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己感动作文十篇

时间:2023-04-02 12:40:41

被自己感动作文

被自己感动作文篇1

曾听长辈么们说过,只有吐尽体内的丝,才会长大,所以,我每天拼命地啃食桑叶,拼命地吐丝……

当我吐尽最后一根丝时,我愕然了?我钻进了为自己编织的“坟墓”,苦笑着原来这就是“作茧自缚”?我拼命地挣扎着,挣扎着,却无济于事。哦,别了,嫩绿香甜的桑叶;别了,芳香四溢的花朵;别了,蔚蓝明澈的天空;别了,……

当夕阳收敛了它的最后一缕余辉,我沉睡了:朦胧之中,芳香扑鼻,是满园春色,那枝出墙红杏的香甜之味,还是夏日荷塘,那蜻蜓伫立小荷所溢的清幽?是重阳怒放,那怡人的淡雅之香,还是冬日山园小梅,凌寒傲雪所浮起的暗香?

不,是太阳的屐履,轻轻走过,留下鞭策鼓励的四季馨香!

当我睁开惺忪的睡眼,感觉到了光明的力量。我再一次积蓄力量,在茧中挣扎、奋力地挣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泯灭不了我意志的坚强,一个又一个的挫折摧毁不了我生存的渴望!

当直捣黄龙、气壮山河的理想迸发而出,当九死未悔、荡气回肠的言辞不再惧怕,当凄婉断肠、泪洒江天的气概不再迷惘,集全身之力量,汇羽翼之精华,我冲出了桎梏,展翅飞翔!

哦,久违了,嫩绿香甜的桑叶;久违了,芳香四溢的花朵;久违了,蔚蓝明澈的天空;久违了,……

谁说一滴水没有光芒,太阳折射后亦有光华;谁说一粒沙没有力量,聚沙成塔就会雄伟壮大;谁说我没长大,谁说我不够坚强,就算受了伤,也不会害怕,一个人有好多梦想!

被自己感动,风雨后见阳光!

被自己感动作文篇2

在梦境中,觉得有些发冷,当费了好大劲儿才睁开了眼,才明白被子早已悄然溜到了脚根底下。又有何温暖可言呢?窗帘外,隐隐约约浸了几点晨光,小区楼下的猫儿撕心裂肺地“喵——喵”,在呼唤她的阿郎吗?阿郎又会回应“阿妹”么?我用被子蒙住了头,只因为被子里的空气带有一种舒适,而不像上学时那样的忙碌、紧张。声量渐大的闹钟响了,像是鞭策战士的号角,极不情愿地把我拽起来。

时间在头顶上空切割出一格一格的印记,而所有的年岁都有葬送于那一格一格的印记中,记得刻骨铭心。光亮在黑暗的房间里呼哧不见了,黑得厉害呢!它在黑暗嘴里垂死挣扎,死亡是必定的结果。

小区里,空得连风都归宿于这儿。凉风带着初冬,一溜便溜到了蓬胀的衣服里,裹挟着凉意,迷蒙了视野,也模糊了世界。远处所看到的一丁点儿光亮,再和着些炒菜的声音进入了我的耳朵里。近处的绿树,却笼在了湿烟时,屋檐下的雨水,狠狠地落到了我的衣上。书包像一个龟壳压在我的背上,我的头埋得很低,甚至是背都没有力气抖擞起来,还带着些疲乏与倦怠。

被自己感动作文篇3

【关键词】学生;人物;环境;生活Transfers the student emotionto stimulate the student to study the language interest

【Abstract】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utilizes by the sentiment fervor, the emo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lets the student bring own life feeling to inquire into,

to comprehend the text on own initiative, causes the text the emotion factor and student's life feeling links up, hits the thought the spark.

【Key words】Student; Character; Environment; Life 中学现代文课堂教学如何从新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扩展性思维,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运用以情激情,情感沟通的方法,效果较好。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主动探究、领会课文,使课文的情感因素与学生的生活感受相沟通,撞击出思维的火花。中学语文课多是文学篇章,而文学是生活的反映,注入了作者的感情;而中学生也处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体会,当作品中的某种生活和学生的某种生活相似或相通时,教师恰当一点拨,就会产生情感对流,形成畅所欲言的态势。我是从下面几点着手进行的。

1抓住人物形象引发学生内外联想,激发情感文学是再现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生活中人物原型的艺术表现,散文中的人物更带有原型的明显痕迹。教学中教师利用艺术真实引发学生联想生活真实,再回头品味艺术真实,从而增强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染力,学生的兴趣也随之调动起来。例如朱自清《背影》这篇散文,表现的是父亲对儿子的挚爱之情。文章主要通过描写父亲的行动来刻画形象。我教这一课,就让学生带着对自己父亲真切感、亲昵感去体会父爱。我引导学生说,你们觉得文中哪些事情最能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文中的父爱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了一会儿说,父爱往往用行动而不用语言,作为子女的一般不易感受的到。我接着引导,你们感受到过深沉的父爱吗?比如送你们上学,半夜送你们上医院等等?这一问,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了,纷纷谈论起自己的父亲如何如何爱自己,不怕累不怕苦等。我再问,那么你对自己的父亲是一种什么感情?学生又踊跃发言。然后我顺势转入课文,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在文中对父亲的感情是什么。

2抓住课文中的典型环境诱发学生去深切体会文学作品中有不少艺术环境是作者精心描绘和有意安排的。这些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的是作者身临其境活动过的,凝聚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遇到这种情境,教师应把学生引入意境中去,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此境此地作者的情感。

被自己感动作文篇4

关键词:私小说;《棉被》;自白

所谓“私小说”,并非日本近代文学中某一个时期的某一个特定流派,而是涵盖整个日本近代文学的一种独特的小说样式,它的作者包括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众多小说家。大正年间(1912—1926)著名作家久米正雄曾说:“现在,几乎所有的日本作家都在写‘私小说’。”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究者们回首近代文学的全过程,更明确地发现:“在现代日本作家中,无人没有写过私小说。”可以说,“私小说”的精神与方法浸透了整个日本近代文学史。在众多作品中田山花袋的《棉被》被称为私小说的开山之作。本文以《棉被》为切入点,从“动荡曲折的创作背景”、“撕裂自己的创作心理”、“自白形式的创作笔法”三个方面分析私小说“私”的领域的成因。

一、解读田山花袋《棉被》

田山花袋(1871—1930)日本小说家。1886年迁居东京,开始涉猎西欧文学。20世纪初,自然主义文学兴起,从此转向自然主义文学创作,他写作不要技巧,只作客观、露骨的描写。1905年作为从军记者,参加了日俄战争。1907年中篇小说《棉被》问世,被称为私小说的开山之作。

“《棉被》中的男主人公时雄厌倦与妻子的生活,对女弟子芳子产生了爱恋之情,并在想象中把其作为自己真的情人。芳子的发香、笑容、眼神充斥着时雄的生活,一次次产生性欲的冲动,但又囿于传统,只好强压自己心头的爱欲。当芳子有了年龄相当的男友时,他因无法占有芳子而居然让她的父亲把其接走以此来拆散芳子与男友。在芳子离开之后,时雄盖上芳子的棉被,埋头闻着芳子棉被上的余香,肆意地哭泣发泄。”

