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名言十篇

时间:2023-03-26 07:43:59

环保名言

环保名言篇1

1、做地球妈妈的好孩子,保护她!

2、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3、绿化是我们生存的希望,美化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4、陆地、天空、大海,我们都要保护。

5、建设项目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6、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7、由俭如奢易,由奢入俭难。

8、天空是小鸟家,河流是鱼儿的家,地球是我们的家。

9、保护绿化,爱护公物,从我做起!

10、那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命。

11、尊崇自然、敬畏生命。

12、什么时候垃圾筒也会下岗。

13、建设“四化”离不开绿化。

14、尊天重地、敬天爱人。

15、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保护环境是无限的。

16、山中何所有?岑上多白云。

17、我们的地球需要每个人的保护。

18、提高环境意识,保护美好家园。

19、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20、热爱我们的母亲,不要再让她伤心和失望!

21、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会更美丽。

22、保护环境卫生,减少生活污染,共建美好家园。

23、保持地球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数自身。

24、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应该同舟共济。

25、绿化做得好,染污就减少。垃圾分类放,环境有保障。

26、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

27、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

28、爱护绿化,就是保护自己。

29、地球妈妈需要你我的细心呵护。

30、动物是我们朋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31、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32、风清水绿天蓝,我们美丽的家。

33、请不要向天空吐烟,那是地球妈妈的笑脸。

34、希望有一天,垃圾筒也会下岗。

35、节约能源,人人有责!

36、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们的环境。

37、让我们来保护花草树木吧!看,花草树木在向你挥出希望的手。

38、用好你的手,垃圾无处溜。

39、谁不爱家?谁不爱妈妈——保护地球。

40、谁能忍受每天戴着防毒面具过日子?——还空气清新吧!

41、请爱护每一棵树,否则我们看到的将是泛滥的洪水和贫瘠的沙漠。

42、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

43、为绿化环境做贡献,让地球妈妈更美丽。

44、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我们要爱护她。

45、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46、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47、人类为什么总把环境意识抛在脑后。

48、让天更蓝,让水更清,让我们从小事做起。

49、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50、人人关心环境质量,人人参与环境保护。

51、每人少扔一张纸,地球就会更美丽。

52、人类应该为自己破坏环境的行为感到羞耻。

53、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54、爱护环境,保护地球,让我们托起双手共同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55、请不要践踏您脚下的青草,因为,它和你一样,是都有这绿化环境的神圣使命。

56、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57、保护蓝天碧水。

58、因为人类的恶作剧,所以地球母亲在痛哭,快止住妈妈的眼泪。

59、门前院后种棵树,室内阳台养盆花,健康幸福到你家。

60、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61、请脚下留情,别伤害一棵小草。

62、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罗丹

63、树木正在为净化空气而加班加点,请勿让绿色工厂倒闭。

64、让地球妈妈永远年轻美丽。

65、少抽一支烟,多栽一棵树。

66、环境保护从我身边做起。

67、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

68、保护地球等于保护自己。

69、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

70、环保行为,处处体现,文明整洁,大家坚持。

71、地球只有一个,失去它,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家园。

72、不让尘土进校园,只让美好到我家。

73、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间仙境,非常美丽。

74、人人丢纸,垃圾一片;人人拣纸,一尘不染。

75、参与绿色行动,保护美丽家园。

76、爱祖国,护绿化,保清洁,爱家园。

77、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78、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79、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80、我们梦想一个没有污染的环境。

81、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82、自然不可改良、生活可以选择选择绿色生活、健康适度消费。

83、欣赏荒野、回归自然。

84、科技发展无限好,只是地球太难堪。

85、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86、捡起一张纸,创造一个美的环境。

87、从自己做起,爱护我们的家园。

88、请高抬贵脚,听,小草在哭泣!

89、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90、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环境保护。

91、植树造林,功在千秋。

92、每个人都要保护环境,否则人们会自生自灭。

93、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94、让水更清,让天更蓝,让花更艳,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

95、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

96、手下留情,足下留青,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97、请别乱坎树林,让空气更加清新。

98、地球是我们的妈妈,我们是妈妈的孩子,热爱妈妈吧!

99、有花有草,不摘花草,无花无草,应栽花种草,破坏环境,岂不可惜。

100、保护自生环境,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101、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

102、破坏环境的人终将得到大自然的惩罚。()

103、把绿色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让绿色流入人们心中。

104、绿树成荫,花香扑鼻——理想家园靠大家。

105、建设美丽的边疆,爱护我们的家园。

106、别让可爱的生灵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

环保名言篇2

1、提高环境意识保护美好家园。

2、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3、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

4、环境保护从我身边做起。

5、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6、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7、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8、建设美丽的边疆,爱护我们的家园。

9、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

10、由俭如奢易,由奢入俭难。

11、人人关心环境质量人人参与环境保护。

1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13、尊崇自然、敬畏生命。

1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15、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16、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

1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18、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

19、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20、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环境保护。

21、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22、环保行为,处处体现,文明整洁,大家坚持。

23、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

24、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

25、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

26、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27、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28、树立大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29、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30、欣赏荒野、回归自然。

31、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

32、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33、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罗丹

34、建设项目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35、山中何所有?岑上多白云。

36、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37、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8、珍惜资源永续利用。

39、请不要践踏您脚下的青草,因为,它和你一样,是都有这绿化环境的神圣使命。

40、别让可爱的生灵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

41、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42、保护蓝天碧水。

43、自然不可改良、生活可以选择选择绿色生活、健康适度消费。

44、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应该同舟共济。

45、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46、保护环境山河美持续发展事业兴。

环保名言篇3

1、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2、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3、清澈的河水是动物们的镜子,不要让河水再次污浊不清。

4、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5、人人丢纸,垃圾一片;人人拣纸,一尘不染。

6、让地球妈妈永远年轻美丽。

7、做地球妈妈的好孩子,保护她!

8、水是生命之源,树是生命之根。

9、小草正睡觉,勿入草坪来打扰。

10、请不要向天空吐烟,那是地球妈妈的笑脸。

11、参与绿色行动,保护美丽家园。

12、让河水更清澈,让家园更美好。

13、让我们来保护花草树木吧!看,花草树木在向你挥出希望的小手。

14、带着欢乐舞步,让风沙停止,让小鸟起舞,让绿色腾飞。

15、让天更蓝,让水更清,让我们从小事做起。

16、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惠特曼

17、热爱我们的母亲,不要再让她伤心和失望!

18、地球是我们的母亲,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母亲。

19、请高抬贵脚,听,小草在哭泣!

20、保护绿化,爱护公物,从我做起!

21、植树造林,功在千秋。

22、我是一朵花,请爱我,别采我。

23、节约用水,请从身边做起。

24、如果没有花草树木,我们还能吸收氧气吗?让我们保护花草树木吧!

