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古诗十篇

时间:2023-03-18 23:52:03

寒食古诗

寒食古诗篇1

2、寒食古诗原文

《寒食》

作者: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译文

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斜。

寒食古诗篇2

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该说这与此前两天(或一天)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我们的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的《寒食》诗有生动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由于寒食节期间禁止生火做饭,就需准备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备禁火期间食用,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寒食节期间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面粉做成蒸饼,上附红枣并捏成燕子形状的"子推燕";有用梗米及麦芽糖调制成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黄色近似今日点心的环饼;有用糯米与雀麦草汁舂合而成,以枣泥或豆沙为馅料的蒸食--青白团子。此外,鸭蛋、枣糕、杏仁粥、冻猪肉、冻鱼肉,也是寒食节常用的食品。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寒食古诗篇3

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的特色有三个:一是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二是以户外活动(扫墓、踏青等)为主,三是兼有肃穆(或悲伤)(在扫墓祭奠活动中)与欢乐(在踏青等游玩活动中)两种情感氛围。这种特色的形成与其来历密切相关。从起源和形成的角度看,清明节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节日。[1]

(一)、清明节与“清明”节气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冬至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节日,但现在各地大多不再过此节)。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此外,清明时处早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而到处生机勃勃,是春游和郊外娱乐的好时光,所以清明前后自然成为人们乐于到户外、郊野嬉游的的好时光。

虽然我们在本文所谈的清明节主要指节日而不是节气,但是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应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二)、清明节与寒食节

寒食节在农历三月,清明之前一两天。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月为限。汉代确定寒食节为清明前三天。南朝时《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唐宋时期减为清明前一天。从先秦到南北朝,寒食都被当作一个很大的节日。唐朝时它仍然是一个较大的节日,但已开始式微,逐渐为清明节所兼并。

关于寒食节禁火习俗的形成,民间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说它起源于人们对著名忠臣义士介子推的纪念和祭奠。介子推是春秋时期跟随晋公子重尔流亡的一个大臣,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为晋公子充饥。后者做国君(即晋文公)后要封赏介子推。介子推却带老母到绵山隐居,不受封赏。晋文公为逼介子推出山,就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被烧死在山中。晋文公便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介子推的祭日,这一天禁火。《荆楚岁时记》注中说:“介子推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暮春,为不举火,谓之‘禁烟’,犯则雨雹伤田。”实际上禁火之俗早在周代已是惯制,为怀念和祭祀介子推而禁火的说法纯是附会。这种附会在汉生后,传播渐盛,在寒食节的形成和传承过程中影响越来越大。

现在人们解释寒食节禁火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归之于上古以来特定的民间信仰。古人将周天恒星分为二十八宿,东方青龙宫的角、亢二星为“龙星”,在五行中居于木位。先秦时期,古人出于星象迷信和感应巫术,认为春季龙星现于东方,容易引起大火,所以在三月龙星初现之时,应该禁火。禁火之俗周代已有。禁火期间不能生火做饭,须得事先准备好食物。这种不能加热的冷食就是“寒食”。另一种说法用古人生活中的取火惯制来解释,认为寒食禁火源于古人钻木取火和换取新火的制度。上古时期,人们钻木取火,季节不同,所用木材也不同,换季时就要改火。而每次改火都要换取新火。当新火未到之时,须要禁止人们生火。《周礼·秋官·司煊氏》中说:“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就是仲春时节,负责取火的官吏在街上摇着木铎,警告人们禁火。后来在这一时节禁火成为习俗流传下来。

寒食节的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禁火、吃冷食,二是附会性地纪念介子推。当该节日增添了扫墓和游乐的习俗时,说明该节日的属性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也就是在向后来的清明节转化。我们从现存的历史记载和诗文等文字资料中可以大略看到这种转化的过程。

寒食节增加扫墓、游乐活动的准确时间,目前尚未见到明确的记载。但从北宋王溥所撰《唐会要》的记载,可以得知唐朝初年民间在寒食节扫墓并郊游的习俗已经蔚成风气并引起朝廷的注意。唐高宗李治龙朔二年(622年),朝廷了一道诏令,禁止民间“临丧嫁娶”和“送葬之时,共为欢饮”,也禁止寒食节上坟,更不许在悲伤地扫墓之后又欢快地郊游:“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唐会要》卷二三)显然朝廷认为民间这些做法是矛盾、不可思议的行为,是对亡灵、鬼神的不恭,是不严肃的、伤风败俗的。但是,民间习俗并不因朝廷的禁令而衰减,反而越来越兴盛。所以,过了一百多年,到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年(732年),朝廷又颁布敕令,准许寒食上墓行拜扫之礼,并定为常式:

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埽礼。于茔南门外奠祭,撤馔讫,泣辞。食余于他所,不得作乐。仍编入礼典,永为例程。(《唐会要》卷二三)

但同时也规定扫墓之后不得就地饮食作乐“食馀馔任于他处,不得作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唐玄宗又下敕令:“凡庶人之中,情理多阙,寒食上墓便为燕乐者,见任官典不考前资,殿三年,白身人决一顿。”(《唐会要》卷二十三)而在坟前享用祭品本是民间自古以来的习惯,虽有朝廷严令也难以禁除。[2]

从此以后,寒食扫墓之俗更为盛行。后来,因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朝廷又颁布几个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开始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会要》卷八十二)按大历十二年(777年)诏令,唐朝衙门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到贞元六年(790年),假日加到七天。[3]这样官员们可以从容地进行扫墓祭奠之事。由此可见,当时寒食节已经成为唐朝一个很隆重的全国性节日。唐朝王冷然的《寒食篇》中说:“秋贵重阳冬贵蜡,不如寒食在春前。”即寒食节的重要程度超过了重阳节和年终蜡祭。宋代的寒食节也放假七天。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记载:“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间以一百四日禁火,谓之私寒食,又谓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俗有寒食一月节之谚。”

那么,这时的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什么关系呢?如上所述,此时寒食节的习俗主要有三项:禁火、扫墓、郊游。唐宋时期人们所过和所说的“寒食节”其实是现在所说的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混合。寒食与清明只差一天,三日禁火完毕,到清明这一天要换新火,以柳条或榆木乞取新火。这样清明与寒食就连在一起,清明的换新火活动成为寒食活动的一部分。其实,唐宋时期清明前后的一系列活动是连成一片的,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清明节是寒食节的一部分,作为换取新火的一天也被当作重要的日子。因为清明前几天是禁火的,到墓地上烧纸上供也应该是在清明这一天。有些诗文所记载的寒食扫墓烧纸的事其实是在清明之日。在名称上,称“寒食”的居多,如唐梅尧臣诗《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写郊外游春的盛况;有称“清明”的,如杜甫《清明诗》描写唐代大历五年长沙清明节游春的热闹场景:“着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媚,争道朱蹄骄啮膝。”也有并称“寒食清明”的,如白居易《寒食野忘吟》:“乌嘀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有些诗文将二名混称,有的诗题为“清明”,下面的诗句又说成“寒食”;或题为“寒食”,诗句说成“清明”。据《唐会要》,在大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朝廷有敕令:“自今以后,寒食同清明”。晚唐、宋代以后,禁火食冷之俗转衰,到元代此俗大体消亡,“寒食”的名称自然越来越少被人提及,而本来是节气名称的“清版权所有明”突显出来,以之概括这一段节期的人渐多。到明清,“清明”之称多于“寒食”,成取代后者之势。到现代,大多数地方的百姓只知“清明节”,不知道“寒食节”之名了。但还有少数地方有禁火或食冷之俗,如山西、山东的一些地方。

清明节与原本意义的寒食节在习俗内容上共同之处并不显著,二者主要的联系有两点:一是时间相连,二是都有怀念、祭祀前人的情感诉求。这两点联系最终使清明节置代或兼并了寒食节。由寒食节的禁火到清明节的祭奠的置代,是民众在时间邻近的条件下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完成的。

