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涩的爱情十篇

时间:2023-03-15 11:08:14

青涩的爱情

青涩的爱情篇1

男孩对女孩说:“我们——分手吧!”

女孩像是被打了当头一棒,不解的问:“为什么?”

男孩冷冷的一笑:“如果你在接水是被水烫到了,你会怎么办?”

“你会怎么办?”女孩反问,

“我会放手”,男孩依旧冷冷的,令人感到一股沁人心脾的寒意。

女孩哭着说:“那请在你放手时想一想,杯子会碎掉的……”

男孩紧闭着双眼:“那只能说明这份爱太容易破碎了。”

女孩揩去眼角的泪,低声说:“这水是怎样烫到你的?给我一个的理由,可以吗?我不想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埋葬我的感情。”

男孩却头也不回地走了,一句话也没说,连一个眼神的交流也没有,仅留下一个冷漠的背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种未成熟樱桃般的爱,值得去珍惜、挽留吗?男孩与女孩的结果可想而知。尽管曾经,他们有过甜言蜜语,有过浪漫之旅。而今却成了形同陌路的人,不懂感情的我们对爱情的概念还很模糊,我们不懂爱情,也不需要懂。虽然在青春的天空中蕴含着无限美好,但在这美好背后隐藏着太多太多,别让这青春花季的爱搞得自己身心俱疲,以后的路还很长,为什么样停留在这“青涩的爱情”中而不去追求未知的旅途呢?虽然是同龄人,有些人可以把它转化为动力,有些人却无法自拔。

青涩的爱情篇2

当我再次拿起棒棒糖,是否还是可以问候你一句:能接受我的爱么?

那么一天,像童话的小孩,我不再是那个为生活奔波的人,不再是每天看着福布斯富豪榜而懊恼自己永远就是那些人眼中的小数点而忙碌的人。如果我能,我想我还是想当个小孩,那么我还可以把我的糖送出去…..

仿佛时间定格,我还是那个我,套着特大号的衬衫,背着繁重的书包迈向学校,依然想着那个时侯的你是否会多看我一眼而暗自焦急。东躲西藏的逃过门卫伯伯犀利的眼神,装作不经意的邂逅,用那幼稚的脸来演绎忧郁的眼神,却用软弱无力的声音和那颤抖的音带表达我那含蓄的爱。我是多么的认真,想着昨晚用背书的时间来背台词,用了周润发的发型,想着刘德华的语气,继续表达我看书学来的狗血桥段。当我把书包里准备好的棒棒糖递给你的时候。你只是挣大眼睛好奇的看着我,我还以为是上天给我的眷顾,结果却是班主任这准大神的到来,结果被罚了一个星期的值日。当我在懊恼的做着清洁的时候你却笑着走过来对我说:你很喜欢我的棒棒糖,我也因为你的话笑了。虽然我失败了,但是你的笑容直到现在我依然那么清晰的浮现在我眼前。每当我看着那些小孩拿着棒棒糖的时候我就会路出慧心的笑容。

一个棒棒糖却给我带来了太多的回忆,那青涩的苹果含在嘴里却有清新的口味。那单纯的眼神,那淡淡的微笑。是多么美好。而现在我连爱是什么都知道了。我无法面对现在所谓的爱情。我没有丰富的口才来博得青睐:我也没有帅气的外表给人深刻的印象:我也没那钻石万老五的财气。我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许多的“我以为他”的离开。我只能用在电视中看着离奇的爱情一段段上演,我只能通过来维持那我脆弱的感情。感觉却是那么的可笑……

仿佛又想到了牵你手的那一刻,我在过马路的时候牵过你的手。是那么的温暖,我仿佛感觉到你心跳,我却故作无事一样紧张着你…..

青涩的爱恋,懵懂的感情,让我始终无法忘怀,那分感觉就像白色的天鹅歇息的地方永远是幽静透亮的湖波,总是那么的圣洁。青涩的爱是一种心灵的运动,被爱是一种享受;青涩的爱让人活在真实的花园里,青涩的爱让人知道付出和收获的真实含义。青涩的爱只想付出,但没想着收获,这样才会自然的面对他或她的这份感情,青涩的爱是不需要回报的,等到情感的小舟漂流到你的港弯,一切就会很自然的来到你的面前,精心的浇灌、细细的呵护,方能在最后受到真爱的眷顾。

青涩的爱一个人,不要让他或她生活在虚假的情感里,青涩的爱一个人,不要让光阴带走真诚的宽容和祝福。只要那份爱是来自心底的真爱,只要“爱”这个字还是那么神圣,那么这样爱就不会变色,不管岁月何其残酷,不管距离何其遥远,爱的祝福会去向那个人身边。

或许只是你一个眼神的凝视,或许只是你不经意流露的微笑,但是却依然在我的脑海里回荡,就连我的心跳也无法平静,那就是青涩的爱么?