25、为绿化环境做贡献,让地球妈妈更美丽。

26、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我们要爱护她。

27、人类为什么总把环境意识抛在脑后。

28、科技发展无限好,只是地球太难堪。

29、那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命。

30、把绿色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让绿色流入人们心中。

31、保护地球等于保护自己。

32、爱护身边的绿化,重建美好家园。

33、因为人类的恶作剧,所以地球母亲在痛哭,快止住妈妈的眼泪。

34、保持地球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数自身。

35、绿化做得好,染污就减少。垃圾分类放,环境有保障。

36、谁不爱家?谁不爱妈妈——保护地球。

37、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我们后代,请保护环境。

38、让绿色在生活中洋溢,让心灵在绿色中放飞。

39、捡起一张纸,创造一个美的环境。

40、让水更清,让天更蓝,让花更艳,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

41、爱护环境,保护地球,让我们托起双手共同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42、少抽一支烟,多栽一棵树。

43、河水的眼泪不再清澈,高山的头发日见稀疏。

44、和大自然心与心的交汇,共创地球美好家园。

45、让风沙不再猖狂,还地球一片绿色铺垫。

46、从自己做起,爱护我们的家园。

47、朋友们,觉悟吧,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还来得及。

48、垃圾分类,循环回收。

49、建设“四化”离不开绿化。

50、每人少扔一张纸,地球就会更美丽。

51、陆地、天空、大海,我们都要保护。

52、请爱护每一棵树,否则我们看到的将是泛滥的洪水和贫瘠的沙漠。

53、风清水绿天蓝,我们美丽的家。

54、娇娇小草,请足下留情。

55、美好环境是产生一切人才、一切美好事物和一切美丽家园的基本。

56、小草刚钻出地面,请自觉保护弱小。

57、留住草的美,体现你的美。

58、捡起一张废纸,就是消除一份污染。

59、破坏环境的人终将得到大自然的惩罚。

60、每个人都要保护环境,否则人们会自生自灭。

61、让白色染污永远消失!

62、还“地球妈妈”一张洁白、干净的“脸”吧!

63、保护自生环境,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64、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我们共创一个绿色的家。

65、我们的地球需要每个人的保护。

66、保护环境,就是爱惜生命。

67、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间仙境,非常美丽。

68、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保护环境是无限的。

69、人类应该为自己破坏环境的行为感到羞耻。

70、破坏了环境,人类就等于自杀。

71、每天节约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

72、绿色消费,消费绿色。

73、爱护绿化,就是保护自己。

74、不让尘土进校园,只让美好到我家。

75、迎绿色资源,送废气污染。

76、鸟语花香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

77、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们的环境。

78、天空是小鸟家,河流是鱼儿的家,地球是我们的家。

79、花儿开得美,大家来欣赏。

80、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要清洁空气;二要澄清饮水;三要流通沟渠;四要扫洒房屋;五要日光充足。——南丁格尔

81、谁能忍受每天戴着防毒面具过日子?——还空气清新吧!

82、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83、绿树成荫,花香扑鼻——理想家园靠大家。

84、请别乱坎树林,让空气更加清新。

85、地球妈妈需要你我的细心呵护。

86、水是一切生命的起源点。

87、地面爱干净,请您手留情。

88、请脚下留情,别伤害一棵小草。

89、节约能源,人人有责!

90、树木正在为净化空气而加班加点,请勿让绿色工厂倒闭。

91、绿化是我们生存的希望,美化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92、护我环境,为我中华!

93、我们梦想一个没有污染的环境。

94、用好你的手,垃圾无处溜。

95、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

96、手下留情,足下留青,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97、绿色社会,动手筑造。

98、什么时候垃圾筒也会下岗。

99、保护自然界,关爱家园。

100、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甘哈曼

101、地球只有一个,失去它,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家园。

102、地球是我家,共同保护她。

103、莫踏青草,勿采红花。

104、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105、人类需要的是绿色,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拥有绿色。

106、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会更美丽。

107、地球是我们的妈妈,我们是妈妈的孩子,热爱妈妈吧!

108、有花有草,不摘花草,无花无草,应栽花种草,破坏环境,岂不可惜。

109、动物是我们朋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110、希望有一天,垃圾筒也会下岗。

111、保护环境卫生,减少生活污染,共建美好家园。

112、兴我中华,爱我昆山。爱护家园,人人有责。

113、爱祖国,护绿化,保清洁,爱家园。

114、让绿色与我们共存!

115、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必须保护环境。

116、地球清洁一点,我们生活舒适一点。

117、门前院后种棵树,室内阳台养盆花,健康幸福到你家。

118、快快行动起来,保护自然生态!()

119、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服从自然。——埃斯库曼斯

120、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

环保名言篇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环保名言篇5

论文关键词 互联网 名誉权 保护对策

网络环境下的名誉侵权行为是近几年来才发生的事情,由于当前我国网络人口已经突破5亿人,且网民规模仍然在不断增加,各种网络媒体工具层出不穷,因此,网络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人们通过网络获取自由的同时,名誉侵权案也层出不穷。

一、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概述

(一)网络名誉权的概念

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是人们在网络环境中享有的名誉权,这一概念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在现实社会中的名誉权是指自然人和法人所享有的与其自身特征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并以此获得的社会公正评价权利,我国《民法通则》通则第101条规定:“我国的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禁止使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和法人的权利”日常生活中人们相互交流思想,彼此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样在网络空间中,人们通过网络相互连接,并可在网络空间中相互交流评价,因此在这种环境下的相互交流环境中需要定义名誉权。一般情况下我们把以下行为,称为侵犯了别人的名誉权,这些行为包括通过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形式来降低或贬损他人名誉信息的行为。网络名誉权是传统名誉权在网络中的延伸,正是由于网络名誉权与传统名誉权之间的这种关联性,致使自然人或者法人的名誉权在网络环境中发生变化时,那么其传统名誉权也就发生了变化。因此,可以说网络名誉权的侵权与现实生活中的侵权的是一样的,侵权人的目的和侵权后的效果与现实空间是一致的,因此,网络侵权只是一个新的法律现象,并不是一个新的法律问题。对网络名誉权实施保护体现着对独立主体的保护,因此,我国当前法律不管是现实世界中的名誉权还是网络中的名誉权都是适用的。

(二)网络环境下名誉权的特点

与传统网络名誉权相比,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都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与传统的名誉权相比,网络环境下名誉权的侵权途径由现实空间转移到网络空间中来。由于网络自身的特征,致使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与传统名誉权相比有着其自身独特的特征。其主要表现如下:

1.通过网络发表侵权言论,传播具有高速性

由于在网络环境中,危害信息的传播速度相当快,而且传播地域广,不但在一国之内短时间内全民皆可知晓,全世界也同样如此。尤其是在微博、微信以及其他即时通讯工具大量应用之后,信息的传播几乎成为即时状态,往往是一条消息,在出现的几分钟之内,便会让全国都知道,这种即时效应,是其它损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望尘莫及的,但这使得网络环境下保护人们的名誉权变得更加困难。

2.通过网络侵犯名誉权,传播具有广泛性,处理起来比较复杂

由于互联网是全球通达的,因此,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信息和行为有着广泛性的特征。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其他国家的网站,以及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有害信息,可以说任何个人信息,一旦接入互联网,就可被广泛传播,导致人们没有任何隐私可言。同时,它与传统媒体相比,又缺乏较为完整的预先检查体系,很难考虑到信息在大范围传播之后的影响,尤其是跨国的传播,由于全球各国的法律体系都不相同,因此,一旦涉及到名誉侵权的问题,往往会引起各国法律体系之间的矛盾,经常出现对于相同的侵权事件,各国对法律侵权人所负责任的不同的现象。

