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编童话故事十篇

时间:2023-03-15 21:35:51

自编童话故事

自编童话故事篇1

童话故事网权威自编童话故事200字:骄傲的大白鹅,更多自编童话故事200字相关信息请访问童话故事网。 “啦啦啦! 啦啦! 啦啦啦! 啦!”一天,大白鹅唱着歌“这不是白鹅兄弟吗?”野猪问道。大白鹅只瞄了一下野猪,就继续走了。

“ 哟!鹅儿!去干什么呀?”鸭子大婶对大白鹅说,“这世道真不公平,你说是吧!连你这鸭子也敢对我喝来呼去,哼!”白鹅狠狠地盯了鸭子大婶。便悠闲地走了。

没过几天,鹅更骄傲了,他在绿森村,名气大起来,所有的小动物见了他就跑,鹅放肆起来。甚至无缘无故骂人,森林里的小动物非常怕他,又怕告状给老虎村长被鹅发现,所以大家一直没去跟老虎告状。鹅在这里干的坏事简直数不清。老虎更是被蒙在鼓里。一天,一直胆大的青蛙,终于忍不住了,他向老虎告状了。老虎一听,气的鼻子都歪了,它想:“还有人跟我抢大王?还是一只小鹅?”于是,他出面将鹅修理了一顿,并说:“不用真功夫,你当我是病猫啊!,不给你点颜色看看!”其他动物纷纷在旁边鼓起掌来。鹅离开了绿森村,那里也在老虎的管制下,繁荣富强。

自编童话故事篇2

童话故事,小朋友并不陌生。你牙牙学语时,听妈妈讲童话故事;你上幼儿园时,听老师读童话故事;你刚上学识得几个字,就自己看童话故事。你的脑海里,有一大堆童话故事吧:《龟兔赛跑》、《小壁虎借尾巴》、《小蝌蚪找妈妈》、《小松鼠找花生》……那么,你想过写童话故事吗?让身边的事物,像小动物啦,花草啦,玩具啦……变得像人一样善思考,会做事,有情感,让它们出现在自己编的童话故事里,和同伴一起分享。这时,你一定会很开心的。

其实,编写童话故事并不难,你只要做到以下两点,就能编出让人喜爱的童话故事。

大胆想象。童话是一种充满幻想色彩的故事,因此,写童话必须展开丰富的想象,不管是天上的日月星辰、风霜雨雪,还是地上的花草虫鱼、鸟兽木石,都可以当做人来写,如春风姑娘、桃花姐姐、月亮婆婆、大牛伯伯等等。而且,想象要大胆,要自由,这样,才能让你眼前的事物上天入地,大显身手;才能让你眼前的事物去说你心中想说的话;才能让你眼前的事物充满喜怒哀乐,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比如,看着梅花鹿、老虎,你可以想象成梅花鹿巧用计策与老虎周旋,最终脱离虎口;你可以想象成老虎帮助梅花鹿一起采药,医治鹿妈妈;你还可以想象成面对充满戒心的梅花鹿,老虎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梅花鹿的信任……需要注意的是,你想象出来的“人物”形象必须和事物本身的特征相符,必须在现实生活中找得到依据。如《小马过河》的形象小马,就是以生活中遇到问题光听别人的意见而不爱自己动脑分析的人为依据来想象的。

自编童话故事篇3

一、大量阅读,打好基础

童话故事是儿童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对儿童来说,再没有比童话故事吸引人的了,孩子们从幼儿到小学阶段,接触的各种动画片,连环画,故事,大都是童话。为了增加孩子们的阅读量,我鼓励他们课后多读童话,看完以后相互交换,进行交流。每天放学回家还可以看半小时的动画片让他们把最喜欢的故事写下来,展开比赛,看谁写得最好。同学们对于自己喜爱的东西总是特别感兴趣,慢慢地。教室里形成了一股看书、讲故事的热潮,这样一来,既增加了他们的知识,又锻炼了他们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并且使他们的思维张上了想象的翅膀,为学写童话打下基础。

