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计算题十篇

时间:2023-03-27 21:45:27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篇1

1只鸡蛋大约重65

1张书桌大约重10

1个足球大约重350

1台电视机大约重25

二、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克或千克)填写在括号内:

(1)圆规重35

(2)书桌重10

(3)足球重350

(4)鸡蛋重65

三、填空:

5000g=kg 8kg=g

6kg800g=g 5kg200g=g

450g+320g=g 980g-450g=g

四、小练习:

2kg = g g = 1kg

kg = 5000 g 8000 g =kg

五、把书桌重10改成:书桌重9800,你认为该填什么单位呢?为什么?

六、在中填入合适的单位。

1. 一本数学书重250

2. 一只鸡蛋重100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篇2

事件一:在一次听《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复习课》中,授课教师请了4位学生上台参与板演,最后4位学生全部列式正确,而计算结果全错。课后我向该授课教师了解到这4位上台参与板演的学生都不是学困生,相反都是学习处于中上水平的优生。也就是说这些学生在老师眼里是不应该计算出错得的。

事件二:我在教学的一年级班级里进行了一个小练习测验,题目是这样的:树上一共有24只小鸟,第一次飞走了8只,第二次飞走了9只,还剩多少只?全班35人里,只有15人列式和计算全对,而15人则是列式对计算错,只剩2人是既出现列式错计算也错。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和同事们进行了探讨,发现其实在平时的作业以及测验中,都会普遍出现这样的情况:算理对,可是最后的计算结果没算对。大家不禁感叹:现在的学生计算能力差了。

思考

既然不只是我一个人遇见的问题,也就是说基本上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所有教师都有这样的问题。而《数学课程标准》里将“合理,熟练”作为计算能力提出来,由此可以看出运算能力在小学数学中的地位以及作用。所以培养小学生熟练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更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学生出错的众多例子可以看出,学生的算理学习没有问题,而问题则是出现在练习量的层面上。可是如何在40分钟的课堂内提高计算能力呢?我个人认为应该重视课前一算。而我所在学校已经把课前一算作为数学课堂的一部分进行了2年多的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如何操作课前一算

1.精确选题,对症下药。针对不同年级段选题不同,重点是要把握好该学段计算的重点是什么。如一年级上学期重点在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下学期的计算重点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以及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年级上学期的计算重点在乘法口诀以及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下学期口算重点则是除法口算以及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三年级重点则是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及递等式计算;四年级重点是笔算除法以及简便计算和混合计算;而五六年级的计算重点是小数乘除法、分数加减法以及相应的混合运算和简算。

低年级课前一算应该以口算为主;而高年级则应该以笔算为主,应用“五大定律”进行四则运算。而对高年级阶段来说,数的主体形式已从整数转到了分数,尤其是五年级。在数的运算中,异分母分数加法是学生费时多又最容易出差错的地方,也是教与学的重点与难点。所以要适当在课前口算中出现并多加巩固练习。

另外题量上要控制适当。如一二年级,课前一算应以每组10道口算题即可。三四五六年级适当选用笔算,题量控制在3到4题。最后,在选题上还要善于对症下药,不同的班级,问题的症状可能不同,要善于根据学生的错例进行反复巩固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

2.有效批改评讲。课前一算的评讲要做到两点:一,快速;二,清楚。由于课堂时间宝贵,而课前一算就像晚餐前的小吃。所以评讲的把握非常重要,如果把握不好就会直接影响了这一课时内容的新授。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可以把一二年级,三四五六年级分别归纳为一个阶段。如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课前一算的评讲宜采用同桌交换,小老师报答案的方式对改,这样就可以直接快速的让学生知道自己计算的结果,同时也让全班学生参与了批改的过程.由于三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管理能力,所以评讲的主动权可以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当小老师,对这些练习进行评讲,或者采用四人小组互改的方式进行,老师再针对学生典型的错例进行简单的投影展示和点评,引起学生的重视。其中四人小组互改时,应该选定组长,并且就互改中出现分歧的地方做好记录和反馈。

课前一算的评讲不仅在课堂上,还要求延续到课堂下。所以教师应该把全班的课前一算收齐并进行分析,尤其是针对一些错例进行记录。既可以成为对某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的素材,又作为下一次课前口算的素材。

3.合理评价。评价是杠杆,具有导向作用。合理正确的评价对学生起到推动作用。对课前一算我多采用“即时评价”。对完成快而且准确的同学给予表扬。对完成过程出现差错或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采取宽容、谅解和鼓励的态度,允许再做一做,改正错题后也给予肯定,从而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情感体验。另外我还采用小组竞赛的评价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每个学生都以团队自居,形成情感交融通力合作的良好学习局面。如:一二年级的课前一算,通过举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初步评价以后,我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把课前口算一个一个的上传,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快完成,并做到快静齐。而对于中高年级则可以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如小组成员全对的,小组可以获得一颗星,贴在班级的评星栏里,最后积累超过一定的数量星星以后就可以奖励一样东西或者作业少做一两题等。这些多元性评价既有效的激励了学生,又有效地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感情,从而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篇3

【关键词】口算;兴趣;计算方法;计算能力

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经营交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一个公民必备的基本要素之一。实践表明,小学生的口算能力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其数学成绩的提高和可持续的发展,而科学的口算训练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以及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提高口算能力。

一、小学低年级口算的基本理解

(1)口算的界定: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它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2)口算的类型: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九九乘法口诀的应用、还有一些简单混合运算等。

(3)口算的训练方法:听算、学生抢答、学生上台演板、答对口算得苹果之类的

二、大纲对低年级口算的要求

1.教材大纲对小学生口算能力的要求

(1)1992年颁布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提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

(2)2000年《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淡化笔算。

(3)200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以及理解运算的实际意义。”

2.低年级口算的教学的基本特点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和好动好学的特点,低年级口算教学显得更加要求精细需要更好的打好基础,环环相扣。从小学课程目标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到,一直以来,口算教学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内容。这种被普遍关注的状况,反映出它在数学教育及教育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口算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对学生的注意、记忆、逻辑思维(特别是思维的敏捷性)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深刻地理解概念,熟练地掌握各种计算法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科学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合理地分配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合理计算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其中第一学段关于数的运算的目标之一是: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现状

