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康乐以来范文

时间:2023-03-16 11:00: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康乐以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音乐鉴赏;心理健康;关系;主动;大学生

一、问题提出

1.问题的缘起

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何有效开展,众说纷纭。其中,音乐鉴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已经被许多人关注。对于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在国内研究中有许多研究者用理论阐述的方式进行研究。周善美(2011)认为,音乐欣赏在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提高审美能力和趣味,提升审美标准和情趣,使学生更好地正确认识自己;通过“游戏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造性潜能;培养感情,调控情绪,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1]詹薇(2004)理论阐述了音乐欣赏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作用———文化作用、教化作用、审美作用、心理作用,并指出了音乐欣赏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通过对表达各种情感音乐的欣赏,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使学生的情感获到调节,心理得到和谐;通过音乐会的欣赏方式、以电声为传媒的欣赏方式等课外辅助式的多种欣赏途径进行调适。[2]柯锦泉(2002)从音乐欣赏的特点谈到其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音乐欣赏培养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手段。[3]还有徐威、郑玉香(2005)、王婷(2007)、符彦虹(2005)等人也进行了理论研究。他们在各自论文中都看到了音乐欣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有一些学者提到了在实践中运用音乐欣赏的有效方式与方法。但国内学者都是从理论探讨的方式来研究的。在国外研究中,JoelW.Krueger(2011)指出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做事情,将有助于控制情绪[4];JaakkoErkkil等人(2008)从音乐治疗的角度探讨了音乐治疗对负性情绪的积极作用[5]。但目前国外研究中,并没有系统地直接研究音乐鉴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更没有研究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以往研究只是从理论上探讨了音乐鉴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而没有采用实证研究(问卷、访谈等)的方式来研究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因此,这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

2.研究思路与内容

本研究主要通过定量研究(问卷测量、统计分析等)的方式结合深度访谈、文献查阅等定性研究的方法来揭示出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并通过问卷、访谈、文献查阅、理论总结等方法研究出如何改善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行为,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将理论最有效地运用于实践。

3.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作为研究目标,是以往研究所未有的,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丰富了音乐的作用、心理健康塑造的途径等相关理论知识以及优化了该研究领域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同时,本研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可以更好地为改善高校通识课程设置、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以及践行教育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并提出具体良策。

二、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来揭示出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如何改善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行为,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有量表SCL-90(测量心理健康水平)和自编的《大学生音乐鉴赏行为的问卷》(测量音乐鉴赏行为)。SCL-90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成熟问卷,它的分值越高则心理健康程度越差。《大学生音乐鉴赏行为的问卷》共11题,其中测谎题为2题,经过专家评定,是有效问卷;整个问卷的Alpha系数为.743,分半信度为.769。因此,本问卷是基本符合要求的。

3.施测与数据处理

研究取样对象为130名大学生,取样时兼顾性别、年龄、专业等因素,均为随机取样。施测主要采用问卷法,由主试清晰地宣读指导语,并提醒注意事项。问卷做答完毕由主试收回。研究者将无效答卷剔除,再依据研究的具体问题,通过统计软件Spss17.0,采取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研究对象

实验组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了130名大学生(注:由于问卷是在3月份发放的,大四年级学生已经不集中上课了,故在被试样本中缺失大四年级学生)。由样本的基本人口资料统计表(见表1)可以看出,此次测量所取样本是比较合理的。

三、结果

1.心理健康程度与音乐鉴赏行为的相关性

如表2,通过心理健康程度与音乐鉴赏行为的相关分析,a7(音乐鉴赏主动)与心理健康程度的相关系数p值等于.015,p<.05,可得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与音乐鉴赏主动正相关的关系具有显著性。如表3,进一步研究得出,抑郁、敌对、恐惧与音乐鉴赏主动的相关系数p值分别等于.038、.033、.041,p<.05,相关关系均呈显著性。

2.音乐鉴赏行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预测情况

通过音乐鉴赏各种行为对心理健康程度的多元回归分析(采用Stepwise法),从表4中可知a7(音乐鉴赏主动)对心理健康程度的回归系数t检验所对应的p值为.015,p<.05。因此,音乐鉴赏主动可以预测心理健康程度。从表5可知,决定系数R2=.045,亦即a7(音乐鉴赏主动)能预测心理健康程度4.5%的变异量。

四、分析与讨论

1.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

前文得知,音乐鉴赏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揭示,音乐鉴赏主动能够预测心理健康程度。鉴赏音乐可以使人的情感强度、情感产生发展的时间延续得到调节平衡,使之身心愉快、精神协调、心境良好。优美的音乐、动人的旋律、轻松的节奏、悦耳的和声、丰富的音色可以使人兴奋与抑制得到调节,情感强度适中,时间延续适度,精神能量消耗减少,疲倦的身心恢复精力,不平衡的心理趋于平衡。[6]同时,个体通过对思想、精神境界较好的音乐作品的鉴赏,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情操。另外,音乐作品会表达出作者的自我意识,个体通过音乐鉴赏促进了对“自我”的探索,从而强化了自己的自我意识,并对自己的心理及行为进行调整,从而减少了心理问题产生的概率。故一个主动进行音乐鉴赏的人,心情抑郁时能更及时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高兴时能更适时地表达自己,能更好地理解音乐中的美,丰富自己的情感,有利于提高自我意识,净化自己的心灵,调控自己的行为,必然有助于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因此,音乐鉴赏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音乐鉴赏主动能够预测心理健康程度。前文进一步研究得出,抑郁、敌对、恐惧与音乐鉴赏主动的相关系数p值分别等于.038、.033、.041,p<.05,相关关系均呈显著性。这其实是因为如果一个人越主动地鉴赏音乐,那么他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有效消除或缓解抑郁、敌对、恐惧等负面心理。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研究中,音乐鉴赏主动能预测个体心理健康4.5%的变异量,但毕竟是有限的。心理健康变量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因此,这要求大学生应该通过多个方面途径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2.对策