“作者在1905年出征之前,结识了冈山县的冈田美知代。这位少女爱读花袋的作品,经常致书作者表示仰慕与爱戴。对夫妻生活早有倦意的花袋对美知代抱有特殊的好感,随即信来信往,终于陷入热恋之中而不能自拔。”

田山花袋将自己和美知代的交往忠实地写入《棉被》,表达了“我”对自己的女学生深深的爱恋之情。作者能够将自己经历的事情进行客观地描述,完全由于他坦然的创作心境,田山花袋在《小说做法》一文中曾经谈到《棉被》的写作动机,他说:“我的《棉被》与作者没有任何考虑。既不是忏悔,也不是故意选择那种丑事而写下来。只不过把自己在人生中经历的某种事实展现在读者面前罢了。”

这虽有悖于社会的“伦理道德”,被很多人指为“不伦之恋”,但作者仍将自己生活中渴望激情、不能给予却又不想放手的心理暴露出来,主人公“我”坦言“真是混账!在恋爱上为啥要讲什么‘师生有别’呢?”恰恰是这种能够无所顾忌地展现真实的自己,反抗社会伦理束缚,追求真爱的行为,引起了很多渴望追求自由恋爱的读者的共鸣。这种勇于撕裂自己的心理,成为《棉被》真实性的保障,也由此为文学家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心理基础。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走进主人公“时雄”,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形式直接描写了“时雄”的心理想法:在得知芳子有了年龄相当的男友并与其幽会的时候,时雄喝醉后跑到芳子住处附近徘徊,他在心中反复叫喊着:“矛盾也好,什么也好,都是没有办法的。矛盾,没有节操,这都是事实,是无可奈何。事实!事实!”他还曾扪心自问,“小鸟儿只能和小鸟儿相配。自己已经没有美丽的羽毛,引不来那些小鸟儿了。”其后,当芳子提出要脱离他的监护和自己的男友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时雄觉得有一种可怕的力量压迫着自己的心胸。芳子既是他平凡生活中的花朵,也是精神上的食粮。一旦离开,自己又不得不再回到过去那种荒凉孤寂的平凡生活中,于是一种厌世情绪猛烈地向他的心胸袭来,他不平、嫉妒,他给芳子的父亲写信让其接芳子回去,他宁可让自己心爱的人离开自己回家,也不允许另一个男人陪伴在心爱的人身旁,即使自己什么都不能给予……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刻意追求细腻的心理描写,以一种自我表白的方式对人的本能欲望做了毫无遮掩的揭露,不用借助他人之口却使整个人物有血有肉,但也使整个人物都处在一个自我封闭的空间之中。所以,《棉被》主旨并非探究日本知识分子的现实生活,而是对个人精神领域的探究,它真实地再现了那种“努力趋向于个人生活的实际感受与心境”的现象。

《棉被》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竟自问世以来成为很多作家竞相模仿的对象,一时之间私小说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流,而《棉被》之所以构建了“私”的领域,其主要原因是作家具有撕裂自己的创作心理和自我表白式的创作笔法,这些也体现了整个私小说“私”的领域的成因。

二、私小说“私”的领域的成因

(一)动荡曲折的创作背景

1.社会历史背景

从1882年开始,日本的自由民权运动与群众斗争相结合,掀起了一系列农民斗争,至1885年达到了高潮。在阶级矛盾激化的背景之下,明治政府颁布保安条例,加紧镇压自由民权运动。在这种社会和政治情势下,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追求的民主、自由、美好等一切理想都破灭了。他们摒弃了旧的信仰,又未能建立起新的信仰,丧失判断善恶美丑的标准,于是怀疑一切,便彷徨在虚无和绝望之中,企图寻求一种方式来暴露他们这种“幻灭的悲哀”和“现实的痛苦”,以期以弱者的身份获得一种强者的“权力意志”。于是,一些作家把笔触转向对个人内心境界的探求,实质是在个人的小天地里寻求逃离现实的快感。

2.文学发展背景

日本的自然主义没有继承左拉的科学主义,而是专注于自己周围的生活事实,重视人的“自然”属性,试图从人的肉体、生理的侧面来剔取把握人生的真实。这种文学倾向显然有助于促进以往被压抑的“性欲的解放”,通过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唤起人们对“真实”的兴趣并体会“真实”的喜悦,以扭转旧的人生观及审美观。在这种文学倾向性的引领之下,文学家们开始凝视自己周边的现实,排除虚构,通过极其日常性的生活场景,客观记叙自己的心理、行为,真挚而诚实地进行告白,于是,“私小说”这一文学样式应运而生。私小说通过对个人生活经历的描写,抒发作者对社会生活、对时代的看法。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沉溺于个人的日常生活、心理和心境之中,形成个人的“私”的领域,通过自白的形式客观地表现自己的私生活,来显示作品强烈的真实性。按久米正雄的说法,“私小说就是作者把自己直截了当地暴露出来的小说。”

日本著名作家葛西善藏、宇野浩二、志贺直哉等,也都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文学发展大潮中,把夫妻吵架、儿女私情等油盐酱醋之类的生活琐事写进了小说。

(二)撕裂自己的创作心理

文学作品是客观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作家审美意识语符化的结果。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首先面对的是现实生活,如何把这些现实生活按照自己的审美意识转变为语言符号化的艺术形象,是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所要秉承的原则,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大部分文学作品都是被作家理想化的。也正因为这种理想化,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服务于作者,“幸福时放大幸福,痛苦时夸大痛苦”。

转贴于

私小说的作家则在这个创作过程中具有严于解剖自己,忠于真实自己的精神,始终把自己封锁在真实“自我”的圈子中。他们的写作全都为了说心里话,为了揭露,为了控诉,甚至有些作品成为了作家的自传。他们的创作心理往往是苦闷的、抑郁的,然而在这种苦闷和抑郁不断扩大的时候,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将眼泪、呻吟、叫号、挣扎撕扯开来,直至伤痕累累。他们旨在撕裂自己后,把自己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也正是这种勇于撕裂自己的创作心理,使得私小说作家的作品更触动人心,更能唤起读者对自己真实生活的客观审视。

被称为“天生的自然派”的德田秋声(1871—1943),一贯描写庶民的心,留下了一连串的珠玉珍品。其中,中篇小说《霉》中的主人公原型取自秋声的夫人小泽滨,秋声以其独自的冷澈笔致,描述了在一种相对沉闷的气氛中,人物琐碎而烦躁不安的家庭生活,细致刻画了夫妻之间的“隐私”,和长期夫妻生活中由于过于熟悉而不愿沟通导致的情感压抑和苦涩,正是因为这部作品客观地记录了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遮掩与装饰,使作者第一次借助作品反思自己,第一次听到了自己对苦涩生活发出的声声叹息及企图背叛而加速的心跳声。真实的婚姻生活所发出的无奈的感叹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葛西善藏1918年问世的短篇《带着孩子》,近松秋江(1876—1944)1910年的《给别妻的信》、1922年的《黑发》等作品中作家都秉承“写自己,呈现自己,解剖自己”的宗旨,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始终如一,这是一种鲜有的创作心境。

(三)自白形式的创作笔法

私小说之所以构造了完全属于作者的“私”的封闭空间,除了具有撕裂自我的创作心理之外,还依赖于自白形式的创作笔法。所谓“自白”是指自己说明、表白自己。自白形式源起于自然主义创作方法,但它又不同于自然主义创作方法。

