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纬最爱十篇

时间:2023-03-24 14:13:43

杨宗纬最爱篇1

杨宗纬为什么这么红?

杨宗纬在新专辑《初·爱》中有意寻求多元素的歌曲创作,但观众并不买账。虽然在《我是歌手》节目中,杨宗纬一直避而不唱成名作《洋葱》,甚至刻意去挑战明快活泼的曲风《蝉》,但杨宗纬和《洋葱》根本无法分开,杨式唱腔的特点就是情歌天下,而这也是一众歌迷喜欢他的原因,终归痴迷那些歌里的情情爱爱。这让想自我突破的杨宗纬改变曲风显得十分艰难。

私下的杨宗纬,也是一副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形象,和他歌声传达出的特质很一致,完全不像混迹娱乐圈的人,尤其他在回答媒体任何刁钻问题时,淡定而又若有若无的神情,让人爱恨不能。他很官方,有时又很可爱,如果你说他虚伪,一个长着一颗虚伪的心的人,怎么能唱出如此真诚的歌?他的歌声甚至打动了李宗盛,让李宗盛亲自操刀为他写歌,成了继张学友、陈奕迅之后最有希望将情歌进行到底的男歌手。

虽然很多人会质疑作为艺人长相一般的杨宗纬,甚至杨宗纬在参加台湾选秀节目《超级星光大道》时被主持人陶晶莹嘲笑是“周口店人”,可杨宗纬似乎丝毫不为此动气。他身上的这种沉重,没有一丝霸气的气质和他的歌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也是“催泪歌神”的魅力所在。人歌合一的境界,让喜欢杨宗纬的人欲罢不能,尤其是杨宗纬总是能把每一首情歌演绎到恰到好处,他让曹格的《背叛》重登KTV红歌榜,将王菲的《旋木》唱出自己的味道。至少说,作为第一届《超级星光大道》的人气王,杨宗纬为这个选秀节目做了最好的注脚,也让后面参赛的林宥嘉等人气歌手怀有对音乐的一种自我的态度。当这种自我的态度和歌声结合到最佳点时,歌手的爆发力自然会得以体现,国内最近红透大江南北的《中国好声音》宣扬的主题也正是如此。

所以,杨宗纬遇到了最好的歌手时代,需要歌手的特质,尤其需要他诚恳的嗓音。他有一副天生的好嗓音,甚至他不需要艺人的长相,他在台上唱歌,台下的观众只会用耳朵去听。而他的歌声就是就一种神奇的穿透力,能够将听众带到他的世界。

情歌王子的曲折演艺路

喜欢杨宗纬的人,可能不一定喜欢萧敬腾。虽然杨和萧并没有矛盾,用杨宗纬自己的话说,他们甚至没有什么私交,可是好事的媒体始终喜欢将这两个目前台湾人气最旺的歌手牵扯到一起。他们从人到歌声都很不一样:杨宗纬的小心翼翼和真情流露,萧敬腾的王者风范和霸气强势,他们就这样不自觉地被媒体划分到了对敌状态。这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情,至少在周杰伦之后,台湾还没有一个男歌手足够吸引的歌迷,为之动容和动怒,杨宗纬和萧敬腾却做到了。

杨萧之间其实无需分出伯仲,他们本来就不是一类人。杨宗纬的歌声细腻,富有感染力,可以说是催泪歌神。有媒体曾经用水火来形容杨萧之间,虽然不免暗示水火不容之意,但用“水”来形容杨宗纬却是再恰当不过,他的歌声柔情似水,他的为人也是不急不躁,而他歌唱事业的发展更像是水到渠成。

杨宗纬凭借《超级星光大道》一夜爆红之后,连续创下了很多台湾唱片业的奇迹。比如他的首张个人专辑《鸽子》,在台湾G-MUSIC唱片销量榜上创下了上榜11周拿下9周冠军的奇迹,甚至周杰伦和蔡依林都没有过这样的成绩。杨宗纬正式出道不到半年的时间,在台北“小巨蛋”举办了个人演唱会,也打破了台湾乐坛新人开演唱会的最快纪录。杨宗纬的走红程度可见一斑。

正在事业高峰的杨宗纬却遇人不淑,因为合约纠纷问题而被冷藏两年之久,也正是因为此,最初的杨宗纬并不为大陆歌迷所熟悉。台湾歌手被冷藏并不是新鲜事,比如蔡依林,当然,蔡依林是努力型歌手的典范,从她那身十八般武艺就可以看出。而冷藏期对杨宗纬而言,更像是一次冷静期,毕竟从偶尔报名参加《超级星光大道》到开始踏入娱乐圈,杨宗纬之前并没有过多打算,甚至他也曾犹豫过,是不是应该就自己所学的专业走到底,而不是进入陌生的演艺圈。他对演艺圈的天生不敏感,导致了他后来被冷藏的悲剧,但他的歌声从未被雪藏过。《超级星光大道》聚集的一批台湾最优秀的音乐制作人一直在观望冷藏期的杨宗纬,或许他们认为天生就该是歌手的他需要有自己的潜伏期,又或者爆红并非人人适应,至少对那些想要在歌唱事业走得更远的人来说,停一停并不是坏事。

生活一贯平淡如水的杨宗纬能够顺利度过冷藏期,没有倒下,反而像是充电完毕,又充满精力地站在了舞台上。他的复出得到了歌坛大哥李宗盛的支持,这更像是一种暗示:在张学友、陈奕迅之后,情歌王子后继有人了。

雄心壮志只为唱歌

虽然借助电视选秀等节目形式,歌手成了炙手可热的娱乐人物。但是歌手的生命线到底有多长,一直是个未知数。杨宗纬看似平凡,却有一颗要靠唱歌来影响人的决心。这不像是文弱的他发出的呼唤,但他在大陆《我是歌手》节目中的爆发,以及坚持唱自己想唱的歌的决心,似乎让我们看到他想走得更远的野心。

他坦言自己对现在的再度走红状态很适应,他眼神中流露出的淡定和成熟,更是为今日站在舞台的他增加了几分魅力。在音乐道路上,他也不断有新的尝试。在近日举办的“清扬无懈可击亚洲巅峰音乐节”上,杨宗纬又得偿夙愿初次尝试摇滚曲风,一曲新歌《闪耀》让现场的“鸽子”们尖叫声四起。在最新专辑《初·爱》中,杨宗纬也尝试了参与创作。这张专辑和之前的《原色》都由李宗盛主打制作。关于思师,杨宗纬觉得自己是十分幸运的,因为他是继梁静茹之后,李宗盛10年来第一个帮忙写歌的人。虽然唱李宗盛的歌不是那么轻松,甚至得到一句夸赞也是十分困难。可杨宗纬始终记得恩师的教诲,任何时候都必须真诚地唱歌。这种对歌唱的态度搭建起了杨宗纬对歌唱事业的信仰,也正是有了这一份一以贯之的真诚,他的歌曲不管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都始终能打动人心。

杨宗纬最爱篇2

第一届星光大道人才济济,彷佛零五年的超级女声,前十名再不济的人,也好过之后几届每况愈下的前三名。杨宗纬当时是以冠军之姿杀出,人气高企至后来的冠军林宥嘉基本可以不用竞争。可偏偏出现了谎报年龄的事件,被逼退赛,说形象没有被损耗是假的。选秀这样的事情,从来是成王败寇,萧敬腾那算惊鸿一瞥华丽转身,而杨宗纬,其实只留下落寞背影。加之又没有签到一个好而聪明的唱片公司,身后又有风格类似的萧敬腾音速小子一般夹击,首张专辑虽然也算大卖,但发展得较其他人实不算顺遂。还好今年他签了环球唱片,又请到了李宗盛坐山把关,眼看着终于可以打一仗翻身仗。演艺圈咸鱼翻生的戏码永远是最好看的,励志传奇卖点十足,但杨宗纬这次是否足够好命?

杨宗纬新专辑被听众最大的诟病就是李宗盛的影子太浓厚,可我却有点儿不同意见。一直以来,都觉得杨宗纬和萧敬腾一样,都是那种唱歌用力、唱功佳,但却毫无个人风格的歌手。萧敬腾大概是选对了团队和唱片公司抑或命好,已经逐渐的摸索出了自己的一条路。可纵观杨宗纬之前的音乐作品,其实能称得上是“杨宗纬作品”的几乎没有,《洋葱》和《鸽子》虽然在某段时间唱至街知巷闻,可始终因为个人风格不够明显,最终还是沦为了口水歌。零八年专辑中的歌,现在记得的能有多少?我想一定没有点萧敬腾《王妃》的人多。李宗盛制造了如此多的经典歌曲,他知道杨宗纬需要什么。其实,我一直都觉得,一个歌手的个人风格,从来都不是自己能够掌控的。即便是天才如同王菲这样的歌手,也需要在跟团队的磨合和摸索之中,慢慢形成自己独当一面的风格,更何况杨宗纬。所以,杨宗纬同李宗盛的这次合作,我倒觉得这是他很好的一个重新出发。即便不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也起码有了一个自己的高点,起码是整合性的一次“实验”,对于前路终于有了一次实质性的探索,而非《鸽子》那一张,看似风格肆意,但实际上,更像是一盘四不像的拼盘。看着好看,吃到口中,其实无甚味道。