从现状来看,学生中普遍存在口算速度不快,出错率较高,达不到国家低限要求(一年级人均8题/分;二年级人均10题/分)甚至还有摆手指的现象。虽然通过大量地机械练习后可以改变现状,但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身心健康。

我调查了我本年级280个同学中的100个同学的口算能力。从口算的速度和准确率都做了调查结果如下:

计算比赛练习题基本情况

内容:万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

题型; 口算

题量; 口算30道

时间:30分钟

满分:100分

学生计算比赛结果情况

(1)70~80分有27人,80~90有53人,100分有20人。

从结果来看,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存在很多问题。

3 .出现口算错误的原因

学生在口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合教学实际,通过研究分析,觉得大致存在以下原因:

(1)心理方面。该年龄的认知发展特点:小学低段生年龄集中在7-9岁,正好处于皮亚杰发展阶段理论的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这个时期大约从7岁开始,一直到12、13岁左右。儿童在这一阶段的思维一般还不能离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出现了守恒和可逆性。学生可以理解数的运算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性质。从运算形式看,小学生的口算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运算,再到抽象运算。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其思维带有具体形象性,表象常成为其思维的凭借物。低年级学生,常因口算方法的表象不清晰而产生差错。如一些一年级学生口算7+6、8+5等进位加法时,头脑中对“分解”“凑十”“合并”的表象模糊,想象不出“凑十法”的具体过程。而且小学生感知事物比较肤浅、笼统,不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事物的一些表面现象,把它看成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不能觉察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特征,因而缺乏对事物间的整体认识。在进行口算练习时,有些学生急于抢时间,没看清数字或运算符号,就急着将答案说出来。比如将算式中的“0看成6”,“45看成54”,“+”看成“-”等。并且在计算一些算式接龙等这种看似繁琐的题型时,产生畏难心理,怕麻烦,表现为极不耐烦,不认真审题,不细心计算,从而导致口算错误。

(2)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 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对正确口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对口算练习缺乏兴趣,加之课堂机械重复地训练,导致学生大脑疲劳,因此在口算时不加思索、信口乱说。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写作业时边做边玩,不集中注意力;书写不规范,字写得歪歪扭扭,做完后又不细心检查。有的学生娇生惯养,遇到稍难的问题,不想动脑子,要是一次出错了,就不想学了。

(3)?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 ? 在教学上缺乏引导,学生对算理没有真正理解掌握,只是记忆性的接受,再加上容易混淆的口算对比练习不够,结果就导致了错误的发生。比如,口算9+6=15与6+9=15、15-9=6、15-6=9时就特别容易混淆。再次,在口算练习比赛时,学生不管答案的正确与否,一味抢时间,此时,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指出错误原因,教给他们正确的口算方法,否则学生的口算能力难以得/到提高。有的老师口算练习形式单一,每次都是简单重复,导致学生厌学。

(4)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中,一部分学生由于对计算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计算习惯,比如计算时粗心马虎,书写不公正,潦草。做题时不用草稿纸,而是计算时不用草稿纸,而是随意在桌子上、作业本上、书店反面或边缘上甚至是受伤打草稿;有的虽然打了草稿但书写的乱七八糟;做题目时精力不集中、边做边玩、不注意审题:不习惯检查,学习过于自信,作业写完后从不检查。

二、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率的方法

1.培养学生做题认真、准确地习惯

口算是要求速度的,但是如果正确率很低,做得再快也没有什么用。因此,首先要先达到正确,然后是速度。于是我要求学生做题认真,准确。培养学生养成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数学教学的一般要求。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造成学生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

2.数形结合,理解算理

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我从数一数开始就十分重视直观教学。课堂上我让学生借助摆小棒、看图片、数手指、看实物等建立数感。在学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过程中,我在黑板上用吸铁石摆,学生在下面摆小棒或铅笔等,小组玩扑克牌游戏对口令等,学生在看、做、听、想等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了10以内的组成和分解,为10以内的加减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为了能让学生理解“凑十法”,我引导学生动手摆小棒,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建立了形,再结合数,从而达到了数形结合。学生在做加减法的时候,可以闭上眼睛在大脑里面想摆小棒从而计算出结果。

3.形式多样,强化训练

根据儿童心理学,学生学习知识是螺旋式上升的。学生理解和掌握算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训练。但是单一的口算题枯燥无味,学生练了一段时间之后必能会厌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机械重复的训练,会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容易疲劳和厌倦,激发不起训练的兴趣,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教学内容,每天让学生听算20道左右题目,并采取多种形式训练:如既可用口算比赛、对口令、游戏、竞赛、集体抢答等方式又可用卡片、小黑板或扑克牌等印发口算题、限时比赛等方式。口算作为新授课的铺垫,使新旧知识自然过渡。也可以让学生自编口算题,进行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还可以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题的计算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比如: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攻克“歌德巴赫猜想”,不断演算,草稿纸就演算了几麻袋。通过这样生动典型的事例来唤起小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教学现实中,低年级学生对课本知识实际上只停留在 “走马观花” 的肤浅层面,难以获得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理解。所以,数学课堂呼唤 “手脑并用” ,即要求学生根据教材的提示,展开诸如 “算一算、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填一填” 的实践活动,将静态凝固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伸展的数学过程,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自主构建” 。而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运算,又是低年级口算的重要形式。

4.口算方法归纳总结法

在小学低年级,特别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加减法口算重点,也是难点。只要将20以内的口算掌握得非常熟练,那么更难一些的口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主要用的教学方法是用“凑十法”,9凑1、8凑2、7凑3来6凑4、两5想凑刚满十。如学习“9+几” 的加法后,我和学生一起把9加几的加法题有序地排列出来:9+2=11,9+3=12,9+4=13,9+5=14,9+6=15,9+7=16,9+8=17,9+9=18。①归纳算法,“凑十法”。②引导学生找出“9加几”题的规律: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越来越大,和也就越来越大;和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接着又问学生:“少的1哪去里了?”生:“和9凑成了10。”这样的融会贯通起到了两个作用:a、更深刻的理解了“凑十法”;b、使学生形成了对知识的迁移。通过对9加几的方法的归纳与总结,学生在学习8、7、6加几时,很容易的就想到了“凑十法”,并且在归纳8加几的方法时,自然就归纳出和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小2了……

