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南合作十篇

时间:2023-03-19 19:12:02

南南合作

南南合作篇1

2013年3月底,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五国(BRICS)峰会上,金砖国家领导人共同决定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这一消息顿时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IMF总裁拉加德还是世界银行行长金墉,都不断被问到对金砖开发银行的态度。

这一表象的背后,是否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表达对得不到应有话语权的不满?新的区域性贸易谈判是否会对IMF和世行构成竞争?未来的全球金融格局又将何去何从?现在至少有一点可以明确,那就是久已被发达国家把持话语权的世界金融舞台有了新的动向。

这所金砖国家打算共同开发的银行去年曾一度考虑被命名为“南南银行”。这个名字唤起了我们对匕世纪60年代开始的如火如荼的“南南合作”的回忆。

国际金融公司的定位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可持续的私营部门投资,帮助减少贫困和改善民众生活”。因此对蔡金勇来说,―方面“中国公民”和“世界公民”的双重身份在考验自己的同时,也让他更好的了解发展中国家的需求。

尽管国际组织里的中国面孔越来越多,但最有分量也最实际的决策机制调整却一直没有落到实处。这代表着中国虽然早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话语权还是远比不上美日欧诸国。早在2010年底就已达成协议的IMF治理与份额改革方案,本有希望将中国拥有的投票权提升至第三位,但却因为拥有一票否决权的最大股东美国至今未能批准而一再拖延。因此有不少分析家指出,之所以中国会致力于推动金砖开发银行的筹建,也是想借此倒逼IMF完成份额改革。

所以也有说法是,南南合作之所以迅速复兴,部分也是发达国家死守规则制定者地位、不肯接纳发展中国家进入其现有话语体系给逼的――“不让我们跟你一起玩,那我们就自己玩了!”

这与上世纪60年代南南合作在政治上兴起的理由如出一辙:当时的两极世界中,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诉求也同样是独立于霸权而自保、摆脱发达国家控制、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只不过冷战结束后,全球范围内的意识形态氛围有所淡化,争取话语权的舞台也从政治转向了经济,从联合国大会转移到了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

最后,不妨再来看看正在和已经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这些国际市场的具体参与者,在南南合作中表现如何。2012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同比增加近三成,累计已超过830亿美元,涉及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而在贸易方面,中国与南南合作重点对象非洲的贸易额也达到1985亿美元,同比增长19%。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诉求越好越大,而金融危机削弱对手力量无疑也为中国创造了机会。

南南合作篇2

一、云南与南亚旅游合作的有利条件

(一)强烈的旅游合作愿望

云南与南亚各国很早就表现出强烈的旅游合作愿望。在国家“桥头堡”战略提出之前,云南学术界就提出“孟中印缅” (BCIM)地区经济合作的设想。1999年,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国四国在昆明召开了首次“中印孟缅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国际研讨会”。

云南与南亚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合作具有巨大的潜力。自从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论坛第一次会议上将旅游业作为地区合作的主导推进方向之一以来,历次会议上都对这个地区的旅游合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各方已就在孟中印缅地区大力推动旅游合作达成了共识,同时一致认为云南与南亚地区的旅游合作有良好的基础。在取得以上共识的基础上,四国学者和政府将合作发展的重点放在推进旅游和文化交流方面开展务实的合作,以具体的合作项目为手段,希望尽快将云南与南亚旅游合作推进到具体实施阶段。

(二)区位交通优势

云南与南亚地区开展旅游合作在时空上占有明显优势。中国建设面向南亚陆上国际大通道主要有两条线路:一条是向西进入印度和巴基斯坦,称为“西线”,需穿越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工程巨大,一般意义上不作为首选路线。另一条“南线”为中印公路,中印公路又可分为北线和南线。从保山―缅甸密支那―印北的雷多是北线;经瑞丽―曼德勒―德穆是南线。以北线为例,从昆明为起点计,全长仅1200公里,沿线双方连通条件较好。道路建成后,从昆明到雷多只需10多个小时。较之从广东至加尔各答计算,中印公路北线比经新加坡走水路缩短里程1273公里。因此,这条公路是中国通往南亚国家距离较短、交通条件最优、辐射面最广的陆上国际大通道。云南由此在中国与南亚的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利优势。

(三)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具有互补优势

云南与南亚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旅游合作的重要基础。云南旅游资源品味优势突出,类型多样,其特色着重体现高山峡谷、现代冰川、喀斯特景观、火山地热等自然景观以及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南亚各国都是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和地区,资源特色则主要体现沿海平原地区的热带森林、海滨沙滩等自然景观和不同文化底蕴的历史建筑、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及部落生活的人文景观。云南与南亚丰富而各具特色的自然文化资源,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为区域间共同合作开发旅游资源、拓展旅游国际市场,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条件。

(四)历史文化传承优势

自古以来,云南就与南亚国家有着友好的往来。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把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两个伟大文明紧密地联结起来。近代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和滇缅公路及“中印输油管道”,成为当时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物资运输生命线和中国重要的陆上国际通道。几千年的文化交流,云南与南亚既增进了友谊,又沉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这是双方合作的历史基础。而近代以来在缅、印及海外各地经商定居的大量华侨,则成为区域文化经济交流进一步深入的现实纽带和桥梁。

二、云南与南亚地区旅游合作现状

(一)云南创立面向南亚的旅游经济圈已初具基础

随着云南省近年来加大以印度为重点的南亚诸国的合作,云南省已率先建立的BCIM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论坛、K2K昆明与加尔各答合作机制以及CSBF中国南亚商务论坛常设于昆明,云南与印度西孟加拉邦旅游机构、印度TAAI旅游商会、印度CII工业联合会及印度工商业联合会FICCI下设的旅游委员会等机构所作的基础工作已得到了这一地区的积极响应。在2009年6月的中国南亚商务论坛会上,各南亚国家组织的领导和代表提出倡议:要尽快发展服务贸易和南亚旅游经济环线,以此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摆脱贫困。

(二)中国与南亚多国互为旅游目的地,游客数量增加迅速

目前,在南亚国家中,已有6个国家先后与我国成为了旅游目的地。“中印旅游友好年”活动启动后,我国去年赴印度旅游人数同比增长了48%,达到了7万人次;印度来中国旅游人数同比增长了14%,达到46万人次。《印度整体旅游》报告显示,印度每年900多万公民出境旅游,其中将近300万人次是到亚太地区旅游。占印度全国10.2亿人口5%的富有阶层,出国旅游的比例还很小。由此也可看出, 中印旅游目前虽然规模较小,但中国尤其云南省在面向南亚开展旅游合作方面潜力巨大 。

(三)交通基础初步奠定,优势有待开发

近年来,云南省以独特的区位优势,在航空、陆路、水路等大通道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南亚诸国之间的通道建设成就尤为突出。目前,云南与南亚的3个国家开通了直航,即昆明―孟加拉国达卡、昆明―印度加尔各答和新近开通的昆明―加德满都,这为创建面向南亚旅游经济圈奠定了交通基础。云南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虽有旅游交往,但目前尚无直通旅游的通道,需由第三国中转。 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这3个国家与云南基本上还没有旅游合作,更没有直接通道,有待未来开发。

瑞丽口岸和腾冲猴桥口岸及通往密支那道路的修通将在陆路方面继续推进与昔日的“史迪威”公路、南亚丝路、茶马古道等通道的联通。但旅游线的形成和市场运营仍需很长一段时期的艰难努力。

(四)云南的旅游企业积极开发南亚旅游市场

现在,云南的各旅游企业正以多种形式创建南亚旅游经济圈,各大旅行社都开发出南亚新品旅游线,包括马尔代夫、印度、斯里兰卡等线路产品,并引起了游客普遍关注。但由于交通等制约因素,目前来滇旅游的南亚游客量仍然较少。省旅游局统计显示:来滇的南亚游客从1994-2004年虽呈增势, 2003年是3235人次,而到2004年又降为2905人次。其中,印度来滇人数占90%以上,而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国来滇人数相对较少。2008年来滇旅游的南亚国家游客为6万多人。上述现状表明,云南与南亚旅游合作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却发展迅速。

三、云南与南亚旅游合作的战略思考

(一)区域开发一体化战略

云南与南亚区域旅游合作应从大区域来考虑,树立区域一体化思路,加强联合,共同发展,努力避免投资浪费和恶性竞争,以促进区域旅游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一,要构建统一的旅游目的地,应当实施旅游发展的空间拓展战略,把云南和南亚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共同塑造旅游形象,提高整个区域的信誉度,整体促销。

第二,实行旅游产品开发一体化。为充分发挥云南与南亚旅游合作中各方的资源优势,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市场为导向,按照旅游产品地域结构合理化、旅游产品形态多元化要求,对区域旅游产品进行系统的开发和规划。通过旅游线路的总体设计、总体推出,逐步形成在世界旅游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凸显区域总体特色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区域性旅游产品群,形成区内旅游产品之间彼此互惠互利、互助合作的旅游产品一体化格局。

