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十篇

时间:2023-03-15 18:38:33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篇1

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莱特兄弟引领了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阻碍了它的发展。

生怕别人偷了自己的专利

早在1903年,莱特兄弟就试飞成功,然后不断改进。1905年,他们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飞行技术,可以使飞机在空中保持平衡,并能方便地操纵转向,从而持续飞行很长一段时间。

确保飞机质量和飞行技术都没问题后,莱特兄弟就把重心放在飞机销售上,并注册了莱特公司。不可否认,他们拥有聪明的科学头脑,但却完全没有商业头脑。

首先为保护发明专利,他们把飞机锁在机库,确保没有任何人能偷走他们的发明,至少在大赚特赚之前必须保证安全。他们狂热地保护发明专利,不向任何人透露一丁点儿飞行技术,甚至买他们飞机的客户也不例外。

莱特兄弟跑到美国军方卖飞机,但他们没有让军方看到飞机样品,也没有进行飞行表演,而且要求附带一定条款,同时要先付货款,才能给军方供应飞机。如果不付钱,美国军方根本看不到飞机,而且任何有兴趣的买家都看不到飞机,更不用说了解飞机的性能、细节等情况。鉴于之前技术不成熟导致飞行事故频发,美国军方自然拒绝了他们。

于是,莱特兄弟又跑到欧洲,试图向英国、法国和德国政府卖飞机。不出所料,他们又被拒绝,因为欧洲国家也看不到一丁点儿飞行表演,就必须为“传说”能持续在空中飞行的飞机而付钱买单。

专利诉讼阻碍航空业发展

当莱特兄弟努力寻找一个又一个潜在买家时,他们完全搁置了发明研究。然而其他人没有搁置,他们的试飞成果迅速超越了莱特兄弟。1908年,法国人就超越莱特兄弟,制造了性能更优良的飞机。其他国家其他人都在努力研制飞机,不断试飞,并呼召人们来观看。

同一时刻,莱特兄弟则一心扑在卖飞机上,哥哥威尔伯・莱特声明:“要把生意建立起来,以最大的努力获取最大的报酬。”他们如此专注于卖飞机,以至于他们不仅没有看到其他人正迅速崛起乃至超越,而且还挑起了“专利战”,向其他人挥起了法律大棒。莱特兄弟看不起其他人的试飞,称其为模仿者、盗版者,并且声称其他人没有权注册专利,只有自己有绝对的发明专利,尤其在飞机侧向飞行技术上。这就意味着任何人只要与飞行技术沾边,就必然侵犯莱特兄弟的专利权。

当时美国另外一位航空先驱格伦・柯蒂斯,也是最大的竞争对手,被莱特兄弟提起了专利诉讼。打官司时,他们双方的应诉方式完全不同。莱特兄弟一次又一次亲临法庭,十分卖力地辩护,而格伦・柯蒂斯只是让律师去辩护,自己从不上法庭,始终埋头制造飞机――自己的专长。

1910年,法院判决莱特兄弟胜诉,但是哥哥威尔伯・莱特也心力交瘁,又不幸偶感伤寒,医治无效而去世。生前他都来不及看到官司的最终解决,因为这场专利诉讼直到1914年才基本结束。后来一战爆发,美国参战,但军方非常尴尬,因为专利纠纷导致本国无飞机可生产,不得不向法国采购。美国政府不得已介入他们之间的纠纷,至1920年才彻底结束了这场官司。

莱特兄弟损失了多少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篇2

在经过大量的摸索和实践后,1903年莱特兄弟开始了有动力飞行的探索,他们制造了一架命名为“飞行者1号”的双翼机,采用自重79千克的8马力发动机(图3)。1903年12月17号上午10点,发动机经过预热,弟弟奥维尔在飞机上俯伏变位操纵,哥哥威尔伯用一只手扶着飞机的翼尖跟着向前跑(图4)。飞机滑行速度越来越快,终上了来天空。

这次飞行的留空时间只有12秒钟,飞行距离是36米,人类第一架可操纵的、重于空气的有动力载人飞行器首次成功飞上天空,这一天也被公认为世界航空史的首次飞行纪念日。此后,莱特兄弟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航空飞行事业上。

除了莱特兄弟的“飞行者1号”外,早期一些热爱航空的人士也在不断地进行飞行试验,巴西人阿尔伯特・桑托斯-杜蒙(Alberto Santos―Dumont,图5)就是其中一位。

杜蒙从小喜欢科学,受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影响很大,后来投身于航空事业。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篇3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

“对,人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呢?”一个

“飞”向天空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双翅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会“飞”的玩具。他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翔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二十年前,奋力追逐飘荡在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1)填空。

①“追赶风筝的孩子”是指______ 。

②“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这句话中“这番情景”是指______ 。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篇4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幻想着有一天能飞上太空,因此就产生了对天空的许多幻想,比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等。甚至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比如让鸟儿带着自己在天空中飞翔,人死后可以升天等等。然而,这些在以前来说是无比艰难的奇思妙想却在高科技发达的今天实现了。

一百多年前,人类放飞了第一架飞机,一百年后,人类在太空中漫步,这也许是我们的老祖宗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人们的飞天历程吧!

1782年11月25日,法国蒙哥费尔兄弟点燃麦秸产生热气放飞了一只纸做成的大气球。1783年9月19日,他们奉国王路易十六的命令,用热气球载着绵羊、公鸡和鸭子,飞上了450米的高空。1852年法国人吉法尔发明了飞艇,而在1929年,一艘名为“齐伯林伯爵”,长度为236米的飞艇开始了充满了惊险与刺激的载客环球之旅。而真正让人激动的,是在1903年的12月17日,在美国一座名为“斩魔山”的山坡上,莱特兄弟驾驶着一架名为“飞行者一号”的,长度为36。6米的飞机飞上了蔚蓝的天空,在短短的12秒的时间里,飞机飞行了36米,莱特兄弟也因为这个原因被称做“飞机之父”。此后,飞机走上了不断进步的发展历程,在1911年的2月8日,飞机可以开始载客。1914年的10月15日,飞机加入了战斗,成为战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今,飞机还在不断进步中,出现了苏-30、F-122等许多飞机,更厉害的还有隐形飞机、波音-737等等。

从热气球到飞艇,再到飞机,直到今天的火箭、宇宙飞船,人们的飞天梦正在一步步地实现。如今,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当然,这离不开人们无穷的智慧和幻想,这些科技成果都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浩渺的天空正在召唤着我们,引起人们更多的想象,我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太空中居住的梦想总有一天也会变成现实的!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篇5

从前,人们梦想飞,梦想着能与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伊卡鲁斯那样翱翔天空。这不就是梦吗?千百年来,人们为了飞翔付出了数不胜数的努力。漫漫千百年来,多少人为了“飞”甚至付出了血的代价,乃至是生命的代价呀!