既然音乐鉴赏主动能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促进作用,那么大学生如何提高或完善自己的音乐鉴赏主动,以促进心理健康?根据问卷调查,特对大学生提出以下建议:(1)树立对音乐鉴赏正确的认识音乐鉴赏不仅可以娱乐消遣、打发时间、排解寂寞、孤独、悲伤等情绪,还可以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情趣,陶冶情操,促进心理健康。因此,大学生只有对此树立正确的认识,才能主动将音乐鉴赏行为落实在长期实践中,以有效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2)主动、合理地进行音乐鉴赏,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第一,主动拓宽音乐基础知识和学习音乐欣赏的方法,努力提高音乐修养。我们音乐鉴赏时若不懂音乐基础知识,那么鉴赏音乐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在听音乐的同时要学习一些有关的音乐基础知识,并把理性的知识融汇于感性的体验之中,这样才能使我们逐渐具备一双能听懂音乐的耳朵。[7]大学生可通过上课、上网、书本学习等渠道深入了解有关音乐基础知识。只有对音乐基础知识有充分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感受音乐的内涵,陶醉在其中。同时只有学习音乐鉴赏的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改善对音乐的理解,陶冶人身心。可见,这些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素养的提高。第二,多听音乐、专心地听。多看音乐鉴赏节目或视频,多听经典曲目;试着去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认真用心欣赏音乐,尤其是多听一些有文化背景的音乐,感受其内涵。这些均有助于培养自己良好的注意力和意志力。第三,与他人一起欣赏、交流,深化对作品的认识,培养自己宽容、豁达的心理。每个人对音乐作品的认识会有所不同,通过交流知己不足,知人之长,长期以往,可培养自己宽容、豁达的心理。第四,积极主动利用音乐的力量来改变自己。首先,多听一些有内涵的音乐、积极向上类型的音乐,塑造自己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胸怀;其次,加强对音乐的了解,结合自身的感情、经历,升华自己,提高自己的人文和心理素养;最后,善于通过音乐来调节情绪。例如,当自己情绪低落时,可以通过一些情调欢乐、节奏明快、风格悠扬的音乐来提升情绪。这时,自己可欣赏热情奔放的《西班牙斗牛曲》、旋律呈螺旋式上升的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表现鸽子自由飞翔的手风琴曲《白兰鸽》。[8]第五,要长期坚持良好的音乐鉴赏行为。这种长期的良好音乐鉴赏行为可以使心理不断优化。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通过音乐鉴赏行为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大学生要长期坚持良好的音乐鉴赏行为,要将之变成一种习惯。

五、结论

音乐鉴赏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音乐鉴赏主动能够预测心理健康程度。

参考文献:

[1]周善美.音乐欣赏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3):192-193.

[2]詹薇.音乐欣赏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9):401-402.

[3]柯锦泉.浅谈音乐欣赏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2,(9):63-65.

[4]Krueger,W.Doingthingswithmusic[J].PhenomCognSci,2011,(10):1–22.

[5]Erkkil,J.Gold,C.etal.Theeffectofimprovisationalmusictherapyonthetreatmentofdepression:protocolfora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J].BMCPsychiatry,2008,(8):50.

[6]李华东.欣赏音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塑造的正面影响[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8):88-91.

[7]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1.

篇2

投资是经济学的术语,直观的理解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得一定的回报和既得利益,这是良性的投资形式。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各种投资活动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资金和证券投资是最常见的投资形式。当人们开始关注自身健康水平,改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时候,健康投资便运用而生。健康投资是以多元化的形式存在的,包括医疗保健、饮食与营养、健康知识、体育健身等,而无论哪一种健康投资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进行投资,并获取所需的健康回报。因此,健康投资是人们以促进自身健康状况、提高健康水平为目标,通过各种与健康密切相关的促进措施和方法,进行合理的时间、资金等形式进行投资,并得到健康回报的投资方式。从资本的角度分析,健康投资通过各种有效的投资方式,增加健康投资者的健康资本存量,这些健康资本存量以健康知识、健康技能、健康水平和健康经验等形式表现出来。对健康投资而言,健康投资者在进行投资过程中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以便为自身的健康投资进行预先的判断和选择。首先,健康投资者要了解健康投资能产生满意的回报率。健康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拥有的资源和资本,健康投资在已有健康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资金和时间等的投入,进行健康资本的积累,获得更大的健康资本,形成自身健康资本的不断积累和扩大。投资最终体现在自身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健康投资者在很多情况下进行健康投资是一种选择的过程,选择的前提就是要有良好的健康宣传和健康教育环境,让健康投资者清醒的认识到健康投资对自身的健康状况的改善和提高。第二,健康投资虽然是自身投资的一种形式,但却区别于普通的投资方式。健康投资所采取的一系列投资活动及投资行为是以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或者是健康存量为目的,并以健康为资本获得更大的健康收益,其投资主体和客体都是健康投资者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生产性的投资,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消费行为,健康投资与健康消费在其投资的时间、数量上存在一定的交集和互补关系。因此,健康投资的过程不可避免的与作为目的的一些健康消费活动相联系。第三,健康投资的收益和回报很难定量的计算出来,即健康投资的效益具有不确定性。但作为健康投资者,健康投资的健康资本存量是健康,健康在投资过程中既是一种投资品,有充当消费品,投资人也是健康的消费者,这一关系会让投资者更加清晰的理解健康投资的目的和意义。加之健康投资以健康冲抵可能的风险,如疾病、亚健康、较低的生活质量、工作能力低等因素。投资者获得的是资深人力成本的增加,是自己保持了良好的健康水平。

2健身俱乐部健康投资环境分析

调查的中小型健身俱乐部大都集中在社区和居民区附近,为市民提供多样性的健身选择和健身项目。这些健身俱乐部的健身项目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主要以综合性健身器械为主,包括各种针对性的健身器械和组合器械。第二,单独的健身项目,主要包括瑜伽、健身操、搏击、健美等内容。第三,健康指导和咨询服务,主要提供各种健康指导、疾病预防、饮食营养和心理咨询等内容。健身俱乐部提供的健身投资服务在自身盈利的基础上,为建设投资者给予健康和健身服务项目,满足健身者的身心需求。因此,健身俱乐部的软、硬件设施对健康投资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健身俱乐部的硬件设施是健康投资环境的主要内容,这些器械不但要在质量和数量上能满足健身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还要起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安全性,这是健身投资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健身硬件环境的安全性比健身设施的数量等更为重要,这也是健身俱乐部健身投资环境的一项重要指标。调查显示,中小型健身俱乐部的硬件环境基本能够满足健身者的需求。健身器械大多是比较普遍和容易操作的,其中,跑步机、踏步机、自行车、健身车和组合练习器的练习者最多,这些器械容易操作,强度适中,健身效果较好,适合不同年龄的人群。然而,对健身者而言器械练习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器械练习室的指导和保护,在被调查的健身俱乐部中,有6家俱乐部在器械练习室安排有专门的健身指导员和健身器械教练指导。其他的健身俱乐部主要针对健身者的要求安排专门教练进行指导。第二是器械的安全和维护,在这方面,有8家健身俱乐部每天对健身器械进行统一调试和检测,所有的健身俱乐部都会定期对器械进行维护和保养。第三是器械的卫生状况,虽然俱乐部都会对健身场馆进行卫生打扫,但器械卫生状况却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针对器械上存在的汗渍和污渍等的清理和消毒工作还需改进。瑜伽服、垫近年来,健康投资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追逐健身潮流,学习时尚运动。时尚健身活动不但能使人们体验健身健康的乐趣,还能了解前沿的健身知识和方法。特别是在健身俱乐部参加集体性的单独健身项目成为许多人的健身首选。从参加这些单独健身项目的周期参与人数(人数/每小时)来看,有氧健身操、形体训练、拉丁舞、瑜伽是目前健身俱乐部参与人数最多的单独项目,这些项目也代表了如今健身与健康投资的一种运动潮流。这些项目的收费也是按照一个周期进行,而且对健身者而言,不仅要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参加,还要购置相应的专业健身装备。从专业健身的角度分析,这些单独项目必须从学习、熟练到长期参与才能保持相对较好的健康状态,如果仅凭一时的热情和追求运动时尚,那么,这种短期的健康投资的收益就会大大降低。

