的比较优势(杨小凯,1998)。因此,本文基于消费者效用最优与厂商利润最大化,沿用Cheng等(2000)的基本分析框架,将技术上的外生差别纳入传统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法,推导两国实现帕累托最优时的国际市场均衡价格,并据此分析国际分工格局变化的决定因素。即基于标准的2×2×2的H-O理论模型,对生产技术水平不同的两国企业实现比较优势分工的机理进行一般均衡分析。

假定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在国内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不流动;规模报酬不变。国家i(i=1,2)用于生产两种产品X和Y的劳动和资本禀赋分别为Li和Ki,封闭经济条件下国家i中代表性消费者的福利决策问题可表示如下:

可见,国际贸易使得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相对国际价格高于生产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对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自给自足时的均衡价格,低于生产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对技术水平较低的国家自给自足时的均衡价格。因此,生产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对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将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生产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对技术水平较低的国家将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前者将逐渐放弃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生产,专业化于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生产与出口,后者将逐渐放弃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生产,专业化于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生产与出口。

在以上模型中,要素禀赋与技术差别均为独立的外生变量,产品市场及要素市场价格均为内生决定的变量。因此,两国要素禀赋结构与生产技术差别共同决定着国际市场均衡价格,国际分工是要素禀赋与技术差别两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进而可以得到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不一致的结论:劳动力较丰富的国家若生产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相对技术优势超过要素禀赋劣势,反倒可以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资本较丰裕的国家若生产资本密集型商品的要素禀赋优势不如相对技术劣势,反倒可能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结合模型分析可以看到,发达国家的人均资本较发展中国家丰裕,而且发达国家生产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相对技术水平比发展中国家高,故国际贸易使得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国际均衡价格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国际均衡价格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高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进而逐渐形成发达国家生产与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生产与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分工格局。由于一国资源禀赋结构短期内难以逆转,而技术优势则可通过技术模仿与自主创新被后进国家获得,发展中国家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外溢,加快全要素生产力的提升,谋求生产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相对技术优势,抵消要素禀赋劣势的不利影响,即使人均资本低于发达国家,也能实现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从而突破传统的比较优势分工格局,跳出“比较利益陷阱”,实现向发达国家收敛。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我们基于消费者效用最优与厂商利润最大化,将技术上的外生差别引入传统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进行一般均衡分析,推导两国实现帕累托最优时的国际市场均衡价格,重构比较优势理论的微观基础,发现国际分工取决于要素禀赋与技术差别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由于发达国家具有生产资本密集型商品的要素禀赋优势与相对技术优势,故国际贸易使得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国际均衡价格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国际均衡价格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高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进而逐渐形成发达国家生产与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生产与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分工格局。鉴于短期内要素禀赋结构并不会逆转,而技术优势可通过技术模仿与自主创新被后进国家获得,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快全要素生产力的提升,谋求生产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相对技术优势,可以在要素禀赋处于劣势的条件下实现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从而突破传统的比较优势分工格局,实现本国福利增进。

在全球生产网络条件下,中国的出口企业大多专业化于加工贸易中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环节,严重依赖廉价劳动力的低成本竞争优势,直接导致中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出口企业频频遭受发达国家的反倾销制裁,“贫困化增长”的风险日益凸显,有陷入“比较利益陷阱”之虞。这一现实表明,中国长期以来依靠廉价劳动力突出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对外贸易战略已经达到增长的极限,固守比较优势理论模式的贸易格局行不通。因此,中国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技术模仿与自主创新,加快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外溢,虽然在短期内还难以全面缩小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国家之间的差距,但中国完全有可能在某些领域实现重点突破与成功赶超,在当前要素禀赋结构依然处于不利的条件下,突破传统比较优势分工格局,跳出“比较利益陷阱”,增进本国贸易利益。

参考文献:

洪银兴. 1997.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 经济研究(6):20-26.

梁琦,张二震. 2002. 比较利益理论再探讨:与杨小凯、张永生先生商榷[J]. 经济学(季刊),2(1):239-250.

杨小凯. 1998. 经济学原理[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76-281.

杨小凯,张永生. 2001. 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J]. 经济学(季刊)(1):19-44.

杨小凯,张永生. 2003. 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2-35.

张定胜,杨小凯. 2003. 具有内生比较优势的李嘉图模型和贸易政策分析[J]. 世界经济文汇(1):1-13.

张亚斌. 2006. 内生比较优势与中国贸易结构升级[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5-18.

CHENG W, SACHS J, YANG X. 2000. A general equilibrium reappraisal of 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J]. Journal of Economics, 72(1):1-18.

DIXIT A K, STIGLITZ J. 1977.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7:297-308.

GROSSMAN G, HELPMAN E. 1989.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7:1261-1283.

GROSSMAN G, HELPMAN E. 1990.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longrun groh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0:796-815.

GRUBEL H G, LLOYD P J. 1975. Intraindustry trade [M].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KRUGMAN P R. 1979. Increasing returns,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9(4):469-479.

KRUGMAN P R, HELPMAN E. 1985. 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ZK)

Reconstruction of Micro Basis for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A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ZHANG YabinLEI RihuiAI Hongsh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Trade,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9)

Abstract: Based on consumer and manufacturer's optimal decisionmakings, this paper conducts a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the HeckscherOhlin model including exogenous differences in technology and reconstructs micro basi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The study finds that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depends on the combined effect of factor endowments and technology differences. The country relatively abundant in labor can export capital-intensive goods on condition that it has more advantages in technology than disadvantages in endowment in production of capitalintensive goods. In order to avoid falling into “Comparative Profit Trap”, we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speed up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of division of labor according to comparative advantage.

