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十篇

时间:2023-04-04 15:32:35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篇1

1、天门中断楚江开下一句是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天门山被浩荡的楚江从中继开,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去,并在此回旋、澎拜。

2、这两句诗源于李白《望天门山》,全诗如下: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此诗是在公元725年(即:开元十三年),作者李白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该诗描写了诗人行舟江中,逆流而上,远眺天门山的情形。

(来源:文章屋网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篇2

2、原文:

《望天门山》唐代: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篇3

读《布莱尔回忆录》和《望天门山》心得体会

布莱尔开始想,做了违反宪法的事了。意图击败保守党人,而且赢漂亮;可是,如果我们把他们彻底挤出去,会怎样?幸运的是,不久之后,他们的票数开始增加。同学夸张了~阿拉斯泰尔……几乎就是另一个我。在电影《女王》占了很多篇幅,似乎是挺有魅力的人物~向来对这种幕僚人物感兴趣,泰德·索伦森的《总幕僚》,电影《惊爆十三天》都不错,觐见女王时的紧张~吻手礼~ 《女王》里片段把拘谨、尴尬的微妙气氛表现的很生动又去~ 当事人不完全认同外界传闻,可还是挺勇于自嘲的~看布莱尔怎么说吻手礼:我一时慌乱起来,。就在这时,门开了,我被领了进去,很不幸地被一块地毯轻轻绊了一下,我的嘴结结实实的落在女王的手上,说什么拂过呢,我差点把他们吞了下去。政治领袖当众做运动,永远是一个巨大风险,没有人会期望你会玩的非常出色,可是你也不能表现得形同废物。……如果想把自己塑造成彻头彻尾的白痴,这真是非常容易的法子。如果女王去世,我不能容忍各自为政的党派政治,它会夸大分歧,导致充满仇恨的纠纷以及毫无理智的偏见。

《旅程》结束了,作为新工党的提倡人,作为一个首相,怎么评价他,那是英国人的事。作为相当长时间内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领袖,任内参与了四次战争,对此怎么评价,恐怕还未有定论。不过作为一个畅销书作者,布莱尔绝对让人满意了,起码在这本书内他是个很有趣的人,并饶有兴致的讲了很多很好玩的事儿,不管你是否同意他,在此时此刻的中国,也许我们会羡慕有的国家的政治可以如此生动。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把浑阔茫远的水势,写足了,写活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两句写诗人远眺天门山夹江对峙,江水穿过天门山,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第一句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放眼望去,绵亘在楚地的梁山和博望山仿佛是被奔腾浩荡的江水冲开门,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门户,澎湃的江水从中涌了过来。第二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流经上游千山万壑,冲出三峡的长江水,由西向东缓缓流来。江水流至天门山时受阻,冲开天门山形成湍急的旋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的形势。楚地广阔的江面,被绵亘的天门山阻断,受阻的江水咆哮着犹如一把利剑,将巍峨的天门山劈做两半,江水奔泻而过。天门山夹江耸立,故说它们是“相对出”。“出”在这里是耸出的意思。最后一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穿过天门山的滔滔江水,奔流东去浩渺无际,从红日冉冉升起的天边,一条帆船朝天门山驰来。“日边来”,极言船来处之高远。写江水的绵远不直接点出水,而是写水上的船,让人们从“日边来”中去想象江水的渺远。纵目远眺,天空无物。楚江碧水,烟波浩渺,孤帆红日,江山如画。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是那么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这首诗和王之焕的《登鹳鹊楼》,一首是写黄河,一首是写长江,山川形势各有特点,而作品中的意境也不尽相同,但作为盛唐时期抒情诗歌的代表作,两者的共同处是,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充满了蓬勃的朝气和积极向上的力量。李白为唐人七绝之冠,最善于在有限的篇幅里创造。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篇4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9、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10、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1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1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

1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1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17、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1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19、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5、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6、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7、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9、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3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3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3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3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3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8、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3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4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4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逋之任蜀州》

44、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4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4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8、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沙》

49、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5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5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5、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56、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57、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9、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60、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6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6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66、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6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6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7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71、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7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7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74、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75、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76、蒌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扛晚景〉》

7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79、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80、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8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8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8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8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85、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前赤壁赋》

8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8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9、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9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篇5