(三)、清明节与上巳节

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开始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从先秦到汉代,上巳节的习俗活动有三种:一是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并到水中洗浴,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的污渍与秽气,称为“祓”或“禊”。二是招魂续魄,在野外或水边招唤亲人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先人认为自己的灵魂也如同万物一样随四季的的变化经历发芽、成长到凋零的过程,故在初春要招魂。三是春嬉,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戏,并自由择偶或交合。

上巳节的早期节俗最重要的内容是祓禊。在上古时期,这种活动就不仅是一种祛邪求祥的巫术仪式,而且更是一种自由快活的春游。《诗经·郑风·溱洧》中描写了水边人群聚集、青年男女交游示爱的场景: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曰:“观乎?”士曰:“既徂。”“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韩诗注》解释说:“今三月桃花水下,以招魂续魄,祓除岁秽。”从以上的描述和解释,我们可以知道,上巳节就是在郊外水边举行辟邪求吉的宗教仪式之后快乐地春游、男女自由交往的节日。这样,上巳节的气氛就有两种:一是肃穆的祓除和招魂,二是欢快的嬉游和交往。虽然祓禊、招魂的仪式很重要,但是人们投入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是快乐的春游和交往。

魏晋以后,水中沐浴、招魂续魄之俗逐渐消失,临水祓除转为临水酒会。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杯曲水之饮。”这段文字里的上巳节习俗主要是一种水边交游、宴饮的活动。唐朝时,三月三仍然是一个全国性的重要节日。每逢此节,皇要在曲江大宴群臣,所谓“曲水流觞”,不少文人写有诗文描述这种盛景。民间男女也踊跃来到水边饮宴交游。刘驾《上巳日》写道:“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逢。”这天,长安还流行斗百草游戏等。

寒食古诗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七绝小诗,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晚唐诗人杜牧。这首诗曾在上世纪90年代被香港文化机构评选为“十佳”唐诗之一,而且名列第二。诗人杜牧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语言通俗直白,音节和谐自然,情景清新生动,境界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千百年来一直为广大读者所深爱,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而且,本诗也在清明哀悼诗中奠定了千古绝唱之地位。按理,对这首诗歌的解读应该不成问题,但其中“路上行人欲断魂”中的“路上行人”到底是指别人还是诗人自己,至今一些人包括一些权威著作还没有定论。

《唐诗鉴赏辞典》这样解释: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悼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全唐诗鉴赏辞典》里面的赏析就是作为他指,说是一路上去扫墓或扫墓归来的人为怀念逝去的亲人而悲不自胜。

很明显,这两本权威著作中谈及“路上行人”指的都是别的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是今人理解唐诗的一种想当然而已。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清明。清明是我国古历中二十四节气之一,《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岁时记》云:“冬至一百五日,有疾风暴雨,谓之寒食。”寒食乃清明前一日,故《幼学琼林》曰:“冬至百六是清明。”寒食节是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令民禁火一天而来。关于祭扫祖墓,原本并非清明节,而是寒食节。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下诏:“(寒食节)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清明扫墓起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杜牧诗《清明》,其实并非为清明而作,以之为题,是取诗文前二字,此乃古代诗文拟题之常法。

据上所述,我们知道,别看清明和寒食只差一天,但在奉御旨为金科玉律的封建社会唐朝(尤其是当朝之时),是不可越雷池一步的。其次,从下文看,“行人”作借问的主语,诗意更为一脉贯通。因此,“路上行人”只能是诗人自指。这样以来,这首诗就很好理解了:

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但这时,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心里凄迷纷乱极了,此为“断魂”!找个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诗人的情感陷入了严重的哀愁凄迷之中,此为抑。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开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小牧童的热情指引,自然会让诗人道谢连声;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诗人心头唤起许多暖意!“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此为扬。

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

寒食古诗篇5

2007年全国卷I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以寒食节为题材;

2008年上海卷王安石《壬辰寒食》以寒食节为题材;

2008年北京卷顾炎武《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以重阳节为题材:

2009年重庆卷孔尚任《折桂令・问秦淮》出现了重阳节与端午节两个节日;

2009年安徽卷 舒颉《小重山・端午》以端午节为题材。

传统节日进入高考试题当然不是骤然空降,而是在社会环境熏陶渐染下的软着陆,又恰恰体现了高考语文贴近生活,关注传统文化的特点。

2006年,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列入我国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啜饮祖先流传下来的文化佳酿。而2006年起,传统节日就开始辐射到高考语文的方方面面:病句、成语、现代文小阅读、诗歌鉴赏、现代文大阅读、第六大题等。涉及题型之广,火爆时间之长,前所未有。

诗歌是最能体现传统节日文化底蕴的题材。学生面对这一类诗歌时。往往因为不了解传统节日的一些别称,于是不知道诗歌描写的是什么节日;或者不知道传统节日的来历、意义,进而影响对诗歌主旨情感的理解;或者没掌握节日题材诗歌惯常的文化心理,做起题来事倍功半。

首先,总结一下此类题材诗歌通常体现的主旨情感。

(一)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悲情:佳节冷落度过,有家难回(热闹佳节是别人的,寂寞孤独是“我”的)引发的思乡念亲之情;或者悲己境遇,哀叹漂泊在外,被贬他乡,年华老去,抑郁不得志等不幸;或者感慨社会现象,表明心志等。

(二)万家灯火闹春桥的乐情:描绘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热闹场景,尽情表达团聚一堂,辞旧迎新等人逢“书日”精神爽的愉悦。

必须了解的是,这类诗歌大多是体现一种悲情,大都是诗人们在佳节里用文字为自己的心情疗伤,以浇胸中块垒。所谓的幸福的人不码字儿,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其次,了解一下传统节日的称谓、来历、意义以及不同节目常见的文化心理。

经常入诗的节日有:除夕,元旦,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

(1)除夕:又称除夜,就是大年三十。有守夜,吃饺子的习俗。“岁暮纷多思”,郁闷之人总结自己过去的生活“一事无成百不堪”,往往更加难过。多表达哀情。如高适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表达了在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之时,寒灯只影的客舍之中、自己远离家人,心境凄然难以入睡的心境。

(2)元旦:又称元日。旦是会意字,上面的“日”就是太阳,下面的“一”象征地平线,太阳刚从地平线升起,昭示新的一天开始。元旦,就是新年的第一个白天,是辞旧迎新之日。或者讴歌新气象如王安石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或者哀叹年华老去,时光荏苒,来能归家等不幸境遇。如刘长卿的《新年作》“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表达的正是自己年纪老大,官职低微,被贬他乡而思归的心痛。

(3)元宵节:又称元夕,元夜,上元节,上元,灯节,在正月十五日。是春节后第一个月圆之夜,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观花灯的习俗。其描绘景色大都离不开“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灯火辉煌的热闹场景,但依旧多抒发悲情或表明心志。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元宵之夜,月光依然普照,华灯照旧齐放。风景无二,但人事全异,今昔对比,写尽物是人非、不堪回首的伤感。再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歌着意刻画了在繁华热闹的佳节里,偏偏避开灯火辉煌人声鼎沸之处,一个人静静地站在冷清之地的人物形象,进而借以表明作者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4)寒食节:又称禁火节、冷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顾名思义,不能生火做饭,要吃冷食。是晋公子重耳为了纪念“功不言禄”被火烧死的忠臣介子推所立。到了唐朝,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寒食禁火的习俗逐渐消失。多用以咏史思古。描写自己落魄处境,思归,抨击社会现实等。如2008年高考上海卷王安石的《壬辰寒食》:“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同时融合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好一份沉甸甸的伤感。

