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导游词十篇

时间:2023-03-22 11:31:06

西双版纳导游词

西双版纳导游词篇1

迷人西双版纳导游词 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每年的泼水节于4月13-15日举行,被誉为东方狂欢节。其东西面与江城县、普洱市相连;西北面与澜沧县为邻;东南部、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邻近泰国和越南,与泰国的直线距离仅200余公里。东距太平洋的北部湾400多公里,西距印度洋的孟加拉湾600余公里。边界线长达966.3公里,约等于云南省边境线总长的1/4。这里有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有亚洲象、犀鸟、孔雀、黑冠长臂猿等珍奇异兽,还有望天树、红光树、云南肉豆蔻、胡桐、三尖杉等珍稀植物。

它的主要景点有:

原始森林公园

原始森林公园,是西双版纳最大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点之一,公园融汇了独特的原始森林自然风光和迷人的民族风情。

勐仑植物园

勐仑植物园(2)西双版纳勐仑植物园全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坐落在勐腊县勐仑镇。植物园被湄公河的支流罗梭江环绕着状如葫芦形。

植物园中设有植物标本馆,珍稀濒危植物种资源库和物技术实验室,已成为中国热带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研究中心。

野象谷

西双版纳野象谷位于景洪以北的勐养自然保护区内,地处东西两片林区结合部的河谷。

傣族园

位于西双版纳橄榄坝,景区内有中国保存最完好的五个傣族自然村寨,建成旅游景区大门楼、迎宾广场、老景区的包装、村寨旅游线路、江边活动区、旅游购物区、烧烤场、泼水广场、大型露天剧场。

橄榄坝

橄榄坝,在泰语中叫做勐罕,罕的意思是卷起来。

勐腊望天树

勐腊补蚌望天树空中走廓距景洪190多公里,距离勐腊县城18公里。

民族风情园

民族风情园位于景洪市城南、风景秀丽的流沙河畔,占地面积66.7万平方米。

热带花卉园

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建于1997年,占地面积1200亩,其前身为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的热作标本园。

曼听公园

曼听公园在允景洪城内的曼听寨边,千年以前是西双版纳如片领的御花园,傣语称其为春欢(魂园)。随着荒地开垦为花果园,来这儿居住的人增多,而成为如今的曼听寨。公园占地400余亩,建有一座纪念周恩来总理1961年到曼听寨参加泼水节的纪念铜像。

基诺山寨

基诺民俗山寨位于野象谷至勐仑植物园之间的基诺乡巴坡村,位于景洪市东部,距景洪市28公里,西距勐养镇70公里,是基诺族世代繁衍生息之地。基诺族是国家承认的56个单一民族的最后一个。人口较少,大多居住在此地。

景真八角亭

景真八角亭位于勐海县西边约20千米处,距离景洪70余千米的勐遮区景真乡的小团山上。八角亭是仿照佛祖释迦牟尼的金帽式样而设计的,始建于1701年。

民族博物馆

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位于景洪市澜沧江东岸依山临江、环境优美的南联山半山坡,宏伟的建筑群面朝景洪城,三面被葱茏的天然林、橡胶林环抱。博物馆占地15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总投资概算1.55亿元。

西双版纳在云南省的南部,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聚居着10多个民族,其中以傣族人口最多,是傣族自治州。作为一个风景旅游胜地,西双版纳是很有特色的。这里居住的少数民族,基本上都还保留着各自特有的文化和生活习俗。人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傣族、布朗族的彩色缤纷的头饰和统裙,他们居住的竹楼,吃的竹筒饭

每年4月中旬,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佳节--泼水节。节日期间,无论在竹楼、村寨里,还是在街道、公路上,也不论男女老少,过路行人,到处都是热闹的泼水活动,他们有的端着脸盆,有的提着水桶,互相用手泼水,每个人都是水淋淋的。按当地的习俗,这意味着用水冲洗掉身上的污垢,消除灾难,得到幸福。在过泼水节的日子里,人们还尽情地唱歌、跳舞,饮酒欢宴。去西双版纳参加泼水节,已成了一个十分吸引人的旅游节目

傣族竹楼,是一种竹木结构的空中楼阁。面积相当大,整个楼阁用几十根大木柱支撑着,地板用竹片辅砌。楼下四面敞开,不住人,只是堆放杂物和养牲畜。楼上住人。房顶盖着很薄的小平瓦,其形状很像古代人戴的帽子,据当地人说,这是孔明帽,说是当年孔明层教会当地人种水稻,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便把竹楼的房顶设计成孔明的帽子那样.

可以欣赏到热带雨林的景致之外,您还可以领略到奇木异草的风姿,如跳舞草、含羞草、望天树、桫椤树、箭毒木、铁力木、王莲、旅人蕉、神秘果(树)、四数木大板根还可以观赏到鱼赶摆的场面,可以碰到开屏的孔雀,可与野象合张影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时间在每年4月中旬,即傣历正月。泼水节是傣历新年。节日一般持续三至十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全村男女老幼盛装到佛寺赕佛,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塔尖耍插上几枝缠着花布、彩纸的竹校。人们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和讲解历史传说,青年男女成群结队上山采摘野花做花房。中午,妇女们各挑一担清水泼到佛像身上为佛洗尘。接着,男女老少提着水桶,端着脸盆,互相泼洒,互相祝福,认为这样可以消灾除病,平安吉祥。成千上万的人随着优美的傣族音乐翩翩起舞,边跳边呼喊水!水!水产,喊声动地,鼓锣之声响彻云霄,场面十分壮观。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丢包做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啊缝抨,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先是无目的的抛来掷去,后渐渐有了固定的目标,等姑娘有意识的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妨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泼水节还要举行划龙舟比赛,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聚集到澜沧江边,观看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竞赛,傣家儿女在瞠瞠瞠的茫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欢乐的气氛。

放高升和孔明灯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人们在节前就搭好高高的高升架,届时将自制的土火箭点燃,它一边喷出白烟,一边嗖 嗖 嗖 的尖啸着飞上蓝天,引得人们举目张望,不时发出喝采声,高升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也觉得更光彩、更吉祥,优胜者还将获奖。入夜,人们又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西双版纳导游词篇2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紧邻景洪市。我们首先来到了离西双版纳最近的景洪市。一进市区,按踵而来的都是“XX宾馆、XX旅店、XX酒店”……我心想:“天哪!不愧是名胜景点,酒店就像我们贵阳卖的房子那么多!真是“鳞次栉比”。后来,当地导游跟我们开玩笑证实了我的想法。他说:“西双版纳没有酒店就几乎没有房子了。”虽然酒店有那么多,但因为是旅游高峰期,游客太多,我们光找酒店就花了几个小时!

