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的造句十篇

时间:2023-03-14 18:11:02

才的造句

才的造句篇1

一笑置之造句:上级虽然诸多刁难,小王仍一笑置之,努力将工作完成。

一气呵成造句:为了怕灵感中断,他一连三天,足不出户,一气呵成地完成了这部电影的剧本。

一挥而就造句:我没有那一挥而就的才气,这篇文章容我仔细琢磨,几天后才能完成。

一劳永逸造句:不去固根保本,一味抢短线,求近利,怎会是一劳永逸的良策?

一傅众咻造句:你虽然给他请了家教,但他一边上课,一边听音乐,还接打手机,一傅众咻有什么用?

一鼓作气造句:老师提醒大家参加比赛有如作战,要一鼓作气,才能夺得锦标。

一意孤行造句:他是个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人,明知道有问题,他还是照做不误。

一丝不苟造句:他对生活秩序的要求向来一丝不苟,连自己头发都梳理得整整齐齐。

一无所知造句:你不能怪他,因为事前没人告诉他,他确实一无所知。

一无所有造句:不要以为有庞大祖产就可以好吃懒做,这样坐吃山空下去,早晚会一无所有。

一心一意造句:他工作时精神格外集中,一心一意想着快点完成任务。

一孔之见造句:他对电脑本来就缺乏认识,竟然还敢抱着自己的一孔之见胡乱反对。

一场春梦造句:决赛时接二连三的失利,终于让她觉得初赛时的得意不过是一场春梦。

一朝一夕造句:事业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而是长期努力的结果。

一贫如洗造句:一场大地震让许多人从富有变成一贫如洗。一字开头的成语造句

一视同仁造句:上帝眷顾世人,不管贫富,不分老少,一视同仁。

一败涂地造句:如果你只贪图眼前之利,盲目投资,终究会一败涂地,不可收拾。

一针见血造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公司的弊端,得到大家一致的讚许。

一笑置之造句:上级虽然诸多刁难,小王仍一笑置之,努力将工作完成。

一气呵成造句:为了怕灵感中断,他一连三天,足不出户,一气呵成地完成了这部电影的剧本。

才的造句篇2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以教材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

首先我们语文教学必需把握好教材,以教材为中心,按照新课程的标准和要求,来指导学生进行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

其次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和指导。对语文基础不太好的同学,要求不要太高,但必须句子结构完整,没有语病,能够巩固他们已掌握的知识。对这类学生我们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升他们的能力。而对于语文基础掌握教牢固,有发展潜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勇于创新,不要限制他们的思维发展,要为他们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求异思维。

二 、理解词语

应用词语,遣词造句,就必需知道这个词语的准确意思,引导学生与同义、近义、反义词进行比较,辨析,使学生加深理解词义,在遣词造句时用词更准确。例如:光临和莅临的区别,莅临用于上级对下级的光临,属于客套的书面语。光临多用于口头语。如果是上级领导来我校视察工作,一个很正规的场合,我们就要用莅临一词。又如:果然和竟然,这两个词意思相近,但是,它们也有一定的区别。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竟然它表示结果和预期相反出乎意料,它常用在不好的方面。所以,我们在遣词造句时一定要弄清楚这个词的确切意思,不明白的可以借助工具书,这样我们造的句才能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明白。

三、词语归类

要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就必须让他们尽可能的记住更多的词语,怎样才能记住更多的词语呢?我想让他们自己进行词语归类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之一。如写人的的词语吧,哪些是写人外貌特征的,哪些是写人内心活动的。又如哪些是写景的,哪些是写物得,哪些是写场景的等等,把这些词语进行归类整理,以便我们能够记住。这样对于我们进行遣词造句是很有帮助的。

四、加强练习

要培养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就一定要加强练习。在练习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达到目

1.说话练习

说话练习也就是通过口头表达来加强练习,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也要从提高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入手。

其中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说完整话、通顺话、精彩话的能力。人的口头语言有很大的随意性,尤其是学生受家庭,社会中的语言环境影响,语言的随意性更大。这就要求教师(不只是语文教师)在课堂内外注意,培养学生说完整话、通顺话、精采话,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使之规范化。

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需要所有教师在课堂内外与学生的接触中,持之以恒地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效。

其次要通过语言训练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利用班队课和早会课的时间开展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竞选小主持人比赛,竞选班委干部和少先队大队部干部,组织一些小辩论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书写练习

才的造句篇3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造句训练 语言表达 词语搭配

造句训练是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一项专门内容,旨在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指导学生用词造句的过程,事实上是启发学生借助词汇去认识周边事物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实践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在说话、写作文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如果教师注意小学生的遣词造句就不难发现,在造句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六年级小学生造的句子使教师们感到意外,如他们用“自豪”、“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如果……就……”造出如下句子:“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自豪。”“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皮筋,有的跳绳,有的踢毽,还有的打闹嬉戏。”“如果明天下大雨,我们就不去郊游了。”这些句子看上去像模像样的,并无什么毛病,但却是非常“经典”的。因为从小学中年级开始他们用这几个词造句,就造这样的句子,到现在还是一成不变,试问这算有进步吗?以上问题的出现,除了表达上存在问题外,更主要的问题还是思维上的。显而易见,学生的思维狭隘,造句不能很好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大多凭空想象或虚构,句子显得生硬、呆板,有明显的“造”的痕迹。另外,表达上也有文不从、字不顺的问题,准确、完整的程度不够,更别说丰富、深刻、生动了。对于低年级学生写话的要求,早就有人提出先求通再求好。想求好,还得依靠实际生活。教师要引导他们与广泛的现实生活进行互动.要使学生把句子造好造活,我觉得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变位

所谓“变位”是指改变词语在句子结构中的位置(句首、句中、句尾)。这样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而且能提高学生造句的兴趣。如“真诚”这一词的造句,句首可造为:“真诚的友谊,大家都要珍惜。”句中可造为:“我们真诚地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句尾可造为:“他对同志总是那样的真诚。”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浓厚。

