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陆鸿渐不遇十篇

时间:2023-04-08 17:56:05

寻陆鸿渐不遇篇1

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访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诗三百首》选录有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皎然《寻陆鸿渐不遇》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三首古诗句式上都是五言诗,富有节奏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上更是惊人的相似――都是寻访隐者未能相见的,都抒发了对隐者的追慕、赞美之情。

山,有丘陵、高山、险峰之别;水,有浅溪、江河、之分;细细品味这三首诗,考虑诗歌的佛心禅意,它们也是有境界之分的。

丘为的诗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到山中专程去寻访隐者,当然是出于对这位隐者的友情或景仰了,而竟然“不遇”,按照常理,这一定会使访者产生无限失望、惆怅之情。出人意料,这首诗虽写“不遇”,但通过猜想隐者乘车出游,临水垂钓,偏偏把隐者恬适雅趣的生活和性格表现得历历在目;又借题“不遇”,写周围的草色松声使寻访者陶然,因而寻访不遇亦无所谓,既悟出隐者生活的情趣,又荡涤了自己的内心。因此,乘兴而来,尽兴而返,自得其乐,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的胸怀,似乎比相遇了更有收获,更为心满意足,大有君子风度。

皎然的诗以“寻陆鸿渐不遇”为题,写出一个清爽的秋天,诗人又去敲他的隐者朋友陆鸿渐的门,不但无人应答,连狗吠的声音都没有。此时的诗人也许有些茫然,立刻就回转去,似有些眷恋不舍,还是问一问西边的邻居吧。邻人回答:陆羽往山中去了,经常要到太阳西下的时候才回来。偏僻的住处,篱边未开的,无犬吠的门户,西邻对陆羽行踪的叙述,都刻画出陆羽生性疏放不俗。

贾鸟的《访隐者不遇》也是写访隐者未遇而询问,问的内容省略,只能从童子的回答中推敲出来,分别问了“师何在?”“采药于何处?”“在此山的何处?”而且童子的回答更简单――“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何时访,何地访,访者为谁,所寻之人是否归来,何时归来,一切并未线索。

从表现手法上看,丘为的诗有叙事、写景来抒情之笔,又有直抒胸臆之处。如“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写山势的陡峭高峻,也暗示出寻访者攀登之劳,实际上意在写这位隐者的远离尘嚣之心,兼写寻访者的不惮艰劳、殷勤远访之意。又如“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借描写隐居之所的清幽环境表达了隐者的高趣,又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而“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直接写出自己寻访未见的失望之情,“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暗用著名的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比较鲜明地抒发了旷达的胸怀、尽兴的喜悦。

皎然的诗有对陆羽隐居之地的景物的描写和与西家的问答的记叙。“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陆羽迁居之所离城不远,但要沿着野外小径走到桑麻丛中才能见到。“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节候至而花未开,一为新栽,二则说明此地清幽绝尘。以景的清幽来衬托隐者的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怀和风度,西邻口中的“山中去”、“归来每日斜”侧面勾画了陆羽流连山水的疏放不俗。

贾岛的诗则又省去了任何的景物,只有诗人与童子的对答,而且答中寓问,只用区区二十个字,何时访,访者为谁,所寻之人是否归来,何时归来,一切并未线索。时间、空间都难以确定,陷入不可知的状态。

三首诗表现手法各有区别,丘为的诗中诗人自我的形象最为鲜明。诗人访隐居友人,期遇而未遇;读者由诗人的未遇中,却不期遇而遇――遇到了一位胸怀旷达,习静喜幽,任性所之的高雅之士。而皎然和贾岛的诗中的诗人自我形象则退隐到诗面之后。

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从构思上看,到山中专程去寻访隐者,足见景仰之情,竟然未遇,按照常理,一定会使访者产生无限失望、惆怅之情。但这首妙在虽写“不遇”,却偏偏把隐者的生活和性格表现得历历在目;又出人意料地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一展自我的旷达胸怀。由于后者的立意上的新颖,而使这首诗变得有很强的新鲜感,从而区别于一般描写隐逸高趣的诗。

写《寻陆鸿渐不遇》的皎然早年即有诗名,出家后因“文章隽丽”更有“佛门伟器”之誉。皎然擅长写境,“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节候至而花未开,一是因为新近移栽,二则说明此地清幽绝尘,不需花之伪饰。秋高气爽,菊枝摇曳,口言“未著花”,心似遍“著”,面对如此清净之境,自然开放的也许就是佛界之“心花”吧。此诗前半首取境,后半首扣“不遇”之题,从“扣门”句开始,一问一答。无论是写陆羽隐居之地的景,还是后半写不遇的情况,似都不在陆羽身上着笔,但写景中的确做到了“形神兼备”,从形“未著花”的“篱边菊”中见“神”――陆羽的精神意趣、高雅品行,两者自然结合。同样,后面西邻“山中去”“归来每日斜”的有形的话语,从侧面烘托出陆羽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胸襟和风度。通篇流丽自然,写景对话浑然一体。全诗四十字,由实境而入题。愈显其空,清空如话,别有隽味。近人俞陛云说:“此诗之萧洒出尘,有在章句外者,非务为高调也。”(《诗境浅说》)

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所寻之人身在何处、是否归来、何时归来,对作者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当被告知“山中去”“不知处”,不光时间难以确定,空间也顿时陷入了不可知的状态,仿佛置身佛教世界,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际无涯。面对空茫云山,诗人言寻而不寻,未遇却已遇。这是一种对境而遇、因空而悟。“此在”世界悄然隐去,时空界限渐渐模糊。一切均发生在不知不觉中。诗人们要寻找的似乎不只是隐者,更是一种境界;不只是个实有之人,更是一种空幻之境。千百年来。人们诵读这首诗,与诗人一起静静地走入,轻轻地发问,细细地听答,冥冥地遐想。总是觉得“隐者”愈近愈杳,身心笼罩着一种空灵遴幻之感。我们遗忘了诗人寻人的本意.却恰恰接近了诗歌真正的题旨。

用画来比喻,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既是一幅人物山水画,又是一幅人物画,而贾岛的《访隐者不遇》则是以神来之笔勾勒了佛、道的空幻之境。贾诗中“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诗人是置身画外的泼墨者,画(诗)面恬淡、虚静、返朴,却又意在言外,含蓄悠远,禅味隽永,的确是“诗中逸品”。

寻陆鸿渐不遇篇2

这声在数百年前沈园湿润的空气中发出的叹息,至今仍在园中树林花丛间袅袅娜娜、缠缠绵绵的飘摇荡漾。

作为母亲,为什么一定要拆散一对伉俪情深的夫妻呢?要知道,这一对夫妻中的丈夫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啊,作母亲的难道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幸福吗?后人从唐婉的家庭影响了陆游的政治前途,两人情意缱绻使陆游失去了搏取功名的动力,以及唐婉不能生育等诸多方面对对陆游母亲的行为,作了种种原因方面的推测。

在一次次哀求无效后,作为身处那个纲常伦理大于天的时代的读书人,陆游只能去承受母亲行为的结果,即便这是一个十分残酷的结果!

人世间的最大痛苦莫过于此吧?难怪在分手数年之后,当陆游与唐婉各自有了家庭而又意外相逢于沈园时,陆游发出的一连串感叹是“错,错,错”!

是啊,当初相爱越深,如今相逢越苦,正所谓“最好不相知,便可不相思”,那场风花雪月的相恋,那种两情相悦的真爱,当面对不能牵手的无奈时,从相逢的那一刻起,一切真的都错了。

失去挚爱人的落寞,改嫁要面对的社会舆论压力,使唐婉白天“怕人寻问,咽泪装欢”,夜晚则独忍清寒,苦挨漫漫长夜,纵有千般情丝,也无从落笔、无从传递。读了陆游的《钗头凤》,唐婉和了一首,从中不难读出这位才女精神上的极度痛苦和抑郁,她香消玉殒的年龄,应该不到30岁。

沈园意外相遇在陆游心间激起的波澜是如此澎湃,以致荡起的余波,竟然起起伏伏了半个世纪。

题壁沈园《钗头凤》时,陆游大约27岁。写下“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这样优美诗句的陆游,时年已愈75岁,在尘世间的风霜锉钝了自己的心与面容后,他心中的唐婉依旧翩若惊鸿般轻盈美好。 直到临终的前一年,已是84岁高龄的陆游还在《春游》中感叹,“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黄泉水冷,香骨浸寒,陆游也许是想用自己的痴情,去温暖久卧泉下的唐婉的那颗满是凄凉的心。

寻陆鸿渐不遇篇3

关键词:高中诗歌教学 合作探究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080-01

高中诗歌教学已经陷入瓶颈,举步维艰。长期以来,我们苦心孤诣地追求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科学化、规范化,使得教学成了例行公事,每节课我们孜孜追求的教学流程的标准化、模式化让学生远离了课堂,失掉了个性,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已提不起太大的兴趣。怎样让诗歌教学实现高效呢?笔者认为可以在诗歌教学中引入合作探究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学会诗歌鉴赏方法,获得知识。

1 真正做到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伊始应该做到真正的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诗歌的学习在这个阶段,学生要大声去朗读与感知诗歌,这是合作与探究的前提。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阅读的主体,在《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在笔者看来,诗歌教学课堂伊始应保证学生能读懂诗歌大意,把握大概内容。感受诗歌形象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想象加工脑海中留下的形象,因为作者在作品中所描绘的形象经由形象思维跃然纸上,让读者不仅会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的形象图像,而且这种形象会与读者的生活体验相结合,使头脑中的形象活起来,成为一种有血有肉的真实的形象。为下次阅读其它文学作品也储备了逼真的原型形象的信息。如王维《山居秋暝》中对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的描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围绕空山新雨后特定环境,天色已暝,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犹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学生通过朗读与自我感受想象,就能在脑海中绘出一幅图画了,就能明白诗句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景。这过程老师要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悟,不要包办去讲解,否则破坏诗中描绘的美感,且枯燥乏味。

2 真正进行课堂的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倡导在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主体地位要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体现。而且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1]。比如在诗歌鉴赏复习专