(二)开发旅游精品,实施形象驱动战略

云南与南亚地区富于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目前除马尔代夫外,各国、各地区旅游产品仍以传统的观光旅游景点为主体,且深度开发不够,非观光型(如度假型、商务型、会议型等)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市场(尤其是海外旅游市场)发展不足。因此,应该积极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加强旅游深度开发,努力把该地区建成21世纪亚洲旅游精品工程荟萃区。此外,在旅游合作中应积极变产品驱动为形象驱动,强化云南与南亚地区旅游产品的主打品牌形象并进行个性再塑造,积极提升旅游目的地,尤其要深刻挖掘旅游文化内涵,以鲜明的形象对国内外旅游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三)旅游网络化系统战略

根据南亚各国和云南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景区地域组合条件及相关的交通区位和各国社会经济条件,云南与南亚的旅游合作应构建系列旅游网络系统:

第一,以旅游中心城市为核心,重点旅游区(点)为支点,专题旅游线路为纽带,按相关的交通区位和地域组合条件形成特色旅游网络系统;第二,共同开展互为旅游目的地的宣传促销,开拓旅游客源市场网络系统;第三,开展旅游相互投资与合作,建立旅游投资网络系统;第四,开展旅游管理与政策机制合作,创建区域旅游管理网络系统;第五,开展旅游人力资源培训合作,构建区域旅游人力资源网络系统。

(四)可持续发展战略

南南合作篇3

当前南南合作的特点

南南合作在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上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进入21 世纪后,南南合作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并体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全球性南南合作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

1.全球性南南合作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冷战后,由于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分化、国际地位下降,全球性的发展中国家组织(如不 结盟运动、77国集团等)的影响力也一度有所下降,在南北对话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尽管如此,发展中国家作为旧国际秩序的“反叛者”,从来没有停止过要求建立公正 、合理、平等的国际新秩序的斗争。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发展中国家的边缘化地 位使得它们反对旧国际秩序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标准的要求更加迫切。

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加强了在全球范围内的团结,不结盟运动、77国集团、15国集 团等又重新趋于活跃。2000年4月,77国集团在古巴召开了自1964年成立以来的第一次 首脑会议,会议发表的《南方首脑会议宣言》和《哈瓦那行动纲领》指明了发展中国家 今后发展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5国集团近年来基本保持了每年一届的首脑会 议,成为一支推动南南合作的重要力量。不结盟运动是最早成立的全球性南南合作组织 ,近期遇到的困难较多,不少人尤其是西方一些人认为不结盟运动已经过时,不结盟运 动应该消亡。尽管如此,不结盟运动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注:“backgroundinformation on ⅹ ⅲ nam summit,”kuala lumpur,20—25 february 2003,不结盟运 动英文网址,.za,2002年8月5日。)

2.发展中大国在南南合作中的作用继续增强

近年来,南非、马来西亚、伊朗、古巴、委内瑞拉、哥伦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发展中 大国在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强。南非自1998年担任不结盟运动主席国 后,不仅积极协调和推动不结盟运动事务,而且还主持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如世界 种族主义大会、亚洲和非洲论坛会议、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等。伊朗于2000年正式 加入15国集团后,2001年当选为77国集团主席国,除积极协调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外,还 积极推进“文明对话”,在南南合作中的作用明显增强。设在马来西亚的“第三世界网 络”(the third world network)在动员发展中国家舆论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 年马来西亚将接替南非成为不结盟运动的主席国。在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中,发展中大 国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巴西在南方共同市场、南非在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埃及在 东南非共同市场中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联合国推动南南合作的作用明显增强

近年来,联合国加大了推动南南合作的力度。在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通过的关于南 南经济和技术合作的重要决议就有:1991年12月19日通过的《关于发展中国家间技术合 作》的第46/159号决议、1994年12月19日通过的《关于联合国南南合作会议》的第49/9 6号决议、1995年12月20日通过的《关于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和技术合作及联合国南南合 作会议》的第50/119号决议等。1995年6月,联合国确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与技术合作 的9项新方针也对南南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联合国不仅推动建立各种 南南合作网,而且还竭力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资助发展中国家召开了亚非 合作论坛等不少强化南南合作的会议。

4.南南合作更加灵活多样

(1)以专题为主的南南或泛南南合作势头加强。目前,发展中国家在人权、环境、限制 小武器销售等方面采取合作措施,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南北合作组织或南北对话会议成为南南合作的重要场所。随着欧非首脑会议、美国 与非洲面向21世纪伙伴关系会议等南北性合作会议的召开,发展中国家在会议召开前往 往首先协调立场,以便争取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条件。

(二)区域性南南合作步伐明显加快

在全球化挑战面前,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在广度、深度和多样性等方面均有较大 发展。新的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出现,原有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推出新的合作领域 。目前,地区一体化组织遍布亚非拉各洲。

在亚洲,东南亚的经济一体化进展较快。东盟除三年一次的首脑会议外,自1996年起 还多次举行非正式首脑会议,除就加快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东盟投资区进程做出一系列决 议外,东盟还在加强湄公河流域经济合作、建设“电子东盟”等方面加强了合作,是发 展中国家中经济一体化进展最快的地区。2001年底东盟又与中国共同商定了在10年内成 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注:《中国东盟贸易区仍障碍重重》,, .cn,2002年1月1日。)尽管印度与巴 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冲突不断,但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仍在重重困难中寻求加强经济 合作的方法,2002年1月联盟首脑会议后发表的《加德满都宣言》决定在2002年底前制 定出有关在该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为建立南亚自由贸易区创造条件。(注 :《南盟首脑会议综述:加强合作 共同发展》,,2002年1月6日。 )

在拉美,目前已形成以南方共同市场、安第斯共同体、加勒比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 场等为核心的地区集团化结构,并在各地区集团之间表现出互动和互融的势头。作为整 个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协调、指导机构,拉美一体化协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拉美 一体化组织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南方共同市场(简称南共市),该组织自组建以来表现出强 大的活力,成员间贸易额从1990年的41.3亿美元猛增到1998年的203.5亿美元。(注:本 文拉美、非洲和中东地区集团间贸易统计数字均来源于:world bank:world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0,washington,d.c.,december 1999。)近期,受阿根廷经 济危机的影响,南共市的这一发展势头受到一定阻碍,南共市相互出口额从2000年的17 7.11亿美元降到2001年的160.43亿美元,降幅达9.4%。尽管如此,2001年12月举行的南 方共同市场首脑会议仍表示要积极推进南共市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此外,2001年南共市 还与南美洲另一经济集团安第斯国家共同体(简称安共体)就建立两大地区自由贸易区问 题进行了磋商,2001年南共市与安共体之间的相互出口上升了4.3%。(注:《拉美国家 出口下降外贸赤字扩大》,新华网,,2001年12月18日。)

在非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势头也方兴未艾,目前已形成东南非共同市场、东非共同 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中部非洲经济和货币共同体、马格里 布联盟等重要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些组织在削减贸易关税、建立自由贸易区、推 动成员国扩大贸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2002年7月非洲联盟的成立 ,标志着非洲联合自强又步入新的发展时期。与此同时,非洲还正式出台了“非洲发展 新伙伴计划”,决心进一步加快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在非洲次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进 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建立非洲经济共同体。

南南合作新领域

与早期南南合作相比,全球化条件下南南合作具有更加广阔的领域。发展中国家总体 实力的上升和50多年南南合作的经验,也为发展中国家在更广阔领域进行合作提供了条 件。

(一)经济领域

发展中国家自独立以来,就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的《经 济合作的决议》在南南经济合作史上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后,南南经济合作的 步伐不断加快,并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和计划:1972年在圭亚那乔治敦召开的不结盟运动 外长会议通过的《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的不结盟行动计划》、1978年联合国发展中 国家技术合作会议通过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1981年77国集团通过的《加拉 加斯行动计划》、1990年南方委员会发表的《对南方的挑战》的报告、1997年1月77国 集团在哥斯达黎加圣何塞举行的南南贸易、投资和金融会议通过的《圣何塞宣言和行动 计划》及2000年77国集团召开的首次南方首脑会议发表的《南方首脑会议宣言》和《哈 瓦那行动纲领》。

1.21世纪南南工农业及其他经济领域的合作有更广阔的前景

独立以来,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南南合作是从农牧业、采掘业、手工业、轻工业、加工 业等经济领域的合作开始的。在全球化条件下,南南合作的领域将更加广阔。在第一产 业,除传统合作项目(如热带水果、花卉、蔬菜、食用菌、渔业养殖的开发与推广)外, 以资源综合利用、物质多级循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为目标的生态农牧渔业合作 方面大有可为,生物工程新技术在农牧渔业中的开发和应用合作也将在今后南南合作中 占有一席之地。在第二产业,随着一些发展中国家相对完备工业体系的建成,发展中国 家在轻工、纺织、家电、化工等加工业都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实力,中间技术制造业也表 现出比较优势。1960年制造业只占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5.6%,到20世纪90年代 初就已达到25%,(注:畅征、陈峰君:《第三世界的变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7年版,第310页。)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 的合作将会有较大的增强。在第三产业,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保险、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也在不断增加。东亚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保险方面的合作出现较快的发展 势头。

2.加大贸易往来还有很大的空间

从某种意义讲,发展中国家间贸易量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的晴雨表,也反映了南南 经济合作的总体水平。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额呈快速增长状态(见表1)。

表1 发展中国家出口情况

单位:10亿美元,离岸价格

1985

1990

1995

2000

发展中国家

490.3

831.3

1435.0

2073.0

世界

1874.5

3381.7

5070.8

6341.2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world economic and social survey 2001,trends andpolicies in the

world economy,new york:2001,pp.258—259。

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出口也有较大增长,发展中国家间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 的比例为:1985年28.7%、1990年32.5%、1995年41.5%、2000年38.0%。发展中国家地区 间的贸易额也呈快速增长状态。以拉美和非洲为例,拉美国家间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 比例为:1985年12.6%、1990年16.5%、1995年20.5%、2000年22.1%。非洲国家间的出口 额占其总出口额的比例为:1985年4.2%、1990年7.0%、1995年10.6%、1998年12.0%。( 注:united nations:world economic and social survey 1999,new york:1999.)