自然主义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而在整个记录过程中对描写的人和事采取无动于衷的态度。如左拉所说的:“我看见什么,我说出来,我一句一句地记下来,仅限于此;道德教训,我留给道德家去做。”而自白形式则是使一些原来“深藏”在内心中的无法窥见的隐秘成为一种可视性的东西,将“不存在—存在”的历史生产转化为“不可视—可视”的历史叙述。它不仅仅是对有目共睹的事物进行客观地描述、记叙,更主要的是在其中加入了对自己内心、精神世界的客观揭示,是作者不揭示没有人会知道的个人隐私的全面披露,是一种自我揭示,其围绕的中心是某种特定的精神。简而言之,“私小说”内容的真实性只有作者自己才清楚。正如“私小说”的捍卫者久米正雄所说:“说到以往所形成的感想,还是自己写自己的‘私小说’最有安身立命之感。他人写他人的‘私小说’的时候,当然首先要判定其真伪,只有断定其具有真实性的场合,才值得信赖,值得一读。”

自白形式强调了表达思想的必要性,它把表达思想当成一个检查、了解自我的途径,旨在保障个体能够真实地面对自己、展示自己。简单地说,私小说作家自白的不是丑陋的“事”而是丑陋的“心”,而这种“丑陋的心”也只有通过自白的形式才可能得以体现。

例如志贺直哉(其文学创作跨越了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代,他的“私小说”受到极高评价)的短篇小说《在城崎》(1917):主人公“我”从电车上跳车受了伤,来到城崎温泉疗养。一天早晨,发现一只蜜蜂死去了,可从中感受到的却是一种静谧和安详。又一天上午,看到一只被人用竹签扎伤后扔到河里的大老鼠,四肢乱蹬,拼命挣扎,想得到一条生路,于是“我”想,自己也应该像老鼠这样坚韧地执著于生存才行。傍晚,在散步的途中偶尔发现一只蝾螈,“我”好奇地投过去一块小石头,不巧偏偏砸死了它。“我”顿时感到一种“活着的生物的寂寞和悲哀”,再想想自己负伤却免于一死,不禁感慨“生和死原本并不是两极的东西”。综观作者的经历,在城崎的一段体验是其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作者正是以自白的形式,把自己观察小动物的死而产生的心理变化赤裸裸地展现出来——深感在大自然的面前,人与动物只是等质的存在而已。像龙井孝作的《虫子种种》、尾崎一郎的《赤蛙》,也都是此类小说中的代表作。

中篇小说《耽溺》是岩野泡鸣(1873—1920)的重要作品。泡鸣曾明言,这篇小说是原封不动地写了自己的实际经历。这部以作者的体验为素材的小说,发表于1909年。主人公田村义雄到国府津去写脚本,与“女艺者”吉弥相识,想把她培养成一个女演员。很快地,义雄迷恋上了吉弥,又知道她已经有了男友。不顾妻室、荒唐放荡的义雄虽偶有反省,但又想“堕落、荒废、倦怠、疲劳——我干脆把在颓废中的放浪当做自己的自豪吧”。为了给吉弥赎身,义雄回到东京,把妻子的衣服送进当铺,换了钱寄到国府津。后来,回到浅草娘家的吉弥被发现患上了梅毒。义雄又一次痛感“倦怠和烦闷”,但为了寻求更强烈的刺激,他还是冷酷地抛弃了吉弥。整个小说充满了颓废、放荡而又无奈、凄凉的情调。在这一点上,他与花袋是一样的。

私小说能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发展、兴盛,除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影响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作家们具有敢于正视自己的心理和敢于解剖自己的勇气。“小说是一种精神性的自然,无论是对善恶还是对美丑,规定这个能写、那个不能写,都是没有道理的。小说家的任务不过是像读者用自己的感官接触自然界的现象一样,细致明了地描写作品中的现象而已。”在这样一种心理引领下,自白式的创作笔法成为私小说创作的基础,自白的形式更易于作家直接面向自己,也增加了读者对私小说真实性的认可。

“私小说”这一概念刚刚出现时,明显地带有嘲讽批评的意味。当时有人揶揄地评价说:“私小说”无非是“翻来覆去地摆弄那点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借小说公开出来而已”。

发展之中,“私小说”带给作者广阔的反思空间和展示空间,也提供给作家“自白式”的创作方式,“私小说”影响了一代代作家、读者,也由此构成了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独特现象和思潮。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私小说的复杂性和存在感使它的历史成为一部论争不休的历史,也使其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这也可说是文学史上不多见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魏大海.私小说[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

被自己感动作文篇5

一、理解关键词、句、段,在细读中体悟真情

初读文本,学生由于学习动机的触动而进入文本,但进入文本只是情感的生发阶段,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如何从情感的生发到真情的流露呢?巴尔扎克告诉我们“作家必须看见所要描写的对象”,学生也是一样,要让学生真情流露,就要让学生看见文本中描写的形象。如老舍先生的《想北平》,读到“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看似客观呈现了北平的特产,但是作者在描写中生动地展现了这些常见之物“带着白霜”,将鲜活的事物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不禁在眼前呈现出这些带着新鲜味道的食物,同时,“白霜儿”这种充满浓厚京味的“儿化音”,透出的瓜果新鲜味和老舍先生的几分自豪,都反映着先生对北平的喜爱之情。在初读文本时,对于文本中描写的形象,要让学生见其人、闻其声、观其景、赏其物,这样才能流露出他们的真情。

语段中通过重点词语对情感进行把握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语段细读,进一步带学生进入情境,感受课文所描写的形象,结合设疑、对比、点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如《想北平》的语段,对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老舍选择的是西山和北山的这些食物?为什么不写大家耳熟能详的北京糖葫芦之类的事物呢?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老舍选取的都是作为老北京人所熟知的,而不是外界对于北京的认识,这样更能说明他作为北京人的自豪和对故土的思念。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问题:如果让你描写自己的家,你是描写外人熟悉的家的外景?还是家里不为外人所熟知的脉脉温情?哪一种更能触动你的心灵?学生通过对文本中词、句、段的理解,更能体会到作品中的真情。

二、品析语感,在精读中流露真情

在文本初读阶段,学生往往注重行文的曲折变化,顾及不到语言中深层次的内涵,课文语言不仅承载着各类形象,也寄托着作者的情感和意愿。到了文本精读阶段,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身情感的驱动下,学生读出语感意蕴,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语言,使情感升华,并在动情处,再深入品读课文中的关键处。比如,刘亮程的《寒风吹彻》,学生在读完后,体会到包括“我”在内的人们被寒风吹彻的命运。但是我们今天已经很少遇到这样的寒风了,我们的命运是否从此就走向幸福?再也不会遇到寒风了呢?在文本中,作者说“三十岁的我,似乎对这个冬天的来临漠不关心,却又好像一直在倾听落雪的声音,期待着又一场雪悄无声息地覆盖村庄和田野”,学生会疑惑“漠不关心”表示自己的冷漠,为什么又有“期待”呢?在反复阅读中,学生发现了一个事实,就是“一个人可以在他平凡的生存中找到属于自己更重大的事情”,渐渐学生开始思考: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平凡的,但我们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这样,我们的生命就有了尊严和价值。

在文本精读中,“生命本身有一个冬天,它已经来临”“冬天总是一年一年地弄冷一个人,先是……而后整个人生”“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学生细细品读了这样的语句,就发现了作为每一个人的生命过程和最终归宿,联想到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更好地理解了为什么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寒风吹彻》,一个“彻”字,足可以写出人生的无尽悲伤,从而也让作为高中生的他们对于生命的真谛有所了解。