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句子语气通畅

如用“终于”造句,有学生这样造:“我终于做出了这道题。”从语法上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是对的。但这个句子造得不好。这时,就应及时启发学生:如果这道题很容易,一下子就做出来了,能不能用“终于”?这样,学生经过思考,就能改为:“《练习册》上的一道思考题,我想了很久很久,在哥哥的启发下,我终于做出来了。”“思考题”说明难,“想了很久很久”说明有决心解决难题,“在哥哥的启发下”这是解决难题的途径。有了这三个前提,才能得出后面的结论:“我终于做出来了”。这样造出的句子,语气就通畅。还有,用“果然”、“非……不可”等词造句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注意前提。

三、词义生发

现代汉语中,很多词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词义或有本义和引申义。而传统的造句方式,只要求一个词造一个句子,这就不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词义。因此,如果是多义词,应根据不同意思让学生各造一个句子。如“新鲜”一词有这么两个词义:1物质没变质。2新出现的,少见,罕见的。显示根据词义就会造出下面两个句子:(1)这些蛋糕都是新鲜的;(2)电视机在我们这儿已经不算什么新鲜的东西了。又如“欣欣向荣“一词的本义是:形容草木茂盛,引申义是: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学生根据本义和引申义就会造出:(1)春天到了,山野里草木葱茏,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2)改革开放后,祖国的建设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这样训练,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词义。

四、词语搭配造句

用这种方法可提高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的造句能力,也可克服学生造句时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如用“改变”一词造句,先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的搭配。如“改变方法”、“改变态度”、“改变环境”,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些词组进行造句,这样学生就能造出多样的句子来。

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和实际语言能力造句

如用“不管……总”造句,许多学生只能造出:“不管刮风下雨,我总是按时到校。”或“不管有怎样好玩的事,小红总是要完成了作业才出去玩。”他们不懂得从生活中取造句的材料,思维还囿于小圈圈内。这时,教师就应启发学生造生活中的事,如:“我和弟弟争吵后,不管是我对还是错,妈妈总是批评我。”或“不管是过去,是今天,还是未来,艰苦奋斗总是我们的传家宝。”又如用“又……又……”造句,有的学生造为“西瓜又大又圆,像个大篮球。”这个句子虽具体、形象,但不真实,西瓜不是像篮球,是椭圆形的。在表达时首先要注意真实,在真实的基础上,才要求把句子写具体、生动、形象。例如用“喜气洋洋”造句,有的学生这样造:“大年初一那天,个个喜气洋洋。”这时就应启发学生从哪些方面看“个个喜气洋洋”的?学生就能根据提示造出:“大年初一那天,我们小孩子蹦蹦跳跳,有说有笑,个个喜气洋洋。”这个句子在真实的基础上,回忆了当时的情景,做到了具体、生动、形象。

总之,造句训练和其他语文基本功训练一样,要体现出“训练性”,教师应展示出整个过程,教给学生的点金术,而不是把现成的金块丢给学生。造句训练不仅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在欢愉中学到知识,掌握知识。造句训练是很有学问,值得研究的,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抓好造句训练,也是关键的一环,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造句时应多下一番工夫。

参考文献:

才的造句篇4

1、老师让学生用皱纹造句。一学生写:我爸爸的蛋上有很多皱纹。老师批评家长不该啥地方都让孩子看。 家长解释说:这孩子从小粗心,少写一个“脸”字

2、一天上语文课老师叫用“的,地,得”三个字造句

结果班上的一个同学自告奋勇的起来说了“妈妈说我们家的地得拖了!”

老师在课上说:“请大家用···如果···那么···造句。现在我先示范一下,我如果废寝忘食、日日夜夜地读书,那么我一定会成绩很好!”

差生H同学举手,老师很高兴。于是,便请H同学回答。H同学的造句如下:

我如果废寝忘食、日日夜夜地读书,那么我宁愿去死!

3、语文老师布置学生用“不仅…而且…”造句。

A:爸爸出轨了,不仅妈妈不安心当家庭主妇,而且我也不专心听课。

B:我爸爸爱养花,不仅养了兰花,而且养了校花。

C:我爸爸很有钱,不仅有美元、欧元和人民币,而且有冥钞。

D:我考试分数极低,不仅刺激了我的眼睛,而且刺伤了我的嘴巴,不想吃饭!

4、小琴今天的语文作业是用“夜深了,妈妈还在……爸爸还在……”的句式造句,她在作业本上写道:“夜深了,妈妈还在打麻将,爸爸还在上网。”

爸爸检查作业后,说:“写作的事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不能这么平实地描述家里的情况。”

小琴听了用力点点头,于是认真地把原文改成:“夜深了,妈妈还在辛勤的,爸爸还在刻苦的网恋。”

5、老师要学生用“画蛇添足”造句,灵灵写道:“我发现老师教我们的字母S和Y,被银行的叔叔阿姨写成¥和$,这是画蛇添足。”

6、老师让用“更……更……更……”造句。

一孩子写到:“安尔乐卫生巾更干、更爽、更安心”。

语文课时,老师让同学用新学的成语“愁眉苦脸”和“笑逐颜开”造一个句子。豆豆抢答道:“每个月发工资时,爸爸总是愁眉苦脸地把钱交给妈妈,妈妈笑逐颜开地数钱。”[来自:126163.com.cn]

7、儿子十岁,上小学三年级。某日做家庭作业,需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他造了个句子是:我上课的时候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

我看到后就问:小孩子不要撒谎,你又没上艺术班,怎么上课又唱歌、又跳舞啊,是什么就是什么,要事实求是!

儿子想了想,又造了个句子:我上课的时候一会儿打磕睡,一会儿玩玩具。

造完后对我说:这回我可没撒谎!

8、一次批小学语文卷,要求用“有……有……还有……”造句。 一学生是这样写的:昨天去奶奶家,奶奶给我拿个鸡腿,我都吃完了问奶奶还有吗,奶奶答:“有,有,还有!”

9、上课中,老师让小明用 要么……要么 造句,小明思索了一下,说:“冰棍儿5毛钱两只啦,要么,要么??”

老师:“你出去!”