(5)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在四月五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春游踏青之日。大多表达祭祖之日的忧伤或者身在他乡不能归乡祭祖的痛苦。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体现悼念已亡人凄迷纷乱的心境。

(6)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端五,在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有佩戴香袋、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多怀古凭吊屈原,表明心志。如2009年高考安徽卷舒颉的《小重山・端午》:“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以及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的情怀。

(7)七夕:又称七月七,乞巧节,少女节,在七月初七。家家户户的女子把瓜、果等摆列在庭院中,向织女星神乞巧。诗歌主角多为女子,多体现男女相恋相思,夫妻聚少离多,或者其他怨情。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8)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日。有全家团圆,望月赏月的习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多表达思乡盼团圆之情。

(9)重阳节:又称重九,登高节,茱萸节,节,在九月初九。有登高赏菊,喝酒,吃重阳糕的习俗。多表达思乡念亲之情。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冬至:又称小至,冬节,长至节,亚岁。在古代冬至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节日共三天,百官纷纷朝贺,君王暂不听政,民间歇市三日。依然多用来表达思归等哀情。

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寒食古诗篇6

“凉冰雪甜争蜜,消得温暾倾诸茶”,这是清代著名才子纪晓岚《咏西瓜》中的佳句。西瓜,亦称寒瓜、水瓜,汁多味甜,质细性凉,营养丰富,为解渴消暑、清热疗疾之夏令佳品,素有“夏季瓜果之王”的美誉。

西瓜因由西方传人我国而得名。据古籍记载,西瓜的发源地是古埃及,我国的栽培历史有4000多年之久。唐五代时,命阳县令胡峤西征,从西域带回瓜种,广为种植,后逐渐遍布全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瓜农的精心培育,如今西瓜种类繁多,形状各异。最驰名的西瓜有:新疆的哈密瓜、北京的京九瓜、山东德州的喇嘛瓜、河南的花狸瓜、安徽的凤阳瓜,江苏的苏蜜瓜、浙,江的浜瓜等,深受世人青睐。

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雅士啖食西瓜之时,触景生情,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梁代诗人沈约在《行园》诗中云:“寒瓜方卧垅,秋菰亦满坡。”爱国诗人文天祥的《西瓜诗》中道:“拔出金佩刀,斫破碧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下咽顿消烟火气,人齿便有冰雪声。”将切西瓜的动作、啖瓜的情景描绘得惟妙惟肖,堪谓炉火纯青。陆俨山的“一片冷裁潭底月,六湾斜卷陇头云”妙句,将西瓜比作深潭、冷月、青云,令人寻味。大文豪坡酷嗜“冰浆仙液”的西瓜,曾撰一联,“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甩;思前想后观《左传》,书往右翻。”文豪品尝西瓜潇洒脱俗之状,尽在寥寥联语中。元代诗人方夔有“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食西瓜》诗更为动人:“恨无纤手削驼峰,醉嚼寒瓜一百筒。缕缕花衫沾唾碧,痕痕丹血掐肤红。香浮笑语牙生水,凉人衣襟骨有风。”诗写得浓墨重彩,绘声绘色地勾出了当时佳人俏妇啖食西瓜时,欢声笑语、液沾衣衫的动人情景。明代瞿佑《红瓤瓜》诗中说:“采得青门绿豆房,巧将猩血沁中央。结成唏日三卮露,泻出流霞九酿浆。”写尽了西瓜的形、色、味。清代诗人陈维崧“嫩瓤凉瓠,正红冰凝结、绀唾霞膏斗芳洁”和爱国诗人丘逢甲“蕴雪令冰沁齿凉,两团绿玉许分尝”的吟咏,读后令人油然产生馋涎欲滴之感。

西瓜不仅能解渴消暑,而且兼有一定的食疗价值。西瓜中除了水分之外,还含有大量的糖、蛋白质、氨基酸、果酸、磷酸、蔗糖酶、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这些都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对于西瓜的药用价值,我国中医早就确认,西瓜的瓤、籽、皮、蔓、叶均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药材,可制成汤、膏、霜、散等多种药物,治疗不同病症。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西瓜“甘淡、寒、无毒,消烦解渴、解暑热、疗喉痹,宽中下气、利小水(即尿)、治血痢、解酒毒”。中医称西瓜为“天生白虎汤”。适用于中暑发热,津伤口渴、尿少尿黄、口疮等。西瓜的绿色部分称“西瓜翠衣”,可治疗水肿、烫伤、肾炎等病。西瓜籽仁有降血压作用。西瓜霜(桂林名药)是一味常用中药,味咸性寒,清热泻火,消肿止痛,对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痛、乳蛾及喉痹等症有明显疗效。现代中医研究认为,西瓜中的糖和酶能把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蛋白质,有利于人体的吸收。此外,西瓜还有健体防病的功效,曾有“严冬半块瓜,药剂不用抓”之说,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西瓜性寒凉,吃得过多易引起消化不良及腹泻。特别是中寒湿盛者及胃病患者应少食或忌食西瓜;感冒初期患者也应忌食西瓜,这是中医劝诫之言,诚愿铭记。

寒食古诗篇7

寒食节,因人们在节日期间不动烟火、吃冷食而得名。节期一般在清明前两日或一日。关于寒食节的来历,自古就有许多说法,至今研究者们仍然各抒己见。我们姑且绕过这个问题,只将注意力放到寒食节形成以后的发展演变上,透过它的兴衰来看一下官方力量和民间力量的互动关系,及其对这一习俗发展演变的影响。民俗学研究的成果表明,某种民俗事象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强的轨范性,在不断的重复中,俗民会形成自觉维护习俗惯制的力量。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民间力量,就是指这种俗民对于约定成俗的事象进行自觉维护的力量。而官方力量则是指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民俗事象所施加的作用力。

寒食节最早被明确记载当是两汉之际桓谭的《新论》,该书卷11《离事》说:“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2)此后一直到北朝时期,从记载来看,寒食的这段历史其实就是它被官方不时禁断的历史。《后汉书·周举传》记载“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周举做了并州刺史后,作吊书,到子推庙中,“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还温食。于是众惑稍解,风俗颇革”。(3)曹操也因“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而下令“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4)《晋书·载记第五》提到后赵建平年间,雹起西河介山,中书令徐光将之归因于“去年禁寒食”引得“群神怨憾”而“怒动上帝”。结果石勒只得“允并州得寒食如初”(5)。《魏书·高祖本纪》记载延兴四年二月辛未,也曾禁断寒食。到了太和二十年二月癸丑,又“诏介山之邑,听为寒食,自余禁断”(6)。

从周举到魏高祖,对于寒食习俗无不加以反对,并在行动上采取禁断的措施。这主要是他们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和一般人道主义出发的结果。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得以延续的保障,而在任何社会中,劳动者又都是生产力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在生产工具水平较低的状况下,人口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的作用就更加突出。我国东汉一直到南北朝时期,人口相对较少,尤其东汉末年,由于连年战争,一方面人口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兵源又急须补充,造成了人口不足敷用的状况十分严重,也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统治者们看来,由于禁火寒食而造成人员的减少实在是不应该也是不必要的,周举和曹操更清楚地指明了在冬天长时间禁火寒食的弊端,周举说是“岁多死者”,曹操则说“老少羸弱”“有不堪之患”。它“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不人道,于统治阶级的统治有害而无利。我们说,以周举、曹操、石勒和魏高祖为代表,在东汉到北朝时期就形成了移易禁火寒食习俗的官方力量。

但官方对于寒食习俗的否认态度和采取的禁断行动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对于寒食习俗自觉维护的民间力量在官民双方的对抗中居主导地位,以致于官方也不得不做出些让步,对这一节俗活动进行有限的承认。官方所以妥协的原因,除了当时的统治无力外,从《晋书》的记载来看,更主要的是出于统治者与民众共同的心理素质,即对于违犯禁忌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的恐惧。禁火寒食在性质上讲是一种禁忌。当时禁火寒食的民众视介子推为神灵,这个神灵是“不乐举火”的,如果人们不禁火,就违背了神灵的意图,导致冰雹之灾,而冰雹的危害甚巨,尤其对农业生产会带来重大损失,甚至颗粒无收,这对一个农耕为主的群体自然不是小事,禁火寒食的意义就是希冀用这个手段来防止冰雹灾害的发生,从而保证一年有个好收成。正如郭于华在《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一种权力实践的解释》一文中所说,“民间仪式主要是作为生存的技术而存在的,其遵循的是一种生存的逻辑”(7),禁火寒食对当时这一带的民众来说即是如此。一方面它使人们在行动上力图避免犯忌,虔诚地信仰着他们心中的神明——介子推,严格地遵守着禁火寒食的规矩,不敢马虎;另一方面则在思想上常将不良后果的产生归因于!

