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的人十篇

时间:2023-03-14 20:23:11

忘不了的人篇1

忘不了的一个人

师范附属小学四(5)班 谌辰

在生活中,往往会有人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就要写写这样一个人——早年病逝的外婆。

我的外婆59岁就因患肺癌病逝了,使我永远地失去了外婆的关爱。

陪我看病

小时候的我体质不太不好,而那时候妈妈工作很忙,几乎没有一丁点时间陪我去看病。外婆就不辞辛劳地背着我去看病,背着我在门诊大楼里跑上跑下,我清楚地看见外婆头上那密密的汗珠。因为外婆以前是医生,也会打针,所以也经常在家里给我治病。打针前,她千方百计地哄我;而给我扎针时,她又是那样小心翼翼。每当看到我病好了的时候,外婆又会静静地抹掉头上的汗,看着我欣慰地笑着。那笑里包含着多少对我的关爱啊!

旅途路上

最后一次与外婆出远门旅游是去云南。其实,这是外婆已是肺癌晚期,只是没有发现而已。在火车上,因为硬卧床很窄,外婆就尽量卷缩在外侧,留出较宽的空间让我舒舒服服地睡。但是,我睡觉时总是会乱动,脚会乱踢,几次都踢在外婆的肚子上。尽管这样,外婆也没有叫一声,仍是搂着我,给我温暖,更没有吵醒熟睡中的我。

最后的话

尤其使我难忘的是在外婆生命最后的几天里,我和妈妈来到医院看望外婆,她把我叫到床边,语重心长地用那嘶哑的嗓音对我说:“孩子,外婆不久就要去世了,你要听话,好好学习,好不好?”听完后,我潸然泪下。

忘不了的人篇2

2、未来你许她长情,会不会想起亏欠我的时光。

3、不得不承认,诚实勇敢坚强,成就了我和你。

4、只记得坚强,却忘了我是个姑娘。

5、学会谢谢伤害过你的每一个人,因为那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6、他们的天满是曙光,我却在一个独辟的角落。

7、如果只是一个人在坚持,那无疑变成了煎熬。

8、非弄得伤痕累累,累的无力再追。

9、多一点爱,就多一点疲惫。

忘不了的人篇3

内容营销的精髓就是吹牛逼。自己吹过的牛逼,跪着也要分享出去。当你发现别人呕着把你的故事看完的时候,你是不是有一种浓浓的忧伤?

熬到四点钟做出来的内容,发现别人并不买账,这种惨案其实很常见。为什么会这么惨?很简单,你的故事像坨翔,根本没有资格浪费别人的时间。

为什么有时候熬到凌晨四点钟的故事还是一塌糊涂?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一名大导演斥巨资花个三五年拍出来的电影,也可能是烂片。不是花时间精力呕心沥血弄出来的东西就是好东西,当你的良苦用心被当做一坨屎的时候,不要伤心,不要绝望,要找原因。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别人无视你的蠢故事呢?

首先,最大的原因,就是你的故事不合别人的胃口。注意,不合胃口跟做得不好是两回事。有些故事制作精良,做功非常好,但是别人还是轻松地拒绝了。因为你的故事根本就不是别人所需要的。这个场面,就像把一盘波士顿大龙虾摆在对龙虾过敏的人面前一样,东西再好也没什么卵用。

要想别人胃口大开,就要讲一些和你的用户胃口的故事。所以,你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你的用户,知道他们的习性喜好,这样才可以量身定制地讲故事。在用户面前不用装清高,可以像孙子一样投其所好。

有些故事可能炒鸡无敌精彩,用户就是不理不睬。好故事不如合适的故事,有些故事就是要说给懂的人听。

摸清口味之后,就要检查故事是否具备“直抵人心”的要素。让人过目不忘的故事,起码要有以下留个要素中的两个:简、奇、具、信、情、事。即简单、意外、具体、信任、情感、故事。

一、简单:你一烧脑,我就蛋疼

让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记住的故事,必定是简单的故事。简单的故事,都是这样的:别人讲给你听的时候,一下子就懂了;你讲给别人听的时候,一下子就给别人讲明白了。简单的故事,不是让人思考了才懂,而是懂了之后会忍不住去思考回味。

怎么做到简单?以下两点比较关键:

1、信息量小

一个故事一个主题,别叽叽歪歪喷一大坨。比如想表达母爱的,就不要把父爱也加进来。先告诉对方够用的信息,然后再一点一点慢慢增多。

2、给信息点排序

领导发话总是分成好几点,然后再细分好多点,结果下面的人只记住最后那句“我的讲话完毕”。没有什么比排比式的故事情节更让人抓狂的了。所以,无论你有多少个点,一定要分主次,对重要性进行排序。

二、意外:留点surprise啦

这个世界上最有效的催眠术就是一成不变。习以为常的东西可能很有用,但绝对是左耳进右耳出那种翔翔。人脑天生就对各种变化十分敏感,要让观众的注意力勃起,第一步就是改变。

具体要怎么改变呢?下面两点比较直接。

1、违背常识

首先要违背常识,然后告诉别人为什么违背常识。比如风筒本来是要用来吹头发的,你却用它来剃须,这就是违反常识了。到这一步,观众就会产生不解,或多或少都会有寻找答案的欲望。

2、制造神秘

这比违背常识更进一步,是提出一些高于常识的东东,属于比较稀缺的那种。比如“二货综合征”这么一个让人似懂非懂的东西,好像见过,又好像没见过,于是也想探个究竟。

本质上,故事的意外元素,就是要制造知识缺口。有缺口就会有好奇心,而好奇心是用来消灭的,因为它会一直让你痒痒的。看烂片的时候,就算全场破口大骂,也会坚持到最后,就是想知道结局怎么样。

三、具体:你想表达什么?

