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相爱一家人歌词十篇

时间:2023-03-24 00:51:59

相亲相爱一家人歌词

相亲相爱一家人歌词篇1

《相亲相爱》是由陈耀川谱曲,陈乐融填词,胡歌、许茹芸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2016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发行于2016年2月7日。

2、《让爱住我家》

《让爱住我家》是由赵明作曲,麦玮婷作词,赵明、麦玮婷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2让爱住我家》中,发行于2003年11月10日。

3、《回家真好》

《回家真好》是由梁文福谱曲,陈富荣、刘德华、李安修填词,刘德华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人间爱》中。

4、《家路》

《家路》是由陈志远谱曲,邬裕康填词,张惠妹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旅程》中,发行于2001年9月1日。

5、《幸福之家》

《幸福之家》是由陈辉权谱曲,梁天山填词,张莹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幸福之家》中。

6、《我爱我家》

相亲相爱一家人歌词篇2

创作:陈、组织领导:于

第一部分开幕词

男:各位观众,女士们先生们。

女:现场的老年朋友们

合:大家晚上好!

男:我是今晚的节目主持人陈

女:我是来自福运来乐队的主持人刘。

男:“金秋十月爽,九九话重阳。日月两重归,相映地久长”在举国上下喜过中秋欢度国庆的日子里。

女:今天 我们又迎来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我国第二十四个“敬老日”

男:老吾老及人之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女:关爱今天的老人,

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在这双节来临的时刻,让我们借助轻盈的秋风,把爱老敬老的美德永久传承。

男: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音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男: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政府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等到这一日,各级政府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女:是啊,1989年,政府把这一天确定为老年节。这是老年人的节日,也是年轻人敬老助老的日子。男:在金秋十月,菊花飘香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为老年人过节。合:祈福、祝寿,祝老年朋友们节日快乐、幸福安康!第二部分领导讲话女:我们今天能在这里相聚为我们桃园的老年朋友们举办这场晚会,首先应该感谢于瑞老师,是他组建的福运来乐队,出资出力办晚会。有缘使我们大家聚集到这里,享受着浪漫的节日盛会。男:一个篱笆三个桩,德高望重有人帮。在这里,我们也应感谢现场的乐队老师和男女歌手们。是她们的精心策划,高水平的演出,才有今天的盛宴,让我们大家把雷鸣般的掌声送给她们。并请于瑞老师讲话。 第三部分演出开始3·1节男:金龙如海,吟唱着太平盛会,女:银蛇起舞,跳出了和谐家园。男:在这花灯初上,月光如丝的浪漫夜晚,女:在这九月重阳,金秋收获的美好季节合:桃园大舞台庆祝老人节的晚会正式拉开序幕、

女:菊吐清香庆重阳

男:情满日月共举觞

女:清词美酒常相伴

男:修心养性福寿长

女: 现在,让我们放开歌喉,亮开金嗓,

合:祝福老年人幸福安康!请欣赏(- )带来的歌曲___________ 。

3·2节

男:九九重阳,赏菊享芬芳

女:人生路长,成熟赞夕阳。

合:重阳,让收获伴随着我们一起飞翔!请欣赏____带来的歌曲 ------.

3·3节

女:今天,我们相约在这里,分享着浪漫的歌唱。

男:让轻歌慢舞、诗词曲赋庆祝这重阳的吉祥。

女:请听:-----X老师的歌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能打动人的,都是用心表达的。X老师,不用花的芬芳,不用美酒共举觞,您的歌声,送给大家是爱的光芒。谢谢!

3·4节

女:秋风如缕,秋月如盘,寻秋而来,辽阔的田野,盈满了收获的气息。尊敬的各位来宾,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您走进桃园新区《感恩重阳节》联欢晚会现场。我是今晚 节目主持陈

男:秋水盈盈,秋梦依然,踏秋而来,临风伫立。女士们 !先生们!大家晚上好!您现在走进的是 桃园新区《感恩重阳节》联欢晚会。我是今晚 节目主持刘

男 :“九九重阳金光照,万紫千红大地明。人老不失戎马志, 余热生辉耀九重”。在这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在这菊花盛开、硕果累累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九九重阳节!

女 :秋歌轻唱,红叶如枫,秋蝶起舞,芦花纷飞,秋之渡口,悠悠心曲撑一杆青篙,载你趟过岁月的河流。秋吟轻诵,夜凉如水,秋声入赋,点点心语轻落诗笺,携手感悟人生的秋季。

合 :九九重阳,用情感和声音放飞珍藏的祝福,一声声问候,一声声祝福,在飘香的夜晚传递,让我们借着今。夜铺洒的月光,托清风送给你!请听歌曲--------演唱者:-------

5·5节

男:年少的青春,未完的旅程,是你带着我勇敢地看人生。无悔的关怀,无怨的真爱,而我又能还给你几分。父亲啊,您鼓励的后面是期待,您严肃的后面是慈爱,请欣赏歌曲《父亲》演唱者

女 :世界上只有一位最好的女性,那就是慈爱的母亲。不管你给她回馈的是什么,她会永远爱你;无论你成功或失败,她会永远爱你;那就是母亲。母亲,我们该如何回报你呢?下面请欣赏 歌曲《母亲》

5·6节

女:感谢兄妹不图回报的帮助, 感谢爱人无怨无悔的相守。 感谢同学多年不断的问候 感谢朋友苦乐同在的祝福 感谢同事困难面前的分忧 感谢对手不离不弃的造就。 感谢亲人……接下来有请【嘉宾演员】XX带来的歌曲《 -----》

男:二胡演奏中,《长相思》是非常精彩的曲子。那悠扬绝伦的曲调,配着恢弘的和声,使你绝望的心,在想象的时空中起伏飘荡。每次听它,那不能言语的悲哀与伤心,都会在瞬间化做相思的蝴蝶,在自己的记忆里纷飞。请听【嘉宾演员】 二胡独奏 《长相思》

女: 民歌,叫人魂牵梦绕;山歌,令人荡气回肠;那么船歌呢?它会给您留下怎样的印象?请听【14号演员】 演唱的歌曲《乌苏里船歌》、

男 :心存感恩,它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一种品德,一种懂得欣赏,懂得美的情操。学会感恩,用感恩的心,感谢身边的人,感谢他们给予的一切。只要有一棵感恩的心,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是快乐的,让我们在感恩中享受人生的一切美好!下面请欣赏【15号演员】 手语表演《感恩的心》。

女 :永远与你相伴的是天下的父母情,永远与你相伴的是儿女情,歌声句句都是爱的叮咛。请听歌曲《人间第一情》演唱者:【16号演员】

男:在离天很近的地方,有一双眼睛在守望,她是绚丽的畅想,放射出碧波的光芒,她有着日月轮回的沧桑,她更是我生命祈求的故乡。请欣赏【嘉宾演员】演唱歌曲 《望乡》

女:秋风掠过,秋意上心头。放眼望去,心潮跌宕起伏。在这秋风吹起的季节,总

是那样的想你。一篮满满的落叶,是我无限的祝福。但愿这淡淡的秋风,会把我所有的祝福都带给你。下面请欣赏【17号演员】 演唱的歌曲《 》

男 :落叶知秋,情谊如酒,风渐凉时无喜更无忧。岁月流走,蓦然回首,一声问候醇绵依旧。含笑送出这份问候:好运和你不分离!祝福你天天快乐!请欣赏【18号演员】 《好运来》

女 :春花秋月,春华秋实,蠢因了花而美丽,秋却应了月色而充实。朋友们让我们好好的珍惜今天这美丽网络月色吧。接下来请大家洗耳聆听【19号演员】 带来的歌曲《花好月圆》

第六部分闭幕词

女主持:伴着鲜红如枫的夕阳,品味着秋的内涵,走进秋天如诗如画的梦境,一幅幅绮丽的风景在记忆深处定格

男主持:那是一曲悠悠流淌的歌,在今晚的夜空久久的回荡,那是一首思念的歌,是心头最暖的回忆。

女主持:那是从心底流淌的歌,述说着隔不断的浓浓亲情,那是一曲曲心泉叮咚,回响着祝福和深藏心底的希冀。

男主持:亲爱的朋友们,等我们老的时候,品一杯香茗,聆听一曲岁月的老歌,我们会更加珍惜爱,珍惜亲情与友情,珍惜每一个黎明与黄昏。

相亲相爱一家人歌词篇3

土家族诗人彭秋潭在《竹枝词》中描绘道:“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宁山地近巫山峡,犹似巴娘唱竹枝。”这些歌唱,来自于社会底层,带着泥土芳香,有质朴的民俗美。土家姑娘哭嫁是土家族独特的风俗,是一朵永不凋谢的民间艺术奇葩。

土家女子婚前要唱哭嫁歌,即在婚前半月至一月开始哭唱,其形式有一人哭,二人对哭、多人一起哭。

哭唱的内容大多是:哭爹妈的养育之恩,兄嫂,姊妹别离之情,骂媒人和对封建婚姻礼教的不满等;乡邻则以劝嫁为主,内容以贺新婚、夸新郎、互祝愿,道吉祥为主。与其说是哭,倒不如说是唱,其腔多为传统音调,口音,既伤感又抒情,充满了土家民族风情。

哭嫁歌的格调新颖,哭词长短成句,贬褒明,有历代相传的,也有即兴之作,大都富有诗韵和乐感,其文词巧妙,寓意深刻。内容上有对旧制度的抨击,有对媒人的揶揄,有对旧情的抒发,有对山川的怀念,有对妇女的赞颂,有对未来的憧憬。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哭嫁的内容也在不断翻新。

哭嫁产生的历史背景

哭嫁作为土家族一种历史悠久的奇特婚俗,它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受到婚姻制度和婚俗的影响。土家族的婚姻在早期是自由婚姻,具有本民族独特的婚俗习惯和婚礼仪式,男女之间经过交往、对歌,赛歌、跳舞,吹木叶等方式接触,相爱之后,经过作证即可成亲,不索取任何财物。

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清雍正十三年实行“改土归流”制度之后,完全打破了“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闭关自守、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古朴纯真的婚姻习俗、礼仪方式受到冲击和影响,自由婚姻也受到封建礼教的桎梏,染上“周公六礼”的痕迹,男婚女嫁需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求“门当户对”。“篾门对篾门,板门对板门”,在官宦、土司,士绅人家便成了不可逾越的清规戒律。“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似乎成为毋庸置疑的信条。所以,即使是平民百姓中的自由恋爱联姻,表面上的“媒妁之言”也是少不了的。

昔日,土家人有这样几种婚俗:一是“凡姑氏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叫作“接骨种”。“无论女之大小,竟有姑家女子年长十余岁,必待舅父之子成立婚配”。“兄亡收嫂,称为‘坐床’”。二是纯男性选择式。无论何家女子,只要男方看中,买一串鞭炮去她家门口放了即为定亲,女方任何人不得反对。若一女子被几个男子举行放炮定亲仪式,便惶惶然不知所措。男方则千方百计争取婚姻,甚至歼灭婚敌。三是抢亲,称为“抢来的”。四是童养媳,称为“引来的”。而哭嫁,正是源于这种妇女婚姻之不自由,过去,土家姑娘的命运是悲惨的。她们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罪恶的婚姻制度。