回到这张专辑上来,一句话总结,我觉得这张专辑不会令杨宗纬大火,但却会是一个好的开始。有听众超级不爽杨宗纬模仿李宗盛的唱腔,可是整张听下来,唯一一首明显李宗盛唱腔的歌曲,也无非就是《因为单身的缘故》而已。试问这样一首歌,要怎么唱,才能没有李宗盛的唱腔。且,有更适合的唱腔唱这首歌么?杨宗纬应该用哈狗帮的唱腔唱么?《那个男人》虽然是翻唱歌曲,但必然会成为这张专辑中点唱率最高的K歌,不过这歌虽好听,但其实诚意了了,应景之作而已,李宗盛都没有为这首歌写词。《底细》和《怀珠》不相伯仲,我个人喜欢《怀珠》,有点儿像男生版的《十二楼》。话说杨宗纬是否能成为一个男生版的莫文蔚呢?这个想起来,也是很有趣的事情。莫文蔚也是跟李宗盛合作了一张又一张,好多音乐作品又被翻过头去重新咀嚼,才有今日地位。《底细》和《怀秋》也是这样的歌,你当下听,只觉得好听,细看歌词,觉得赞,但并无那种一听入耳的经验,可经过时间沉淀,你每听一次,肯定总有新体会。《被遗忘的》,乍听不错,但多听几遍,总归还是要归到暂时讨好旧歌迷的口水歌里。

世界是一堂布景,人生是一条路。在唱片市场上,杨宗纬虽是主角,但应该也没什么办法决定起伏。你若是爱这个声音,又有耐心,那就慢慢等待好了。没人能收获一个成品,能跟歌手共同成长才是最美好的事情,有时候,甚至超越音乐本身。杨宗纬若有天分,又努力,还会做人,那迟早有一天,再加上一点点的运气,会成为下一个陈奕迅也说不定,谁知道呢。毕竟,当初陈奕迅刚出了两张唱片的时候,又有谁能想到他会是今日呼风唤雨的陈奕迅呢?

杨宗纬最爱篇3

伟彦此次Windows 8平板新品,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伟彦拥有雄厚的资本与研发实力,融合微软与Intel两巨头新的研发技术,打造出融合娱乐与商务为一体的全能平板产品。据介绍,伟彦SurgeTab系列新品拥有多款配置,而基础版的售价仅为1990元,极具性价比。

硬件方面,伟彦SurgeTab PH101将继续采用英特尔最新BayTrail-M处理器,它拥有四个处理核心,性能尤为强劲。在先进的22纳米制程工艺下,BayTrail处理器相比上一代Atom处理器快三倍,能源效益则是五倍。另外,Surge Tab PH101还提供了多种配置组合方案供用户选择,灵活性更高。系统方面,SurgeTab PH101采用的是正版Win-dows8操作系统,同时支持Office办公软件,大大增加了系统稳定性与安全性。在会现场,我们意外地发现了搭载Windows 8和安卓双系统的PH-101平板,实现了双系统自由切换功能,轻松切换办公、娱乐状态,打造顶级移动办公与休闲娱乐解决方案。由于是全国第一家同时推出双系统切换的品牌,现场体验到的样机搭载的安卓跑分成绩并没突破预计的4万5千分,希望后期能有所改善。

目前除了Win8平板之外,伟彦还推出了一款创意型情侣移动电源,在光棍节的日子里显得格外突出。根据品牌联合创始人介绍,该款移动电源分男女两部分,各自分开和合在一起均可使用。移动电源采用钻石切工、通过磁铁彼此吸附、同步呼吸的灯光、用镀金探针实现电路连接,最有意思的特点还有,当男款和女款合在一起时,男款会给女款充电,直到耗光自己的最后一点电量。作为移动电源,这样的创意倒是开了业界先河,打破了移动电源冷冰冰的印象。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伟彦将会秉承“爱·尚微笑”的品牌理念,在平板电脑和相关数码产品领域进行深耕,最终为用户带来更加精心的产品和服务。得益于强大的资金与技术支持,伟彦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中还是非常具有优势的。目前,伟彦SurgeTab系列平板电脑及创意型数码3C产品各方面准备已经基本就绪,接下来就等在国内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掀起一场革命风暴了,非常令人瞩目与期待。

时尚风向标 华硕F450CC完美诠释色彩新主张

作为人们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装备,笔记本电脑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个人的形象与品位。

色彩是时尚的永恒经典,具备红、蓝炫彩配色的华硕F450CC笔记本,外观设计简约流畅,散发出一种由内而外的时尚魅惑。在处理器的选择上,该机强力搭载了Intol酷睿i系列高效处理核心,能够借由其迅捷流畅的快速反应能力,无缝地满足用户的各项应用需求,使用户享受到自由随心的全新应用体验。

外观要炫,画面显效更要炫!华硕F450CC采用的NVIDIA GeForce GT720M独立显示核心,拥有2GB DDR3超大容量显存,能够爆发出超乎想象的高清画面表现,可以轻松应对日常生活中的视频和图形处理问题。同时,其强悍的解码能力,更实现了图像渲染、镶嵌、着色与纹理处理等方面的大幅提升,给用户带来了炫彩靓丽的完美视觉体验。

该机还贴心配备了一个有着16:9比例的高清摄像头,随时随刻都可以与家人好友分享生活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简约与时尚的完美结合,内蕴Intel酷睿i系列处理器核心的强劲动力,并带来2秒瞬间唤醒的极致便捷,这就是华硕F450CC的卓越表现。

翠微百货十六周年庆 年度购物盛宴倾动全城

翠微百货16周年庆11月14日-11月18日拉开序幕,优惠狂潮无法挡!店庆期间大部分单品8折,当日累计购满100减20,再满800可赠50,购化妆品独享美妆礼5倍积分再满100赠20,五天购物余额还可再累计再赠!

翠微店庆主场狂欢开启,众多新款时尚冬衣,推出一年一次大力度优惠,独家助力翠微购物盛宴!三十余款店庆价、庆生价商品款款都精彩!优惠商品还可再参加店庆满减满赠活动!

翠微店庚在精彩的折扣、满额双重赠礼之外,还有一次购物两次开奖,抽奖赢三星4S手机等精美好礼,店庆之后赢千元翠微美食消费卡!同时翠微五店超市重磅回馈,滋补专柜、烟酒专柜持翠微会员卡享双倍积分啦,更有百余款亲民商品倾情奉上。

宣武天虹感恩2013同年庆 最大力度让利重磅回馈

双11的促销热潮还未褪,位于西城区广安门外的宣武天虹又迎来2013感恩周年庆。11月14日至11月24日天虹百货延续大力度促销——现金300换800礼金,续写省钱神话:百货流行服饰现金300换800/600/500/45(Y400礼金,化妆品买200元抵减50/40/30,周大福、欧时力、威可多等众多知名品牌将以更震撼的促销、更贴心的服务、更高的参加率带来狂欢的购物嘉年华。周年庆活动期间,VIP金卡顾客、大宗团购顾客店庆期间凭短信到店,可获周年庆礼品1份。更有超市每日超值礼,满额还有好礼赠!同时宣武天虹周年庚之“爱地球=爱自己”大型自行车马拉松也即将拉开帷幕,加入天虹自行车车队,参与即可免费领走属于你的周年庆自行车!让我们相约天虹南广场不见不散!

清扬音乐大使杨宗纬打造无懈可击MV

继《我是歌手》中的出色表现,让杨宗纬重新回到大众视线成为歌坛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而受邀在今年8月的“清扬无懈可击亚洲巅峰音乐节”上登台也使得他再上一层楼,突破自我,担任清扬品牌音乐大使,推出品牌主题曲《闪耀》。当天,在国际顶尖制作团队的打造下,《闪耀》MV终于在北京开机,并在10月17日完成所有拍摄。不同于《鸽子》时仿佛被囚禁于暗室的困顿,也不再是《原色》上的黑白暧昧,这支MV以动感活力的复古摇滚结合光芒四射的舞美制作为主打,完整展现了杨宗纬自信闪耀的一面。他坦言,“在经历了这次‘闪耀’之后,才发现原来突破自我,炫出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而未来的歌坛道路也变得有更多可能性”。

MV:全方位闪耀自我——《闪耀》是杨宗纬出道以来从未尝试过的摇滚曲风,他非常在意在镜头前的表现。他全程参与歌曲MV的策划与拍摄,从前期的服装配饰、舞美效果到后期呈现,MV拍摄的各个环节里都可以找到杨宗纬的个人痕迹及清扬品牌精神DNA对他的影响。在这首MV里,歌迷可以看到他全方位追求炫酷闪耀的音乐效果,这是一个全新的、令人期待的杨宗纬。杨宗纬坦言,因为受到清扬品牌“炫出自己”精神的感召,他希望在这支MV的每一帧画面里都能尽情展现。为此,制作团队更邀请到了曾经在世界级舞蹈比赛中获得过冠军的舞团为其伴舞;花重金打造了比拟个人演唱会级别的舞台制作;并由知名造型师为他打造了一个耳目一新的Rocker造型。在MV拍摄时,杨宗纬全程都表现得非常兴奋,他一遍遍高唱着《闪耀》,台下的每个粉丝及舞群也都跟着一起哼唱,几次导演喊停之后,大合唱还在继续,“这是一个不再刻意隐藏自己的时刻,所有的光彩都回到了我的舞台上。每当《闪耀》的前奏响起,我就看到了那个无解可击的自己。”