二、观察图画,编写童话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选用既直观形象又充满童趣的图画,一下子就抓住了同学的心,让他们用童话来描写自己的想象和自己喜爱的事物,写起来自然轻松,愉快。

1、拼拼画画,展开想象

小朋友喜欢自己拼出或画出一些小动物,他们能利用自己听到,看到的加上自己的想象,把图案拼画的栩栩如生:小狮子、人熊猫。小猴子、青蛙、小白兔、……我运用他们平时对这些小动物形象的了解,加上自己的想象,编个小故事,小朋友这时来了劲,一个个议论纷纷。经过启发、引导、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出现了:《小猴于骑车子》、《小青蛙搬家》、《调皮的小狮子》……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的海洋中。

2、利用图画,精心构思

利用图画来写童话有很多种方法,根据一幅图画发挥想象,看图作文,也可以是多幅图进行续编故事。如《小白兔采磨菇》、《小熊送伞》等,指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不拘泥于图画本身,要根据图画想到图画以外的东西,使情节更加丰富精彩。平时,经常对那些语言生动或想象丰富奇特的有个性的文章进行范读,并在班内展示。小朋友得到了鼓励和促动,对写童话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

三、巧用语言,激发思维

自编童话故事篇4

怎样让学生在作文起步阶段就对写话产生浓厚的兴趣呢?通过探索与尝试,我发现让孩子写童话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幻想,符合儿童的天性;童话的表现手法是拟人,符合儿童的思维;童话以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题材为内容,以接近儿童口吻的语言来叙述。从童话的这些特点看,儿童天生有写童话的本能,他们几乎能自发地以童话的形式来写童话。因此,让低年级学生写童话体作文,能使他们拥有广阔的天地,树立足够的信心,使他们快速起步,在童话的世界里快快乐乐地写作文。

一、亲近经典,享受童话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是写不好作文的。写作是厚积而薄发的创造性活动,积累的东西多了,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童话故事是儿童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窗口。对儿童来说,在他们阅读的天地里,再没有比童话故事更吸引人的了。古今中外,那些经典童话想象丰富,情节生动,感情真挚,充满了童真,张扬着人性,启迪着心灵,是孩子们的“心灵鸡汤”。因此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首先引领学生走进经典童话,让学生徜徉在童话的世界里,去领略童话的精彩,享受童话的美妙,感受写作的魅力,激起写作的涟漪,并激发孩子们阅读和积累的兴趣。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就是因为小时候有幸听了很多故事才爱上了写作,才写出了那么多的好作品。为此,我专门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让孩子们听童话故事,讲童话故事,为了鼓励孩子们回家多读童话,我还专门设计了一份“小书虫”读书记录卡,要求学生每天读半小时童话,及时记下故事的名称、阅读的时间,并用一两句话写下自己读后的感想。每周评比总结一次,学期结束评出“小书虫”,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依托教材,续写童话

课文是珍贵的学习资源。低年级的课文有许多都是童话,故事性强,富有情趣,结尾又常让人觉得意犹未尽。学生常常会被故事的情节所深深吸引,他们会为文中的小羊抱不平,会为胜利的小乌龟而拍案叫绝……每每至此,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想象格外丰富。他们希望故事能朝着他们预想的方向去发展,产生新的结果。教学中,我就常常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续写故事。如学了《狐狸和乌鸦》一文后,我要求学生想象:过了几天,乌鸦又找到了一片肉并遇到了狐狸,这时会发生什么呢?这样的安排,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他们的习作生动而精彩,充满了童趣。有的写道:过了几天,乌鸦又找到了一片肉,狐狸看见了又拼命说好话,乌鸦怕自己忍不住张口,就赶紧把肉紧紧地夹在翅膀下。狐狸看看没希望了,就垂头丧气地走了。有的写道:过了几天,乌鸦又找到了一片肉,正准备喂给孩子吃,狐狸过来了,大骂乌鸦不安好心,上次给他吃变质的肉,还说乌鸦和孩子都不得好死。乌鸦听后被激怒了,忍不住骂起狐狸来,可一张口,肉就掉了下来,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再如学了《猴子种果树》一文后,也可引导孩子续写:后来猴子碰到了谁?明白了什么?它又会怎么做呢?