独特的文化意识

喜嫁姑娘要哭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它通过哭唱的方式,将姑娘隐藏在心底的复杂心理,细腻的感情,民族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刻画得惟妙惟肖,实在是土家族文化魅力之所在。

陪十姊妹是土家族姑娘哭嫁的独特形式。新娘出嫁的头天晚上,爹娘邀请亲邻中未婚姑娘9人,连新娘共10人围席而坐,通宵歌唱,故称陪十姊妹歌。先由新娘唱开台歌,然后依次唱或对唱,一首唱完,众人合说:”喜啊”,给予喝彩,胜者奖糖食果品,败者罚再唱。歌词的内容主要是祝愿、贺喜、也唱生活小调助兴,其唱腔优美婉转,是优美的抒情曲,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也有领唱的。

土家姑娘在接到男方通报结婚的日子前半个月,就不再出门做活。先是在吊脚楼闺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亲邻九女依次围坐,哭起嫁歌来,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为“安席”,左女为“收席”。新娘起声,“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昼夜。

哭有规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骂媒人……哭三五天,有长达十天半月的。主要内容有回忆母女情,诉说分别苦,感谢养育思,托兄嫂照护年迈双亲,教女为人处世等。哭嫁歌一般为即席作,见娘哭娘,见婶哭嫁。哭词各不相同,也有固定哭词,如“比古人”等,有完整的曲调,抑扬顿挫,是一门难度很大的唱哭结合的艺术。嫁娘必在此前求师练习(当然是秘密的)。哭时以“嗡”、“蛮”、“啊呀呀”等语气词,一泣一诉,哀婉动人。如“哭妹妹”同喝一口水井水,同踩岩板路一根;同村同寨十八年,同玩同要长成人日同板凳坐啊,夜同油灯过;绩麻同麻篮啊,磨坊同扼磨……又如哭爷(音“伢”)娘:娘啊娘,我要走了呐,再帮娘啊梳把头。

曾记鬓发野花艳,何时额头起了苦瓜皱?摇篮还在耳边响,娘为女儿熬白了头燕子齐毛离窝去,我的娘唉,衔泥何时得回头?……娘哭女:铜锣花轿催女走,好多话儿没说够,世上三年送一闰,为何不问五更头7哎,儿去了哎娘难留,往后的日子你重开头;孝敬父母勤持家,夫妻恩爱哎度春秋……

土家女哭嫁风俗流传久远。清代土家诗人彭潭秋记载说:“十姊妹歌,恋亲恩,伤别离,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竹枝’遗意也。”古竹枝词里有首咏哭嫁诗,桃夭时节卜佳期,无限伤心叙别离,哭娘哭嫂哭姐妹,情意绵缠泪如丝。

用哭声来庆贺欢乐的出嫁,用歌舞来祭祀死去的亲人,看似不可思议,却充分反映了土家族独特的禀性及文化意识。

其声娓娓动听,催人泪下,好像整个村寨都沉浸在哭嫁声中。哭词琅琅上口,富有音韵,内容多种多样。凡婚嫁中所出现的人与物都成了哭的对象,除哭5乏母、哭兄弟姐妹、哭阿公阿婆,哭舅爷舅娘至亲外,还哭朋友同学、媒公大人、厨官师傅、烧火煮饭师傅,哭八仙,花筵席,祖宗香盒等。真可谓见物即哭,一直哭到辞别。土家姑娘用“哭”这一形式倾诉心中的情感,当然,也有真伤心而哭的,多半是狠心的媒婆乱点鸳鸯谱,害了姑娘的一生。哭的形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歌词有传统模式的,也有聪明姑娘触景生情的即兴创作。

哭的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痛苦的倾诉,但在土家山寨,哭嫁不但成了一种特殊的风俗,同时成了一种歌唱的艺术,生动真切,幽默风趣,令你沉醉,令你惊叹。在凤凰下五峒的土家寨,哭嫁不仅是村情寨俗,同时也是聪明的土家山寨儿女对哭的一种特殊创造。按定俗,在土家山寨,有女儿的人家,当女儿长大成人时,就必须出嫁,男方请媒人上门提亲,女方的父母经过煤人的花言巧语,喜得眉开眼笑,女儿就成了人家的人了。为了出嫁,男方父母必须首先派媒人到女方家先下聘礼。从下聘礼的那天起,女方在父母的“监督”劝导下,从此藏在深闺开始哭嫁。一旦出嫁的姑娘开始哭嫁时,寨子里所有同年同岁的未出嫁的姑娘,一到夜晚时都集中到女方家中来伴嫁,一来是学习一下哭嫁歌,二来是姐妹们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起十多年,眼

见就要分手了,姐妹情、朋友爱,离情别绪,心中有说不出的哀愁与忧伤,正好叙姐妹的深情,互相劝免一番,也了却人间的一段情缘。一般来说,从下聘礼之日起开始哭嫁,时间为一个月,多则两个三个月,富有的人家甚至多到半年时问,可谓一场特殊的战斗。土家山寨哭嫁歌作为一种艺术在人间流传,主要有其特殊的内容结构和特殊的艺术表现力。在如此漫长备嫁等待的时间里,如果没有众多的“哭”的内容和技巧,那么哭嫁和伴嫁这台戏就无法继续下去而贻笑乡邻亲朋。但是,请不要担心,土家山寨里,这种传统艺术已经延续流传了千百年,其内容无限深远广博,同时,在流传演泽的过程中,哭嫁的艺术家们可以随意发挥,因人因时因季而唱,它就像土家山寨山村的山泉水一样,年年月月流淌不尽,只愁无哭而歌,无歌而哭。土家山寨的哭嫁歌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按其内容和结构来说:主要有“别祖歌”、“别父母歌”、“别兄弟姐妹歌”、“劝亲人歌”,“恋家歌”、“恋寨歌”等,这些是哭嫁前期哭的歌,后期出嫁日子快要临近时,哭的内容有“离别歌”、“报恩歌”、“养育歌”、“诉苦歌”和“骂媒歌”、还有“讨酒歌”、“讨肉歌”。如果男方按照女方提出的嫁妆彩礼达不到要求和数量时,女方闻听之后柔肠寸断,痛苦异常,就可以哭“拒嫁歌”或者要求男方退婚的歌。不过,每当到了这个节骨眼上,男方总会千方百计补送彩礼,达到女方的要求后,很少发生拒嫁或毁娶的现象。

哭嫁歌的形式

土家山寨的哭嫁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结构严谨,节奏明快流畅,通俗易懂。哭起来生动感人,幽默风趣,是一种民间哭唱艺术的特殊发明创造。当勉励人时,歌声委婉动听,如行云流水,情意缠绵。当哭到离别时,歌声凄婉哀愁,丝丝扣人心弦。万转柔肠,离情别绪,悲悲切切,令人凄然泪下,充分展示了哭嫁歌高超的艺术魅力。

“哭嫁歌”有传统唱词,也有即兴创作。最初是用土家语演唱的,音调比较浓,汉语与土家语在哭唱中的结合使哭嫁歌句式自由、长短不一、语言含蓄明快、注重文采,调门多样而反复。由于哭嫁是由新娘、亲属和陪嫁女自愿进行的,所以在“哭嫁歌”的语言形式上,往往是由新娘主哭,接着,亲人们顶腔接声劝哭,你一声,我一声,音乐语言既押韵又不强求,天然本色且口语化。

“哭嫁歌”的歌词有固定的结构,每句歌词的句首必称呼对方,然后再发展句子内容,内容也必以待嫁或送嫁者的心情道出感怀,最后以感叹的语句结束。“哭嫁歌”的歌词内容及结构是与婚礼仪式同步进行的。一般来说,“哭开声”为序歌,提纲挈领点明哭嫁主题,为整个哭嫁做铺垫;第二步是“骂媒人”,似哭非哭,似骂非骂,极其诙谐有趣:第三步是“哭爹娘”、“哭哥嫂”,“哭亲友”等,在这些内容里包含有大量相互对歌的形式;第四步是“哭姊妹”等,又称“陪十姊妹”,十个姑娘相互对哭对歌,极其和谐和富有感染力;最后是“哭穿露水衣”、“哭撒筷子”、“哭上轿”等,一直到新娘出门,哭嫁即告结束。这种程序一般是严格按顺序进行的,实际上这也是婚礼的主要程序,哭嫁结束,婚礼也就结束了。从总体上看,“哭嫁歌”歌词内容结构犹如一部长篇叙事诗,不但结构完整,而且演唱灵活,内容与形式高度和谐统一。

“哭嫁歌”是一种边哭边诉的歌,既有数百年来沿袭不变的固定程序,又有即兴而作的内容,如一哭、两人对哭及合唱等。且是哭中有唱,唱中有哭,既有放声哭唱的,又有低声泣唱的。哭唱还有曲牌,调式,但多如山歌,灯歌及小调类,虽然旋律比较简,却也优美、流畅,委婉动听。歌词以长短句为主,也有“五言七句”、“七言四句”及“七言五句”。尤其是程式化的歌词较押韵,生活气息浓郁,情愫内涵深厚。

相亲相爱一家人歌词篇4

[关键词]陕北民歌 情感表现 信天游

众所周知,高亢激昂,苍凉厚重的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用最真挚的情感谱写出来的一节节人生乐章,犹如奔腾的黄河源远流长,久经不断的飘荡在黄土高原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体现了陕北人民的勤劳朴实、坦荡厚道、豪放和倔强。由于陕北民歌一直为口头文学形式,故他具体产生于何时,现无史料难以稽考。迄今发现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一首陕北民歌,是西汉成帝时(公元前206年-23年)的《上郡歌》。其歌词为“大冯郡、小冯郡,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政如鲁卫德化均,周公康叔如二君。”丹纳在考察艺术品的产生时说:“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陕北高原自古就是孔孟之道,封建道德统治最薄弱的地方,同时也集中体现阐释着人世间最强烈的情感和沉重的苦难。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陕北民歌以它那高昂雄浑的气势世世代代和陕北人相伴一起,它那雄浑,苍凉、淳朴、深情,激昂,与高天阔地、空旷荒远的黄土高原一脉相承,无数的陕北民歌无不表现着陕北人民的酸甜苦辣,抒发着陕北人民的真切情感。它是从人们的灵魂最深处流泄而出呐喊。因而才能如生命之树般直斥性灵、世代常青。民族音乐学家梅里亚姆说“……音乐是由构成其文化的人类价值观、态度与信念所形成的人类行为的结果,乐音无非是人类为自己而创造出来的东西。人类的行为会产生出乐音,但它的创造过程是一种具有因果性的连续过程……”陕北人们就生活在这块生长民歌的土地上,一代一代陕北民歌伴随着他们在这块自然条件恶劣偏远贫瘠的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地延续不断。由于陕北山高皇帝远,交通闭塞,与外界的直接交往和交流的机会很少,所以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永世唱不完的信天游便成了单调枯燥贫乏生活必不可少的调节剂。“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无论是在劳作的时候还是在辛勤劳动之暇茶余饭后都是他们津津乐道消困解乏的精神营养补给品,是生活奋斗的源泉美好理想的无形动力,体现和倾诉着他们的心声和情感。陕北的汉子和婆姨们以“歌”为“食”,以“歌”为享受。可以说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一部延续不断的生活史诗,是一簇带着泥土芳香和红艳艳的山丹丹,有极高的研究和审美价值。

