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十篇

时间:2023-03-17 07:55:08

夸父逐日篇1

动画片剧本

1、外景天际早晨

太阳初升。

2、外景田野白天

大地龟裂;树木焦枯;河流干涸;大山裸石;鸟儿萎顿;人间了无生机。

夸父银髯拂胸,站在山上,手拄拐杖,看着这一切。

族人们匍匐在他的脚下。

夸父扶起最近的一个老人。

夸父点点头,顿顿手杖。

夸父:父老乡亲们,(以杖指日)我要抓住这只老鸦,讨回公道!

让庄稼长起来,让草木绿起来,让河水流起来,让鸟儿重新唱起来。

族人:夸父族长!

夸父向众人跪下,以头磕地,起身疾去。

族人们满怀希望地注视着远去的夸父。

3、外景天空

太阳火红,它的中间是一只乌鸦。这只乌鸦向下俯视,嘎嘎地叫了几声。

4、外景田野

夸父疾走,两边的枯树、山石擦身而过。

鸟儿嘶哑着嗓子叫了一声。

5、外景天空

太阳中的乌鸦昂昂头,抖了抖翅膀。

太阳更加炎热。

6、外景田野途中

夸父不停地擦汗。汗水顺着胡须流下。

7、内景山洞

族人们匍匐在地,呼吸急促,冀望降低体温,消除酷热。

飞禽走兽也躲在洞里,喘着气。

8、外景天空中午

太阳正中。

炎炎如巨大的火球,蓝天也消失了。

9、外景田野

夸父疾走,挥汗如雨。

夸父干涸的嗓子发出丝丝的声音,大口地喘着气。

10、三组镜头交替出现:

太阳在空中疾行;

夸父在地上疾走;

洞中万物苦于炎热的情景。

11、外景天空下午

太阳中的乌鸦,抖抖身子,嘎嘎地叫了几声。

乌鸦俯视地上。

12、外景田野

夸父坐在地上喘息,手杖丢在旁边。

夸父的身上、脸上、胡须上都成了汗水的小溪。

13、外景天空

太阳中的乌鸦嘎嘎地叫着,理了理身上的羽毛。

太阳发出更加炎热的光来。

14、外景田野

干枯的树木轰然倒在地上。

夸父猛然站起,发出一声声嘶力竭的巨吼。

夸父抓起手杖,瘸着腿,走了起来。

15、内景山洞

万物奄奄一息。

隐隐地发出一些含混的声音:夸父、夸父......

16、外景天空

太阳西下。

天际是隐隐的群山。

17、外景田野

夸父疾走。

18、外景群山

夸父疾走于山上。

夸父衣衫褴褛,身上汗水、血水、伤口。

太阳中的乌鸦就在不远的天空中。

19、外景天空傍晚

乌鸦叫道:夸父,追呀,追呀,你是做梦!

20、外景山上

夸父回敬道:乌鸦,你好不讲理,无一物不成世界,

你居然凭着强权灭绝万物,我要为众生讨回公道!

夸父大吼一声,纵身跃起。

21、外景天空

飞身而起的夸父,抓住了乌鸦的爪子,进入太阳之中。

乌鸦惊恐地叫着,挣扎着,太阳愈加炎热,居然燃烧起来。

夸父与乌鸦搏斗着。

乌鸦羽毛纷落。

乌鸦哀求道:夸父,你要怎样?

夸父说道:我要你四季循环!

乌鸦应道:四季循环,四季循环......

夸父口里呼出来的是一团团火,他痛苦地叫着。

夸父从太阳中坠落下去。

22、外景山上

夸父摔在地上。

顷刻间,夸父头发、胡须、汗毛变成了绿草、树林;

夸父的血管变成了一条条江河小溪。

23、外景田野

族人们和飞禽走兽走出山洞。

庄稼长起来了,草木绿起来了,河水流起来了,鸟儿唱起来了。

天下万物欣欣向荣。

族人们喃喃地说:夸父......

天下万物喃喃地说:夸父......

空中回荡着一个声音:夸父......

24、外景白天

一座房子。

夸父逐日篇2

1、《夸父逐日》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出自于《山海经·海外北经》。相传在黄帝王朝的时代,夸父族其中一个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就开始逐日。他口渴的时候喝干了黄河、渭水,准备往北边的大湖去喝水,在前往大泽路途中被渴死。他的手杖化作邓林,成为桃花园,他的身躯化作了夸父山;

2、做褒义词时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也比喻人类战胜自然的决心和雄心壮志;

3、做贬义词时比喻人的自不量力。

(来源:文章屋网 )

夸父逐日篇3

有一天,夸父望着天上的太阳,觉得太阳为什么要天天的回家呢?他一回家世界就黑乎乎的了啊!他想休息就在天上就可以了啊!还要每天的回家去。大不了我给他做一张床让他在天上休息。那样就不会有黑夜了。今天我一定要把他抓住。

想着,夸父就想太阳跑去了,并用手指这太阳说:“太阳兄弟啊!你以后能不能不让天黑啊!就算我夸父求你了行不啊!你就给我夸父一个面子行吗?”“哈哈……夸父啊!不是老兄不给你面子啊!是在是我不能帮你这个忙啊!你知道的,玉帝知道了我这样做可是要砍头的啊!”“哼!你这个小气鬼,谁不知道你就是太阳神啊!玉帝都要让你三分。如果不肯帮我那以后我们的兄弟之情就……今天你帮也得帮不帮也得帮。今天我非要把你逮住才行!”“好啊!夸父你如果你追到我!那我就答应你的请求,如果追不到那你就……”“我们一言为定”说着夸父就追着太阳跑了起来。夸父流下的汗珠落地就变成了小草,小花。