10、风味:悟空说:“这阵风味道异常,定有妖怪!”

11、口才:人有口才可以吃饭。

12、从容:做事应从容易的事做起。

13、总是:杨总是地球人。

14、人才:为了减肥,有些人才吃一顿饭。

15、难看:由于云的遮挡,我很难看见太阳。

16、的士:大部分的士兵都当不了将军。

17、墨水:我姐的男朋友胸无点墨水平很低。

18、月球:已经过了四个月球场还没修好。

19、大使:作文人物名字出现概率最大使用次数最多的是“小明”和“小红”。

20、如果:通过品尝,我觉得牛奶不如果汁可口。

21、团结:今天吃了两个饭团结果闹肚子了。

22、可爱:她可爱打扮了。()

23、牛排:一群牛排着队前行。

24、牛顿:王二伯听说家里丢了牛顿时昏死过去。

25、手表:王二伯的牛找回来了,他拉着民警的手表示感谢。

26、大学:我家老大学习成绩很好。

才的造句篇5

关键词:副词“刚” 名词“刚才” 偏误分析 偏误类型 教学建议

“刚”和“刚才”是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常用时间词,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是甲级词汇,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刚”和“刚才”是留学生容易发生偏误的一对“易混淆词”。本文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语义分析和句法描写相结合,在对“刚”和“刚才”句法语义功能方面的差异重新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考察韩国学生习得“刚”和“刚才”时所出现的偏误情况,归纳偏误类型及成因,最终提出适当的教学建议。

一、时间词“刚”和“刚才”的区别

学界对时间词“刚”和“刚才”的意义和用法等方面进行过讨论,如冯成林(1981),周小兵(1987),周晓冰(1993),聂建军、尚秀妍(1998),谢成明(2009)等。我们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时间词“刚”和“刚才”在句法语义方面的差异作进一步的梳理。

(一)语义范畴的区别

《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刚”是副词,表示“发生在不久前”①;“刚才”是名词,表示“说话前不久的时间”。在它们的的释义里,都有表示短时的义素“不久”,但两者在主观性程度和表示时量大小方面有所不同。谢成明(2009)认为,“刚才”作为时间名词,具有固定的参照点-说话时间,它在时间轴上占据一个固定的位置。跟“现在”“今天”这样的时间词一样,表达绝对的时间概念。“刚才”作为某个具体的时点,表达的不是绝对客观的时间,而是一个相对客观的时间。我们可以把说话时间以前两个小时划定为“刚才”的范围,但是如果时间更长,如说话时间之前十个小时,就很难说它也在“刚才”的范围内。例如“我刚才背了十个小时的单词”,这样的句子就很少有人能够接受了。因此,“刚才”所覆盖的时间范围的相对性必须在词义的模糊性能够容忍的范围之内。

根据《现代汉语八百词》,作为时间副词的“刚”可以再分为两个义项:一是指说话前不久发生;二是指紧挨在另一动作之前发生,后面常用“就、又”呼应。这两个义项的侧重点不同:前面一个义项以说话时间为参照点,强调动作的发生时间与现在的关系;而后一个义项以句中出现的另一动作的发生时间为参照点,说明两个动作之间间隔的时间很短,强调两个动作之间前后相继的关系。从这两个义项来看,“刚”自身没有固定的参照点,它的参照点是根据表达的内容确定的,表示两个时点之间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刚”表达的是相对主观的时间,比如“他刚走”中“刚”表达的时间可以是几分钟,可以是几个小时,也可以是几天几年,只要主观上觉得时间不长就可以用“刚”,这个标准比较主观。

“刚才”的参照点固定,表达的是相对客观的时点,而“刚”着眼于时段,表示“两个时点的间隔短暂”,?而且这种短暂是通过说话人的主观认定来实现的。②

(二)句法表现的区别

对于“刚”和“刚才”的词性问题,学术界有过争论,但现在一般的教科书和对外汉语教材中对它们的词性表述一致,即“刚”是时间副词,“刚才”是时间名词。《现代汉语八百词》对它们的句法表现作了如下描述:“刚”只能用在动词前,“刚才”还可以用在体词前(刚才的事)、介词后(比刚才舒服些了);“刚才”之后后可以用否定词(刚才不说),“刚”之后不可以用否定词。“刚”作为时间副词,最基本的句法功能是充当谓词性成分的状语;“刚才”作为时间名词,在句中充当状语之外,还可以作定语、介词宾语以及主语。

下面我们对“刚”和“刚才”充当状语时与其他成分的共现情况作一下梳理。我们认为,“刚”和“刚才”在相同句法位置上的不同语法表现是由它们所属的不同语义范畴决定的。

第一,与表时间的词共现时,“刚”比较自由,“刚才”要受一些限制。

首先,与时点词共现时有如下区别。

(1)a.早上刚摘的,看,还带着露水呢。

b.*早上刚才摘的,看,还带着露水呢。

例(1)中的“早上”是时点词,表示动作“摘”发生的时间,“刚”作为时段词能与它共现,表示以“早上”为参照点,行为动作发生在参照时间之前,而且与参照时间间隔短。而“刚才”本身就是时点词,语义上与另一个时点词“早上”发生冲突,不能共现。

其次,“刚”和“刚才”都可以与时段词共现,但两者有区别:

一是“刚”可以与表示较长时间段的时段宾语共现,而“刚才”不能与像“一天”这样表示较长时间段的宾语共现。例如:

(2)a.李厂长刚离开几分钟/一天。

b.李厂长刚才离开了几分钟/*一天。

二是以说话时间为参照点的句子中,“刚”句谓语所指的行为或其产生的状态往往持续或影响到说话时,而“刚才”句谓语所指的行为或状态在说话前不久已经结束。例如:

(3)a.小王刚回来一会儿。(说话时小王还在)

b.小王刚才回来了一会儿。(说话时小王已不在了)