“人不可能过着他的生活而不表达他的生活”。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在一代一代的流传和演变中,陕北民歌中反映和表现陕北民众思想生活和情感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如:表现对封建礼教买卖包办婚姻的不满,反映妇女对封建婚姻的反抗的控诉及爱情的悲欢离合,对地主剥削压迫的反抗,反映人民的社会生活、劳动、家庭,境遇等等。在陕北民歌中表现男女爱情的有很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十分引人注目的,是陕北民歌的精华。陕北高原地广人稀,土地贫瘠,人们的生活困难,陕北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真真切切的体验着他们的酸甜苦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种作用同样也体现在生活和情感的方方面面,在他们的感情内心世界里,人们同样也有着酸甜苦辣的情感经历。然而,农民的爱是直截了当的,没有过分的含蓄和矜持,没有布尔乔尼亚式的小资情调,也没有罗曼蒂克式的浪漫。直接坦率的抒发,大胆的表述是陕北民歌情爱的最大特色。它没有丝毫的扭扭捏捏和矫揉造作。对爱情的渴望和表述,他们没有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更没有信誓旦旦的海誓山盟,所表达的爱都是直白的,原生态的,体现着人类一种原始的直率的人性的美。

陕北高原独特的生活使陕北民歌甜中带酸,酸中含苦,苦中蕴辣,酸甜苦辣色香味味俱全。“所有的民歌实际上都是情歌或饱蘸着命运悲欢的咏叹,其魅力恰恰就在这独特的“酸”味儿上”在所有的陕北民歌里有很多酸不溜溜的酸曲儿。很多都是反映男女情爱、的歌子,用陕北话说,就是那些“酸掉牙”的歌曲,虽然上不了台面但是却很受他们的喜爱而时时传唱,“一个酸曲唱出来,满肚子的高兴翻出来。”“不唱酸曲不好盛,唱起酸曲想情人。”大多数这样的酸曲子都是有了心上人的年轻后生们唱的,当然也有一部分老年人也唱,“山坡陡洼百灵子儿雀儿,年轻人留下唱酸曲。”只要你仔细去听去感受体味,那真可谓是酸曲儿酸掉牙,让你牙痒的两天吃不下饭

“避风湾湾阳崖根根,这达正没人咱盛格阵阵(盛格阵阵:即亲热一会儿)。黑格油油毡帽平顶顶,你看哥哥酸不酸?叫一声野鬼你悄悄的,给我爬球的远远的。铜条鞭杆打狗哩,嫌你的胡子扎口哩。沙塘冰糖都偿遍。没有三妹妹唾沫甜。羊羔子吃奶双膝膝跪,搂上亲人我没瞌睡。一把搂定你细腰腰,好像大羊疼羔羔。”歌词质朴坦率,幽默风趣,咋一看总觉得怪里怪气,酸不拉几的,让人有点儿脸红心烧不好意思。“一根干柴顶门哩,哥哥不来是哄人哩。不来就说不来的话,闪的妹子把门留下(下念哈)。叫一声哥哥快往上爬,干妹子浑身麻上麻。我揣你的你揣我的手,心思对了咱交朋友。两根大腿腿摞腿,两根小腿胡日鬼,操心叫妹妹吃了亏。”写的更加大胆,直露,让人听得羞愧难当,心里酸的不是个滋味儿。看着听着害臊,不看不听又觉得惋惜,真是耐人寻味,让人回味无穷。《大路上搂柴t一t你》“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一对对毛眼眼找哥哥”,《满口口白牙对哥哥笑》“清水水玻璃满窗子照。满口口白牙对哥哥笑。灰驴子推磨十八娃箩,垴畔上过来个干哥哥”。表现了见到自己心上人以后的那种酸酸的羞涩,即想好好看看心上的情哥哥,又怕别人看见觉得不好意思,让人们觉得有一种酸酸的味道,耐人回味。另外还有《人人都说咱们俩个好》“人人都说咱们俩个好,阿弥陀佛只有天知道。人人都说咱们俩个有,直到如今没亲过口。”“抓住胳膊端住手,搬转肩膀亲上个口。要吃冰糖化成水,要吃冰糖嘴对嘴。”《人凭衣衫马凭鞍》“你要拉我的手,我要亲你的口,拉手手亲口口,咱二人圪崂(拐角,没人的地方)里走。拉住你的巧手手,亲了你的小口口,拉手手呀么亲口口,一搭里朝前走。”《拉手手》感情真挚,没有一点点扭捏。“……手摇桶摆挹起一担水,猛然闪出个“冒失鬼”!一桶清水泼在地,他扳转奴的肩膀亲了个嘴。奴要走来不让走,他一把拉住奴的手……”这组画面描写了他们拉扯的状况,还有另外一层引申的含义那就是少女明白今天要感受在她潜意识中一直渴望的那种“体 验”。“冒失鬼”字面有贬义的意思,而在陕北民歌里以及日常生活中,却是女性对自己的爱人,情人非常亲昵的称谓。类似的歌还有很多不再一一举例。

爱情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爱情成分的生活是不完整的生活。马斯洛说:“爱是人的本能,我们需要爱就像我们需要碘和维生素C”。陕北高原的沟沟壑壑是他们自由自在谈情说爱的伊甸园,但现实往往不能让他们得到如愿的爱。陕北高原自古封建买办婚姻严重,讲究“金娃配银娃,西葫芦配南瓜”,“门相当,户相对,玉米芯子挠脊背”。这些对多少情投意合的情侣棒打鸳鸯一拍两散,使有情人始终不能终成眷属,演绎了人世间多少感人心肺动人心弦的生死恋爱情悲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千千万万婚姻家庭悲剧的罪魁祸首。他们无时无刻都在梦想有一天能恋爱自由,能有权利做自己爱情的主人和心中爱恋的“四妹子”常在一搭。然而所有一切的甜美幸福美满都只能寄托在感慨动人朴实无华的歌曲当中《一出大门朝南隙》(府谷):远远t见好像哥哥你,恨不得长上翅膀飞。又要招手又要叫,又要说话又要笑。“小妹妹”望眼欲穿,远远就看见久别的亲人归来。心中感到无比甜美舒心欣喜若狂。激动的感情似决堤的水倾泄而出,一发不可收拾,那是一幅多么幸福美满温馨的画卷,显得情真真意切切更加有感染力。《死死活活相跟上》“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再咋我也不嫌哥哥你穷”,不管哥哥你有多么贫穷寒酸,小妹妹我就是不嫌你,你是我唯一的心上人,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小妹妹我就觉得无比的甜蜜和幸福。《拉手手亲口口》“拉手手,亲口口,咱们二人旮旯里走”等等。

陕北民歌中的苦的部分大都集中在“走西口”的千牵万挂痛心离别和男女相爱但迫不得已不能如愿的相思之苦上。此外还有反映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由于陕北高原自古贫瘠干旱不堪,人们为了能过上好光景和好的生活。尤其是陕北高原的后生和汉子们大都因为天年不济、连年大早、颗粒无收,使得人无所食迫于无奈“二绺绺麻绳绳捆铺盖,过不了日子咱走口外”。大都是春去冬归、夏来秋回、顶暑冒寒、做牛做马、冷食露宿……“受的是牛马苦,吃的是猪狗饭”“十冬腊月数九天,光脊背背炭实可怜”“西北风顶住个上水船,破衣烂衫我跑河滩”“一钵沙蒿它随风走,受苦的人儿遍地游”一年四季在外做苦工受苦受累饱尝艰辛,凶多吉少,有的甚至在痛苦的折磨下有去无回活活的搭上自己的性命。所以一旦有人要走口外。那真是生离死别感人揪心的一幕,让人为之动容。《什么人留下个走口外》“蓝格英英天上起白雾,没钱才把那人难住。两绺绺麻绳捆铺盖,什么人留下走口外?黑老鸦飞在牛背上,你把那妹妹梢带上。……”“你走了口外上后套,撂下个小妹子好孤梢。”曲调深沉悲怨,深切的倾诉了“跑口外”的汉子和“妹妹”分别时的那种离别,思盼的痛苦感情。《哪达儿想起哪达儿哭》“擦一根洋火点上个灯,长下个枕头短下个人”。《忘了娘老子忘不了你》“半碗黑豆半碗米,端起饭碗想起你”“走一回华池卖一回盐,干妹子想你大门上站”等等让“小妹子”愁彻心肺,苦断肝肠,无不表现了对心上人的思念和牵挂。《泪蛋蛋泡在沙蒿蒿林》“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咱们见面容易拉话难。一个在哪山上一个在沟,咱们拉不上话招一招手。嘹见村村嘹不见人,我泪蛋蛋泡在沙蒿蒿林”。歌词淳朴亲切,旋律纯正朴厚感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封建包办婚姻拆散了相恋的情侣,他们在感情的苦海里挣扎,时刻思念着情人,表现了他们隔沟相望,难诉衷肠。相思苦恋,却难以相见的惆怅心情。“青杨柳树活剥皮,什么人留下了活分离”,“走一回娘家看一回你,撂下地方撂不下你”,对昔日情人的相思苦恋其结果只能是“照不见哥哥照山梁,眼泪滴在红鞋上。”《走西口》“正月里娶过奴,二月里走西口,提起你那走西头,两眼儿泪汪流”表现了新婚燕尔的夫妻那种黯然悲伤的离别之情。还有“青杨柳树活剥皮,什么人留下了活分离”“走一回娘家看一回你,撂下地方撂不下你”等等。“麻雀雀落在圪针地,小亲亲想的我难出气”。《小亲亲想的我难出气》(府谷)。“世上难活不过人想人”,就像麻雀雀落在圪针地里,陷入困境,这时想到的不是远方的父母,而是心上的“小亲亲”,这种相思之苦却是苦中有乐。在苦难的环境下,《卖娃娃》、《卖老婆》,那母子难舍难分的凄惨情景使人潸然泪下,其他的自不待说。