终于到了太阳下山的地方,夸父本想一下把太阳抱住,但是他的喉咙现在像火一样的烧着。他立刻跑到渭河去喝水,但渭河的水和长江的水都喝光了,但是喉咙还是像火山爆发一样。他想去北边的大湖去喝水。可是还没到,他巨人一样的身体倒了下来。最后一点阳光从他的身体上掠过。夸父沉睡过去了。当太阳刚升起的时候,他看见昨天夸父倒下的地方已经变成了一片桃又甜。

夸父逐日篇4

他紧攥着拳头,看着清晰的血管.里面流淌着的是腥红色的液体!是血!它流淌着.他没有死!作为部落的首领.他必须拯救人们!他用舌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拄着他那根从不离手的精致桃木手杖,走到长老面前.这个已经年过花甲的老人做在已经破旧不堪的草棚里,痛苦地着.

"长老啊!您......还挺得住吧?"夸父的眼中闪烁着.

"首......领,"他伸出满是褶皱的粗糙双手"我快不行......不行了......"

夸父望着他暗淡无光的瞳仁,心中像是被千万把匕首用力扎着.

"我决定了!我要去找太阳说个清楚,我要让他知道,他到底害死了多少人!"

长老已经没有任何力气说话了,从他的眼神中释放出来的是无比的担忧.

喝完这碗珍贵的水后,他又望了一眼那横尸遍野的村落,就踏上了追赶太阳的道路.

他日夜不停地追赶,也不知道跑了多少路,流下的汗都化作雨,滋润了大地.

他终于跑不动了,嗵地跪了下来,山都在晃动.他的脚已经磨出了许多水疱,他抬起头望了望依旧像个火球似的太阳,回忆起当时对长许诺的话:"我决定了!我要去找太阳说个清楚,我要让他知道,他到底害死了多少人!"他紧攥着拳头,血管清晰可见.他那颗在胸腔里的心剧烈地跳动着.他吃力地爬起来,跑到黄河跟渭河的交界处,一口气喝干了所有的水,但是这还是无法满足他巨大的,疲惫而又干渴的躯体.他实在是太渴了.他舔着干裂的嘴唇朝北边的大湖跑去.疲惫,干渴,燥

夸父逐日篇5

【内容提要】关于夸父之死,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夸父追逐天上的太阳而渴死;另一说乃为应龙所杀而致死。奇怪的是,这两种说法都出自于同一文献《山海经》中;在同一文献中记载同一个人在死亡这一具有生命意义的主题时,出现了矛盾,这种情况恐怕也不多见。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解决这两种说法之间的矛盾?通过审视“夸父逐日”这一经久不衰的旷世神话文本,我们能够获得对先民或先民之处社会怎样的一个认识?“夸父逐日”神话究竟又有怎样的一种意味?这些都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作者深知拙笔难尽述孟文之美,疏漏之处,还请方家教正。

【关键词】“夸父逐日”;祖先崇拜;意味;悲剧意识

一、有关夸父两次之死的相关文献

关于夸父之死,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且都出自于同一文献《山海经》之中。

《山海经·海外北经》是这样记载的:“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1]这就是说夸父追天上的太阳,最后渴死了。

与之不同的是,《山海经·大荒东经》则记载:“大荒东北隅中,有山曰凶犁土丘。应龙出南极,杀蚩尤与夸父。”[2]也就是说,夸父不是渴死的,而是为应龙所杀致死。

《山海经·大荒北经》则综合两说,曰:“大荒之中,有山名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3]

早在东汉时期,郭璞就夸父之死的前后矛盾提了出来,他说:“上云夸父不量力,与日竟而死,今此复云为应龙所杀”,并加以解释“死无定名,触事而寄,明其变化无方,不可揆测。”[4]

显然,一个人不可能死了之后,再来死一次;或者说第一次死的时候没死成,后终究是死了,这也说不通,当然文献中没有这样明确的记载。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夸父确实死了,而且还不只死过一次,但现实是不允许一个人死了一次之后再来死一次。在同一文献中记载同一个人在死亡这具有生命意义的主题时,却出现了矛盾,这种情况恐怕也不多见,那么,今天的我们该如何来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夸父逐日”这一旷世神话,又会让我们对先民或之所处社会增添怎样的一个认识?这些都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二、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天上的太阳?

让我们再来看看“夸父逐日”神话之文本,从文本中,我们不难发现:夸父不仅具有人性的一面,同时还具有神性。

(1)对于“入日”的理解:

“夸父逐日”神话之文本中,有“入日”两字,对这两字主要有两种不同理解,一说是夸父进入到太阳里面去了;另一说是“日将入”,就是说太阳快下山了。显然后一说更具有说服力,更符合文本,因为后文说“渴,欲得饮,饮于河渭”,就是说他得饮水“于河渭”,那么他没理由不在地之上;后文“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亦证实这一点。这一理解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夸父他具有人性的一面,他终究是渴死了,是人而不是神才会渴死。

(2)对于“化为邓林”的理解:

显然,先民在创造这一旷世神话的时候,不乏有矛盾之处。夸父终究是死了,但是他死的又极为不同寻常,他“弃其杖,化为邓林”,“邓林”(一说桃林)有多大?曰:“弥广数千里焉。”[5]这似乎在告诉我们,夸父他不仅仅是个现实中的人,而且还是神,在他死后还能化为数千里的“邓林”。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一“夸父逐日”神话之文本中得到一些启示:首先,夸父在死之前为子孙留下一笔巨大遗产,即数千里“邓林”,为子孙解决吃饭问题。显然,这一贡献巨大。“民以食为天”则能突出饮食产业对那个时代的先民来说,极为重要。因此,人们为了纪念他,称其所在的国家为“博父国”(一说夸父国)[6]。

(3)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天上的太阳?