第二,与“在、正、着、呢”等表进行、持续体的副词、助词共现时,“刚才”比较自由,“刚”要受较多限制。

(4)a.你爷爷刚才正念叨着你呢。

b.*你爷爷刚正念叨着你呢。

“刚才”表示的是一个具体的时点,其后的谓语可以表示在这段时间里动作在进行或者持续;“刚”表示动作开始或完成后到某一时点间隔的时间短,其后的谓语不能表正在进行或持续。

第三,“刚”不能与句尾“了”共现,“刚才”可以。(谢成名,2009;胡建刚,2007)

(5)a.*我刚做完作业了。

b.我刚才做完作业了。

谢成名(2009)认为,“刚”所在的小句一般是背景句,“刚”所修饰的动词常常给另一动作行为提供一种时间背景。而句尾“了”表示一种新情况的实现,它所在的小句负载着新的信息,是说话者的表意焦点,为前景句。因为“刚”和句尾“了”的语用环境不一致,所以不能在同一个小句共现。而时间名词“刚才”只是提供一个时点,动作行为在这个时点内展开,由于两者语义没有重复,“刚才”不影响句中“了”的使用,“刚才”和句尾“了”的共现是根据表达的需要确定的。

第四,跟其他状语共现时,“刚才”倾向于在前,“刚”倾向于在后。例如:

(6)a.我们刚才也到家了。(*我们也刚才到家了)

b.我们也刚到家。(*我们刚也到家)

例(6)中“刚才”出现在副词“也”的前面,“刚”出现在“也”的后边。

二、“刚”和“刚才”的偏误类型

汉语母语者一般不会用错“刚”和“刚才”,但二语学习者经常会用错。为了弄清韩国学生“刚”和“刚才”的使用情况,我们在40份调查问卷③及“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选取107条含有“刚”和“刚才”的偏误句,其中包含“刚”的偏误句66句,包含“刚才”的偏误句41句。考察发现,韩国学生“刚”和“刚才”的偏误类型主要有“误用、错序、误加、遗漏”等。

(一)误用

误用,指在句子中应该使用这一语言单位,却使用其他语言单位。主要有如下表现:

一是与表进行体的“在”共现时使用“刚”而导致的偏误。如:

(7)*我刚在洗衣服。

(8)*我刚在读课文。

例(7)、例(8)中有进行体标记“在”出现,“刚”不能与进行体标记共现,应该用“刚才”来表示这个时点范围内“洗、读”这一动作正在进行。

二是与时点词搭配使用时出现的偏误。如:

(9)*我昨天刚才到北京。

例(9)中有时点词“昨天”出现,不能与本身就表示过去时点的“刚才”共现,应该用“刚”来表示“到北京”这一事件发生在参照时间“昨天”之前,如“我昨天刚到北京”。

(10)*我现在刚到北京。

例(10)中也有时点词“现在”出现,但“刚”不能与表现在义的时间词“现在”共现,可以与表过去义的时间词共现,如“我昨天/前天刚到北京”。

三是“刚”与否定词搭配使用而导致的偏误。如:

(11)*你怎么刚没有说这件事。

“刚”不能与否定词搭配使用,应该用“刚才”来表示动作或状态没有实现。

四是出现某一事件的发生时间为参照点的句子中使用“刚才”而导致的偏误。如:

(12)*如果你现在去找他,他可能刚才下课。

(13)*你来找我的时候,我刚才上完课。

“刚才”具有固定的参照点-说话时间,但例(12)、例(13)的参照点不是说话时间而是“去找他”“来找我”这一事件的发生时间,因此不能使用“刚才”,而应该用“刚”来表示“下班”这一事件发生在参照点之前。“刚”自身没有固定的参照点,它可以以另一动作行为或事件发生时间为参照点,表示动作或事件发生时间与参照点之间间隔很短。

(二)错序

错序,也称错位,指某个或某些语言单位的位置或顺序弄错了。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刚”出现位置的偏误。如:

(14)*刚你说想去,现在怎么不想去了。

“刚”的副词性质使其通常选择在主语或者话题之后出现,例(14)应将“刚”置于主语后,变为“你刚说想去,现在怎么不想去了”。还可以把“刚”换成“刚才”,如“刚才你说想去,现在怎么不想去了”。“刚才”作为名词,可以出现在主语前。

二是充当状语的“刚才”与其他状语共现时的位序出现混乱。例如:

(15)*他高高兴兴地刚才给朋友打了个电话。

(16)*他一个人刚才回家了。

上面的例句弄错了“刚才”的句法位置,“刚才”与其他状语共现时要置于这些状语之前。例(15)应改为“他刚才高高兴兴地给朋友打了个电话”;例(16)应改为“他刚才一个人回家了”。

(三)误加

误加,也称“添加”,指句子中多出现了不该出现的语言单位。主要有如下表现:

一是在“刚”出现的句子中出现句尾“了”。如:

(17)*我刚吃完饭了。

(18)*我刚回宿舍了。

“刚”所在的小句一般是背景句,句尾“了”表示一种新情况的实现,它所在的小句是前景句,两者语用环境不一致,不能在同一小句共现。例(17)、例(18)应去掉句尾“了”。

二是在“刚+VP”之后出现“之后/以后/后”等词而导致的偏误④。例如:

(19)?刚到中国之后,很多人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场面让我感到惊讶。

(20)?刚到中国以后,我感到又陌生有没有自信感。

留学生可能是用“刚+VP”加上“之后/以后”来表达一个事件发生之后不久的情况,比如例(19)、例(20)是用来表达“来中国以后不久”,“我”的情况,但这样的句子让汉语母语者觉得别扭,去掉“之后/以后”就变得很自然,如“刚到中国,(看到)很多人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场面让我感到惊讶”“刚到中国,我感到又陌生又没有自信感”。

(四)遗漏

遗漏,是指在表达过程中应该使用某一句法成分却没有使用。主要表现为在“刚才”句中遗漏“了”而导致的偏误。例如:

(21)*我刚才看见我的爸爸。

(22)*他刚才迟到。

(23)*我刚才看电视。

“刚才”是时间名词,它只是提供一个时点,动作行为在这个时点内展开。“刚才”和句尾“了”的共现是根据表达的需要确定的,在例(21)中,“我刚才看见我的爸爸”对于说话者来说是一个刚明白的新的信息,所以应改为“我刚才看见我的爸爸了”。例(22)应改为“他刚才迟到了”,例(23)应改为“我刚才看电视了”。

