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礼物为话题的作文十篇

时间:2023-04-04 17:21:28

以礼物为话题的作文

以礼物为话题的作文篇1

当前,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成了共同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呢?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精心设计前置作业

生本理念中的“先学后教”已将学生的“先学”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以往的预习作业都是让学生简单地读读单词,虽然在任务型教学的理念下,教师在课堂上还会花较多的时间去教学学生能在课前获得的知识,造成教师控堂的时间还是比较多。但生本教育下,教师会将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以浅显纲要、要点的形式布置,这类作业是为新课做预备,做铺垫、做指引。它是预习作业,但又超越了预习作业。这就是以学生为本的前置作业(preset-homework)。它引导学生怎样去预习,怎样做好“先学”,怎样进行组内的知识融合。前置作业必须是对学生的预习、“先学”有导向作用。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第一?n时,笔者编写了一份学案,其中本课时的前置作业如下:

1. 小组利用音标拼读单词。组内利用互补原则,最大程度上组内每个组员单词读音过关:suggestion,comment,album,personal,special

2. 自主学习重点句型――提出建议和礼物的比较用语:What should I get my mom for her birthday?What / How about a scarf? That’s too personal/ creative enough.

3. 每位孩子带上曾经收到的礼物,并用英语描述。

Gifts(礼物): a scarf , a sweater, a CD , a book , an English dictionary, a soccer ball , a basketball, a notebook , a pencil case , a watch, a bicycle , a camera, a photo album, a calendar , some flowers an Mp4 , a pair of scarfs...

Comments(评价):interesting , boring , special , personal , creative , cheap, expensive, wonderful , creative enough ,beautiful useful ...

Example:I got / received on /when . /The best gift I have ever received is... I got it /them from ...That’s

.I like .

This is a gift that my friends gave me on my birthday /on Day. I think it’s .

二、凸显中心话题

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妙用组织教学的语句和巧设学生操练的文字内容,把所有课堂活动,包括课前用于活跃气氛的短片或音乐,紧扣本课时的中心话题展开,以凸显课时中心话题,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斧。笔者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第一课时时,整合了教材,以新年为主线,贯穿新年赠送礼物这一中心话题。

1. 热身部分为学生齐唱Happy New Year,然后新年快到了,让学生猜测教师收到的新年礼物,学生分享各自收到的新年礼物,教师在恰当的时候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点评,如:礼轻情意重等。

2. 学生以pair work 的形式讨论有关为朋友、同学、教师或家人挑选新年礼物的话题,把本节课的重点句子引出来。这时,教师起着导学的作用,给予学生半控制状态。

A: What’s up? You look worried today.

B: I need help. New Year is coming. What should I get ... for the New Year?

A: Why don’t you...?

B: That’s too personal / boring...

A: Why not ...?

B: That’s creative enough. But ...

A: How about...?

B: It’s not special enough/...

A: What about ...?

B: Sounds good. I think she’ll / he’ll like it.

...

3. 处理本节课的听力Section A 2a & 2b。学生一起探究在挑选礼物时,应为不同的人挑选不同的礼物,教师可在此拓展,不同的节日,人们会赠送不同的礼物和赠送礼物时的注意点,也可涉及一些中西方文化差异。同时,小结本课的重难点。

4. 新年到了,学生要为他们的外教Mr and Mrs King以及他们的女儿挑选礼物。这个话题更开放,教师只给出一些tips。

5. 最后,笔者设计了一个任务,教师会经常收到儿子和女儿赠送的礼物,新年临近,请学生帮助教师挑选礼物,因为孩子的喜好差不多,要求学生为教师选择新年礼物出主意,给教师写一份E-mail。

教师不论在创设情境和任务布置时,还是在学生言语训练的内容和课堂评价中,自始至终没有偏离新年赠送礼物这一主线,用赠送礼物把各个教学环节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使各环节活动串成了一条线,形成了一个整体,突出了本课的中心话题――Gifts。

三、精心设计板书

在英语的许多课堂上,出现了“零板书”的现象。一节课下来,教师竟未板书一个字。无论字词还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黑板成了摆设。其实,在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板书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作用。一个精心设计的板书就是一本“微型教科书”,不要因为有多媒体技术而忽视了板书的价值。笔者认为,在新的教学改革环境下,板书教学要回归到英语课堂,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才能达到教学方式的最优化,提高英语教学的课堂效率。

以礼物为话题的作文篇2

关键词:不礼貌话语;体验假设;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1-0241-02

引言

当代语言礼貌研究的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Brown 和Levinson的礼貌面子模型。礼貌既让人着迷也会让人产生挫败感。之所以让人着迷,因为我们生活在礼貌的海洋里,礼貌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待人接物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礼貌和不礼貌;礼貌之所以又会让人产生挫败感,则是因为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和礼貌打交道,但是我们很难用只言片语来彻底说明清楚礼貌或不礼貌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也许是因为事物的简单性及普遍性往往使我们难以对这些事物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不礼貌(或称“无礼”)研究则显得比较薄弱,学者们真正开始关注不礼貌话语也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虽然不礼貌研究成果在数量上无法与礼貌研究成果相比,但其探索路径已开始趋向多样化,既有语用学路径,也有关系学路径或社会认知学路径,还有探讨不礼貌与权力的关系;涉及的话语类型包括媒体话语、政治话语、双语语码转换、文学作品以及网络话语等。本文在简单回顾礼貌与礼貌研究基础上,提出运用认知科学的体验假设来研究不礼貌话语,认为语言的体验性对于不礼貌话语的产出与解读具有重要意义。

一、礼貌与不礼貌研究回顾

传统礼貌研究观包括社会规范观、会话准则观、保全面子观以及会话契约观。目前,礼貌研究路向主要有话语路向、后现代路向、互动路向以及社会心理路向。话语路向强调“礼貌”和“不礼貌”这两个术语只有当被用于推论性比较时才能正确地加以考察。后现代主义阐明对于礼貌、不礼貌以及过分礼貌等行为的评价标准和期望在认知理解上存在易变性,因此在互动过程中必然产生与礼貌或不礼貌评价有关的争议和争论。互动路向强调在交谈过程中产生的“礼貌含义”不是简单指听话人对说话人意图的认知过程中所产生的间接含义,而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共同交互的结果。社会心理路向则侧重说明礼貌(或不礼貌)是以某种特定的方式与和谐的(或相互冲突的)人际关系相关联的,人们对交际双方或各方之间关系的评价和判断经常会受到行为期望、面部表情,以及相互之间需求的影响。

近年来,不少学者纷纷进军不礼貌领域,从专研礼貌到更加深入地探究不礼貌和冒犯现象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如何产生,如何发展,如何结束。Culpeper(1996)模仿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体系创建了一个不礼貌体系;Bousfield(2008)对人们交谈中各种不礼貌对话的产生、发展及化解做了深入研究。最近,Culpeper(2011)研究了不礼貌行为的表现方式、功能作用以及在公众及私下场合人们对于不礼貌行为的理解。中国自古就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不少学者对礼仪和礼貌的研究很有深度,其影响力延续至今。相比之下,对于不礼貌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则有待加强。

二、认知科学体验观对不礼貌话语研究的启示

传统认知科学观点认同笛卡尔的身心分离二元论, 认为意义与身体经验相互分离, 是一个抽象的实体, 不具有体验性; 句子意义可以表现为一个由谓语和几个论元组成的命题; 语篇则表现为命题相关网络或是抽象的心理模型。从这个角度看, 意义如何扎根于日常经验这一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这种忽视使得我们无法弄清心智与身体之间, 语言意义、交际与体验之间的密切联系。与其相反,认知语言学认为经验、概念化语言以及思想具有体验性,身体和思想以及语言和身体之间的联系互动是可能的。Lakoff认为,体验指的是“我们作为在生存环境里发挥机能的生物体所具备的集体生物力和自身经历以及社交经验”,体验一般被认为至少有三个层次的概念:神经层次,认知无意识层次,现象学意识层次。

以礼物为话题的作文篇3

关键词: 俄语 言语礼节 语境 交际

在俄罗斯语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我们正在有效地研究言语的表述和话语,言语产生的特点和言语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的功能,言语和社会的相互关系,言语情景的运用和言语习惯,口语交际和非口头交际手段的相互关系,等等。诸如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辅助语言学、民俗语言学和地域语言学这样一些新的科学都是产生在众多科学的交叉之中的。这集中反映出人们的一个根本愿望,即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的人,最终要了解人的交际本质这个问题。只有从这些问题出发,才需要恰当地研究分析固定交际公式的特殊方式――言语礼节。

分析研究言语礼节,就必然会涉及下面有关言语礼节的理论问题。

一、言语礼节的概念

在交际活动中,人们是通过言语行为相互传递某种社会信息的。而言语行为的完成就要借助,并遵循某一语言的行为规范(或言语礼节)。“言语礼节”一词源于法语(etiquette-ярлык,этикетка),是行为规范的综合体,它包括对受话人和说话人态度的外在表现形式(交际时的称呼和问候形式,以及在公共场合人们的举止行为、服饰等)。俄罗斯著名的言语礼节研究专家Н.И.формановская认为:“礼节是属于哲学和道德方面的概念,是针对他人行为所形成的一系列规则。”1967年В.Г.Костомаров首先在哲学领域中开始运用“礼节”这个术语。从60年代起,前苏联就出现了一批专门研究言语礼节问题的学者,其中著名的学者有П.И.Формановская、А.А.Акишина和В.Е.Гольдин等。

言语礼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在宽泛的交际领域中,人的非语言礼节规范。而狭义的言语礼节是指在具体语境中,人们使用语言手段或非语言手段的习惯性规则。这些具体语境包括称呼、问候、结识、告别、祝贺、祝愿、感谢、道歉、请求、邀请、建议、安慰、同情、慰问恭维、赞同等,可见,狭义的言语礼节就是指具有民族特点的言语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广泛运用于交际双方确立言语接触、选择与交际语境、谈话者的社会特征及相互关系等相吻合的礼节规范。

科学实验证明,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都有被“抚慰”的需求,其中包括言语抚慰,在这里,言语礼节起着重要作用。因为人们之间的相互问候、聊天、致谢、道歉、祝贺、祝福等话语都起到“抚慰”的作用。表面看起来,这些只是闲扯,甚至是空话,却是在进一步谈话之前,确立关系的关键一步。一方面,可以缓解紧张气氛,给人以抚慰,另一方面,意味着关系已经确立,可以进一步谈话。言语礼节主要起着使人们建立联系,并维持联系的作用。

另外,言语礼节有消除言语敌意(речеваяагрессия)及区分“自己人”和“外人”的功能。所以,在礼貌范畴之内,言语礼节可以保持社会平衡,建立交际者之间良好的社会关系,消除敌意,避免冲突和交际失误。

言语礼节最显著的特点是习用性,由于在特定场合下成千上万次地重复使用,常规言语礼节往往表现为一定的程式化言语行为,从广义上,表现为一些社会化的行为准则,并规定了这些准则的遵循方法。

二、与社会语言学相关的问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社会语言学(социалингвистика)主要研究语言与社会相互关系的问题。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人是语言的载体,处于同一社会群体中的交际双方的语言和行为与其社会地位是密切相关的。交际双方确立和维持言语接触时的行为规范是在社会交际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本文所涉及的仅是跟理解言语礼节有关的几个问题。

涉及交际过程中交际者的社会地位的问题。社会各界人物是按固定的社会地位的特征划分的。社会地位的特征包括:年龄(是小孩,是青年,还是中老年)、工作性质所决定的社会归属(是知识分子,是工人,还是农民)、文化教育素养(是讲标准语言的有知识的人,还是讲粗俗语言的无知识的人)、居住地点(是农村,还是城市)等。例如:年轻人特有的问候“Приветик!Чао!Салютик!”是老一辈人所不用的,甚至是反对用的;中老年人的问候是“Рад вас приветствовать!”(老一辈知识分子用);在俄语问候中“Здорово”往往出现在男人言语中;妇女的言语更为礼貌,很少有粗鲁的言语。

除了固定的社会地位特征外,在进行不同的交际时,人们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具有变化的特征,比如,可以具有行人、乘客、父母、学生、教师、客人、主人、同事、朋友、顾客、病人等各种身份。在正式交际的场合和非正式的交际场合,都各有不同的要求。

如果交际双方的身份和年龄相当,那么言语情景就是对称的,如果交际双方的主要特征不同(年龄不等、社会地位不同,例如,教师对学生,领导对下属),那么言语情景就是非对称的。在非对称的情景中,往往出现交际双方平齐的现象,似乎对双方都还适合。在这种情况下,讲话时可以用平时所不用的礼节,如从城里到农村来捕鱼和狩猎的知识分子,可以对农民说:“Здорово,хозяйн!”这是他们平时所不用的。因此,言语礼节能够在总体上调节着各种类型交际者的关系。

可见,人们使用言语礼节如同运用语言一样,希望在多维社会空间中确定自己的位置。从说话人的角度出发,礼节是传达关于说话人信息的一种方式,即他属于哪一社会群体及拥有的社会地位等。相应的,听话人可以凭借对方使用的言语礼节模式,选择相应的表达手段,这样交际就能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三、修辞方面的问题

言语礼节在谈话双方进行言语接触时才得以实现(不包括书信和电话中运用的礼节规范)。它主要促成以对话形式出现的连贯性口语的产生。这些特征把言语礼节与口语的距离拉近。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因为从正式或非正式的交际场合来看,交谈者之间的关系影响着言语礼节模式的选择。一方面,言语礼节模式可以使语句的修辞性特征增强或减弱,另一方面,在言语礼节中,存在着大量中性修辞形式的语句,所以,言语礼节的修辞性特点具体体现在所使用的礼貌言语中包含不同程度的情感修辞。首先,它是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性的交际场合、交际者的相互关系、他们所属的社会群体等特征表现出来的。在非正式性的交际场合,特定礼貌言语能促使交谈者进行无拘无束、自然与流畅的谈话,常伴有修辞性省略结构。这些结构伴有大量的语气词,如“Нупока!”“Всего!”“Какжизнь?”等等。正式交际场合要求说话人的言语带有崇高语体色彩,而且具备完整的修辞结构,这种结构突出了言语礼节的委婉性特征,如俄语中的“Разрешите поблагодарить вас!”“Рад вас приветствовать!”,等等。

再如,товарищ一词在称呼中就具有一定的修辞意义。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职业特征的正式称呼必须有товарищ这个词。Товарищ+职业名称,具有修辞上加强的郑重意味,例如,товарищ преподаватель就带有郑重性质。由于习惯,除профессор可以单用以外,доцент和преподаватель就必须和товарищ连用。Профессор单用不具有贬义,其他称呼无товарищ一词,就会导致修辞上的贬义,产生不适宜的亲昵或粗鲁的意味。而товарищ一词不能和标明女性职业的阴性名词连用,不用товарищ преподавательница和товарищ секретарша一类称呼。此外,往往在称呼中,不用товарищ,还表明不满和对庄重场合人物的一种严肃态度,例如,“пассажир,вашбилет”就是检票员在乘客长时间不出示车票时说。

四、关于言语礼节的语用分析

言语礼节中语句的句法结构是多种多样的,按交际目的可分为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三类。就其功能语义方面来说,在言语礼节的交际情景中存在许多同义表述,同一交际意向可以用不同的句法结构来表达,例如同样是表“邀请”这一交际意向,就有4种表达方式。

(1)Яхотела бы пригласить вас в гости.