题——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合作探究题目:请简要赏析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与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两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为此笔者将班级四排座位分为两大组,南边一二排研究第一首词,北边三四排研究第二首诗。给学生十分钟时间研究,然后请各组代表到黑板前板演,就板演情况请同学再点评补充完善答案。接下来笔者发现学生朗读之后自我琢磨,或望前方作沉思状,或埋头写着什么,四分钟后前后桌四人一组开始热烈讨论了,有的组还激烈争论着,学生很投入,积极性很高,每组还有记录人。最后笔者让学生代表到黑板前板演了,他们写的答案分别是:(1)这首词描写了一个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慨的英雄形象。词中以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报国无门,“身老沧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词作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2)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热爱山水,好游玩的隐者。前四句通过主人公“种菊”,“常去山”中表现了他热爱山水。最后两句通过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写出了陆鸿渐的潇洒。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不管答案如何,在规定时间学生都积极投入小组讨论,并且分工协作,这已经是课堂高效的第一步了。

3 真正践行课堂有效评价机制,激活高效课堂

诗歌教学过程是艺术的再现和再创造过程,教师每一节诗歌教学课都应是如此。因而课堂中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对学生的展示进行有效的评价,以激发学生思维和创造的活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课堂评价有几个基本原则:(1)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2)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3)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4)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例如在上面小组合作探讨的学习活动中,针对学生板演的答案老师就要进行有效评价,一方面利于得出准确答案,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锻炼他们思维的深度。第一首词答案较为妥当,但是对于答案第一步人物形象身份鉴定用词还不够贴切准确,所以笔者先作了肯定性评价——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每组都积极投入,再侧面暗示词中“匹马戍梁州”“胡未灭”句子表明主人公什么身份呢?学生顿悟是抗金英雄身份,这样回答就有针对性,且更准确具体了。而结合词句分析方面同学们做得非常好,就不作详细解说;第二首诗对于答案第一步人物形象身份鉴定同样不准确。笔者面向全班同学说,“谁能给这组代表答案打个分数呢?”(满分5分),于是班里同学纷纷站起来说给3分或2分,并且阐述了理由——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的是陆鸿渐的高洁,身份更确切是一个寄情山水高人逸士。这些学生相互评价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教学实践也证明,甩掉约束与包办,提倡民主教学,在诗歌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思维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调动他们积极性,运用合作探究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诗歌兴趣,再通过有效的课堂评价,机智地将学生引入创造性的教学轨道,那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能发挥主体地位,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从而实现诗歌课堂的高效。

寻陆鸿渐不遇篇4

在中国,有了陆羽,才开启了真正意

>> 重走进藏供茶路 太湖春,陆羽茶地图 茶乡归来话陆羽 这条路,陆羽也羡慕 陆羽的茶疗养生之道 重走晋商万里茶路:洞庭湖畔问茶香(上) 它勾起我重走川藏路的梦想 本刊2007年隆重推出大型策划:重走晋商万里茶路 重走晋商万里茶路:大江之西走上饶(上) 重走晋商万里茶路:从千年瓷都到浔阳古城 重走长征路 重走取经路 重走青春路 重走中原侠义路 重走父母蜜月路 茶都,追寻茶圣陆羽的文采风流 品新编六场传奇越剧《陆羽问茶》 重走亚东茶马古道 陆羽的茶器 陆羽古道寻踪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医学 > 我心归茶重走陆羽路 我心归茶重走陆羽路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大茶")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寻觅竟陵子,茶行吴楚

在中国,有了陆羽,才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茶学。

“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1200多年前的中唐时代,湖北天门,具有传奇经历色彩的陆羽诞生了。据说他是弃婴,他长在寺院,曾寄身于戏班子;他自学成才,年过弱冠时,即“百氏之典学铺在其掌”、“天下贤士大夫半与之游”。因为“安史之乱”,他避祸离别出生地,一路云游茶区,辗转来到“名茶之源”江南湖州,他尝春茗、弄春泉,在29岁前就写出了世界上首部茶学专著《茶经》,并且为环太湖地区编撰了9部人物、方志类著作。因此,他先后被朝廷诏封为“太子文学”、“太常太祝”,但他视功名为浮云,隐心于茶,我行我素,徜徉在清芬氤氲的茶天地里,被称为“陆子”、誉为“茶仙”、祀为“茶神”、尊为“茶圣”。他是布衣、隐士,非儒、非释、亦非道,千百年来,却名播天下。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立的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茶圣”陆羽的一生,与秋颇为有缘,传说,他诞生于中秋月圆之夜;因此,我特意选定2013年中秋前夕造访湖北天门。行前,赶赴陆羽初隐湖州的寄居地吴兴妙西,晋谒了“陆羽墓”,并且取了一些杼山土、珍珠泉水与妙和野茶,自驾前往荆楚湖北。 雁桥古碑在,《茶经》千秋传

“雁声苦,蟾影寒。”陆羽出生伊始,即命途多舛。唐开元二十一年(733)仲秋,竟陵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早晨起来,路过西湖覆釜州水滨,忽然听见石桥堍鸿雁哀鸣,走近一看,发现一群大雁正以羽翼护佑着一个婴儿,智积心中不忍,便将这个婴孩抱回寺中收养。于是,就有了后来人们与陆羽故事相附会的“雁桥”、“雁叫关”。

在天门市竟陵西湖,诸多和陆羽相关的故址均在其间,如今陆羽故园荷塘畔的“古雁桥”依旧在,跨越“雁桥”,往前一直走会看到古色生香的 “陆公祠”,两旁斑驳的石狮子饶有古意。祠堂内,“桑苎风清”匾额高悬;陈列着概括陆羽一生行状的木刻浮雕壁画。少年陆羽尽管在佛家受抚养成长,却始终不肯皈依空门,因为不堪容忍寺院的劳役,他逃出了龙盖寺。陆羽委身于戏班子,作了伶正,学演“木偶戏”、“参军戏”。陆羽虽其貌不扬,说话结巴,但不乏诙谐,他客串的丑角很受欢迎。陆羽还写了《谑谈》三篇,名声逐渐在当地传开。到了天宝五年(746),新任太守李齐物在一次聚会中,发现了陆羽的表演才能和写作天赋,对陆羽青睐有加,亲授诗书并举荐他去火门山邹夫子处求学。

走进庄严肃穆的“鸿渐楼”,大殿中,一尊手持茶盏的铜雕陆羽坐像端居于四方台,塑像之上还披着一领大红布幔。相较于其他地方的佛寺香火,游人如织,这里显得清静雅致。我们设了茶席,沉香、《茶经》、尺八、茗器、铃兰插花一应俱全,茶席上特意选用了湖州长兴顾渚“大唐古茶山”紫笋——这茶是曾经过“茶圣”陆羽评鉴,推荐给朝廷,后来被定为皇家贡品的。茶气氤氲,紫笋茶色如竹、香如兰、味清甘、韵隽美,一问同伴,才知是千里携来之顾渚金沙贡泉沏瀹的。

茶毕,我将20余款样茶供于羽仙像前,以感恩天下之茶缘。

相传,古竟陵官池畔有一口“文学泉”,是陆羽少年时汲水烹茗、初结茶缘之地。在静谧的文学泉路,有一方宽广的水域,经过九曲桥,来到萍、荷环绕的洲心屿,著名的“文学泉”就坐落于此。“文学泉”古称“支公井”,又名“三眼井”,其发端可以追溯至东晋高僧支遁卓锡竟陵的时候;后来,因为“茶圣”陆羽而流芳百世。历代以来,寻古探幽者络绎不绝,清初吴郡人陈大文题刻之“文学泉”、“品茶真迹”碑至今犹存。 遍历山水,一饮辨南零

公元761年,陆羽曾在其《自传》里提及“负书于火门山邹夫子墅”,火门山今名天门山或佛子山,一山五峰,地处天门市境西北,为大洪山余脉。邹夫子即邹堃,唐代竟陵名士、宿儒,为陆羽少年时代的蒙学老师。

我随茶友一起,经石家河史前文化遗址前往佛子山镇,一同探访天门山。由镇区通往天门山的道路被命名为“陆羽泉路”,路况有些崎岖,但沿途的风光具有原生态的乡村韵味。下车步行来到山前,惊奇地发现这儿的地貌、水文和湖州杼山一带非常相像,难怪陆羽当初会选择妙西作为栖身之所在,茶心安处即故乡嘛。

穿过碎石子路和一片空旷荒芜之地,在一座土庙后的山坡上,有一口水井,即是著名的陆羽泉。据传,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陆羽在这里读书时,常汲水烹茗,这口井泉水质清冽,旱而不涸,有祛病之功效。“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陆羽在遍访茶区的实践中,还积累了丰富的品水经验,他不仅写过《茶经》,还著有《水品》一书(已佚,失考)。晚唐张又新《煎茶水记》就记录了陆羽的鉴水故事以及“评水榜”:代宗朝(762-779)时期,大官李季卿在扬子江一带偶遇陆羽,他觉得茶名遐迩的陆羽和扬子南零水各自称绝,“二妙”千载相逢,机会难得,便令军士驾舟去汲水,陆羽则备好茶器以待。等取回水一尝,认为是临岸水,直至下半部分才确定是南零水。原来,军士取水回来即将到岸时,不慎洒掉了一半,并就近舀了临岸水充数,哪曾想还是没逃过陆羽的神鉴,这让大家佩服得五体投地。陆羽几乎被奉若神明了。

虽然是秋季,但蝉音缭绕。拾级而上,有一排简陋的平房,居中的拱形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黑色底,黄色颜体正楷“陆子书堂”。入内,供奉着青年陆羽塑像,楹联分列左右:“临泉品茗怀‘陆圣’,望亭赏月论《茶经》。”我上了一炷沉香,敬以一盏妙喜水瀹泡的湖州“三色茶”(紫笋、黄芽、白叶茶),并吹了一曲初学不久的尺八。

天门山万木成林,满目蓊郁,我独自在林间走了走,感受千年前陆羽在这里独行的意境。回到书堂前,取了少许清泉、泥土,然后,与同伴一起聆听“陆子书堂”守护者万仁林老人说,原来天门山是林场,万老不仅是苗圃的守林者,更是“陆羽读书处”的自愿维护者;数十年来,他甘于独守清贫,怀着对陆羽的崇敬之心,默默地呵护着这儿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茶缘苕霅,梦萦西江。陆羽尽管一生坎坷,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陆羽邂逅了许多“伯乐”。少年时在竟陵,知遇太守李齐物、司马崔国辅;青年后流寓江南,又相继结识刘长卿、释皎然、颜真卿等;这些高贤大德,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陆羽思想观、价值观的形成,既完善了陆羽的精神归属,又完美了陆羽的如茶人生。