以教材为依托,由童话的固有情节联想开去,教材就成了读和写的纽带,学生就成了童话阅读的二次开发者,课堂便成了孩子思维的跑马场。让学生与作者对话,与童话中的角色对话,就能收获无限的精彩。

三、放飞想象,创编童话

童话是开启孩子想象之门的钥匙,孩子的世界充满了新奇,孩子的心中充满了幻想,孩子的童年就充满了童话。给孩子一个童话的世界,就能创作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童话,从而让童年的乐趣、童年的生活、童年的想象、童年的梦想,在心中飞扬,在脑中涌现,在笔下流淌,让孩子在创作童话中体验写作的快乐与成功。怎样给孩子创设编写童话的情景呢?教学中,我一般采用以下方式:

1.依托图画编童话

一开始,可出示多幅图,让孩子们看看每幅图上画了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再通过想象,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以后逐渐加大难度,到后来只出示一幅图,让孩子凭单幅图编写童话。

2.提供开头编童话

教师可以先通过图片、语言描述等精心创设一个场景,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的开头部分,待孩子们逐渐进入角色时戛然而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接着往下编。

3.观察实物编童话

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玩具。布娃娃、奥特曼常让他们爱不释手,这些玩具就可成为孩子们童话中的角色。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给玩具起个可爱的名字,抓住实物的特点加以想象,编写童话。也可以让他们随意摆弄玩具,想想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再把故事写下来。

4.联系生活编童话

生活中,孩子们常会犯这样那样的小错误,老师简单的说教好像总不见成效,不妨就引导孩子联系生活实际,编写童话。如看见学生不珍惜自己的铅笔、橡皮,我让学生想象:夜深人静时,铅笔、橡皮会干些什么,会怎样向小主人诉说;孩子踩草坪了,让大家去看看小草有多可怜,想象小草会怎样,小草的爸爸妈妈看见了又会怎样说,怎样做……

5.根据题目编童话

自编童话故事篇5

一、童话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要来源于现实生活。

童话中的人物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也可以是动植物,如《狼和小羊》《蒲公英》。甚至山水日月,风雪雨露,用具玩品等。还可以几者兼而有之。但不管是人还是物,作为童话中的主人公,其性格特征必来源于现实生活。即使是拟人化的“物”也必须要符合它们各自的特点。如《狼和小羊》中的狼是凶残的,小羊是温和的、善良的。猴子是聪明的,狐狸是狡猾的。你不能把它们的性格特征改变掉,应该用它们各自的特征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来反映现实生活中这些人的思想品质。

二、童话故事的情节可不受现实生活的限制。

童话故事的情节不一定在现实生活中所有,有的甚至在现实生活中所找不到。但你可以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来构思,来丰富童话故事的内容。如《神笔马良》中马良手中的神笔,画只公鸡能打鸣,画头水牛能犁地,画什么就变成什么。这是劳动人民幻想中的美好事物,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的,但这样写是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的。所以,无论你想让桌子说话,还是让小树起舞,都要符合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要赋予某种人的动作语言的特点。而绝不能随心所欲,胡编乱造。这就是说,童话故事的情节虽不受现实生活的限制,但必须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一句话,想象要合乎情理。

三、童话故事可借助各种修辞方法来反映生活。

我们在写童话故事时,把动物、植物等事物赋予人的语言、动作和情感,使这些事物“活”起来。如《青蛙看海》中的青蛙对苍鹰说:“天哪,这么高的山!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腿,怎么上得去呢?”这是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青蛙以人的情感和动作。《卖火柴的小女孩》是通过小女孩的四次幻想,四次幻想的破灭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的。《神笔马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马良对穷苦百姓的同情,对统治者的仇恨。

