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城镇化十篇

时间:2023-03-25 02:21:15

逆城镇化

逆城镇化篇1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新”就新在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更加强调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强调城乡一体化的总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逆城镇化”与我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也意味着我们要更加重视“逆城镇化”。

第一,要搞好乡村建设的空间规划。现在,我国的城镇都有建设规划,但乡村却没有普遍的空间建设规划,很多国家的空间规划都覆盖到每一寸国土,但我国直到目前并没有负责乡村规划的专门部门、机构和经费。在规划上城乡分离的局面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只要看看全国各地许多乡村地方出现的“垃圾围村”现象,就能深切感受到规划的缺乏。要坚决杜绝把乡村的大树都搬到城里,而把城市的垃圾都倾倒到乡村的现象。

第二,认真落实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均等化要求。近些年来,我国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很多省区都拨出专款帮助农村家庭改厕所、改厨房、改畜圈,从而极大改善了农村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但从法律上说,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体制还是分割的。供水、供电、道路、公共照明、通信、交通、绿化、垃圾处理、环境整治等,在城市里自然是政府的责任,所需的公共经费也来自财政,而这些在乡村很多情况下没有固定的公共财政预算,村民们自己也无力改善。

逆城镇化篇2

关键词:逆城绿化;绿地景观设计

1 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城市发展的新现象[1]。其定义为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

乡镇逆城市化现象有以下几种典型特点,乡镇人口密度增大,从国外已有逆城市化现象和国内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逆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发现,城市人口非转农或迁移到郊区去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在人口转移后,其就业、生活方式、价值观仍是城市型,对原有乡镇居民有一定同化作用。同时原有居民逐渐改变就业方式,由单一农作向服务业转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化解,逆城市化现象将城市、农村、乡镇结合到一起,逐渐磨平原有明显的鸿沟,即所谓新型城镇化;购买力提高促使乡村经济上的繁荣;促进教育、服务设施的健全,乡镇人口教育文化水平、审美能力的提高;乡镇原有生态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增大。

2 逆城市化洪流中乡镇国道道路环境的转变

2.1 大气污染愈加严重

随着逆城市化的日益推进,乡镇机动车数量增多,尾气排放量也日渐上升。2015年,柴静推出雾霾调查纪录片《苍穹之下》,强调危害人类健康的空气最重要污染源PM10~PM2.5,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以及道路扬尘,道路景观环境污染比城市的平均水平更加严重,严重危害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带。

2.2 道路环境温度升高、湿度降低

由砂石、沥青或水泥铺成的路面与机动车轮胎的摩擦力使得道路迅速产热成为一个“热浪带”,呈现出干热的小气候特征。同时机动车辆的快速穿行周边空气流通速度较大,地面干热空气可以迅速影响周边环境及周边景观的设置。

2.3 声光污染加剧

由于城市快速路主要为机动车通行,噪声污染难以避免,如快速路与城市结合的部位以及高架桥、交通环岛等车流量较大的地方。

2.4 土壤环境恶化

重金属阳离子含量较高,道路周边由于汽车尾气的排放,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严重,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铅污染和汞污染是道路周边土壤的2大要害,由汽车尾气微粒沉降积累而形成,严重影响绿色植物以及人类健康。除此之外,汽车橡胶轮胎与地面迅速摩擦产生的扬尘中Cd、Cr、Ni的含量也很高,对周边土壤环境影响较大,同时,化石燃料的泄露,运输货物的泄露等在地面留下污迹经过雨水的冲刷渗入到周边的土壤中引起重金属离子的积累。

透水性低,多数基土较实,加上周边扬尘的累积覆盖,土壤孔隙通透性较差,透水能力相对较差。由于近些年海绵城市的推进,部分道路绿地透水性改良比较成功,但由于经济与技术的局限性,乡镇国道周边的绿地尚未进行改造,不保水的情况比较严重。

养分含量低,土壤养分含量主要是由研究区域土壤类型决定,其次是降水等因素,我国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3种类型。正常情况下,砂土透水性好,保水性差,养分含量低;粘质土养分高,保水能力强,排水透气性差,不适合植物生长,同时对构筑物的基础也有一定影响;壤土是介于前2者之间,比较适合营造绿色空间。

2.5 植被特征

国道周边植被比较单一,除行道树外多以抗性较强的乔木防护林带为主,少数部分将周边自然景观纳入其中。在快速路的节点位置、交叉口、城区段等位置适当增加色彩丰富的群落。

2.6 周边用地性质的变化

由于乡镇国道承担乡镇之间的快速运输,链接不同城区之间,区间较长,逆城市化现象导致部分小城镇繁荣,物流能力加强,经济发展较快。周边用地类型由原有单一农业用地到如今日趋多样化,如农田用地、水系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等。

3 策略

3.1 道路绿地缓解大气污染问题

乡镇道路绿地中植物是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吸滞颗粒污染物及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和改善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樱花、重阳木、侧柏、紫叶李、银杏单位面积滞尘量比较大,适宜种植在快速道路绿地中。当然,乡镇国道周边一般人口密度不是特别大,尾气影响问题尚可以用植物来缓解。对于道路内部的影响比较大,如果道路两侧及分隔带种植其乔木冠幅较大或接冠,道路内部尾气及扬尘不易扩散到外部,对国道内部交通影响较大,所以在选用抗尾气烟尘树种的同时,尽量避免上空接冠,下层植物也应选择抗逆性较强品种。

3.2 对声光污染问题的隔离设计

噪声和炫光等因素都影响着道路绿地的设计,注意噪音防护,最大化减少噪音干扰,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适当布置防护隔离带(图1),兼顾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对于乡镇国道眩光的隔离,多数采用道路分隔带绿篱种植隔离设置景观隔离板的形式。

3.3 基于现状土壤选择植物景观设计

重金属阳离子污染严重的土壤色调发黑而且影响其生长植物根系的发展以及叶绿素的形成,因此道路绿地种植设计时,要以根系萌蘖能力强、根系发达的植物为主。如道路环境土壤中汞离子含量较高,应选择抗汞污染能力较强的刺槐、槐、毛白场、垂柳、桂香柳、紫藤、木槿、欧洲绣球、榆叶梅、山楂、接骨木、金银花、大叶黄杨、小叶黄杨、海州常山、美国凌霄、常春藤、地锦、五叶地锦、含羞草等。对于保水能力差、养分贫瘠的区域可选用绿肥做地被绿化,如紫云英、豌豆、豇豆、金光菊等以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同时,为改善植物生境留用路基表土,提高土壤孔隙度,可留用表土(图2)。