一次次尝试与失败中,时代变更着。终于,到了十七世纪后。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工业城市迪顿诞生了真正世界第一个飞翔于天空的“天之骄子”—莱特兄弟(哥哥威尔伯·莱特,弟弟奥维尔·莱特)。他们历经成千上万次的努力尝试。一次次失败中,没有放弃,总结经验。继续致力研究发明飞机……终于,在十九初,他们的飞机“飞行者一号”在美国北卡莱纳州试飞成功。尽管,飞行时间只有短短的“12”秒,飞行距离也只有36米。但这短短的12秒,成了人类飞向蓝天的奠基石,让人们从此像鸟儿一样飞向了天空。

梦想,就是你人生是黎明而又仍然黑暗时,远在东方的启明星。指引你发现生命的价值,指引人生的方向。或许它远在千里之外的东方,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怕路长,只怕志短”。只要你拥有梦想并敢于实现梦想,那么梦想便可以实现。

朋友,踏上你走向梦想的阶梯吧!尽管陡峭,但是等待你的就是惊喜。不要畏缩在成功的臂弯下,前进吧!不要再停滞不前了,梦想的曙光就在前方,引领你实现梦想。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篇6

波兰前总统,莱赫·卡钦斯基,华沙大学法律系毕业,获得法律学博士学位。2005年12月23日起担任波兰共和国第四任总统。波兰政治家,法律与公正党重要成员,第一与第四届参议员和众议员,主张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发挥更重要作用,主张削减税收,希望对富有阶层征收更高税率,对有孩子的家庭实行税收优惠。

2010年4月10日,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在飞机失事中身亡。在他离总统任期届满还有半年之际,他的人生故事就此画上了句号。

小童星闪耀政坛

1949年6月18日,莱赫·卡钦斯基降生于波兰首都华沙一个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拉依蒙特是一位工程师,二战时曾是波兰籍船舶克拉佐娃号上的一名士兵,他还参加了1944年的华沙军起义。他的母亲雅德维是波兰科学院的一名语言学家。他有个孪生哥哥,由于是双胞胎,兄弟俩出生时非常瘦小。但大概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瘦小的兄弟俩,日后会成为波兰的最高统帅。

他的成名相当早。1962年,他13岁的时候,他与自己长相、声音都很相似的孪生哥哥,一起出演了电影《偷月亮的小家伙》,饰演两名“小无赖”,这部电影被称为是20世纪波兰最好的电影。兄弟俩一举成名。直到20年后,当他们投身于激进的社会活动,这部电影仍给了兄弟俩很大的回报——波兰人民同情他们。即使在1981年12月,当莱赫·卡钦斯基因为参加了格但斯克码头罢工委员会和团结工会运动被监禁时,人们仍然不忍相信在他身上会有一个“人类的敌人”。

从小学到中学他们一直同班,座位也经常被安排在一起,而且成绩也都非常好。最后,他们又考上同一所大学。1971年他们获得华沙大学法律学学士学位,10年后又分别获得法律学博士学位。后来他俩又先后走上了从政生涯。上世纪70年代,莱赫·卡钦斯基成为波兰工人国防委员会的活动家。1980年8月,他成为格但斯克造船厂企业罢工委员会和团结工会运动的顾问。自从波兰政府在1981年12月推行法后,他作为一个分子被拘留了。从拘留所出来后,他成为独立自治工会团结工会的地下成员。80年代晚期,团结工会再一次合法化,1988年,他成为莱赫·瓦文萨和他的团结工联公民委员会的积极顾问。1989年2月至4月,他参加了波兰圆桌会议。

莱赫·卡钦斯基1989年6月当选为参议员,接着成为NSZZ团结工会的副主席。在1991年的议会选举中,他作为非党派成员当选。同时,他也是莱赫·瓦文萨在1990年12月当选为波兰总统后的主要顾问和支持者。瓦文萨提名莱赫·卡钦斯基为总统办公厅安全部长,但在1992年,又因为与简·奥尔森泽斯基政府的冲突撤了他的职。1992年2月到1995年5月,他担任波兰最高检察院院长。

打反腐口号 登总统宝座

莱赫·卡钦斯基同自己的哥哥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于2001年组建了自己的政党——法律与正义党,提出了“发展教育和经济、与作斗争、对农村进行结构改造”等重要主张,很快便获得了中下层老百姓的欢迎,他们也在政坛上站稳了脚跟。莱赫·卡钦斯基2000年6月起出任司法部长,2002年又成功地当选华沙市长。他的任期由掀起一场反腐的战争开始。他坚决支持华沙起义博物馆的建设,并于2004年任命了一个历史小组,估算德国人在二战时对华沙造成的物质损失,作为对被逐出波兰的德国人的索赔的直接回复。他还通过捐赠城市土地推动了波兰华沙犹太人博物馆建设项目。在担任华沙市市长期间,他还曾两度阻止同性恋游行,并且支持再度使用死刑。他称,“假如大规模宣扬同性恋文化,将可能导致人类灭绝。”