第一天,我们先去了热带雨林谷,在那里我们第一次听到“猫多哩”“骚多哩”“小龙嵬”和“老菠头”等一些新鲜词。后来一问导游,哦,原来都是方言:“猫多哩”是指男人,“骚多哩”是指女人,“小龙嵬”是指小男孩,“老菠头”是指外婆……我们游雨林谷时,最先见到了“鸟人”,是住在树上的原始人。接下来又见到克木人,因为他们的人数不够,没有被纳入56个民族之内,是排在56个民族之外的一个民族。走过了刺激而美丽的空中走廊,买了他们的特产罗汉果茶,欣赏了年欢会,之后我们又去了傣家曼掌村,这是电视剧《孽债》的拍摄地点。我们看见的竹楼一楼是不住人的(放杂物)二楼住人;我们可以随便摸、随便看,但就是不能看卧室,也不能碰卧室里的任何东西,因为他们信佛,那是他们世世代代睡觉的地方,是他们灵魂深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我还了解创傣族是母系社会,在外挣钱的活都是女的去做,男人负责带孩子做饭。

晚上我们去吃了傣家烧烤。西双版纳的烧烤简直是全宇宙最难吃的,吃都吃不下去!难以下咽!比起我们贵阳的烧烤差多了。

第二天,我们去了望天树景区。我们坐了快艇、走了更加“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空中走廊、过了谜宫、参观了昆虫博物馆、走了百花大道、见了望天树。不得不承认,森林里很美很壮观!

晚上,我们去看了舞台剧《勐巴拉娜西》。《勐巴拉娜西》介绍了中国、泰国、老挝、越南、缅甸、柬埔寨、印度、日本八国的风土、人情、文化,是由奥运会舞台设计团队策划的。这是我版纳之行最值得回味的一夜。

第三天,我们去了曼听公园,骑了大象,还看了大象表演。其实,看表演就是一种另样收费,我觉得不怎么好看。然后,我们又去了版纳必行之地――大佛寺。大佛寺的确有他的震撼之处,跟我们常见的真不一样,给我印象最深就是他们对佛的崇拜。其中不一样的地方之一就是:我们进寺庙敬拜时都要脱鞋的。他们的佛像像金子一样,金光闪闪;寺庙像宫殿一样,里里外外都是金碧辉煌的。他们寺庙房屋的顶端全是用真的银子来铸造的,我有一种到了泰国的感觉,真是不虚此行呀!

第四天,我们要返程了,因为我们家是自驾游,我又沿途回顾了一片一片的芭蕉林和橡胶树林,美极了真的让人流连忘返。

西双版纳导游词篇3

关键词 民族文化 傣族文化 西双版纳 经济效应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1民族文化的魅力

民族文化这一称谓在一些学者的观点里,带有对民族地区的轻视,其实不然,民族文化魅力独具,既具有包容性,同时具有感召力,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积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现代化这个术语被学者们广泛使用并逐渐深入人心,90年代以后,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宣布“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代”。随着“现代化”、“全球化”两词被广泛地引用到各个领域,与此相关的概念如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城市现代化等概念也随之而来。大家几乎一致认为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过程(即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社会、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是行为主体的发展并建立起全球网络的过程,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它包括人口的非农化、产业的高级化、地域景观的复杂化等),是由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我国在80年代末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大量的异文化涌入国内,如新鲜的血液散发的吸引力一般,异文化吸引着大批人追逐,同时中华文化推出去的时间较晚。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文化的全球化实际上“文化西化”,在西方文化强攻的汹涌浪潮中,民族文化魅力的散发颇为淋漓尽致,民族文化固守着中华文化的根。

从属汉族有一定局限性,很大程度上个体本身无法真正领略汉族的文化内涵,然而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无时无刻不吸引着大众目光。民族文化是特定地域和民族、群体人民的思维、精神和生存方式。由于对这片土地有着同样的热爱情感以及有着共同历史背景,使得汉族群体天生而来的具有一种对民族部落民族文化的文化认同,有认同就有接受,相比较异文化的新鲜感而言,民族文化的地位根深蒂固,文化认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正是由于这种潜移默化使得“文化西化”得不到生机。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和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不同地区还积淀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文化资源犹为丰富。“文化西化”在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前不值得一提,民族文化的魅力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也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前进。

2云南民族文化激发经济效应,版纳风情万种

自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被提上各省市乃至市县的议事日程,在各地方陆续的“十二五”规划中,也纷纷把培育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在2006年,云南省就提出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通过几年的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成为西部其它各省的榜样。云南省有包括汉族在内的26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各个少数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天然宝库,这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云南地理位置特殊的同时具有鲜明的气候特色,自然资源独特,生态复杂,促成了特殊民族文化的形成。这些民族文化的总体特征,有学者将之概括为:“多源一体、多元一体、多元立体,保留古貌较多,民族特色鲜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成为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旅游业发展的便利条件,也是通过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旅游业来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基础。其中,西双版纳依托傣族文化发展经济的模式成为典型。

西双版纳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被誉为北回归线上唯一的绿洲,西双版纳诠释的热带风情招致全世界人民的来访,而西双版纳的情怀是由傣族围成,傣族文化的内涵赋予西双版纳多彩鲜明的活力,每年到西双版纳领略傣族文化的游客不计其数。旅游对傣族文化展演的愿望和旅游者对傣族文化认同的愿望成为傣族文化进行不断商业化重构的重要依据。在旅游展演中重构的傣族文化将被更加广泛地获得社会认同、地方认同,形成一个傣族文化现代化的新款式。通过旅游展演使得傣族文化与经济形式密切相连,从而形成民族文化产业模式,拉动西双版纳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轰动的经济效应。

傣族是与水有缘的民族,称为水的民族。在傣族的水生神话中,水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生殖力的物质,是再生力量的象征,它可以形成天地。水生神话直接表现了傣族对生命力、生殖力的崇拜,也正是水在傣族创世神话中的特殊地位,使水成为傣族宗教生活中富有象征意义的显圣物,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维克多・特纳在谈到对象征意义的分析时,提出了三个层面的分析,即注释意义、操作意义和位置意义。傣族参与群体最广就是其操作意义,也正是操作意义层面上的民族文化丰富了民族文化产业的内涵。每年的四月份是傣族的新年,在新年的庆祝中最热闹的要数泼水节,泼水的行为代表着一种祝福一种期盼,身着颜色亮丽筒裙的傣族女孩以及活力丰沛的傣族男孩所营造出来的热情氛围,洋溢着欢乐的空气分子,沁入所有人的内心。每年的四月份都是西双版纳的旅游高峰期,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争相感受傣历新年的祝福方式。四月份的泼水节场面最为盛大,这是全傣族人民共同欢乐的时刻。市场的需求千变万(下转第118页)(上接第116页)化,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基准,在西双版纳的旅游初具规模时期,傣族园应景而建,傣族园的建立,使得在现代文化冲击的局面下,傣族文化仍然完整保存没被吞噬,这样即便是错过四月份的泼水节,也还是可以到傣族园感受泼水文化。傣族园的建立即为西双版纳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又丰富了民族文化产业的内容,是傣族文化衍生的民族地区新经济方式。