青涩的爱情篇3

关键词:文学翻译 思维特征 主体 主体能动性

近年来,随着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深入,对其探讨也出现了多元化、多角度的趋势。译者的主体地位及其创造性得到了普遍认可,但人们也辨证地看到了其受制约的一面,强调译者在发挥主体能动性的同时必定包含着受动性的一面(王玉,1995;陈大亮,2004);查明建、田雨(2003)从翻译过程、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译作与原作和译入语文学的互文关系等几方面探讨了译者主体性的表现;有的则分析了翻译规范与译者主体意识之间的关系(孙艺风,2003)。这些理论探讨旨在为我们理清译事上的一些基本问题,让译者在文本操作中有理可依,但由于多半停留在“说理”的层面,在实践操作中缺乏可证性,有待结合实证研究形成系统的、具有指导性的理论建构。

本文旨在探讨译者的主体性,翻译主体性和译者主体性的关系问题不在此详述。要解析“译者主体性”,首先要弄清何谓“主体性”。主体性最根本的内容是人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简言之,是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陈先达,1991:115)。而译者主体性就是指“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等特点,从中体现出一种艺术人格自觉和文化、审美创造力”(屠国元、朱献珑,2003)。可见,译者主体性最本质的体现是他的主观能动性,受到的各种制约因素包括有来自“边缘主体”的作者和读者,还有外部客观因素如社会文化环境,两种语言的特点、规律等,以及自身的审美力、创造力、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等。如前所述,译者主体性体现在多方面,本文着眼于揭示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所表现的思维形式与特征,通过对居祖纯(2000)“必要的青涩”的英译文进行分析,主要考察译者如何在客体(文本)相关的制约、规定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1.主题关联性思维与主体能动性

“必要的青涩”这篇小品文用青涩的苹果来比喻混沌未开的青春,颂扬其纯朴、真实的本质,劝诫青少年莫要做早熟的果实。文章没有直白的说教,通过买苹果这一生活小事逐步演绎出全文的主旨,寓意深刻,耐人寻味。“青涩”二字是全篇的点睛之笔,且在文中多处出现。我们通过对照以下4句的原文与译文,来探究译者对这个文眼的处理是否紧扣主题,是否丰满地表现了其内涵。

1)原:必要的青涩(题目)

译:the indispensability of greenness

2)原:唇齿之间的那一分青涩在不断转变着,反倒显得生动、真实。

译:The harshness or bitterness on the tongue constantly renews and therefore remains forever vivid and realistic.

3)原:然而混沌未开的青春毕竟是朴素真实的,它拒绝雕饰的幼稚犹如苹果青涩的一面,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译:However,one’s uninitiated and unsophisticated youth is simple and genuine. Just like the unripeness of the apple, the youth’s innocence of embellishments is a logical necessity.

4)原:青涩是与生俱来、无法磨灭的班驳胎记,我们大可不必为自己幼稚粗拙的一面过分地脸红。

译:The greenness of youth, like an indelible birthmark, is nothing to be overly ashamed of.

“青涩”分别是颜色和味觉词的组合,在这四处译文中,译者并没有把它的色味都全译出,而是分别处理成greenness / harshness or bitterness / unripeness / greenness of youth。译者究竟是如何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的呢?是否符合原文的意图呢?其实任何语篇都受其主题控制和支配,对词义语境化内涵的理解与解释都必须以反映主题的宏观命题结构为依据,即作品主题必须得到微观命题的说明,二者之间具有认知关联性(华,2004:181)。居先生认为作者的意图“不在于讲怎样选择苹果,而是指出人年轻时的“青涩”,即“幼稚、粗拙”是“必要的”,据此考证字典得出greenness就是指an underlying innocence,从而得出“青涩”是green(ness)的喻义。因此,题目就以 the indispensability of greenness来反映全文的主旨。这个题目译文的精彩之处在于:译入语与原语的表达方式在所指与能指上都达到一致,且这一微观命题巧妙地点明了语篇主题,取得了最佳关联。译例4的译文与译例1相似。尽管译者没有道出他的操作理据,他的思维轨迹我们还是可以窥见一斑。作者把“青涩”比做“胎记”,又提到“幼稚粗拙”,这些关联性极强的词语至少给了译者这样的启示:“青涩”只能是一种抹不掉的特质,它不会是颜色也不可能是味道;“幼稚粗拙”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是无法避免、无法忘怀的,所以“青涩”应当就是指“幼稚粗拙”的青少年时期。这样的释义与上面提到的语篇主题也是极为吻合的,但若按译例1也译成“greenness”,则词义显得过为宽泛,因为它的次要义素可以是颜色,或是指一种稚嫩,作为题目采用却可以一语双关,涵盖全文,给读者以更大的想象空间;但此句是接近尾声,全文的主题已浮出水面,所以利用词语的搭配greenness of youth,对它限制词义,使得不但全句合乎逻辑,与全文更是浑然一体,首尾呼应。

