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压力为话题的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31 10:01:47

以压力为话题的作文

以压力为话题的作文篇1

【关键词】话题作文;拟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话题作文是一种崭新的作文形式,它是用一个“话题”来引出内容广泛,形式自由,带有自己创见,带有自己思想与情感特点的作文。话题作文给学生以很大的写作空间,但这绝不意味写作时没有限制,能否紧扣话题,是话题作文成败的关键之一。面对话题,我们又应该如何入手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给学生从以下几方面作了归纳。

一、看导语

考生要想准确审题,顺利写作,一定要认真阅读导语(提示语)中的材料,读懂它们。这对确定合适的切入口非常重要,是构思的关键。导语不仅在内容上有提示,往往对写作角度也有暗示。如,2002年山西太原中考试题的引文“世事公平不公平,衡量的砝码是人心。我们曾经历过公平与不公平,我们也曾公平或不公平地对待过别人……”题目要求同学们用“公平”为话题作文,不少同学不假思索,大都写的是自己经历不公平遭遇。少数细心的考生则审题仔细,抓住“不公平地对待别人”这一句子,选择了与众不同的角度。同等情况下,这类文章评分往往偏高。

二、析话题

话题作文的内容虽是相当宽松的,降低了审题立意的难度,但并非是没有限制的,并非不要审题。实际上《课程标准》中已明确要求作文要“符合题意”,也就是符合“有关材料” “话题” “注意”三个部分的要求。那种置材料不顾,另立话题,节外生枝的做法,肯定被视为“跑题”,作文肯定得不到高分。

如何寻找、确立合适的切入口则是关键,我们首先要认真地研读和分析有关文字材料,调动思维,适当地将话题限制,使之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如:2001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的话题是“压力”,对“压力”通过限制,可以分解出若干个“小话题”:(1)学习的压力(2)父母、亲友、老师、社会的压力(3)新世纪给我的压力(4)生活中的压力(5)动物之间生存竞争的压力(6)新科技带来的压力(7)欢迎压力(8)拒绝压力(9)压力变动力(10)压力利弊谈……这些“小话题”的产生过程,既是思维活动的过程,也是对我们在作文审题方面是否具有敏捷性、变通性、准确性、深刻性的检验。这一步实际上是针对话题作文宽泛的特点,要求考生采取化大为小,大题小作的切入技巧,不至于行文时空洞无物或“隔靴搔痒”了。

三、定文体

考试要求,作文问题不限,不要以为“文体不限”就是“不要文体”,确定文章体裁也是写好话题作文的重要方面,不限文体不是不要文体,而是要确定用自己擅长的文体写作,写什么文体就是什么文体。所以在写作时,一定要根据所选素材和表达的需要,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一种文体,然后按这一文体的有关要求写作。

四、选形式

话题作文中,形式是否新颖,对作文取高分也起一定的作用。在作文中 ,可以写不同体裁的文章,如书信、日记、寓言、童话、相声、戏剧小品等。说明文,用第一人称的拟人手法较为生动;记叙文可以采用小标题;议论文可以从一种较新的角度去思考,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话题作文一般不限制体裁,这样就为同学们选取更为恰切的文章形式提供了方便,所以在写文章时,我们可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及文章的选材采用与众不同的形式。

五、拟标题

俗话说 “看文先看题”“题好一半文”,可见题好是何等重要。自拟标题其实也是对学生拟题能力的一种考查,有的考生将“话题”作为标题,实乃下策。作文拟题一般有几种方法呢?

(1)在话题前、后或同时加上适当的词。

如《我第一次上网》《“网”事如风》

(2)不用话题中的词语,但是拟题与话题有深刻的联系。

如《救救孩子》(反映中学生沉迷网吧的现状)

《月光下,一只孤独的老虎》(反映环境保护的重要)

(3)巧用电影电视、名文名著、古诗古词、歌曲等为题名。

如《因为有了你》《一往情深》《不能没有你》《同桌的你》

《对我,你是最危险的存在》( 台湾杜国清诗名)就可以当作话题“朋友”的题目。

如《你是幸福的,我是快乐的》《你在他乡还好吗?》《我祈祷》《好人一生平安》《只要你过的比我好》之类来给“祝福”为题。你若借助这些“名题”至善发挥,那么你的文章将会蓬荜生辉,光芒四射。

俗语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牢扣话题,拟好标题,这对于增强全文的魅力,突出全文的主旨和线索都有很大作用。总而言之,体现凝练、新、美特色的标题,会让阅卷老师对你的文章一见钟情的。

六、立主旨

话题作文运思到此,就无异于命题作文了。多向思维,大胆创新,展示个性就可以写好话题作文。新,是见解新颖、深刻、走出平庸。它有两个含义:

(1)角度新,从别人未涉及或少涉及的领域去写。

以压力为话题的作文篇2

【关键词】优生 心理健康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29-02

心理问题在当今中学生群体中日益凸显,不知何时已成为班主任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但往往关注更多的是外在表现较为明显的差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优生通常是指那些学习成绩优异,又遵守校规校纪的学生,常表现为最听话,积极上进,所以也是老师最放心的对象,班主任工作中最容易忽视的群体。殊不知,在这个群体中,他们压抑的太多。展现给外人的是坚强的一面。因为他们的光环,所以在他们遇到困惑时羞于向父母、老师、同学求助,而只有将这种压力、困惑深深压在心底。

1.案例呈现

伦一直是班上的优生,成绩优异,工作能力强。学习、工作一直默默无闻,最让老师放心了。可最近从一次月考考了年级第一名后就一路下滑,可从学习品质和历来考试记录分析,应该是偶尔的波动,属正常现象,一段时间后应该可以恢复状态的。所以,每次有下滑的情况,我找他谈话都显得很轻松自在,鼓励她,老师相信你波动是正常的,下次考试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的。可下次还是下滑,所以我又反思是否是自身压力大了。我也就不再做过多的鼓励,说不定反而会增加压力。连续三次下滑后的一次期末考试的前几天,伦的妈妈突然打来电话,说她在家里哭了一天,说不想参加考试了,叫妈妈为她找个理由请假。一个优生不想参加考试?我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应该找伦好好谈谈了。

伦坐在我对面,已看不出像妈妈描述的在家的任何痕迹,外表显现出来的仍然是平时的沉稳、安静,我打心里佩服这位学生掩饰情绪的能力。

谈话从评价自我开始。

“感觉近期你的状况不是很好?”开门见山,我想直接切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也绕开了由学生回答近期状况如何的避重就轻的谈话。

伦显得迟疑了一下,然后轻轻点了点头。

“你能自我评价一下吗?”我没等她回答,接着问。

“是指哪方面的呢?”她试探着问。

“各方面的。”我说。

伦思考片刻,“不太自信,觉得很糟糕。”

这种回答让我很意外,“感觉你有很多困惑,当你遇到困惑的时候,通常是如何解决的呢?”我接着问。

“有时是找爸爸,有时可以自己调解。”

“那这次找过爸爸吗?”

她点了点头。

“问题解决了吗?”

她又摇了摇头。

“那自己可以解决吗?”