3.通过网络侵犯他人名誉权更加隐蔽、方便

在当前网络背景下,侵害他人名誉权只需一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侵权人也只需轻敲键盘就可在网络中散播大量能够降低被害人社会评价的信息,或者通过其他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由于互联网上人们身份的匿名性,因此,导致要想真正找到侵权人是非常困难的,无异于大海捞针。

4.通过网络进行名誉侵权,责任更加难以确定

侵权行为的发生,需要信息发表者、信息传播者两部分组成,其中侵权言论的者担有主要责任,但是网络接入服务商、网络信息内容提供商和网络服务提供商,也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已经平台,因此有些学者认为,一些相应的提供商对于名誉侵权也担有一定的责任。因此,名誉侵权行为的责任者除了侵权言论的者承担以及煽风点火者之外,责任承担着还要包括服务提供商、信息内容提供商和接入提供商,也可能包括一些非盈利性的网主,如大学、公益性组织等,因为他们为侵权言论提供了平台。

二、网络环境下名誉权的方式

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名誉侵权行为,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平台进行。首先是微博、轻博客、博客等自媒体工具;其次是用来交互讨论的社区、贴吧、论坛等;第三是通过新闻和新闻评价的形式来侵犯他人名誉权。

(一)通过微博、轻博客、博客等工具侵害他人名誉权

当前,微博是人们最常用的网络工具之一,但也是当前出现侵权言论最多的平台之一,由于微博具有互粉、转发、评论等众多功能,因此,一但出现一个网络热点,很快就能在整个互联网上泛滥开来,并且,一些微博的博主比较自我,法律意识淡薄,同时网络平台又缺乏对其约束的良好措施,因此,在微博言论很多都带有侮辱、诽谤的成分,个人隐私信息很容易暴露在外,因此,在微博平台上出现的名誉侵权行为屡见不鲜。同时轻博客与博客同样作为一种个人展示工具,也经常出现各种侵权行为。

(二)通过在贴吧、社区论坛的形式发表污染、诽谤他人的言论

互联网各种贴吧论坛无数,供网民发表意见和提出话题的地方众多,其中贴吧和论坛是普通网民经常逛的地方,这些地方一般用户群体比较大,像天涯、猫扑等论坛都有几千万用户,因此,其中存在着众多的话题,对于论坛上的各种言论都有众多受众,而有些发帖者通过在网上侮辱、诽谤他人或者揭别人隐私来吸引用户眼球,这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别人的名誉权。其中揭别人隐私的一种极端行为是进行人肉搜索,一些人将自己所知被侵权人的信息张贴在网络上,一般包括的内容有被搜索人的手机号码等通讯信号码,人际关系,精确的家庭住址等。由于这样的内容更能激起用户的好奇心,吸引用户点击,提高点击率。同时一些网站经营者在法律意识淡薄和利益驱使的双重作用下,对于名誉侵权的行为不做评论或者有意散播有关信息。

(三)通过网络新闻侵害他人名誉权

通过网络新闻来侵害他人名誉权主要责任方有三个:首先,编写侮辱、诽谤、诬陷,总之是降低他人社会评价新闻的作者或者网站,它们是这些信息的制作者,它们对此负有主要责任;其次,是一些自行转载网站,起到传播的作用;再次,网民的评述,尽管评述的网络新闻内容可能真实发生过,但评述者将一般的违反道德行为夸大为严重犯罪行为,将他人的生活琐事升格为他人伦理道德的缺失等,严重降低了受害人的社会评价,因此,网络新闻会侵害他人名誉权。

三、网络环境下名誉权现状及保护措施

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名誉保护机制,国家不仅从宪法的高度规定了名誉权,同时从刑法和民法等众多具体法律条例中,明确了人们的名誉权。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我国公民享有人格不受侵犯,并禁止任何侮辱、诽谤、陷害他人的行为。这里的禁止任何侮辱诽谤行为其实就是指禁止名誉侵权行为。除宪法之外,我国还在少年儿童保护法、妇女保障法、和残疾人保护法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明确禁止名誉侵权行为。由于网络名誉侵权与常规侵权在目的和结果上具有相似性,将原来的法律应用于网络之中是正确无误的,但是在网络中名誉侵权又有着许多新特征,因此仅用传统法律保护是不够的,必须专门制定些针对网络名誉权的法律规范或者出台一些与之相应的司法解释。可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尚没有对一些具体问题做出详细规定。面对以上情况,笔者以为防止网络背景下的名誉侵权,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措施实现。

(一)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增强网民的自律意识

由于互联网自身具有隐蔽性的特点,致使许多网民在网上发言时“肆无忌惮”,出现一些言论越界问题不可避免。因此,通过各种手段提高网民的道德水平,净化网络空气可以为防止网络名誉侵权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尽管网络环境中的人具有虚拟性,但是他是个人在网络中的身份,他是真人的虚拟存在,他们的行为是现实生活中人的一种表现,正如人类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形成组织,并逐步走向自制一样,网络环境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也会自觉走向自制,并会不断提高自身的自觉性。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约束条件来加强自律,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明确自身义务,尤其是网络媒体要树立起新闻传播意识,无论是自己还是转载都要保证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在此过程中,要加强文化引导。

(二)加强网络监管,规范网络言论

加强网络监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加强行政监管,一种是自律进行监管。行政监管包括对用户网络行为的监管,还包括对还包括在宏观行业自律层面的监管,通过为它们制定共同标准和行规,规范他们的行为。网络监管还可以积极引导和监督网民,通过规范网民行为,加强教育说服等众多方式,来规范网民的言论,从而在网络上构建其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另外,加强对网络自律行为的监管,对于网络上侵犯名誉权的事件,网络监管部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停止侵权事件,并对侵权人做出相应处罚。

(三)完善网络名誉权立法,弥补法律真空

环保名言篇6

9月8日,山东省环保厅公布了受“深井排污”影响企业名单。此次,他们提及“高压泵深井排污”时,没有用“谣言”,而是称之为“不实传言”。

就在第二天,两高出台司法解释,对网络谣言犯罪界定。

不论按照新的司法解释,“深井排污”是谣言还是不实传言,山东省环保厅迄今没有做出进一步回应。对于与邓飞在微博上的“论战”,他们也未再提要求道歉。

从9月1日开始,@山东环境与@邓飞在微博上的隔空对话,最终被山东省环保厅称为“探索建立新时期政府部门与民间环保良性互动新模式”。

@邓飞是怎么追问山东环保厅的?@山东环境又怎么回应?他们怎么配得上“良性互动新模式”?