另外,检验是计算必不可少的步骤,而学生不检验的习惯和检验不出错误的烦恼让教师感到头疼。不检验的原因有三个:过于自信;依赖家长和老师检查;急于做完作业去玩。据统计,在计算测试中,近八成的错误是由于习惯不良造成。

三、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意义

口算是一项长期进行的教学任务,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与口算技能,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巧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灵活多样的训练形式,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要有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低年级学生口算。总之,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靠教师的精心设计、认真指导、形式多样的练习和良好的习惯相结合才能得到提高和发展,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能力过硬的目的,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口算教学任务,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 《教师教育学心理学》

[2?]《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篇4

关键词:农村小学;低年级;计算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421

目前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问题,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普遍下降,直接影响中、高年级的学生对数学进一步的学习,导致中、高年级的数学学困生越来越多。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五个:1.农村家庭对低年级基础计算不够重视,不能很好配合学校在家训练、抓好学生基础计算;2.农村低年级学生对计算没有兴趣,学生受年龄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影响,自制力差,课堂上无法约束自己常常走神、跑题,影响了40分钟的质量;3.农村教师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教学,没有开展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4.农村教师缺乏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钻研,一味强调算法多样化而忽视了引导学生算法优化,结果计算错误率偏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大大降低;5.农村教师还是传统计算教学,按教材的设计机械地、程序化地叙述算理、示范算法,学生模仿、记忆和强化算法,使计算教学成了学生的机械接受和反复操练的过程,不少学生对算理并不理解,也导致学生计算错误率高。

基于农村小学数学计算课堂现状,低年级计算教学只能以校为主,特别是以课堂为重,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要高效。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计算课堂教学有效性呢?

一、联系农村生活实际,创造性使用教材,激发计算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巧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境。”数学知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是影响学生积极学习的最大障碍。在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当的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诱发儿童好奇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在较短的时间里,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最佳状态。计算是来源于生活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学好数学的愿望。由此,在低年级的计算教学中更要把计算和实际问题的情境联系起来,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计算,体会探索算法的过程,发展数学意识。但教材中的有些主题图,创设的教学情境,一般是以城市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编排教材。如果直接使用教材,就导致脱离农村学生生活实际,农村学生理解困难,不能激发农村学生学习积极性。

例如,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在“认识乘法”时,可以从农村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计适合农村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李龙生日,妈妈分鸡蛋给他们兄妹三人,每人碗里装两个,一共有多少个鸡蛋?选择农村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件作为学习的素材,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让农村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相应的信息,感受生活中存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的实际现象;接着从农村学生熟悉的“一个箩筐有4个南瓜,三个箩筐有多少个南瓜?这实际问题引出乘法意义,明白算“几个几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如此改变教材的教学情境安排,让农村低年级小学生对教学情境倍感亲切,很好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来自于解决问题的需要、计算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切切实实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中,也有利于学生知道乘法的结果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了解乘法所表示的意义,这同时也便于学生今后推导和理解乘法口诀,也为以后探索乘法计算的方法打下了基础。所以,在教学计算时,创设、提供一些常见的农村实际生活情境,让农村低年级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实际生活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用所学的计算解决问题。创设适合农村低年级学生的教学情境进行计算教学,才能避免生搬硬套的使用脱离农村生活实际的教材情境图空洞讲授教学,激发了农村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农村低年级计算课堂的有效性。

二、联系农村生活实际,灵活性自制学具,深化计算算理。

皮亚杰说过:“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人的手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计算教学中,如何创设一些好的数学活动,特别是多创设一些操作性的活动,对学生理解算理,发现计算方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农村小学所备用的教具、学具严重不足,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就很需要农村老师自制些简单实用的教具学具。如:用小树枝自制成小棒。例如,教学“12减几”教学中的“12-5”,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方式不理解其算理,可以让学生亲身实践借助摆小棒抽象出计算方法。但农村小学无法提供学具小棒给学生,我就自己用树枝制作小棒教具,也让学生自己在家用小树枝裁剪好20枝,10枝为一捆捆好。上课时让学生利用自制的小棒动手操作,理解算理。学生拿出12根小棒也就是一捆零2根,从这些小棒中去掉5根小棒,学生经过片刻思考后把整捆拆开,直接去掉5根,还剩下5根再与另外的2根合在一起,一共是7根小棒,从而得出“12-5=7”,再请几位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边描述边用老师自制的树枝教具演示摆小棒的过程,这样学生会一目了然,对其算理理解掌握的更扎实,提高计算正确率。通过动手操作摆小棒学生也抽象出“20以内加减法”的算理,由此可见,农村低年级教师不能因教学条件的限制,贪图简单方便,生硬向学生讲授计算方法。让农村低年级学生利用自制学具,加强动手操作的数学活动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万万不可少的,应引起极大的重视。

三、联系农村生活实际,适度性学习游戏,引发学习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丰富多彩的数学游戏不是城市小学教学中的专利,农村低年级计算教学也可设计朴实、简单,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数学游戏。农村教师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学的内容,设计各种游戏。如小鸡找妈妈,娃娃过河,挖马蹄(针对我校所处马蹄之乡进行的计算游戏)、插稻田(20以内的加减游戏)、对口令、猜数(乘法口诀的教学)、我是小医生(乘、除法竖式的教学)、教师还可根据低年级儿童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口算大王”、“算24点”大赛,增强数学课的趣味和魅力,释放学生所有的学习热情,不知不觉、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农村低年级计算课堂教学也能拥有数学游戏精彩,农村低年级学生也能从有地方特色的数学游戏中乐学,从而提高农村低年级计算课堂教学的效益。

四、联系农村生活实际,提倡算法多样,引导优化算法。

《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关于“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和“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等主张,得到了广大数学教师普遍认同。农村教师也轰轰烈烈的在计算教学中实验着算法多样化,但却发现算法越多,学生越不能很好掌握算理,反而计算正确率降低。在提倡算法多样的同时,还要优化吗?算法多样化并不是多多益善;算法多样化更确切地说就是算法个性化;算法多样化其实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表现;算法多样化不是不优化。在算法多样化上,我们农村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不可迁就学生。如教学“十几减9”时重点掌握“凑十法”。优化算法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使大多数人掌握一般性的方法,是通用的方法;二是选择大多数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法。农村学生在计算优化方面缺乏家庭教育的引导,农村低年级教师更应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易理解接受的好方法,提高计算正确率。