她又摇了摇头,然后眼中突然闪过焦灼的泪花。“我恐惧考试,考试压得我都喘不过气啦?”说完使劲地吐了一口气。

看得出她敞开了心扉,老师做为了她求助的对象。

“以前考试有过吗?”

“有,但不强烈,但最近特别严重。”

“你哭了吗?”我没说是她妈妈告诉我的,我在她面前仅作猜测而已。

“哭了。”

“是因为考试哭的吗?还是有其他原因。”我尝试着问。

经过这种方式,我终于了解到了,她想放弃考试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前两次的失败在心中已产生了阴影,怕看到自己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成绩。第二,在当天,妈妈将她学习情绪不稳定的状态告诉了爸爸,远在他方的爸爸打来电话,说:“我一直以你为骄傲,现在你这种状态让我太失望了。”第三,伦原是住校生,后母亲因为想尽可能照顾她,促进其学习,特意在校外租住来照顾她,她成绩的下滑感觉特别有负疚感,对不起照顾自己的妈妈。

经过一段时间的谈话,伦已产生了一种意识,老师现在能帮助她,建立了信任感。我给她提出了三个建议:第一,今晚回家后,告诉妈妈,我感觉很幸福,因为每天回家有热腾腾的饭菜,有温暖的床睡,并且我告诉她,你这样说妈妈也会很幸福。这叫转移注意力,回家关注点不同,从对妈妈的负疚感转移到对幸福感的体验,心态会平和很多。第二,目标定位的改变,原来只盯住第一,我们这次只考进前一百就行了,这是重新树立信心的重要一步。第三,反思自己哪方面让爸爸失望了,经过我的引导,结论是没有,找回心里的平衡。

后来,伦参加了考试,重新考回了年级前50名的位置。她妈妈打来电话,说又看到了以前的伦。

2.分析与思考

到这个时候,情况已经基本清楚,伦的一句话“其实我很脆弱”让我陷入深深的反思中,优生并不像我们外表看到的那样坚强,他们没受过“挫”,以至于他们“伤”不起,但人生的挫折是难免的,做为教育工作者,清楚地认识优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培养优生的抗挫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那那些因素导致了优生的心理问题的呢?

第一,家庭、学校忽视了对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老师总认为优生是很听话的学生,学习自觉、成绩优异,不可能出现什么大问题,所以平时给予优生更多的是表扬,偶尔出现问题家长、老师也认为无关紧要,所以有一句话叫“一好遮百丑”,形容优生的教育问题很是贴切。殊不知,这种学生由于从小就习惯于表扬,一旦遇到批评或挫折,就不知如何是好,往往更容易出事,甚至出大事。

第二,单一的评价机制是优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诱因。学生的压力往往来源于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而初中生来自学业方面的压力感是中学生心理不良的关键诱因,考试成绩、频繁的排名,学生在一次次希望、失望中挣扎,由于优生家长、学校甚至本人对成绩的期望较高,一旦成绩不如意,而又无法获得其他成就感时,优生往往无法承受,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优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成为了社会的普遍现象,关注优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迫在眉睫的问题。基于上面的原因,我认为应采取如下对策:

首先,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不但要重视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要重视优秀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专刊、讲座咨询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定期、不定期对优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其次,教育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者是说教者,被教育者是倾听者、执行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存在一道厚厚的隔离带。现代教育方式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要平等、民主、和谐。而要做到这一点,教育者就要放下架子,学会交流,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增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建立以相互交往为基本形式的关系。

以压力为话题的作文篇3

压缩语段,正如去除山上的杂草甚至树木、泥土,直至露出嶙峋的山骨;扩展语句,就像给山石填上泥土,种上树木、花草。又如胖人想要瘦身,瘦人想要增肥,但是不管是瘦身还是增肥,都非一夕之功。但是,同学们在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训练中,一定要做到“瘦身增肥,随意而为”。

【知识汇总】

扩展语句:将结构简单、内容贫乏、表达意欠明确,表达欠具体,描述欠生动的语句扩充得丰富、充实、鲜明、形象起来。它或者是把一组词语扩展成一句话或者是一段话;或者是把一句话的意思加以扩充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如何选择,视需要而定,视语境而定,视要求而定。

压缩语段:这一考点的要求是,将所给出的一段话压缩成一句话,有时甚至是提炼出几个关键词。现代文阅读能力中的“概括信息”“筛选提取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等能力都与此有关。

【考查方式】

1. 扩展语句:

“扩展语句”的命题形式主要有:① 依照给定词语,连词扩充成句;② 给出话题,丰富式;或给出概括句,展开式;③ 给出主干,扩写式;④ 给出语句,续写或补写式;⑤ 依照情境要求,拟写广告词、标语、宣传口号、过渡语等。

2. 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常考题型主要有:① 整合提供的信息给概念下定义;② 概括语段的内容要点;③ 填充式概括(含总起句、总结句、评价句、过渡句等);④ 新闻概写(含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标题、拟写导语、拟写结束语);⑤ 提取关键词;⑥ 图文转换。⑦ 用平实性语言概括文艺性文段。这类试题常常选自新近媒体上的文段,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比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精到的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在命题上,压缩语段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项能力,也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考查的一项重点。

【例题讲解】

例1 (2012·南京一模)阅读下面文字,概括“巨蟒”发电过程的三个主要环节,每个环节不超过6个字。

一根取名“巨蟒”的巨大橡胶管能为低成本海浪发电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巨蟒”两端密封,里面装满水。将“巨蟒”固定在海面以下,一端朝海浪袭来的方向。海浪拍打到“巨蟒”一端使之受挤压,管子内部就形成激突波(即内部压力波)。激突波在管内传动,而海浪则在管外以同速流动,这样就对管子形成了越来越大的挤压,于是激突波也越来越大。随之,激突波使得固定在“巨蟒”另一端的涡轮启动,于是电能产生,并通过一根电缆传送到海岸上。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同学们出错的情况主要表现在把“固定巨蟒”列入答案。犯此类错误的原因是对题干要求不明确。题干要求概括“发电过程”的环节,而“固定巨蟒”是设施设置的过程,而不是发电过程。

答案 形成激突波;激突波传动;启动涡轮

例2 (2012·南通期末调研)下面是一段介绍微信的文字,请概括其四个方面的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新型手机聊天软件。它可以通过网络传送语音、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并且支持iPhone、Android、S60等不同平台的手机之间相互收发消息。用户可以同时与最多10个好友进行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聊天。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微信交流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 1M流量可发约1000条文字信息、1000秒语音信息以及约1分钟的视频信息。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实践中同学们出错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答案第一条的错误反映出同学们对文段理解不到位以及在生活中寻求印证的能力比较弱,具体错误表现是把答案第一条错写成“信息形式多样”或“多种形式信息”,其中“多种形式信息”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语是名词“信息”,根本不可能成为对“特点”的回答;“信息形式多样”虽然可以对应“特点”的提问,但却忽略了文段中“微信是……一款……软件”这句话,软件本身怎么会“形式多样”呢?二是后面几条语言组织存在问题。此题的特点在于不能直接从文段中提取词语作答,所以对很多同学组织语言的能力是一种挑战。