3健身消费者与健身俱乐部的效益与互动

3.1俱乐部经营效益与健身投资效益的互动

健身投资者,即健身消费者是以健康做为投资,花费时间、资金、精力进行健身消费,他们期望自己的健康资本存量不断地增长,获得更多的健康带来的生活乐趣。因此,对健身投资者而言,健康资本存量的不断增长是可见的良好效益。选择什么样的健身俱乐部进行自我健康投资是消费者的必然心理,选择的重点是健身俱乐部的健身环境、地点、口碑等,这些直接关系着健身消费者能否依据自己的时间、资金和精力等进行健身投资。健身俱乐部追求经营效益的最佳化,首先在俱乐部选址时要选择人口密集的社区,而且要了解社区居民对健身和健康的需求,以及社区居民的消费水平等因素。调查的中小型健身俱乐部多集中在西安市的商业区、居民社区、大学和一些大单位附近,这样就能够保证有较稳定的健身消费群体。同时,健身俱乐部还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设置了不同健身项目和功能区。被调查的健身俱乐部投入最大的是器械健身区,其次是单独的集体健身活动区(跳操室、舞蹈室等),还有休闲接待区、更衣沐浴区等。其中,有7家健身俱乐部还设有VIP专用健身区。从健身俱乐部的投资与收益方面分析,大多数健身俱乐部收益率最高的是集体健身活动区,这一功能区投入较少,但是用率很高,在健身指导员和教练员的带领下按时间段进行集体健身活动。很多健身俱乐部都有固定的消费人群,不仅进行健身消费,还会把健身俱乐部当做人际交流、生意洽谈等活动场所,所以,健身俱乐部的休闲活动区和VIP健身区都设有休闲茶室、棋牌室和保健室等功能区,这些经营项目的收益率也相对较高。

3.2健康投资群体与参与效益

在健身俱乐部进行健康投资,满足健康需求,享受健身乐趣,提高健康水平是健康体投资群体的基本目标。健身投资群体大体上有着固定收入,并且有较强的建设需求和健康投资意向,他们希望通过健身俱乐部享受较高层次的健身活动。而健身俱乐部也主要以固定的健身消费群体为主,调查的健身俱乐部都有会员卡,包括月卡、季卡、年卡和VIP卡,一单次消费计算月卡的收费最贵,消费次数多、时间长的年卡是健身俱乐部经营效益的直接体现。被调查的健身俱乐部会员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5-45岁之间,占所有俱乐部健身群体的87.4%,男、女性会员的比例约为5.2∶4.8,部分健身俱乐部女性会员稍多与男性会员。其中,男性参与率最高的项目分别是器械健身、跑步、跆拳道、搏击操等项目,女性参与率最高的项目是瑜伽、拉丁舞、街舞、健身车等项目。整体上,健身俱乐部的男女会员比例基本持平。调查发现,男性健身群体相对有较稳定的健身项目,跑步机、自行车、健身车和综合器械训练有比较稳定的男性群体参与者。而女性健身群体受时尚和流行因素的影响较大,很多女性会员喜欢时尚和流行的运动健身项目,瑜伽、拉丁舞、街舞、有氧健身操、搏击操等单独健身项目受到女性的欢迎,很多女性会员会不断地尝试不同的健身项目。女性会员还会受群体影响,出现集中参与某一项健身项目,从自身角度分析,女性健身群体的健康投资效益会随着健身喜好的变化而出现波动和不稳定性。健身俱乐部与健身群体之间存在者相互吸引和相互影响的机制,俱乐部不但要提供良好的健身服务,还需要为健身会员提供智力支撑,使健身会员形成较稳定的健身取向和健康投资意向。反之,健身群体也会形成对健身俱乐部的固定支持,这些固定的会员还会影响他们周围的朋友和家人,通过自己的影响,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健身俱乐部的各种健身活动之中。从而形成健身俱乐部经营投资和健身群体健康投资之间的良性互动。

4结语

篇3

[关键词]音乐教育 心理健康 措施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政府和国家各界人生的普遍关注,而频频发生的大学生跳楼事件使得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变得更为紧迫。国家非常重视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2009)专门制定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五个领域的健康教育工作,明确指出学校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每个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和内容,多角度,多层面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如何发挥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之一。

一、音乐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音乐可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缓解他们的各种负面情绪,已经得到了很多心理学研究的证实。时敏和于惠敏蚌(2000)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了音乐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他们让学生参加了为期一年的音乐教育,其中包括声乐、器乐、音乐艺术欣赏、审美教育等活动,结果发现这些活动可以明显的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Wong等人(2001)的研究也发现,听30分钟音乐可以明显的降低个体的状态焦虑(state anxiety)。国外心理学家Delucia和Gellman(2007)通过音乐作为一种干预手段,结果发现音乐可以极大的缓解离婚家庭中儿童的焦虑和抑郁,并且这种效果会持续到干预结束的三个月后。

音乐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有着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Harter和Buddin (1987)认为,年幼的儿童很难通过语言识别和表达同时存在的两种情感,而这种情感在诸如父母离婚等情景中是普遍存在的。对于父母离婚,儿童既会感到悲伤,也会觉得是一种解脱(大多数离婚的家庭之前就存在很多冲突和矛盾)。对于儿童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这种情感,音乐可以很好的帮助他们释放。Gladding(2005)认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语言的匮乏和个性原因,非言语的治疗方式往往比“谈话疗法”更有效。

二、音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音乐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那么音乐是如何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呢?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音乐使人放松,从而促进了心理健康。人的呼吸,心跳,血压等生理活动都有一定的节律,当音乐的节奏和这些节律相吻合时候,就会使人放松(Saoerston,1995)。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都处于紧张的生活状况之中,因此放松对心理健康有很大的益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种音乐都可以使人放松;使人放松的音乐应该大致符合以下要求:小于心跳的节奏,音乐节律变化较小;音乐中可以包含弦乐,长笛,吉他等,最好是旋律优美的协奏曲(Robb,Nichols, Rutan, Bishop, & Parker, 1995)。音乐还可以促使个体分泌有益于放松的物质来促进心理健康(曹理等,2000)。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通过音乐来放松自己。

第二,音乐通过表达和释放个体被压抑的情绪来促进心理健康(詹薇,2004)。音乐起源于很久远的人类社会,其最初就是为了抒发情感,发泄情绪;音乐被称为“情绪的语言”。心理学家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解释了音乐是怎样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周世斌,宫正,2007。他们认为音乐提供的刺激使“本我”得到满足。“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又是强有力的,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驱力和生存驱力(林崇德,2002)。当本我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会产生紧张的状态,滋生焦虑的情绪;而本我需要的满足则能够消除紧张状态是个体产生快乐。心理学家还认为,获得音乐欣赏和表扬的技能,同样还能满足“自我”的需要;“自我”属于认知,协调和掌握社会技能的那部分。音乐通过文化和审美的交融则可以使“超我”得到满足;“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