傣族园景区位于距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27公里处的勐罕镇,俗称“橄榄坝”。总体规划面积336公顷,建设总投资1.5亿人民币,内有5个傣族自然村寨为主要景区:曼将(篾套寨)、曼春满(花园寨)、曼乍(厨师寨)、曼嘎(赶集寨)、曼听(宫廷花园寨),是西双版纳集中展示傣族宗教、历史、文化、建筑、服饰、饮食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国家四A级风景区,是西双版纳傣族自然村寨最集中,民族特色保护最完好的旅游景区之一。自傣族园开发后,傣族文化系统与不同的文化形态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有学者认为,一切系统、一切结构都是开放的,绝对封闭的系统是无法存活的,系统的开放性决定了民族文化在当代变迁的过程中,民族化和现代化、传统性和现代性并非是水火不容的。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具有原始特色的民族文化也逐渐消失,然而西双版纳傣族园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本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傣族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如今,傣族园中随着游客规模的日益扩大,村民发现稻作仅仅只能解决温饱,而加入到旅游经营队伍中的村民则腰包日渐鼓起来,早就购置了家电,盖起了混凝土砖房。于是越来越多的村民把田地出租,搞起了“傣家乐”或旅游接待。民间工艺品也发展起来,一是民族织锦,包括傣族通巴与花包以及民族服装;二是木制工艺品,包括木版画、木雕、根雕、黑陶、银饰品与蝴蝶装饰饰品。傣族园在经营过程中,逐渐找到了适应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傣族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恩格尔系数也逐年降低,人民幸福指数随之攀升,推动了整个版纳地区的经济发展,傣族园运行模式的成功,说明傣族文化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推动力,说明民族文化产业对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可行性。

西双版纳导游词篇4

[关键词]民族村寨,模式,傣族园

1、引言

从1995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民俗风情游”到2002年推出“中国民间艺术游”,标志着以民俗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在我国蓬勃兴起,其间涌现出一大批独具特色、闻名中外的少数民族旅游村寨。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道路。江晓云以瑶寨为研究对象,对具有资源优势而又处于贫困之中的少数民族村寨如何开发生态旅游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刘沛林等指出生态博物馆理念在少数民族社区景观保护中的作用。(2)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对于村寨产生的影响。唐雪琼、车震宇以元阳县箐口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旅游开发对该地的村寨面貌、经济状况、消费观念、思想意识和女性地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3)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保护措施。罗永常分析指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主要存在民族文化认同感失落、价值观的改变和传统社会结构的崩溃、民族传统文化的粗俗化等方面的问题,并由此提出确立社会性的旅游发展观、确立参与式发展理念、努力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品位和做好规划提高管理水平的发展对策。

综观诸多学者的研究不难发现,尽管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但最终达成这样的共识:民族文化和文化环境的保护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傣族园的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为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2、西双版纳傣族园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西双版纳傣族园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勐罕镇(橄榄坝),距州府(景洪市)27公里。傣族园规划占地336公顷,内含5个傣族自然村寨,主要景区由曼将(篾套寨)、曼春满(花园寨)、曼乍(厨师寨)、曼嘎(赶集寨)、曼听(宫廷花园寨)5个保存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组成。截至2003年12月底,园内的5个自然村寨共有村民316户1503人,是西双版纳傣族自然村寨最集中,民族特色保护最完好的旅游景区之一。

傣族园风景区南傍热情奔放的澜沧江,北依宁静秀丽的龙得湖,绿树掩映,竹楼环抱,呈现出一派神奇美丽的亚热带傣家庭院风光,被比作“孔雀尾巴上最靓丽、最夺目的羽翎”,是傣家人的“勐巴娜西”(人间天堂)。傣族园景区的文化资源类型多样,内涵丰富。具有傣族特色的干栏式建筑,别具风格的傣族服装,小乘佛教的建筑景观,傣族人民的歌舞表演,声势浩大的泼水节等便是其杰出代表。

傣族园景区建设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分3期完成。西双版纳傣族园的旅游业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见表1)。

3、西双版纳傣族园旅游发展模式

西双版纳傣族园根据自身的旅游资源条件,充分利用旅游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道路。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是以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系统为旅游对象,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和减少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发展进程影响的前提下,将生态旅游理念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

3.1发展理念

傣族园景区“保护就是发展”的经营方针与可持续发展观不谋而合。“保护”的对象涉及面广,包括保护傣家干栏式建筑和文物古迹,保护傣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保持傣族“保护大自然所赐予一切”的自然生态观,保持傣族淳朴、浓郁的民风民俗,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景区管理者在看到旅游业正效应的同时,也感受到旅游业发展所造成的外来人口观念、行为冲击本地文化的现实,特别是对年轻人的消极影响巨大。针对这种状况,景区管理者制订了3到5年的培训教育计划,对年轻人进行普通话、外语、旅游知识、法制和传统文化技能的培训,避免他们“跟潮”,保证本民族的文化传承。

西双版纳傣族园推崇朴素的自然生态观,提倡保护山林,保护水资源,保护大自然所赐予的一切。这种观念与傣族自身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傣族的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认识、利用与保护动植物以及生态系统的知识与实践,这无疑为人类保护自然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指导,确保了生态平衡。2005年7月在傣族园实地考察过程中,笔者与当地居民进行了几次随机访谈,令人感触最深的是,他们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并能够以自得其乐、悠然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我们在领略傣族田园诗般自然风光的同时,接触到的是自然和谐的“傣族人”。西双版纳傣族园的旅游开发实践证明:发展旅游,让当地居民重新认识了傣族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使很多传统习俗再度回到人们的生活中,激发起当地居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唤醒了他们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意识。

同时,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冲击与旺盛的旅游发展势力相伴随。例如傣族园村寨中居民的市场竞争的观念增强了,原有的宗教禁忌出现了弱化的趋势,穿着牛仔裤、t恤衫、唱着流行歌的傣族青年随处可见。面对出现的问题,傣族园管理者正确认识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辩证关系,合理引导当地居民“应该保护什么?怎样保护?”、“应该坚持什么?怎样坚持?”将旅游对当地文化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在傣族园的实地考察中,我们路过一家经营“傣家乐”的农户家,原本打算尝尝傣家风味的菜肴,但主人告知“已经过了供应午饭的时间”。这一事例说明,傣族园居民虽有市场意识和经济效益的观念,但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朴实、淳朴的思想一如既往。

3.2发展要素

加拿大学者罗伯特·麦克当劳、李·乔里夫(robert mac donald,lee jolliffe)强调促进乡村发展的因素有3个:乡村文化旅游是实现乡村社区发展的工具,文化旅游是乡村发展和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在乡村文化旅游中进行合作有利于实现社区目标。在此,将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每个基本要素称为“因子”,提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四因子”论(见图1)。