答案 ①传送多样信息; ②跨平台(沟通);③支持群聊(或“可群聊”);④节省资费(或“节省流量”)

例3 (2012·江苏高考卷)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 25 个字。

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

解析 题干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重要词语是“平实的语言”“深层含义”。“平实的语言”是针对老园艺师话中的拟人手法说的,“深层含义”的理解要弄明白以人作类比的手法。说人的目的是为了说树。

答案 树也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人类应该善待自然。

【方法归纳】

扩展语句具体方法:

1. 想象创造法

在给出的句子主干或者词语的基础上,根据情境要求,发挥合理的想象,加以丰富拓展的方法。

2. 添枝加叶法

给句子主干分别添加修饰性或限制性的词语(定语、状语、补语),使之形象丰富。

3. 应用修辞法

根据原句,应用修辞格,使语言更趋完美。

压缩语段具体方法:

1. 拟新闻标题、导语、一句话新闻

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

①对消息标题的写作要审清要求,通常应为一句话,也有时会要求使用两个对偶句,要有极强的概括性,包含的最重要的信息是所给语言材料的陈述主体和事件。

以压力为话题的作文篇4

一、叙事者身份分析

整个故事全由“我”来讲述。这样,“我”的身份就变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以第一人称(I) 的“限知视角”对周遭事物观察评论。作为女权运动的力作,“我”或“以我来看”的频繁出现旨在表现作家的追求自由、平等的新女性形象。但却无法回避观点偏激的问题。于是,“她”(one) 这一被称为“全知视角”第三人称填补了这项空白。此篇开头部分以两种人称的交替使用开始:

“你看, 他(约翰) 不相信我(I)生病了。”

“那么一个人(one) 能干什么呢? ”

“如果一个人(one)的丈夫是一个有权威的外科医生, 向亲戚朋友保证说这个人(one)没事。这个人(one)能怎么样呢? ”

“以我个人来看(Personally), 我不同意他们的想法(建议我病好后再开始工作) 。”

“我(Personally)个人认为, 快乐的工作, 感受兴奋与变化会对我的身体有好处。”

“但一个人(one)能怎么办呢? ”

“我(I)才不要理会他们呢! 我要写一会儿。”

女主人公说:“我病了。”在议论时却说:“一个人(one)能干什么呢? ”“如果一个人(one)的丈夫是一个有权威的外科医生, 向亲戚朋友保证说这个人(one)没事。这个人(one)能怎么样呢?”在作者看来,我的问题成了不确定的任何女人的问题,我的痛苦即所有女性的痛苦。这番问答虽设置了不同人称以对话形式展开,但话语权一直掌握在“我”手中。“我”的问题=“女性”的问题,中产阶级女权主义者的“女性经验”=“女性”的经验。由此可见,白人中产阶级妇女已将这种以偏概全、主观建构的殖民主义的思想深深地刻在自己的脑海里,表面上为所有女性鸣不平,实际上主观地将东、西两方的差距愈拉愈大,造成对立。

“吉尔曼的《黄色的墙纸》(The Yellow Wallpaper)中,叙述着采用一种间接性的复杂的语言,而她的话显然只是针对某某日记中那些“不会说话的纸片”而言的”。女主人公的声音压盖了所有的声音,事实上,作家并没有打算让别人说话。而是建构了一个张牙舞爪、阴森恐怖的“无言者”。这个露骨又生动的形象表现的是“分裂中的女性”形象,其目的是取得权威。

二、福柯权力话语理论

小说批判了男性对女性的文化压迫,揭露了男性对女性话语权的剥夺,倡导女性写作,提出了建立女性话语和争夺话语权的重大课题。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高涨,夫权有时也不得不戴上一副假惺惺的,温情脉脉的面纱,但这种压迫女性的方式也决逃不过吉尔曼的火眼金睛。吉尔曼在小说中写到,丈夫口口声声称呼他的妻子为“小宝贝”、“亲爱的”、“可爱的小天鹅”,不让她做任何事情,更主要的是,不允许她思考和写作。乍一看来,这样的生活不也挺舒服的吗?实则不然。试想,没有思想、没有自由的生活还能叫生活吗?一个思想活跃的女性,被剥夺了思考的权利,又处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令人窒息的环境中,除了发疯,还能有别的什么出路?这种剥夺女性思考权、进而把女性降低为对象性的存在的压迫方式,实际上属于文化压迫。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写作,在女权主义运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小说中的“我”认为“写作能减轻我的思想负担,使我得以休养,恢复精神”,写作能“说出我的感觉和思想,这是一种解脱和消遣”,所以,她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偷偷摸摸地进行写作;当约翰回来时,她就把写的东起来;在约翰的妹妹代替约翰对她进行监督、不允许她写作时,她想方设法把妹妹打发出去,求得一个写作的空间。她所进行的写作,实际上是女性试图建立话语权,建立自我,言说自己的行动。福柯认为,话语就是权力,权力与话语不可分割。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所有权力都是通过话语来实现的,掌握话语也就意味着掌握了说话的权力。所以,女权主义批评家特别强调女性写作和女性话语权。

伍尔芙号召广大妇女创造女性话语,建立自我,反抗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写作为妇女锻造了反对理念的武器,使她们不仅可以浮出历史的地表,而且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开创未来。正因为写作(话语权)是如此重要,所以女权主义者特别注重女性写作,而男性也千方百计剥夺女性话语权,禁止女性写作。而吉尔曼能在1892年提出女性写作和建立女性话语权的问题,实在难能可贵。称她为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是恰如其分的;对于这一称号,她当之无愧。

参考文献:

[1]Encyclopedia America. Vol. 6 Americana Corporat-ion 1966.

[2]The Yellow Wallpaper by Charlotte Perkins Gilman Afterword by Elaine R. Hedges。

[3]施:《英语世界中的女性解构》,九州出版社,2004。

以压力为话题的作文篇5

女性话语的范畴有一个潜在的前提,即男性话语,因而一切谈论女性话语的问题都绕不开男权中心主义。这里,话语一词除通常认为的言语形式之外,重要的是人类生活中的一切规范形式。例如福柯的权力话语,萨义德的东方后殖民话语理论都是从一切生活中的规范形式入手。我们分析中国传播中的女性话语,也是除言语之外重点立足在她们生活中的规范形式,是从文化、历史、人类学等深层心理因素去探索问题的症结。

一般说来,中国当代传播中的女性话语常出现的几个问题为:误读、偏移、取悦等现象,即便当代中国有一批女权主义运动,她们也未必能真正正确地解决女权问题。这并不在于中国男权如何强大,而在于女性视觉中对这一问题的立论偏颇,认识上的误置。本文想拟就几个问题作出粗浅的探索。

二.传播中的女性话语研究,本文想分虚构与非虚构两组进行。非虚构性的是指新闻报道、娱乐业、广告等传播中的女性状况;虚构性的则指文学作品、影视文化、绘画设计等与创作相关的传播形式中的女性形象。