尽管如此,发展中国家间贸易仍有很大的发展余地。(1)贸易额有很大增长余地。在地 区或次地区一级,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地区及次地区间的贸易额可能出 现较大的增长。如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卓有成效,4国间的贸易额从199 0年的35亿美元猛增到1998年的210亿美元。(注:尚德良:《世纪之交拉美国家的经济 发展》,载《现代国际关系》,2000年1~2期,第81~84页。)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中 国家跨地区的经贸合作也有很大的发展余地。以中国与非洲的贸易额为例,1950年中非 贸易额仅为1214万美元,1991年增长到14.4亿美元,2001年中非贸易额达108亿美元。( 注:数据来源:外经贸部网站,中国对外经贸统计数据,网址:。) (2)贸易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据统计,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在世界初级产品出口中所 占的比例为:1985年52.7%、1990年48.8%、1999年44.4%。而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在世界 制成品出口中所占的比例为:1985年18.3%、1990年23.0%、1999年27.5%。(注:united nations:world economic and social survey 2001,trends and policies in the world

economy,new york:2001,pp.260—261.)目前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也主要集中在 低附加值的产品上,原料和初级产品占很大的比重。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互补性的增长 ,制成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也将逐步扩大,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可能成为初级产品 生产国的重要市场,同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出口更多的制成品。(3)贸易覆盖面有很大 拓展空间。目前,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贸易对象除周边国家外,主要是发达国家。随 着经济交往增多,尤其是发展中大国间经济交往的增多,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对象会进一 步多元化。

3.扩大相互间的投资大有可为

与贸易相比,推动发展中国家间的相互投资,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方面的作用 更加明显。相互投资不仅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学习先进的技术 和管理经验,培养经济和管理人才,而且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走联合发展之路,进一步加 强南南合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出现了迅速增长势头。据统计 ,发展中国家1998~1993年的年均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35.09亿美元,1999年已增加到65 6.38亿美元(见表2)。在联合国统计的世界63459个大型公司中,发展中经济体(developing economies)已占12518个,占世界总数的19.7%,其中非洲167个,拉美2019 个,南亚、东亚和东南亚9883个,西亚449个。(注:united nations:worldinvestment report 2000,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and geneva:2000,pp.11—13.)应该说,在21世纪发展中国家不仅需要,而 且也有能力扩大相互间的投资。

表2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状况

单位:百万美元

1988~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发展中国家

23509

42124

50259

57763 64335

33045  65638

世界

221357

282902  357537  390776 471906 687111 799928

发展中国家

所占比例(%)

10.6%

14.9%

14.1%

14.8%  13.6%

4.8%

8.2%

(二)科技、教育领域

1.科技合作

尽管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在科技方面取得与发达国家平起平坐的地位,但南南科技合作 大有可为。一些发展中大国(如中国、印度、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南非和韩国)与其 他发展中国家相比,科学技术相对发达,进行南南合作具有较好的基础。以中国为例, 1978~1990年,我国同发展中国家约执行了2000多个科技合作项目。至20世纪90年代末 ,中国与96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或经济、贸易、科技合作协定,与150多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关系。(注:引自中国南南合作专家委员会于200 1年11月编写完成的《中国南南合作发展战略》(电子版),第一章第三节,网址:。)可以预见,21世纪南南科技合作不仅会有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参加,而且 会从主要由政府主导向多种成分参加的合作方向发展;合作方式将更趋多样化。

2.信息合作

长期以来,南南信息合作没有得到发展中国家足够的重视,这也是造成一些发展中国 家不发达的重要原因。联合国秘书处公布的资料认为,通过信息技术和知识来创造价值 的“新经济”是一种“富国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发展中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近 年来,南南信息领域的合作受到更多国家的重视。2000年南方首脑会议发表的《南方首 脑会议宣言》和《哈瓦那行动纲领》均强调发展中国家信息领域合作的重要性,并提出 了合作措施。2001年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召开的第11届15国集团首脑会议,将会议 的主题定为“利用信息与通讯技术潜力,促进集团发展”,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发展中 国家信息技术合作与交流,消除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巨大的技术差距和数 字鸿沟。中国分别于2000年和2002年召开了“信息通信技术南南合作国际贸易洽谈会” 和“中国—东盟信息通信技术研讨会”,受到了有关国家的热烈欢迎。

3.人力资源合作

尽管发展中国家早就有人才交流和培养计划,人力资源合作的优势并没有被充分利用 。1998年第三世界科学组织网络、第三世界科学院和南方中心合作出版的一本书,介绍 52个发展中国家430个科学机构能力,其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发展中国家间人力资源的合 作。一些国际组织和发展中国家组织(如联合国和77国集团)也设立了不少基金,促进南 南人力资源的开发。随着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重要性进一步被人们所认识,利用双边、 地区、地区间和国际网络,培训发展中国家青年科学家,推动南南科学交流和训练,已 被不少发展中国家作为南南合作的最优先的选择,南南人力资源合作明显增多。

(三)政治领域

1.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任重道远

自发展中国家登上历史舞台以来,南北对话与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历程充分表 明了南方国家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著名国际政治理论家克莱斯勒 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无论相对于其历史上的表现还是相 对于北方国家同期的发展状况,都是很快的。根据他的观察,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 ,在发展中国家提出国际新秩序倡议,最激烈地反对自由国际秩序之时,正是发展中国 家经济表现最佳的时期。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南方国家的实力和南方国家的团结是发 展中国家争取公正合理国际秩序的保障。

在全球化条件下,政治合作仍将是南南合作的主要动力,发展中国家仍需在平等分享 全球化好处、推动联合国改革、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保障南方国家以平等地位有效地 参与国际决策、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捍卫发展中国家合法权益、反对西方国家干涉 内部事务等方面加强合作和磋商,通过联合国、地区合作组织、国际会议等各种论坛, 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和利益。

2.争取有利的国际经济发展环境是当务之急

作为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的受害者,发展中国家一直将争取有利的国际经济发展环境 作为南南合作的重要目标。1964年6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 ,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发表了《联合宣言》,正式提出了建立新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 序的主张。此后,发展中国家多次重申了这一主张。1974年第6届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 通过了《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 新秩序斗争进入新的高潮。尽管取得过一些成果,但发展中国家不利的国际发展环境并 没有根本改变,在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中仍处于从属地位。2001年5月,由发展中国家 和发达国家一起参加的第三次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问题会议不得不承认,最不发达国家 作为一个整体仍处在世界经济的边缘,并继续遭受赤贫的苦难。(注:引自《第三次联 合国最不发达国家问题会议宣言》,第三次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问题会议文件,网址: /chinese/newlinks,2001年5月21日。)

发展中国家并不反对经济全球化,它们反对的是全球化中的不合理的规则和秩序。在 乌拉圭回合时期,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规则谈判中处于“沉睡”状态,导致了目前发 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但从西雅图会议以来,发展中国家的这一 状况有所改变。目前,无论在世界经济论坛还是在世贸组织的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参与 国际经济规则之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3.不断努力创造“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的环境

技术进步尤其是通讯技术的进步及全球化发展趋势使世界向文化同质或文化交流与融 合的方向发展。各种文化、文明、传统更多地交流、交融和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也是人类进步的体现。现在的问题是,超级强国利用其经济优势,借助经济全球化力 量,把本身的强势文化和价值观大量输出到发展中国家,以“文化全球化”名义实现“ 文化霸权主义”的目的。在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霸权主义的做法可能 进一步发展,从而使世界许多相对弱势的文化、文明、传统面临空前挑战。

1997年5月,113个不结盟国家派出54个代表团,参加了在哥伦比亚举行的国际会议。 会议文件指出:“文化多样性和人们对世界多元的看法,是人类的伟大财富。……不结 盟国家要求将它们作为指导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价值观念。”该文件指出,全球化面临两 种不同前景。“消极全球化,意味着丧失自己的身份、社团观念、个人价值和自身文化 归属感。”因此,应当发展和促进“积极全球化观念,以此作为南方国家丰富人类文化 财富的惟一选择”。(注:请参见不结盟运动的相关文件,网址:.za。)20 00年首次南方首脑会议后,77国集团正考虑每两年主办南方文化集会、南方艺术节,推 动南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文明对话”的概念首先由伊朗正式提出,并经发展中国家 努力,正式将2001年定为“文明对话年”并不是偶然的。