译例2中,译者没有把“青”色译出,并把“唇齿之间”译为“舌头上”。是因为译者从认知逻辑的角度考虑到“对不同味道做出反应的是舌头,‘青’是颜色词,于舌头无关”,而且认为“青涩”二字在此是因果关系,即因“青”(年幼无知)而“涩”(痛苦、粗拙),所以把“青”略去不译。刘宓庆在《翻译与语言哲学》(2001:72)一书中谈到主体能动性在客体之源的前提下,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的4种表现形式,其一是“翻译主体可以对原作文本本身进行广泛的参校及参证(语义及行文的真伪判断、是非判断及勘疏辨析)”。我们以段中的前一分句来考证译文的合理性:“也许,成熟、甜蜜乃至完美,并非生命的终级意义,更重要的倒是向这一目标趋近过程中万般况味的体验;……”。显然,此处“万般况味”指的并非是“味道”这一表层意思,而是生活的各种体验,引出后一分句即译例2用“青涩”来比喻成长中所经历过的种种酸楚。我们再来看原文的次级主题,因为语篇的宏观主题要靠段落主题、语句主题以及微观命题来印证,实现其逐步推进和发展。原文主要由3段组成,各语段主题的内在结构是:买青苹果――喜好青涩(贴近生活本质)――颂扬质朴青春。第二句属于第二段落,译者用harshness和bitterness来明指味苦和暗指生活的痛苦,构成双关含义,可见译者是在语段主题和语篇主题的双重制约下发挥主体能动性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译例3的“青涩”,译者一反常态地不谈“颜色”,也不讲“味道”,采用了“unripeness”。居先生知道“有的品种的苹果就是熟透也还是碧青”,并没有把“苹果青涩的一面”按字面译为“the greenness of apple”,那样会与主题无关。“苹果的青涩”与“拒绝雕饰的幼稚”的相似点是尚未成熟,“unripeness”一词不但符合比喻的神韵,也对所在第三段的主题起了烘托作用。

任何文本都有向读者呈现的特定主题及主题倾向――作者创作意图,并以抽象概括化了的思想内容物化于作品之中(曾利沙,2005a)。这篇文章中作者用苹果的青涩这一形象可感物来比喻幼稚青春这一较为深刻的主题,正是译者抓住这点,充分发挥了主题关联性思维,才能在客体的制约下跳着灵动、自如的舞步。

2.语言结构逻辑思维与主体能动性

中国人的思维重直觉,重整体把握,西方人则重理性,重逻辑分析,语言上最突出的表现是汉语的“意合”和英语的“形合”。“意合”是指话语中词句语言单位的结合主要靠语意的关联,缺乏明显的外在形式标记。“形合”是指要借助各种形式手段,包括词汇和语法手段来实现词句间的连接。许多汉语的句子结构都带着这种典型的意合特点,若用英语的逻辑形式和语法规范来分析,都是不符合逻辑的,因而,翻译过程中必然牵涉到两种语言结构形式的转换。我们来考证以下一个译例,看译者是如何实现语言结构的转换的。

原:重温仓促来去的日子,那成熟之前的天真幼稚印象最深:爱、被爱、错爱、落叶般瑟缩的痛苦以及繁硕如花枝招展的欢乐,样样都是第一次……

译:Looking back on quickly-elapsed years, we may find that the period of innocence and naivety seems to have given us the deepest impression: loving and being loved the first time, letting the first chance slip by, unprecedentedly sorrowful feelings like fallen leaves withering fast and the first time-experienced ecstatic joys like flowers in full blossom.

译者没有拘泥于原文的结构,他说“把‘样样都是第一次’作不同译法、放在不同位置”。他的依据在哪呢?细读之下,撇开原文朦胧、深邃的含义不说,我们不禁要问:在成熟之前的青春期产生的爱都是第一次吗?青春期所经历的痛苦和感受的欢乐就必定是人生的第一次吗?人们在真正懂得爱情、成熟之前,从萌素到恋爱并不限于一次。显然这句话是汉语意合特征的又一佐证。从认知逻辑的角度而言,该命题真正的所指是:在未成熟的青春期里所经受的第一次“爱、被爱、错爱、落叶般瑟缩的痛苦以及繁硕如花枝招展的欢乐”。鉴于英汉表达的差异性,译者将‘样样都是第一次’幻化成the first (time)/ the first (chance)/ unprecedentedly/ the first time-experienced,溶入到句中各词组里作修饰语,这样既完整地反映了命题,又合乎英语的逻辑思维,且避免了行文用语的重复。

3.形象思维与主体能动性

形象思维是以表象或具体形象语言进行的思维活动,是用形象方式反映现实或表述知情意的思维形态(孟宪鹏,1996)。文学作品中广泛利用形象思维的类比、联想等形式,激发读者按相似的规律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勾起丰富的联想。试看下面两例:

1)原:更重要的倒是向这一目标趋近过程中万般况味的体验。

译:What is more meaningful is the undergoing of various experiences and the savoring of diverse tastes in the trudge to that destination.

2)原:(……爱、被爱、错爱、落叶般瑟缩的痛苦以及繁硕如花枝招展的欢乐,样样都是第一次,)都曾在空白的履历上留下无可涂改的痕迹,也都具备着他物难以替代的价值。

译:All these have left inerasable marks on our path of life and have demonstrated their worth of being irreplaceable.

前面第一部分的分析已指出“万般况味”并非实指“味道”之意,译例1的原文采用了暗喻的手法:喻体是“万般况味”,本体是指生活的各种体验。作者寓情于形,译者也要利用译入语的“显象结构”来表现这一意象。形象思维的根本特点是通过塑造典型的形象来“使感性、杂多的生活现象升华为理性的审美的艺术形象,来显示事物本质规律的”(周建军,1994)。在英语中,译者只有利用抽象思维把握本质,建立逻辑秩序,才能发挥其形象思维,重构原文丰满的艺术形象。译者没有停留在艺术形象的简单复制上,而是增译了various experiences。本体的出现是否画蛇添足呢?是否会因此而抹杀了原文的美感?若按原文直译What is more meaningful is the undergoing of the savoring of diverse tastes in the trudge to that destination,译入语读者会一头雾水,savoring of diverse tastes 与the trudge to that destination 有内在逻辑关联吗?当读者无法make sense的同时,当然也无法体验到原文所创造的美的意境。译者将原作的精神风貌、审美价值和具体形象有机地融入到译文中,将various experiences和the savoring of diverse tastes并列,含义一目了然,正是译者的主体创造性赋予了译文独特的审美价值。