五、联系农村生活实际,利用错误情境,引导自主纠错。

在平时的计算教学中,发现农村低年级学生在计算时错误百出,如抄错数字、符号、弄错运算顺序等,很多教师急于指出错误,说明正确答案。可学生一听就懂,一过就忘,一用就错。若能将错就错,创设错误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教育自己,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还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在计算教学中,创设的错误情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故意创设错误情境,让呈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思维发生冲突,以激发学生寻找错误的强烈动机;二是在进行作业反馈时,除展示正确的答案外,还展示错误的答案,让学生在正确、错误的对比中辨明是非,减少自己在计算中的错误。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篇5

1.通过运用观察、比较、判断等方法,训练学生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逻辑的基础,它是从整体上直接接触问题实质的一种思维方法,在推理过程中有紧缩性和选择性等特点。由儿童生理特点所决定,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是在直觉思维基础上形成的。所以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对数学知识面的正误作出判断,学生的直觉思维才能不断提高,相应的学生的逻辑思维也能逐渐提高。如在四则混合运算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如下所示:)等的观察,作出能否进行简便运算的判断,尽快地找到计算的捷径,以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直觉思维能力。

■×2■÷2■×■≠1

(■×2■)÷(2■×■)=1

2.抓好算理,促进学生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应用题约占60%。由此可见,应用题在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所有计算题和文字题的教学都服务于应用题,所以把计算题和文字题学好,就能从理论上和算法上为学好应用题打好基础。

从计算题抽象出关键的算理。如在教多位数的加减法的一位数的乘除法时,不但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而且要从每个式子中抽象出所表示的各个意义。如从加法计算题中抽象出求两个数的和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减法计算题中抽象出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乘法计算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除法计算题中抽象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在学生初步形成以上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文字题的学习和理解,学生根据文字题列出算式,进一步对各个概念进行巩固和运用。例如通过“186×5”的教学,使学生抽象出“求一个数(186)的几(5)倍是多少用乘法”和“求几(5)个几(186)是多少,也是用乘法。”学生在初步掌握如上算理的基础上,对于“求256的7倍与1247的差是多少”这样的文字题,就很容易根据乘法与减法的算理迅速得出算式:256×7-1247。通过以上由计算题到文字题,再由文字题到计算题的训练,使学生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实践到理念,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锻炼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以后解应用题打好了基础。

3.正确运用推理,培训学生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即是把已知条件逆向理解,进行反向推理的一种思维方法,逆解题条件含蓄、叙述间接,在教学中若能恰当地运用,就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因为在应用题中,有些可以看着已知条件去分析、判断,这些应用题分析起来比较容易,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顺向思维。否则不然,需反推理才能解决。如“一年级有学生137人,比二年级少36人,二年级有学生多少人?”这里关键是搞清“谁比二年级少36人”分析得出:一年级比二年级少36人。倒过来分析就是二年级比一年级多36人,通过逆向思维进行推理,归结到“所求的数比已知的数多36。”学生不难得出用加法计算的结论。又如:某商店有香皂256块,是肥皂的2倍,商店有肥皂多少块?在分析时,首先要搞清谁是谁的2倍,这是关键问题。通过分析香皂是肥皂的2倍,反过来想肥皂的块数就是把香皂的块数平均分成2份,是其中的一份,归纳为除法计算。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应用题都需要用逆向思维分析,而要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切忌形成死搬硬套的弊病。

4.注重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求异思维

一题多解的训练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拓宽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灵活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有很大的作用。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景,启发诱导。

例如,用多种解法列式解答:一条公路800千米,第一工程队修了全长的■,第二工程队修了全长的25%,还剩多少千米?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列式解答,并比较说出哪一种方法较为简便。

1.800-800×■-800×25%

2.800-(800×■+800×25%)

3.800-800×(■+25%)

4.800×[1-(■+25%)]

5.800×(1-■-25%)

显然第5种比较简便。通过引导学生用上述不同解法,达到求异思维训练的目的。

5.结合实践,提高学生假设思维能力

假设思维,即假设未知数为已知,列方程来解应用题的方法,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小学教材只出现简易方程的解法,但实际教学中有的问题是常常要涉及复杂的方程问题。如同学们参加野营活动。一个同学到负责后勤的教师那里去领碗,教师问他领多少,他说领55个,又问:“多少人吃饭?”他说:“一人一个饭碗,两人一个菜碗,三人一个汤碗。”算一算这个同学给参加野营活动的多少人领碗。此题用假设未知数的方法列式:x+■x+■x=55,学生对此方程意义易理解,利用乘法分配律即可求解。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篇6

关键词:解决问题;数量关系;小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109-03

现行教材删除了独立的应用题单元,将应用题教学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融为一体。不少教师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缺乏全局意识,导致了教学的“脱节”、学生解题能力的下降。我认为小学阶段数量关系运用的教学在新教材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重新审视数量关系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地位,使它能够“心安理得”地重新回到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它的作用就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分析、综合的方法,积累必要的数量结构,在获取信息后形成解题思路,学会解决问题。

一、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学的基本内容

“数量关系”,顾名思义,是指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小学阶段数学的数量关系其实就是加、减、乘、除的关系。“加”就是把几个数量合在一起,“减”就是从一个数量里去掉另一个数量,“乘”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除”就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如果能够把这些基本的含义理解透彻了,那么一些人为地总结出的大量的数量关系式就可以找到自己归属,学生可以更多地从这四种运算意义出发自己编写数量关系式,这样就可以避免因数量关系众多而给学生带来的记忆负担。用数学教学论的观点来说,数量关系是从一类有共同规律的数学问题中总结出来的揭示某些数量之间的本质联系,并以数量关系式来表示这种联系。它为小学生解决同类数学问题指出方向,提供基本方法,形成一种策略,是一种有数学价值的解决问题的模式。