(2)Можно ли мне пригласить вас в гости?

(3)Разрешите мне пригласить вас в гости.

(4)Заходите к нам в гости.

这四个语句的表达形式不尽相同,人们在交际时,常常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意思,而是转弯抹角地间接表达交际意向。陈述、祈使、疑问三种句子形式的基本功能是陈述式―描述事实,祈使式―请求,疑问式―提出问题,但语言的形式和功能往往不一致,如例(2)并非真正提出疑问,而是表达“邀请”这一意向,从修辞学角度研究语言的间接性这一现象,往往用修辞色彩来解释。因为言语礼节本身具有表情功能,所以感情表现色彩是言语礼节交际的重要方面之一。例(1)、(2)语气比较委婉、温和,有商酌意味,例(3)带有庄重、正式的色彩,例(4)则较为随便。修辞学为我们解答语言的间接性这一现象提供了一定的方法,但它只能回答是什么,而不能较好地回答为什么和如何正确交际的问题。同样,语法学不能回答后面的问题。请看例句:У вас есть часы?从语法角度来看,该疑问句用于提出问题,形式与功能完全一致,受话人只需回答是否拥有某个东西就可以了。例如,承认自己有表:Да,есть.或予以否认:Нет.从语用角度看,在特定语境中,说话人是以疑问形式间接表达请求,形式与功能产生了“错位”,即要求受话人告诉他几点了。受话人相应的回答应为:Да,сейчас.../который час/或Ксожалению,нет.这里的“Ксожалению”不是说“我没有手表这东西,很遗憾”,而是说“我也不知道几点了,很遗憾”。

可见,对言语礼节惯用型进行语用分析是极有必要的。言语交际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说话人与受话人所采取的言语交际的方式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对说话人礼貌友善的态度是交际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剂”。态度恶劣、语气粗俗,只会导致交际中断,从而收不到好的效果,为此,利奇(Дж.Лич)提出了交际的“礼貌原则”(вежливый принцип)。

五、言语礼节的民族特点

俄语中的言语礼节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生活的产物及工具。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言语礼节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其民族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表现在典型习惯用语语义同等模式表达的独特性上。俄罗斯人见面时常问:“Как дела,как здоровье?”而蒙古人在类似的语言情景下问:“как кочуете,как зимуете?”中国人见面时则常问:“吃了吗?上哪儿去?”

其次,民族特点表现在同一生活情景的典型习惯用语的多样上。例如,问候用语数量很多。俄罗斯人抓住生活的各个方面,把目光集中在数量较多的问候、祝福用语上。

再次,言语礼节的民族特点表现在该文化符号记录的一系列情景上。在俄语中当人们看见从公共澡堂或浴室中洗浴完出来的熟人,便要说一声“С лёгким паром!”(身上轻松了!)这种问候语记录了其他文化,当然包括在其他语言中,找不到同样反映的情景。类似的情况还表现在要启程的人对留下的人告别时的用语上:“Не поминайте лихом!”(过去我有什么对不起的地方,请原谅吧!)

最后,民族特点表现在不同的社会时代言语礼节的表达方式也不同。一些言语礼节用语在现代俄语中早已不使用了,如:Покорнейше благодарю.(感谢莫名)Ваш покорный слуга.(您的忠实仆人)Милостивый государь.(阁下)此外,俄语中的某些谚语、俗语和成语已成为固定的言语礼节,如:Добро пожаловать.(热烈欢迎。)Сколько лет,сколько зим(久违久违)

六、结语

综上可见,作为语言存在的一个组成部分――言语礼节,它本身集中着许多重要的交际问题。本文从言语礼节的概念、社会语言学、修辞学、语用学、语言文化学几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以帮助读者掌握语言知识,更好地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

[1]Н.И.Формановская.Русский речевой этикет: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й и методический аспекты[M].Москва,1987.

[2]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以礼物为话题的作文篇4

一、 Leech的礼貌原则

Leech在Brown 和Levinson研究基础上,提出语言交际中的六个原则:

1 得体原则(Tac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他人的观点:① 尽量少让他人吃亏;② 尽量多使别人得益。

2 慷慨原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① 尽量少使自己得益;② 尽量让自己多吃亏。

3 赞美原则(Approbation Maxim)。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① 尽量少贬低别人;② 尽量多赞誉别人。

4 谦逊原则(Modesty Maxim)。减少对自己的表扬:① 尽量少赞誉自己;② 尽量多贬低自己。

5. 一致原则(Agreement Maxim)。减少与别人观点上的不一致:① 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② 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性。

6 同情原则(Sympathy Maxim)。减少与对方在感情上的对立:① 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② 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Leech本人认为在不同文化中,礼貌原则中的各项准则其重要性也不尽相同。

二、 顾曰国的中国式礼貌原则

1 贬己尊人准则:贬己尊人的最大特点是“自贬”和“自谦”。贬己尊人准则即对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对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时要“举”,要“尊”。

2 称呼准则:现代的礼貌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仍然遵循着“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的原则。称呼语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称呼语的改变往往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改变。

3 文雅准则:文雅准则即选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语,少用直言。需要用委婉语的领域包括死亡、性事、排泄、绝症、体形、外表、较低下的职业、犯法行为等,若直言这些事则显得粗俗无礼。

4 求同准则,求同准则指交际双方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愿望。当不得不批评别人或发表不同意见时,人们往往是“先礼后兵,先褒后贬”。

5 德言行准则,德、言、行礼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三、 英汉礼貌原则对比分析

1 两者共性:英语言文化礼貌中的“得体原则”追求言语交际的恰如其分,这条准则在汉语中也起作用。英语言中的“赞扬准则”与汉语言文化中的“求同准则”有相似之处。“谦逊原则”相当于汉语中的“贬己尊人”

2 两者差异:英汉礼貌原则的差异及原因在于礼貌是绝对的,即礼貌现象是各个社会普遍存在的。礼貌又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文化中表示礼貌的方式、方法以及人们用以判断礼貌的标准具有差异性。何兆熊批评Leech的

礼貌原则没有考虑语境的制约因素。因为话语“受语境社会因素的约束,在一定的语境中显得礼貌的话语,在另一语境中可能显得不够礼貌,也可能显得过分礼貌。不够礼貌固然会使话语不能被接受,但过分礼貌也同样会使话语不能被接受。”Leech的礼貌原则依据的是英语语言文化背景,虽然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普遍性,但无法对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的礼貌现象进行全面的解释。中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顾曰国先生的礼貌原则基于汉语言文化背景,归纳出切合汉语言风格,适合中国人礼貌习惯的五条礼貌准则,汉语言有其独特的礼貌表达方式。由于Leech和顾曰国的礼貌原则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礼貌原则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存在差别。为了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两者差异,我们要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我们主要从下列方面对英汉礼貌原则的差异进行分析:

① 对待赞誉和谦逊的态度上,在人们实际交谈中,由于语境的不同,说话人有时为了遵循某一原则,不得已违反另一原则。例如为表示礼貌,说话人遵循礼貌原则中谦逊的准则,尽量少赞誉自己,甚至贬低自己,这样就会违背会话原则中质量准则,而说出虚假之话。东方文化一般比西方国家更看重谦逊准则,对操不同语言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② 称呼语方面,称呼语是社交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国文化等级制度、年龄、职业、社会地位、身份、亲疏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对长辈、上级、德高望重、值得尊敬的人不能直呼姓名,要用辈分、级别、职称等来代替。例如:王阿姨、张局长、王教授等。但平辈分或社会地位相当的人为了追求和谐、亲切,可以直呼姓名,甚至比较亲密的朋友可以相互叫外号;西方人崇尚“人人平等”,称呼比较简单,对同事和父母可以直呼其名,如对西方人不直接称呼名字的话,他们会不太高兴的,因为他们觉得不直接称呼名字,就表示不愿意与他们交朋友,这在中国是非常不礼貌的。

③ 禁忌语和委婉语。其相同点在于对死亡、性事、怀孕、排泄、较低下的职业、犯法行为、不适合言明的内容和情况等的表达方式基本一致,要表达的比较委婉、含蓄。若直言这些事则粗俗无礼。其不同点,例如女性身孕,中国人喜欢用“害好病”、“有喜了”等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而西方人却视此为新闻,可公开直言而百无禁忌。在英汉文化中,人们对某些语言含义的理解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说“老”这个词在汉文化中是对他人的尊称,中国人对“老”字比较偏爱,“老”意味着有经验、有资历、,应该受到他人的敬重,比如,老大夫、老师傅、董老等;而英语文化中对“老”的看法和汉语言文化是不同的,西方人十分忌讳“老”这个词,他们认为“老”代表着衰退、衰败、无用之意。包含贬义。是对他人的无礼冒犯。因此,使用时要注意其差异性,以防语用失误。

④ 日常问候。中国人闲聊的话题大多是“吃了吗?”、“去哪儿?”、“忙啥呢?”、“结婚没?”,显得很平常亲切;而在西方,这些问题会让对方感觉很尴尬、不舒服,他们认为这些问题都属于个人隐私,不该作为日常谈论的话题。

⑤ 中西方在馈赠礼物方面有明显差异。首先是对价值的重视程度,中国人比较看重礼物的实际价值,认为礼物的价值与所表达的情感成正比;西方人则不大重视礼物的实际价值,一张贺卡、一束鲜花或其他小礼物都可以。其次双方的礼物有不同的文化含义。中国人送礼多避讳带有不祥义谐音的物品,如不能送钟,因为谐音“送终”;不能送伞,避讳 “散”之意;忌送手巾,因为巾为古代离别赠品;忌送剪刀,避讳“一刀两断”的不祥之义。西方人爱送人鲜花,所以给鲜花赋予了许多文化隐义:紫罗兰代表害羞;三色紫罗兰代表思考;白稚菊象征着天真无邪与纯洁;康乃馨象征对母亲的感激;玫瑰象征爱情;芍药、牡丹是可以送给病人。中国习惯中看望病人忌送梨,因为谐音“离”,宜送桃和苹果,因为谐音“逃”和“平果”,这和汉字的谐音有关;而在西方风俗中则没有这些禁忌。在中国,收到礼物如带有包装要等客人走后再拆看,如当面拆看则会使送礼物的人感觉尴尬;在西方恰恰相反,收到礼物要当面打开并且称赞一番表示喜欢,这才是礼貌的表现。

⑥ 餐桌礼仪。中西方有很不同的餐桌礼仪,中国人喜欢聚餐,亲朋好友一大桌,有吃有喝,有说有笑,好不热闹。相互间不断的夹菜、倒酒,谈天论地,满桌欢声笑语。用餐完毕,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是一个人买单,付全部的餐费,如果有可能还要抹零很少会给小费。同时,很少有人把剩下的饭菜打包带走,觉得这样做丢面子,造成很大的浪费。而西方人喜欢分餐制,每人都有自己专用的餐具,自己吃自己的食物。进餐时说话声音很轻,用餐完毕,个人付个人的餐费,而且还要根据消费的金额、饭菜的质量、个人的满意程度付给服务员小费,会把剩下的饭菜打包带走,很节约从不浪费。

⑦ 热情与隐私。“热情好客”是中国人的传统。所以,在与人交往时 “人情味”是不可或缺的。而这种热情,更多的情况下表现为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甚至是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关心。比如在宴席上,主人会频繁热情的给客人夹菜,倒酒,送礼时强行让客人收下,送别时一定要送出很远的距离,分手时叮咛嘱咐不离口。但西方人会把这些行为理解为跨越了朋友的界限,超越了交际的底线,触犯了自己私密的空间。所以,这些行为在西方人看来都是极不礼貌的。

以礼物为话题的作文篇5

关键词: 礼貌原则 转喻 面子 提示语

引言

从社会学说,礼貌是社会积极倡导及人们努力效仿的一种社会伦理规范,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礼仪之邦更是如此。在中国古代人心目中,恭敬有礼是礼貌的核心内容。现代礼貌的社会功能中保持了古代“恭敬有礼”的内容,强调在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礼尚往来”、“相敬如宾”等用语已经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强调了“正名”与言语及实践的关系,说明语言在现实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礼貌的行为规范在人际交往中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人们的语言交际实现的。语言交际就是用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交际双方要讲究语言交际的礼貌性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人们才开始注意对礼貌问题进行研究,并将礼貌作为一种语用现象来看待。现代西方学者提出了诸多语言的礼貌原则,如莱可夫的三种礼貌原则、布朗和列文森的礼貌面子观、利奇的六种礼貌原则等。于是,礼貌原则被作为语用研究的基本理论,为众多的语言学家所关注。提示语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中的语言,礼貌原则能够帮助人们正确地理解提示语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本文试图运用礼貌原则对两则貌似相似的提示语进行分析。

1.礼貌原则

美国哲学家Grice于1967年提出了会话的合作原则,指出言语交际双方为了使交际能顺利进行,在交际中会遵循合作原则。如果说话人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听话人应该根据当时的语境推出说话人的隐含意义,即会话含义。但是为什么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一定要遵守合作原则?既然要遵守合作原则,为什么又要故意违反它,而让别人去推断会话含义呢?Grice的合作原则并没有解释。为此,Robin Lakoff在他的“The logic of politeness of minding your P’s and Q’s”中,认为整合礼貌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必须遵守两条语用能力的准则(rules of pragmatic competence),那就是清楚和礼貌,把话说清楚(be clear)符合格氏的原则,而礼貌可分为三条准则,如下:(Jaszczolt,2002:313)

(1)Be clear(Grice ’s Maxims of Conversation)

(2)Be polite:①Don’t impose;

②Give options;

③Make the addressee feel good――be friendly.

当清晰与礼貌相背离时,大多数情况之下,会选择遵守礼貌原则。礼貌与否直接影响人际关系,而言语交际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创建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因而,一般情况下,礼貌原则要高于清晰原则。但是也有些特殊情况,发生情况紧急时,例如:当司机发现车里有炸弹时,司机对乘客大喊:“Get out of here,quick!”(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p75。又如:社交关系很密切的场合下,如:一对夫妻,wife:“take me home.”而不会说“Could you possibly take me home?”像这种当清晰原则与礼貌原则相冲突时,遵守清晰原则忽略礼貌原则的情况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①Don’t impose适合于交际双方权势和地位不平等的场合,比如学生和老师之间、工人和厂领导之间、老板和员工之间等。强迫于人就意味着违背对方行事的意愿,反之就尊重了对方的意愿。说话人遵守这一原则一般采取征求对方意见或表示道歉的形式等,从而避免强加于人。例如:

(1)Close the door.