姚谦:向世界炫出自己——作为《闪耀》的音乐监制,知名音乐人姚谦发现了杨宗纬身上不为人知的闪耀另一面。在MV拍摄现场,姚谦更鼓励杨宗纬跳出之前其他MV的拍摄框架,忘记既有的定位和唱腔,向歌迷表达内心真实自我,这样才能找到另一片广阔的新天地。姚谦说,事实上,这个过程并不简单,杨宗纬付出了比以往更多的努力,而在MV中淋漓尽致的“闪耀”就是这份努力最直接的体现。

杨宗纬:每个人都可以无懈可击一在《闪耀》MV里杨宗纬本色出演,扮演主角的音乐偶像,在他的鼓舞下主角勇敢地炫出自我,让所有人看到了他眼中的自信、坚定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而曾几何时,杨宗纬也像MV中主角一样困惑迷茫,期盼着拥有一个可以让他大放异彩的舞台。他说:“我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个幸运儿,感谢生活曾经给于我的历练,让我不断成长。我更感谢自己的自信和勇气,让我在舞台上炫出自我,唱出自己,才能成就现在的自己。”

以及链接未来——第二届中国一意大利当代艺术双年展启动仪式

2013年11月12日在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北轴艺术区(十三陵镇下口村原北京轴承厂)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意大利当代艺术双年展的启动仪式,这是继2012年首届意大利-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后举办的“双城双年展”之中国站。“双城双年展”不仅实现了意中两国对等的艺术呈现,而且展现了两国艺术家轮次应邀东道国参展的化内涵,为当代艺术和国际文化交流树立了双重典范。本届双年展经过长时期的充分酝酿,得到北京市昌平区政府、意大利隆巴蒂大区政府、蒙扎市政府和意大利驻华使馆的全力支持,以及中意两国众多艺术民间机构和组织的积极参与,今天的会正式开官了国内当代艺术家的报名邀约及海选活动,报名方法在http:///官方网站上有详细介绍。本届双年展是一次非盈利性的艺术盛会,是两个文明古国追求平等对话的当代艺术领域最新成果的展示。策展团队阵容空前,由国际知名策展人桑德罗·奥兰迪担任总策展人,中国著名艺术史学者、策展人王春辰、陈岸英,策展人、诗人棉布,独立批评家柴中建以及意大利策展人伊万·夸罗尼担任联合策展人,势必会将两国的策展台力发挥到最大化,此外,本届双年展的独立策展人单元也在紧锣密鼓的征集中,策展人团队将从众多青年策展人中挑选出视角新锐、独到且契合展览主题基线的独立单元策展人,从而增添本届双年展的丰富性、自由度和可看性。

“小块头”有大智慧 华硕X301A 开启炫彩新时代

作为工作生活的最佳拍档,轻薄便携的高效能本本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华硕X301A不仅采用了星夜黑、珍珠白、紫灰拉丝三色靓丽外观,同时其仅1.7kg的极致纤薄身姿也非常方便携带。此外,再加上13.3英寸LED高清背光显示屏的完美融入,更真实的还原了本本的显示色彩,为用户带来极致高清的视觉享受。作为一款性能强劲的便携机种,华硕X30IA除了有着纤薄雅致的曼妙身姿,更强势搭载了Intel第三代酷睿i系列高效处理核心,能够借由其快速流畅的响应能力无缝的满足用户各项应用需求,用酣畅淋漓的性能表现完美诠释了内外兼修的本质内涵。华硕X301A采用了华硕独家S.H.EⅡ超级混合动力引擎技术,可实现Instant On模式下2秒瞬间唤醒、14天超长待机的极致便捷。该机还有SonicMaster Lite“美声大师”音效技术,为用户带来了更浑厚的重低音和更震撼的剧场环绕效果。无论观赏酷炫大片,或倾听美妙音乐,都可享受到殿堂级的完美音质。轻薄时尚的多彩外观,迅捷流畅的性能体验,华硕X301A让“小块头”也能内蕴“大智慧”。此外,为完美凸显华硕X301A的独特气质,华硕还推出了全系列精美笔记本周边产品,详情可登陆华硕官网查询。

杨宗纬最爱篇4

当导师并不轻松,四位老师在组建班级、选歌、设计表演过程中一直十分纠结。“每个班只有8个名额,总想留点名额给后面的孩子,犹豫一下,几个优秀的孩子就这么错过了,于是我们内疚得要命。”陈明无奈地说,“要不就是我选了他们,他们没选我。”的确,在节目初期狂打“妈妈牌”的陈明屡受打击,不仅被“萌主”拜尔娜拒绝,还得到Super Baby“不在一个星球”的评价,“有人统计说我被拒绝了十几回,后来干脆和羽凡并称‘陈坚强’。”

然而两个“陈坚强”也有打架的时候,对于羽凡老师抢走“小魔女”王睿卓的行为,陈明至今仍耿耿于怀:“她都跟我合唱了《寂寞让我如此美丽》,我觉得她一定会选我,结果羽凡说了句别别别,她就真的没选我!这个落差还是蛮大的。”

陈明班级的代表色是粉色,大家对陈明老师的评价也像粉色一样温馨。小影后李馨巧屡次提到“陈明老师像妈妈一样”,杨宗纬的爱徒郭子荷也经常说起“陈明老师给我吃奥利奥”的故事,总导演陈刚认为,“陈明的教学方式是典型的家庭式,她让孩子觉得有一个温暖的怀抱,又像妈妈一样和孩子交流,很容易令孩子们敞开心扉。”

南都娱乐周刊:班里对谁印象最深?《新声代》中有没有让你特别眼前一亮的孩子?

陈明:印象最深是傅滢滢,我问孩子们梦想的时候大家都说将来想唱歌,或是做跟音乐有关的事,她的回答让我意外,“我想做一个孝顺的女儿,孝顺爸爸妈妈。”梦想很简单,但你会被这种纯真所感动。我特别喜欢的孩子是棉花糖和拜尔娜,因为他们特别纯真可爱。拜尔娜唱歌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冰淇淋而战,如果唱得好妈妈会奖励我冰淇淋。”孩子越小内心就越没那么复杂,我们班的刘乐乐跟拜尔娜差不多大,在台下还不太懂事,但在台上是最淡定的一个。其实有时候人没想那么多,反而表现更自然。

南都娱乐周刊:有没有训练孩子唱歌的独门秘笈?

陈明:人声中有一段特别漂亮的声音叫童声,这个声音就像天籁,像清泉一样,我会注重让孩子去好好表现这个声音。但我觉得技巧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感情的描述,所以我会跟他们讲一些气息或表演的基础知识,但更主要是让他们读些文章或句子,比如用不同语气把“我吃饭了”、“你好吗”念出来,用不同语气念同一句话,读出来的就是唱歌时的情感。

杨宗纬最爱篇5

舞蹈很头痛

从巡演筹备初期开始,身为音乐总监的梁静茹就压力大过天,甚至常常半夜惊醒。为了将自己的众多歌曲做出最好的编排,她简直伤透了脑筋,“如果唱完所有曲目的话,演唱会不知道要到几点。”与以往演唱会“只唱不跳”有所不同,梁静茹这次为了“爱的那一页”终于打破了不跳舞的禁忌,但是她对自己的舞蹈很没自信,“只是小跳一下,还没到劲舞的地步。我跳舞常常同手同脚,这是最让我头痛的部分,边唱边跳是我面临的极大挑战,每次只要唱歌我就会忘记动作。”

教练有来头

梁静茹两年前因跑步时喘个不停被送去急救,经检查发现她患有先天性心脏二尖瓣膜脱垂,医生建议她不要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所以此后她只以游泳的方式健身。可是为了有足够的体力应付每场三个小时的巡演,梁静茹在教练的指导下再次尝试了跑步健身。梁静茹的教练不是别人,正是目前就读于台体大研究所的杨宗纬。杨宗纬为梁静茹专门设计了跑50米然后快走100米的间歇慢跑法,他轻声细语的耐心指导,令梁静茹大赞:“真是温柔的教练!”

杨宗纬最爱篇6

——读王安国《清平乐*晚春》有感

暮秋晚景,细雨绵绵,三杯两盏酽茶,竞睡意全无。对屏无语,信手翻开宋词三百首,王安国的《清平乐*晚春》映入眼帘。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梨(杨)花。 "

这首词,既往依然度过几遍, 惜春恋春的词篇往往都带有丝丝的无奈和哀怨,王国安的清平乐似乎又有一番别样的体会!放眼的暮春,绽放的梨花,感觉是无边的欢喜和自在,可算是别样感受吧,也还喜欢。但词中有一个字引起我的注意:有些书上是“春风自在梨花”,而有的书上却是“春风自在杨花”,到底是杨花还是梨花?此二种有何不同?打开百度细查,却是焉语尔尔,不尽其详,只好尽查“王安国”其人以及“冯小怜”等相关资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王安国这首貌似“是无边的欢喜和自在”的词,浸染出阵阵酸涩!