在陆羽的“第二故乡”湖州,皎然为陆羽的莫逆之交,是“茶道”首创者,他著有《茶诀》,这位清净其志、高迈其心的著名“诗僧”,对陆羽推崇倍至,足称良师益友。而忠烈名臣颜真卿到任湖州刺史后,更是给了陆羽很大的提携和帮助,他特邀陆羽参编音韵学巨著《韵海镜源》,在妙喜为陆羽筑三癸亭,还资助陆羽构建青塘别业,堪为陆羽的“再生父母”。而陆羽也不负众望,在山水清丽的湖州成就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一代茶圣,千古陆羽。或许陆羽自己也没有想到,这部仅仅7000余字的《茶经》,竟然在其辞世后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如此恒久深远的积极影响——正是由于陆羽《茶经》的大力倡导,“茶道大行”,茶成为中华国饮。“茶事之兴,始于唐而盛于宋。”中华茶文化远播海外,日本茶道、韩国茶礼均发端于中国,英伦流行的下午茶也与“红茶鼻祖”中国福建的“正山小种”(Lapsang Souchong)息息相关;而有着“茶道活化石”之誉的“潮汕工夫茶”即直接取法于陆羽《茶经》。正因为脍炙千古的茶有着普适、普世特性,才让这个世界因有了茶而变得更加美好。

从西江到长江,从西湖到太湖,岳阳楼、黄鹤楼、茶经楼,而天门重拓陆羽茶文化源流,弘扬陆羽茶道精神、营造心灵家园的一座世纪丰碑。所以,“茶圣”陆羽不仅属于天门、湖州、中国,更属于全世界。 以茶载道,育德天下

“茶圣”陆羽在传世名作《茶经》里提出了“精行俭德”思想。天门萧孔斌先生则将陆羽思想的核心内容归纳为“矢志不渝,注重实践,精行俭德,诚实守信,鼎形正令,忧国忧民,淡泊名利”,其中“精行”为陆羽行事方面的一个基本要求,也就是精益求精;而“俭德”为饮茶人要有节俭的品德,人品的基础。

其实,“精行俭德”亦可视为“茶德”。晚唐时期,刘贞亮首创“饮茶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现代,已故著名茶学家庄晚芳先生重新概括为“廉、美、和、敬”(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台湾茶人解读为“清、敬、怡、真”。前不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周国富会长将“茶德”进一步定位为“清敬和美”并确立为精神境界。此外,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的“和敬清寂”,韩国茶礼的“清敬和乐”,这一系列中外茶道文化理念,无不直接或间接滥觞于陆羽《茶经》之“精行俭德”,如今,已成为茶道及茶文化核心理念发展研究的圭臬。

作者介绍

大茶,祖籍姑苏,原籍兰陵,湖州人。别署茶氏,号景秀子。曾旅居粤、沪20载,多年来,“重走陆羽路”,深入吴越江南,探寻环太湖地区今古茶事,发掘吴地乡邦文化。有茶文200余篇发表于海内外刊物,并有《安吉白茶》、《陆羽及〈茶经〉研习十题》等茶书撰著中。忝列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 探访陆羽之路建议

行:可以从武汉乘火车往来天门,约30多分钟,票价不到30元。

住:既然是“重走陆羽路”,自然推荐陆羽宾馆,标房价格200元/天左右;而且,步行7~10分钟即可抵达竟陵西湖陆羽故园及文学泉等茶文化景点。

吃:大名鼎鼎的天门蒸菜(“九蒸”),以“滚、淡、烂”为基本风格,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原汁原味,又有营养,入乡随俗嘛。早点有锅盔、发糕、长油条、猪油饼等,小吃首推邓家黄潭米粉(糊汤粉)、稀米茶(炒米汤)等。 天门茶俗

天门人所说的“喝茶”,其实就是喝白开水。另外,在当地流行一种“非茶之茶”名为“三匹罐”,是学名为“湖北海棠”的树叶子。 茶旅景点

天门市内:西湖、陆羽故园(陆羽石雕塑像、古雁桥、陆羽纪念馆、陆公祠、鸿渐楼、雁叫关、茶经楼等)、西塔寺、文学泉、陆羽亭、涵碧堂、鸿渐关及天门市博物馆。

佛子山镇:天门山、陆子书堂、陆羽泉。

干驿镇:松石湖、华严湖及东冈草堂遗址。 对话大茶

1.茶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茶者,“人在草木中”,茶无疑是上苍赐予人类的“圣品”;通过茶,人与大自然维系起亲密、亲和之纽带,并且身心受益,灵魂不时得到某种意义的净化,心态改善、心境提升。相比华夏传统国粹的其它门类而言,茶不仅兼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跨越诸多学科,其涵盖面广、辐射力强,魅力无限,可谓“性命双修,梵我一如”。于我而言,茶,已远非生理层面上解渴之饮品,亦非增进健康的必需品或辅助品,而是寄情之物。茶,蕴涵着故乡、亲人、朋友等无数情结,更是自己灵与肉的梦想化身。

寻陆鸿渐不遇篇5

“日本的家电名门要被台湾企业夺走了”

长期以来,台湾借助日本的设备、品牌和先进技术去开拓全球市场,这使得在过去的台日经济合作中,台湾更多地扮演着配合者的被动角色。近两年来,在日本内需饱和、日元升值、日企陷入经营危机、大陆与台湾签订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因素的推动下,台企开始主动出击,通过入股、并购的方式赴日投资,买技术、买企业,增强竞争实力。根据台湾“经济部”的统计,2011年台湾对日投资金额相较2010年增长了六倍,创下历史记录。

正是因为台日经济出现的这种变化,使得这次“台日产业合作访问团”在日本受到了日本政府、产业界的高规格接待: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枝野幸男、前首相麻生太郎与访问团会谈,日本产业界的NEC、富士通、三井、三菱、住友等大财团纷纷与访问团会面,讨论加深合作的相关事宜。

不过此次访问团最受关注的行程,还是前往大阪堺市参观世界上惟一一座液晶面板10代厂。这座工厂由夏普集团投资设立,代表了当今世界液晶生产技术的最高水平。今年,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已经通过投资660亿日元买下这家工厂46%的股权。在此次参观过程中,郭台铭更是以主人的身份亲自为萧万长介绍这家工厂的生产情况。

100年来,夏普一直是日本产业界的标杆,引领日本产业不断前进。这不仅因为它创立时间早于索尼和松下,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世界第一支自动铅笔、第一台台式电子计算器、第一台液晶显示器、世界最大的108英寸液晶显示器。而在夏普百岁生日之际,最大股东变成过去给日本产业做配套服务的台湾人,这对日本人的心理冲击和震撼是外人难以想象的。夏普前会长町田胜彦说,当他握着郭台铭的手时,心里想着“日本的家电名门要被台企夺走了”,苦涩的感觉可见一斑。

鸿海对夏普的投资是近年来台企投资日本的缩影。除了鸿海之外,台湾的友嘉、美丽达、友达、中美矽晶等多家企业纷纷进军日本,投资入股日企,扩展商业版图。众多台湾中小企业也纷纷收购日本中小企业。台日经济合作中,台湾正在逐渐占据主动。

抓住时机获取核心技术

一直以来,台商以快速高效的代工生产能力著称,而研发始终是其一块短板。根据宏碁创办人施振荣的微笑曲线理论,当今世界产业体系当中,研发属于高价值区域,而生产属于低价值区域。但研发是一个需要长期投资、积累的漫长过程,台企也曾尝试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研发,但成功者并不多。台企的研发短板限制了其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日企一直坚持投入大量资源用于技术研发,其技术实力得到全世界公认。不管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均拥有大量核心技术和专利。台商过去曾多次尝试通过购买、合作、入股等方式从日方获取核心技术,但多无果而终。

如今日企陷入经营困局,企业迫切需要对外合作。2011财年夏普亏损3760亿日元,松下亏损7721亿日元,索尼亏损4566亿日元。大企业陷入巨亏,给大企业做配套生产的小企业的日子就更难过了。日本财务省的日企财务状况定期报告显示,今年4月~6月,资本规模在10亿日元及以上的企业,经常利润同比下降将近4%;而资本规模在1000万至1亿日元的企业,经常利润同比大幅下降40%。

不断增加的经营压力逼迫日企必须寻求对外合作,知觉敏锐的台企抓住这一时机,通过购买日企的股份,提升技术实力。台湾中美矽晶公司斥资131亿新台币收购日本矽晶圆制造商Covalent Materials,获得半导体晶圆制造的多项核心技术。友达集团投资110亿新台币收购日本M.Setek公司,获得太阳能产业上游的多晶矽核心生产技术。

这次鸿海入主夏普,看重的也是夏普先进的液晶技术。虽然谈判过程辛苦异常,夏普也多次表达只希望鸿海出资,不希望其介入运营的意愿。但是郭台铭坚持介入运营,要获取多项液晶核心技术,助力鸿海提升技术实力,完成“眼球计划”。

日企投资大陆的希望在台湾

当看到日企陷入困境,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企业均向日企伸出了橄榄枝,但为何日企更加青睐台资企业呢?