小学阶段以数量关系的算术运用为主,涉及简单的方程运用。主要包括简单数量关系的运用、复合数量关系的运用,以及特殊数量关系的运用。教学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一、二年级,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最简单的也是最为基本的四种数量关系的结构(部总、份总、相差、倍数);第二阶段主要是三、四年级,要求学生能够把握四种复合数量关系的结构(由四种最基本的简单数量关系经过交错组合而形成);第三阶段是五、六年级,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特殊数量关系的结构(把一般的份总关系运用到特殊情境之中,如:购物、工程、行程等问题情境,产生以下一些关系:单价×数量=总价,工效×工时=工总,速度×时间=路程)。

以上数量关系运用都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简单运用和变式运用。小学阶段不论是什么样的数量关系,都离不开四则运算的意义。许多数量关系都是在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的最基本的含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学的基本方法

1.通览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明确编写意图。苏教版教材中“数量关系”这一数学术语首次以书面形式呈现是在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页第2题: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随后教学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第8页例题7:“小刚的跳高成绩是1.39米,比小军少0.06米,小军的跳高成绩是多少米?”(教材是以图文形式出现)中首次出现数量关系的文字表达式:小军的跳高成绩-小刚的跳高成绩=0.06,在第9页的“试一试”下面提供了填空形式的表达式:(?摇?摇)的体重×33=(?摇?摇)体重。同时在教材第10页安排了相应的习题,如第5题: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之前教材中从未出现过“数量关系”这四个字,是否就可以认为教师不用教数量关系?学生也不用把握数量关系呢?五年级教师教学用书中说明,方程的等量关系的教学是在学生熟悉相关的数量关系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然是用了“熟悉”一词,就应该想到之前教师应该有数量关系的教学,那么数量关系的教学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记得沈重予老师谈教材编排意图时曾经指出,数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内容,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解题思路的形成。而且我也翻阅了苏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的教学参考书,发现一年级的教参中提到数量关系的地方就有好几处,而在其他年级的教参中,关于数量关系的提法更是俯首皆是,不胜枚举。这充分说明教材的编写者从来也没有忽视数量关系的教学,只是没有在教材和教参中具体呈现。因为缺乏必要的依据,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关注情境创设,关注信息收集,忽视了数量关系的分析。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王林老师在《也谈解决问题与应用题》一文中指出:“第一学段就加强数量关系的教学,帮助学生通过理解数的运算的意义来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抽象出基本的数量关系;根据分析数量关系的难易程度有层次地安排有关应用题的教学;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逐步有机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2.结合日常教学过程,渗透数量关系。低年级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往往依赖形象思维的支撑。因为学生往往借助形象思维和生活经验,很快可以列出正确的算式。而到了中年级,如果还是凭借直观的思维解决问题,数量关系抽象概括的缺失直接影响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全面的、深刻的把握。数量关系的呈现需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低年级的老师讲过渡到中年级的学生讲,从中年级的讲过渡到高年级的写,从给定的填空式过渡到自觉地寻找。低年级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经常性地、口头说说解决问题时常用到的数量关系式。如:看到“小红比小丽多跳2下”就能想到:小丽跳的数+2=小红跳的数,看到“柳树是杨树的3倍”就想到:杨树的棵数×3=柳树的棵数等。随着呈现次数的增多,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建立一个个数量关系的模型,到中年级时,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讲数量关系,不必要求语言多么严密,措辞多么严整,只要能够完整地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即可。在对数量关系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高年级教师就应让学生写出数量关系式了,并且在写的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完整准确地表达数量关系式。如标准量-相差数=比较量、标准量+相差数=比较量、倍数×倍数=几倍数、单价×数量=总价等。这样自觉寻找就容易多了。

这样的训练也不能过于机械,还应该适时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如设计一些只有一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的题目,让学生感悟得出必须知道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才能求出第三个数量。

如“二年级植树24棵,五年级植树多少棵?”你能求出吗?为什么?生说不能,因为不知道五年级比二年级多几棵还是少几棵,也不知道五年级的棵数是二年级的几倍或二年级的棵数是五年级的几倍。这时教师可以及时告诉学生说不知道五年级和二年级之间的关系,不能求出。如果要求五年级植树多少棵,你能补充一个条件吗?要是补充一个“三年级植树32棵”这个条件能求出吗?还是不能,为什么?因为三年级的棵数和五年级没有关系。那我们要补充的条件必须是二年级和五年级两个数量之间的一个关系。然后启发学生补充条件如下:五年级比二年级多植树12棵或二年级比五年级少植树12棵;五年级比二年级少植树12棵或二年级比五年级多植树12棵;五年级植树的棵数是二年级的2倍或二年级植树的棵数是五年级的2倍。从中任选一个条件,你能求出吗?能,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了五年级和二年级之间的关系。找“数量关系”就这么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了孩子解决问题的策略里。如果是六年级的学生,还可以补充谁是谁的几分之几,谁比谁多或少几分之几等条件。经常进行数量之间关系的教学,对学生学习正反比例的意义以及中学方程的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

3.提供相对真实的现实情境,抽象数量关系。苏教版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相对真实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动态探索,理解感悟数量关系。这种明显带有个体“数学思考”成分的数学活动是学生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结合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安排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提供了一幅猴子采蘑菇的情景图,有12个蘑菇,把这些蘑菇的■分给3只猴子,问题是:分给它们多少个?教学用书要求教师利用学生“对分数实际意义的理解,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通过动手操作探索解决,让操作和直观作为学生思考的依托,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和观察,来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情境中的问题与分数的意义相联系,充分经历思考与体验的过程。学生用圆片代替蘑菇,分前要先想一想这里■表示的实际意义,就是把12个蘑菇平均分成4份,取这样的3份的数;然后让学生边操作边列式,先把12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用算式表示为12÷4=3(个),再取其中的3份,用算式表示为3×3=9(个)。接着,教师不要急于总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决方法,而要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似情境,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悟自己总结其中的数量关系。如把12个蘑菇的■分给3只猴子,分给它们多少个?把12个蘑菇的■分给3只猴子,分给它们多少个?这些同样是先用除法求出每份是多少,再用乘法求出这样的几份是多少。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有意识地思考情境中的问题与数学意义的联系,基本数量关系的教学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渗透,这种原始的积累,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结合解题思路的叙述,表述数量关系。数量关系式的概括过程是学生把日常用语抽象成数学语言的过程,是将日常用语转换成符号语言(方程式)的前提。重视解题思路就是要重视教学中的分析与说理,这是因为不仅要通过数量关系的分析找出解答的计算过程,同时计算过程本身也反映了解题的算理。所以要重视教给学生联系运算意义,把解决问题中叙述的情节语言转换成数学运算,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叙述。