冯小怜:冯小怜,北齐后主高纬妃,有姿色,擅琵琶,工歌舞。冯氏自幼入宫,充当后主穆皇后的侍女,穆皇后宠衰,为了抵制曹昭仪、分享皇帝恩宠而把冯小怜送给高纬。出于皇后意外的是,平日间这不起眼的小怜,突然爆发出可怕的力量,她迅速抓住了高纬的心,越过三千佳丽,成为后宫中最得宠的嫔妃。

王安国:王安国(1028-1074):汉族,字平甫,生于临川(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王安石之弟,北宋政治家、诗人。他自幼聪颖上进,虽未曾从师入学,但写出的文章却有条理。12岁时将其所写的诗、铭、论、赋数十篇向人展示,观者无不惊叹其文采超群。因仕籍纠葛,又不愿倚仗其兄王安石之势谋取功名,因而未能中第。熙宁元年(1068年)经大臣--三司使韩绮举荐,经神宗召试,赐进士及第,任西京国子监教授,教授西京国子。此时他已41岁,才从布衣入仕。王安国并不支持哥哥王安石的新法维新,却因哥哥与佞臣吕惠卿恩怨受了牵连被陷害而死,时年47岁。

王安国与冯小怜相距数百年,在这里引用冯小怜,作者有什么用意?他要用冯小怜喻指什么人?想来想去,只能是作者自己!冯小怜靠的是自己的才色技貌才获得皇帝恩宠,只因为身后有个穆皇后才得以入宫;王安国凭的是自己的诗、铭、论、赋和超群才华,却因为有个当宰相的哥哥,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想到这里,不由想起词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到底是自然界中的入夜春雨,还是官宦之间风风雨雨?官锦污是指花朵沾上泥污,还是穿在身上的官服被恶语玷污?而“小怜初出琵琶”,技惊后主,貌压后宫,一举赢得高伟宠爱,“后主惑之,坐则同席,出则并马,愿得生死一处”,又怎会“晓来思绕天涯”?不得不细问,到底是谁“晓来思绕天涯”?心性清高,工诗善文的王安国凭借自己努力,终于晚年入仕,却怎么也摆脱不了哥哥王安石的雾霾,再加上奸佞争宠,人际胶着,自诩品格高洁的他,感觉前途“恍如风中杨花”,前途渺茫。奈何不能像“小怜初上琵琶”一样,一举赢得皇上恩宠?天下之大,众生盈盈,我偏偏就生在这个环境,做了宰相的弟弟,以至于才华被掩盖,一切努力仿佛都是士大夫们看着哥哥的面子给的?假如我真的无德无才,凭借哥哥势力才进入仕途,那我宁愿“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梨(杨)花”!

杨宗纬最爱篇7

大华第一任厂长

说到大华,不能不提到石凤翔的名字。他是大华纱厂的第一任厂长,更是西北纺织业的拓荒者。

石凤翔与大华纱厂的结缘很有些传奇色彩,他是湖北孝感人,1912年留学日本,就读东京高等工艺学校,专攻纺织工业。1917年回国后,先后在保定、武汉等地的工业学校和纺织学校任教务长、校长,为我国早期的纺织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当时,湖北楚兴公司是武汉最大的纺织企业,楚兴先后在武汉、石家庄和西安创办了裕华、大兴、大华三个纺织公司,这三家公司在民国时期的名气都很大。但这三家公司,都与石凤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最早成立的裕华纱厂,石凤翔被聘请为技师,相当于今天的总工程师。1922年,大兴纱厂在石家庄兴建时,已成为国内纺织业权威的石凤翔被委任为厂长。西安的大华纱厂,则是石凤翔到陕西后一手兴建起来的。

西安大华纱厂,原名大兴第二分厂,石凤翔任厂长兼总经理。选择在西安建厂,也是时局所致。此前,石凤翔在大兴纺织厂任职近10年,由于他精通技术,先后改装了纱机、布机及其他设备,并对部分生产工艺和流程做了改进,使得纱布质量大大提高,大兴的产品在国内市场很畅销。“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棉纱的杀价倾销,严重冲击着刚刚起步的我国纺织工业,纱厂纷纷破产、停工,大兴也不例外。1934年,大兴纺织厂在全国的市场仅剩西北的陕西一地了。

同年9月,原裕华公司董事长苏汰余说:“查本厂所出之布,仅以陕西为惟一出路,而所用棉花也以陕棉为大宗,但是往返装运,运费亦属不赀。故本厂同仁屡有迁厂至陕或在陕设一分厂之建议。”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石凤翔授命来到陕西建厂。

1934年10月,石凤翔一行八人来到西安考察选址,得到时任陕西省主席邵力子和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的支持。石凤翔最终将厂址定在了邻近火车站的道北地区,并在大明宫含元殿东侧购地122亩,兴建工厂。从1934年筹建,到1936年3月正式投产,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一座当时西北最大的机械化纺织厂—大兴纺织二厂就在古城西安诞生了。半年后,大兴二厂的利润即达法币20万元。石凤翔在征得大兴、裕华公司董事们同意后,继续扩建,增加了锭纱机和自动织机,使工厂的细纱生产能力达到了5万锭。不久,由股东集资成立大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工厂即更名为大华纱厂。

今年已90岁的李宗春老人是原大华纱厂的一名纺织工人,他清楚地记得,1945年,日本人投降的那一年,他进了大华厂。老人向记者介绍说,石凤翔个头不高,四方脸,平时戴一顶礼帽,穿着长袍,有时也戴眼镜,右手拄根拐杖,左手残疾,总背在身后。记者了解到,石凤翔在武汉的裕华纺织公司期间,一次在车间巡视,不慎被机器打掉了左手两个手指,由于当时医疗水平所限,伤口感染,导致左臂被截肢,从此失去左手。

据悉,大华纱厂建成后,每年在陕西收购棉花10万余担,充足的棉花供应,以及毗邻陇海线的便利交通,让大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最多时,大华厂有三四千名工人,加上家属有上万人,除了厂区外,还在周边形成了大华一村、大华二村、大华三村等生活片区。大华纱厂成为当时西安市仅有的一家拥有上千名工人的大工厂,在大华的带动下,一系列相关企业陆续在西安建成。

建国后,通过公私合营,大华纱厂易名为陕棉十一厂。接着,政府在西安、咸阳、宝鸡等地兴建了多家棉纺织企业,使陕西成为新中国纺织工业的重镇。在采访中,一位熟知大华历史的人士说,别看大华在陕西排名“十一”,其实大华是陕西纺织企业的黄埔军校,因为“这些纺织厂的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多数出自大华”。

大华的爱情传奇

谈到大华,同样不能不提到的名字,因为他与大华纱厂老板石凤翔是儿女亲家,他们子女间的爱情故事,至今仍是大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爱情故事的主人公是石凤翔的次女石静宜与的次子蒋纬国。李宗春老人说,从他进入大华厂的那一天起,就听到人们在谈论蒋家公子与石家小姐的故事,他从工友们那里得知,蒋公子是在跳舞时认识石家小姐的。后来还有人说两个人是在奔赴前线的途中邂逅相识的,也有说是在西安的钟楼底下意外相遇的,而且不同的人会演绎出不同的版本,但传奇和浪漫却是不变的主题。

历史的细节是永远无法复原的,但结局和故事的大体轮廓却基本一致。我们所知道的一些情节是,1940年底,蒋纬国从德国慕尼黑军校留学回国后,来到西安胡宗南麾下,任步兵少尉排长,驻守潼关。一次,蒋纬国在西安至潼关之间的火车上,发现对面一位漂亮的姑娘,竟然在看一份英文报纸。蒋纬国便主动与之打招呼,但眼前这位姑娘并未在意这位稍显莽撞的年轻军官。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位英俊的军官向自己借阅报纸,而且还能用流利的英语阅读和交谈。姑娘自然对这位年轻的军官产生了几分好感。当然,这只是故事的开始。

不久,这一对在火车上邂逅的青年男女又一次相遇了,这次是在陕西省议长刘楚才的家庭宴会上。蒋纬国一眼就认出了让他怦然心动的女孩,这时他才知道,这个女孩原来是大华纱厂老板石凤翔之女,名叫石静宜,而且还是一名正在西北大学读书的大学生。而蒋纬国当时年仅26岁,风华正茂,抱负远大。宴会后,蒋纬国即邀请石静宜跳舞。很快,两个人便坠入了爱河。他们的爱情传奇,从此也在西安城里流传开来。

因了这层关系,民间便有人认为,石凤翔能在西安玩得这么大,是因为有这个亲家在撑腰。其实,细究起来,这种说法是很没有道理的,从先后顺序来说,是大华的兴起在前,蒋、石两家结缘在后。直到1942年,蒋纬国才把自己与石静宜的恋情写信告诉了父亲。蒋纬国与石静宜的婚礼,则是一年以后,即1943年的圣诞节那一天在重庆举行的,和宋美龄亲自为他们操办了婚礼。据说,婚礼极其奢华、气派。后来在大华厂,一直流行这样的口头语:“生儿子要像蒋纬国,生女儿要像石静宜。”

当然,两家结亲以后,大华纱厂的名气比过去更大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过,大华厂的这种荣耀并未维持多久,随着日本人投降,没几年功夫,全国就解放了。据大华厂的老工人介绍,胡宗南的部队在败退时,曾将大华厂的发电机房炸毁,使大华厂一度陷入瘫痪状态。后经奋力保护和抢修,大华厂终于在西安解放后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了生产。