综上,我们在107条“刚”和“刚才”的偏误语料中,统计出误用、错序、误加、遗漏等的偏误类型,其分布情况如下:

在107条偏误语料中,误用偏误较为突出,占一半以上(60%),其次是错序(17%)、误加(9%)、遗漏(7%)。可见,韩国学生还没有彻底掌握时间词“刚”和“刚才”的用法。

三、偏误成因及教学建议

韩国学生在习得“刚”和“刚才”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误,主要是受到目的语和母语的双重影响。为此,在教学中应该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偏误成因

第一,目的语的影响。学习者对“刚”和“刚才”在句法语义方面的差异掌握不充分,导致出现各种偏误。比如时间名词“刚才”着眼于时点,以说话时间为参照点,这与着眼于时段,参照点不固定的时间副词“刚”显然是最大的不同。但有的学生混淆两者的用法,与“前天”等时点词出现的句子以及与参照点不是说话时间的句子中也使用“刚才”造成误用偏误。还有处于状语位置的“刚”和“刚才”跟其他状语共现时,“刚才”倾向于在前,“刚”倾向于在后,但有的学生没有掌握两者的使用规则造成错序偏误。

第二,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学习者在习得目的语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初级阶段易受到自己母语的干扰,导致出现各种偏误。“刚”和“刚才”在韩国语中的对应形式有“??”“??”“??”“??”。由于韩国语中的这些副词均可出现在主语之前,也可出现在主语之后,在句中的位置相对自由。受这种影响的韩国学习者自然会根据这种方式造出“刚”位于主语之前的句子,造成错序偏误。“刚”作为副词,通常选择在主语或者话题之后出现。例如:

(23)a.??/?? ??? ??? ??.

b.??? ??/?? ??? ??.

b.他刚去学校。

韩国语中的副词“??”“??”“??”均可以与进行体标记“-? ?-”形式共现,受这种影响的韩国留学生自然会造出“刚”与进行体标记“在”共现的句子,造成误用偏误。例如:

(25)??/??/?? ?? ?? ????.

(26)*我刚在洗衣服。(我刚才在洗衣服。)

此外,韩国语中的“??”可以与表现“在”义的时间词共现,如“?? ?? ?? ????”,而汉语中的“刚”可以与表“过去”义的时间词共现,但不能与表现“在”义的时间词共现,如“*他现在刚到”。可见,韩国学生用韩国语时间副词的共现规律来替代目的语,导致出现各种偏误。实际上任何两种不同的语言都不可能有严格的对应关系,不能用母语去简单地对应目的语。

(二)教学建议

结合韩国学生习得时间词“刚”和“刚才”时出现的偏误情况,在教学中应该采取如下教学对策:

第一,注重对比教学。首先,要继续深入研究时间词“刚”和“刚才”在句法语义方面的差异。其次,还要从对比语言学视角出发,加强目的语和母语的比较,在教学设计以及教材编排上,要充分考虑学习者母语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强化分级教学。偏误的产生具有层级性,阶段性特点。不同阶段偏误的表现也不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步骤。“刚”和“刚才”词义相近,所以初级阶段最好不要放在一起讲,可以隔开一段时间分别讲,然后再回顾对照。

总之,对时间词“刚”和“刚才”的教学,要以汉语本体研究为基础,但也不能忽视语言类型的差异,要更多地观照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关联性,充分凸显对外汉语教学的针对性。

注释:

①“刚”还表示“正好在那一点上”,如“刚十岁”。这类“刚”

属程度副词,表达意义与时间概念无关,与这类“刚”有关的偏误,本文不予讨论。

②与“刚”意义相近的还有“刚刚”,大部分语法学家和语法著作

认为“刚刚”同“刚”,是“刚”的重叠形式。而邢福义(1990)指出,“刚刚”可以分化为两个:一个相当于“刚”,是时间副词;一个相当于“刚才”,是时间名词。由于“刚刚”的用法比较复杂,本文暂且不讨论。

③问卷设计采用造句、选择适当的时间词、韩译汉等题型。

④谢成名(2009)把这类偏误称为方位结构偏误句。谢成明认为,

这种结构之所以可接受程度低,是因为作为“刚+VP+之后”的参照点的“刚+VP+的时候”本身就主观性强,在时轴上没有固定的位置,从而违背了时空参照点具有“在时空位置上具有相对的固定性”的特点。

⑤主要表现为词义不明造成的偏误。

参考文献:

[1]冯成林.试论汉语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的划分标准――从“刚

才”和“刚”“刚刚”的词性谈起[J].陕西师范学院学报,1981,(3).

[2]胡建刚.副词“刚”的语义参数模式和语义发展脉络[J].语言教

学与研究,2007,(5).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85.

[4]聂建军,尚秀妍.说“刚”和“刚才”[J].汉语学习,1998,

(2).

[5]谢成名.从语义范畴的角度看“刚”和“刚才”的区别[J].世界

汉语教学,2009,(1).

[6]邢福义.时间词“刚刚”的多角度考察[J].中国语文,1990,

(1).

[7]周小兵.“刚+V+M”和“刚才+V+M”[J].中国语文,1987,

(1).

[8]周晓冰.充当状语的“刚”和“刚才”[J].汉语学习,1993,

才的造句篇6

忧郁的反义词是什么

中文发音:

忧郁[yōu yù]

词语解释:

忧伤郁结;忧虑烦闷。

反义词:

高兴、开朗、爽朗、畅快、愉快

用忧郁造句

1、她以左手托腮,低首颦眉,低低的刘海遮住了一缕忧郁的目光,眼里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仿佛很远,似乎又很近。

2、地震灾害给一些失去父母的小朋友带来心灵上的创伤,他们看上去十分忧郁。

3、他的忧郁气质深深吸引了我。

4、他用手撑着脸,露出忧郁的神情。

5、妈妈总是用忧郁目光看着我

6、他的经历以及那忧郁的目光感染的在座的所有人

7、林黛玉纤柔的身姿和她那忧郁的神情深深的打动了每一位观众。

用忧郁的反义词造句

高兴:今天我帮助王奶奶擦了玻璃,心里感到很快乐。

开朗:尽管世间总有不如意之事,但你性格豁达开朗,将会发现处处是阳光。

爽朗:他们的笑声很爽朗,不由得让我回头一看。

畅快:他们这就畅快地笑起来,活象两个孩子。

愉快:我们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

【扩展阅读:怎么才能学会造句】

造句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贯穿整个小学学习阶段。造句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准确运用词语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造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们该如何学会造句呢?