虚构与非虚构已构成传播媒介中女性的全部语境,也是中国女权全部的直接现实。因为中国还没有以女权为中心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所以无法从运动、事件等概念谈中国的女性话语,这也许是中国女权就其自身的一个局限。同时在中国也没有像西方的波伏娃、伍尔芙、克里丝蒂娃那样强有力的女性形象;文学作品中也没有具国际影响的女权形象,例如易卜生的娜拉,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因这些严重缺失,使我们谈女性话语显得异常困难,这种无直接实例,又无参照序列的讨论便会显得空洞,力量不足,但它显示了问题,即伪女性话语,或伪女权运动。

我们习惯性的说法是在男权中心主义的现实世界中,女权主义运动认定的标志是女性居于什么位置,从位置而定女权。女人在何种程度上从男权藩篱中解放出来取代男权的中心位置,以此认定女性话语的本质,这是一种以女性为主要视角的阅读中的误读。最简单的例子是我们不能说武则天、慈禧时代就是中国的女权时代。

另一种误读便是我们针对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女权,来指认凡谈女权便强调女性生活形态的解放,例如认为性开放,生活方式上女性要抽烟、喝酒、吸毒、放浪形骸便是女性解放。女大款能养一个小白脸儿为女人的中心位置,男人成为附庸就是女性解放。

这两种误读极大地妨碍了中国女权。

在新闻报道中,关于中国女性的报道低于男性,女性作者及照片也都少于男性②,据1996年3月首都女性新闻工作者协会所属的妇女媒介监测网络对首都8家中央级大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法制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的要闻版监测结果发现:在要闻版报道的主要新闻人物中男性占83%,女性仅占17%;在新闻照片拍摄的主要新闻人物中,男性占71%,女性占29%。8家报纸的女记者在要闻版上发稿的比例以《中国日报》最高,占26%。8家报纸要闻版有关妇女的报道,以《工人日报》为多,占19%③。这自然可以推测女性话语在中国受到抑制。可是我们看美国1992年20家报纸头版内容分析结果,提及女性的报道为13%,有女性出现的照片为32%,女记者署名的文章为34%④。再看久有女权主义运动传统并富有成果的北欧社会,今天女性仍是新闻报道中被轻视的对象,妇女在传媒中的作用也受到很多限制,女记者通常被派去采访有关家庭、健康、儿童、艺术、教育、消费等“软新闻”报道;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记者也多为男性,并且妇女在传媒的领导阶层的地位也相对较低。北欧传播研究者们将此称之为“媒介压抑妇女现象”⑤。

上述新闻媒介中有关女性位置的状况,反映了当代中西方社会,女性仍处于与男性不平等地位的社会现实。当然位置在中国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要从实质上进行分析。据笔者所知,在官方报刊系统中,传播的主管者是经常有意识地突出提高女性话语的比例,但在统计学显示的结果却是抑制比例。前几年报刊中对军嫂韩素云的报道,对北京公交车李素丽的报道可谓连篇累牍,而且在政治生活中尽量提高他们的位置,如被选为人大代表或劳模。在中国政界女部长也不算少。但这一切都没有显示女性话语在其位置上发挥的独特作用,意即女性在其位置而不具有实质意义。也就是说中国女性话语占据的位置只是功能性的,她只作为男权中的一个循环节,这引来我们根本的思索,女性如果要从附属的地位成为主导,决定性的是解决女性自身的问题。

首先应从作为男性的附属中解放出来,她们应该是个性解放的、不受任何束缚的、开放的女性形象,这时的女性话语有自己的策略、特色、作用。其次,女性话语要有独立精神,成为一个运作系统,以体现女性话语的权力力量。最后女性话语还应该成为一个反思批判的形象。这是因为男权历史太久远太牢固,她始终要保持警觉,具有先锋者的批判姿态,简言之,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

现实中的娱乐业和广告业的女性话语则更糟一些。在这两个系统中女性无疑是占主导地位的,她们独领,从位置上说女性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但我们深入分析个中的奥秘便会发现些问题。在娱乐业和广告中,它的动力系统最根本的是金钱,这里玩的是一个获取与付出的游戏,女性用自身的优势换取的不是独立、反叛、解放,而是一种巨额的经济报酬。一个走红女星的一次出场费可高达数十万。各种性质的通俗演出,纯商业性的或公共关系性的,诸如庆典、推销公司形象等,没有女星,尤其是走红女星的出场,似乎票房价值和赞助金额就要被打折扣。近年来在林林总总的广告中也大量地选择美女作为诱惑视觉的工具。我们的娱乐业和广告业虽是女性为主导,而幕后潜在的心理因素却是男性中心视觉。娱乐取悦谁?以女性为取悦对象的是男性,广告中的美女诱惑的也是男性,这是从男性口袋里把钱掏出来的策略,这里便看出形式上的女性主导而实质上则是女性悲剧。

非虚构的传播中的女性话语,是直接透视社会现实中女性境遇的最好实例。问题是这些现象的形成机制,当然首当其冲的与男性社会有关,与整个社会现存体制有关,更多的也许我们还看到女性本身的局限。

在非虚构性语境中,女性话语的权力重要的不是位置问题,在中国歧视妇女的现象比例并不一定高于当下某些家庭或机构中女人说了算男性反而退居其后的现象。男女同工同酬在中国也是解决得比较好,问题还是一个女性独立意识的解决、自由奋斗精神的缺失,还是一个深层的文化问题。

三.在虚构语境中女性话语危机似乎更加严重。

这里以两部影视剧为例:一部是北京80年代轰动一时的《渴望》,其收视率达到97%,其间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女性形象是刘慧芳;另一部是90年代影响很大的广东沿海的《情满珠江》,也是部大众与评论界交口称颂的精品,其间最重要的女主人公形象是淑贞。这一南一北,一个在北京古老的四合院,一个在改革开放的前沿,一部80年代,一部90年代。

慧芳和淑贞两个形象颇能揭示中国女性话语更深层的心理和文化历史含量。刘慧芳是平民文化的象征,其形象特点是秀外慧中,人情醇厚,与传统文化理想的女性形象是一致的,即贤惠。她在丈夫、公婆、邻里之间都处理得游刃有余,她处理问题的结果带来的话语环境是安顺、祥和。可以说《渴望》以忍让、宽容、自我牺牲和奉献的传统女性话语完成了“安定团结”新时期特定的社会政治主题。

《情满珠江》中淑贞的形象或许更意味深长一些。她当知青时被人,带上了浓厚的心理阴影。她要取得男权社会的一种认定,因而在丈夫、婆婆、小姑、邻里中显示一种贤惠形象。即使丈夫最后离开了她,她对丈夫的离异无怨无悔,贤惠依然,且独立抚育孩子;更甚者多次替丈夫解围,承担更大的压力。她在走上了女强人的道路后,还是摆脱不了人情礼仪的认定和束缚,致使四面八方各种势力的代表人物最后都称颂她,完成了一个忍辱负重的贤惠女性形象。

这两个形象的精神内核不是偶然的一种巧合,它明确地反映了中国男权视觉中对女性形象的一种期待,一种理想构造。如儒家传统文化对妇女的规范:三从四德(“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⑥,即要求妇女屈从男权,谨守取悦于男子的品德、辞令、仪态和手艺。因而传统文化中最重女性的是贤惠这一核心概念,这是男权意识的一种历史性构造。问题的关键是女性以把自己完成这种文化塑造作为己任。时下可证的例子是在大多数女性受众中,依然不喜欢有个性的所谓,或风风火火的女强人。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女性愿意接受男性的辖制而不喜欢女性的压制。这便透视出一个深层的问题。

