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功耗设计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5 11:50:01

低功耗设计论文

低功耗设计论文篇1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线损理论计算的原理,对农村电网进行了全面的线损理论计算在分析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拟定了降损方案。根据拟定的降损方案对电网的各类参数进行了修改,重新进行了线损理论计算。通过对两次线损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降损方案的可行性和 经济 性。和传统的线损分析相比,本文方法具有更为科学、精确、针对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电网进行降损改造和电网规划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ies about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of the line losses, discusses calculation of the line losses for school district poe of reducing losses for nee of reducing losses, through modifying respective parameters of this poparison of the ty of the scheme is validated. Compared e in this paper has of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mathematical soundness exactness pertinence and so on, can provide good reference for reducing line losses and the planning of power network.

KEY WORDS: school district power network ;line losses;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第一章 概论

1.1 电能损耗 管理 的目的和意义

电力 网的电能损耗(俗称线损),是电网经营企业在电能传输和 营销 过程中从发电厂出线起至用户电能表止所产生的电能损耗。而电能损耗率是衡量电力在传输过程中损耗高低的指标,它反映和体现了电力系统的规则、设计、运行和经营管理的水平,是电网经营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降低电能损耗是贯彻“生产与节约并重”能源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加强管理。而前些年电网的发展却滞后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作为电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农村电网,更是到了非改造不可的时候,它直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农村电网负荷分散、接线杂乱、规格不一、管理薄弱等原因,造成农村电网电能损耗偏高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网络布局不合理,供电路径过长,导线截面过小,功率因数低,设备利用率低,计量设备不全,导致管理不善,加之农电 管理体制 不顺,多家管电,导致农村电价远远高于城市电价的情况,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为此,国家投入巨资,提出了改革农村用电管理体制、改造城乡电网、实施城乡同价等措施,以提高电网送电能力,降低电能损耗,降低农村电价,减轻农民用电负担,开拓农村电力 市场 ,繁荣农村经济。经过持续三年多时间的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一个改善的电力网络已呈现在人们面前,全方位的供用电管理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为了达到电网安全、经济地运行,巩固同网同价成果,加强线损管理,降低电能损耗,便是摆在电网经营企业面前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1)降损就是效益。例如,某县电网经营企业年供电量5亿kWh,原电能损耗率降到13%,通过电网改造,加强电能损耗管理,使电能损耗降到10%,一年可节约电能损耗电量1500万kWh,按每千瓦·时电价0.56元计算,一年可节约资金840万元。这个帐人人会算,但是怎样去加强电能损耗管理,便是一个大家值得讨论、研究的课题。要把电能损耗降到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尤其是农村电网经过全面的建设和改造,调整了网络布局,新建和改造了各级电压等级的一大批输配电线路和变电所,将老式变压器更换为节能型变压器,增强了调度、 通信 功能和计量、测量手段,因此,开展一次全面的电能损耗组成状况,找出薄弱环节,从而明确主攻方向,狠抓措施落实,为制定降损措施和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2) 电能损耗理论计算。在计算方法上,力求取值方便,计算简单,实用性强,并能达到较高的准确度。

1.2 电能损耗形成及组成

1.2.1 电能损耗形成

电能的输送过程,如图1-1所示。

图1-1 电能输送过程

电力的传输过程,要通过电力网中的导线和电压器等输、配电设备到用户,由于导线和变压器都具有电阻和电抗,因此电流在电网中流动时,将会产生有功和无功的电能损耗。

电力损耗的大小与流过导线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对同一部分无功功率。这些无功功率除靠发电厂的发电机发出无功外,调相机、电力电容器也向电网输送无功。

1.2.2 电能损耗组成

电能损耗(线损)是输电网络、配电网络损耗电量的总称,它包括技术电能损耗和管理电能损耗两部分,主要计算公式如下

电能损耗电量=供电量(输入电量)—售电量(输出电量)

线损率(%)=线损电量/供电量×100%

线路损失电量,一般可分为可变损失、固定损失和不明损失三部分。

可变损失。随线路、设备上通过的电流变化而变化,既与电流平方成正比,电流越大,损耗也越大。

固定损失。不随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只要设备上接上电源,就要消耗电能,它与电压成正比。在实际运行中,一般电压变化不大,为了计算方便,这个损失作为一个固定值。

不明损失。理论计算损失电量与实际损失电量的差值,它包括漏电及电损失电量在内。

(一) 可变损失

1、 线路上产生的可变损失。

(1) 输电线路上产生的负荷损失。

(2) 配电线路上产生的负荷损失。

(3) 低压线路上产生的负荷损失。

(4) 接户线路产生的负荷损失。

2、 变压器上产生的可变损失

(1) 主变压器的负荷损耗。

(2) 配电变压器的负荷损耗。

在变压器上产生负荷损耗的原因如下。

(1) 由负荷电流在变压器绕组导线内流动造成的电能损失。

(2) 由励磁电流在变压器绕组导线内造成的电能损失。

(3) 杂散电流在变压器绕组导线内造成的电能损失。

(4) 由于泄漏电流对导体影响所引起的涡流损失。

3、 调相机的负荷损耗

由于调相机发出无功功率,因此原动机需要消耗一些有功功率。

(二) 固定损失

(1) 主变压器的空载损耗。

(2) 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耗。

(3) 电缆、电容器的介质损耗。

(4) 调相机的空载损耗。

(5) 电能表电压线圈的损耗。

(6) 35kV及以上线路的电晕损耗。

变压器空载损耗,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 铁心的涡流损耗。

(2) 铁心的磁带损耗。

(3) 夹紧螺丝的杂散损耗。

(三) 不明损失

造成不明损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供电企业必须加强 管理 ,密切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强电能计量监督和营业工作中的抄核收制度、月末抄表制度,和用电检查制度等。

产生不明损失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 仪用互感器配电套不合理,变比错误。

(2) 电能表接线错误或故障。

(3) 电流互感器二次阻抗超过允许值;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超过规定值引起的计量误差。

(4) 在互感器二次回路上临时工作,如退出电压互感器,短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末作纪录,未向用户追补电量。

(5) 在营业工作中,因漏抄、漏计、错算及倍率差错等。

(6) 对供电区因馈电总表与用户分表时间不对引起的误差(抄表时间不固定并不会损失电量,只影响线损计算)。

(7) 用户违章窃电。

1.3 影响电能损耗主要因数

作为一个供电企业,电能损耗(线损)管理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规划、设计、运行与检修的各个方面,还与线路、变电、用电等部门联系密切,电能损耗率的大小与网络结构、传统运行方式、负荷大小、工 农业 用电比重、检修质量、用电管理、表记管理、抄标周期、无功补偿等因素有关。

一、运行方式

电网结构不合理,近电远送;迂回供电;供电半径超过规定,导线截面过细;检修质量不高,裸导线触碰树枝,绝缘子破裂或有放电闪络现象;负荷分配不合理。

二、设备因素

无功补偿度低,造成功率因素低;主变压器、配电变压器容量配置过大,使变压器空载损耗比率增加;电流互感器二次阻抗超过允许阻值,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超过规定值,引起计量误差;电能表校前合格率、准确率、轮换率达不到规定要求。

三、管理方法

没有成立企业电能损耗管理组织、无电能损耗管理专职人员,制度不健全;未全面开展线损理论计算,降损措施不落实;没有按月召开电能损耗分析会议对电能损耗进行分析或分片、分线对电能损耗进行承包等办法。

四、 环境 因素

线路、设备检修无计划,用电检查人员没有经常到用户处检查电气设备、检查电能计量装置以及用户违章用电等情况。

五、人员因素

抄表应定人员、定时间、定线路,月末抄见电量比重越大,线损率越准确。造成电能损耗率不稳的原因,如农业负荷随天气、随季节影响变化大;每年二月是28天,而售电量为30天,造成电能损耗率虚降;用上月下半月电量和本月上半月电量之和代替本月电量的办法,也是造成电能损耗率虚增、虚降的原因。

抄表差错,主要指电能表底码电量和倍率差错、抄核收及大用户电能表出现问题,也有可能运行方式改变、电流互感器变比更换,电能表更换后的漏登记,造成电量不准等。

用逐条输配电线路及逐座变电所计算电能损耗的办法,可减少上述误差。

终上所述,影响电能损耗的因素很多,但关键的一条是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降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挥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上下一心,共同努力,通过各种降损手段,把线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六、建立小指标制度

为了便于检查和考核电能损耗 管理 工作,电网经营企业应建立小指标内部 统计 与考核制度,具体如下。

(1)关口电能表所在的母线电量不平衡率。

(2)10kV及一下电网综合电能损耗率。

(3)变电所所用电指标。

(4)变电所高峰、低谷负荷时的功率因数。

(5)月末日24时抄见售电量的比重。

(6)电压合格率。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本文以 农村 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分析为研究课题,主要进行如下工作:

1、介绍农村电网线损的现状和线损理论计算的原理。

3、从不同角度分析农村线损理论计算结果。

4、根据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降损措施。

5、按降损措施修改电网参数后再次进行线损理论计算,对两次线损理论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降损措施的效果,验证其可行性和 经济 性。

第二章 线损理论计算的原理和和常用方法

2.1 线损的分类和构成

整个电网的电能损耗计算建立在每一电网元件的电能损耗计算的基础上,电网的电能损耗是电网同一时段内个元件电能损耗总和。电能损耗按能否进行理论计算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可以计算的技术损耗,这类损耗可以通过理论计算求得其数值,所以也称为理论线损,它主要包括电阻发热损耗,还包括介质磁化损耗和不明损耗,后者如线路绝缘不良引起的泄漏损耗、设备接地或短路故障的电能损耗。

2.2 理论线损的概念

1、理论线损电量

理论线损电量由下列损耗电量构成:

= 1 * GB3 ①变压器的损耗电能;

= 2 * GB3 ②架空及电缆线路的导线损耗电能;

= 3 * GB3 ③电容器、电抗器、调相机中的有功损耗电能、调相机辅机的损耗电能;

= 4 * GB3 ④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能表、测量仪表、保护及远动装置的损耗电能;

= 5 * GB3 ⑤电晕损耗电能;

= 6 * GB3 ⑥绝缘子的泄漏损耗电能(数量较小,可以估计或忽略不计);

= 7 * GB3 ⑦变电所的所用电能。

2、理论线损率

理论线损率是地区供电局对所属输、变、配电设备根据设备参数、负荷潮流、特性计算得出的线损率。

线损率(%)=线损电量/供电量×100%

式中:供电量=输入电量+购入电量

2.3 线损理论计算所需的资料和参数

1、 线损理论计算时应收集下列资料:

= 1 * GB3 ①变电所和电网的运行接线图;

= 2 * GB3 ②变压器、线路、调相机、电容器、电抗器等的参数;

= 3 * GB3 ③ 电力 网中各元件的负荷、电压等参数。

2、代表日的选取方法

各元件的负荷及运行电压参数是从代表日实际测录取得的,即每一个元件电网的潮流和电压是已知的。代表日一般按下列原则选定:

= 1 * GB3 ①电网的运行方式、潮流分布正常,能代表计算期的正常情况;

= 2 * GB3 ②代表日的供电量接近计算期的平均日供电量;

= 3 * GB3 ③绝大部分用户的用电情况正常;

代表日负荷纪录应完整,能够足计算需要,应有变电所、线路等24小时的供电、输入、输入的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电压以及全天电量纪录。根据代表日正点抄录的负荷,可以为每小时内负荷不变。

2.4 线损理论计算方法

1、线路等元件的电能损耗,应按元件的日负荷情况,可使均方根电流法为基本方法;

代表日的损耗电能A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A=3 ·R·T 10 (kW·h)

式中:R——元件的电阻,Ω;

T——运行时间,对于代表日T=24,h;

——均方根电流,A。

均方根电流 由24小时电流求得:

式中: ——各正点时通过元件的负荷电流,A。

当负荷曲线以三相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表示时I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正点时通过元件的三相有功功率,kW;

——正点时通过元件的三相无功功率,kvar;