2001年“9·11”事件将“文明冲突”或“文明对话”的课题严峻地摆到了世人面前, 应该说世界上这两种趋向都在发展。因此,通过文化合作,抵制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是 21世纪南南合作十分重要的课题。

(四)安全领域

在21世纪,安全问题的全球化趋向使发展中国家进行南南安全合作显得更加重要。在 国际安全问题上,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南南合作,反对发达国家重限制大规模杀伤性武 器,轻限制常规武器销售的做法,敦促国际社会在禁雷、防止核武器扩散等问题上采取 更积极的态度。要求发达国家兑现不对无核区使用核武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等方面的 承诺。建立国际安全合作机制,使发展中国家的冲突得到国际社会应有的重视,同时争 取在国际安全问题上有更大的发言权。

在地区安全问题上,发展中国家在21世纪将比冷战期间承担更大的责任。近年来,发 展中国家自主处理地区冲突的能力有所增强。各地区性组织(非洲联盟、东盟、美洲国 家组织等)都强化了这一机制,通过派驻军事代表团、观察团和委托有关成员国组成的 调解团、直接派遣维和部队等方式,强化了维和作用。以非洲为例,自1990年西非国家 经济共同体向利比里亚派出维和部队后,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 由东非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发展组织等在解决利比里亚、塞拉利昂、莱索托、民主刚果内 战和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边界冲突等问题上都起到了积极作用。2002年6月,“亚 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亚洲在自主解决地区安全问题上向前迈进 了一大步。

南南合作展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实体,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经济上 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成为迅速崛起的第三世界。在联合国和许多国际场合,代表3/4 的世界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对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两极格局结束后,发展中国家作为被争夺的中间地带的战略地位有所下降,不平衡发 展导致的分化也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整体政治作用的发挥。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 深入,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由于政治动荡、经济基础落后、科技不发 达、社会凝聚力低,这些国家进入21世纪后处境将更加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少发 展中国家在21世纪尤其是21世纪初“边缘化”趋向还会继续发展。

南南合作篇4

中国驻南非大使馆经商处参赞荣延松在发言时指出,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在南非投资额已超过130亿美元,其中制造业是重要的投资领域之一。他说,中南双方近些年在产能方面的合作发展迅速,中国在南非制造业领域的投资加速了南非的工业化进程。

中南经贸合作

中国与南非于1998年1月1日建立外交关系。中南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全面、快速发展。

2012年7月,南非总统祖马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访华。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发表了联合公报,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两国领导人达成重要共识,确定2014年为中国“南非年”,2015年为南非“中国年”。这是两国人文领域的一次全方位交流活动,是中南、中非交往史上的开创性之举。今年,南非在华将举办50多场交流活动,涵盖经贸、文化、影视、旅游、教育等诸多领域。

2014年12月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南非总统祖马。表示,中国和南非同为新兴市场国家,两国的发展互为机遇。中方愿将南非作为中国产业海外投资的优先目的地,鼓励和支持国内大型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赴南非参与工业化进程,建设好经济特区和产业园区,以港口、造船、渔业为依托开展海洋经济合作,推进跨境本币结算和互换等金融合作,加强核电合作,推动成立合资航空公司、采用中国国产飞机开展非洲区域航空合作,扩大中南利益共同体,促进非洲互联互通和区域一体化发展。

祖马表示,中国是南非和非洲真诚、值得依赖的朋友和伙伴,为非洲的发展和抗击埃博拉疫情提供了无私援助和有力支持。总理访非期间提出非中“461”合作框架,帮助非洲建设铁路、公路、区域航空三大网络,将有力促进非洲大陆的发展。南非愿同中国密切高层交往,深化政治、经贸、海洋经济、人文等交流与合作。

2012年,中南两国的双边贸易额接近600亿美元,而1998年两国刚建交时双边贸易额仅约15亿美元,15年间增长了40倍。中国已经连续4年成为南非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南非则是中国在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经济运转平稳

南非实行自由贸易制度,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会员国。欧盟与美国等是南非传统的贸易伙伴,与亚洲、中东等地区的贸易也在不断增长。

南非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黄金、铂族金属、锰、钒、铬、钛和铝硅酸盐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蛭石、锆、钛、氟石居第二位,磷酸盐居世界第三位,锑、铀居世界第四位,煤、钻石、铅居世界第五位。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黄金出口额占全部对外出口额的三分之一,因此又被誉为“黄金之国”。

南非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也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占非洲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是南非经济四大支柱,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南非的制造业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主要包括钢铁、金属制品、化工、运输设备、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近五分之一。南非的电力工业较发达,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干冷发电站,发电量占全非洲的三分之二。

近年来,南非政府为改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通过加大政府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行业优先发展战略、加强教育和人力资源培训等措施,促进了就业和减贫,经济运转平稳。2010年5月,南非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2011年11月,南非国家计划委员会公布《2030年国家发展规划》,提出在未来20年内实现减贫和社会公平,实现年均经济增长5.4%,创造1100万就业岗位。到2030年,南非失业率将从目前的25%降至6%,基尼系数由现在的0.7降至0.6,彻底消除贫困人口。

南非是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2001年黄金出口占南非出口总额的11%。但因国际市场黄金价格下跌,铂族金属已逐渐取代黄金成为最主要的出口矿产品。南非还是世界主要钻石生产国,产量约占世界的8. 7%。出口产品有:黄金、金属及金属制品、钻石、食品、饮料、烟草以及机械、交通运输设备等制成品。主要进口有:机械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化工产品、石油等。

合作发展迅速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衡量标准。正致力于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南非近年来重视制造业发展,推出税收减免等一系列奖励措施。南非贸工部在2012年出台措施,政府在未来6年间将为制造业提供价值57.5亿兰特的奖励,以提升其在全球的竞争力。中非发展基金高级经理利安尼・福廷称,制造业在1994年至2014年期间为南非平均贡献了约15%的国内生产总值,而长期以来南非经济的起伏也和制造业有很强的关联性。

南非工业发展公司机械和器材部主任马加古拉对记者表示,随着南非经济近些年进一步与全球经济接轨,南非制造业的竞争力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南非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南非制造业曾在1993年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9%,2014年,这个数据下滑至13.9%。马加古拉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南非感谢中国公司的到来,为南非制造业带来了急需的技术、投资和工作机会。

南南合作篇5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 云南省 教育合作 对策

【中图分类号】G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036-03

后金融危机时期,即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的新一轮增长周期,可能是两三年,甚至十年之久,这一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发生很大变化。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显现,至2008年肆虐全球,演变成了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至2009年年底,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在短期内都没有出现缓解的迹象,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经济要完全走出金融危机影响的阴影,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宏观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而经济和教育总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这场危机之下,中国及东南亚、南亚各国的教育也受到相应的影响。影响意味着挑战,又往往潜藏着机遇,如蒋玉婷认为,中国在经济危机中的表现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的力量和巨大的潜力,这就给中国高校的国际化带来了突破性的发展机遇。

在全球化这一大趋势的动力作用下,中国与东南亚、南亚都在积极构建紧密的合作关系,因此危机之下,作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云南省,与东南亚、南亚的教育合作问题显得日益重要。现将重点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云南省与东南亚、南亚的教育合作对策。

一 金融危机对云南、东南亚及南亚经济的影响

杨杰认为云南省的经济外向度低,相比沿海地区所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但长期的不利因素却不容忽视。因为结合云南省特殊的条件,从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而言,虽然短期的影响是有限的,却又潜伏着不利的因素,由此他分析了金融危机可能对云南省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外贸出口受阻;二是企业直接融资放缓;三是制约云南省的间接融资;四是中小企业融资更为困难;五是影响在云南企业投资和云南省居民的消费意愿。其中第一个方面表明,许多与云南省毗邻的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有的甚至已产生了严重危害,如越南,其币值、股市在2008年下跌了近50%。

美国金融危机最终引发了全球性经济衰退,对东南亚各国的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同样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自2008年下半年后该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均因全球经济衰退而大幅下滑。沈红方等学者认为,东南亚国家在经历了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实行了较为审慎的宏观经济与金融改革,2008年大部分国家的经济基本良好,金融体制依然健康,资本和外贸市场的动荡仍在可控范围内。但随着美国金融危机“溢出”效应加强,2009年东南亚的实体经济还会受到进一步的损害。如进出口贸易萎缩和国内外投资的停滞使制造业产能缩减,产品外向型的中小企业订单减少而濒临倒闭,最终给东南亚广大的劳动大众带来了直接影响——减薪和失业率的上升。笔者认为,大规模减薪和失业将促使东南亚教育进行战略性调整,各国政府可能将更加重视本国的职业教育问题以及同中国的教育合作问题。

世界银行前副主席伯克表示,全球金融危机对南亚经济的直接影响有限,南亚区域的经济增长将略放缓1%~2%。南亚主要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尼泊尔及斯里兰卡中,印度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稍大一些。文富得指出,由于印度政府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有所成效,国际金融危机后印度的经济稳定回升。