追问

9月1日6时,拥有390万粉丝的公益人、媒体人邓飞,微博发出第一条对于“高压泵深井地下排污”新闻的追问。

这条新闻来自另一个媒体@新华社中国网事,它的粉丝为190万。在此10个小时前,@新华社中国网事了主题为“炒作‘高压泵地下排污’网络团伙被查”的新闻微博。

微博说:“武汉警方查获号称‘中国最大的网络推广网站’的特大网络造谣传谣团伙,其中涉嫌参与谣言传播的大V微博账号达300多个,粉丝数量达2.2亿。此团伙参与炒作‘高压泵地下排污’等10余起重大事件,年获利100多万元。”

正是这段文字引发了新闻技术层面的追问。@蓝媒沙龙、@中国水危机独立调查两个大V,随后转发这条微博时,都抛出疑问:“找到原稿仔细阅读,关于炒作‘高压泵地下排污’有两点疑问:1、谁出钱使其获利4000余元?2、如此罪大恶极之人为何不公布姓名,而以‘客户’一笔带过?”

邓飞首次追问也是新闻技术层面的。他说:“谁出钱来炮制‘高压泵地下排污谣言’?莫非是泵厂?”

两分钟后,他直接将追问指向@山东环境。

@山东环境是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官微,粉丝8万。此前一天,@山东环境转发前述中国网事新闻微博时附评:“春节以来,山东环保为查证网传‘高压泵深井排污’付出极大的行政成本,不少企业甚至暂停生产被挖地三尺,但时至今日,所有举报竟无一属实!!”

对此,邓飞质问:“哪个企业被山东环保厅挖地三尺了?”

交锋

据媒体此前报道,2月11日,从网友处得到线索的邓飞发微博说,山东潍坊许多企业通过高压水井,将污水压到地下1000多米的水层,直接污染地下水。6天后,潍坊市环保局回应,经过对715家企业的排查,未发现爆料所称问题,并悬赏10万元征集线索。

此次双方再次接触后,很快就形成交锋:针对邓飞提出的公开企业名单的要求,将近1小时后,7时43分,@山东环境并未示弱,“请问邓先生,被冤枉的企业名单公布以后,您是否愿意向他们一一道歉呢?”

对此,邓飞质疑道:“请问道歉依据是?我要你公开,你要我道歉?政府公开信息,需要和民众对赌吗?”

事后,邓飞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通过什么方法,如何污染地下,网民也不是专家,我们不能指望他们的举报如此精确。”

8时29分,在@邓飞持续追问下,@山东环境再度应声:“顺应网络大V邓先生要求,我们将会公布春节以来受‘高压泵深井排污’冤枉的企业名单、被迫停产的企业名单以及被 ‘挖地三尺’的企业名单。在这个事件当中邓先生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他自己清楚,许多参与者也清楚。希望邓先生勇于担当才好。”

“在这个事件当中邓先生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他自己清楚”等话语将交锋激烈程度推高。

对此,邓飞继续在微博上回应称,很多人要我沉默,认为山东必借打击网络谣言来报复我们年初曝光地下水污染。我不这么想,因确有恶意故意的网络谣言,我也被造谣遭中纪委调查,确须立法严肃规范。山东地下水污染披露,无论官民都是为了人民身体健康,如能意外公开详尽展示,达成共识和推动改变,则善莫大焉。

对话

好在网友的一片嘘声当中,这种异常激烈的交锋迅速转变。

9月1日8时52分,@山东环境突然话锋一转:“我们高度评价和真诚欢迎公众的监督。春节以来,山东环保收到的每一份具备调查条件的举报以及查处结果,都在山东环境网站进行了公开。许多务实理性的民间环保人士为我们及时查处环境违规违法行为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我们对他们的无私奉献高度评价并将不断深化这种合作。”

这一巧妙回应,实际上已主动廓清批评言论与造谣传谣之间的界限。对此积极信号,@邓飞在9时22分予以跟进。

当双方在“谣言”、“批评”、“舆论监督”字眼上,表达基本一致的立场与认知后,往下的沟通逐渐转入“官民对话”的务实场景。

10时47分,@山东环境主动转发邓飞上述微博时附评:“实事求是天地宽。拥有数百万粉丝的邓先生实在不必担心来自山东的所谓‘报复’。山东环保不会那么‘小心眼’。但是我们真诚希望所有关心环境的人们共同遵守爱国、公益、务实、理性的准则,从不同角度,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环保大业。”

11时12分,@邓飞说:“我个人谨慎欢迎山东环保厅官微公开承诺不报复网友。下一步,我们申请贵厅公开依据网友举报而做出的调查详尽信息。先摊开事实,让我们学习官民对话,克制有序讨论一个社会问题,并尝试合作解决我们共同社会问题。请同学们踊跃参与。”

10分钟后,@山东环境回复:“这个倡议很好,也是我们的心愿。愿意和邓先生一起探索构建一个新媒体时代官民对话的案例,为合作解决我们共同的环境问题作出贡献。”

整个过程,@山东环境首先转变态度显然是关键点。当然,官民对话并不是说一定非得官方首先转变态度,但官方与个人相比,较为强势,其首先转变态度有助于事情顺利转换。

而邓飞也没有妄断情势,没有恶意攻击,而是抱着存疑求证的心态,其质问意在监督。

9月2日下午,山东省环保厅对微博辩论事件做出回应,称将于近期向媒体和社会公布受谣言冤枉的企业名单。并表示不会要求邓飞道歉,但是非常欢迎“邓先生能作自我批评”。

环保名言篇7

【关键词】听力残疾;言语听力复合残疾;残疾等级

        残疾人群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世界上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残疾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听力残疾(听残)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而听不到或听不真周围环境的声音;言语残疾(言残)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能说话或言语障碍,因而都不能同健全人进行正常语言交往活动。

        为了解四平市听力残疾及言听复合残疾相关因素,进行了本项调查。

        1统计对象与方法选择

        1.1对象:四平市2004~2009年残疾人等级评定资料,计725名,男405名(55.86%),女320名(44.11%);其中听力残疾53名,占残疾人群的7.31%,言听复合残疾50名,占残疾人群的6.89%,二者合计103名(14.20%)。

        1.2方法:根据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试用)(由中残联组联字[1995年]第61号文公布),采用四平市卫生防疫站和体检中心数据资料。听力残疾部分:采用丹麦a/s,assens公司生产的aa220型电反应测听仪进行听力测试,对听力丧失经治疗1年以上不愈者,以好耳听力评定残疾等级。言语残疾部分:采用交谈、观察、结合病史进行评定。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统计结果及结论

        2.1对比我国1987年首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报告听力及言听复合残疾有所下降。据我国1987年首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报告:各类残疾中听力语言残疾居首位,占33.85%,其余各类依次为智力残疾、肢体残疾、视力残疾、精神残疾、综合残疾;本组资料听力及言听复合残疾合计居各类残疾的第三位(14.20%);言语残疾列末位。分析原因,不排除取材年代的差异,近年来耳毒药物的限制使用和工业化伤害、交通意外伤害的大幅增加当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2.2听力及言听复合残疾有加重的趋势本次调查根据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确定:听力残疾分为4级,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db数依次分别为:>90 dbspl、71~90 dbspl、61~70 dbspl、51~60 dbspl。残疾程度直接影响残疾人的生存质量,值得重视的是,在各类残疾人中,唯有听力及言听复合残疾以重型残疾为大多数。ⅰ、ⅱ级合计达83.05%,这就意味着这部分人的听功能基本或完全丧失,相关致聋原因对听功能的损害几乎是摧毁性的,并且脱残艰难,近年来,除了价格昂贵、适应证苛刻的耳蜗植入术外,尚无简捷有效的复聪方法,并且复聪年龄一旦错过语言训练阶段,即使治疗成功,康复也很困难。