一步计算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要训练学生表述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使学生明确简单实际问题是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缺少条件要补条件,缺少问题要补问题才能构成一道完整的题,同时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教学时可以进行提问题、填条件的练习。通过训练,学生看到相关联的两个条件能提出问题,看到一个问题一个条件就能意识到还要补充什么条件。这一训练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认识,也为今后教学复合应用题提出中间问题做准备。教学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如引导学生用“先……再……”“根据……可以知道……”等语言来表述,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材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了问题:大猴采了3筐桃,每筐12个。小猴采了6个桃,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

表述思考过程: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说出思考过程。①根据条件“大猴采了3筐桃,每筐12个”,可以先求出大猴采了多少个桃。②根据问题“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想到大猴采的不知道,应该先算大猴采的个数。表述算法的选择:无论哪种想法,当明确了这个“中间问题”之后,解题思路也就形成了。①求大猴采的个数,要用每筐个数×筐数。②求两只猴一共采的个数,要用大猴采的个数+小猴采的个数。表述结题思路:在学生列式解决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下面几个问题:这道题是分几步解答的?先算了什么?为什么要先算大猴采了多少个?是利用哪两个条件计算的?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初步形成用分析法和综合法思考问题的意识。显然,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可以看作是两个一步计算问题的综合。因此,对一步计算问题数量关系的理解直接影响着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解决。在教学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初步体会整理信息不是罗列条件和问题,还要发现条件之间的联系,研究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能从中再生出新的、有用的信息。

除了加、减、乘、除意义的基本数量关系,还有密切结合某些实际素材的常见数量关系。如“单价×数量=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等。这些数量关系的得出,都必须经过一个梳理和归纳的过程。而运用数学语言来提炼数量关系是此项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面对一个问题情境,教师应鼓励学生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构建“原生态”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转换思维视角,从而获得更为简约、更为概括的数量关系模型,进而通过对这一数量关系模型的变式运用,实现数量关系结构化迁移。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数量之间的本质联系。像这样,让学生经历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对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总之,新课程并没有舍弃数量关系的抽象,而是要求创新数量关系的教学方法,强调在发展学生数学理解的前提下进行数量关系的抽象概括。当我们重新审视了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学的地位后,我们惊喜地发现数量关系在新教材中牢固的基础性地位不可动摇。我们更希望编写者能在教材或教师教学用书上为数量关系提供适当的空间位置,让一线教师更加清楚要为数量关系的教学做些什么,怎么做;更希望一线教师能充分理解编者的意图,将数量关系的教学渗透在日常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亚萍.数量关系运用的结构教学初探[J].小学数学教师,2007,(7).

[2]陆顺昌.新课程要摒弃数量关系吗[J].小学数学教师,2007,(9).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篇7

近三年以来,我校积极开展课题“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研究活动。首先,对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质量检测、问卷调查、作业反馈和举行口算和笔算竞赛等活动;其次,经过学校领导和全体数学教师的认真研究、积极探讨和不断地总结实践,最后达成共识,总结出具有实效性的策略。

一、各年级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应有效策略

1.一年级

【存在问题】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是学生计算加减法离不开数手指,即用手代替口算,当手指不够数时就不会算了。

有效策略:加法可用记大数接着数小数的方法,即“大数接着数”的方法进行。比如,计算“9+6=”,先记大数9,再接着数6就行了。也可以用“凑十法”进行,但中下水平的学生不适合此方法,因为用此方法的前提是必须对10以内的加减法十分熟练才行。所以,“大数接着数”的方法比较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容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减法用“大数倒着数”的方法,即“记大数倒数小数”的方法,也可用“破十法”进行计算,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中上水平的学生,因为有点复杂,比如,计算“15-9=”,计算时先破15成10和5,然后用10-9=1,再用1+5=6,而用“大数倒着数”的方法是直接记大数倒数小数就行了,学生较易接受。

2.二年级

【存在问题一】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笔算,学生容易忘记进位和退位。

有效策略: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背熟“笔算加法时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记得加上进位的‘1’;笔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要向十位‘退1当10’,同时十位上要记得减1。”

【存在问题二】计算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学生的计算顺序容易弄错,总是忘记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总是从左到右计算,有时还出现小数减大数的情况,造成计算错误。

有效策略:教师强调要分两步计算,第一步先算括号里面的,第二步算括号外面的,并用画图的方法把运算顺序表示出来。但此方法对中下水平的学生比较适用,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不用画图出来,直接按顺序计算。例如“45-(15-9)=”,学生易写成45-15=30,30-9=21。因此教学时应写成“45- (15-9) =”,即先用横线画出先算部分后再算。

3.三年级

【存在问题一】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时,学生容易忘记进位,有的进位后又忘记加进位的“几”。

有效策略:要让学生在明白算理的基础上进行计算,让学生记住“哪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记得加上进位的几”,课堂上让学生多练习,熟能生巧。

【存在问题二】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时,当学生算到十位上的数时不会对数位,往往把积的末位写在个位上与个位对齐。

有效策略: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的算理,懂得十位上的数表示几十,而且满几十就要向百位进几,所以不能写在个位上。例如计算 “27×28=”。

2 7 2 7

× 2 8 × 2 8

错误: ____5____ 正确: ____5____

2 1 6 2 1 6

5 4 5 4

__________ __________

2 6 0 7 5 6

总之,要靠平时让学生多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4.四年级

【存在问题】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学生不会很快地试商。

有效策略:用估算进行试商。当除数接近整十时,就把除数看做整十来试商,当除数的个位是5以下的数时,就从乘法口诀较小这头开始试商比较快;当除数的个位是5以上的数时,就从乘法口诀较大这头开始试商比较快;当除数的个位是中间数5时,就没有什么捷径来试商了,只能慢慢地试商,可从乘法口诀大的这头开始试,也可从口诀小的这头开始试。例如,计算125÷29,把除数29看做30来试商;计算167÷27,试商时从除数口诀9开始逐渐退1试;计算124÷25,可从除数的口诀大的这头开始试,也可从口诀小的这头开始试。总之,要靠平时多练,做到熟能生巧。