二 金融危机对教育的影响

经济和教育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决定着教育的需求与供给,从而决定着教育的发展规模、质量、结构和速度;另一方面,教育培养各种熟练程度不同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制约和推动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金融危机与中国教育

成刚与崔盛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受欧美国家经济衰退的影响,我国出口增速下滑。其次是固定资产投资颓势初显。再次是国内消费依旧疲软,而出口、投资、内需恰恰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成刚、崔盛在《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教育》一文的最后,作者先详尽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教育的挑战,即金融危机减少教育经费和出口行业受阻的连锁反应激化大学生就业问题,然后,作者乐观地看到了金融危机给教育带来的机遇:第一,金融危机给民办教育及培训行业带来新机遇;第二,金融危机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新机遇;第三,金融危机背景下出国留学机会增多。第三点同国际间的教育合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作者的建议值得采纳。

南南合作篇6

地址: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

为了顺利完成《_________大学就业指南》制作和发放,建立企事业单位与学生之间集中全面的信息平台,本着密切合作,服务于企业和学生的原则,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双方责任义务

甲方

1.专刊成品尺寸210×285mm,80-105g铜版纸彩色印刷;甲方对于乙方提供,并由双方协商的版块设计方式,内容以及相关技术要求不能随意单方变动,并在制作完成前负有保密义务;

2._________月,甲方在本协会一周年会庆期间举办就业指南_________大学发放仪式,并接受乙方意向,邀请乙方领导莅临现场;

3.专刊发放数量定为_________册。甲方保证_________大学发放工作通过各学院团委,学生会等形式有组织的发放,包括:至少_________册及时均匀发放到位——_________册发放_________届毕业生;_________册发放_________届预备毕业生。同时保证其他高校_________册的发放工作顺利进行。

4.甲方保证发放前后通过学校的网络,电台,期刊等媒体对《_________大学就业指南》进行广泛宣传和使用调查;同时邀请_________省内两家以上主流媒体跟踪报道;

5.甲方配合发放工作,完成相关信息统计,跟踪调查工作。随时准备为乙方提供本次活动的相关信息反馈服务;

6.甲方于_________大学_________网,_________网等着名人才网站投放电子版;

7.甲方保证_________大学实习生基地项目活动计划将及时通知所有本次活动的加盟单位,就各种方式展开合作;

8._________年度(_________届招聘期)的各种适宜招聘会甲方对乙方悉发出邀请函并根据乙方要求提供力所能及一条龙特殊服务;各种校内外合作活动确立优先合作原则,并密切支持配合。

乙方

1.单位版块设计以版面面积为标准,单页为一版,一版起步。普通页,a4版面:一版_________元(面积尺寸-210×285mm)折叠页,a3版面:一版_________元(一面,两个a4版面面积)。乙方愿意投放_________版面_________版内容,应付_________元。

2.乙方提供单位版块内容设计:内容可包括:公司或单位的简介、社会成就、发展前景、企业文化、hr政策、员工发展空间、宏观的岗位需求、专业方向、应聘方式等。除有特殊约定单位外,其他所有各单位的版块内容设计由各单位独立负责完成。

3.乙方提供文字,图片等内容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法律,并且无不良倾向。

4.乙方制作完成后将电子稿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发送至:_________。同时电话确认查收;并经_________大学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与_________大学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对版块内容进行核定;

5.乙方在双方对宣传内容达成一致性确认后,将制作费用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打入甲方_________银行卡之后电话确认查收。

二、合同期限

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于本专刊发放完毕后以及相关条款所涉及的时间结束时终止。

三、合同的变更,解除

订立本合同所依据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制度发生变化,本合同应变更相关内容;

订立本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的,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本合同内容;

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本合同可以解除。

四、本合同争议处理

甲乙双方因履行本合同而发生的争议,应本着平等互助友好协商的精神进行予以解决;

五、甲乙双方还就以下事项达成约定

专刊可能更名,届时甲方将通知乙方,本协议效力不变;

乙方版面在专刊中的顺序以同行业回复的先后顺序为排列依据;

由排版,印刷技术与电脑设计技术差异导致的最终制作效果与电子稿的轻微出入,乙方应予合适谅解;制作完成后甲方赠于乙方一册,制作效果如有较大出入,甲方负责重新制作或退还制作费用,或以其它服务补偿;

甲乙双方对于电子稿件,制作费用的发送和查收确认都于48小时内完成;

一方违背协议另一方有权依据相关法律追究责任,并有权以后拒绝信任性合作及提供相关服务工作。

本合同未尽事宜,或与国家有关规定相悖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本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

甲方(盖章):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南南合作篇7

【关键词】南亚 经济合作 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我国与南亚地区的开放合作工作,积极促进中国、东南亚和南亚三大经济区在经贸、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密切合作。由于云南位于三大经济合作区的结合部,具有地理位置优、面临市场广、与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强、对外友好交往历史悠久以及对外连通条件好等五大优势,随着国家对外开放工作的有力推进,云南已成为对东南亚、南亚全面开放的重要基地。

云南省与南亚国家的经贸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后,云南与南亚国家的贸易来往进一步加强,双边贸易往来日益繁荣,现今南亚已成为与云南贸易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据统计,2005年全年累计,云南与南亚进出口总额达21704万美元,其中出口额12297万美元,进口额9407万美元;2006年全年累计与南亚进出口总额为2158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6%,其中出口额为13857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7%,进口额7723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9%;2007年,云南与南亚贸易额达到4.05亿美元,超过2006年的2.15亿美元。

从云南省与南亚各国的贸易额分析,印度仍是第一大伙伴,双边贸易额达2.37亿美元,增长1.14倍。同时,与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三国的贸易合作也成为了新亮点。目前,双边进出口商品以资源性产品为主,结构较单一。外贸投资企业成为云南省与南亚贸易中增长最快的经济类型,贸易额达3040万美元。云南与南亚国家贸易发展的增长速度不仅快于全国与南亚国家的贸易增速,而且还快于云南总体的贸易增速和云南与东盟的贸易增速;云南在全国的同向贸易中所占比重首次出现了南亚超过东盟的情况。2008年,云南与东盟的贸易额占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的比重为1.20%,而云南与南亚国家贸易的同类比例则达到了1.37%。印度在云南外贸中的位置显着提升,已成为云南对外贸易中仅次于缅甸和越南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并成为昆明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显而易见,南亚国家在云南对外贸易中已经处于一种举足轻重的地位,呈现出上升势头。

云南与南亚各国的贸易状况

印度。云南与印度的经贸合作步伐正在加快。来自云南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2005年滇印双边贸易额为1.24亿美元,2007年双边贸易额已达3.3亿美元,接近2005年全年水平的3倍。2006年印度对滇投资项目共两项,合同外资金额为8万美元;2007年,印度对云南投资项目一项,实际投资为5万美元。目前,昆明至加尔各答已开通直飞航线,中国保山―缅甸密支那―印度雷多的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也在加紧实施之中。交通条件的改善,使云南与印度的企业间开展贸易也更加便利。在此间举办的第16届昆交会上,来自印度的涉及医药、食品、贸易、银行、IT等领域的22家企业向60余家云南企业表明投资意向。滇印企业合作的市场前景有极大的开拓空间。

巴基斯坦。云南与巴基斯坦的经贸合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工程承包为主。90年代后,合作领域扩大,发展到贸易合作、工程承包和科技合作。1999年云南与巴基斯坦的贸易额为175万美元,2000年为267万美元,2004年为1404万美元,2005年为1115万美元。2006年,在南亚国家中,云南与巴基斯坦的贸易额仅次于印度(1.2464亿美元)和孟加拉国(7406万美元),居第3位。截止到2007年底,云南与巴基斯坦贸易总额为1.38亿美元,同期增长4787.6%,远远高于云南与孟加拉的贸易总额(5109万美元),位于云南与南亚国家贸易额的第二位。尽管近年云南与巴基斯坦贸易额不断发展,但总体规模小、领域窄、波动大。在与巴基斯坦的双边贸易总额中,均为云南出口巴基斯坦贸易额,进口额几乎为零。

孟加拉国。随着云南面向南亚开放的步伐加快,孟加拉与云南的经济技术合作也在逐步增加,但在近几年出现下降趋势。2005年,孟滇双边贸易总额为7407万美元,到2006年,双边贸易总额下降为6498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2.3%,到2007年,双边贸易额下降幅度增加,为5109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1.4%,在云南与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中排名第三。

在经济合作方面,2006年,孟加拉在滇投资项目一项,合同外资金额1万美元;2007年,孟加拉对云南实际投资金额共1万美元。目前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开通了由北京途经昆明至达卡的空中航线,使昆明成为孟加拉国进入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便捷的中转站。由于孟加拉是典型的农业大国,而且云南省水稻种植条件与孟加拉相近,因此双方在农业技术领域的合作前景较好。此外,IT产业是孟加拉的重点产业,云南IT产业技术具有一定基础,与对方开展合作的前景广阔。在教育文化交流方面,2006年2月14日,孟加拉国南北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成立。该学院是该国委托云南大学与孟加拉国南北大学合作创办的,在孟推广汉语教育和学习中国科技发展成果。孔子学院的成立为孟民众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提供了新的窗口。