3.2.1村寨

    村寨是一个具有长期固定的地域范围和自然资源,并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亲属关系、风俗习惯的行政、文化单位。西双版纳傣族园是景区和村寨一体化的典型代表。傣族园由5个自然村寨组成,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村寨”既体现空间概念,又突出人文概念。非旅游时段,村寨村民各安其所、悠闲生活,享受家庭的温馨和欢乐;旅游时段,村寨村民广泛参与、共同合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傣族园鼓励村民参与旅游活动的规划、决策和管理,提倡调动村民的力量实现村寨的发展。

3.2.2文化

    与以往的村寨旅游开发方式不同的是,傣族园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与发展置于首位,将文化资源作为最高层次的社会资源。尊重和弘扬当地人积淀的文化是文化生态旅游的思想前提。傣族园景区高度重视傣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建立了完善的民族文化保护机制,对傣族的语言文字、传统服饰、特色饮食、民间歌舞等进行全面保护,并计划成立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和民族文化学习馆,培养民族文化的继承人。

3.2.3旅游

    傣族园经营者充分意识到,旅游是实现村寨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文化生态旅游是以村寨中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为审美对象,包括旅游者静态观赏和动态参与的旅游活动。借助旅游业的发展,将傣族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进村寨的全面建设。旅游促进了傣族村寨与外界的联系,增进了彼此的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使村民重新正确认识了傣族文化,激发了村民的文化保护意识。通过旅游活动,旅游者体验村寨生活,村寨居民感受外来文化。

3.2.4经济

    傣族园景区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客观条件决定了文化生态旅游担负着帮助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的重任。傣族园不提倡为了展示傣族传统的生活习惯、礼仪习俗,让当地村民放弃选择优越生活环境的权利,使之停留在“原始”的生活状态。恰恰相反,管理人员始终关注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力图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帮助其脱贫致富,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为此,专门规划了民宅新区,并从门票收入中拿出10%左右的资金建立专项住房补贴基金,以满足村民对现代建筑的需求。

3.3经营模式

参与式经营和管理已成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首选方式(表2)。傣族园景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社区农户提供资源,公司以资金形式投入开发。自1999年8月1日西双版纳傣族园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一方面利用资金、管理优势,围绕傣族文化开发一系列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引导社区居民多渠道参与景区的旅游发展。目前,5个村寨约有30%的农户脱离农业生产,在公司的统一规范管理下,也投入到景区的旅游活动中。目前,农产参与旅游活动的具体形式主要有4种:(1)直接、全部加入旅游活动,主要是年轻人,参加傣族园的歌舞表演、泼水节活动;(2)在公司规范管理下,家庭自发组织;(3)以旅游产品销售经营形式参与旅游,如烧烤、出售旅游工艺晶等;(4)推行“傣家乐”全套服务,主要经营傣家风味餐饮、典型干栏式民居参观等活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既能够对旅游产品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又能够充分调动农户建设村寨的积极性,有效地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4、村寨旅游发展战略选择

4.1整体开发战略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吸引力的关键往往不在于某一个亮点,而是在村寨中所领略到的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在于村寨中各类民俗事象构成的充满生命力的有机统一体。西双版纳傣族园应将村寨作为整体旅游产品进行规划,注重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互补,观赏型旅游产品和参与型旅游产品的组合,开发出具有傣族特色的“村寨旅游产品”。

4.2以人为本战略

西双版纳傣族园旅游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考虑旅游人才的培养,考虑旅游者的需求,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通过旅游人才的旅游策划满足旅游者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并采取各种方式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以上三者从不同的角度(图2)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4.3文化制胜战略

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西双版纳傣族园受到青睐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但是,傣族园旅游开发中,展现得较多的是显性文化要素,如服饰、歌舞、饮食等旅游资源。笔者在2005年7月西双版纳傣族园游客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游客反映对傣族文化印象最深刻的要素是服饰和歌舞,而对集中体现傣族贝叶文化的宗教信仰很少选择。若想增加旅游产品的深度和旅游的文化含量,应潜心挖掘隐性文化要素中可表达的部分,并通过适当的形式展示给旅游者。

4.4科学管理战略

傣族园旅游开发包括四类参与主体:地方政府、旅游开发商、村寨村民和第四方组织(旅游协会、非政府组织、旅游研究机构、学者),主体之间乃至主体内部存在着纷繁复杂的关系,突出表现在经济利益的矛盾冲突。目前,傣族园有限公司作为开发者和经营者成为旅游开发的主体,应协调好与地方政府、村寨村民和第四方组织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大力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

5、结论

目前,不少少数民族村寨不仅拥有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更拥有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建筑、浓郁的民俗风情,这些都真实记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西双版纳导游词篇5

摘 要: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在千年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聚落景观艺术。通过分析其选址、居民组团和佛寺景观艺术,以提炼出西双版纳傣族村寨这一传统聚落景观中艺术精华和价值,为研究西双版纳傣族文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村寨传统聚落园林艺术

在云南西双版纳州,傣族是这片土地上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和长期历史的统治民族[1]。由于地处云南省南部边陲,热带湿润区,长期与中原隔离,较少受汉文化影响,深受东南亚文化影响,至今形成自己独特的傣族文化王国。这一地区仍保留傣族自然、古朴、和谐之美,是我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傣族村寨是傣族文化中最主要的载体之一,是傣族民俗文化空间和实体的体现和傣家人智慧和历史的产物。本文通过对西双版纳傣族村寨选址、居民组团和佛寺景观进行分析和解读,以展现西双版纳傣族村寨这一传统聚落景观的艺术特点。

1. 西双版纳傣寨选址

傣族村寨的选址类型可简单的划分为平原、滨水、山地。在西双版纳,历史上由于傣族的这片土地的统治民族,形成了以平原和滨水的村寨为主,而且时常是二者结合的形式出现。而即使居住于山区,也是落差也较小,村寨也多建造于山脚。

傣族喜欢择水而居,沿路而聚,其村寨选址多在有河湖、溪流的地方,因为河流既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又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灌溉及交通需要。一些村寨背山面水,与汉族讲究的风水格局不谋而合,也方便了狩猎的需求。傣族下层架空的干栏式建筑对地形的适应力极强,所以即使是在稍陡的山坡上,也能充分利用土地,架起一座座竹楼,形成村寨。村寨旁边留有一片原始林为龙山林,龙山林是埋葬傣族先民的地方,村寨其余边界种植竹林,整个傣族村寨被森林围绕,起到减少风雨,净化空气。

西双版纳傣族有着双重宗教的民族,全民信仰原始宗教和南传上部座佛教。傣族村寨是神灵之居所,是聚落原型(即民居组团)的核心文化因子,决定了聚落的原始宗教的内涵;傣族村寨是佛之居所(寨寨有佛寺),是后来信仰南传上部座佛教引入的文化因子,使西双版纳傣族聚落由原始走向原始宗教与南传上部座佛教“二元一体”的。使其沿着“敬天地”、 “敬祖先”、“敬佛”的方向发展,使西双版纳傣族村寨聚落成具有人神(泛指神、鬼、佛)共居的原始理性精神的和聚落的传统规划思想[2]。