分集技术论文篇4

关键字:企业 创新集成 理论

集成(Integration)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就存在。社会组织是人的集成,机器设备是零部件的集成,生产线是机床、工具的集成。但是,集成作为一个科学概念被人们所认识和明确提出则是近年来的事。企业中的成组单元(GTC)、柔性制造系统(FMS)、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准时生产制(JIT)、并行工程、技术创新小组等都是将各种不同部门的人才、技术等资源有机地集成起来的组织形式或方法。

一、企业创新集成的含义

创新集成就是将集成思想创造性地应用于市场、文化、知识、制度、技术、管理等创新实践的动态过程,即在创新方式上以集成手段为基础,在创新行为上以集成机制为核心,在创新思想上以集成理论为指导。理解创新集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指各种创新的有机集成,因此,创新必然具有系统性。其次,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内部条件的千差万别,组成要素的互相交叉,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必然使创新集成呈现动态性。第三,由于创新系统是由众多的要素或子系统(如市场创新子系统、制度创新子系统)构成的开放系统,系统内各要素始终与外界进行大量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与外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交换与联系使系统内要素以及要素间关系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系统的功能,因此,重整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必须通过创新集成来实现。第四,创新集成使创新系统内各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各创新子系统相互促进与匹配的有机体,因此,创新集成是主动地寻优过程。

二、创新集成的必要性

建立在“创新人”假设基础之上的创新集成,其存在的必要性一方面是各种创新之间的相关性决定的,是创新实践活动深化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是创新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更重要的是“创新人”自身的本质要求。所以从“创新人”假设的角度对创新集成的必要性予以分析。

创新集成是“创新人”自身的本质要求。作为“创新人”,它是有头脑、有思想、有灵魂的,这必须靠文化创新来实现,文化创新相当于“创新人”的大脑,赋予“创新人”新的思想、观念及意识,指导“创新人”的各种创新活动。

“创新人”要创新,必须要寻找创新的出发点与切入点、立足点与归宿点,因此,市场创新相当于“创新人”的双脚,这要求“创新人”两脚踏向市场,及时发现问题,寻找市场突破口,大胆进行市场创新,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站稳脚跟,同时通过不断的市场创新,找到自身的理想归宿。

“创新人”要实现其内在需求,就必须协调处理好文化创新、市场创新、知识创新、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关系,使其成为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而这正好可以通过创新集成的功能来实现,因此,“创新人”假设是创新集成的理论基础,创新集成是“创新人”实现其理想的内在要求。

三、企业集成创新的三个驱动因素

1、技术的复杂性是集成创新的驱动因素之一

技术的复杂性是指技术专家无法单独理解和掌握,并在特定的时空内无法详尽表述的技术。一项技术包含的知识和技能越难以掌握、融合的学科越多,该项技术的复杂性程度就越高。Narayanan,V.K指出,技术环境是动态演化的,如今技术变化的速度更快也更普遍了。变化遍及各行各业,使各行业的企业所面临的技术环境更加不确定。从某种程度上说,市场上的每一种产品都是一系列不同技术的集合体。当然,所有这些组成部分都能被分解为更专业的技术。为了生产所有这些部件,将他们集成到一个个人计算机中并推向市场,需要制造、营销、销售和获益等一系列相关技术。在技术开发过程中,企业有的擅长一种核心技术,有的擅长技术集成。

2、知识衍生的复杂性是集成创新的驱动因素之二

21世纪是基于知识的信息社会,知识转换的速度以及周期长短决定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社会资本聚集的速度。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企业技术优势与知识共享或者知识分配密切相关。但知识的衍生机制又是很复杂的。在知识衍生进化过程中,从简单到复杂、从混沌中体现有序性是一般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充斥着正反馈与负反馈,二者相互交叠,错综复杂,以至于整个过程的饱和性、多态性等非线性特征十分明显,并由此诞生了种种不确定性。

3、竞争环境的加速动态演化是集成创新的驱动因素之三

进入21世纪,竞争的领域越来越全球化,全球的竞争者都能参与许多技术的竞争。它们带来不同的假设和竞争模式,使竞争者的种类多种多样。竞争的范畴不仅限于市场,而且还拓展到了组织范畴。世界各地的组织都有不同的惯例、规则和方法,全部将它们掌握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全球化使得竞争领域更加复杂,更加不确定和更加动荡。时间紧缩也提高了对竞争响应速度的要求。因此技术出现阶段加快了,产业一旦形成,就迅速成熟起来。

四、创新集成的意义

1、创新集成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传统的分解式思考问题方式,有利于人们树立系统性的思考方式,从而从整体上去把握问题,促使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

2、创新集成有利于促进创新理论研究的深入。创新集成同其他创新理论不同,它不是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创新研究,而是以“创新人”假设为基础,以系统理论及集成理论为指导,着重研究市场、文化、知识、制度、技术、管理与方法创新和手段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界定创新集成的原则,研究它们之间的集成类型、特点及机制,揭示创新集成的内在机理,进而构筑创新集成的理论体系。

分集技术论文篇5

科技档案是指在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照片、影片、录像、录音带等科技文件材料。2010年以前,由于信息传播速度、信息量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都落后于今天,全国各地的科技情报研究所都是使用人工的手段从科技档案中收集情报,然后再对数据进行筛选、去重、统计,这种方法既费时又费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字档案平台、科技报告系统的兴起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科技情报研究部门对信息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人工检索数据、筛选数据的方法必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利用算机技术自动地对数据进行检索、处理和分析。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完全用计算机代替科技情报研究人员进行情报分析工作是不现实的,因为很多情报的判读需要科技情报研究人员常年累积的经验,计算机可以做的是在最大限度上用计算机代替人工做重复性的工作。此外,情报领域与计算机领域有一定距离,情报研究人员往往不懂计算机技术,甚至对软件的使用都感到棘手。针对上述实际需求,需要开发一个无监督的系统,该系统可以按照需要自动采集数据,并可以对数据进行去重、分析。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计划在钱学森提出的综合集成研讨方法指导下,基于数字档案平台、科技报告系统等数据库设计建立一套以人为主,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综合集成,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智慧情报系统,从系统的物理构成来看,包括三部分:一是由参与情报解读的专家组成的专家体系;二是由为情报工作人员和专家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组成的机器体系;三是由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组成的知识体系。从情报分析过程来看,该系统包括三部分:一是基于专家体系经验判读的定性情报综合集成系统;二是基于数据采集处理工具的定量情报分析综合集成系统;三是从定性情报到定量情报的综合集成系统。总之,该系统的建设不仅需要建立由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专家组成,具有能面对复杂巨系统问题所需要的合理知识结构的专家体系,而且还需要设计开发能够有效处理海量数据的工具,实现信息的高效采集与精确分析。从技术构成分析,归类能力、关联性分析能力、辅助解读能力、报告辅助生成能力是该系统应具备的几大核心能力。

文章将主要运用信息智能检索、数据统一结构化、信息抽取、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等前沿的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对各数据库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文本进行处理,实现对海量信息的数据挖掘,完成数据的关键词输入、引文爬取、数据解析分析、统计。最终形成关于学术专题情报报告雏形。