5.五年级

【存在问题一】笔算小数乘法时,学生算出积后不知道把小数点放在什么位置。

有效策略:先按整数的算法算出积后,再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数小数位数的方向时可一边伸出右手直观地指一指。教师结合肢体语言进行教学,学生感到生动有趣,能够激发求知欲。如果小数末尾有0的,要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化简小数,例如0.25×4=1.00=1。

【存在问题二】笔算小数除法时,学生不会移动小数点,移动小数点的方向混乱。

有效策略:教学小数点向右移动时,教师和学生同时伸出右手来进行移动,这样用生动而有趣的肢体语言进行教学,学生印象比较深,容易接受。

总之,小数除法是小学阶段计算中比较难教的知识之一,教师要耐心地教,必要时可以总结出计算法则让学生记熟,让学生计算时有章可循,这样就不会走不必要的弯路了,而且也照顾到了后进生。

6.六年级

【存在问题】学生笔算异分母分数时不会很快进行通分。

有效策略:通分有几种情况。如果两个分母是互质关系的,公分母就是它们的乘积。例如,通分“1/2+1/3=”,公分母就是2×3=6。如果两个分母是倍数关系的,公分母就是其中最大的那个数。例如,通分“1/2+1/6=”,公分母就是6。如果以上两种情况都不是,则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实践证明,以上三种情况对于中上水平的学生适用,而对于后进生,应让他们首先考虑直接把两个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公分母,这种方法简单明了,但如果两个分母很大时就最好不用了,因为计算起来反而困难、复杂。

二、几点建议

要想确实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建议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首先,在教学时教给学生基本的口算方法。如,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用“凑十法“较好;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做减法,想加法”较快;口算乘、除法,用乘法口诀较快。其次,设定目标“堂堂练”。要求每节数学课前,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熟记在四则运算中的一些常用数据

平时要求学生熟记一些用在四则运算中的常用数据,这样就能有助于学生正确、迅速地计算。例如,积是整百整千的:25×4=100,125×8=1000等;常用的分数、小数的互化:等。

3.重视典型错例分析并反复进行练习

对于较为普遍或易混淆的计算问题,通过典型错例的对比分析,使个别学生的“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共识,从而明晰计算思维;对于学生易计算错误的计算题,建立错题档案卡片,反复巩固练习,切实克服常犯的计算毛病,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4.开展口算和笔算竞赛活动

通过竞赛,可以检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否有效。竞赛设一、二、三等奖,对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给他们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就大大调动了学生热爱计算的积极性。

三、达成共识

“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是长期以来困扰我校计算教学的一大难题,我校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活动,共同解决了这个难题并达成共识。教师一致认为:这种课题研究活动,实实在在解决了计算教学中的困惑,研究得很及时、很有意义,今后会把这个研究成果用在自己的笔算教学上,使自己的笔算教学水平跃上更高的台阶。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篇8

一、在口算教学中进行拓展

三年级要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学生在理解了口算的算理,明确了算法以后,教师可将被除数的位数从三位改到多位,让学生想一想可以怎样算,为什么能这样算?如学习300÷3以后,拓展到3000÷3、30000÷3,使学生明确“被除数不管是几位数,只要末尾有零”的一类口算题的算法。学习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以后,拓展到整十数乘整百数、整百数乘整百数等口算。这样学生学到的口算方法就从一道题类化为一类题。在进行以上拓展的时候并没有加重学生过多的负担,学生只要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很顺利就掌握了一类题目的计算方法,在遇到单位转化的问题,出现整百或整千数的计算时,学生也能灵活解决了。假如按照书上的计算要求不进行一点拓展,如果在计算中稍有变化,有些学生是很难迁移运用的,只要出现被除数或者乘数稍有变化,学生就会因为没有学过而不知所措。因而在口算教学中加入拓展,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思维方式的好方法。

二、在笔算教学中进行拓展

三年级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四年级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关于整数部分的笔算学习就全部结束。其实学生到了五年级进行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时候常常会碰到多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内容,比如计算圆周长面积的时候常常需要用到3.14这个数去乘,乘数的数位会变多,除法中被除数与除数的数位也会变多。如果在整数计算阶段进行乘数及被除数、除数位数的拓展,到了五年级,多位数乘除法的笔算方法也可以直接迁移到小数的计算中。如果在整数计算阶段不拓展,那么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碰到了多位数的乘除法计算就不能正确计算了。进行乘除法笔算教学拓展的方法也不一样。乘法从两位数乘两位数拓展到多位数乘多位数分两步走。先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进行一次拓展,从三位数扩展到多位数乘一位数,让学生通过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迁移,明确多位数乘一位数,就要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然后到三年级下学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后拓展到多位数乘两位数,多位数数乘三位数。以上乘法笔算的拓展都不需要另外增加课时,只需在新授时加入一两道题,进行算法迁移即可。而除法的笔算拓展内容需要另立一课时,对除法的笔算法则进行全面梳理,并且重点突出跟商0有关的笔算书写格式。除法笔算的拓展也分两步走。首先是三年级下学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之后进行拓展,将被除数拓展到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本次拓展不需要增加课时,只要直接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新授课时增加一道四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题目,学生就能将算法进行迁移了。在四年级上学期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时,这次拓展需要另立一课时,帮助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整体构建。实际上乘除法笔算的拓展不仅仅是帮五年级小数乘除法打基础,也是让学生在四年级阶段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能顺利计算。

三、在简便运算中进行拓展

四年级学习混合运算以后,学生开始学习整数计算中的简便运算,到了高年级这些简便运算从整数拓展到小数与分数中。教材编写时,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四年级上学期只要求学习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下学期学习乘法分配率,整数阶段的简便运算。课本上虽然没有涉及减法与除法的性质,但是学生学习了加法与乘法的运算律,是否能避免将这些简便方法进行负迁移呢?学生遇到有些复杂的简便运算题涉及了减法与除法的性质,教师是否就题论题讲过就算了呢?到了高年级小数的简便运算的学习是否只限于加法与乘法的简便计算呢?基于这三点,我觉得学习了整数的简便运算需要拓展,而且拓展的内容较多,需要增加一些课时来帮助学生对比消化,以达到灵活运用。在四年级上学期学习加法与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后,需要增加减法的性质与除法的性质,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加法与乘法运算律,又可以避免学生将这些运算律进行负迁移;下学期主要是学习了乘法分配率以后与上学期所学习的乘法结合律要进行对比强化,让学生正确建模,达到分辨清楚的效果。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篇9