三、丰富表情,反复朗读,抒发真情

随着学生的感受加深,情感也能被激发,他们对于文本,会情不自禁地想读,想通过表情朗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此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把内心的情感抒发出来,这不仅是学生的心里需要,也是教学所达到的境界。

被自己感动作文篇6

斑羚飞渡这篇展现了一个斑羚逃亡的过程。斑羚在猎人的逼近下,退到了一个悬崖边。前有猎人的枪口,后是深不可测的悬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斑羚飞渡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斑羚飞渡读后感每天晚上如果有一点时间,我都愿意看一看沈石溪的动物小说。这是春节前我给李硕小朋友买来的,不仅他爱看,我也很爱看。

昨天拿到了《斑羚飞渡》这一本。李硕瞄了一眼,总结地说,妈妈,这个故事很感人。

于是,我看了起来。故事相当短。大概是飞渡的原因吧,完成动作时间很短,故事也相当短,但故事里的情境却相当感人。

百科名片是这样总结这个故事的:《斑羚飞渡》一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会让每一个读过这篇文章的人感到精神的震撼,会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存的世界。赞扬了镰刀头羊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英勇精神。

斑羚飞渡读后感今天读了沈石溪的《斑羚飞渡》,让我不禁浮想联翩,感动不已。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斑羚被一群猎人围攻,情急之下,唯有一条宽六米的深沟可以让斑羚们绝处逢生。于是一老一少两斑羚同时从悬崖上起跳,小斑羚把老斑羚当作起跳板,跃过悬崖获得新生,而老斑羚就坠入深谷,壮烈地牺牲了。

看着老斑羚那舍己为人的壮举,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如果没有老斑羚的牺牲,那么换来的就是全军覆没,老斑羚明白自己的生命已经不长了,不如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的下一代,让它们继续繁衍生息。连动物都可以做出这样的抉择,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黄继光在面临敌人的枪林弹雨,冲了出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使战友们冲破敌人的包围圈,获得了胜利。名叫刘满的登山队员,把氧气包留给别的队员;在汶川大地震中,一位母亲弓着身子,把孩子护在身下,自己挡住从上空坠落的砖瓦……这些人,不都勇敢地向死亡发起了挑战,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了吗?

再来看看我们自己,跟他们相比是多么渺小,许多同学没有一点奉献精神。别人叫他拿一下拖把或捡一下垃圾,这是何等的小事啊!他却推三阻四,给自己找尽理由推却。跟愿意向死神挑战的人差了十万八千里。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深地感受到动物也是有灵性的,它们也富有人情味,也会思考。所以我们也一定要好好爱护他们,给它们一个生存空间,它们也有宝贵的生命,更不应该像文章中那样去猎杀斑羚。

镰刀头羊也十分让我敬佩,在最危急的时候,镰刀头羊能沉着冷静地思考问题,让大队斑羚转危为安。而它自己本可以获得新生,但它却选择了放弃。为了种群换来新生,这么做也是值得的。

读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斑羚的自我牺牲为后代搭了一座彩虹桥,我十分喜爱这本书。

斑羚飞渡读后感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完了沈石溪写的《斑羚飞渡》这本书,让我们一家三口受益匪浅。

文章描写的是一群被狩猎队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在镰刀头羊的带领下,一只老斑羚先起跳,一只年轻斑羚后跳,踩着老斑羚的背上跃过悬崖。用这样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

看完这本书后,我和爸爸妈妈就读完文章的收获和感受进行了交流。我先谈了自己的感受:我被斑羚临危不乱,宁死不屈的精神所感动,我要学习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

妈妈也对我提出了期望: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许多人会选择懦弱和妥协,然而性格坚毅的人是不会惧怕困难的,会在战胜自我的同时,把困难踩在脚下。困难并不可怕,使人倒下的往往不是困难本身,而是消极悲观的态度,是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是没有坚强的意志。我听完后频频点头。

爸爸最后发言,他由衷地感叹说:“文中斑羚的选择给我们上了意义深远的一课,以一只只老年斑羚粉身碎骨的代价,换来了年轻斑羚的生存,从种族的延续上说,他们战胜了困难,成功了。作为智慧远远高于动物的人类,可能永远不会面临如此绝境,但面对困难时,又怎么会缺乏勇气和智慧呢。”

听了爸爸妈妈的话,我感触很深,设想一下:如果是一群人被逼至如此绝境,能否具有甘愿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的伟大精神?能否具有面对危险和困难,不惧不馁去战胜的勇气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学习书中斑羚的这种精神和品质。

斑羚飞渡读后感《斑羚飞渡》是由红奶羊,斑羚飞渡,老鹿王哈克,老马威尼,罪马这五个故事组成的。读完以后我觉得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红奶羊讲的是一头羊无奈被狼逼着喂养了一匹幼狼。几个月后老狼被猎人杀死,这头羊便离开了这匹小狼。多年后这匹狼又遇见这只羊,不仅自己没吃它还不让自己的妻子吃它。在书中狼总是以坏角色出现如:豺狼恶虎,还有小红帽中的狼……但是被文中的这匹狼却有情有义,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这让我想到了日久生情这个成语。动物也有感情,也不会忘记对自己有恩的动物,即使是天敌。俗话说得好,人心换人心,羊心也换狼心。

如果红奶羊是羊心换狼心,那么罪马就是人心换马心。罪马写的是一个马术演员和一匹马表演超级马术,因为马的缘故,主人不慎身亡,主人死后,马可以在它最后的11年里过上好日子,而它却选择了为它的主人守灵。这一幕让我十分感动!如果是一个人你给他两个选择;一是过上11年好日子,二是为死去的人守灵11年,我想谁都会选择一。而这匹马为了主人对它的感情,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二,这更加说明了动物也是有感情的,你对它好,它也会对你好。

斑羚飞渡,老鹿王哈克还有老马威尼则说明了另外一个道理;为了年轻的一代,可以舍生忘死,这也让我十分感动,人都做不到的事,动物居然做到了。它们用自己的死,换取他人的生,况且它们是在知道自己必死无疑的情况下牺牲的。告诉谁做这件事必死无疑,我想谁都不敢去做,而动物这种高尚的品德令我敬佩,我为是动物进化而来感到自豪!

从这本书中我也明白了一些道理:一、动物是有感情的,付出和回报是平衡的。二、不要说为谁的生而牺牲自己,就说成多为他人着想,不要总是只顾着自己。

斑羚飞渡读后感暑假到了,我去了姑姑家,我表姐有很多书,我看了一本《斑羚飞渡》,它的作者是沈石溪,沈石溪所著小说作品连续四次荣获全国儿童文学优秀奖、全国优秀读物奖。

《斑羚飞渡》这本书讲的是关于动物的故事。我觉得最感人的就是《斑羚飞渡》这张,我现在就讲给你听吧。

一群猎人把一群斑羚羊逼到了伤心崖上。猎人围而不打因为他们怕斑羚集体跳崖被流沙河冲跑,到手的钱财流失,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候,一只老公羊出列,一只年轻的斑羚羊也出列,他们一前一后向山崖跳去,跳到中间年轻斑羚羊猛蹬老斑羚羊的背跳过了山崖而老斑羚却掉到山崖下面摔死了。以后每只年轻斑羚羊都借助老斑羚成功的跳了过去。

通过我看《斑羚飞渡》我学到到了很多道理,另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老斑羚羊为了年轻羊活下去老斑羚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我也应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乐于奉献。

斑羚飞渡读后感《斑羚飞渡》这篇文章讲述了一群被逼绝路的斑羚,为了让后代繁衍生息,牺牲年迈的斑羚,让年青的斑羚摆脱困境的故事,充分展现了斑羚的智慧和勇气。

最让我敬佩的是斑羚身上那股自我牺牲、舍己为人的精神,正是生命牺牲的鲜血为年轻山羊开辟了一条生存之路。而现在,有多少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舍人为己”,而又有多少人能拥有舍己为人,临危不惧的英勇精神呢?