二、学术专题档案情报快速辅助生成系统功能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特征为情报服务过程中数据采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档案数据库和科技报告数据库等结构化信息异构、重复,质量参差不齐,时效性不强,使数据整合成为基础数据资源建设的难点;其次是是如何通过大数据时代高度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充分利用人际网络获得一手数据,并与网络、文献和数据库信息进行整合,也成为大数据环境下数据采集的难点。与此同时,无论何种数据来源,由于数据的价值密度低,数据筛选技术都是关键的技术难题。

本系统通过利用网络环境下的搜索引擎技术、本体库、SVM分类算法、聚类算法和信息筛选技术,构建面向大数据的档案数据库数据、科技报告数据库数据、人际网络数据和信息筛选的大数据采集与筛选工具,为情报服务的数据资源建设提供工具。

(一)系统需求分析

1.搜索需求:互联网数据库信息是情报服务的主要数据来源之一,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数据的获取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工具,但是由于算法本身局限性,普通搜索引擎只能采集到约10-30%的信息,只能完成情报大概情况的收集,不能满足情报检索中查全率的要求,对于查准率也只能满足部分要求,这种现状对于情报服务来说,是对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浪费。本系统需要在普通搜索引擎的基础上通过重点、互动、专业垂直搜索,完成深入的、交互式的、专业的科技情报搜索。本部分的科技情报专用搜索工具是由元搜索系统、重点搜索系统、互动搜索系统、垂直搜索系统和深网接口系统封装在一起构成。

2.大数据筛选:数据库数据具有数据价值密度低的特点,因此,数据的筛选对于情报服务的质量尤为重要。数据来源的广泛性使得大数据难以根据同一标准进行筛选,因而计算机难以独立完成筛选工作。本系统根据研究内容设定采集数据的范围,将采集得到的数据去噪、剔除相似数据后,根据领域词汇距离、情报点关键词录、情报报告关键词录摘录出较具情报价值的信息,力争把以十万计的海量信息压缩到600条以内,同时保存足够的核心信息,并采用人机结合的工作方式,提供专家判读的界面,为数据筛选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3.动态情报跟踪与基于科技主体的社会网络情报需求。搜索引擎完成的是面向互联网数据库数据的静态数据获取工作,然而对于情报服务来说,动态跟踪能够展现情报研究对象的活动轨迹,对于情报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根据社会网络理论,完成科技主体(单位和个人)相互关系的表达,从而确定某一主题下各个科技主体的特征,以使我们能从中找到适合进行情报分析判读的行业专家。本系统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情报采集技术,创新情报采集模式,全面采集由情报所所内人员、行业专家、专业情报员,通过科技情报生产的规范化流程、规范化方法,依照科技情报质量控制体系,在情报分析模型方法库和情报分析方法工具包的协助下,完成情报的分析流程。

(二)系统模块设计

本系统根据关键词并行进行科技报告系统网页爬取与数字档案馆中的科技档案爬取,获取有效的网页信息与档案信息,去重、去噪后得到需要的网页信息与档案信息。对数据进行特定的处理,采用特定的算法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生成需要的图表格式并得出结论。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按照档案情报流程节点的不同,该学术专题情报快速辅助生成系统可以细分为几个大模块:搜索大模块,控制大模块,整理大模块,分析大模块及结论生成大模块。大模块下又可细分为几个小模块。学术专题情报快速辅助生成系统模块划分如图2所示

1.搜索模块:搜索大模块主要有科技报告系统网页搜索模块和数字档案搜索模块两大模块。网页搜索模块致力于在科技报告系统网络上搜索与关键字相关的网页集合,为后续的操作提供初始的科技报告系统网页信息材料来源。数字档案搜索模块是在制定好的数字档案馆中搜索与关键字相关的档案集合,得到与关键字有密切关系的档案集合,为之后的整理分析等工作提供初始的材料来源。

2.控制大模块:控制大模块主要有两个小模块:内存控制模K和线程控制模块。无论是从网页中获取信息还是从档案库中获取信息,系统在获取信息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容量比较大,所以需要内存控制模块来高效的非配运行此系统的计算机的内存,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由于要获取的信息内容十分多,因此采用并行技术进行获取信息的操作。

3.整理大模块:整理大模块主要有科技报告系统网页内容整理模块和档案库内容整理模块两大模块。科技报告系统网页内容整理模块只要是对获取到的网页进行去重,去噪等处理,得到干净、整齐的网页内容。档案内容整理模块是对已经获取到的档案集合进行去重,去噪等处理,获取格式整齐的档案内容,以便进行后续工作。

4.分析大模块:分析大模块主要有科技报告系统网页内容分析模块和档案内容分析模块两大模块。科技报告系统网页内容分析模块是对前边已经处理过的网页信息采用分类,对比等特定分析方法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以帮助后边的模块得到想要的结果。档案内容分析模块是针对之前通过搜索,处理得到的整齐的档案信息内容采用特定的分类,对比等分析方法对档案内容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的结果。

5.结论生成大模块:结论生成大模块主要有科技报告系统网页生成结论模块和档案生成结论模块两大模块。科技报告系统网页生成结论模块使用通过关键词筛选出的网页信息经整理、分析得出的结果采用表格,图表等方式展现给用户,让用户对结论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档案生成模块使用通过关键词帅选出的论文信息经过整理、分析得到的记过采用与网页生成结论模块基本相同的样式,如表格、柱状图、饼图等方式向用户展示该关键词搜索的内容的结果。便于用户进行相关的决策等。

(三)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结构共包括元搜索模块、垂直搜索模块、URL调度器、数据存储器、多线程控制器、源码解析器和数据分析模块,其中元搜素模块主要是对科技报告系统网页数据进行检索;垂直搜索模块主要是对档案数据库进行检索。由于网页数据与档案库的格式差异较大,故本系统开发两个软件分别对网页数据和档案数据进行处理。从系统结构上来说,除了信息采集模块外,两个软件的结构基本一致,都是通过上述模块进行相互协调控制。用户在系统运行初始化时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如检索的最大页数、检索的时间间隔等,然后输入关键词,系统结合上述功能模块就可以脱离人工自动对数据进行检索和处理,最终实现无监督的信息采集工作。

系统的基本流程:在传统网络爬虫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对网页信息进行抽取,将下载下来的数据保存到内存中,与之前的一级链接相同,当内存中的数据超过一个阈值时,将它们输出到本地文件中。