2. 西双版纳傣寨民居组团景观艺术解析

傣族聚落格局的形成最初受原始宗教影响,它指导了聚落的基本空间形态和布局思想。因其符合傣族社会的发展,所以同原始宗教一起被保留了下来并发展成今天形态。这个格局主要体现为民居组团上。

2.1 民居组团――单核团聚式人格化空间布局

民居组团主要由寨心、四道寨门和干栏式竹楼和民俗植物构成。民居以“寨心”为“核”、“四道寨门”为边界,同心环式聚居,成单核团聚式空间布局,体现了傣族村寨人民集体精神。

傣族“万物有灵”的思想,用简单类比的方式将自然与社会存在物和人比拟,认为村寨也是也是有灵魂的,如人的躯体,是由各个部分组合而成的:人要有四肢,村社要竖四个寨门,此外,最重要的是心脏。要建寨心,外形似男性生殖器,栽于民居组团中央,作为全寨最高神灵的住所,故又称“寨心神”,或“社神”。凡村社一切隆重的祭典,都以他为中心来进行。体现原始宗教中的祖先崇拜思想[2]。

2.2 民俗植物――寨门神树、屋角兰花

西双版纳傣族干栏式竹楼多有一个院落,前院常种植翠竹、芭蕉、椰子、铁刀木、柚子、芒果等果树。后院多为菜园,种植蔬菜瓜果。而这些少量种植的蔬菜瓜果,不仅满足了自家食用的需求,更是对傣家小院很好的点缀。

此外别具特色的为寨门神树和屋角兰花。村寨的四道寨门现在多有消失,多数仅保留一道寨门,但其他寨门处仍保留过去原生大乔木作为寨门标志,树种多为大青树(Ficus altissima)等,作为神树受到保护,称为寨门神树。另外别具特色的为屋角一块瓦片上多种植附生兰花.,称为屋角兰花,特别是缅瓦竹楼,利用雨水和晨雾,起到无需管理、美化,此外防止屋角水滴滴上人身体上。

3.西双版纳傣寨佛寺景观艺术解析

傣族最早只信仰原始宗教,傣历元年(公元639年)南传上部座佛教进入西双版纳傣族地区[3]。经过与原始宗教斗争与融合,如今傣族地区寨寨有佛寺。佛寺进入并没有打破原有格局,而是在原有格局中增添了佛寺这个组团,形成了现今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新格局。

3.1 佛寺位置――高于民居组团

佛寺常建于村寨中地势较高的全村风景最优美的地方,并与原先一处寨门相连通,寓意神佛携手共佑傣族人民。民居组团建筑楼面高度不得超出佛像坐台高度。

由于地理环境和原始宗教的衰退等因素,部分村寨,尤其新建及扩建的村寨,佛寺位于民居组团中间,而寨心偏于一侧。这样的村寨寺前广场成了村寨中公共活动中心,而寨心广场多被挤压,公共活动功能减弱。

3.2 村寨佛寺――“追求涅”的园林艺术

佛寺,由傣族传入,是僧侣生活、从事佛教活动和信徒们拜佛祈祷的场所。主要由佛前广场、寺门、门廊、大殿、窝树、佛塔、僧舍、瑞兽彩塑、佛教植物等组成,但并非每个佛寺都有这些内容[4],主要以大殿为中心,其它各部分呈相对自由的布局。傣语里,称为“瓦”,来自巴利语的vana,意为“园林” [5],南传佛教的传入以提供人们一个园林,一个供人们游玩、休息的地方,一个供心灵获得栖息的场所,进而渗透到村村寨寨。相对原始宗教氏族公社体现在民居组团单核团聚式人格化的布局中,这种内向,封闭的布局体现出略显幽暗神秘的压抑;而佛寺是通过自由的布局、直观的、贴近生活的造型艺术、富丽堂皇的建筑,宁静的景象,使人们身心获得一种呼吸着自由、平和的放松,达到“追求涅”的园林艺术效果。

3.3 佛寺植物―― “五树六花”

傣族信奉南传上部座佛教,每座佛寺都必须栽种若干特定的植物。佛寺植物以观赏植物为主,一般都具有独特的宗教文化。按佛教教规,一定要在佛寺环境中种植 “五树六花”。 “五树六花”称为西双版纳的重要特征。“五树”是:菩提树(Ficus religiosa)、贝叶棕(Corypha umbraculifera)、大青树(Ficus altissima)、槟榔树(Areca catechu);“六花”是睡莲(Nymphaea tetragona)、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黄姜花(Hedychium flavum)、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黄缅桂(Michetia champaca)、鸡蛋花(Plumeria rubra)[6]。当然各地由于自然环境差异,一些物种被替换成类似植物。

结 语:

本文通过分析傣族村寨这一传统聚落景观的艺术分析,有利于保存和继承傣族传统文化。如今傣族由于橡胶和旅游经济的带动,促进傣家人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对传统聚落景观带来了巨大的变动,希望傣族村寨聚落的发展能继承传统聚落的艺术精华,保留傣家人的特色。

参考文献:

[1]云南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云南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350.

[2]杨庆.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的文化形态[J].云南社会科学,2000,78-81.

[3]李刚,张佐.云南揽胜:云南名胜古迹大观[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25-116.

[4]马建武,林萍.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园林特色[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6):679.

[5]汪榕.佛在云南――从西双版纳到香格里拉的佛教之旅[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22.

[6]何瑞华. 论傣族园林植物文化[J]. 中国园林,2004,15(4):9-10.

作者简介:

西双版纳导游词篇6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我所在旅行社,衷心的欢迎诸位来到丽江观光旅游。我姓和,和气的和,大家叫我小和就可以了;驾车的司机姓木,树木的木。在云南,凡是姓和、姓木的,绝大部分是丽江纳西族。今天,我非常高兴能为各位导游,我将尽我所能把丽江最美好的景观介绍给各位。

作为东道主,现在我想用丽江纳西族独有的方式为大家接风。我们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由我为大家唱纳西迎宾曲。

“远方来的朋友啊,纳西家里来到了,坐一坐。山也欢,水也笑,纳西人家多欢喜。祝愿大家心情舒畅……”

我和木师傅衷心祝愿大家在丽江度过一段舒心、愉快的美好时光。我们这个旅行团在丽江的逗留时间是四天三晚,第一、三晚住**宾馆,第二晚下榻泸沽湖摩梭山庄。在此期间,我要带大家去参观丽江古城、玉龙雪山、长江第一湾、虎跳峡、泸沽湖等几个主要的景区。在丽江,各位来宾有什么事情要办,有需要我和木师傅帮忙之处,请不要客气,尽管提出来,我们一定尽力去办。

我们降落的丽江机场,坐落在与大理州鹤庆县交界的丽江县七河乡境内,海拔2200米,1995年建成通航。丽江机场可起降波音737大型客机,现已开通丽江至昆明、北京、广州、上海、成都、香港、西双版纳等多条航线,每年客流量超过了50万人次。丽江机场现已经成为云南省仅次于昆明的第二大航空港。

从机场到丽江城有26公里,乘车时间大约需要30分钟,我将利用这段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下沿途的风光和丽江的概况。

现在我们的车正行驶在大(理)丽(江)公路上,前面这座缓坡叫关坡,在古代这里是出入丽江古城的重要关隘,如今也是丽江的南大门。这里距昆明550公里,坐上空调大巴南下大理需要3小时,到昆明需要6-8小时,早上还在四方街吃丽江粑粑,下午就可以到昆明去吃过桥米线了!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了:为什么这里叫“丽江”呢?