无可否认,几千年来,在中国是男权中心主义占统治地位,当下语境也是如此,这可以从

所有的传播媒介中获得一个较为清晰的比例,相对的女性话语是受压制的。

研究女性话语可以说是个结构性话题,即在二元关系中定位。有研究者在分析《简·爱》时,便是从家庭和反家庭的对立关系中提出一个图解。罗彻斯特有一个合法家庭,而罗与简要从对立的反家庭状态相互征服推进情节,然后简争取进到合法家庭的集团中。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点,即转换性话语领域。

刘慧芳由平民进入高干知识分子家庭,淑贞由一个小媳妇到一家合资股份集团公司经理,开始她们都是被动语境,慢慢为合法化而奋斗。她们有一套特殊的话语策略,那就是传统文化的忍让、贤惠策略。渐渐地她们在话语领域的地位发生变化,最后移位于话语中心。这一系列过程便是转换性的,其转换机制就是一套话语策略。如果女性有意识地使用转换性话语领域,我们则认为中国女权有了良好的开始,而偏偏从虚构性语境中我们看到这种转换更多的是外力给予,而不是女人内心追追逼逼的自主愿望,因为这样女人便构不成贤惠了。

这里要揭示的是一个深层而深刻的文化心理现象。那就是说,女性话语中心不是在明确的反男权的意识下获得的,而是女性使用的另一套话语策略,是用迂回而取悦的方式得到男权的认可而获得有限的位置。也就是说,她反对男权又离不开男权,最终完成了转换性话语领域的权力之后,依然是取悦男权的。这就是女性话语中的后殖民现象,这种后殖民现象的依附现象又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形象的构造是完全一致的。

在虚构和非虚构的传播中东方和西方似乎差异较大。如前所述,北欧研究者发现新闻报道中的女性话语是受压抑被歧视的,美国的资料也显示了这一点。而在欧洲和美国的影视中女性形象多是独立的,开放自强的。这表明西方社会现实传播主要是男性视角。那些虚构性的女性形象既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但又反映了当今时代妇女社会生活的变迁和社会影响,也多少反映了时代的审美特征和趋势。而在中国,虚构和非虚构语境中女性话语基本上是同步的,观念、行为、形象方式等都保持同一性。可见,与西方相比,中国虚构性传播中女性话语压抑更严重一些,似乎绝对地显示为一种男性视觉。

四.在传播中女性话语的受压抑,一般而言是因为男权中心主义的结果,如果结论如此简单,那我们只要打倒男权便可以使女性话语得到独立解放。要完成这种打倒只要实行政治权力的颠覆便可以了。事实并非如此。英国是女王伊丽莎白为象征,晚清是慈禧的专制,仅女人掌权,并不能解决女性话语的自由独立,这里面包含很深的文化因由。

在当下的中国,一般地说来男性不能公开地压制、虐待女性,这样公开地歧视女性不仅将遭到女性的强烈反抗,男性也会有很激烈的反对行为,道义声援将不用说。既然这样,为什么女性话语还处于压抑状态呢?这就是文化的因素了。以普通的女性命名为例,从非虚构传播与现实中,我们都可以罗列一串,如:淑、惠、珍、花、贤、美、佳、丽、艳等等,这都是从男性视角对女性的构造,因而离不开贤惠形象,或取悦于男性的心理,追寻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则是夫为妻纲的结果。这种命名权来自男性而文化历史积淀久远,女性便习惯了这种香软温柔的名称,主动接受贤惠(心理意识)而拒绝那种刚强勇猛的名字符号,这种主动认同接受的心理便是一种殖民的心态。

再如女性的一些行为与道德准则,女性的羞耻感也是从男权意识出发的。传统文化心理中认为女性是红颜祸水,守节乃是传统女性道德之首,因此女性在历史积淀中对失节等性话语通常表示极大的抗拒。《情满珠江》中的淑贞青年时代遭一直成为她沉重的心理负担,一度都认定自己终生不嫁。无论在虚构作品和现实生活中都把那种红杏出墙的现象视为不道德。显而易见,这种文化传统对中国女性话语影响至深,甚至比政治、经济、军事上对女性影响的力量还大。要害的文化因素一般比较隐蔽,因而女性要克服来自文化的局限难度更大。我们可以把文化的因素视为一种特别的力量,个人人格的塑造、自我意识的觉醒都要重视文化的力量。有一种说法:文化不是一种力量,不是造成社会事件、行为、制度或过程的原因,它是一种这些社会现象可以在其中得到清晰描述,即深描的描脉。⑦针对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变革,文化或许不是一种直接的动力。如果我们从潜在的心理因素,人格渐成因素,价值观思想体系而言,文化的确是一种隐在的力量。文化在左右人们的行为方式时,构成行为动因,促成话语论争,应该视为一种力量。只不过它的表现方式不同于政治军事斗争的直接冲突罢了。在女性话语的发散过程中,我们一点也不能忽视这些文化因素。

①[美]卡勒著:《论解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4页

②陈崇山:《妇女媒介检测网络在行动》,载《新闻记者》1998年第5期

③④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全国主要报纸有关女性报道的内容分析报告》,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年第2期

⑤杨端明:《北欧传播研究中的女性主义视角》,载《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3期

以压力为话题的作文篇6

关键词:教学对话 有效提问

巴西教育家弗莱雷曾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对话是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要使对话有成效,提问是关键。”教师精心设计的、充满思想的问题可以推进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的想象,不仅让学生体会到表达自己的成功感,也对自己的思维予以反思。有效的提问以及即时的应对、反馈是对话教学的生长点。

那么,如何实现科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促成课堂的有效对话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粗浅认识:

一、联系生活的“趣问”,有助对话参与度

现实生活世界是师生共同生活的世界,其中蕴藏了无限教育资源。一旦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相结合,学生就会感受到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这自然也就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如果问题的情境建立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之上,那么就能使他们以愉快的心情探索问题的答案,激发思维的灵活性,直至问题的最终解决。因此,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自然成了对话教学课堂设计的核心理念之一。

在复习《压力与压强》时,某位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父亲带着儿子去海边玩,沙滩上留下了一深一浅两对脚印。请问父亲的脚印深,还是儿子的脚印深,为什么?学生的回答非常积极“父亲的脚印深,因为父亲比儿子重”“也许儿子的脚比较小,因此也有可能是儿子的脚印深”“我认为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因为压强是由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共同决定的”……“那么当两个变量对物理量都有影响时,我们该如何研究

问题?”