陕北民歌中有关辣的内容基本上都集中在女性对抗封建包办婚姻求得爱情解放自由的那股敢冲敢做敢当的“宁死不圪g(方言:弯曲之意)”的决心和意志上。有真实故事情节的《兰花花》:“你要死来早早死,前晌死了蓝花花后晌走。手提上羊肉怀里揣上糕,泼上个性命往哥哥你家里跑。我和我的情哥哥有说不完的话。咱二人死死活活常在一搭”短短几句话就把一个美丽善良“实实的爱死个人”却以她倔强不屈的个性对封建势力非常激愤地进行无情控诉反抗的烈女子生长的环境,美丽的容姿,泼辣的个性,炽烈的感情表现的活灵活现。让我们对兰花花的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从另一方面反映了陕北女人那种敢做敢冲敢当的泼辣劲儿和狠劲儿,为了能和心中的情哥哥在一起而不顾一切不惜生命的往哥哥家里跑。“想你想你实想你,想的眼泪常淌哩。想你想你实想你,变成蝴蝶跟上你。”“等不上哥哥上了房,手扳住烟洞泪汪汪。拉住哥哥亲了个嘴,肚里的冰疙瘩化成水。”“你在窑外我在里,贴着玻璃亲嘴嘴。”“叫一声哥哥不要怕,大不了人头高杆上挂!”“咱二人睡下一对对,盒子枪打死也不后悔。”“生铁炉子化不了令金。铁锯子也解不开咱二人的心。叫一声哥哥你不要抖,大不了掉下来两颗头。”多么让人神魂颠倒。令人神往心醉。这就是女性大胆直率、泼辣磊落的求爱心态,与南国文静的女子风格完全不同。但是这种心甘情愿的勇敢追求,常常受到多种环境以及当地风俗习惯势力的制约和牵绊。可她们也毫不屈服,内心深处不住的在呐喊“要让我俩关系断,石头开花马长角”。对于自己的感情生活,男人们也有他们辣和勇猛的一面,“只要和妹妹搭对对,铡刀剁头不后悔”《铡刀剁头不后悔》(府谷)。“养面圪坨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青杨柳树风摆浪,死死活活相跟上。羊羔上树吃柳梢,拿上个死命和你交。蛤蟆口灶火烧干柴,越烧越热离不开……”《死死活活相跟上》。甘愿“只要你心里有哥哥,跌进火坑不后悔”。此外还有王建民曲、刘成章词的《崖畔上的酸枣红艳艳》。由民歌手王向荣编词演唱的《哪哒哒也不如咱这山沟沟好》,党音之编词的《想你哩》、《拉手手亲口口》、党音之编曲,阳河、音之编词的《大红果子剥皮皮》等等,都以热烈、泼辣见长,语言诙谐风趣幽默,有的还加入说白,边说边唱,曲调欢快明朗,节奏活泼跳荡,疏密有致,生动地刻画了新时代青年大胆爽朗真挚泼辣的爱情态度和价值观。

相亲相爱一家人歌词篇5

关键词:河曲民歌;情感表达;音乐特点

河曲地处塞北,位于晋、陕、蒙三省的交界处,是有名的“山曲之乡”。河曲民歌堪称一部河曲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的史书,记载着河曲人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感情生活等方方面面。

据同治年间《河曲县志》记载:“本县地瘠民贫,仰食于口外者无虑数千人。”在河曲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有人说,是贫穷和苦难激活了智慧,使河曲人心中流淌出一首首宣泄苦难、抒发心中激情的民歌。

河曲民歌早在唐代盛行,至明末走向繁荣。明旧志就有:“户有弦歌新治谱,儿童父老尽歌讴”的记载。河曲民歌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朴实、真挚、自然,充满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河曲民歌的艺术特点,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

一、唱词

河曲民歌的唱词具有以下特点:

1.即兴性

“想甚唱甚,见甚唱甚”“心里难活我就唱,学会唱曲解心宽”。河曲民歌无需提前编曲,无需后期加工,往往都是有感而发、直抒心意,这就使得河曲民歌的唱词带有很大的即兴性。

2.叠字叠词多

河曲民歌中大量叠字、叠词的使用,使其显得更加亲切、质朴,更富艺术感染力。如:小亲亲、小妹妹、泪蛋蛋、想亲亲、野雀雀、圪梁梁、马驹驹等。例:

①不大不小青马马踢拉拉拉走,真魂魂跟在哥哥马后头。(《三十里名山二十里水》)

②妹(啦)妹走在那些半山坡坡,蛤(啦)蟆蟆戒(啦)指指珊红珠珠银手镯镯,唰铃铃铃唰啦啦啦刨山药。(《割莜麦》)

3.衬字衬词多

河曲民歌中的衬字、衬词使用量相当大,如:那、呀、啦、个、哎、了、那个、哎呀、亲亲、的那等。例:

①三十里(的那)沙滩(呀)(哎亲亲)一马平,t不见(那个)亲亲(呀)(哎亲亲)后影影。(《不想你家村村单想人》)

②天刮(那个)东风(亲亲那)水流(啊来啊那)西,小妹妹(那)在家(亲亲那)魂跟(啊来啊那)你。(《小妹妹在家魂跟着你》)

4.方言俚语多

在河曲民歌中,有许多独具地方特色的方言土语。如《t不见妹子山挡住了》中的“t”为“看”的意思;《g妹妹》中“g”为“看望”之意;《再不要唱曲打哨哨》中,“黑狗子断你”的“断”为“追”的意思;《人在外前心在家》中“外前”,即“外头”的意思;《摊下枕头短下一个人》中“一床床盖底”,“盖底”为被子的意思;《一对对扔下我单爪爪》中“单爪爪”为“独自一人”的意思;《活的不和人一样》中“时时刻刻抠掐我”,“扣掐”为“故意找茬、为难”之意。

5.比兴手法的运用

河曲民歌中大量比、兴手法的运用,使得其音乐形象更加逼真生动、亲切感人。例:

①冷蛋蛋(那)砌墙(啊这么)冰盖(呀)房,露水的(喱那)夫妻(咿呀)不久(又的那)。(《好好的朋友鬼打散》)

②想亲亲想的见不上面,白脸脸想成(个)生。(《心病种在你身上》)

6.上下句押韵。例:

①相亲亲想的吃不下饭,心火火才把嘴烧烂;头茬茬韭菜红梗梗,想亲亲想成人参参(sheng)。(《心病种在你身上》)

②绿(个)茵茵韭菜(哪)炒鸡蛋,笑(个)盈盈亲亲(哪)怎离转。(《牵魂线挂住走不开》)

二、内容

河曲民歌以反映生产劳动、情爱相思为主。扳船、种田、背炭、打蓝时唱,以协调动作、鼓舞干劲;分别、相送、思念、等待时唱,以宣泄情感、表达思念。

1.反映生产劳动。例:

①野雀雀(那)飞在(二归)澄(呀)澄池沿,但等(那)哥哥(二归)打完(了)靛。(《打蓝调》)

由于贫困,除了进行传统的农业劳动外,河曲的大多数青壮劳力都要渡过黄河,去口

外谋生。随着走西口,产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民歌,最有代表性的是《走西口》。

②哥哥你要走西口,小妹妹也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那)大门口。 (《走西口》)

2.反映情爱相思。例:

①想亲亲想的(那)手腕腕(那)软(呀呼嗨),拿起个筷子我端不起个碗(呀儿哟)(《想亲亲》)

②隔山(那个)隔水(哎亲亲)不隔(呀那个)音,山曲曲(那)串起了(哎亲亲)两颗颗(那个)心。(《难活不过人想人》)

河曲民歌中还有另一类爱情绝唱,那就是“为朋友”,即现在人们所说的“婚外情”。例:

③买不起(那个)马(个)子(那个)买上一头牛,娶不起(那个)老(个)婆子为(上)朋友。(《娶不起老婆为朋友》)

④唱起曲来抖起音,要(啦)为(那)朋友(那)趁年(啊)轻。(《要为朋友正当年》)

三、情感表达

河曲民歌的表达方式直白、细腻,往往以具象化的事物,表达心中最受煎熬的情绪。例:

①人前想你哈哈笑,背后想你泪蛋蛋抛,风儿刮得树枝枝摇,想你想得心碎了。 (《难活不过人想人》)

②想亲亲想的(那)手腕腕(那)软(呀呼嗨),拿起个筷子我端不起个碗(呀儿哟)。(《想亲亲》)

四、音乐特点

河曲民歌是山西民歌的典型代表,它体现了山西传统民歌的显著特点。具体体现在曲式结构、音阶调式、旋律进行、节奏节拍等几方面。

1.曲式结构

河曲民歌的曲式结构较为规整,曲调相对简单,上下乐句一般为对称结构,旋律变化

不大,第二乐句多为第一乐句的重复,仅在最后一个音或两个音上有所变化。

例:

2.音阶调式

关于调式,袁瑾在《浅谈山西传统民歌中的山歌》中谈到:山曲的调式以五声、六声、七声、徵类居多(197首),商调式(72首),其次是羽调式(33首),再次是宫调式(30首),其徵类色彩中以512256,四五式结构为调式骨干的支柱音,这种四五式形态的结合,构成山西山曲的独特地方特色。

3.旋律进行

河曲民歌旋律进行最大的特点就是:音程跨度大,旋律跌宕起伏,以六、七、八度居多,甚至有十度、十一度的大跳。

例:

4.节奏节拍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河曲民歌都是2/4拍,《想亲亲》等极少数为3/4拍,也有个别为2/4、3/4或2/8、3/8组成的混合拍子。

结语

山西号称“民歌的海洋”,而河曲民歌就是这个海洋里最璀璨的明珠。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曲民歌以其曲调丰富、高亢辽远,情感真挚、热辣而独树一帜。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些传统的歌声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当务之急,除了对其做好保存、保护工作外,最重要的还要做好河曲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工作,让这朵传统音乐之花常开不败,永葆美丽。

参考文献:

[1]韩军.《河曲山曲旋律结构分析》,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1984年6月.

[2]刘德增.《漫话山西民歌》,北岳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相亲相爱一家人歌词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今晚王菊毕业独唱音乐会的主持人杨森!

在这骄阳似火浮瓜沉李的季节,在这蝉声阵阵夏树苍翠的日子,在这桃红柳绿燕语莺啼的夏天,我们即将告别母校,离开相伴三年的菁菁校园。离别总是充满了莫名的愁绪,奔向未来的脚步却更加坚定。在这离别的时刻,我们要用音乐诠释生命,用歌声歌唱生活,用音符跨越时空。今晚,王菊要用歌声感谢母校,感谢老师,感谢朋友,感谢各位来宾!今晚的音乐会由邓雅担任钢琴伴奏,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两位出场!

音乐会现在开始!!

1、千古绝唱:魏冠明词,王超曲。

人生自古谁无情,情到深处无怨尤;若无真情无绝唱,有情总被无情伤;千古绝唱千古情,千古绝唱后人听!

2、放马山歌:云南民歌,是牧童放牧时唱的一种山歌。这首歌旋律明快,富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歌词中云南特色方言的运用,使歌曲焕发出一种山野生活的气息,同时也映射人们生活中的欢快情绪。

3.远情:易茗词,王咏梅曲

《乔家大院》,家族兴盛;民族商业,蓬勃发展;时光荏苒,韶华易逝;尘缘苦短、人间路长;春去秋来、世事沧桑;留住所爱、留住所想,留住一梦相伴日月长!请欣赏。

4.美丽家园:石顺义词,赵季平曲

祖国蓬勃发展,人民幸福和谐;祖国兴旺发达,人民同心同德;祖国家园美丽,人们安居乐业;歌声颂祖国,赞美新家园,歌唱新生活!

5.长相知:石夫曲

它是一首汉代乐府歌曲。它是坚贞爱情的誓言,它是纯洁爱情的赞歌。不论山岭变平原,江河水枯竭,有情人都长相厮守,地久天长,不离不弃。祝愿有情人终成眷属,长相知,长相思,长相守,长相伴!

6.龙船调:湖北利川民歌

《龙船调》原是土家族群众逢年过节划采莲船时常唱的一首民歌,由《种瓜调》整理而成。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传承和弘扬,《龙船调》已成为湖北土家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唱遍了中国、唱响了世界、唱上了太空。请欣赏!

