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邻偷斧十篇

时间:2023-03-18 22:26:28

疑邻偷斧篇1

《疑邻盗斧》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个砍柴人,不小心弄丢了斧子,正好看见了邻居偷偷摸摸地跑了,就怀疑是邻居偷走了,后来在回去的路上捡了斧子,再看看邻居,就不再觉得他有怀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不要总是疑心重重,对这个人怀疑,又对个人怀疑,就因为这样,所以大家才不和他一起玩耍了。也就是说我们对人要以真诚之心去待人,不要怀疑别人,把怀疑抛开,就会得到大家的欢迎。

读了这个故事,不禁让我想起在我以前的邻居的事:

我以前的家,一向过得很好。可是自从四楼有一个人搬来后,大家就没好日子过了。因为那个老板整天怀疑别人,常常闹出误会。有一次,他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竟然怀疑到昨天帮他打扫房间的清洁工人,他们就这样吵了起来。后来,要不是那个老板从床底下找回了自己的钱包,才停止了“舌战”,要是这样发展下去,“舌战”也变成“刀枪战”了。

如果我们每个人少一点疑心,那不就少了一次误会了吗?如果我们都以真诚之心待人,不管是朋友还是亲人,只要自己能够互相信赖,不怀疑别人,那生活不就更加的美好吗?

疑邻偷斧篇2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说的是不要被眼前的景况挡住了视线。同样的道理,机关干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也不能被暂时的现象所迷惑。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复杂的,表面上看是一回事,往深看又是一回事;看眼前是一回事,看长远又是一回事。按照道家“得失律”的理论,由于整个宇宙是一个阴、阳两种力的振动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得和失都不是绝对的。表面上看来“得”的事,实际可能是“失”,而表面看来是“失”的东西,实际可能是“得”。

这样阐释可能太晦涩,不好理解。不妨回顾一个人们都熟悉的故事――“塞翁失马”。故事说的是边塞上一个叫塞翁的老头儿很会养马。有一天,塞翁丢了一匹马,邻居们来安慰他,深表惋惜。谁知,这老头儿却说,有什么好惋惜的,怎么能知道这就不是福呢?过了几天,他那匹马安然无恙地回来了,竟然还领回了一匹膘肥体壮的马。邻人又兴高采烈地前来表示祝贺。他却说,这有什么值得高兴的,怎么就知道这不是祸呢?果不然,塞翁的儿子见失马归来,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骑着马出去兜风,结果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把腿给摔瘸了。邻人对塞翁的先见之明佩服得五体投地,再次来安慰他要想开些。谁知塞翁依旧心静如水:这有什么想不开的,怎么能知道这不是好事呢?过了一些时候,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应征人伍。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残疾而免役,反而得到保全,幸存了下来。

防止和克服一叶障目问题的发生,首先要有政治眼光。这是在机关工作首先必须具备的。所谓有政治眼光,就是具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错误倾向刚刚露头的时候能够见微知著,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形势大好和工作顺利的时候,能看到各种不利的因素,居安思危,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挑战,而不是忘乎所以。被一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要理直气壮地大力支持一切正确的创造,对于危害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思想和行为,要善于识别,敢于纠正和制止,决不能麻木不仁,更不能任其泛滥;要防止和克服陷于日常事务不关心政治,不关心国家大事,不注意社会政治动态的倾向。

防止和克服一叶障目问题的发生,还要有辩证眼光。也就是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黑格尔在讲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真理是具体的时,曾举过一个很著名的例子。他说,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地点。对简单的问题都难以做出判断。比如,下雨是好是坏?如果城市中长期干旱,土地龟裂了,庄稼枯黄了,树木萎缩了,市民的饮水也出现短缺,此时此景,下雨是再好不过了,可谓是及时雨, “老天开恩”;但如果城市中已经是洪水泛滥,一片,冲毁了房屋,冲毁了道路桥梁,甚至吞噬了无数的生命,此时此景,再降一阵暴雨,这无异于落井下石,雪上加霜。此时下雨可谓是最坏的事了。因此黑格尔认为,对事情进行评价时,必须考虑具体的时间地点等因素。换句话说,必须在具体时间空间框架下考虑问题。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机关干部在工作中最容易出毛病的地方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惟书惟上。想问题办事情习惯于从本本出发,贯彻上级指示精神照抄照转;二是一刀切。在布置和指导工作的过程屯,不分析单位之间存在的差异,不研究各地的具体特点,缺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三是走极端,搞绝对化。通常是离开事物的本来面目,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不能全面地看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克服的。

防止和克服一叶障目问题的发生,更要有公正眼光。一个人对某事某人一旦有了偏见,就会产生偏向、偏心、偏执、偏袒,乃至导向行为的偏颇和事业的偏废。《疑人偷斧》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人丢了斧子,他怀疑邻居的孩子偷了,看他走路的样子,看他的表情,听他说话,都像偷斧的贼。后来他找到自己的斧子以后,又见了邻居家的孩子,从哪一点也看不出像偷斧子的人了。《智子疑邻》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宋国有一个富人家,天下雨把院墙冲坏了,他儿子说:“不把塌口堵上,必然会有盗贼来盗窃。”邻居也有人这样告诉他。第二天家中果然被窃,丢了不少钱财,这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有先见之明,怀疑邻居盗窃了他家的财物。这个富人对同样的忠告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对自己儿子的忠告,便认为未卜先知,实在聪明;对邻居的忠告,便起疑心,怀疑是他把自己家的东西偷走了。这就提示我们,观察问题必须有公正的眼光。不能带任何框框和偏见。

疑邻偷斧篇3

第一,记名字。每接手一个新班,我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尽快在半个月之内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这是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的第一步。笔者尊重了学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这样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第二,宽容。作为孩子的教育者,生活道路的引路人,当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迷失方向时,教师要做的就是及时为他们校正方向。当学生有错误时,作为教师,最好不要大声地训斥他们,而要耐心询问原因,帮他们分析害处,让他们慢慢成长起来。刚接手这个班时,班上有位同学每天上课不认真,还有很多学生反映她会偷东西。于是这位同学就进入了笔者的视线,开始对她进行细心的观察。两个星期过去了,笔者把自己的调查材料作了如下总结:该生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全靠奶奶在家做饭给她吃,但奶奶年龄大了,根本管不住她;她活泼好动,很有人缘;她很爱集体,班级里的纯净水每次都是她和另一个同学扛的,花都是她浇的,大扫除时她干得很起劲。她本性善良,拥有一颗爱心。这样一位学生有那么多的优点,但为什么所有的人都认为她是一个“坏学生”呢?这个问题问得好,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原来,在社会生活中,一旦某人被认定具有某种行为特征,在人们眼中他的一切行为都具有这种行为特征。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疑人偷斧”说的就是这种现象:一个猎人丢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居偷的。此后,越看邻居越觉得像个小偷,连走路的样子,说话的神气,干活的背影,甚至笑容也透着贼气。后来,斧头找到了,原来是自己不小心丢在了山坡上。这时,他再去看邻居,怎么看也不觉得邻居像个小偷了。

有了上述的调查结果,找到了病因,就可以对症下药了。我开始和她进行正面接触。第一次是在一次大扫除中,她干得很起劲,我走到她的旁边,拍了拍她的肩膀笑着问:“累吗?”她先是一愣,然后朴实地回答道:“不累……”又自顾自地干了起来。这次仅是个铺垫。以后我经常和她聊天,有时谈她的奶奶,有时说说她在学校或是家里发生的有趣的事,先让她感受到来自教师对她的关心。慢慢地,她的身上有了变化,爱和老师亲近了,也整洁多了。在班会课上,我会跟同学们说:“大家觉得××同学最近有进步吗?”孩子们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都纷纷夸起她来。有的说她最近不偷东西了,也不迟到了;有的说她近来回答问题很积极,常被老师表扬……笔者对她说:“你看,大家都说你进步了,你有信心继续进步吗?”她站起来说:“有!”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偷过东西。大家的宽容让她有了改正的信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是一句空话。学生常会有过错或偶有不端之举,对此,教师应多怀谅解之心,因为宽容也是一种教育。一般来说,学生有了过错总希望得到教师的原谅,并愿意改正。如果此时教师施以训斥,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尽管表面依顺了,但口服心不服,这实际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第三,发奖状(好孩子)。有位教育家说过:爱自己的孩子连母鸡都会,关键是爱别人的孩子,因为这是一种无私的、博大的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且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千万不要有所偏爱。哪怕只有点滴的进步,也要给予奖励,不能单凭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我是位喜欢颁发奖状(好孩子)的班主任,有的教师会说:颁发如此多的奖状是不是有些泛滥之嫌,但是当看见学生拿着奖状的高兴劲,我就打消了顾虑。事实证明,多发奖状也是正确的,很多学生家长会打电话给我,说孩子有多高兴,上了这么多年学,第一次拿奖状回家,一定要让孩子再接再厉,认真学习。

第四,早到校。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都要比其他任课教师到校早一点,每天早上到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班级清点学生人数,看学生是否到齐,卫生是否打扫干净,对于迟到没来的,要及时联系家长问清原因。