你想表达什么?如果别人听到你的故事的时候,问这样一句话,说明你在含糊其辞,没有把故事讲明白。当一个故事混入了太多假大空的东西,就像一杯牛奶兑了很多水,喝起来不知道是啥滋味。

关于具体这个元素,其实没什么好说的。说得不具体一点,就是不要让听故事的人轻易动用抽象思维能力,仅仅用到联想和回忆即可。比如要介绍某个新事物时,用大家熟知的旧事物进行类比,只要一联想到旧事物就明白新事物大概是什么东东了。你的故事里如果多一些感官能够直接消化的事物,那就死具体的,比如能够摸到的、闻到的、看到的、听到的,而不是各种让人皱眉头的思潮、主义、模式、战略。

四、可信:吹牛逼遭雷劈

千万不要把讲故事理解为吹牛逼,一旦你的故事被别人判定为吹牛逼,就不要指望别人再相信你了。讲故事是以事实为基础的,吹牛逼是脱离实际的。真实与否决定可信与否。关于增加故事的可信度,下面两点可以参考:

1、有图有真相

如果说故事是陈词,那么图片就是故事的证据。没有证据,即使你长篇大论拉一大坨,也可能只是“单方面宣布胜利”而已。所以,能用图说明问题的,就不要多废话了。

2、多叙述少形容

讲故事嘛,大家关心的主要是what happen,即发生了什么,而不是某样东西怎么样。比如你的产品是手工面,不要一个劲地形容师傅、原料怎么好,而要把手工做面的独特过程记录下来。评论只是佐料,叙述才是主食,两者优雅地搞在一起,才能烹饪出一个香喷喷的故事。

五、情感:你的故事,关我毛事?

大学有个室友,每次回家都会带着一坛老家的酸菜,说是外婆做的。看他每次都吃得那么销魂,我们也尝了一口,觉得还不错,但还不至于到那种回味无穷的地步。当然啦,我们吃的只是酸菜,而那家伙吃的是“酸菜+外婆的味道”。

如果我也从小吃到大,还跟外婆一起腌酸菜,那我可能也会吃得热泪盈眶。但是那是别人家的外婆,那是别人家的亲情啊,关我什么事呢?

所以,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还要用情感去毒害他,顾客才会跟你互动。

有情感的故事,要求故事要有代入感,要让别人从你的故事中看到自己。因此,故事的场景应该都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场景。例如,你说贫困山区很穷别人不会产生同情,但是如果让他看到山区的一个小女孩是怎么刷牙洗脸、吃饭睡觉的,他就会心生怜悯。

三个最基本的消费诱因:性、贪婪和恐惧。往上升级就是那些不能吃的自尊自信、亲情爱情等等。

例如:面对一杯牛奶,你可以有多个级别的故事,勾引不同的人来买。价格便宜-缺钙-强壮中国人-美容养颜-探望病人-哄爸妈开心,等等等等,总会打动到一部分人。

想办法把你的产品与别人的痛点痒点挂上钩,那你的故事就能使别人关心在乎了。

注意:理性分析是感情牌的天敌,大脑会阻碍我们的感受能力。所以那些数据分析、实验报告、专家建议就别出来捣乱了。

弱弱地总结一下:

忘不了的人篇4

忘不了---

忘不了那过去受到的耻辱;

忘不了---

忘不了那阜=腐败无能的过去;忘不了---

忘不了那中华人民的热血奋战

忘不了---忘不了

“东亚病夫”

一种耻辱,

那种耻辱,

人民无可奈何……

忘不了---忘不了

“卢沟桥事变”

一种耻辱,

那种耻辱,

人民接受血与泪的浸泡.

忘不了---

忘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回荡着中国的国歌;

忘不了---

忘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飘扬着中国的五星红旗;

忘不了---

忘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充满着申奥的喜悦。

忘不了---忘不了

忘不了宇宙中的第一颗印着“中国”的卫星。

一种骄傲,

那种骄傲,

只有黄皮肤、黑皮肤的中国人才能感受到。

忘不了---忘不了

忘不了2001年7月13日的喜悦

一种喜悦,

那种喜悦

全世界人都感受到了!

不停地腾飞,

是这个---

忘不了的人篇5

最喜欢的字是“忘”,所谓“忘”,便是“亡”心。可心又不会就这么死去,它只是受了一场忘却的洗礼,就等于死了原来的那一颗心,又再长出个新的来。

人生是需要去“忘”的。如果我们不学会让一颗因失败而泪丧的心死去,又怎么去为成功而再度拼搏,如果我们不让那颗因失恋而痛苦的心死去,又怎能去寻找,去寻找到另一段刻骨铭心的爱,如果我们不能让曾经有点邪恶的心死去,那又怎样换来一个美好的世界……鲁迅先生写那篇《 为了忘却的纪念 》 ,不正是为了“忘”掉那种因烈士牺牲而伤痛的心情,鼓舞自己再次全心投入革命而作的吗?忘却吧,死掉了一切不愉快,才可以迎来开阔而让人渴望的一生。

生活是需要去“忘”的。人们总是赞美一种人,说他们“忘我”,“忘我”的工作, “忘我”的付出,“忘我”的 投入,这种 “忘我”是无私的、伟大的、它体现的,是一个人对生活无尽的爱,对他人对世界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奉献。成功的人,往往在做事时是“忘情”的国家领导干部,公司的董事,经理,这些人在工作时便忘了私情,甚至忘了感情,他们只用理性的思考去做好一切自己应做的事情;那些让青少年疯狂的歌星、影星,也是要“忘情”的,他们必须 “忘”掉自己的现实,来投入忘情地去歌唱另一种思想,表演另一个生命。常常听到有一种朋友,人们喜欢说是“忘年交”,这样的人,都是忘了年龄的隔膜,跨越了某种定义上的界限而成为比一般同龄朋友更好的伙伴,因为他们用不同年代的思想彼此交流,彼此也就懂得更多,对社会对人生就看得更透彻。