犯忌。这样的观念及其逻辑推理的结果很显然也已影响到生长在这个社会中的统治者,因而作为其中一员的徐光才会认为冰雹的发生是“去年禁寒食”造成的,后赵的最高统治者石勒也才会发出“倘或由之而致斯灾乎”的疑问。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在曹操那里旗帜鲜明地要禁断的寒食禁火习俗到了石勒那里,是去是留就成了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石勒思考斗争的结果是部分保留,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民间力量通过其影响下的同样是“俗民”的统治者取得了对该统治者所代表的官方力量某种程度的胜利。

当然,无庸置疑,官方的“移风易俗”对这一习俗产生了重要影响,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周举成功地使“众惑稍解,风俗颇革”。由此我们说,虽然寒食习俗并没有因为官方的禁断而销声匿迹,也没有因为有限承认而只局限在特定地域内,反而一步步播布开来,从太原一郡,到并州全境,再到并州以外,甚至南朝时已传到荆楚一带,(8)但是如果没有官方的禁断,其传播速度是不是更快一些,一定时间内播布范围是不是更广一些呢?按逻辑判断,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从文献资料来看,西汉末年到魏晋时期的寒食节还只是一个单一性、地方性的民间节日,节俗活动十分单调,仅有禁火和寒食,流传区域集中在晋地。到南北朝时,其节俗活动从单一的禁火寒食开始向娱乐性方向发展,(9)但它的游戏娱乐性质只是在唐代才达到鼎盛。这当然与唐代特有的社会风貌有关。这一时期,国家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社会相对安定,政治稳定的时间也较长,日渐发达的生产力带来了日益富裕的物质生活,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人性得到较自由的发挥与张扬,呈现一种蓬勃向上的盛唐气象。在这种大背景下,唐代最高统治者与寒食最盛行的太原的特殊关系,使得他们对原本不陌生的这一节日倾注了大量热情,从而将一个土生土长的地域性民间节日改造成全民的节日,将一个原本与神灵、禁忌有关的节日改造成娱乐的伦理的节日。

节日之称为节日,有相对固定的节期是一个必要条件。唐代官方规定,寒食节放假七天,大小官吏及军队将士都可休息。假期之长,在唐朝各节中位居第一。而且官户、奴婢也都有三天的假期。这种用法律的形式对节期的规定,是对这一民间节日的官方认可。从此寒食节摆脱了被官方禁断的命运,在官方的支持和倡导下,在官、民双重力量的作用下发展出了一系列特征鲜明、格调突出的节俗活动,从而成为唐代最引人注目的全民的节日。时人王冷然有诗《寒食篇》很能说明寒食节在唐代所有节日中的突出地位:“天运四时成一年,八节相迎尽可怜。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10)

有特定的节俗活动是一个节日之称为节日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唐代的寒食节节俗活动之丰富,少有其他节日可以匹敌。首先,最高统治者吸纳了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并将其改造成改新火的新习俗,而且在寒食节的第三天,即清明那一天总有赐百官新火的活动,这在唐代的作品中多有反映。比如王濯《清明日赐百僚新火》:“御火传香殿,华光及侍臣。星流中使泻,烛耀九衢人。”(11)而谢观的《清明日恩赐百官新火赋》对皇帝赐百官火的盛大场面描写最为壮观细致。写道:“国有禁火,应当清明……木铎罢循,乃灼燎于榆柳,桐花始发,赐新火于公卿。则是太史奉期,司烜不失。平明而钻燧献入,匍匐而当轩奏毕……振香炉以朱喷,和晓日而焰翻,出禁署而萤分九陌,入人寰而星落千门。于时宰执具瞻,高卑毕赐……群臣乃屈膝辟易,鞠躬踧踖。捧煦育之恩惠,受覆载之光泽。各磬谢恩恳,竞轮忠赤。拜手稽首,感荣耀之无穷,舞之蹈之,荷鸿私之累百。”(12)除了赐新火以外,皇帝往往大宴群臣,张籍《寒食内宴二首》之一写道:“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面稠。廊下御厨分泠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行由。”(13)从这里可以?(14)从而形成“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15)、“四海同寒食”(16)的局面。此外,统治者还吸收了民间的郊游、镂鸡子、斗鸡卵、斗鸡、走马、蹴毱、击球、荡秋千等活动。上之所好,下必从之,更何况这些活动原本来自民间,所以在唐代十分盛行,以至于频频出现于唐人寒食诗中。如“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17),“莺啼正隐时,鸡斗始开笼”(18),“红染桃花雪压梨,玲珑鸡子斗赢时”(19)。白居易的一首《和春深》,“何处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珑镂鸡子,宛转彩球花。碧草追游骑,红尘拜扫车。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20),更写出了镂鸡子、走马、绣彩球、荡秋千、拜扫等多种节令习俗。

《和春深》诗中提到的拜扫之礼古已有之,但将拜扫固定于寒食节期间,所谓“拜扫无过骨肉亲,一年唯此两三辰”(21),却是唐人的发明。《唐会要》卷23《寒食拜扫》说:“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既不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仍编入礼典,永为常式。”(22)这段话一方面表明寒食上墓也是来自民间的习俗,另一方面则表明官方出于统治的需要对这一民间习俗加以肯定,并将它纳入礼教的范围,成为法定习俗。官方的这些“因俗制礼”的做法显然深得人心,并极大地促进了寒食墓祭习俗的盛行,果如柳宗元所说:“近世礼重拜扫……想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垄,马医夏畦之鬼,无不受子孙追养者。”除了一般百姓寒食墓祭外,上层人物也“不能免俗”,柳宗元说自己四年没有拜扫,则“每遇寒食北向长号,以首顿地”(23),自唐宪宗起还做了朝官在寒食节期间可以回乡扫墓的规定(24)。

有趣的是,官方在承认民间寒食墓祭习俗的同时,却对与墓祭密切相关的娱乐活动采取了禁断的态度。民众在上墓之余,往往还伴有一系列郊游、踏青等娱乐活动,在官方的眼里,上墓是敬终追远的十分严肃的大事,怎么可以“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呢?所以唐高宗下令“既玷风猷,并宜禁断”。到玄宗时,在“宜许上墓”的规定之后,也不忘加上“彻馔泣辞,食余胙,仍于他处,不得作乐”。(25)但是死者毕竟长已矣,个性张扬的唐人更注重现世的享乐,更何况统治者又树立了享乐的榜样,如《开元天宝遗事》明确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立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相与仿之。”(26)于是官方的禁令成为一纸空文,人们在拜扫之余,踏青郊游、击球走马,倦犹不归。