“丽江”一名,始于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置行政区丽江路。《元史·地理志》说:“路因江名。”就是说,“丽江”地名的由来最早起源于金沙江的别称“丽水”。大家知道,金沙江就是长江上游,因产金沙得名。但为什么金沙江又称“丽水”、“丽江”呢?史书上的主要说法是金沙江源于青藏高原犁牛石,而称犁水,即犁田的犁,山水的水。昆明大观楼长联作者孙髯翁就在《金沙江》诗中写道:“劈开蕃域斧无痕,流出犁牛向丽奔”。蕃域即今藏族先民吐蕃居住区。后因犁、丽声音相近而异写为丽水、丽江。

从地图上看,丽江的西、北、东三面都有金沙江环绕,就像拉丁字母w,形成三大转折奇观。由此看来,元世祖忽必烈用此突出的自然实体取名“丽江”,是很恰当的。丽江就是美丽的金沙江,当地纳西语又叫“依古堆”,意为大江转弯的地方。说到这里就引出了丽江古城的大环境——玉壁金川。玉壁指的就是玉龙雪山,它位于这个坝子的北端,像是古城的一堵银色照壁,把古城映衬得光彩夺目。金川指的就是金沙江,它三面环绕丽江地区615公里,堪称全球最美丽的江段。

相关: 云南昆明石林导游词 ·云南导游词 ·昆明导游词 ·西双版纳导游词

同时,丽江工业不多,自然很少受到污染,空气清新洁净,到处青山碧水,四季庄稼生长,尤其冬春季节,天空分外湛蓝,阳光充足明媚,令人赏心悦目。当然,正是由于丽江的四季不很明显,立体变化,遇雨成冬,而且昼夜之间的温差比较大,所以外地客人到丽江后应适当注意增减衣服,以免引起感冒。

西双版纳导游词篇7

关键词:技工院校地理 自学能力 兴趣培养

怎样改变当前技工院校地理教学中学生不想学、教师懒得教的尴尬局面呢?笔者认为最简捷、最有效的办法是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自主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结合多年技工院校地理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宜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在阅读中学会积累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要求通读教材、梳理知识、做好笔记、提出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对学生阅读质量的评价上,以此促进学生的阅读和预习。另外,图文并茂是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包含了丰富的地理信息,所以,在地理阅读中,要让学生学会看图、识图。例如,行政区分布图、地貌特征图、地形剖面图、季风季候分布图以及光照图、晨昏线、等值线图等基本且重要的图像,学生均应会看能识。为了避免学习的枯燥,教师要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学生善于动手的特点,多开展识图、拼图、补图、改图等游戏。也可以模仿时下一些综艺节目的形式,组织“识图达人秀”,以“攻擂守擂”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假以时日,当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后,学生再面对实际的地理问题时,脑海中就能及时浮现出一幅地图,问题解决起来自然就轻松有效了。

二、在梳理中学会提炼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在泛读基础上进行精读提炼,地理学科也不例外。当学生形成阅读意识后,教师还要及时指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梳理提炼、消化分析、归纳总结,不断提高。在指导学生自主梳理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针对不同的知识采取不同的梳理方式。例如,在学习区域地理特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植被、河流、土壤和资源等几方面进行比较梳理;在学习气候特征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在学习人文旅游资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各具特色的名胜古迹等角度进行提炼梳理;而在学习地理成因时,则宜通过综合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这种梳理提炼不仅是学习地理知识的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对课堂教学而言,思维方式的培养显然比解决一两个问题、多考几分的意义更重要。

三、在思考中学会质疑

在技工院校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说明,学习地理唯一的基础就是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发问,只要学生感兴趣、爱发问,就一定能学好地理。在地理课堂上,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从提问中得到信任,在解疑中获得尊重,在释疑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例如,某次地理课上,笔者依据教科书上的内容讲到“近些年,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发展整体呈下降趋势”时,有学生提出了不同观点,她说她爸爸最近两年恰好在西双版纳工作,她连续两年的暑假都去西双版纳探亲,不仅没有感觉到当地旅游业发展呈下滑趋势,反而感觉游客越来越多。说实话,笔者在备课时对教材中的观点没有仔细思考,当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时,笔者一方面很高兴,另一方面又的确无法及时解答,只好跟学生说,课后笔者会认真查找资料,给大家一个相对客观、准确的解答。课后,笔者认真查阅了近两年西双版纳州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教科书的内容的确出现了差错,当笔者把结论告诉学生的时候,学生非常高兴,从此以后,学生质疑、探究的兴趣明显提高了。

四、在拓展中学会探索

西双版纳导游词篇8

关键词:边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创新研究

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旅游业兴起,并使得社会对旅游业管理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品质的提升,社会对旅游业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也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改革自身课程设置,让课程设置满足大小教育、培养目标,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优秀旅游业管理人才。

一、目前旅游专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项庞大经济行业,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交通出行、购物消费、订购住宿、餐饮娱乐等,都逐渐成长为各大旅游行业发展的经济产业链,在优化消费环节、降低成本费用的同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消费旅游产品,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业从业者服务于旅游项目。2014年,我国的旅游来往人次达到了36亿之多,其中国内旅游业收入达到了3.4万亿元,且这个数目在近年来还在持续增长,可见旅游业目前十分吃香,甚至带动一些偏远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为社会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围绕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为旅游管理相关部门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在目前多变的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应对市场变化的专业能力。这种能力是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的最终结果。该类人才在具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具有在旅游管理岗位上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在党的领导下,执行党的经济旅游发展路线与方针,积极参与旅游业项目工作,自觉为我国旅游行业发展与进步做出贡献。能够自觉接受旅游管理行业分配工作任务,并且能够掌握导游、旅游区管理、旅游购物向导等专业基础,且拥有积极的上进心,能够遵守基本的社会从业道德,行为习惯良好,具有团结协作等基本理念。