——与 、 同一测量端同一时间的线电压值,kV。

2、双绕组变压器损耗电能的计算

(1)空载损耗电能

式中: ——铁芯的损耗电能,kW·h;

——变压器空载损耗功率,kW;

T——变压器运行小时数,h;

——变压器的分接头电压,kV;

——平均电压,kV。

用潮流方法计算时采取接地支路等值的方法。

(2)负载损耗电能

式中: ——负载损耗电能,kW·h;

——变压器的短路损耗功率,kW;

——变压器的额定电流,应取与负荷电流同一电压侧的数值,A。

因I= ,所式可以改写为

式中: ——变压器代表日负荷(视在功率)的均方根值,KVA;

——变压器额定容量,KVA。

(3)变压器的损耗电能

2.5 10kV电网(配网)线损理论计算的方法

2.5.1 配网线损计算方法

配电网络的电能损耗,包括高压配电线损耗、配电变压器损耗、低压配电线(包括接户线)损耗和测量表计损耗等。其计算方法和输电网络一样,但由于配电网络点多面广、线路长、导线型号不一,各台配电变压器及各条线段的负荷资料难以准确掌握等特点,如采用输电网络的计算方法,不仅十分复杂,而且往往无法实现,为此只能采取简化近似的计算方法。

1、高压配电线电能损耗的计算

高压配电线电能损耗的计算采用逐点计算法。逐点计算法就是将配电线路全线按每个负荷点进行分段,求出各段最大电流和全线等值电阻,最后根据均方根电流和等值电阻求出全线的电能损耗。

(1)根据高压配电线路的导线型号,算出各段导线的电阻。

(2)确定代表日变电站出口处的电流值。

根据变电站的负荷记录,查出代表日最大负荷电流 ,计算出均方根电流 、平均电流 、修正系数 ;

式中: ——代表日供电量,k——相同相别,相同变压器容量供电的低压台区数;

N——低压导线根数;

——低压线路首端的最大电流,A;

——相同相别,相同变压器容量供电的各个低压台区的平均电阻值,Ω;

——相同相别,相同变压器容量供电的各个低压台区的负荷分散因数的平均值;

——相同相别,相同变压器容量供电的各个低压台区的损失因数平均值。

4、低压接户线电能损耗的计算

低压接户线涉及到千家万户,不但数量很多,而且导线型号、长度及负荷电流不相同,计算起来比较困难,但考虑到接户线的损耗所占比重很小(一般不超过整个配电网络的1%),可按每一百米低压接户线每月0.5 kW·h进行 统计 。

5、电度表电能损耗的计算

3.2.2 变压器电能损耗的计算

查表得,变压器空载损耗功率 和负载损耗功率 P 为:

=2.1kw

P =1.5kw

变压器额定电流

I = = =1806.4(A)

实测最大电流I 为2500(A)。

查得:照、动合一的三相变压器损失系数为0.4,单项照明变压器为0.2。

1. 变压器有功电能损耗计算如下

(1)变压器空载电能损失 A

A = t 10

式中: A ——变压器空载电能损失 A (KWh)

——变压器空载损耗功率(w);

t——变压去运行时间(h)。

(2)变压器负荷电能损失 A

A = K 10

= K10

= P ( 10

式中: A ——变压器负荷电能损失(KWh);

——变压器负荷时的功率损耗(w);

——三相变压器损耗系数,取0.4;

(3)变压器的总电能损耗 A

A = A + A (KWh)

2.变压器无功电损耗计算

(1)变压器空载无功电损耗

= t

(2) 变压器负荷无功电能损失

= ( K t

(3)变压器的无功电能损耗

= +

式中:I ——变压器空载电流酚数;

U %——变压器阻抗电压酚数;

S ——变压器额定容量(KVA);

S——变压器实际使用容量(KVA)。 S=

式中:cos ——功率因数,取0.7;

则有:(1)求变压器空载时的有功,无功电能损耗

= = =36(Kvarh)

(2) 求变压器负荷时的的有功,无功电能损耗

A = ) t 10

=72.83(KWh)

=

其中, S= = =559(KVA);

代入公式得 = =80.496(kvarh)

(3)变压器总的无功、有功损耗

= + =36+80.496=116.5(kvarh)

因此,变压器年总的无功、有功损耗为:

第四章 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电能损耗

4.1 线路的无功补偿

首先 电力 系统中无功平衡与电压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如果发电机有足够的无功备用,系统的无功电源比较充足,就能满足较高电压下的无功平衡的需要,系统就有较高的运行电压水平。反之,无功不足,系统只能在较低的电压水平下运行。在电力系统中应力求做到在额定电压下的系统无功平衡,并根据实现额定电压下的无功平衡要求装设必要的无功补偿设备。其次无功是影响电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电压是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保证电压质量,即保证端电压的偏移和波动都在规定的范围内,是电力网运行的主要任务之一。从电压损耗的公式 U=(PR+QX)/U可见,在电网结构(R,X)确定的情况下,电压损耗与输送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都有关。而在输送的有功功率一定的情况下,电压损耗主要取决于输送的无功功率。造成电压波动的主要因素,一是用户无功负荷的变化,二是电力网内无功潮流的变化。如果电力网中没有足够的无功补偿设备和调压装置,就会产生大的电压波动和偏移,甚至出现不允许的低电压或高电压运行状态。保证电力网的电压质量,与无功的平衡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无功是影响线路损耗的一个重要因素。

电压质量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降低线路损耗和保证工 农业 的安全生产都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如果大量的无功不能就地供应,而靠长途输送,流经各级输变电设备的话,就会产生较大的电能损耗和电压降落。若无适当的调压手段,便会造成电网低电压运行。相反,当电力网有足够的无功电源,用户所需的无功又大大减少时,输送中的无功损耗也相应减少,用户端电压便会显著上升,甚至出现电网高电压运行。如果无功过补偿,过剩的无功反向流向电网也会造成电能损失。

4.2 配电网的主要无功负荷

输电线路与变压器对对供电性能的影响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下面首先对系统的负荷特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变压器是个大感性负载,有功功率损耗一般可以忽略不计,容量越大其无功功率的消耗就越大,无功功率本身并不损耗能量,它仅完成电磁能量的相互转换,但是在电网传输过程中会造成相应的有功损耗,其产生的电压降也影响电网质量,对用户来说无功电量的增加,会提高用电 成本 [30]。变压器的无功功率损耗包括励磁无功损耗和漏抗无功损耗两部分,励磁无功损耗与运行电压平方成正比,但过电压运行会大幅度增加,过压百分之五励磁无功损耗增加一倍,过压百分之十励磁无功损耗增加倍数难以想象,增加电网对无功补偿的需求。额定电压下励磁功率为变压器额定功率的百分之二。对容量小,空载电流大,负荷率低,运行电压偏高的 农村 电力 网,变压器的励磁功率在电力网无功负荷中所占比重很大,该无功负荷可认为基本不变,且运行时间最长,对其补偿的 经济 性最好,所以无功补偿的首要任务就是补偿变压器的励磁功率。变压器视在功率不变时,漏抗中损耗的无功功率与运行电压平方成反比。

第五章 理论线损降损措施分析

5.1 电力变压器节能

(1)变压器降耗改造。变压器数量多、容量大,总损耗不容忽视。因此降低变压器损耗是势在必行的节能措施。若采用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具有低噪音、低损耗等特点,其空载损耗仅为常规产品的五分之一,且全密封免维护,运行费用极低。S11系统是目前推广应用的低损耗变压器,空载损耗较S9系列低75%左右,其负载损耗与S9系列变压器相等。因此,应在输配电项目建设环节中推广使用低损耗变压器。

(2)变压器经济运行。变压器经济运行指在传输电量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择优选取最佳运行方式和调整负载,使变压器电能损失最低。变压器经济运行无需 投资 ,只要加强供、用电科学 管理 ,即可达到节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每台变压器都存在有功功率的空载损失和短路损失,无功功率的空载消耗和额定负载消耗。变压器的容量、电压等级、铁芯材质不同,故上述参数各不相同。因此变压器经济运行就是选择参数好的变压器和最佳组合参数的变压器运行。选择变压器的参数和优化变压器运行方式可以从分析变压器有功功率损失和损失率的负载特性入手。

5.2 电网无功配置优化

大量无功电流在电网中会导致线路损耗增大,变压器利用率降低,用户电压跌落。无功补偿是利用技术措施降低线损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有功功率合理分配的同时,做到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

无功优化的目的是通过调整无功潮流的分布降低网络的有功功率损耗,并保持最好的电压水平。无功优化补偿一般有变电所无功负荷的最优补偿、配电线路最优补偿以及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最优补偿。由电能损耗公式可知,当线路或变压器输送的有功功率和电压不变时,线损与功率因数的平方成反比。功率因数越低电网所需无功就越多,线损就越大。因此,在受电端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可减少负荷的无功功率损耗,提高功率因数,提高电气设备的有功出力。随着电力 电子 技术的发展,应积极开展有源滤波装置(Active Po)的试点应用。

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和良好的 社会 效益,有效的技术手段是实施需求侧管理的基础,研究掌握好能效技术、负荷管理技术,采用先进技术来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对实现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目标起到保障作用。

改变用户用电方式。主要指负荷整形管理技术,包括削峰、填谷和移峰填谷3种。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以某种方式将用户的电力需求从电网的高峰负荷期削减、转移或增加电网负荷低谷期的用电,以达到改变电力需求在时序上的分布,减少日或季节性的电网峰荷,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还能减少新增装机容量、节省电力建设投资,降低预期的供电成本。主要在终端用户中采用蓄冷蓄热技术、能源替代运行技术和改变作业程序、调整轮休制度。

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主要有选用高效用电设备、实行节电运行、采用能源替代、实现余能余热回收和应用高效节电 材料 、作业合理调度、改变消费行为等。

推广高效节能电冰箱、空调器、 电视 机、洗衣机、电脑等家用及办公电器,降低待机能耗,实施能效标准和标识,规范节能产品 市场 。引导企业采用无功补偿、智能控制技术、变频调速和高效变压器、电动机等节电控制技术和产品,有利于电网削峰填谷、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改善用能结构、降低 环境 污染,提高终端电能利用率。

5.3 电气设备节能

(1)电气布置及接线优化。从电气设备布置而言,尽量将需要散热的设备放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 机械 通风,降低 建筑 物内的能耗;将变压器室等产生大量热量的设备房间与需要配置空调的设备房间的隔墙采取隔热措施。

(2)选用环保节能型设备。a.变压器是主要的耗能设备,降低变压器的损耗是变电站节能的关键。b.尽量利用自然采光,特别是人员巡视、设备 运输 的楼梯间和走廊应尽可能采用自然采光;所有的照明光源全部采用发光二极管。c.选用配置有变频器的风机及空调设备,即采用智能化产品,可根据环境状况自动启动和自动关闭,即仅在设备运行或事故处理的时候才启动,以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

(1)利用自然采光。尽量利用自然采光,特别是人员巡视、设备运输的楼梯间和走廊应尽可能采用自然采光。

(2)选用高效、节能的电光源。光源的节能主要取决于它的发光效率。照明光源的选择,除根据使用场所的需求外,还应根据电光源的显色指数、使用寿命、调光性能、点燃特性等综合考虑。原则是根据不同需求情况积极选用新一代的节能光源,如用电子节能灯替换白炽灯,用高压钠灯、金卤灯替换高压汞灯。

(3)采用高效、光通维持率高的灯具。灯具是对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再分配的装置。衡量灯具的节能指标是光输出比(LOR)(灯具效率)。选用优质高效、光通维持率高的灯具对照明节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采用先进控制系统和策略。采用先进控制系统和策略的节能潜力基于2个方面:a.通常晚间电网电压高于标准电压,至使灯具超功率运行,不仅亮度超标,而且缩短了灯具寿命。b.由于23:00以后的照明需求(特别是路灯照明)急剧减小,可以适当降低亮度水平(符合照明标准规定和要求的亮度),通过对路灯电路进行适当的稳压调压控制,可以节约更多的能源,同时延长灯具寿命。