宋代统治者继承了唐的做法,仍旧改火、寒食、给假期。与唐代不同的是,朝廷也于寒食前后出祭,《东京梦华录》中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由于官方的支持,具有时代特色的宋代寒食节的习俗活动与唐代相比并不逊色。此从《乾淳岁时记》可见一斑:“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都城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幽曲,亦青青可爱。大家则加枣于柳上,然多取之湖堤,有诗云:‘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朝廷遣台臣中使宫人车马朝饷诸陵原庙,荐献用麦糕、稠饧,而人家上冢者多用枣、姜豉,南北两山之间,车马纷然,而野祭者尤多。如大昭庆九曲等处,妇人淡装素衣,提携儿女,酒壶肴垒,村店山家分馂,游息至暮,则花柳土仪随车而归。若玉津富景御园包家山之桃,关东青门之菜市,东西马塍尼庵道院,寻芳讨胜,极意纵游,随处各有买卖赶趁等人,野果山花别有幽趣,盖辇下骄民无日不在春风歌舞中,而游手末技为尤盛也。”(27)

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元朝虽然在很多方面摒弃了汉族的传统,但在岁时节日方面却遵循颇多,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对官员的休假日做了如下规定:“若遇天寿、冬至,各给假二日;元正、寒食,各三日;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立春、重午、立秋、重九、每旬,各给假一日。”(28)其中寒食仍是各节中的大节,而且“清明寒食,宫廷于是节最为富丽”。大都城内,“上至内苑,中至宰执,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游为乐”;“起立彩索秋千架,自有戏蹴秋千之服。金绣衣襦,香囊结带,双双对蹴。绮筵杂进,珍馔甲于常筵。中贵之家,其乐不减于宫闼。达官贵人,豪华第宅,悉以此为除祓散怀之乐事”。(29)江淮等地,盛行寒食节在家门插柳枝。那么禁火和寒食的习俗呢?一方面,它们被作为“遗俗”而存在,可为证:“行装迢递转孤城,一路闲吟缓客程。泼火雨晴饧粥冷,落花风暖笋舆轻。感时已司庄生梦,遗俗空怀介子清。只有啼鹃解人意,平芜漠漠两三声。”(30)另一方面,则是“春寒不禁香篝火,红蜡青烟忆汉宫。”(31)已不再禁火寒食了。到了清代,中甚至明确说:“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32)

寒食节一千多年兴衰的历史反映了官方力量和民间力量的相互作用,也在一定范围内反映出这种作用的深度和广度。通常情况下,官方对于民俗事象的作用力有三种:一是不管不问,任其自生自灭,这种情况下二者不构成特定的关系,暂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我们要说的是以下两种情况:一官方对于民俗事象采取认同的态度,有时会因俗制礼,这表明官民双方力量的一致;二是采取否定态度,在行动上往往会移风易俗,这体现出官民双方力量的对抗和矛盾。由于官方居于统治的上层,它对民间习俗无论是承认、吸收还是否定、拒绝总是主动的,有意识的,往往围绕着统治者的统治和兴趣爱好而进行的。但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和行动对民俗所产生的结果却大异其趣。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寒食节最兴盛的时候是它作为一项民间习俗被官方接纳的时候,因为接纳本身意味着顺从民意,因而这个时候官意民意是朝一个方向行进(至少在形式上),结果二者的合流共同推进了习俗的发展。但当与民间习俗发生矛盾、官方又要积极有为地“移风易俗”的时候,行政力量的作用往往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它可能对移易对象产生一定的甚至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极可能无法阻止“逆流”行进的方向,至少魏晋南北朝时寒?

从寒食节的兴衰我们可以看出,一项习俗有其自己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没有行政力量的干预即官民双方力量不构成特定关系时,习俗只取决于民间力量自己的变化,与官方力量无关。但在二者构成特定关系的社会中,一项习俗的兴衰与变迁就只能取决于这两种力量之合力的方向和大小。同一时期,当二者的方向一致时,合力最大,表现出来就是习俗的兴盛;当二者的方向相反时,合力最小,就会出现该时期内习俗的衰微。当合力为零或箭头指向了官方一方时,民间习俗就归于销声匿迹或者完全改变了原有的性质。以这种合力决定习俗发展的观点,来探讨一下的措施,我们认为是有益的。当官方力量与民间力量相反时,即“有为的政府”不愿消极地等待某些“陋俗”自生自灭而采取些“积极”措施“移风易俗”的时候,也就是要改变民间力量的方向和大小的时候,想要达到符合官方意图也不是不可能,但有一个条件,就是要保证官方的力量大于至少也要等于民间力量且将这种态势持续一定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使合力的方向,也即习俗发展的方向接近官方的意图。而为了做到这一点,有两种途径,一是强化增大自己一方的力量达到绝对的超过,二是弱化减小对方的力量达到相对的超过。

注释:

(1)《全唐诗》卷86。

(2)桓谭《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3)范晔《后汉书·周举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

(4)杜台卿《玉烛宝典》卷2引曹操《明罚令》,《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发行。

(5)《晋书·载记第五》,中华书局,1982年版。

(6)《魏书·高祖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

(7)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宗懔《荆楚岁时记》中有对寒食习俗的明确记载。

(9)参见宗懔《荆楚岁时记》,书中提到寒食节的多项习俗,如挑菜、镂鸡蛋、斗鸡蛋、斗鸡等。

(10)转引自王赛时《唐代的寒食习俗》,《民俗研究》1990年第3期。

(11)《全唐诗》卷281。

(12)转引自《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清明部》。

(13)《全唐诗》385卷。

(14)王溥《唐会要》,《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发行。

(15)李崇嗣《寒食》,《全唐诗》卷100。

(16)卢象《寒食》,《全唐诗》卷122。

(17)元稹《寒食日》,《元氏长庆集》卷20。

(18)《全唐诗》卷46。

(19)元稹《寒食夜》,《元氏长庆集》卷26。

(20)白居易《和春深》,《白居易集》卷26。

(21)熊孺登《寒食野望》,《全唐诗》卷476。

(22)王溥《唐会要》,《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发行。

(23)《新唐书·柳宗元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

(24)王溥《唐会要》卷23《寒食拜扫》“元和三年正月敕:‘朝官寒食拜扫,又要出城,并任假内往来,不须奏听进止。’”

(25)王溥《唐会要》卷23《寒食拜扫》。

(26)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转引自《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清明部》。

(27)《乾淳岁时记》,转引自《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清明部》。

(28)《通条制格》卷22《假宁·给假》。

(29)熊梦祥《析津志辑佚·风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30)马臻《途中寒食》,转引自《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清明部》。

寒食古诗篇8

关键词 古代文学;二十四节气;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崔玉霞,(1966-),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46)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在二十四个节气背后,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曲赋,无不鲜明地带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成为我国农耕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的概念。

从天文上讲,二十四节气就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

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无论是文人还是民间百姓,多有通过诗词歌赋来反映二十四个节气的变化和习俗的,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二十四个节气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便于人们记忆和传诵,人们还把二十四个节气编成一首歌谣在民间传唱: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这首诗前四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缩略的集成,依次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眷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后四句为各节气的时间。通过“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这两句对仗巧妙,指出了如果以阳历来推算节气的日期,那么7月份以前,每月两个节气的日期,多在阳历6日或21日,下半年每月的两个节气多在阳历的8日或23日。有时也相差一两天。所以口诀中又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一句。

此诗的巧妙之处在于把二十四个节气取其中的一个字贯穿起来,组成一首七言律诗,同时指出了节气之间的间隔规律,简单易记,朗朗上口。

二、二十四节气与谚谣

谚语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里就有不少“引谚”的实例,在《易经》、《尚书》、《左传》、《战国策》、《国语》、《孟子》、《史记》等古籍中,都提到并且记载了谚语,宋代以后还出现了关于俗谚的专著,如《古今谚》等。

由于我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农业社会的人而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年中的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制定出来。为了便于记忆,智慧的劳动人民还把有关节气的内容加工总结、凝练压韵,形成民谚民谣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这些民谚民谣形式多样,活泼生动,意象鲜明,流传甚广。例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惊蛰一犁土,春分地如筛”“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下种,谷雨栽秧”“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三朝遍地锄”“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夏至进入伏天里,耕地赛过水浇园”“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大暑大落大死,无落无死”等等。这些农家谚语短小精练、实用具体,至今还在农村流传和使用。