自编童话故事篇6

一、日常童话剧表演中常有的“倦怠”现象

如何引导幼儿顺利进行童话剧表演?首先,先要熟悉这个童话剧故事;其次,需要创设富有情景性的童话剧表演环境;最后,在幼儿的表演过程中,要做好随时进行灵活指导的准备。做好这三个工作,孩子们就能够顺利开展童话剧表演啦。然而,在一次次的表演中,我经常听到一些孩子的抱怨:怎么又表演这个啊?可不可以来点新鲜的?的确,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够熟悉地表演一个童话剧,我们将童话剧剧场设置在区角游戏的表演区里,往往需要一个月才能让所有的孩子都玩到并熟悉起来。因此,也随之产生了一些问题:有些能力发展较强的孩子早就对这个表演烂熟于心,多次的反复使他们产生了倦怠现象。本想让一些活泼的幼儿带着内向的幼儿一起表演,通过模仿、沟通,相互学习,共同促进他们的发展,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二、顺应幼儿的兴趣,创编原有的童话剧

其实,有了这些“抱怨”是好事,说明他们不再跟着剧本走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了,只是老师没有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说出来、演出来罢了。

又到了玩区角游戏的时候了,只见天天又是第一个冲向了表演区,接着又有几个孩子也选择了表演区,大家看看人都齐了就准备戴头饰摆道具了。这时,天天跑过来问我:“老师,今天我们表演什么童话剧啊?”“《我的幸运一天》。”只见他耷拉着脑袋,嘴里还不停地咕哝着“怎么又是幸运的一天啊,一点都不幸运。”我忍不住笑了:“那你想表演什么呀?”“我想表演一些不一样的。”“可以啊,要不这样,你去跟小朋友们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演一个改编过的《我的幸运一天》?”顿时,天天的眼睛有些亮亮的东西在闪烁,我知道那是创编的火花!“好的,老师,你就等着看我们的精彩表演吧!”天天赶紧跑了回去,开始与小朋友们讨论起来,“我觉得可以让小猪在开始的时候先跳个舞。”“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最后让小猪找来其他的小动物,一起把狐狸抓起来,惩罚它,看它还敢不敢欺负小动物。”“对对对,就这样表演!”……大家开始热火朝天地表演了起来。原来只要多听听孩子的心声,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引导他们自己去想象,自己去创造,不仅保护了孩子的积极性,更是激发出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利用现有的道具,演绎新的童话剧

我们除了可以在原有的童话故事上进行创编,还可以利用现有的道具生成童话剧。我们的表演区有许多道具是小朋友们从家里带来的,有魔仙棒、警察帽、金箍棒、猪八戒面具等等,平时孩子在里面就会自己去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表演《西游记》里的故事。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好多孩子都对表演区的金箍棒情有独钟。于是,我就在区域游戏结束后和孩子们聊天:“你们看过《西游记》吗?里面有哪些人物啊?”大家都知道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还有各种妖精。“那你们有谁能够讲里面的一个小故事?”几乎没有人能够完整地讲出来。于是,我就给他们讲了一个《女儿国》的故事,孩子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全都认真仔细地听着。讲完后我问他们想不想表演这个故事,一个个兴奋极了。

接下来就是收集道具了,家长们都十分配合工作,可可妈带来了女王的头纱,悦悦妈买来了九齿钉耙,天天带来了虎皮裙……我们老师找来了音乐,布置了场地环境,一切准备就绪,孩子们开始表演啦!首先是几个主要人物的出场音乐,我们老师没有为孩子们编排动作,完全是孩子们自己去想去创编。有几个跳舞好的孩子担当起老师的角色,带着大家一起跳并提醒动作,表情严肃,有模有样。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小朋友负责讲故事,提醒小演员出场顺序。大家分工明确,热情高涨。在这场童话剧表演中,不同层次的幼儿都很开心,很享受这个过程,它没有固定的剧本,它是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创编的,尽情地释放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演天性。而且这些道具可以在不同的童话剧中使用。现在,再也没有孩子会去抱怨一直是一个童话剧了。

自编童话故事篇7

一、确定中心,认真选材

编写童话故事和写其他习作一样,都离不开一个中心,同学们在下笔之前。先要在心中想好自己写这篇习作是为什么,并试着用简单的几句话说一说,如写月亮上有人正在耕田播种,是因为地球上的土地在减少:写太阳上有一群人正在利用太阳能炼钢,说明科技先进:写星星正在排队准备治理天河,因为天河也被污染了,等等。