        2.3年龄因素影响较大本次调查每10年划分一个年龄段,资料表明,年龄因素的影响,查阅相关的同类文献多以调查时的现患年龄作为统计分析数据,以了解残疾人的年龄结构。笔者认为分析“致残年龄”对推动残疾人保障工作更有实用意义。比如同为一级聋残疾人,1岁以内致残的结果是成为既聋且哑的言听复合残疾,60岁以后致残则仍保留言语能力和部分唇语阅读能力,生存质量差异巨大。本组资料将听力残疾和言听复合残疾的致残年龄分别统计,结果显示,言听复合残疾致残发生在10岁以前的占97.43%,而听力残疾组发生在10岁以前的为55.36%,对比起来有很大差异,差40多个百分点。

        2.4年代分析为了解听残及言听复合残疾致残原因的动态变化,探讨社会性预防的有效环节,本组资料将致残原因按不同致残年代进行统计分析,每10年为一组,其中20世纪20~50年代致残者尚存活人数较少,难以显示整体情况,2004年以后致残者入组资料尚不足10年,也不做为分析依据。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70年代和90年代两组进行对照分析。

        2.5两组对照下降明显的致残原因是耳毒药物,60.10%~29.23%,p<0.01。显示限制耳毒药物使用,提高基层医疗水平,普及用药知识等措施有效控制了药物中毒致残的发生率。但是,时至90年代,耳毒药物致残比例仍近30%,则提示基层、尤其是广大农村仍有相当的管理空白,是听残治理的工作重点之一。

        2.6有较大上升幅度的有疾病(16.58%27.69%)和外伤(4.15%8.46%),与其他残疾类别相近;处于相对平衡的病因为先天因素,两组差异不显著。

        2.7值得注意的一项致残原因是“其他”(4.66%18.47%),这部分除病史不明者外,以环境噪音的致残较为突出,这也是人类为社会进步付出的另一份代价。环境噪音对听功能的损害多是不可逆的,“环境”包括两方面:生活、工作、娱乐场所的高分贝声源刺激和长时间使用耳塞收听音乐的微环境噪音刺激,很多人习惯在嘈杂的公交车上听音乐,对保护听功能尤其不利。

        综上所述,听力残疾及言听复合残疾所占比例有较明显的下降趋势,居各类残疾的第3、4位;残疾程度是各类残疾中最为严重的;由于致残年龄的偏早,导致听力、言语复合残疾占相当比例(44.42%);致残原因中控制效果最好的是药物中毒,其他如先天因素、疾病、创伤、环境等因素通过综合防治亦可得到有效控制。加强卫生宣传,坚持优生优育,改善基层医疗条件,控制耳毒药物的使用,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等是防治听功能损害的有效措施,真正重视这些问题,才能很好的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孟祥珍.五官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1990年12月28日主席会第36号公布.

[3]张焰,赵宁生.听力语言残疾原因分析.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2

环保名言篇8

关键词: 互联网 侵权 名誉权

互联网的自由性、开放性吸引了众多的网络用户,因为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使精神自由得以充分展示和发展的空间。但是这种自由性、随意性也滋生了更多的名誉权侵权问题,如何保护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已经成为学界和业界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名誉权的界定及其特征

“网络名誉权”一词的出处似乎已经难以考证,但是该称谓的出现却并非偶然。与“网络侵权行为”、“网络隐私权”一样,“网络名誉权”的称谓也是顺应了网络时展而产生的概念。但这些称谓能否作为法学概念在学界还存有争议。有学者认为,“网络侵权行为”这种称谓是不科学的,因为互联网是物而不是人,物不能实施加害行为,不能对他人造成侵权行为法意义上的损害,自然不能成为侵权的主体。wWW.133229.CoM①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推断也势必会得出“网络名誉权”这种称谓是不科学的结论。

“网络名誉权”和“网络侵权行为”等一样,都是网络时代所催生的新词汇。既然公众对于这些新现象已经有了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那么将其作为法学概念使用也无可厚非。其实,此类称谓方法在法学领域也早有先例可循。“计算机犯罪”就是典型例子,没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种由计算机实施的犯罪,故而当然不会有人觉得“网络侵权行为”是网络实施的侵权行为、“网络名誉权”是网络所享有的名誉权。从“法律概念应目的而生”理论②出发,“网络名誉权”概念的产生也是“有所为”而来,即因应网络环境而产生的名誉权保护问题。

现实社会中,人们互相交流思想、各自进行着评价,名誉权也被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并且得到了应有的保障。网络社会的特殊性仅在于它是以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连接各个主体的思想,使各主体在网络社会中评价他人并且被他人所评价。由此,法律也应当提供一个有效机制以保障人们在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即“网络名誉权”的享有和实现。网络名誉权是指人们在网络环境下依法享有的保有和维护名誉的权利。其实质上仍等同于传统名誉权,只是由于人们保有和维护名誉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名誉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在网络环境下又呈现出了一定的特殊性。

第一,名誉权作为基本的人格权之一,任何人都是其权利主体,但是只有参与到网络社会的人才能真正成为网络名誉权的权利主体。传统名誉权的产生环境在一定意义上是由相识的人所形成的“熟人社会”,人们受制于熟人的监督和道德意识的约束、威慑于法律手段的制裁。网络名誉权的产生环境却是以自由性、开放性著称的网络社会,在“熟人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道德、法律手段在网络社会中难免被忽视。匿名的网络生活状态与现实生活中真人生活状态的分离,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因此,同一个民事主体在现实环境和网络环境中很可能会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但是这种现实生活状态与网络生活状态的分离并未超出民法理论中基于人格抽象性与现实生活多样性而形成的人格分层化的制度特征。③概言之,网络名誉权的主体具有人格分层的特点。

第二,网络名誉权的客体虽然同样是名誉,但却具有了网络社会的属性。传统名誉一般指社会公众对自然人品行、思想、道德、作风、能力等人格价值的综合评价。在网络环境下,这种评价的方式和内容都产生了变化。在虚拟社区、网络游戏等网络行为中,一般是通过积分、排名、等级等因素对用户进行评价。这种评价能否认为是一种名誉的体现呢?在全国首例网络游戏纠纷引发的名誉权诉讼案中,法院最终判决被告联众公司应承担恢复原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抚慰金等民事责任。该案基本上支持了原告豪门•玉儿的诉讼请求,但是对于原告要求恢复在该游戏中排名第一的主张,法院没有予以支持。其理由在于诉讼进行了这么久,时过境迁之后原告曾经第一的排名目前已经没有根据了。④可见,在网络行为中经常采用的以积分、排名、等级等因素进行的评价方式完全可以作为评价网络用户名誉高低、好坏的方法之一。

第三,网络名誉权

所包含的内容和传统名誉权无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名誉的享有和维护权。二是权利人有权排斥他人对其名誉权的侵害。但是网络环境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权利人排斥他人对其名誉权实施侵害的方式与现实环境下的名誉侵权有所不同。如侵权表现形式的技术性、侵权行为实施的便利性、侵权传播的迅捷性、侵权影响范围的广泛性以及侵权主体的隐蔽性。