再看译例2,原文描述的对象是人生第一次所经历的情感体验。我们知道,情感体验不是工作经验,是无法在“履历”上留下痕迹的,但原文的着眼点是“空白”,汉语的意合性使得读者能根据这一形象联想到人生的历程。译者考虑到照搬原文的比喻“联想意义不富诗意,不美,反而会产生错误联想:在档案上留下记录”,所以换用英语中的类似比喻“inerasable marks on our path of life”.这个比喻所蕴涵的形象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痛楚和快乐就如同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留下深深浅浅的一个个脚印。这个重构的艺术形象简洁明了,为大众读者所接受,忠实地阐释了原文蕴涵的质朴原理。文学作品中要让译文读者获得同样的审美感受,译者作为阐释者需要“充实作品的图式结构,至少部分地丰富不确定的领域,实现仅仅处在潜在状态的种种要素”(罗曼・英加登,1991)。由于各民族认知心理的差异,如原文形象的图式结构无法被译文读者所接受理解的话,译者还应当重建这一结构,正如该译文所示。

译者要将意蕴深邃的原文形象转化为内心的美学意象,再物化为译文中的外在形象,要借助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才能达到译文形象的“形、神、意”兼备(范勇,2001)。以上两例都充分体现了译者发挥形象思维的主观能动性,针对原作品的形象比喻,译者或是增译本体,或是改变喻体,与原作达到视界的融合。

4.结语

短文“必要的情涩”的英译文中没有词句对应的简单复制,处处流露着译者主体的叛逆性。译者凭着对原作主题的深刻了解,对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把握,对美学的艺术感受,以及缜密的逻辑思维等等,从择词选义到句式结构到形象描述无不有理有据,语言表层的“异”恰好体现了精神实质的大同之处。由此可见,译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以各种制约因素为前提,越是能掌握这些因素并善于利用的译者,他的能动性表现越强。限于篇幅,本文只简要探讨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表现的几种思维形式,这并不是其思维形态的全部表征,更不是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全部内容,希望今后会涌现出更多以实证研究来探讨译者主体性的文章。

参考文献:

[1]陈先达.关于主体和主体性问题[J].哲学原理,1991,(9).

[2]华等.知识与语篇理解―话语分析认知科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范勇.文学翻译中的形象思维[J].外语学刊,2001,(2).

[4]居祖纯.高级汉英语篇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6]罗曼・英加登.文学的艺术作品,转引自伊瑟尔.阅读活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7]孟宪鹏.形象思维抽象思维[J].思维与智慧,1996,(1).

[8]孙艺风.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J].中国翻译,2003,(3).

[9]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6).

[10]王玉.论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与特点[J].天府新论,1995,(6).

[11]曾利沙.论旅游指南翻译的主题信息突出策略原则[J].上海翻译,2005,(1).

[12]周建军.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一枚硬币的两面[J].江南论坛,1994,(2).

青涩的爱情篇4

刚刚生出的桑葚是青绿色的,无味而生涩,中期则是鲜红,入口的酸令人打着寒颤,到最后它彻红大紫,可甜又在谁的味觉里泛滥?这就是它的历程,但其中遭受了一场突来的侵袭,黄桑不落青桑落,也只能是惊悚无奈。

逐透了桑的凄然,加入自己周遭的境遇,肆无忌惮的裸吞着人类的****。

于是耳睹目染了人不疯狂枉少年那所谓玩味的人生,青桑的情注定了苦涩的命运,种下了风的情因,谢幕夙情流产的缘尽。一个如花的年龄怀抱娇儿隐泣,十八岁,记载着青硬的情!

红了,撞击欲来的欲的狂潮,眼底的血,摄取中洒向爱的点,忘记了年轻时陪着一路的青桑,弃了,子无知的唾恨母体,母体拚着折根的心狂挣,酸透的红啊,吸着痛!

紫了,落下,没有落入温暖的手,没有来得及被谁纳入口中,便回归了尘埃,干瘪了的躯壳,谁还在简忆那无情的传说!

桑葚啊,桑葚,你何不曾痴恋自己的情啊!但是多灾多难的一生注定你的大红大紫只是一场空记的落!

桑葚啊,桑葚,你何尝不想尝试真正拥有自己的任性疯狂!但是你的生命注定了你的红紫离不开母体的摇摆,因为你明白,离开就意味宣告了诀别!不舍啊,却又拾起了那么多的残恨!

桑葚啊,含味了你的履历,失落一个春季,多了一席不复拥有的思念!