还总有人用“忘形”“忘本”,去批评指责别人,可我觉得“忘形”, “忘本”不见得不好。偶尔“忘形”或许会寻找到些许快乐,何况也许那人的原形还比不上“忘”的形;“忘本”吗?我觉得更不必愧疚,只要做好现在的自己,根本无需怀念过去的。

忘了旧世界,忘了旧惯例,我们才得到新的,精彩的。不管是要暂时的“忘”,还是永远的“忘”,总之,该让心死亡的时候,就让它去吧。反正,生命本来就是由一连串的“忘却”而串成的。

忘不了的人篇6

【关键词】 生理的遗忘;审美的遗忘;心灵自由;超越

[中图分类号]J0-02 [文献标识码]A

记忆与遗忘是人类的两种心理本能力量,心理学层面的研究已经充分揭示了记忆与遗忘的形成机制和外在表现。记忆是一种生存的本领,也是我们整个人类文明赖以存在的必要条件,记忆的地位不言而喻,每个个体需要记忆,整个社会也需要记忆,语言、文本是记忆的可靠手段,对于艺术家而言,他们更喜欢在艺术作品中去追寻自我生活的回忆并将个人的生活的历史加以改造使其转化为普遍的情感。所以,在文学作品中我们也常常看到作家往往以回望式的表述展开叙事,记忆的心理活动获得了普遍的关注。但是,存在着与此相反的一种对记忆进行反抗的力量,即人类的遗忘性。在心理学中,人有一种心理遗忘的本能,出于对遗忘的恐惧,人们学会了记忆的各种方法使自身不再感到孤独与无助,借助记忆,人类感知时序先后,认清自己走过的路和可以预见的将来,也可以说,通过记忆的本领,人类建构起空间感和时间观念,进而建构精神的意义。但是,心理学意义上的遗忘仍然不可避免,记忆随着时间的消逝而逐渐变得模糊起来,在精神高度愉悦或者悲伤时,人们有时候产生了忘却之心,在某些情形之下,人们会主动选择忘掉一些人和事,这几种遗忘的形态是不同的。人除了不可避免地受生理的制约而产生了遗忘心理,还会有哪些因素促成了人们往往产生忘却之心?人们究竟忘记了什么?这些对象是不是真的被遗忘掉了?忘却对作为主体的人带来了怎样的新的心理收获?人们是怎样试图清除记忆客体的,这个清除的过程是否有难易和长短之分,以及是否对艺术与审美活动有这样那样的影响?这都需要我们进行细致的探究。

一、从生理层面的遗忘到审美层面的遗忘

众所周知,动物不太有记忆的本领,人类之初也是如此,所以,人类在战胜自然的同时还肩负着战胜遗忘的重任。人类发明了各种增强记忆的本领、手段,结绳、文字、音频、视频,借助这些工具,人类记忆的能力愈来愈发达。凭借记忆,人们进行比较和推理,进而认识整个世界,产生了怀念、留恋的丰富情感。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遗忘仍然不可避免,这个是消极意义上的遗忘,它的发生是实实在在的,遗忘的时间是长久的。《列子·周穆王》中的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在涂则忘行,在室则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1]108宋阳里华子的遗忘是因病导致经常发生生理意义上的遗忘,是大脑中枢系统出现紊乱而导致的生活不便。这种遗忘的发生是遗忘的最低级的那种形态,稍高一级的遗忘则是暂时忘记了某物,遗忘当作为一种疾病时是无法挽救的,而当我们说我“我忘记了昨天那件事情”的时候,这证明我们并未将经验完全从脑海中抹除,心理学家区分了这两种记忆丧失,前者是永久性遗忘,后者是暂时性遗忘。暂时性的遗忘对于人们来说有时候是一件坏事,它不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暂时性遗忘又可能变成一件好事,比如说,心理学家有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就是通过有意地忘记来减轻被压抑的心理负担。在很多情形下,我们因快乐而忘记忧愁,这就是暂时性遗忘的益处,但是,暂时性遗忘仍然停留在生理的层面上,没有过度到我们所说的文艺心理中普遍存在的审美的遗忘,我们将此种生理层面的遗忘称之为消极的遗忘。

积极地遗忘或者称作审美意义上的遗忘与此不同,它既非主动将记忆清除也非受时间的胁迫变成失忆,它更像是两者兼有,这种意义上的遗忘是短暂的,令人愉悦的,不一定因其骤然失去而痛苦。它在瞬间就忘掉了过去,时间在此时仿佛凝固,也甚至不能感知未来。尼采称呼这种意义上的忘记的属性为“遗忘性”或“非历史的感觉”。这种遗忘性是积极意义上的遗忘,它“不像肤浅的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只是一种惯性,他更是一种积极的、严格意义上的肯定的阻碍力,可以归入这种力量的,只有我们经历过的、体验过的、被我们吸收的、为我们所消化的(可以称这种消化为‘潜入灵魂化’),却又不被我们所意识到的东西”。[2]37