比民谚形式更高级的形式是民谣,关于节气的谣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如有一首五言节气歌,将每个节气中的典型物候与景色以及农业生产、民风民俗编在一起,通过阳气转、乌鸦叫、滴水干、封河等外在景物描绘出鲜明的季节变化,通过种粟、种大田、动刀镰提醒农民到季节该进行的农事活动。大家乐、不着棉、忙买办、要过年写出不同季节的民风民俗。全诗如下: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幕,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署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失雪芟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流传于四川地区的《节气百子歌》,则每句以“子”结尾,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民风民俗: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账主子。

这首诗一共写了十二个月,每个月份中重点选取有代表性的节气民俗,其中吃麻饼、吃捞糟烘笼子等习俗带有浓郁的四川地方特色。

三、二十四节气与诗词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广泛和深刻,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很多,多愁善感、触物兴情的诗人们对季节的变化尤其敏感,通过诗词借景抒怀,驰骋想象,施展才华,表达不同阶层,不同时节的情感,反映不同历史不同地区的生活生产和民风民俗,写出情景交融并深刻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佳作。

二十四节气诗词主要表现的内容有:

一是反映炎黄子孙在不同季节从事劳动生产的场景和农家生活的场景。

这些诗词宛如一幅幅优秀画卷,不同朝代的不同农耕图和农家乐组成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清明上河图”。我国最早的一首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歌是《诗经》里的《七月》。作为《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七月》描写了先民们随一年四季节气的变化所从事不同的农事活动。诗歌从一年最寒冷的十一月、十二月“无衣无褐”的冬日生活起笔,写了“春日载阳。鸟鸣仓庚庾”的春天万物复苏景象;接着写夏季芒种的繁忙;然后的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不停歇的劳作。其中写道“六月食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寿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这一段写先民在不同的季节采食不同的果实,丰收喜悦的情景。

农事诗在此后各朝都有杰作出现,田园诗人陶渊明、孟浩然、范成大都有与节气相关的农事诗佳作。宋代陆游的《时雨》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首节气诗佳品,“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香,处处菱歌长。”文字短小精焊,清新自然,不仅写出了节气时令、物候现象,而且突出地渲染了田家插秧、采菱时的繁忙与欢畅。

第二类是通过描写农家生活的艰难和辛苦,反映我国农民吃苦耐劳、辛苦劳作的精神及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事活动是国人生存根本。很多文人出身就是农家,也有的是躬耕垄亩的田园诗人,对农村生活有切身的感受。而中国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也让他们特别关注农民的悲苦,关注百姓的生活。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白居易的《观刈麦》,诗歌开头就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一段非常逼真地写出了芒种时节田家麦收的劳累和辛苦。为了抢时收获,全家老少一起出动,脚踩滚烫的热土,头顶炎炎的烈日,不顾劳累,不怕流汗的精神。

范成大是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其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如其三十五“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写农夫被租税所迫无力买田耕种,只好在七月采菱为生的困苦和愤怒。

这类反映农家被剥削和压迫的诗歌在历朝历代都有新作,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诗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爱民的情怀。

第三类是随景寄情、四时感怀之作。

战国公孙尼子《乐记,乐本篇》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感物说是中国古代诗学中最基本的艺术创作触发论。“感物说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气本原之说上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古代文人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中感受到季节更迭、时间的流走、人世的变迁、年华的逝去,由此触感,他们通过节气诗或抒发感慨、寄托心志,或吊古伤今、怀乡念友、或人生悲愁、忧国忧民等等,情感均随诗词表达出来,为诗词领域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春有梅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景物的变化都会引起诗人无限感怀,伤春、苦夏、悲秋、枯冬均成为文人创作的由头和契机。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借春分日来写离愁,其在《清平乐》中这样写道:“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该词撷取春分天最易让人伤感的落花来融情人景,情景交融。春风吹又生的春草在作者看来却成了离恨的象征,将无形之离恨化为有形之春草,生动而贴切,富有创意。

“自古逢秋多寂寥”,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我国文学中的传统主题。而在四时感怀的节气诗词之中,悲秋的诗词所占份量最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诗人触物兴词,以白露季节水边的秋景营造出凄清哀婉之氛围,烘托出为追求爱人历尽艰辛而不得的怅惘和凄苦的心境,全诗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在以悲秋为主题的诗作中,杜甫的《秋兴八首》被誉为律诗中的精髓,是“裘领之作”,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其第一首诗:“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该诗通过悲自然之秋来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全诗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愁,含义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第四类写节气变迁时的自然之景及百姓在不同节气里民风民俗。

在二十四节气中,民间特别重视立春、清明和冬至等几个节气。这也许是这几个节气物候变化较明显,其中关于这几个节气的传说更多、习俗更多、其所蕴藏的文化底蕴比其他节日更深。在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中,也尤以这三个节气的诗词为多。

立春在每年的2月4日。据资料记载,历代王朝对立春这一节气都相当重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农业立国,对立春的到来寄予了厚望。在《礼记・月令》中记载:“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返赏公卿大夫于朝。”后世历朝历代都有不同形式的迎春活动,有的朝代还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到唐宋时期,立春日还有盛大的春祭活动,从京师到县城都特修专供祭春用的宽阔的“春场”。立春这天,人们穿着同一颜色的春服。打着旗、幡、伞盖,牵着纸糊的春牛春象,用彩杖鞭打,意为打春”,送小春牛,载歌载舞;明清以来,又发展了民间食青菜,迎土牛,浴蚕种,喝春茶等习俗。立春这一天,民间还有吃春卷的习俗。据说这是为了祭奉春神句芒,请他督促耕牛努力干活,催促庄稼快快成长的意思。

苏轼在62岁时被贬到海南儋州,对于一个年近古稀老人来讲,海南这样一个荒蛮之地已近乎是葬身之所了。但我们从达观的坡《减字木兰花・立春》词中,看到的却是欢欣鼓舞,清新活泼的春的气息:“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花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胜雪花。”全词写春风吹暖,桃花盛开的春日景象。词中还写了农人在立春日举行鞭春牛插春幡等民俗内容。

清明在阳历每年4月5日前后,是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开始的。据《岁时百问》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据统计,《全唐诗》《全宋词》中,内容中包贪“清明”“寒食”字样的作品有850多首。有些诗词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千古名篇,如杜牧的《清明》诗,几乎家家尽知,无人不晓。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是祭祖扫墓,清明前后,他乡游子不论多远都要返回故里,到祖先亲人墓前祭祀洒扫,寄一腔哀思,以慰地下亡灵。唐戴叔伦的《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就是写清明及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的习俗的。“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花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在外为官的戴叔伦为仕途羁绊不能回乡,清明之日送儿还乡祭扫,离别时说到家乡触动思乡之情,忍不住泪湿衣襟。诗中“晓厨新变火”一句指的是我国寒食节习俗: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是日禁火,家家冷食。至次日清明方举火做饭。此习俗传说为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臣介子推。

清明又是一个郊游踏青的好日子。古代民间有植

树、插柳、放风筝、打秋千、蹴鞠(踢球)、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宋代吴惟信的诗《苏堤清明即事》写苏州清明美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