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台湾能够帮助日企更好地在中国大陆进行投资活动。中国大陆的巨大市场,对日企始终有着无法抵御的吸引力。日企如果与台企结合共赴大陆投资,其成功率将大大增加。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研究,日企单独赴大陆投资成功机率是68%;如与长期合作的台湾伙伴一起赴大陆投资,其成功机率可达78%。日本瑞穗银行的相关研究也支持该结论,根据研究,日企结合台企赴大陆投资的成功机率,要比日企单独赴大陆投资高13个百分点。

日本与台湾合作投资大陆市场,成功机率会变高,主要源于三个原因。

寻陆鸿渐不遇篇6

红酥手,黄滕酒,满园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这首词相传是陆游三十一岁时所作,此中还有着一段哀婉缠绵的爱情故事:初时,陆游娶表妹唐琬为妻,伉俪甚笃。但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唐氏,强逼陆游休妻。两人被迫分离。此后陆游另娶,唐琬则改嫁赵士程。数年后,一次春游沈园(今浙江绍兴),陆游与唐琬不期而遇,唐琬遣人送酒肴致意。

陆游怅然久之,便在沈园壁上题下这首《钗头凤》词。

词的上片追忆往事:第一、二句说,当时春色满园,宫墙旁绿柳飘拂,你红润白腻的手,为我捧上一杯黄滕酒。词人以一典型情节,写夫妻恩爱,生活和美。“东风恶”四句急转直下,暗点一场家庭变故,“东风恶”,即东风急,喻指母亲相逼,无奈休妻,夫妻欢爱很快就成为过去。几年的分离,“我”满怀相思之愁,往事不堪回首。上片结句一迭连声的“错,错,错。”是词人对自己夫妻情深而又母命难违的悲叹,对自己一时软弱铸成终生大错的自责,深沉哀婉,震撼人心。

下片“春如旧”照应上片的“满园春色宫墙柳”,说春光依然明媚,人却因离别伤怀而白白地消瘦,泪水和着红色的胭脂,把手帕都湿透了。这几句看似写对方悲苦的情态,其实又何尝不是词人内心痛苦的写照。紧接着“桃花落”两句,以景写情,桃花纷纷落下,池阁再也无人游赏,写尽词人心境的凄凉。“山盟虽在”两句,说往日的海誓山盟犹记心间,心中的相思之情却难以传达。最后的“莫,莫,莫!”是识尽愁滋味的“欲说还休”,表达了词人说不尽的痛苦和无奈。

庆历五年春,陆游时年75岁,他再游沈园,睹物思人,倍增伤感,又作《沈园》二首。录其一“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可见陆游不老的爱情和不尽的遗恨。

唐琬《钗头凤》赏析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陆游与离异的妻子唐琬在沈园相遇,在壁上题了一首《钗头凤》,唐琬就和了这首词,不久,她便抑郁而死。

本词与陆游的《钗头凤》感情息息相通,处处呼应。

上片写被迫离异后无限痛苦的心情。“世情薄,人情恶。”开篇两句,由陆词“东风恶,欢情薄”演化而来。陆游以“东风恶”来暗喻他母亲的专制暴虐,对唐琬被遣他敢怒而不敢言,所以措辞也比较委婉。唐琬则不加隐饰,她的怨恨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她的处境和遭遇决定的。“雨送黄昏花易落”一句与陆词“满城春色”和“桃花落”相呼应,她以“花”自喻,“黄昏花落”是说她遭遇不幸,被婆母休弃,离开了陆家。“晓风干,泪痕残”自述她被休以后的生活。“晓风”即“晨风”,晨风吹干泪水,脸上残留泪痕,说明她夜晚经常哭泣。陆词中有“泪痕红鲛绡透”,唐琬即以此相和应。“欲笺心事,独语斜栏”,她想写下自己的心事,又有诸多不便,只好倚着栏杆自言自语。以下连用三个“难”字,这是她对生活的总结,她觉得活在世上做人难,想对不公平的待遇抗争难,甚至想对人一吐心中的苦衷也难。这三个“难”字是她与陆游分手后生活和心情的写照。

下片紧承上片,围绕“难”字,具体叙写与陆游分手后的境遇和心情。“人成各,今非昨。”自从她被婆母驱遣以后,与丈夫各奔东西,她就成了孤单一人了,这日子与从前大不相同了。“病魂常似秋千索”,这句与陆词“一怀愁绪”和“人空瘦”两句相对应,说明她身体不好,又常常生病,加上心情不佳,生活如“秋千索”,摇摆不定。本句用形象的比喻,写了她的身心状况。“角声寒,夜阑珊。”这两句烘托出一种凄清的气氛,说明每当夜深人静,城上响起清冷的号角声的时候,也是她最痛苦的时候。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一方面痛不欲生,一方面还要咽着泪水强作欢笑,为的是“怕人问”,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写“难”,“难”的程度也更进一层。内心的苦楚写不得,说不得,甚至不能让别人知道,这就更难了,她无可奈何,就只有“瞒,瞒,瞒!”和上片结尾一样,全词收尾是三个独词句,连用三个“瞒”字,与上片的三个“难”字相呼应,更突出了“难”,需知要把痛苦深埋心底,“瞒”住周围所有的人,更是难上加难。

本词为和陆游的词而作,写出一个被封建礼教迫害的妇女的痛苦,情感真挚,字字血泪,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沈园情梦

这两首词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却浸润着同样的情怨和无奈,因为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唐琬与陆游的沈园情梦。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这时,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琬,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瑕的美好时光。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

青春年华的陆游与唐琬都擅长诗词,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花前月下,二人吟诗作对,互相唱和,丽影成双,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两家父母和众亲朋好友,也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陆家就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唐家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成年后,一夜洞房花烛,唐琬便成了陆家的媳妇。从此,陆游、唐琬更是鱼水欢谐、情爱弥深,沉醉于两个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么科举课业、功名利禄、甚至家人至亲都暂时抛置于九霄云外。陆游此时已经荫补登仕郎,但这只是进仕为官的第一步,紧接着还要赴临安参加“锁厅试”以及礼部会试。新婚燕尔的陆游留连于温柔乡里,根本无暇顾及应试功课。陆游的母亲唐氏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她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登科进官,以便光耀门庭。目睹眼下的状况,她大为不满,几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场对唐琬大加训斥,责令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但陆、唐二人情意缠绵,无以复顾,情况始终未见显著的改善。陆母因之对儿媳大起反感,认为唐琬实在是唐家的扫帚星,将把儿子的前程耽误殆尽。于是她来到郊外无量庵,请庵中尼姑妙因为儿、媳卜算命运。妙因一番掐算后,煞有介事地说:“唐琬与陆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误导,终必性命难保。”陆母闻言,吓得魂飞魄散,急匆匆赶回家,叫来陆游,强令他道:“速修一纸休书,将唐琬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这一句,无异晴天忽起惊雷,震得陆游不知所以。待陆母将唐琬的种种不是历数一遍,陆游心中悲如刀绞,素来孝顺的他,面对态度坚决的母亲,除了暗自饮泣,别无他法。

迫于母命难违,陆游只得答应把唐琬送归娘家。这种情形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合常理,两个人的感情岂容他人干涉。但在中国古代社会,母命就是圣旨,为人子的不得不从。就这样,一双情意深切的鸳鸯,行将被无由、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陆游与唐琬难舍难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无缘,于是陆游悄悄另筑别院安置唐琬,一有机会就前去与唐琬鸳梦重续、燕好如初。无奈纸总包不住火,精明的陆母很快就察觉了此事。严令二人断绝来往,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

无奈之下,陆游只得收拾起满腔的幽怨,在母亲的督教下,重理科举课业,埋头苦读了三年,在二十七岁那年只身离开了故乡山阴,前往临安参加“锁厅试”。在临安,陆游以他扎实的经学功底和才气横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陆阜的赏识,被荐为魁首。同科试获取第二名的恰好是当朝宰相秦桧的孙子秦埙。秦桧深感脸上无光,于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礼部会试时,硬是借故将陆游的试卷剔除。使得陆游的仕途在一开始就遭受了风雨。

礼部会试失利,陆游回到家乡,家乡风景依旧,人面已新。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凉。为了排遣愁绪,陆游时时独自徜徉在青山绿水之中,或者闲坐野寺探幽访古;或者出入酒肆把酒吟诗;或者浪迹街市狂歌高哭。就这样过着悠游放荡的生活。在一个繁花竞妍的春日晌午,陆游随意漫步到禹迹寺的沈园。沈园是一个布局典雅的园林花园,园内花木扶疏,石山耸翠,曲径通幽,是当地人游春赏花的一个好去处。在园林深处的幽径上迎面款步走来一位绵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陆游猛一抬头,竟是阔别数年的前妻唐琬。在那一刹间,时光与目光都凝固了,两人的目光胶着在一起,都感觉恍惚迷茫,不知是梦是真,眼帘中饱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怜。此时的唐琬,已由家人作主嫁给了同郡士人赵士程,赵家系皇家后裔、门庭显赫,赵士程是个宽厚重情的读书人,他对曾经遭受情感挫折的唐琬,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使唐琬饱受创伤的心灵已渐渐平复,并且开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这时与陆游的不期而遇,无疑将唐琬已经封闭的心灵重新打开,里面积蓄已久的旧日柔情、千般委屈一下子奔泄出来,柔弱的唐琬对这种感觉几乎无力承受。而陆游,几年来虽然借苦读和诗酒强抑着对唐琬的思念,但在这一刻,那埋在内心深处的旧日情思不由得涌出。四目相对,千般心事、万般情怀,却不知从何说起。这次唐琬是与夫君赵士程相偕游赏沈园的,那边赵士程正等她进食。在好一阵恍惚之后,已为他人之妻的唐琬终于提起沉重的脚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后走远了,只留下陆游在花丛中怔怔发呆。

和风袭来,吹醒了沉在旧梦中的陆游,他不由地循着唐琬的身影追寻而去,来到池塘边柳丛下,遥见唐琬与赵士程正在池中水榭上进食。隐隐看见唐琬低首蹙眉,有心无心地伸出玉手红袖,与赵士程浅斟慢饮。这一似曾相识的场景,看得陆游的心都碎了。昨日情梦,今日痴怨尽绕心头,感慨万端,于是提笔在粉壁上题了一阙“钗头凤”。

随后,秦桧病死。朝中重新召用陆游,陆游奉命出任宁德县立簿,远远离开了故乡山阴。第二年春天,抱着一种莫名的憧憬,唐琬再一次来到沈园,徘徊在曲径回廊之间,忽然瞥见陆游的题词。反复吟诵,想起往日二人诗词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泪流满面,心潮起伏,不知不觉中和了一阙词,题在陆游的词后,这就是第二首《钗头凤》。

唐琬是一个极重情谊的女子,与陆游的爱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结合,却毁于世俗的风雨中。赵士程虽然重新给了她感情的抚慰,但毕竟曾经沧海难为水。与陆游那份刻骨铭心的情缘始终留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处。自从看到了陆游的题词,她的心就再难以平静。追忆似水的往昔、叹惜无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熬着她,使她日臻憔悴,悒郁成疾,在秋意萧瑟的时节化作一片落叶悄悄随风逝去。只留下一阙多情的《钗头凤》,令后人为之唏嘘叹息。