3.4 场地人性化设计

无障碍设计最能体现道理人性化设计特征。无障碍设计包括盲道设计、公共区建筑无障碍出口以及坡道形式和缘石等,都体现出道路设计者对特殊人群的关爱。标准段内设置的一些场地节点,供路人休憩。其设计同街旁绿地一样需要设置无障碍通道及设施,做到场地使用的公平性。

人行道人性化设计首先是平整度和紧密度。安全性舒适性也尤为重要,人行道的铺装材料必须以防滑砖为主,充分考虑坡度以及与周边环境的联系。

3.5 提升景观视觉舒适度

视觉景观舒适感主要体现在色彩控制、节奏控制、尺度感控制中。

色彩控制要充分考虑动态与静态的视觉需求。在乡村以及城乡结合部的中段人流量少,车流量大且车速较高的地段,尽量以冷静的灰绿蓝绿为基调,一定距离之内适当增加高纯度、高明度色彩意向,国道两侧以单种植物行道树简单种植,干净整洁,减轻视觉压力。城乡结合部色彩选择增加一些明度,尽量简约,种植设计可配置一排行道树加一排简单彩色花灌木,点缀场景同时又不影响视觉,预示即将进入城区。特殊风貌地段色彩选择强调结合周边环境色,选择色调跟环境邻近色或对比色,以达到控制视线的目的。郊野风景区路段考虑人少及风景区的形象,多以偏暖调,其中偶有穿插有色树种,与远山的冷形成对比,原则上不过于分散驾驶员视线。节奏和尺度感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标准段的设计中,标准段的长度及图案的大小以及变化关系直接影响动态视觉感受。

3.6 安全性营造

高级别安全理念,考虑实现三角,在交叉口以及路线转折的位置要采取通透性配置;在道路转弯处、丁字路口、十字路口等处, 驾驶员在视力范围内会看不清前方道路的走向时, 可以通过植物种植的方式, 判断计算视距以外的道路方向,起到线型预示的作用以免驾驶员对道路线形的变化反应不及时而发生事故。冲撞防护。密集而富有弹性的乔灌木枝条, 柔软致密的地被植物, 对于交通事故中冲出边坡的车辆, 可起到一定的防护和缓冲作用, 减轻交通事故后果。同时,合理的植物配置还可以起到遮光防眩的作用。

3.7 文化微渗透

一个地区的文化丰富多彩,但是作为一条乡镇国道道路景观,不可能承载地区的所有文化。应结合道路所在的区位、周边用地、未来规划发展综合考虑文化的承载度,适度表现地方文化。

3.8 生态微循环理念

逆城市化现象给乡镇环境带来一定的生态压力,内外流通性大、交通承载力强的国道也承载着巨大的生态压力。在国道绿地景观设计过程中,生态性是首要内容。笔者针对道路景观的线性特点提出道路景观生态微循环的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种植方面,近远期相结合,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合理搭配,尊重自然生态循环演化,提倡物种多样性与景观丰富性打造经济可行的新型乡镇快速路。

雨水方面,提倡自然生态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实现自然水净化处理,减少地表冲蚀,稳定地基。①考滤适度收集利用雨水,每300m设雨水收集池,如设置“雨水花园”,缓滞雨水。②运用透水铺装材料,涵养水源。③缓坡草垫渗透,旱溪、渗透沟渠疏导径流,降雨微循环。④复合地被三级过滤,在乡村段设置生物滞留池、草洼等。⑤采用低地基,加宽隔离带,疏导隔离带雨水(见图3)。结合理水堆坡处理,尽量平衡土方。分割汇水面,避免形成过大径流。自然边坡考虑动物的保护与穿行,(见图4)。

4 总结

城市化背景下,乡镇国道景观设计需充分考虑时代背景和环境转变因素,道路绿地景观与当下环境、使用人群相匹配。缓解环境压力、提升声光隔离、生态微循环、文化微渗透、人性化设计、提升视觉舒适度等对提升乡镇国道绿地景观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逆城镇化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化建设;逆城市化

1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问题

1.1观念上的界定不清晰: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有时是为了城镇化而人为地推进了城镇化,这种以政府单边主导的城镇化忽略了市场的作用,更缺失“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精髓。主要表现就是政府大搞投资,不断扩充房地产建设,建设用地则是征用郊区农民的耕地,建设资金则过分依赖于卖地收入。这样的城镇化实则变成了政府人为推进的城镇化,是一种被动的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建设我们要的是市场主导型的城镇化,是随着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的变革而主动跟进的城镇化。

1.2城市公共服务财政资金短缺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民工及其家属加入城市户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必然。农民真的进了城,就应与城市人口一样享有城市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在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要切实体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利益。否则,农民工被边缘化,在扩大的城镇化内部又产生了新的二元格局,最终是不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财政必须增加对新城镇的投资性支出与对新市民的保障性支出,这样财政资金吃紧,面临财政收支矛盾加剧的困境。

1.3农业转移人口住房供求矛盾

城镇化进程中一个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而我国虽然城镇化已倡导多年,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依然严重滞后,城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户籍改革不到位,与之相关联的医疗、教育等各项制度改革就难以统一推进,城乡二元体制难以真正破除,新型城镇化建设就会遇到阻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入城后的居住问题,要实现人人有房住。但事实却是,城市住房价格一再高涨而新市民的支付能力又不足,许多家庭因购买商品房还贷压力重重而沦落为“房奴”,还有更多的新市民“望房兴叹”,极少有能力购买商品房,对城镇住房社会保障构成较大压力。

1.4“地”的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不协调

我国近些年来的城镇化建设似乎靠“地”的城镇化在拉动,更多意义上是一种地理范围的城镇化,地的城镇化远快于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伴随着农村土地被征用为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的地理范围是扩大了,但城市中生活的“人”是否真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享受到城市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便捷性?实践已表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向“半城镇化”、“两栖型城镇化”发展,其中,农民工进城务工,儿童、老人留守农村,使其家庭长期处于分离和流动状态,难以团聚。务工者生活单调、孤独,儿童、老人缺少依靠。此外,城乡分割,要素价格市场化进程慢,使得农民难以取得与市民相同的权益,城镇化发展的红利难以在进城农民与城市人口之间公平分享。

1.5城镇化进程中的逆城市化问题

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劳动力回流到农村或者脱离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转移的现象称之为逆城市化。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而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则说明了大城市生活压力大,生活成本的增加让人消受不起;社会机制的不健全也使得新市民在挣扎了一段时间后还是迫于选择回乡或流向小城市;城镇化建设及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承载能力、资源运用、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也促使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