(2)Close the door,please!

(3)C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

(4)I’m sorry,but c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

在上面的例子中,句(1)是祈使句,有命令的成分,一般不礼貌。而句(2)、句(3)和句(4)都表示出不同程度的礼貌。句(2)增加了please,句(2)比句(1)礼貌。而句(3)使用了疑问句征求对方的意见给听话人选择的空间,因而句(3)比句(2)礼貌。句(4)在疑问句征求对方意见的基础上还先道歉了,使句(4)比句(3)礼貌。

②Give options适合于交际双方权利和地位平等,但社交关系不很密切的场合。给对方留有余地意味着说话人所提出的意见或请求,可能会被对方拒绝。例如:

(5)I wonder if it would help to get haircut.

而不说

(6)You should get a haircut.

③Make the adressee feel good――be friendly,该规则是为了增进交际双方的友情或友谊。它适用于好友之间、亲密的朋友之间、甚至恋人之间。

布朗和列文森(Brown & Levinson)于1987年出版的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of Language Usage中也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礼貌原则理论。在他们的礼貌理论中主要涉及三个概念:面子(face)、威胁面子的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s,简称FTA)及礼貌策略。他们把面子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面子指的是希望获得他人的肯定、喜爱或赞许,以及被视为同一群体的成员。消极面子指的是有自主的权利、有行动的自由,行为不受他人的强制或干预。有些言语交际行为本身必然会威胁到对方的面子,这时说话人就需要分析在多大程度上去执行威胁对方面子的行为;说话人必须考虑双方的亲密程度、权势关系,以及考虑该行为在多大程度上会强求对方。在此基础上,说话人才能决定采用何种礼貌策略削弱面子威胁力度。布朗和列文森提出的礼貌策略包括:

A.直接性策略(bald on record strategy)。即说话人不采取任何补救措施、裸地公开威胁对方面子的行为;

B.积极面子策略(positive politeness strategy)。它会使听话人产生好的感觉或使对方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观得到了对方的认同等;

C.消极面子策略(negative politeness strategy)。比如对方说话含糊其辞、道歉、给听话人留有余地或明确表示不希望影响对方行动的自由等;

D.间接性策略(inplicating/off record strategy)。在严重威胁对方面子的情况下,说话人会采取隐含的手段,给对方留有余地;

E.放弃事实威胁面子的行为(refrainning from the act)。如果FTA足以威胁对方的面子,说话人可能会放弃执行该行为。

2.莱可夫的礼貌原则与布朗和列文森的礼貌面子观对提示语的解释

对于Lakoff的礼貌原则,我们可以这么解释:首先对于规则一,不要强加于人。首先两句都是希望口红不要把衣物弄脏了。但是从语气上看,A句是一个提告的句子,而B句是提醒①。所以受众对于A句的可选择性较小,而受众对于B句的可选择度较大。例如:命令句比祈使句的选择度少。从这个角度上看,A句不如B句礼貌。再看规则二,给对方留有余地。从上面可以知道,既然受众对于A句的可选择性较小,而受众对于B句的可选择度较大,那么A句给受众的心理空间明显小于B句,因而B句比A句更礼貌。规则三,增进相互间的友情,不适合本文讨论的两则提示语的分析,在此不予讨论。

布朗和列文森的礼貌原则对这两则提示语的解释如下:他们把礼貌原则分为积极礼貌和消极礼貌。积极面子指希望获得他人的肯定、喜爱或赞许,以及被视为同一群体的成员。消极面子指人们有自主的权利、有行动的自由,行为不受他人的强制或干预。然而,这两则提示语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醒女顾客在换衣服的时候,别让口红把衣服弄脏了。因而他们都威胁了女顾客的消极面子。根据布朗和列文森的观点,当说话人注意到自己的言语可能会威胁到对方的面子时,会采取一系列的行为尽量降低对对方面子的威胁,这就是他们所说的礼貌策略。既然A、B两则提示语都威胁了受众的消极面子,我们再看他们都采取了什么礼貌策略进行补救。A句“小心口红污染衣物”属于直接性策略,说话人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补救,直接裸地威胁受众的消极面子。而B句“小心衣物弄脏您的口红”,属于间接性策略。说话人意识到自己的话一定会威胁到受众的消极面子,对对方的称呼用了敬语,而且换成了被动语态,从而凸显了受事者,隐含了施事者。于是事故的承担者转移到受事者身上即商家,保护了事故的施事者即女顾客的利益和面子。“小心口红污染衣物”。“污染”表示使沾上脏物或有害物质。a“污染”b本身就预设了a是不洁的、有害的物体,而b是干净的、无辜的物体。在A则提示语中,A句就预设了口红是不洁的、有害的物体,而衣物是干净的、无辜的受害者。首先我们要清楚,这两则提示语的说话人是商场,目标听话人是女顾客。双方的权利和地位平等,但是交际关系不密切。“污染”比“弄脏”更正式,更严肃,FTA的力度更大,因而更加不礼貌。“您”属于敬语,是礼貌策略的一种,从而降低了威胁面子行为。这两则提示语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醒女顾客在换衣服的时候,别让口红把衣服弄脏了。从它的目的看,无论如何它都要威胁听话人的面子。不同的是,威胁听话人的面子的程度有所不同。

3.转喻与面子

认知语言学把转喻和隐喻看成是两种基本的认知机制,隐喻是在两个不同的认知域之间的概念映射,转喻则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之下的认知主域和次域之间的突显或代表关系,如部分代整体。转喻曾一度被认为从属于隐喻,不及隐喻重要。Lakoff & Johnson在他们合作的《我们赖以生成的隐喻》一书(1980)中首次提到转喻。转喻被用于间接指称,如:Shakspeare借代the work of Shakspeare,换言之,转喻所表示的是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之间的“代表”。因此,转喻话语中的源域充当一个认知参照点,使听话人对目标域发生可及,转喻可以被认为是在同一个认知模式下一个成分被另一个成分所激活的过程。Gunter Radden & Zoltan kovecses(1999:21)提出了一个广为接受的转喻概念特征:转喻是在同一个认知模式里,一个概念实体(源域)提供另一个概念实体(目标域)的心理可及。他们坚持一种最宽泛的转喻观,认为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其中一个概念实体即转喻提供了到达在同一个理想认知模型中的另一个实体即本体的心理途径。例如:The piano is in bad mood.名词the piano用来指代演奏钢琴的人,钢琴和演奏钢琴的人之间是一种临时性的意义指称关系,没有概念上的必然性。The piano的转喻解释如下:钢琴的意义提供了对钢琴演奏家的心理可及。

在这两则提示语中,显然在商场这个语境下,衣物具体转指商家。因为衣物为衣物的所有者提供心理可及。“口红”是女士凸显的部分,“凸显的部分代替全部”,口红转指口红的使用者女士,而在商场语境下,口红转指的是女顾客。从施事―受事的角度看,如下:

提示语A句的施事者是口红,受事者是衣物,将责任归咎于由口红转喻的女顾客,而保护了衣物所转指的商家。而在提示语B句,施事者是衣物,受事者是口红,承担责任方是施事者――衣物即其转指的商家,保护了口红所转指的女顾客的利益。

4.意识形态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清楚A句与B句的礼貌程度。从这两则提示语的背后同样也能揭示隐藏的意识形态问题。两则提示语都是由商家张贴,因此它们体现的都是商家的观念。从A句可以看出,商家采取直接威胁面子行为策略,礼貌程度很低,严重威胁顾客的消极面子。而B句,因为商家必须提醒顾客不要把从衣服弄脏,所以它不可避免地要威胁到顾客的消极面子。但是为了尽量减轻威胁面子的程度,商家采取使用间接威胁面子行为,反映出商家将顾客放在第一位的经营理念。因而A句到B句的发展不仅是礼貌的进步,而且是商家经营理念的进步,更体现商家与顾客权利关系的变化。布尔迪厄提出的礼貌观与布朗和莱文森的观点大相径庭,他认为,“礼貌的让步永远是政治的让步”。他的解释如下:对所谓的礼貌法则的实际把握,特别是对所谓把每个可利用的准则调整到适合不同阶层的可能听者的艺术的把握,是以对一套反对意见的潜在把握为前提的,也是以对反对意见的认识为前提的,这些反对意见构成了一个确定的政治秩序的固有公理体系。也就是说,特定的礼貌习俗体现了它们的使用,也含蓄地认可了特定的社会权力关系(Kress&Hodge,1979)。很明显,A句体现出权力掌握在商家手中,B句则比较复杂。从表面上看权力似乎是在顾客手中,表示商家将权力让渡于顾客,只有商家出让权力,顾客才能掌握权力。因此,权力其实还是掌握在商家手中。

5.结语

礼貌作为交际中一种遵循的原则可以对交际起到调节作用,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前提,否则交际目标就无法实现。因而礼貌原则是交际中必须遵循的原则。礼貌原则的研究领域很广,涉及到会话含义、广告、委婉语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有意识无意识地使用礼貌原则,从而促进语言对人际交往的作用。生活中还有很多像A句和B句这样的提示语如:不要践踏小草;小草微微笑,请你旁边绕,等等,都反映出礼貌程度的变化。

注释:

①A:小心口红污染衣物。 B:小心衣物弄脏您的口红

参考文献:

[1]Brown,P&Levinson,S.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Lakoff,Rt.Talking power[M].New York:Basic Books,1994.

[3]Leech,Geoffrey.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New York:Longman,1983.

以礼物为话题的作文篇6

关键词:礼仪;馈赠;思维方式;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115文献标识码:A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跨国交往的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越发明显,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果不了解西方的礼仪风俗和传统习惯,就有可能会引起误会,导致交际无法进行,因此,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势必要了解一些礼仪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礼仪的差异

(一)见面礼仪的差异

1、见面时的打招呼礼仪。打招呼是人际交往中最为平常的事情,是联络感情的手段,沟通心灵的方式,增进友谊的纽带,所以,绝对不能轻视和小看。见面时打招呼既表示亲切、友好,也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招呼语的表达上,中国人大多使用“吃饭了吗?”“你干什么去?”“今天不用上班呀?”等涉及个人生活的语句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与关心。可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没有这种招呼语,因为这些是属于个人的隐私,因为在西方人看来“我到哪里去”、“我忙什么”是我自己的事,别人无权干涉,往往有管闲事和窥视隐私的误解,他们不希望别人过多地干涉自己的私事。在西方国家见面打招呼是很自然的,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者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打招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跟对方有进一步的交往,只不过是一种礼仪形式。因此,在西方国家旅游的时候,如果迎面而来的人对我们说“Hello!”,别露出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甚至置之不理,那可就非常失礼了。

2、见面致意礼仪。见面礼仪是日常社交礼仪中最常用和最基本的礼仪,而握手礼是当今国际交往中运用最广泛、最频繁的一种致意礼仪。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下,握手的时机、握手的形式、握手的要领及握手的禁忌基本相同,其最大区别在于握手时伸手顺序的不同。从握手礼的实施顺序看,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中方文化通常应遵循两个优先:即长者优先和女士优先。而西方文化着重强调的是女士优先,妇女在各种场合均应受到特别的尊重和照顾,因而在介绍时通常要把男士介绍给女士,但16岁以下的女子没有这个优先权。除了握手礼,吻礼也是盛行于西方的一种见面致意礼节,包括亲吻礼、拥抱礼和吻手礼。这三种吻礼在日常交往中常用,但是在商务往来一般不使用,其中吻手礼是流行于欧美上流社会异性之间的一种最高层次的见面礼,适合于已婚女士。

(二)谈吐礼仪的差异

1、称呼礼仪。称呼是人际交往中比较重要的礼节,关乎个人修养,社会和谐,文明高雅,但是称呼在日常生活中问题也不少,而且中外称呼习惯不完全一样。在我国,人们在称呼自己时,习惯说“本人”或“鄙人”,而称呼他人时则习惯称“您”,在西方称呼对方时不分“您”和“你”,都是“you”或者“阁下”。在我国,人们习惯称呼职务、官衔等,并与其姓连在一起,如张局(长)、赵总(经理)、李教授等。在西方国家,同我们不一样,不习惯把官衔、职务、职业与姓名连在一起,想要强调他的部长、总统身份时,只称“部长先生”、“总统先生”。

中西有些称呼完全一样,如先生、女士、小姐等,但是,我国特有的一些称呼,不能随意移植到西方去,如大爷、叔叔、大妈、同志、师傅以及老XX、XX老、小XX等,因为像老张、吴老等称呼在我国有亲切与尊敬之意,而在西方,西方人往往直呼其名,即便是长辈亲人也是如此,这表明西方比较崇尚平等、自由,人们却忌讳“老”字,因为在他们看来,老是虚弱、没本事、不中用的代名词,称别人为“老”则是一种轻视无礼的表现,所以即使面对真正的老人,也最好不要称呼他们为“老XX”或“XX老”,否则会引发不愉快。

2、交谈礼仪。交谈是人们彼此交流感情、传递信息、增进了解和友谊的重要形式。若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有吸引力,最好的办法是说话真诚明了,并且明智地选择话题。在交谈话题的选择上,中国人喜欢问人私事,或毫无保留地披露自己的私事。在中国,人们在一起聊天时多半会谈到家庭、婚姻、孩子、经济收入等问题,这正是中国人所谓的拉家常。因为按中国的礼貌传统,了解私事是接近对方、关心对方的友好表示,是和谐人际关系的体现,这些话题能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使人有亲切感。而在西方,女性的年龄、婚姻及男性的工资收入、财产状况、个人情况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在交谈中如果被提及,那会非常的敏感,或容易引起反感,尤其是对欧美人而言,他们认为这是对对方的不尊重,侵害了对方的隐私权,是一种极为失礼的行为,而且还会认为提问者极为缺乏教养。因此,一般来说,在陌生人或是不太熟悉的人之间宜选择比较简单的话题,如天气、当天的新闻、四周的环境等,因为这些话题比较安全,不容易引起误会和不快。

(三)馈赠礼仪的差异

1、接受礼品的方式不同。东西方接受礼品的方式不一样,东方人接受礼物时往往显得比较恭敬和虔诚,一般是用双手接受礼品,并轻微低头表示感谢,并说“您太客气了”之类的话,习惯在受礼时说“受之有愧”等自谦语,而且随即将礼品收起来,等到赠礼人离开后再慢慢打开欣赏。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往往很随意,但很注重礼品的包装,喜欢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边欣赏,边说一些像“这礼物很漂亮”等感谢的话,甚至高兴时还会拥抱对方一下,与送礼者共同分享这份礼物的喜悦。

2、感谢语不同。一般在受到礼品之后,西方人往往会在一周之后,写一封感谢信或者打打电话致谢,而国人则基本没有这个习惯。谦虚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在送礼时也有所表现,送礼者一般喜欢强调自己礼品的微薄,而不介绍所送礼品的珍贵或是多重用途和性能,如“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请笑纳”。西方人在送礼时,喜欢向受礼者介绍礼品的独特意义和价值,以表示自己对对方的特别重视,如“这是我特意为你选的”。