积极地遗忘是善意的,它不过是暂时潜伏在我们的意识中,因为这种潜伏反而使得我们获得了审美的愉悦和幸福,人们往往在审美愉悦的时刻体验到那种“忘人”、“忘我”、“忘言”、“忘掉过去与现在”、“忘掉重负”的感受即是证明。人在这种遗忘性的状态中,回到了人类本初的原始状态,那是一种非理性的状态,它懵懵懂懂,不借助概念进行思考,它就像无忧无虑的牛羊在青草地吃草,虽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牛羊并不知疲倦也为表现出大的悲喜。人无法做到牛羊那样,人恐惧忘记过去,试图通过记忆在脑海中再现过去发生的事情,试图翻遍典籍再现历史事件本身,以求为当前的行动寻得依据,总结所谓的经验,尼采也称这项能力为“历史的感觉”,凡是进入记忆范畴的,都是历史的,“历史的感觉”无论对于人自身的发展还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的维系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尼采更强调“非历史的感觉”,“非历史的感觉”如同“积极地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非历史地感觉事物的能力是更为重要和基本的,因为它为每一健全和真实的成长、每一真正伟大和有人性的东西提供基础。”[3]5-6非历史感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过去的束缚,摆脱世俗道德带来的阴影,回归人性的本来面目,在那个状态中,没有私心杂念,是绝假纯真的。审美意义上的遗忘并非真正地对对象产生了实在的陌生感,而是一种情感需要或艺术的处理手段,它最终达到的审美效果便是一种对现实、对过去,对事物、人情的一种超越,这个阶段中,人的精神的自由程度最高,想象力最为丰富,可以将触角伸向一切可能的未来。所以人们尤其是艺术家非常渴望这种感觉的到来,事实上,它也并非轻易降临。

我们不禁要问,生理层面的遗忘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开始向审美层面的遗忘发生了转化?永久性生理层面的遗忘不可能带来自主的生理,但是短暂性的遗忘行为却可以带来心理上的那种愉悦,但这种愉悦仍属于生理的一部分。我们的美学原理往往从生理和审美的严格区分上探究审美的特征和重要性,其实忽略了生理向审美转化的这一关键环节。生理层面的遗忘从低级到高级逐渐产生了愉悦之感,再从愉悦到精神享受,如果参与到艺术活动中的时候,个体的主体性得到最大发挥,主体开始积极地参与其中,主体逐渐回味暂短的遗忘带来的无可言喻的,这个个体会对自己说,当他因烦恼乐而忘忧的时候他非常的愉悦,当他观看山水的时候也乐而忘忧的时候他的这种愉悦得到了升华,在向审美遗忘转化的过程中,“我们的灵魂仿佛乐于忘记它与肉体的关系,而且幻想自己能够自由自在地遨游全世界,正如它可以自由自在地改变其思想对象。”[4]24这是生理遗忘向审美遗忘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主体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主体有参与审美的能力,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否则他根本不可能将此种遗忘的内在价值发掘、提炼出来,在参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使个人心灵有一个更高境界的提升。

二、审美遗忘的意义:超越外物,导向自由

审美的遗忘是每个人更是艺术家追寻的不可言喻的美妙感受,在审美的遗忘中,人们忘却了时间、空间、名物的束缚,最终实现了超越一切束缚,进而实现了心灵的自由自在。在公共娱乐中,伽达默尔区分了两种不同的遗忘,一种是参与者的遗忘,一种是旁观者的遗忘,这其实对应了艺术创作主体和欣赏主体的两种不同的遗忘形态。遗忘是一种超越,作为创作主体和欣赏主体都不约而同地在某种条件下产生了超越对象的心理行为。这种遗忘的心理行为并非如同单纯的生理遗忘,而是在建构新的主体心态,它在从忘至空、无、虚的过程中解除纷扰,在无中再塑自我,进而进入到澄明的心境,无功利地、自由地与万物交融,审美的遗忘借此实现心灵的高度自由,并由此导出诗意的人生态度。

在中国道家美学思想中,庄子看到了“忘”的极大价值,庄子对遗忘的探讨带有非常大的积极意义,对中国后世美学范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对于审美遗忘的论述也最有代表性。庄子最为欣赏逍遥的自由境界,庄子的哲学既是积极看待世界的认识方法,也是一种审美的生存态度,庄子通过对“忘”的反复论述,借此提出了体道的方法论和实现精神自由的重要手段。《庄子·德充符》中讲:“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5]191庄子认为过人的德性比完整的形体更重要,老子和庄子都看到人的形体生灭归于自然规律,是无可抗拒的,生命的形体不过是气的凝聚,气之聚散有体,气散而生命依托的形体随之终结,因此要“忘其肝胆,遗其耳目。”[5]228审美的生存理想就是看透生死、超越得失。因此,道家主张要忘记形体的束缚,不管是身体残疾者也好,还是身体健全者这一切都是相对而言的,形体不过是生命的外在表现,对于生命的尊重与敬仰不应该随形貌美丑而定,相反,形貌丑陋者在庄子那里还具有迷人的、神奇的色彩,他们被认为是德性高尚得人,庄子主张世人多向他们学习,直至做到游离于形骸之外,“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5]191“诚忘”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是世俗的忘却的态度,这种忘却之法忘记了不该忘的,如果那样的话,就不能做到拥有一颗包藏宇宙之心,达到逍遥的精神境界。唐代禅师黄檗希运《传心法要》中也指出:“内外身心一切俱舍。犹如虚空无所取着。然后随方应物能所皆忘。是谓大舍。”[6]禅宗所说的虚空与道家所讲的虚静有着相通的地方,都是以忘的形式来实现的,都在人生的态度上给人以启示,既能达到人生的自由的境界,并由此推演到审美的境界中。席勒的“游戏说”认为“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 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7]90游戏是积极地参与其中,参与者无羁绊牵挂,投入最饱满的激情,实际上这和庄子对于“忘”的论述以及禅宗的“大舍”都有着相通的地方。