让我痛恨的是人们无限制的杀害动物,问心自抠:人类杀害了多少动物?破坏了多少大自然的美好……正是斑羚飞渡的惨烈、悲壮,让我们看到了动物身上那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力量。

让我们共同爱护动物、保护动物,共同创建一个美好的自然家园。

斑羚飞渡读后感最近,我读了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写的《斑羚飞渡》,这本书写的全是动物,我喜欢其中两个故事。

第一个是《红奶羊》,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只母狼生下小狼后便死去了,狼爸爸找了一只羊来喂小狼。就这样,小狼吃着羊奶长大了。

大家看了这个故事,就一定会想起汤潮的那首歌《狼爱上羊》,但这个故事里,狼硬是要羊来喂小狼,当老狼死了,羊还没有逃跑,直到小狼到了断奶期它才走。小狼也把羊当做妈妈,羊一心想把小狼变成羊,但是失败了。

我还喜欢《斑羚飞渡》这篇文章。

讲的是有一群斑羚被猎人包围,对面又是山崖,无处可逃,它们想了个办法,让小羊在老羊背上一蹬,就可以跳过去,而老羊却掉下了悬崖。

这些老羚羊心甘情愿为下一代打通生存的道路而永远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到这里,我想到了关心我的父亲、母亲。我出生时,因颅内出血被送到泰兴人民医院抢救,抢救了三个小时才没有生命危险,妈妈为了我,眼泪都哭干了,爸爸为了我,袜子都粘在鞋子上,在这里,我要想向我的父母说一声“谢谢”!

斑羚飞渡读后感我读过一个故事,叫斑羚飞渡,故事是这样的,一群猎人把七八十只斑羚赶到了悬崖边,走投无路,为了防止被人类猎杀,他们只能跳过相距六米宽的对面悬崖,可斑羚最远只能跳四五米远,面对远处幻化出的彩虹,头羊站在悬崖边,把羊群分成左右两队,两只一组,一只先跳,一只后跳,先跳的即将下落时,后跳的正好到了它的上方,借力腾飞,保住了一半的斑羚。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受感动,回想起小时听的一个故事,发生了火灾,小蚂蚁们抱成了一团,最后外面的蚂蚁烧死了,里面的仍活着。斑羚,蚂蚁的行为都是为他人着想,舍己为人,奉献自己,可再想想我们人类,烧,杀,抢,夺,哪样没干过?砍伐树木,扼杀生灵,污染空气,全球变暖,无数江河断流,哪一样人类不是罪魁祸首?无数的生命在我们手下静了,睡了。现在,人类难道还没听到地球在风中的哭声吗?还没有良心发现吗?一切的一切,都只有一个原因:自私!

人类啊!人类啊!做事时想想斑羚,想想蚂蚁,想想你们这么做为了谁?

斑羚飞渡读后感睿睿非常喜欢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可是,那天,买回了《斑羚飞渡》,她那专注的读书样子,还是引起了我的好奇,我说先让我看看,她坚决不肯,一定要先读完。究竟是怎样的故事,如此吸引了她?斑羚就是一种羚羊,和“飞”有啥关系?终于等到她读完,我才得以把《斑羚飞渡》捧在手中。

一看,我也爱不释手。这篇小说并不太长,作者也没有对内容做过多的修饰,但是小说的情节真的是让人震撼。一群斑羚,被一帮狩猎人围追到了悬崖边,如果羚羊要生存,只有跳跃到悬崖的对岸,可是6米宽的距离,对斑羚来说太远了!狩猎人满以为会满载而归,可是,在这生死紧要的关头——,悬崖的两岸架起了一道彩虹,斑羚的头羊,沉着冷静,也许是源自彩虹带来的灵感,想出了飞渡求生的办法。这群斑羚,在头羊的咩叫令下,自觉的分成了两组,一群,是老斑羚,一群是年龄参差不齐的年轻斑羚和小斑羚。两群斑羚,没有更多的语言表达,大家都非常默契。老斑羚与小斑羚几乎同时起跳,老斑羚跳跃经验丰富,控制起跳时间和起跳高度,在跳到半空中,正好在小斑羚的下方,小斑羚蹄子蹬在老斑羚的身上,正好当作一个跳板,再次起跳,终于跳到了对岸。就这样,小斑羚“飞”到了悬崖对岸,小斑羚安全了!可是,老斑羚由于小斑羚的再次起跳,更加速了跌下悬崖的速度。就这样,一对一对,井然有序,没有慌乱,没有恐惧,没有怨言,没有退缩,老斑羚是那么从容的走向死亡。

故事读完,真的让我很惊愕,很感慨。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竟然能想到牺牲一半挽救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生存的机会。是沉着冷静,才能让斑羚头羊想到了这决处逢生的办法。是亲情大爱,让老斑羚为了自己的后代延续义无返顾的走向了死亡。斑羚,在人类的眼里,只是一群头脑简单的动物,可是,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这群斑羚的伟大创举,不亚于我们人类,甚至,能给予我们更多的启迪。

斑羚飞渡读后感今天读了沈石溪的《斑羚飞渡》,让我不禁浮想联翩,感动不已。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斑羚被一群猎人围攻,情急之下,唯有一条宽六米的深沟可以让斑羚们绝处逢生。于是一老一少两斑羚同时从悬崖上起跳,小斑羚把老斑羚当作起跳板,跃过悬崖获得新生,而老斑羚就坠入深谷,壮烈地牺牲了。

看着老斑羚那舍己为人的壮举,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如果没有老斑羚的牺牲,那么换来的就是全军覆没,老斑羚明白自己的生命已经不长了,不如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的下一代,让它们继续繁衍生息。连动物都可以做出这样的抉择,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黄继光在面临敌人的枪林弹雨,冲了出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使战友们冲破敌人的包围圈,获得了胜利。名叫刘满的登山队员,把氧气包留给别的队员;在汶川大地震中,一位母亲弓着身子,把孩子护在身下,自己挡住从上空坠落的砖瓦……这些人,不都勇敢地向死亡发起了挑战,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了吗?