我们已经知道,夸父在死之前曾留下巨大遗产,以至于人们为了纪念他,称其所在国家为“夸父国”,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夸父为何能作出如此之贡献?

其实“夸父逐日”之文本已经告诉了我们的答案。从前原始先民没有计时工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他们的生活规律,而他们则能从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现象中体会出时间的先后与早晚。遂我们不难发现,“夸父逐日”神话,不是说夸父在追赶天上的太阳,而是在追赶时间,同时间赛跑。杨公骥先生也认为,夸父这位“神话中的巨人”,“是在和时间竞走。”[7]这就不难理解,夸父在死之后,能给子孙留下数千里“桃林”。

“夸父逐日”之神话,具有人神两性质,且神性居多;但是,在这众多神性外衣之下,我们依然能够窥视出他人性的一面。

三、如何解决“夸父逐日”渴死与死于应龙之手的矛盾?

首先,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夸父逐日”之夸父与“应龙出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之夸父是同一个人,《山海经·大荒北经》试图将二说整合,便是一个佐证。那么,怎么来看“夸父逐日”渴死与死于应龙之手的矛盾呢? “涿鹿之战后,夸父一身血污,死里逃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恐怖场景让他惊魂不定,手沾的鲜血怎样也不能洗净。他在荒原中如死尸般游走,不知身在何方。……大约是某个早晨,他从噩梦中惊醒,抬头仰望苍穹。早先,他从未认真地面对过、留意过这个虚空。太阳出来了,红红的,圆圆的。阳光下的世界既丑陋又美丽。阳光照在夸父身上,照着他身上的血污,似乎要把那血污一点点舔去。冰凉的肉身慢慢有了暖意,这种暖意渐渐及于内心深处。就在那一刹那间,夸父有了一种沐浴神恩的感动。他知道自己获救了,他因这种感动落下了眼泪。这是他平生第一次流泪。让他感到惊奇的是,眼泪不仅浇灭了他心中那复仇的烈焰,也洗净了他身上的血污。他从地上站了起来,迈开大步迎着太阳跑去。也即从那一刻起,原先的那个夸父真的死掉了,一个新的生命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旅程。”[13]

从这段文字中不难看出,“夸父逐日”之夸父与“(应龙)杀蚩尤与夸父”之夸父是同一人。夸父大概是参加了涿鹿之战,然而他很幸运,他活了下来。战争的血腥杀戮使夸父清醒的认识到人的生命意义的价值,不是战争的杀伐,而是有着比战争,比杀戮更为重要的东西,等着他去追求。夸父在这场战争中并没有真正的死去,死的只是他从前狭隘的精神追求,正如张教授在论文的开头所说的,“(夸父究竟是谁?)是一个神话学、宗教学、诗学问题,解释学问题”。[14]张立新老师把有关夸父的神话并为一人名下,这是比较符合史料的。但他对夸父的两次死亡的理解,本人也不敢苟同。

从现有掌握的材料来看,夸父的确是死了。他是原始先民中的一员,是人,是一个自然意义上的人,既然是人,就免不了生老病死。然而,本人认为,夸父不是死于所谓自然意义上的生老病死,而是死于应龙之手,是“以兵败而被杀”的;而且,文献《山海经·大荒东经》和《山海经·大荒北经》把夸父的死与蚩尤联系在一起,似乎可以肯定地说,夸父因战争而死,“盖夸父与蚩尤同为炎帝之裔,在炎黄斗争中,蚩尤其兵为炎帝复仇,夸父亦加入蚩尤战团,以兵败而被杀”。[15]这也说明,夸父死于应龙之手。而夸父死于应龙之手这一事实,则说明它更多具有史实性。

既然夸父“以兵败而被杀”,为何又有“夸父逐日”渴死之说呢?根据前面对“夸父逐日”神话分析,我们知道,夸父在死之前曾对子孙做出巨大贡献,以至于他所在国家的子民怀念他,遂纪念他,而且把他们所在的国家改为“夸父国”。试想一下,一个对“夸父国”做出巨大贡献的夸父,一个为人们所崇拜的夸父,“夸父国”所在的子民会以这样的心态接受夸父死于异族应龙之手?我想,这在具有祖先崇拜的原始先民看来,于情于理也难以为人所接受。他们更多地认为,夸父是为他们日月积劳,终致累死,渴死的。所以,在“夸父国”的子孙看来,数千里的桃林就是夸父日月积劳,终致累死,渴死的佐证,于是创造了“夸父逐日”这一旷世神话,从而既赋予夸父于神性,又赋予夸父于人性,且神性大于人性。而“夸父逐日”这一旷世神话被创造之后,概为人所采集编撰,遂得以流传至今。而“夸父逐日”而渴死这一神话文本又与应龙杀夸父这一神话文本出现矛盾,遂《山海经·大荒北经》综合两说。从这也可大致看出,概先有《山海经·大荒东经》夸父死于应龙之事实,而后有《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逐日”之神话,最后乃有《山海经·大荒北经》综合以上两说。

四、夸父逐日: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夸父逐日篇6

1、成语是:夸父追日。

2、词义:夸父逐日出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相传在黄帝王朝时代,夸父族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开始逐日,和太阳赛跑,在口渴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在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躯化作夸父山。夸父逐日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战胜自然的愿望。