在审美的境界中,艺术创作自由状态的实现也离不开遗忘心理的发生。《林泉高致·山水训》中,郭思这样回忆他的父亲在作画时的情形,“又每乘兴得意而作,则万事俱忘,及事汨志挠,外物有一则亦委而不顾。委而不顾者,岂非所谓昏气者乎!凡落笔之日,必明窗净几,焚香左右,精笔妙墨,盥手涤砚,如见大宾,必神闲意定,然后为之,岂非所谓不敢以轻心挑之者乎!”[8]31郭熙在进行山水画创作的时候,精神高度集中,外部的任何东西都无法进入到他的视听器官中,外物的存在在他那里就是零的存在,统统被抛诸脑后,实现了艺术创作中的心灵的高度自由。这种心灵的自由和庄子所讲的超越生死和形体达到的心境自然不同,这种心灵的自由滋生于艺术创作过程中,同时在审美的创造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王僧虔《笔意赞》云:“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遗情,书笔相忘,是谓求之不得。”[9]88是在讲书法艺术创作中要拥有一种遗忘的心态,这种遗忘并非将以前所学的书法创作技巧和基本法则给忘掉了,而是试图忘掉艺术创作中的媒介,将内心的情感直接倾泻在出神入化的作品中,减少对于创作媒介的关注,忘记笔的存在、墨的存在,或者是忽略他人对于艺术创作过程的种种评价,唯有如此,书法作品才能浑然一体,体格高妙。同时,艺术家在这个过程中也实现了心灵的高度自由,艺术家忘记了创作中的疲惫,“不知身之为劳也”,也“不知物之为累也”。[10]4艺术创造中的那种自由心境,在中国的古典美学中,我们常常选用郭熙的“林泉之心”形容之,不论是山水画创作还是书法创作,艺术创作主体的创作心态都称得上是“林泉之心”。一般来讲,林泉之心在郭熙那里既针是对山水画家也是针对欣赏者而言的,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都需要自由的胸怀。林泉之心是看待山水景物时应有的心境,这种心境超越了世俗功利,以完全不设防的心态面向事物本身,这就是老子所讲的“涤除玄览”、“虚静”和庄子所讲的“心斋”、“坐忘”,用空明的心境去观照事物,自然也就不受外物的束缚,在艺术创作中不受外界的干扰能使画家尽快排除私心杂念迎接灵感的到来。

审美遗忘的意义在于超越一切外在之物,将心灵的内在最大限度地凸显出来,心灵的内在也可能完全是记忆的领地,但这并不妨碍外在遗忘的审美意义。审美的遗忘并未真正取消对象的客观存在,而是变成了一双拂去尘埃干扰的手。无论是“发愤”之忘还是“逍遥”之忘,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个体的创造性,因此,遗忘的力量也是一种创造的力量。

三、审美遗忘的实现:在自觉与无意中徘徊

既然审美遗忘是一种积极的超越,它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心灵的自由,那么审美的主体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达成了遗忘心理的发生呢?人们又是通过超越了什么样的对象走向心灵的解放与超脱?在人们日常的心理情绪中,喜怒哀乐是再也不正常的情绪表现了,但是,当艺术家进入到创作的状态和欣赏者投入到审美对象中的时候,喜怒哀乐的感情也会流露出来,似乎看起来这两种情感毫无二致,但事实上,他们虽然在结果上相类似,但激发过程却有着天壤之别。艺术与审美情感的激发除了借助于一定的媒介,诸如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审美的主体要怀着一个审美的心胸,当审美的主体完全融入到对象中去的时候,最容易发生遗忘的心理现象。这种遗忘并非真正地忘记了经历的人和事,而是短暂的超脱,是为了审美体验的达成而营造的氛围。胡塞尔的现象学美学强调,要想达到对事物的直观把握,实现直面事物本身,就要“悬置”和“加括号”,这个“悬置”和“加括号”就是对外物束缚的一种摆脱,进而进入到审美的境界中。“悬置”和“加括号”有摆脱的内涵、超越的内涵,同时也包含了遗忘的意思。换句话说,遗忘是更具体的摆脱与超越。

《庄子·达生》篇中讲了一个梓庆削木为鐻的故事,木工的手艺如同鬼斧神工,鲁侯问他是怎么做到的,庆回答说在他准备开工以前必“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11]568在进行自由创造的时候,要不受外界的干扰,保持一颗无功利之心,这样才能进入到完全投入的境界中。这种忘却是暂时的排异,即便是忘记了形体,也并非忘形中所讲的超越生死与美丑,而是形体、功用之心被完全的遮蔽,但当这种状态结束之时,人又能完全从中清醒过来,被遗忘的东西失而复得。《达生》篇又说:“忘足,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忘是非,心之适也。”[11]571忘却的对象有很多,包括人、事、情等,看似人在此时的情感与被忘却的对象之间的距离被大大拉开了,事实上,忘却之时,心与物高度统一,人超越了外物的束缚,依本性而为之,只见到本性的转移而忘却了所凭借的力量,“不内变,不外从”[11]571才能达到“忘适之适”的境地。