一、正确理解词义。正确理解词义是造出好句子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应该根据词义特点和自己的知识水平以及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来理解,这样才能造出合乎逻辑的句子来。

二、把句子造得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对学生的造句,我首先要求真实。例如“……又……又……”造句,有位学生是这样造得:“我家种的冬瓜,又大又圆,像个大篮球。”这个句子造得比较具体、形象,却不真实。我对学生说:“南瓜不像大篮球,而是像个枕头。所以说,造句也应该强调真实性,不然的话,形象的描写,就不准确;具体的叙述,也是错的;感情的抒发,也就不真实。

三、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四“字词句段篇”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流程。在这个流程中,句子训练处于字词和段篇训练之间。它既是字词教学的“升华”,又是段篇教学的“起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造句的时候,不但要让将句子造对,还应该把句子造好,使句子语气通畅,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并富有思想感情,从而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指导:一种写话练习的格式为:谁干什么。我们学习写话,首先得从练习写好一句话开始。一句话写好了,然后再慢慢练习学会连贯地写好几句话,写好一段话。一句话,也就是一个句子,应该有头有尾。头,就是要写出是谁或什么;尾,就是要写出干什么或怎么样。如:“明明在教室里画画”这个句子,写得是谁,是“明明”(明明是句子的头)。明明干什么?“在教室里画画。”(“在教室里画画”是句子的尾巴。)

才的造句篇7

中文发音:接受[jiē shòu]

词语解释:心理上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

反义词:拒绝、谢绝、推辞、推却

用接受造句

1、他的行为使我难以接受,无奈之下;我接纳了每天向我送一束花的人作为报复。

2、他没有接收受我的钱,却接纳了我的心意

3、他接受了我,也接纳了我的心意。

4、接受事实,有时困难,有时容易,犹如明月般捉摸不透,时而娇嫩,时而冷峻。

5、我和好朋友吵架了,我说了对不起,他接受了我的道歉。

6、佛教从印度传播到世界各处,教导容易地与不同文化的人相适应,接受教导。

7、他接受了师傅的批评后,工作态度彻底改变了。

用接受的反义词造句

拒绝:同学的书包很重我想帮她拿一下,但是被她拒绝了,她说自己的事情不麻烦别人。

谢绝:我婉言谢绝了朋友的晚会邀请。

推辞:临走时,外婆要我带回鸡和蛋,我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

推却:遇到任何事情,我们不应推卸责任,而要勇于承担。

【扩展阅读:怎么才能学会造句】

造句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贯穿整个小学学习阶段。造句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准确运用词语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造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们该如何学会造句呢?

一、正确理解词义。正确理解词义是造出好句子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应该根据词义特点和自己的知识水平以及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来理解,这样才能造出合乎逻辑的句子来。

二、把句子造得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对学生的造句,我首先要求真实。例如“……又……又……”造句,有位学生是这样造得:“我家种的冬瓜,又大又圆,像个大篮球。”这个句子造得比较具体、形象,却不真实。我对学生说:“南瓜不像大篮球,而是像个枕头。所以说,造句也应该强调真实性,不然的话,形象的描写,就不准确;具体的叙述,也是错的;感情的抒发,也就不真实。

三、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四“字词句段篇”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流程。在这个流程中,句子训练处于字词和段篇训练之间。它既是字词教学的“升华”,又是段篇教学的“起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造句的时候,不但要让将句子造对,还应该把句子造好,使句子语气通畅,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并富有思想感情,从而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指导:一种写话练习的格式为:谁干什么。我们学习写话,首先得从练习写好一句话开始。一句话写好了,然后再慢慢练习学会连贯地写好几句话,写好一段话。一句话,也就是一个句子,应该有头有尾。头,就是要写出是谁或什么;尾,就是要写出干什么或怎么样。如:“明明在教室里画画”这个句子,写得是谁,是“明明”(明明是句子的头)。明明干什么?“在教室里画画。”(“在教室里画画”是句子的尾巴。)

才的造句篇8

一、几组生活中常见的病句

1.“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是知名品牌脑白金在各大媒体上所做的广告。初看这个广告时总给人以一种奇怪的感觉,但它毕竟是知名的品牌,而且这句话都上了中央电视台的广告,于是很多人就不再觉得它“奇怪”了。仔细分析这句广告:既然不收礼,为何又收脑白金?既然说脑白金是礼,为何又说不收礼?实在是自相矛盾。

2.“这是牛奶吗?”“不,这是特仑苏,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从最后这句话可以判断“特殊”的牛奶才叫特仑苏,然而“特殊”牛奶也应该是牛奶。这个广告违背了逻辑学,混淆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犯了“白马非马”的错误。

抛开这些商家打诸广告的目的,它的广告词是“有病”的,而这些“有病”的语句实在不应该运用到写作当中去。

二、中考中常见的几种病句类型

(一)搭配不当

所谓搭配不当,是指几个词在用作句中相关成分时,意义上不能互相搭配。搭配不当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情形: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这句话的主语是“眼睛”,提主干后发现“眼睛投向了人群”明显是有问题的,把主语“眼睛”改为“目光”就正确了。

2.动宾搭配不当

例,一部分学生端正了学习目的。“端正”是谓语动词,“目的”是宾语,“端正目的”也是不能搭配的,端正的应该是态度才对。

3.主宾搭配不当

例,只靠卡压,而不做思想工作,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这句话错得更离谱,“人是态度”?