2005年3月,随着政治局势中右翼观点的崛起,莱赫·卡钦斯基决定参加总统竞选。他提出的竞选口号是:“强有力的总统,诚实的波兰”。在当时,他的获胜机会并不高,民意调查显示,他只有30%的选票,而他的主要对手唐纳德·图斯克拥有44%的选票。当地评论家认为,莱赫·卡钦斯基已经为未来的失败做好了准备:他的公开言论并不光明,它们往往前后不一致且漏洞百出。那个时候,他的哥哥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也在为未来政府的总理一职努力。当年9月底议会选举结束后,法律与公正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党主席雅罗斯瓦夫原可顺理成章成为政府总理。“一个国家的总统和总理是兄弟俩,是有一些危险的。”为避免争议,助弟弟赢得总统选举,雅罗斯瓦夫把总理宝座让与他人。同年10月23日,莱赫·卡钦斯基在第二轮总统选举中战胜对手唐纳德·图斯克,当选总统。

娃娃脸的强硬派

曾是电影明星的莱赫·卡钦斯基长着一张娃娃脸,但他在执政上绝对是强硬派。他在政坛上是风云人物,他热衷于凶猛、不留情面的政治,对同性恋、俄罗斯、德国和欧盟都采取了比较强硬的态度,并且经常得罪强权人物。当年,他曾指责德国总理施罗德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称他们达成的绕过波兰铺设天然气管道的协议与二战前希特勒和斯大林签署瓜分波兰的协议无异。

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莱赫·卡钦斯基出生在1949年的华沙,当时这个城市被战火摧残得面目全非。他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到了现在仍然对德国有种不信任感。莱赫·卡钦斯基曾经表示,德国在欧洲的地位过于强大是危险的。他甚至还向德国提出战争索赔,仅华沙一地,就应当得到300亿—400亿美元。

他们强势的言论引起了国内舆论的极大关注。据一次民意调查显示,一家波兰的媒体称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为国内“最大的政治狂人”,他的弟弟莱赫·卡钦斯基在排名中获得了亚军。

对于这样的国家领导人,或许用这位在当年的总统大选中为“法律与正义党”投票的选民的话最能够诠释:“莱赫·卡钦斯基的确为华沙做了很多事情,相信他也会为波兰做很多贡献,但他激烈、极端的表态有些令人担心。他的话有时候并不是很外交式的,甚至有些像独裁者,但我们喜欢他的计划,我们知道他保护穷人。”

家庭生活

1971年,莱赫·卡钦斯基从华沙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来到格但斯克大学法学院任职,在那里认识了后来的妻子玛丽亚。玛利亚是一名经济学家,玛丽亚来自立陶宛维尔纽斯地区一个爱国的波兰家庭。她的母亲,莉迪亚·马茨凯维奇是一名教师,父亲切斯瓦夫·马茨凯维奇是一位林业专家。

1980年6月,妻子玛丽亚生下了女儿玛尔塔。不久之后,在格但斯克和波兰其他城市爆发了大规模的罢工,团结工会运动成立。

当当局镇压团结工会,并于1981前在波兰推行法时,莱赫·卡钦斯基被拘禁了将近一年。在他获释后,他积极参与到地下团结工会运动中。当时,玛丽亚正在休产假。最终,她决定不再返回海洋研究所工作。她开始做家教,同时也是一个英语及法语翻译的自由职业者。与此同时,她还教育孩子并帮助莱赫·卡钦斯基对抗政府的统治。波兰共产党的统治被后,在国家的政治转换时期,莱赫·卡钦斯基换了好几个重要的公职。玛丽亚总是自发、无私地帮助他,特别是他在2002年至2005年任华沙市长时。当玛丽亚在2005年成为波兰第一夫人后,她的公众生活范围更加扩大了,作为第一夫人,她同波兰人以及外国非政府组织一起,专注于社会、医疗和慈善事业。

莱赫·卡钦斯基在家庭观念问题上持有传统道德,他日常工作异常繁忙,但只要星期六或星期日有空闲时间,他就到父母家看望,晚上则和哥哥雅罗斯瓦夫通电话。只要有休息时间,他也到索波特去看望女儿和外孙女。母亲认为他是一个让人爱戴的好丈夫、好父亲和好外公。

2008年4月,园艺专家花了18年培育出一种奶白色郁金香,看上去非常高贵,以玛丽亚·卡钦斯基的名字命名。这也是首个以波兰人名字命名的郁金香品种。

宿命之旅

莱赫·卡钦斯基等88名波兰政商军要和社会精英贤达,2010年4月10日,乘坐总统专机往俄罗斯,原定出席在斯摩棱斯克州举行的“卡廷惨案”70周年纪念活动。却遇飞机失事,踏上死亡之旅。莱赫·卡钦斯基当场死亡,享年61岁。

莱赫·卡钦斯基一生清廉、节俭,上任后打击犯罪、严惩贪污、扞卫穷人利益,受人爱戴。为节省政府经费,总统专机常年没有更换。他乘坐的一架图—154飞机10日在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州北部一军用机场降落时失事。波兰外交部发言人皮克沃斯基称飞机是擦到了树梢,然后坠机起火。一同乘机的还有总统夫人、军队参谋长与副外长克莱默尔等军政高官。这架总统专机共载96人,全部遇难。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下令成立了由俄总理普京负责的调查飞机失事政府委员会。梅德韦杰夫10日派俄紧急情况部长绍伊古紧急赶往斯摩棱斯克。

波兰11日全国默哀,短暂而又漫长的两分钟里,3800万波兰人放下手头工作,停下脚步,静静伫立,为前一天在空难中丧生的总统和其他遇难者默哀祈祷。当地时间12时,首都华沙,汽笛长啸,丧钟哀鸣。国旗半降,在风中默默飘扬。数以千计民众站在总统府前广场,表情凝重,黯然神伤。

总理唐纳德·图斯克和代总统、众议院议长布罗尼斯瓦夫·科莫罗夫斯基等十几名政府官员站成一排,低头默哀。总统府前,鲜花堆积,烛光摇曳,随处可见民众手写的悼词。有人闭上眼睛陷入沉思,有人双手合十默默祷告。默哀完毕,一些人不愿离开,久久站在原地。

俄罗斯和欧盟把12日定为哀悼日。德国将在波兰总统下葬当天下半旗致哀。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篇7