二、网络名誉侵权的构成要件和责任承担

我国内地的司法实践一般从受害人确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等四个方面来认定名誉权侵权责任。台湾地区对该问题也持此观点,美国侵权行为法新编所列举的侵害他人名誉权之构成要件,与海峡两岸的规定亦大致相同。⑤网络名誉权侵权的构成要件与传统名誉侵权虽为“大同”,但也有“小异”。

第一,有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关于某一行为是否构成侵害他人名誉权,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须有传播散布之行为,即该行为需为第三人所知悉;侵害行为系针对特定人为之;传播内容必须有妨誉性,即该内容具有贬损他人名誉、降低他人社会评价的性质。侵害网络名誉权的具体方式有:一是指向权利人的真实姓名、现实身份,对其进行侮辱、诽谤;二是仅指向“虚拟主体”,对其背后的民事主体进行侮辱、诽谤。

在“第三人知悉”的认定上,如果以上述第一种方式实施侵害行为,对“第三人知悉”的认定无异于传统名誉权侵权。如果采用第二种方式,即仅指向“虚拟主体”进行侮辱、诽谤,则对“第三人知悉”的认定应慎重。此时的可能性有三:一是受害人的真实身份在侵权行为发生之网络环境中已经被其他虚拟主体所得知;二是受害人所生活之现实社会中的民事主体能将该网络侵权行为所指向的“虚拟主体”与受害人的真实身份对号入座;三是受害人的真实身份不为他人所知。对于前两种情形,由于受害人的真实身份已经被公开了解,“第三人知悉”的认定与传统名誉侵权并无区别。问题在于,第三种情形是否能被确认为“第三人知悉”?严格地说,这种因互联网本身的虚拟性所导致的受害人真实身份不为第三者知悉,意味着侵权行为不能成立。然而,应注意的是,虚拟主体是由民事主体通过注册生成的,是民事主体借助数字化技术在虚拟空间的再现。换句话说,虚拟主体背后所体现的是实实在在的民事主体,其使用网名或者id参与网络活动类似于民事主体利用笔名或者别名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虚拟主体究其实质仍是民事主体。因此,如果针对虚拟主体实施侵权,虽然受害人的真实身份不为他人所知,但只要有其他虚拟主体得知该侵权行为是针对某一特定人时也应当认定为“第三人知悉”,而不管该特定人现实身份是否被公开。

在“特定人”的认定上,如果以第一种方式实施侵权,则对该侵害行为是否针对特定人的认定较为简便。如果侵害行为是针对一个“虚拟主体”实施时,该“虚拟主体”能否被认定为特定人?id在同一个虚拟空间之下是特定和唯一的,故而“虚拟主体”也是可特定的。因此,当侵害行为明确指向某一虚拟主体时,也应当认定为该侵害行为系针对特定人为之。

在传播内容妨誉性的认定上,基本上可参考传统名誉权,但又必须考虑网络语言的特点。有些在现实社会中被认为具有妨誉性的文字、图片,可能在网络环境下只是非常普通、随意的交流载体。

第二,该行为造成了权利人名誉权受到损害的事实。一般认为,损害具有三方面的特征:损害是侵害合法民事权利和利益所产生的后果;损害具有客观真实性和确定性;损害具有法律上的可补救性。由于网络名誉权是一种受到法律保护的合法民事权利,侵害网络名誉权的行为无疑是一种侵害合法民事权利和利益的行为。侵害网络名誉权所造成的后果或者表现是,降低他人在网络上的评价或者降低他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评价。网络环境下也存在着一定的价值判断,因此对于一个在网络环境下享有较高评价的人来说,更容易在网络世界获得更多利益,在很多时候这些利益都能够转变为现实利益。因此,网络社会评价的降低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损害。对于网络名誉侵权,在现实生活中实行救济的同时,也可以要求行为人在网络环境下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民事责任,从而恢复受害人的网络名誉权。因此,对网络名誉权的损害也完全具备上述三方面的特征。

第三,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网络环境的特性并没有对因果关系理论的具体适用导致任何特殊情况,在网络名誉权侵权案件中,因果关系理论没什么特别要求。⑥

第四,侵权人主观方面存在过错。通常认为,侵权人主观方面存在过错是网络名誉权侵权不可或缺的构成要件。而过错在网络名誉权侵权中的具体适用,与传统名誉侵

权无异,兹不赘述。

侵害网络名誉权应如何承担民事责任,则须依据不同情况下行为人的不同侵权行为而进行不同的规定。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一是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民事救济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各种民事法律关系回复到损害发生以前的状态,侵权行为人除了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承担侵害名誉的民事责任之外,还须在网络环境下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从而使受到侵害的“虚拟主体”的名誉也得到恢复。

首先,如果名誉侵权行为处于一种持续性的状态,行为人就须承担停止侵害这一责任。网络名誉权侵权事件中,也存在持续侵权信息的情形,此时受害人自然也可要求侵害人停止侵害。

其次,互联网的特性决定了对网络名誉损害的恢复只有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才能使受害人的名誉和人格尊严从根本上得以恢复,并可采用在相关网站上刊载致歉声明的方式来进行。第一,对刊载致歉声明之网站的选择应从侵权行为的传播、影响范围出发,适当考虑相关网站的“影响力”。第二,刊载致歉声明应确定一定的时间和相应的位置。网络信息的快捷性和易删除性,决定了网络致歉声明很可能会被责任人立即删除或者被网站上其他新的信息所“淹没”。同时,如果责任人只是在一个不容易被察觉的网页上刊载致歉声明,将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第三,致歉声明中权利主体的称谓应明确、具体。实践中,很多网络名誉权侵权行为的实施是针对网名进行的,行为人可能根本没有提及受害人的真实姓名。那么在致歉声明中该如何称呼权利主体呢?既然侵权行为所实际侵犯的是真实主体的名誉权,那么就应当在致歉声明中明确网名背后主体的真实身份。但如果在该网络名誉权侵权行为中,受害人的真实身份自始至终未被公开,则由受害人决定是否披露其真实姓名。

再次,网络环境下的赔礼道歉既可以通过书面方式进行道歉,如上述的刊载致歉声明,或者向受害人发送具有道歉内容的电子邮件;也可利用一些网络语音技术以口头的方式赔礼道歉;还可通过msn、qq等一些即时的网络聊天工具进行道歉(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书面方式)。

此外,网络环境下的损害赔偿包括名誉利益的损害、精神利益的损害以及附带的财产损害。关于名誉利益的损害和精神利益的损害,可比较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1998年《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及2001年《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处理。对于网络名誉侵权会给受害人造成的实际财产损害,行为人须承担的财产损害赔偿责任自不待言。但是,网络名誉权侵权案件往往涉及虚拟财产的赔偿问题。在处理虚拟财产赔偿问题时,现有司法实践是责令相关网络服务提供商将涉案“虚拟财产”恢复到损害发生之前的状态,⑦该做法有失妥当。在以效率著称的网络环境下,原来排名第一的积分可能下一刻就被别人远远超出,如果仅仅从名义上笼统地说要将涉案虚拟财产“恢复原状”恐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只有从该虚拟财产的价值出发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恢复原状的效果,如由第三方权威机构(如公证机关)根据受害人为获取该虚拟财产所投入的费用、受害人在获取虚拟财产时的技能及获得该技能所投入的时间、脑力和体力等因素进行鉴定和评估。但应注意的是,实践中原告滥讼和诉求过高的现象极为普遍。为合理配置司法资源,在不妨碍现有诉讼制度运行的前提下,我国内地法院有步骤地引进香港地区有关起诉保证金的制度,未尝不是一项值得考虑的可行途径。