(来源:文章屋网 )

夸父逐日篇7

出自《夸父逐日》,原文为: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

夸父逐日篇8

关键词:现代文学;复仇;神话

在远古先民的世界里,有仇不报是难以容忍的耻辱和失职,愤怒和痛苦的折磨似乎只有通过酣畅淋漓而又血腥残忍的复仇才能得到解脱。因此复仇作为人类早期记忆的一部分,是在远古先民争取生存过程中不得已的选择,大到部落的沦陷,小到家庭的杀父之仇、夺妻之恨都通过复仇的方式加以回击。复仇作为原型也是文学的永恒母体之一,它是传奇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持久的亮点。但是,中国本土文化追求圆融、悟性,排斥情绪愤激、敌对鲜明的复仇,因此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学创作中,复仇不是传统中国文学的主要看点。但是自近代以来,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民族主义情绪的复苏、中国文化现代性的追求、对个性自我和国民性的批判的启蒙要求,加之西方复仇文学的影响,尤其是九•一八和七•七事变之后,中国文学也掀起了复仇的一角。众所周知,鲁迅的作品中就弥漫着一种复仇的情绪,有研究者发现东北作家群的抗战作品中也表现出复仇精神,其实复仇情绪在抗战文学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现代文学以神话题材表现民族复仇目的,使复仇具有了深层的文化意义,从而激起受压迫的人民的原始反抗激情,使复仇具有了合情合理的文化心理基础。佛克马说:“所谓重写并不是什么新时尚。它与一种技巧有关,这就是复述与变更。它复述早期的某个传统典型或者主题(或故事),那都是以前的作家们处理过的题材,只不过其中也暗含着某些变化的因素———比如删削,添加,变更———这是使得新文本之为独立的创作,并区别于‘前文本’(pretext)或潜文本(hypotext)的保证。”[1]由此,我们看到重写的前文本多是读者熟知的神话或历史故事,同时,他指出重写比前文本的复杂之处在于重写必须在主题上有所创造,因此重写应该是对主题的改变。现代文学对复仇神话的重写就是承继文学传统前提下的时代反应。

一、先知式的文化复仇

1924年12月29日《语丝》周刊第七期同时刊发了鲁迅的《复仇》和《复仇》(其二),关于《复仇》一般都认同是对看客心里的批判和嘲讽。一对裸身男女执剑立于广漠的旷野上,四面赶来的如密密麻麻的槐蚕般的看客们伸长脖子要鉴赏他们将“拥抱或杀戮”的风景,永久的站立而无行动的表演,终于使看客们无聊而走散,从而使复仇者“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复仇》(其二)是继《复仇》的“极致的大欢喜”后更具体的酣畅淋漓的复仇抒发。这篇短文的复仇重点主要表现耶稣被钉杀的痛苦过程:丁丁地响,钉尖从掌心穿透,他们要钉杀他们的神之子了,可悯的人们呵,使他痛得柔和。丁丁地响,钉尖从脚背穿透,钉碎了一块骨,痛楚也透到心髓中,然而他们自己钉杀着他们的神之子了,可诅咒的人们呵,这使他痛得舒服。十字架竖起来了;他悬在虚空中。疼痛从掌心、脚背开始蔓延,直到心髓,痛楚从肉到骨再到心,疼痛成为身体最真实的感觉,疼痛使他清醒,疼痛使他在场,当疼痛达到极点时,便是灵魂之痛了。疼痛中,他看到竖起来的十字架“悬在虚空中”,在这则对宗教神话的重写中,鲁迅让读者深切地领悟到上帝对神之子耶稣的离弃,人类因钉杀“神之子”———一个先知而陷入精神的虚空。但我们知道耶稣之死是自我毁灭与对麻木无痛感的同胞的拯救。

鲁迅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顽疾,人性的麻木和人性之恶都通过耶稣被钉杀的情节暴露。在《两地书》中他也说过自己怀着几分恶意站在对手面前,“为敌人活着”,他要在对手的不痛快、不舒服、不圆满中寻找自己生命的价值。但是在经历了鲜血淋漓的疼痛后,他不得不独自直面残酷、直面虚空,他要独自与一个烂熟的古老文化传统对抗,这是一个现代文化精英与古老历史的对抗。复仇的蛊惑,催促他更直接地创作了神话复仇小说《铸剑》。早在《杂忆》中他就写到“不知道我的性质特别坏,还是脱不出往昔的环境的影响之故,我总觉得复仇是不足为奇的,虽然也并不想诬无抵抗主义者为无人格。但有时也想:报复,谁来裁判,怎能公平呢?便又立刻自答:自己裁判,自己执行;既没有上帝来主持,人便不妨以目偿头,也不妨以头偿目。”[2]比之自我损伤,这是更积极的复仇。于是,在《铸剑》中出现了悲壮的与仇敌同归于尽的复仇场面。黑衣人是一个比眉间尺更具有复仇理性的复仇者,他以一副“严冷”的形象出现:一团漆黑的黑衣,“声音好像鸱鸮”,两粒磷火似的眼睛。眉间尺在感激他的同情时,黑衣人冷静地回答:“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你还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报仇”,待到眉间尺的头颅落地,冷冷地尖利地笑着,对着那热的嘴唇吻了两次,扬长而去。