2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2.1要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新型城镇化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改变观念,以市场为主导。在社会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可以充分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城镇化优质高效发展。同时政府也要转变职能,该放的由市场来完成,该管的绝不手软。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承担的主要是指导和调控的角色,建立和健全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政策体系,强化财政公共服务职能,承担起城镇化建设中政府该承担的主体责任。

2.2要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增加财政支出扶持城镇化建设

统计数据表明,近十几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幅较大,这与同期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不无关系。要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增加财政支出扶持城镇化建设,可通过加法与减法并用,加快财政体制的转型。借鉴国外一些先进做法,在政府公共支出中社会保障支出占有较大比重并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而我国政府财政支出社会保障费用总体占比过低,农民工群体社会保障普遍缺失。现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着力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增加财政支出进行回哺理所当然。减法主要表现在政府要缩减行政性经费支出,要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确保财政重点支持农业人口市民化。

2.3要通过多种渠道着力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要多方主体共同着力才可能让他们在城里有家、有根。首先,政府要落实好实施新型城镇化的住房政策,可通过减免税费或者一次性政府补贴等形式鼓励农民工购买住房;政府还可以提供低租金的公租房或发放住房租赁货币补贴。其次,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可以定向向农民工降低房贷首付比例或者以优惠利率提供贷款。再次,土地管理部门必须落实城市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与外来农民工落户数量挂钩制度,确保农民工安家落户的保障建设,并同时解决好交通、医疗、教育等配套问题。

2.4要建设“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让农业转移人口真正实现市民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要以人为本,真正的核心就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因而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城镇化进程中长期积累的“半城市化”问题,注重公平与共享,全面优化结构,提升经济和社会发展质量。具体来说,就是要认同农民工在城市建设中的巨大作用,要认同他们作为新市民分享城镇化建设的红利,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城市中生活有归属感和荣誉感,继续为城镇化建设添砖加瓦。

2.5要通过制度改革与政策创新消融

我国“逆城市化”现象从短期来看,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财政制度改革与土地制度改革。消融我国“逆城市化”现象首要任务在于解决资金问题,通过财政制度改革确保财政支出扶持城镇化建设是关键,尤其是要解决农民工面临的收入与保障压力;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是推进建设农村土地的市场化发展,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实现现代农业建设。从长期来看,制度改革应联动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等层面的改革,切实提高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权利,促使农业转移人口的“应然权利”转变成为“实然权利”,增加就业机会,整合社会资源,帮助农民工解决上述难题。

参考文献

[1]杨宏伟.我国新型城镇化中的“逆城市化”现象、诱因与制度反思[J].改革与战略,2017,(03).

[2]孙永正.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困境与对策[J].经济问题,2017,(02).

逆城镇化篇4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流动均衡假说;平衡常数;城镇化率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244

1引言

中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经济制度导致了中国城乡经济及人口发展的不均衡。201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6750万人,占558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0599万人,占4412%,与2010年同期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20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5年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增加13%,2011年以来农民工总量增速持续回落。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农民工总量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05、15、05和06个百分点。从2004年开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大量企业用工短缺现象。

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关于乡―城人口转移的理论。19世纪末出现的人口转移的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转移行为发生的原因是迁出地的推力因素和迁入地的拉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过进一步研究,托达罗认为乡―城人口流动由城乡预期收入和转移的成本之间的差距决定。在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中,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在工资上的差距导致传统部门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向现代部门转移,直至被完全吸收。而针对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逆向流动,南京大学的刘根荣教授在他的流动阻力模型中全面客观地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包括流动地远近、价格等多方面因素。社会学家则认为民工收入低、对商品价格的需求弹性较大、工作的不稳定性以及在城市生活各种高昂成本都是导致其消费水平低下从而阻碍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原因。

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均衡分析

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常住居民的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均衡假说可表达为:在特定经济―社会系统中(如制度政策、经济环境人口容纳量、经济社会融入程度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转移的推拉因素作用力相抵消,转移与逆转移的速率相等,城镇化率相等,记为K值。我们可以把这个常数看成在特定条件下劳动力转移的特性常数,这个常数是反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度的标志,能很好地表示出劳动力转移进行的完全程度,K值越大,流动均衡时非农就业人口比例越大、农业就业人口比例越小,城镇化率也越高,也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趋势越强。反之亦然。

现在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阻机制。首先,农业剩余的存在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和动力机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深层原因,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使得相对于有限的土地资源,劳动供给严重过剩,而城镇部门高于农业部门的工资率是吸引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向非农生产部门和工业部门迁移的主要动力。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化率提高。其次,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范围的扩大是劳动力作为一种经济要素流动的实现机制。较便捷的交通、更广泛迅速的信息传播条件使市场配置范围扩大,使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更广泛流动更有可能实现。再次,城乡收入差距及就业机会的不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城市预期收入与农村收入差距越大、城市就业机会越多,转移动机越强。正是由于远远高于农业部门的就业机会以及较高的预期收入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引发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自发转移,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部门,剩余劳动力转移后的预期收入高于其迁移的机会成本,迁出地的推力因素远远大于迁入地的推力因素,转移速率相对较大,回流数量较少。

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应看似变得源源不断,而农民工工资没有随着工业的发展而提高,长期存在的无法消除的户籍制度,有限的公共服务、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以及农民工单一的从业技能不适合用工单位的需要,使农民工难以融入城镇,此外,农民工的低收入以及在城市生活的各种高昂成本都是农民工城镇化的阻碍因素。同时,由于劳动力的持续转移以及相对较慢进步的农业技术,农业部门资源稀缺性问题开始凸显,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制约了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在这一阶段,劳动力逆转移速率逐渐增加,正向转移速率随着劳动力转移数量的持续增加而趋缓,直至二者达到平衡。

3现实意义及政策建议

以上分析的意义在于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理论综合模型,指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和内在规律,通过现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程度即就业人口比重或城镇化率与该经济―社会系统的劳动力转移平衡常数之间的比较,可以判断劳动力转移的程度和方向,也可以采取对策使平衡发生移动,为国家和地区制定相应的劳动力转移政策和制度安排提供部分依据。但这个假说是建立在大量文献基础上的经验之谈,而缺乏必要的实证分析以及公式推导,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

事实上,我国农村尚存在剩余劳动力,而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会大大促进我国经济效率的提高,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从本文思想来看,特定社会条件下的K值是一定的,即达到平衡时非农就业人口比例及城镇化率是一定的,要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种思路是加“催化剂”,即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如交通费用、从业技能培训来促进转移,另一种思路为根本途径,是通过改变K值,即通过改变经济-社会系统本身来使劳动力转移程度增加,主要包括: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机制,健全农民工医疗、子女教育、购房入户等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等。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C].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5