此时的陆游,仕途正春风得意。他的文才颇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称赏,被赐进士出身。以后仕途通畅,一直做到宝华阁侍制。这期间,他除了尽心为政外,也写下了大量反映忧国忧民思想的诗词。到七十五岁时,他上书告老,蒙赐金紫绶还乡了。陆游浪迹天涯数十年,企图借此忘却他与唐琬的凄婉往事,然而离家越远,唐琬的影子就越萦绕在他的心头。此番倦游归来,唐琬早已香消玉殒,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对旧事、对沈园依然怀着深切的眷恋。常常在沈园幽径上踽踽独行,追忆着深印在脑海中那惊鸿一瞥的一幕,这时他写下了“沈园怀旧”诗:

其一: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其二: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沈园是陆游怀旧的场所,也是他伤心的地方。他想着沈园,但又怕到沈园。春天再来,撩人的桃红柳绿,恼人的鸟语花香,风烛残年的陆游虽然不能再亲至沈园寻觅往日的踪影,然而那次与唐琬的际遇,伊人那哀怨的眼神、羞怯的情态、无可奈何的步履、欲言又止的模样,使陆游牢记不忘,于是又赋“梦游沈园”诗: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此后沈园数度易主,人事风景全部改变了昔日风貌,已是“粉壁醉颗尘漠漠”,惟有“断云幽梦事茫茫”。陆游八十五岁那年春日的一天,忽然感觉到身心爽适、轻快无比。原准备上山采药,因为体力不允许就折往沈园,此时沈园又经过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复旧观,陆游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最后一首沈园情诗: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寻陆鸿渐不遇篇7

“电影永远都是梦想,我的生活因为有了电影而变得有光彩。在体制内去做一个有独立精神的导演其实是很难的,但我希望我拍的电影每部都不一样,否则我有一种犯罪的感觉。”

如果陆川不拍电影,他会和大多数中年男人一样,过着缺乏想象力的生活。日常的无趣会让他陷入泥淖,挣扎在内疚、窘迫和越来越大的肚囊之中。陆川本能地抗拒这种死在平庸里的生活,他感到恐惧。“我想是不是可以去试一次,看看能不能拥抱电影。”当时这样的想法,实在有点不切实际。大家觉得,这个从军校的英语系毕业的学生想要拍电影真是异想天开。而陆川自己也抱着一个疑问——因为除了一腔热血之外,他也的确对电影一无所知。但陆川认死理儿,他有他的狠劲儿。他买下所有能买到的电影书,苦读了两年,报考了电影学院的导演系研究生。虽然那一年只录取了三个学生,但陆川以第一名的成绩为自己圆了电影梦,似乎也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在就要去过另外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的时候,我抓住了这个不是机遇的机遇,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自己是个非常幸运的人。”

从铜墙铁壁的军校来到自由散漫的电影学院,陆川心里充满了无尽的兴奋,“天天看电影,老师让交一份作业,我常常交两份到三份”。念研二的时候,陆川有机会拍了一部电视剧,“学校里挺轰动的,我开始是靠自己写的两集剧本打动了投资方,后来投资人知道我是导演系的,干脆就把钱给了我,让我拉班子拍这个戏,于是我回学校,从各个系调集了一帮哥们。那时我只有26岁,但是整个剧组都在我掌控之中,这让我处在一个很狂妄的状态。那部片子其实拍得很不好”。

时光一晃而过,青春期的血脉贲张瞬间就被毕业打击得支离破碎。“从导演系毕业就等于失业。有三年的时间我无所事事,只能给别人做副导演,所谓的副导演,其实就是端茶倒水跑腿。”他尝试写过无数个剧本,但都石沉大海。他甚至暗示过身为编剧的父亲,期待他能为自己写个剧本,再利用他的影响力寻找投资方。但陆天明只是对他说:“你是个男人,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那时候陆川最常做的事就是坐在街头,看着夕阳发呆。他变得有些愤怒,也是第一次在电影这件事上深深地感到迷茫。

1999年,陆川在马甸租了一个房子,开始写北影厂一直没钱拍摄的《寻枪》剧本。寂寥和困苦在他看来不算什么,他只是想再次抓住一线希望。当时的他完全没有想到,三年之后这部电影会炮而红。从那之后,似乎和所有俗套的不得志青年找到出路的故事样,名誉、钱、期望从各个方向涌来。老实说,《寻枪》离“优秀”两字还很远,但它的突然出现给当时的中国电影市场下了一剂猛药——一批被文艺碟片熏陶的小青年,开始在壁垒森严的制作体系外叩击主流电影的大门。

如果说《寻枪》里陆川还是个依靠姜文的力量才得以实现电影抱负的新晋导演,那么在《可可西里》中,作为编剧兼导演的他已经完全获得了对电影的控制权,并将其印上了强烈的个人色彩。“为什么他能拍出这种电影来?因为他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他要的,历尽千难万苦也要得到。”田壮壮这样评价陆川。然后人们看到他从东京电影节捧回大奖,跻身中国著名导演行列。从《南京!南京!》开始,观众对陆川的评价开始变得复杂起来。有人批评他向主流献媚——大部分中国观众有一种倾向,一旦你开始拍商业片,一旦你不再文艺,你就不再是一个好导演了,主流与艺术永远处在抗争的两方。这或许也正是每个中国导演的终极旋涡。对此,陆川只是淡淡地说:“当你很有诚意地去跟这个体制交流的时候,它不是个对垒的感觉。”

就在争议渐渐淡去的时候,陆川带着古装片《王的盛宴》又杀了回来。近两年的商业历史剧几乎出一个死一个,《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关云长》、《鸿门宴》等,无一例外地骂声一片。如此“顶风作案”,陆川心里其实一直都很忐忑。有时候反对和谩骂的声音太多似乎也会让人变得迷茫。“我拍了四部电影了,却感觉越来越不会拍了。上映前我就知道自己这是在往枪口上撞,”陆川说,“在体制内去做一个有独立精神的导演其实是很难的,但我仍然会去做。”

iLOOK:回望你的几部电影《寻枪》、《可可西里》、《南京!南京!》,再到如今《王的盛宴》,风格都很不一样。你如何去讲述这些不同题材的电影故事?

陆川:我希望我拍的电影每部都不一样,否则我有种犯罪的感觉。

iLOOK:虽然你的每部作品的风格都不同。但有没有什么核心的东西是你一直尝试表达的?

陆川:人,人的内心,在当下这个时代里最真实的东西。

iLOOK:你常被称为“主流导演”。你自己也曾经写过《体制中的作者》这样的毕业论文。你所谓的“体制中”是什么?你理解的主流又是什么?

陆川:当时在学校的时候,所有人都只想拍地下电影,去拿奖。我就写了这样篇论文,我想,如果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我们没有人去拍影响大众的电影,我们就失去了一个和时代交流的机会。在体制内去做个有独立精神的导演其实是很难的。好莱坞体制在某些时候比中国的审查制度更严,但仍然能出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这样的导演,《现代启示录》向美国的主流社会发出了非常不一样的声音,但并不影响它文艺,也不影响它卖座。中国的主流市场应该有勇敢的声音。

iLOOK:很多时候艺术创作是需要打破常规,甚至破坏“体制”的。你会不会有被束缚的感觉?

陆川:体制只是种游戏规则,主流也是一种平台,在这种平台上我要发出的是独立的声音。

iLOOK:《王的盛宴》讲了楚汉争霸的故事。拍这样的历史故事。你到底想讲什么?

陆川:刘邦、项羽、韩信是我内心深处非常想拍的三种人。刘邦像是现代人,他可以为了生存不断地逃跑,圆滑地躲开,然后再去打,他如果穿越到现代依然会活得很好。项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虽然《史记》把他描述成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但他那么早就有一种民主思想,打下城池却分给不同的人共同治理,他真的是个不识时务的理想主义者。韩信就像一个IT男,酷爱打仗、擅长打仗,但完全不懂政治。老板说,把这个程序设计出来,他就拼了命地去把这个程序做到一个极致的好,等到最后上市的时候被“嘣”一脚给踢开了。你会发现这些人在当下都会有一种映照,这是很有意思的。

寻陆鸿渐不遇篇8

关键词:《围城》;主题意蕴;悲悯;人类关怀

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142-02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真正成功的作品总是善于把隐秘的意识形态掩藏或渗透在审美的诗意世界之中,并赋予这种诗意的审美世界以多重读解的可能性。同时文学作为一种话语系统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一定的作品总是以一定的话语形态去蕴涵多重复杂意义,或是把多重复杂意义蕴涵在一定的话语形态之中。作家的创作是话语蕴藉的创作,读者则在文学接受和消费过程中,经过认识、审美和阐释,力求解读作家创造的这种话语蕴藉,把作家蕴藉在有限的话语之中的无限意味挖掘出来。正是由于文学的这种特殊的审美意识形态和话语蕴藉性质,以及作者和读者的双重创造,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藉蕴涵了多重而不确定的意义,一部优秀的用品往往如此。《围城》正是这样一部有着多重主题意蕴的小说。

一、爱情婚姻的悲喜剧

关于《围城》的主题,历来说法很多。有人说它是“男女间爱情之神的围困与跳脱”,把《围城》说成是地地道道的一部“爱情小说”。因为《围城》“从头到尾离不开女人”,“实在与鸳蝶一墙之隔”。也有人认为《围城》在“描述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时,呈现了一种腐朽、没落的社会画面,揭示了这个社会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还有人认为“《围城》是一部以旧中国中上层知识分子病态畸形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幽默而辛辣的讽刺小说”。这些说法虽有一定道理,都能在作品中找出相应的事实加以证明,然而都有其片面和不足之处。作为文学作品的主题不是假设一个观点,再从作品中找出例子加以证明,也不是从作品中反映的部分社会生活中总结概括出来的,而是“作品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作品的主旨。