确立了主题,在接下来的习作中,就能围绕它展开想象,这样就不会让人感觉随意性太大,不会让人读后不知所以然。

二、突出特点,角色生动

童话中的角色大部分都是动物、植物,在故事中虽然它们可以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但要注意让角色有个性,要体现出它们原本的特性,这样才能让读者感觉真实、亲切。如写狮子,就要表现它的凶猛、威武;写狼就要体现它的凶狠、贪婪;写狐狸则要反映它的奸诈、狡猾:写老鼠则应突出它的胆小怕事又不缺乏机敏……抓住角色的特征,才能让自己笔下的角色变得生动形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运用拟人,合情合理

在童话写作中,我们不能仅仅把写作对象当作动植物看待,而要通过拟人的手法把物当作人来写,要使它具有人的思想、语言、动作,以及感情,同时又要保留它作为物的本质特征。如要写小白兔。既要突出小白兔的生活习性,同时又要赋予它人的语言、情感和行动。

为了使所写的童话有声有色,还必须把每个角色的活动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它们之间发生的故事策划得周密,细致,合情合理,避免胡编乱造,例如动物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和人类的差不多,它们之间有家庭、感情,有争斗、仇恨,有和谐,也有争吵,凡是人类有的它们也有,就看你怎么把它们之间发生的一切巧妙地编成连贯的故事。

自编童话故事篇8

【关键词】想象;文化符号;改编;后现代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03-02

2014年3月,《冰雪奇缘》摘下了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的桂冠[1],这是奥斯卡2001年开始设置动画片奖以来,第一次将最佳动画片奖授给了一部改编经典故事的动画片。同时,这部动画电影还连续赢得第71届金球奖最佳动画片、第41届安妮奖最佳动画电影、第6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动画电影等荣誉。这部动画电影与2012年同样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兰戈》――一部具有美国西部片风格的怪诞动画片入不敷出的票房收益不一样,《冰雪奇缘》还创造了动画史上最高的票房纪录[2],成为一部名利双丰收的动画电影。

《冰雪奇缘》的巨大成功很大部分上得益于经典文本的改编。在此之前,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白雪皇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过良好的传播,许多儿童或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接触过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从某种意义上,童话故事中的角色、道具、场景等已经具备文化符号的作用。该童话故事在此之前其实已经被多次搬上银幕,1995年英国导演就曾将其改编成同名动画片《白雪皇后》,这部动画片片长只有64分钟,改编原则上忠于原著,角色设置和故事情节基本上与原著一致。但这部近二十年前的英国动画片却没有像《冰雪奇缘》一样受到广泛关注。两者间的不同,除了在展示形式上成熟的3D动画技术具有明显优势以外,对原著文本的二度创作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理清经典文本到动画的关系,实际上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一、从文本到银幕:动画对想象视觉化探索

想象,作为众多经典文学作品的生命力,一代一代地被传承和发展。在电影艺术诞生之前,它们仅仅以文本、语言或静态的绘画存在,直到《月球旅行记》首次将人们的想象在动态的视觉上展现出来,人类才真正地看到“想象”。动画产生以后,人类对想象的视觉化表现更加游刃有余。将经典文本或经典故事改编成电影,其实就是一个将集体的想象转化为视觉内容的过程。在世界动画电影的发展中,改编拥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迪士尼是富有想象力的动画造梦厂,同时也是改编童话故事的先行者。早在1937年,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长动画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改编了曾在欧洲广泛流传的经典童话《白雪公主》,从此开始了对民间传说或经典故事的想象视觉化探索。1951年,英国路易斯・卡罗尔所著童话故事《爱丽丝梦游仙境》在迪士尼公司的同名电影里被观众所欣赏到。善良的爱丽丝、穿衣戴帽的兔子、搞怪的双胞胎兄弟、癫狂无比的疯帽匠等原本只能想象的角色一个个在动画里面活灵活现。2010年,时隔近50年后,这个经典童话故事再度被迪士尼搬上银幕。同样的角色、同样的童话世界,在这部新的《爱丽丝梦游仙境》里面完全与以前不一样,想象在逼真的三维动画世界里被重新表现。