当全部数据抓取下来后,数据被分为网页数据与档案数据,由于档案数据是标准的结构化数据,并且科技档案技术方案的重复率并极低,也不存在大量噪声数据,因此可以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模块对档案数据进行分析。

三、学术专题档案情报快速辅助生成系统的功能实现

文章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使用本系统进行实验,验证本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一是本系统可以实现对档案数据库、科技报告数据库的中文数据采集搜索,可以自动实现对档案、科技报告相关词库的搜索,对相关文献详细信息(包标题、摘要、完成人、完成单位、完成时间、项目名称等)进行搜索采集,对相关文献内高频词汇进行统计分析。二是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类、去噪、去重处理,筛选出较具情报价值的信息,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筛选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清晰的档案文献相关信息统计分析表格。三是系统可以用来搜索某学术领域相关机构、相关专家,还可以对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专家之间的合作关系、专家学术研究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可视化展示。

分集技术论文篇6

[摘要]在构建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依据2003年和2007年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表明:影响我国地区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规模产出、政策环境、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技术支持环境四个方面,且产出水平对竞争力的影响程度最大,技术创新能力对竞争力的影响有所上升;高技术产业地区发展不平衡,集团特征明显,影响各个集团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也不平衡。

[关键词]竞争力;高技术产业;因子分析

一、引言

竞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开始,竞争的思想就一直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随着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补充,以及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理论对国际竞争的诠释,竞争力的研究逐渐走进了主流经济学家研究的视野。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最终将产业层面的竞争力研究摆在了经济学家的面前,在国际竞争中获取国家竞争优势的思想也使得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有了明确的方向。产业作为联系国家和企业的纽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企业是产业竞争的实体,同时,企业规模经济的获得要依靠产业的健康发展,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则以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为保障。因此,许多国家都将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作为政府制定政策的方向和目标,以推动本国在国际上形成具有优势的产业,从而带动其经济发展,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高技术产业作为当今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发展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是当代工业化过程的必要一环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而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对于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各产业发展,从而获取国家竞争优势作用重大。因此,研究高技术产业竞争力,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国内外的很多学者都做了研究,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会长daniel f.burton、maria papadakis、benoit godint、derek braddom和keith hartley分别从政策的制定、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分析框架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而穆荣平、王建刚和于英川、秦臻和秦永和结合我国高技术产业,分别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竞争力指标的因果关系等方面对竞争力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他们的研究有的只讲理论,有的评价指标难以获得,有的缺乏区域比较。

本文在总结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较科学合理并可获得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从众多指标中提炼出四个主因子,并利用因子得分对各省份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分类和比较研究,分析竞争力差异及产生的原因,据此提出相应的提升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二、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1 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是竞争力的两大理论基础。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不同之处在于,比较优势涉及的是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而竞争优势体现的是同一产业的关系。比较优势理论论证了不同国家或地区间产业分工的合理性,竞争优势理论则证实了不同国家或地区间产业替代的必然性。本文根据竞争力理论和高技术产业的特点,从显性竞争力和隐性竞争力两个方面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显性竞争力是竞争主体在一定竞争环境下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体现的是一种外在的现实竞争力,如产业的投入水平、产出水平等;隐性竞争力是竞争主体将其具有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一种能力,体现的是一种内在的潜在竞争力,如产业的发展环境、创新能力等。本文选取了体现这两方面的15项指标,建立了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的选取过程中,既考虑了指标的科学性、可比性、多目标性,也考虑了指标的可获得性。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依据指标体系,我们从《中国统计年鉴》(2004、2008)、《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8》、国家统计局以及国家科技部网站,获得中国内地除西藏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3年和2007年的数据(数据略),并经过加工

本文采用的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是从相关的多指标中提取少数公共因子,用公共因子来充分反映原始变量的信息,并通过因子旋转以及载荷矩阵确定因子的意义,以达到指标降维、凝练信息的目的。同时利用因子得分,可以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和比较分析,这恰是我们解决问题所需要的。

三、实证分析

1 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因子分析。由于15个刻画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指标计量单位不同,我们对原始数据矩阵进行标准化(无量纲化)处理。求出其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根据累计贡献率大于85%及因子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了4个公共因子。为了便于对各因子做出合理解释,对初始因子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分别求得2003年和2007年的正交因子载荷矩阵(见附表1,2)。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2003年和2007年第一主因子在高技术产业产值、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等8项代表产出的指标上具有最大权重,因此将其命名为规模产出因子。第二主因子在高技术产业r&d人员投入强度、r&d经费投入强度及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政府资金三项指标上占有最大比重,这三项指标代表了当地政府对于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视程度,因此将其命名为政策环境因子。这两个因子的贡献率都在70%以上,说明这两个因素是决定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第三和第四主因子,根据因子载荷可分别命名为技术支持因子(国家开发区企业数的多少对当地高技术产业之间的技术支持产生一定影响,全员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也与产业技术水平支撑力度有关)和技术创新因子(新产品销售率以及新产品出口销售率两项指标代表了地区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实力)。只是2003年技术支持因子排在第三,而2007年技术创新因子排在第三,体现了技术创新在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2 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综合分析。根据因子得分f1,并利用各因子贡献率ai对其加权(如公式1)。

f=a1 f1+a1f1+a3 f3+a4f4 (1)

计算各省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结果略)。将得分大于1的分为一组,视其为高技术产业发达省份;得分0~1的分为一组,视其为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等省份;得分小于0的分为一组,视其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对后进的省份。分组结果见表2。再计算每组各因子得分平均值,见表3与表4。

由表2中可以看出,从2003年到2007年,我国各省市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所处层次变化不大,仅有两个省份发生了变化,一个是江苏省由第二集团进入第一集团,成为高技术产业发达省份,另一个就是黑龙江省由第二集团下降到第三集团,成为高技术产业落后省份,其他省份没有变化。由表3和表4可以看出,三大集团在2003年和2007年各因子平均得分的排名均没有变化,特点完全相同。第一集团只有广东和江苏,这两个省的产出能力最强,正是凭借巨大的产出能力,使广东和江苏位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榜首,但是它们的技术支持环境排在最后一位,说明这种竞争力可能缺乏后劲,要维持竞争力必须在技术支持环境上努力;第二集团除产出水平排在第二位外,其他三大因子得分排名均位于三大集团首位,说明处于第二集团的省份具有良好的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策环境、技术支持环境以及技术创新能力,高技术产业竞争潜力大,发展前景乐观;第三集团的省份除技术支持环境位于三大集团中间水平外,其余因子得分均位于末位,表现出竞争力差距,而且,这个集团包含众多省份,说明我国大多数省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不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通过分析,我们得到如下结论:

1 规模产出水平是决定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规模产出水平、政策支持环境、技术支持环境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四大因素在2003年和2007年分别解释了竞争力的88.371%和87.583%。其中规模产出水平是最主要的因素,2003年产出水平对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为59.78%,2007年为61.37%。决定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在目前还不是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但其对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在增大,且贡献率的提升效果明显,从2003年的8.46%提升到2007年的12.32%。这说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整体还处在以数量取胜的初级阶段,还没有进入靠技术创新驱动的高级阶段,但是技术创新已出现良好势头,未来前景乐观。

2 高技术产业发展集团特征明显。在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实态势中,集团特征显著,且呈现出明显的“强少弱多”的局面。从2003年到2007年,各省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所处集团几乎没有变化,仅有两个省份发生变化,一个是江苏省从第二集团进入第一集团,另一个则是黑龙江省由第二集团跌至第三集团。表明各个省份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相对稳定,而且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域集团特征,中东部地区优势明显,特别是广东省、江苏省、北京市和上海市一直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其他大多数省份均处于中等或落后水平。

3 高技术产业发展不平衡。我国高技术产业除地区发展不平衡外,各个集团的不同省份影响因素也极不平衡,并非“一强俱强,一弱俱弱”。例如,广东省2003年和2007年规模产出均排在第一位,但技术创新却由2003年的第13位降至2007年的第21位,而吉林、内蒙古、新疆和海南等省份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都有明显提高。这说明虽然我国大部分省份处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中等或是落后集团,但是各个集团均具有自身明显的特点。总体竞争力和影响因素的不平衡,既可以反映差距,也可以发现潜力。

根据上述结论,笔者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 注重创新,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而规模产出只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的竞争力表征。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产出水平上,说明我们的创新能力还不够,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模式还需要升级。因此,我们一定要注重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各地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不仅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还要提高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能力。对于高技术产业发展较好的省份,应该率先实现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的升级;对于中等和落后的省份,要逐渐进入到技术创新驱动高技术产业竞争实力的高级阶段。

2 依据集团特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特色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集团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处于不同集团的省份应利用其自身优势,有特色地发展当地高技术产业。对于最具竞争力的广东省来说,应该在全国范围内较快实现高技术产业的结构转型,更多地依靠技术研发和创新来提升其竞争力。北京和天津应利用其良好的技术支持环境,充分发挥高质量人力资源优势和北京独有的政策支持环境,率先完成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使得环渤海地区进一步成为重要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基地。以上海、江苏和浙江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应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吸引优秀的人才和具有实力的企业,加速高技术企业群落的形成,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同时注重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陕西和四川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领头军,且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具有非常好的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策环境和技术支持环境。但从2003年到2007年,两省的产出水平明显下滑,技术创新能力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因此,两省应充分利用其良好的发展环境,并充分发挥西安和成都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地区优势产业,建设一流的特色产业园区,成为继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外的另一个重要增长极。辽宁、山东和福建等省份应分别融入环渤海和珠三角等区域发展集团,利用地区人才和环境优势,做好北京、上海以及广东省的广州和深圳等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和承接,从而实现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和优化以及本地产业的升级。对于处于第三集团的省份来说,政府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加大资金和设备投入力度的同时,多制定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政策,发展地区优势产业,利用好其“后发优势”,在关键领域做大做强,加快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使高技术产业对其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逐渐增强。

3 产业协调发展,共同提高。我们必须意识到,高技术产业虽有其自身特色,但它同样具有一般产业发展的特点,因此,各地在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产业之间极强的关联性,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高技术产业需要其他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才能得以健康成长,特别是传统产业、基础产业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在加速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特别注重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从而更快地实现各产业的协调发展;只有相关产业发展了,高技术产业才能快速发展。

总之,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且动荡不定的今天,注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及竞争力的提高,无论对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时机,争取在这场经济危机中,抢得先机,扩大市场,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金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经济研究,1996,(11)

[2]金碚.高技术在中国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工业经济,2003,(12).

[3]jr.danid f.burton.high-tech competitiveness[j].foreign pohcy,1993,92:117—118,120—132.

[4]maria papadakis.the delicate task of linking industrial r&d to nationga competitiveness[j].technovation,1995,5(9):569-583.

[5]benoitgodln.theobsessionforcompetitiveness andnsimpact 0n statistics:the construction of gh-technologyindica-tors[j].research policy,2004,33(8):1217—1229.

[6]derek braddom and kcith hartley.the competitiveness 0fthe uk aerospace industry[j].apphed economics,2007,3(6):715-726.

[7]穆荣平.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初步研究[j].科研管理,2000,(1).

[8]穆荣平.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0,(3).

[9]王建刚,于英川.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4,(1).

[10]秦臻,秦永和.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以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7,(4).

分集技术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东盟出口贸易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基于多边贸易视角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东盟与中国双边经贸合作硕果累累,双边贸易总额以年均约20%的速度增长。2005年东盟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也成为东盟第五大贸易伙伴。但从中国与东盟的竞争关系来看,由于双方都处于相同或相近的经济发展水平层次上,产业结构与出口结构在相当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凭借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生产服装、纺织、鞋类以及组装类电子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东盟商品的主要出口市场集中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而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东盟相近,在一定程度上,仍像东盟国家一样,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市场也主要依赖美国、日本、欧洲市场。经济结构和市场的雷同使得中国与东盟之间相对比较优势较小国际贸易论文,存在着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因此本文基于中国与东盟的竞争关系,以双方十五年多边贸易额数据为基础构建变量,采用VAR模型对中国对外贸易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且首先研究了东盟贸易出口商品要素密集度结构,按照要素密集度对东盟出口商品进行分类,以便详细分析东盟不同要素密集度的商品对中国对外贸易造成的影响以及针对不同类别的产品提出相应的对策。

2 贸易商品要素密集度结构分析

2.1 贸易商品的分类

对制成品进行详细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区分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规模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差异程度进行分类,但是会导致许多类别的产品重复出现,因此这种分类方法不是很明确,很难进行具体的分析。另一种则是按照技术密集度将制成品分为高技术含量、中高级技术含量、中低级技术含量、低技术含量制成品,虽然这种分类较为细致,但没有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利用这种分类方法对东盟制成品贸易状况进行分析就不够合理。