5.4 照明节能

(1)利用自然采光。尽量利用自然采光,特别是人员巡视、设备运输的楼梯间和走廊应尽可能采用自然采光。

(2)选用高效、节能的电光源。光源的节能主要取决于它的发光效率。照明光源的选择,除根据使用场所的需求外,还应根据电光源的显色指数、使用寿命、调光性能、点燃特性等综合考虑。原则是根据不同需求情况积极选用新一代的节能光源,如用电子节能灯替换白炽灯,用高压钠灯、金卤灯替换高压汞灯。

(3)采用高效、光通维持率高的灯具。灯具是对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再分配的装置。衡量灯具的节能指标是光输出比(LOR)(灯具效率)。选用优质高效、光通维持率高的灯具对照明节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采用先进控制系统和策略。采用先进控制系统和策略的节能潜力基于2个方面:a.通常晚间电网电压高于标准电压,至使灯具超功率运行,不仅亮度超标,而且缩短了灯具寿命。b.由于23:00以后的照明需求(特别是路灯照明)急剧减小,可以适当降低亮度水平(符合照明标准规定和要求的亮度),通过对路灯电路进行适当的稳压调压控制,可以节约更多的能源,同时延长灯具寿命。

第六章 结论

配电网线损的计算分析是一个繁杂的课题,本文以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原理为依据,详细研究了校区地区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线损分析和降损方案,得到如下结论:

1、针对洛阳理 工学 院东区配电网线损分析计算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从线损计算所需数据的收集整理、线损计算的简化算法以及降损措施等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在降损措施方面,提出技术降损是基础,管理降损是关键。在技术方面要加强电网结构的合理性、要注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在管理方面要加强抄核收、计量方面的基础管理,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

2、根据配电网网络复杂、运行数据较多且不易收集的特点,以等值电阻法为模型开发了理论线损的计算程序,并利用该分析配电网理论线损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实际算例表明该算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3、通过典型代表日负荷实测对全网线损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确定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所占的比例,为电网节能降损的制订奠定了基础。配电网通过典型线路和典型台区的实测和计算分析,反映出配网线损存在的问题,用电结构和一单位一表改造对配电线损的影响。

4、本文对洛阳理工学院东区配电网理论线损率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理论上形成了较为科学的降损方案,由于通过计算获得了确实的降损效果,各项措施的效果并不模糊,其可行性和经济性有了定量的分析。

5、与以前定性的线损分析不同,本文克服了以往线损分析简单、模糊的弱点,提出了较为准确、可行的降损方案,为电网发展和科学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通过对洛阳理工学院东区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线损分析和降损方案研究,建议:

1、在线损理论计算方面要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可行的计算方案,确保算法的有效性。

2、由于配电网具有网络复杂、运行数据较多的特点,在电力企业的配网运行中要加大自动化建设资金的投入,使运行数据的收集工作不再是配电网线损计算的瓶颈,也使配电网的线损理论计算和分析更加准确、可靠。

3、在电力企业降损措施的制定中要充分考虑投入与效益的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杨期余,配电网络[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2]吴安官,倪保珊,电力系统线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3]罗毅,丁毓山,李占柱,配电网自动化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

社,1999

[4]丁毓山,俞淳元,线损管理系统及其软件设计[M],北京:中国 水利 水电出

版社,1996

[5]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城市供电专业委员会,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Z],2000

[7]王春生,彭建春,卜水红,配电网线损分析与管理系统的研制[J],中国电

[8]王刚军,王承民,李恒,郭志忠,基于实测数据的配网理论网损计算方法[J],

电网技术,2002,26(12):

[9]鄢长春,张焰,陈章潮,配网网损计算的新方法研究[C],配电网自动化分

专委会论文集,1998:

[10]邓佑满,张伯明,相年德,配电网络重构的改进最优流模式算法,全国高

校第十届电自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1994:

[11]秦守任,宋冶,刘超仁,电力网电能损耗的管理,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2]丁心海,罗毅芳,刘巍,施流忠,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的实用方法-改进迭代

法,电网技术,2000(6):

[13]鄢长春,张焰,陈章俊,陈芯蕊,配电网网损计算的新方法的研究,中国电力,

1999(2):

[14]陈星莺,廖迎晨,单渊达,虞忠年,江卫中,配电网络及低压配电台区理论线

[15]宋文南,张双瑞,王勇,苏宏田,用于降低配电网络损耗的配电网重构算法,

电网技术,24(10):

低功耗设计论文篇2

[关键词]注聚站;设备节点;单耗测试;测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1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006-01

1 注聚节点单耗测试办法研究

以山东力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DJ-33Ⅲ型电参数动态平衡测试仪为测试仪器,配合使用钳形电流表,测试计算确定注聚系统主要不同泵型、不同注聚区域,以及各注聚站及站内各节点的用电单耗。

为了保证注聚节点单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调查某一时点所有注聚设备消耗的功率,同步调查所有正注聚井的瞬时功率。对间歇运行的设备则根据全天运行的时间,折算到1小时所消耗的能量,对所有设备都要进行折算。注聚井管汇和井口油压为聚合物母液和污水混注共同作用形成的,但污水流量、压力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调查注聚地面系统效率时只调查母液流量,污水量不计算在内。

2 注聚站节点单耗测试计算方法

2.1 注聚用电单耗节点的确定

工作原理:清水泵从清水罐吸取清水增压后与聚合物干粉在分散装置初步混合溶解,然后输送至熟化罐搅拌熟化,经喂入泵(或外输泵)增压后再通过注聚泵加压计量后与高压污水计量混合后进入注入井。

分散系统、熟化系统,喂入系统、注聚泵升压系统、管网系统等均为影响注聚用电单耗的因素。因此,我们确定注聚节点为:分散装置、喂入泵、外输泵、清水罐(清水泵和管道泵)和熟化罐(搅拌机)折算单体设备消耗的瞬时功率,并汇总注聚站消耗的总功率。

2.2 计算方法

注聚节点单耗的计算方法:

单井设备消耗的功率Ni:

Ni=I・U・cosΦ/1000 (1)

式中:

I―――电流,A

U―――电压,V

cosΦ―――电机功率因数,小数,一般取0.85,对单体设备,功率因素随着负载变化而不断变化

Qi―――聚合物母液流量,

Ni―――单井设备消耗的功率,kw

注入1立方米聚合物母液消耗的电量称为注聚用电单耗,用Xi表示,kwh/m3。

Xi=∑Ni/∑Qi (2)

单体设备、母液配制单耗计算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用公式(2)分析影响注聚用电单耗的主要因素。

3 注聚节点单耗测试结果

3.1 注聚泵测试结果

经过一系列现场测试,得出结论:

注聚泵单耗为4.18kWh/m3,占76.1%;分散装置为0.132kWh/m3,占2.4%;清水泵单耗为0.343kWh/m3,占6.2%;搅拌机单耗为0.386kWh/m3,占7.0%;管道泵单耗为0.158kWh/m3,占2.9%;喂入泵0.122kWh/m3,占2.2%;外输泵单耗为1.173kWh/m3,占3.2%;孤东油田六区西北部整体注聚用电单耗为5.494kWh/m3。

3.2 注聚泵节点

根据现场检测数据作出不同泵容积效率曲线(图1)、系统单耗曲线(图1)。从容积效率曲线可看出,低频运行时,注聚泵的容积效率较低,而且随着运行频率的增加,容积效率上升,在35-45Hz范围内容积效率最高。一般在20Hz及以下时,频率低则容积效率低。因为在注聚泵设计运行频率为50Hz,低频率运行时,注聚泵的吸液阀和排液阀因泵运转的过于缓慢,导致吸排打开的程度变小,造成容积效率降低。

南殖〔馐允据看,容积效率高,则系统单耗低。反之亦然。虽然两者不是线性关系,但直接相关。容积效率高,实际排量接近理论排量,注聚泵做的有用功多,显然单耗和系统单耗较低。从系统单耗曲线看出:变频器在不同频率运行中,注聚泵系统单耗随着频率的升高而降低,25-45Hz范围内系统单耗较低,并在35-45Hz范围内系统单耗最低,为最佳运行工况区间,当频率进一步上调时,系统单耗则呈上升趋势,与容积效率下降相对应(图2)。

电机运行频率过高时,电机皮带传动效率下降,磨损增加,造成运行效率下降,体现为系统单耗上升。

我们对孤东油田六区西北部94口井进行了测试,计算出加权平均值,得出孤东油田六区西北部注聚泵节点单耗是4.18kWh/m3。通过测试结果计算得出:注聚泵单耗占总单耗的76.08%。

分散装置共4台,测试结果如下(表1):

分别对4台分散装置进行测试,将流量和用电量进行求和后再计算出单耗为0.132kWh/m3,占总单耗的2.4%。

4 结果与讨论

(1)测试节点结果如下:注聚泵单耗为4.18kWh/m3,占76.1%;分散装置为0.132kWh/m3,占2.4%;清水泵单耗为0.343kWh/m3,占6.2%;搅拌机单耗为0.386kWh/m3,占7.0%;管道泵单耗为0.158kWh/m3,占2.9%;喂入泵0.122kWh/m3,占2.2%;外输泵单耗为1.173kWh/m3,占3.2%;得出六区西北部整体注聚用电单耗为5.494kWh/m3。

(2)从注聚节点单耗测试结果看,影响因素主要有分散、熟化、喂入外输、注聚泵和单井等各节点的运行状况,尤以注聚泵对单耗、系统单耗影响最大。

(3)辅助设备如清水泵、排污泵等,采取自控运行,保证设备最佳运行状态,降低单耗。

(4)通过注聚节点单耗分家,掌握注聚站单耗分布规律,当单耗变化可作为分析的重要依据,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低功耗设计论文篇3

关键词:输配电系统,电能损耗,输配电损耗,损耗分配

 

节能减排是我们国家的国策,各行各业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降低电能损耗是电力部门的重要的工作,也是重要的经济指标。本文通过对配电网主要电能损耗设备的电能损耗计算,阐述了如何降低配电网的电能损耗。

1.电能损耗的计算

配电网的电能损耗主要包括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的电能损耗两部分。对供配电系统电能损耗的理论计算是降低电能损耗、加强电能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计算能够对降低电能损

耗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1.1输电线路电能损耗

电力线路的运行状况和线路的电能损耗随时间而变化,如一年内某一条线路的电能损耗,即是若干更短时间段内电能损耗的总和,由电能损耗计算公式可以看出线路的电能损耗与输电线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平方、线路电阻成正比关系,与输电电压的平方成反比关系。

1.2变压器电能损耗

在电力传输过程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都造成功率损耗,因此,配电变压器的电能损耗也包括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两部分。变压器的电能损耗与变压器的空载损耗、负载损耗、空载电流百分比、阻抗电压百分比成正比,与功率因数的平方成正比。

2.输配电损耗分配方法

输电网损耗的分配,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免费论文。已有的研究综合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2.1比例分配法,思想简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将输电网损耗按节点发电或负荷有功大小成正比分配。没有考虑发电和负荷在电网中的相对位置,没有考虑无功对损耗的祸合影响和交易间的相互作用,要人为指定分配给发电方和负荷方损耗的比例。

2.2 MW-MileMethod(简称MWM法)

它基于DC潮流求各交易引起的线路功率,按与被传输功率的大小和路径长度的乘积成正比分配电网损耗。它只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比例分配法无法计及电网结构的缺陷。因此,没有考虑无功潮流对损耗的影响,也没有考虑交易之间的祸合作用。

2.3 微增损耗法(Incremental TransmissionLoss Meth-ods,简称ITL法)

由于ITL在电力系统经济运行中的应用由来已久,因此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方法。其中基于最终潮流解的ITL以边际微增系数)求得的损耗分配结果通常会导致收益盈余口,因此需要做规范化处理以确保收支平衡,同时这种分配方法不具有唯一性。基于ITL积分给出了将损耗分配给Pool中的发电和负荷方的方法,采用分散平衡节点来消除计算结果对平衡节点的依赖性,但需要人为指定负荷分配系数与损耗供给系数,当损耗同时分配给Poof中的发电机和负荷时还需要指定两者的分配比例。