人类啊,面对残虐中的花草,都会撑起一把伞,为它们遮住风雨,为什么有时却伸出了手推走自己曾经的最爱,此时的家如青桑,落!落在了冷酷的人性践踏的足迹里。

缘啊,不是天定,是自己绑定扛在了肩头!为什么离弃,是渴望的原始是自由吗?但脱离原始的酣畅是否能够久长?演变进化了的不只是历史,而是文明!失去了文明的爱恋,冷却后是什么?是攒不起了的裂碎的瓦片,还有再也寻不回的青、红、紫。

情啊,悸动成光的聚焦,不知你奔向所谓光的一瞬,有没有注意到陪你多年的那支蜡烛,不变的融化着,依然映着你红透天际。而你还在说着酸,拼命的逃匿,想逃到你眼里有光的点,不要责任不要所有。你狂喊着:我只要我的爱情!然而那浇灌了半生将要浸透甜润的桑葚啊!被你的妄为强行剥落,请问:你如何用以后那无法预知的时间来修复所有?

也许此刻我们更羡慕桑葚的一生,它们有过无味,有过酸楚,但它熬出了甜,熬到真正的缘,虽是焚身碎骨,却予缘最后的香醇。

想想初期与青色结缘的时刻,何不曾盼望欢乐,何不曾绕怀千寻,何不曾恩爱流连,痴梦绵绵!

回忆午夜惊醒的时刻,是谁给予你最长久地一份情?是谁触摸着你惊醒的伤痛?是谁守护着你每个清晨到黄昏?是谁为你擦去了你再次翻滚的泪水,又是谁轻拭着你那芒刺依在的伤痕?是她,你一度觉得酸涩不愿再品的桑葚!她在问,你的灵魂落在何处,何处?谁给你留下了伤痕,她微笑着努力帮你忘记,所有你想要的那个人才能给的温存。忘记吧,懂得释放甜的最后一刻,知道爱自青涩时就已等候了你好多年,等你,等到了你变得甘甜。

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在心里眷恋着青青的桑葚,思念起它的苦涩,波动后的情,经久不衰!

缘起了,有情,缘的灯盏就不会熄灭。

诗锦里寻品,问尽了情缘,不忘情重就是缘深!不乱情才是高品!

不弃桑葚,以甘泉浇灌,不弃始情,同醉甘甜。

青涩的爱情篇5

[关键词]中职学生 青春 塑造 个人魅力

如今的中职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的成长环境注定了他们的多样化人格的形成,这个年龄的他们想法多、敢作敢为、敢冒险,有利有害的思想都在这个时候无可避免的如春笋般的凸显出来;如何因势利导、如何帮助他们铸就完美的人格魅力,是我们每个中职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一、话语权的交换为因势利导做好直接铺垫

首先,作为中职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话语权,也只有倾听学生的心声才是我们了解学生所思所想的最佳途径,是因势利导的必须。当前学校里的中职学生,大多都是十几岁的初中毕业生,这个年龄的特殊性就在于他们与所谓的青春叛逆期一同成长;叛逆的青春期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用心体会、用心呵护、因势利导才能平稳度过,现代社会,每个想要成就学生完美人格魅力的教育工作者,做好角度转换、学会换位思考是前提;其实有时候,学生并不是不理解我们的用心良苦,只是在他们这个年龄,他们需要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想自己为自己的行为做一回主而已,作为他们的教育工作者、灵魂工程师,我们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为他们提供范围内的各有所需的施展平台,这个平台首先是允许他们话语。

话语是学生的心声,只有给学生主动的话语权,我们才能了解到学生的心声。倾听学生所思所想,发现“根正苗红”的我们能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发现“歪长”的一些“思想苗子”,我们也能及时的加以疏解和引导,以至于能对症下药,避免不必要的教育弯路;允许学生有话语权,不仅能使我们与学生之间建立更加良好的沟通渠道,同时也使学生在主动话语的驱使下,进行一系列的自我完善。塑造一个人的灵魂,完善一个人的人格魅力,需要外力更需要内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只需建立和提供一个相互了解和因人而异的有利引导的平台,而不是追求一个激进武断的塑造过程。

二、分享青涩青春加快个人魅力的形成

分享学生的青涩青春,做他们青涩青春的护航者,加快他们人格魅力的形成。十几岁年龄的学生,青涩青春里有无限的冲动在涌动,各方面吸收能力又都特别强,作为中职教育工作者,融入学生中间,用自己的专业魅力、人格魅力感染、影响他们,帮助他们铸就美好个人魅力是我们的职责;个人魅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阳光、有风雨,有隐患、有危险,但不管怎样,这个过程更需要有我们这样的教育工作者,只要我们身处学生的心中,以一个朋友、一个领航者、一个路标那样,时刻影响着他们,使他们不会因为青涩而困惑,不会因为冲动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只要我们注意魅力传播技巧和途径,对于青涩青春的冲动,我们不要不闻不问,也不要急于堵塞冲动,我们要善于掌控局面,分析利害,“进”可以与学生共舞,“退”可以引领学生登峰。在一进一退中,彰显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完美魅力姿态,使学生从中学会参考、学会吸取经验,从而帮助其成就自我人格魅力。