本文主要借鉴Lall(2000)在分析发展中国家制成品竞争力时使用的分类方法,Lall根据研发投入的密集度对产品按照技术构成进行了分类,但使用的是STIC标准,而东盟的外贸数据主要都是HS标准论文开题报告范例。为了分析方便,本文根据世界海关组织编制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HS》),把贸易商品按照HS根据不同的要素密集度分为五类:

1、初级产品(PP)

2、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RB)

3、低科技密集型产品(LT)

4、中等技术密集型产品(MT)

5、高科技密集型产品(HT)

2.2 东盟贸易出口结构变化

表1 近年来东盟贸易出口结构变化

 

年份

初级

资源密集

低科技

中等技术

高科技

1994

2.64

12.44

6.87

6.03

19.14

1995

2.29

10.91

6.28

6.58

19.75

1996

2.08

10.83

5.87

5.99

20.41

1997

1.98

10.96

5.59

5.78

21.04

1998

2.23

11.08

6.31

6.30

24.80

1999

2.01

10.56

6.06

6.36

26.84

2000

2.07

10.99

5.70

5.78

26.51

2001

2.18

11.47

5.90

6.19

24.81

2002

2.05

10.97

5.86

6.65

25.19

2003

1.94

11.48

5.77

7.62

25.10

2004

1.77

11.63

5.36

7.62

24.54

2005

1.65

12.85

4.72

7.62

23.57

2006

1.58

14.17

4.53

7.87

23.09

2007

1.63

13.37

4.70

7.63

23.25

2008

1.15

14.05

4.88

分集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集聚弹性

作者简介:林秀梅(1956-),女,吉林财经大学教授,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徐光瑞(1984-),男,吉林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郝华(1982-),女,吉林财经大学讲师,产业经济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9.0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9-06-03

一、引言

自从马歇尔提出产业集聚具有空间外部性以来,许多经济学家和经济地理学家针对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展开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指出,某些国家的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创造了该国该产业在国际上巨大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得该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1]。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真正参与国际竞争的是一个国家的产业,那些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使得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从而在世界经济和政治舞台上具有支配权和话语权。因此,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是产业的竞争,而高度的产业集聚和强大的产业集群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作为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高技术产业,是制造业中发展最活跃的产业,它不仅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核心动力,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水平和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研究高技术产业的集聚,以及集聚对增长效率、结构升级、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制造业和其他产业的集聚与集群效应,以及集群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我国很多学者从实证角度进行了研究。潘世明、胡冬梅[2](2008)认为,集聚的经济效应可分为外部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吸聚效应、品牌效应以及垄断效应。陈迅等[3](2005)认为,集群内的企业通过技术战略联盟,可共同进行核心技术的研发,从而使得集群的竞争优势在本质上得到增强,形成强大的持续竞争力。张华、梁进社[4](2007)认为,产业集聚对产业区位、产业增长以及区域经济增长将产生积极影响。陈建军、胡晨光[5](2008)认为,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改善集聚区域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地区技术进步,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带来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索洛剩余递增。但是对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的研究尚不多,已有的研究多数是对集聚程度的测算。因此,本文根据测算的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指数,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四个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方程,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以及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揭示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为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持。

二、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研究产业集聚效应,首先应该明确产业集聚程度的衡量标准。关于产业集聚的测度,主要是使用产值、就业人数、销售收入等指标,通过对它们进行不同形式的运算,得到不同的集聚程度度量指标。国内外研究中使用较多的有产业集中度指数、区位熵、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以及EG指数等[6]。相对于其他指数,由Ellison和Glaeser[7](1997)提出的EG指数更加科学、准确地刻画了产业集聚的程度,因此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即使用这一指数来测算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集聚程度。Ellison和Glaeser指出,EG指数>0.05被视为产业集中度高,EG指数

本文选取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与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数之比作为刻画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指标;由于新产品销售收入不仅体现了企业创新能力的大小,而且体现了企业创新产品在市场上的认可程度,因此选取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指标,分析中所采用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是利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折算的1997年为不变价格的实际值;选取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作为衡量产业结构的指标;选取贸易竞争指数衡量高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竞争力,贸易竞争指数为高技术产品净出口额与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之比,该指数大于0表明高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数值越大,优势越明显。

本文的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2-2010年各期)、《中国统计年鉴》(1998-2010年各期)。

三、EG指数及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

经过计算得到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EG指数、劳动生产率、新产品销售收入、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贸易竞争指数(数据略)。

根据我国高技术产业EG指数,知道我国高技术产业存在明显的集聚现象,1997年到2004年,集聚程度不断提高,2004年以后,集聚状态趋于稳定。这种集聚现象是否产生经济效应,集聚对劳动生产率提高、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产业结构升级、贸易竞争优势增强的作用效果如何,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各种模型模拟,我们建立了EG指数与上述四个变量之间的最优拟合模型:

Y1=2.569+108.33EG(1)

Y2=-6.55×106+8.4×108EG(2)

Y3=0.05+1.488EG(3)

Y4=-0.283+3.546EG(4)

拟合方程(1)-(4)中, 代表高技术产业的EG指数, Yi(i=1,2,3,4)分别代表劳动生产率、新产品销售收入、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指数。各方程中的系数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且各方程的拟合优度均在0.9以上。从4个回归方程的检验和自变量的系数可以看出,高技术产业集聚指数对上述四个变量的影响效果十分显著。即高技术产业EG指数每增加0.01,劳动生产率将提高1.08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将增加840万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提高1.488个百分点;贸易竞争指数将提高3.546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式发展,对生产效率、产品创新、结构升级和出口竞争都有促进作用。

为了进一步刻画四个因变量对于集聚指数变化的灵敏度,计算集聚弹性[8],得到劳动生产率、新产品销售收入、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贸易竞争指数的集聚弹性分别为0.85、1.2、0.66、4.4。可以看出,贸易竞争指数的集聚弹性最大,其次是新产品销售收入,这两项指标的集聚弹性都大于1,而劳动生产率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两项指标的集聚弹性均小于1。这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于企业和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贸易竞争优势的增强,比对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四、认识及对策建议

上述分析,揭示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由于我国高技术产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导致了2004年以前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上升较快。而随着高技术产业规模的扩大以及高技术产业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的驱使,除发达地区外,更多的地区也开始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蜂拥而起,一些地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加剧,使得2004年以后集聚水平提升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仅仅是地理上的集聚状态,还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群。