第五,晚离校。下班时,我一般要围着教室、清洁区绕一趟,看看清洁区是否打扫完,哪些值日生打扫得不干净,教室里是否有学生还没有回家。

第六,卫生细化。小学班主任最头疼的事情之一就是班级卫生。如今的孩子都很娇惯,几乎都不会劳动,在学校打扫卫生时,根本就不会扫地,敷衍了事,对此我的做法是:卫生工作细致分工,每件事情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安排组长负责检查督促,如谁去扫这排地,谁去扫那排地,谁排桌椅,谁倒垃圾,谁擦黑板,谁去擦窗户等,做到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班级卫生就会井然有序,忙而不乱。

疑邻偷斧篇4

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传统哲学提出的“气一元说”、“阴阳五行学说”、乃至中医的经脉论、脉象论等,它们都是系统的理论。其目的就是要追本溯源了解事物的本质,其实质就是系统思考,它是对事情本质的探索和整体思维方式。古人所讲的“见树不见林”的谚语就是提醒世人关注全局的重要性。组织和人类社会都是一种系统,是由一些微妙的,息息相关的因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因素通过各不相同的模式和渠道相互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这个道理。系统思考的修炼就在于扩大人们的视野,让人们“见树又见林”。关键所在就在于看出“杠杆点”,亦即可引起结构重要而持久的点。一旦找到最佳的杠杆点,便能以小而专著的行动创造最大的力量。它的艺术在于看穿复杂背后引发变化的结构。它决非忽视复杂性,而是要把许多杂乱片段结合成为前后一贯的“故事”,明白指出问题的结症,以及找出持续有效的对策。

二、“创虽利,不利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故学然后知不足”与自我超越的实现

孔子的一生可谓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认为一个人思想道德的修养,是个人成长的学习修炼。儒家所追求的是人格的完善,所谓的“为己”、“为人”,其内在的旨趣就是达到理想的境界;也注重“内圣”的追求,用“仁”、“知”等来修己,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与其相似的是道家的“逍遥”的追求,要求人们摆脱各种名缰利索的束缚回复本性,这也是一种自我修炼。现代社会要发展自我就必须把他当作一项修炼,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1)建立个人愿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目标,但这些不一定是愿景,这些目标只是我们的次要目的,而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我们要把焦点放在真心追求终极目的上,而非放在次要目的上,这是自我超越的基石。(2)保持创造性张力。它是愿景与现实的差距所形成的张力,它会让人产生纾解的趋向,以解除差距。自我超越的精义促使学习如何在生命中产生和延续创造性张力,不让它降低愿景,反而使愿景变成行动的力量。(3)看清结构性冲突。许多人甚至极为成功的人士,却有某些根深蒂固的、与自我超越信念相反的成见。这些信念往往是隐藏在意识的底层,是对自己行动限制的想法。

三、“日三省吾身”与心智模式的改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本位文化,有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三纲领、八条目,它们都是立倡并躬行的人本主义,即先端正自己的心态,再判断别人。正如《列子》书中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遗失了他的斧头,怀疑是邻居家的小孩偷的,便暗中观察他的行动,怎么看都觉得他的一举一动都像是偷斧子的人。当后来他在自己家中找到了遗失的斧头。他再看到邻居的小孩,便怎么看都不像是偷他斧头的人了。为何同一个人的看法会有如此天壤之别呢?因为他认为小孩偷斧头这样一个心态已经根植于心了。新的想法无法占据他的脑海。用现代的说法就是他的心智模式是一尘不变的。现代组织的管理也是一样的,总是以一种老的想法来揣摩不断变化的世界,这终究是会被世界所淘汰,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来改善我们的心智模式。

四、“上下同欲者胜”与共同愿景的建立

孙子认为,兵家的制胜之道分“五事”、“七计”即将“主孰有道”放在首位。“道者,民与上同意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民弗诡也”。彼得圣吉提出的第二项修炼即为共同愿景。共同愿景只是一个想法,是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感召的力气,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它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组织全面的活动,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它对学习型组织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为学习提供了焦点和能量。在缺少愿景的情形下,充其量只会产生“适应性学习”。只要当人们致力于实现某种他们深深关切的事情时,才会产生“创造性学习”。如果没有共同愿景,就没有学习型组织,而建立共同愿景,首先要鼓励个人愿景,就如欧白恩所讲的“我的愿景对你来说并不重要,唯有你的愿景才能鼓励你自己”。因为个人愿景也是共同愿景的表现,只不过多了点个性来强调自己的特点。当你把越来越多的个人愿景放在一起时,其共性就会越来越明显,提炼其共性就成为共同愿景。

疑邻偷斧篇5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心智品质教育 高中生

高中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兴衰,而高中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有着丰富价值内涵和精神情趣的教学活动,它的任务是唤醒和捍卫学生的尊严,关注并提升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它对高中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与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学必须担当的责任。那么如何使高中历史知识学得清、听得进、用得上呢?

一、丰富学生的心智品质教育是对高中历史传统教学的反思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重要缺陷是:教学偏重于对历史知识的传授,史实梳理的痕迹重,过于强化教材和教师的主体性,学生缺乏对历史过程及结论的兴趣,检验和质疑问题的精神明显不够。这种教学黯淡了历史教育的理想之光,浅化甚至忽视了历史教育的人文内涵。自推进新课程改革以来,这种现象明显淡化,但出于升学的压力、教师的自身认知及教学惯性等各种原因,仍有不少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这种灌输教学的最大后果是无视学生的主体性,限制学生的思想自由与心智培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掌握的理论知识很丰富,但明显缺少创新活力,导致思维能力不强和对社会的认知、判断能力降低。

二、丰富学生的心智品质教育对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

丰富学生的心智品质教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我们可以将高中历史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知识奠基阶段,通过教与学让学生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标准规定的学科基础知识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在这个阶段学生获取知识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主要做的事情包括读(泛读与精读)、听、写、说(探究、讨论)等,课后要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和作业,形成简化知识网络。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过程要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要有宽容与乐观的氛围。

第二阶段是能力培养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及人物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力提升主要通过课堂自学、质疑、互动,社会调查、历史与现实结合的鲜活案例分析和点评等方式,在参与、合作、反思的理性过程中实现。

例如,在论述工业革命影响之一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领略大自然的奇妙景观。即使是平平淡淡的一方晴空,一场罕见的瑞雪,一片绿油油的菜地等,都可能给孩子们以绵密的人文思考、感人的艺术灵光,通过现实无限的风光,自然领悟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丰富与自然亲和与共处的心智品质。

第三阶段是心智品质的丰富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塑造和丰富心智品质,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创新思维,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克服未来成长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有一则“偷斧子”的故事,讲的是在确信邻居偷了斧头后,丢斧子的人感觉到邻居从里到外都非常像偷斧子的人。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人是透过自己的心智品质去观察、评判面临世界的,是有目的有选择的结果的。心智品质影响人们的认知,认知又影响人们的行为,一个人一生中最基本的道德判断在于潜在的心智品质。因此,当人们的心智品质与认知事物发展的状况相符合,心智品质就能有效指导行动;反之,当人们的心智品质与认知事物发展的情况不相符,其固有的心智品质就会使好的想法无法实现。长期的心智品质偏差,会对周边的人和事物产生扭曲,甚至产生攻击,从而造成严重后果。

三、丰富学生的心智品质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途径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心智品质的丰富虽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操作层面上有难度。根据高中历史教学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目前的教学实践,需要在课堂中引入历史典型案例,采用点拨式、讨论式、启发式、问题式、图表式等多种教学形式,以启迪学生的心智品质,将价值引导与学生个体的自主构建活动有机统一。

1.转变教学观念,以生为本。高中历史教学新课程改革理念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活动,其需求是分层次的,教师应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心理需求,其心智品质才能达到教学所担负的有效教学目标,进而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了解学生的心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肩负起帮助学生增强自我价值感和追求成功感等责任。

2.帮助学生转变观念,认识自我。课堂非“讲堂”,教师看似天衣无缝的讲授,往往缺乏生命的活力。大力采用历史典型案例分析式、互动探究和质疑、问题观点多元化等教学新方式,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运用能力的提高,而且可发现在理论学习中的缺陷。当然,这种教学方法是在民主、平等、轻松的情境中应用的,这种情境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乐于分享,勇于承担,敢于创新,并有机会聆听别人的见解,进行反思和“自悟”。通过比较、学习、反思、升华,每一名参与的学生都可看清自己内在的心智品质对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影响。这样历史课堂就成为师生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成为质疑问难的场所,通过交流感悟探寻真理的地方。

疑邻偷斧篇6

卢悦老师:

我现在非常苦恼,因为丈夫总是不跟我说实话。事情还要回到3年前,那时他告诉我,有个女客户对他有好感。我让他尽快和这个女客户断绝来往,他同意了,但后来我发现他的手机费剧增,而且他的手机里也有那个女人的求爱短信。丈夫跟我解释说,是那个女人不断骚扰他,他为了工作不得不应付她。我们结婚9年一直很幸福,可自从这件事以后,我们的生活慢慢走向了地狱。我跟他吵了一个月,可他就不承认和那个女人有私情。

我最恨别人欺骗我,因为我父亲就是这样的人,他总是嘴上说得好听,但从来不肯做任何承诺。他在外面把所有钱都用在另一个女人身上,却骗妈妈生意不景气,直到一切暴露!从那时起,我发誓要找一个老实的丈夫过日子,没想到他也成了这副模样。我要他辞职再找工作,他也照办了,可我还是不放心,每天都检查他的身体。有一天,我发现他大腿内侧有红印,可他却说不清楚怎么形成的,为此我们又吵架。后来我又发现了几次,为这事我寝食难安,干脆也辞职了,就天天跟着他。这样一跟就是一年,生活似乎风平浪静。但我心里又想:为什么我跟着他就没事,前一年我没跟就有问题了呢?而且他现在对我很好,跟过去不太一样,这也让我觉得很可疑。这3年来我们经常吵架,都非常痛苦,如果不是为了孩子,我早就离婚了。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他就是不肯承认呢?