冬至古称“至日”、“日短至”。冬至在阳历的12月21或22日。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自昼最短的一天。 在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冬至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文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冬至诗以唐宋时期为最多,宋黄公度《至日戏题天福寺》“去年至日老夫家,呼儿具酒对梅花。今年至日空奔走,岂止无花亦无酒。薄宦驱人无已时,客怀牢落强裁诗。君不见杜陵老诗伯,年年至日长为客。”全诗运用对比手法,写去年冬至过节的欢乐及今年过节的冷清,抒发宦游生活的无奈。通过由已及人,想到杜甫遭遇的对比,突出诗人寻求自我安慰的心理。宋范成大的《满江红・冬至》借写冬至日节序的变化,抒发一种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清昼永,使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四、二十四节气与曲赋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广泛影响,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苏州著名弹词艺人马如飞还新颖别致地用节气和戏剧名称编写一首《节气歌弹词》,作为弹词的开篇进行演唱,深受广大听众欢迎。其词云: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节气名:立春、雨水;戏目名:《西园记》、《霄光剑》。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闲。节气名:惊蛰、春分;戏目名:《跃鲤记》、《蝴蝶梦》

清明时放风筝误,谷雨西厢好养蚕。节气名:清明、谷雨;戏目名:《风筝误》、《西厢记》。

牡丹亭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节气名:立夏、小满;戏目名:《牡丹亭》、《玉簪记》。

隔溪芒种渔家乐,义侠同耘夏至间。节气名:芒种、夏至;戏目名:《渔家乐》、《义侠记》。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湖亭大暑对风眠。节气名:小暑、大暑;戏目名:《白罗衫》、《望湖亭》。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酉楼听晚蝉。节气名:立秋、处暑;戏目名:《葵花记》、《西楼记》。

翡翠园中零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节气名:白露、秋分;戏目名:《翡翠园》、《折桂记》。

烂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节气名:寒露、霜降;戏目名:《烂柯山》、《惊鸿记》。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节气名:立冬、小雪;戏目名:《麒麟阁》、《绣襦记》。

幽闺大雪红炉暧,冬至琵琶懒去弹。节气名:大雪、冬至;戏目名:《幽闺记》、《琵琶记》。

小寒高卧邯郸梦,一捧雪飘空交大寒。节气名:小寒、大寒;戏目名:《邯郸梦》、《一捧雪》。

冬去春来天渐暖,白兔鸟飞又一年。戏目名:《白兔记》。

作者马如飞原籍苏州,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苏州弹词艺人。原名时霏,字吉卿。一署沧海钓徒。江苏苏州人。’马如飞一生致力于弹词《珍珠塔》的加工和曲调的研究,此外还创作了不少弹词开篇。此节气弹词即为开篇演唱之作。此曲的妙处在于,词人不但把二十四节气名和二十六个戏目名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嵌入句中,语意双关,联缀成篇。而且从中既可见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和人事,也可知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戏曲的流行情况。全篇文词典雅,天衣无缝,含蓄有致,别有风味。

寒食古诗篇9

1.扫墓缅怀

清明这一天,人们扶老携幼来到墓地,将酒食果品供祭在亲人的墓前,然后焚化纸钱,进行祭拜。“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清明扫墓,祭祀缅怀先人的景象历历在目。“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南宋高翥《清明》)郊野祭扫,悼念亡人的情形如在眼前。

2.踏青游春

清明节除了到郊外祭祀先人外,文人踏青的风气也极盛行。“卫女红妆薄,王孙白马肥。相将踏青去,不解惜罗衣。”(唐李嘉祜《春日淇上作》)诗人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青年男女在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清明时节相伴踏青的画面。“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南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春光明媚,踏青游春的景象扑面而来。

3.郊游玩乐

古人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诗人描写这些习俗,凸现了古人清明郊游玩乐的场景。“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唐王维《寒食城东即事》)在美妙的春光里,人们或蹴鞠,或荡秋千,尽情欢愉。“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一群活泼的孩子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乐趣。

4.遥祝亲人

清明这一天,不少身居异乡的游子,只能在其漂泊之处感应清明的气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遥遥寄告,祝福亲人。“自叹清明在远方,桐花覆水葛溪长。家人定是持新火,点做孤灯照洞房。”(唐权德舆《清明弋阳》)哀婉的诗句,写出了游子清明盼归的心声,流露了几许淡淡的惆怅。“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明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无客不思家”道出了万千游子清明思归的心绪。

5.关心疾苦

关心人民疾苦,关心家国兴亡,历来是文人的优良传统。就是在清明这个节日,诗人们也不忘忧国忧民。“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唐张继《阊门即事》)清明本是春耕生产的大忙时节,农夫却被“召募”去服劳役,倾诉了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明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战事不绝,祸乱四起,人烟萧疏,民不聊生,忧国忧民的情怀自不待言。

6.人生无常

清明也被称为三大鬼节(清明、中元、寒衣)之一。因为有亡故的因子,便也自然引发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干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北宋黄庭坚《清明》)诗人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g黄土,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泾有梨花。一樽竟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南宋赵鼎《寒食书事》)权贵生前虽然喧嚣一时,但死后若干年却落得坟前冷落,无人祭扫,反不如黎民百姓,生前平淡,但死后却祭拜不断,人情如旧。

7.悼亡愁绪

与清明相关的节日是寒食。寒食节时不举火而食。这一天,人们要到水边祓除不祥,扫祭祖先坟茔,引发的万般愁绪自然也挥之不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行人吊念逝去的亲人,悲思愁绪,伤心欲绝。“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北宋杨万里《寒食上冢》)诗人行走在扫墓的路上,睹物伤怀,把千言万语归结为一个“愁”字,表现出一种莫名的哀伤心境。

8.韶华易逝

清明是春分之后的一个节令,此时已入暮春时节,百花相继凋谢,容易引起人们伤春惜春的情愫。“向谁夸丽景,只是叹流年。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唐罗隐《寒食日早出城东》)在热闹的寒食节日场景里,诗人看到高飞的风筝,不禁生出韶华易逝功业无成的惆怅情绪。“节序太无情,不肯留停,留春不住送春行。忘却罗衣都湿透,花下和笙。”(清郑燮《浪淘沙・暮春》)春雨既然不肯停留,那就干脆伫立在雨巷花荫深处,吹一支悱恻的笙曲,为春送行吧。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怀。

9.思妇闺怨

清明时节,春风骀荡,春色迷人,正是举家出动或三五好友一起到郊外春游踏青的大好时光。身处闰门的女子,无法与心上人一起游春,人生悲苦自然而来。“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北宋晏几道《生查子》)闺门女子天天盼,月月盼,寒食节过去了,梨花开了又谢了,一次次地等待,始终没有等到丈夫的音信,随之而来的,只是一次次失望!只能在秋千架下,默默地承受相思之苦,无处诉说,也不想诉说。“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北宋杜安世《鹤冲天》)她在深闺里行坐不安,形容憔悴,没有什么心思去梳妆打扮。一位因怀念远人而憔悴幽怨的闺中的形象呼之欲出。

寒食古诗篇10

公元1082年四月初四,黄州的那场雨,是一场进入书法史的雨。

诗人对雨往往格外敏感,这不仅因为雨本身就有奇幻性和音乐性,还因为雨把许多原本在一起的事物分开了,让人与人、人与事物拉开了距离。所以,当一个诗人面对烟雨迷茫,他一方面会惊叹于世界的宽大背景,另一方面又会感到脆弱和孤独,我的朋友张锐锋说:“雨使人观察事物有了一个伤心的捷径。”

一个真正的诗人,绝不会对雨无动于衷。多年前我翻开诗人聂鲁达的回忆录,看到的一场南美洲的豪雨,自合恩角到边疆的天空,像是从南极泼洒下来的瀑布。聂鲁达说:“我就在这样的边疆――我的祖国蛮荒的西部――降生到世上,开始面对大地,面对诗歌和雨水。”

四月初四这天是寒食节,在唐宋,一年的节气中,人们最重视寒食与重阳,不像我们今天,重视端阳与中秋。像许多传统节日一样,寒食节也是一个与历史相连的日子,这个日子,会让许多文人士子萌生思古之幽情。