再来看看我们自己,跟他们相比是多么渺小,许多同学没有一点奉献精神。别人叫他拿一下拖把或捡一下垃圾,这是何等的小事啊!他却推三阻四,给自己找尽理由推却。跟愿意向死神挑战的人差了十万八千里。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深地感受到动物也是有灵性的,它们也富有人情味,也会思考。所以我们也一定要好好爱护他们,给它们一个生存空间,它们也有宝贵的生命,更不应该像文章中那样去猎杀斑羚。

镰刀头羊也十分让我敬佩,在最危急的时候,镰刀头羊能沉着冷静地思考问题,让大队斑羚转危为安。而它自己本可以获得新生,但它却选择了放弃。为了种群换来新生,这么做也是值得的。

被自己感动作文篇7

喜欢不是罪过,但迷恋以致于自我改变却是一种自我亵渎。

当我看完《危情十日》时,我对那位“头号书迷”既愤慨又同情。愤慨她的变态行为,同情她的最终悲剧。“头号书迷”,什么概念?在这部影片中我体会到了,这是由主客观所决定的。客观的是作家保罗的小说存在,主观的是“头号书迷”安妮的心理变态。安妮对保罗的仰慕与迷恋是真的,但真实的背后更多的是作品带来的”不同凡响”。

在剧中,《米瑟瑞系列》的横空出世,创造了很不错的销量佳绩,以致于被人们所熟知。安妮是他的“头号书迷”,从一而终,买了保罗的全部作品,不漏一字的阅读。当最后一本结束这一系列的书出现时,也成了安妮的变态心理作祟的时候。

尽管安妮有心理上的匪夷所思,但她代表了很多忠实的“fans”。他们嗜书如命,在阅读时,自己已经羽化成自己喜欢的主人公或一个配角。一旦迷恋,就是一种瘾,有甚者把每一句话都作为“福音书”。

安妮一直观察着保罗的举动,似乎监视的无微不至,以致于才得以机会对保罗施“救命之恩”。这只是“头号书迷”的热忱与不息的追随和迷恋。正如现实生活中的那样,读者仰慕作家的才华,喜欢他们作品中的主人公,甚至于自己的生活和思想也趋于近同。人们如吸食毒品一样,给自己带来快感,沉溺于其中。随着主人公或某个角色情绪的波动而喜怒哀乐,无目的的惊笑,无意识的痛哭,无主见的改变着自己。

安妮曾经入过狱,还记得那句话,“有种凌驾于人类法律之上的审判,我会由他审判”。就是这句话,安妮的辩词,她是借《米瑟瑞系列》的一句话,并视为“金科玉律”。相反在保罗的思路里,这句话是叛逆的,不正义的,是罪有应得的。因此矛盾的源头显而易见,将一触即发。最后一本该系列的书,是以主人公死去为结束,但在安妮的心里主人公是正义的。以此在变态心理的驱动下,安妮要为自己心中“正义”昭雪。

“头号书迷”成了真正书的迷,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作家的位置排在次位。安妮在心理疯狂的意念下,她逼着保罗毁掉了自己感觉罪恶“垃圾”,并让保罗以自己为主角的背景,复活主人公。从而也复活了安妮的心情,意识得到了缓和。但安妮已经看到了其中的虚伪,在她意识清醒时,她明白保罗的所为何故,最后酿成了悲剧的发生。安妮为了拯救心中的“正义”,迷失了自我,如魂魄附体一般,救赎着意识幻觉中的自己,最终做了书迷的“就义者”。

喜欢不是罪过,但迷恋以致于自我改变却是一种自我亵渎。

文字摄魂师

作家不再像作家,更像一位摄魂师,思想专制者,社会的“基地组织”。他没有行为上的妄动,只是用文字——这种最原始的信息传递方式,让读者在享受中慢慢的拜倒在笔杆下!就像伏地魔,摄取着人们的精神和魂魄,这是无法阻挡的!

不难发现,在剧中保罗《米瑟瑞系列》小说成了一位无形杀手。单不考虑安妮心理方面的变态,直击作家的作品。保罗的作品风靡当时,故事也扣人心弦,让人感叹,让人议论,还让人有时不知所措。

作家都是杰出的故事大王,在剧中保罗就是一位天才故事王,每一个故事都是自己编的,每一个故事的悲情喜剧都有他们决定,无论是《米瑟瑞系列》主人公的被审判以致死亡,还是后面迫不得已的复活,都由他们塑造。人们仰慕,人们像祈祷一样的倾听,就像教徒对上帝一样忠贞。以致于作家在编织自己故事的同时,已有过很多人被编入其中,他们是自愿的、主动预约的。每个读者都是孩子,像想要入睡的孩子,在入睡前都要听取一个故事才能入睡。若是故事悲情,则会彻夜难眠;若是故事喜剧,则会佳期如梦。作家似乎在编织故事时,已经开始侵淫人们的整颗心,从他们的童稚般开始,直至完全浸透!

在剧中,保罗就用他自己的思维,深深地迷住了安妮的心。以致安妮对他、更对他的作品迷恋。在这里笔杆或者键盘成了摄魂棒,作家给作品赋予的思想是摄魂术,无形的给人们束缚和佐使。安妮自认为自己已经仙化为主人公,赞美她,肯定她更甚者去保护她,如保护自己一样。这是作家所能体会得到的,但又好似乐意让读者为自己着迷,为自己的作品神魂颠倒。作家在使读者上瘾后,也给自己买下了祸根。保罗用文字的跳跃,牵动着安妮的心,随着作品此起彼伏。最后读者完全融入其中,被文字的冰毒上瘾着,以致于逼迫作家,再重新制造符合自己瘾性的“毒品”。

再看看如今,作家何方神圣?!他们华而不实,小题大做,如今作家已是“多重身份”,包装成范儿,出书是要举行签售会的,现身要有聚光灯的才佳。当人们兴奋的捧回带有“潇洒文字”的作品离开时,也在成就着“fans”后援团的壮大,也就像义工一样,不求回报甘愿去做,甚至愿意无私的为自己心中明星而付出。无疑作家已经被神化,认为他们有惊人的想象力和美妙的语言,他们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作品似乎演绎着作家的心境,人们一意孤行的揣摩着,自己也在被这种文字的美好陶醉着,迷失着。

这可能只是偏激的一种理论,但至于今日我还是会大声斥责!作家都是“金三角的移民”,制造着毒品,用文字的伪善,使人上瘾;作家是伏地魔,读者很无奈又好似乐意的被吸取着自己的精神与灵魂!(注:对于所述的作家,只是相对而言,绝对针对的一部分文字、语言的扭曲者)

“灵感”的背后

作家需要灵感,正如鲜花需要阳光,土地需要肥力一样。他们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希望找到心灵的回应,写出自己如意而又被人们接受的东西。但他们是疯狂的艺术家,采取着各种元素。但灵感不是残忍成就,更不会容忍公德心的颓唐。

在一个远离城际的村镇,保罗完成了他的作品,可能这就是他的能量源、“根据地”。他所处的环境,所处的时间加上他的思维的结合,赋予作品灵性和成就感。这是司空见惯的宁静致远,或者个性佐使所为,作家为自己营造氛围!