“世界汽车中可称为贵族的,惟有劳斯莱斯。”劳斯莱斯成为英国王室专用车已有数十年历史,爱德华八世、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玛格丽特公主、肯特公爵等众多英王室成员的座驾都是劳斯莱斯。沙特国王、日本王子都对劳斯莱斯情有独钟,而著名影星林青霞的夫君送给爱妻一部劳斯莱斯的新闻又使这部名车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

劳斯莱斯汽车公司(Rolls―Royce)是以一个“贵族化”的汽车公司享誉全球的。劳斯莱斯汽车公司年产量只有几千辆,连世界大汽车公司产量的零头都不够。但从另一角度看,却物以稀为贵。劳斯莱斯轿车之所以成为显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是因为该公司要审查轿车的购买者的身份及背景条件。曾经有过这样的规定:只有贵族身份才能成为其车主。该公司的创始人罗尔斯和罗易斯两人的出身、爱好、性格完全不同,但对汽车事业的执着和向往,使他们成为一对出色的搭档。

双R神话的背后

“兄弟齐心,其力断金”。从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到制造汽车的雷诺兄弟、道奇兄弟、玛莎拉蒂四兄弟,无不验证了这句金字格言。上述“兄弟们”的成功固然令人敬仰,但还有一种超越了血缘的友谊更加令人钦佩,他们忽略了门第出身而为共同的目标一起奋斗并取得伟大的成绩,这之中最为著名就是贵族查尔斯・劳斯和平民亨利・莱斯共同缔造的劳斯莱斯神话。

故事的主角查尔斯・斯图亚特・劳斯1877年出生在英国伦敦一个显赫的贵族家庭。与只关心工厂和信贷收益的新贵族不同,这位贵族显然受到了当时科技大飞跃的时代影响,因而对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其念伊顿公学(中学)时候,劳斯便亲手安装了一台刚刚发明不久的发电机,而后他进入剑桥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在此这期间,他迷上了新奇的汽车以及汽车运动,在他毕业的时候,他已成为一名赛车高手。1903年,劳斯驾驶着一辆80马力的轿车在柏林创造了每小时150公里的汽车速度记录。

故事的另一个主角弗雷德理克・亨利・莱斯的身世与劳斯相比显然有着天壤之别。莱斯1863年出生在一个贫困的磨坊主家庭,由于生活所迫,莱斯曾经上街卖过报纸,而后又在铁路公司当学徒。尽管出身贫寒,莱斯却在机械方面表现了出人的天赋。1904年,年过40的莱斯亲手设计制造了一辆2缸汽车,这辆车在当时堪称杰作,该车使用马达起动而非传统的摇柄,并且该车运行非常平顺,故障率很低。恰巧莱斯的一名商业伙伴亨利・埃德蒙兹是英国皇家汽车协会的会员,他把这件事告诉给了同为协会会员的劳斯,没想到却让劳斯极感兴趣。这样,境遇和背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被一件事连在了一起。

其实劳斯一直有一个愿望:找出一款能与外国汽车质量相媲美的英国本土汽车,并能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这款汽车。而作为工程师的莱斯志向与劳斯不谋而合:不计成本,设置制造质量最优良的汽车,并卖个识货的人。正是有这种共同的志向,最终促成两人跨越门第的相识。1904年5月4日,在亨利・埃德蒙兹的引荐下,两人在曼彻斯特的米兰德宾馆会面,并且一见如故。他们共同憧憬了未来汽车的发展,并随手在一张餐巾纸上勾勒出一辆汽车速写,这也就后来享誉世界的劳斯莱斯汽车的第一张图纸。

会面后,两人决定共同组建劳斯莱斯汽车公司,莱斯负责设计和生产,劳斯负责销售,两人签订了合作协议。1904年,劳斯莱斯公司生产了第一辆10马力车型,公司把这款车打上了“Rolls-Royce”的商标,因此这款车成为劳斯莱斯的第一款车。第一批共生产的10辆,他们参加了当年在巴黎举行的汽车展览会并一举成名。面对大量的订单,公司仍然坚持用手工制造,当时制造一辆车大概需要25个工人8个月时间完成,这些人力和工时让车辆从外观到内饰无不精心雕琢,精益求精。从那时起,手工制造就成为劳斯莱斯一成不变的传统。

1906年3月,劳斯莱斯汽车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当年劳斯莱斯公司便生产了一辆4缸20马力轿车,这款车赢得了当年英国“男儿岛旅行者杯”汽车大赛的胜利。这项比赛在英国上流社会影响很大,当时英国女王亲自出席授奖仪式并亲手颁发奖牌。凭借这次胜利,劳斯莱斯开始赢得英国贵族乃至王室的垂青。

里程标志的银色幽灵

凭借这股良好的势头,第二年,劳斯莱斯便推出了震惊世界的车型“银色幽灵”(Silver Ghost)。

车如其名,“银色幽灵”采用镀铝车身,车灯、喇叭等部件经过镀银处理,除了轮胎和真皮座椅,整个车闪烁着熠熠的银光。该车装配7升直列6缸发动机,四座敞篷,最高时速85公里/小时。据说这辆车在试车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噪声,行驶在林荫道上,人们只是感觉到一个银色的幽灵从眼前一晃而过,因而该车“银色幽灵”的名声开始流传,到后来公司干脆用“银色幽灵”为该车命名。除了豪华的外观、内饰,该车也拥有大大超过同时代车辆的可靠性。1907年5月,这辆车以最高档位完成了从伦敦到爱丁堡的2000英里丘陵道路试验,同年又完成了15000英里疲劳试验,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除了赢得广泛的声誉,“银色幽灵”的另一个成功是让劳斯莱斯成功打入英国上层社会。当时的英国贵族仍然心仪马车而拒绝使用汽车,“银色幽灵”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他们的观点,到最后英国女王宣布:一般出行不再乘坐马车而改坐“银色幽灵”轿车,这让劳斯莱斯从此披上了贵族的外衣。同时,劳斯莱斯“银色幽灵”的出现,标志着汽车分类中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序列――豪华轿车。