[2]Ravenstein,EGThe Laws of Migration[J].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889(52):241-305

[3]Todaro,Michael P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1)

[4]刘根荣阻力模型:农村剩余劳动力逆向流动的微观经济学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7)

[5]张综坪“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已经出现”证伪――“民工荒”假象分析[J].山东经济,2008(2)

[6]张华,李晓阳农村剩余劳动力逆向流动的经济学分析[J].商业时代,2011(20)

[7]刘铮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现实悖论――“农民工回流”的成因及效应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8]翟振武,杨凡民工荒:是刘易斯拐点还是伊斯特林人口波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8)

逆城镇化篇5

关键词:逆作法,施工,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 A

On the Reversed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REN Jie

(Survey Research Institute Limited of Chinese Metallurgy in Chengdu,Sichuan, Chengdu 610063)

Abstract: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echnical background of reversed method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reverse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key technologies,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advantages of reverse construction described in the actual project, and proposed an improved method of reverse construction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Keywords: Reversed Metho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引言

随着国内建筑业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度的加快,城市建筑的密集性越来越高,给城市长期发展规划带来很大挑战,高层建筑和超高层的发展缓解了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问题。现阶段,各施工企业单位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建筑市场的占有率,就要寻求更加经济安全的施工技术方法。逆作法是在城市密集建筑群中进行地下工程的一种施工有效方法。

1逆作法施工的技术背景和原理

1.1 逆作法施工的技术背景

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在对一些特殊建筑结构或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施工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造成建筑整体结构的经济性、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差,并且项目的施工工期较长,对建筑的正常投入使用造成重大的影响。逆作法施工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施工技术,新型技术的发展弥补了传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而且能有效缩短工期。在现代城镇化密集性建设中,逆作法施工技术能保证不影响临近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1.2逆作法施工的原理

逆作法施工是先沿建筑物地下结构的轴线或周围施工地下连续墙或其他支护结构,同时在建筑物内部的有关位置浇筑或打下中间支承桩和柱,作为施工期间于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撑。然后施工地面—层的粱板楼面结构,作为地下连续墙刚度很大的支撑,随后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和浇筑各层地下结构,直至底板封底。同时,由于地面一层的楼面结构已完成,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条件,所以可以同时向上逐层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如此地面上、下同时进行施工,直至工程结束。

2逆作法施工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逆作法施工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实际工程当中,而且适应于现代化密集型城镇建设,同时逆作法施工工艺并不复杂且易于掌握,所以受广大建设施工单位的重视和应用。结合工程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文献资料,总结逆作法施工在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如下;

(1)适用于距离旧居民建筑物过近,并且属于居住人口过密地段施工条件较差的工程施工。逆作法施工避免了土方开挖而造成的施工桩基长期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并且减少机械振动对旧楼基础和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2)适用于城市中相邻建筑物较近、基础埋深较大、地下水位较高和施工场地较小的公共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施工,包括地下人防工程、地铁工程、水电等大型管道工程等地下建筑工程。

(3)适用于复杂的山区地质条件。逆作法施工采用结构柱为中间支承柱的技术,进一步提出了把现浇混凝土结构柱作为中间支承柱的施工工艺。

(4)适用于土方量大、模板安拆装量大、钢筋用量大、现浇墙板较厚、施工工期要求较短、技术要求高的施工项目中。

3从几个方面探讨逆作法施工的优势(技术要点 社会、经济、环境)

3.1 技术要点

作为一种新兴的施工工法,逆作法施工与传统顺序施工方法在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的多层地下室或地下结构有下述技术特点:

(1)可以缩短总工期;

(2)对周围建筑的影响小,自身沉降较小;

(3)可减少用于地下室墙下工程桩的费用;

(4)可减少支护结构的支撑,使底板设计更加合理;

(5)可减少土方工程量及工程费用的投入;

(6)可使基坑的施工工序简单易操作,而且可以减少经济预算;

(7)可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扩大地下结构的建筑面积;

(8)可提高结构整体的稳定性,有利于结构抵抗水平和竖向荷载作用。

3.2 社会效益

逆作法施工可以利用结构本身作支撑,由于结构本身的侧向刚度很大,变形值接近于零。因此,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支护桩的侧向变形,从而使周围环境不至于因变形过大而导致路面沉陷、基础下沉等问题,保证了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我国是个地震多发地区,对地震的防治是必不可少的,采用适当的施工技术可将降低到地震带来的危害,逆作法技术便有这样的特点。逆作法施工不仅可以将地下连续墙与土体之间粘结力和摩擦力用来承受垂直荷载,而且还可充分利用它承受水平风力和地震作用所产生巨大水平剪力和倾覆力矩,从而大大提高了抗震效应,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

3.3 经济效益

在交通方面,由于逆作法施工采取的是表层支撑,底部施工的作业方法。所以逆作法能广泛地运用于城市交通建设中,它可以保证地面道路通车的情况下进行道路地下作业,从而避免了因封道路锁道而产生的直接间接的经济损失

逆作法施工技术,一般是地下建筑和地上建筑同时施工,可使总工期缩短,因而可以减少劳动人员的工作量所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3.4 环境效益

在施工噪音方面,逆作法施工与传统施工相比采用的是先整体浇筑表层楼面,然后再向地下施工的方法,所以其大大降低在施工中产生的噪音,从而避免了因施工噪音而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在施工现场造成的灰尘方面,通常的地基处理采取的是敞开挖手段,产生了大量的建筑灰尘,从而影响了城市的形象;但是,采用逆作法施工,由于其施工作业在封闭的地表下,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扬尘,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逆作法施工的发展前景

逆作法分为部分逆作法、全逆作法、半逆作法、分层逆作法。逆作法还没有被广泛地应用到我国建筑行业中,只是被用于一些特殊工程。然而,一方面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设用地越来越少,施工场地越来越小,建筑物密集的现象时常发生;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状况改善,城镇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公用设施不容侵占等等,诸多的因素给逆作法施工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前景。

目前逆作法的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如逆作法支撑位置受地下室层高的限制、在顶部封闭状态下,缺乏小型、灵活、高效的小型挖土机械使挖土的,逆作法施工在这些方面还需要改善,这也将是逆作法施工的房展方向。

5结束语

逆作法施工技术不仅经济合理、工期较短,而且能提高地下空间资源的利用率。所以逆作法的应用是现代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逆城镇化篇6