3、礼品价值的意义不同。赠送是友好的表示,礼品是友好的象征,所谓礼轻情意重,送礼是为了表达一种情感,所以要讲真情。人们在选择礼品时,都是将其看作友情和敬意的物化,通过赠送礼品来表达对对方的情谊和尊重。礼品如果能融入和体现送礼人的情感,就是最好的礼品。真正好的礼品不是用价格可以衡量的,送礼的心意重于礼品本身价值,因此在选择礼品时,不能只着眼于礼品的价值,更要着眼于礼品所代表的情感和心意。

中方在送礼时一般都比较贵重,因为在他们看来,价值较低的礼品有失面子,而西方人则比较重视礼品的感情价值,礼品价值过高,会被误认为有求于他们,是一种贿赂而招致反感,比如送给英国人礼品时,礼品要轻,可送些鲜花、小工艺品或者巧克力,都会得到英国人的喜欢,特别是中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他们会格外欣赏。德国人不喜欢首饰或鲜艳夺目的礼品,喜欢价格适中、典雅别致的礼物,但包装一定要尽善尽美,德国人认为只有当关系发展到相当密切时,才有必要送礼。

4、送花。此外,鲜花都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含义,中西方对不同的鲜花有不同的解释,如在我国,牡丹是国花,表示富贵吉祥;代表高洁;康乃馨代表着热情、魅力、真情、温馨;百合寓意百年好合。在西方,玫瑰是很多国家的国花,象征着爱情;康乃馨则表示伤感或拒绝,单独送人时必须慎之又慎;菊、莲和杜鹃,在国内口碑甚佳,在涉外交往中却不宜用作礼品。在西方系“葬礼之花”,用于送人便有诅咒之意;莲花在佛教中有特殊的地位;杜鹃则被视为“贫贱之花”,用于送人也难免发生误会,如此等等。因此,如果选择鲜花作为礼品,一定要考虑所送的场合和对象,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产生。

(四)餐饮礼仪的差异

1、餐具不同。中国人使用筷子,饭也是用碗盛,通常是圆桌,而西方人则是用盘子或碟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通常是长桌。

2、餐饮氛围不同。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既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相互让菜,劝酒,甚至不醉不归,为客人布菜,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而西方人在用餐时,讲究“4M”,即Menu:精美的菜单,Mood:迷人的气氛,Music:动听的音乐,Manners:优雅的进餐礼节。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礼。西餐实行分餐制,即便是有公菜,也会放一些公共餐具,此外,在西餐宴会上,人们是只祝酒不劝酒,只敬酒而不真正碰杯的。

3、餐饮观念不同。中国人如果在家请客吃饭时,摆在桌上的菜花样繁多,荤素搭配,会准备满满一桌,并很谦虚地说“今天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多吃一点”、“多多包涵”、“怠慢了您”之类的话。宴请结束时,如果菜基本被吃完,主人会觉得很没面子,认为饭菜准备的太少了,客人可能没吃饱等。唯恐怠慢了客人,尽显主人好客热情之道。而西方宴请,份量以吃完或稍有剩余为最佳,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这样女主人会很高兴,认为大家喜欢她做的菜。面对丰盛的宴席,主人会说“这些是我的拿手菜来招待大家”的话。

在西方,亲朋好友之间聚会,实行AA制是很普遍的,但是在中国,AA制一般只被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和白领所接受,传统的中国人不愿意这样“小气”的各掏各的钱。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差异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和西方人会对AA制持有不同的态度。

二、中西礼仪文化差异的来源

(一)思维方式的不同。从思维方式上看,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和直观实用的思维原则,注重直观、整体、经验。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是通过归纳推理,演绎推导,而是基于事实,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加以识别、理解和进行整体判断。西方人主张“主客二分”的对立思维模式,分剖精细的逻辑思维和纯粹思辨的抽象理性。注重思辨理性分析实证,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在西方哲人看来,只有思辨性的东西才是最真实、最完善、最美好的。

(二)价值观不同。从价值取向看,西方人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因此,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甚至把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帮助看作是令人难堪的事,以为接受别人的帮助是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他们提倡每个人应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越是表现出自我个性,越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意识很强,靠竞争来取得自己的利益,实现自己的价值。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中国人注重群体、社会、和谐。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提倡谦虚谨慎。中国人的价值观,强调群体意识、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只有整个社会得到发展,个人利益才能得到最大利益,推崇一种高尚的、无私奉献的情操,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关怀是一种美德。

(三)伦理道德观不同。从伦理道德上看,西方文化鼓励个人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西方人的家庭观念比较淡漠。子女一旦结婚,经济上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青年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但亲属关系比较疏远。在人际关系上,中国传统的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担心创新危险,总要瞻前顾后,权衡左右,喜好事事而安,维护现状,保持和谐。对待家庭,喜欢大家团聚,老人帮助照看儿孙,以备养老送终。家庭成员互相依赖,互相帮助,虽然密切了亲情关系,但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青年人独立能力的养成。

(四)风俗习惯的差异。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习俗。

三、结束语

总之,在中西礼仪差异的比较中,我们既要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礼仪在操作层面上的差别,也要了解产生差异的真正原因,中西礼仪各有特点,因文化背景而异,无好坏之分,只有不同,可以相互借鉴,但不能一味盲从,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西礼仪文化得到真正的融合。

(作者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秋筠.商务礼仪教程.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11.

以礼物为话题的作文篇7

历经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冲击,我国伦理道德发展愈益突显“精神”困顿的“中国问题”。在理论研究领域,现代西方理论的冲击,导致具有悠久道德哲学传统的中国本土话语的失落;伦理与道德的分离导致道德哲学的无体系或道德哲学理论的碎片化,从理论上消解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的整体性;个人主义、物质主义、非理性主义,是“精神”失落的理论表现。在实践领域,根据我们的全国性大调查,伦理一道德悖论、知行分离,已经成为深刻的“精神问题”。“伦理一道德悖论”,如道德上基本满意一伦理上不满意的二元判断、伦理上守望传统一道德上走向现代的二元趋势,根本上是伦理一道德一体的有机精神世界的分裂;“有道德知识,但不见诸道德行动”的知行脱节的公民素质缺陷,标示着个体品质构造中“精神”的失落。?因之,一场精神洗礼和精神回归便不仅必要,而且迫切。作为其理论准备,最重要的努力之一,便是基于本土精神哲学资源,进行中国精神哲学的理论建构,藉此能动地推进伦理道德的现展。本文的主题便是通过对《论语》的精神哲学诠释,呈现其伦理道德理论的“精神”气质及其所开辟的精神哲学形态,揭示其对于道德哲学研究和现代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家园”意义。

在中国传统中,“精神”的“精神哲学形态”却有待理论自觉或哲学发现,原因很简单,中国并没有西方式体系化的哲学精神理论。理论自觉的基本努力,首先是对传统精神哲学资源进行发掘,只有这项工程完成,体现本土意识、根源动力和民族文化生命力的精神哲学理论才可能建构。《论语》是中国道德哲学最重要的元典,关于《论语》的精神哲学研究,尤其是对其精神哲学形态的探讨,对发掘中国精神哲学传统,建构现代中国精神哲学理论,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论语》中蕴含着十分丰富并且对日后中国哲学发展具有典范性意义的精神哲学资源,然而却通过一种特殊的形式呈现,即透过伦理叙事和道德教诲,而非论证连贯的哲学体系,进行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哲学的建构。在这个意义上,《论语》并不存在甚至不能要求它具有体系化的精神哲学言说,而必须透过话语形态和哲学体裁的转换,进行精神哲学形态的再发现。这种再发现,与其说是对《论语》精神哲学意义的证明和辩护,不如说是对现代人关于元典理解能力的检验和考验。对于这种转换和再发现的工作,西方的体系化的精神哲学研究传统无疑可资借鉴,而在西方传统中,黑格尔的精神哲学理论因其全面与完整而具有典范性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对《论语》实质上具有的精神哲学内涵的揭示,在分析工具方面便借助黑格尔精神哲学理论对其加以系统的整理和重现,以期在形式上使之呈现其应有形态。这并不是用黑格尔理论对《论语》进行重新诠释,而是以此为参照系,在对《论语》本身所蕴含的精神哲学资源进行发掘时,借助黑格尔理论,使其更加系统化、呈现更为自觉的体系。

基于研究主题,以下两个问题的澄明具有某种基础性意义。

第一,“精神”的概念。在哲学意义上,“精神”具有三个基本规定。“精神”的对立面是“自然”,相对于人的自然状态,“精神”的本性是自由;“精神”的本质和力量,在于将人从“小体”的自然存在者,提升为“大体”的伦理存在者,达到黑格尔所谓“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精神”是思维与意志的统一,用中国道德哲学话语表述,“精神”是“知行合一”。

第二,“精神哲学”的把握方式。这种把握方式的要义,是将伦理道德回归于“精神”的辩证生态,当作精神发展的两个阶段或两种形态,在人的精神由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一种形态到另一种形态的辩证发展中,揭示和把握伦理道德发展的规律。“精神哲学”的把握方式既展现为道德辩证法,也展现为伦理总体性,其精髓是“从实体出发”,对立面是“原子式地进行探讨”的“集合并列”。黑格尔曾断言:“在考察伦理时,永远只有两种观点可能:或者从实体出发,或者原子式地进行探讨,即以单个的人为基础而逐渐提高。后一种观点是没有精神的,因为它只能做到集合并列,但是精神不是单一的东西,而是单一物和普遍物的统一。”

一、“礼”一“仁”话语的“精神”气质

无论对《论语》的理解存在多少分歧,一个共识总可以作为研究前提:“礼”与“仁”是《论语》的两个概念支点,它们在全书中出现频率极高。据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的统计,《论语》中“仁”出现109次,“礼”出现74次。(关于《论语》的知识考古,尤其对“礼”、“仁”等核心概念的语义辨正和义理分析,学界可谓汗牛充栋,也已形成许多共识。本文的任务是以既有的知识和共识为基础,探究这些概念之间的精神哲学关系。这里试图推进的问题是:“礼”、“仁”的话语形态是什么?在文化发生和文明对话中,它们具有何种“中国气质”?可以假定,“礼”、“仁”是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概念,体现了对于这些内容的精神哲学把握。

“礼”因何显现为“伦理”的话语形态?何以显现“精神”气质?要义在于,它是关于伦理实体的概念,其“伦理”本性和“精神”气质在三方面得到展现。

其一,伦理世界与伦理规律的总体性伦理概念。伦理史与人类社会发展史、个体精神发育史内在一致。在人的精神发展进程中,伦理世界是个体与实体直接同一的世界。作为民族精神的家园,它是原初社会中个体与家庭、民族两大伦理实体自然同一的世界;作为个体精神的家园,它是作为家庭成员和民族公民的伦理实体意识。《论语》的“礼”建构和追求的是个体与家庭、民族直接同一的伦理世界。“伦”,即西方道德哲学话语中的所谓“伦理实体”,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和精神形态。与西方道德哲学不同的是,“礼”不仅表现出强烈的“伦”的实体气质,而且彰显家庭与国家直接同一即家国一体的伦理规律,因而在“礼”的伦理世界中,没有像黑格尔所说的家庭成员与民族公民两种伦理实体意识之间的紧张和冲突,而是将家与国、家庭成员与民族公民两种“伦”及其实体意识直接贯通。孔子曾以孝悌为例,展示这两种意识之间的亲和贯通的关系:“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在这个世界中,个体性的人与实体性的“伦”的关系,展现为“天伦”(家庭血缘关系)与“人伦”(社会伦理关系)两大结构,它们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曾被表述为“神的规律”与“人的规律”。不同的是,“天伦”与“人伦”并不分别代表黑格尔所说的“黑夜的规律”和“白日的规律”,而是“伦”的一体贯通的两种生命形态或精神形态,“人伦本于天伦而立”,是根本的“伦”之“理”,或伦理规律。《论语》以周礼为“礼”的历史文本和理想类型。按照李泽厚的观点,周礼是未成文的习惯法,其基本特征是在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在家国一体的中国文明生成的历史进程中,“礼”融血缘一伦理一政治于一体,不仅被孔子创造性地转换为一种伦理政治制度,而且上升为意识形态的自觉主张,由习惯法提升为精神性的伦理实体。在孔子看来,“礼”是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精神规律。“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礼”之道不仅具有永恒价值,而且具有家园意义一一既是民族精神的历史家园,也是个体精神的文化家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曾将“礼”诠释为中国民族由初民社会向文明社会转化、人的精神由自然状态向实体状态转化的文化“脐带”。

其二,“从实体出发”的伦理制度和伦理力量。伦理性的实体既是客观性的规章制度,又是使不同个体同一化的伦理力量。《论语》所指向的那种客观伦理制度,是孔子最受非议的方面。然而人们在批评中往往忽视了它的精神哲学意义,尤其是其“实体”气质。“正名”是《论语》提供的拯救社会失序、行为失范的伦理药方,其精髓被经典地表述为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这曾被作为孔子政治保守性的铁证,然而仔细考证就会发现,它的精神哲学精髓是伦理与道德统一的“安伦尽份”,其话语重心不是君与臣、父与子之间个别性的人与人的关系,甚至不是彼此之间尊卑等级的关系,而是这四者与整个“伦”的实体性关系,关涉的是“伦”的“整个的个体”,或伦理秩序。在这里,君臣父子行为合理的根据是“伦”的实体性要求,体现的是“安伦尽份”的“从实体出发”的“伦理”精神。伦理行为的本质是什么?“伦理行为的内容必须是实体性的,换句话说,必须是整个的孜孜追求,决不止于这些外在的伦理制度,而是这些制度背后或者透过这些制度所达到的那种伦理必然性、伦理力量和伦理合理性,它们被孔子用一个字来概括:“和”丨“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和”就是伦理实体和伦理精神的和谐,它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制度背后的伦理必然性和伦理力量,也是“正名”的伦理合理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其终极追求是“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的境界。

其三,以“礼”为“教”的伦理精神本质。如果进行话语切换,那么,黑格尔所谓的“单一物”即人的个别性,“普遍物”即实体性的“伦”。礼的要义,即是在教养与制度两个维度达到个体性的人与实体性的“伦”的统一。诚然,《论语》中“礼”还不同于后来意义上的“礼教”,但以“礼”为“教”,或以“礼”作为个人的伦理教养和社会的伦理教化原则,并藉此将人从个别性存在普遍化为伦理存在的伦理设计与价值追求是其精神内核。在孔子看来,“礼”具有至关重要的文化意义。对个体而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对社会而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孔子自道“三十而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立于礼”。在《论语》中,“礼”作为教养具有双重“精神”气质。一方面,礼仪化的本质是伦理化,其真谛是过普遍性的生活。如黑格尔所说,教养的本质就是将人的个别性加以打磨,使它符合事物的本性。杜维明曾指出,在孔子和儒家学说中,一个人如不经过“礼仪化”的过程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个意义上,礼仪化也即是“人性化”②另一方面,在中国文化的开端,“礼”不仅是意识,而且同时是意志行为,“履者,礼也。’’(《周易?序卦》)可见,“礼”兼具“单一物和普遍物统一”、思维与意志同一的“精神”本性。因此,“礼”无论作为个体教养还是社会教化,其要义都是将人从个别性的“单一物”提升为伦理性的“普遍物”,从而成为“单一物与普遍物统一”的“有精神”的伦理存在者。

“仁”作为《论语》“道德”气质的标志性话语,其“道德”的哲学本性获得普遍认同。作为一个与“礼”的伦理实体性相对应的道德主体性的概念,它何以、又具有怎样的“精神”气质?

