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碳翁十篇

时间:2023-03-29 14:28:53

卖碳翁篇1

“碳交易”是个遥不可及的商业概念吗?不,它已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财富载体。

要把握其中的商机,我们不仅要理解它,更要学会碳排放管理。为此,本刊特编发了这组主题稿件。

2008年春节,深圳市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元旗过得分外舒畅。

两年前,该公司运作的一个将垃圾发电项目(梅州市的龙丰项目)情况喜人。2007年,公司开始大扩展,业务遍布全国各地。年前从兴业银行贷来了750万元,马上可以投入贷款项目建设,不仅如此,这次的合作模式,将给自己拓展业务带来极大便利。

“碳排放权”带来的商机

这个“便利”或许应该追溯到2004年。当时,公司引进加拿大的战略合作者,重组公司业务。余元旗带着合伙人下到项目去参观,走到梅州,合伙人一看到龙丰项目,兴奋得仿佛眼前的不是垃圾场,而是一座大金矿!

余元旗大惑不解之际,合伙人介绍了一个“新财路”。

龙丰项目进行的是垃圾综合治理:首先填埋垃圾,然后把产生的沼气回收利用发电。这么一个流程,处理了垃圾,节约了用于发电的传统能源,还减少了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表面看来,整个项目并无特色,但一结合“清洁发展机制”(CDM)就有了重大意义!所谓清洁发展机制,源自《京都议定书》:为了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发达国家要把“碳排放量”控制在限定额度内,而发展中国家暂时不受限制。发达国家一看那排碳额度,太少啦!怎么办?有个解决办法――从发展中国家买!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减排义务,所以他们实现减排后,就可以把减排的量卖给“超重”的发达国家。

而这个垃圾发电项目,不但可以获得发电收入,还能将减少的“碳排放量”出售给国外买家,可谓是一举两得。余元旗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可以试试。正巧合伙人以前也操作过类似的案子,两人商定过后兵分几路准备。

获得项目的专项审核及认证

首先,余元旗带着人马找到梅州市环卫局,意图一表,得到环卫局欢迎。双方花了几个月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然后,把项目报到国家发改委,申请注册成CDM项目。

一年后,项目得到批准。

在马不停蹄走国内报批流程的同时,公司也在寻找至关重要的国外买家。经历了4个月谈判,终于谈成奥地利一个买家。

谈完不算,之后有一个非常核心的环节:第三方机构的减排认证。

第三方机构的减排认证大致的核算依据为:在产生同等电量的前提下,使用垃圾产生的沼气发电,比使用传统能源发电,所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如说,同样发100度电,如果用烧煤方式发电的话,要排放100立方二氧化碳;而用垃圾产生的沼气发电,则只要排放10立方二氧化碳。那么节省的90立方二氧化碳“排放权”,就可以出售给国外买家。

项目申请、减排认证等一切工作,余元旗都小心翼翼部署着,因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尤其在第三方机构的排量指标认证上,更是不敢马虎。通过了,奥地利买方付钱;通不过,公司一分钱都拿不到。

紧张的气氛终于在2006年得到舒缓,项目通过第三方的减排认证,余元旗成功从奥地利买方收到首笔交易款项。这个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该项目也成功地成为了国内第一个垃圾填埋综合治理CDM项目。

业务的迅速扩张引发资金瓶颈

2006年龙丰项目大获成功让余元旗的公司人气大热,梅州市其余几个县的垃圾综合治理也交到了他们手上。业务那么好,余元旗当然高兴,一个问题却摆到眼前――开发资金怎么解决?龙丰项目的资金是自己筹来的,而余元旗的公司资产不大,按照当下的业务发展速度,资金解决需要一劳永逸。从哪儿来?银行贷款当然是个渠道,可是银行一般要求有抵押物,自己公司规模小,想贷那么多钱银行会肯么?如果银行不明白公司的业务怕贷又怎么办?项目一个个接着上,银行批贷款批得过来吗?一个个问题让余元旗对从银行贷款驻足不前。

正在余元旗为后续资金发愁时,兴业银行推出的一个特别贷款产品闯入他的视野――能效贷款。仔细一看,居然是针对节能减排的项目提供融资,中小企业通过抵押项目未来收益权就能方便地融到资金,而且根据项目情况灵活出贷,还款灵活,政府还贴息。

余元旗立即着手贷款的申请。

与银行的“能效贷款”一拍即合

余元旗带着相关资料联系到银行,说明自己的情况:

1.中小企业。要贷一笔款投资建设梅州二期项目,也就是用于梅州其他几县的垃圾填埋、沼气回收和发电利用。项目既处理了垃圾,回收了沼气发电,还治理垃圾污水,同时能给地方政府创收,既环保又有经济效益,符合能效贷款的目标。

2.前期龙丰项目运作十分成功。这个CDM项目属国内首次,国外买家购买的“碳排放权”真金白银到了自己的手上,这个收入具有相当的说服力。

3.陆续开发的项目遍布全国,潜在市场巨大。虽然公司目前规模不大,可是增长空间不可限量,换句话说,企业具备相当强的盈利能力,未来现金流源源不断。

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公司发现余元旗的这个项目挺不错,于是跟他签订了“碳排放权”购买意向书。这意味着什么?余元旗在龙丰项目上花了4个月时间找国外买家,现在贷款的同时解决了碳排放权的出售问题,有了一笔预期收入。