5月4日,第三届茶文化节将在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拉开场子。

前来参与“茶园游会”的外来游客,发现了一个欣喜的变化,主要干道全部安装了新的路牌,上面标识了近200个具体的地点方向,包括政府部门、景点、救助站等。

这个小小的细节,意味着茶山在外来游客、务工者、投资客的眼里更加清晰。以前,人们到茶山去,要给亲戚朋友打几道电话,才能摸清去那的路线。

可别忽视了这个转变。它的背后是茶山的路网日趋完善、城市功能更加明确、经济社会转型步子加快,也传递出茶山要当好东莞城区副中心的决心。

茶山,由一个落后的农业镇迈向了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且近年来一直位居200名左右。茶山的华丽转身可供正在推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内陆乡镇参考。

东莞新门户

提起茶山,在全国知道这个小镇的人也许并不算多。

茶山镇位于东莞市中北部,坐落在东江支流寒溪河畔。据《茶山乡志》载,梁武帝时(502—519年)乡人创建雁塔寺,僧人沿山种茶,茶山之名由此而起。

或许正是僧人漫山种茶,成就了茶山的“茶文化”。如今茶山以茶叶交易市场为依托,培育出一批茶产业基地。

在珠江出入口,相对东莞的长安、虎门等镇而言,茶山镇的区位优势先天不太明显,而且又是典型的农业镇。长期以来,茶山的经济实力在东莞20多个镇当中,一直居于中等偏下水平。

踏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来料加工”在东莞得到了飞跃式发展,在这个阶段,茶山逐步发展成了其中一个重要的服装加工出口大镇。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茶山经济徘徊不前。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了当地不少“来料加工”企业。

进入21世纪以来,茶山开始奋力追赶。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东莞倒逼产业升级,在产业转型升级上选取了“两个试点镇两个产业”作为试点:一个是大朗毛织,一个是厚街鞋业。其中厚街镇从“世界鞋厂”成功走向“鞋都”。

看着相邻的兄弟镇有声有色,茶山人坐不住了。“今天不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会被产业结构调整!”从2006年开始实施经济社会双转型的茶山,轻装上阵上演华丽转身。数据显示,2011年,茶山镇完成生产总值(GDP)72亿元,较转型前的2005年GDP31亿元翻了逾一倍。

与此同时,东莞构建新的未来城市蓝图。松山湖、莞城、同沙、东莞生态园“四位一体”核心城区轮廓日益显现,茶山镇处于核心圈层之内,是东莞市区副中心,必定承接“四位一体”带来的辐射作用。

茶山镇镇长黄少峰向记者介绍,茶山自我定位为“东莞城市副中心区”,将在未来承接区位优势所带来的各种辐射。

随着东莞生态园大道、广深铁路四线、城市轻轨R2线、东莞新客运站(火车)、站前大道等项目的规划建设,茶山将成为东莞城市的副中心和进出东莞的重要门户,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进镇路引进来,出镇路修出去。从2012年开始,茶山加快推进石大路改线、桑茶快速、方中路延长线等出镇路的建设,构筑“三纵三横”的主干道路体系,这些工程让茶山与外界的接洽更加融合。

工业“逆袭”

茶山人擦亮出镇路,快步融入珠三角甚至全球,一批批企业走出来集体“亮剑”,向外界展现了“新茶山”的活力与生机。

作为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典型城市,东莞可谓享誉全国。在东莞市下辖的镇街中,茶山的服装产业可以说是东莞制造业的一个缩影。

3月26日,茶山镇8大服装品牌,以“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镇”为主题,集体亮相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

两天后,茶山镇7家食品企业,以“中国食品名镇”为主题,抱团参加第88届全国(成都)春季糖酒商品交易会。

食品、服装、电子是茶山的三大特色产业。短短一个星期,便有“两驾马车”扬名全国大型展会,而且都是采取“集中参展,统一特装”的抱团参展模式。

在这背后,政府当了服务员的角色: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在用地、用电、用水、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并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帮扶企业成立研发中心,推动企业品牌升级、管理升级、技术升级;帮助企业寻求合作伙伴,开拓销售市场。

黄少峰解释了服务员该如何当,“根据各个企业自己的特点,我们安排专门的部门,包括经贸办,为他们做好宣传服务;这些企业有什么困难,我们就把他们的困难收集起来,然后逐一化解,要求各个部门在规定的时间里帮他们解决。”

2008年,茶山被中国食品协会认定为“中国食品名镇。”目前,茶山镇有食品企业200多家,其中有雀巢、嘉顿等国际性品牌,也有华美、圣心等本土民营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制造、销售及其他产业配套为一体的食品产业集群。目前茶山食品年产值超过41亿元。

2010年11月,茶山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服装协会认定为全国新增“五市八镇”13个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基地之一,并荣获 “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镇”称号,成为全国目前唯一一个“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镇”。目前茶山服装年产值超过53.8亿元。

在食品、服装两大知名产业撑起茶山经济一片天的时候,茶山将目标瞄向了另一个产业——电子信息。黄少峰说,“打造好了,茶山的工业结构基本就完整了。”

今年3月份,茶山政府投资5300多万元,建设占地1200平方米、共八层、总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的茶山生产力促进中心投入运营。该中心将为企业提供食品研发与培训服务、电子信息服务、食品检测服务、产品、企业融资、法律咨询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支持。目前,华南理工大学、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高校院校、科研机构已经与茶山镇签订合作协议,对茶山生产力促进中心提供专业指导。

茶山还为这“三驾马车”配备了一系列“马鞍”。按照茶山规划,今年乃至未来几年,茶山要做好“一路网、两区域、三经济、四重点、五产业”十五项工作。

数据显示,2012年,茶山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87亿,增长6.6%,镇级财政可支配收入5.6亿元,增长10.5%,各项税收总额10.5亿元,增长11.9%。

从工厂跳进农门

茶山向工业“逆袭”,成功摆脱落后农业镇的帽子。而有一批“厂长”从工业转向农业养殖上演一幕“反逆袭”。

20多年前,茶山镇坑口村,年轻的袁金标在田地里劳作时,怎么都想不到,20多年后,他会和金钱龟打上交道。

曾经,珠三角的“来料加工”企业让东莞这片土地创造出辉煌的成绩。借助这股士气,1999年,袁金标在东莞市寮步镇开办毛绒玩具厂,一路上,袁金标的事业顺风顺水,2001年,他回到自己的老家开办永阳制衣厂,在2003年前,加工厂的生意都不错,袁金标的工厂在全盛时期,工人就有2000多人,每年的加工费就有2000多万元。2006年开始,在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衰退的冲击下,玩具、制衣行业跌宕起伏,外贸市场缩水,加工行业就会挨饿。在这样的背景下,“来料加工”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2007年1月,在东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东莞市作出了“双转型”这个重要决策。受政策的影响,同年,袁金标在加工业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决定放弃加工,饲养金钱龟。