三、人文关怀增强学生情商的自我完善

情商也是个人魅力的主要因素,人文关怀可以增强学生的情商建设。如今的社会,对就业人员的要求不仅仅在于他们掌握知识技能的多少,还在乎于他们为人处事的态度――即情商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所以,中职教育不仅仅是与时俱进的传授给学生技能知识,还要进一步传授给学生情商教育。人文关怀是增强学生情商的关键。离开父母、离开家来到学校求学的中职学生,普遍年纪小不说,很多还是来自农村的孩子,这些孩子都最需要情感关怀;针对这样的现状,把脉这样一个特点,中职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以人文关怀,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心理暗示平台,通过不同的聚到和载体传递我们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冲动的青涩青春、受抑的心灵有宣泄的地方,使学生更有信心的实现自我展示;自我展现的学生,学会相互感知,学会欣赏他人;在相互交流彼此磨合间找到自我;当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受到关注、关爱、关怀的雨露滋润时,自我完善的花朵亦随之绽放。青涩的青春在学会咀嚼品味中渐趋成熟,人格魅力渐趋健全。

四、师生友谊构筑人格魅力殿堂

良好的师生友谊是滋养和构筑人格魅力的殿堂。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民主开放的磁场,是学生个性得以充分自由展现的空间,也是学生人格魅力得以修补的殿堂。长期以来,大多数时候我们只重视学生知识技术的消化,却有意无意的忽视了我们与学生之间的那段情感桥梁的建设,忽视学生在学习知识技术中的情感和态度体验,忽视学生的思考、交流和创造的倾向,忽视学生之间在合作互动过程中的相互“磁性”作用,结果造成素质教育的断层。课堂上精深的知识技术学生能掌握,却不解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这不能不说这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失败。心理学研究表明:友爱的师生关系最有助于学生的各方面的成长,有助于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启发。离开家乡、远离父母、以学校为家的中职学生,友爱开明的教师能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能给他们一个温暖、体贴、积极的集体,能激起他们充满活力的进取欲望;友爱的集体,让学生有信心克服困难,不畏失败,敢于探究真理。

学生本是修炼自身修养的阶段,教师和身边同学的善举都将是他们的指明灯。教师的宽容和豁达,身边同学的积极进取,无不成为一名莘莘学子“有样学样” 的道理;精心构筑的师生感情桥梁,成了学生们走向完美人格魅力殿堂的必经之路。在经过这座桥梁时,教师渊博的学识与宽容的处世态度同时也能无间的传递和感染给他们;又,从青春的脚步那里,教师也能清晰的检阅自己,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加优秀的青涩青春的同行者、启蒙者和引路人。

塑造个人魅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特别是面对“叛逆”的中国特色的中职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出成果的,但只要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高度的责任感,慢慢细嚼你工作中的每一个面,细细品味你面对的每一个学生,相信你的收获一定是惊喜的。当一个个从青涩走向成熟稳重、在社会建设中施展才华的你的学子,向你汇报他的出色时,你一定分享到了另一份喜悦。

[参考文献]

[1]《教师的20项修炼》郭元祥著,2008年4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教师,做反思的实践者》肖川著,2009年2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青涩的爱情篇6

为何女孩都迷恋校园小说?因为青涩的我们盼望有一份青涩的恋爱……而我们知道这个所谓的恋爱——初恋是涩的,不会包含太多的甜蜜,有的也只是转瞬即逝的满足感而已。

不例外的是:此时的我也是喜欢校园小说的,说不上迷恋,只是有时会幻想着能有一个特殊难忘的“早恋”,就如那些缠绵的主人公那样子,轰轰烈烈且又不失平平淡淡的幸福,当然,这样的感觉已经被父母彻底扼杀了;而例外的是:我排斥恋爱,更加觉得,“‘爱情’这种‘游戏’作为现年龄的我们玩不起”,故事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往往都是曲折的,最后的结局却往往都是幸福美满的,作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我们不得不接受种种的无奈,事事都不是完美的,所以一般现实生活中看起来幸福的情侣们一般都是以失败告终,恋爱中太过于至死不渝,婚烟中可能就会有更多的争吵。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并不能完全的肯定现实中会没有例外的,也许有时这种“幸福”只是我没有发现而已。

我身边的朋友大多“早恋”,不过,我想他们厌恶类似“早恋”这样的字眼,“早恋”我们可以?理解?为如朝阳一样青涩害羞的恋爱吗?或者是?真正爱情之前的演习?呵呵,我知道会有很多人不同意这样的理解方法,所以只能用这样的“可以?理解?或者是?”符号来代替我的不确定看法。就如小说里的那样,他们寻求的只是一种刺激的感觉,或者说是鲜新感,而他们所不能承受的是如小说里那样“可能是真实的情感”,我们都还是太过于年轻,不会理解爱情的含义,我们能做的其实也就只是默默接受父母的扼杀,或者接受这个叛逆冲动的青春。

生命所能承受的不是轰轰烈烈、至死不渝、天涯海角的感情,当这样的感情削磨去它身上的刺,便没有了起初那样的刺激、鲜新感。于是这样的“伟大的感情”便转为平淡。也是,如果一生都承受着这样的感情,那样就太苦、太累……

生命所能之承受的吗?我想,应该是平淡吧!对呀,是谁说过,平平淡淡才是真……

青涩的爱情篇7

观《青涩记忆》有感

张歆然(广元南鹰小学5.5班)