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影片的结局是一个悲剧,但作家保罗貌似在此找到的更多是收获。在“头号书迷”由迫害者成为受害者时,作家也由受害者成为了迫害者。在这个看似戏剧性转换的背后,作家找到了更强的“能量源”,悲剧看似结束不久,他的新作面世了,并且比以往更成功。不能说作家失去的太多,虽然他亲手毁掉了自己的两部作品,但他得到了更多的“灵感”,以致于更成功作品的出炉。

被自己感动作文篇8

一、结合课文,诱发作文情感

语文课本中新选的每篇课文,都是经编者精心挑选的准确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文章。教学中,教师如能将课文的分析讲解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不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内心的感情世界,培养了学生的作文情感,使学生逐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冰灯》一文中的父亲,在滴水成冰的严冬为满足“我”的一个小小的请求,自己制做冰灯。制做时,选择了离炕很远的地方沙沙磨冰,手冻得实在无法承受时,塞到自己的棉衣底下焐手。当“我”被沙沙的磨冰声惊醒发现这一幕时,内心十分感动,于是掀起被角请求父亲在热被窝里焐手。父亲却赶紧走上前去,按下掀起的被角,说:“赶紧盖住,过年了,小心点,别着凉”。课文对父亲的细节、动作、语言的描写,于普通、细小中浸透着深沉伟大的父爱。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伟大的父爱,是每个教师都可以做得到的。缺憾的是,有些教师就没能就此而再向前推进十分关键的一步,那就是借机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寻找亲历的父爱或母爱。那怕是学生寻找得不够得体、准确也罢,至少体现了教师的一种引领,而这种引领又至少会增强学生感受生活的意识,学生具备了这种意识,也许他今天没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真爱,而明天他一定会从多方面、多层次地感受生活中真情。同时,也就是这样的引领,学生不仅学会了从生活的细微处观察、理解、感受生活中的真情实感,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情操,教师也从这样的引领中就势促成了一次高尚心灵的塑造。并且如能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不同的事例,每每抓住这样的机遇进一步地推广开去,学生就会在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中,逐步感受到亲亲之间,师生、生生之间,人人之间的真实情感,从而大大丰富学生内心的感情世界。写起作文来所流露或表达的感情自然是真实而充沛的。

二、创造机会,激发作文情感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情感是伴随着认识活动而产生的。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正说明了情感对人的认识和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孩子们要带着情感认识周围的世界,必须走进大自然,对太阳、树木、花朵、云彩以及自然界各种各样的色彩和音乐进行了解,不仅用智慧,而且整个地用心灵来感知一切。自然、生活、社会中闪现耀眼光芒的作文素材多得无计其数,而学生写起作文来总愁眉不展,觉得没有可写的,特别是文中感情的抒发更是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亲临自然、生活、社会的机会实在太少,不会或者没能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不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美,精美的生活实例在学生那里却成了过眼烟云。这不仅使学生失去了一个获取绝佳的作文素材的机会,而且是失去了养成高尚情操的机遇,损失惨重啊!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给学生亲临自然、生活、社会的机会,使学生在身入其境的氛围中得到思想感情的感染熏陶,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比赛、游览及其它有益的活动,努力开辟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感。可组织春游或秋游活动,要求写《记一个游览活动》的作文;让学生观看一场紧张的球赛,要求写《记一次球赛》的作文。

三、指导评语,投入作文情感

被自己感动作文篇9

要想摆脱作文训练的被动性,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教师就应当生动而深刻地启发学生感悟人生,积累情愫。学生只有“以情绪为动力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才能有生活可写,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真情实感。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悟那本来“视而不见”的 生活,从而发现生活?

一、用心观察生活,是学会感悟生活的先决条件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轰轰烈烈、惊险奇特的大事,也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事。大事当然要关心,但毕竟为数较少却引人注目;小事细小琐碎,为数很多,并不引人注目,我们更要关心。而且,恰恰是一些小事之中蕴含着不同寻常的哲理,不同寻常的真、善、美。如一个学生写《为她喝彩》,观察到一个行走的漂亮的姑娘不小心凉鞋破了,没有半点惊慌,没有半点迟疑,就拎起凉鞋大大方方地赤脚走在大街上。文章经过一番描述后,最后抒情议论:“走自己的路,何必顾忌别人的眼光和评论。这最后的议论,是多么深刻的 感悟呀,而感悟的来源却是一件非常细小的琐事。这种琐事,生活中多得很,但为什么有的同学“视而不见”,有的同学却能产生深刻的感悟,关键就在于是否能用心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借鉴别人的“感悟”,是培养感悟力的基本途径

前人留下的名言、警句、俗语、成语,是前人感悟生活的结果,我们不妨拿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议论一番,讲讲自己的看法,举举生活的实例。比如,巴尔扎克言:“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它让人止步不前,甚至跌入深渊;对于强者来说它是垫脚石,使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议论理解,并让学生回忆讲述自己生活中的有关这方面的事情。学生很感兴趣。

另外,教师可提供相关读物,开阔学生思路,引导学生的情感共鸣。青少年时期感情丰富敏感,讲究友情,注重真善美,教师不妨提供一些适合于学生看的读物。浅显的如流行歌曲,稍深一些的如于秋雨、于光中等当代名家的散文等。其实最受学生欢迎的还是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报纸杂志上的随感美文,《青年文摘》《青年博览》《读者》上这种文章比比皆是,学生看了很自然地与自己的生命、情感结合起来,于是产生了共鸣。久而久之,生活中碰到类似的事件,便会感悟顿生。也可以看一些长篇小说,因为小说中人物对生活的感悟无处不在,看了以后,这些感悟便潜移默化地被学生接受了,从而学生便会在这些感悟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感悟。

三、开放式地组织学生谈论感悟,是培养感悟力的又一种有效方法

感悟作为一种可以培养和训练的能力,就可以让学生交流,以获得更广泛的信息。但是我们的学生往往会难以启齿,认为这种心与心的交流只能在最亲近的人中间进行。如何排除这一心理障碍?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主动地在学生面前谈论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自然的感悟,谈论自己对学校对班级发生的事情的看法,甚至可以谈谈自己的家庭,家庭中的喜怒哀乐、忧愁烦恼,目的是让学生仿效。教师应把学生看成自己的朋友,课堂前后与学生平等地交谈,课堂上亲切地向学生倾诉,这样,课堂里渐渐会形成一种倾吐衷肠的氛围。有了这种氛围,再加上老师的鼓励,一些胆大的学生便会参与进来。由于一种从众的心理作用,其他学生也会跃跃欲试。如再来一些小小的奖励手段,学生们的谈论会变得争先恐后,热烈非凡。学生从谈论中感受到别人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理解、不同体会、不同感受,便很自然地学会了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的方法,从而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更用心地感受生活。

谈论感悟,也可以由教师命题。如有一节写作课,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一件大家经历的事:期末语文复习课上,抽背古诗文情况很不顺利,教师脸露不快,这时,教室门被推开,径直进来两位迟到的男生,教师不禁怒色有加,大喝一声“出去”!迟到者出去了,并带上了门。教师当然是希望他们重喊“报告”,但两位迟到者却一去不复返了。十分钟以后,教师让另一位学生去把他们叫了回来。这一件事情很平常,当时也很少有议论,但这次被拿到课堂上来就不一样。教师问学生对这一件事的看法,课堂像进了水的油锅,一下子沸腾起来了。他们纷纷地议论着,面红耳赤地各不相让。他们有的认为老师太凶了,缺少耐心;有的确认为老师之所以生气,是因为她爱生心切,因而对学生要求严格,不管是学识上的要求,还是行为规范上的要求;他们有的认为两位迟到者太委屈了,大冷天被赶出教室;有的却认为这两位学生太不理智了,感情用事,自己吃亏。还有的学生认为老师自相矛盾,一回赶,一回请,会降低威信;有的却认为这叫做得起,放得下。谈论结束,下笔成文,轻而易举。同一件事,各不相同的主题,精彩纷呈。谈论如此热烈,看法各不相同。这实在是由于开放式的谈论感悟,已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认识问题的方法,感悟能力自然不断提高。