更何况,公元1082年的寒食节,有雨。

宋神宗元丰年间,一场机构改革浪潮正在大宋王朝如火如荼地展开。朝廷试图以此扭转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责不明、人浮于事的现象。至元丰五年,大宋朝廷已经仿照唐六典所载官制,颁三省、枢密院、六曹条制,任命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实行了新官制,史称“元丰改制”。

借着朝廷改革的东风,蔡确被宋神宗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相当于右丞相,也就是次相,王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相当于右丞相,也就是首相。

宋神宗从不把这两位宰相放在眼里,认为他们只要做到平庸就足够了,因为他自信自己是帝国最卓越的领导人。王戏称自己为“三旨宰相”,意思是上殿“取圣旨”,皇帝下指示之后“领圣旨”,退朝后对禀事者说“已得圣旨”。

这一连串眼花缭乱的变化,都与坡无关。那时的他,没有文件可看,没有奏折可写,甚至连想翻翻《史记》都找不到。他的眼里,只有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他的每一个日子都是具体的、细微的。

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坡来到黄州的第三个寒食节,一场雨下了很久。西风一枕,梦里侵寒,坡在宿醉中醒来,凝望着窗外颤抖的雨丝,突然间有了写字的冲动,拿起笔,伏在案头,写下了今天我们最熟悉的行书――《寒食帖》。

九个多世纪过去了,在,我们读出他的字迹: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每年都惋惜着春天残落,却无奈春光离去,并不需要人的悼惜。今年的春雨绵绵不绝,接连两个月如同秋天萧瑟的春寒,令人心生郁闷。在愁卧中听说海棠花谢了,雨后凋落的花瓣落在污泥上,显得残红狼藉。美丽的花在雨中凋谢,就像是被有力者在半夜背负而去,叫人无计可施。这和患病的少年,病后起来头发已经衰白,又有什么区别呢?

春天江水高涨,就要浸入门内,雨势没有停止的迹象,小屋子像一叶渔舟,漂流在苍茫烟水中。厨房里空荡荡的,只好煮些蔬菜,在破灶里用湿芦苇烧着。山中无日月,时间早就被遗忘了,对于寒食节的到来,更恍然无知,只看到乌鸦衔着坟间烧剩的纸灰,悄然飞过,才想到今天是寒食节。想回去报效朝廷,无奈朝廷门深九重,可望而不可即;想回故乡,祖坟却远隔万里;或者,像阮籍那样,作途穷之哭,但却心如死灰,不能复燃。

人间一世,如花开一季。春去春回花开花落的记忆,季季相类。宛如老树年轮,于无知觉处静静叠加。唯在某一动念间,那些似曾相识的亘古哀愁,借由特别场景或辞章,暗夜潮水般奔波袭来,猝不及防。灵犀触动时,心,遂痛到不能自已。

看海棠花凋谢,坠落泥污之中,坡把一个流放诗人的沮丧与憔悴写到了极致。

这纸《寒食帖》,诗意苦涩,虽也苍劲沉郁、幽咽回旋,但放在坡三千多首诗词中,算不上是杰作。然而作为书法作品,那淋漓多姿、意蕴丰厚的书法意象,却力透纸背,却使它成为千古名作。

通篇看去,《寒食帖》起伏跌宕,错落多姿,一气呵成,迅疾而稳健。坡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饱经忧患的坡,在46岁上忽然了悟――艺术之美的极境,是纷华剥蚀净尽以后,那毫无伪饰的一个裸的自己。在坡这里,中国书法与强调法度的唐代书法决然两途。

“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是后人对唐宋书法风格的总结。蒋勋先生在《汉字书法之美》中说:“‘楷书’的‘楷’,本来就有‘楷模’、‘典范’的意思,欧阳询的‘九成宫’更是‘楷模’中的‘楷模’。家家户户,所有幼儿习字,大多都从《九成宫》开始入手,学习结构的规矩,学习横平竖直的谨严。”

然而需要指明的是,唐代以前使用“楷书”一词,并不是指今天我们所说的楷书一体,而是指所有写得规矩、整齐的字。比如汉隶规矩方正,也被称作“楷书”,也可以成为“楷模”,只是后来为了避免混淆,把汉隶称为“古隶”、把今天所说的“楷书”称为“今隶”而已。六朝至唐,又把“古隶”(今天所说的“隶书”)和“今隶”(今天所说的“楷书”)分别称作“真书”和“正书”。到了坡的时代,人们更多地使用“正书”一词,而很少说“楷书”。宋徽宗编《宣和书谱》,仍然使用“正书”一词。

这样拘紧的理性,在张旭的狂草中固然得到了释放,但它叛逆的色彩强烈,反而显得夸张。但张旭、颜真卿草书的飞转流动、虚实变幻,依旧是一种大美,与大唐王朝的恣肆相匹配。

唐代的这份执守与叛逆,在宋代都化解了。艺术由唐入宋,迎来了一场突变。在绘画上,浓得化不开的色彩,被山水清音稀释,变得恬淡平远;文学上,节奏错落的词取代了规整严格的诗,让文学有了更强的音乐性;书法上,平淡随意、素净空灵的手札书简,取代了楷书纪念碑般的端正庄严。

端详《寒食帖》,我发现它并不像唐代书法,无论楷书草书,都有一种先声夺人的力量,而是有些近乎平淡,但它经得起反复看。《寒食帖》里,坡的个性,挥洒得那么酣畅淋漓,无拘无束。

坡说:“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快也。”

即使写错字,他也并不在意。“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这里他写错了一个字,就点上四点,告诉大家,写错字了。

面对世人的讥讽,黄庭坚曾为打抱不平:今俗子喜讥评东坡,彼盖用翰林侍书之绳墨尺度,是岂知法之意哉!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芋芋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尔。

意思是说,当今那些凡夫俗子们讥讽坡的字,用书写官方文件的所谓规范来要求他,他们只知道笔墨有法,却哪里知道法由人立,有法而无法,方是大智慧之所在。所谓“翰林侍书之绳墨尺度”,不过文章之一法而已,岂能束缚像坡这样伟大的艺术家。他们以此来责备坡的书法,不是坡的耻辱,而是他们的无知。

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制订规则的人,不是遵从规则的人。当然这规则,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有着深刻的精神根基。

18年后,这件《寒食帖》,辗转到黄庭坚的手上时,坡已经远谪海南,黄庭坚也身处南方的贬谪之地,见到老师《寒食帖》那一刻,激动之情不能自己,于是欣然命笔,在诗稿后面写下这样的题跋: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意思是说,坡的《寒食帖》写得像李白,甚至有李白达不到的地方。它还同时兼有了唐代颜真卿、五代杨凝式、北宋李建中的笔意。假如坡重新来写,也未必能写得这么好了。

黄庭坚热爱坡的书法,但二人书道,各有千秋。坡研究专家李一冰先生说:“苏宗晋唐,黄追汉魏;苏才浩瀚,黄思邃密;苏书势横,黄书势纵。”因为坡字形偏横,黄庭坚字形偏纵,所以二人曾互相讥讽对方的书法,坡说黄庭坚字像树梢挂蛇,黄庭坚说坡的字像石压蛤蟆,说完二人哈哈大笑,因为他们都抓到了对方的特点,形容得惟妙惟肖。

回望中国书法史,坡是一个重要的界碑。如学者所说:“从宋朝开始,坡首先最完美地将书法提升到了书写生命情绪和人生理念的层次,使书法不仅在实用和欣赏中具有悦目的价值,而且具有了与人生感悟同弦共振的意义,使书法本身在文字内容之外,不仅可以怡悦性情,而且成为了生命和思想外化之迹,实现了书法功能的又一次超越。这种超越,虽有书法规则确立的基础,但绝不是简单的变革。它需要时代的酝酿,也需要个性、禀赋、学力的滋养,更需要坡其人品性的依托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