7.再见了,大别山:王和泉词,雷远生曲

《再见了,大别山》是声乐套曲《大别山抒怀》中6首歌曲的最后一首,也是最有影响的一首。大别山秀美壮丽,大别山人纯朴豪迈;大别山历史厚重,现如今大别山更生机勃发。清风牵衣袖,山水在挥手,告别故乡人,何日再聚首,莫愁再聚首,军旗在前头,立下鸿鹄志,报国终身求。这就是大别山人、这就是大别山精神。

8.苗岭的早晨:是作曲家白诚仁1974年根据湖南与贵州苗族民歌的音乐语言写出的即兴口琴曲,后又根据即兴口琴曲重新作词编曲而成的歌曲。歌曲展示给我们一幅柔美的苗岭晨曦的秀丽景色,让我们也感受到了苗家人民欢乐幸福的生活情景。乐曲以明朗清新的旋律,描绘出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图景,又以明快、热烈的劳动节奏,表现苗族人民的愉悦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9.卖水:京剧《卖水》是根据蒲州梆子《火焰驹》中的《卖水》一折改编。故事大意是:宋代,兵部尚书李寿长子李彦荣,领兵在边关御敌,遭奸臣诬陷,李寿遂以知情不报入狱并被抄家。次子李彦贵向岳父礼部尚书黄璋求救,黄璋落井下石,趁机悔婚。李彦贵生活无着,卖水为生。黄璋之女黄桂英,久慕李家忠良,与父争吵,不允退婚,终日闷坐绣楼。丫环梅英施计让小姐桂英和李彦贵花园相会,名曰请小姐赴花园赏花,并报以花名为其取乐解闷,并引李彦贵入园与黄桂英相会,私下商量两人的终身大事。《卖水》就是梅英在花园以报花名取乐小姐桂英的精彩唱段!

10.血里火里又还魂:阎肃贺东久词,王祖皆张卓娅曲

选自歌剧《党的女儿》。上世纪 90年代初,著名剧作家阎肃等人将之改编为歌剧,并获得中国艺术最高奖“文华大奖”。此剧引导我们回顾我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刻画了田玉梅,等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这段唱腔是在叛徒出卖田玉梅和乡亲们后,他们被反动派带到一起集体枪杀,乡亲们用身体挡住了玉梅,随着一阵枪声玉梅和乡亲们都倒了下去,在黄昏时玉梅从昏迷中醒来才发现自己没有牺牲,而平日里在一起生活战斗的乡亲们都离她而去,这时她悲怆地唱起了这段《血里火里又还魂》。

11.知音:华而实词,王酩曲

关于知音的记述有太多的经典,比如:高山流水遇知音,千古知音最难觅。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等等。知音是心灵的契合,琴瑟的和鸣,灵魂的共舞,志趣的同谐,情感的交融!

12.别姬:阎肃词,张卓娅王祖皆曲

虞姬自刎已身亡,激励霸王上战场;霸王别姬留余恨,霸业千秋梦惆怅;江东有家不可回,乌江垓下真霸王;挽歌一曲颂英雄,坚贞爱情赞歌唱!

13.答谢曲:多谢了

多谢了,多谢领导与老师,我今没有啥成就啊,只有歌声献给您!献给您!!

多谢了,多谢同学与朋友,我今没有好茶饭啦,只有歌声感谢您!感谢您!!

多谢了,多谢父母与亲人,我今事业才起步啊,只有歌声回报您!回报您!!

相亲相爱一家人歌词篇7

自从去年9月发行了专辑《丝路》后,梁静茹让歌迷苦苦等待了满一年。其实她今年3月就开始筹备新专辑了,半年多的努力之后,2006新专辑《亲亲》终于隆重上市。

同名主打歌《亲亲》是新专辑的第一首单曲,它扣人心弦的旋律加上充满青春甜蜜的歌词,像是为静茹量身订做的新衣裳一般让人注目。这首歌不但是“五月天”的怪兽首度为静茹量身谱曲并且亲自制作,还被厂商迅速看中,选定为某苹果茶的广告歌曲。提到这首歌,梁静茹特别开心,“我第一次拿到怪兽的demo就觉得这歌的旋律非常特别,本来还担心自己不知道可不可以把它唱好,之后怪兽又答应帮我制作,这实在是太开心的一件事……我很喜欢每一句歌词,它简单却完整地写出了年轻的我们对于爱的憧憬,把旋律想表达的情绪完全贴切地写出来了。还有《亲亲》不但被选中成为广告的主题曲,我还亲自拍摄了这支广告,新专辑第一首新歌能以这种方式跟大家见面,对我来说真是快乐极了!”

制作人怪兽对这首《亲亲》也是特别有感觉,他说:“这首歌曲洋溢着男女初恋时的那股酸甜滋味,再加上静茹美丽而带着充沛情感的歌声的烘托……在录音室听着她配唱这首歌时,我和录音师都难抵这淡淡心酸又浪漫的歌声魅力,静茹一遍一遍唱着,突然就像一道流星发光穿透整个录音室,这种情感的渲染实在让人很难抵挡。我还是觉得很不好意思,通常都是制作人把歌手弄哭,怎么我竟然被歌手弄流泪了。”

推荐曲目:《亲亲》、《暖暖》、《失忆》

许慧欣《谜》

已经两年没有出个人专辑的许慧欣,自从今年1月份结束了音乐剧《雪狼湖》最后一场的演出工作后,就一直积极投入到新专辑的筹备当中,4月便开始录音准备,结果为了追求完美品质,原本预计暑假就要发的专辑,一下子拖到了现在。

这次的新专辑除了收录多首大家喜欢的“欣式情歌”外,还包含了很多不同的曲风,例如气势磅礴节奏强烈如电影配乐般的《与狼共舞》,带着古老神秘又迷幻诗意的异国风《谜》、《诗 水蛇 山神庙》,浪漫又唯美的欧风式情歌《转圈圈》、《威尼斯迷路》等。eVonne希望专辑中多首不同以往的曲风带给大家全新的感受,希望大家能真正听到求新求变,不断在歌曲中努力突破的自己,当然她更希望借着全新作品,从之前歌坛中的“清纯玉女型小天后”转变成为现在具有表演及歌唱实力,又充满着自信心及对自我要求完美的“雪白歌姬”。

专辑别引人注意的是一首名字比较奇怪的歌――《诗 水蛇 山神庙》,词曲作者一栏赫然写着乐坛一对黄金拍档的名字:方文山、周杰伦。与歌名一样,这首歌的曲风也很新颖大胆,突破了以往大家所熟悉的 eVonne风格,加入了许多中东的曲风元素,还有eVonne 同公司的两位新人Teddy跟Freddy神来一笔的无厘头RAP,为这首歌增添了不同的惊喜和“笑果”,是一首独特又带点神秘味道的全新舞曲。而作词人方文山在歌词中描写了一个为了爱情,在前世今生里寻寻觅觅的女孩,意境优美又神秘,好像在诉说着一个属于遥远古老又浪漫的爱情故事,耐人寻味。

推荐曲目:《诗 水蛇 山神庙》、《威尼斯迷路》、《与狼共舞》

《屋顶上的绿宝石》电视原声带

绿宝石,又名祖母绿或吕宋玉,与钻石、红宝石、蓝宝石并称世界四大珍贵宝石。传说,绿宝石能养眼怡神,古希腊人称它为“发光的宝石”。它代表幸运、财富、信义和永生,象征尊贵、美好和丰收。人们相信,绿宝石能带给情侣们忠贞不渝的情感。

“白露,农历处暑后十五日――当太阳过黄经165度,夜凉,水气凝结成露。据说,在白露第一道曙光出现时,把一颗绿宝石交到恋人的手上,那么,这对恋人不管遭遇多少磨难,他们的恋情将永远坚固不摧!”这是《屋顶上的绿宝石》女主角莫家绮坚信的绿宝石传说。或许在她戴上绿宝石那一刻,在她决定将象征爱情的绿宝石交到所爱手中,她的爱情就注定跟随这条绿宝石项链一起摆动、一起闪耀,一起纷飞与坠落,就算滴下晶莹剔透的眼泪也不说悔……

30集浪漫都市偶像剧《屋顶上的绿宝石》,围绕着绿宝石的传说,演绎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不仅投下重金,拍摄地点从中国的海南岛、上海跨越到英国的伦敦等地,更请来的明星,包括霍建华、孙俪、胡宇崴、姚采颖等。现在伴随着偶像剧的热播,一张新鲜又丰富的电视剧原声带也上市了。

相亲相爱一家人歌词篇8

蒙古人的婚礼,是展示长调的最好场所,可以把男方、女方、接亲、送亲、哭嫁、迎嫁的各类程序,以长调的形式,演示的淋漓尽致,所以,观摩一场蒙古人的婚礼,无异于参加了一场长调的汇演。

新娘高娃,是位相貌秀丽的蒙古族姑娘,新郎才登?巴力则是魁梧俊朗的蒙古族汉子。婚礼邀请来了许多不同牧区的长调高手,作为传统的民族婚庆,长调的介入,维系着草原最具特色的礼仪。

还没有跨进新郎家的院门,悠扬的长调声就已经缭绕耳畔了。两间屋子拥满了人,依据尊长,顺序落座,都是着各色蒙古袍服的男宾。屋中央的茶几上摆放着水果和糕点,一只牛角杯在歌者手中传递。一曲唱罢敬给老者,受敬者不会推辞,一饮而尽,而后接着再唱。一曲歌罢,酒杯又传给旁边人,以此循环,酒杯和长调始终不会间断,可以通宵达旦。歌词都是每位歌者依据自己的情感随性表达的,不尽相同,曲调也是随意选用的,没有重复,这使得婚礼上的歌唱,极具心理期待的独创性。

新郎进屋向长辈辞行,今夜他将去女方家接亲。三位长者高举牛角杯,三曲送别长调,伴着三杯酒下肚,一身豪气便依附在了新郎艳丽的蒙古长袍上,腰间配之彩带,头顶红缨帽,脚蹬高筒靴,与同样盛装的伴郎、祝颂人、接亲人等一同上马,驾驭彩车、携带礼品,才登?巴力气宇轩昂地策马出门,前往女家娶亲。

虽然夜已渐深,但行至女方家院门口时,依然听到了悠扬的女声长调。早有望风者折进通报消息。

新郎的随从赶紧从车上卸下一箱箱聘礼,推开院门时,新娘的舅舅已手举马鞭,等候门口,轻轻地抽打每一位进入的接亲者。

女方家客厅,十几位年龄不等的妇女围坐在一起,头发花白的老者端坐中间。伴郎端上方糖、茶、饼干让长者品尝,祝颂人向每位女尊者——唱诵一曲接亲的长调民歌,新郎再依次敬酒。一轮敬完,再端上煮熟的大盘羊肉,歌声再起,酒从头再敬。两轮结束,再端上水果、馕饼,开始最后一轮酒歌,三轮唱罢,已是子夜时分了。

最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晚上,再摆设羊五叉宴席,并举行求名问庚的传统仪式。在仪式进行中,长调和酒始终密切相随,直至深夜。