第三,音乐通过促进人际关系来维持心理健康。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个人健康和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我国心理学家佐斌(199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一文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标准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指出:“心理健康的人总是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正确认识和了解他人和社会的”。由于人是社会群居的,所以天然倾向于同社会中的他人取得和谐,音乐艺术以沟通交流的方式,起聚合作用,推动人际关系趋向和谐。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熟悉的歌曲,如周华健的《朋友》,张学友的《祝福》等,总是出现在大型毕业的联欢会,或朋友饯行的告别会上,这些旋律既能打动我们的内心,又可以促进了朋友之间的友情。

三、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

第一,课堂活动为主,弱化教化功能,强化情绪抒发。长期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太过于强调教化功能,而忽视了音乐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活动。《乐记》记载,“乐也者,圣人子所以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建国以来,音乐教育常常用来抒发爱国情感,表现革命的理想,无视个人对音乐的需要和音乐对个人情感的满足。其实早在几千年前,荀子就注意到了音乐对人类情感的满足作用。他在《乐论》中提到:“夫乐者乐也,人情子所以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虽然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音乐可以满足情感需要,促进心理健康,但可惜的是这种思想没有得到重视。

要弱化音乐教育的教化功能,强调其对情感满足的作用,就需要在教材的编排上有所改变。在音乐教育中减少意识形态的内容,引入流行的元素,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尝试。流行音乐是指一切具有时代潮流和地域特征的普及的通俗的大众化的音乐。王震宇(2009)认为,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应当引入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自我,易于沟通交流,引起共鸣,且与时代紧密相联,内容通俗易懂,对那些了解音乐理论不深的中学生来说,学习、演唱或演奏起来比较容易。当代中学生处于学习紧张、竞争激烈的气氛之中,通过流行音乐可以很好的抒发压抑内心的紧张和抑郁情绪。

第二,课外活动为辅,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现在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在教室里进行音乐欣赏和讨论,这种形式是必要的,但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音乐的需求。在坚持课堂活动为主的前提下,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而且要突破以往课外音乐活动的形式。以往课外音乐活动包括群众性教歌活动、歌咏比赛、专题音乐欣赏讲座、综合性音乐比赛、音乐会和校内音乐社团等。这些传统的课外音乐活动都比较正式,参与的学生有很强烈的受限制的感觉,不能很好的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情绪。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非正式主题和形式的课外音乐活动。以往学校的歌咏比赛等都与革命和爱国主题紧密相连,如校内红五月歌咏比赛,12.9歌咏比赛;开展此类活动虽然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但学生不能很好的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在今后的课外音乐活动中,可以放宽对主题的要求,让学生更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只需要进行较少的监督和管理,但不宜在主题上限制过严。另外,学校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其他形式的课外音乐活动,如卡拉OK比赛,自组乐队等。这些形式是学生所喜欢的,可以让他们挥洒青春,释放自我,也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第三,课程和活动的安排应该更具有针对性。目前音乐教育的课程和活动比较单一,而且变化性比较小,没有考虑到社会事件的发生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当发生社会重大事件时,为了缓解这些事件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可以举行一些特殊的音乐活动,来释放个体的情绪。例如在5.12大地震以后,中央电视台就举办了赈灾义演活动,一方面可以为灾区人民筹措资金,另外一方面也使得国人悲伤的情绪得以释放。在国外,教堂也履行相似的职责。当发生恶性社会事件,如校园枪击案等,人们可以在宗教音乐中寻求安慰。在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重大社会事件对学生的影响逐渐增加,在这些事件发生以后,学校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安排相应的音乐活动来应对这种重大事件的影响。此外,音乐教育和音乐治疗也可以结合起来。当学生面临一些重大的个人生活事件,如父母离婚,家人去世等,教师可以安排一些特殊的小型活动来帮助学生应对危机,渡过难关。

参考文献

[1]DeLucia-Waack ,J.L., & Gellman, R.A. (2007). The ef?cacy of using music in children of porce groups: Impact on anxiety,depression, and irrational beliefs about porce.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1(4), 272 282

[2]Gladding, S. T. (2005). Counseling as an art: The creative arts in counseling (3rd ed.). Alexandria,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3]詹薇.音乐欣赏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 25(9): 401-402.

[4]周世斌,宫正.国外音乐教育文献选读和分析.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篇4

关键词:成都市;五星级酒店;康乐健身俱乐部

中图分类号:G8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1.前言

如今酒店业仅因评星而被动的兴建康乐健身业的局面一去不返,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其增收需要,酒店投资者兴建饭店康乐健身业的主要目的放在了为开拓、稳定宾馆的客源,让康乐、客房、餐饮进行互动营销上,康乐健身项目的种类繁多,文化性强,容易形成经营特色和利润倍增的效应。因此,康乐健身项目成为酒店新开发项目的首选。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全国文明的休闲城市。随着居民可支配的收入和可支配时间增加,人们对休闲、康乐、健身等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需求也随之增加。

1成都市五星级酒店健身俱乐部现状

根据对成都市14家五星级酒店健身俱乐部的发展调查显示,均全部配置了健身中心,经营范围主要包括,有氧健身健身房和游泳池。因此,目前成都市大多数五星级酒店的康乐健身仅作为酒店的一个附属项目开展。

1.1成都市五星级酒店的分布状况

成都市五星级酒店多集中在锦江区、武侯区、金牛区、青羊区、成华区和高新区。其中高新区的数量最多。

1.2成都市五星级酒店健身器材配置现状

调查显示90%以上的酒店都配置了国际知名的跑步机、踏步机、力量练习器械以及游泳池等。

1.3成都市五星级酒店健身俱乐部从业人员现状

调查显示,大多数酒店的康乐健身俱乐部都从属于酒店的其他部门(如:前厅部、客房部等)因此,管理人员也是大多有这些部门的经理直接领导。基本配置工作人员在10至15名左右,其中从业人员分工结构为经理――主管――服务员。其中80%以上的工作人员无健身教育背景。除能做好些一般性的服务工作外,对专业性健身知识略知一二。

1.4成都市五星级酒店健身俱乐部对外经营方式

目前,成都市五星级酒店健身俱乐部多从属于酒店其他部门管理,还不是酒店的主要盈利渠道,它仅为酒店设施的附属品。承担满足住宿客人、会员和酒店临时消费顾客的健身需求。

1.5成都五星级酒店健身俱乐部管理模式现状

不同类型的酒店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在不断推出新颖和具有市场吸引力的健身项目的同时,也在探索切实可行的管理体系来规范和管理健身项目的经营。目前常见的康乐健身部的管理模式有以下三种:首先,最常见的传统自营式管理模式。康乐健身部的人、财、物和所有业务由酒店统一经营和管理。这种模式的优势是酒店能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统一规划,协调发展,不足是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差,这也是大部分酒店康乐经营盈利性差的原因之一。其次,是业务外包式管理模式。酒店将康乐健身经营外包给专业型的企业来经营和管理,也就是购买第三方的服务而不是就酒店内部员工来完成这些工作。从事专业康乐健身经营管理的公司,不仅在项目经营上具有可靠性、专业性、前瞻性、系统性的特点,而且能降低经营成本,比自己做更有把握。第三,是独立实体式管理模式。当康乐健身部门独立对外的业务量比较大,以新的合资、股份、或作为酒店子公司等独立实体存在,如独立的俱乐部模式来经营康乐健身业务。