1911年,为了继续扩大劳斯莱斯的影响,加深品牌形象,公司请来著名的雕刻家查尔斯・赛克斯为劳斯莱斯设计立体车标。车标形象取材与卢浮宫中的胜利女神像,在赛克斯的手中,一个双臂后摆,迎风飞舞的“狂喜之灵女神”出现在车鼻最前端。同时,两人精诚团结的双R标志也正式确立。

虽然随后到来的一次大战给豪华车的销售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但劳斯莱斯公司敏锐地观察到航空发动机的商机并投身其中,这不但让公司成功度过了难关,还让公司的商业得到一次大发展。从此,劳斯莱斯便开始了用豪华汽车、航空发动机这两条腿走路。

1919年6月,约翰・阿尔克尔和阿瑟・布朗实现首次人类不间断飞跃大西洋使用的就是劳斯莱斯公司生产的“鹰”式发动机。而1933年莱斯辞世前留下的“隼”式发动机成为了日后“伦敦上空的鹰”,该款发动机装配了大量的“喷火”和“飓风”式战斗机,二战中这两款战机成为保护英国人民、抗击纳粹进攻的战神。

在两次大战期间,劳斯莱斯出产豪华车也丝毫没有逊色。1922年,劳斯莱斯在美国生产了具有美国的风格“银色幽灵”豪华车。圆桶式车头、流线型车顶、反倾式车厢后背均为美国风格,他的水箱格栅也与欧洲的迥然不同。1926年,为了纪念劳斯莱斯正式成立20周年,公司推出了劳斯莱斯20豪华轿车,该车有波浪一般的翼子板,流畅、自然,该车一直影响到30年代的劳斯莱斯车型。

在这个时期,劳斯莱斯推出另一个产生巨大影响车型系列“幻影”(Phantom),在二战前共推出了三代。在这款车型上,劳斯莱斯更加强化手工工艺和车辆性能,一辆豪华的劳斯莱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众多的能工巧匠需要不断的精雕细琢才能最终成为成品。比如工匠们要根据珍贵的意大利胡桃木的年轮和花纹仔细地布置拼接,最后才能够成美丽且独一无二的仪表板和车门护板。正是这种类似于加工艺术品的精细和苛刻,让这款车成为众多王宫贵族、富商巨贾不断追捧的对象,劳斯莱斯这个品牌的车也成为了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当然,在这个时期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1931年,劳斯莱斯收购了因经济衰退而濒临破产的运动车品牌宾利,并把该品牌改造成豪华轿车。至今,宾利都是世界豪华轿车品牌中重要的一员,但其作为豪华轿车品牌的历史却要追溯到劳斯莱斯身上。

战后的劳斯莱斯

战后,劳斯莱斯继续推出他们的“幻影”系列。1955年,“幻影IV”加入皇家系列车族,该车使用5.68升直列6缸发动机,整备质量超过了2.5吨。没有人准确地知道他的功率,但专家估计为136马力。1960年“幻影V”接替了“幻影IV”,他有有机玻璃制成的晶莹剔透的车顶。1968年的“幻影VI”继续着御用车身份,其大部分零件仍然为手工打造,这就让他弥足珍贵。所有“幻影VI”车身都是有劳斯莱斯著名的车身工匠姆利纳・帕克・沃德(MullinerPark Ward)亲手制作的。

50年代劳斯莱斯另一个主导车型是“银云”(Silver Cloud)豪华轿车,与他的前辈相比,这款车在造型有了很大变化,整个车身更加流线也更加饱满。古老的水箱格栅与起棱的发动机罩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更加凸出豪华的气派。1971年,劳斯莱斯推出了豪华敞篷跑车“险路”(Corniche),该车的制造工艺极其复杂,仅漆工就到了十分苛刻的地步。上漆前要经过4天反复清洗、检验、测试,在经过防腐处理和三遍底漆之后才开始上面漆。上面漆的过程还要反复抛光、测试,因而该款车绝对可以成为高雅的艺术品。

尽管拥有如此多杰出的“艺术品”和仰慕他的人士,但劳斯莱斯还是在70年代不可避免地遭遇到麻烦,其问题却源自两条腿走路的另一条腿上。

战后,劳斯莱斯的航空发动机事业曾有过辉煌的发展阶段,到60年代,劳斯莱斯一举成为世界三大航空发动机供应商。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1971年在开发RB211发动机时,公司投入了巨额资金却没有斩获,这让劳斯莱斯公司陷入了财务危机并最终破产。同一年,政府接管了劳斯莱斯公司并进行了破产改组,政府把汽车和航空发动机事务分成两个公司,改组后劳斯莱斯汽车公司被维克斯公司收购。有趣的是,劳斯莱斯航空发动机公司在分拆之后恢复生机,而劳斯莱斯汽车公司却陷入了飘忽不定之中。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篇8

直升飞机不承载着人们飞翔的梦想,也成为可以击落另一个正在飞翔的物体的最佳武器。

当莱奥纳多・达・芬奇在笔记本上画下具有“水平旋翼”旋转器械草图时,直升飞机还只不过是人们飞翔梦想的一个构画而已。当然,像蜻蜓一样直飞上天,一直就吸引着人们不断尝试。

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造出世界上第一个直升飞机模型,真正开始试飞的是1907年由法国工程师伯雷格和黎歇研制成功的直升飞机。这架直升飞机的机身两边各有一条长长的机臂,每一机臂上面都有两副能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的四叶螺旋桨。当四副螺旋桨转时,直升机就可从地面上垂直升起。但在真的试飞时,却发现飞机振动厉害,安全性能差。如何设计出一种最理想的旋翼传动机构,成为后来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力图攻破的关键所在。直到1936年6月26日,由德国教授福克经过反复实验,才设计出了一种理想的旋翼和机械传动装置,世界上第一架可正常操纵的直升机FW-61在德国首次试飞成功。