对经典故事的改编,中国的动画也在初创期就开始在探索,1941年万氏兄弟推出的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就是来自关于西游记的一系列神话。20世纪60年代初期,同样来自西游记的《大闹天宫》中的许多角色形象也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大闹天宫》将孙悟空这一中国式的神话英雄,生动地再现于银幕。浓重的色彩,奇异的造型,以及宏伟的场面,中国人总算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些几百年以来只停留在脑海里的想象。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学宝库,其中蕴含着大量的集体智慧里的想象,或以文字的方式被记载进经典著作,或通过口头的方式被一代代所继承,是动画让这些经典里的想象以直观的视听方式所记录和传播。

动画艺术中的情节连贯、层次递进过程中的悬念、幽默、滑稽、夸张等引人入胜之处,都是想象的结果,想象的水准决定了动画艺术层次与境界,是动画艺术的活力反映和生命的闪光点。[3]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幻想、想象、传说、幻想故事等作为人类文化原型的象征而存在,它蕴涵着能应用于将来的人类智慧。[4]经典,蕴含着无限的想象,赋予了动画天生的魅力。中国的第一部动画长片和世界第一部动画长片都来自经典故事,这或许是一种巧合,但也充分说明了发明动画之后,人类对将文化传统里的想象平移到动画中、把想象视觉化的渴望,是一种普遍存在人民心中的集体无意识。可以说,《冰雪奇缘》正是为满足这种想象文化而进行的又一次成功探索。

二、改编:动画电影对文化符号的借用

《冰雪奇缘》的成功改编关键因素在于借用了原版文学故事中的符号元素。冰雪、皇后、加伊、鹿等都是对原著中符号的借用。

自编童话故事篇9

一、运用童话载体,引导幼儿自主创想单个童话环境

幼儿园的童话环境分为单个童话环境和多个童话环境,其中在幼儿园的大厅、公共场所创设单个童话环境是最为合适的。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引导幼儿自主思考与创想,从而促进幼儿在情感和认知水平上得到发展。

1. 小海豚剧场

“小海豚剧场”是幼儿自编、自演的童话剧场。里面有“小编剧”们自行设计的新剧目及故事角色宣传海报,幼儿扮成小观众”欣赏“演员们”自编自演的童话故事。幼儿之间通过角色的互动和轮换感受到:以前是老师、妈妈给我们讲故事,现在我们可以邀请小伙伴,听我们给他们讲动听的故事,还能观看到我们精彩的童话剧表演。幼儿从只会欣赏“小美人鱼”“比诺曹”“白雪公主”等童话角色的生动和可爱,顺利过渡到他们会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用心体会原本遥不可及的童话角色之美。

2. “大森林”童话故事背景墙

在幼儿园创设一片“大森林”,会给幼儿带来创编故事的灵感。在孩子们的眼中,一棵棵神奇的披着魔幻彩衣的大树就像魔法师,带领着他们走进梦幻般的大森林。他们会用眼睛去观察,会用心灵去思考,还会用话语去探讨,也因此打开了他们智慧之窗和想象的空间。我们有的幼儿说:“在森林里,小动物们可以躲在树后玩找尾巴的游戏,故事就叫《这是谁的尾巴》吧。”有的说:“森林这么美,加一幢城堡和一间小木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还听到这样的创作:“《黑猫警长》中的一只耳躲在了森林里的某个地方,黑猫警长穿插在森林之间,最终把狡猾的一只耳给捉住了。”……将故事元素融入进这片森林,它可以成为大家走进幼儿园看到的第一面最显眼的童话墙。不仅是幼儿,家长也会在幼儿的引领下,每天来看一看、听一听今天在森林里又会有哪些新奇好玩的故事发生,感受一下亲子玩森林探险游戏的乐趣。