仿佛他就是为复仇而生,他就是复仇的化身。复仇情节的高潮是眉间尺的头与王的头在水中酣战,二十个回合后,眉间尺只有招架之功,黑衣人也伸颈头落,三头在沸鼎中撕咬搏斗,直到王的头已彻底断气,于是眉间尺和黑衣人四目相视,微微一笑合上眼睛了。《铸剑》主要以《列异传》和《搜神记》为前文本,在《列异传》中,干将用三年时间铸成天下闻名的雌雄两剑,将雌剑献给楚王,雄剑自己收藏,谓其妻曰:“吾藏剑在南山之阴,北山之阳;松生石上,剑在其中矣。君若觉,杀我;尔生男,以告之。”果然楚王杀了干将。有一天“楚王梦一人,眉广三寸,辞欲报仇。购求甚急,乃逃朱兴山中。遇客,欲为之报;乃刎首,将以奉楚王。客令镬煮之,头三日三夜跳不烂。王往观之,客以雄剑倚拟王,王头堕镬中;客又自刎。三头悉烂,不可分别,分葬之,名三王冢。”[3]简单的一段传说,经过鲁迅的铺排渲染,“客”的形象异常突出,他不再有对这个世界的情感依赖,“仗义,同情,……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正因为摆脱了个人情感的束缚,黑衣人的复仇不再是简单的替眉间尺复仇,而是指向了幽深的人性和社会的黑暗,人性的麻木、迟钝和社会的黑暗造就了更严酷的冷漠和阴暗,因此黑衣人的复仇是向阴冷的人性和整个社会的复仇,他表达的是自我解剖式文化的复仇。

二、孤胆英雄的血泪复仇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国内政治局面的动荡,统治的严酷,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也日益高涨,于是借助神话传说表达反抗和复仇情绪的政治倾向也更加鲜明。汪玉岑的长篇叙事诗《夸父》表达了与强敌对抗到底的决心。全诗共分九部分,自第一部分开始夸父不再是那个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逐日英雄,而是一个受高高在上的太阳欺负的小人物,“自从老天爷把我送出了娘胎后,一睁眼睛就不知受到它多少气”,太阳也不再是那个普照大地、给万物以生机的生命源,而是扼杀生命的强悍无比的无情物,“那热辣辣的光直往瞳孔里死命钻,……到夏天这怪物又叫我生疮,生疙瘩”,一位老乡邻竟被它活活晒死,到了冬天除了那副冷面孔,还总是黑天多;有时它出来那么早,想贪睡都不成,有时想用功,它又早早缩回了头,一点亮光都没有,人间冷暖它全不顾及。正是它对人间的无情统治,于是夸父要将几辈人的债去找太阳理论个明白。在偿债算账的感情基调中,夸父穿大街小巷,跨千山万水,如惊怒的野马一样狂追太阳,一定要抓住它,拼个你死我活。可是太阳却不停地戏耍他,像捉迷藏一样一会儿上山,一会儿隐没水里,致使追赶太阳的夸父疲累不堪。中途小憩,梦中听到了母亲唱的动人的歌谣,看到父亲弓腰劳作的辛苦,以及与妻子儿女团聚的亲热,扯不断的乡愁牵扯着他不能清醒,冷风吹来,才发觉太阳都快下山了。赶紧拼命地追,“追过了白水,黑水,青山,大雪山,/又曲折地盘过了赤道和温带;/再踏上南极,北极。重新绕回来/……追呀!追呀!还追吗?追了这半天/那怪物仍旧是摇摇晃晃地在前面,/没法抓到手,反而愈追它愈远”,虽然追得头昏眼花,精疲力竭,口渴折磨得夸父像是“发狂的猛兽”,直到对水的渴望变成幻觉:一粒种子在雨水的滋润下发芽,成长、衰老,人不也是如此吗?他感到自己在慢慢下沉,在大漠深处,他成了一具骷髅,“狂妄”的夸父被太阳烤焦了。没有追上太阳的夸父,遭到闲人们的讥讽。因此,长诗的最后一节,叙述者站出来,对夸父勇于与强劲对手对抗的斗争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死后撇下的膏肉和形骸,/它们将永远如繁星般闪耀着光耀。/待宇宙把神秘的手轻轻地一触,/让水草,花果和人烟点缀了沙漠:/一扫这无边的寂寞,无边的荒凉,/从此有‘邓林’展开了绿荫的天堂。”而闲人们“始终盘桓在那只蠢脚旁”,又哪知天翻地覆时的下场?神话传说夸父逐日不具有传统中国神话务实性特点,夸父知其不可为之,无休无止地追逐太阳,太阳没有追上,还落得“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的悲惨结局。