第二天一早,新郎要用各种办法敲开新娘房门,将送给姑娘的礼品用哈达一件件包好,一一递进房间,取得伴娘的同意后,才能进得闺房,将新娘邀请出门,向父母和亲人告别。

早晨告别时的《哭嫁歌》,是长调中最具感染力的。当新嫁娘手端酒杯,向着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依依话别时,长调响起,以女声为主,凄切委婉、凝咽悲凉,竟有了生离死别悲怆感。高娃已87岁高龄的老奶奶,一边拥抱着孙女抽泣一边低诵着歌谣,环围的歌者都已是泪迹斑斑,轮到告别母亲时,更是音律低回,忧郁苍凉,不能不使人产生悲叹和忧伤的情绪,高娃搂着母亲,早已泣不成声。新郎则毕恭毕敬地站在门口,等着新娘挨个告别完之后,才能进入室内。岳母会将一根蓝色布质的新腰带系在女婿腰间,以示从此将成为顶天立地、养家糊口的男人了。最长者——高娃的奶奶——手端着两碗洁白的鲜奶,回赠给两位新人,在祝福中话别。盖上红盖头,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新郎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圈,然后,在长调的旋律中,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返程离去。

当娶亲队伍回到男家后,新郎扶着新娘站立家门口,在长者的主持下,用鲜奶祭拜太阳和祖宗。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礼,以示爱情纯洁,生活兴旺。进入房间后,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大娘给新娘梳头、换装,等待婚宴开始。

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酪食品、糖果烟茶。婚宴开始前,由作为长者的主持人,高声宣读亲戚赠送的礼品,比如大姨妈送绵羊五只,二舅送骆驼一只,三叔送奶牛两头等,这些礼品都不在现场,但已经属于这对新人的财产,可以随时到牧场去领取。宣读完毕,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敬献哈达、恭敬喜酒。喜庆长调成为渲染气氛的最好表达,此起彼伏,委婉悠扬,这时的长调以欢快和苍劲为主,一扫娘家话别的悲凉。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歌唱。宴席中央会空出一大块空间,三巡过后,这里就成为舞蹈的海洋,在长调的旋律中,男女老幼踊跃登场,与其说在展示自己的舞姿,不如说是呈现欢乐的心情。

把一种艺术门类与自己的生活结合得如此协调而紧密的,非蒙古族长调莫属了,我们能从他们所表达的各种旋律中找到音乐的真谛,也找到快乐的归属。我想任何艺术从诞生的那一刻起,都承担着给人类带来愉悦的责任,长调从蒙古族人的身上找到了回应,就像我从长调的律动中找到了自己的激情一样。

宾客在欢歌曼舞中如醉如痴

维吾尔族婚礼,都要举行一种“尼卡”(证婚)的仪式。新疆由于地区不同,举行的时间和方式也略有不同。南疆有些地区的“尼卡”是在婚礼的前一天举行,而北疆的有些地区则是在当天举行。这种仪式是在女方家。除了新娘、新郎、伴娘、伴郎及新娘新郎的父母和亲属之外,一般不邀请其他的客人。

为举行“尼卡”仪式,女方家要进行各种准备,除将屋子院内打扫干净外,还要准备馕、馓子、水果、糕点等各种食品,对亲家的人和亲属进行招待。

“尼卡”由阿訇主持,仪式开始后,男女两厢站定。新娘这时要放声大哭,和自己的母亲泪别,表示姑娘对母亲及家人的深厚情感。主持人会分别问新郎和新娘,是否愿意结为夫妻,是否永远相爱而互不抛弃等。一般要询问三次,新郎则是在第一次询问时就干脆而响亮地回答,表现出对女方的热恋和坚定。而新娘则要到问第三遍时才回答,而且声音很小,羞羞答答,其他人几乎听不到,只有身边的伴娘才听得清楚,而后由伴娘大声代替回答:“愿意”。这时,人们会高兴地笑起来。新娘不愿意马上回答,并不是在犹豫,而是有意在逗逗小伙子,当然也有不好意思和怕羞的缘故。

在回答完问题之后,一位姑娘端出一个精致的托盘,上面摆着一小碗盐水,里面泡着两块小馕。托盘姑娘站在新娘和新郎中间,新郎和新娘当众抢着吃下碗里蘸着盐水的馕。刚才还低垂着头,扭扭捏捏的新娘,在抢碗里的馕时,境况却大不相同,她勇敢而果断,动作敏捷而迅速,这是因为谁先抢到馕,则表示谁最忠于爱情。所以在抢馕时,男女各不示弱,表示他们从此相亲相爱,携手踏上新生活的决心。这个仪式是为了纪念一个叫依布拉欣的圣人,他为人们找到了维持生命的盐。有了盐,人们才得以生存,所以维吾尔族人把盐视为一种珍品,倍加爱惜。而馕又是维吾尔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选择盐和馕作为“尼卡”的一项内容,比喻永不分离,白头到老。

“尼卡”结束后,男方回家筹备婚礼,下午要组织人马到女方家来娶新娘,隆重而又热闹的婚礼将在男方家举行。

下午新郎穿上结婚的礼服,打扮得英俊潇洒,新娘也装扮得如花似玉,头蒙面纱在家等候迎亲队伍。新郎由亲友们簇拥着向新娘家进发,路途近的可步行,路途远的可乘车或骑马。一路上新郎和小伙子们高唱欢乐歌曲,奏起各种民族乐器,兴高采烈地来到新娘家,新娘的女友们得知迎亲的队伍来到时,立即把大门堵上,索要礼品才允许迎亲的人进门。新郎和迎亲的人进屋后,新娘早已蒙着面纱等候在那里,新娘的女友们招待接亲来的宾客,并给每位宾客赠手帕等礼物。

当新娘离家出门时,和家人分别,并流下喜悦激动的泪水。这时女方的歌手模仿新娘母亲的口气唱起告别歌。歌词大意是请多多关照我的女儿,愿青年夫妻和睦相处等。唱完歌之后,同新郎来迎亲的小伙子便打起手鼓,弹起都塔尔等乐器,唱着喜歌走在前面,新郎和新娘分乘彩车随在后面。

接亲的队伍来到男方家之后,门口早已点燃一堆火,这火是用来避邪的。客人们分别夹起一点火炭,在新娘头上绕三圈。新娘向客人们分送礼品,然后绕火堆转一圈,才可登堂入室进入洞房。

第二天是婚礼的高潮,在男方家举行揭盖头仪式。这一天同样是在欢宴中度过的。女方家的亲戚到男方家去,男方家热情款待,用具有民族特色的烤馕、抓饭和羊肉招待客人。宾客们边吃边谈,异常兴奋,小伙子们更是情不自禁地弹起都塔尔引吭高歌,跳起欢乐的维吾尔族舞蹈。饭后,年长的客人们都告别离去,只有青年男女们留下,等待为新娘揭盖头。

揭盖头时,男女双方的主要客人必须在场。女方客人在左,男方客人在右,同作“都瓦”(祈祷),这时男方有一客人(一般是妙龄少女),突然从人群中跑出来,轻巧敏捷地将新娘头上的面纱揭去,新娘的真容显露,整个新房便欢腾起来。欢乐的歌舞开始了,一对对青年男女,在手鼓和热瓦甫的伴奏下,踩着鼓点,合着乐曲,跳起传统的歌舞,新郎新娘在大家的邀请下,也步入会场,举步轻舞,所有在场的人都纷纷加入,当节奏渐急时,舞者观者情绪更加炽热,喝彩欢呼,此起彼伏,整个新房沸腾了,宾客们在欢歌曼舞中如醉如痴,直至夜阑人静,方尽兴而归。

赛歌会庆贺草原上又一对青年人结合

哈萨克族结婚有一系列程序,主要包括说亲、定亲、送彩礼、出嫁和迎亲。婚礼中最热闹的是男女对唱“加尔加尔”婚礼歌。

举行婚礼时,草原上的亲朋好友都来祝贺。新娘子来到男方家时,陪嫁人拉起红色帐布,让新娘走在中间,男方家人出来迎接,女方家人这时将准备好的糖果、奶疙瘩等食品撒向人群,青年男女和小孩去拾完有喜气的食品。新娘和新郎来到父母的毡房正式举行婚礼,毡房中有一堆火塘,新郎和新娘在火塘前,面对正中向长辈和来宾三鞠躬。主婚人便拿着系有红绸子的马鞭子,在新娘面前唱逗歌。歌词大意:欢迎新娘的到来,祝福夫妻相敬互爱,尊敬老人,勤劳致富。唱罢,来宾们席地围坐,这时有一个在胳膊上系有各种颜色的布条,手持嫩树枝或马鞭子的男人走出来,随机应变地唱起风趣幽默的开场歌。新娘的婆婆则拿出“恰什吾”(即奶疙瘩、乳饼、糖果、包尔萨克等混合在一起的食品),一把一把撒向新娘和来宾们的头上,人们欢笑祝福,小孩子们拾拣“恰什吾”。在欢笑声中,歌手又唱起“揭面纱歌”。歌毕,揭去新娘的面纱,此时的新娘,屈右膝向公公、婆婆、哥哥、嫂子等长辈施礼,人们争相观看新娘子的面容。歌手又开唱,歌词都是赞美新娘子如何美丽动人,祝福她幸福美满的内容。在这天,阿肯们和歌手进行赛歌对唱,一直唱到第二天红日当空。婚礼在歌声中开始,在歌声中结束。

哈萨克人的婚嫁,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不同,不用毛拉主持婚礼,而是由伴娘、伴郎和大家一起唱歌,这种婚礼歌哈萨克语称为“加尔加尔”。它只有一定的曲调而没有固定的唱词,歌词都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随时编唱。每种歌都反映了不同的内容,也代表了不同人的心情。姑娘在出嫁时,因要离别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心情是悲切的,歌中倾吐了对亲人和故乡的留恋,对新生活的忧虑。如歌中唱道:“我的新房安置在什么地方,那里像不像这里水丰草旺?虽说那里也有亲人,却不像在妈妈跟前那样无忧无挂。我走了,看不见门前的青松和泉水,请亲人们常把我去看望。”

当姑娘来到新天地,小伙子们唱《拜塔夏尔》,即《揭面纱歌》,使她跟亲人见面,表达亲人对姑娘的赞美。歌中唱道:“新娘是个贤淑的姑娘,她的心像金子一样明亮。她是别的部落山上翱翔的雄鹰;她是别的部落湖山邀游的天鹅。啊唔!天生的一对,是我们的榜样,阿吾勒的人会把你请进毡房,你的阿吾勒就像天鹅飞翔……”

接着歌中,还要唱到新娘子怎样料理家务、尊敬公婆、跟邻居和睦相处等内容,然后用马鞭将新娘头上的面纱揭去。

新娘来到婆家,婚礼虽然结束了,但歌声并没有结束,在新婚的夜晚,人们还要聚集在一起,开展各种形式的赛歌会,以庆贺草原上又有一对青年人的结合。

同骑一马把家回

生活在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青年男女,彼此表达爱情的方式非常有趣,通常男子在送给情人的荷包中装一根烧了半截火柴棍,表示爱情之火已将他的心灼伤,女子给意中人的信物中,藏一颗杏仁,表示已将心献给了他。

随后由老人出面提亲定亲,直至完婚。婚礼一般为3天。

决定婚礼顺利进行的人是谁?第一天青年男女都要将本村本年内家中发生不幸的村民请来,将一面手鼓放在他们面前,请他们擦去悲伤的眼泪,为新人祝福,如客人敲响手鼓,即表示同意婚礼如期进行。