禅宗所讲的“忘”与道家所讲的“忘”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们的超越对象和最终的旨趣都是相同的,禅宗之忘既不是忘形,也不是忘物,它所追求的忘是要忘却先前整个认识论方法。铃木大拙在《禅学入门》中说:“在逻辑里处处有斧凿的痕迹,逻辑里是有自我意识的……生活是一种艺术,而就像完美的艺术一样,它必须是忘我的;其中不能有任何斧凿的痕迹。禅认为,生命应该如‘空中飞鸟,不知空是家乡。水里游鱼,忘却水为性命。’”[12]57由此看以看出,禅宗也是主张心灵上以忘却的方式回归自我,只不过从忘却的对象看,应是逻辑的束缚,扩展开来也是对来自生活现实的种种束缚的解脱。逻辑是带有自我意识的,它产自并丰富发展于人,是普遍存在的,充斥着我们生活的世界,人们总是靠先哲丰富的逻辑遗产进行思考,这就成为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潜移默化中继承而来并从来未曾质疑过的。禅宗的认识方法为我们认识世界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它的独到之处在于看到了逻辑和言语与事实之间的不对应关系,被称为名相的逻辑舒服了我们的灵性,也就没有了心灵的自由,所以破除对言说与逻辑的迷信是禅宗的一大任务。可以看出,拆解规则、超越逻辑是禅宗之忘的本质,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禅宗常讲但又违背了我们日常的认识原则的种种论述。无论是道家忘形、忘物也好,还是禅宗的超越逻辑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心灵的自由。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对于审美遗忘发生的论述大都是有意识的趋避,是自主的遗忘,是积极地对外物的排除,摒弃的外在可以说五花八门,除了超越形、物,一切的存在都有成为被遗忘的可能,只要有超越的必要,那么,遗忘性必然尾随而来,这是有目的的遗忘,同时也存在着无意识的审美遗忘,比如说,艺术家创作中的忘我状态就是在充满激情的条件下出现的,它令人完全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这是无意识的遗忘。如果我们去细致考察文学作品中对于遗忘心理的传达,我们就会发现,这两种遗忘的方式都普遍的存在着,而且在有些情形下,我们根本无法区别有意与无意的差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审美遗忘的发生总是游离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两者之间的。伽达默尔在对公共娱乐的论述中阐发了人们在审美的愉悦中无意识地超越了时间的维度,使得审美的时间性与历史的时间性显得如此不同,审美的时间变成了一种艺术的升华,在节日的庆祝中,人们由于参与其中而产生的愉悦感使得其对历史的时间感发生变化,人们对通常意义上的时间观念产生了怀疑,庆祝的时间特性成为一种新的生成,而这种审美的时间维度的获取正是通过遗忘和忘我产生的。伽达默尔认为,在愉悦的公众娱乐中,人忘却了主体性的存在,因为每个人并非以主体性的身份来参与的,而是被动地卷入一种激情的狂欢中,作为个体的“我”被淹没在茫茫人群之中,“我”已经不知为何精神会如此高度愉悦,这种愉悦感的带来是无意识的,是并非主动授予的命令,“公共娱乐首先不是作为主体性的行为来思考的,不是作为主体的自我规定来思考的,而是由直观出发来思考的。”[13]120这意味着,人在愉悦的中或者跟进一步的审美愉悦中都有可能产生遗忘现象,不论是虚静的还是嘈杂的,在审美的愉悦中,人们以忘我作为最高追求,同时,这种追求通常是在潜意识中实现的,是自然而然的而非矫揉造作的,与公共娱乐相类似,艺术创作心态中的癫狂与迷狂本质都是一种遗忘性。

朱光潜曾经在论述戏曲中区分了看戏和演戏的相同与不同,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将现实的自我抛开,忘掉现实的处境,将“我”投射到戏曲人物身上。但是,两种忘我又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演戏要置身其中,时时把‘我’抬出来,使我成为推动机器的枢纽,在这世界中产生变化,就在这产生变化上实现自我;看戏要置身局外,时时把‘我’搁在旁边,始终维持一个观照者的地位,吸纳这世界中的一切变化,使它们在眼中成为可欣赏的图画,就在这变化图画的欣赏上面实现自我”。“演戏要热要动,看戏要冷要静。演戏人为着饱尝生命的跳动而失去流连忘返,看戏人为着品味生命的形象而失去身历其境的热闹。”[14]257朱光潜的话非常形象地概括了审美遗忘的实现在两种意识终端中徘徊的那种微妙情态,演戏的人非常清楚地知晓,登台之初他即将变成艺术的媒介,他必须忘掉那个常态的自我去塑造活生生的形象,这个时候那也许是完全自主的下意识行为,但是当他完全投入到表演中时,他已经完全沉浸在“他者”的性格中,他无意再去区分表演者的“我”和戏剧人物中的“我”,我们称之为出神入化。看戏就要彻底地把自我投向观看对象,要把自我遗忘得一览无余。

审美遗忘的发生是审美主体的积极行为,它超越了生理层面的遗忘同时也实现了人们心灵的内在超越,这是遗忘性带给我们最大的精神意义。依靠它,审美的个体悠游于天地之间,不用在乎外物的束缚,超越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艺术家尽情地挥洒生命,去诠释生命、诠释自然。德国神学家埃克哈特在对自我的遗忘中观照上帝,伽达默尔则主张在忘掉自我中观照自我。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抒情性的文学作品中,诸如楚辞、唐诗、宋词中出现了大量使用“忘却”的修辞表达方式,遗忘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心理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有更多可供研究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M].谢地坤,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

[3](德)尼采.历史的用途与滥用[M].陈涛,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美)桑塔耶纳.美感[M].缪灵珠,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4

[5]庄子今注今译[M].陈鼓应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91

[6]皮朝纲,刘方.忘—即自的超越[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1).

[7](德)席勒.徐恒醇译.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8](宋)郭思.林泉高致[M].北京:中华书局,2010.

[9]陈世宁,周积寅.中国古典艺术理论辑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10]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1]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568

[12](日)铃木大拙.禅学入门[M].林宏涛,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2.