夸父逐日见于《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夸父逐日的起点在北方,北方属水,他的行程就是太阳的运行轨迹,原始祖先认为,太阳早晨从东方升起,经过南方,最后落入西方,晚上进入了北方的大水的黑暗世界。叶舒宪据此认为它首先是原始先民对空间方位确认的神话;其次这则神话要解决的是为什么雨水从天上落下来,祖先运用神话思维的方式,解释这一现象,“太阳从地底下生出,直达天顶,所以天上的雨水是由太阳从地底下带上去的”[4],从哲学角度讲,叶舒宪将其归入阴逐阳的二元对立统一的哲学观中。但是在父系文化改造和神话道德化的过程中,它的哲学性已经完全消解,而夸父大无畏地敢于追逐太阳的英雄性和浪漫性进一步夸大。汪玉岑在写《夸父》前后,正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华之际,随着北京的陷落,他被迫中止了在燕京大学的学习,开始伴随多难的祖国一起经历苦难和波折。“特别是在去年(1940年)的秋季到今年2月间,我从这颓废的古城回到了孤岛上的家乡,再从家乡重新奔波到这古城。在时间方面,前后距离了半个年头;在空间方面,亲自经历了南北的几座大城;而人生经验方面,更时时刻刻地尝透了一些太苦涩的滋味。于是,强烈地意识到转向新的生活方式的必要”[5]。“转向新的生活方式的必要”,这是诗人在经历了民族国家从独立到被殖民统治的惨痛中,在切身体验中发出的肺腑之言,于是长诗将太阳与夸父完全对立起来。追日不再是英雄的浪漫行为,他负载了几代人倍受压迫的冤屈与仇恨的复仇行为,虽然他们之间力量对比悬殊,但却为夸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复仇行为带上了几分悲壮色彩。饥渴难耐的夸父在被太阳烤焦后,还招来一片讥讽,更赋予了夸父逐日的时代特点,外族入侵都不能唤起全民族同仇敌忾的反抗情绪,这是民族的悲哀。在人心离乱、扰攘不休的时代氛围中,诗人要肯定的就是他“弃其杖,化为邓林”精神价值,即使在追逐太阳的过程中失败了,但是还要将尸骨化作闪耀的繁星照亮后来人继续奋斗。在夸父追日的漫漫行程中不时有浓浓的乡愁袭来,梦境中母亲的歌谣、父亲辛苦劳作的背影、妻子儿女期盼的眼神、兄弟姐妹的嬉闹使“逐日”显得更加艰辛、坎坷,这就从侧面表现出对手太阳的惨无人道。郭绍虞评价说“吴侬软语,软绵绵,腻致致,有一搭无一搭,若高,若低,似有声,似无声”,“声声打动人的耳鼓,震动人的心弦。

《夸父》,其作风将变之兆乎?其为音,不复如琴瑟之专一;汹涌如浙江之潮,澎湃,澎湃似地一起而一止;如钜鹿之战,如昆阳之战,鼓噪而前,奔腾而出,于雷声风声中,呼声也足以震动天地。那又须幽燕健儿引吭高歌,才足以尽其淋漓奔放磅礴恣肆之致。”[6]由吴侬软语而激越悲歌,在储藏着民族集体无意识的神话中,寻找对抗现实的力量,激发民族的凝聚力和反抗力,这是生逢乱世的青年学子的复仇方式之一种吧。茅盾《参孙的复仇》根据《旧约•士师记》重写而成,参孙在《旧约》中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形象,参孙是神受孕于其母而生,上帝对其母说:“你必怀孕生一个儿子,不可用剃头刀剃他的头,因为这孩子一出胎就归神作拿细耳人”,“他必起来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的手”。他一出生,上帝就赋予他非凡的神力,他曾路杀猛狮,用驴腮骨击杀1000多个非利士人。成年后参孙曾与非利士女子结婚,也与有染,他与客人打赌狡猾机智地胜于对方,在狐狸尾巴上捆上火炬烧毁庄稼。因此,参孙形象丰富而复杂,他是基督的先驱;他是一个拯救民族的勇士;他是一个沉溺于女色的好色之徒;他是一个狡猾奸诈的小人;他是一个敢于复仇的斗士等等,文艺复兴之后,参孙的宗教喻义成为欧洲作家的主要聚焦点,纷纷描述他的忏悔心理和行动,他因违背与上帝的约定遭受非利士人挖眼的惩罚,在磨坊推磨的黑暗中,心灵净化,最后复活信心,终于报仇雪恨,其中弥尔顿的长篇叙事诗《斗士参孙》最具有代表性。茅盾也是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来书写复仇者参孙的。茅盾的《参孙的复仇》写于1942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借参孙的形象既表达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与日本侵略者奋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也指出了与敌斗争的艰难和艰苦。

小说中参孙的妻子大利拉一直在纠缠着问他力气大的秘密。“像一条蛇,大利拉纠缠着参孙粗壮的躯干;像蛇的尖端开锋的毒舌,她那一会儿软媚,一会儿泼辣,一会儿佯嗔,一会儿呜呜咽咽的百般做作,百般花言巧语,刺进了参孙的耳朵,刺痛了他的脑,有时使他麻痹,有时使他战栗;甚至有时也使他不免一阵儿的迷惑晕眩。”不管大利拉对他怎样的诱惑或刺激,他都“打算给她一个绝对的不理睬。”可是大利拉一直在不屈不挠地、柔媚地表白着爱情,之所以问他为什么这么大力气,都是因为爱他,可是她被参孙骗了三次了,她还是爱他。慢慢的,参孙开始怀疑“到底是她来试我呢,还是我试她,我开头就不相信她,这也许是我的不对罢?……也许是我太坏,把好人都当作坏人了!”最后在大利拉的韧性而又辛辣地攻势下,参孙在“得救”的喜悦中告诉她说“我从来没有剃过头发。我出娘胎后,从没剃过头。如果剃掉了头发,我就跟平常人一样了!”,在大利拉的怀抱中,参孙的七绺头发被非利士人剃光了,挖掉了他的眼睛。在被惩罚推石磨的监牢里,那剃掉的头发又慢慢长出来了,参孙的信心也在生长。终于,在非利士人盛大宴会上,准备戏耍侮辱参孙时,他再次凝聚神力将大殿的柱子推倒,三千非利士人与参孙同归于尽。茅盾说借用宗教神话创作小说是为了“迷惑检察官的眼睛,使文中有刺而他们又无词可借以进行他们那‘拿手戏’的削改”[7],于是就借用《圣经》中的故事来一点指桑骂槐的小把戏,可见小说的政治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借参孙被大利拉柔媚诱惑的攻势下,如何丧失神力,意在说明敌手狡猾、诡计多端和保持坚定意志的可贵性。作品用大量篇幅描摹在大利拉千娇百媚的纠缠中参孙由“不理睬”到软化、自责、动摇的心理过程,参孙不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先知神(研究者认为“参孙”的希伯来名称是Shimshon,是太阳“shemesh”的变体)而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使参孙形象更具有现实的生活气息。因此参孙一时糊涂说出自己的秘密做了铺垫,特别是参孙最后发力与三千多非利士人同归于尽,更具有了悲壮色彩,参孙复仇的价值意义也就更大,为受尽屈辱的中国人赢得抗战的胜利注入了更大的信心。