第二天,新人所有的亲戚和男女老少都前来祝贺,女客每人带一些面粉,撒在主人身人,以示祝福。

这时户外已响起欢快的手鼓和鹰笛声。青年们引吭高歌,翩翩起舞;有的扬鞭策马,投入激烈的叨羊赛马。

下午新人们各自着装,按照传统,新郎新娘都要戴有黄白两色绸带的戒指,新郎头上还须缠黄白两色的绸带,直垂到肩。白色象征牛奶,黄色寓意酥油,取二者相融合之意,表示婚姻美满的意愿。新郎骑高头大马,在亲人的拥簇下伴着鹰笛和乐鼓声去迎新娘。沿途不时有年轻人窜出来,往新人身上洒面粉,以示祝贺。当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的门前时,娘家代表迎候,给新郎献上放了牛奶的酥油,让新郎当众喝光,表示接受新娘家的盛情美意和新娘的甜蜜爱情。进屋后,新娘新郎交换戒指,娘家人设宴招待新郎和迎亲的客人。当晚由阿訇按照惯例主持“尼卡”仪式。之后,两家客人簇拥着新娘新郎来到一间宽敞的屋子通宵娱乐。

相亲相爱一家人歌词篇9

一、黎锦晖唯美主义与西方唯美主义之异同

西方的唯美主义是以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这里所说的“美”,是指脱离现实的技巧美。盛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唯美主义以沃尔特・裴特在其专著《文艺复兴》中“为艺术而艺术”一语为口号。究其实质就是要求艺术“再现”自己。唯美主义的信条就是希望将“艺术的生活,或生活的艺术”二者等同起来,从而以追求一种理想的“纯真的美”为最好的人生职业。

唯美主义作家和艺术家们推崇艺术而贬低生活,主张文学艺术无需与现实生活发生联系,艺术本身才是世界本质的展现。他们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他们如痴如醉地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

黎锦晖对西方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是不排斥的,而他“美就是美”的艺术观念无疑也紧扣了这一点:“至于音乐关系于国运之兴衰,与民气有颓废或振作的关系,即便孔子再生,也不免含着微笑喟然叹曰‘杀鸡焉用牛刀’。不懂一点科学的‘老粗’也明白‘肚里饥,身上冷凄凄,男中音高唱爱群爱国,一旁配着妻哭儿啼,凭你的音乐怎样雄壮,到末了一样饿扁归西’。所以用极浅近的常识来断定,所谓‘音乐与国家民族之关系’,国富民强,音乐自然雄壮而快畅,若是国弱民穷,凭你请上六双莫扎特,一打贝多芬,苦于写不出‘治饿驱寒’的曲子,也是枉然。”(黎锦晖《明月歌曲一二八首・引言》,大众书局,1936年版)

他的作品里也体现了对“形式美”的追求。如歌舞剧《七姊妹游花园》服装就很美,七个姐妹各出场七次,换了四十九套衣服,这种豪华的舞装使外国人也为之叹服。他在歌舞剧《三蝴蝶》卷头语中就有这样的观点:“虫类中有蝴蝶,这真是虫类的光荣!她们的衣裳多么华丽!她们的姿态多么活泼!她们的举止多么高洁!她们的生活多么甜蜜!”(黎锦晖《三蝴蝶》“卷头语”,中华书局,1928年版)黎锦晖本人把这种观念称之为“为歌舞而歌舞”。

但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问题,黎锦晖的观念与西方唯美主义还是有着极大的不同:西方的这股思潮是将艺术视为无须任何外在的存在目的的自足的存在;而黎锦晖代表的唯美主义,则是以一种个体对艺术的取舍观念来对抗社会上通常流行的功利性音乐观念。他的音乐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美”的内涵是十分具体的――“能懂得这一层道理的人,必有美的知识、美的心、美的人格、美的情,才是一个美而又美、真真美得很的人!”(黎锦晖《七姊妹游花园》“旨趣”,中华书局,1928年版)

二、黎锦晖之唯美主义内涵

1.真善美的统一

黑格尔指出“美是理念”,“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2页)美是特殊与普遍、主观与客观、本质与现象在理念中的统一。黑格尔认为,对艺术的内容,不仅要求真,而且要求善。也就是说,美不但要以真为基础,而且必须和善相联系。艺术的真正职责就在于帮助人认识到心灵的最高旨趣。只有当它成为人类的最深刻的旨趣以及心灵的最深广的真理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时,艺术才算尽了它的最高的职责。可见,黑格尔所说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也就是说,美是内容与形式、感性与理性、普遍与特殊的统一,即真与善的统一。艺术评论家朱应鹏曾著文指出黎氏歌舞作品的三点倾向:“锦晖君作品的倾向,已经到‘注意现世思想’、‘表人体的活泼、健康与美丽’、‘注重感情教育――特别是爱的教育’。这几方面,是中国教育所反对的,也是新大陆回来的教育家所不懂的,我们当然!”(朱应鹏《关于歌舞会的话》,见1930年《申报》)他对黎氏创作倾向的三点评价虽然在当时遭受了批评和谩骂,但从现在来看是十分中肯的,体现了真善美的统一。

“真”作为认识论的范畴,指“合规律性”,是跟客观事物相符合的,与客观规律相符合的。黎锦晖作品内容善于通过神话、寓言的题材和比喻、象征的手法表现“现世思想”,它的很多作品是当时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的真实反映。如“《可怜的秋香》――同情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社会贫富不平等现象。《葡萄仙子》――保卫劳动果实,终结时提及‘天下一家’,近乎‘大同主义’。《月明之夜》――反对崇拜鬼神,神仙生活不如人间好。《三蝴蝶》――希望把‘黑暗时代’变成‘光明时代’。《春天的快乐》――提倡人人从事劳动。《小小画家》――反对封建教育体制,发展儿童个性与才能。”(黎锦晖《干部自传》,1956年,第13页)

“善”指“合目的性”,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人的主观目的对客观现实的契合关系。凡是利他性的言行,都是善。此外,“善”还有人生目的、理想人格、人生境界方面的含义。“感情教育”是黎氏音乐文学作品题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其作品的动人力量就在于它活脱脱地表现出一颗善良的、追求美好生活的心,这种善是极为真诚的。因此他的作品对当时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也是极其深刻的。著名影星王人美在其回忆录中提到:“我在明月社,不仅学到了歌舞艺术,而且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对花卉昆虫的自然知识及诗词歌赋的文学修养,大都来自黎锦晖的儿童歌舞。更重要的是我从中受到了做人要正直善良,结伴要团结友爱等品德教育。”(解波《我的成名与不幸――王人美回忆录》,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美”则是真与善的形象的艺术的体现,美就是事物的生命本质力量的自由的感性的显现,美就是事物的生命力,美就是人的生命活力的自由能动的表现。事物的生命力冲破各种阻碍,努力展现自己的生命本质力量,表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活力。黎锦晖提倡“人体美”,这在当时滞后的审美观念看来是“伤风败俗”,是“恶化和腐化了小学生的纯洁的心灵”,而黎氏抵制住了这一系列谩骂,坚持自己的观点,让女儿黎明晖剪一头清爽的短发,穿着白衣短裙,光着脚露出手臂在舞台上像小鸟一样无拘无束地载歌载舞,还让她参与拍摄电影,在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遗老遗少越是恶毒地咒骂,受过五四新思潮熏陶的知识青年越是热情地赞扬。

2.爱与美的主题

黎锦晖的作品大多是通过“爱”与“美”的描述与歌颂,对青少年进行新思想教育。他极力地探索适合于青少年接受的艺术表现手法、内容与形式。戏剧的方式以神话、寓言、童话为主体,由于在童话世界中万事万物都被拟人化了,所以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喜爱。

他笔下的“爱”与“美”有着丰富的内容,有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小动物的关爱,如《吹泡泡》“吹泡泡,泡泡升向天。清风带你上天去,停在云中莫动身。他望望,我嚷嚷,天空出了个小太阳;太阳彤彤放红光……”非常适合儿童情趣,“他望望,我嚷嚷”简练的6个字,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争相看泡泡升向天空的神情,把肥皂泡比作太阳,反映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又反映了他们吹出泡泡的喜悦心情。并借此培养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蝴蝶姑娘》将蝴蝶拟人化与一个小朋友对唱和跳双人舞,小朋友的问句温和亲切,蝴蝶姑娘的答句爽朗热情,凸显了作品的歌舞表演性,又表现了孩子们爱护赞美小动物的主题。

还有歌颂珍贵的友爱,如《好朋友来了》通过小主人和三位小客人富于表情的对唱动作,将孩子们应对进退的基本礼节一一展示,表现朋友见面时的礼节和欢乐的情绪。

有赞美无私的母爱,如《寒衣曲》将孟郊的《游子吟》诗歌的意境音乐化了。第一段母亲边裁制衣服边唱“母亲心里,想起娇儿没有归期,小小年纪远别离……”,抒发了对求学他乡的儿子的想念和牵挂;第二段由儿子表达游子在外,在“寒风习习,冷雨凄凄”时节收到母亲来信和御寒棉衣时欢快和“且把新衣比爱亲,亲一亲母亲”的心情。母子间的真切感情,质朴的曲调,母子对唱的音色对比,艺术化的手势舞姿十分动人。

另外,《麻雀与小孩》中,老麻雀和小麻雀相依为命的母女情;骗走小麻雀的少年想到“假如我不见了,我的母亲怎么样”,“将心比心,大家都一样”的觉悟;老麻雀和小麻雀重逢的快乐及觉悟少年的忏悔和麻雀的感激宽容……无不体现“爱”的主题。《葡萄仙子》里葡萄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得到大自然的帮助,洋溢着互助友爱的精神,向孩子们形象地揭示了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的成长都需要“爱”的滋润的人生哲理。《月明之夜》刻意描绘了月宫嫦娥的孤寂,天上的快乐之神对人间美满幸福的羡慕,“人间遍地爱开花,相亲又相爱”,作者以“爱”为主线,用神仙与凡人的关系歌颂“人间之爱”,“做人比做神仙好”。

也有对光明、勇敢、勤奋、平等和正义等美的讴歌。如:《五香豆腐干》的“五香”寓意小朋友应发扬着五种品质:第一香――勇敢,第二香――勤奋,第三香――聪明,第四香――快乐,第五香――公平。在歌舞剧《神仙妹妹》中,以神仙妹妹为代表的正义之师最终依靠集体的力量战胜了凶禽猛兽代表的邪恶势力,表现了在集体活动中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和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信念。另外,1924年在他送给孩子们的长诗《新年礼物》中提出儿童们要做清洁、聪敏、有礼、诚实、健强、快活、博爱、俭朴八方面俱备的人。

黎氏的作品牢牢地抓住了“美的知识、美的心、美的人格、美的情”和爱的主题,使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受到爱与美的熏陶,才能使作品在经过岁月的洗礼后仍广泛流传,保持活力。

3.平民音乐的推崇

黎锦晖对“平民”的理解是“‘平民’二字,我国古书上所载的,专指‘庶民’而言。‘庶’字做‘多’字解,就是说多数的百姓。我国人平常说话,每每说‘平民百姓’,可见平民就是百姓。”(黎锦晖《说平民和平民主义》,载《进德季刊》1922年第1期)音乐应该为平民百姓服务,这与陶行知、晏阳初等人为平民大众摆脱愚昧、贫穷、病弱的平民教育理念一脉相通。他的创作也与他所理解的那种面向大众的“平民音乐”理念丝丝相扣。这种“平民”理念主要体现在:

①民族性和多元化相结合

在黎锦晖的作品中,民族音乐占了很大的比重,他成功地采用了很多的民间音乐素材,融合成富有民族风格的作品。如《葡萄仙子》中的潮州雅乐《相思引》;《三蝴蝶》中的民歌《采茶歌》;《春天的快乐》中选用的昆曲唢呐曲牌《混江龙》等。旧曲填词也是黎氏创作的一大特色,但他与别人大多用西欧和日本歌曲的曲调不同,他大量用民族民间乐曲填词,如《月明之夜》中的《散布快乐》就是根据京剧曲牌《朝天子》重新填词,“云儿飘星儿耀耀。海!早息了风潮。声儿静,夜儿悄悄。爱奏乐的虫,爱唱歌的鸟,爱说话的人都一齐睡着了。”歌词既有诗的语言又有画的意境,音韵、格律、气质与《朝天子》的旋律、节奏结合完美。除了吸取民族音调,他还运用民族性的创作手法,如在《可怜的秋香》中就用到了“鱼咬尾”(指旋律进行中,前一分句的结尾音被后一分句的开始音所承用。亦称“顶针”)的民族旋法。

多元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多元的音乐创作,黎氏的创作范围很广,既有儿童音乐,又有爱情歌曲,家庭歌曲等时代曲,还有爱国救亡和抗战歌曲;另一方面是积极地吸收别的国家民族音乐文化精品。他将传统的小调“掰开揉碎”,作为新创作的元素,又巧妙地渗进外来的诸如爵士乐的节奏音型,西洋乐器等等。如歌曲《春的赞美》是选自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歌剧《弄臣》中《女人善变》一曲填词而成的,童谣风的歌词与曲调的结合完美,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儿童对春天的歌颂,“快慰”,“陶醉”,“那一个不赞美”的语调配置,堪称填词歌曲的典范。

②语言的通俗化

黎锦晖本人是一位“白话文”运动的倡导者、参与者,他的歌词是以汉字的四声为基础而创作的。在曲调上,他对普通话和语调四声之间的规律和两者的关系有着透彻的了悟。所以能够随心所欲地按照“明反切、张四声、知五音、正四呼”的原则来进行语调与音调结合的操作。“我也永不能得‘音乐程度较高的赏鉴者’和‘音乐专家’的原谅,因为仍旧不愿尽遵固有的‘乐式’,不愿尽配完美的和音;而且‘造词’力求接近普通的白话,‘配谱’力求接常的语调,希望歌舞剧的‘歌词’一天天和对话戏的‘对话’相似,台上人‘唱着’和‘说着’一样的明白……”(黎锦晖《小羊救母》“序言及凡例(二)”,中华书局,1931年版)这段话是其“平民音乐”理念最好的诠释了。

如《小小画家》第一场“母诫”中,黎锦晖为小画家安排了一首词曲紧密结合的《打盹曲》,成功地表现了主人公被迫读经的无可奈何的心情:“可怜我一天哭三回,三天哭九回,老流着泪,老皱着眉,唉!就活上一百岁吧!那又有什么趣味?”《红蝴蝶》中:“我爱红蝴蝶,脸也红,衣也红,红花一样地红,我爱红蝴蝶,同我一般地红!红蝴蝶,飞飞飞,红的花蜜饮一杯。”这完全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语言纯真易懂,稚气十足,将语言的美与童趣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③鲜明的时代性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黎锦晖有着积极的影响,他本人接受了许多以来的新思想新理念,他是反封建的先锋,他处在一个开始变革的时代,社会需要有新的形式和内容填充。他革新音乐教材,实行新的教学法,如:快乐教学法和速成教学法,根据不同接受教育的人群实施因材施教等等。他以德艺为用的育才观,培育出了大批音乐人才,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他积极宣传五四新文化运动科学与民主的思想,甚至宣传“教育救国”。他的童话作品《十个顽童》借童话人物之言行,告诫小朋友要好好读书,长大了才能建设和报效祖国。小说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呆板,借喻指责和揭露,很受学生和家长欢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九・一八 ”事件后,黎锦晖第一个对此事作出反应,在当时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上海《申报》上发表了《义勇军进行曲》、《追悼被难同胞》、《向前攻》三首救亡歌曲,并且其在短时间内就创作了爱国救亡歌曲数十首之多。

在我国由几千年封建君主制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的特殊时期,黎锦晖的“平民音乐”无论对当时的封建思想意识,还是愚昧的社会现象都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和有力的批判。

相亲相爱一家人歌词篇10

关键词:左权民歌;渊源;独有特色

左权县位于太行山巅,与河北、河南交界,傍中华民族发祥地黄河流域,历史悠久,文物丰博,县境内众多的风物传说、民谣、民谚,与生活息息相关,表现了左权人民对秀丽山河的赞美和对家乡热土的眷恋,表达了人民的智慧与企盼,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喜、怒、哀、乐都通过自编自唱去表达。逢年过节,祭祀神灵则通过民间结社的形式,进行各种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左权民歌,由于其易编易学,群众热爱,一直十分活跃,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歌种,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盛誉。老民歌手刘改鱼、青年歌手石占明、郝爱宏更是将左权民歌发扬光大,唱出山西,走向全国。

1 左权民歌的渊源

左权民歌是县境劳动人民世世代代集体创作的艺术珍品,它以口耳相传,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古承宋、元、北曲。其“大腔”曲牌结构与宋代的“唱嫌”、元代的“散套”比较,有许多相通之处,这说明它的形成应不晚于宋、元时期。宋、元之后,受则以民歌形式保留下来。明、清时期,民歌在县境内传唱极为广泛。从现在仍然流传于群众中的一些歌词和明清居士所著的诗抄文集中,不难找到其历史印迹。代表性的有《吃洋烟》、《走西口》、《小老鼠上灯台》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有力地促进了左权民歌的发展,在歌词、曲调等方面有了极大的改进和提高。《打辽县》、《查脚》、《刘梅躲婚》等大量反封建民歌产生于这个时期。在8年抗战和3年解放战争中,就有近200首民歌产生,大都生动反映了各时期的斗争形势与中心任务。新中国成立以后,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更加重视民歌的发掘,整理与提高工作,文化部门大力选拔、扶持、培训民歌手,不定期举办民歌训练班和民歌会演,使一大批民歌手脱颖而出,如刘改鱼、郝玉兰、赵兰珠、王引弟等。1954年,年仅16岁的刘改鱼出席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一举成名,博得歌唱家称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歌作为民间艺术珍宝,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民歌自此进入繁荣发展时期。新民歌不断产生。民歌手成批涌现,民歌数量激增,仅1980年一年,左权文化馆一次性征集新民歌310首,有104首被选人《左权民间歌曲选集》。1998年一2001年,《左权民歌集粹》磁带和《桃花红杏花白》、《有了心思慢慢来》MTV光盘相继出版。民歌的艺术形式,流行范围和演唱水平都有大幅度提高。2002年10月,农民歌手石占明首次参加“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夺得“中国歌王”称号。2004年“中国第二届南北民歌擂台赛”在左权隆重举行,左权歌手郝丽红荣获歌王称号。左权民歌从此唱响全国,受到文艺专家和广大观众的极大喜爱。《桃花红杏花白》被编入《中国民歌精选》光盘;5首民歌人选《抗日战争歌曲选》;200余首左权民歌被《山西民歌》、《中国民歌集成山西卷》收录;歌舞《桃花红杏花白》、《杨柳青》成为山西歌舞剧院的保留节目,一些歌手也得益于左权民歌的声望而成名成家。

2 左权民歌的种类

左权民歌是县内所有民间地方歌曲的总称。由于受地域、方言、风俗、习惯等影响,又具有其独特的地方民间音乐色彩。左权民歌由大腔、小调、开花调、杂曲4大类构成。

2.1 大腔

属套曲类民歌,曲调优雅婉转,结构严谨完整,跳跃性大,虚词拖腔多。由序曲、正曲、尾声三部分组成。其中序曲和尾声是固定的,而正曲则是变化不定、自由随意,有多种回旋变唱因素。大腔唱词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曲调较长,流行面受到一定的局限,但也正是这一特点吸引观众,称雄于其他曲种之上。俗话说“唱得了辽州小调,喊不来辽州大腔”,大腔没有师傅教是学不会、唱不来的。大腔歌手多为中年男性,正月元宵夜“串火盘”时最为多见。

2.2 小调

小调是相对开花调而言,不是音乐上的大调小调,它是左权民歌特有的一种形式,它也是左权民歌的主体部分。其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有抒情、有叙事、有轻松欢快、有典雅凝重、有诙谐幽默、有尖刻讽刺。歌词格式以七字句多,兼有十字句。小调有包罗万象的音乐情调,多姿多彩的词曲变化,易学易唱,可随心所欲填词改词,最能引起周围观众的共鸣,因此在革命战争年代作为宣传工具,以宣传中心工作而传诵四方。

2.3 开花调

这也是左权民歌小调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它的歌词常分上下句,歌词内容常常以反映爱情生活为主,上句总是以某某开花为起兴,下旬着重点明主题,已经形成一种固守模式,如“门搭搭开花不来来,门外走进俺哥哥来”,“苦菜开花苦又苦,活活苦了俺二十五”。开花调由于其主旋律流畅、生动活泼、抒情性强,可即兴创作,在青年男女中广为流传,成为青年男女表达爱慕的最佳表达形式。

2.4 杂曲

目前,在县内比较流行,其特点是在特定环境中抒发感情,可独唱、对唱、或一人领唱的人合唱,如打夯歌、踩籼歌。民间舞蹈跑驴、竹马、旱船中常用。杂曲有固定的单一曲谱,形式繁多,唱词自由,是左权民歌中别具风格的一种形式。

3 左权民歌独有民间特色

左权民歌除和全国各地民歌一样,在唱词写作上广泛运用叠字、夸张、双关、谐音等手法外,还具有自己所独有的特点。

3.1 浓郁的左权风味和地方特色

左权民歌巧妙地引用方言土语表现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如《想哥哥》中的“锅熬噌噌下不上米,不想旁人光想你”,歌词朗朗上口、贴切、生动、乡昧十足。其次,比兴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到。以“开花调”为例,不仅“山药蛋开花”、“大榆树开花”,就连“小椅床”、“窗玻璃”这些日常物品也要开花,“玻璃开花里外明,远远照见俺圪蛋亲”,“小椅床开花在地下,亲圪蛋来了好坐下”,可谓寓情于物,语出惊人,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充分反映了民歌属民这一特征。

3.2 有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思想性

这一特征在抗日时期的民歌上表现优为出色。如左权将军牺牲,左权人民为纪念左权将军,不仅将县名“辽县”改为“左权县”,而且还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代代相传的民歌来表达心中的那份感激之情。《左权将军》中唱到“老乡们,左权将军麻田附近光荣牺牲和,为的是咱老百姓,咱们辽县老百姓要为他报仇恨”;再如《八路军日本鬼子不一样》,“八路军日本队鬼子不一样,日本鬼子穿哩黄衣裳,牛皮鞋走路咯嘀咯巴响,一进村来就打枪;八路军日本鬼子不一样,八路军穿哩灰衣裳,布底鞋走路一溜风,一进村来就把歌唱。”把老百姓对左权将军的爱,对日寇的恨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爱憎分明,舒畅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