(广州)孙女士

孙女士:

我真的很佩服你丈夫。也许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婚姻的幸福,而是无法容忍被欺骗。我感觉你丈夫很“乖”,他主动向你汇报“敌情”,以为通过这种坦诚,可以获得你的充分信任。我想他现在一定后悔当初的选择,因为你没有接受他的这种诚意,这件事反而像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你过去的一些负面记忆,由此产生的巨大恐慌感,使你纠缠在其中无法自拔。

每个人在未成熟时就像没有穿衣服在冰天雪地里行走的孩子一样,很容易受到伤害,那些被伤害的记忆和经历未经包扎就草草埋藏在记忆深处。每当类似的事情发生时,这种被隐藏的受伤感就会浮现出来。我想,也许因为你父亲对母亲的欺骗,让你很受伤,对男性难以产生信任,当事情一再发生的时候,这种内心创伤就像火山熔岩一样积攒起来,丈夫的坦白,让你火山爆发,无法停息。

其实你发泄的是多年来的积怨,而丈夫只是你的垃圾桶,因为他不肯配合接纳你的痛苦,于是你的痛苦越积越多。

必须说明一点:你丈夫对那个女人也许有好感,但绝没有什么非分之想,否则他不会主动跟你谈起这个事情,至今你收集到的证据都不能充分证明丈夫的出轨。最近一年来,丈夫根本没有任何出轨的“痕迹”,如果丈夫还有外遇,他们能偃旗息鼓吗?当然我知道,这些话根本无法说动你。

对你来说,你的婚姻就是一张白纸,任何一丝可疑的黑点你都无法容忍,为了一个黑点,你恨不能像福尔摩斯一样搜寻一切可能的证据。这让我想起“邻人盗斧”的典故,因为怀疑邻居偷了自己的斧头,于是越看越像,可最后却在自家床底发现了斧头。这就说明一点,当我们做出判断以后,一切观察都围绕判断进行,于是连丈夫对你的好都成了出轨的证据。

你写信来,说明你也知道你们的生活完全处于失控状态。要想立刻转变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找到你如此愤怒的原因,有没有想到,同样的问题,发生在另一个家庭里,可能就不会是你们今天的样子。因为你心里有一个“不能被欺骗”的炸弹,丈夫的“疑似”欺骗引爆了它,你的愤怒其实不只是指向丈夫,更多指向的是你的父亲。你不是在向丈夫控诉,而是向曾真实欺骗你的父亲控诉,你的丈夫只是一个替罪羊。

最重要的不是你丈夫是否欺骗,而是你如何面对父亲对家庭的欺骗。如果你无法让这个伤口愈合,你会一直被它控制着,失去自我,甚至混淆心理与现实的界限。我希望你仔细体会一下,那个愤怒控诉丈夫的人,是现在的你,还是曾备受父亲伤害的女孩?她“生活”在你身体里,“控制”着你,让你失去了自我。

我希望你能和那个哭泣的小女孩对话,更要和当年背叛了家庭的“父亲”对话,这个对话是在你的心理世界进行的。我感觉,虽然你已经是成人了,但在心灵的某一个部分,你始终还是那个孩子,那个孩子始终不肯和父亲对话,所以她总是不停地在现实中找父亲的替身。

即使丈夫真的欺骗了你,他也只应承担他该承担的那份来自你的愤怒,把对父亲的愤怒倾泻给他,对你丈夫不公平,对你自己也不负责任。

说到这里,我觉得你丈夫对你们的婚姻也有责任,因为他也加入了这场“警察抓小偷”的游戏,你攻击,他防御,这成了你们之间的主要关系。

我感觉你的世界非常狭小。你的世界里只剩下你的情结,你放弃了朋友,放弃了事业,放弃了私人时间;你的婚姻不重要,你的丈夫不重要,你的孩子也不重要。你不能离婚其实不只是为了孩子,更是因为丈夫是你发泄的对象,你不能失去他。这个可能永远搞不清的真相,会耗尽你一生的能量,即使丈夫承认了,你还会继续跟他争吵,跟他算总账。总之,你是不会停止游戏的,它不断刺激你未愈合的伤口,不断产生新的怨恨。

疑邻偷斧篇7

是非分明,据理力争

一日本老人问:“很多日本人认为南京大屠杀根本没有发生过,您对这件事怎么看?”

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首先,您的逻辑是错误的。历史是事实,不能改变,不是有多少贵国人民认为没有发生就没有发生。历史就是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任何掩耳盗铃的企图都是徒然的。如果我说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认为日本其实是中华民族的后裔,日本民族起源于我国秦朝方士携童男童女东海寻访仙山的事件。我想贵国政府、贵国人民和您本人也会觉得这是一件非常荒谬的事情。当然,作为中国总理,我也觉得这件事情不能接受,因为在心理上我不能容忍中华民族的后裔数典忘祖。

抓漏纠错,借箭反射

一自称是日本渔民的年轻人问:“我来自长崎,那儿的海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这是跟中国靠得比较近的缘故,您对这件事怎么看?”

答:我感到非常遗憾,我为您失去的亲人,为遇难死去的长崎居民,为那些在二战中受到法西斯迫害的民众而哀悼。战争是残酷的,是军国主义者用来满足贪欲的工具,作为爱好和平的人民一分子,我们都应当加以警觉。我在国内也曾听我国的一些渔民反映过,在东海打到的鱼越来越少,他们把原因归结为贵国对海水的污染。而当时我对那些渔民说,你们这种想法是错误并且愚蠢的,不仔细反思自己的行为,而将原因归结为外在的因素,是推卸责任,是非常卑劣和的。我国古代有个寓言故事叫做《疑邻偷斧》,教育意义深刻,我希望您能在闲暇时间仔细通读,如果有所启发,我们再交流看法。

疑邻偷斧篇8

关键词:戏曲艺术;关汉卿;蝴蝶梦;法律;复仇;主题

中图分类号:J802文献标识码:A

一、《蝴蝶梦》中包拯的判案过程

《包待制三勘蝴蝶梦》①是由元代“梨园领袖”关汉卿创作的一部公案剧。剧情大致是:

王老汉上街为三个儿子买纸笔,被自称“皇亲”、“有权有势尽着使,见官见府没廉耻”、“打死人不偿命”的葛彪撞倒打死。之后葛彪扬言自己打死人“只当房檐上揭片瓦相似,随你哪里告来”,扬长而去。王氏三子及王妻听闻王老汉的死讯,“急忙忙过六街,穿三市”,见王老汉“伤处一塌儿青间紫……,血模糊污了一身,软答剌冷了四肢,黄甘甘面色如金纸”,又听说凶手是葛彪,于是便要“寻见那厮,扯到官偿命来”。恰好此时葛彪打死人后喝得醉醺醺地晃过来了,于是王大兄弟上前揪住葛彪,责问他为何打死父亲,葛彪口出狂言说:“就是我来,我不怕你!” 王妻与葛彪理论:“若是俺到官时,和您去对情词,使不着国戚皇亲、玉叶金枝,便是他龙孙帝子,打杀人要吃官司。” 而此时,王大兄弟愤激之下动手打了葛彪,没想到下手太狠,葛彪竟然死了。中牟县公人以杀人罪将王氏一家扯到县衙,定为死罪,后上报至开封府衙。②(第一折)

第二折写包拯的断案过程。包拯在审理此案时,还未见到被告人及公文,仅凭下属张千一句“中牟县解到一起犯人,弟兄三人,打死平人葛彪。”便说:“小县百姓,怎敢打死平人,……与我一步一棍,打上厅来!”在问明王氏三子及王妻身份后,先是责备王妻教子无方,要她“你好好的从实招了者!”。王妻申诉说:“孩儿们万千死罪犯公徒,那厮每情理难容,俺孩儿杀人可恕。俺穷滴滴寒贱为黎庶,告爷爷与孩儿们做主……”想要说明过程原委,包拯则不容王妻分说,断然命张千:“不打不招,张千,与我加力打者!”酷刑之下,三子及王妻争相认罪,王妻再一次申诉说:“并不干三个孩儿的事,当时是皇亲葛彪先打死妾身夫主,妾身疼忍不过,一时乘忿争斗,将他打死,委的是妾身来。”可是包拯却对“皇亲葛彪先打死妾身夫主”的事实置之不理,只是说:“胡说!你也招承,我也招承,想是串定的,必须要一人抵命。张千,与我着实打者。”接着又是一顿鞭棒痛打,王妻哭诉道:“那厮将人欺侮,打死咱家丈夫。如今监收媳妇,公人如狼似虎,相公又生嗔发怒。休说麻槌脑箍,六问三推,不住勘问,有甚数目,打的浑身血污!……”包拯见如此严厉的刑罚仍未奏效,这才想起来翻看公文:“我试着看这来文咱。”接着又对王氏三子的名字“金和”、“铁和”、“石和”不满,说:“庶民人家敢取这等刚硬名字!”“便好道杀人的偿命,欠债的还钱,……”必让三子之中一人为葛彪偿命。但命王大、王二抵命时,王妻百般阻拦,说包拯是“葫芦提”,而当命王三抵命时,王妻却应允了。包拯对此生疑,以为王三是王妻“乞养回来的螟蛉之子”,又欲严刑拷打,此时王妻才吐露实情,原来王三是王氏亲生子,王大、王二为继子。包拯于是被王氏一家母贤子孝所感动,加之午睡时所做的蝴蝶之梦,决定全力救出王氏三子(第二折)。③最后包拯施计用偷马贼赵顽驴代替王三受死刑,并上书皇帝,敕封王家三子为官,王妻为贤德夫人(第三折、第四折)。

以上即为《蝴蝶梦》中判案的大致过程。纵观这个审案过程,不禁令人产生几个疑问:

第一,包拯为何对葛彪先打死王老汉,王老汉之子本属复仇才打死葛彪的原因置之不理?