2.4功率分解法(Power DecompositionMethods,简称PD法)

基于电网总损耗表达式或支路总损耗表达式,结合阻抗或导纳矩阵方程(即按电路定理所得的方程)进行推导,以求取以交易有功或发电有功或负荷有功为变量的损耗分解表达式。注入功率着手分解有功注入,得到了有功注入的总和(总损耗)与节点阻抗矩阵及节点注入电流的关系,从而得到将各节点注入功率分解为损耗和负荷的两个分量,数学上这种分解是不唯一的。配电网损耗分配方法原则上与输电网损耗分配方法相似,但配电网有它的特殊性,对配电网损耗分配的研究,目前国内国际研究较少。归结起来,现有损耗分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1.分配比例问题。上面各种方法不能将输电损耗同时、自然地分配给电网中的所有电源和负荷,都必须指定电源和负荷的网损分配比例,难以适应含有Pool.和Bliateral交易的任意复杂的电力市场模式。2.基于电路方程推导的方法对平衡节点的选取具有依赖性,且平衡机不分配损耗;它们缺乏经济学意义。3.反向潮流与分配负损耗问题。在电力系统输电网络中,市场中的任何一个交易都会产生损耗,但在某些情况下,某交易的存在实际上却减少了系统总的输电损耗,原因是这一交易在系统中某些线路上所引起的潮流与这些线路的主导潮流的方向相反。反向潮流是电力系统中的一种客观存在,交易的最终输电损耗分配结果中应当反映引起反向潮流的作用。免费论文。是否真实地反应交易提供反向潮流的情况是评价输电损耗分配方法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反向潮流的存在,损耗分配结果就有可能出现负值的情况,究竟是否应该给引起反向潮流的交易分配负损耗没有明确的说法。

3.减少网络电能损耗措施

减少电能损耗,就是减少线路和变压器中的电能损耗,具体措施如下:1.使无功功率合理分布,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传输,会使功率和电能的损耗都增加,导致电压下降,因此应在受电区域装设一定数量的无功功率补偿设备。目前有借助电子计算机进行无功功率计算来实现无功功率经济调度和随机补偿的,应用比较普遍。2.合理选用电力变压器和使之经济运行,电力变压器的容量不得过大。免费论文。否则,变压器空载或轻载运行,会消耗较大的无功功率。而这些无功功率是由电力系统供给的,既增加了初次投资,也使功率因数降低,电网损耗增加,因此必须合理选用电力变压器的容量。选择的原则是:(1)既要考虑变压器的额定容量足以满足全部用电负荷的需要,又不使变压器长期过载运行,同时在能耗最小的情况下使变压器经济运行。因此,变压器的容量不宜过大或过小。装有两台和两台以上变压器的变、配电所,应考虑有一台变压器发生故障时,其余变压器能满足一、二级负荷的需要;(2)选用的变压器,其容量等级应尽量少,以达到运行灵活、维修方便和减少变压器台数的目的;(3)变压器的经常负荷以大于其额定容量的60%为宜。3.减少电压变换次数每进行一次变压,大致要消耗1%~2%的有功功率,所以应尽量减少变压次数。4.合理布设线路,在输、配电线路的布局方面,应避免对负荷重复或迂回曲折布线,以减少线路中的电能损耗,变压器应尽量放在负荷中心。

4.结语

输、配电损耗分配是电力市场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降低电能损耗也就是节约了电能,既为国家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出了贡献,也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电能损耗不但是电力部门的一项工作,也成为部分拥有自己配电网络的各行业的当务之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推进,必须坚持降低电能损耗。不断采用新技术,利用配网自动化,数据无线远传等先进技术,提高配电网降低电能损耗的管理水平,争创企业更大效益。

参考文献:

[1] 戴彦,倪以信,文福拴,韩祯祥. 基于潮流组成分析及成本分摊的无功功率电价[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 (18) .

[2] 余志伟,谢志棠,钟志勇,黄耀光,钟德成,赵学顺. 多区域电力联营体运行下的输电成本分配[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2, (06) .

低功耗设计论文篇4

[论文摘要]线损是电网电能损耗的简称。线损率是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数,是反映电网规划设计、技术装备和经济运行水平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为此,首先讨论了运行措施,接着分析了提高功率因数、合理配置变压器、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最优运行方式的选择,最后研究了做好电网及设备的经济运行和加大电网设备技术改造力度。

一、引言

线损是电网在输送和分配电能过程中,各设备元件和线路所产生的电能损失,它包括固定损失、可变损失和其它损失。

固定损失是指电网中的设备或线路的电能损失不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它与外加电压、设备容量和产品质量有关。如电网中的变压器铁损,电缆和电容的介质损失,其它各种电器设备和仪器仪表线圈的铁损及绝缘子的损失等。影响固定损失最大的因素是变压器中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即变压器的空载损耗,简称铁损。

可变损失是指电网中的设备和线路的电能损失随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如变压器的铜损、其它设备线圈的铜损和输配电线路的可变损失。影响可变损失最大的因素是流经线路和设备线圈中的电流,它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其它损失是指在供用电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损失。

二、运行措施

运行措施是指通过运行手段来控制整个电网的损失,主要手段有:

(一)电网运行时,环网供电的情况往往是有的,环网供电线路可根据潮流分布原则,找到一个经济功率分点,将功率分点打开,这是很经济的。有时可以调整变电站的变压器闭环运行,强行分配负荷,以达到最经济运行。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时,应根据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曲线确定最经济的运行台数;

(二)充分发挥有载调压变压器的作用,使母线电压保持在额定值范围内:

(三)合理调整负荷,加强需求侧管理提高负荷率;

(四)合理分布电容器,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果;

(五)监视系统的无功电流,及时起、停无功补偿设备,力求做到全网平衡、就地平衡;

(六)由于10kV配网负荷相对比较稳定,可以通过加大导线截面,缩短供电半径,在配网中合理增加无功补偿设备,平衡配网中的三相负荷,加强统一检修,提高检修质量,开展带电作业,减少线路停运次数,保持配电系统的电压质量可以有效地降低线损。

三、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电网损耗

采用合理的无功补偿方式一般采用并联电容器作为人工补偿,包括个别补偿、低压集中补偿、高压集中补偿。采用低压电容器在变电所低压侧集中补偿,或者对电气设备个别进行补偿,可以使无功就地平衡,从而提高配变利用率,降低电网损耗,补偿效果较高压侧补偿好。高压集中补偿主要适用于用户远离变电所,或者是在供电线路的末端,用户本身又有一定的高压负荷时,可以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

配置合适的无功补偿装置首先,应确立合适的无功补偿容量,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尽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例如,可采用无功动态补偿装置来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优化电能质量。

四、合理配置变压器

变压器容量的配置是电网经济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配置变压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要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避免“大马拉小车”现象,不要因容量的不合理而加大电能的无功损耗。变压器容量越大,它空载需要的无功功率越大,经验表明,变压器容量在负荷的65%,~75%时效率最高。因此,对长期处于轻载运行状态的变压器,应更换为小容量变压器;对长期处于满载运行状态的变压器,要及时调整负荷或更换较大容量的变压器;对于空载或轻载变压器应及时停运。合理的合并轻载变压器,例如,对农业排灌用变压器,可考虑限时停轻载、空载,晚上没有用户时停,早晨有用户再送,这样可降低不必要的空载损耗;变压器各相间负荷严重不平衡时,要及时调整,尽量使各相负荷趋衡。

五、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最优运行方式的选择

电力部门可充分利用调度自动化系统、网损在线检测系统、负荷监控系统等完善线损管理手段。如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潮流计算、潮流分析工作。重大方式变化时,及时进行潮流计算,选择最佳运行方式使其损耗达到最小;利用调度自动化系统,制定出各变电所主变的经济运行曲线,使各变电所主变保持最佳或接近最佳运行状态,保证主变的经济运行。

六、做好电网及设备的经济运行

(一)适当提高电网的运行电压。大家知道,线路和变压器中的可变损耗与运行电压的平方成正比.提高运行电压可以降低线损。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来降低线损.但是也只能在额定电压的上限范围内适当提高。

(二)优化运行方式。应根据科学的理论计算决定电网是合环运行还是开环运行,以及在哪一个点开环是与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优化主变运行。使变电所主变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从而降低损耗。

(三)均衡三相负荷。应使配电变压器低压测电流的不平衡度小于10%。因为三相负荷不平衡时,损耗要增加,同时还造成变压器的不安全运行。

(四)合理安排设备的检修,搞好设备的维护管理,降低电能泄漏。

七、加大电网设备技术改造力度

(一)结合不同电网的实际情况,采取电网升压改造、简化变电电压等级、增加并列线路运行(DN装复导线或架设第2回线路)、更换细截面导线、环网开网运行、增设无功补偿装置,采用低耗能和有载调压变压器等措施,降低电网电能损耗。

(二)延伸高压供电至负荷中心,增大导线截面,缩短配网供电半径,减少迂回供电,有计划有步骤地更换和淘汰高损配电变压器,逐批更换老化的进户线,降低配电网损耗。

(三)进一步加大电能计量装置改造力度,降低计量装置损耗,提高计量装置的精度和准确性。

八、总结

总之,降低电能损耗是一个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经济性。尤其是在“十一五”能源规划中,强调提高能源效率,强化公众节能意识,建设节能型社会,这对节能降耗工作将起到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涛,张坚敏,李小平.计划线损率的计算及其评价[J].电网技术,2003,(07).

[2]赵继红.电力系统10kV配网中的线损管理[J].农村电气化,1999,(11).

[3]郭鹏.对线损管理工作的思考[J].农村电气化,2003,(02).

[4]何健,丁侣娜.可视化配网线损理论计算软件的开发应用[J].浙江电力,2002,(03).

低功耗设计论文篇5

关键词:线损,方法,措施

 

线损是电力网电能损耗的简称。电能从发电厂送出,经升压变压器到输电线路,又由降压变压器到配电线路,再经过配电变压器直至用电的电能表为止。在这一传输过程中,所损失的电量总和,也叫线路损失量。两者之间的比值,称为线路损失率,简称线损率。所谓降低线损,就是通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和对环境保持无妨碍的一切措施。诸如:采取合理配置能源,实施科学管理以及优化经济结构等手段,以期降低供电过程中的电能消耗,消除浪费现象,提高电力能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从而实现“最小的电能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最佳追求。

按损耗性质分有两种。第一种,在电力输送和分配电能过程中,有一部分损耗无法避免,是由当时电力网的的负荷情况和供电设备的参数决定的,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出。我们把这部分正常合理的电能损耗称为技术线损,也可以成为理论线损。第二种在电力营销的工作过程中,为准确计量和统计,需要安装若干互感器,电能表等计量装置和表计。在这些装置和表计却都有不同程度的误差。与此同时,由于用电抄收人员的素质关系,又会出现漏抄,估计和不按规定周期抄表等现象,再加上管理工作不善,执行制度不力,存在部分偷漏和少量自用等因素造成的损失。这种损失,归根到底是我们管理不善引起的,也称为管理线损。我们要从这两方面去考虑如何降低线损。下面是我在日常工作中所碰到的,已经解决或正在实施的方法。

一、降低输电和配电线路的损耗

因为随着工农业的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网输送率越来越大,陈旧线路严重超载,无功补偿不足,功率因素偏低,输送电流时无功功率过大,电网始端电压波动大,末梢电压又很低,电压层次偏多等因素,使线路损耗越来越大。

1、加快城网和农网改造

两网改造已基本完成,二期农网改造已经开始,通过改造,合理选择供电路径,坚持多分布,小容量,短半径的原则,加大导线截面,避免近电远供,或迂回供电,以取得降低线损的效果。