“仁”的“精神”气质同样有三。

第一,“爱人”的道德精髓与道德精神。在《论语》中,“仁”是“礼”的伦理实体性内植为个体道德的主体性,二者内在根本的“精神”同一,而“爱人”是二者之间相互过渡的中介,也是“仁”作为“道德”话语的“精神”气质的根本体现一,使我不专为自己而孤立起来”,因而是“自然形式的伦理”。①“人”及其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哲学悖论:已经“是”一个“人”,但又孜孜追求“成为”一个“人”。“是一个人”认证人是个别性的自然存在者,“成为一个人”的主旨是扬弃人的存在的个别性,从而成为“普遍物”。由此,“肯定自己是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便是“法的命令”。“成为一个人”的精神历程从“爱人”开始。一方面,“爱”以“不孤立’’、“与另一个人的统一”,消解人的抽象独立性或个别性,从而具有与他人相通的普遍性或所谓“德”另一方面,“爱”无论作为人性事实抑或作为人性信念,都意味着人可能成为与他人相通进而最终成为普遍存在者的自我肯定,作为人的本性,它是人之成为人的“自然形式的伦理”。也许正因为如此,无论中国的儒家伦理,还是西方的基督教伦理,乃至其他文化的伦理,大都以“爱人”作为道德哲学基础和精神预设,原因很简单,从这里“人”开启了通向成为普遍物或伦理存在者的精神上的千里之行,也开通了由道德回归伦理的精神隧道。显然,“爱人”的规定,使“仁”的道德与“礼”的伦理在精神哲学上深切相通并相互转换,因为它使“礼”的实体性要求转换为“不孤立”、“与别一个人的统一”的主体德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仁”成为中国道德及其“精神”气质的标志性话语和集中体现,也是孔子最具创造性的道德哲学贡献。

第二,种德”与切德”统一的总体性道德话语。在《论语》中,“仁”既是一种德,又是一切德。作为一种德,其要义是“爱人”作为一切德,它是全德之名,能行恭、宽、信、敏、惠诸德于天下,便是“仁”因此,一切正当行为都是“仁”之表现,也发端于“仁”,《礼记?儒行》引用孔子的话:“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它表现为不断的“应然”,因而也是不断的“未然”,因为,“道德的观点是关系的观点、应然的观点或要求的观点。”由此,“仁”便成为黑格尔所谓的“主观意志的法”即主观意志的自由。后来孟子将“仁”向“义”推进,仁义合一,以至“仁义”日后成为“道德”的代名词,所谓“仁义道德”。这一历史演变的精神哲学根据是:“仁”作为以“爱人”为本质的“礼”的伦理造诣,一方面必须坚守“仁者爱人”的“人道”另一方面,必须按照“天伦一人伦”的“礼”的伦理世界的规律爱人,具体地说,由“亲亲”而“仁民”,由“孝亲”而“泛爱众”,这便是所谓“义”。正因为如此,朱熹一语揭示“仁”的道德哲学精髓:“今日要识得仁之意思……始得集注说爱之理,心之德。“仁”与“义”在道德世界中的精神关系是“居仁由义”。“仁者爱人”是道德的始点和精神家园,“义”是“差爱”或“伦列之爱”,是爱人的伦理合理性。仁以合同,义以别异,“仁”与“义”的同一,便是“道”与“德”的合一。韩愈曾对仁义与道德的关系有一个经典的表述:“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谓之仁;行而宜之谓之义;由是而之焉谓之道;足乎己无待于外谓之德。’’由此,“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这种表述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被视为是对《论语》“仁”的精神哲学诠释。

第三,“永远有待完成的任务”。“仁”的精神辩证法,既是德性与自然之间、也是道德主体性与伦理实体性之间的“乐观的紧张”。它既是内在于人的本性,“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又存在于求仁得仁的无限进程之中。“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如是,颠沛必如是。’’(《论语?里仁》)在《论语》中,似乎存在一个悖论:一方面,求仁得仁,欲仁仁至;另一方面,孔子从未称道谁达到仁的境界或已经是仁人。这正是“仁”论的精神哲学的大智慧所在,它应了黑格尔的一个论断:“道德的完成是不能实际达到的,而勿宁是只可予以设想的绝对任务,即是说,是永远有待完成的任务。作为一个通向伦理实体或伦理普遍物的道德主体的概念,“仁”是不可能最终完成的,它是道德与自然,包括道德与主观自然即理与欲、道德与客观自然即义务与现实之间“被预设的和谐”。但从根本上说,“成为一个人”或中国道德哲学话语中的所谓“成人”、“仁人”境界应当是可以实现的,那是人与伦理实体合一,是无限与永恒的不朽之境。正如黑格尔所说,道德的终极任务,不是扬弃不道德,而是使道德成为多余,进而消灭道德本身。这便是伦理与道德、礼与仁合一的化境。

“礼”、“仁”话语的伦理一道德定位和“精神”气质理解,是准确把握《论语》的概念前提。在“精神”的话语形态中,一些《论语》公案也许可以得到更有解释力的诠释。孔子最易引发争议和批判的命题之一,是《论语?子路》中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在“亲亲相隐”之中,孔子到底“直”了什么?回答是:“直”的是家庭伦理的“精神”本性。

如果将“直”诠释为价值真理,那么,在精神哲学意义上,它就是与道德、伦理密切相关的概念,三者的关系是:德或道德就是对于伦理的“直”,因而伦理以及个体道德与伦理实体之间的“精神”关联,是“直”之成为价值真理(或所谓正当)并转换为德性的关键。“一个人必须做些什么,应该尽些什么义务,才能成为有德的人,这在伦理性的共同体中是容易谈出的:他只须做在他的环境中所已指出的、明确的和他所熟知的事就行了。正直是在法和伦理上对他要求的普遍物。”德只有在伦理的共同体中才有现实性和具体内容,正直的内容是伦理普遍物,德是对伦理普遍物的“直”道而行。家庭、市民社会、国家诸伦理实体作为不同领域的伦理存在,各有其为德所应“直”的伦理普遍物。“亲亲相隐”之“直”,是家庭成员对家庭这个伦理普遍物的“直”。“亲亲相隐”是家庭伦理实体的自然性格,也是个别的人成为“家庭成员”的精神条件。诚然,“亲亲相隐”的“直”可能导致对社会和国家两大伦理实体的“曲”,但是,由于家庭在伦理和“精神”发育中的策源地地位,“亲亲相隐”在诸文明体系中,不仅被隐忍,而且被承认。②“因为对意识来说,最初的东西、神的东西和义务的渊源,正是家庭的同一性。’’“家国一体”的文明路径和社会结构,使家庭在中国文明体系中具有更为深刻的精神策源地和文化本位地位,因而“亲亲相隐”对中国人具有更为重要的精神意义。

二、精神哲学模式:“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中深藏着由“礼”、“仁”“‘精神'气质”生成的“精神哲学”及其形态。“礼”与“仁”,或者说“礼”的伦理世界与“仁”的道德世界如何“精神地”关联?二者依何种规律辩证互动、造就个体与社会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论语》“礼”、“仁”关系精神哲学模式的经典表述是:“克己复礼为仁”!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从政治哲学、历史哲学等维度解读“克己复礼为仁”,揭示孔子的历史情结及其政治取向。然而,如果将“礼”、“仁”作为《论语》对于伦理与道德两种精神世界的建构和表达,以“克己”作为化解两个世界之间的紧张、达成“被预设的和谐”的精神中介或“第三维”,那么,“礼一仁一克己”所建构和生成的便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哲学和精神哲学体系。这一“精神哲学发现”,不仅为破解《论语》中“礼”、“仁”关系及其所指向和生成的精神体系,也为把握中国文明的精神传统,提供一种“精神地”和“哲学地”理解的理念与方法。

在《论语》中,“礼”、“仁”关系到底如何?以“仁”为核心,还是以“礼”为核心?这一问题的哲学实质是:伦理与道德到底谁处于优先地位?《论语》的精神哲学体系是什么?一般认为,在《论语》中,“礼”是传统的因袭,“仁”是创造性贡献,因而是孔子和儒家伦理的标志性概念,而“仁”比“礼”多出现几十次,似乎是一个更具客观性的根据。然而,这种看法缺乏对于“礼”一“仁”互动而生成的人的精神同一性的哲学把握。从方法论的意义上考察,关于礼、仁的关系问题指向的是:伦理与道德的关系到底如何?当今中国道德哲学研究逐渐达成的共识是:伦理与道德是两个相互区分的概念。诚然,在哲学把握中,关于伦理与道德之间的概念关系,由先前的“不分”进展到“分”,是一次重要学术推进,但是,如果只停滞于“分”,将陷入伦理与道德的碎片化,因而必须进行第二次推进,即由道德哲学向精神哲学的推进,将伦理与道德还原于精神的辩证生态,考察它们因何、如何生成精神的体系并在其中获得精神的同一性。伦理与道德,不仅是人的精神的不同形态,也是精神发展的两个不同结构和阶段。因此,《论语》精神哲学体系研究,以及关于《论语》“精神哲学”诠释的要义便是:摆脱关于礼与仁、伦理与道德关系的“原子式思考”,在精神的辩证发展和精神哲学的有机体系中,把握二者关系的真理。

《论语》中的一段话对诠释“礼”、“仁”关系特别重要。“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这里孔子不仅指出“仁”、“礼”、“克己”三者关系,更透过三者关系隐喻一个价值系统和精神体系。“复礼”之谓“仁”,达致“礼”一“仁”同一必须“克己”,其基本取向是以“礼”说“仁”,指出“仁”的目标和标准不是道德上的自我完成,而是向“礼”的伦理世界和伦理精神的回归,即所谓“复礼”。这里,“复礼”之“复”以否定性的话语形态悬置一个在生活世界中被解构了的终极价值,即被孔子认为具有历史现实性并承载人类理想的伦理实体和伦理世界。“克己复礼为仁”的哲学图式,本质上是生活世界中透过道德努力的一种精神建构和精神回归运动,是伦理世界一生活世界一道德世界的精神哲学统一。因此,只有在精神哲学体系中,“礼”、“仁”、“克己”,以及三者关系的价值系统,才会得到准确的诠释和把握。

在“克己复礼为仁”的精神哲学模式中,“克己”与“复礼”在话语形态上表现出某种对应匹合,都指向某种经过辩证否定的肯定。在中国传统道德哲学中,“克己”的本质是胜己,“胜己之私之谓克。”这里的“私”不能简单理解为“欲”或“私欲”,毋宁说是人的主观个别性或抽象的个体性。在中国哲学中,“私”往往与“公”相对应,“公”是社会秩序或伦理普遍物,“私”即未获得伦理承认的人的自然存在的个别性,所谓“一己之私”。朱熹言:“己者,人欲之私也;礼者,天理之公也。一人之中,不容并立”。在精神哲学意义上,“私”的根源在于为“欲”所蔽,流连于个体的“小体”,难以达到社会普遍性的“大体”,即难以达致“公”的伦理存在。所以,“克己”即扬弃人的自然存在的主观个别性,获得“礼”的伦理教养,最终归于“礼”的伦理实体性。这里,“复”有两个层面的哲学意义。在历史哲学层面,面对“礼崩乐坏”的历史现实,孔子要“复礼”,即恢复或重建被他视为“理想类型”又有所“损益”的周礼秩序;在精神哲学层面,“复礼”则是精神回归的辩证运动,即将人从“己”的个别性存在的“单一物”,提升为“礼”的伦理存在的“普遍物”的精神回归,也就是由自然存在回归伦理存在的精神哲学过程。“复礼”对个体行为和社会秩序来说即“正名”,其意义在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因此,“克己”之“克”,委实不是消极性的“剥落”,而是极富积极意义的超越和建构。“克”与“复”的精神哲学精髓,一方面标示着它们不只是思维或认知的所谓“理性”,而是“知行合一,’的“精神”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精神“显现”或实现自身的现实努力,是人超越抽象的自然存在达致伦理存在的具有实践意义的精神运动。由“己”的“单一物”到“礼”的“普遍物’’、由“克己”到“复礼”的精神历程,便是“仁”之德性的建构与实现的精神和精神哲学过程。

“仁”作为一种道德向往和道德动力,推动由“克己”向“复礼”的精神运动的精神哲学根据存在于德性与伦理、道德主体与伦理实体的辩证关系中。黑格尔曾以一句话揭示二者关系的真谛:“德毋宁应该说是一种伦理上的造诣。’’“德”或“德性”是内在于个别性的人身上的“普遍物”,它既是一种本性,也是一种建构,人获得伦理上的造诣,即获得伦理普遍物或伦理普遍性,而主体因分享这种普遍性彼此间便可相感相通,所谓“同心同德”。“仁”与“道”和“德”的关系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人一旦“克”或扬弃“己”的个别性,“复”或回归“礼”的实体性,便达到“仁”,即建构起内在的道德主体性。主体即实体,由此达到“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的“精神”,但“仁”无论作为种德”还是切德”即德的总体之名,都必须也只有透过“礼”才能获得现实性。“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倌》)所以,无论在精神哲学意义,还是在历史哲学意义上,“礼”在《论语》中都具有比“仁”更为优先的地位。孔子以“仁”为成圣成贤的核心和收拾“礼崩乐坏”局面的根本,但这只说明“仁”是孔子提出的解决春秋时期伦理道德“中国问题”的着力点,而并不能由此推出“仁”高于“礼”的结论。这一问题可以从孔子的另一论述中得到证明。对于怎样“克己复礼”,孔子以“四勿”诠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视听言动都符合“礼”便是“仁”。“礼”不仅是“仁”的依据和目标,而且是造就“仁”的德性的根本途径,因而“礼”的伦理之于“仁”的道德具有前提性意义。在精神哲学意义上,“克己复礼为仁”所建立的是“礼”之于“仁”的优先性,扩而言之,是伦理之于道德的优位论。“仁”的主体性是“礼”的实体性的造诣,由“克己复礼”而达致的“天下归仁”,就是伦理与道德同一而建构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在跟个人现实性的简单同一中,伦理性的东西就表现为这些个人的普遍行为方式,即表现为风尚。’’“四勿”的精髓,在精神哲学意义上,是造就第二天性,即“活着和现存着的精神”。

《论语》乃至日后儒家精神哲学体系和道德哲学体系有三个基本结构:“礼”--伦理和伦理世界的概念;“仁”--道德和道德世界的概念;“克己”--生活世界中使“礼”与“仁’’、伦理与道德辩证互动,建构精神同一性的概念。作为精神哲学的“中国话语”,《论语》中的“克己”亦即所谓“正身”、“修己”。孔子特别强调“正身”对于“为政”的重要性。“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在《论语?宪问》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所有这些论述,核心理念都是“修己”。这种“修己”的理念,经过孟子“养其大者”推进,在日后的哲学演进中,生成所谓“修养”的理念。于是,“伦理一道德一修养”,便成为“克己复礼为仁”衍生的精神哲学体系的近现代话语表达。有待追究的是:“克己复礼为仁”是何种精神哲学体系?这种体系为何以“克己”为必然和必要结构?在它所开辟的精神哲学传统中,“克己”的修养具有怎样的精神哲学意义?