我们具体来看作品,《围城》写于1944年至1946年间,是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出版后声誉极佳。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写了一个游学回国的学生方鸿渐,在回国船上,空虚无聊之际,遇上了一个放荡不羁、耐不住寂寞的女性――香港的鲍小姐。二人打得火热,但很快一切化为乌有,方鸿渐得到的仅是被玩弄的屈辱。船到上海后,百无聊赖之中,又和船上相遇的国内大学同学、留法博士――官宦千金苏文纨恢复了交往。经她介绍,认识了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一个甜美纯真的少女。一面是方鸿渐暗中追求唐晓芙,一面是苏小姐苦苦期待方的表白和求婚。到最后摊牌时,苏恼羞成怒,唐也因误解而去。事业不顺,感情受伤,方鸿渐到内地教书,糊里糊涂地在无任何打算的情况下,中了孙柔佳温柔的圈套。结婚之后,觉得自己要娶的不是这个人。新家和旧家两个家庭之间的矛盾激化了他们之间的冲突,家庭就这样不离而散。丢下了昨日的失望,怀着莫名的希望,方鸿渐又开始了新的流浪。据次,有评论者说这是一出方鸿渐与四个女人的恋爱悲喜剧,它形象的描绘了人们婚姻生活中的这种“围城”状态,没有结婚的想结婚,结了的又想离,而且用文中人物引用的英国古语(结婚就像金漆的鸟笼,笼外的鸟想进去,笼内的鸟想出来,所以结了离,离了结,没有结局)和法国古语(结婚就像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内的人想冲出来)来证明他们的看法。实际上通过对作品的深层思考,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作品的意图并不仅如此。《围城》写了爱情婚姻,但并不着意于爱情婚姻,而是穿着恋爱的外衣,进行更深刻的人生思考。主人公方鸿渐口中这样说:“我记得那一次褚慎明还是苏文纨讲的什么围城、鸟笼,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可见《围城》的主题比爱情这一单一主题更为深刻丰富得多。

二、知识分子精神病态的揭露和批判

依据国内学术界对本文层次的研究,本文可以分为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三个层面。前两层反映的是本文的表层意蕴,后一个指本文的深层意蕴,而文学意蕴层又可分为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和审美意蕴层。据此我们可以认为爱情小说只能属于《围城》本文层次的表层,而那种认为《围城》“呈现了一种腐朽没落的社会画面,揭示了这个社会必然灭亡”的主题论,它也只是反映了《围城》主题的一个层面,属于本文的历史内容层(文学意蕴层面的第一层面)。作为一部作品,它产生于一定的时代,作品中的形象本身就必然要包含或暗示一定的社会内容。抗战时期主人公方鸿渐到内地,沿途的经历生动地展示了抗战时期大后方社会的风俗画:蚤虱云集的“欧亚大旅社,”苍蝇、与大兵出没的鹰潭小饭馆,浑身颤抖的破旧的公共汽车以及在钱钟书笔下那群丑态毕露的儒林知识分子,读者不难看出大厦将倾、为时不远。作者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对现代知识分子进行了刻意的描绘。对他们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他们的贫乏、卑微和空虚,痛加指责: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的李梅亭,外形木讷、内心龌龊、伪造学历、招摇撞骗的假洋博士韩学愈,道貌岸然、老奸巨猾,口称维护教育尊严其实却是酒色之徒的伪君子高松年,依附官僚,意在结党自固终于自蹈覆辙的汪处厚,一心攀龙附凤,专事吹拍的势利小人陆子潇,此外还有虽然混迹学界,却以在情场上施展手段,争强斗胜为己任的大家闺秀苏文纨、范懿,尤其是方鸿渐、赵辛楣等留洋归来的学生们,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他们有的沉沦、有的堕落、有的一事无成,在传统的围城中消磨着人生。作者正是通过他们的彷徨无主,空虚和爱情发酵,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乱世中一代清醒文人的宿命感,展现了知识分子在封建传统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夹击中的精神病态。并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作为一部多层意蕴的小说,这是《围城》主题最显然的一个层面。那么什么是《围城》的真正意图?《围城》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三、人类命运的关怀与思索

我们认为那种超越了话语、形象及历史内容层面这些形而下的具象之上,表现了人类对宇宙人生更高一级的认知和思考的深层文学意蕴――哲学意蕴层,便是《围城》的真正主题。

《围城》作为全书的标题,它是一种隐喻或象征,蕴涵着一种复杂的哲理和丰富的意蕴。它不是肤浅的就事论事,而是站在哲学的高度俯视人生,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围城”状态。

作品主人公方鸿渐的活动主要集中于1938-1939年间,此时中国已进入全面抗战阶段,战争的阴云笼罩了整个世界,不难想象它给每个人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动荡的局势,使知识分子对前途充满了迷茫,作为一个时代的思想波动,这些不能不在知识分子方鸿渐身上表现出来。而到了钱钟书成书的时候(1944年-1945年),人类刚经历了二战的灾难,战争把人类抛向了一个精神荒原,信念的支柱倒塌了,曾经憧憬过的光明在一夜之间荡然无存。因为旧的秩序的破坏,二战后的西方,那些经历创伤的一代年轻人,看不到希望,徘徊在痛苦与迷茫、悲伤与困惑之间,命运的不可预测、不可抗拒的孤独和无所适从就像瘟疫一样,到处蔓延。作为个体,弱小的心灵难以承受社会的灾难,他们寻求着一种精神保护,把自己的心灵封闭起来,在难忍的孤独和欲望的焦灼中品尝着生命的痛苦。出没于人生的一个又一个围城之中,每一次从理想的峰巅跌入现实失望的谷底,每一次在欲望满足的中品尝完稍纵即逝的快乐,换来的却又是长久的痛苦,像钟摆一样永远在希望和失望,快乐与痛苦之间两极运动。海明威笔下的“迷茫的一代”,艾略特的《荒原》,萨特的“存在主义”,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就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社会的精神写照。

“生命整个地根本就是痛苦,它是和痛苦不可分割的。每一部生命史就是痛苦史。”《围城》书中280页讲述的“贝尔纳驴”,就是人生的隐喻,希望、理想就像那块挂在驴头前面诱人的胡萝卜一样,明知道永远得不到,却要永不停息的奔波。理想与现实的不可缩短、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的交织、人类无限的追求和追求的无意义之间的矛盾,这些编织在人间万事中的痛苦,构成了人类的“围城”状态。作为20世纪初期的知识分子徘徊于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相互碰撞的空间里,他们同样也经历着裂变的痛苦。一方面无法割舍传统;一方面在扑面而来的暴风骤雨中无所适从,在痛苦和寂寞中,他们寻找着出路,但前途渺茫,只能在黑暗中瞎撞,无目的的走向人生的一座座围城,这就是传统文化走向现代文明转型期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在方鸿渐身上集中地体现了20世纪西方“迷茫的一代”的困惑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

四、结语

钱钟书作为一位现实主义大师,驰名中外的学者,他对中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立与冲突、文化价值的混乱与尴尬,予以了深切的关注与深广的表现。他对人类在20世纪面临的精神困境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清醒的认识,他站在人类精神阵地的前沿,怀着一颗大悲之心,用他清晰而锐利的目光,揭开了知识分子在乱世里的心理特征,展示了20世纪人类生存的困境。他锐利的笔触直指人类精神的内核,表现了作家对人类命运的悲悯、忧虑和思索。正因为如此,《围城》表现出了深广的主题,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小说。

参考文献:

[1]李健吾.重读《围城》[J].文艺报,1981,(3).

[2]周锦.《围城》研究[M].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

[3]高月娟,谈《围城》的主题意蕴[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4).

寻陆鸿渐不遇篇9

现年87岁的陈煜旺先生,至今仍担任着日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名誉会长、东京华侨总会名誉会长。自1948年进入东京华侨总会以来,他在捍卫华侨权益、爱国团结及中日友好等事业上取得了辉煌成就,是日本爱国侨界的核心,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旅日华侨领袖。在全世界华侨界中都享有极高地声誉,十分令人敬佩和颂扬。

年轻的华侨总会副会长

1923年11月28日,陈煜旺出生于台湾省台中县,1941年18岁时赴日本东京求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社会混乱,留学生生活困难。在此背景下1945年陈煜旺参与成立了台湾学生联盟。1946年,该联盟与大陆留学生中国东京同学会合并成立中国留日同学总会。该会成立的目的是帮助留日学生维系正常生活,其主要任务就是向日本政府交涉发放救济款、缓交学费、特发物资等事宜。

1947年,正当陈煜旺在日本中央大学法律系读书期间。台湾发生了“二・二八事件”,一些台湾青年来到日本,向他们诉说了“二・二八事件”经过。陈煜旺等旅日台胞听后无比愤慨。同时,他们注意到中国共产党在国内解放战争中的节节胜利,通过这些胜利,他们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也开始把打倒反动派、的希望寄托于中国共产党。

1949年,陈煜旺当选为东京华侨总会理事。时值新中国成立没几天,总会便将庆祝10月10日的“双十节”活动,改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大会”。

1950年,陈煜旺从日本中央大学法律系毕业。这段时间,正由于他出色的组织能力和爱国精神渐渐被旅日台胞肯定,这年他荣幸地当选为东京华侨总会副会长,时年仅27岁。

抗争来自台湾当局的干扰迫害

陈煜旺担任东京华侨总会副会长不久,由于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新中国,特别是一些实际上的拥护和支持,得罪了台湾当局。

1951年1月,台湾当局驻日本的“中华民国驻日代表团”(简称“代表团”)“命令”东京华侨总会撤销陈煜旺的副会长职务,罪名是“支持共产党,反对国民政府”。

然而,在当时的日本侨团,其职务的任免必须按各侨团的章程办理,尽管总会一时迫于“代表团”的压力举行了总会理事选举程序,但结果反对撤销陈煜旺副会长职务的人占绝大多数。乃至到5月换届时,尽管“代表团”还是不承认陈煜旺等4位候选人。但选举结果却是4个人均以高票当选,陈煜旺仍被选为副会长。

对此,“代表团”极为恼怒,5月15日宣布选举“无效”。还“下令”解散东京华侨总会。并拼凑“伪总会”。而“伪总会”又于9日雇用打手来抢占东京华侨总会。

是可忍,孰不可忍!法律系毕业的陈煜旺,深知如何利用日本现行法律维护权益。于是,他将“代表团”干预总会的前前后后上告了日本司法部门,日当局迫于无奈,只好对“伪总会”的暴力行为给予呵斥,要求“伪总会”康謦揩等人写出悔过书,保证今后不再采取不法行为。

就这样,在陈煜旺等人的顽强抗争下“代表团”对总会的干扰迫害遭到了彻底失败。

拥护宣传新中国

那段时间。陈煜旺等人一边抗击“代表团”的干扰迫害,一边积极为华侨谋取福利、捍卫正当权益。

1946年,东京华侨总会与日本大藏省交涉,从1947年起,旅日华侨的所得税税额,由东京华侨总会负责牵头,并与日本各税务局进行核定,由总会分摊到各地华侨组织,再由各地华侨组织收集并交纳税金。这样一来,旅日华侨就勿须直接与税务局交涉,且能减轻和免除特别税等。后来,事实证明,这一措施深受旅日华侨的欢迎,而“伪华侨总会”根本做不到。由此,东京华侨总会更加受到了广大旅日华侨的支持和拥护。