不仅如此,国际金融公司还给项目提供技术支持,提高项目整体经济效益,整个收益就上去了。银行考虑到这几点,对收回贷款更有把握。终于,余元旗的公司如愿以偿地从银行贷了750万元,期限3年。

相关链接:

“减排”使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日益红火

为了平衡各国利益,鼓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减排机制”:给每个发达国家确定一个“排放额度”,允许那些额度不够用的国家向额度富裕或者没有限制的国家购买“排放指标”。自此,人们可以像买卖股票一样,在交易所里进行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中国的排放权也成为了西方公司追逐的目标。据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报道,联合国还有意在北京也开设一所“碳交易中心”。

根据《京都议定书》的安排,2010年,欧美国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平均减少5.2%,而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则没有限制。《京都议定书》安排了清洁发展机制(CDM):如果欧美投资了中印等国的环保项目,使该项目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投资前有所减少,这些减少的排放量将被看作“投资回报”,可以拿来抵消该公司在欧美多排放的二氧化碳,甚至还可以卖给排放额度不够用的其他欧美公司。

在国家发改委核定的279个CDM项目中,已有37个项目获得世界认证,可以正式向国际市场销售经核实的控排额度。四川川威集团进行高炉煤气发电的技术改造后,每年可以回收废气14.7万吨,并将这个额度卖给了荷兰一家公司。柳州化工公司正与日本三菱计划合作进行技术改造,预计每年能减少9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给企业带来900万美元的收益。目前,我国控排最大的企业一年可以减排144万吨二氧化碳。

美国有3亿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5%,但美国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4%。中国人口约占全世界的20%,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仅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3%。中国人均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美国的1/8,是日本、欧盟的1/4。可以说,造成气候变暖的二氧化碳,主要是西方在上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排放的。

根据《京都议定书》安排,欧美等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的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分别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要减排8%、美国7%、日本6%、加拿大6%、东欧各国是5%~8%。前一阵召开的欧盟春季首脑会议,更是雄心勃勃地要把减排指标提高20%。

世界银行发表的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前9个月,欧盟成交了7.6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而2005年全年的交易量仅为3.24亿吨。按照24美元的加权平均成交价格计算,欧盟配额的市场价值达到189亿美元,比上年翻了一番还多。而同期在美国芝加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和英国,排放交易也都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除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为减排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同一时期,发展中国家贡献的减排额约为2.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全球碳市场总成交量的21%。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交易中,中国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

卖碳翁篇2

随着2012年的日益逼近,《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即将结束,国际上却一直未有任何关于气候框架谈判的利好消息传出,全球碳市场前景很不明朗。就在欧美各国一些多年从事CDM交易的国际机构开始考虑暂停新项目的同时,在中国,“卖碳翁”一词成为了近日媒体报道中的流行语,受到企业主的争相追捧。此时,人们急需知道,围绕碳交易,我们正面临怎样的处境。

额外性

近期,中国CDM市场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中国反击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EB)拒绝10个风电CDM项目注册一事未果之际,7月底EB第55次会议再次否决了中国20个CDM项目,其中包括11个风电项目和9个水电项目。否决的理由依然是由电价引发的额外性质疑。

什么是额外性?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气候变化客户与信息部经理、CDM审核员独威这样解释,如果一个项目是常规性的发展项目,比如政府或企业本来就打算上马的一个项目,无论在财务上、技术上等等都有条件和能力开展的项目,这样就不能申请CDM的支持。必须是在以上条件或者其他方面存在困难或者障碍而无法独立开展的项目才可以申请。因为企业可以独立进行的项目所产生的减排量不属于额外的,也就不具备“额外性”,而通过CDM的支持克服障碍使本来无法实施的项目得以实施,这样产生的减排量才是额外的。

其实,早在2009年年初,EB就对中国的风力发电项目提出过质疑:有关项目的财务可行性是否依赖于碳融资?中国政府是否故意保持低补贴以确保项目具有CDM资格?EB因额外性否决中国项目,对我国CDM项目开发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使得原本被视为优质项目源的风电、水电项目成为了投资者眼中的“异类”。

对此,业内人士颇感无奈。独威称,“虽然这种观点存在一定的主观偏见,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对风电或水电电价问题的管理上目前还是比较混乱的,还没有形成全国或者全省的一个统一价格。”

同时,只要以额外性作为标准,就难以脱胎于国内的减排政策,也因而难逃争议。当政府开始大规模的补贴或是政策要求执行某类减排项目时,要不就是因为政策强制要求过不了额外性这一关,要不就是补贴足够运行过不了财务分析这一关。所以,额外性的厘定仍然是个挑战。

定价权

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具潜力的碳减排市场和最大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供应方,在交易过程中,企业的议价能力较差,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直接表现为交易价格远远低于国际市场平均价格。

“这很正常。”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段茂盛分析称,“中国碳市场是一级市场,相当于期货市场;欧洲碳市场是二级市场,相当于现货市场。一方面期货的实物交割存在一定风险,另一方面,期货转换为现货也存在一定成本,必然造成两个市场的价格差。”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业界不断呼吁,形成和完善国内碳交易市场,争夺碳交易市场定价权和话语权。但是,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却认为,从现在全国的条件来看,2020年以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碳交易的条件并不成熟,不会出现真正的国内买家,也就无法形成实际意义上的碳交易市场。