第二,包拯作为一个有名的清官,为何在不问青红皂白,对案件不做了解之时就先行对本无过错的王氏一家动刑?

第三,作者为何让包拯把一个本不复杂的案子复杂化,不去把依据元朝法律将为父复仇的王氏诸子无罪释放,或者依据宋朝法律将此案直接上报朝廷④,使王氏诸子获得宽宥;却非得要直接判处王氏家族中一人死刑,然后又找一个盗马贼当替死鬼?”

二、包拯直接判王氏三子死罪不合法理

中国古代是宗法制社会,十分注重伦理关系,而“孝”是伦理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伦,是统治者倡导的最高道德标准。因此为自己的父祖辈复仇,一向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礼记·曲礼·上》云:“父之仇,弗与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 ⑤意为对杀父的仇人,不能与他共存于一个天下,对杀兄弟的仇人,不必返回家里取武器,见即杀之。对朋友的仇人,不与他共处一国。《礼记·檀弓》说:“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曰:‘请问居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仕弗与共国,衔君命而使,虽遇之不斗。’曰:‘请问居从父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不为魁,主人能,则执兵而陪其后。’” ⑥意思是:孔子说,如果父母被杀害,儿子就要睡在草垫上,枕着盾牌,不做官,决心与仇人不共存于世。如果在市上或公门遇到了仇人,就要立即取出随身佩带的武器和他决斗。对杀兄弟的仇人,就不与仇人在同一国做事,但负有君命出使,尽管遇上了,也不可以和他决斗。对杀堂兄弟的仇人,报仇时不必自己带头,因为死者的子弟能报仇,就握着武器跟在后面协助就行了。另如《春秋繁露·王道》说:“子不复仇,非子也。” ⑦东汉章帝时具有统一经义意义的《白虎通·诛伐》中说:“子得为父报仇者,臣子之于君父,其义一也。忠臣孝子所以不能已,以恩义不可夺也。故曰:‘父之仇不与共天下,兄弟之仇不与共国,朋友之仇不与同朝,族人之仇不共邻。’故《春秋传》曰:‘子不复仇非子。’” ⑧即复仇是礼制文化所赞同的。

私人血缘复仇虽然为礼制所赞同,但其对社会稳定的破坏作用即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至少在西汉末年开始,就有了禁止私人复仇的法令,之后除了元代之外,直到明清,禁止私人复仇的法律一直存在。但是每个朝代实行情况不完全相同。如唐宋法律虽亦禁止私人复仇,但是较有弹性,同时规定“复祖父母、父母之仇者”由有司“具案奏取敕裁”,即这类案件要上报朝廷由皇上亲自裁决。但裁决的结果,往往是对复仇者予以宽恕甚至给予道德上的表彰。因为人们认为宁肯触犯法律也要复仇是一种伟大的“至孝”之心驱使的结果。所以就出现这样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是法律禁止私人自行复仇;另一方面,社会舆论支持复仇,正史也常将为父祖复仇私行杀人的行为列入《孝友传》,对复仇者大加褒扬,让其青史留名。

所以,《蝴蝶梦》中的案子并不难处理。

如前所述,王氏诸子打死葛彪系复仇之心驱使的过激行为,作为法官,包拯对这种复仇导致的人命案应该是司空见惯的,依常例处理就可以了。包拯是宋朝人,关汉卿是元朝人,所以我们分别看一下宋朝和元朝关于血亲复仇的法律及其执行情况。

先看宋朝。在宋代法律中,笔者没有找到关于为血亲复仇杀人的法律条文,但是发现不少案例:

A.李璘,瀛洲河间人,晋开运末,契丹犯边,有陈友者乘乱杀璘父及家属三人。乾德初,璘隶殿前散祗侯,友为军小校,相遇于京师宝积坊北,璘手刃杀友而不遁去,自言复父仇,案鞫得实,太祖壮而释之。⑨

B.雍熙中,又有京兆樗县民甄婆儿,母刘与同里人董知政忿争,知政击杀刘氏。婆儿始十岁,妹方襁褓,托邻人张氏乳养。婆儿避仇,徙居赦村,后数年稍长大,念母为知政所杀,……时方寒食,具酒殽诣母坟恸哭,归取条桑斧置袖中,往见知政。知政方与小儿戏,婆儿出其后,以斧斫其脑杀之。有司以其事上请,太宗嘉其能复母仇,特贷焉。⑩

C.刘斌,定州人,父加友,端拱中为从弟志元所杀。斌兄弟皆幼,随母改适人,……景德中,斌兄弟挟刀伺志元于道,刺之不殊,即诣吏自陈。州具狱上请,诏志元黥面配隶汝州,释斌等罪。

D.单州民刘玉父为王德殴死,德更赦,玉私杀德以复父仇。帝义之,决杖、编管。

E.元丰元年,青州民王赟父为人殴死,赟幼,未能复仇。几冠,刺仇,断支首祭父墓,自首。论当斩。帝以杀仇祭父,又自归罪,其情可矜,诏贷死,刺配邻州。

F.苏州民张朝之从兄以枪戮死朝父,逃去,朝执而杀之。审刑、大理当朝十恶不赦,罪死。案既上,参知政事王安石言:“朝父为从兄所杀,而朝报杀之,罪止加役流,会赦,应原。”帝从王安石议,特赦朝不问。

上面例A是讲后晋契丹侵犯边境时,陈友趁乱杀死了李璘的父亲和亲属三人。到了宋太祖乾德年间,李璘在京师宝积坊北偶遇仇人陈友,便当即杀死了他,之后去朝廷自首。宋太祖很赞赏李璘的行为将其无罪释放了。

例B说宋太宗年间,甄婆儿的母亲刘氏与董知政因事争执,被知政击杀身亡。后婆儿长大回乡为母亲报仇,用斧子把董知政砍死。有司把这件事上报皇帝,皇帝赞许甄婆儿能为母亲复仇,特赦了她。

例C云宋太宗年间,刘斌父亲被堂弟刘志元杀死,当时刘斌兄弟年幼。刘斌的母亲经常告诫他们长大之后要为父复仇。宋真宗时,刘斌兄弟带刀刺杀刘志元,未果自首。皇上下诏把刘志元黥面发配汝州,刘斌等刺杀刘志元的行为不予追究。

例D中,刘玉的父亲被王德殴死,而王德遇到大赦没有伏法。于是刘玉为父报仇,把已经遇赦的王德杀死了。宋仁宗则认为刘玉这是义举,只判了杖刑和编管。

例E说,王赟年幼时父亲被人杀死,当时王赟无力复仇。待他长大后,刺杀了仇人,取其头颅四肢祭祀父亲,然后自首。宋神宗认为他是杀仇祭父,赦免了他的死罪,仅仅是刺配邻州而已。

F例中,宋神宗时期,张朝的堂兄杀死朝父后逃走,张朝追杀了他。审刑院和大理寺都认为张朝十恶不赦,应为死罪。但是王安石认为张朝是替父报仇,罪至多是服役流放,而此时恰好又遇上了大赦,所以应该对张朝免罪。皇帝听从了王安石的议论,对张朝杀人之事不予追究。

以上六个案例中,私人血亲复仇杀人案都是交付皇帝处理的,除了两例被“决杖、编管”、“刺配邻州”外,其余人都被赦免了。而无论何种处理,这些复仇者都是道义上的胜利者。

再看元朝,《元史·刑法志》中规定:

诸杀人者死,仍于家属征烧埋银五十两给苦主,无银者征中统钞一十锭,会赦免罪者倍之。……诸人杀死其父,子殴之死者,不坐,仍于杀父者之家,征烧埋银五十两。

由此可见,元朝法律不仅允许复父仇杀人的行为,反而要让最初杀人者的家属给为复父仇殴死仇人者赔偿烧埋银五十两。

综上而言,宋元两代法律对《蝴蝶梦》中王老汉三子因为父亲被杀而殴死杀父者葛彪的这种血亲复仇行为的处置虽有不同,但都予以宽恕是毫无疑问的。即对复仇杀人者,宋代最严重也只是杖责、服役、流放,元代则是无罪并反获金钱方面的赔偿。也就是说,王氏三子无论是过失殴死葛彪,还是为复仇有意打死葛彪,按照宋元法律,都不应该判死罪。《蝴蝶梦》中的包拯执意要判王氏三子之一人死罪于法无凭。

三、《蝴蝶梦》的其他法律和逻辑疏漏

细读剧本,不难发现《蝴蝶梦》中的包拯判案还有其他法律上的和逻辑上的疏漏。具体是:

1.依照宋元法律,偷马贼罪不至死。

《蝴蝶梦》中提到的“赵顽驴”是酸枣县押解到包拯处的一个偷马贼。包拯在审理此案时只是简单问其是否为偷马贼,得到肯定回答后就直接把他“下在死囚牢里”,最后代替石和被处死了。显然赵顽驴的出现是作者为剧情发展所作的铺垫,是为后来被判了死刑的石和找的替死鬼。但是细考宋元两代的法律,偷马贼其实是罪不至死的。

《宋刑统》规定:“诸盗官私马牛而杀者,徒二年半”,也即宋代偷马后并将马杀死也仅仅判“徒刑”两年半。至于元朝,《元史·刑法志》规定:“诸盗驼马牛驴骡,一陪九。……盗马者,初犯为首八十七,徒二年;为从七十七,徒一年半;再犯加等,罪止一百七,出军”;“盗系官驼马牛者,比常盗加一等”。即偷马贼以所偷数量的九倍偿还。盗马的主犯初犯者,杖责八十七,判“徒刑”两年;从犯杖责七十七,判“徒刑”一年半。再犯者,罪加等,杖责一百零七,充军。上面是说盗窃普通人的牲畜。但即使盗窃官家牛马,也罪不至死,只比普通盗马罪加一等而已。总而言之,元朝法律对盗马者也没有死刑的规定。《蝴蝶梦》中并没有详述赵顽驴所盗之马的具体情况,故不管剧作家关汉卿依据的是元朝法律还是包拯所在宋朝廷的法律,判赵顽驴死罪都是不合理的,也即赵顽驴实为枉死的。

2.按照元代法律,“诸职官以微故殴死齐民者,处死”。

这条法律是说,各类官员如以微小的缘故就将平民打死的,要被处死。《蝴蝶梦》中没有交代葛彪是否有官职,即使他有一官半职的话,那么无故打死平民也是要被判处死刑的。当然,葛彪自称是“皇亲”,但中牟县文书上说葛彪是“平人”(即平民),包拯审案时,也说葛彪是“平人”。那么,平人无故打死平人,毫无疑问,肯定也必须偿命。所以,依照道理论,在《蝴蝶梦》中,葛彪被打死是罪有应得;而对王氏三子,则应加以宽宥。

3.除此之外,本剧还存在一个问题:包拯既安排偷马贼代替王三石和而死,那王三石和其后就应该偷偷摸摸地活着,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是应在世上“消失”的。因为这件事情是暗中操作,不能昭之于天下的。但令人不解的是,旋即包拯又大张旗鼓、光明正大地宣布他已向皇帝请封王氏三子了:一个“去随朝勾当”,一个“冠带荣身”,一个是“中牟县令”,王氏也被封了“贤德夫人”。这样一来,破绽就出来了:王氏家的老三石和不是已经死了吗,怎么又出来当官了?

由以上所论可见,《蝴蝶梦》中的案子并不复杂。依照法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王氏三子本都可免死,包拯根本没有必要去找一个罪不至死的盗马贼去顶替,以致枉杀了一个人的生命。退而论之,假若宋朝法律复仇杀人原本也是死罪,上述案例中的复父仇而“不死”只是法外开恩的话,那么,包拯既然能在后来上书皇帝陈述王氏及其儿子们的“高风亮节”,促使皇帝下诏对他们勅命封官,褒奖有加,怎么就不能在审案之始就将王氏三子为父复仇的至孝行为以及他们相互争死的美德上报给皇帝,促使皇帝像以往一样,赦免王氏三子的杀人罪呢?

4.另外,本剧对葛彪打死王老汉的事,包拯绝口不提。虽然王老汉之妻不止一次地对包拯说:“是皇亲葛彪先打死妾身夫主,妾身疼忍不过,一时乘忿争斗,将他打死……” ,但是包拯置若罔闻。而且对于葛彪的身份,剧作本身也写得不明不白——葛彪自称皇亲,王老汉妻子说葛彪是皇亲,剧作的题目正名说也说“葛皇亲挟势行凶横”;但中牟县文书上说葛彪是“平人”,包拯审案时问“小县百姓怎敢打死平人”,也说葛彪是“平人”。那葛彪到底是皇亲还是平民呢?也可能葛彪是与皇帝沾那么一点儿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怎么说都有理?即或是怎么说都有理,也应该有个交代吧?而《蝴蝶梦》则对葛彪的身份真个是“葫芦提”了。

由此可见,从法律和逻辑层面而言,《蝴蝶梦》这部剧还是有很多疏漏的。

四、剧情疏漏原因:为宣扬孝悌贤良的主题服务

关于本剧作者,有人说是关汉卿,也有人认为难以确定。如果是关汉卿的话,作为一个戏剧大家,其作品似乎不应出现如此多的法律和逻辑疏漏。当然,这是一部剧,是艺术,不是生活,我们不能过分苛求。但即使是文学艺术,也需要符合最起码的真实原则——人物可以虚构,事件可以虚构,但是断案的法律不能虚构;即使虚构了,也要符合起码的逻辑。把《蝴蝶梦》中的断案方法,放到一个昏官贪官或酷吏身上没问题,放到包拯身上就违背常理了。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疏漏呢?

我们认为,这与作者对剧作的主题定位密切相关。作者的创作目的、他赋予本部剧的主题,不是揭露皇亲的横行不法,不是赞美包拯的执法如山,而是重在宣扬孝悌贤良的王氏一家的高尚道德!至于其他情节设置——包拯白日伏案小睡时所作的“蝴蝶梦”;葛彪的身份一会儿是“皇亲”,一会儿是“平人”;对葛彪先打死王老汉不予关切,包拯的动刑拷问等,都是为了这个主题服务!

因为作者只有让王氏诸子中必须有一人为葛彪偿命,才能引起王氏三子之间争相赴死的感人局面,显示出儿子们的孝悌友爱!才能有母亲王氏保护继子、献出亲子的壮举,显示出母亲的贤良伟大!如果按照正常的断案程序,一开始就将此案上报皇帝,皇帝自然会赦免复仇的王氏三子,这个主题就无法演绎了!

如果葛彪真是纯粹的“平人”,那他就不会那么仗势欺人,撞死王老汉就可能是过失而非有意,王氏三子对过失撞死父亲的人复仇就失去了正义性,王氏母子其后的贤良孝悌就失去了道义基础。

至于包拯对王氏弟兄的严刑拷打,也是主题的需要。人身都是肉长的,在严刑拷打之下,骨折筋断、血肉模糊之时,尚且一口咬定自己是杀人犯,把生的希望让给兄弟,这需要怎样的意志力?不是更能凸显当事人的高尚伟大吗!

关于盗马贼替死一节,大概作者的意识中,朦朦胧胧地有盗马判死刑的法律条文的影子。《金史》的《兵志·诸群牧马政》中有一条是关于私杀军队走失马匹的规定:

宣宗兴定元年,定民间收溃军亡马之法,及以马送官酬直之格。上等马一匹银五十两,中下递减十两……令下十日陈首,限外匿及杀,并绞。

兴定元年也即公元1217年,金宣宗制定了关于收集逃散军队走失的马匹的赏罚之律。这个律令规定,流落于民间的溃军散亡马匹一律上交官府,官府给以一定的报酬;十日之后隐匿不交或将这种马匹杀死的人都要判以绞刑。当然,这只是针对军队走失的马匹而言。但是,作者可能只记得有类似的律令,并没有详考这个律令是否普遍适用。因为关汉卿毕竟在金代生活过,对金代法律有一定印象不足为奇。

当然,作者如此安排情节,也透露了当时普遍存在的“官场相”和“社会相:衙门里审案对犯人动辄用刑已是常态,“清官”也不免于此;“皇亲”仗势欺人、横行霸道屡见不鲜,一旦事情涉及到他们就不能依据法律办事,就不能按照常规出牌,“清官”断案时只好耍点儿“小花样”,用点儿“小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讲,《蝴蝶梦》有它的认识价值。但是这些都与本剧的创作动机无关(甚至说作者认为法官对犯人严刑拷打是天经地义的也不为过)。

也就是说,本剧关注的显然不是皇亲贵戚的横行不法问题,也不是清官为民除害和冤狱讨回公道问题。宣扬家庭成员之间的贤良孝悌,才是《蝴蝶梦》的主旨所在,这是该剧情节出现疏漏的主要原因。《蝴蝶梦》的这一主题,与元代现存水浒戏把以整治奸夫,完善夫纲妻纲的道德作为梁山主要任务是一致的,表现了元杂剧对普通民众的伦理道德建设的关注。

①《蝴蝶梦》现存两个版本:《元曲选》本与《古名家杂剧》本,两本大同小异。本文依据的是《元曲选》本。

②[明]臧晋叔《元曲选》,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32-634页。

③同②,第635-640页。

④《宋刑统·斗讼律》:“如有复祖父母、父母之仇者,请令今后具案,奏取敕裁。”即复仇的案件裁断要上报皇帝,听取圣裁。

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50页。

⑥《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七》,第1284页。

⑦[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义证·卷四》,中华书局,1992年版,117页。

⑧[汉]班固《白虎通·卷二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8页。

⑨[元]脱脱等撰《宋史·孝义》,中华书局,1977年版,13386页。

⑩同⑨,第13386页。

同⑨,13397页。

[元]脱脱等撰《宋史·刑法二》,第4990页。

同,第4990页。

同,第5007页。

[明]宋濂等撰《元史·刑法(三)》,中华书局,1976年版,2675页。

薛梅卿点校《宋刑统》,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40页。

同,第2658页。

同,第2659页。

虽然元朝未统一中国之前,元太宗窝阔台在达兰达葩召开的诸王百僚聚会时曾经宣布一个条令,对参加朝廷举办的聚会的与会者行为进行了规范,条令中云:“凡来会,用善马五十匹为一羁,守者五人,饲羸马三人,守乞烈思三人。但盗马一二者,即论死”。但那是对当时朝廷聚会的特定场合所做的临时规定,不具有普适性的法律效应。这个法令制定于元太宗窝阔台六年。