下午,学校组织我们五、六年级的同学一起观看了一部叫《青涩记忆》的电影。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四个不同家庭背景下成长的中学生,他们本应过着快乐而单纯的日子,可是由于各自家庭原因,使他们心理蒙上不该有的阴影,从而与家庭与学校渐行渐远,网络游戏将他们一步步拉近,游戏成了他们的最爱,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学习一落千丈,甚至因为没钱玩游戏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看完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觉网络就象一把双刃剑,用的好就让人受益匪浅,因为那是一部巨大的“四库全书”,里面的学习资料应有尽有,完全可以利用网络来提高自已的成绩。而一旦走入岔道沉迷于网络(特别是网络中的游戏)就会让人走火入魔。《青涩记忆》中的这四个中学生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黑心的网吧店主因为想赚钱就让还是未成年的他们走进网吧,走进游戏,然后因为没钱玩网而又一步步走向犯罪。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抵制游戏的诱惑,沉迷于游戏不但会影响我们未来美好的前途,而且还会离曾经的理想越来越远,最后的人生也注定将会以失败告终。当我们坐在电脑前,盯着屏幕,握着鼠标的时候,一定要有自控力,一定要调整好自已的心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远离网络游戏。同时,我真为《青涩记忆》中的这几个中学生惋惜,他们在正是花季的年龄却遭受这么大的挫折,但愿他们能吸取教训,改变自已。让“青涩”的记忆不再“青涩”!

青涩的爱情篇8

关键词:茶人三部曲 苦涩 茶味 人物命运

郁绿温和的茶,其清苦的滋味,既是茶的本色,又是茶坚忍、包涵的文化象征,是扎根大地,承载中华民族精神的特有物象之一。作为“南方之嘉木”,宁静和平的时代下,它与自然、土地相连,以一种充满生活气息的生活状态优雅而生;风雨飘摇的日子里,它又常与战争的抛物线不谋而合,弥漫着铁与血的味道。茶是茶人现实生活的慰藉,茶味则是茶的外化,沾染上象征的意味,喻意着作为平凡个体的茶人必将历经人生的悲欢离合,方能找到心灵的栖居。

一.苦涩:命运的倾诉

“茶,苦荼也”,早在东汉《说文解字》中,许慎便把“苦”作为茶的基本属性。从《南方有嘉木》到《筑草为城》,在王旭烽的笔下“贯穿着一种苦涩的生活情调,苦涩是一种挥之不去的生命感觉”,苦涩的滋味,浸润了整部小说,它是茶味的基调。

作为忘忧茶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茶人,杭九斋的错位人生充斥着无奈和痛苦,矛盾和迟疑,成为其人生的关键字眼。在父亲的安排下,他迎娶了没有感情基础的林藕初,原想平平顺顺地经营婚姻生活,身为太平军的吴茶青却在新婚之夜闯入二人生活。艰深怪诞其实不是艺术,而是命运,三人之间由此产生难以厘清的伦理纠葛。发现妻子的背叛后,杭九斋产生过强烈的复仇意识,却又顾及到复仇后的生活,复仇的火焰最终湮灭在现实无奈当中。他的骨子里只是个浪荡公子、富贵闲人,不能接触更广阔的历史社会,终究陷落在个人命运的泥沼中。

如果说杭九斋的苦涩命运更多是由性格造就,那么第二代茶人杭天醉呈现的就是与生俱来的命运悲剧。在不同于父辈的新风貌的基础上,杭天醉的人生轨迹呈现出命运的苍凉。他肩负着杭家的姓氏,流淌着的却是吴茶青和林藕初的血脉,他不伦之恋的产物,自出生起就负担道德的原罪。当他知晓身世真相后,其个人生活变得虚无和荒谬,作为接受过良好新式教育的青年,伦理道德的暗潮拍打着他、鞭笞着他,他难以直面养父和生父,人生的幻灭感也便深入骨髓。

在事业抑或是情感上,杭天醉都像一个断了线的风筝,掉落在一棵树上,想飞又飞不起来。敏感而又宽容的他,亲眼目睹妻子和兄弟赵寄客日久生情。他走上了父亲的老路,把所有的痛苦和绝望隐藏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先是归隐“花木深房”,独自品尝命运带给他的苦涩,尔后时常借助鸦片来逃避自我灵魂的凝视。就像他的儿子杭嘉和所说:“他比任何人都更能理解父亲那颗心,多年来是怎样被来来去去的日子拉得血肉模糊……父亲把属于他的内在的生活弄得不可收拾,没有人来拯救他的灵魂。”他就像一个提线木偶,在命运的拨弄下,借着别人的名义度过自己的生活。

“杭天醉的苦涩不仅仅是一种生命历程的苦涩,更是一种渗透到骨血中的挥之不去的生命意识的苦涩,这种苦涩的生命意识通过基因的遗传留到了一代代杭家子孙的身上,使他们一代代饱尝苦涩的侵袭。”嘉和、嘉平、嘉草……命运的齿轮无情转动,与忘忧茶庄有关的吴茶青、吴升、小堀一郎、吴坤诸人的命运也在爱恨情仇的纠缠中蒙上了苦涩的面纱。

茶人,拥有像茶一样深邃丰富的内心世界。苦涩,则帮助形成了茶人丰富深邃的人性之美,使他们真正理解了茶之苦味。逃避、沉沦都不是解脱的捷径,唯一途径就是选择包容,像茶树一样生长,以执着、隐忍、坚毅的人生态度勇敢地面对苦涩的人生。