这位老师借助于脚印的深浅(生活中熟悉但平时又没有仔细研究过的)问题,不仅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在积极思考中体会知识的有趣和有用,还自然而然地引发学生用控制变量的思想来研究问题,显示了较高的科学素养。

二、循序渐进的“精问”,提高对话的效度

“精”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问题精要恰当,避免繁杂琐碎,做到精益求精,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仅本身要经得起推敲,同时还得强调组合的最优化,就是问题与问题之间有联系、有层次,力争使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

《电路图》这节课,概念特别多、知识点比较散,用讲授法学习让人感觉学习很枯燥。笔者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以问题组的形式确定了三个中心问题:“给你一个小灯泡,要将它亮起来最少需要哪些器材?”“你有什么办法让亮着的小灯泡不亮?”“如果想让两个灯泡同时发光,该如何设计电路?”并以此为框架,围绕每一个中心问题进行问题组的构建。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笔者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先后顺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最后接触问题的核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建构成网状的知识系统。三个中心问题看似独立,实则环环相扣,自成一体。学生置身于这样的问题情境中,不仅激发了思维,建构了网状的知识系统,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质疑能力。

三、角度别致的“巧问”,推进对话流畅度

“巧问”就是要准确选择问点。所谓问点,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的切入点。笔者以为,教师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生思维的障碍处、易错处、教材知识的重点难点处提出问题。

在学习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的知识时,某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电风扇对着人扇,人会感到凉爽,让电扇对着温度计扇,温度计的示数会下降吗?”生A:“温度会下降。”“你是怎么想的呢?”生A:“温度计相当于人,电扇给人带来凉爽,同样也会给温度计降温”。师生共同实验发现:温度计示数并没有下降,排除了电扇给人带来冷风降温的说法。这时老师请学生把温度计在酒精中蘸一下,重做上述实验,学生惊奇地发现温度计示数明显下降了。老师顺势提出:“比较前后两次实验的结果,温度计降温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你能解释人扇电扇,人会感到凉爽的原因吗?”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每位学生都体验过“电扇吹人使人感到凉爽”的事实,但往往只看到问题的表象,错误地认为是电扇给人带来了冷风。笔者巧妙地创设了实验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问题,澄清认识,完成知识的建构。

四、因势利导的“追问”,挖掘对话的深度

教学对话的提问目的是为了能引导、完善学生的思考。因此我们必须仔细倾听学生的回答,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连续追问,让学生有机会重新考虑和更新他们的初始回答、完善观点、追踪自身思考经历,进而帮助学生理解自己被隐藏在表面观点背后的思想。

在《大气压》这节课中,笔者在演示完“马德堡半球实验”后,问“是谁把这两个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了?”学生答“大气!”老师追问“是球内的大气还是球外的大气?” “为什么抽气前可以轻松地把两半球拉开,而抽气后不能?”“没抽气前球外的大气对两个半球有作用吗?”这样的一些连续追问,学生自己分析得出:“抽气前球内外大气对球都有压力且大小相等,球可以被轻松打开;而抽气后,球内气体变稀薄了,使球内的大气压力小于球外的大气压力,因此两半球被紧紧地压在一起。”

在教学实践中,“马德堡半球实验”看似浅显易懂,其实大部分学生往往只惊奇于实验现象,对实现的实质其实并未真正弄懂。如果老师轻易放过,会使这些学生对学习中的疑点、难点浅尝辄止,从而导致其思维表现出较大的肤浅性。为此,教师应提出恰当的问题,来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使其深入思考。

五、敏锐捕捉的“活问”,注重对话生成度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因而不排除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出现一些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一旦问题出现,这时就要灵活地根据教学活动中的情况,当场设计出一些提问,以调整和改善教与学的活动。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有错误是正常情况,教师应能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学生的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教师要策略性地调节提问的发展,推动学生参与教学对话。

在《汽化与液化》的第一课时中,某教师请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蒸发的快慢是否与液体的种类有关?汇报交流时,A生:在两个相同的杯子中,分别装满水和酒精,放在相同的环境下,看哪一个先蒸发完。B生:把两种液体分别滴在玻璃片上,控制温度、液体表面积、空气流速等相等,观察哪种液体先蒸发完。C生:把两种液体用棉签涂到手上,控制其他条件都相同,看哪个先蒸发完。

根据当时的情景,这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请你提出自己反驳对方的意见,或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方案的优点?”这样的提问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建构高质量的回答,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想法,还促进了教与学的和谐互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以压力为话题的作文篇7

关键词 奴化教育 提问式教育 被压迫者 压迫者

中图分类号:G40-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1.004

From Enslavement Education to Question Education

――Revelation on Reading Paul Freire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YIN Xiaomei, LIU Lu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6)

Abstract Paul Freire in the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promotes "Liberating education" and "question-education", abandons enslavement education, by boat of education carrying people to the other side of freedom, so as to obtain true liberation.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background to be generated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Causes enslavement education to produce and how to ask questions from enslavement education education, so that education liberation, makes humanity more perfect; Finally Inspiration for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Key words enslavement education; question education; oppressed; oppressor

1被压迫者教育学产生的背景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国家掀起了进步运动之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为了获得民族解放、人性解放,各国解放运动迅速蔓延开来。

弗莱雷出生于遭遇经济危机的中产阶级家庭。由于弗莱雷的家庭遭受经济危机,与贫穷家庭没有任何区别,使得他与贫穷家庭的孩子能友好相处。同时,这也使他认识到只有遭受同样窘况的人才能聚在一起寻找新的生存环境。弗莱雷在长时间与底层穷苦人相处的生活经历中发现了“沉默文化”,他逐渐清晰地认识到,教育系统是维护沉默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的作品《被压迫者教育学》由此诞生。

2 奴化教育的成因

2.1 非人性化的存在

人性化问题一直是人类的中心问题。人性化的对立面为非人性化,非人性化不仅体现在压迫者身上,也体现在被压迫者身上。非人性化的存在只会阻碍人性的发展,促使人性权力欲、占有欲的滋生,使被压迫者转变为压迫者。为了获得人性的解放,被压迫者只有依靠自身的能力采取行动与压迫者作斗争,这种斗争不是反过来去压迫原压迫者,而是在为双方寻找人性的过程中,使得双方都获得解放。

如果一个人没有人性,在谋取个人利益时会不择手段,如:压迫、欺凌他人等。没有人性的压迫者通过操纵另一人而获得乐趣,其目的在于把他人转变成物,获得物品的所有权。在获得人性发展之前,教育的发展是异常艰难的,控制学生的思维,迫使学生接受教师所教的内容,对学生的终身持续发展没有任何帮助,甚至会妨碍学生的健康成长。

2.2灌输式教育的存在

自古以来,在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式一直是灌输式讲授。灌输式教育活动的主体包括“一无所知”的学生和“无所不知”的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学生不管是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直接经验,其过程都会显得了无生气。教师作为知识的输出者显得无所不知,相反,学生作为知识的接收者则显得一无所知。教师把知识源源不断地传输给学生,学生只需做个全盘接收知识的学习者即可。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是好教师,学生才能是优秀的学生。

灌输式教育是一种储蓄行为,学生是银行职工,教师是银行储户。教师不是去交流,而是发表公报,让学生耐心地接受、记忆和重复存储材料,这种教育只能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得不到充分发掘。在现实生活中,学生若缺少了主动思考、敢于批判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

3 让教育走向解放的方法

3.1 对话

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接触方式。从本质上讲,对话是一种思想碰撞、灵魂交流的活动。在师生对话中,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人士,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师生双方应该是在相互尊重的关系中进行自由平等的交流。