[明]宋濂等撰《元史·卷一百四》,第2676页。

同②,第637页。

同,第646页。

疑邻偷斧篇9

关键词:路线;中断;教训;启示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刘少奇作的《政治报告》指出:“我们党现时的任务,就是要依靠已经获得的解放和已经组织起来的几亿劳动人民,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同志在“”开幕词中指出:“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大会要求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解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需要之间的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标志着党的路线和工作重心已经从武装斗争和阶级斗争转变为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力。

然而,就在大会结束之后不久,这条正确路线不仅未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反而遭到不应有的改变,继而走上完全中断的宿命。改革开放后,理论界对路线中断的原因作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探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由于召开本身的重要性及路线中断原因的复杂性,很多问题依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一、莫衷一是的原因探析

“”正确路线的中断是个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造成中断的原因是立体的综合的,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理论界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著述如:《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薄一波),《历史地位和研究研究的现实意义》(龚育之),《邓小平与党的》(刘华清),《邓小平对中共的坚持和发展》(胡学举),《浅论与“”路线的改变》(晏晓明),《试论中共“”路线夭折的历史必然性》(王美华),《“”路线未能支持和贯彻的深层原因》(张文标),等等。

概括各家之言,关于路线中断的原因大致有以下若干方面,如,历史局限说。即指,路线的中断主要是受到国际共运的历史、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局限,以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落后因素的影响。经验缺乏说。即指,当时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参照。理论落后说。是指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大大落后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认识不足说。即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足。制度缺陷说。即党的制度体制建设存在缺陷,法制不健全。干部素质说。即当时的干部队伍的理论、思想和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完全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实际要求。路线本身原因说。即指路线形成时间仓促,导致路线的制定者本身对其正确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因而缺乏将其贯彻到底的坚定信心。理论准备不足,提出的一些思想观点本身不完备,如提出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有失科学性,以苏联为模式,没能突破以产品经济为核心的模式。思想准备不足说。持此观点者的依据主要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的一段讲话:“由于当时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准备不足,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阶级斗争惯性说。由于当时出现的“波匈事件”和在党的“整风”中出现的少数向党进攻的事件,使党对某些矛盾的处理出现了阶级斗争化扩大化倾向。反右扩大化说。例如,胡绳认为:“反右斗争扩大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八届三中全会上改变了一次会议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在全会初期的讲话中提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在全会的小组讨论中,不少同志对此表示怀疑。他们认为党的关于这个问题的结论仍然是正确的,不能由于发生了反斗争就改变的结论,不应当把一时激化的阶级斗争当作长期的主要矛盾。另有一些同志则认为经济领域中的阶级斗争虽然已经基本解决,政治和思想领域中的阶级斗争将是长期的,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会议后期的讲话中否定了前一种意见。”1认识偏差说。即,没有弄清楚什么是社会议。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失误说。对当时国际突发政治事件判断失误,对经济工作形势判断错误,提出“正确的个人崇拜”观点产生了误导,以及以单一的所有制为作为社会主义建成的标准,否定了以生产力作为第一标准的原则。此外,还有一些观点将路线中断的原因归结为外在因素影响、缺乏民主、“空想论”以及骄傲自满、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等原因。

上述研究从不同角度、深度和层次对路线中断的原因的探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启发性。本文认为,路线的制定以及的召开本身,是个重大而复杂的历史事件,路线的中断是个由浅入深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其中断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不可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因,但是,选择某个角度或层次对其行相对集中的究,是可能的和必要的。

笔者以为,如此重大的全局性的历史性错误的发生,不可能不存在党的最高领导层的世界观或方法论上的问题。本文认为,在主观主义思维方式指导下,人为地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进而对社会基本矛盾即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认知发生偏差,出台一系列不恰当甚至错误的方针政策,从而导致路线逐渐偏离正确的方向并最终走向完全中断。

二、主观主义因素难辞其纠

党的是我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连续取得新民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两大历史性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以及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提前完成的形势下召开的。正如同志在“”预备会上指出的:“我们的成绩是很大的,全国承认、全世界承认,甚至连国外资产阶级也不得不承认。”此时,全党和全国人民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这种情形一方面使党和人民充满信心勇敢地迎战未来,但另一方面却麻痹了一部分人的思想,夸大了精神的作用,为主观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路线中断过程中的主观主义因素主要表现为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作用和片面强调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一)过分夸大“能动性”

由于共产党领导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由美国用洋枪洋炮武装起来的反动派,对人的“无所不能”的作用深信不疑。

早在1955年,同志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序言中就提出要“大大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要求,并对反对冒进的观点加以批判。1956年初,中央拟定了各项事业的一系列高指标,甚至在某些方面把需要十几年才能完成的计划指标要求在三两年内完成。

1958年1月,在南宁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对等人从1956年以来“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的做法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同年4月15日,在给刘少奇的一封信中说:“十年可以赶上英国,再有十年可以赶上美国。”一个月后,八届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通过了十五年赶上和超过英国的目标。

1958年4月15日,在《介绍一个合作社》一文中说:“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早1949年9月《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就说道:“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

在《我的自述》中回忆当时情形时说:“一是地方要求多快,二是政府各部门要求多快,三是中央要求多快,四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还没有得出客观规律。”一边是要求又多又快,一边是还没有掌握客观规律,那么在这一突出矛盾的影响之下,社会主义建设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就不难想象的了。

冒进政策造成了严重后果:生产急剧下降,比例严重失调,通货膨胀,供应紧张,社会上普遍产生了不满情绪。主观主义的一系列表现使一些同志感到十分担心,这些情况反映到党内,造成了中央领导人之间意见分歧。

1959年7月21日,同志在庐山会议上的发言中忧心忡忡地指出:“现在的问题是要防止骄傲自满、麻痹大意情绪……我们的胜利一个接一个,胜利本身有消极面,因为它容易使人头脑发热、骄傲自满,问题也就容易产生”,“有的人根本看不起客观规律……有一个时期把主观能动性强调到荒谬的程度。干劲虽大,但强调的过了份,还反对讲条件,这就造成了主观主义……在这些问题上,正好看出我们的主观主义。”可见,骄傲情绪为主观主义提供了温床,使我党对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曲折缺乏应有的估计和必要的应变措施。说:在旧社会废墟上刚刚建立起来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百事待举。为了迎头赶上发达国家,举国上下产生了一种急功近利的急躁情绪,经济建设贪多图快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理状态。

1959年7月在庐山会议期间,出于一名共产党的良心向同递交了一份反映当时实际情况的“意见书”。意见书反映问题的内容和形式都是正确的,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苏共“二十大”召开之前,会被看成是正常现象。但是,苏共二十大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苏共由于赫鲁晓夫的上台而坚持大国沙文主义大肆反对我党,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煽动反华情绪。恰巧,就在向呈“意见书”的第三天(7月16日),苏联撕毁几百个援华合同、撤走全部专家、停止供应我国建设急需的机器设备,使本来就困难重重的我国经济形势雪上加霜。与此同时,美国和印度等国也抓起了反华浪潮。严峻的国际形势,给在党的领导层心理上抹上一层浓重的阴影。这时,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就很容易把正常的意见分歧主观地错误地和严峻的国际形势联系起来。

《列子》寓言中有个“疑人偷斧”的故事是对主观主义的形象解读。这个故事说的是:某人丢了一把斧头,怀疑被邻居偷去,于是看邻居一举一动都像偷斧人。当在山谷找到这把斧子后,再看邻居就一点也不像小偷了。这则寓言说明心理状态对于认知影响:如果人的认知发生了偏差,其所言所行势必然发生谬误。在国际形势的影响下,那些向中央提出不同意见的人便成了“偷斧人”,的“意见书”恰逢其时。于是,庐山会议上出现的党内意见分歧便人为的变成了一场“阶级斗争”,变成了“过去十年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的生死斗争的继续”。

庐山会议把党内的矛盾和社会阶级斗争划等号的做法,助长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倾向。这一倾向经过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的进一步强化,1964年5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武断地认定:“中国已经出现了修正主义”,“尤其要防止赫鲁晓夫式的人物篡夺党和国家各级领导权”。1964年12月至1965年1月中央工作会议所制定的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二十三条》,则进一步提出:“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从而为全面发动“无产阶级”准备好了理论依据。至此,“”正确路线便告完全中断。

(二)片面强调“反作用”

正是在主观主义大行其道的氛围中,闭幕之后不久,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冒进政策。冒进政策的错误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建设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二是在生产关系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