2 评价与相关建议

2.1客人对康乐健身服务的心理需求

酒店康乐健身中心的经营项目最终要通过服务才能实现,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营项目的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客人对康乐健身服务的心理需求除对饭店服务的共性心理需求(安全、尊重、细致、周到等)外,还呈现多方面的需求。

2.1.1要求健身设备、设施的使用性能完好

无论是康体还是消闲,良好性能的设备、设施,是客人获得身心愉悦的基本物资条件,客人最忌讳的是因设备、设施出故障而扫兴。

2.1.2从业人员具有娴熟的技能,能为客人提供专项服务、专项咨询、保护服务

服务人员具有一定的相关知识、会操作,除做好一般性的服务工作外,还能适应客人所需,为其提供指导。

2.1.3对康乐健身项目趣味性、新奇性、健身性、高雅性的需求

随着现代都市生活的紧张繁忙,生活空间狭小,心绪易烦躁不安,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调节。康乐健身项目越新奇,对顾客的吸引力越大。

2.2提供优质的康乐健身服务

2.2.1认真仔细地检查设施、设备,保持各种设备的完好

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保障客人康体健身的需要。

2.2.2注重康乐健身服务人员的素质培养

康乐健身服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文明素质、娴熟的技能。由于康乐健身俱乐部某些岗位工作时间较长,较易产生厌倦与烦躁感,还要接受一切来自客人的要求,忍受一定的委屈,这就要求员工具备很强的心理承受能

2.2.3因地、因店、因时制宜配备康乐健身项目

为满足不同客人的不同需求,达到客人对康乐健身项目趣味性、新奇性、健身性、高雅性的参与目的。

2.3现代康乐健身俱乐部的规划原则

现代康乐健身项目主要是人们借助一定的康乐健身设施和环境,通过服务人员的服务使消费者达到身心的满足。现代康乐健身环境设施与布局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项目有不同的设计规则与方法。

2.3.1科学合理原则。现代康乐项目的设计在空间面积、使用设施、温度、湿度等各项相关指标都有严格、科学的要求。

2.3.2先进使用原则。现代康乐项目,无论是传统项目还是新开发的项目,都不同程度的应用了当代科学技术,从而使个中康乐项目都具有不同的技术档次。

2.3.3配套设施齐全原则。客人进行康乐项目消费时,除了基本康乐设施与环境外,还需要相关的配套服务项目和设施,以保证整个康乐消费过程健康、愉快、顺了进行。

2.3.4突出特色原则。在一个地区内,只有那些富有个性,设施设备先进,服务质量优良的饿企业或康乐中心,才能在市场上拥有一定占有率,这就要求康乐企业或酒店康乐中心,要么在康乐项目上,要么在设备设施上突出自己的个性。

2.3.5匹配原则。除了必要的项目设备设施和必须的相应数量和质量的相关设备设施及服务外。还要求康乐健身项目和设施设备与配套设施设备相匹配,即在规格、档次、数量等各方面都要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阎力 《康乐体育是现代人最求健康的积极方式》[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0.10.4

[2] 孟广朝 《康乐体育教学的应用于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19.5

[3] 成启诏《浅析体育之于综合素质的评价》[J],教师,2008.19

[4] 张庆学《康乐体育》[J],体育健康知识画刊,2006.1

篇5

关键词:嵇康 声无哀乐论音乐 礼乐

研究中国古代的音乐理论,音乐的社会功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对嵇康《声无哀乐论》的探讨,恰恰在这一方面是个薄弱环节。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是嵇康关于音乐号隋感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其认识也渐趋一致。而论及嵇康的音乐理论与儒家礼乐观的关系的时候,则往往认为其中有矛盾和混乱的地方。但遗憾的是,有关论断也同样充满矛盾和混乱。问题就出在论者往往先验地以反儒学为嵇康音乐理论的指导思想,而忽略了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所体现出的以自身感悟与外物印证来探索“自然之理”的科学论证方法。

因而,将嵇康对音乐的社会功能之形成的解释,当作对封建伦理道德的维护或妥协。也就是说,论者强调的是反,而嵇康实际上是解。反就可能是偏激的,容易是诡辩的。解则可能恢复真相,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嵇康音乐理论最独特最有价值之处就在于,他为达到解清音乐本质的目的,详尽客观地阐释了音乐的社会功能之所以能形成的真相,将其和音乐的本质区分开来。用嵇康《琴赋》中的话来讲,就是“解音声”、“达礼乐之情”。

这对于破除在经验层面上注重音乐功用并将其当作本质的实用主义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声无哀乐论》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自是不言而喻。在这里,区分声和乐的概念是很重要的。

论者每言嵇康《声无哀乐论》第八答中的“乐之为体,以心为主”,与其第四答中所讲的“心之于声,明为二物”、第三答中的“音声有自然之和”、第五答中的“声音以平和为体”的命题相矛盾。这是不明白古代所讲的“乐”,不同于我们现在所讲的音乐。也就是《乐记》所说:“夫乐者,与音相近而不同。”中国古代以《乐记》为代表的音乐理论,对声、音、乐的区分很清楚:“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声是基本单位,音是有一定变化节奏的旋律,乐则是高级的和其他艺术共同表现的音乐。三者属于递进关系。从其论述来看,乐有以下几个特征:

1、乐是和诗、舞合一的。《乐记》云:“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这本于《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百兽率舞。”是以《周礼》中的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又要“以乐舞教国子”;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又要“教六诗”。

2、乐是先王所作以导人之情的。《乐记》云:“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导)之……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3、乐和礼一样能起到道德、政治的作用。《乐记》云:“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4、乐是通天地之规律的,体现中和的。《乐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

5、乐是快乐的。《乐记》云:“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这一定义尤为突出,《国语》、《吕氏春秋》等书都反复申述。