厂房变成了池塘。袁金标先在自己工厂内开辟出一个700多平方米的名贵龟养殖基地,同时饲养普通草龟。春来冬去,他趟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之路。

为了更好地利用自己的养殖成果,袁金标同时投资180万元建起一间以龟为主食的金龟唛饭店。他的饭店结合中医学理念,将龟与药膳配合,研究出营养套餐。饭店开业以来,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来客。

2011年,袁金标投资150多万元,将一处六层楼的建筑改建成金龟唛工厂仿生态养龟示范场和龟膳养生堂。他的养殖场以金钱龟、石金钱龟为主,配合有广东草龟、黄缘盒龟等,现在有金钱龟200多只,石金钱龟3000多只,广东草龟种龟20多只,黄缘盒龟100多只。

袁金标介绍,2008年以前,石金钱龟苗近千元,金钱龟苗价格更是2万至3万元,养殖利润超过40%,而有的名贵龟更是“千金难求”。他曾创下90万元一只金钱龟的“天价”纪录。如今,东莞金钱龟幼苗占了全国数量的三分之一,金钱种龟数量更占全国的一半,而绝大多数产自茶山。

袁金标摘下“厂长”的帽子,获得了东莞市茶山金龟唛名龟研究所所长、中国渔业协会龟鳖产业分会的副会长、全国名龟产业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等多重身份。虽然拥有众多的头衔,但他依旧保持着农民特有的朴实。

“龟产业链,不单纯是养殖龟,而是经研发加工生产龟类制品,提高其附加价值,通过营销售卖获取更大利益的链式结构体系。”袁金标对记者表示,“在转型之后,我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东莞一万多龟友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在茶山镇的经济整体布局中,也为家乡的生态农业作点贡献。”

投入亿元办教育

茶山,总能听到“逆袭”的励志故事。

徐来自安徽一个贫困农家,个头不高、皮肤黑黑的。2004年,徐高中毕业,在上大学和外出务工的两条道路中,他选择了后者,把学习的机会留给了妹妹。“我要是读大学,妹妹就没法上学了。”

徐先后前往苏州、深圳等地打工,他每天工作不低于12小时,收入却非常少。“我总在想,如何能够出人头地拿高薪,想来想去,只能靠提高技能。”他说。

在袁金标办厂鼎盛期的2005的夏天,徐来到茶山,进入一家日资企业当车间操作员,从最基层的操作员到班组副班长再到技术员岗位,他踏踏实实学习技术。同时,他还是渴望上大学,因为他去过无数次招聘会,发现没有大专以上学历,好一点的岗位都是免谈。

2011年,徐得知东莞开始实施“圆梦计划”,茶山镇招录100名,打工之余也可以上大学。他重新拿起6年前的高中课本,下班之后熬通宵备战考试。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被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录取,专业为计算机工程与技术。他还担任华南理工大学东莞东阳班学习部长。

徐只是众多拥抱梦想的“新茶山人”中的一员。在“圆梦计划”的背后,是政府对教育的认可。

翻开茶山镇2012年的统计数据,会发现一个现象——茶山对教育舍得花钱。

数据显示:2012年茶山镇共投入教育事业经费9430万元,占镇可支配财政收入17%,同比增长11.9%。该镇还组织开展各类教师培训40场次,培训教师7100人次;全镇每万户籍人口升大学人数132人,初中升高中阶段升学率98.5%。

正是茶山舍得教育投入,让越来越多的外来人成为新茶山人,延续了人口红利;正是有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新茶山人还将上演一幕幕“逆袭”的好戏。

区域问题专家、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丁力认为,从农业镇到工业千强镇,茶山“逆袭”成功的背后,是在寻找错位发展的过程,注重产业的分工配套合作,培育茶山的“单打冠军”,实现地区经济的集约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逆城镇化篇7

【关键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安全;对策研究

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解决占城镇居民大多数的非从业人员特别是困难群体看病就医问题的重大举措。医保基金的安全是医疗保险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对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探讨。

1南宁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现状

1.1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增强了城镇居民医保互助共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2007年,南宁市开始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5年来,随着政府财政补助的提高,居民医保覆盖面的扩大以及居民参保积极性的增强,南宁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南宁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为313万元,2011年为13796万元,整整翻了40倍之多。相应的,南宁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从2008年的668万元发展到了2011年的7199万元。基金的结余较高,基金结余从2007年的313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22158万元。(见表1)总之,南宁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加。

1.2居民医保基金使用不充分,基金结余率过高保持医保基金适度结余,是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衡量基金结余程度的指标主要有:基金本年结余率、基金年末累计结余率。

基金本年结余率=基金当年收支结余/基金当年收入

基金年末累计结余率=基金年末累计结余/基金当年收入[1]

从表2看来,自2007年南宁市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来,每年基金结余率都很高,2008年基金结余率为87%,2009年为49%,2010年为64%,2011年基金结余率最低,但也达到了48%。同时,每年年末累计结余率更高,2009、2010、2011年年末累计结余率分别是本年累计结余率的2.7倍、2倍、3.4倍。根据国际惯例,每年基金结余控制在基金当年总收入的10%-15%为基金结余适宜范围。[1]由此可见,南宁市基金结余率过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率,真正使参保居民享受居民医保的实惠。

1.3普通城镇居民参保不积极,存在逆向选择,冲击基金使用安全逆向选择严重影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为投保人群质量与数量的减少。[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一种具有社会性质的医疗互助制度,主要作用就是分散人们的医疗风险,因此“大数法则”就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的核心。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现实运作过程中,自愿参保的原则阻碍“大数法则”的运行。2007年,南宁市普通成年参保人口仅占参保总人口的6%,然而未成年人、低保对象、重度伤残人员占参保人群的94%,之后四年,普通成年人口参保占参保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1%、9%、12%、12%。比起普通成年参保人口,未成年人、低保对象、重度伤残人员这类人群更容易生病,使用医保的几率会大很多,这类人群参保积极,造成逆向选择,冲击着基金的使用安全。

1.4从长期看,基金支出将不断增加,有可能在未来会出现“收不抵支,医保赤字”的现象医保基金不宜结余过多,过多的基金结余意味着参保者没有享受到适当的医疗保障,这对于医保来说是一种浪费,同时也说明医保的低效率。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基金结余过多而忽视医保基金潜在的危险。可以说,目前先收现付模式下的基金结余只不过是表象,未来收不抵支才是医保基金面临的最大问题。