那一天,柏林的“德国大厅”挤满许多名人,他们是来观摩FW-61双旋翼横列试飞表演的。德国当时著名的飞行女郎汉纳・赖奇担任试飞员。这架直升机的两副旋翼安装在悬臂支架上,由安装在机头的一台发动机驱动。汉纳・赖奇坐进座舱,把直升机发动起来了,人们提心吊胆地看着直升机缓缓离开了大厅的地面,然后在大约5米的高度上悬停在空中,又旋转了360度。几天之后,还是由汉纳・赖奇驾驶这架直升机,以每小时68公里的速度,从柏林飞到伦敦,飞行高度为3427米,创造了当时垂直飞行器的世界纪录。汉纳-赖奇也成为世界上第一名直升机女驾驶员。但是这架直升机仍旧停留在原型机阶段,并没有投入批量生产。

把直升飞机推向战场,我们应该记住一个人,那就是出生于俄国基辅的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斯基,是他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四发大型轰炸机和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直升机。坚定他投身航空的仍然是莱特兄弟载人动力飞机的发明。从1909年开始西科斯基就开始了研究军用直升机,直到1939年他才找到解决直升机在空中打转的原因,并尝试在机尾装了一副垂直旋转的抗反作用力的小型旋翼,使直升机最终可以平稳地在空中悬停,并轻巧地回到地面。当然。西科斯基的直升机VS―300也得到了军火商的青睐,而西科斯基也因此赚足了养老钱。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篇9

这篇《NBA师徒情仇》将给您讲述NBA中教练和球员之间的伟大故事,故事从两个最伟大的男人说起。

A “伟男”之间

在2000年ESPN举行的“十年最佳”的评选中,迈克尔乔丹荣膺“10年最佳男运动员”和“10年最佳篮球运动员”两项大奖,而菲尔杰克逊获得“10年最佳教练”奖,他们所率领的芝加哥公牛队则获得了“10年最佳球队”的荣誉。很明显,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九十年代的NBA是属于“飞人”乔丹和“禅师”杰克逊的,同时,他们两个人也是NBA中最传奇的“师、弟”。

在1998年之后,当我们提到迈克尔・乔丹这个神奇的名字的时候,无不带着“高山仰止”的态度,似乎这个身穿23号球衣的“篮球上帝”从来不曾失败过。但事实上,“飞人”经历过很长时间对于成功的等待,那是一种几近绝望的等待,直到菲尔杰克逊来到他的身边。

在“禅师之前”,有两位教练对于乔丹非常重要。一位是北卡名帅迪恩史密斯,这位慈父一般的老教练教会了乔丹篮球场上最基础的东西,让“飞人”在三年的时间里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但他从来没想过这名弟子会成为篮球史上最伟大的球员,在他眼里,乔丹甚至比不上同一时期的詹姆斯・沃西和萨姆・帕金斯。直到乔丹成名,迪恩・史密斯高兴之余,仍然带有些许怀疑。第二位是在1986年到1989年之间执教公牛队的道格科林斯,他是乔丹在NBA最信任的教练,2001年“飞人”第二次复出的时候,指名由其担任主帅。科林斯对“飞人”的信任是空前的,在他执教的三个赛季,乔丹的场均得分分别是37.1分、35分和32.5分,其中第三年得分下降是因为乔丹要堵上那些说他“只会得分”的人的嘴巴,这个赛季他的篮板球数和助攻数都达到了8次,还打出了15次“三双”。这几项数据都说明,那时的乔丹是可以为所欲为的,但强大、孤傲的同时,他又有一些迷茫。

在这两位教练手下打球,乔丹可能会感到很舒服,也许会获得一次或两次总冠军,但一定无法站到NBA之巅。

1989年,菲尔杰克逊入主公牛队,此前没有NBA执教经历的他第二个赛季便率队夺取了总冠军,并从此开创了一代“公牛王朝”。神奇的是,乔丹的利益并没有因此受到损害,虽然球队引入了“三角进攻”,但他仍然一年又一年地蝉联着得分王。得分王、总冠军、MVP同时被一名球员得到,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切都在印证着“禅师”和“飞人”这对组合的伟大。

而事实上,尽管共事多年,但杰克逊和乔丹并不是朋友,没有私人往来,甚至很少直接交流,他们之间只存在一种关系,那就是工作关系。但他们却把这种“工作关系”发展到了极致:杰克逊知道什么时候将乔丹换下,什么时候将其换上,而乔丹也知道自己在不同的时候应该做些什么;不论对待其他球员还是管理层的两个杰里,他们的态度总是那样一致;当他们之间发生问题的时候,总是能很快找到解决的办法,一本书、一个电影、更衣室黑板上的几个单词都可以让他们重新走回到同一条道路上;1995年,史上最麻烦的球员丹尼斯罗德曼入队,杰克逊和乔丹共同出手制伏了他。乔丹充当白脸,场上场下以身作则,让罗德曼不敢造次,杰克逊充当红脸,给予其最大限度的宽容和照顾。在这种情况下,“大虫”只好乖乖“就范”,为公牛队鞠躬尽瘁了;甚至在乔丹1993年突然选择退役的时候,杰克逊也只是轻轻地问了一句……一切都默契到了极点。

在菲尔・杰克逊执教期间,乔丹共获得四个常规赛MVP和六次总冠军,而在其他几位教练执教的时候,“飞人”这两项荣誉的次数是1和0。

杰克逊只教学了乔丹学会一点:明悟。“菲尔任何时候总是让你保持冷静。”乔丹说。清晰的头脑,远比聪明重要。在和乔丹同时离开芝加哥后,杰克逊成为湖人队主帅,他的麾下有一位在技术上同“飞人”非常相似的球员:科比・布莱恩特。于是,有人问科比:“菲尔给了你什么书看吗?”“没有。”科比回答。“那他带你们看电影了吗?”“也没有。”显然,“禅师”没有延用他在公牛队的成功方式,因为那只属于他和迈克尔・乔丹!不能否认,乔丹是在杰克逊的帮助下一步步成为“NBA第一人”的,但“禅师”又何尝不是仰仗“飞人”才创造出了辉煌,我们不知道两个出身、经历完全不同的人如何在精神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但事实是他们确实做到了,并且藉此成就了各自的伟业。