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学校的老师们都有着渊博的知识和经验。“渊博的知识和经验”这个短语的中心语是“知识和经验”,修饰中心语的定语是“渊博”,“渊博的知识”倒是搭配得准确,可是有“渊博的经验”这种说法吗?

(二)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是指词语或句子的先后顺序错乱,从而造成文理不通的毛病。我们还是来看一个例子:

“我们要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类似的题型在考试中是频频出现的,很多学生在读了这句话后都觉得从语法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殊不知凡事得有个先后,只有先“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三)不合逻辑

由于概念使用、分类、判断失误造成的语病称为不合逻辑。常见的不合逻辑的语病有如下几种:(1)不符合客观事实;(2)前后矛盾。我们选择两个例子来加以分析:

1.同学们基本上都参加了这次数学竞赛。“基本上”是“大多数”的意思,它不代表“全部”,而“都”是“全部”的意思,因此“基本上都”前后矛盾了。

2.600个人,几千条胳膊,与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600个人,充其量只有1200条胳膊,可却说有几千条胳膊,难道千手观音也参与了与洪水搏斗?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

(四)成分残缺

所谓成分残缺,指句子的主、谓、宾等主要成分或应该有的修饰成分、关联词语等遗漏,使语意表述不清楚。来分析一下下面几个句子:

1.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两个介词放在句首时我们就要重视了。它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我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而原句的前半句“通过这件事”主语应是省略了“我”,后半句“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主语则是“这件事”,这样一来,就造成前后主语不一致直接导致整句话缺少了主语。

2.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不学好语文,就不可能有条有理的思维能力和准确清楚的表达能力。这句话有较大的迷惑性,稍微读得不仔细就会出问题,“有”字是这句话的关键,“有条有理”是修饰“思维能力”的,它不可能来做整句话的谓语,因此在“有条有理”前边加上一个谓语动词“有”就没问题了。

(五)重复累赘

看一个句子是否重复累赘,要分析中心语,对照修饰成分,注意抓近义词,看句中是否有重叠、矛盾的意思。举两个例子:

1.最近,有伪造的假人民币流入市场,严重扰乱国家的货币流通。“假人民币”是中心语,“伪造的”是修饰它的定语,关键是伪造的人民币就是假币,“伪造的假人民币”就出现了重复的毛病了。

2.除夕之夜,全国各族人民欢欣鼓舞。乍一看,这个句子没有语病,但很多同学没有注意到“除夕”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夕之夜”的提法是有问题的。

(六)歧义

歧义是指同一语言材料,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义的理解。下面两个句子都存在歧义:

1.小刚和小明的朋友在打球。这句话的主语到底是什么,可以理解为A.小刚和小明两人共同的朋友;B.小明一个人的朋友在和小刚。

2.小明家的大门没有锁。这句话中,“锁”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当名词,到底是小明家大门没有配锁还是没有上锁,表义不明确。

(七)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指的是所运用的词语不符合句子的语境。正确地运用词语,才能准确、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1.这个罪犯很顽强,死也不肯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顽强”是一个褒义词,用在罪犯身上显然不准确。

2.这将保证了粮食的大面积丰收。“将”和“了”时态不同,“将”表示还未完成,“了”则表示已经完成,只有去掉其中之一,这个句子才没有语病。

(八)包含正反两方面意义的词语搭配不当

如果句子中有“能否”“是否”“好坏”“有没有”等词时就要小心了,这个句子可能犯有搭配不当的毛病。

才的造句篇9

下面是我们常用教材中对“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这一句几种较有代表性的翻译:

语文版《教师用书》的翻译是: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创造;(别人愤怒)表现在脸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的翻译是: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高中生语文新课标必读——《孟子》一书中的翻译是:一个人常有过失,才能改正;心志遭困苦,思虑被阻塞,然后才能发奋有为;表露在脸色上,抒发在言语中,才能使人们了解。

上述三种翻译,对于前两个分句“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翻译基本一致,以语文版《教师用书》的解释为例,这些翻译作如下理解:“一个人,老犯错误,就能促使他改正错误;思路阻塞不通,就能激发他苦思冥想,振奋精神”;对于后一分句“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翻译则不相同,那是因为对这个句子陈述对象的理解不同而致,前一种翻译按语文版《教师用书》的解释理解如下:“别人老对他怒形于色,口出怨言,就能促使他猛然醒悟,知道自己的不足。”即“别人”“征于色,发于声”,“他”才“而后喻”;后两种翻译按译句的意思可作如下理解:别人不了解他,就能促使他通过“征于色,发于声”的办法让别人了解自己,即“他”“ 征于色,发于声”,“别人”才“而后喻”。

总之,这句话是在论证人“接受磨练的必要性”或是“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

应该说,这样的解读也有道理。但细细咀嚼,又让人产生疑问。

首先,这些译句有令人“困于心,衡于虑”的感觉,难以得出“生于忧患”的结论。

如:在这句话当中的前两个分句“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喻”三种翻译基本上是同一个意思: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路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我们注意到:这些翻译加入了 “只有……才……”的句式。

“只有……才……”是个条件复句,它在形式逻辑中称必要条件,即缺少了前面分句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后面分句指出的结果,但有了所说的条件,也不一定就能产生所说的结果,还要看是否具备其他条件。

也就是说,有了“常犯错” “内心忧困,思路阻塞”这些前提条件之后,人就一定会“改正错误”“有所作为”了吗?不一定。还必须具备另外的条件,那就是——这个人必须愿意改错、愿意奋起行动。

又如:语文版《教师用书》把“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翻译成:“(别人愤怒)表现在脸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

“知道了之后会怎么样呢?”有学生问,“他就会改变自己、磨练自己吗?”当我把《教师用书》中的解释告诉学生:“别人老对他怒形于色,口出怨言,就能促使他猛然醒悟,知道自己的不足呀。”学生随即撇着嘴摇着头说:“不一定!有的人会,有的人不会。”