2、简化电压层次

因为减少一级电压等级,就可以减少一级设备,就减少一级运行管理和检修工作及线损。这是规划设计网络时,值得长远考虑的问题,是减少投资成本和降低线损一石二鸟的方法。

3、网络升压

根据线路输送容量和输电距离以及发展要求,采取升压也是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在计算和确保投资回收效益的前提下,如能把升压和改造日常电网结合起来,不仅可以简化电压等级和接线,减少重复的变电容量,适应负荷增长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大幅度降低线路损耗。

4、提高电压水平

因为线路和变压器中的可变损耗与运行电压高低的平方成反比。由此可见,在额定电压的允许范围内,适当提高和改善运行电压,即可提高电能质量,又降低线路损耗。但要注意,如果负荷很小,又在电网低谷运行期间,不能提高运行电压,否则有可能适得其反,会增加线损,因为大量变压器和带有铁芯的线圈在其铁芯内有损耗,这种损耗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所以,要分析,有区别予以把握和调控。。不过,一般情况下,提高运行电压与降低线损的关系,都较为紧密,其降低线损的损耗或影响线损的效果应该说比较可观。提高和改善运行电压水平的措施,除改造电网外,主要是搞好电网无功功率的平衡,提高客户的功率因素,采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等,还可以通过调整变压器分接头的办法达到提高运行电压的目的。

5、按经济电流密度供电

经济电流密度根据投资,运行费用及有色金属消耗量等因素确定的,对于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不同的导线,其电流密度也就不一样,选用导线时,必须考虑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6、做好负荷平衡工作

负荷受行业类别,季节交替和日夜轮回等因素的影响十分明显,有时一天之内也会发生很大幅度的变化,这不仅影响供电设备的使用效率,而且会造成线路功率损耗的增加。因此,超前预测和分析客户的用电要求,即使对供电区域内的每条线路,每台变压器,及至每个客户调整负荷,尽可能保持均衡用电,就可以收到降损节电的效果。当前这方面的工作重点是搞好电网调降,合理预测和调整用电负荷,加快调度自动化步伐建设和推广负荷控制系统,还要将降损节电的技术措施和推行分时峰谷电价,农村分类综合电价等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另外在低压配电网中,要调整好三相不平衡度,因为配电变压器的不平衡性越大,损耗也就越大,配电线路也是一样。因此,一般要求配电变压器低压出口电流的不平衡度不超过10%,低压干线及主干线始端的电流不平衡度不超过20%。

7.线路环网运行

在同一电网中,运行方式多种多样,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损耗各不相同,所以,应该选择和采取最佳运行方式,努力使损耗达到最小。城市高压配电网经常采用环形供电方式。环形供电有两种不同的运行方式:一种为开环运行,线路和变压器都要考虑一定的备用容量,也就有了一定的损耗。另一种是闭环运行,在正常运行时,可以从两个或更多的方向受电,它不仅能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改善电能的质量,也减少了备用容量,并降低线损。我们正在向后再的运行方式努力。高压深入负荷中心,减少变压层次,调整供电质量,降低线损。

8.提高用户功率因数,增加无功补偿

由电工学可知,在配电线路上和用户端安装并联容性设备,则感性负荷和容性设备之间就可以直接进行一部分能量变换,减少电源和负荷之间的能量变换,减少电源供应的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

(1) 集中补偿。

将电容器集中安装在变电所的10KV母线侧。共优点是,可以减少主变压器输电线路的无功负荷,弥补10KV及以下线路分散安装电容器容量不足,可以通过电容器组的投切进行调整,同时便于维护。其缺点是不能减少配电电网的无功负荷,降低线损效果不如分散补偿好。补偿容量的确定,一般可按主变压容量的25%——30%考虑。当主变压负荷转轻时可按所带负荷的20%——30%配置。

(2) 分散补偿。

在10KV配电线路上分散安装电容器组。其优点是可以补偿配电网及变压器的无功损耗,显著降低线损,提高电压水平。其缺点是分布安装维护不便,轻负荷时电压过高,不能及时投切。

(3) 用户就地补偿。。

实行按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办法,按照无功补偿情况,增收或减少一定比例的电费。用以鼓励用户多装电容器及时补偿无功功率等其他措施,以提高用电负荷本身的功率因数。

(4) 对大容量轧钢设备等冲击性的动态无功负荷,装设无功静止补偿装置或采用可控硅开关自动快速投切电容器组。

9.努力降低变压器损耗

各类变压器损耗是电网损耗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占了很大的比例,尤其是配网变压器损耗为总损耗的60%——70%,而其中的固定损耗(铁损)又占到变压器损耗的80%以上。因此,努力降低变压器损耗是降低线损的重要措施。当前,主要应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1) 实行主变压器经济运行。我局对公用变一律按配电额定容量的70%运行。最佳经济运行是60%。

(2) 选用或更新优质的低损耗变压器。目前运行中的配变基本上是S7系列,新装规定一律用S9系列低损耗变压器。

(3) 采用调容量配电变压器。

(4) 及时调整变压器的分接头位置。

(5) 切除空载运行配电变压器。如排涝站用电季节性强,一般在5月---10月其它时间空闲着,这时可以采用保停方法,切除电源,降低配变的自身损耗。

(6) 引进、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新设备。

10、改造低压配电线路及接户线。

不要使线路长期过负荷运行,防止线路轻、空载运行。要及时更换过长,过细,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的接户线。

二、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网络。

线损率是国家考核电力部门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又是贯彻国家节能方针的重要内容。一定要落实责任制,并坚持定期活动,具体负责监督,检查整个企业的线损工作,编制并实施本企业线损率计划指标,降损规划和降损措施计划,落实并完成上级下达的线损率指标。从而使线损管理工作得到组织上的有力保证。

2、重视基础工作,搞好理论计算

线损理论计算是指导降损工作的基础所在,要列为线损管理的主要工作来抓。线损管理人员一定要根据当时的供电设备和负荷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线损理论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束的分析,以准确的数据来衡量实际损失的高低,及时发现薄弱环节,以便制定相应的对策。同时还要认真做好相关数据的测录,统计和分析,按月分析,及时上报,承上启下,持之以恒。条件具备时,还可以将长期积累的设备参数和相关资料,编制成线损手册,供线损管理人员使用,提高工作效益。

3、 坚持严格抄表,力求合理计量

要努力做到固定抄表日期,尽量安排在月底,没有特殊情况,不要随意变动。因为抄表日期提前或推后,会导致当月电量的少抄或多抄,直接影响线损绿的高低。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树立主人翁的精神,提高实抄率,尽量杜绝错抄,估抄,漏抄和错算倍率等现象的发生,对高压供电低压计量的用户,应按规定逐月计量,加收用产专用配变压器的铜损和铁损,做到合理计量,公平交易。做到计量装置齐全,表计不全,及时补装,要按照规定周期轮换,轮校计量装置,不断提高校验质量,力求计量装置准确,避免因计量不准而引起线损的虚增或虚降。

4、搞好用电普查,堵塞营业漏洞

营销管理的力度,直接关系到线损的起落,要严格执行“电费抄核收工作规程”,对内,大力开展用电稽查,对外,经常组织反窃电活动。设立用电稽查办,配备素质较高的人员,明确职责和权限。。对抄、核、收实行跟踪监督,按月到客户处查对,严格抽查和考核。同时深入开展反窃电和反违章用电活动。做好防窃电措施。

(1)采用专用计量箱或专用电表箱。

(2)规范电表安装接线

(3)采用防撬铅封

(4)采用防窃电表或在表内加装防窃电器

(5)禁止私拉乱接和非法计量。

低功耗设计论文篇6

关键词:线性稳压器;低功耗;宽带

1、引言

随着集成电路规模的发展,电子设备的体积、重量和功耗越来越小,这对电源电路的集成化、小型化及电源管理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随着片上系统(SOC)的不断发展,单片集成的LDO线性稳压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于片内的LDO,最担心的是寄生电容过大引起不稳定,论文针对片内应用而设计的这款LDO,能保证在μF级别的寄生电容范围内都可以正常工作,毕竟寄生电容再大也不至于是μF级别的。功耗是LDO线性稳压器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的LDO功耗都在几十μA以上,例如文献[2]中电路的静态电流为38μA,文献[3]中静态功耗高达65μA,而本文的静态功耗做到10μA左右,不仅功耗低,本文中第二级靠电阻的电流关系提供了一个小增益级,并且提高了整个LDO的带宽。

2、LD0电路组成原理与关键模块设计

2.1、电路基本工作原理

图1是LDO线性稳压器的结构框图,由下面几个部分组成:基准电压源(Vref)、误差放大器、同相放大器、反馈电阻网络、调整管等。其中基准电压源输出参考电压Vref.要求它精度高.温漂小,误差放大器将输出反馈回来的电压与基准电压Vref进行比较,并放大其差值,其经过同相放大器来控制调整功率管的状态,因而使输出稳定。在这里C1是前馈电容.可以提高负载调整率,并增加了一个左零点补偿,C。提供一个零点补偿。第一级放大器就是一个差分对,和大多数误差放大器结构一样,第二级为同相放大级,靠电阻的电流关系提供一个小增益级,并控制带宽。相对于普通结构而言的,如果靠运放直接驱动功率管,那带宽就被功率管的寄生电容和运放输出阻抗和增益决定了,而这个结构的增益和输出阻抗,相比运放小很多,带宽自然就提高很多。表1为该LDO的主要设计参数和性能指标。

2.2、电路组成与设计

(1)调整管结构设计:MOS型线性稳压器的调整管是电压驱动的,能大大降低器件消耗的静态电流,而且其较小的导通阻抗使得漏失电压也比较低,从而提高了电源的转换效率。根据调整管的平方率关系式以及设计指标Vdropout≈200mV,可以计算出调整管的宽长比,结合调整管的栅极寄生电容以及工艺的要求,在重载情况下考虑调整管需工作在线性区,将调整管的宽长设计为:W=6000μm,L=0.5μm。

(2)电阻R1与R2选择:输出电压由反馈网络决定,根据VOUT=VREF[(R1+R2)/R1],当选定的VREE=1.25V,R1=625KΩ,那么R2=625KΩ。

2.3、误差放大器(EA)设计

误差放大器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对该EA部分功耗(3μA)以及低的失调电压的要求,根据σ2(VT)=A2VT/WL+S2VTD2以及MOS管的平方率关系,设计出各MOS管的尺寸,M1和M2的宽长比为41/2,M3和M4的宽长比为4/1,M5和M6的宽长比为2/1,我们这里取w1=W2=82μm,L1=L2=4μm;W3=W4=12μm,L3=L4=3μm;W5=W6=8μm,L5=L6=4μm。实际上,在EA这部分为了让这一级增益Ger不小于10dB且保证有足够的相位裕度,将反馈电容CFF设计为20.8pF,把c1设计为1.5pF。该部分的仿真结果如图3所示。结果表明,该设计在保证稳定的前提下Ger为11dB。

2.4、同相放大器设计

同相放大器电路结构如图4所示。这一级主要是获得整个环路最大的增益Gnon-inv=25dB~30dB。为保证低功耗的前提下I1设为5μA,I2设为3μA,在小的偏置电流以及较大的负载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能得到不小于25dB的增益,把RF设计为500K。由于同相放大器的增益随负载的增加而减小,在设计中需要适当增加偏置电流I1和增加RF的值。而带宽受M2的跨导和调整管的W/L的影响,需要增加M2的W/L以及偏置电流I2。图中M1的宽长比为4/1,这里取W1=30μm,L1=3μm,M2的宽长比为110/1,取W2=110μm,L2=1μm。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

3、LD0整体仿真结果与讨论

我们基于HHNEC0.35μmBCD工艺下,采用cadence和Hspice仿真软件对整体电路做仿真,如图6所示为LDO环路稳定性仿真曲线。

(a)图为负载电流为50mA时,LDO环路增益为50dB、单位增益带宽为470KHZ、相位裕度为74degree。(b)图为负载电流为0时,LDO环路增益为63dB、单位增益带宽为1KHZ、相位裕度为87degree。图7给出了该LDO的线性调整率曲线,仿真条件为CL=1μF,由仿真曲线可以看出该LDO的线性调整率为:

(V2-V1)/(VIN2-Vin1)=0.0020V/V

图8给出了该LDO的负载调整率曲线,仿真条件为CL=1μF,由仿真曲线可以看出该LDO的负载调整率为:

(V2-V1)/(VL2-VL1)=8mV/50mV=0.1600V/A

图9给出了该LDO的电源抑制比仿真曲线,仿真条件为IL=1mA。从该曲线可以看出,该LDO的PSRR在1KHz时为-60dB。

4、 结论

低功耗设计论文篇7

论文摘要:功耗问题正日益变成vlsi系统实现的一个限制因素。对便携式应用来说,其主要原因在于电池寿命,对固定应用则在于最高工作温度。由于 电子 系统设计的复杂度在日益提高,导致系统的功耗得到其主要功耗成分。其次,以该主要功耗成分数学表达式为依据,突出实现soc低功耗设计的各种级别层次的不同方法。

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10年里,微电子领域的很多研究工作都集中到了数字系统速度的提高上,现如今的技术拥有的 计算 能力能够使强大的个人工作站、复杂实时语音和图像识别的多媒体计算机的实现成为可能。高速的计算能力对于百姓大众来说是触指可及的,不像早些年代那样只为少数人服务。另外,用户希望在任何地方都能访问到这种计算能力,而不是被一个有线的物理 网络 所束缚。便携能力对产品的尺寸、重量和功耗加上严格的要求。由于传统的镍铬电池每磅仅能提供20w.h的能量,因而功耗就变得尤为重要。电池技术正在改进,每5年最大能将电池的性能提高30%,然而其不可能在短期内显著地解决现在正遇到的功耗问题。

虽然传统可便携数字应用的支柱技术已经成功地用于低功耗、低性能的产品上,诸如电子手表、袖珍计算器等等,但是有很多低功耗、高性能可便携的应用一直在增长。例如,笔记本计算机就代表了计算机 工业 里增长最快的部分。它们要求与桌上计算机一样具有同样的计算能力。同样的要求在个人通信领域也正在迅速地 发展 ,如采用了复杂语音编解码算法和无线电调制解调器的带袖珍通信终端的新一代数字蜂窝网。已提出的未来个人通信服务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应用对这些要求尤其明显,通用可便携多媒体服务是要支持完整的数字语音和图像辨别处理的。在这些应用中,不仅语音,而且数据也要能在无线链路上传输。这就为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方的任何时间开展任何想要的业务提供了可能。但是,花在对语音、图像的压缩和解压上的功耗就必须附加在这些可便携的终端上。确实,可便携能力已经不再明显地和低性能联系在一起了;相反,高性能且可便携的应用正在逐步得到实现。

当功率可以在非便携环境中获得时,低功耗设计的总理也变得十分关键。直到现在,由于大的封装、散热片和风扇能够轻而易举地散掉芯片和系统所产生的热,其功耗还未引起多大的重视。然而,随着芯片和系统尺寸持续地增加,要提供充分的散热能力就必须付出重要代价,或使所提供的总体功能达到极限时,设计高性能、低功耗数字系统方法的需求就会变得更为显著。幸好,现在已经发展了许多技术来克服这些矛盾。

由于可以高度集成,并具有低功耗、输入电流小、连接方便和具有比例性等性质,cmos逻辑电路被认为是现今最通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下面研究cmos集成电路的功耗组成,概述实现集成电路——soc(system on chip)系统的低功耗设计的诸多方法。目的在于揭示当今电子系统结构复杂度、速度和其功耗的内在联系,在及在数字电子系统设计方向上潜在的启示。

1 cmos集成电路功耗的物理源

要研究soc的低功耗设计,首先要物理层次上弄清该集成电路的功耗组成,其次,才能从物理实现到系统实现上采用各种方法来节省功耗,达到低功耗设计的目的。图1为典型cmos数字电路的功耗物理组成。

(1)动态功耗

动态功耗是由电路中的电容引起的。设c为cmos电路的电容,电容值为pmos管从0状态到h状态所需的电压与电量的比值。以一个反相器为例,当该电压为vdd时,从0到h状态变化(输入端)所需要的能量是cvdd2。其中一半的能量存储在电容之中,另一半的能量扩展在pmos之中。对于输出端来说,它从h到0过程中,不需要vdd的充电,但是在nmos下拉的过程中,会把电容存储的另一半能量消耗掉。如果cmos在每次时钟变化时都变化一次,则所耗的功率就是cbdd2f,但并不是在每个时钟跳变过程之中,所有的cmos电容都会进行一次转换(除了时钟缓冲器),所以最后要再加上一个概率因子a。电路活动因子a代表的是,在平均时间内,一个节点之中,每个时钟周期之内,这个节点所变化的几率。最终得到的功耗表达式为:psw=acvdd2f。

(2)内部短路功耗

cmos电路中,如果条件vtn<vin<vdd-|vtp|(其中vtn是nmos的门限电压,vtp是pmos的门限电压)成立,这时在vdd到地之间的nmos和pmos就会同时打开,产生短路电流。在门的输入端上升或者下降的时间比其输出端的上升或者下降时间快的时候,短路电流现象会更为明显。为了减少平均的短路电路,应尽量保持输入和输出在同一个沿上。

一般来说,内部短路电流功耗不会超过动态功耗的10%。而且,如果在一个节点上,vdd<vtn+|vtp|的时候,短路电流会被消除掉。

(3)静态漏电功耗

静态漏电掉的是二极管在反向加电时,晶体管内出现的漏电现象。在mos管中,主要指的是从衬底的注入效应和亚门限效应。这些与工艺有关,而且漏电所造成的功耗很小,不是考虑的重点。

表1为cmos集成电路中主要的耗电类型。

类     型

公   式

比   率

动态功耗(switching power)

psw=acvdd2f

70%~90%

内部短路功耗(internal short-circuit power)

pint=iintvdd

10%~30%

静态漏电功耗(static leakage power)

pleak=ileakvdd

<1%

总功耗(total power)

ptotal=psw+pint+pleak

100%

 

(4)小结

通过设计工艺技术的改善,pint和pleak能被减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因而psw也就成为功耗的主要因素。后面所做的功耗优化大部分是围绕这一个公式来进行的。对于soc来说,所有的方法都是围绕着动态功耗来做文章的,因为在电路信号变化时,功耗消耗主要在电路中电容的充放电过程。如果从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尽量减少电路的充放电,将是我们关心的主题。

2 降低集成电路soc功耗的方法

功耗对于一个便携式soc数字系统来说尤为重要。事实上,很多便携式soc系统的设计,是先进行功耗分析,由功耗分析的结果再来划分设计结构。可以说,功耗将可能决定一切。现在要做的是,根据功耗分析的结果,评判soc结构,改进设计,优化方案。

soc系统的功耗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从物理实现到系统实现都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来节省和优化功耗。通过对国外大量 文献 的查阅,我们得到了常用的实现低功耗设计的各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如表2所列。

表2 常用实现低功耗的各种方法

类   型

采用方法

效    果

行为级(系统级)

concurrency memor

几倍

软件代码

软件优化

32.3%

功率管理

clock控制

10%~90%

rtl级

结构变换

10%~15%

综合技术

合成与分解逻辑

15%

综合技术

映射

门级优化

20%

20%

布局

布局优化

20%

(1)系统级功耗管理

这一部分实际上是动态功耗管理。主要做法是在没有操作的时候(也就是在soc处于空闲状态的时候),使soc运作于睡眠状态(只有部分设备处于工作之中);在预设时间来临的时候,会产生一个中断。由这个中断唤醒其它设备。实际上,这一部分需要硬件的支持,如判断,周期性的开、关门控时钟(gate clock)等。

(2)软件代码优化

软件代码优化是针对arm嵌入式处理器而言的。对于编译器来说,所起的使用不到1%,而对于代码的优化则可以产生高达90%的功耗节省。simunic等人曾分别做过用各种针对arm处理器的编译器进行的试验。比此的实验结果 发展 ,风格比较好的代码产生的效果远比用arm编译器优化的效果好。

(3)clock控制

这是在asic设计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soc芯片在正常工作,有很大一部分模块(它们可能是用于一些特殊用途中,如调试debug、程序下载等)是乖于空闲状态的,这些器件的空运作会产生相当大的功耗。这一部分应使用时钟控制,即clock enable & disable。

(4)rtl级代码优化

与软件相似,不同的rtl(register transfer level,寄存器传输级)代码,也会产生不同的功耗,而且rtl代码的影响比软件代码产生的影响可能还要大。因为,rtl代码最终会实现为电路。电路的风格和结构会对功耗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

rtl级代码优化主要包括:

①对于cpu来说,有效的标准功耗管理有睡眠模式和部分未工作模块掉电。

②硬件结构的优化包括能降低工作电压vdd的并行处理、流水线处理以及二者的混合处理。

③降低寄存电容c的片内存储器memory模块划分。

④降低活动因子a的信号门控、减少glitch(毛刺)的传播长度、glitch活动最小化、fsm(有限状态机)状态译码的优化等。

⑤由硬件实现的算法级的功耗优化有:流水线和并行处理、retiming(时序重定)、unfolding(程序或算法的展开)、folding(程序或算法的折叠)等等基本方法以及其组合。

(5)后端综合与布线优化

既然soc的功耗与寄生电容的充放电有很大的关系,作为后端综合与布线,同样也可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寄存器电容。可以优化电路,减少操作(电路的操作),选择节能的单元库,修改信号的相关关系,再次综合减少毛刺的产生概率。

    实际上,这一部分与使用的工具有关。与软件部分有相同之处,后端综合与布线同软件的编译差不多。软件编译的结果是产生可执行的机器代码;而rtl的综合与布线是把rtl代码编译成真实的电路。但是,后端综合与布线优化比较编译优化有更好的效果。这是因为一段rtl代码所对应的电路是可以有多种形式的;同时现有些编译器会根据设计者提供的波形,智能地修改电路(前提是最终电路的效果还是一样的),编译器就会进行相关的优化。但是后端综合的优化与rtl级代码优化和时钟控制相比,同样的rtl级与时钟优化所产生的影响要远大于用编译工具所产生的影响。

(6)功耗的精确 计算

后端综合与布线工具不但可以根据基本单元提供的功耗参数进行优化,还可以根据这些参数估算出整个soc的功耗。正因为有这样一些工具,使我们可以精确地知道我们所设计的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万一设计功耗不符合总体要求,则可能要求从系统级到物理综合布线都要做出检查与分析,做出可能的改进,尽可能地减少功耗以达到设计要求。

(7)小结

从上面的各种降低以及估算功耗的方法可以看出,soc系统的拉耗优化涉及到从物理实现到系统实现的方方面面,是芯片设计中一个十足的系统工程。可以说,功耗可以决定一切。

结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cmos集成电路的功耗物理组成,得到了其主要功耗成分。其次,以该主要功耗成分数学表达式为指导,突出了soc低功耗设计的各种级别层次的不同方法。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该领域的重要性将会日益显著。在下面的一些发展方向还将会有较大的发展:

①实现soc系统设计的变换以及映射技术的进一步探索。

②将各种低功耗设计手段按照各性质最佳综合起来,以便使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如遗传算法和启发式算法等等)来研究。

③发展以实现低功耗为目的cpu指令程序的改写技术,以将其扩展到复杂soc系统的设计中。

④进一步研究应用于soc低功耗设计的编码和信号表示技术。

低功耗设计论文篇8

【关键词】建筑物;电气照明设计;节能措施

前言

在电气照明设计的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节能设计措施不仅可以使设计在技术上满足功能需求,也使整个建筑物的电气设计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照明能量消耗是巨大的,所以照明节能一直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电能是维持我们正常生产生活的关键因素。在建筑领域的电能消耗中,照明部分的用电量占15%~25%,而实际上,用于照明体系的电能并不是完全的消耗在照明本身,有一部分则消耗在了照明系统运行的其它环节,我们称这种现象为电能逸损。照明能耗在建筑能耗中占的比例相当大,2004年我国总用电量约在21 000亿kWh,2005年超过22 000亿kWh, 而照明用电约占总量的12%,超过500亿kWh。因此,建筑照明体统中蕴含着大量的节能潜力,在这种前提下,电气设计工作人员可以考虑,将节能环保的功能融入到建筑照明电气设计中来。建筑物的电气照明设计内容包括光源选择、照度计算、灯具布置、安装方式、调光控制等。当前节能降耗已成为电气照明设计中需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将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一、建筑电气照明设计原则分析