“中国要争夺碳交易的定价权其实很简单,作为卖家,要做的就是‘少卖’,只有不卖的时候,卖家才能提高价格。中方作为卖家,搞得越多,定价权越没有。”周大地称。

潜力巨大

短短几年时间,中国企业对待碳交易的态度就由“吃螃蟹”转变为了“尽力争取”,表明碳交易巨大开发潜力和投资机遇的吸引力难以抗拒。

据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而截至2012年,我国预期每年将会产生超过1.84亿的减排额度,占到全球实际每年减排额度的近60%,远超过了其他发展中国家。

提及碳交易市场的潜力究竟有多大,周大地虽未对上述数据发表任何评论,但是却对“2012年碳交易市场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的说法表示了怀疑。“这两个市场不具有可比性,从交易量来讲,石油市场只存在一个一个月期货和三个月期货的问题,绝大多数属于现货交易,真正买空卖空的成分有限。但是现在说CDM的成交量达到多高水平,大多数为纸面文章,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笔真正交割的东西,其中有炒作的成分,真正实物量和价值量非常有限。”

周大地指出,少数企业在卖碳中获取了一些资金,这对企业经营是好事。但从全国来讲,中国不可能靠卖碳发财,这些收入远远不能解决我国节能减排所需的费用,人们应该很清楚地认识到,靠卖减排量得到的实质性好处是非常有限的。

“现在有些地方对CDM炒得太热,但实际上交易到底在买卖什么,什么条件下才会有这种商品的出现,谁是真正买主,很多人是不清楚的。所以提起这个问题,只能是泼冷水。”

后京都时代

7月份美国气候变化法案未获国会通过,8月初联合国本年度的第三次气候变化谈判无果而终,全球碳减排市场前景很不明朗。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锋称,“现在再谈碳交易、CDM项目,意义不大,距离《京都议定书》到期仅两年多时间,按照现在CDM项目的注册效率,准备项目都来不及。一切都还要看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结果,但是如今不确定因素太多,根本无法准确预测。”

卖碳翁篇3

《鄂商》:当前国际上通用的碳减排机制有哪些?

陶良虎:现在减排有三大机制,即排放指标进行交易,但是减排有一个成本问题,减排越多成本越高。

第一大机制就是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比如说发达国家,以你的技术、资金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也就是用技术和资金来换取减排量,这种机制包括三个个方面:一是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支持进行减排。第二是强制性减排国家对自愿减排国家可以通过项目来进行交易。第三个方面就是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减排量的交易,即指标交易。但是这种交易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不能使用。《京都议定书》主要就是通过这三种方式实现碳减排。

目前四川省,上海市分别提出了要建立成都碳交所和上海碳交所。武汉市是第一个提出,去年年底我们就提出报告指出:“目前全国尚未成立碳交所,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权先行先试,产权争先,设立全国首家碳交所。”

在碳交易方面,中国政府是比较积极的,通过市场来实现碳减排,从去年年底全国各个省都在纷纷行动。

《鄂商》:武汉设立全国首家碳交所条件成熟吗?

陶良虎:应该是成熟的。

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已经确定了武汉是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武汉市作为区域性的金融市场,是中部地区最大的金融中心。作为中国中西部的经济枢纽,武汉搞碳交易的话已经具备了金融市场,因为碳交易所交易的是金融产品,指标就是金融产品,碳交所买卖的就是指标。在金融方面目前我们有两个平台:湖北资源环境交易所,CDM中心。武汉的碳交所的设立主要就是依托这两个平台。也就说在金融市场方面和条件方面都具备了。

武汉碳交所的目标是成为全国性的碳交所,甚至是亚太地区的碳交所,甚至成为全球性碳交所之一,这样今后在碳交易方面才能有说话权。

第二,湖北的产业结构、新能源的开发水平和技术水平条件也具备。湖北低碳产业发展的还不错,低碳林业,比如说碳汇林业,因为湖北省森林覆盖率比较大,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吸收的二氧化碳可以测算,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指标在碳交所也可以卖间接性减排。还可以发展低碳农业。今后通过森林还可以发展森林旅游业、森林农业、碳汇林业,一举多得。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湖北拥有战略上的巨大政策优势,中部崛起战略就是产业发展,要在中部地区发展三大产业一个枢纽:能源原材料基地、工业基地、粮食生产加工基地、中国交通运输枢纽。这是中部崛起国家的意见和定位。其中就谈到能源原材料工业,主要是新能源开发。我们有中央各部门的支持,同时我们也通过了招商引资来吸引外资,投资到新的产业里面。

《鄂商》:武汉碳交所如果获批设立,将如何打造这个碳金融中心?