如以这种乐的概念来衡量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中的“乐”,两者是一致的。比如第三答中的“且夫咸池、六茎、大章、韶夏,此先王之至乐,所以动天地感鬼神”,至乐为先王之所作,合于乐的第二个特点。第六答中的“假使《鹿鸣》重奏,是乐声也。而令戚者遇之,虽声化迟缓,但当不能使变令欢耳。何得更以哀耶”,乐为快乐之声,符合乐的第五个特点。关于乐的内容最多的是第八答。“故歌以叙志,侥以宣情”,讲的是乐的第一个特点。“是以古人知情之不可放,故抑其所遁。知欲之不可绝,故因其所自,为可奉之礼,制可导之乐。口不尽味,乐不极音”,讲的是先王作乐导人之性情,即乐的第二个特点。“故乡校庠塾亦随之变。丝竹与俎豆并存,羽毛(旄)与揖让俱用,正言与和声同发。使将听是声也,必闻此言;将观是容也,必崇此礼……此又先王用乐之意也”,则讲的是乐和礼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与中和,是乐的第三个和第四个特点。而被人们感到与其论点有矛盾的“乐之为体,以心为主”,其实体现的是乐的第五个特点“乐者乐也”。按此段文字为:

大道之隆,莫盛于兹,太平之业,莫显于此。故日: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之为体,以心为主。故无声之乐,民之父母也。至八音会谐,人之所悦。亦总谓之乐。然风俗移易,不在此也。夫音声和此(比),人情所不能已者也。是以古人知情之不可放。故抑其所遁。知欲之不可绝,故因其所自,为可奉之礼,制可导之乐。

其中“乐之为体”、“无声之乐”的乐,都是快乐的意思。这可从“无声之乐”来谈起。这里的“无声之乐”,不是道家《老子》“大音希声”、《淮南子·说林训》“听有音之音者聋,听无音之音者聪”的无声,而是用的《礼记·孔子闲居》中的典故。孔子对子夏讲:民之父母要致五至三无。无声之乐就是三无之一:“夙夜其命宥密,无声之乐也。”孔子是以《诗经·周颂·吴天有成命》的诗句来说明,统治者努力于治理国家,则老百姓没有听音乐也是快乐的。郑玄的注就讲:“言君夙夜谋为政教以安民,则民乐之。此非有钟鼓之声也。”事实上前面所言“太平之业”,也正是人民之安乐。无声之乐的乐既然是快乐之乐,“乐之为体,以心为主”的乐也只能是快乐之乐了。快乐当然是以心即感情为主,可见,“乐之为体,以心为主”这一定义和嵇康的声无哀乐并不矛盾,因为他说的是“乐”而不是“声”。而其他“人之所悦,亦总谓之乐”、“制可导之乐”的“乐”,则是快乐的先王之音乐的乐。这从“亦”字就可体会出来。

明白了这个意思,就好理解嵇康移风易俗的理论了。嵇康认为“夫言移风易俗者,必承衰弊之后也”。不衰弊的社会,自然不存在移风易俗的问题。而在衰弊之后的社会里,“八音会谐,人之所悦,亦总谓之乐”的乐,并不能用来移风易俗。因为他是快乐的乐,还不是先王加工过的音乐的乐。虽然音声美妙,但和郑声一样,有“妙音感人,犹美色惑志,耽架荒酒,易以丧业”的危险。所以要经过古人也即先王“抑其所遁”、“因其所自”的制作,才会“可导”,“使远近同风,用而不竭,亦所以结忠信著不迁也”,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我们看得清楚,嵇康《声无哀乐论》中乐的概念和传统之乐的概念相符。他是运用同一概念进行论辩,声是声,乐是乐,谨守名实,互不相滥。阮籍的《乐论》也是如此。

篇6

    音乐教育心里健康教育体系

    一、前言

    在学生阶段,一般来说是一个人处于生理和心理皆不成熟的阶段,在情感和意志品质上也存在不成熟的一面,他们的心理状况随着环境、生活条件、学习情况等变化,在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之间变动,其主要表现为不太适应新的环境、缺乏自信或过度自信、轻度失眠、焦虑、猜疑心过重、人际关系不协调、学习方法不当、轻度忧郁等,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他们往往表现出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对挫折和逆境不能承受,因而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难于适应。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音乐对心理素质的提高有独特的作用,其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及效果,是其他任何方法和手段所不能替代和无法比拟的。学生阶段正处于心理成长的过渡时期,对情绪和情感的体验极为丰富,而这些情绪和情感的体验又是与他们的需要、愿望、动机相关联的。音乐对于调节他们的情感、情绪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音乐教育作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它是以音乐为媒介的。音乐是一种强有力的感觉刺激形式和多重感觉体验,它包含了听觉刺激和触觉刺激,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并对其起发挥作用:从物理学上看,音乐是一种有规律的含有各种频率的机械波。具有一定规模和变化频率的声音振动作用于人体各部位时,胃、肠、心脏、脑电波等随之产生和谐共振,各器官节律趋于协调一致,各器官的紊乱状态改善,促进身心康复;从生理学角度看,节奏活动是人一切活动的基础。音乐的节奏可以明显的影响人的行为节奏和生理节奏,如呼吸速度、运动速度、心率等。当优美的音乐声波经听觉器官转换成生物电信号作用于大脑时,会提高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作用,促进分泌有利健康的激素,从而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系统,促进唾液分泌,加强新陈代谢,有利于人保持良好的心态。

    三、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健康情操和人格、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集体协作观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陶冶学生形成良好性情等方面。

    1.音乐教育可培养学生健康情操和人格

    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人们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比如,通过给大中学生欣赏电影《贝多芬传》,可以使学生了解贝多芬精神并从其音乐作品中获得优秀的品质,懂得“成功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你自己”的道理,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战胜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在转化所谓的“问题学生”时,运用好音乐可以发挥一定程度的辅助教育功能,克服部分后进学生的闭锁心理和畏难心理。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发挥音乐的直观优势,可以轻轻抓住学生的耳朵,触动学生的心弦,引发一种情感涟漪和感情共鸣。“问题学生”往往容易产生自愧不如、丧失信心的自卑心理和胆怯行为,通过聆听某些歌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这些学生的消极心理。因此,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利用音乐教育加强学生的情绪调适是十分重要的。

    2.音乐教育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具有表达障碍和心理困扰的青少年,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自我表达障碍和自我评价的低下,他们不能够正确地接受自己,也不能成功地与其外部世界建立正确的联系,因而表现出人际关系适应障碍。

    采用音乐教育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音乐可以成为一个人自我表达的媒介,成为丰富自我情感和促进自我成长的途径。特别是在集体的音乐活动这种无威胁的、安全的人际环境中,人们可以通过音乐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意念和思想。在音乐教育中通过使用各种音乐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学生,使他们可以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成功感的体验,而这种成功感的体验对于一个人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3.音乐教育可增强学生集体协作观念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正如我们创造音乐一样,音乐也塑造着我们,音乐促进和矫正各种社会交往,音乐开辟了了解人们情感世界的特殊渠道。一方面音乐创造了增强亲近感、减轻个人孤独感的友好气氛,消除了交往中的紧张心理,容易使学生的内心世界相互敞开,彼此沟通,进而产生坦诚相待的健康心理倾向。