1、符合建筑物照明的实际需要的原则。建筑物电气照明设计的原则应以满足实际照明需要为目的来进行。设计中既要考虑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等指数的科学合理,又要考虑方式的安全可靠、灯具的美观环保。

2、高质量、高效益的原则。建筑物的电气照明设计应本着低造价高效益的原则进行。选用高质、高效益的光源和器材。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投资和运行费用。

3、节能降耗的原则。当前,电力资源紧张,建筑物电气照明设计应从节能降耗的角度进行。节能应本着节约无谓消耗的能源,采取有效的措施降耗的原则进行。具体照明节能措施: 在考虑显色性的基础上采用高光效光源; 得到所需照度的节能照明设计; 采用不产生眩光的高效率灯具; 设置不需要时能关灯或灭灯的可变装置; 室内表面采用高反射比的材料等。

二、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措施分析

1、合理选用节能高效的照明器: 电气照明节能设计的第一步就是照明器的合理选择,应选用经国家批准并颁发了生产许可证的有专业资质的企业生产的高效电光源。照明器的效率越高,达到同一照度时就越省电。如白炽灯发光效率为15 lm/W。荧光灯为60 lm/W,因此应避免使用白炽灯。同时,因为荧光灯加罩前后的照度相差 1 倍,而且加了伞状罩后,光线经反射后可得到充分利用,能发挥高效节能的效果。

2、合理选择照明方式: 建筑物内的工作场所内通常都设有一般照明,但对于照度要求高,而作业密度又不大的场所,若只装设一般照明会大大增加照明安装功率,因而不节能,此时应采用混合照明方式,用局部照明来提高作业面的照度,以节约能源; 同一场所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照度要求时,应采用分区一般照明。

3、合理选用节能型镇流器: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气体放电灯都使用传统的电感镇流器,其缺点是体积大、重量重、功耗大,约为灯功率的 20%~25%,功率因数低,是一种不节能的镇流器,而电子镇流器具有功耗低、无噪声、功率因数高等优点,节能型电感镇流器能耗介于传统型和电子型镇流器之间,所以我们应积极推广使用电子镇流器和节能型电感镇流器,设计中可按下列标准选用镇流器: 自镇流荧光灯配电子镇流器; T8 直管荧光灯应配电子式或节能电感式镇流器; T5 管用电子镇流器; HID 灯应配节能电感式镇流器,小功率 HID 灯可用电子式镇流器; 对于电压偏差较大,特别是道路照明,宜选用恒功率型镇流器; 对于道路照明,每杆装一只光源时,可用变功率镇流器,以便后半夜降低一半照度。

4、提高功率因数: 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能够降低线路无功功率的损耗,满足节能降耗的要求。很多用电设备如: 电动机、变压器、电光源的镇流器等都具有电感性,会产生滞后的无功电流,它要从系统中经过高低压线路传输到用电设备末端,增加了线路的功率损耗。为避免这部分损耗可通过降低用电设备无功损耗,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来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因此,在照明设计中应尽可能采用功率因数高的用电设备,如同步电动机等。电感性用电设备可选用配有电容补偿的荧光灯等。通过静电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使电容器产生超前无功电流来抵消用电设备的滞后无功电流。在具体工程设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分散就地补偿和高低压柜集中补偿等方式,来提高用电设备功率因数的同时又降低了整体无功电流,因此能发挥节能降耗的作用,更适合我国电能日趋紧张、急需各行各业节能降耗的国情,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

5、合理选用照明节电控制系统: 通过改进灯具控制方式,采用各种节能型开关或装置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节能降耗的方法。例如: 在照明设计中采用节电控制系统,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预设置”控制方式和控件原件,精确设置和合理管理各相应环境下的光亮度。照明节电控制系统,通过在指定时间和场合控制照明实现有效的节能降耗; 具体的设计包括采用各种类型的节电开关,如在建筑楼梯间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来节约用电; 采用声控、光控、红外、智能化等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室内照明; 公共场所可采用集中控制遥控管理的方式或采用自动控光装置等照明节电控制系统,按需要采取调光或降低照度的控制措施,减少照明用电和延长照明产品寿命。

6、充分利用天然光,把照明和天然采光相结合:应根据自然光照度的变化,决定电气照明点亮的范围,从而发挥自然光的良好的节电效果。在设计中电气设计人员应尽量与建筑设计专业配合,做到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光使之与室内人工照明有机地结合,从而大大节约了人工照明电能,充分利用自然光。

三、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整个国家用电量的上升,建筑照明已成为人类的基本要求,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息息相关。因此,建筑电气照明设计人员更应认真、科学的进行设计,通过推广高效、节能的光源,推广使用直接型高效节能灯具等,提高建筑照明光源的利用率来实现节能降耗,促进建筑照明节能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电气照明设计直接关系电力能源的使用和消耗程度。因此,建筑物的电气照明设计中应考虑节能降耗的问题。本文针对建筑物电气照明设计中节约能源问题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JGT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

[2]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S].

[3]北京照明学会. 照明设计手册[M]. 第 2 版.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4]高晋峰.论民用建筑工程照明设计中的节能;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0

[5]张军.关于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措施的探讨;中国科技信息,2007

[6]齐雪艳.现代住宅电气设计节能技术探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低功耗设计论文篇9

关键字:电网 措施 线损

Loss of power grids and Loss Reduction Measures

Anyang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Li quan liangsuo zhang miao

Abstract: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the loss many reasons, one line loss and net loss is the most important two.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d the line losses and loss of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methods,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then put forward measures to reduce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Keyword: Power Grid measures loss

一、损耗分析

1.1理论线损计算法

线损理论计算方法主要有均方根电流法、平均电流法、最大电流法、最大负荷损失小时法等。平均电流法、最大电流法是由均方根电流法派生出的方法,而最大负荷损失小时法主要适用于电力网的规划设计。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方法是均方根电流法。

均方根电流法的物理概念是线路中流过的均方根电流所产生的电能损耗,相当于实际负荷在同一时期内所消耗的电能。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用均方根电流法计算10kV配电线路线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由于配电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不能体现其实际用电量情况,因此对于没有实测负荷记录的配电变压器,用均方根电流核与变压器额定容量成正比的关系来计算一般不是完全符合实际负荷情况的。

②各分支线和各线段的均方根电流根据各负荷的均方根电流代数相加减而得到,而在一般情况下,实际系统各个负荷点的负荷曲线形状和功率因数都不相同,因此用负荷的均方根电流直接代数相加减来得到各分支线和各线段的均方根电流不尽合理。这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

1.2网损计算法

1.2.1均方根电流法

均方根电流法原理简单,易于掌握,对局部电网和个别元件的电能损耗计算或当线路出日处仅装设电流表时是相当有效的,尤其是在0.4-10kV配电网的电能损耗计算中,该法易于推广和普及,但缺点是负荷测录工作量庞大,需24h监测,准确率差,计算精度小,日由于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缺乏自动反馈用户用电信息的手段,给计算带来困难,所以该法适用范围具有局限性。

1.2.2节点等值功率法

节点等值功率法方法简单,适用范围广,对运行电网进行网损的理论分析时,所依据的运行数据来自计费用电能表,即使不知道具体的负荷曲线形状,也能对计算结果的最大可能误差作出估计,并且电能表本身的准确级别比电流表要高,又有严格的定期校验制度,因此发电及负荷24h的电量和其他运行参数等原始数据比较准确,且容易获取。这种方法使收集和整理原始资料的工作大为简化,在本质上,这种方法是将电能损耗的计算问题转化为功率损耗的计算问题,或进一步转化为潮流计算问题,这种方法相对比较准确而又容易实现,因而在负荷功率变化小大的场合下可用于任意网络线损的计算,井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但缺点是该法实际计算过程费时费力,且计算结果精度低。因为该法只是通过将实际连续变化的节点功率曲线当作阶梯性变化的功率曲线处理或查负荷曲线形状系数的方式获取节点等效功率近似地考核系统状态。

二、降损措施

1.简化电网的电压等级.减少重复的变电容量城市电网改造工程要求做到:从500kV到380/220V之间只经过4次变压。除东北部分电网采用500kV、220kV、63kV、10kV、380/220V5个等级外。其它电网采用500(330)kV、220kV、110(或35)kV、10kV、380/220V5个等级。即高压配电电压在110kV或35kV之间选择其中之一作为发展方向。非发展方向的网络采用逐步淘汰或升压的措施。

2.提高输电容量,优化利用发电资源

建设新的交流或直流输电线路,升级现有线路和使现有线路的运行逼近它们的热稳定极限,是提高输电容量的三种主要方法。

当采用架空输电线路,远距离大容量传输电能时,高压直流输电线路(HVDC)的效率比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更高一些。在同样的电压等级下,HVDC系统的输电容量是交流线路的2到5倍;而当传输的功率相同时,由于直流线路不传输无功功率,换流器的损耗仅为传输功率的1.0%~1.5%,因此HVDC输电系统的总损耗要小于交流系统。

提高现有线路的输电容量,可以提高电压等级,增加导线截面积及每相的分裂导线数,或采用耐高温线材。最近耐高温线材技术的进步,为减轻中短距离输电线的热稳定极限的限制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采用耐高温线材的输电线传输的电流是普通线材输电线(例如铝包钢增强型导线)的2到3倍,而它的截面直径与普通导线相同,不会增加杆塔等支撑结构的负担。在许多情况下,由于电压约束、稳定性约束和系统运行约束的限制,输电线路的运行容量远低于线路的热稳定极限。许多技术即针对如何提高输电容量的利用程度而被发明出来。例如,当发生“并联支路潮流”或“环路潮流”问题时,调相器常被用来消除支路的热稳定限制。串联电容补偿是另一种远距离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常用的提高输电容量的方法。现在人们利用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开发了一系列设备,统称为柔性交流输电设备,它可以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输电线、电缆和变压器等相关设备的容量。据估计,柔性交流输电设备的推广应用,可以将现在受电压约束和稳定约束限制的线路的最大输电容量提高20%~40%。

3.合理进行无功补偿,提高电网的功率因素

无功补偿按补偿方式可分为集中补偿和分散补偿。

3.1集中补偿:

在变电站低压侧,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电容器),安装配置容量按负荷高峰时的无功功率平衡计算,安装电容补偿装置的目的是根据负荷的功率因数的高低而合理及时投切电容器,从而保证电网的功率因数接近0.9,减少高压电网所输送的无功功率,使输电线路的电流减少,从而降低高压电网的网损。

3.2分散补偿:由于电力用户所使用的电器设备大多都是功率因数较低,例如工厂的电动机、电焊机的功率因数更低,为提高功率因数,要求大电力用户的变压器低压侧安装电力电容器,其补偿原理与变电站的无功补偿大致相同,不同的是用户就地补偿采用随机补偿,利用无功补偿自动投人装置及时、合理地投切无功补偿电容器,保证10kV电网的功率因数符合要求(接近0.9),从而减少10kV配电线路的电能损耗。例如:10kV线路末端进行无功补偿,如补偿前0.7到补偿后功率因数达到0.9,经过补偿后,电能损失减少了39.5%,节能效果可见一斑。

4.抓紧电网建设,更换高耗能设备

导线的电阻和电抗与其截面积成反比.因此,截面积小的线路电阻和电抗大,在输送相同容量负荷情况下,其有功和无功损耗大。目前,配电网,特别是农网中,部分线路线径截面小,负荷重,导致线损率偏高。此外,配电网中还存在相当数量的高耗能配电变压器,其空载损耗P、短路损耗P、空载电流百分值I%、短路电压百分比U%等参数偏大.根据这些情况,应抓紧网架建设,强化电网结构,并按配电网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批进行配电设施的技术改造,更换配电网中残旧线路、小截面线路以及高耗能变压器。