按着波特的集群竞争优势理论,产业集群是一个严密而复杂的有机体,其内部分工明确,竞争与合作并存。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合作必然会使整个集群的劳动生产率和创新能力高于非集群企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增强会导致高技术企业产值的增加,这样便会使得整个行业的产值大幅增加,当高技术产业产值增加的幅度大于GDP的增幅时,经济结构便会得到改善,产业结构实现了优化和升级。同时,由于创新能力的提升使得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增加,从而增强了本国高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竞争优势,最终,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贸易竞争力的提高又会使得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形成良性循环。尽管我国高技术产业还没有形成集群状态,但是集聚的巨大经济效应已经显现出来。特别是集聚对创新能力和贸易竞争优势的增强作用十分明显。由于产业集群比产业集聚具有更大的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我国高技术产业应在目前集聚的基础上向集群化模式发展。

笔者认为,走集群化发展道路,关键在于发挥经济圈的带动作用,因此,建议如下:

首先,各地应积极有效地融入到我国几大经济圈。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环渤海地带、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圈外,以四川、陕西和重庆为核心的陕川渝地区可称为“第四增长极”。该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等具有优势。而东北地区也在大型机械、数控机床和现代运输设备制造业优势明显。因此,各地区应主动融入临近的“高技术产业发达区域”,做好配套产业的承接和转移,实现合理分工、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带动本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增长。

其次,各地应加强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本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创新环境。同时,利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良好发展机遇,吸收有利于本地经济发展的产业,使其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并通过大量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本地高技术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竞争力。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高技术产业是资本、技术、知识和人才高度密集的产业,是高风险、高附加值的产业,其发展不仅需要本产业的努力,更需要相关产业和配套服务业的支持,这就要求各地大力培养高技术人才,发展高端教育和尖端研发机构。同时,大力发展金融产业、物流仓储和网络信息等公共服务业,形成真正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从而应对变化莫测的国际形势。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 潘世明、胡冬梅.论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及其政策含义[J].上海经济研究,2008,(08).

[3] 陈迅、杨守鸿、赵三英.论技术战略联盟框架下的产业集群及竞争优势[J].经济纵横,2005,(01).

[4] 张华、梁进社.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7,(02).

[5] 陈建军、胡晨光.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8,(06).

[6] 乔彬、李国平、杨妮妮.产业聚集测度方法的演变和新发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04).

分集技术论文篇9

【论文摘要】档案的集成化管理是数据的集合、信息的集合、技术的集合、多学科的集合,它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文章在分析档案集成管理的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档案集成管理的对策。

档案工作就是管理档案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各项社会活动服务的工作。国家管理机器的正常运转、民族文明的传承以及经济与社会的进步都依赖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不断介入,档案集成管理应运而生。档案集成管理,就是对传统档案信息中的各要素进行优化重组,形成相互之间的竞争性互补关系,通过竞争冲突,来实现彼此互补匹配的功能。

1档案集成管理的特点

1.1非线性相干性

非线性相干性是集成管理的本质特征,管理的投入和产出不再是一一对应的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呈非线性关系,非线性相干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档案进行管理各环节间的相互作用不再是简单的数量相加,而是相互制约。第二,档案集成要素的非对称性。即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不是呈对称状态排列的,而是在同一集成体中处于不同侧重的状态。

1.2动态开放性

动态性要求我们在集成管理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系统内外环境要素的变化,并且及时调整相关的内容,以保证管理系统的适应外界的变化要求。开放性是指集成管理的运行是全方位开放状的,管理系统可以随时和外界发生能量、物质、信息、知识等各方面的交换。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系统参数进行调整,从而适应环境并随之进化,从而使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运转。

1.3是一种柔性化管理

在档案管理的运作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弹性,是一种人本核心的管理运作方式。管理实施主要是依赖非强制性的软性手段和方式推动。因为在档案的集成中,人的智力和创造性思维是不可缺少的,不管技术和设备是多么的先进,都要靠人去实行和操作,人始终在管理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如果没有档案人员对档案各业务环节的操作,对信息技术的支持,对档案工作的创新性思考,档案集成管理系统将难以运作,档案事业也难以发展。

1.4是基于知识平台的集成管理

档案集成管理,是基于知识平台的集成管理。是在知识平台基础上的信息和数据的集成,将分散的专业知识进行分类、汇总变成具体的、系统性的知识,它是在信息、科技、智慧为代表的知识体系基础上,将人力资源的不同方面、信息管理、信息利用与开发服务等内容有机地协调统一起来,更好的完善档案事业的管理和创新,实现资源的使用和配置最优化和便捷。

2档案集成管理的主要内容

档案集成管理是信息的集成、任何组织的集成、技术的集成和多学科的集成。

2.1信息集成

档案系统信息集成是整个档案集成管理的基础,是在知识平台的基础上,将档案文件与管理中文字、图像、声音、空间、时间等各种信息的集成,同时将信息进行整理、分类、汇总,输入的是分散的信息,输出的是系统的信息。只有在信息集成构建的信息通道基础上,各不同功能的部门、环节才能克服时间、空间以及不同环境的障碍,实现信息的自由流通,各部门才能得以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才能提高档案管理运作整体水平与效益。

2.2人和组织的集成

不论是多么先进的技术装备都是由人来操作和完成的,因此人是系统中最为重要和活跃的因素。首先是对各类人员的协调工作,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只有同心协力,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总体工作目标的实现;其次是实现人与计算机的协调,即保证计算机能更好的为人所用,这就要建立合理的培训和激励机制,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进去意识;最后,培养具有协调性、创造性的企业文化,使我们的活动都遵照一定的文化价值标准,增强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和对组织的融合力。

2.3技术集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种技术联合应用成为现实,档案集成管理同样也需要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的支持,要依靠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硬件条件的支持等等。简单的说档案集成管理就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综合运用。

2.4多学科集成

档案集成管理是多学科的集成,是图书、情报、档案的一体化管理。我们通过对文献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处理,保证文献信息获取、加工、贮存、传递等渠道的畅通,提高文献信息之间的传递效率和利用率;通过网络共建、资源共享等手段,实现信息、信息人员、信息技术、信息设备等各种要素之间的匹配与磨合,为用户提供集成的一站式服务。