    音乐教育活动通常是集体参与的活动,这种共同的活动过程又常常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密的合作关系,并进一步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因为音乐的本质要求参加者的密切配合和精确的合作,任何合作上的失误或失败都会马上导致音乐效果的不和谐与失败,而且这种不和谐与失败会立即反馈给每一个参加者的耳朵,造成听觉、心理,甚至生理上的不快感,音乐本身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来强迫所有参加者进行完全的合作,并迫使人们控制可能破坏音乐和谐的任何自我冲动和不良个性表现。因此,参加者在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和相处的能力和技巧,这种在音乐中的合作能力最终会泛化和迁移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另外,音乐的魅力和愉悦性也会吸引那些社会性退缩的学生参与到音乐的社会活动中去,从而改变其自我封闭状态。

    4.音乐教育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心理上和个性趋于成熟,要求独立自主的活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迅速增强,概括能力和组织能力进一步提高,情感体验也十分强烈。音乐教育则可以为他们提供创新实践与感受体验的广阔空间。音乐教育活动能使学生真正“动”起来,扩充大脑的思维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审美情趣、人格修养、实践和创造能力。如果在音乐教育中加入影视,将更能体会音乐作品的意境,可解决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让学生更直观地在互动中享受音乐、感受音乐、参与活动、体验快乐,真正实现快乐课堂,从而满足学生极强的“体验饥饿和“求知欲望”。现在人们非常重视右脑功能的开发,而音乐活动是开发右脑的最佳途径,它不仅可以减轻左脑负担,预防和治疗因过度使用左脑而导致的各种身心疾病,而且对于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潜在作用。

    5.音乐教育可陶冶学生形成良好性情

    音乐教育对人们道德、意志、品格、情操来说,也会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有所影响。虽然,不能完全像我国古代儒家那样,把音乐艺术对道德的作用扩大到相当巨大的地位,正所谓“乐者,德之华也”“审音而知乐,审乐而知政”等,如多听高尚的音乐,确实会使人们的情趣高洁起来,因为它是人们精神状态的一种反映。

    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人格的完善。学生是完成人格构建的重要阶段,是不断扬弃旧我,积极发展和建设新我的时期。因此,完善人格的铸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音乐在陶冶性情,完善人格方面可发挥其重要作用。早在西周的“六艺”教育中,就认为“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孔子也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音乐不但是人格铸造的重要途径,而且能使它达到成熟完善的境界。

    四、构建音乐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体系

    随着认识能力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文教育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音乐教育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学校想构建音乐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体系,能够把音乐教育纳入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来,为进一步推进音乐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展开注入生机和活力。目前,迫切需要音乐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不断完善,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挥其独特而更大的贡献。

    首先,应建立音乐教育心理咨询平台,让学生加强对自身心理健康的认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规律,需求什么形式的音乐抒发自己不同的情绪。如雄壮豪放的进行曲能催人进取;旋律优美的轻音乐能使人心旷神怡、轻松愉快等;然后,成立音乐教育社团、协会,把音乐爱好者集中培训与指导,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由他们去开展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将更有协调力,而且,通过这样的方式可让学生互相帮助、相互交流、共同支持达到改善和适应社会的心理目的;最后,通过音乐教育,引导学生自我调整,积极面对现实,从根本上调整他们的心态,塑造良好的自信心和心理素质。

    五、结语

篇7

我校自从2001年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开始,学校领导就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战略的眼光确定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方向: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了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秉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心育为基础”的教育理念,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上。

一 建立“以快乐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模式

我们知道,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在我国及高校是新生事物,无论是社会或学校的学生、教师,包括心理教育工作者本身,有许多人对它有错误或曲解的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许多人拒绝心理健康教育,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痛苦的、令人恐惧的。主要是外界对一些事件案例的宣传带来一定的暗示和影响。二是许多人认为“有病”的人才去心理咨询(据调查,在大学中超过60-70%的人有这种认识)。其结果导致:有些人出现了心理问题,把痛苦憋在心里,宁肯痛苦,不肯咨询,即使去咨询,也是偷偷摸摸,不让人知道。三是“心理中心是疯人院”。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才加入大学生心理协会,心理委员是“间谍”,不能光明正大地工作。总之,一提到心理健康许多人就将其跟痛苦、疾病、黑暗联系在一起。因此,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以快乐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以快乐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模式的理论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人生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因而,人的本源之一是快乐,故“以快乐为本”就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延伸。事实上,一切快乐的教育形式、教育活动都是人们喜欢的、乐于接受和参加的,只有这样才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以快乐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坚持心理健康教育是快乐教育、心理咨询是快乐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是快乐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快乐天使的理念,以快乐为出发点,将快乐的观念和实践全方位、全过程地渗透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工作中,把心理工作变成人人可接受,大家都参与的快乐教育活动,营造一个积极、健康、高雅的和谐校园,达到培养人格健全、乐观向上的、高素质大学生的目标。

二 心理健康教育是快乐教育

我们改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说教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人人可接受,大家都喜爱的快乐教育。

1 规范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的形式和内容

从新生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到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从每年定期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周和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沙龙以及心理电影欣赏、团体辅导、室外心理拓展训练等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以教学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宣传普及以快乐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理念,使每个学生都受到“以快乐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

2 以人人乐于参与的形式,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危机干预

学生心理预警与危机干预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是营造一个快乐、健康、高雅的育人氛围和和谐的校园的重要基础,以快乐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模式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

从2002年开始,我校每年对入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对测查结果建立学生个人心理档案,我们进行了第一次问卷量表上交率、问卷量表真伪度、一类心理问题学生访谈结果等三项指标的统计,在2006年进行“以快乐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模式,前后年度比较有明显的统计意义的差别。2006年前这三项指标分别为80.4%,78.3%,85.2%;2006年后分别为95.8%,93.5%,94.6%,表明这一举措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是快乐教育的认识。

3 开设“开启快乐的大门”专题讲座

快乐可以传递,可以复制,可以训练,认识快乐对生命的意义,打开心扉,让快乐阳光进来。这一讲座成为了我校的一个特色品牌,让每位学生都贴上快乐的商标。你快乐我也快乐,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做一个快乐的人。

三 心理咨询是快乐咨询

坚持心理咨询是快乐咨询的理念,我们的方法和措施:一是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中不断向学生灌输这样一种理念:无论学生发生什么样心理问题都是正常的,经过咨询都是可以解决或缓解的,是快乐的咨询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咨询不神秘、不恐惧、不拒绝。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将心理健康标准复杂的概念简化为人生快乐满意的简单标准传授给学生。心理健康“三满意”标准:对自己满意,对别人满意,对生活、学习、环境满意,这种方式便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自我发现和他人发现。三是对所有来咨询的学生进行以快乐为本的教育,告诉他们心理健康是快乐的源泉,教会他们一些简单、易行、有效的快乐方法,有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自我疏导和调试。

快乐的理念带来了快乐的结果:一是据对学生咨询平均人数、学生面谈咨询人数、学生咨询满意度三项指标的初步统计,2006年前这三项指标分别为8.6%,62.7%,85.6%;2006年后分别为15.3%,85.2%,92.3%,表明这一举措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咨询是快乐咨询的认识。二是我们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咨询,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做到了“三满意”,即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和学校满意,达到了心理咨询的工作目标:“三服务一促进”,即为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为师生的心理健康服务、为学校的稳定大局服务,促进和谐校园的发展。