无论“礼”还是“仁”,都以人和人的精神为主体,而人内在着两种相反相成的本性:作为自然存在者或作为“单一物”的个别性的“身”作为实体性存在或作为“普遍物”的“性”。中国文化处理二者关系的精神哲学智慧是:“修身养性”。“身”即《论语》所指谓的“己”是单一性,潜在囿于或沦为单一物的危险与可能,因而要不断地“修”。“性”是人的普遍本质或所谓共体,内在于人,但只是善之“端”,潜在被“身”的自然性遮蔽颠覆的危险,因而必须“养”。“身”是人的“小者”,“性”是人的“大者”,“体有贵贱,有小大。养其大者为大人,养其小者为小人。’’(《孟子?告子上》)修养既是王夫之所说的“身成”与“性成”统一的“成人之道”,也是“单一物与普遍物统一”的精神过程。正因为如此,它不仅是“礼”与“仁”、伦理与道德相互转换的中介,也是使二者在生活世界中获得统一的精神条件。于是,在孔子开辟的儒家精神哲学传统中,修养是基于性善信念的“欲仁仁至”的自化,是“颠沛必如是,造次必如是”的自强不息的无限进程(《论语?里仁》)。在这个进程中,“礼”具有绝对意义。孔子“三十而立”于礼;“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矩”就是“礼”的伦理教养与实体性自由。由此,《论语》建构起了一个从“立于礼”的伦理信念和伦理目标出发,经过自强不息的“仁”的道德努力,达到“从心所欲”于“礼”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哲学体系。

诚然,任何精神哲学体系都有伦理与道德两个环节,但是,由于伦理优位或道德优位的取向不同,伦理与道德之间相互转换、辩证互动的中介便表现出深刻的文化差异。这一中介是诸精神哲学体系、诸民族精神之生态自洽和生态自足所要求的“第三元素”,体现精神哲学与民族精神的性格特征。对以伦理认同为前提的中国传统而言,它是“求诸己”或“克己”的修养;对以道德自由为追求的西方传统而言,它是以伦理合理性批判为前提的公正。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毋宁将德性论与正义论之争,当作两种精神哲学传统之间的体系性互动,而只有在体系性对话中才能理解和把握。应当注意的是,无论伦理优位还是道德优位,无论以何种“第三元素”作为二者之间的中介,都可能有某种理论和实践的缺失,精神哲学体系及其研究的意义,便在于追求精神世界的整体性和体系性的理论合理性与实践合理性。《论语》悬置并追求一个高远境界:中庸。《论语》中直接讲中庸只一句:“中庸之为德也,其甚矣乎丨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但无论是孔子通过对颛孙师与卜商两个弟子比较所引出的“过犹不及”(《论语?先进》)的论断,还是因“不得中道而行之”对“狂狷”(《论语?子路》)的退求,都体现了中庸的风格。中庸作为“至德”,乃是“礼”的伦理与“仁”的德性的辩证统一的“至境”,它在后来的儒家经典《中庸》中被表述为“天地位,万物育”的道德圆满与伦理实现统一的天人合一境界。

三、《论语》开辟的精神哲学的“中国传统”

《论语》对“‘精神'文明”的历史贡献展现为某种逻辑递进:由“精神”而“精神哲学”,由“精神哲学”而“精神哲学形态”。它由“礼”、“仁”奠定中国哲学话语的“精神”气质和“精神”元色;由“精神”元色建构“克己复礼为仁”的“精神哲学”由此开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精神哲学传统,形成伦理一道德一体、伦理认同优先或伦理优位的精神哲学的“中国形态”。由“精神气质”到“精神哲学”的演进,是“精神”理念的体系化;而由“精神哲学”到“精神哲学形态”的演进,则标示着《论语》精神哲学不仅具有范型意义,而且开辟和生成了精神哲学的独特传统,赋予精神哲学以“中国形态”,呈现“中国特色”。“克己复礼为仁”的精神哲学模式内在的伦理与道德、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的矛盾,构成《论语》及其开辟的精神哲学形态的“中国问题”,由于它孕于《论语》并对日后中国精神哲学传统发生深远影响,因而成为“元中国伦理问题”。

《论语》的精神哲学意义,不仅在于“礼”、“仁”话语内在的自然与自由同一、

个别性与普遍性同一、知行同一的“精神”本性和“克己复礼为仁”的精神哲学式,更重要的在于它开辟了一种伦理与道德辩证互动、伦理优位的精神哲学形态。这种精神哲学“形态”,一方面开创并成为了一种传统,因而是“中国形态”另一方面与西方精神哲学相区分,在日后历史进程中所表现的传统力量,造就了精神哲学的“中国传统”。

在儒学的历史演进中,《论语》的伦理与道德话语及其哲学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其具有一以贯之的“形态”特征和“形态”气派。孔子以“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根源意识和对周礼“损益”规律的把握,解决了“礼”的神圣性难题;以对政治制度及统治者的道德诉求,即所谓“仁政”、“德治”,解决了“礼”的现实性难题;以“亲亲一忠恕一仁道”建构“仁”的道德主体,达致了“礼”的伦理认同;由此建立“礼”与“仁”、社会至善与个体至善之间的同一性关系。但是,礼与仁、伦理与道德的矛盾始终存在。孟子发现了这一问题,将“礼”、“仁”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作了重大推进,将伦理与道德分别展开为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妇的“五伦”,以及仁、义、礼、智的“四德”。“五伦”是伦理实体,体现“人伦本于天伦”的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原理及其伦理规律;“四德”是体现五伦规律的道德要求及其所建构的道德主体。不难发现,“五伦”一“四德”的关系与《论语》伦理优位的哲学取向一脉相承。在精神哲学意义上,孟子的重要贡献有二。其一,人伦理念,以及伦理与道德关系的进一步自觉。“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在孟子看来,“近于禽兽”的失道之忧是文化的最大忧患,也是人的忧患意识的根本;如何超越这种忧患?“教以人伦”是历史经验也是必由之路。这段经典论断表达的是人伦与人道、伦理与道德一体的哲学理念,表面上突显“道”的根本意义,实际上彰显了人伦之于人道的优先地位;不仅如此,“人伦”是“有亲”、“有义”等等有差别的实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合理性完全根源于个别性的人与实体性的“伦”的关系的性质,这便是“教以人伦”的真谛。其二,将“义”作为仅次于“仁”的第二德性,以在德性中落实“伦”的差别性和具体性,所谓“居仁由义”,“仁以合同”,“义以别异”,由此,“礼”与“仁”便因为“义”有了精神上的中介和过渡。为解决“礼”的伦理认同问题,孟子将“礼”直接移植到德性体系中,作为四德之一,以此解决“礼”与“仁”的内在同一性问题。在儒学发展史上,孟子将孔子的“礼”一“仁”体系向主观性方向推进,但也因此潜在动摇“礼”的伦理地位的危险。荀子发现这一问题,建构了以“礼”为核心的道德哲学体系。这一努力不能简单地被当作孔子体系的异化,而是将孔子的学说向客观性方向发展,形成客观伦理精神体系。显然,父子、君臣、夫妇是“五伦”伦理世界的主干结构,体现“天伦一人伦一天人之间”的伦理世界的规律。在道德哲学发展中,出现“纲一常”思维和“纲一常”取向,将“伦”的相对伦理发展为“纲”的绝对伦理,从精神哲学的意义上考察,根本原因在于欲突显和巩固伦理之于道德的优先地位。正如贺麟早就指出的那样,“五伦”伦理在向“四德”落实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因其相对性而被动摇的危险,于是必须将相对的“伦”固化为绝对的“纲”。这一变化表面上发生在伦理内部,实际上指向伦理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根本取向是“五常”服从于“三纲”。正因为如此,由谭嗣同等人开始的近现代反封建伦理的启蒙运动将矛头首先对准“三纲”而不是“五常”。更值得注意的是,经过汉唐漫长的历史发展,“三纲五常”在宋明理学中被演绎为“天理人欲”的“新儒学”体系。余敦康曾将这种现象解释为“名教之乐”的缺失。孔子“礼”一“仁”体系,不仅是一种内省的精神境界,而且是对现实社会的认同。当内省的道德追求不能导致被认同的社会生活秩序时,或社会生活秩序不能获得道德认同时,伦理与道德之间的冲突便不可避免地发生。宋明“新儒学”将“礼’’、“仁”的伦理道德要求上升为“天理”,建构起形而上学的伦理系统,并将与之对立的一切归于“人欲”,通过“存天理,灭人欲”达到伦理与道德的统一,最终建立起伦理优位的绝对精神体系。综上可以发现,在“礼”一“仁”--“五伦四德”--“三纲五常”一一“天理人欲”诸历史形态之间,存在精神哲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不仅演绎着某种中国传统,更标示着精神哲学的“中国特色”。这种“中国特色”的要义是:伦理一道德一体、伦理优位,在伦理世界一生活世界一道德世界的辩证互动及其有机生态中建构个体和社会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也由此诠释和建构伦理道德的理论合理性与实践合理性。

也许,与西方精神哲学的对照更能映现《论语》所开辟的这一传统的“中国特色”。现代西方哲学家黑尔德曾对西方文化背景下伦理道德的历史发展进行现象学还原,发现西方精神哲学传统,经历了从古希腊“伦理”,到中世纪“道德”,到近代“道德哲学”和黑格尔精神哲学的历史发展,其总体轨迹是伦理与道德的分离。③在古希腊,“伦理”一词的本义是“灵长类生物持久生存的居留地”,它为人的生活提供可靠的空间。由于在人的生活中内在着自由意志和交往行为的矛盾,便产生对行为可靠性的期待,那些恒久自明的被强化的习惯,被称之为“德性”,交往行为的可靠空间便是“伦理”,而“善”则是使可靠性得以发生的东西。古希腊的“伦理”在拉丁化历史过程中向“道德”形变。伦理产生于原生的经验,表现为风俗习惯,当它透过教育、惩戒、鼓励得以发扬和传承时,便演变为次生的经验,产生所谓“伦常”,伦常进一步抽象为法则,普遍化为对象性的规范,便形成“道德”。到近代,尤其在康德哲学中,“道德”被进一步抽象为“道德哲学’’,并由此以道德置换伦理。“道德”向“伦理”转换源于对自由意志的痴迷、对法则普遍性的痴迷和对伦理相对性的夸大。因此,黑格尔批评康德“完全没有伦理的概念”,对伦理“姿意凌辱”,而他本人则在《精神现象学》和《精神哲学》中系统地建立起融伦理与道德于一体的精神哲学体系。通过以上对于西方精神哲学传统的现象学复原可以发现,从古希腊到德国古典哲学,西方哲学的主流传统是伦理与道德的分离,它经历了古希腊“伦理”一古罗马“道德”一近代“道德哲学”的抽象性发展过程,伦理与道德的统一在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体系中才得以建构和完成。而以上考察也已经表明,在《论语》中,伦理与道德一体的精神哲学形态已经诞生,更重要的是,它开辟了贯穿日后两千多年文明的哲学传统,形成一种“中国特色”,标示着《论语》,也标示着中国伦理型文化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现代西方学术过度冷落黑格尔哲学包括他的精神哲学,不可避免的结果便是重新陷入伦理与道德的精神分裂之中,使当代西方精神哲学遭遇伦理认同与道德自由不可调和的矛盾。面对市场经济与全球化的冲击,中国道德哲学如何重温孔子所开辟的伦理与道德一体的精神哲学传统,从中汲取合理而有深厚民族文化根源的内核,避免走进西方哲学与西方文明误区,建构中华民族健全的“精神”世界和“精神”文明,显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头课题。

以礼物为话题的作文篇8

关键词: 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士兵突击》

一、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合作原则最初是由Grice提出的。Grice认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必须遵循一般的原则――合作原则,即根据目前交际的目的或方向,使谈话始终符合交际的需要(何自然,陈新仁,2004:32)。在合作原则下,Grcie细分了体现合作交际的四条准则,共九条次则,即:(1)质的准则:努力使你说的话真实。A.不要说你认为是假的话。B.不要说你认为缺少足够证据的话。(2)量的准则:A.话语应包含有满际所需的信息。B.话语不应包含超过交际所需的信息。(3)关系准则:要有关联。(4)方式准则:说话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涩,避免歧义,要简练,要有条理。

根据Grice的理论,这四条准则是合作原则的基本准则。然而,在日常交际中,很多时候说话人并不完全遵循合作原则的这四条基本的准则,却照样可以顺利完成交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因为人们在违反合作原则时为了达到礼貌的目的遵循了另一种原则,使自己的话语带有一种特殊的含义,达到特殊的交际目的。这就是Leech在后来的研究中从修辞学和语体学的角度提出的礼貌原则。

根据Leech的理论,礼貌原则是对合作原则的补充。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则。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语言活动同样受到这条准绳的约束。礼貌原则是维护交际双方和睦关系的一种原则。Leech提出了制约人们言语交际的六条礼貌准则,它们是:(1)得体准则:A.尽量少让别人吃亏,B.尽量多使别人收益;(2)慷慨准则:A.尽量少让自己收益,B.尽量多使自己吃亏;(3)赞誉准则:A.尽量少贬低别人,B.尽量多赞誉别人;(4)谦逊准则:A.尽量少赞誉自己,B.尽量多贬低自己;(5)一致准则:A.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B.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6)同情准则:A.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B.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礼貌原则是在合作原则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然而,礼貌原则绝不是合作原则的附属品,它是对合作原则的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人们也称礼貌原则为合作原则的“弥补策略”,它能够充分解释合作原则无法解释的现象。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语用分析中常用的原则,其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体会文学作品的意义、价值。下面我们以近年来比较受关注的一部电视剧作品的剧本为例,看看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应用。

二、语料背景

《士兵突击》是2007年火爆中国荧屏的一部励志题材军旅剧,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由一个成绩垫底、洋相百出的“孬兵”成长为一代“兵王”的传奇故事。该剧剧情跌宕起伏,精彩迭出的台词对白更是令人回味无穷。在第二集“征兵”中,班长史今来许三多所在的村庄征兵家访,许三多因父亲打骂而紧张、怯懦,表现得让大家不甚满意,老练的许百顺却软磨硬泡让史今在他家留下来吃饭,试图说服史今录取许三多。此处挑选了第二集中史今、徐百顺及村长三人的一段对白,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进行分析,以揭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此处选取的选段对白如下:

(许百顺家的院子里,许三多、许百顺、村长和史今坐在桌旁吃饭。)

许百顺:吃呀!当兵还有怕辣的?