我们知道,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沉沦,有的平庸,有的奋起。换而言之,忧患有可能使人“生”,也有可能使人“死”,因人而异, 因为“环境条件”这个外因一定要通过“人”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才造就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把内外两方面的因素都考虑到,论述才更充分全面、才更具有说服力。所以,这样的翻译解读一味地强调“环境条件”这个外因,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个内因,学生很难理解:怎么这样就得出了“生于忧患”这个结论。

其次,课文第一段列举历史上取得成就的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实,第二段又在此基础上得出“受大任、成大业者,必先经受磨练”的观点,说明经受种种磨砺之后可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已充分证明了人才经受磨练的必要性或好处了,为什么还要在第三段再次论述人“经受磨练的必要性”或“好处”呢?这又是令人费解的地方。

那么,该怎样翻译这个句子才不至于出现上述问题呢?我们试试不用那个加上去的“只有……才……”的句式,采用它原有的承接句式,翻译如下: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能够改正;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能够奋起行动;(一个人的想法)在脸色上显露出来,在语言中表达出来,然后被人们所了解。

由此,我们得到原句表达的意思是: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能够改正,(他的思想、能力就得到了提高);(遇到困难,他)内心感到困惑,思虑受到阻塞,然后能够奋起行动,( 困难就得到了解决);(一个人有了自己的想法、主张,在不被人了解的情况下,他)在脸色上显露出来,在语言中表达出来,然后被人们所了解,(理想和抱负就有可能得到实现。)——这样之后,人们就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的道理了。

这种不加“条件”的直译,表明原句是既强调“恒过”“困于心,衡于虑”等外因,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改正”“能够奋起行动”“能够‘征于色,发于声’”这些内因,并没有重复一二段论述的内容,而是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归结起来,课文第二段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作起句,强调了“天”的意志,说明这是从客观环境对人才造就的影响这一方面去论述的。第三段用“人恒过……”作起句来进一步阐发,说明这是从“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才造就所起的作用”这个方面去论述。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因素都说到了,论述严密而全面,充分证明了“生于忧患”这一道理。

才的造句篇10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教学;说话能力;教材内容;句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220-01

语言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石,只有让儿童的词汇日益丰富,语法日益准确,言语表达日益完整流畅,才能保证其思维日益发展。因为创造力既有发散又有集中,如果没有良好的语言发展条件和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思维缺乏连贯性,便很难理清问题的脉络,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加强低年级学生说话训练中,首先要规范学生的书面语言,并在一定语句训练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因此,教师需要发展学生用固定、规范的句式练习说话甚至进行简单的写话,并在此训练中,基于学生在课文学习和自己阅读中积累的词语,展开想象,进行说话和写话。

一、读写结合,从课文中挖掘句式进行训练

在第二册语文快乐宫3中有一题,要求在为食品归类的基础上,练习用“什么是什么”“什么和什么都是什么”和“什么是什么,什么也是什么”的句式说话。在教学中,教师借此训练机会,在以往课文中搜寻相关句式,甚至把课文内容用相关句式提炼归纳出来,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在《花钟》一课,训练说“牵牛花是花钟,午时花和夜来香也是花钟”。在《水妈妈的孩子》一课中训练说“雾是水妈妈的孩子,冰、霜、彩虹也是水妈妈的孩子。”等等。

在教材后半段,多次出现比喻句的使用,展现了学生阅读内容的美感,学生也在比喻句中体会着作者描写的意境,感受到了语言的准确和优美。基于学生体会能力的要求和自身表达的需要,教师又通过课文内容集中训练比喻句的使用。通过《弯弯的月儿像小船》中“弯弯的月儿像小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这一句,让学生体会只有两个事物很像、有相同点时才可以使用比喻句,并且在两个事物之间用上“像、好像”等词语。接着又通过《天上一群小白羊》中“天上的一朵朵白云好像一群小白羊”来检验学生对比喻句的掌握,再通过《比尾巴》中各种动物的尾巴像什么的说话训练,通过《雪地里的小画家》中不同的动物脚印像不同的图画的说话训练来巩固比喻句的使用,并在训练的最后进行句式的提升,在《国庆节的夜晚》中,对于烟火的描述,训练用“有时像……有时像……有时像……”的句式说话。

集中的说话训练让学生牢固掌握了比喻句的使用,并在想象说话中充分发挥想象,培养了创造力。

二、想象说话,从课文插图中提取资源

低年级的课文编排非常适合此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学生很乐于接受课文的内容,在课文学习中充满了学的兴趣和表达的意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积极地提取说话的拓展点,利用色彩鲜艳、形态生动的插图,结合教材要求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在《花钟》中,介绍了三种花的特点——它们都可以通过开花的时间来给人们报时,还配有三幅清晰的图画,于是我让学生根据图画来介绍这三种花,包括它们的形状、颜色、气味和开花的时间,通过介绍不但能训练学生说的能力,也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在《筷子的传说》中,课文介绍了发明筷子的经过,在课后的拓展中,有关于雨伞发明的两组插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编一编发明雨伞的故事,两组图画,学生们却通过想象编出了很多发明经过,说得有头有尾、有因有果,充分展现了它们丰富的想象力。

三、超越教材,拓展句式、语言训练

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语言精妙,不是教材就能全部涵括在内的,学生说话写话需要更多的句式和词语来引导和组成,因此必须在教材之外训练学生用更多的句式来开阔思维,用更丰富的语言来表达情感。于是,教师将此年级段的写话训练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每个看图写话下面都给出固定的句式,来训练学生语言使用的规范性。比如在《活动》中使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在《打扫房间》中使用“先……再……然后……最后……”的句式,在《喷泉》中给出“水花四溅”、“上下起伏”、“珠帘”等词给予提示,以句式为骨架,以词语为血肉,让学生的说话和写话变得灵动起来。

虽然在写话中教师给予了句式和词语的提示,但学生依然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想象对故事进行各种编排,对景物巧妙地使用比喻句,依然显示出百花齐放的景象。在超越教材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同时,教师当然不忘教材的价值,教材中的语言,学生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最多,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如果能巧妙的运用课文中的个别词句在自己的说话写话中,也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