B 超级师友

像“飞人”和“禅师”这样的超人组合,在NBA历史上还有两对,那就是凯尔特人队八连冠军时期的雷德奥尔巴赫和比尔拉塞尔,以及八十年代湖人队“ShowTime”时期的帕特・莱利和“魔术师”约翰逊。不过拉塞尔和约翰逊不像乔丹那样个性鲜明,因此他们同两位名帅之谊在师友之间。

拉塞尔八队时只有22岁,当时以防守为主的球员非常少,而且这些球员都属于边缘人物,收入更是低得可怜。“红衣主教”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安心防守、抢篮板球,你的得分数据不会影响到工资数额。”从那一天开始,拉塞尔成为了另一个奥尔巴赫――一个骄傲的、凶狠的、除了胜利之外对其他任何事都不关心的机器。

“有比尔作为伟大的后盾,雷德可以打出他所喜爱的比赛,快攻、防守。他们的比赛组织有序,你知道,保持优秀的表现有多么困难,但他们两个做到了。”胡比布朗说。

这是宿命的相逢。如果没有彼此,奥尔巴赫和拉塞尔可能都无法如今天般名垂后世,因此他们十分珍惜这次机缘。在拉塞尔刚刚进盟的时候,NBA的其他球队一度联名向官方申诉,认为拉塞尔的盖帽属于非法干扰球。结果,奥尔巴赫一怒“舌战群儒”,并毫无悬念的获得了胜利。1966年,奥尔巴赫在八连冠后把帅印交至拉塞尔手中,因为他知道后者已经尽得真传。结果拉塞尔以球员兼教练的身份为绿军再添三座总冠军奖杯。

Pat Riley & Earvin Johnson

帕特・莱利今年夏天进入名人堂,他的引荐人正是“魔术师”约翰逊,他们二人的成就也是密不可分的。1981-82赛季打过11场比赛之后,湖人队炒掉了主帅维斯特黑德,扶正了莱利。接手后莱利马上设计了跑动进攻战术,并取得立杆见影的效果,在接下来的20场比赛中湖人赢得了17场,并赢得了总冠军。通过此后在纽约和迈阿密的执教经历,我们可看出,莱利最擅长的是防守战术和阵地进攻,他本人在球员时代也是一名防守球员。对于莱利来说,让他改变一贯篮球战术理念的人正是约翰逊,“魔术师”的存在,让莱利有了可以一展胸襟的机会。我们可以想像一下,80年代初期,年轻的约翰逊在场上无法尽展才华,而坐在助理

教练席上的莱利则只能空发“这样的球员不能为我所用”的感慨,当这两个人走到一起的时候,爆发出的能量自然是巨大的。

天生绝配

并不是所有的“师”、“弟”,都具有横溢的才华,统一、和谐、稳定,同样也能造出辉煌。

毫无疑问,杰里斯隆是NBA中最稳定的主帅,他执教爵士队已达20个赛季之久,他的风格就是这支球队的风格。近几个赛季,尽管球队战绩不错,但始终不能让人满意,队中几名主力球员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在斯隆手下打球“不舒服”。“他是我遇到过的最严厉的教练,我并不认为我会适应这种方式。”德隆威廉姆斯说。

但斯隆依然坚持他的做法,每当听到队员抱怨的时候,他就会说:“约翰・斯托克顿19年只缺习了一次训练,那次他生病了,但仍然来到了训练馆。”很明显,他还在怀念那个爵士队队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因为那时他的手下有卡尔・马龙和斯托克顿。

斯托克顿和马龙绝对不是那种你第一眼看到就会喜欢上的球员,他们也不具有绝对的票房吸引力,因此在1984年的奥运会美国队的选拔中,他们早早便被淘汰,名帅鲍比・奈特都没有发现他们的潜力。斯托克顿1984年进入NBA,场均只有不到20分钟的上场时间,表现非常平庸。1985年,卡尔・马龙入队,一对NBA史上最经典的组合诞生了。马龙和斯托克顿的共同特点是勤奋、稳定、朴实,这同NBA的整体风格是相悖的,因此他们两个的表现虽然出众,但却不能影响到整个球队,因此在他们合作的前三个赛季,爵士队的战绩都在50胜以下。1988年,斯隆入主爵士,球员时代即以韧性与勇气著称的他马上发现了队内的两块“瑰宝”。从此,“马龙+斯托克顿+斯隆=胜利”,开始成为爵士队的金科玉律,并保持了15年之久。

现役的球员和教练中,邓肯和波波维奇也属于“绝配”组合。我们不知道在邓肯1997年加盟之前,波波维奇对他了解多少,但事实上马刺队的确为了得到这位状元秀而故意输掉了至少15场比赛。不过此后邓肯对球队的贡献足以让那一丁点的损失忽略不计。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邓肯虽然优秀,但可能只有在波波维奇手下他才能发挥得如此充分。邓肯刚入队时,马刺队的头号球星是大卫・罗宾逊,但波波维奇马上就将前者树立为核心,此后不论是帕克还是吉诺比利,都无法撼动邓肯的地位,这种坚定的信任和了解给马刺队带来了四座总冠军。

1997-2000年是步行者队队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这三个赛季他们两获东部第一,一次打进总决赛,其余两年打进了东部决赛,1998年还把乔丹逼到了第七场。当然,该队队史上的头号球星雷吉・米勒也在这一时刻达到了其职业生涯的巅峰,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三年球队的主帅是拉里・伯德。同是NBA历史上最伟大的射手,也许只有伯德才能理解米勒,也只有米勒才能让伯德在场上看到另一个自己。他们是同一种人,拥有同样的对比赛的理解和追求,因此在他们之间才能产生闪光点。