史今:我不怕辣,我……敬您一杯。

许百顺美滋滋地接受了:我家老三不错吧?

史今:挺好。可是老前辈,有句话还得先跟您说。

村长乐呵呵地:说说。早说早明白。

史今:这么说您千万别介意,我团正在加速机械化进程,冲击速度每小时几十公里,空地协同,要掌握的可绝不止是开枪……对兵员的素质和反应能力要求很高。(看看许三多又看看许百顺)我这么说您明白吗?

(许百顺终于抬头,拿了杯子跟史今要碰,史今只好接住。)

许百顺:知道为啥非得跟你喝酒?

村长:为你儿子当兵呗。

史今只好摇头:那不是,老前辈自有前辈的情谊。

许百顺瞪眼:怎么不是?就是嘛!就是想把龟儿子交给你嘛!他没出息,不会种地不会发财,胆小,连杀猪也不敢看,可他听话!听话就好使唤对不对?你带他个三两年,他就出息了。你就把这龟儿子给成全了―这话实在不?

史今闷闷地:实在。

三、语用分析

饭桌上,许百顺先热情的劝史今“吃呀”,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接下来的一个直接的反问“当兵还有怕辣的”,看似违背了礼貌原则中的赞誉准则,实际上是因为许百顺想借反问句打破史今的拘谨,也透出他为人的直率和在家里说一不二的霸道性格。

接下来,史今先老老实实地回答“我不怕辣”,体现了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准则,即减少与对话人的分歧,多增加与对方的共识。然后,吞吞吐吐地转换话题“我……敬您一杯”。这句话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相关原则,感觉与许百顺谈话的主题不大相关,与此同时,这句话符合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表现出作为客人对主人的尊敬。其原因在于史今从先前许三多的表现中已感觉许三多不适合当兵,可又不能直接跟许百顺说,对许百顺的客气感觉稍有不安,想先敬酒,先把气氛搞得和谐一些,再找机会做解释。

许百顺接下来问道“我家老三不错吧”,这违背礼貌原则中的谦逊准则,表现出对自己孩子盲目的自信。史今先回答了“挺好”,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准则,尽量减少与许百顺的对立,然后又转换了话题“可是老前辈,有句话还得先跟您说”,又一次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相关原则,表明了史今矛盾的心情。

接下来村长一听史今要表态,接了史今的话头“说说。早说早明白”,这违背了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原则。他迫不及待地想让史今说出拒绝许三多,是因为他与许百顺关系不甚融洽,很想看许百顺出丑。

史今回答时先说道“这么说您千万别介意”,这符合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原则,即说话时尽量考虑对方的感觉,说出的话要符合场合需要,能让对方接受,因为他怕接下来自己的话许百顺可能会受不了。然后开始解释:“我团正在加速机械化进程,冲击速度每小时几十公里,空地协同,要掌握的可绝不止是开枪……对兵员的素质和反应能力要求很高。”这一句包含很多信息,先是使用大量专业术语,体现史今的专业,为说服许百顺特地摆出的雄辩事实,符合合作原则中质的原则,即所说的话要与话题相关,能提供相关信息,符合方式准则,因为史今的表述直接明了、清晰明白,让不懂军事术语的许百顺也能听懂。最后又提问:“我这么说您明白吗?”再一次体现了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原则,因为他自知这番理由说出来许百顺会有一点不适应,所以先调整对话的节奏,照顾许百顺的情绪。

听了史今的理由,许百顺心情很不好,但改变策略,试图通过别的办法让史今接受许三多。他问史今“知道为啥非得跟你喝酒”,村长顺口说出了原因“为你儿子当兵呗”,此处村长违反了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原则,于不该说的场合说了不该说的话。而史今的回答“那不是,老前辈自有前辈的情谊”则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赞誉准则,尽量多赞誉别人。而许百顺的回答则令人在场的各位都很意外“怎么不是?就是嘛!就是想把龟儿子交给你嘛”,这里他违反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没有做到谈话中尽量多使别人收益,相反,他的说法明显会给别人带来不便。然而,许百顺对得体原则的违背恰恰是他说话的技巧,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直白、坦诚打动史今。“他没出息,不会种地不会发财,胆小,连杀猪也不敢看”,此处符合了礼貌原则中的谦逊准则,即尽量贬低自己,但这种贬低是为了进一步换取史今的同情,且为了衬托他提到的许三多的优点。“可他听话!听话就好使唤对不对”,这句话首先违反了谦逊准则,因为前面贬低了自己的儿子,这里许百顺狠狠地夸了自己的孩子一次,即预扬先抑。“你带他个三两年,他就出息了。你就把这龟儿子给成全了―这话实在不”,此处违反了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原则,在谈话中对听话人提出了要求,违反了尽量让别人少吃亏、让别人多收益的原则。很明显,许百顺在给史今出难题,且不容史今推辞。史今的回答“实在”严格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准则,尽量减少了双方的分歧,但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对于许百顺的逻辑,史今是不可能赞同的,他的不反驳只是为了保持对许百顺老人的最基本的尊敬,同时也表明他实在不忍心打破许百顺的梦想。此处通过一系列对白,将许百顺的固执、倔强和史今的善良、慈悲都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

四、结语

《士兵突击》“征兵”这一集在史今与许百顺及村长的对白中,史今基本上很遵守礼貌原则,而村长和许百顺则多次违反了礼貌原则。这一方面反映了史今的修养和作为当事人拥有主动权时对事态把握的从容,同时也体现了村长和许百顺急于让事态朝着自己需要发展的急切心情。最重要的一点是,作者这样独具匠心的安排体现了三个人物各自鲜明的性格特征:村长自私、圆滑,见风使舵;许百顺生活中固执、倔强、不服输,且有很浓的小农思想,有些自我,为了自己孩子的前途不惜采用一切手段;而史今则善良、富有同情心、责任感,但同时也坚持自己的原则。三人谈话时对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的遵守差异正是这两种不同性格的鲜明表现。使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人物的性格特点,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在人物刻画方面的表现力,给一部作品的解读带来更多的趣味。

参考文献:

[1]Penelope Brown & Stephen C.Levinson.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2]洪岗.跨文化语用学――预料收集方法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以礼物为话题的作文篇9

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初中部学生会为提升全体初中部学生的文明水平,营造良好的文明有礼的育人环境,初中部决定新学期开展以“当文明学生、创文明班级、树文明班风”的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以学校已有的《学生文明礼貌十条》为基础,由文明督察队对学生文明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对不文明行为予以制止,并认真进行登记和考核,检查情况与当月班级考核挂钩。为开展好本次的活动,德育处也按照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制订了具体的《初中部学生文明礼仪规范》,请各班组织学生学习和具体的落实措施。初中部学生文明礼仪规范1、称谓礼仪(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2)不给他人取绰号、说花名。2、问候礼仪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Goodmorning,Dad/Mum.)(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Goodnight,Dad/Mum.)(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Hello,Dad/Mum.)(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Happybirthdaytoyou!)(Wishyougoodhealth!)(5)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HappyNewYear!)(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Wishyouagoodjourney!)(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Welcomehome!)(8)自己告别家人时: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离家时间较长,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家人。(Don’tworry!Icantakecareofmyself.)3、餐桌礼仪A、在家时:(1)请长辈先入座。(Sitdown/Haveaseat/Takeaseat,please.)(2)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3)吃东西或喝汤时要小口吞咽,闭嘴咀嚼,尽量不发出响声。(4)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Thankyou.)(5)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6)先吃完饭要说“大家慢慢吃”。(EnjoyyourBreakfast/lunch/supper!)B、在学校:(1)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进入餐厅。(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3)要安静、文明进餐。(4)饭、菜、汤要吃净;不偏食、不挑食。(5)碗、碟轻拿轻放,摆放整齐。4、待客礼仪(1)客人来访,要事先有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要热情接待,帮助父母排座、递茶后可告辞离开,待父母送客时应与客人说“再见”。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2)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糖果、玩具、图书等招待。(3)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应同小孩一同玩,或给他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听音乐、看电视。(4)吃饭时,同学、朋友来访,应主动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过,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书报或杂志给他看后再接着吃饭。(5)接待老师应象接待长辈一样热情庄重。(6)送客要送到门外,并欢迎客人下次再来。5、做客礼仪(1)去亲友家做客要仪表整洁,尽可能带些小礼品,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2)在亲友家,不能大声大气说话,要谈吐文明。(3)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即便是至亲好友也应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动用。(Excuseme,mayI…?)(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能抢先入座,不能先动食物;(5)告别时,要说感谢的话,如“今天真高兴”、“欢迎到我家去”。(Thankyouverymuch.I/Wereallyhadagoodtime.)(I’ll/We’llbeexpectingyourvisit.)6、穿着礼仪(1)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2)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间,不披衣散扣。(3)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4)课堂上不敞衣、脱鞋。(5)不穿名牌鞋,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时装鞋,以球鞋或平底鞋为好。(6)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7)不涂脂抹粉,不画眉,不纹眉,不纹身,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8)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不烫发,不留长发。7、行走礼仪(1)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2)上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4)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5)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我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Excuseme,couldyoutellmehowtogetto…?)(Sorry,Idon’tknow.Pleaseasksomebodyelse.)8、尊师礼仪(1)见老师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Goodmorning/Goodafternoon/Goodevening/Goodbye,teacher!)(2)进出校及上下楼梯给老师让行。(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说“再见”后再离开;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教师电脑。(MayIcomein?)(Excuseme,…?)(Thanks.Goodbye.)(4)指出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Teacher,I’mafraidyoumadeamistake.)(5)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6)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7)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8)服从老师管理,不顶撞老师。(9)在校道上遇见老师主动停下,微微鞠躬问好。遇

见两个以上的老师,问“老师们好”;排队在行进中遇见老师,由领队带领全体同学问“老师好”。(Hello,teachers.)(10)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坐。(Haveaseat,please,teacher.)(11)老师在办事或与别人在交谈时,不可随意打扰老师,躬身站立一侧,等老师办完事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12)老师进入学生宿舍,学生主动站起问好让坐;老师离开时起身送出。9、同学礼仪(1)同学间要互相问候“你早”、“你好”可点头、招手。(Goodmorning,Tom.)(Hello,Jane.)(2)与同学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3)同学间的交往应使用礼貌用语。问同学问题,问前要用谦语“请问”、“对不起”、“打扰你一下”、“向你请教个问题”等,问后要道谢;同学回答不上来,说“不要紧,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耽搁了你的时间,谢谢”等。(Excuseme,…)(MayIdisturbyouforamoment?)(MayIaskyouaquestion?)(It’sOK.It’sdifficulttoanswerthisquestion.Ireallyappreciateyourtime/help.)(4)尊重同学,不给同学取绰号,或叫同学的绰号,不说使别人感到伤心羞愧的话。(5)同学之间互助互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6)尊重和照顾女同学,不欺侮女同学。(7)向同学借东西,要先征得同学的同意。对同学的东西要特别爱护,且按时归还。(Excuseme,mayIuseyour…/MayIborrowyour…/Couldyoulendmeyour…?)(8)不在同学面前说长论短、搬弄是非。(9)不斤斤计较,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10)讲究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办到。10、升旗礼仪(1)立正站立。(2)行注目礼。(3)认真听国旗下讲话。(4)唱国歌时要严肃,声音要洪亮。11、集会礼仪(1)集合时,提前到达,准时进入会场,列队快、静、齐,并在指定位置坐好。(2)听报告聚精会神,保持肃静,不乱议论,不乱走动。(3)不在会场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4)报告或演出结束,要鼓掌致谢;精彩之处适度鼓掌,不喝倒彩,不吹口哨,不大声喧哗。(5)学生上台发言要向主席台领导和场内同学鞠躬行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发言结束后道谢。(That,sall.Thankyou.)(6)会议、演出进行中不擅自离场;演出结束后,等演员上台谢幕后再有秩序地退场。(7)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会场,先取得老师的同意才能离开。12、购物礼仪(1)进超市购物,要按规定存包。(2)购物时,若对已选购的商品感到不满意,应主动将其放回原货架区,不能随意放置。贵重商品应轻拿轻放。(3)超市内的商品不能随意品尝、试用。(4)付账时要自觉排队。(5)对售货员的热情服务要表示感谢。(6)所有商品都要付账,不“顺手牵羊”,占小便宜。13、赛场礼仪(1)文明观看。有秩序地进场和退场,比赛精彩处要热烈鼓掌,不喝倒彩,不向赛场内投掷物品,离场时主动清理自己使用过的物品,不乱扔垃圾。(2)文明参赛。遵守比赛规则,不弄虚作假,骗取荣誉。尊重竞争对手,不故意伤害对方,对对方的冒犯要克制。如果认为裁判有问题,要按照程序向有关人员提出。(3)文明裁判。要公平、公正。14、网络礼仪(1)认真学习网上知识,不浏览不良网站和信息。(2)与网友进行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4)上网时间要控制,不沉溺虚拟时空。(5)不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15、假日旅游礼仪(1)文明行路。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听从交通民警和交通信号指挥。要走人行道,不跨越交通隔离护栏,不抢行机动车道,不三五成群并排行走,在行人拥挤的路段,不追跑打闹,横冲直撞。(2)文明乘坐。主动配合乘务人员维护公共秩序,要按顺序、慢步轻声地登车、登机或上船,扶老携幼,不抢占座位,不大声喧哗。(3)文明观光。在旅游景区,要讲究社会公德,不乱丢垃圾,要举止文明,要使用礼貌语言,要爱护公物,特别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不乱刻乱画。(4)文明住宿。住旅馆要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爱护室内物品,晚上按时就寝,不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休息。初中部学生文明用语一、学生对老师的文明用语1、师生相遇老师好!老师再见!2、请求老师帮助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没有听明白,您能不能给我再讲一讲?谢谢老师。3、到办公室找老师(敲门)报告老师,这是我们班的作业本,全部收齐了。老师再见。4、到老师家看望老师(敲门)这是王老师的家吗?我们是您的学生。老师好,祝老师新年快乐,全家幸福。老师,我们该走了,您休息吧。5、受到批评、得到表扬,受到冤枉(受到批评)老师,您批评得对,我一定改正。(得到表扬)谢谢老师(受到冤枉)老师,我也有责任,以后我会注意的。6、教师家访或在校外遇见老师老师,您请进。谢谢老师,我的感冒快好了,明天就能上学了,老师,您请坐,请喝茶。张老师,您好!您也来买东西?妈妈,这是我们的张老师。张老师,这是我妈妈。7、在教室、校园里遇到领导或客人、老师来听课或参观客人好!校长好!老师好!老师再见!客人再见!8、班干部向老师汇报工作老师,近来班里发生了一些事情,您什么时候有空,向您汇报一下。二、孩子对家长的文明用语1、上学出门或放学回家爸爸(妈妈)我上学去了,再见。爸爸(妈妈),我放学回来了。2、在家需要父母帮助时妈妈,请您帮助我找一下我的校服,好吗?妈妈,请您快一点好吗?不然,赶不上校车了。谢谢妈妈。3、家中来了客人张叔叔,您来了,快请进。爸爸、妈妈,张叔叔来了。张叔叔,您请坐,我去沏茶。张叔叔您慢走,再见!4、请自己的同学来自己的家时妈妈,这个周末我想请×××到咱们家和我一块写作业,再玩一会儿,您看行吗?5、随家长外出做客时王伯伯好!刘阿姨好!王伯伯,刘阿姨再见,请您留步。6、去爷爷奶奶家时爷爷、奶奶好!您俩最近身体好吗?我可想您俩了!爷爷、奶奶,我回去了,您俩要多保重身体,下周我再来看望爷爷、奶奶。7、老师请家长妈妈,我们老师请您明天抽时间到学校去一趟,您别着急,没有什么大事,是我的错,我一定改。三、同学们之间的文明用语1、上学路上,同学相遇张×,你好!2、课间,碰掉了同学的铅笔盒哎呀!对不起没关系。3、在教室,踩着同学的脚了对不起,看着伤着没有?(对方)没关系。4、到同学家(敲门,根据回答的声音判断如果是同学)你好,李×,我是张×。(敲门,根据回答的声音判断如果是同学家长)阿姨(叔叔)好!我是李×的同学。(开门后)我叫张×,我来通知李×(如果李不在)请您转告李×,……,叔叔(阿姨)再见。5、打电话(接电话)您好!请问您找谁?(打电话)您好!请找一下张×。初中部文明学生检查评比表检查人:检查日期:班级请讲普通话40分主动与客人和老师大招呼60分总分名次扣分说明扣分标准一(1)1、每班基本分100分,每天不定时检查2-3次。2、督察队伍:学生会辅导员和学生会干部。3、检查标准:(1)讲白话等方言,扣5分/人次。(2)上课讨论用白话等方言扣10分/人次。(3)遇到客人和老师不主动打招呼扣10分/人次。4、说明:目前我们只检查这两项,以后我们再逐步推进。