二.醇厚:历史的承载

茶味,既是生命个体的倾诉,也是家国历史的吟咏。王旭烽把历史画卷里的一幕幕场景重新剪辑,在西湖岸边,带着对故乡的回忆,伴随着茶与泥土的芬芳,把茶人在炮火纷飞的岁月中受到的迫害,造成的悲剧一个个地演绎出来。温润的笔触下,通过客观的历史架构和冷静的怀旧视角,近现代史的画卷借由恬淡安静的文字得以展现,茶味的浓郁和醇厚便从历史深层涌流出来。

茶庄的第三代茶人杭嘉和就像武夷岩壁上的一株老岩茶,把自己的根须扎进风雨如晦的岁月里。作为长子,他坚守在祖辈的土地上,凭借自己的坚毅和隐忍,自觉支撑起摇摇欲坠的忘忧茶庄。在进步青年投身革命的大潮里,他为嘉平撑起一片天,将属于弟弟的家族枷锁一并肩负。当杭家大宅将被日本人侵占时,生性平和的嘉和不惜一把火了祖宅;面对日寇的威胁,他又毅然切下自己的手指。他不愿和侵略者对弈,因为他觉得魔鬼不配做自己的对手。建国后,嘉和更是一个人负担起全家老小的生活,在默默守护着茶界的珍品,凭借着老茶树一般的坚韧,“杭嘉和成了杭家几代人在抗日战争中、时期的精神凝聚点,以他为中心,家显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韧性和绵延力。”

民族命运和苦难历史带给人的思考则是沉重的,茶味的醇厚象征着一种和平的力量。手上沾满鲜血之人不配成为真正的茶人,侵华日军小堀一郎虽然爱茶、敬茶,但其本质是一个残忍、血腥的侵略者。杭嘉和曾亲眼看到这一惨剧:坐在马上的小堀一郎突然拎起手枪就朝路边一枪,一个妇女应声倒下,其原因只是逃难的女人背上背着青花瓷瓶。作者带着极大的现实主义勇气,对于日军侵略给人造成的心理上的摧残和生理上的破坏,作了详尽、真切因而惊心动魄的描写。但战争是毁灭不了爱的,茶性就是人性的感召,侵略者小堀一郎带着悔恨葬身西湖。

作为和平之饮的茶,是中华文化精魂的生动展现,醇厚代表宁静与平和。为了保护孔庙,赵寄客一头撞死石经之上。寄客和嘉和的故事带着时代的印记,教导我们如何保持人格的独立和高傲。忘忧茶庄的茶人正以他们的气节和尊严,维护民族的自由,印证着和平的本质。

三.结语

“茶是植物,是救人命的植物,她亲和,她无私,她活着只为奉献;她更像中华民族的品格,她不张扬,她内敛,隽永;她美,美的含蓄,酷似东方人的气质。”苦涩,既是茶的滋味,也是人生及历史的况味。作为一种深入骨髓的意识形态,苦中带甘的茶味流淌出浓厚的传统气息和古典韵味,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世代相传,沉淀在整个民族的意识深处,最终形成了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诗经.谷风》有言:“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通过绵延几千年却始终共通的情感和文字,茶味激活了我们与生俱来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我们由此贴近祖先心底那最真实而柔软的部分,感受我们和祖先之间微微共振的心弦。多样的茶味,由此成为个体以审美的方式超越凡俗存在的不竭之源。

青涩的爱情篇9

朦胧中,你撑着伞,带着幽幽的馨香,飘逸婀娜地从我心田走过,犁开了我尘封情怀,唤起了我朝湿的心绪.......

记忆犹新:风花雪月,烟酒小店前,你和我搭起了柳条布的小棚,虽不能擎起一天灿烂,却可遮风挡雨。你知足的笑靥,点燃了小小出租房的幸福;你杏花般的羞羞涩涩,演绎了花溪小桥边,桃花点点的的陶醉......

珍藏白绢鲜红的记忆里,是你带来童话中的仙意,是你留下终生的企盼,这一切惟有在醉中寻寻觅觅......

沧桑如海,寂情如盐。怎奈,有缘相遇无缘的邂逅,上天导演了一出忧伤的戏,将红尘搅出更多的尘埃.....

透视你留在我心田的脚印,我猜不出你眼有无我与你的回忆?当你即刻消失在朦胧的雨中时,我抚手抓住你留下的余香,却再也抓不住你的倩影......

悄然间,相遇,相识,相知,相爱;离别,隐忍,伤痛,悲愤一闪而现,假惺惺的伟大,稍纵即逝......

我的爱,没有那么伟大,我也不希望它那么伟大,我的私心和欲望,顿然化着一腔怒火,我手足无措地在桃花园中,为你垒起了一坐坟茔......

我渴望着欲火奔腾,把这情世界和我一起烧掉,让我和你在烈火中得到永生......

淅淅沥沥的雨,缠着泪水,还在晨风中下着......

青涩的爱情篇10

爸爸不分青红皂白的巴掌下,

我委屈的嘤嘤泣声中,

藏着酸溜溜的爱。

爱是甜的,

妈妈在我疲惫时的一杯牛奶里,

我倦怠但充满感动的一个微笑内,

溶着甜蜜蜜的爱。

爱是苦的,

爸爸沉重的叹息声中,

我从如山试卷中抬起无奈的脸时,

包着苦涩涩的爱。

爱是辣的,

妈妈恨铁不成钢的忧郁脸庞前,

我低头羞愧的眼神后,

飘着辣乎乎的爱。

变化的味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