三、边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边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一定要在边疆地理条件、旅游业所处环境、着重培养适宜本地旅游业发展的全面型人才的前提下合理科学地安排专业课程学习。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学习,也应该注重全国统一课程的设置与安排,特别是信息技术、英语、政治、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以及地理的学习,切不可疏忽基础知识的教学。边疆高职院校更应该根据自身特点精选专业课程。根据市场、社会的需求,合理调整学校课程结构安排,使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选修课程均匀安排,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其他领域知识的应用能力,并且适当增加实践操作课程的课时。

四、边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

就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而言,作为边疆的高职院校,该校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特色、风景优美的地理条件,为当地旅游业发展,制定了丰富多样的课程安排,输出不少旅游管理业高端人才。并以自身旅游业作为参照物,开设实践操作课程,使学生深入到旅游业学习当中,充分体会旅游管理专业的真正含义。

五、小结

西双版纳导游词篇9

【关键词】旅游业,梯度差异,发展策略,云南省

一、问题提出

梯度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意为“依次序的(区分)层次”或“单位时间或单位距离内某种现象变化的程度”,广泛用于数学及物理现象的描述,其与区域经济学的联姻则产生了梯度理论。

梯度理论集杜能农业圈理论、韦伯产业集聚理论、马歇尔外部规模经济思想、赫希曼及威廉姆森不平衡发展理论、弗农等人工业生产生命循环论之大成,认为地理、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梯度差异是导致各国各地区的发展出现由点到面、不断铺开、不断前进的动力,这很好地解释了工业经济时代区域发展的现状。因此,该理论一俟引入区域经济学,即成为区域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

梯度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始于1983年,至此已有三十年的历史。从近三十年可查证的研究成果来看,其进程的阶段性特征较为明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梯度理论初入中国,学者们对其进行了较为充分地宣介、讨论及解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梯度理论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带性划分及作用机理研究催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出台;二十一世纪以来,梯度理论得到创新发展,反梯度理论及广义梯度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反向现象及复杂形态。总体上看,这些研究成果曾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及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基于梯度理论视角的服务业研究见于会展业、旅游资源及其赋存地,一隅区域旅游业的相关成果少见。实际上,旅游业分析的资源禀赋、比较成本及旅游需求指标的内涵解读与广义梯度理论的维度表述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因此,借助其梯度分析的多维化趋势及时序化要求开展研究,可为旅游业区域发展的现状及时段性特点做出较为合理的理论解释。目前虽有尝试性探讨,但其深度和广度都亟待拓展。

纵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云南旅游业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者们的视野多集中在产业优势与意义、思路与途径、保障与策略、新业态等方面,较多地运用了定性描述、对比研究方法,省域内区域旅游业的量化差异研究尚未得到重视。事实上,云南各州市旅游业的现状不仅反映了决策效益,而且体现了旅游资源、旅游基础与服务设施、旅游投入等的空间异质性,深入研究将为云南旅游业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选取1995-2010年中全省各地区的旅游总收入、旅行社数、人均GDP、酒店数、旅游院校数及旅游景区数等指标对其旅游业状况进行趋势判断,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前述指标的权重,经标准化处理后以2010年的数据为基础测算各地区旅游业发展状况的总得分,据此划分出相应的旅游发展梯度地区并进行分析。

三、基本结论

(一)总体发展趋势良好

据1995至2010年的上述指标数据可以看出,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云南省的旅游总收入、旅行社数量、星级酒店数等有了明显增长。具体来看,全省的人均GDP从1995年的3063元增加到2010年的15752元,而旅游总收入在考察时段内从61.15亿元增加到1006.83亿元、旅游院校数从8座增加到161座、旅行社数量从166家增加到531家、星级酒店数从168家增加到560家。这反映了云南省发展旅游业的经济基础逐渐加强、旅游接待能力逐年增强、旅游基本设施趋近完善、旅游教育培训得到重视,旅游业发展趋势良好。

(二)区域发展不均衡

总体良好的态势并不意味着各州市均衡发展。从2010年录得的旅游收益来看,昆明市的旅游总收入为288.73亿元,而怒江州的旅游总收入仅为8亿元,相差悬殊;从旅游景区数来看,昆明市拥有旅游景区59个,而怒江州仅有2个;从旅游接待能力来看,昆明市拥有旅行社160家,昭通市旅行社数量仅有6家;从旅游基础设施来看,丽江市拥有的星级酒店数占全省星级酒店数的22.42%,而怒江州仅占0.8%。据此可知,云南省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

(三)梯度差异明显

经由确定方法对上述不平衡性进行量化处理,得到2010年全省各州市旅游业的量化结果:昆明30.26、大理12.07、丽江11.30、迪庆10.53、红河9.6、西双版纳9.09、曲靖9.05、楚雄7.99、玉溪7.32、保山6.57、德宏6.42、普洱5.03、文山4.70、临沧4.41、怒江4.08、昭通3.93。据上述分值,可将得分在10分以上者划归为高梯度区、介于9.9与5.0之间的划分为中梯度区、其余的归为低梯度区。这个梯度分区与云南省各地州市旅游业发展情况基本一致。高梯度区包括了昆明、大理、丽江、迪庆等四个地州市,该区的区位、经济、资源、文化、环境及产业基础等在全省中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成为云南省旅游业发展的排头兵。事实上,串连四地的旅游产品线路是云南省多年的黄金旅游渠道,四成以上的旅滇游客体验过该线路。

中梯度区涵盖了红河、西双版纳、曲靖、楚雄、玉溪、保山、德宏、普洱等八个地州市。每个州市都有一定的旅游业发展优势:楚雄、曲靖位于滇中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红河、西双版纳、玉溪的经济基础相对较好,人均GDP超过1.4万元;红河、西双版纳、保山的旅游资源相对丰富,能吸引较多的游客。

低梯度区则是文山、临沧、怒江、昭通等四个地州市。该区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高,成熟且品级较高的旅游景区数较少,吸引力不强;而且区位条件较差,交通设施不够完善,通达性差;加之其它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也不完善。这一切都阻碍了该区旅游业的发展。

西双版纳导游词篇1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new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of many ethnic minorities lead to the unprecedented de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style and features,and this situation caused to rethinking the Dai's traditional houses from the view of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e Dai's houses in Xishuangbanna, and puts forward a new steel-wood plastic struc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wood plastic composite which is the characteristic in the Xishuangbanna region.