对话有以下几个基本条件:首先必须具备爱,爱意味着对别人的责任,人只有处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才能积极健康成长。其次,要有恭谦的态度。恭谦的态度并不是在他人面前低人一等,而是与他人相互尊重。对话是被压迫者获得解放的途径,如果对话双方缺乏恭谦的态度,对话就会破裂。再次,对话还需要双方的彼此信任,基本的信任是对话的基础,离开了彼此的信任,对话就无从谈起。然后,希望是对话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有了希望,人才有对话的动力。最后,对话还需要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客观分析,坚持自己独立自主的观点和立场。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应给学生发现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师生应相互理解,最后得出合理的结论。

总之,对话中必须要有爱、恭谦、信任、希望、批判性思维,才能成为真正的对话。因此,我们只有在真正的对话中实现平等的交流,没有平等的交流,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3.2 倡导提问式教育

提问式教育是摒弃奴化教育的手段之一,符合教育的发展方向,与意识的本质,即目的性相呼应。通过对话,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讲解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是学习者,学生也可以成为教师的“教师”,学生与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提问式教育与灌输式教育的特征相反:灌输式教育抵制对话,提问式教育提倡对话;灌输式教育把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提问式教育把学生塑造成独立自主的思想者。总之,提问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以人的历史性为出发点,借鉴历史,反思过去人性的压迫与教育的不公,警示未来教育避免重蹈覆辙。提问式教育的目的是帮助被统治者获得解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提问式教育通过克服权威主义和理智主义,使教师与学生都成为教育过程的主体。提问式教育为教育和人性的发展开启了希望之门。

4 提问式教育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4.1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当学生正式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后,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平等互爱、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成为主要的引导者,而学生对教师的言行往往缺乏批判的勇气,为了改变这样的状态,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朋友关系、伙伴关系。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每一个教师与学生都应当学会对话,使师生在教学中产生心灵与思想的碰撞,真正的教育不是压迫与被压迫,而是师生之间彼此敞开心扉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

4.2 重视人性化教学

对话式教学的精髓在于人文关怀,这启示我们,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在教学中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知识重于道德”,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在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中,教师既重视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的发展,使教育为人性完美的发展而服务。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首先教师应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其次,教师在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身心状态,愉快的心情、健康的体魄是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成效的前提条件。

4.3 创设对话式的教学环境

软环境和硬环境共同构成对话式的教学环境。

软环境主要是在对话中体现的尊重、爱、信任等。这里首先来探讨双方之间的信任互爱。在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应共同建立互爱与信任的教学环境,让爱与信任充满于教学与生活。笔者认为信任是双方在长期接触中给予对方的认同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品质要持有信任的态度,学生对教师的个性品德也要信任。其次,要创设有利于师生对话的环境。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与自由想象的空间,给每位学生提供平等表达的机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回应。

硬环境是指座位安排和班级人数安排。在幼儿园中,桌子是不常用到的工具,幼儿学习通常是在活动中实现的。而小学至高中教育阶段,要不定期地调整每个学生的座位,使每位学生都享有前排与后排座位的机会。在班级人数方面,幼儿园班级合理人数为二十至三十人。人数过多,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难以和每位学生做到充分交流。小学至高中一般为五六十人,学生人数太多会降低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不到保障。因此,合理的班级人数是保障学生学习成效的因素之一。

4.4 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唤醒学生的批判意识,并形成批判态度。教师要允许学生勇于提意见,对话是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平等交流的机会。因此,学生从小要形成批判意识,批判意识会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进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关于创造,弗莱雷认同杜威的见解,认为创造并不在于“卓越”或者“前无仅有”,而在于“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创造能力应在日常生活中开拓视野、善于观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从接受式学习到创造式学习的转变,学生在课堂中不仅仅获得知识,更应该获得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需要学生以积极主动探索的精神去改造世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从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中,可以看出提问式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每一位读者读到《被压迫者教育学》时,都在考虑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本书的出现让读者欣喜,让人性的完美看到了曙光,让教育看到了希望。在笔者看来,真正的教育不是一个人的教育,而是整个民族和整个人类的教育,每一个人都需正视教育。每一位老师都必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对学生充满希望,每一位学生应该尊重老师,与老师敞开心扉地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教育事业才会获得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以压力为话题的作文篇8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发展;职业道德

所谓“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专业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叶澜教授曾指出:“没有教师的发展,难有学生的发展。”当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经称为教师乃至全社会关心的热门话题,对于该问题的研究也是越来越深入。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值得大家关注讨论的话题。以下观点是笔者的浅见。

1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我们通常说一句话:“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教师而言,“育人”和“育己”同样重要,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育己”应先于“育人”,也就是所谓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里面不仅仅包括知识的积累和占有,更应该包括个人修养的提升、师德的培养。当下的一些“缺德”教师的报道常见于各种媒体,幼儿教师“虐童”,小学校长“”,“范跑跑”等等,诸如此类,让大家的视线常常聚焦“师德”这一沉重的概念,加强师德建设这项工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呢?

首先,教师要自觉遵守规范道德。所谓“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当带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修养,积极参与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其次,教师应当培养自己教书育人的良心。人们经常说:“教师是良心活”。的确,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老师在学校的工作情况并不是随时随处有人监督,工作的成果即学生的表现也不是立刻就能显现出来,这就更需要老师做到“慎独”,从内心深处自发自觉地去关心每个学生,教育每个学生,不去计较付出是否与收获对等,只经常提醒自己有没有欺骗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知识和真理的眼睛,有没有回报家长的期待,有没有辜负社会的重托。

再次,教师应当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专家研究表明:决定寿命的因素中,遗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气候因素占7%,而个人生活方式占60%。现代社会中,70%左右的人死于生活方式不当之类的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人类第一杀手。近几年,我们时常能够听到某些老师“过劳死”的噩耗,笔者想,这所谓的“过劳”,心理劳累应该占据大部分比重吧。课务的压力、科研的压力、升学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家庭的压力等等成为当代教师心里的“大山”,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诚然,这些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随着人们的意志而消失。但是,事情的得失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平衡事情的得失。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要一心只教圣贤书,不要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而要经常和同事、家长、学生、家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增进相互间的理解与关爱,学会欣赏别人,通过与人为善达到与己为善。在压力面前放松调节心情,适当释放自己的情绪压力,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应对压力,不要把压抑愤怒积郁在心里,做一个心态健康阳光的人。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这种积极的心态影响学生,让学生们多看到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

2 规划教师学科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在中国的语境中通常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教师专业的发展,另一种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前者把教师职业本身视为专业,因此也就可以把教师专业作为一个独立的术语来解释,它指的是教师职业专业。后者的意思相对宽泛,它不仅指教师职业专业,也包括教师所学所教的学科专业。近几年我们重视教师的学历教育,依照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顺序,把教师的学历标准对应演绎为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审读这种标准,不难发现,它不过是因循“教人一杯水,自己应该有一桶水”的思维路向,主要还是以学科专业知识量的增加为尺度。[1]