幼儿从自身角度出发,在单个童话环境中不仅参与童话剧本的创作、宣传海报的设计、剧场规则和人员的分工,还能充分利用童话背景墙进行故事内容的创编、角色造型的定位等,幼儿间这种善于思考,善于找准故事切入点的互动形式,极大程度地启迪了幼儿的智慧,增强了他们的交往能力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童话载体,引导幼儿自主创造多个童话环境

1. 在已有单个童话环境的氛围中,引导幼儿自主创设多个童话环境

随着童话的不断深入,幼儿挑战自我的欲望不断增强,对师幼共同创设好的单个童话环境已有了新的设想。如何充分发挥幼儿自主创设多个童话环境的欲望,突显童话环境的功能,我们以故事《桃树下的小白兔》为例来分享一下幼儿是如何自主创设多个童话环境的。

幼儿第一次听完《桃树下的小白兔》这个故事后,建议我和他们一起在活动室内布置一棵大的桃树。当我带领幼儿一起坐在桃树下再次欣赏这个故事的时候,他们又有了新的想法:桃树下发生了这么好听的故事,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故事布置在这棵桃树下。于是在“设计师们”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多个童话环境创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如针对班级格局分组自主设计故事场景的创设位置,每组拿出一份设计方案,在大家的介绍和改进下,请“总设计师”绘制出一份相对满意的故事场景图,他们可以根据这张设计图主动进行材料的收集、分类以及创作。虽然幼儿在创作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甚至失败,但他们通过与同伴的相互合作、教师的适时指导,最终在故事的发展中,创设了由幼儿自己命名的多个童话故事场景:首先走过“山羊书签门帘店”,来到“猫咪发夹超市”,戴上“小松鼠信封店”的爱心手偶,扇一扇“鸡妈妈店”里的“凉风扇”,累了还能到“蚂蚁大叔爱婴坊”里躺摇床睡觉等。在这些场景里幼儿创造性地表演着游戏,很大程度地提升了他们对故事的理解,而且幼儿的角色身份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生了转换,他们已经完全把自己置身于故事之中了。

幼儿通过自主创造,寻找到了延伸单个环境的支架,从而把童话故事融会贯穿在多个环境中。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自主思考、自主创造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们成为创设环境真正的主人。

2. 在各类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自主创造多个童话环境

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自主创造多个游戏性的童话环境,能更好地搭建幼儿与环境自主互动的桥梁。

(1)传统区域游戏中多个童话环境的渗透。我们将幼儿设计的动物角色布置在班内的“值日生角”里,每天的值日生就会到里面挑选喜欢的角色,然后告诉大家他今天就是这一角色。如有幼儿挑选了喜羊羊值日标记,她会对大家说:“今天我是喜羊羊,请你们把自己的桌椅整理好,谢谢!” 在我们的洗手间,幼儿设计了小海豚角色标记,它在友好地向你提示:“这是我的家,你可不能把水洒在我家地板上哦!” 一个小小的童话角色,让幼儿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管理职责。“红花角”的奖励,我们也是在幼儿的提议下改成了“谁得的童话角色多”,在这些角色玩具的激励下,幼儿自主管理、自主约束的能力明显增强了,而且由于每次都会有新角色加入,幼儿的荣誉感也越发强烈。

(2) “童话角色大比拼”区域游戏中多个童话环境的渗透。创设“童话角色大比拼”游戏区不但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可以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特征。每天“童话角色大比拼”专场开放后,“播报员”就会自告奋勇地向大家述说自己最喜欢的童话角色,还会有不同的“小评委”提出问题:“请你说说喜欢这个角色的理由?”“这个角色在故事中是如何帮助小伙伴的?”“如果这个角色让你来扮演,你会怎么做呢?”……幼儿理由说的具体、清楚,就可以荣登一周“角色秀”的宝座。有的幼儿围绕这些故事角色,自主创编了一系列的童话故事,有的幼儿还把这些故事绘制成了各种童话图画书,赠送到“万事通书吧”,与大家一起分享。