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成就越发显著,新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得到提高,特别是当陆续返回日本的原在华日侨,也不断地宣传和介绍中国共产党廉洁奉公的清新形象等,这些更使新中国在日本,尤其是在侨界中的威望、地位越来越高。

在这种情形下陈煜旺等人开始联系东京、横滨、京都、大阪、神户等地的进步华侨和留学生,共同宣传新中国的形象,进一步扩大新中国在日本、在国际上的影响。尤其是自1953年起,陈煜旺等旅日华侨发起的日本华侨留学生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运动轰轰烈烈,使华侨爱国势力迅速扩大。

据陈煜旺称,从1953年到1958年之间,日本侨界中爱国势力已占主导地位,“代表团”对此已经无可奈何。

波浪壮阔的集体回国斗争

新中国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吸引了在日留学生和爱国华侨。1950年至1952年,从日本回国的华侨及其家属约有300人。

1952年]2月1日,中国政府对外_,在中国的有4万多日侨要求返回日本。随后,经中国红十字会与日本红十字会等团体协商,决定由日本政府派船到中国接回在华的日侨。

恰在此时,在日本的留学生、华侨等,也有大约1000多人要求回到祖国。于是,东京华侨总会主动向日本政府以及日本红十字会等提出。希望能够满足要求返回中国的华侨留学生意愿。允许他们乘"坐赴中国接日侨的船只返回祖国。

中方代表廖承志也要求日方协助,日方原则同意。

可是,因当时朝鲜战争尚未结束,日本政府向美军、韩国、台湾当局提出了安全保障(因要求回中国的旅日华侨留学生湾省籍人士占2/3),试想在那种情况下上述三方怎么会答应呢?结果是三方提出了日本船只不载客赴华=坩‘安全”条件。日本政府对此一时便‘彷徨失措”,致使答应旅日华侨搭船回国的约定一拖再拖,严重违背了承诺,只一味地接待日侨。

对于日本政府的这种态度,东京华侨总会迅速联系日本红十字会等团体及友好人士,发动了向日本政府抗议并请求日本国会、各政党等协助回国的运动。不久,日本国会出于外界压力即召开了“特别委员会”会议。会上。陈煜旺代表东京华侨总会阐述了1953年1月以来与日本外务省交涉的详细经过及与有关团体达成协议的内容,并进一步要求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希望尽快解决此事。在事实面前,外务省也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属实。之后。日本国会“特别委员会”明确要求外务省尽一切努力实现此协议。同时,200多名旅日华侨留学生,于1953年6月5日在东京举行大会。强烈抗议外务省违背中日双方协议,后游行至外务省门前静坐。

此次抗议运动轰动了整个日本社会。

并得到了日本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同情。中国政府也适时指出,如不解决华侨乘船问题。将延迟日本船只来华安排。在这种内外交困情境下日本外务省被迫同意华侨留学生乘船返回中国。旅日华侨的回国斗争得到了全面胜利。

从1953年6月27日第一批开始(1953年就有3批2650人),一直到1957年,共有35批3821人回国,连同1952年前回国的,共4000多人。占当时旅日华侨4万人的1/10还多。

就在第一批旅日华侨集体回国时,陈煜旺等3名侨领作为护送华侨回国的乘船代表来到祖国大陆,时任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的廖承志见到陈煜旺时十分高兴,勉励他加强旅日华侨爱国团结。廖公的信任和肯定,也让陈煜旺备受鼓舞。

接待和保卫祖国访日代表团

1954年10月。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收到日本红十字会致谢函,并应邀赴时,陈煜旺等动员东京、横滨的华侨、留学生2000余人,前往羽田机场,阻止当局、日本右翼组织的干扰破坏:1955年10月11日,中国商品展览会在东京和大阪举行,观众共达200万人。东京华侨总会组织华侨青年保卫队,与日本警察、日本友好人士成立三支保卫队伍,有效地保卫展览会顺利进行。此后,1955年11月,以郭沫若为团长的科学院考察团:1956年5月,以梅兰芳为团长,京剧名家李少春、袁日本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访日团,团长为李德全、副团长为廖承志。

为迎接这首支来自祖国的访日代表团,一方面也应日本红十字会全面协助的请求,陈煜旺等旅日华侨组织成立了全日本华侨欢迎委员会,陈煜旺负责代表团的接待、安全、生活及翻译等方面任务,各地侨团和同学会均派出志愿者。代表团所到之地,东京、大阪、神户、京都等地都举办了盛大的欢迎大会。

代表团一行深深地被旅日华侨们的爱国热情所感动。中国红十字会访问团赴日成功,不仅大大地促进了中日友好也加强和扩大了旅日华侨的爱国团结。此后,东京华侨总会在陈煜旺的领导下为来自祖国大陆的赴日访问团提供了诸多方便,赢得高度评价。

1955年4月,中国贸易代表团一行38人来日签订第三次中日贸易协定世海为团员的86人组成的中国京剧代表团先后赴日访问。尽管当局及日本右翼组织千方百计地想进行干扰破坏,但在陈煜旺等旅日华侨严密的安全保护网面前,他们的阴谋始终未能得逞。

随着中日友好运动的向前推进和发展,国内各种代表团不断地到访日本,每每均得到了陈煜旺等旅日华侨的安排和日本友好人士的协助,使得访问得以成功。在中日两国尚未恢复邦交、中国驻日本使领馆未成立的情况下,陈煜旺等旅日爱国华侨无疑做出了重大贡献。

帮助同胞与日当局斡旋

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新中国欣欣向荣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上升不仅吸引了广大海外侨胞,也延伸到台湾岛内。一些被当局派往美国等地培训的技术人员、运动员等台湾同胞,因十分向往祖国大陆,便利用途径东京之便,寻找到东京华侨总会要求回到祖国大陆。

对于这些爱国同胞的请求,陈煜旺总是有求必应。他先后多次且稳妥地把他们送到祖国大陆。如1964年,参加东京奥运会的台湾气枪运动员马晴山。就是通过东京华侨总会的帮助回到了辽宁老家。

其实,这是陈煜旺等旅日华侨早期积极与日本政府斗争的结果。早在1952年日本修改《出入国管理令》时,陈煜旺等旅日华侨并联合朝鲜侨民、日本友好人士,将按照国际-惯例把“迁返目的地”改为“本人意愿地”。后来的事实也证实了这点,在日本的中国人从未被强制送到本人“不意愿”去的地点。这在“洪进山事件”中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

那是1954年,台湾当局选派7名警察到日本警官学校学习一年。其中,台湾省籍警察洪进山找到陈煜旺表明想要到祖国大陆去。经安排,洪进山拿到了日本入管局的出境文件,并拟于1955年11月乘华侨集体回国的“兴安丸”轮船来大陆。然而,当台湾当局得知后,要求日本政府协助阻止洪进山回大陆。于是。日本当局发动100名警察包围了名古屋车站,硬是以“留学生过期不出国”罪名把洪进山从回国华侨的火车上带回东京并软禁起来。因洪进山本来已拿到入管局出境文件,而日本政府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法,无疑引起了旅日回国侨胞们的极大愤慨,他们强烈要求与洪进山一起回国,否则拒绝乘船。此后,日本红十字会召集日本政府有关人士、国会负责人及各报社,让洪进山公开表态。洪进山明确表示要求回到祖国大陆,不回台湾。日本当局以拖待变,一方面表明尊重洪进山本人意愿,让“兴安丸”开走,另―方面又为台湾当局安排说服洪进山的时间。台湾当局还特意将洪进山的父亲和伯父带到日本企图说服他。但洪进山坚持回大陆,拒绝同家人见面。最后,日本当局拖到1956年2月,不得已安排洪进山乘船回祖国大陆。

还有一件事,就是“周鸿庆事件”。那是1963年10月,中国油压机械考察团访问日本东京,翻译周鸿庆因酒后失言,害怕处分,乃脱离考察团,拟叛逃台湾“驻日使馆”,而误入苏联驻日使馆。后被解送东京警视厅。东京华侨总会知道此事后。立即成立了“对策委员会”,陈煜旺作为代表与日本入管局、法务大臣及警视厅进行严正交涉。开始周鸿庆本人动摇不定,陈煜旺等人说服日方允许与周鸿庆见面,并把其妻儿劝告的录音带等东西交给周鸿庆本人。最终,尽管日方其间亦让台湾当局人员多次见周鸿庆,但周鸿庆在陈煜旺等同胞的爱国热情感染下决定放弃去台湾的念头。后来,虽然日方仍不断刁难周鸿庆,可由于周鸿庆以绝食明志坚决要求回国,再加上日本当局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于1964年1月9日安排周鸿庆乘船回国。

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

旅日华侨历来与日本人民友好相处。陈煜旺十分重视中日友好事业,在1949年10月10日东京华侨总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大会上,他与日本朋友共同发起成立了日中友好协会。

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日本各团体邀请中国代表团访问日本,遇到人手不足等困难时,陈煜旺就大力支持积极帮助。另一方面,陈煜旺等旅日华侨发动种种“斗争”时,均得到日本朋友的支援和帮助。陈煜旺还与日本各界有广泛的交际,不仅是与各友好团体,而且与日本国会的各政党,如社会党、共产党等都有着密切交往。即便是为捍卫华侨正当权益,与日本政府,尤其外务省、入管局、警视厅等进行“斗争”时,陈煜旺也总是以日本法律为依据,据理力争,以理服人,之后照旧与他们保持良好关系。所以。这些部门也很尊重陈煜旺,有什么问题愿意找他商讨。陈煜旺则按“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合情合理地协商解决,所以他的“斗争”总是获得满意结果。

随着中日民间往来的不断深入。陈煜旺亦积极推动中日两国的交流。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

早在1956年,陈煜旺等通过日本红十字会向日本政府提出华侨回国探亲的要求,并得到中国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日本政府鉴于中方允许在华日侨返回日本探亲。被迫允许旅日华侨回国探亲。开始限制一年30人。后逐渐放开。1970年,东京华侨总会向日本入管局和外务省提出侨胞参加广州交易会的申请。这一要求得到早已参加“广交会”的日本友好团体及人士的支持和协助。这样,侨界亦为打开中日两国交往做出了努力。