三、结语

复仇是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和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文学原型,但是受传统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复仇文学在中国文学中并不发达,近代以来,在外族入侵、民族救亡的文化语境中,复仇的文学情绪再次被激发起来。与大量的复仇文学相比较,重写神话的复仇原型,更具有文化上的价值意义,神话作为民族文化形成的基础,神话复仇意味着文化复仇,更有助于激起民族成员的内在复仇情绪。鲁迅以基督耶稣之死和黑衣人、眉间尺、王的同归于尽来表达对阴冷人性、黑暗社会的拯救。夸父追逐太阳向权威者宣誓的果敢和参孙报复非利士人的复仇行为,都表达了被欺凌的弱者不甘示弱的反抗情绪。佛克马说重写包含着“重写者的自我(ego),他的环境(hic)和他的时代(nunc)”,在民族救亡的高涨情绪中,复仇神话的重写承担了作家自我、环境、时代和文学传统的共同责任。

参考文献:

[1]D•佛克马.中国与欧洲传统中的重写方式[J].范智红,译.文学评论,1999(6).

[2]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36.

[3]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51.

[4]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37.

[5]汪玉岑.夸父:后记[M].北京:北平燕京大学,1941:32.

[6]郭绍虞.夸父:序言[M].北京:北平燕京大学,1941:1.

夸父逐日篇9

知己知彼,以学情定教

了解学情,准确掌握学生具体学情,是以学定教的基础。在《夸父追日》教学之前,笔者对学生进行学情了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了几个大问题,且每个问题各有侧重。

系列问题一 ①夸父追日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②他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③结果怎样?这三个问题,主要侧重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于本篇课文是自读课文,而且故事内容难度较低,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解答与课文内容相关问题的方式,检验学生的理解是否正确,了解学生阅读的整体水平。

系列问题二 ①你怎么看夸父?为什么?这个问题是关于价值观的判断,通过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获悉学生对故事深层内涵的理解是否准确,由此判断在之后的教学中是否需要进行价值观的引导。②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疑问?写下来。教学并非是阅读的终止,而应该是新阅读及新思考的开始。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不仅有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更有助于优秀思维品质的形成。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这两个问题的反馈更让笔者有了除却答案之外的收获:第一,学生思维与成人不同。教师作为成年人,固有思维注定从阅读一开始就对文本进行了价值认定,且易坚定不容争辩。而事实上,依然稚嫩的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关注的点会更为丰富、更为分散,一些成人认为司空见惯的反而成为了学生争相关注的问题,而恰恰是教师的“以为”,可能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反馈中发现有不少是贴近他们年龄特点的奇思妙想,更有许多真实而幼稚的想法。如《夸父追日》,学生反馈的问题主要有:夸父为什么不喜欢黑夜,喜欢光明?太阳不是在太空中吗,怎么可能追得到?为什么夸父喝了黄河、渭河的水还不解渴?

学生在其理解、思考之后,在自觉地结合了自身对事物认识的同时,也在集中关注文本,从文本中寻找问题。这些看似稀奇古怪的问题,正是学生渴望得到解答的、学习的兴趣点,经过梳理,选择出教师授课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第二,学生的问题需要梳理归类。与“以案定教”“以师定教”不同,学生表现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异常强烈,面对学生如洪水般袭来的问题时,在感到欣喜异常的同时,也要冷静地对学生问题进行梳理,对问题进行归类。一些学生的问题脱离了文本,可以利用班队课等形式进行解决;一些问题比较个别、特殊,是否可以在其他场合进行单独指导;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提问,可以作为文本学习的延续,在课文学习之后进行拓展……

通过问题的梳理和归类,可以使教师对教学重点把握更为准确,也对接下来文本教学的展开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同时,梳理和归类,更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尊重。

反客为主,形成问题意识

掌握了学情,教学更有针对性。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笔者认为就是着力打造学生语用的环境、学生未知及渴望学习的部分,提升学生已知的部分。对学生预习作业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之后,学生的思维脉络便已经逐渐明晰了。针对学生比较集中的几个问题,在教学中进行展示,围绕这些问题开展教学活动。

释惑,激发更多探索欲望 展示了梳理和归类之后的问题,将学生重新引入文本,引导他们认真阅读,从文本中寻找和发现。“这些问题呀,其实在故事的语言里可以找到答案,需要我们边读边体会,还要前后联系起来。”教师的语言,一方面是引导,一方面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问题是推动文本教学深入的动力,带着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解答同龄人提出的疑惑,语文阅读、语文学习就有更多快乐的因素。当学习成为一种快乐,那语文教学就成功了。

解疑,带着问题换位思考 对于一些需要理解和感受的问题,将话语权交给学生。“为什么第二天夸父的身子会变成一座大山,他的手杖会变成一片桃林呢?这个问题呀,咱们需要问问夸父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假如你是夸父,你怎么想?”