拓展即开拓展示。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看:小学低年级的计算主要为中年级的计算学习打基础,也就是说中年级的计算的算理与算法其实是在低年级算理算法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从知识的前后关系上看:整数的计算内容到中年级基本结束,学生升入高年级主要接触的是小数与分数的计算,而小数计算的方法以整数的算法为基础,因此整数计算的基础扎实了,才更有利于小数计算的学习。从学习方法上看: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知识点合理进行拓展,有利于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一、在口算教学中进行拓展

三年级要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学生在理解了口算的算理,明确了算法以后,教师可将被除数的位数从三位改到多位,让学生想一想可以怎样算,为什么能这样算?如学习300÷3以后,拓展到3000÷3、30000÷3,使学生明确“被除数不管是几位数,只要末尾有零”的一类口算题的算法。学习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以后,拓展到整十数乘整百数、整百数乘整百数等口算。这样学生学到的口算方法就从一道题类化为一类题。在进行以上拓展的时候并没有加重学生过多的负担,学生只要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很顺利就掌握了一类题目的计算方法,在遇到单位转化的问题,出现整百或整千数的计算时,学生也能灵活解决了。假如按照书上的计算要求不进行一点拓展,如果在计算中稍有变化,有些学生是很难迁移运用的,只要出现被除数或者乘数稍有变化,学生就会因为没有学过而不知所措。因而在口算教学中加入拓展,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思维方式的好方法。

二、在笔算教学中进行拓展

三年级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四年级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关于整数部分的笔算学习就全部结束。其实学生到了五年级进行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时候常常会碰到多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内容,比如计算圆周长面积的时候常常需要用到3.14这个数去乘,乘数的数位会变多,除法中被除数与除数的数位也会变多。如果在整数计算阶段进行乘数及被除数、除数位数的拓展,到了五年级,多位数乘除法的笔算方法也可以直接迁移到小数的计算中。如果在整数计算阶段不拓展,那么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碰到了多位数的乘除法计算就不能正确计算了。进行乘除法笔算教学拓展的方法也不一样。乘法从两位数乘两位数拓展到多位数乘多位数分两步走。先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进行一次拓展,从三位数扩展到多位数乘一位数,让学生通过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迁移,明确多位数乘一位数,就要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然后到三年级下学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后拓展到多位数乘两位数,多位数数乘三位数。以上乘法笔算的拓展都不需要另外增加课时,只需在新授时加入一两道题,进行算法迁移即可。而除法的笔算拓展内容需要另立一课时,对除法的笔算法则进行全面梳理,并且重点突出跟商0有关的笔算书写格式。除法笔算的拓展也分两步走。首先是三年级下学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之后进行拓展,将被除数拓展到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本次拓展不需要增加课时,只要直接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新授课时增加一道四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题目,学生就能将算法进行迁移了。在四年级上学期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时,这次拓展需要另立一课时,帮助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整体构建。实际上乘除法笔算的拓展不仅仅是帮五年级小数乘除法打基础,也是让学生在四年级阶段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能顺利计算。

三、在简便运算中进行拓展

四年级学习混合运算以后,学生开始学习整数计算中的简便运算,到了高年级这些简便运算从整数拓展到小数与分数中。教材编写时,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四年级上学期只要求学习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下学期学习乘法分配率,整数阶段的简便运算。课本上虽然没有涉及减法与除法的性质,但是学生学习了加法与乘法的运算律,是否能避免将这些简便方法进行负迁移呢?学生遇到有些复杂的简便运算题涉及了减法与除法的性质,教师是否就题论题讲过就算了呢?到了高年级小数的简便运算的学习是否只限于加法与乘法的简便计算呢?基于这三点,我觉得学习了整数的简便运算需要拓展,而且拓展的内容较多,需要增加一些课时来帮助学生对比消化,以达到灵活运用。在四年级上学期学习加法与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后,需要增加减法的性质与除法的性质,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加法与乘法运算律,又可以避免学生将这些运算律进行负迁移;下学期主要是学习了乘法分配率以后与上学期所学习的乘法结合律要进行对比强化,让学生正确建模,达到分辨清楚的效果。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篇10

一、掌握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

每一种运算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掌握这些理论依据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如果不懂算理,只是机械训练,就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在计算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只要让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后,反复“演练”,就可以达到正确、熟练的要求了。结果,不少学生虽然能够依据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但因为算理不清,知识迁移的范围就极为有限,无法适应计算中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重视讲清算理,就能使学生不仅知道计算方法,而且还明白了算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样的计算教学定会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教具演示或学具操作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二、重视口算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口算也称心算,是一种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仅依靠记忆与思维,直接算出结果的计算方式。口算在计算能力的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能力是在口算准确、熟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口算的基础,笔算就无从谈起,因此提高计算能力要从加强口算着手。在不同年级,根据教材的不同,口算要求也不同。一、二年级,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表内的乘除法要加强训练,要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中、高年级,除了熟练记忆表内乘除法以外,还要熟记常用数据,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数学教师一定要将口算练习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要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练习。

三、有效练习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手段

为了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的技巧,形成计算能力,加强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练习分为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前者是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后者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并不是要求学生无休止地做一些重复、单调的题目。要想提高练习的效率,练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层次性,要有一定的坡度。练习的形式要灵活多样,有趣的数据、新奇的题型、巧妙的算法都会使学生对枯燥的计算产生一种吸引力,激发学生做计算题的兴趣。如“送小动物回家”、“送信”等变式匹配题,都是一、二年级学生喜欢的练习形式。四年级学生学习了“两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后,可设计这样的题目:在“45÷34”的除法算式中,“”中填写哪些数商是两位数?填写哪些数商是一位数?通过这种填空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商的位数的确定方法。

多样化的练习不仅丰富了练习的内容与形式,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起到了促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