东京华侨总会多次向日本外务省和入管局交涉派出日本华侨国庆代表团。这个要求得到日本各政党团体的支持,在国会上日本政府被迫表示批准。于是,1971年,以东京华侨总会会长甘文芳为团长的国庆代表团得以成行。次年,借中日邦交正常化之际,陈煜旺副会长担任团长的日本华侨国庆团访问北京。其间,荣幸地受到总理的特别会见。原定30分钟的会见谈了5个小时。高兴地向陈煜旺等阐述新中国的外交、对台政策等问题,鼓励旅日侨胞们为祖国建设和统一大业多做贡献。陈煜旺在身边目睹了废寝忘食的工作情景深受感动。后来他说这天的会见是他永生难忘的。

寻陆鸿渐不遇篇10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越南殖民军一直对日本占领军卑躬屈膝、助纣为虐,后来,眼见“主子”大势已去,意欲易帜,不料被日本人察觉,1945年3月9日,日本方面突然以武力解除法军武装,并将所有法国军民全部拘禁于各地集中营,仅有原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军参谋长亚历山德鲁中将率3000余名法军狼狈不堪地逃到中国远征军防区。

中国第一方面军司令长官卢汉对法军在战争期间倒行逆施,处处与中国人为敌的行为切齿痛恨,下令解除其武装,欲将他们赶回日本人占领区,让他们去受一下过去主子的惩罚,以泄心头之恨。

亚历山德鲁中将通过法政府驻重庆领事要求中国政府收留这支残军,允许其撤往中国云南省境内,并给予盟军待遇。同意了这些要求。

卢汉接到陆军总部命令后,无奈之下只得允许法殖民军进入云南。

但是,当中国军人面对着这些过去曾经作威作福、双手沾满越南抗日军民鲜血的法国强盗时,并没有给他们最基本的礼遇,而是怒目注视着他们通过自己的防区。

衣衫褴褛、全身肮脏的法国残兵败将们,也收敛了往日殖民者的嚣张气焰,在荷枪实弹、威风凛凛的中国军人面前摇尾乞怜,恳求中国军队给他们一点吃的、喝的。

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盟军总部规定法属印度支那十六度线以南由英军受降,十六度线以北由中国军队受降。

9月中旬,卢汉奉中国政府之命,派第一方面军入越,接受日本占领军的投降。9月12日,卢汉等中国受降代表飞抵河内。

河内一词源于汉语,意思是河水环绕的大地。该城在越南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1010年,李朝在此建都,1831年阮朝时改名为河内。六年后法国人占领了越南,河内成为法属印度支那首府,并建成专供法国人度假的城市。

而日本投降后河内的政治形势却是一团混乱,日本人扶植的保大集团,胡志明已在市内巴亭广场宣告越南独立,建立了由他领导的民主共和国,成立了临时政府,掌握了全越南的行政大权。

但随着中国军队进入北越以后,被培植起来的越南官员武鸿卿随军由广西回到北越,倚仗中国军队的声威、势力,企图胡志明政权,由武鸿卿取而代之。

英国政府则全力以赴支持法国殖民者卷土重来。英国接受在印度支那十六度线以南的受降任务后,登陆西贡,马上释放法国俘虏,提供军舰、飞机、坦克、大炮,重新武装法军,准备强行夺回越南政权,即使与中国军队开战,也在所不惜。美国则表面上保持中立,暗中却站在英、法一边。

就在这种大战一触即发的环境下,中国第一方面军于23日在河内举行了受降仪式,卢汉将军领衔,与各同盟国代表一起,接受了北越日军代表土谷将军的投降。法国虽为同盟国,但卢汉将军却拒绝让法国代表参加受降仪式。

受降仪式后,中国军队在巴亭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战车轰鸣,履带辚辚,中国军队一个个整齐的方队依次通过检阅台前。

听着那如浪涛般整齐掀动的“哗哗”步伐声,所有的中国人包括侨民陡然感到百年的屈辱一扫而光,代之而起的是中华民族的豪迈之气、中国军人的英武之气。

日本驻越南占领军仅向中、英、苏、美投降,而拒绝向法国投降。受降仪式后,已经缴械的日本军官在河内大街上若与中、美、英三国军官相遇,都首先向他们敬礼,而一旦看见法国军官,则满脸鄙视,傲然不理。

这是中国驻越军队最惬意的一段日子,越南民众视中国军队为解放者,中国军人所到之处,均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

法国人野心勃勃

可是,好景不长,法军很快就在英国占领军的支持下,悍然向西贡市的忠于越南共和国的各政府机关发起攻击,一举占领了西贡。

胡志明代表越南共和国立即宣布“与法国进入战争状态”。

此时,英、法军队正力图尽快地将十六度线以北的中国军队全部赶出越南的领土,以便他们为所欲为。

11月7日深夜,英军不顾同盟国总部的规定,派出8架英国运输机满载法国士兵突然降落在十六度线以北的顺化机场,既是对中国占领军的示威,更是一种军事试探。

而在此前不久,驻守云南的杜聿明奉密令,突然出动军队包围了龙云在五华山上的司令部,打得炮火连天,最终迫使龙云签订了城下之盟,将云南的军政大权拱手让出,灰溜溜地飞到重庆去当了个两手空空的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为稳住云南,下令将正在河内的卢汉调回中国,继任云南省主席。

由此,中国第一方面军的指挥大权,实际上落到了陆军总部派出的全权代表陈修和将军的肩上。

陈修和,四川省乐至县人,乃中共将军的堂兄,得到顺化机场报告英国飞机即将强行降落的消息后,立即在电话中告诉顺化地区中国驻军最高司令官万保邦军长:“同盟国总部明确划定十六度线为中、英两国军队之界限,我国占领军早已明令禁止法军入境,所有被释放的法国军民必须将武器上缴我军,中国军队负责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英法军对我军通令,并非不知,今日实为有意寻衅,你军必须严阵以待,若英机强行降落,务将彼等连机带人一并扣押!”

英机抵达顺化后,机场即用无线电勒令英机返航。英机置若罔闻,强行着陆。

第一架飞机触地后,探照灯霎时将机场照得雪亮,几十辆坦克、装甲车冲进机场,连同怒涛般涌入的中国军人,立即将各条跑道严密封锁。机场外面,更是大军云集,森严壁垒。

英机逐一降落后,形同怒海中之8座小岛,机下枪刺森然,怒目熠熠,法军根本不敢下机。机场喇叭里传出中国指挥官威严的声音,喝令入侵者缴械。法军指挥官威克上校带着译员下机要求谈判,立遭拘押,并遭万保邦军长怒斥。威克无奈,只好命令法军下机投降。

西贡法军司令部闻知这一消息,恼羞成怒,立即进行战斗动员,决定全面向驻越中国军队开战。驻越法军总司令萨特兰逊中将在西贡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开宣称:“中国军队没有飞机、军舰,装备很差,战斗力不强,我已下令集结远东所有海陆空军力量,务将中国军队彻底干净地赶出北越。”

越南上空战云密布之际,法国政府也派出代表团飞赴重庆,借谈判之名对中国政府施加压力,企图迫使下令中国军队从北越撤出,将防区交予法军。

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在有可能重新沦为法国殖民地统治的威胁日渐急迫之际,越南两大尖锐对立的政治派别却空前团结,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与武鸿卿集团均团结一致,全力支持中国驻越军队向法军开战。

26日,西贡派出法军代表萨里少将乘专机飞抵河内,口头通知陈修和将军,法军已决定28日在海防港登陆。陪同陈将军参与接见萨里的有第一方面军万保邦、曾泽生、卢睿泉、周福成四位军长等人。

陈修和将军当即对萨里提出严正警告:“中、法谈判正在重庆进行,尚未取得结果。本军奉中国政府命令行事,迄今尚无命令要我军交防。如法军一意孤行,强行接防,将承担寻衅开战之责任,并必然遭到中国驻越军队的全力抗击。”

萨里大耍无赖说:“如果中国驻越军队允许法军接防,可以有力地促进谈判的进程。”

陈修和将军冷笑道:“萨里将军岂不是要本军违抗中国政府命令,自作主张,以取悦法人?本人正告将军,中、法谈判未取得结果之前,我们决不能让你们越过十六度线以北接防。如你们强行登陆,中国驻越军队肯定将站在越南方面同你们作战。但是,无论驻越法军在抗日期间表现如何,你们现在毕竟已是法国政府领导下的军队。中、法目前是同盟国,我们不希望发生这样的流血惨剧,请萨里将军带回本军的意见,供你方慎重考虑。”

萨里傲慢地说:“我带来的意见,就是我方慎重考虑后的结果。”

陈将军陡然起身:“那么,我刚才的谈话,也就是中国驻越军的最后决定!萨里将军,让我们在战场上相见吧!”

萨里见中国高级将领决意死战,禁不住摇头长叹:“糟糕,糟糕……无法挽回了!”

亦喜亦悲的海防之战

萨里少将离去后,陈修和立即主持军事会议,紧急布署防务。

最后,陈将军说道:“中、法军冲突已不可避免,我等率军防国外,实为国家荣誉之象征,若为萨里胁迫,签订城下之盟,我等皆为民族罪人,千夫所指,委员长也饶不了我们。此时,我们只能横下一条心,迎头痛击,即便战死,也不愧为中华民族之雄杰。就算闯出祸来,我们是奉盟军总部命令入越受降,法军擅自越过十六度线强行接防,将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有这些重大理由,不怕委员长不支持我们。一切重大责任,由我和司令部承担,诸位全力作战,不要顾虑。”

会议结束时,天刚放亮,曾泽生立即坐车疾赴海防,并马上召开团以上军官会议,传达夜间开会情况。众军官群情激愤,纷纷表示愿率部战至一兵一卒,也决不能让法军登岸。

27日,海防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兵营。中国军队下令将所有法国侨民关入日本人过去曾关押过他们的集中营。市民也倾巢撤往后方。从河内、北宁、府里通往海防的条条公路上,坦克、炮车卷起滚滚灰尘。一辆辆军车上,也满载着斗志昂扬的中国军人。

在海防,鸿基临海的山岩上,堑壕密布,炮口林立。越南两大对立的政治力量也发动民众,送来各种物资慰劳中国军人。

首当其冲的,是李学明的201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