以礼物为话题的作文篇10

摘要简・奥斯丁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精彩的对话艺术一直广受关注,其富于戏剧性魅力的对话生动地再现了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冲突。本文运用非礼貌言语理论,以小说中柯林斯求婚、伊丽莎白拒绝的五个会话回合为语料,探讨了非礼貌言语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时的重要作用,为名著欣赏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 非礼貌言语 伊丽莎白 柯林斯 求婚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擅长描写人物对话,这一特色在《傲慢与偏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全书共有61章,其中只有7章没有对话,其他部分则由大量的对话构成。这些对话非常生动,富于戏剧性的魅力,评论家认为其中许多对话就像戏剧对白一般,生动地再现了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冲突。作者对人物的性格概括只有寥寥数笔,更多的时候是让人物自己说话,好似把他们安排在舞台上表演,通过自己的语言展示性格。因此,剖析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可以使读者窥探到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活动、情感及其发展变化,领悟作者运用特殊语言技巧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征。

对于《傲慢与偏见》中的对话艺术,大都研究都是从言语行为理论、语旨、会话含义理论等角度分析人物。而本文运用语用学中的非礼貌理论对小说中的对话艺术加以探讨,无疑是一大新的尝试。

一 非礼貌言语理论

1 非礼貌言语的界定

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的不礼貌言语现象,有时候为了达到交际目的,说话人甚至会有意使用不礼貌言语。本文将非礼貌言语界定为直接或间接损害了在场人(不包括说话人自己)的面子,引起尴尬、不愉快等社会不和谐局面产生的话语。如在《傲慢与偏见》中,凯瑟琳夫人因伊丽莎白与达西订婚的传言来她家兴师问罪,就伊丽莎白家的居住环境她说道:“这儿还有个小花园哦”;“到了夏天的傍晚,这间起居室一定非常不舒服,因为所有的窗子都朝西。”这样的话语显然会让伊丽莎白不舒服,属于不礼貌话语。

2 非礼貌言语的分类

综合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本文将不礼貌言语分为策略性不礼貌言语和非策略性不礼貌言语两类。策略性不礼貌言语指说话人使用不礼貌言语的主要目的是在听话人身上产生某种影响,从而间接达到说话者的某种积极的交际意图。在上文例子中,凯瑟琳夫人显然运用的是这种策略,她的意图很明显,即提醒伊丽莎白,像她这样寒酸的家境根本配不上达西高贵显赫的家世。非策略型的不礼貌言语是指说话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言语行为的不礼貌,所说的话让对方反感甚至伤害了对方。究其原因,是说话人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或是生活经历等,从而引起了听话者的误解。这实际上是一种语用失误。

3 非礼貌言语策略

作为非礼貌策略的代表人物,Rudanko参照Brown & Levinson的礼貌策略,提出了积极非礼貌策略和消极非礼貌策略。该框架是目前是用来分析非礼貌言语最完善的体系。本文将运用该体系对《傲慢与偏见》中极富戏剧色彩的柯林斯向伊丽莎白求婚并遭拒绝的会话为语料片段,探讨非礼貌言语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阐述主题意义等方面的作用。

(1)积极非礼貌策略:1、关注、提及对方不愿提及的方面;2、强调不同情、不赞同对方;3、蔑视对方的利益;4、使用对方感到疏远的身份标志语;5、寻求分歧;6、避免一致;7、强调缺乏共识;8、说话严肃僵硬、无幽默感;9、声称了解但忽视对方的需求;10、拒绝帮助、许诺;11、强调双方需求的不同或对方的需求与己无关;12、把对方排除在外;13、拒绝给出理由;14、强调交流的非相互性、非对称性;15、拒绝向对方提供好处(实物、同情、理解、合作)。

(2)消极非礼貌策略:1、说话间接而且含糊;2、在施行时不使用模糊限制语,使用表示强调的修饰语;3、认为妨碍对方理所当然;4、尽量强加于人;5、不使用敬语,但要求对方使用敬语;6、强加于人后心满意足,不道歉,要求对方道歉;7、明白无误地使用“你”、“我”;8、说明适用于对方,不适用于他人;9、使用动词结构,不使用名物化表达式;10、强加于人后不觉得欠对方的人情,认为理所当然。

二 《傲慢与偏见》语料统计

1 人物简介

伊丽莎白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她聪颖、自信、有胆识、有才智、有主见,且性格率直、做事爽快,向往真正的建立在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爱情。

柯林斯是伊丽莎白的远房表哥,也是她家产业的合法继承人。他天性愚钝粗俗,父亲的严厉管教使他变得谦卑恭顺。虽然出身低下,但凭借趋炎附势的手段,和有权有势的凯瑟琳夫人的帮助,他获得了教区长的职位,因为身为牧师的身份和教区长的权威,使他自命不凡。因此他具有骄傲与谄媚、自大与谦卑的双重性格。

2 语料统计

在小说的第19章中,柯林斯向伊丽莎白正式求婚。柯林斯首先请求伊丽莎白的母亲允许其跟伊丽莎白私下谈话,伊丽莎白的母亲慨然应允。伊丽莎白对柯林斯没有任何兴趣,但迫于母命并想尽快将此事作个了断,所以便答应跟柯林斯单独谈话。在这个过程中共经历了请求―拒绝五个回合。为方便叙述,本文将柯林斯(简称柯)和伊丽莎白(简称伊)的话语中所运用的策略性非礼貌、非策略性非礼貌的次数;积极非礼貌策略(简称积)、消极非礼貌策略(简称消)的条目进行了统计。在整个会话过程中,柯运用非策略性非礼貌14次,策略性非礼貌9次;伊全部运用策略性非礼貌19次:第一回合中,柯运用了积1、3、4、8、12、14,消2、3、4、7、10;伊运用了积2、4、10、15,消2、7;第二回合中,柯运用了积5、8、9,消4、7;伊运用了积2、3、4、7、8、5、11、15,消2、3、4、7、10;第三回合中,柯运用了积2、5、8,消2、4、7;伊运用了积4、5、9,消1、2、7、8、10;第四回合中,柯运用了积4,消2、7;伊运用了积4、7、10、13、15,消2、4、7;第五回合中,柯运用了积1、2,消2、4、7、8、10;伊运用了积4、7、10、1、5,消2、7、10。

三 《傲慢与偏见》语料分析与讨论

通过统计分析,柯林斯在第一回合运用了10次非策略性非礼貌策略。柯林斯一开始称呼到“亲爱的伊丽莎白小姐”,称呼其母为“令堂大人”,其家为“贵府”,这样的尊称会让听者感到双方关系的疏远而不舒服,显然非常不适合用在求婚的语境中,但柯林斯根本没有意会到,这一方面体现了他谦卑的性格,另一方面则体现了他先天的愚钝。接着柯林斯强调了自己对伊丽莎白的殷勤:“我对你的殷勤如此明显,你怎能误会呢?”;“我几乎一进贵府,就选定你做我未来生活的伴侣”,这些话语进一步刻画了人物喜欢谄媚的性格。随后,未等伊丽莎白采取任何措施阻止他,柯林斯就叙述了他结婚的理由:“像我这样的生活宽裕的牧师,为全教区树立一个婚姻的模范,是一件非常可取的事”;“结婚将大大增进我的幸福”;“这(结婚)正是那位我有幸奉为女恩主的高贵夫人的建议和叮嘱。”在叙述第三个理由时,他引用了凯瑟琳夫人的原话,“好好找一个,为了我,你得挑个淑女;为了你自己,找个能干管用的人。不用出身高贵,但要会过日子,能靠一笔不多的收入过得舒舒服服。”这些话语充分显示了他粗俗、世故、傲慢、自私、自命不凡、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令人啼笑皆非。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婚姻观:婚姻就是两个人一起过日子,至于有无爱情、结婚对象是谁都不重要。接着,柯林斯又吹嘘自己的村庄有许多年轻可爱的女孩,他之所以要娶伊丽莎白是因为她父亲死后他要继承她家的财产,娶了她后会将他们家的损失降到最低,如果不这样做他会感到内心不安。这些话让伊丽莎白听了感到非常气愤,因为没有哪个女孩会将对方的求婚当成对自己的一种施舍,更不用说提及父亲如果去世财产继承等一类难以接受的话题,足以见得柯林斯的愚蠢与冷酷。似乎还不够,柯林又接着表示对伊丽莎白嫁妆的多寡不计较,因为她名下的财产只是一笔年息四厘的1000镑存款,并且要等她父亲死后才能获得。所以他请她放心一旦结婚他决不会责怪她。柯林斯从一般非礼貌到极端非礼貌,公开威胁对方的面子,使对方忍无可忍,以致觉得不打断他的话都不行了,于是,开始了伊丽莎白的第一次的拒绝求婚。不礼貌策略的使用,不仅深刻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伊丽莎白首先说道:“先生,你也太心急了,你不要忘了我根本还没有答话呢。”多种非礼貌策略的使用表明了伊丽莎白的不满。“为了不浪费时间,我现在就回答你――,但是我只能拒绝,没有别的可能。”这段话体现了伊丽莎白爽快、有胆识、独立的特点。

事实上,第一回合更像柯林斯的独白,在这个回合中,柯林斯用词达170个,而伊丽莎白只有50个。后五个回合才是双方真正的较量。在整个过程中,伊丽莎白全部使用策略性非礼貌语言,因为她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回绝柯林斯,实现交际目的,并且非礼貌程度越来越重,运用的策略越来越多,这体现了伊丽莎白的智慧、自尊、独立的个性。柯林斯则更多地运用了策略性非礼貌,因为他的交际目的也更为明确:维护自己,获得求婚的胜利。双方的冲突越来越激烈,导致第六回合伊丽莎白无话可说,立即离开并想求助父亲斩钉截铁地拒绝、摆脱柯林斯的纠缠。下面试举例说明:

回合2:柯林斯:“年轻的姑娘遇到暗下心仪的人的第一次求婚,嘴上拒绝几句是正常的;――我期待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步入婚姻的殿堂。”

伊丽莎白:“我说话算话的;――你还抱有希望,真是太奇怪了――;我的拒绝是非常认真的;――你无法使我幸福;――你的朋友凯瑟琳夫人如果认识我也一定会认为,无论在哪一方面,我都不适合做你的太太。”

回合5:柯林斯:“你拒绝我的求婚,不过是照例说说罢了;――我的求婚不会不值得你接受,我的财产足以让你心动,我的社会地位,我跟德包尔府上的关系――,都是我非常优越的条件;尽管你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但不见得会有别的人向你求婚;你那少得可怜的财产,足以抵消你活泼可爱的优点;你对我的拒绝并不是认真的,我更愿意把它当成欲擒故纵的手段。”

伊丽莎白:“我切切实实向你保证,我绝对没有打算假装优雅,故意戏弄一位受人尊敬的绅士――但是要我接受,那是万万不能,我在感情上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我说得还不够直接明白?请你别把我当作一个存心戏耍你的高雅女子,只要把我当作一个理性的人,一个讲真话的人。”

在第二个回合中,柯林斯自以为是地将伊丽莎白的拒绝理解为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段,并自信他们很快会结婚。对于他的自欺欺人,伊丽莎白运用了言辞非常激烈的不礼貌策略,不给对方半点余地,足见其智慧。第五回合冲突进入高潮阶段,柯林斯对于伊丽莎白的一再拒绝深受打击,禁不住恼羞成怒,公开使用威胁对方面子的策略,其本来面目暴露无疑;而伊丽莎白毫不示弱,针锋相对,断然拒绝的非礼貌策略足见其胆识和主见。

四 结语

通过对小说《傲慢与偏见》文本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礼貌策略在对话中的使用不仅生动刻画了人物的性格,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非策略性的不礼貌所带来的滑稽可笑,则让读者倍感轻松、忍俊不禁;而由不礼貌言语所带来的冲突,更使小说悬念迭起,扣人心弦。显然,不礼貌言语理论为我们欣赏名著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谢世坚:《语言非礼貌现象及非礼貌理论的完善》,《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0期。

[2] 张大毛:《不礼貌言语的界定和分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5期。

[3] 姜大雨、郝春雷:《从语旨角度分析〈傲慢与偏见〉的对话艺术》,《电影文学》,2009年第15期。

[4]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