当然,学历和知识水平不一定能够划上等号,那些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的老教师未必都是硕士、博士。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中的一些文字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我们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判断小学低年级的教学比高年级的教学容易,而小学教学又没有中学那样难呢?当然,在这样划分时,唯一考虑的是教材内容的难易, 而这只是按照知识本身的标准,而不是按照学生吸收这种知识的难易来考虑的”。“要确定使一个7-9岁的儿童能够掌握算术或语言中的一个基本结构,事实上是否真的比使一个青年吸收一个更加复杂的结构还要容易?”在这个看似平常的问题里,皮亚杰提出了两个标准,一个是教材内容和知识标准,另一个是教学和教育标准。第二个标准指的就是教师专业。实际上,我们需要关注另一种重心与此不同的教师标准,它不以学科专业知识量的增加为尺度,而是以胜任教师职业为目标。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和大学教授,他们不应该有学术地位的差别,有的只是学科专业与教师专业的差别。我们对中小学教师的学科专业或许不必要求太高,但对他们的教师专业的要求,却无论多高都不为过。

教师想要获得专业发展,必须要加强学习,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参加各种培训班、进修学历是个切实可行的途径。老师们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知道了自己缺乏哪些方面的知识以后,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针对性,再到大学校园里“回炉”,聆听大师们的教诲,和大家互相交流经验,这样的学习能够有效提高老师们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除此以外,老师还应当注重从生活中学习,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语言贴近学生话语体系。例如,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如果一个老师去主动了解、熟悉网络语言的话,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再者,教师应当加强科研工作,不要认为科研就是大学教授们的工作,只能在大学里进行。其实不然,做科研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通过发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和热点问题,还可以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性、有序性、规范性,形成富有个性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更好地引导老师们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以压力为话题的作文篇9

压力面试(**)是指面试官有意制造紧张气氛,提出一个出乎意料的问题,让求职者无法回答;或者提出数个问题穷追不舍,步步紧逼,打击求职者的自信心。通过这两种手段来观察求职者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同行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寻找能接受挑战、承担责任、抵抗压力的高素质人才,于是压力面试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招聘中。特别是房产、贸易、咨询、传媒等行业,或者销售、客户服务、公关、外贸等一些工作压力较大、需要经常处理紧急事件或工作强度大的职位,会更多地遭遇压力面试。

化解招数之一:绕开陷阱

面试情景:

一家知名咨询公司招聘咨询顾问,经过几轮对答后,面试官突然表示:“你今天的面试我很不满意,你知道你有哪些回答是不符合我们用人需求的吗?”

原本信心十足的应聘者,听到完全否定的回答,一下子就懵了。尽力回忆面试回答也没发现什么纰漏,于是犹豫了半晌,不知如何回答。

求职一点通:

先否定你的成绩和观点,然后看求职者在被否定的情况下表现出的处理能力,这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压力面试。类似的质疑性问题有很多,如“你认为你刚才的回答正确吗?我觉得似乎不太正确。你为什么那么肯定?”“这就是你的简历吗?明显没有很好地准备和修改,错误百出。”“我觉得你今天的穿着不适合我们公司的文化和要求。”“你不是上海人吧?不会说上海话,你在上海怎样开展工作?”“我对你今天的面试表现非常失望!”等等。遇到这类问题,识破陷阱是关键。

1、保持镇定。求职者不要被突如其来的质问给吓住。只要自己认真面对每个问题,且推理符合逻辑,回答能自圆其说,就应该对自己的判断和回答有信心,保持微笑和镇定。

2、耐心解释。求职者可以把招聘官看作一位难缠的的客户,在坚持自己见解的同时,对他的无理挑剔给予心平气和的解释,要显得有耐心和涵养,尽力表现出一个职业经理人应有的沉着和冷静,而不是激动、失态地据理力争。

3、提出反问。除了解释,求职者也可以提出反问。比如“您觉得我的简历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或“您对我的面试表现失望,请问优秀的面试表现应该是怎样的?”等等。

总之,心态平和、耐心细致、沉稳老练、信心十足、临危不乱是在压力面试时需要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化解招数之二:奋战到底

面试情景:

“你能谈谈你一些失败的职业经历吗?”

在这些经历中,你吸取了怎样的教训?“

“从经历看,你的性格比较抑郁悲观,不适合我们的工作。”

“你的着装颜色是深色系的,给人不太积极、不太阳光的感觉,你的话语中也透露着不自信。”

“你给自己本次面试打多少分?”……

求职一点通:

以压力为话题的作文篇10

如何应对压力面试

压力面试(stress interview)是指面试官有意制造紧张气氛,提出一个出乎意料的问题,让求职者无法回答;或者提出数个问题穷追不舍,步步紧逼,打击求职者的自信心。通过这两种手段来观察求职者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同行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寻找能接受挑战、承担责任、抵抗压力的高素质人才,于是压力面试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招聘中。特别是房产、贸易、咨询、传媒等行业,或者销售、客户服务、公关、外贸等一些工作压力较大、需要经常处理紧急事件或工作强度大的职位,会更多地遭遇压力面试。

化解招数之一:绕开陷阱

面试情景:

一家知名咨询公司招聘咨询顾问,经过几轮对答后,面试官突然表示:“你今天的面试我很不满意,你知道你有哪些回答是不符合我们用人需求的吗 ”

原本信心十足的应聘者,听到完全否定的回答,一下子就懵了。尽力回忆面试回答也没发现什么纰漏,于是犹豫了半晌,不知如何回答。【您现在阅读的文章来自“中国人才指南网”,请记住我们的永久域名: 】

求职一点通:

先否定你的成绩和观点,然后看求职者在被否定的情况下表现出的处理能力,这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压力面试。类似的质疑性问题有很多,如“你认为你刚才的回答正确吗 我觉得似乎不太正确。你为什么那么肯定 ”“这就是你的简历吗 明显没有很好地准备和修改,错误百出。”“我觉得你今天的穿着不适合我们公司的文化和要求。”“你不是上海人吧 不会说上海话,你在上海怎样开展工作 ”“我对你今天的面试表现非常失望!”等等。遇到这类问题,识破陷阱是关键。

1、保持镇定。求职者不要被突如其来的质问给吓住。只要自己认真面对每个问题,且推理符合逻辑,回答能自圆其说,就应该对自己的判断和回答有信心,保持微笑和镇定。

2、耐心解释。求职者可以把招聘官看作一位难缠的的客户,在坚持自己见解的同时,对他的无理挑剔给予心平气和的解释,要显得有耐心和涵养,尽力表现出一个职业经理人应有的沉着和冷静,而不是激动、失态地据理力争。

3、提出反问。除了解释,求职者也可以提出反问。比如“您觉得我的简历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或“您对我的面试表现失望,请问优秀的面试表现应该是怎样的 ”等等。

总之,心态平和、耐心细致、沉稳老练、信心十足、临危不乱是在压力面试时需要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化解招数之二:奋战到底

面试情景:

“你能谈谈你一些失败的职业经历吗 ”

在这些经历中,你吸取了怎样的教训 “

“从经历看,你的性格比较抑郁悲观,不适合我们的工作。”

“你的着装颜色是深色系的,给人不太积极、不太阳光的感觉,你的话语中也透露着不自信。”

“你给自己本次面试打多少分 ”……

求职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