斯里兰卡。2006年斯里兰卡与云南双边贸易总额为673万美元,较2005年的545万美元增加23.5%,2007年,两地区双边贸易总额迅速提升到2578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3.1%,其中出口额为2587万美元,进口额接近于零。2008年,双边贸易额继续稳步增加为3164万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0.3%,较上年同期增长22.7%,但贸易总额中仍然是以云南对斯里兰卡出口为主。近几年对斯里兰卡出口额的增大主要是由于重过磷酸钙的出口量增加。

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论坛(BCIM)

2004年12月21日,第五次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论坛再次在昆明举行,会议以“全球化背景下的‘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为主题,对重点推进四国政府部门参与的贸易、交通、旅游以及建立合作机制的工作和开展教育、科技、环保、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进行讨论。并且,与会四国签署和发表了把经济合作推进到新阶段的《昆明合作宣言》。此后几年中,孟中印缅地区的经济合作一直在稳步深入与加强。到2007年,BCIM第七次会议在孟加拉首都达卡举行,针对加强四国间贸易、交通、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及促进科教文卫与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务实的合作建议和可行性计划,四国经济合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2009年7月,BCIM论坛第八次会议在缅甸联邦首都内比都举行。四国共同认为社会、文化、知识学术界的人员交流将成为促进经济合作的重要推动力,并且明确了应加强四国及整个地区对人口拐卖、、艾滋病、流感、环境污染等跨国界问题的应对能力。四国将采取政府、民间以及私人企业共同参与的多轨并制的方式来促进合作,并在多边及双边基础上努力将合作具体化,确定第九次BCIM论坛在昆明举行。至此,孟中印缅地区完善的经济合作机制基本形成。

云南省与南亚国家教育合作情况

云南省高校在实施国际化战略中,抓住机遇全面推进与南亚各国在教育、文化等领域内的多项合作。云南大理学院从2005年开始,面向南亚国家开始大量招收医学本科留学生进行培养。目前,已有300余名来自南亚地区的学生在校学习。云南高校已成为目前中国吸引南亚学生前来学习深造人数最多的地区。此外,云南还专门成立了南亚研究院,专门开展了大规模对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全方位的研究,为国家宏观决策服务、为企业“走出去”服务。目前,云南已成为中国专门研究南亚问题所汇集的专家学者最多、研究机构最多、所发表的学术科研成果分量最重、最具有影响力的全国性前沿研究阵地。

南南合作篇8

关键词:南盟;区域合作;印度

到上世纪末,南亚地区经济合作一直没有取得重要进展。南亚区域合作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就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试图得出一些思考。

一、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发展进程一直缓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世界经济又出现了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趋势。南亚各国领导人开始意识到集体自力更生和区域合作的重要性。南亚7国元首于1985 年12 月6 日在达卡举行会议,通过了《南亚区域合作宣言》和《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宪章》, 宣告南盟成立。

南亚各中小国家对印度贸易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这使小国对它产生不满和疑虑的情绪。印度也担心各邻国联合起来对付自己,这导致了长期以来印度与邻国历史形成的天然互补贸易关系日益萎缩。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印巴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一年一度的南亚各国首脑会议自 1998 年以后再三延期。缺乏信任也是导致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

二、近年来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发展的条件分析

进入新世纪后, 南亚各国工商界人士对本地区区域合作停滞不前的状况深感不安。认为国家之间的矛盾必须通过和平协商和互惠合作来解决。“911”事件后, 印度希望在国际组织以及反恐等重大国际问题中得到本地区国家的一致支持。于是也给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1.印巴双边关系的改善。2003年4月18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对克什米尔视察时, 在记者招待会上向巴基斯坦伸出友谊之手, 呼吁开创印巴关系的“新时期”。巴基斯坦方面很快给予积极回应。

同时,巴基斯坦在对印政策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调整, 不再坚持其长期以来要求首先解决克什米尔问题才讨论其他问题的立场, 提出就所有未决问题进行复合对话 。

南亚的稳定有利于美国亚太战略目标的实现, 美国一再要求印巴恢复谈判, 使双边关系正常化。中国希望两国能够和平协商解决问题,将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

2.印度对南盟态度的转变。南盟之所以裹足不前,这与印度对南盟的战略考虑是不无关系的。印度一直在该问题上采取非主动的态度,一是印度本身缺乏足够的责任心。二是印度在冷战前与南亚其他国家之间存在一些矛盾。三是印度在发展区域合作问题上患得患失。

冷战后,印度逐渐调整了对南盟的政策,从冷漠到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有几方面原因: 1991年7月上台的拉奥政府进行了经济改革将发展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而南盟无疑成为印度发展经济有力的借助平台;印度推行与南亚其他国家改善关系的睦邻政策政策为南盟的发展扫除了一个巨大障碍。其他地区合作联盟的发展,给了印度以很大启迪。

3.印与小国的经贸合作加强,给予邻国税收优惠。印度与斯里兰卡于1998年12月28日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被视为突破性的进展。印度对尼泊尔原产地生产和制造的所有进口商品实行零关税。孟加拉国继尼泊尔之后可能成为印度公司的制造天堂,这将会有助于更多的印度企业在这些国家设厂。

但是,南亚区域合作也存在着不少的消极影响因素现阶段仍一直影响着南盟的发展。印度各个方面都在南盟国家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力量。如果印度对邻国是友善平等的,那么它的强大和力量可以成为合作的基础,但是印度如果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他国之上,只会使南盟难以实现有效的合作。第二,由于南亚国家经济结构类同,印度与其他南亚国家之间的差距悬殊使得它们合作的领域有限。

三、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发展的前景展望

南亚地区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特别丰富, 加之各国相近的文化、相邻的地理位置, 南亚区域加强经济贸易合作有着巨大潜力。

1.多条河流从北至南流经孟加拉国、不丹、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水力资源丰富。各国合作开发这些水力资源,不仅可达到控制洪水泛滥和内河通航的目的,而且将极大地缓解该地区的能源危机。

2.由于运输和关税等方面的原因, 南亚与区域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竞争力不强,各国贸易均处于逆差。南亚区域加强经贸合作, 各国都将受益。

3. 南亚国家有建立合营企业的可能性。印度的许多中间技术适合中小国家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要求。

南亚区域经贸合作虽然存在巨大潜力,但因存在许多政治经济问题,印巴矛盾是南亚区域合作的最大障碍。1997年5月, 印巴首脑会晤, 两国关系有改善迹象, 但在克什米尔问题上, 短时期内不会取得一致。此外, 印度与尼泊尔、印度与斯里兰卡等国存在一些政治分歧严重阻碍了南亚区域经贸合作。南亚国家为一些共同问题所困扰, 最主要的是贫困和洪水问题等。为了解决这些共同问题, 各国必须团结一致, 加强经贸合作。

总之, 随着世界经济和其它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 南亚区域合作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经过南盟成员国的共同努力, 该区域各国间的合作和交流的领域会进一步扩大; 彼此间的猜疑和矛盾随着合作与交流的不断加强会逐渐减少, 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高 鲲 张敏秋:主编《南亚政治经济发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 王宏纬:“南亚区域合作的现状与前景”,《当代亚太》,2004,2.

南南合作篇9

上南合作,这一我国最大的汽车行业重组已经走过了2个年头,从2007年年底到如今,两个相隔300公里的汽车巨头之间如何理清盘根错节的资产关系,如何面对两地政府、两个公司的不同利益倾向;如何让“谁并购谁”、“谁吃了谁”的心理阴影渐渐退去;如何形成“全面合作,融为一家”的文化理念,这不仅对于上南合作是一种考验,也对于中国跨地区重组合作是一种借鉴。

前不久,在上汽南京浦口基地二期启动仪式上,上汽和南汽高层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谈上南合作两年来的前行步伐和心路历程……

黄可基,现今的南汽集团总经理,个头不高,目光坚定。

他,曾经在上海通用并购整合烟台车身和大宇发动机项目上立过汗马功劳,那次2002年的并购,是上汽和通用启动全国战略的第一步。几年过去了,当年荒废的工厂,成为上海通用雪佛兰品牌的生产基地,也成为烟台的明星企业;2008年,黄可基又被委以重任,参与上南整合。

“并购后的融合是艰难的。原来,在我烟台办公室里,挂着一幅画,一只展翅的大鸟,叼着一只大大的蟾蜍,大鸟在竭尽全力,想抓牢它,但蟾蜍个头大,浑身扭动,不断挣扎着;双方都在较劲,都在坚持,谁有松懈,谁就可能在这次搏斗中败北!”黄可基笑着说,并购之后的整合也一样,困难与矛盾常常纠结在一起,“如梗在喉”,不执著、不坚持,就可能半途而废,如何化解矛盾,都是一种考验。

黄可基没有把这幅画带到南京。他说,“毕竟,当初首次跨地区并购时,心里没底,常常要提醒自己一定要坚持,而上南合作中,胡茂元董事长一开始就提出了‘全面合作,融为一家’的设想,化解了许多思想上的顾虑,加上几年来上汽并购整合的经验积累,对于前景,更有信心”。

路途艰辛,信心坚定,或许这是包括黄可基在内的上汽和南汽一批肩负上南融合整合重任者的真实写照,这是一场资源整合的战役,需要激情,更需要智慧。

拆分上路

重组之时,南汽,虽然历史悠久,资产庞大,有合资南京菲亚特、南京依维柯以及购买不久的南京名爵生产线,以及诸多的零部件企业,但除了依维柯在市场上有人气之外,其余的资产和产品都难以摆上台面,几乎在沉睡。

上汽从一开始,就在筹划如何让这些沉睡的资产发挥出作用!