李宗春老人还向记者披露说,西安解放前夕,石凤翔的亲信和部分家人,带着整麻袋的银元准备逃跑时被厂里扣留了,后来他还分得了几块大洋。他还介绍说,石凤翔弟兄五人当时都在大华厂干事,石凤翔聘请的技师叫陈访周,其子在后来的大华中学执教。

而石凤翔早在1949年初,带着家眷南下四川,后经上海离开大陆。有报道说,1959年,石凤翔举家迁至香港,曾开设珠宝店,晚年病逝在香港。

大华的优质名号

在通往大华三村的纱厂东路,记者遇到了82岁的赵大爷。赵大爷是1949年进大华厂的,他说那时西安刚解放,军管会招工,他就去了,成为了一名钳工。

“解放初那阵,(大华)还不叫十一厂,效益好,待遇高,工资在西安是最高的,比铁路上的工资都高,听说铁路上的人有意见了,后来就降了。厂子内什么工种都有,自己发电、供水,设备有问题了,还能自己修理加工,不出厂就全解决了……大华厂生产的‘雁塔牌’棉布,越洗越白,就是最后磨破了,露出的纱线也是白的,当时西安人就认这个牌子,卖得特别好。”赵大爷说起大华厂的故事来,如数家珍,言语间流露出一种久违了的优越感和自豪感。

“现在的人,都以为旧社会工人吃不饱饭,也不全是这样,听那些比我更早进厂的人说,解放前,大华厂的工人吃的非常好,工人都吃食堂,8个人一桌,两荤两素。人家那个土豆丝,吃完后碟子里还有一层油,你想那菜能不香吗?”赵大爷说。

“有的工人还偷偷地把食堂里的馍带出去,卖给那些逃荒的。”此前,李宗春老人在家里也向记者这么说,无意中印证了赵大爷所言不虚。按照李宗春老人的说法,外面根本吃不到那么大那么白的馍馍,以至于“有的家里好几口人都在厂里上班”。

建国后,通过公私合营,大华厂恢复生产,继续沿用“大华”名号。1966年12月16日,大华纱厂更名为国营陕西第十一棉纺织厂。从此,“十一厂”逐渐被西安人熟悉,“大华”的名号渐渐被人们淡忘。与此同时,西安、咸阳、宝鸡等地也兴建了多家棉纺织企业,使陕西成为新中国纺织工业的重镇。在采访中,一位熟知大华历史的人士说,别看大华在陕西排名“十一”,其实大华是陕西纺织企业的黄埔军校,因为“这些纺织厂的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多数出自大华”。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十一厂”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同国内众多老纺织企业一样,从亏损到停产,再到破产,不可逆转地走上了一条不归之旅。据赵大爷介绍,厂里传说改革开放不久,石凤翔的儿子从台湾回来,提出要收购厂子,条件是所有厂房、机器、工人全部留下,但行政管理人员一个不留。这意味着当时的领导们都要下岗了,自然没谈成。“要是让人家收了就好了,工人们也都享福了,至少比现在强。”老人惋惜地说。

杨宗纬最爱篇8

我最喜欢的声线是平安,他的《洋葱》很好听,但平安是最没想法的一位,情感处理得非常简单净白。曾经有个段子评论平安的《洋葱》和原版杨宗纬的《洋葱》,非常传神,我一看就乐了:

“杨宗纬的《洋葱》是丝的洋葱,哭着求人来看,求女神剥开自己;平安的《洋葱》是高帅富的洋葱,你看或不看,我就在那里。”

接着有人说:“只准丝情伤,不准高帅富失恋么?”

这是我格外喜欢金池的原因。论声线的吸引力,金池远不如平安,但她对歌非常有想法。最突出的例子是PK师太那场《心在跳》,从对歌的现场处理能看出,她已经把这首歌想透了,每一句该用怎样的感情都有深切的诠释。另一个对歌理解特别深的是金志文,可惜他的声音太无辨识度了。

想法上的差异,看汪峰与黄勇合唱《北京,北京》的时候最为突出。黄勇完全不能理解这首歌,只会暴吼。开始汪峰带着还好,后面和梁博PK时就完全放粗了。特别是“咖啡馆与广场有三个街区,就像霓虹灯到月亮的距离”,如果不知道这其中的情感,是完全唱不出来的。

但对一些年轻歌手来说,许多内涵丰富的歌,他们能理解多少呢?就算是很多情感歌曲,也是不容易把握的。被糟蹋得最厉害的,还是那首圣殿级的《一样的月光》,这首歌改成爵士,等于给麻辣香锅放糖加奶,全毁了。

如果不能理解和把握经典,不如拿一个普通版本,极尽想象地自由地释放自己。吴莫愁就是这么干的,虽然我对她的声音很不感冒,但居然连看了三遍《爱是怀疑》和《美丽笨女人》。她干得太后现代了,但不得不说,在诠释的时候想法很丰富,甚至有些地方相当惊艳。

无论如何,你得对自己做的事情有想法。春哥在那么多争议面前屹立多年不倒,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在舞台上非常有主张和想法。当然许多其他人也有自己的想法,但这是一个人心的乱世,只有尼采版本的英雄才能征服众生,留下印记。春哥和莫愁对于她们的粉丝来说,更接近这个意义上的偶像。

这个时代,人心在等待,在迷茫,在快速地吞咽,又快速地遗忘。要给他们一个终身不能磨灭的印迹,必须有强烈的形象和鲜明的思想。每个领域的人都很多,没有超越的气质和独树一帜的体系就只有被淹没。你能做螺丝钉和工匠,别人也能做,这种存在没有你作为你自己的意义。

杨宗纬最爱篇9

10 绝对超白金“乐队”主唱的北齐高纬

上榜理由:一人身兼词曲唱,超炫的乐队组合。

高纬是南北朝时北齐的第五位皇帝,其时国力见衰朝纲紊乱,这哥们根本不闻不问,还自称“无忧天子”,玩的花样也别出心裁。最雷人的就是他自己作词作曲,抱着琵琶自弹自唱,唱到兴处,还命令上千名太监、奴婢一起给他伴唱,场面宏大至极,堪称“乐队组合”的开山鼻祖。

9 大搞时装秀的北周宇文

上榜理由:不逊培罗蒙,赶超范思哲。

宇文是南北朝北周的第四帝,荒淫奢侈,史称:“宣帝即位,即逞奢欲”。但他最雷人之处莫过于钟情另类服装,每每别出心裁,装靓扮酷。我们看看他的装束:头戴高高的通天冠,身上是金蝉做的饰物,斜配几近夸张的大绶带。要是赶在今天,一准会去“T”型台上亮亮相。自己这么爱美,却命令:除宫人外,天下妇女一律不准涂脂抹粉。

8 耍杂技耍到自残的南齐萧宝卷

上榜理由:杂技成为皇宫的“表演秀”。

南北朝时南齐的第六代皇帝,此公不爱读书,嬉戏无度,常常通宵捕鼠取乐,不理朝政。更雷人的是他还酷爱杂技,以致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亲自对一些杂技老节目进行搜集整理总结,甚至还自创了许多新节目。比如他仗着自己力大如牛,将7丈5尺长的木质道具扛在肩上,让演员在上面翻腾,自己表演用牙叼巨木的绝技,结果弄得满嘴是血。他还为自己设计了一套戏装,穿着戏装在后宫打打闹闹,追逐嬉戏。皇帝做到这个样子,也真够难为他的。

7 打马球中状元的唐僖宗

上榜理由:酷爱运动,可惜那时没有奥运会。

唐僖宗可谓是另类到了极点,除了不喜欢朝政外,爱好十分广泛,他喜欢算术、音乐、下棋、斗鸡、赌鹅、蹴鞠、骑射、剑术,而且无不玩得精妙,特别是对打马球十分迷恋,而且技艺高超,他曾经很自负地对身边的优伶石野猪说:朕若参加击球进士科考试,应该中个状元。要是参加奥运会,拿个马球比赛金牌也未可知。

6 一天不干木工活就手痒痒的明熹宗

上榜理由:不是“缺一门”,而是“独一门”。

明熹宗朱由校自幼便有木匠天份,不事朝政,整天沉迷于刀锯斧凿的木匠活之中,而且技巧娴熟,一般的能工巧匠只能望尘莫及。凡是他看过的木器用具、亭台楼榭,他都能够做出来,绝对是个天才。而且凡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木匠活,他定要亲自操作,乐此不疲,甚至废寝忘食。真是生错了地方。

5 喝酒绝对“大师级”的闽国王曦

上榜理由:醉一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天天醉得不省人事。

按说喝酒作乐对于皇帝来讲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可是喝酒要喝到“大师级”就不是随便谁都能做到的了。王曦是五代时期闽国第五主,好贪杯中之物,酗酒成性。一次,王曦与宰相李光准一起喝酒,喝醉后争执起来,王曦命令武士将他推出去斩首,李光准被拖到刑场酒都没醒,监斩官没敢行刑。第二天,王曦醒来还找李光准,敢情昨天的事忘了个干净。酒喝成这样绝对酷毙。