未来居民基本医保基金会出现医保赤字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的快速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南宁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总是有起伏的,例如美国的次贷危机,许多经济学家并没有预料到它的来临。但同时医疗费用的增长并不会因为经济的衰退而减少,未来经济无法预料,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未雨绸缪。第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明显。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提高到11.6%,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人口老龄化的年均增占率高达3.2%,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一般来说,老年人生理机能渐渐衰退,患病的几率就会加大,而且患病更重,病程更长,因而需要的医疗服务就会越多,医疗费用也会越多。第三,由于经济发展导致的医疗技术的进步必然导致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第四,医疗保险需求不断增加。根据对医疗需求的经济计量分析,医疗需求的收入弹性大致在0.2-0.4,即收入增长10%会导致医疗需求增加2%-4%。[3]随着南宁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将导致医疗需求与费用支出的快速增长。第五,人类自身疾病谱的变化也会导致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据调查,目前影响人民健康的疾病谱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居民的主要疾病。这些慢性疾病不仅治疗周期较长而且花费较大,容易导致医疗费用的不断上升。上述情况都将会导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增长,使得居民在其未来的医保缴费不能弥补其医保支出,最终将出现收不抵支的现象。

2政策建议

面对基金结余确实较高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坚持基本制度、基本政策的前提下,合理确定补偿目标,向困难人群和风险较大的人群倾斜。第二,合理确定补偿水平,适度提高高额费用疾病患者的报销比例,适当提高特殊人群的封顶线。另外,采取自愿参保与强制性参保相结合的方法,避免参保居民的逆向选择。同时,加强基金的监管和预测,真正做到未雨绸缪、居安思危,不能等到基金出现危险的时候,再期望政府出面救市。

参考文献

[1]朱彪,袁长海,黄思桂,等.山东省部分城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9,29(1):59-61.

逆城镇化篇8

2010年5月1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城市发展报告》:我城镇化水平从2005年的42.99%提高到2009年的46.59%,年均增加0.9个百分点。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未来5年间,中城镇化水平将达到并超过50%,进入城市社会,快速城镇化的趋势将保持15至20年的时间。

2010年9月25日CCTV《新闻周刊》报道:城市“堵”局――关注城市交通由半身不遂转向全面瘫痪。中秋前几天,全一线、二线甚至三线城市,很多都出现以前罕见的大堵车,公路变身停车场。这是特别的景象,还是向常态发展,这病能治吗?

看到以上二则报道,庆幸家快速发展之余,不禁对我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产生深深隐忧。试问,城市化这把“双刃剑”,如何趋利避害?本文试图转换视角去审视“城市化”,以期共同探讨。

视角一:从相关概念透视城市化发展轨迹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城市化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世界各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城市化过程。留心观察,从相关概念的变迁可以窥见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轨迹。试看以下概念及关系图(图1)。

工业化:指一个家和地区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逐步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的特征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

城市化:通常指人口向城市聚集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城镇化:是中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至今尚无统一概念。一般认为,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与城市化概念同中有异。

畸形城市化:一些发展中家城市化水平同经济发展程度不相适应,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其经济发展现状,被称为“畸形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指城市人口和各种职能迅速向郊区扩散转移,从而使郊区成为具有各种职能的城市化地域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逆城市化:城市人口向外回流到乡村和小城镇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后,部分家经济高度发达,城市化处于饱和状态,人们迁往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再城市化: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大都市积极开发中心衰落区,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吸引了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市区人口再度增长,出现“再城市化”现象。

从以上概念和框图看出,工业化是城市化的长期驱动机制,城市化水映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它们相互促进。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规模扩大,出现“郊区城市化”,但城市的聚集效应存在一个与城市最优规模相对应的临界点,超过这个临界点,则各种城市问题变得突出,“逆城市化”现象出现。随着对大城市中心区环境的治理和新产业的开发,又推动了“再城市化”。透视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城市化的最终走向,是在追寻一条人地协调之路。

视角二:从城市化发展轨迹诊视“城市病”病因

城市是人类对自然干预最强烈的区域。伴随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病”。如现代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及由上述问题引起的城市人群易患的身心疾病等。而在部分发展中家,人口的过度集聚远远超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出现“畸形城市化”现象,其“城市病”更加突出。

综观城市化发展一般轨迹: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工业在城市聚集,对环境和资源必然带来压力。人口向城市集中,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会随之而来。表面看来,工业集聚、人口集中、不合理的社会生活方式是“城市病”的形成诱因。透过表症,其深层根源在于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各种关系的失调。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它是生态、经济和文化等多因素的综合产物,问诊“城市病”病因,需从综合的角度、协调发展的角度把脉。否则,头痛医脚、脚痛医头只会事倍功半。

视角三:从“城市病”病因审视中城市化战略

人是城市的主体,是各类城市病的受害者,也是城市化的出发点和归宿。中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制定城市化战略应跳出城市,扩大视野,统筹兼顾,才能走出一条有色的城市化之路。

1.践行“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发展战略

殊的情,使城市的问题要从农村做起,从农村着力才会事半功倍。实现城乡统筹,将城市化发展置于城乡一体化的轨道上,即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土地管理、统筹农业产业发展,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城乡公共服务。

城乡相对集中和适度分散相结合。通过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解决农民的就业和居住,逐步实现农村与城市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将“城市化”视为一种生活方式,乡村仍然保留,但机械化的劳动方式、城市化的衣食住行、现代化的文化生活等都与城市没有本质区别。实现“农村与城市同质化、乡村生活城市化”,只有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对于“城市病”的蔓延才能釜底抽薪。

2.倡导“健康城市”理念

城市是对大自然干扰最大的人工作品,城市发展必须选择对大自然干扰最小的模式。城市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好,因此,城市不仅仅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效率的经济实体,更应是能够改善人类健康的理想环境,是人类生活、呼吸、成长和愉悦生命的现实空间。城市化不仅看城市发展的速度,更要看城市发展的质量。

建设健康城市,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加强城市规划,优化城市布局,改善城市环境,使城市成为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整体,使人在城市能够过上尊严、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

3.注重发展模式“因地制宜”

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承上启下,既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农业产业化的服务依托。发展小城镇能促进城乡之间均衡发展,缓解大中城市人口膨胀压力。但小城镇的局限在于缺乏足够的产业聚集效应,资源利用效率低,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有限。

大城市:能产生明显的聚集效应,带来规模收益与经济扩散效应。但我很多大城市人口已达相当规模,且“城市病”已相当严重,接纳新增人口的设施和能力已经严重短缺,难以在短期内消化大量农村人口。