陶良虎:武汉设立碳交所,主要是瞄准的是2020年这个目标。据专家预测,部分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到2020年估计也会成为强制性减排国家。中国又是碳交易最大的供给者,如果武汉碳交所现在设立,到2020年武汉碳交易所就可能成为全国性的甚至世界区域性的碳交易所,而且已经非常成熟了,这样我们就为我们国家争得了发言权。这个过程计划为十年,分为四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现在到2011年底,用两年的时间在武汉城市圈内进行碳交易试行系统,在这九个城市进行碳交易试行。比如省政府规定这九个城市必须每年减排总量,这样各个地市州之间就可以进行交易多少,把这个减排的指标分解到各个地市州,这样各个地市州就可以进行交易。企业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易。

第二步,从现在到2012年底,用三年的时间以全省区域为实施范围,依托光谷产权交易所和CDM中心为运行平台,搭建湖北省碳交易系统。

第三步,从现在到2015年底,用五年的时间,以湖北为碳金融核心区,依托中国六省,密切省际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出资组建“武汉碳交易所”,形成一个功能健全、机制完善和体系统一的中部区域性碳金融交易市场。

第四步,从现在到2020年底,用十年的时间,在发展壮大“武汉碳交易所”的基础上,树立名牌意识,在“碳技术”和“碳汇”金融产品上出精品,全方位参与全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竞争,打造“武汉碳金融”名牌,使得“武汉碳交所”和“武汉碳金融”成为全国碳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和无法替换的核心成员,成为全国碳金融中心之一。

《鄂商》:“武汉碳交所”的进展情况如何?

陶良虎: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工作方案,正在筹备研究,发改委还没有批下来。

到2020年,我国加入到强制减排国家行列后我们用我们自己的交易所,可能到时候碳交易所成立的不止湖北一家,比如现在四川、上海等地也在提议建碳交所,但是我们希望能够赶上头班车,成为第一个。

《鄂商》:武汉设立碳交易所目前是否面临着一些困难?和北京、上海等地相比有何不足?

陶良虎:交易所目前面临的困难主要是现在很多省市也都在向国家提出成立碳交易所,我们的不足主要体现在金融市场的发育相比较而言比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差一点,而交易所必须要依托金融市场,因为碳交易所交易的都是金融产品,但是我个人认为我们还是具备条件的,只是发育程度相对而言差一点。如果光谷金融中心,汉口金融中心打造起来,形成获利,从金融平台上还是足以支撑碳交易所的发展的。另一方面就是人才培养,需要懂得交易规则的人才,需要积极培养市场主体。

《鄂商》:武汉碳交所对湖北乃至全国产生何种影响?

陶良虎:武汉碳交所要打造起来以后可以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到武汉来聚集,武汉城市圈的建立有一个条件,就是资源比较富集,整个城市圈,武汉市的资源吸附力比较强,通过成立碳交所可以吸附很多资源,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各类资源向武汉聚集,有力提升打造武汉的城市竞争力,也是打造中部崛起中央战略的一个有效途径。碳交所的每一笔交易都是有收益的,这样可以提高武汉的区域竞争力,对国家的税收也是一笔很大的贡献,可以引导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低碳产业的发展,也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鄂商》:您认为什么是碳交所成立之后最重要的事情?

陶良虎:碳交所成立之后最重要的是成为资金的融通中心、碳金融的创新中心、碳资源服务中心。如果发展成熟的交易所完善后使某一个地区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经济贸易中心资金融通中心、风险规避中心、投资保险清算中心、信息集散中心以及碳资产的定价中心。

卖碳翁篇4

许爱东原来又非常严重的风湿病,她朋友送给她竹碳床垫和几个碳包,说对她的风湿病有好处。她用了以后真的好了很多,但是中国却没有这么好的东西。于是她想把这些东西引进到国内出售,让中国人也能知道竹碳的作用。即使她的家人极力反对也没动摇她的信心,她相信自己一定会在中国的市场是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是最初几个月销售情况很不理想,但她并没有放弃,还是继续做。她把几百元的商品换成十几元的小商品,过了几天销售额就上去了,并且越来越快。这使她更有信心,开了第二家、第三家……直到现在的上万家的连锁店。

正是由于许爱东的自信,成就了她的事业。也许在她之前也有人用过这个产品,并且也想开一家这样的店,但是他们不相信自己,所以都没有成功。如果每一个人都有像许爱东的这种自信,成功就会出现在每个人的身边。

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前两局失利的情况下,连搬三局,最终以3:2击败了俄罗斯队。就在女排嘴失利的时候,电视机前面的观众失去了信心,但中国女排没有,和没有。她们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到了最后,每一次的暂停,和用微笑面对,他知道中国是最棒的,永远不会输。中国女排真的如他所愿,勇往直前,她们不相信自己战胜不了“敌人”。她们一点点反抗,一点点逼近胜利。

卖碳翁篇5

垃圾分类减量倡议书亲爱的居民朋友们:大家好!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生活垃圾量不断暴增,垃圾处理问题迫在眉睫!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大量的垃圾将严重污染我们的生活环境,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影响我们的子孙后代!