3档案集成管理的应用

3.1档案人力资源集成管理

档案人力资源集成管理是指在档案工作中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整套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制度,使人员集成在整个档案集成系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他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不管现代的科学技术多么的发达,人始终是操作和实行的核心。档案人力资源集成管理不但要协调各类人员的工作,还要实现人与技术的集成,人与计算机的集成,以及培养具有协调性、创造性的企业文化。档案人力资源集成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将最优秀的人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在体现员工价值的同时,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二,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培训是企业送给员工的福利,也可以增强员工的专业知识和对企业的向心力,只有专业知识丰富的人才能驾驭高科技航向,只有专业知识丰富的人才能在信息社会立于不败之地。第三,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有竞争才会有动力和进步,要适当的对员工进行激励,鼓励其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3.2档案信息服务集成管理

档案信息服务集成管理是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复杂服务功能集成,是指将分散的资源和服务按照一定的规则链接成一个整体,从而灵活配置所需的信息系统或信息服务流程,它要求建立一个能够集成各种类型的数字资源的统一的检索平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要实现档案信息服务集成管理,第一,要更新观念,用系统的思考方式对待新的档案工作流程。第二,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档案信息服务集成是以网络技术、集成数据环境的实现为前提的。只有当我们掌控了数据、文本、图像和声音的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建立了多功能界面的环境下,信息集成服务才会成为可能。第三,就是要提高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人是一切的主导,再先进的技术都要人来操作和实行,因此要重视人才的培养。

4结论

档案集成管理是信息时代对档案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它真正实现了信息、技术和人的集合和统一,档案集成管理不仅要求对档案文件进行控制,而且还要求在这个管理系统中的要素能够竞争互补,发挥更大的作用与功效;它也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完全数字化的技术基础。只有实现了档案管理集成化,档案工作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宝山.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孙淑扬.档案计算机管理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分集技术论文篇10

关键词: 专业人员 技术档案 管理

中图分类号:R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302-02

专业人员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并积累了大量的技术资料, 这些资料真实地反映专业人员个人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连续发展过程[1]。通过专业人员技术档案,一方面可证实个人的学历、专业技术资格、培训、成果业绩、专业技术年度考核等情况。另一方面则反映单位的业务工作的全貌和整体水平。

1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的收集

1.1建档对象:各类专业人员是个人技术档案形成的主体。以我中心为例,凡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具备初级专业技术以上职称的人员均纳入建档对象。

1.2收集的内容

1.2.1专业技术证书:包括学历证明、专业资格证书、聘书及上岗证。

1.2.2培训证书:培训、进修等取得的鉴定及证明材料。

1.2.3考核:各种考试、考核成绩及年度考核。

1.2.4主要专业技术业绩、成果、论文、著作等。

1.3收集的渠道主要分为实时收集和集中收集两种方式。

1.3.1实时收集:个人日常取得的有关专业技术证明和业绩成果材料,如学历证书、资格证书、论文、专著、科研及培训教育形成的材料等,及时收集。

1.3.2集中收集:集中在年终考核后一次性收集。

2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的管理

2.1根据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程序》的管理要求,每位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建立《人员档案卡》,记录人员的基本信息。学历、职称、专业资格、工作及培训经历、仪器设备使用上岗证等需经中心主任对其确认或授权后才入册建档,确保每位专业人员均符合任职岗位要求,使技术档案完整、准确和规范。

2.2按照专业人员业务材料的自然形成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以每人一卷为单位进行编号,标明姓名,职称及所属科室等,录入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目录。

2.3由于专业人员技术档案材料的种类较多,按照专业人员的业务材料进行分类,一般分为五类:第一类:人员档案材料(人员档案卡);第二类:证书材料;第三类:成果奖励材料;第四类:考核、培训材料;第五类:专业总结、实例论文材料。通过分类,把种类较多的材料理顺清晰, 技术档案就不会显得杂乱无章。

2.4建立专业人员个人电子档案,以便于查阅、借阅、归档和统计等日常工作。

2.5做好保密工作,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一般不能借阅,如因特殊情况需调阅,应征得档案室负责人批准。

3 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1专业技术人员对技术档案认识不足。专业人员技术档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有机体,它伴随着专业人员的职称晋升、培训教育、、业绩成果、考核等个人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过程,不断产生的技术材料,在这些证明材料逐步提交过程中,内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长期以来, 部分专业人员对技术档案认识不足,档案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往往将个人的技术材料自己保留,不按时提交集中归档,经常需多次催促, 致使档案收集归档遇到了较大困难,部分材料因未及时收集或补充,使档案欠缺完整性。

3.2档案管理知识薄弱。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但经过档案专业正规教育和培训的人员很少,专业知识薄弱,档案管理经验不足,且多是兼职,很难专心钻研档案管理的相关知识,简单认为档案工作主要任务就是保管材料,有人员职称晋升、评优等查查资料了事,只要档案不遗失就可以了,这势必会造成档案资料收集不齐全、分类不规范的弊端。

4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4.1领导重视和人员配合。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应高度重视,把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考核,将档案的收集工作纳入的职责范围,并落实到科室和个人,制定出各类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并经常检查档案工作和定期进行考核, 将档案归档情况的好坏作为考核科室及个人指标之一,凡没有按要求而出现少归、漏归的将扣除科室或个人的考核分数,通过这种目标责任制的实施,使科室积极支持档案部门的工作。只要领导重视和专业人员的积极配合,档案人员认真负责,才能更加科学地规范档案的工作程序和管理要求,保证了档案资料的顺利归档。

4.2加强宣传,增强意识。 档案部门要加强档案宣传工作,通过考试、宣传栏多种形式宣传档案法规、档案知识,使全体专业人员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档案意识。只要加深专业人员对建档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科研、职称晋升、论著论文、培训教育等方面取得证明材料,是个人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技术财富,应该把它归档视为自己的职责,只有他们的档案意识提高了,才能与档案员密切配合,按质按量完成归档工作,从而保证收集材料的完整、准确、系统,为技术档案在建立和管理中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

4.3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档案人员首先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档案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这是一个档案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做好收集工作的重要保证。其次,档案人员业务能力要强,为提高档案人员的专业水平,定期安排档案人员参加档案管理专业培训班,通过有计划的专业培训,使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

总之,做好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的收集和管理,为中心全面了解专业人员的业务情况和技术水平, 提供专业人员信息的资源,对促进疾病控制、卫生监测、健康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莫若琦.健全疾病控制机构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的对策与作用[J] . 医学动物防制,2008,24(8):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