二是网络传播者的民事责任。任何一个网络用户都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接触到他人的侵权信息,由此可能涉及到传播者的民事责任问题。有学者认为:“每传出去一次,在法律上就等于一次发表或散布,这都可以被追究诽谤的责任。只要起诉人有办法查出你的身分,你就能被起诉。”⑧另有人认为,传播行为扩大了侮辱、诽谤言论的不良影响,加剧了对他人名誉的贬损,因此同侮辱、诽谤言论的制作、提供行为一样,应当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⑨此论有失偏颇。网络环境下侵权信息的传播者,其地位实际上类似于现实生活中通过口头语言的传递者。网络环境下的行为主要通过书面的形式作出的,用户在接触到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或者能激发他们好奇心的信息时,难免会用转贴文字的形式将这些信息传播出去。如果将侵权信息的内容以口头语言的形式散布到现实社会不需要承担责任,而将侵权信息以文字形式转贴到网络空间就需要承担责任,恐怕是极不公平的。正如美国1984年“莱曼”案的法官指出的,如果仅仅因为监视传播者转发的信息而加重他们的责任的话,会对言论自由造成不应有的负担。⑩

三是isp的民事责任。在网络环境中,行为人总是通过利用isp的网络系统而“顺利”实施名誉侵权行为。尽管isp没有直接参与到侵权行为当中,但客观上为侵权行为人提

供了一定的网络设施、网络平台,同时其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控制网络运行的主要力量而存在的,因此,有学者认为,网络服务商也应当在盈利的同时,承担维护网络上的公共安全、促进社会正义的责任。b11国外也有学者认为,isp之所以被牵扯到网络名誉侵权事件中,是因为他们从中获得了十分巨大的利益。b12目前,学界普遍认为isp应在某些情况下就其用户的名誉侵权行为承担适当的责任。在“中国博客诽谤第一案”中,法院认为,中国博客网负有监管不力的责任,需要在自己的网站首页向原告南京大学教师陈堂发刊登致歉声明并同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b13在他人实施的网络名誉权侵权事件中,对有责任的isp可比较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处理,如及时删除侵权信息、帮助恢复名誉和消除影响、保留和提供信息等。一般情形下,isp只承担此三种民事责任,只有当isp明知侵权行为存在而又不采取适当的措施或者怠于履行上述义务时才需就因其不作为引起的扩大的那部分损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三、我国网络名誉权的保护现状及制度完善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名誉权保护机制,首先从宪法的高度确立了名誉权,然后从民法、刑法等多方位具体落实了对名誉权的法律保护。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该条没有直接使用“名誉权”或“保护公民名誉权”的表达方式,但是其中的“人格尊严”显然包括了名誉权,而且,“侮辱”、“诽谤”是侵害公民名誉权最为常见的方式,禁止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实质上就是禁止对公民的名誉权加以侵害,因此这宪法条文的主要内容是保护公民名誉权的b14民法通则从民事基本法的角度将名誉权确定为具体人格权的一种。此外,我国的刑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也对名誉权作了规定。

尽管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可以将调整传统名誉权的法律规范应用于互联网,但这种做法确是无可辩驳的,我国现有案例充分表明了这一点。西方国家对名誉权的保护历程也表明传统诽谤法可以被应用到任何一个新出现的传播媒介当中。b15但是互联网这一全新传播媒介的特点以及已有案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又表明,仅用传统法律来保护网络名誉权显然是不够的,制定专门调整网络名誉权的法律规范或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实有必要。而且,我国现有相关法律一般仅笼统地规定不得侮辱或者诽谤他人的信息,对于一些具体问题则未加明确。鉴于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保护的特殊性,还有必要从其他各个角度发展出保护网络名誉权的方式,从而获得处理网络时代名誉权保护问题的可能途径。

一是完善我国网络犯罪立法。刑法所确立的有关犯罪和刑罚的制度以及刑法所特有的威慑力,都能有效地促使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果能完善我国网络犯罪立法,细化关于网络犯罪的刑罚规定,尤其是细化关于网络环境下实施的侮辱、诽谤罪,将能为网络名誉权的保护机制提供最有利的支持。同时,我国现行立法关于计算机犯罪的规定不外乎我国现行刑法第285条的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的犯罪、第286条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第287条规定的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定罪处罚问题。显然,我国对于网络犯罪设定的罪名过少、保护范围过窄,不足以有效规制日益增多的网络犯罪。

二是提高网络用户的道德水平、净化网络风气。对网络名誉权进行保护有利于获得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反过来说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也有助于网络名誉权的保护。因此,通过提高网络用户的道德水平来净化网络风气,从成功构建良好网络环境出发,充分发挥伦理道德的社会调节功能,为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保护筑起第一道防线实属必要。

三是鼓励网络行业自律,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实现“网络自治”。有学者认为,网络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浓厚的“自治”的色彩。因此,在探寻如何以政府管理的方式对网络社会进行规范的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和尊重网络“自治”的传统,发展其他的辅助手段,如自我管理、私人管理和制度化方式。b16各种“自治”手段当中,网络行业自律无疑最具效果。网络产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虽然能够在短期内为网络业者带来利益,但其代价长远来看却是十分巨大。众多网络公司也已经意识到建立良好的网络环境远远要比其目前获得短期利益重要得多,这也是网络行业自律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响应的原因所在。

四是加强行政监管,建立自律监管与行政监管的良性互动关系。行政监管既包括对网络行业的自律监管进行有效的行政监督,也包括对网络用户网络行为的监管。后者可以由“网络警察”——

公安机关计算机及公共信息网络管理监察部门执行。若遇到网络侵犯名誉权事件,该部门有权采取技术措施停止侵害行为,对侵权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等。b17

五是合理平衡网络名誉权保护和网络言论自由之间的利益关系。网络对人类的通讯传播方式乃至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与言论自由的传统法律界限也产生了激烈的冲突。b18如何平衡网络名誉权保护和网络言论自由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英国曾有判例认为,对言论自由的损害不得大于受保护权利方面的利益。当言论自由和名誉权发生具体冲突的时候就需要从“两权平衡”的精神出发来进行协调。b19这当中存在着一个法律利益的选择,先满足最重要的和需要优先考虑的利益,然后使其他利益最少牺牲。b20网络是一个可以使言论达到最大程度多样化的空间。在协调两者的冲突时需要遵循既防止有害信息的泛滥,又不破坏这种多样性的原则。即:既要追究网络名誉权侵权责任,又要最大限度地保障网络言论自由;在保护个体的名誉、尊严和维护言论自由之间寻求一个合理的平衡。

注释:

①张新宝主编:《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②黄茂荣著:《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③张力:《论互联网上的人格与人格权》,《理论月刊》2005年第1期。