要妥善解决垃圾成灾所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就必须从垃圾的源头分类收集做起,从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那么,作为垃圾分类行动主要参与者的广大村民朋友们应该如何做呢?结合上级要求和我镇实际,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树立垃圾分类的正确思想。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日常生活垃圾中有70%以上可以进入回收再利用。而开展垃圾分类是垃圾回收再利用的必要前提,是减少资源消耗、保护自然生态的有益举措。因此,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势在必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二是掌握垃圾分类的正确方法。

我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分类处理:

1、煤灰、建筑垃圾不得入桶,可以填路。

2、剩菜剩饭、树枝树叶、菜叶、果皮、动物骨架内脏等严禁入桶,可用于喂家禽或倒入堆沤池堆沤培肥。

3、塑料、纸类、易拉罐、酒瓶等放入可回收垃圾桶。

4、废电池、灯管(灯泡)、农药瓶、医疗针管等有毒有害物质请装好袋,放入不可回收垃圾桶,统一交保洁员回收。力争做到“垃圾不落地,垃圾不出村”,搞好垃圾分类工作。

三是投身垃圾分类的正确行动。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垃圾分类人人参与,垃圾分类人人受益!希望广大村民朋友们积极行动起来,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垃圾分类行动中,主动掌握分类知识,持之以恒地对家庭垃圾进行有效分类和准确投放。

亲爱的村民朋友们,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践行垃圾分类,以崭新的面貌和良好的卫生习惯,爱护我们的生活家园,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为建设“生态柏加、智慧花乡”贡献我们的力量!

垃圾分类减量倡议书目前,我市正在开展“三城联创”活动,为营造段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我们倡议:广大社区居民朋友们要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发扬主人翁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到垃圾减量分类处理的行动中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点滴小事做起,从机关、家庭、社区做起,共同打造低碳生活。

一、重复利用、变废为宝

1、在家中将生活垃圾分为有害拉圾、可回收物、餐厨垃圾、其他拉扱四类,并分别放置。

2、有害垃圾投放到小区集中收集点进行统一收集。

3、把废弃物中有回收价值的纸类、望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织物类以及电器类分离出来单独存放,可回收物直接变卖给废品回收企业或放入小区设置的可回收物垃圾桶。

4、在家中厨房放置餐厨垃圾桶,将家庭产生的餐厨垃圾装袋打包,然后将其放入小区设置的指定垃圾桶。

5、除以上之外家庭产生的垃圾应归为其他垃圾,并采用单独的垃极桶存放,然后将其放入小区设置的不可回收拉圾桶。

二、垃圾減量,减少污染

1、在工作中:纸张双面书写、双面打印;尽量运用互联网、局域网进行电子无纸化办公;尽量使用可再生办公用品,少使用一次性纸杯。

2、在外就餐:要适量点,合理搭配:剩菜要打包带走,减少浪费;使用可重复使用的餐具,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品和纸巾等;食用自助餐时要按需自取,避免食物浪费。

3、外出旅行:自带可重复使用的杯子、洗漱用品;旅行过程中应将各类垃圾分类收集和投放,不要随手丢弃。

4、把不用的衣服等物品进行变卖、捐赠等,延长其使用寿命。

5、尽量使用可重复使用的耐用品(如充电式电池等),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卖碳翁篇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0036-01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学生进入了课文情景,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卜几个方面入手和努力:

一、开门见山,先入为主,抓住学生开课时的悦动心理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

二、巧设悬念,激感,扣住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的弱点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卜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

三、创设疑问,启迪思维,抓住学生急切想知道问题的欲望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

四、故事吸引,情境感染,利用好学生好奇心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五、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不让学生有偷懒的机会

语文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 入理”这样的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举沈石溪的《斑羚飞渡》为例,课前我们播放斑羚飞渡的幻灯片钩住学生的激情,让学生“入画”,接着加上教师的精彩讲解让学生“入情”,最后教师的讲解加上学生的感悟学生达到了真的“入理”。感受到老斑羚,中年斑羚为了种族生命的延续,那悲壮的坠落深渊的精神是多么的崇高。至此学生为之赞叹不已,教学目标已达成。

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随时关注学生情感变化

把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学《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的惬意心情。这样,学生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至此教学告一段落,随堂或者课后布置一次习作,让学生将自己的亲身感受与大作家老舍、朱自清对冬天,对春天的感受比一比,教师认真指导学生观察,这样学生就能用课文中所学到的方法把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对冬天的感受生动的描写出来。其他大多数描写景物的文章我们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教学。其实,这也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训练,更是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训练。

七、抓住重点,纲举目张,不要放过学生对课文重点的理解

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抓住文中的重点加以点拨、引导,这样,就能使学生一下子领悟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例如我们教学《卖炭翁》时,教师可就“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愿”字,剖析卖炭老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卖炭翁“身上农正单”却希望大气更加的寒冷,原因只有一个――担心碳的价钱低廉。至此就激起了学生对卖炭老人的同情和对官僚的憎恶之情,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八、故留空白,意味深长,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时间

卖碳翁篇7

【关键词】中职化学 低碳理念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4-0197-01

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概念,如果没能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巩固和应用,那它只能属于海市蜃楼,雨后彩虹。所以低碳理念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上,更重要的是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一 在绪论教学中引入低碳意识

在绪论走近化学的教学中,设置以下低碳探究活动:了解温室效应的成因及其影响。设疑:你知道石油、煤炭、天然气三大能源物质的哪些知识,不妨举例说明?石油、煤炭、天然气三大能源物质有什么共同的用途?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消耗大量能源物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球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不断激发起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并最终将其引入到低碳领域。