关键词: 傣族民居;生态建筑;更新;钢-木塑结构

Key words: Dai's houses;ecological construction;update;steel-wood plastic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TU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3-0117-02

0引言

地域性的建筑具有民族文化象征性,百家齐放的文化大繁荣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发扬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傣家竹楼以其自然舒适的形象展示着傣族人民的朴实追求和营造智慧,每年慕名而至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西双版纳傣族民居的传统形式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大多已经趋于汉化,与当地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格格不入。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运用现代新型材料与施工技术的基础上,探索一条适合傣族民居发展的新型道路,使现代建筑完美地融入在返璞归真的自然环境中,满足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回归的心理诉求。

1西双版纳傣族民居的发展变迁

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全年气温高雨水多,属热带地区的雨林气候,它以壮丽的自然景现和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而举世闻名。不同的自然资源状态、文化宗教习俗深刻地影响到民众对环境的营造,会形成不同的建筑形态特征[1]。傣族是文化特色鲜明的一个少数民族,其传统建筑形式将民族特色与大自然完美交融,在西双版纳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西双版纳傣族古老的民居形式――竹楼,发展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2],被誉为雨林民族文化的结晶。西双版纳地区山竹如海,傣族人民为适应当地炎热潮湿的气候和多蚊虫的自然环境,利用当地丰富的竹子资源做建房的主要材料,除了用茅草覆顶,其余的房屋承重及维护部分都是利用竹子做成。于是,人们形象地把傣族民居称为“竹楼”。传统的傣族竹楼共两层,一楼一底,离地高,凉爽避湿,底室一般不筑墙设壁,四无遮拦,俗称“干栏”。而傣族民居的歇山式屋顶也极具特色,不仅交错组合的屋面大,加上坡度陡,利于雨水的及时排散,而且重檐的设计可以很好地遮阳防雨。傣族干栏常依山而居,临水而立,它是傣族人民千百年将、生活习俗等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智慧结晶,清净的民居环境与优雅的建筑艺术无不诠释着傣族源远深厚的文化底蕴。

由于材料加工处理技术的落后,传统傣家竹楼的耐久性低于傣家木楼,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木楼已经逐渐取代竹楼而成为傣族传统民居的主要类型[3]。这一时期的傣族民居,只是更换了所用的建筑材料,整体形式仍然是传统的功能,因而一直继承着“竹楼”这个称号。传统民居利用当地竹、木等朴素材料,房屋从建造、使用到维护直至拆除均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或负担。历经漫长岁月的历史文化积淀,傣族传统民居已成为西双版纳地域文化风情中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直到80年代末,西双版纳大规模的橡胶种植破坏了当地的森林资源。为了摆脱对就地取材的天然建筑材料的制约,傣族群众开始不断地进行新民居的探索和建设实践。

进入90年代后,随着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的不断交流和发展,加之现代材料的不断变更与创新,西双版纳地区逐渐汉化,傣族民居慢慢出现了砖混结构的建筑。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城镇化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傣族民居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住宅建筑体系大变革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傣族民居建设也开始尝试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等现代结构形式。由于新民居的建设被附着了诸多现代元素,虽然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却使得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变得满目疮痍,村寨的独特传统风貌逐渐消亡,傣族的一些民间习俗也正加速消逝,不禁令人惋叹。

2西双版纳傣族新民居的探索

近年来有人对整体预应力装配式(IMS)结构的傣族民居进行过探索研究。柱和楼板是IMS体系的两种基本构件,其基本原理是用后张拉法将楼板和柱连接起来,在板和柱之间形成预应力摩擦节点,楼板的垂直荷载靠四角摩擦力传给柱子;这种IMS体系具有便于工厂化生产,抗震性能良好,建筑空间分割较灵活等优点[4]。这种结构形式除了保持了传统竹楼屋顶歇山式的风格特点,其他的部分如墙体、地面和屋顶等均采用的是现代建筑材料,同样地使傣族民居变异汉化,失去了傣族传统建筑的韵味。

丧失现代化将意味着民族的贫困,丧失传统文化将意味着民族的消亡[5]。傣家传统民居不仅是傣族的文化记忆和文化标志,同时也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因而应该高度重视对它的有效保护。现在全州施行封山育林,继续大量砍伐森林修建木楼的传统做法已经行不通了[6]。如何在现展与传统文化之间寻找一个契合点,是今后我们努力研究的一个方向。这不仅关系到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对外形象,而且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进而能够不断增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软实力。

在以上所述的种种制约因素和诸多探索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傣族民居形式――钢-木塑复合结构建筑。钢-木塑结构建筑针对钢和木塑材料性能的差异,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叠加或连接在一起形成承载体系,钢与木塑共同作用,在自然力作用下产生抵抗机构的空间实体,组合成为新的结构体系[7]。可以选取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编的《西双版纳傣族民居方案精选》的某一个具体户型的结构平面图(如图1),进行装配式钢-木塑结构设计研究。

在设计研究中沿用歇山式的傣族特色屋顶,运用新型木塑材料,同时与现代装配式的施工技术相结合,不仅节省施工场地,建造速度快,环境污染小,结构抗震性能好,而且保持了傣族传统民居的干栏式建筑形式与朴素的木质外观。钢-木塑结构研究中所采用的木塑材料与传统木材不同,它是利用西双版纳特有的橡胶木锯末和橡胶籽壳资源,经改性预处理后与回收塑料复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环保高分子材料。由于橡胶木锯末中含有2%左右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天然橡胶,使得这种木塑不仅具有普通木塑材料的优点,还有更高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刚性承载力。木塑复合材料可调整性强,通过加入不同的助剂,热塑性树脂可以发生聚合、发泡、固纯、改性等变化,从而改变木塑材料的密度、强度、抗老化、防静电、阻燃等性能[8]。木塑材料具有高环保性和高防火性,并且节能性好,又能够防潮防蛀。

根据傣族传统的民居形式,利用钢结构自重轻、强度大、工业化水平高等优势,选用方钢、方管、H型钢等材料,工厂里定制后现场吊装,像搭积木一样修房子,这种建筑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钢结构的骨架形成后,外包木塑材料,包括装修的吊顶、门窗、栏杆、楼梯等均用木塑材料,钢-木塑结构在充分利用钢材诸多优势的同时,保留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传统木构的历史文化传统,以木质建筑的外观给人们带来一种文化上的归属感。将这种新型结构形式运用在傣族民居建设中,顺应绿色建筑的倡导和可持续发展的国策。采用西双版纳的廉价资源经过加工而成的新型木塑材料,研究并推广建设傣族新民居,不仅可以开辟工业利用农业废弃物的新途径,而且有利于增加当地经济收入,在注重节能与环境保护的同时,又不失傣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3结语

我们可以看到,在西双版纳勐阿镇的曼迈村已经率先建造了几座示范性的钢-木塑结构的傣族新民居(如图2),希望通过本文的初步探讨,推动钢-木塑结构傣族新民居的推广建设进程,在改善傣族居民居住条件的同时,保持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真正实现生态化可持续发展。进而可以为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文化传承,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晓斌.少数民族村寨建筑形态与营建工艺特色的探析[J].华中建筑,2013.01.

[2]田雪红.傣家民居:快绿怡红隐竹楼[J].国土资源,2007(04).

[3]高芸.中国云南的傣族民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1.

[4]胡海洪.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更新设计浅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2).

[5]赵世林.云南少教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6]朱良文.走实验之路探竹楼更新[J].新建筑,2000(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