④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4)吉中民一终字第728号。

⑤王冠玺著:《两岸名誉权保护与言论自由的界限》,台湾元照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⑥屈茂辉,凌立志著:《网络侵权行为法》,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⑦王立海:《浅议网络名誉权的保护》,《科技资讯》2005年第25期。

⑧张西明:《从non-regulation 走向regulation——网络时代如何保障言论自由》

⑨吴星、高海荣:《国际互联网上的名誉侵权及其侵权责任主体》,《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⑩lerman v flynt distributing co, 745f 2d 123(2d cir,1984),130。

b11董皓、张楚:《牵住网络安全的“牛鼻子”——互联网安全与网络服务商责任制度的建立》,《计算机安全》2004年第5期。

b12m.luckham, cyberlibel: innocent dissemination on the internet

b13《中国“博客侵权案”考验网络秩序》

b14刘风景、管仁林著:《人格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b15david f. sutherl, defamation on the internet

b16大卫•约翰斯顿、森尼•汉达、查尔斯•摩根著:《在线游戏规则》,张明澎译,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

b17翟灿:《网络侵犯名誉权的法理学分析》,《中国公证》2003年第4期。

b18秦前红、陈道英:《网络空间言论自由的法律界限初探——美国相关经验之评述》

b19参见open door counselling and dublin woman well centre and other诉爱尔兰一案,1992年10月29日,申请号1423/88及142335/88(欧洲人权法院),第73段。转引自丹尼尔•西蒙斯:《对言论自由的可允许限制》,《国际新闻界》2005第4期。

环保名言篇9

在长达两个月的采访期间内。我们的记者用脚步来丈量祖国的版图,以影像和文字的方式,带回一个个名湖的风采。从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到底于海平面10米、第一个在海中修建的人工淡水湖香港船湾;从北国黑龙江的镜泊湖,到祖国南端的明珠海南省南丽湖,每一个湖部以绝美天下的姿态,征服了我们的镜头和心灵。

中华名湖共同签署《西湖宣言》

这是一趟美丽的旅程,更是一次西湖与天下名湖的对话一我们的记者在做好采访的同时也担当了西湖使者的角色,邀天下名湖金秋相聚西子湖畔。2007年10月26日,全国的名湖接受了杭州西湖发出的邀请,相聚在西子湖畔,签署旨在建设生态文明,加强名湖保护的《西湖宣言》。

签署仪式上,省市领导王国平、蔡奇等和名湖代表亲切握手,欢迎他们来到杭州。王国平说,“现在不少湖泊都面临着湖水污染,鱼虾死亡,蓝藻泛滥等生态的挑战,《西湖宣言》让名湖的城市管理者和市民积极行动起来,应对挑战。西湖经过6年的综合保护工程,目的就是保护我们的母亲湖,让西湖的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让西湖的百姓能享有灿烂的阳光,新鲜的空气,美丽的花草,享有有品质的生活。”蔡奇向来自于中国台湾的日月潭代表赠送了《西湖志》。

西湖宣言

――以人类的情感和智慧,善待和保护湖泊

我们来自祖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港澳地区部分著名湖泊的代表,2007年十月金秋共聚杭州西子湖畔,围绕湖泊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管理达成了共识,共同发表《西湖宣言――以人类的情感和智慧,善待和保护湖泊》。

我们体认――

中华湖泊是我们民族以及无数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亲密的自然资源之一,众多珍珠似的湖泊,以纯净、美丽和灵动的天赋,孕育和滋养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保护湖泊的良好生存状态,对于人类的和谐生活与科学发展具有着显著的重要性。一个湖泊的环境和文化若有任何的破坏或损失,都会使更大范围内的环境和文化受到有害影响。

我们关注――

我国很多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湖泊,其生态环境、观赏价值及其文化遗存因为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正越来越受到损害或破坏的威胁。

我国内陆湖泊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生产生活动愈加严重的影响,每年平均消失20个天然湖泊,湖泊污染和富营养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过快,已成为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我们倡议――

作为湖泊的管理组织,我们应担负起湖泊保护的主要责任,以科学发展的思路,维护湖泊的良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其相关的文化遗存,合理利用相关资源,以人类的情感和智慧,善待湖泊,保护湖泊。

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保护湖泊的意识,唤起公众对湖泊重要地位和多重价值的重新认识。

科学调整本地区的相关产业,优化湖泊生态环境。

各湖泊管理组织应为制定和完善保护湖泊的法律和条例竭尽所能,并采取必要的科学、技术、行政和财政措施确保法律和条例的贯彻实施。促进建立并发展有关保护湖泊的研究机构,着力开展湖泊的科学研究,促进湖泊管理组织之间的经验传播,促进彼此间的互动和交流。

以还湖于民,还景于民和平价消费、平民旅游的理念,为旅游参观者提供优质服务。

我们在此呼吁,要像保护我们自己的眼睛那样保护湖泊,因为她对于人类不可或缺:要像珍爱我们的生命那样去爱惜湖泊,因为她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要像鉴赏一件珍宝那样无欣赏湖泊,因为她的淳美秀色是人生美好生活的必需;要像守护一份遗产那样去传承湖泊的文明、延续她的文脉,因为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山苍苍,湖水泱泱,绝色佳境,地久天长!

已签署《西湖宣言》的中华名湖:

日月潭、喀纳斯湖、沙湖、天山天池、博斯腾湖、月亮湖、尕海湖、青海湖、榕杉湖、长寿湖、泸沽湖、大理洱海、风翔东湖、小浪底湖、昆明湖、衡水湖、东丽湖、镜泊湖、松花湖、长白山天池、东湖、微山湖、鄱阳湖、淳安千岛湖、太湖、嘉兴南湖、海盐南北湖、淀山湖、西湖、绍兴东湖、泰宁金湖、瘦西湖

图片展阅尽天下名湖

10月26日,与《西湖宣言》一同亮相的还有“中华名湖西湖秀图片展”。104块展板在涌金广场上一字排开,精美大气的图片、生动鲜活的文字,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中华名湖西湖秀图片展”是“中华名湖西湖秀”大型系列主题报道活动的完结篇。将记者们两个多月的采访成果制作成了展板。200多张名湖风光图片,集中展示了45个名湖的美丽风采:而140余张采访实录图,则反映了记者们深^采访名湖的体验和感受。

环保名言篇10

一、世界环境日提出的背景

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出席会议的国家有113个,共1300多名代表。除了政府代表团外,还有民间的科学家、学者参加。会议讨论了当代世界的环境问题,制定了对策和措施。会前,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莫里斯·夫·斯特朗委托58个国家的152位科学界和知识界的知名人士组成了一个大型委员会,由雷内·杜博斯博士任专家顾问小组的组长,为大会起草了一份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

这次会议提出了响遍世界的环境保护口号:只有一个地球!会议经过12天的讨论交流后,形成并公布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Declaration of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简称《人类环境宣言》)和具有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共同努力。

《人类环境宣言》提出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引导和鼓励全世界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人类环境宣言》规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呼吁“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而保护和改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和后代而努力”。会议提出建议将这次大会的开幕日这一天作为“世界环境日”。

二、世界环境保护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