由于主观主义导致的人的主观能动性被无限地夸大,必然导致在实践中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作用密切相关的理解发生偏差,主要表现为片面强调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其中社会意识由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所构成。社会心理是感性层面的社会意识,是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的辩证统一体,表现为社会情绪、社会习惯、自发的社会倾向等等。社会意识形式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表现为各门学科、政治法律制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等。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的社会存在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心理和社会存在直接关联,而社会意识形式则是通过社会心理和社会存在发生联系。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存在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只有经过社会心理这个“中介”才能发生。如果社会心理这个“中介”发生偏差,那么,被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必然发生错误,而错误的后果也必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社会意识形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和社会存在发生作用和反作用的过程必然受到社会心理这个“中介”制约。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正是两对矛盾相互作用推动着社会进步与发展。其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对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这两对矛盾又表现为三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即表现为生产力――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三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关系的流程是:生产力通过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反之,上层建筑通过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发展从而推动上层建筑的发展,落后的生产力则制约着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并通过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制约着上层建筑的发展。反之,而先进的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而落后的经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基本原理,党的领导层特别是同志做出了错误的解读,即片面地以为只要不断地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能快速地促进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一大二公”“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一系列急进的错误的决策,正是这一理理论偏差的直接结果。

1958年5月,党的八届二中全会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的方向是正确的,是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党的政策的首要位置,但是,也为冒进政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权威依据。同年八月,在北戴河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中央轻率地决定当年钢产量比上年翻一番,并以此作为实现“”的一个重要步骤。会议还决定把全国刚刚成立不久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升格为。会议还幼稚地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遥远将来的事情了,应该积极地运用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这次会议把党的冒进政策推到了顶点。

片面强调“反作用”和过分夸大“能动性”这两个错误的叠加,导致错误一再被放大。“史无前例”的爆发,标志着正确路线的完全中断。

三、不可多得的教训与启示

路线的中断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车之鉴,对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特殊的启示意义。

1956年9月25日,还在会议进行期间,接见来自拉丁美洲一些党的代表,在谈话中,说:“共产党人不要怕犯错误。错误有两重性。错误一方面损害党,损害人民;另一方面是好教员,很好地教育了党,教育了人民,对革命有好处。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如果没有好处,为什么是成功之母呢?错误犯得太多了,一定要反过来。这是马克思主义主。‘物极必反’,错误成了堆,光明就会到来。”2同志的这一比喻或许不甚科学,但从此意义来说,路线的中断虽然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然而它留给历史的借鉴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几次大的转折和教训无不如此。例如,没有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给党和军队带来的危机,就不会有遵义会议历史性转折;没有对路线中断教训的总结就不会有改革开放新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对路线的恢复与发展。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必然结果,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宝贵经验的总结,所以也是对路线中断错误的反思的结果。

以来对路线中断原因的理论上和实践中的不懈总结与探索,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受益匪浅。如果说“摸石头过河”是一种有代价的学习过程的话,那么,路线的中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我们党以高昂代价的学习,换来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一系列理论,是对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成功实践的概括与总结。

同志在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路线中断的惨痛教训,就不会有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和科学发展观崭新理念。同志曾经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党的十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任何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一旦脱离群众就会脱离的国情、实际情况,最后的归宿就只能是失败。“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这些都对我们坚持和更好地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的要求。”3党的十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正确路线的中断的教训给历史和后人带来的教训和启示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借鉴:一是走群众路线,实事求是、掌握规律、与时俱进;二是努力提高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并将马列主义与国情有机结合,坚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又好又快地搞好经济建设;三是合理利用国际条件,坚持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将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有机统一起来,从而达到双赢、多赢、共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赢得更大的国际发展空间。

注释:

[1]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员出版社,1997第三世界国家359-360页)

[2]吕澄张竹梧等《党的建设七十年纪事(1919-1991)》(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第341页)

[3]《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学习时报2012年05月)

参考文献:

[1]中共政治报告

[2]中共十二大政治报告

[3]中共十政治报告

[4]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编图书出版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修订本)》(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编图书出版社2008-02)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01,第二版)

作者简介:

关正标:中共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委党校讲师、安徽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

疑邻偷斧篇10

2012年6月20日,四川省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离奇的杀人案:一名花季少年在高考结束后追求自己的高中同学,不想遭到拒绝,为了“征服”心上人,他竟然在短短4天时间里,10次试图心上人,最终因为自身的原因无一次得逞……最后,丧心病狂的他居然杀死了女孩的父亲。

人们不仅要问:女孩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面临被的危险而不报警?男孩为什么要杀死女孩的父亲?随着本案的宣判,这起令无数人慨叹惋惜的杀人案也随之掀开神秘面纱……

被误解的善良

“今天晚上,在座的每个人都必须说出自己喜欢的女生的名字,谁不说真话,必须脱掉衣服,罚他穿内裤站街!”

2011年6月9日晚上,四川南充市一家“KTV”包房里传来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刚刚结束高考的一群男生,正聚在这里唱歌喝酒。兴起时,大家玩起了“真心话大冒险”。

轮到鲍光炜告白时,他自豪地说出了一个令众人震惊的消息:“我早就有女朋友了,她的名字叫张静,在另一所高中上学……”

鲍光炜,1989年出生于营山县消水镇。2010年高考时,已经复读一年的鲍光炜依然没能考入理想大学,于是,他决定再复读一年。复读时,他在借读的那所高中认识并爱上了同班女生张静。可由于性格内向,一直没敢表白。2010年12月,鲍光炜回到小桥高中参加高考,临走前,他看着张静的背影,眼泪无声地落下来,怕再难见到心爱的女孩了。

没想到,2011年春节,鲍光炜去邻居张姨家串门,竟意外见到了张静。原来,邻居张姨是张静的姑姑,她是来给姑姑拜年的。那一天,喜出望外的鲍光炜和张静开心地聊起来。两人聊得很投机,并互留了手机号码。几天后,他终于战胜羞怯,发短信表白:“张静,你知道吗?很久以来,你小小的身影遮住了我的世界,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吗?”

第二天,张静才回短信:“你踏实可靠,为人实在,是全班我最欣赏的男生之一,我很愿意和你联系。不过,现在是关键时刻,一切等明年高考结束后再说,好吗?”鲍光炜乐坏了。短信中的“最欣赏、愿意”等肯定字眼,冲昏了他的头脑,从此,他在心里将张静当成了“准女友”。有一个周末,他还特意去看望张静,并和她一起在校园旁的小公园游玩合影……如今,高考终于结束,他终于解放了,可以自由恋爱了。

“真心话大冒险”后,大家纷纷表示要赶在成绩揭晓前,把心仪的女生追到手,以免没煮熟的鸭子飞掉。听了同学们的话,鲍光炜深以为是。

6月10日一大早,鲍光炜鼓足勇气给张静打电话:“张静,高考结束了,我很想知道,你……你愿意做我女朋友吗?”

接到鲍光炜的表白电话,张静不置可否地支吾了一阵,又和他闲聊了几句,这才说出真相:“鲍光炜,其实,我早就想告诉你,咱俩性格不合适!以前,我是怕影响你考试,一直没敢告诉你。”原来,善良的张静之所以对鲍光炜半年来的追求持暧昧态度,是担心拒绝会影响他高考。

一瞬间,鲍光炜感觉天旋地转。随后,他数次拨打张静的电话,一开始,张静还客气地接听,后来实在被缠得不耐烦,索性关了手机。

“不!我必须要让她知道我爱她,我要去她家,当面说服她!”鲍光炜决定上门求爱,挽回张静的心。当暮色沉沉,鲍光炜跋山涉水站到了张静面前。张静的母亲和哥哥在广州打工,平时,多病的父亲在家与她相依为命。

突然看到鲍光炜出现在自己面前,张静有几分感动,她大方地向父亲张良友介绍了鲍光炜。随后,两人来到屋后的竹林里聊天。

看着美丽的张静近在咫尺却宛若远在天边,鲍光炜不断地诉说着自己的相思之情,并乞求道:“张静,你真的一点也不喜欢我吗?我哪里不好,你说出来我改,好吗?”说完,他痛哭着上前一把紧紧地抱住张静。张静一开始还极力挣脱,后来见他哭得伤心,便勉强接受了他的拥抱。

安慰到晚上9点多,已没有回程的班车,张静只得让鲍光炜住在自己家。当晚,张静再次安慰着黯然神伤的鲍光炜:“咱们虽然不能做情侣,但我们可以做兄妹一样的好朋友啊!”鲍光炜听了,勉强点点头,临了却拉住她怯怯地问:“那,能让我亲你一下吗?你是我爱过的第一个女孩,我不想在青春回忆里留下一片空白……”见他说得真切痛楚,张静无声地低下了头。

然而,张静的善良却被鲍光炜误读了。当晚,鲍光炜几乎一夜无眠,他似乎看到了一丝转机:虽然不能赢得张静的心,但她青春的身体和颤抖的唇,说不定是能打开两人爱情之路的另一把密钥!