二 在理论教学中穿插低碳知识

在人类对能源认识和应用的历史中,碳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让学生在历史认识中感悟变化,对建构低碳知识体系,明确低碳意识,确立低碳行为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绪论部分学生了解低碳概念以后,结合教材的内容,在第一章物质结构及变化中引入人类对碳的认识(人类用碳的历史、现状)和低碳的起源这两个知识点。其中,在第一节物质结构中安排让学生了解人类对碳的认识(用碳的历史、现状),试图揭示碳对人类的意义。在第二节氧化还原反应安排低碳的起源,可以让学生从能源结构角度认识低碳的必要性。

这一部分包含的知识要点,一是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就已认识并学会了利用火,这是人类广泛进行化学反应的第一个发现,它标志着化学史的发端,构成了化学发展的基础。二是燃素说。三是碳在地壳中的含量占1%左右,是构成一切生命的基础元素,在人体中属于常量生命元素(质量分数在0.01%以上)。四是碳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质量的1/12为标准相比较而得的数值。结合教材的安排,在教学中将以上四点分别穿插在物质结构教学的不同位置。

在课堂引入设计:从学生自主阅读《卖炭翁》引入火的应用,指出人工取火是人类第一个广泛进行化学反应的发现,它标志着化学史的开端,构成化学发展的基础。在原子结构发现史部分从“端”的观点、朴素的原子论到“四元素”(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物质是由空气、水、泥土和火以不同的比例混合组成的),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期(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元素之一);直到1777年,法国的拉瓦锡发表《燃烧概论》了燃素说;让学生明白碳对人类的意义,并进一步指出这一时期地球上由于植被茂盛,二氧化碳排放较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一直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

在第一部分原子的结构教学中质量数,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这一部分,引入碳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12C质量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在第二部分在元素周期表结构教学中穿插生活中的化学,人体中元素分类,指出碳在人体中属于常量生命元素。在第三部分化学键教学中指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的生成,这一部分必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能源对工业生产有重要意义,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碳素能源大量消耗与枯竭,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对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才被人类广泛认同。这让学生从能源结构角度认识到低碳问题的存在性和必要性。

三 在实验教学中融入低碳理念

低碳理念在化学实验中的渗透就是要求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必须是基于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尽可能从源头上阻止污染,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实现化学实验室的绿色化、无害化处理,实验的废弃物争取达到零排放。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反应原理的选择,能源的综合利用、控制试剂的用量,做好产物和废物的处理等细节。

四 在课外实践中践行低碳理念

低碳理念渗透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要在实践中践行,在活动中让学生自我领悟主动接受。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实现课堂内外在活动中交融是低碳理念内化为低碳行为的重要途径。在学习《知识拓展——营养与膳食平衡》这一节后,要求学生依据每人每天能源需求开展“低碳饮食我先行”活动,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平衡膳食,获得低碳效果。

五 在专业学科中强化低碳行为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最大区别之处在于其有强烈的职业取向,学生对课程的乐受性有鲜明的专业特点。这就决定了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必须与专业相结合,任何一种理念的渗透最终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专业。低碳理念在化工设备专业的换热器结构教学中进行热量的综合利用,在化工工艺教学时将工厂实践转为计算机仿真实训后实践,在化工原理中流体的输送中通过减少弯头,根据工艺选择合适的流体输送设备等也是在实践低碳行为。

六 结束语

将低碳理念与化学知识相互渗透,在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融合,是中职化学教学中低碳理念渗透的重要途径。把低碳理念、行为的养成作为化学教学目标之一,与各部分知识有机融合,使低碳理念有计划、系统地渗透到学生可能接触到的一切与化学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进而增加学生的低碳知识,培养学生的低碳情感,提高学生投身到与低碳理念相关的生活实践中的自觉行为能力,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低碳理念的形成。

参考文献

卖碳翁篇8

关键词:清洁能源 再生资源 技术创新 低碳生活 立法控制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就是矿物燃料的使用,比如煤炭,排放出大量的CO2、甲烷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吸收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具有保温作用,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减缓全球变暖,减少CO刘洋的排放量,是世界各国人民的责任和义务,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担任着重要的责任,低碳发展是势在必行,下面是笔者在低碳视野中的能源分析的策略。

一、改善中国的能源结构——低碳与油气的关系

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的生产方式的变化,人口的增加,消费的繁荣,生活方式的提高,使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臭氧层遭受到了破坏,地球气候变化,各地灾难频发。“温室效应”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是以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为代价的。所以世界推崇低碳绿色发展,符合稳定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方针。

中国碳排放量的主要来源是煤炭,煤炭能源占中国总能源的70%,这种能源结果形成的结果就是碳排放量不合格。工业上的锅炉和生产设备、日常生活中的取暖和做饭等,都需要煤炭来完成。那么减少用煤量不就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了吗?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除了煤炭之外的重要能源就是油气了。但是中国的油气储量严重不足,而且油气是不可再生资源,那我们需要同时做到低碳发展,保护油气资源。

二、开发清洁能源,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油气消耗,降低碳排放量

中国很多地区都面临著长年的电力短缺问题,这促使许多城市不得不在夏季安排停电,以减轻发电站的负荷。油气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大量的开采和使用,不利于子孙后代的使用,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以国家鼓励大量开发新的清洁能源。清洁能源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减少了环境影响。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循环利用的能源,比如利用风力、太阳能、水利发电等,利用沼气作为燃料。因为可再生资源符合低碳环保的宗旨,所以大力倡导开发使用可清洁能源。