4 热衷于组团旅游的隋炀帝杨广

上榜理由:最炫的旅游专家,超强的组团能力。

史上还没有哪一个皇帝像隋炀帝杨广这么热衷于旅游开发。他在洛阳西郊建筑的“西苑”占地方圆200里,院内有海,海中有岛,岛上有阁苑,内还有16个院落,由各妃主管,负责接待。杨广则带着几千宫女骑着马在苑内游览玩赏,晚上在妃子主管的“招待所”夜宴。大运河修通后,他先后3次大规模出游,随行的旅行团包括嫔妃大臣乘坐的船就有几千艘之多。这活儿恐怕现在哪个旅行社也接不起。

3 当和尚有瘾的南梁萧衍

上榜理由:皇帝不是我最后的传奇,我要追求那不老的传说。

萧衍是南北朝时南梁的创建者,信奉佛教达到痴迷的程度。一次去拜佛,说什么也不回去当皇帝了,要就地出家,做了四天和尚后被大臣们哀求着回宫,回来后想想不对,因为和尚还俗要向寺院赎身,于是“财政”上拿出了一亿钱把他的肉身算是赎了回来。这样的事后来还发生过3次,够一心向佛的吧!他不理朝政,却写了大量的佛教著作,他根据《涅经》等上乘佛教的内容写了《断酒肉文》,首次提出佛教徒不可以吃肉的戒律。瞧这皇帝当的。

2 当“响马”乐在其中的南平高从海

上榜理由: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高从海是五代时期南平第二主,不喜朝政,却有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嗜好,喜欢当“响马”,经常掠夺南来北往途经自己辖地的使节,乐此不疲,而且敢作敢当,并不否认是自己所为,一旦别的国家交涉讨伐,就会恬不知耻地将原物奉还给人家,脸上毫无愧色。此公就是图一乐,人送外号“高赖子”。

1 唱戏被扇耳光的后唐李存勖

杨宗纬最爱篇10

[关键词] 气候; 物候; 文学; 古典诗歌; 差异性; 地域性

文学的地域性是一个客观存在,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无论是中国古典文学还是中国现代文学,无论是抒情文学,还是叙事文学,都有其地域性,这一点无须再讨论。那么,文学的地域性又是如何形成的?文学地理学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文学的地域性是由文学作品所赖以产生的地理环境造成的,这一点也不需要再讨论。而地理环境是一个大概念,地理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又包括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又包括地貌、水文、生物、气候、灾害等要素,人文环境又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教、宗教、风俗等要素,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各个要素都能对文学构成影响。关于人文环境的各个要素对文学的影响,人们已经作过一些探讨,而对关于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对文学的影响,探讨得则很不够。本文所要探讨的是气候对文学的影响。本文认为,文学的地域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气候的差异性以及由气候的差异性所导致的物候的差异性造成的,说得更简明一点,就是气候的差异性影响到物候的差异性,物候的差异性影响到文学的地域性。为了把这个问题讨论得深入和集中一些,本文仅以中国古典诗歌为例。

让我们先看看什么是气候和物候。

一、 气候与物候的内涵及其特点

气候,就是指“某较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特征和综合统计情况”[1]129。通俗地讲,“就是指整个地球或其中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称为时段)的气象状况的多年特点”[2]33。气候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差异性,一个是地域差异,一个是时代差异。

物候,“是生物受气候诸要素及其他生长因素综合影响的反应”[1]99,用竺可桢先生的话来讲,“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3]14。在大自然中,那些受气候影响而出现的以一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都属于物候现象。物候现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植物(包括农作物)物候,如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结果、叶变色、落叶,农作物的播种、出苗、开花、吐穗等;二是动物物候,如候鸟、昆虫及其他两栖类动物的迁徙、始鸣、终鸣、冬眠等;三是气象水文现象,如初霜、终霜、初雪、终雪、结冰、解冻等。

“物候现象是各年的天气气候条件的反映”[3]45。气候的特点决定了物候的特点,气候的地域和时代差异导致物候的地域和时代差异。美国著名森林昆虫学家霍普金斯认为,物候有纬度差异、经度差异和高下差异。具体来讲,就是物候每向北移动纬度1°、向东移动经度5°,或向上升400英尺(12192米),植物的阶段发育在春天或初夏将各延期4天,在晚夏和秋天则要提早4天。这个发现被称为“霍普金斯定律”。竺可桢先生参照这一定律,结合中国和世界有关国家的情况,总结出物候学的四大定律,即物候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物候的纬度差异、经度差异、海拔差异和时段差异。

在明白了气候与物候的内涵及其特点之后,我们再来考察文学与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 文学与气候(物候)的关系

文学与气候(物候)的关系是一种很重要的关系,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关系,但在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中,有关这一方面的言论却非常少见,至于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的论文和著作就更是没有了。据笔者的考察,似乎只有中国6世纪(梁代)的批评家刘勰(约466—约537)和钟嵘(约467—约519)以及法国19世纪的批评家斯达尔夫人(1766—1817)曾经提到过这一问题。例如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讲:“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4]693

694刘勰这里所讲的“春秋”,也就是下文的 “四时”(春、夏、秋、冬)的一个简称;他所讲的“阴阳”,则是下文的“阳气”和“阴律”的一个简称。“阴律”就是“阴气”。詹瑛《文心雕龙义证》云:“阴律,阴气,古代用音律辨别气候,所以也可以用‘阴律’代替‘阴气’。”[5]679这个解释是准确的。在古代汉语中,“阳气”和“阴气”这一对概念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有时候是指气候,有时候则未必。什么时候是指气候呢?这要看具体的语境。一般来讲,当“阳气”和“阴气”并举,又与表示时令或季节的“四时”出现在同一语境的时候,它们就是指气候。如苏浚《气候论》:“晁错曰:扬粤之地,少阴多阳。李待制曰:南方地卑而土薄。土薄,故阳气常泄;地卑,故阴气常盛。阳气泄,故四时常花,三冬不雪,一岁之暑热过中……阴气盛,故晨昏多露,春夏雨淫,一岁之间,蒸湿过半。”[6]229

230其中“阳气”和“阴气”并举,又与“四时”出现在同一语境,是专门讲岭南地区的气候的,故名之为《气候论》。刘勰上面这段话是说,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春秋代序),气候也在不断地变化(阴阳惨舒);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物候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物色之动);随着气候和物候的变化,人的心理也在发生相应的波动(心亦摇焉)。每当阳气萌发的时候,蚂蚁(玄驹)就开始行走;每当阴气凝聚的时候,螳螂(丹鸟)就开始潜伏。小小的虫子尚且受到气候的感召,可见四时气候对于生物的影响是很深的……每年都有相应的物候(岁有其物),每种物候都有不同的样子(物有其容),文学家的情感是随着物候的变化而变化的(情以物迁),文学作品的语言则是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的(辞以情迁)。这段话就是讲气候(物候)和文学的关系。

如果说刘勰所讲气候(物候)和文学的关系还需要作一番考证与阐释的话,那么钟嵘讲气候(物候)和文学的关系,就可以说是非常明白了。其《诗品·序》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7]1这里的“气”,就是指“气候”。郭绍虞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在讲到钟嵘的这四句话时就是这样解释的:“气,气候。这四句说:气候使景物发生变化,景物又感动着人,所以被激动的感情,便表现在舞咏之中。这是讲诗歌产生的原因。”[8]312这个解释也是正确的。需要补充的是,“景物”有两种,一种是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景物,一种是不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景物。前者就是物候,后者则是一般的景物。刘勰所讲的随着阳气萌发而行走的蚂蚁(玄驹)是初春的物候,随着阴气凝聚而潜伏的螳螂(丹鸟)则属于深秋的物候,它们不是一般的景物。钟嵘这里所讲的“物”也是指物候,而不是一般的景物。我们可以联系《诗品·序》中的另一句话来理解:“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7]28这里的“四候”就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春风春鸟”、“夏云暑雨”、“秋月秋蝉”、“冬月祁寒”,就是随四季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物候。所以“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四句话更准确的解释应该是这样:气候使物候发生变化,物候又触动人,所以被触发的感情便表现在诗歌之中。这是讲诗歌产生的原因。

气候(物候)和文学的关系问题本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刘勰和钟嵘都谈到了气候(物候)对文学的影响,本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但遗憾的是,在中国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界,自从刘勰和钟嵘讲过这个问题后,似乎再也没有人讲过这个问题了。其原因比较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无论是刘勰还是钟嵘,他们的主观意图都不在讲气候(物候)对文学的影响。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的主观意图是在强调“以少总多”的写作方法,反对“文贵形似”的错误倾向,倡导“物色尽而情有余”的艺术效果,而钟嵘《诗品·序》的主观意图则在探讨五言诗的起源及其创作得失。由于他们的主观意图不在讲气候(物候)对文学的影响,所以后人在解释他们的这几句话时也就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在国外,则似乎只有法国19世纪的著名文学批评家斯达尔夫人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斯达尔夫人在《论文学》一书中讲到“北方文学”(英国、德国、丹麦、瑞典、苏格兰等国的文学)与“南方文学”(希腊、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国的文学)之间的差别时说:“北方人喜爱的形象和南方人乐于追忆的形象之间存在着差别。气候当然是产生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9]146

147“北方人喜爱的形象和南方人乐于追忆的形象”,是指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形象。

需要指出的是,和中国的刘勰、钟嵘一样,斯达尔夫人对文学与气候之关系的表述也是很简略的,他们都没有就这个问题展开专门的研究。例如,气候是如何影响文学的,它通过什么途径来影响文学,又影响到文学的哪些方面等等,他们都没有展开必要的论证。