带着问题,读文本、品文字,会让阅读成功打上个性的烙印,当学生的回答带着更多的个性解读,语文学习就又成功了一些。

抛砖引玉,学以致用

在研读文本,答疑解惑中,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根据学习要求灵活地穿插语用训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语文运用的训练。

根据年龄特点制定训练点 《夸父追日》的故事,大部分学生已经熟知故事的情节。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对于课文大意的理解是有要求的,2013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三年级学生阅读有如下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因而,笔者在学生预习课文之后,串联预习作用中的几个问题,创设了一句话复述故事的训练。“夸父追日的原因是什么?夸父追日的目的是什么?夸父有没有实现目的?为什么?结果怎么样?请你们用三、四句话来说一说这个故事,老师给你们几个连接词:因为( )为了( )可是( )最后”。语文能力,在不断地语言训练中逐步提高。

根据文本特点选择侧重 《夸父追日》是个故事,在设定本课的朗读训练目标时,笔者定位在读出故事的味道。什么是故事的味道?许多学生很疑惑,笔者以范读加以引导,水到渠成。文本不同,语用训练的侧重不同,教师应根据文本特点,对语用训练点进行有侧重点的选择和设计。

多元解读,引领价值取向

鼓励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在阅读中打开更宽阔的视野。面对年幼的学生,笔者认为可以多挖掘一些文本中蕴含着的正面的、积极的内容,传递给学生正能量。

《夸父追日》一文的教学中,针对“大家怎么看夸父?”这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赞扬――追求光明是他的梦想,他为梦想而战!(周云飞);夸父想法大胆,他知道太阳很热很热,还想把太阳固定在天山!(胡泉宇);夸父敢想敢做,因为他想抓住太阳,就努力去做 !(吴雅琪);我觉得夸父是个牺牲自我的人,因为他为了抓住太阳,牺牲了自己(王婷钰 )。也有的持不同意见――我觉得夸父太自私了,因为如果有些人不喜欢光明,那么那些人一定会很难过的。(雅丹);夸父很笨,因为太阳是永远抓不到的。(卢雨欣);我觉得夸父很傻,太阳是不能一直这样照着大地的。(程熠佳)

面对出现截然不同的观点,笔者这样引导:观点基本分成两类:一部分同学对夸父是欣赏、敬佩的;另一部分同学对夸父是否定、怀疑的。下面请双方思考一下:我们到底应该欣赏佩服夸父还是怀疑嘲笑夸父?为什么?想一想,再回答。

不同见解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抓住此刻的讨论,引导学生从文本升华到精神,水到渠成。当小结“梦想是可贵的,人要为自己的梦想去追求、不放弃!”出示的时候,学生眼中充满了坚定与赞同。

夸父逐日篇10

神神怪怪的故事看多了,各种各样的疑问就随之而来了:为什么现在没有巨人了?为什么现在看不见神仙了?为什么现在没有办法通过昆仑山上的建木(上古先民崇拜的一种圣树)爬到天上去了?

面对这些奇奇怪怪的“为什么”,我眼中那个“无所不能”的父亲却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在多次询问无果之后,年幼的我知道大概不会有什么结果,渐渐地也就不问了。

上学之后,虽说我最初的学业并不繁重,但父亲不同意我将大把的时间花在稀奇古怪的神话故事上。他告诉我,所有的神话故事都是假的,都是古代的人编造出来的。

对于一个自小就向往神话世界的小女孩来说,这样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我为此还大哭了一场。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发现山上没有和蔼可亲的土地公公,水里没有威武的龙王,门神晚上根本就不会从门上跳下来守护我,花开花落也并不是因为花神的指挥。我虽然不情愿,但是内心开始接受父亲的说法――所有的神话故事都是假的,都是古人编造出来的。

我想不只是我,大多数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经历过这样的阶段。

年幼时,被神话世界的瑰丽、缥缈所吸引,无比羡慕那些能够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的神仙。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书本、老师和父母告诉我们,所有的神话故事都未曾在这个世界上发生过。我们备受打击,开始对神话故事半信半疑。

然而,即便如此,我的心中也依旧有那么一个角落,收藏着童年所有关于神话故事的想象,它们从不曾被我丢弃。

在读《失落的天书》之前,这些想象被深深地收藏在我心中的某一个角落;在读《失落的天书》之后,它们一点一点破土而出,曾经被遮掩住的光芒重新得耀眼无比。

现存的上古神话故事一般是根据《山海经》及其他文献中的只字片语进行填充、扩展的。然而,许多学者并没有充分地了解这些书背后的含意,他们单从字面上理解,认为神话故事是《山海经》等作品的作者胡思乱想的产物。

《失落的天书》的作者刘宗迪先生经过查阅和研究大量古籍,认为《山海经》的成书是源于《山海图》。那张《山海图》,画的是远古文明对时序、星象等一系列现象长期观察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在《山海图》成图之时,文字还未发明,因此各种物象、意象均以图形表示。至《山海经》作者著书之时,虽然文字已经出现,但因作者并不能完全了解图像背后的含意,《山海图》中对自然现象的观测在《山海经》中变成了稀奇古怪的神话故事。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刘宗迪先生的抽丝剥茧之下,一个个看似荒诞无稽的神话故事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那些曾经被定性为怪力乱神的故事,在被挖掘出背后的含意之后,突然绽放出不一样的光芒,那是远古人民的智慧所散发出的光芒。

夸父逐日、四方神、后羿射日等,这些如今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被现代人认为是古人因为崇拜太阳和大自然,编撰出虚幻的故事来寄托神思,实则另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