2.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篇6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螟》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河》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唐/杜牧《山行》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篇7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烟湿雨蛟绡软,漠漠小山眉黛浅。

绿水波平花烂漫。照影红妆,步转垂杨岸。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篇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9、《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0、《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1、《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2、《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3、《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14、《口号》(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

食出野田美。

酒临远水倾。

东流若未尽。

应见别离情。

15、《别东林寺僧 》

东林送客处。

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

何烦过虎溪。

16、《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17、《夜吴歌·秋歌》

唐 ·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8、《客中行 / 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9、《从军行·其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20、《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篇9

??年轻时候的我,曾经到过很多名山大川。遥想当年,登峨嵋闯武当;上黄山临东岳;观嵩山看南岳;饱览了天下第一楼太湖第二泉,游遍了西湖东湖滇池直至鄱阳湖洞庭湖等湖光山色……旖旎的风光曾引起我无数次的惊羡、赞叹与美丽的暇思。我也曾参观过许多著名的都市名城。曾经漫步在北京长安街上海城隍庙;看游人如织的外滩美景与埔东的金融街;也曾经数次到南京登巍巍中山陵、品味灯影浆声里的秦淮河与夫子庙的金陵气质;曾经徜徉在重庆嘉陵江畔观夕阳余辉,到昆明石林西安华清池看大自然奇观,也曾经多次赴成都参观杜甫草堂、乐山大佛、在三苏祠前感受古往今来文人骚客的心境。然而静下心来比较,还是我的家乡宜昌最好。??

??三峡宜昌是古代巴楚诸国衔接地段。这里,依依青山碧水青青,天然造成钟灵毓秀,充满了大自然的灵气,引得无数文人骚客纷至沓来。悠久灿烂的巴楚文化与得天独厚的特殊地理环境,吸引着古往今来的文化名人,为之流连往返千般动情,继之以挥毫题咏。唐代李白乘着木船,吟着“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从这里豪放地高歌而去。元慎、白居易、白行简等三人结伴而来,在古彝陵的三游洞留恋忘返,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宋朝的苏东坡、欧阳修等三人慕名而来,也留诗题壁。极一时之盛,从此迁客骚人行踪不断,留下诗赋百余篇。悠悠500年间,陈子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渊、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40多位著名诗人词家都在宜昌留下游踪与脍炙人口的诗篇。三峡宜昌的壮丽山川,在骚人墨客的生花妙笔之下,被描绘得更加绚丽多姿。四百里三峡画廊,在宜昌境内占了一半。正是:“峨嵋巫峡紫云凝,一路奇峰露石棱。此地江山连蜀楚,天钟神秀在西陵。”宋代的诗人赵忭更是把西陵峡口的景色描写的十分诱人:“峡江初过三游洞,天气清调二月风。樵户人家随处见,仙源云路有时通。峰峦压岸东西碧,桃李临波上下红。险峙恶滩知几许,晚来停绰问渔翁。”西陵峡口的三游洞,真真是洞奇景美。这里穹穹厦屋宽,滴乳成微泓。欧阳修留有佳句:“隔谷闻溪声,寻溪度横岭。清流涵白石,静见千峰影。岩花无时歇,翠柏郁何整。安能恋潺溪,俯仰弄云景。”宜昌地区的秭归县,是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我们每年的端午节,都要划龙船吃棕子,端午节就是为纪念屈原所设的节日。诗人陆游来到这里,写了《楚城》一诗:“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惟有滩声似旧时。”宜昌下属的兴山县,清山碧水出美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故乡。杜甫来到这里,专门写了《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褚和黄昏。画图省识东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清代诗人王正雯也有诗赞颂昭君:“香溪清水碧天涯,照见云环日浣纱。溪上泉声和佩响,教侬怎不忆琵琶。”宜昌自古以来还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彝陵运筹帷幄,火烧连营七百里……??