关于气候影响文学的基本途径问题,笔者已有专文讨论,此不赘。本文只讨论气候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具体来讲,就是讨论气候和物候的差异性对古典诗歌的地域性所产生的影响。

中国疆域辽阔,各地所处的纬度和海陆位置不一样,地形也不一样,季风的影响又特别显著,这就使中国各地的气候环境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例如:从热量来看,中国就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六个气候带;从降水量来看,中国又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等四种气候类型。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几个国家的气候环境像中国这样具有如此大的差异性。气候的差异性导致了物候的差异性,气候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导致物候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正是气候(物候)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地域性,使其呈现出不同的地域色彩。

三、 气候(物候)的南北差异与古典诗歌的南北差异

气候的南北差异主要是由各地所处的纬度差异造成的。中国疆域辽阔,从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位于北纬3°58′),到最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位于北纬53°33′),南北相距约5 500多公里,共占纬度49°多。南北距离如此遥远、纬度跨度如此大的国家,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就历史时期的疆域来看,虽然各个朝代有所不同,但都可以称得上辽阔。在这个辽阔的疆域内,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是很大的,例如吉林省安图县的年平均气温只有-73℃度,而西沙群岛的年平均气温却高达264℃,南北两地的年平均气温相差337℃。历史时期的南北气候差异也大体如此。

气候的南北差异影响到物候的南北差异。当北方的哈尔滨一片冰天雪地的时候,南方的广州仍然是鸟语花香。竺可桢讲:“物候是随地而异的现象,南北寒暑不同,同一物候出现的时节可相差很远。”[3]6“物候南方与北方不同。我国疆域辽阔,在唐、宋时代,南北纬度亦相差30余度,物候的差异自然很分明。往来于黄河、长江流域的诗人已可辨别这种差异,至于被放逐到南岭以南的柳宗元、苏轼,他们的诗中,更反映出岭南物候不但和中原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不同了。”[3]24

我们不妨先看看唐代诗人韩愈、白居易写在同一时间、同一城市的两首诗: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10]3864

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踏雨曲江头?(白居易《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10]4942

杂花生树,曲江水暖,这是唐代长安(今西安)仲春时节的物候。唐代属于五千年来的第三个气候温暖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1℃。从8世纪初至9世纪中期,也就是韩愈、张籍、白居易、柳宗元所生活的唐代中期,长安一带甚至可种柑橘,并且能结果实,可见地处暖温带的关中地区,气候是相当温暖湿润的。在韩愈、白居易写作这两首诗的仲春时节,长安的日平均气温在6℃—11℃左右,正是百花盛开的日子。韩愈被曲江池的千树繁花所陶醉,为白居易不能应约前来而遗憾,而白居易则回答说,他的私家园林的红樱树也开花了,他在园子里同样可以绕花而行。

韩愈、张籍、白居易所处的长安是百花盛开,柳宗元所处的柳州就不是这样了。他的《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写道:“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10]3937百花凋谢,榕叶飘零,春半如秋,与韩愈、白居易笔下的长安迥然不同。这是因为柳州地处南岭以南,属于热带气候。由于南岭山脉挡住了北方南下的寒冷气流,使这里的气候非常温暖,冬季只有三十多天,而夏季则长达二百一十多天。又由于地势北高南低,有利于接受从海洋吹来的暖湿气流,又使这里的气候非常湿润。在这个温暖而湿润的地区,通常只有凉季(11月—2月)、暖季(3月—5月)和暑季(6月—10月)之分,没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别,或者说,干季和雨季的分别比冬季和夏季的分别更为突出。柳州的二月正是凉季,雨过花残,榕叶飘零,是这里常见的物候。所谓“四时皆似夏,一雨便是秋”。柳宗元是北方人,他在长安生活了33年。在他过去的经验里,二月是没有叶落花残的物候的,所以当他在柳州初次看到这种物候时,便感到迷惑不解,甚至产生悲秋之意,异地为官的失落、人在旅途的孤独、思念家乡的情绪等等纷至沓来,然而他的描述却是非常真实的。

气候和物候的南北差异影响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南北差异,进而影响到诗歌的南北差异。我们再看唐人的两首诗:

一阵风来一阵砂,有人行处没人家。黄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见花。(周朴《塞上曲》)[10]7703

越岭向南风景异,人人传说到京城。经冬来往不踏雪,尽在刺桐花下行。(朱庆馀《岭南路》)[10]5866

在中温带的边塞地区,气候寒冷而干燥,黄河冰冻,三春无花,风沙漫天,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故人烟稀少,来这里戍守边疆的将士,终日只能在风沙里艰难地行走。而在亚热带的岭南地区,则气候暖湿,终年无雪,四季皆春,植物繁茂,自然环境十分优越,人们生活得很自在,可以在刺桐花下惬意穿行。可见气候的差异影响到物候的差异,影响到自然环境的差异,也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存状态的差异,最终影响到诗歌的地域差异。

在中国文学中,体现南北地域差异的作品非常多,评论家们往往言及于此。如况周颐讲:“南人得江山之秀,北人以冰霜为清。南或失之绮靡,近于雕文刻镂之技。北或失之荒率,无解深裘大马之讥。”[11]卷三,57这一段话是由李延寿《北史·文苑传序》的相关表述生发而来的,常常被研究文学地理的学者当作经典来引用。意思是说,南方江山秀丽,人们的气质秀雅;北方气候严寒,人们的气质粗犷。南方的文学精雕细刻,但未免过于柔弱和华丽;北方的文学未免过于粗放,不知道人们在嘲笑他们只会穿着狐皮袍子骑马打猎。况周颐的这个描述是真实的,但多少有些笼统。事实上,南北方的疆域是很广大的,南方跨两个气候带,北方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方各自的气候环境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即便是同属亚热带的江南地区与岭南地区,同属暖温带的齐鲁地区与关中地区,其间的差别也很大。有时甚至是同一座山,山南山北的气候就不一样,因而物候也不一样。宋之问《咏庾岭梅》写到:“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 此诗又作刘元载妻《早梅》,见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018页。

在同一个季节、同一个日子、同一个海拔高度上,因山南山北的气候不一样,梅花的状态就不一样,向南的梅枝上花开得很热闹,朝北的梅枝上则有几分冷清。可见对于南北之别,是不可以笼统言之的。

下面再举两个例子。张敬忠的《边词》:“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10]818长安(今陕西西安)和五原(今属内蒙)都在北方,然长安位于北纬34°13′,属于暖温带;五原约在北纬41°,属于中温带,两地相差约7°,分属两个气候带,它们的气候环境是不一样的,物候也不一样。同是二月,五原的河流刚刚解冻,垂杨尚未展叶,而长安的某些花朵却开始凋谢了,两地的物候竟相差一个月。这说明同在北方,因纬度差异较大,物候的差异也较大,文学的地域差异也随之较大。再看南宋陆游的《东阳观荼蘼》:“福州正月把离杯,已见荼蘼压架开。吴地春寒花渐晚,北归一路摘香来。”[12]24258东阳(今属浙江,古代属吴地)在北纬29°24′,福州(今属福建)在北纬26°,虽然同属亚热带,并且同处近海地区,但纬度相差3°多,故东阳的荼蘼要比福州的荼蘼晚开12天左右,诗人的描述是非常真实的。这说明同在南方,因纬度有差异,气候和物候就有差异,文学的风貌也同样有差异。无论是笼统地讲北方,还是笼统地讲南方,都难免有些粗疏。从学术的角度来看,与其讲南北之别,还不如讲纬度之别,因为后者比前者更具体,也更准确。

四、 气候(物候)的东西差异与古典诗歌的东西差异

气候的东西差异主要是由气候的大陆性强弱不同造成的。凡是大陆性强的地方,冬季严寒而夏季酷热;凡是大陆性弱的地方,即海洋性气候地区,则冬春较冷,夏秋较热。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大陆性气候,东部沿海地区则带海洋性气候性质。由于海陆之间受热和散热的快慢不同,夏季有东南季风,冬季有西北季风,这就使中国东西之间的温差比南北之间还要大。在夏秋两季,东部比西部要热(西冷而东热);在冬春两季,则东部比西部要冷(西热而东冷)[3]31

32。

气候的东西差异影响到物候的东西差异,这一点前人已经注意到。如刘献廷就讲过:“长沙府二月初间已桃李盛开,绿杨如线,较吴下气候约早三四十天。”[13]卷二,16长沙府在东经113°,吴下(这里当指作者晚年所居住的江苏吴江)在东经120°60′,两地相差7°60′,按照“霍普金斯定律”来推算,刘献廷的说法有些夸大,但大体上还是符合事实的。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表现东西物候之差异的作品也是不少的。且看下面一组诗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2050

忆长安,八月时,阙下天高旧仪。衣冠共颁金镜,犀象对舞丹墀。更爱终南灞上,可怜秋草碧滋。(吕渭《忆长安十二咏》之八)[10]3488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李白《长干行》)[10]359