作为并购重组的总舵手,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对于资产整合之中曲折和故事记忆深刻:例如,原来南京菲亚特一直亏损,实际上就是死掉了。我们和菲亚特谈,想在轿车上面友好分手,尽管他们也是不愿意,但是后来做了工作,人家也理解,很不容易的。与菲亚特分手后,把大众又引进来了。从大众的内部来讲,他们是不愿意对一个老厂进行改造,他们希望是在广东,在南方建立全新的工厂,他们对改造老厂没有信心,认为搞新厂要比搞老厂简单,而且不背历史的负担,包括工人的培训等等,通过我们的工作与努力,使他们彻底改变了,认为在南京这个地方生产大众的产品,应该讲,按照当时我们的改造的进度跟精神使他们也折服了。后来在我们搞一次活动的时候,德国大众的董事长来了,看了以后给予高度评价,倒过来说,安慰我,“胡总啊,这个地方你可以放心,出车子没问题”。我想想,我一直不担心,原来是你们担心啊!就这样,南京菲亚特基地变活了,以前是死,现在变活了,2008年当年投产实现了3.7万辆,上交税收2亿元,原来没有;去年则产销桑塔纳突破9万台,今年还将继续增长。

同样,原本被认为是最好的资产的南京依维柯,在加入上汽后步伐也变快了,南京依维柯公司含有依维柯和跃进两大产品系列。上南合作后,上汽为进一步发展商用车,成立了商用车事业部。南京依维柯公司的发展规划和经营管理统一纳入到上汽商用车事业部,相关工作关系逐步理顺,新品开发、市场开拓、集中采购、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工作进展顺利。自2007年12月上南合作至今,公司共实现整车销售逾15万辆,2008年,在经济形势和企业运营环境十分严峻的形势下,公司仍然取得了良好成绩,全年实现销量69462辆,其中IVECO品牌销量22219辆,跃进品牌销量47243辆,依维柯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10.2%,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跃进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4.0%,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2009年,南京依维柯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达到历史新高,整车销售突破8.7万辆,同比2008年销量增长25.4%;2010年,南京依维柯将创10万辆的新高。

而原有的南汽资产分散的各类零部件企业,在融入上汽之后,成立了东华公司进行统一整合,下辖17家零部件企业、6家服务贸易企业。从总体上看,东华是困难企业重组新建,承担了大量历史性负担和遗留问题,普遍存在着“三老”、“三多” 的状况,三老:产品技术老化、工艺装备老化、人员结构老化;三多:亏损企业多、各类矛盾多、“五类人员”多,即内退、退休、离休、精简、保养人员,达到8600余人,与在岗人员比例达1:1,所属企业普遍规模小、盈利能力弱,竞争能力差、历史负担重,部分企业甚至到了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边缘。但两年来,依托省市两级政府的支持和上汽的整体竞争优势,东华公司实现了平稳过渡,夯实了发展基础,东华公司连续两年被评为“南京市工业企业50强”。今年,东华公司将确保实现总体扭亏为盈。

解开心结

从产能释放和销量来看,上汽在南京的各块基地的产量,已经由重组初期的9万辆,提升到了去年的19万辆。可是,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的南汽、对于过去有深厚情结的南京人而言,由于资产分割并融入了上汽旗下不同企业和领域,整体对外宣传不多,也产生了困惑,或者说有些伤感。

老南汽人、原来南汽集团总经理,如今的上海汽车副总裁、南汽集团党委书记余建伟就常常面临着压力:“在南京市里开会,常常有领导问我,‘上南合作’之后南汽好像没有声音了吗?有时候,当我拿出新名片,不熟的领导看到‘上海汽车’的台头还会问:你是上海人吗?”

的确,任何一次并购重组,强势和弱势双方的心态完全不一样,所面临的压力,后者比前者更大,在两年前,南汽与上汽重组时,当时的南汽董事长王浩良常常面对着部分老南汽人这样的质询:南汽,怎么到你手上就给卖了!

解开心结,是深入合作、不断前进的前提。这一点,上汽和南汽的决策者都心知肚明。“全面合作,融为一家”要有更大的动作,才能让当地政府和南汽人感到踏实。

2008年底,在国际金融风暴最猛烈时,上汽砍掉了不少投资项目,但南京浦口二期基地的A型车和小排量发动机项目却是准时开工,一投就是26亿元,是目前上汽最大的自主品牌投资项目。

胡茂元告诉记者,“那个时候,浦口二期项目奠基,江苏省罗志军省长也亲自来了,他说:在金融危机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你们上汽集团还继续为南京投资20多亿元的项目,我要来,这说明你们对这个合作项目是诚心诚意的,是说到做到的。”所以,实际上我们资金已经拿了46亿元项目进来,我们现在跟各大银行都解套了,过去靠地皮抵押过日子,现在我们完全是靠信誉借贷,这个很不容易。

其实,这一投资是解开南汽人担心和忧虑的有利举措,毕竟,原有的南汽集团旗下,南京菲亚特和南京依维柯都是合资企业,而南汽在2005年收购英国名爵MG的资产,才是自主品牌的努力突破,因此,对于南汽而言,自主品牌的情结是最浓的,上汽的这一输血的举动,让南汽人感到欣慰。

胡茂元表示:南京的自主品牌要在经济上有大的改变、增长和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拳头产品,批量比较大的一个产品,那么才能够支撑这么大的一个工厂。原来我们生产的MG产品,应该讲还是一个小品种,再加上原来产品由于当时罗孚产品困难,进步程度跟不上需求的期望,所以市场规模越来越小。南汽拿过来以后,仅仅在它的基础上小改小弄,但是要真正支撑起浦口工厂自主品牌工厂的话还不行,必须要有一个拳头产品,就是批量比较大的产品,而A型车和小排量车平台,就是这类产品。

“集团在2008年做决策时,我们内部也有分歧,荣威在上海临港基地已经建起来了,上海市政府对我们要求很高,最好多做一点,税收也好,就业也好。我们考虑了以后,我们想,既然我们是全面合作成为一家了,南京就是我们的一家,临港也是上汽的,南京基地也是上汽的,一样的,地位是一样的。而且从长远来看,南京这个地方要作为我们自主品牌最大的一个生产基地。上海的发展中央也明确了,在经济结构上进行调整,强调服务业。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个特征,对地皮、人员的需求也作了比较,现在劳务工人要发展到50%以上,像这种趋势我们也看到了,南京原来正好是一个问题,产能规模很大,没有产品。那么现在我们把产品拿进去,地皮也有了,劳动力成本也比较便宜,而且是长三角区域联动嘛。所以我们把批量较大的产品拿出来放到南京生产。南京就给它定位,定位什么呢?A级车平台不管是荣威还是MG,都放在南京。”

“过去往往是,MG放在南京,荣威放在上海,不科学,也不合理,也不经济。我们现在按平台来考虑,因为要解决南京的工厂扭亏,经济增长,老百姓就业,国家税收也可以增加,就业可以不断扩大。所以根据这样的一些情况来看,没有大批量的产品不行,所以我们想A级车就放在南京进行生产。它的A级车概念是什么?像桑塔纳这样产品大小,大家买得也比较多。既生产荣威品牌350,将来还有MG品牌继续放在这儿做。就是MG的小车将来也是在这儿做。这个里面,今年我们南京下线的叫AP11,就是荣威的品牌;明年南京下线AP12,后年AP13,每年有一个A级车新产品在这儿生产,这样就可持续了。我们规划考虑浦口工厂将来是到2015年,是按照30万辆规划,第一期是15万辆,一条线一般来讲是15万辆。那么我们将来第二期就变成30万辆,规划的角度来考虑呢,我们到2015年是30万辆。”

余建伟把上汽的这一大笔投入称为“强心针”,一下子稳定了军心,在金融危机大爆发之时更是难能可贵;而2010年3月17日,荣威350的产品下线了,也让南汽自主品牌基地有了发展后劲。

心灵沟通

同样,解开心结,稳住军心,上汽和南汽一起,做了大量的人的工作,余建伟告诉记者:

――在继南京菲亚特1200名员工再就业的基础上,又妥善安置了原发动机公司近200名员工的再就业。在体制、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和业务规划作出重大调整的过程中,确保了原南汽员工的就业岗位。在保持原有员工生活福利待遇的同时,员工的收入也得到了稳步增长。

――2009年,南汽通过“四个一点”,即“工会拿出一点,行政支持一点,党员干部捐助一点,上级组织资助一点”,筹措帮困资金174万元,成立了南京市第一个企业职工援助服务中心,并下设4个分中心,10个服务站,做到全覆盖,建立了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长效机制,得到了广大员工的好评。