城市群(带):大城市与卫星城呼应,形成广阔的经济增长地带,能够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既可以防止城市功能过于集中带来的“城市病”,又可集约利用土地。但城市群(带)的形成需要特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影响因素众多。如我正在形成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规划中的“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两横”即欧亚大陆桥通道和沿长江通道两条横轴;“三纵”即沿海、京哈京广和包昆通道),均有其特定背景,并非所有地区都适宜。

逆城镇化篇9

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马斯河谷是比利时境内马斯河旁一段长24公里的河谷地段,两侧有百米的高山对峙。马斯河谷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建有3个炼油厂、3个金属冶炼厂、4个玻璃厂和3个炼锌厂,还有电力、硫酸、化肥厂和石灰窑炉。

1930年12月1至15日,整个比利时大雾笼罩,气候反常。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大气中烟尘积存不散,无法对流交换。在这种逆温层和大雾的作用下,第三天开始,在二氧化硫和其他几种有害气体以及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下,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症状表现为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声嘶、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一个星期内就有60多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其中以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家畜也未能幸免于难,纷纷死去。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美国西南海岸的洛杉矶,西面临海,三面环山,是一个商业、旅游业都很发达的港口城市。上世纪40年代初开始,人们发现,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不清。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这就是著名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

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其产物为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洛杉矶在上世纪40年代就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排出1000多吨碳氢化合物,300多吨氮氧化物和700多吨一氧化碳。另外,还有炼油厂、供油站等其他石油燃烧排放,这些化合物被排放到洛杉矶上空,不啻制造了一个毒烟雾工厂。

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多诺拉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这个小镇坐落在一个马蹄形河湾内侧,两边高约120米的山丘把小镇夹在山谷中。多诺拉镇是硫酸厂、钢铁厂、炼锌厂的集中地,多年来,这些工厂的烟囱不断地向空中喷烟吐雾,镇上居民们对空气中的怪味都习以为常了。

逆城镇化篇10

而“反规划”(Anti-planning)概念正是在中国城市快速扩张背景下提出的城镇建设的一种逆向思维方法。笔者认为,如果未来城乡规划适度采用“反规划”途径,将会对城乡环境保护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1.对“反规划”理论进行解读

伴随现今构建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其“反规划”的理论表现得集为明显。扩张了城市化的榭莫以及加速发展城市内部的工业,进而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恶化,间接降低了社会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因此,在该城市化的北京驱使下,社会群众逐渐提升了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意识,促进生态环境实现持续性的良性发展m。

1.1研究“反规划”理论具有的价值

实施规划的旨意不仅要对建造部分进行规划,还需设法预留好非建设区域的空地面积。“反规划”实际是实现景观规划的主要途径,强调控制为进行建设的区域并对空间进行规划的策略。在区域建设的尺度上还强调了对非建设区域实施的规划,对生态的基础设施进行设计,以此形成高效、安全的城市环境并满足社会群众对规划的需求,对景观实施生态化布局。在人口逐渐增加的城市化发展中,环境保护工作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其反规划的理论有效控制了城市建设的规划工作,能够根据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实施适宜性的设计及规划,以便在经济方面、环境保护方面达成协调与统一的发展规划。

从思维的具体方式上进行分析,此理论重在强调规划过程的逆向性,并优化了传统规划的思维模式,体现规划的思维具有辩证性、反思性以及可逆性。因此,该理论打破常规的规划行为,为城乡规划提供科学性发展的依据。

1.2“反规划”理论在城乡规划中的含义

将“反规划”理论应用在现今城乡发展的规划中,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实现城乡建设在空间上的规划,其反思如下:(1)对城乡实施传统规划下存在的众多问题、挑战进行分析,尤其是对多年以来所贯彻的城乡发展规划问题进行反思;(2)对城乡建设的具体形态、城乡区域发展存在问题的反思;(3)逆向式规划策略只要通过明确环境容量的合理性、生态设施的系统性等作为落实规划的重要前提,将区域发展、资源的持续性使用作为建设的基础目标,进而对城乡规划发展进行深入性思考;(4)对“反规划”造成的强制性、不平衡区域发展成果反思,形成低水平的城乡发展现状,进而界定了城市在区域发展上具有空间性形态,即富规划、穷建设的思想避免出现盲目性的城乡建设。

2.传统城乡规划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2.1存在问题

2.1.1缺乏系统的操作体系

城乡规划在工程方面具有系统性、复杂性,要求城乡管理、服务等部门间进行有效性协调与配合。但在实际落实中,多数地区领导部门对下设部门实施的管控、协调缺乏了权利性职能,沟通的缺乏难以实现建设资源的共享气致使城乡建设出现交稿的重复率,浪费、破坏了生态有限的资源,难以发挥建设成果的有效性作用。

2.1.2规划的无序与滞后严重

传统规划下的城乡建设遵循调查、分析、规划等程序,经常将建设什么样的城乡项目作为首要考虑问题131。但从该方面人手比较容易形成规划的误区,缩小了建设的范围,严重脱离了规划的轨道。其烟囱林立问题也比较严重,令生态环境的保护区在规划方面呈现被动性、滞后性,在明确建设项目以后实施的规划属于专项规划。

2.2面临的挑战

在经济实现转型的特殊时间节点上,政府机构由于缺失公共性服务的职能,致使对干部实施考核的机制过于注重招商引资、

GDP增长值,尤其是部分小城镇急于改变经济落后的局面,将经济效益作为选择产业的唯一标准,导致有利益性的城乡建设局面。在现阶段看城镇产业的发展模式、规模,都处于利益优先的不良局势。以长远目光来看城乡规划,都为了吸引投资商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进而进行毫无秩序的城乡建设。在这种权利与利益的驱使之下,众多规划设计单位在此轮圈地狂潮中陷人推波助澜的困局。

3.新型城背景下解境保护问题

对于传统的城乡规划来讲’其大量注重对城市用地紧缺的解决方面。这就导致獅職了酬躯糊扩滕删,造成了城市边缘舰15姓态職翻破坏。侧着最近几年城軸獅频发的情况出现,城市周边地区湿地的储水能力就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同时,传统的城乡规划将城市规划同农村规划相区分,环1^1境保护重视城市而忽略乡村的情况严重。主要包含两方面问题:

(1)分布在农村的企业所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工矿污染及城市--污染也逐步向农村转移;(2)城市垃圾对乡村环境也造成了污染。

一些城市将生活垃圾堆放到周边乡村地区,污染了农村的土壤及水源,而污染的土壤及水源所种植出的农作物,同样污染了城市的饭菜。

此外,过度无序的城镇开发建设严重破坏了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生态肌理与乡土文脉无法延续。该种措施的实施制约了经济实现持续性发展,进行形成无法逆转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