C “父子”迷情

有些教练和球员如同父子,这种特殊的情感促使他们成功,他们之间纵使产生极大的矛盾,那也是爱恨交织。

丹尼斯・罗德曼以放浪形骸、特立独行著称,但他的一切异于常人的行为都始于1992年,查克・戴利离开活塞队的那一年。“就好像他们杀掉了我的再生父亲。”罗德曼狠狠地说,“我永远也不会原谅他们。”“大虫”这里指的“他们”是活塞管理层,自从三岁的时候就被父亲抛弃了的他,在戴利那里得到了父爱。事实上,在戴利离队之前,罗德曼一直是活塞队中的“好孩子”,圣诞节他会送给戴利的妻子一个水晶饰品,送给活塞公关部主管一块劳力士手表;他给自己的母亲和两个姐姐买了房子;被评为NBA的“最佳防守队员”后,甚至激动得当场放声痛哭起来。“在1992年之前,丹尼斯甚至认为喝酒是件令人恶心的陋习。”罗德曼的母亲说。

1993年,罗德曼在事业上进入巅峰期,精神上却几近崩溃,就在这一时期,他经常睡在活塞体育馆外的卡车里,身旁的座位上放着一把枪。1994-95赛季,罗德曼在马刺队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在输球之后,他甚至冲着大卫・罗宾逊大骂:“杂种,拿出你的勇气来!”这时戴利找到了心爱的弟子,并同他在芝加哥的牛排店里呆了两个夜晚,最终,罗德曼决定去公牛队打球,并同乔丹、皮彭一起开创了第二个“公牛王朝”。“我是新丹尼斯・罗德曼的创造者。”戴利骄傲地说,没错,新旧两个罗德曼都是戴利创造的,因为他付出的是真爱。

老尼尔森也是一个博爱的“父亲”,1998年,他把20岁的诺维茨基招入队中,并委以重任。但年轻的德国人首个赛季只有场均8.2分的贡献,但老尼尔森不为所动,坚决地围绕诺维茨基制订战术,用了不到两个赛季的时间便在联盟中掀起了“小球风暴”,同时也把爱将推上了“天王”宝座。2003年西部决赛,诺维茨基在第三战当中受伤,小牛之后以1-3落后,第五战队医表示德国人可以出战,但老尼尔森坚决不同意,招致老板库班的不满,埋下了双方决裂的伏笔。为了保护爱徒,老尼尔森对库班丝毫不让,并将其赶出办公室。“疯狂科学家”的“父爱”令人敬佩。早在勇士队的时候,老尼尔森和克里斯韦伯也曾经是一对让人羡慕的“父子”,但这两个人个性过于突出,最终只能各奔东西。

D 谊为兄弟

艾弗森在拉里・布朗的教导下从不良少年一举成为NBA头号偶像,两人合作期间,艾弗森成为MVP,76人队也闯进总决赛。但随着矛盾的激化,布朗最终远走他乡,此后二人的经历都比较坎坷。合则两立、分则两伤。至今艾弗森仍然认为布朗是他遇到过的最好的教练。

年老之后的莱利和菲尔・杰克逊也升华出了“父爱”。不同的是,莱利对于韦德几近“溺爱”,而杰克逊对于科比则是循循善诱。不过两人都因此获得了“老来红”。

兄弟之间的感情最容易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但也极易突然破裂。贾森・基德和拜伦・斯科特之间就是如此。

基德在2001年来到网队,在这里把自己的职业生涯推向巅峰,此时的主教练正是拜伦斯科特。基德28岁,身经百战;而斯科特刚满40岁,只有一年的执教经验。看上去,两个人之间更像是兄弟。在他们合作的前两个赛季,网队以并不整齐的阵容连续两年打进总决赛,基德也只差一点便获得了2001-02赛季的常规赛MVP,无论对于基德、斯科特,还是网队来说,这两个赛季都是“蜜月”一般的。

此后,一将一帅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获得最佳教练后的斯科特开始施行自己的战术,而因此失去了一切特权的基德开始质疑主帅的执教能力。2004年1月,斯科特被网队炒掉,此时距他率队打进总决赛仅七个月。接替斯科特的是33岁的弗兰克,年龄和资历都比不了前者,于是网队又出现了一对新的“将帅兄弟”。不过虽然看上去弗兰克老得多,但基德更像是“大哥”。这对组合相安无事,直到上赛季基德中途转会达拉斯。而经此一难后的斯科特在黄蜂队重新振作,他同队中核心保罗之间更像是标准的“师”“弟”关系了。

现役的球员和教练中,麦克・布朗和勒布朗・詹姆斯也是一对兄弟档,这对NBA中最年轻的将帅组合近几个赛季已经给了我们很多惊喜。而马布里和伊塞亚・托马斯则是最衰的一对。随着NBA教练的年轻化,这样的组合还会更多地出现。

人非生而知之。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地学习中成长。学生之于老师,球员之于教练,儿子之于父亲……均是如此。NBA虽然是一个小舞台,但却可以映射出大千世界。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篇10

梦想是渴望,是探索!

像鸟儿一样在天空翱翔,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梦想。莱特兄弟的飞翔之梦就是来自一群从他们头上飞过的大雁。为了这一飞翔之梦能够实现,他们付出很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03年12月17日,世界第一架载人飞机“飞行者一号”飞上了蓝天。莱特兄弟圆了全世界一个共同的愿望。

梦想是不甘,是奋斗!

北京残奥会缓缓拉开帷幕,在全世界的目光下,11岁的北川女孩李月在轮椅上灵活地舒展自己的舞姿,一段“永不停跳的舞步”让无数人潸然泪下。这位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永远失去左腿的女孩坚信:灾难可以摧毁肢体,但摧毁不了生命的意志。只要梦想还在,追求梦想的脚步就永远不会停。

梦想是期望,是坚持!

着名作曲家贝多芬丧失了听力,这对于一名音乐家来说是人生中莫大的挫折,但对于贝多芬来说仅仅只是一部插曲。贝多芬用他百折不饶的精神继续他的音乐道路。最后贝多芬战胜了失聪带来的重重阻碍,从痛苦的坚岩中发掘出无尽的灵感,引导出快乐的甘泉;贝多芬抗击的决心在旋律中跃动,贝多芬沉迷音乐的快乐,在音符间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