――建立了总经理与职工代表每月座谈沟通机制。切实倾听员工的意见,在诸如改善员工劳动保障条件,员工食堂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切实维护和代表了员工的具体利益。

为推动这些最有激情、最有生机、最有前景的员工成为上南文化融合的先锋,南汽党委精心策划了“青春剧场”系列活动。

活动每月一次、每次一个主题,先后组织了由陈志鑫副总裁、宣传部长汪国富、全国劳模徐小平、时任组干部长薛建等主讲的专题报告会,引起了强烈反响;组织青年干部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和上汽改革开放成果展、举办跨文化沟通心理学讲座、井冈山精神体验活动等。截至目前,青春剧场已成功举行15次活动,共6000余人次参加。

南南合作篇10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开发;合作优势

区域旅游合作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很多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是跨行政区域的,如中部六省、长三角等大区域的打破行政界线的研究,虽然有些已经在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只有先搞好行政区域内的旅游合作才是跨区域合作的基础。因此,本文针对河南省的旅游业现状,结合行政区域内合作的问题,具体来探讨河南省省内的旅游合作模式,为中部崛起中的中部旅游合作奠定基础。

一、合作开发现状

河南作为旅游大省,具有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天然资源优势,政府也已注意到它的重要性,早在“九五”期间就已提出了打造“三点一线”(郑州、洛阳、开封及三门峡沿黄河旅游线)的战略,在“十五”期间“三点一线”基本形成。2006年河南省旅游局规划在“十一五”期间将“三点一线”,延伸到“一心、两带、五区、六板块”(“一心”即全局性发展核心――郑州;“两带”即以郑、汴、洛为主的沿黄河旅游发展带和京广、京珠沿线旅游发展带;“五区”即嵩山文化旅游区、南太行山山水生态旅游区、伏牛山休闲度假旅游区、桐柏―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和豫东平原文化旅游区;“六板块”即豫中、豫西、豫北、豫东、豫南及豫西南六大旅游经济板块)的全省范围的区域旅游合作。

二、合作的优势分析

(一)资源优势

首先,河南省文化资源博大精深。拥有8000年前的裴里岗文化遗址、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炎黄文化遗址、安阳古都的殷商文化、洛阳古都的汉、魏、隋、唐文化、开封古都的宋文化,以及三门峡的先秦文化、信阳的楚文化、南阳的三国文化,浓缩了中国从夏代到金代3000多年灿烂历史文化的精华。其次,自然资源丰富多彩。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高峡平湖壮丽奇观,“大黄河游”和“黄河漂流”被游客誉为“充满野趣和史诗般的辉煌”,中岳嵩山、洛阳龙门山、信阳鸡公山、焦作云台山和王屋山都是部级风景名胜区。另外相继开发出一大批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如焦作的云台山、青天河、神农潭、安阳的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济源的五龙口、鹤壁的云梦山、平顶山的石人山、洛阳的白云山、鸡冠洞、重渡沟、龙峪湾、南阳的老界岭、龙潭沟、宝天曼、驻马店的岈山、薄山湖等。再次,景观地域组合良好。从整体上看,河南旅游资源大致分布在京广铁路、陇海铁路和焦枝铁路线上及邻近地区,全省的29处部级景点、4个部级风景名胜区、1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绝大部分文物古迹都分布其中,尤其是陇海沿线分布更为集中,旅游区的可进入性强,且各具特色,易于进行区域旅游整体规划和联合开发。

(二)政府的支持与推动

近年来,河南省政府对发展旅游业十分重视。2002年6月,河南省政府做出了关于加快发展郑州、开封、洛阳、三门峡沿黄河旅游线这“三点一线”的决定。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2005年10月和2006年8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分别召开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和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系统解决了长期困扰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思想认识、发展定位、工作措施、目标任务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在河南旅游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河南成功举办中部旅游交易会暨中部崛起旅游论坛;组团赴俄罗斯及欧洲其他国家开展宣传促销活动,促成郑州―首尔航线的开通,并组团赴韩国宣传促销。2006年底,全省旅游部门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通往景区的道路上竖起了1734块旅游标志牌,引导自驾游,成为宣传河南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三)中部崛起创造契机

促进中部崛起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政府做出的统筹全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中部崛起,旅游先行,旅游业的发展正在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力量。河南作为中原腹地,其良好的区位优势及旅游资源优势,为它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成为首当其冲的受益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促进中部六省崛起这个大背景下,2006年3月17日至19日,由国家旅游局、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中部(河南)旅游交易会暨中部崛起旅游论坛”在郑州召开,此次会议的召开,无疑会为河南区域旅游合作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机遇。

(四)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河南省地处中原,交通运输条件优越。全省铁路通车里程3428公里。省会郑州位于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处,是亚欧大陆桥东端最大的客货转运站。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公路干线有106、107、310等国道。洛阳―郑州―开封、北京―郑州―漯河高速公路已建成,许昌―漯河、许昌―平顶山、三门峡―洛阳、开封―商丘也已列入建设计划。

三、合作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早由法国的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强调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具有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大、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产业部门、大企业或区位,使这些“增长极”形成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同周围区域形成一个“势差”,通过市场经济机制中的传导媒介力量带动相邻地区共同发展。这一理论已被我国理论界普遍接受,并已应用到旅游业的空间布局实践中。

(二)“点―轴”理论

“点―轴”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点―轴”模式是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比较显著呈带状分布的区域结构的抽象。“点”是各级旅游中心地,对各级区域旅游发展具有带动作用;“轴”是在一定方向上联结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地而形成的旅游廊道及产业带。从初期的较孤立的数个中心地,逐步发展为具有一定空间网络结构的发展轴线。

(三)“核心―边缘”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模式的常用模式。“核心―边缘”结构通过建立旅游廊道、打破传统行政区划界限的束缚,实现资源―产品―市场共轭耦合,形成多级圈层结构,旅游业发展水平呈现由核心向边缘的渐降次序,而区域整体水平高,竞争力强。

四、合作开发的战略构想

针对河南区域旅游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结合河南省旅游资源特色,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广阔的旅游市场为目标,以中心旅游城市为龙头,以旅游产品为纽带,整合河南省旅游资源,以“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等理论为基础,围绕“十一五”河南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一心、两带、五区、六板块”的规划要点,笔者提出了河南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点―轴―圈协同推进”战略构想(如图1)。

所谓“点―轴―圈协同推进”战略是以郑、汴、洛三市组成的核心点为中心,以沿黄河旅游发展带和京广、京珠沿线旅游发展带两条旅游带为轴线,以中原城市群和五大特色旅游区两个圈层为延伸面,结成的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圈层结构。通过点、轴、圈将河南省主要旅游城市连成一片,由点到面,逐层展开,协同推进,形成一个统一的大旅游整体。

(一)“郑、汴、洛”核心辐射

拥有3500年历史的商代古都郑州,以及它东边的七朝古都开封,西边的九朝古都洛阳,历史上均极尽繁华和荣耀,成为中华文明在一定时期的象征。此三点位于我国东西部旅游发展的结合部,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协调配套,旅游重点区域的优势十分明显,在河南旅游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既连接历史,又连接未来;既牵动龙头,又辐射中原;既促进旅游,又带动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并且已有的“三点一线”的旅游合作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二)水陆两带连结四方

沿黄河旅游发展带自西向东连接了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商丘、濮阳六个河南省重点旅游开发城市,而京广、京珠沿线旅游发展带则自北向南贯穿了安阳、鹤壁、新乡、焦作、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等九个旅游开发城市,两条旅游发展带通过水陆两路连通了河南省全省范围内大部分的旅游开发城市,使河南的旅游城市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连接贯通的旅游网络。

(三)中原城市群众星闪耀

中原城市群由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九个城市组成,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大郑州都市圈;第二层次以大郑州都市圈为中心,以洛阳、济源、焦作、新乡、开封、许昌、平顶山、漯河等八个中心城市为结点,构成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第三层次为带。九个城市以郑州为中心,从郑州到任何一个城市的时间都在1个半小时之内,并以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新郑许漯产业轴线两条经济带在郑州交汇形成大“十”字架型的经济架构。随着中部崛起战略思想的提出,近年来中原城市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城市间的合作也不断加强。

(四)特色精品旅游区协同开发

五个特色旅游区为以安阳为中心的豫北旅游区,以商丘、周口为中心的豫东旅游区,以信阳、驻马店为中心的豫南旅游区,以三门峡为中心的豫西旅游区,以南阳为中心的豫西南旅游区。五个旅游区分布于河南省的五个方位,旅游资源各具特色,交相辉映,比如豫北旅游区的殷商古文化群、豫东旅游区的商业文化和祖根文化、豫南旅游区的“红”“绿”旅游资源、豫西旅游区的黄河文化、豫西南旅游区的三国文化等。各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组合性好,且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利于区域内协同开发旅游产品,创旅游精品品牌,增强旅游区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具备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天然优势。因此,应充分发挥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优势,联合开发河南的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河南的旅游精品品牌,促进河南区域旅游合作第二圈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赵保生.河南旅游资源特色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

2、王庆生,许韶立.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地理,1996(3).

3、薛莹.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