三首诗都是写八月的物候。东经84°的轮台(今属新疆)是北风凌厉,连坚韧的白草都被吹断了,飞雪漫天,俨然一幅冬天的景象;东经109°的长安(西安)是天高气爽,秋天的野草碧绿而滋润,并没有枯黄的感觉;东经119°的江宁(南京)则是暑热未退,蝴蝶在西园飞舞,纯然一幅夏天的景象。虽然三地都处在北纬32°—42°之间,即南北纬度相差不到10°,但东西经度却相差25°—35°,即东西之差异大过南北之差异。表现在物候上,便一个是冬天,一个是秋天,一个是夏天。

许多研究文学地理的学者往往只注意到文学的南北差异而忽视东西差异,所以有关评论只涉及南北而不涉及东西,这可能是由于在地理认知上只考虑到了纬度的差异,而没有考虑到经度的差异,没有考虑到地形和季风的差异。其实东西之间的地形和季风的差异是惊人的。地形和季风的差异导致气候的差异,进而导致物候的差异,气候和物候的差异导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最终导致文学风貌的差异。

中国文学的东西差异也不可以笼统言之。中国文学的东西差异从自然环境来讲,乃是经度的差异、西高东低的地势差异以及大陆性、海洋性气候所导致的气候和物候差异造成的。在许多地方,尽管同是西部、东部或中部,由于经度的不同,其间的气候和物候的差异也很明显。请看崔颢的《渭城少年行》:

洛阳二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河边。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秦川寒食盛繁华,游子春来喜见花。[10]329

洛阳在北纬34°40′,东经112°25′,海拔为155米;长安在北纬34°13′,东经108°58′,海拔为438米。虽然两地的纬度只相差27′,但经度却相差3°67′,海拔也相差283米,东西的距离大于南北的距离,长安离海要远一点,海拔也比洛阳要高,所以长安的物候就比洛阳要迟一些,当洛阳的梨花凋谢时,长安的梨花正在开放。因为两地的经度、气候、物候有差异,所以让我们看到了同一首诗所描写的不同文学风貌。

五、 气候(物候)的高下差异与古典诗歌的高下差异

气候不仅有南北(纬度)差异,有东西(经度)差异,还有高下(海拔)差异。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逐渐下降,一般每上升200米,气温就降低1℃,有的地区甚至每上升150米,即可下降1℃。这种差异也会在物候上表现出来。“霍普金斯定律”表明,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气温每向上升400英尺(12192米),物候就要延迟4天。竺可桢指出:“高度相差愈大,则物候时间相离愈远。在长江、黄河流域的纬度上,海拔超过4 000米,不但无夏季,而且也无春秋了。”[3]35

气候与物候的高下(海拔)差异在古典诗歌中也有不少表现。先看李白的两首诗: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10]1700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邪。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李白《子夜吴歌·夏歌》)[10]1711

镜湖即鉴湖,在浙江绍兴。五月的镜湖已是荷花竞放的夏季,而五月的天山却还在冰雪的覆盖下沉睡,连花的影子都没有。这个描写是很真实的。除了两地纬度不同外,主要因为镜湖是平原上的一个湖泊,而天山则高出云表,其主峰博格达峰海拔5 445米,终年积雪,根本就不具备花生长的气候环境。

也正是因为不同的气候环境,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也影响了他们的气质。在五月的镜湖,气候温润宜人,荷花竞相开放,美女下湖采摘,花容人面交相辉映,人们纷纷乘船出来观赏,连通往镜湖的小溪都有些堵塞了。可见这里的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优越,人们的生活悠闲,气质优雅。而五月的天山就不一样了,这里气候寒冷,自然环境艰苦,连春天的影子都看不到,人们只能从《折杨柳》的笛声里,想象杨柳依依的风采。也正是这种寒冷艰苦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人们的坚毅气质、尚武精神和豪迈气概,他们枕戈待旦,清早出征,奋勇杀敌,誓言斩下侵略者的头颅,建功立业。天山的寒冷环境与镜湖的温润环境,天山人的刚健气质与镜湖人的优雅气质,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

再看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10]4889据作者《游大林寺》一文介绍,此诗写于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公元817年4月28日),白居易当时任江州司马,而大林寺就在庐山的香炉峰顶。文章说:“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山高地深,时节绝晩,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14]卷四三山下是初夏,山上则如正月和二月;山下的桃花无影无踪,山上的桃花正在开放。山下与山上俨然两个世界。这是因为大林寺所在的庐山香炉峰顶海拔在1 100—1 200米左右,平均气温要比山下低5℃,物候也要比山下迟20天左右 “如照他所说,大林寺开桃花要比九江迟60天,这失之过多,实际相差不过二三十天。”见竺可桢、宛敏渭《物候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可见同一纬度,同一经度,同一时间,如果高度(海拔)不一样,物候就会不一样。这一类的例子还有不少。例如: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10]626

鸟道穿云望峡遥,羸蹄经宿在岧峣。到来山下春将半,上得林端雪未消。(罗邺《春过白遥岭》)[10]5717

古松古柏岩壁间,猿攀鹤巢古枝折。五月有霜六月寒,时见山翁来取雪。(灵澈《简寂观》)[10]9133

黄华水帘天下绝,我初闻之雪溪翁。丹霞翠壁高欢宫,银河下濯青芙蓉……是时节气已三月,山木赤立无春容。湍声汹汹转绝壑,雪气凛凛随阴风。(元好问《游黄华山》)[15]184

以上作品所写之景观都是在同一纬度,同一经度,同一时令,只是因为所在地势(海拔)的高下差异,才有了气候和物候的差异,进而才有了文学的差异。中国文学中大凡写山中景色、山中生活的作品,大都具有这个特点。这个特点是如何形成的?过去人们并未深入研究,许多人只是感到诧异。其实说到它的根本原因,就是气候(物候)的高下(海拔)差异造成的。

六、 气候(物候)的时代差异与古典诗歌的时代差异

气候(物候)也有时代差异。气候(物候)是有周期性波动的,其平均周期为122年。物候的周期性波动是由气候的周期性波动所决定的。当气候与物候的周期性波动发生在不同的地域时,便构成了它们的地域性。所以,气候与物候的时代差异也会导致地域的差异。

气候与物候的时代差异在古典诗歌中也有反映。例如在西周时期,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梅树的种植比较普遍,《诗经》里就有五次写到梅花。如《秦风·终南》:“终南何有?有条有梅。”[16]77终南山在长安(今西安)之南。唐代的时候,这里的气候也很温暖,所以在唐人的诗里还写到梅,如元稹的《和乐天秋题曲江》:“梅杏春尚小,菱荷秋亦衰。”[10]4488但北宋中期以后,气候变得寒冷,而梅花只能抵御-14℃的最低温度,所以关中一带就不再有梅了。苏轼的《杏》诗云:“关中幸无梅,汝强充鼎和。”[12]9113而宋代杭州的气候要比关中相对暖和一些,所以在林逋、姜夔、陆游等南宋作家的诗词里,就经常写到杭州的梅花[17]447。

再如荔枝,乃是一种热带植物,广泛种植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南部和四川南部。在唐代,由于气候温暖,成都也能种植,张籍《成都曲》云:“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10]4290荔枝只能抵御-4℃的最低温度,至北宋中期以后,由于气候变冷,成都就不能种荔枝了,只能在成都以南60公里的眉州和更南60公里的嘉州种植了。苏辙《奉同子瞻荔支叹一首》云:“蜀中荔支止嘉州,余波及眉半有不?”[12]10073表明自那以后,气候更为寒冷,连眉州也难以种荔枝了。

唐代关中有梅而宋代关中无梅,唐代成都有荔枝而宋代成都无荔枝,这是气候和物候的周期性波动所致;宋代关中无梅而杭州有梅,宋代成都无荔枝而嘉州有荔枝,这又是气候和物候的周期性波动所造成的地域差异。所以,气候与物候的时代差异只要是发生在不同的地域,便构成地域的差异。

考察气候(物候)的时代差异,还有另一层意义,这就是:当我们根据古典诗歌中的物候来复原和研究有关作品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气候(物候)的历史变迁这一因素。事实上,任何地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既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又有缓慢变化的一面,也正因为如此,才使中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显得丰富多彩,也才使中国古典诗歌的地域色彩显得多种多样。

总之,气候(物候)的差异性与文学的地域性关系是文学地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在古今中外都没有人作过专门研究,但它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考察,可以让我们比较具体地理解文学与气候的关系,进而理解文学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由于笔者学识有限,对这个问题的考察、研究和认识也许不够深入,因此希望有识之士批评指正,更希望同道中人能够就这一问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1]刘敏、方如康主编: 《现代地理科学词典》,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Liu Min & Fang Rukang(eds.), Modern Geographical Science Dictionary,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9.] [2]严济远: 《气象、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见少年儿童出版社编: 《十万个为什么·气象》,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年,第32

33页。[Yan Jiyuan,″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eteorology, Weather, and Climate?″ in Juvenile & Childrens Publishing House(ed.), One Hundred Thousand Whys: Meteorology, Shanghai: Juvenile & Childrens Publishing House, 1980, pp.32

33.] [3]竺可桢、宛敏渭: 《物候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Zhu Kezhen & Wan Minwei, Phenology, Changsha: Hunan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1999.][4]范文澜: 《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Fan Wenlan, Notes to Wenxin Diaolong,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58.][5]詹瑛: 《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Zhan Ying, Interpretation of Wenxin Diaolong,Shanghai: Shanghai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89.][6]苏浚: 《气候论》,见汪森辑: 《粤西文载》(四),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