可再生能源国际大会2005年在北京召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可再生能源占中国能源总消费的不到10%,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提高至15%。风车群用于发电已在东部沿海地区建立,核电厂也在紧急的筹建使用中。2006年1月1日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国家“十一五”规划把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持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三、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率,提倡节能降耗,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技术创新,大力发展节能设备2的开发使用,节能降耗,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积极措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鼓励开发节能用品,并给予节能补贴。日常生活中的节能设施有节能灯、节能水龙头的开发和使用,节能空调节、冰箱的广泛投产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新型的地热供暖设备、采暖温控设备等,这些节能设备设施的使用,已广泛深入人心。新的节能汽车 1.6L及以下排量节能汽车补贴金额为3000元,补贴节能汽车是一项引导政策,3000元的补贴更多的是象征意义,但这表明了国家鼓励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无论是否有鼓励政策和资金,降低汽车能耗是汽车行业企业今后的立足之本。

四、低碳的生活方式,改变价值观念,引导消费理念,厉行节约,减少油气消耗

低碳环保是全民的责任,我们广大人民也应该响应国家号召,绿色出行。绿色出行1就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出行工具的碳排放,鼓励,不但节约能源,而且锻炼身体。现在各地都在加紧建设地铁和公共交通,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北京给予公交行业补贴,降低了公交费用,乘坐地铁公交是最经济最便捷的出行方式。国家大力投入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减少私家车的出行频率,从而减少了油量的使用。

节能降耗、勤俭持家一直是中华人民的美德,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铺张浪费之风有过之而无不及。有的人说了,花的是我自己的钱,不影响其他人呀。其实这是一种狭隘主义思想,节能不只是节约一笔钱那么简单,是对社会负责,对子孙负责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是大爱,必须提高这种意识,转变消费理念,就是家里有车也可以选择地铁出行。中国首富兼慈善家陈光标先生,捐自行车提倡大家多骑车少开车,从“卖空气”呼吁环保,到“光盘计划”号召节约粮食,陈光标先生践行者一个中国人的职责,我们普通人应该向他学习。

五、立法角度上控制,增加检查力度,保证低碳环保,确保油气安全

相关部门要增加检查力度,依法办事。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低碳经济法制建构方面已经具有相关的经验。如欧盟2006年3月的《欧洲能源战略绿皮书》;英国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我国正在酝酿低碳经济法,已经实行的与低碳先关的其他法规有:《锅炉烟尘排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

笔者所在的城市管理采取了严格的措施,严禁使用燃煤锅炉,工业燃油锅炉改用天然气为燃料,减少了大气污染物排放,净化城市环境。一些和环境相关的企业纷纷采用国际ISO 19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与国际接轨,严格要求企业的行为。

六、结语

低碳发展是世界的趋势和要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煤炭的使用,保证油气安全,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鼓励技术创新,提高环保意识,改变人民的生活方式等,这是一项需长期坚持的任务,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卖碳翁篇9

钱是存银行还是投资

每年定期存下1万元人民币,如此持续40年,不计利息,总计40万;但如果他将每年应存下的钱都投资到实业或产业中,并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回报,40年后,他能积累多少财富?一般人所猜的金额,多在200万元至800万元人民币之间,顶多猜到1000万元。然而正确的答案却是一个令众人惊讶的数字:将近一个亿。一个25岁的上班族,如果依照这种方式投资到65岁退休时,就能成为亿万富翁了。投资理财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最重要的是观念,观念正确就会赢,每一个理财致富的人,只不过养成了一般人不喜欢且无法做到的习惯而已。

钱追钱快过人追钱

台湾有句俗语叫:“人两脚,钱四脚”,意思是钱有4只脚,钱追钱,比人追钱快多了。和信企业集团是台湾排名前5位的大集团,会长辜振甫和台湾信托董事长辜濂松领军。外界总想知道这叔侄俩究竟谁比较有钱,有钱与否其实与心智有很大关系。辜振甫属于慢郎中型,而辜濂松属于急惊风型。辜振甫的长子――台湾人寿总经理辜启允非常了解他们,他说:“钱放进辜振甫的口袋就出不来了,但是放在辜濂松的口袋就会不见了。”因为辜振甫赚的钱都存到银行,而辜濂松赚到的钱都拿出来投资。而结果是;虽然两个年龄相差17岁,但是侄子辜潦松的资产遥遥领先于其叔辜振甫。因此一生能积累多少钱,不是取决于你赚了多少钱,而是你如何理财。致富关键在如何理财,并非开源节流。

生意不熟不做

“生意不熟不做”,巴菲特有一个经营定律:不熟的股票不做,所以买一些传统行业的股票,而不去碰那些高科技股。

谈到对于“吉列刮胡刀”持股的看法,巴菲特说他每晚都能安然入睡,因为隔天早上会有25亿的男性要刮胡子。2000年初,网络股高潮的时候,巴菲特却没有购买。那时大家一致认为他已经落后了,但是现在回头一看,网络泡沫埋葬的是一批疯狂的投机家,巴菲特再一次展现了其稳健的投资大师的风采,成为最大的赢家。