忘不了的人篇7

在日常生活中,不忘初心出现率极高,我们嘴边经常挂着不忘初心。什么是不忘初心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华严经》中的名句,大意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稍微留心即可发现,不止一次提及不忘初心,整整一年前,在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的回信中,勉励广大共产党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也强调“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

统计发现,在这次的庆祝大会上,共有10次提到了不忘初心,频率之高,实属空前。在这种的重要场合,在回顾中共的光辉历程和展望光明前景的特殊节点,强调不忘初心,无疑更有分量也更有意义。

强调不忘初心,就是让我们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无论我们走到多么光辉的未来,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强调不忘初心,还在于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为此,就需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强调不忘初心,在当下极有现实指向。无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是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乃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都需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质言之,不忘初心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立党之初,我党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历经时间沉淀,已证明这个纲领经得起历史检验,并取得了看得见的光辉成就,这也正是我们不忘初心的重要力量源泉。

毋庸讳言,一再强调不忘初心,也与一些党员干部忘了初心有关。他们忘了入党誓词,忘了当初的理想信念,信仰发生了动摇,以至于贪污腐化,违法犯罪,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

曾将理想信念比喻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他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诚哉斯言!面对多元化思潮,尤需坚定立场;面对各种诱惑,尤需擦亮眼睛;面对复杂的现实环境,尤需不忘初心,多补钙,少得软骨病;怀有赤子之心,不被畸形利益所狙击。

忘不了的人篇8

2、我不知道有没有被谁想过,但我知道我一直忘不掉一个人。她是我的初恋,而我们却不曾谋面,她大我两岁,那年我大一,她大三。异地网恋…而我们相识实在三年前,三年虽未见却早已将对方刻在心里至少我是这样,当某种情感凝聚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在一起了…那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感觉,真的就像你活在了一个二人世界,那段时间很美很美。

3、果然,一件事做久了,就很难适应其他的事了。就像喜欢一个人久了,忘不掉一样。

4、每个人心里总会住着一个忘不掉的人,如果背负着这样的心里去重新喜欢另一个人就是对别人的不负责,我知道我不是完美的人,我也做不到让每一个人都喜欢我,因为我真的太害怕再去面对背叛和失去,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想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更想和喜欢的人踏踏实实的过日子,但我并不觉得我哪一点值得喜欢,我也有很多的缺点,所以我并不想去亏欠任何人。

5、你也忘不掉一个人吧。即使那个人没有陪你走到最后。而不管他是不是你最好的朋友或是你的另一半。你割舍不掉的回忆,不管如今是分开还是陌生。依旧心存感激,因为他出现在你最美好最容易被辜负的时光里,陪你走过路过疯过笑过,给过你温暖,这些时光却又无法磨灭。

6、在你之后,忽然觉得做一个人身边的蚊子血跟饭黏子是件很俗气的事,大哥要做你心头的朱砂痣白月光和好不了又忘不掉的欢喜冤家。

7、“如果我忘不掉,也要让你们每一个人都忘不掉。”

8、你可能已经把我忘了吧,都说一个人经常做有关另一个人的梦,是因为她正在忘记你,那你应该是把我忘记了,真好,为什么我忘不掉呢,每天想你,每晚做梦梦你,唉。

9、“有时候你觉得自己怎么都忘不掉一个人,或许只是因为你忘不掉那些美好的时光和穷尽一切付出的自己。最可怕的不是失去一个人,而是失去那个人的同时,也失去了爱的能力,勇气和信心。”

10、成长势必要习惯一个人,回不去的忘不掉的那些最后都留在相片里。

11、姑娘如果你忘不掉一个人,那么,请你宁愿一个人独自生活,也一定不要为了忘记一个人,而去强迫自己喜欢别人。因为那样只不过,是为自己换来了另一份痛苦与伤害。

12、在我眼中,曾经有两个人让我想要称之为少年。一个是我曾经的一位好友,他给我一种浪荡不羁之感,想要闯天涯,眼中却又布满迷茫,不知该去往何方。一个是你,今晚上舍友们是开心和感触的,我想起你,你是我最不想想起的人,也是最忘不掉的人,因为你,我勇敢的对不喜欢的人说不,勇敢的一个人前行,因为有你,我总觉得前面有一道光,可是从什么时候呢?这道光变小了或者换了,不是你这道光了,我在日记里写过,希望我们万事胜意,平安无忧。

13、好难过,悲伤逆流成河是我看过小四的最后一本小说,我非常不喜欢这一本,并不是因为他写的不好,而是因为看过之后好难过。希望每一个易遥都可以说出做到“如果我忘不掉,也要让你们每一个人都忘不掉”。

14、一辈子很长,长到忘不掉一个人。一辈子很短,短到只会喜欢一个人。虽然我来得有点晚。但是放心,来了我便不会再走。

15、当你看一遍前任攻略,全程脑子里都在想一个人,你就知道这个人一辈子你都忘不掉的。

16、让一个人永远忘不掉另一个人的做法,其中一个是愧疚,可我心里无尽的爱啊,我超级难接受一个人,很精神洁癖,我们用了很久的时间,慢慢的我的心中把她做到了水浓于血,我把她看成我的亲人,真的是亲人。

17、分手这么久,心里一直记着一个人,好像忘不掉,也从未背叛,不论身体与心灵,对于我来说这是享受,因为最起码我心里还有爱的人,也有为之奋斗的目标。

18、因这抬眸的一眼万年,入坑镇魂,再也忘不掉放不下小巍,也认识了龙哥,原来,一个人的眼睛竟可以表达出那么浓烈的情感。

19、有时候你觉得怎么都忘不掉一个人,或许只是因为你忘不掉那些美好的时光和穷尽一切付出的自己。失恋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失去一个人,而是失去那个人的同时,也丧失了喜欢人的能力,勇气和信心。如果觉得前面已无路可走,就反问自己,是真的走不出去,还是自己不想走出去。

20、“当你试图忘记一个人时,其实你心里已经想他好几百次了,既然忘不掉,不如在心里放好。”