??在宜昌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有贯穿东西绵延数百里的西陵峡长廊,世之瑰玮奇观。真真是江山如画,风光秀丽。名山秀峰,美不胜收。三峡最险处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空岭峡十分险峻;这里孕育出的巴楚风情、田园风光,更是令人心往神驰。长江山崖边的掉脚楼、秭归端午节的龙舟赛、女人的花围腰和极富巴楚神韵的山歌,更是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一曲“山路十八弯”唱遍了大江南北。这里曾经诞生过春秋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他的《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作品流传至今。宜昌是我国著名的橘乡。屈原曾赋《橘颂》赞美橘的高洁:“后皇嘉树,橘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这其实也是诗人自己人格象征,印证了“惟楚有才”的佳话。宜昌也是茶的故乡。陆羽 《茶经》中记载:“山南,以峡洲上。”所以欧阳修也有诗吟:“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洲。紫箦青林长蔽日,绿丛红橘最宜秋。”当代著名诗人郭沫若来到这里,也情不自禁地赋诗:“姊归胜迹溯源长,峡到西陵气混茫,屈子衣冠犹有诼,明妃脂粉尚留香。”诗人陆游既爱峡中茶,也爱峡中水。他的《试茶》、《夜汲井水煎茶》诸诗,都有生动的描述:“汲取满瓶牛乳白,分流触石佩声长。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清代高僧金田也有诗赞:“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种馨香满目薰。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宜昌还是著名的昭君出塞的所在地。西汉时期,绝代佳人王昭君自愿远嫁匈奴首领,担当起民族和睦的使者,凄美的故事流传于今。这里还八百里画廊清江,素有“中武当”之称的天柱山凤峦叠秀,高峡平湖、有林木参天的武落钟离山、神奇万端的方山石林、神农架风景区、还有松涛长啸的林海,猿声不断的柴埠溪、后河几大风景区。引来无数游人到此一游,观光探险。……

??岁月的江水流淌到20世纪末,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开始在宜昌三斗坪所建。如今我走在祖国的任何地方,只要说到三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现在,随着三峡工程的修建与竣工,宜昌的名气不断提高,无论我是旅游或是外出开会,只要说起三峡工程所在地在宜昌,大家都赞口不绝,羡慕我生活在一个山清水秀的的好地方。我的虚荣心和荣誉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今年的五一节之际,宜昌正是阳光明媚春光灿烂,在这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很多单位组织员工到三亚去九寨沟或者进西双版纳。我们学校却组织全体教师来到宜昌江南的磨基山下踏青。在菁菁草地上席地而坐,品尝久违的农家饭;在美丽的长江边畔,手拘一捧碧水洗洗脸,亲近可爱的大自然;在阵阵晨雾中登上宜昌城区的最高峰----磨基山之巅,看一江碧水在山脚下蜿蜒东去。放眼望去,城西的葛洲大坝和西陵长江大桥像两条绚丽多姿的飘带装饰着宜昌城,极目远眺,城东的彝陵长江大桥和江对岸正在长高长大的古城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的心底涌出太多的感慨和太复杂的情愫。儿时的我,曾经时常登临的磨基山顶,现在已竖起高高的电视塔。我用眼光粗略地丈量了一下它的高度,由于它依山而建尽得地势之利,应该说比著名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还要高!在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豪华的大都市,哪里能看到如此青山相依绿水相伴的城市???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篇10

有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它“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鉴赏古代诗歌需要了解这些事物特有的文化内涵。下面将古典诗词中常见典故和意象整理如下:

1.柳树以折柳表惜别。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2.蝉以蝉寓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3.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也作冰心,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5.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6.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7.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8.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9.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10.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11.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

12.鸿雁 《汉书・苏武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13.鸿鹄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4.青鸟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中主李王景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15.问鼎《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16.逐鹿《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17.杜康《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8.献芹《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19.精卫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20.击楫中流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即东晋大将祖逖率部渡江,当船行到江中时,他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决不生还。后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宋人赵善括《满江红・辛卯生日》:“颖脱难藏冲斗剑,誓清行击中流楫。”又称“中流誓”,如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21.洗耳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汉・蔡邕),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

22.烂柯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3.青眼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杜甫《短歌行》:“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24.高山流水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雅。明唐寅《世情歌》:“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

25.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不平凡的来历铸就了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26.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典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或《晋书・张翰传》)。“(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菰菜羹:菰菜、莼羹。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例如,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

27.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淼,音信全无。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

28.庄周梦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29.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孟郊《感怀》(之五):“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30.碧血/化碧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顾炎武《赠朱监纪四辅》:“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七日围。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语出《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朱敦儒《木兰花慢》:“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