不要放过每一个新奇的意识

新奇想法和意识常常闪现。但绝大多数人只是把它当成一个意识而已,想想就过去了,却不知这些意识中潜藏着巨大的财富。身价达数亿英镑的女富婆安妮塔・罗蒂克做化妆品生意之前,尝试过许多种职业,都失败了。一天,她在与男友聊天时,突然产生了一个神奇的意识:为什么我要像卖杂货和蔬菜那样,用重量或容量的计算方式来卖化妆品呢?为什么我不能卖一小瓶面霜或乳液,这样将化妆品的大部分成本都花在精美的包装上,以此来吸引消费者呢?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她依靠这些想法成了亿万富翁!

当一个好的意识被成功利用后,大脑的兴奋点受到刺激,创意细胞被激活,新奇的想法会连续出现,而且越来越绝妙。

绝不犹豫不决

机遇是怎样浪费的,就是人们已经处于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仍然再犹豫布局。而机遇机遇往往有这样的特点,它是意外突然出现,又会闪电一样稍纵即逝。这要求人们在资料、信息、证据不是很充足,而又来不及做更多搜集、分析的情况下,果断地做出决断。否则,你会追悔莫及。

卡耐基刚开始做生意时,也是经常犹豫不决的。然而,随着经验的增长,他变得越来越果断。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政府核准再修建三条横贯大陆的铁路。与此同时,各州政府也提出了修建数十条铁路的计划。这一切都说明,铁路革命和钢铁时代来临。

为了垄断铁轨和铁桥的生意,卡耐基在欧洲买下了两项专利。他在伦敦钢铁研究所得知,道兹兄弟发明了把钢分布在铣铁表面的方法,卡耐基买下了这项钢铁制造的专利。当时的铁轨制造方法是,先铸造成铣铁,再制成眼下这种铁轨。这种铁轨含有相当多的碳,缺乏弹性,极其容易产生裂纹。而采用了这项专利就可以增加铁轨的纯度,大大地延长了铁轨的使用年限。卡耐基从而垄断了这些生意。

犹豫不决一般产生在初始阶段。许多人就是因为没能迈出这第一步,而丧失大好的时机。当第一步迈出以后,第二步、第三步的决断就好做多了。

信誉是无价之宝

信誉好能招揽生意,牌子硬客户就会主动上门。“签订合同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续,纸上的合同可以撕毁,但签订在心上的合同撕不毁。”

商人都是追求利润的,当一边是丰厚的利润,一边是看不着摸不见的信用时,抉择是痛苦的。只有那些站得高看得远的人才能不被利诱。赢利定律:给予即是获得

在商界,企业对外宣传时总会打出这样的招牌:“用户即是上帝”。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用户是你赚钱的对象,只有把他们侍候好了,他们才能心甘情愿地掏钱让你赚。也就是说,你先要给予他们良好的服务,优质对路的产品,才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

为自己营造良好环境

皮尔・卡丹就是一个善于为自己营造良好环境的高手。与上层人物打交道,使他获得了许多别人得不到的商业机会。他曾十分巧妙地利用前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偕夫人访问法国的难得机会,邀请总书记夫人参观他的收藏品展览会,并赠她一件漂亮的黑色外套,于是,皮尔・卡丹就成了戈尔巴乔夫和夫人在法国举行官方宴会的三位私人宾客之一。这一次机会,为他日后打入俄罗斯市场铺平了道路。

做望远镜不做显微镜

把90%的时间花在处理业务问题上,而解决这些问题只能影响到10%的生产力,这同样是一种管理错误。

卖碳翁篇10

一个名叫鸿池的日本贫民,靠贩卖日用品赚的钱置了几亩田,雇了一个短工。鸿池对短工很苛刻,有一天,忍无可忍的短工和鸿池发生了口角。吵完架,短工越想越生气,把炉灰抛进了主人家的酒坛,然后扬长而去。事后,鸿池却发现酒坛里原本混浊的酒变得十分清澈。

冒泡的糖浆就是后来风靡美国乃至世界的“可口可乐”的最初发明,因为炉灰而由混浊变清澈的酒就是取代浊酒占据了市场、使鸿池成为日本富翁的日本清酒。

潘伯顿和鸿池分别因“可口可乐”和“清酒”这两大发明获得了巨大成功,而那两个实施恶作剧的店员和短工却恐怕永远不会知道,他们才是这两项伟大发明的真正拥有者。

科学史上由偶然发现导致科学技术重大进步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伽瓦尼从仪器导线偶然碰到青蛙腿而使之颤动发现了生物电,揭开了电化学的序幕;维勒在制备氰酸铵时偶然得到了一种白色结晶,并最终证实这种完全由无机物合成的白色晶体就是尿素,动摇了有机物只能由生命体合成的“生命力论”的基础,开辟了有机合成化学的新领域;弗莱明在研究葡萄球菌时发现,意外掉入葡萄球菌培养基的灰尘引入了霉菌,而霉菌对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最终发现了青霉素极强的抗菌作用。此外,酚醛树脂和聚四氟乙烯的合成,橡胶加工中硫化技术的发明等无不是始于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