痴狂男孩带上与利斧去征服

第二天,鲍光炜必须回家了。

“叔叔,能不能让张静送我一程?”为了再次寻找与张静独处的机会,鲍光炜借口不认路,要求张静送他。张父也没多想,热情地吩咐女儿去送同学。

路上,鲍光炜多次故作随意地用手揽在张静肩上,每次都被张静轻轻推开。他想再次亲吻张静,也被拒绝了。见张静态度坚决,鲍光炜唉声叹气地问:“我们之间真的不可能了吗?你给我一个机会,咱们试着相处一个月行吗?”得到否定的回答后,他显得很难过,再也不说一句话。张静见状,又有些于心不忍。

眼看就走出了小树林,张静停下脚步,指着树林外的一条国道说:“看,树林那边就是国道了,我就送你到这儿,今后多保重!”说完就要离开。

张静转身要离开时,一直低头沉默着的鲍光炜突然悲从中来,凄楚地叫道:“张静,没有你我怎么活下去?你不能这样丢下我!再陪我坐一会儿!”张静正停下脚步迟疑间,鲍光炜突然发狂般地冲上来,一把抱住她并强行将她拖进树林深处,一边疯狂地吻她,一边说:“如果你不答应我,我会活不下去的,我爱你……”说着,他竟开始脱张静的衣服。

震惊之余,张静喝问道:“鲍光炜,你疯了吗?你要干吗?”一边反抗,一边使劲护着自己的腰带。也许是急于征服女孩的心理使他发狂,也许是女孩青春蓬勃的身体唤醒了内心的魔鬼,此时的鲍光炜已经完全丧失理智。张静吓坏了,哭着呼救起来,可荒无人烟的山上没有一个行人。

在挣扎过程中,张静从山坡上滚下去,丧心病狂的鲍光炜竟然从身上掏出打火机,用火将张静的裤带烧断,强行脱去了她的裤子。绝望中,张静在鲍光炜的手臂上狠狠咬了两口,可鲍光炜依然没有收手。

幸运的是,由于张静的拼命挣扎,加上鲍光炜心理紧张,他没能得逞。趁鲍光炜休息的间隙,张静爬起来就跑,不想刚跑几步,一下被鲍光炜抱住,压在身上,但没有经验的他,这次还是没有得逞……

鲍光炜见实在无法成事,只得放开张静。回到家的张静衣衫不整,眼角带泪。见到父亲后,张静哭着说出了实情,并问要不要报警。张良友道:“一报警让大家知道,还以为你被他祸害了呢。吃一堑长一智吧,今后你离他远点就行了。”

当晚下起了雨。让张静没想到的是,晚上9点左右,她竟发现鲍光炜坐在她家大门口,身上被淋了个透。张静的父亲见状,上前喝道:“鲍光炜,你怎么坐在这里?”鲍光炜哑着嗓子道:“张静今天一路哭回家,我不放心她,没敢回家,想过来请求她原谅。如果她不原谅我,我今天就在这里坐一夜……”

听了这番话,善良的张良友起了怜悯之心,不由分说将他拉进门:“年轻人,进屋歇着吧,今后知错能改就成!”当晚将他留宿在家。张静有些不乐意,张良友悄悄地批评女儿:“爸爸是过来人,小毛孩谈恋爱时,偶尔做点出格之举很正常,你放心,爸爸会看好他,决不会让他再欺负你!”当晚,为了“看住”鲍光炜,张良友安排他和自己睡在一起。

这一夜,想着睡在楼上的张静,鲍光炜的心起起伏伏难以平静。可怯于身旁的张良友,他一动也不敢动,一夜熬到天明后,才垂头丧气地离开。

6月12日,鲍光炜坐车回家。躺在床上,他回想着在小树林里将张静压在身下的一幕,连自己都想不通当时怎么会那么疯狂?难道真像张静质问的那样,他是想“生米煮成熟饭吗”?电光火石间,一个邪恶的念头涌出了他的脑海:“是呀,以张静的善良和传统,只要能在身体上占有她,她肯定会答应和我谈恋爱的!”

在床上躺到下午5点多钟,鲍光炜从床上一骨碌爬起来,决定一不做,二不休,三赴张静家,排除万难,也要将生米煮成熟饭。

13日上午,鲍光炜背着斧头走进一家药店,对女老板撒谎:“阿姨,我高考后整晚睡不着觉,你这有促进睡眠的药吗?”随后,他又鼓足勇气,在一家成人用品店买了一盒壮阳药。

万事俱备后,他锲而不舍地拨通了张静的手机:“张静,你等我把话说完再挂电话。我现在在买火车票,明天下午,我就要坐火车去我爸妈那边打工了,从此再也不打扰你!不过,今天晚上,我得把200元钱和手机卡还你,你在家等我……”原来,张静以前曾经借了200元钱给鲍光炜同班的一个男生,这个男生托鲍光炜帮忙带钱还给张静,另外鲍光炜手上还有一张帮张静补办的手机卡。

听他这样说,张静就在电话那边“嗯”了一声,算是勉强答应了他第三次来访的请求。

4天10次未遂,男孩走火入魔酿血案

6月13日晚,鲍光炜背着电脑包来到张静家。

当晚,张静在厨房做饭。鲍光炜追进厨房,一边帮忙烧火煮稀饭,一边不死心地追问张静,能不能做他女朋友。可张静依然毫不含糊地拒绝了,绝望的鲍光炜趁张静低头择菜时,飞速地将研碎的安眠药倒进了锅里。没想到药味很大,刚吃几口,张静和父亲感觉异味太重难以下咽,最后重新煮了面条。

吃完饭后,张静独自去阁楼睡觉。鲍光炜再次被张良友叫去“陪他”在一张床上睡觉。躺在床上,鲍光炜心乱如麻,他原打算用安眠药迷倒父女俩后,便可为所欲为。而现在,计划流产,接下来怎么办?

夜色越来越深,鲍光炜觉得只要天亮,他的所有计划都将泡汤。为了麻痹张良友,鲍光炜以腹痛为由,一会儿去一趟厕所,当他来来回回跑到第四回时,终于发现:张良友睡着了!

早在他第三次往厕所跑时,鲍光炜就偷偷服下了一颗壮阳药。现在,鲍光炜发现自己浑身燥热,显然药发挥作用了。此时此刻,鲍光炜的内心一直在铤而走险与放弃之间搏斗着。最终,阁楼上近在咫尺的张静仿佛一个巨大的磁石般,紧紧攫住了他的心。他将心一横,偷偷摸进厨房,把电脑包里的斧头拿出来。

凌晨3点,鲍光炜用斧头的钝面向张良友的额头砸了两下,只听他轻哼了几声,便昏了过去。

随即,鲍光炜脱去衣服,裸身爬上张静的床。睡梦中的张静被弄醒了,一边反抗,一边说:“你再这样,我要喊爸爸了。”

鲍光炜威胁她:“你爸被我下了,要睡到明早才能醒,你不准动,不然我就把解药倒了,到时谁都救不了他。”张静吓坏了,信以为真。于是,鲍光炜顺利地了张静的衣服,扑在她身上。但张静始终不予配合,而壮阳药也并未能让鲍光炜一下子开窍,他只得趴在张静身上一次又一次地尝试……

案发后,据鲍光炜交待:“我一共尝试了6次,每次间隔大约20分钟左右,每次她都是紧紧夹住双腿,我都没能成功……”

中途,张静似乎听见父亲用微弱、神志不清的声音迷迷糊糊喊她的名字,她一下子急了:“我爸怎么了?你到底给我爸喝了什么?”“没事的,他这阵药性发作在说梦话呢。放心,只要你好好配合我,你爸爸不会有事的。”

凌晨4点半左右,张静突然听到楼下的父亲发出了呼呼直喘气的声响,她哭了起来:“你到底把我爸爸怎样了?我告诉你,如果我爸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想活了……”张静泣不成声,终于让走火入魔的鲍光炜渐渐恢复了一点理智:“我是太爱你了,我今天就是想和你生米煮成熟饭,所以,我还在你们的稀饭里下了……快点快点,现在打120还来得及,过会儿你爸就没救了!”

张静一听,飞快地穿好衣服,一路哭着下楼要去看父亲。鲍光炜拦住张静,不让她看,说怕把她吓坏。张静情知不妙,拉开灯,立即惨叫一声,哭倒在地:只见张良友大睁着双眼,满头鲜血地卧在床上,满脸青紫,右额头鲜血淋淋,已经丧失了意识,只能听见呼呼喘粗气的声音。一旁的鲍光炜这才承认:“我没给你爸下……我用斧头打了他几下,只想把他打昏睡一小会儿,可没想到会把他打得这样重啊!张静,你一定要原谅我!”

张静哭得死去活来:“你一定要把我爸爸救活,不然我不会原谅你!”鲍光炜半天才拨通了120,可120说离得太远,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让他们先把人送到当地乡镇卫生院急救。鲍光炜又拨通110报警,然后,背着张良友跑向镇上的医院。一路上,张静跟在后面,哭着叫“爸爸”,可张良友早就人事不省了。半路上,两人遇到接警后赶过来的警车,民警立即将张静父亲送到镇医院抢救……当天清晨6点,张良友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2012年6月20日,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鲍光炜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以罪,判处鲍光炜有期徒刑四年,最终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赔偿被害人死亡所产生的各种费用。

专家点评

看到这个案例,真让人心痛。不仅为张静、为她爸爸,也为鲍光炜,前两者不用说,都是善良敦厚的人,即便是鲍光炜,本质上也并非十恶不赦的坏蛋。虽然他是加害者,但他的结局同样也是悲剧。

这场悲剧的酿成有几方面的因素。

一、年轻人,尤其是男孩子的爱(当然是不成熟的)、性、征服、占有的欲望和冲动,在心理上并没有什么不健康,正如张良友所说,毛孩子恋爱时做点出格之举很正常。但所有人包括鲍光炜自己对这股冲动能量的力度和破坏性都估计不足,也控制不了,以至一方走火入魔干出极端偏激的事情,另一方疏于防范给予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