自编童话故事篇10

一、数字“3”在故事中的运用

读着一个个童话故事,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作者经常会在故事里安排三个主要人物,或者三个具体的故事情节。比如《格林童话》中的金鸟,安排了三个王子去捉金鸟,最后一个勇敢谦虚的小王子又在最后得到了金鸟、金马、金公主。大家非常熟悉的《三只小猪》,作者让第三只小猪盖的房子最牢固,以体现它的勤劳能干。德国童话《三个音乐家》中,小提琴手和喇叭手去对付矮人老公公都没有成功,而吹笛手以他的勇敢和机智,最后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就连我国的神话故事中也有《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我认为这样安排故事可以使故事内容更为饱满,读来更有情节感,有时作者又通过比较来传达善良、宽容、勇敢等品质,或者是体现做一件事情的不易。

发现了这样一个秘密,我特意安排了一次练笔,也把“3”运用到自己的童话故事中去。比如,你可以安排三个小动物共同去完成一件事,或者让一个小动物经历了三次才把一件事顺利完成。经过提醒,孩子们的笔下就产生了这样一些故事,《小白兔找工作》,让小兔找三次,以体现小兔的懒惰;《三个朋友》,通过故事表达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出走的小猴》,小猴走三次,妈妈找三次,体现妈妈对孩子的爱。虽然,还有很多孩子不能学得很老练,但故事内容饱满了许多。

二、让两个“我”进行对话

德国贝伊修达恩著的童话故事《红色魔法书》里,小男孩西姆奈学到魔法后,把自己变成一头肥牛,让爸爸卖了赚钱,然后自己再变回来逃掉,当他进行得很顺利后,他内心的“我”站出来劝解自己:“西姆奈啊,你今天做了一件坏事!你骗了人家,想想如果被骗的人是你,会不会难过呢?下次不能再这样了。”但西姆奈看着爸爸开心的样子,并没有收手,直到变成马后无法变回原形,他头脑中的另一个自己又说话了:“你看,都是你不听我的话,如果你不骗人,怎会落得如此下场?”

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中的心理斗争也写得很精彩,当皇帝去看新衣却看不到新衣时,他慌了,内心随之开始暗暗说话:“什么情况?哪儿有漂亮的布料?我怎么什么都看不见?不行,我决不能像个傻瓜一样愣在这儿。”然后,皇帝就开始了装腔作势的表演。

这样的内心活动是不易察觉的,往往会被忽略,但通过故事,通过点拨,孩子们就会恍然大悟,并尝试着模仿。其实,不仅仅童话故事中用得着这样的内心描写,生活中我们的心理斗争无处不在。例如:妈妈不在家,你想看电视,但作业还没有完成的时候;考试时遇到一道难题,只要向同桌那儿瞄一眼就可以了,但要不要真的这样去得分;我把班级图书角的一本书弄破了,但没有人看见,我要不要承认……相信只要让孩子意识到这样的心理活动无处不在,他们很快就能掌握方法,把它表达出来。

三、让文中的人物开口说话

一个故事少不了精彩的对话,对话是作文的“魂”。而孩子们编写的故事里,总是忽略对话描写,懒于斟酌对话。阅读童话时,我带领孩子们进入角色反复表演对话,品味对话时的神态、动作,找寻对话描写的方法。以《海的女儿》为例,摘录文中的一些对话:

①“慢着,我们还得谈个条件。”巫婆又说,“你必须拿你最好的东西来换我的药――我要你悦耳动听的声音。”

②“哦,他竟然不知道是我救了他的命!”小人鱼在心里说。尽管这样,她依然愿意为他做出任何牺牲。

③突然,王子狂喜地叫起来:“啊,我的救命恩人,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是多么幸福啊――这真是上天的安排!”

这三句话中提示语的位置各不相同,怎么安排很有讲究。一般提示语的安排有五种不同的位置,作用的细微变化如下:

第一种,提示语在前,一般强调提示语。

第二种,提示语在后,一般突出说的话。

第三种,提示语在中间,一般突出前后说的话,提示语既有语气上的停顿,也有意思上的停顿。

第四种,省略提示语,使得对话流畅、急切。

第五种,提示语和说话内容各独立一节,既强调了提示语,也突出了说话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