5.降低输送电流、合理配置变电器

5.1提高电网的电压运行水平,降低电网的输送电流。若变电站主变采用有载调压方式调压,调压比较方便,根据负荷情况,随时调节主变压器的分接开关保证电网电压处于规程规定的波动范围之内,最好略为偏高,避免负荷高峰期电网的电压水平过低而造成电能质量的下降,同时也可提高线路末端的电压,使线路电流下降,从而达到降损目的,例如:电压水平从额定值的95%升到105%时,线路所输送的电流降低9.5%,电能损耗下降18.2%。同样道理,对于用户配电变压器及10kV公用配变,可根据季节的变化,在规程规定电压波动范围内可合理调节配变的分接开关,尽量提高配网的电压运行水平,同样达到降损的目的。另外,可根据负荷的大小,利用变压器并列经济运行曲线分析负荷情况,合理切换,实行并列运行或是一单台主变运行,减少变电站的主变变损。

5.2提高输配电网效率的另一项关键技术,就是提高电气设备的效率。其中,提高配网变压器的效率尤其具有重大意义。从节能的观点来看,因为配网变压器数量多,大多数又长期处于运行状态,因此这些变压器的效率哪怕只提高千分之一,也会节省大量电能。基于现有的实用技术,高效节能变压器的损耗至少可以节省15%。

通常在评价变压器的损耗时,要考虑两种类型的损耗:铁芯损耗和线圈损耗。铁芯损耗通常是指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因为需要在变压器的铁芯中建立磁场,所以不论负荷大小如何,它们都会发生。线圈损耗则发生在变压器的绕组中,并随负荷的大小而变化。因此它又被称为负荷损耗。

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可以通过采用铁磁材料或优化几何尺寸来减少。增加铁芯截面积,或减小每一匝的电压,都可以降低铁芯的磁通密度,进而降低铁芯损耗。减小导线的截面积,可以缩短磁通路径,也可以减小空载损耗。降低负荷损耗有多种方法,比如采用高导通率的线材,扩大导线截面积,或用铜导线来替代铝导线。采用低损耗的绕组相当于缩短了绕组导线的长度。更小的铁芯截面积和更少的匝数,都可以减少线圈损耗。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减少空载损耗可能导致负荷损耗的增加,反之亦然。因此,降低变压器的损耗是一个优化的过程,它涉及物理、技术和经济等各方面因素,还要对变压器整个使用寿命周期进行经济分析。在大多数情况下,变压器的设计都要在考虑铁芯及绕组的材料、设计,以及变压器的业主总费用等各方面因素后,得到一个折中的方案。合理配置配电变压器,对各个配电台区要定期进行负荷测量,准确掌握各个台区的负荷情况及发展趋势,对于负荷分配不合理的台区可通过适当调整配电变压器的供电负荷,使各台区的负荷率尽量接近75%,此时配变处于经济运行状态。在低压配电网的规划时,也要考虑该区的负荷增长趋势,准确合理选用配电变压器的容量,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避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另外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选用低耗变压器,对于历史遗留运行中的高损耗变压器,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更换为低损耗变压器,减少配电网的变损,从而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

6.降低导线阻抗

随着城区开发面积不断扩张,低压配电网也越来越大,10kV配电网也不断延伸,如何规划好各个供电台区的供电范围将至关重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负荷与日俱增,为了解决0.4kV线路过长、负荷过重的问题,在安全规程允许的情况下,将10kV电源尽量引到负荷中心,并且根据负荷情况,合理选择10kV配变的分布点,尽量缩小0.4kV的供电半径(一般为250m左右为宜),避免迂回供电或长距离低压供电。目前,研究人员正在研究高温超导体,用它制成的高温超导输电线所能传输的电能是普通铜质线材的3到5倍。即使算上用于超导材料冷却的消耗,采用高温超导线材的输电网的损耗,也要远小于普通的架空输电线和电缆。与普通线材的5%到8%的电网损耗相比,采用高温超导线材的电网损耗仅为0.5%。而且,如果用超导线材替代传统变压器绕组中的铜导线,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网损。以一个100兆瓦变压器为例,超导线圈变压器的总损耗(包括线损,铁耗和线圈冷却消耗)一般是普通变压器的65%到70%。

无论高低压的线路截面选择都对线损影响极大,在规划时要有超前意识,准确预测好该处在未来几年内的负荷发展,不得因负荷推测不准而造成导线在短期内过载。在准确推测负荷发展的前提下,按导线的经济电流密度进行选型,并留有一定裕度,以保证配电网处于经济运行状态,实现节能的目的。

7.降损的管理措施

由管理因素和人的因素造成的线损称为管理线损。降低管理线损的措施有多种,而定期展开线损分析对于确保取得最佳的降耗目标和经济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比较统计线损率与理论线损率,若统计线损率过高,说明电力网漏电严重或管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其次理论线损率与最佳线损率比较,如果理论线损率过高就说明了电力网结构或布局不合理,电力网运行不经济,最后如果固定损耗和可变损耗对比,若固定损耗所占比例较大,就说明了线路处于轻负荷运行状态,配电变压器负荷率低或者电力网长期在高于额定电压下运行。总之展开定期线损分析工作不仅可找出当前线损工作中的不足,指明降损方向,还可以找出电力网络结构的薄弱环节,发现电力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可以查找出线损升、降的原因,确立今后降损的主攻方向。

降损节电是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既要从微观抓好各个环节具体的降损措施,又要从宏观上加强管理:从上到下建立起有技术负责人参加的线损管理队伍,定期进行线损分析,及时制定降损措施实施计划;搞好线损理论计算工作,推广理论线损在线测量,及时掌握网损分布和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网损率计划指标,实行逐级承包考核,并与经济利益挂钩;搞好电网规划设计和电网改造工作,使网络布局趋于合理,运行处于经济状态;加强计量管理,落实有关规程。

虽然降低损耗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我们不应盲目模仿,而应按照具体要求来采取不同的降损措施。

参考文献

[1]DL/T686-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S],2000

[2]高慧,配电网的网损计算与降损措施分析,安徽电力,2005

[3]张伯明,陈寿孙,高等电力网络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4]龙俸来,浅谈配电网的降损措施,华中电力,1999

[5]罗毅芳,刘巍,施流忠.电网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的研制,中国电力,1997(9)

低功耗设计论文篇10

本文以线损实测数据为基础,给出线损的定义、分类及产生的原因,运用线损理论计算方法分析线损的成因和线损构成,针对性地提出降损策略,制定相应的降损改造方案。

【关键词】线损 成因分析 线损构成 降损策略

1 线损的定义及其分类和产生的原因

1.1 线损的定义

电厂输送出来的电能,通过电力网的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网及用户设备,要消耗一定数量的电能,这种消耗掉的电能称为线损。

当电力网中的线损用电能损失的形式表示时,就体现为线损电量。线损电量通常是根据电能表所计量的总供电量与客户售电量相减得出,即:

线损电量=供电量―售电量(1.1)

1.2 线损的分类

线损按其性质可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大类。

1.2.1 技术线损

技术线损又可分为不变线损和可变线损。

一般不随负荷变动而变化,只要设备在线运行,就有损耗电能,这一部分损失认为是不变线损。

电网中电气设备的不变线损主要包括:

(1)发电厂、变电站的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以及配电变压器的铁损;

(2)电缆和电容器的介质损失;

(2)计量设备的电度表电压线圈损失;

(4)电网设备中的调相机、调压器、电抗器、消弧线圈及PT等设备的固定损失(即铁损)及绝缘子的损失;

(5)电能通过电力网的损失随负荷电流的变动而变化的,它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电流越大,损失越大,这一部分损失认为是可变线损。

电晕损耗。

电网中电气设备的可变损失主要包括:

(1)发电厂、变电站的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以及配电变压器铜损(即电流流经线圈的损失);

(2)输电线路、配电线路的铜损(即电流通过线路的损失);

(3)电网设备中的调相机、调压机、电抗器、消弧线圈及CT等设备的可变损失(即铜损);

(4)计量设备的电度表电流线圈的损失;

1.2.2 管理线损

所谓管理线损是指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的电能损耗,其数值等于实际线损与理论线损之差值。该种损耗大部分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有不确定性,难以用仪表和计算方法确定,只能由抄表统计电量确定,其中包括用户违章用电的损失、漏电损失、抄表员错抄表所造成的损失以及计量表计误差超限所造成的损失等。

另外,根据供电设备的参数和电力网当时的运行负荷情况,由理论计算得出的线损,叫理论线损,又称技术线损。

1.3 线损产生的原因

线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理论线损主要是配电线路,主、配电变压器用电计量表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所造成的损耗。

(2)电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超供电半径,线路距离超长。

(3)配电变压器的负荷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空载运行时间长,固定损耗大。负荷峰谷差大,线损率高。还存在着配电变压器容量与实际用电负荷不匹配现象。

(4)无功补偿不足。很多用户不具备无功就地补偿能力或无功能量补偿不足,因而从配电网大量吸收无功功率,用电设备容量较多地被无功容量占用,设备承载率低。

2 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的选择

在计算理论线损时,本文提出了两种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即电量法和前推回代潮流计算方法。这两种方法充分利用了监控终端(FTU、TTU)的实测数据,以区段为单位进行理论网损的计算。线损的大小与电源的布局、负荷分布、网络结构、运行方式、电压等级的技术性能因素有关,并与调度、运行、检修等管理水平有关,因此应对电能损耗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析内容可按实时、正点、日、月分时段或累计时段进行,并与计划值、同期同口径值、理论计算值分重点、分压、分线、分台区进行比较分析。

2.1 高压输电网线损理论计算选择

由于35KV及以上高压输电网结构相对简单,输送负荷大,对线损计算精度要求高。对于35KV输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分为:输电线路中电阻损耗、变压器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三部分;而对于110KV及以上线路除了35KV的损耗外还存在线路的电晕损耗和线路绝缘子泄露损耗。由于输电网的线损是指整体输电网络单位时间的电能损失对时间的积分,因此高压输电网线损理论计算方法有:代表日线损理论计算、全月线损理论计算,全年线损理论理计算。输电网由于表计安装充足,计量仪器和各种测量装置齐全,线路和变压器容量大,输送负荷大,对线损计算精度要求高,因此应采用具有收敛性好、速度快等优点的前推回代潮流的方法来进行线损理论计算。

2.2 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选择

配电网线损是整条电力网线损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系统的特点是:网络结构为辐射状、设备型号多、主馈线支路多、以及所接的配电变压器数量相当可观、网络结构复杂。目前,配电网线损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按电量求阻法、按容量求阻法、线损首端负荷曲线特征系统法、均方根电流法、最大电流法、平均电流法、线路等值电阻法等等。由于配电网仪器设备安装不够齐全,分支路的电参量数据往往无法获取,因此配电网的电能损耗计算通常采用近似简化算法。在原理上这些方法采用了对配电线路和变压器等值电阻的计算方法,一般认为网络各节点的负荷特征系数与首端相同,不考虑沿线的电压损失对能耗的影响。

3 降损改造方案制定策略

3.1 无功补偿方案制定

在分析电网电能质量和无功潮流分布最优的基础上,计算无功补偿方案的需要投资评价无功补偿的经济效益,制定无功补偿方案策略,有选择的采用一种或多种补偿方式:配电站集中补偿(随器补偿)、线路末端补偿(随线补偿)、低压集中补偿(随器补偿)、低压设备就地补偿(随机补偿)。

3.2 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

以降低电网技术线损为重点,加强电网运行管理,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深入分析配变经济运行区域,比较线路负荷电流分布和经济负荷电流,确定变压器运行最佳容量和线路经济运行方案,通过平衡变压器低压侧相间负载、调整变压器运行电压、提高线路末端电压和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加强配电网三相负荷平衡工作,及时调整低压侧三相负荷,减少电能损耗,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配电网线损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经济指标,它不但可以反映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合理性,而且可以反映电力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快电网建设,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线损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