四、勤写日记,感悟的成果才能不断地积累

感悟具有即时性,即受此时此地此景此事以及当时心态的影响。如果改变了其中的一个因素,感悟就不同了。因此,写作主体应迅速抓住新感悟产生的瞬间,进行必要的构思,并清晰地记录,留下来为以后的作文服务。这种记录的形式当然是日记。写日记不仅可以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记下来,为作文积累生活素材,同时,写日记还可以在对生活材料的加工中锤炼自己的思想,练习遣词造句的基本功,真可谓一举多得。

被自己感动作文篇10

80后写作群体的时下年龄是走向成熟的年龄,从成名到衰落,都发生在20岁上下的年龄时段,因此这是真正的青春群体的现象,是与新世纪共至的现象。可以肯定地说,80后的崛起并非这一群体的刻意所为,他们是无意插柳柳成荫,使它们崛起的真正原因是市场运作的结果。如果不从新世纪前后市场发展的角度阐释80后,则80后将是无解之谜。

一、80后写作:文学商品化的世纪起点

80后是文学商品化在世纪起点的集中体现,是生成着的文学商品或消费文学。

20世纪90年代,是70后写作群的黄金时段,绵绵、卫慧、美女作家,身体写作,成为这一代群体的代表性称谓,也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告别这一世纪的最后篇章。在70后写作群的作品中,文学意蕴尚大于它们的商品意蕴。这一批写作者们用感性写作向尚存的文坛理性发起冲击,他们鲜明地打出感性写作的旗帜,用自己的身体构筑富于进击性的感性阵容。她们在这样的阵容中书写自己的感性体验、感性欢愉,使擅长于在理性写作中妙用感性佐料的前在写作者们颇感愕然。应该说,中国文坛在很长时间里都是理性写作的天下,都以理性写作为权威。这种写作,是政治理性与文学的自律理性并不融洽地结合的产物。

政治理性在半个多世纪的拼杀争斗中生成,它初发于启蒙救亡的历史合理性,继之,又在全国规模的长时间的政治运作中强化,并在“”浩劫中达到极致。20世纪80年代,政治理性陷入颓势,与此同时的文学自律活动则开展得有声有色,有理论有实践。无论是文学主体性讨论,还是先锋文学的通力实践,都使文学自律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成为继政治理性的时性。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自律理性并没有对前在的政治理性进行真正意义的批判,而主要是借助于时代的逆反心理绕开这一前在理性。绕的结果是前者的挥之不去,以及前者在后者生成中对于后者的盘根错节。于是自律理性的文学实践与政治理性的文学实践,作为并存的现实理性活动,活跃于80年代乃至90年代初的文学写作。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十余年的时间。正是在这个过程中,70后以一种对于那段时日的理性自觉,开始了他们的写作。他们既承领了父辈的政治理性包括政治压抑的理性,又饮过文学自律理性的奶。他们知道现实主义写作是怎么回事,他们更知道先锋写作是怎么回事,对于他们,刘兴武们的名字并不比马原们的名字更响亮,相反,马原们的名字倒更有偶像性的活力。

但70后没有沿着既有理性的路途前行,他们生长于新的时代语境,这新的时代语境以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为特征,为现实生活的种种感性消费或感性狂欢提供了广阔空间,感性格外活跃起来,它冲决理性束缚并湮没理性。未用几年,既有理性便失去了稳定的控制,社会生活包括文学创作出现不同程度的混乱无序。正是这样的时代语境状况使70后的感性写作被激发,使之如虎添翼。他们在感性写作中确立文学自我,而非其他自我,“他们尽可能想要把自我不加掩饰地投射在文本之中,并且常常使写作成为真正无拘无束的自我表白”。

70后是为文学而写,也为文学而被社会批判与接受。同样,他们是为文学而碰上了市场,与市场邂逅。

80后不同于70后的突出之处在于前者并非感性写作,也并非为感性而写,当然更谈不上用感性写作冲击前在的理性写作了。感性的年龄界分一向明显,青年感性不同于中年感性,后者已是更需相对成熟的感性,是接近理性的感性。因此,当70后和它的读者们共同接近或迈过30岁门坎时,先前那种富于冲击力的感性就不再属于他们。他们固然可以再写再读,但已不再是当时的70后的写或读。

这便是80后的出场语境。

80后起于通过写作表述青春体验或青春感受的兴趣。他们并不负重地试图用某种新理性绕开既在理性,也并不负重地试图进行感性冲击,这些都已被时间淘洗得无足轻重或者缺乏意义。他们都是些青春的自满自足者。昨天我年轻,今天我年轻,明天醒来我还年轻。这种对于青春的自满自足感,是80后写作的核心感受。他们不需要为别的什么去写,他们为各自的青春而写,因此又为大家的青春而写。

不过,80后的这种自然态或本真态的青春写作,与70后的感性写作,在面对市场这一点上却有着很大不同,这种不同构成两者间的代际差异。70后与市场是碰上,是邂逅,80后与市场,则是被开发、被俘获、被强行推上商品的展台。这种差异决定着70后的并不自主(被赋理性冲击的时任)的写作面对市场却是自主的;而80后自主的青春写作面对市场则是不自主的,是被市场利用甚至操控的被动写作。在这样的被动中他们成为随顺大众趣味的文学时杰。

像当初不知道自己已身价倍增的伦勃朗们一样,初始时,80后的青春写作者们也并不知晓自己的青春题材已在市场上炙手可热。像那个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为王子的《天方夜谭》人物一样,他们的青春写作使他们一觉醒来就成为百万富豪,社会名流。尽管文坛对他们尚有保留,如有的学者所说,他们只是进了市场但并未进入文坛。但更多的人不这么看,而是把他们尊崇为少年沈从文,尊崇为文坛新秀、奇才,尊崇为江郎去又来,自由任潇洒。甚至当某80后抄袭案发,仍有追随者们高呼追随依旧。一夜成名,这在过去看来难以做到的事,现在很正常,是市场经济的正常,是文学的商品属性的正常。市场对80后的炒作固然不可少,更重要的则是市场者人所构成也,构成市场的众人愿受,又哪有不授之理?据统计,时下中国处于青少年期的中小学生数以数亿计,阅读的自由尤其是网络阅读的自由,使他们前所未有地获得了文学地面对自己青春的机会,他们自己写自己青春,自己读他者青春,又从他者青春中得自己青春。这对易于冲动、易于狂热的青少年来说,自然是极大的乐事。亿计的青少年读者就是亿计的巨大市场,大家都肯于为青春文学花钱,这就是文学商品化的巨大商机。80后就这样被市场所俘获,在80后的市场俘获中,青春沦为商品。

可见,80后现象在新世纪文坛热爆,是文化经营者随顺大众趣味,将文学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必然结果。文化经营者恣意炒作这些初试文笔乳儿的“青春叙述”,制造时尚化的阅读热点,为的是满足青少年的“阅读期待”,瞄准的是他们基于追星心理的巨大消费能量。在文化经营者眼里,80后的文学作品可以驶入“产品销售利润”的快车道,获得巨大的商业利润。而在80后看来,这一方面可以实现文学梦想,一方面可以意想不到地获利,名利双赢,何乐不为。于是,和商家默契配合,文学走上了不可逆转的商业化之路。

二、80后写作的市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