21、总有一个人,一直住在心里,却告别在生活里本站。忘不掉的是回忆,继续的是生活,来来往往身边出现了很多人,总有一个位置,一直没有变。

22、总有一个地方,一辈子不会再提起,却也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总有一个人,刻骨铭心。总有一段恋情,一直住在心里,却告别在生活里。忘不掉的是回忆,继续的是生活,错过的,就当是路过。身边来来往往很多人,总有一个位置,一直没有变。走在路上,想一想,下一秒温暖阳光,谁与你分享。

23、这些年,心里一直都有一个人的存在,爱过怨过分分合合还是忘不掉。原来刻意去忘记一个人反而会记得更加深刻。对于重感情的人来说,遇到了想嫁的人最后却嫁不了还不如不要相遇,这样会过得快乐些。

24、讲实话有时候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人会一直忘不掉过去。可能是我经历太少了么。难道谁缺了谁就过不下去了?时间久了长了还不是一样的吃吃喝喝玩乐。影子越来越模糊,能记住的也越来越不清晰。

25、夜深的时候总是想起一个人,是放不下,忘不掉,余生很长,你还好吗?

26、生命中有很多东西,能忘掉的叫过去,忘不掉的叫记忆,一个人的寂寞,有时候很难隐藏得太久,时间太久了,人就会变得沉默,那时候有些往日的情怀,就找不回来了。

27、忘掉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时间和新欢,如果还忘不掉,那就是,时间不够长,新欢不够好。

28、什么喜欢一个人,什么无欲无求,全他妈自欺欺人,不过是心里有一个人,放不下,也忘不掉。

29、最珍贵的爱情却没有完美的结局,你有没有遇到过一个人,她和你讲“你是我这辈子忘不掉的心痛”。原来残缺不全也是一种凄凉的完美结局,徒增悲伤。

忘不了的人篇9

如果一个人一生中最难忘的是失落、孤独、悲哀的时间,那么他的心灵就是黑夜。他的眼睛里看到的所有多姿多彩都只是无声的黑白,他感受到的爱恨情仇却已然消失不见。他会把痛苦不停地放大,哪怕那原来只是小小的一点失望,他却把他量化成一满湖的痛。

最难忘的,不是失去的,也不是错过的,更不是即将拥有的,最难忘的,永远永远也不会在你觉得他难忘之前想起来。有人曾经说过,那些自认为难忘的事情,就在我们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忘记了。而真正的难忘,是从来不曾想起,却永远不会忘记。

最难忘的事情,是一瞬间的精彩,是短暂的回眸,是流星转瞬擦拭天空,彷如昙花一现的艳丽。最难忘的事情,是在没有人陪伴的夜晚,独自漫步在优雅的月光下,倾听萨克斯风的声音,心里在那一刻装着的都是家和亲人。最难忘的事情,不是有多少人曾伤害过你,而是有多少人曾在你最艰难的时刻给你鼓励,给你希望,让你一步步踉跄地不倦奔走,最终获得成功。

最难忘的事情,是你即将离开人世时,猛然想起童年的时候的回忆,曾经和小伙伴们抓着蚂蚱在花园里喊叫着奔跑,是那一次次在沙堆里打滚的喜悦,是满身泥水却带着笑容的欣慰,是那些曾经一直陪伴着你的灵魂的人。也许他们很久很久已经没有出现,也许你已经忘记了他们的名字,他们的长相和面貌,但是想起那时候的童年,那种感觉是不会忘记的,这就是难忘。

最难忘的有可能是第一次的事情,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的事情。所以难忘的事情我们常常很难察觉到,但这种难忘的感觉本身就是难忘的,所有的一切终将变成往事,难忘的事情会停留在我们心里,触摸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那个地方,叫情,叫奋斗,叫希望,叫光明。

难忘那一刻你的回眸:“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难忘大江东去的气势,于是便有了“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难忘那一次我们的相遇,所以吟诵千古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忘不了的人篇10

像有的人刚跟他说了些什么,不到几分钟便又忘了,就先说说我的外公吧,气质另当别论,但是很有标准老人风范,就是那个记忆……“开饭喽!”我刚盛上饭,吃着吃着,“闲闲,要不要盛饭呀?”外公问。“不要,不要。”三分钟刚过,“要不要盛饭?”“不要,请不要再问了。”吃好后,外公又问要不要加饭。“不要。”我边玩手机边回答。外公和妈妈谈了点事,又问:“加点饭吧!”“天哪,求你了,不!不要!”唉,这记性也是让我醉了。

这几天,电影《鬼眼》刚刚上映,我拉着爸爸要去看。爸爸见拗不过我只好去了,看好以后,我便嚷着要吃冰淇淋,爸爸只好又跑了一次,完成我的“圣旨”,可买回来的却是红薯,还是生的?我没好气地问爸爸:“”你知不知道冰淇淋长什么样啊?爸爸点了点头,我又问:“就这样?”我摇了摇红薯,爸爸的脸刷一下红了,我又问爸爸:“今天电影好看吗?”“啥电影,我没看!”“就是前十分钟看的鬼电影。”爸爸耸耸肩膀。呼,这健忘的,他敢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在我们生活中,冒出了一个新词,叫做健忘症。到底,健忘是好还是坏呢?

甲方:健忘是短处,我们常常记着要关门,可是和妈妈说了一句话,又忘了。

乙方:我觉得健忘是好处,像我老哥,他昨天失恋了,哭了一个晚上都睡了一觉,起来全忘了,问他也不知道说什么。

甲方:照你这么说,中了100万奖金,一觉睡醒全忘了呗。

乙方:不,健忘是对于一种负面情绪,像中这种事不可能忘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