四 心理中心是快乐中心

开展以快乐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模式,要坚持心理中心是快乐中心的理念。心理中心的工作重点除了在于宣传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另一重要任务,我们结合高职院校办学的特点,将树立学习目标,培养学习兴趣,学会人际交流与人际关系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团队精神及创新心理,提高就业心理素质、职业心理素质等纳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工作范围,将心理中心构建成另一个校园文化和工学结合的快乐教育的平台,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更加充满活力。

除心理中心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外,各二级学院(系)大学生心理辅导站,也结合各学院专业特点,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活动或竞赛。

特别注重将活动的娱乐性融入到活动中,树立寓教于乐的学习观念,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认识及兴趣,营造出积极、健康、愉快的学习氛围。

据我们对学生参与活动或竞赛的参与平均学生人数、兴趣度和学习成效收获率三项指标的初步统计,2006年前这三项指标分别为13.3%,80.9%,87.5%;2006年后分别为25.8%,90.2%,94.4%,表明这一举措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心理中心是快乐中心的认识。

五 心理工作者是快乐天使

开展以快乐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模式,就是要坚持心理工作者是快乐天使的理念,让心理工作者树立我们是快乐的制造者、传播者、宣传者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是关键。我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大学生1.8万,学校给心理中心配备了5名专职教师和4名兼职老师,9名兼职心理辅导员。通过专兼职结合等多种形式,逐步建立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高水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有两支:班级心理委员和大学生心理协会。

上述四支队伍是我们开展以快乐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模式的基本力量。对于这四支队伍我们每年都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对他们进行以快乐为本的心理知识、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争当快乐天使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篇8

一、音乐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主要有团结协作、自信心、表现力和创造力等三个方面。1.团结协作。歌曲合唱或器乐合奏的训练,不仅要求学生有严格规范的节奏、和谐的和声,用统一的状态(包括音色、音量、呼吸等)进行演唱和演奏,而且要表达出整齐、优美的音乐内涵。这就要求学生向着同样的目标积极探索,并最终达成一致做法,从而完美展现音乐所需要表达的深层内容。所以合唱、合奏的教学实践能促进学生相互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的发展,这是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心理素质的最佳方式。2.自信心。自信心是音乐心理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缺乏自信而不敢大胆表现自我的学生。音乐教师需要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并且让学生充分获得情感体验,在各种互动中,使学生充分认识自身能力,心理素质就能得到提高,也会更加自信。再如,当学生在歌唱比赛中失利后,他(她)就会灰心丧气、难过流泪,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时,音乐教师要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在逆境中积累经验,重拾自信,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3.表现力和创造力。当学生学会演唱或演奏一首音乐作品时,让他们更准确、生动地表达音乐作品的情感,应从音乐的记忆力、动作模仿的观察力、音乐形象的想象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音乐发散性思维的启发教学,让学生获得“二度创作”的表现心理素质。此外,课外活动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外界的各种事物,扩大知识领域,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正确的审美观点,还使学生生活愉快,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积极地、有计划地组织和开展音乐课外活动,使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在音乐欣赏中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欣赏经典的中国民乐,摆脱不良情绪。音乐心理学家认为,从心理能量疏导的理论来看,先听心理情绪相同的音乐比先听心理情绪相反的音乐好一些。假如你心情沉重,则伤感的音乐能帮你化解心中的忧郁,因为心情的沉重或抑郁本质上都是一种心理能量的积郁,必须把它疏导和化解才好,所以和心理情绪相同的音乐是最有利于达到此目的的。当疏导完成之后,应该转而听一些轻松愉悦的音乐,以免形成消极的心理定势。下面列举一些与心理健康有关的民族音乐作品,如:失眠时,可以欣赏《平湖秋月》、《二泉映月》等;躁狂时可听一听《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心绪不定时听《春江花月夜》、《塞上曲》等;精神忧郁时欣赏《步步高》、《喜洋洋》等;神经衰弱可用《喜洋洋》、《瑶族舞曲》等音乐缓解;食欲不佳时,《欢乐舞曲》、《花好月圆》有助开胃;《娱乐升平》、《金蛇狂舞曲》等音乐可以振奋精神;《浏阳河》、《茉莉花》等歌曲则对老年人具有康复作用。除此之外,《雨打芭蕉》、《姑苏行》、《江南好》等音乐还可以降血压。2.欣赏严谨的古典音乐,培养坚定的意志。学生的内心往往都有崇拜的偶像,或崇拜其学、慕其才能,或敬佩其意志。在欣赏古典音乐的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充分挖掘音乐家的优秀品质,进行心理教育渗透。在介绍贝多芬的作品时,不仅用他的音乐感染学生,而且用他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灵魂激励学生。可以说,象征着力量、意志、壮美、崇高精神的贝多芬音乐至今仍震撼人心。欣赏贝多芬的音乐,学生从《第三交响曲》中感受到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从《第五交响曲》中获得在困境中站起来的勇气。3.欣赏优秀的流行音乐,培养健康的情感。优秀的流行音乐可以培养高中生健康情感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流行音乐本身就是情感性的音乐,绝大多数的流行音乐都是以抒感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流行音乐的题材贴近生活,特别是有些校园民谣,如《同桌的你》、《青春》等,这些音乐作品使学生感到亲切,能够与他们的心灵相通,释放他们的情感。第三,流行音乐形式丰富多样且朗朗上口。有些学生出于自尊或自信等原因,羞于用语言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流行音乐则成了他们表情达意的方式。基于这三种原因,笔者认为流行音乐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健康情感。音乐本身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及审美和艺术欣赏的价值。它可以把深刻的思想内容通过通俗易懂、赏心悦目的方式表达出来;它可以促进人际关系,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它可以影响人的情绪,让不良的情绪得到调节;它还可以帮助自我实现,促进人格的完善。音乐如同绵绵春雨,滋润着人们干涸的心田,让荒芜变成美丽的花园;音乐如同徐徐清风,抚摸心灵的翅膀,伴随着心灵一路飞翔。让我们保持高度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音乐教学中,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形式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使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日趋完善。

作者:黄微娟 单位: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

篇9

在分析幼儿心理是否健康的一条重要因素就是情感健康。孩子们情感健康,就会表现出快乐的情绪,愿意和身边的小朋友或者母接触、交流。反之,儿童的情感不健康,可能会造成幼儿的性格孤僻、做事不积极等现象。为了帮助幼儿养成一个健康的心理,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结合游戏进行,在游戏中能够解放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幼儿在游戏中既能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又能在游戏中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游戏中孩子也易放松心情,一切烦恼都消失了,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只有通过一些简单的事物来认识世界,这时候教师或者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些带有角色扮演式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初步去感觉每个角色的职责,不同的角色也能让孩子乐在其中,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情感。再如:幼儿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培养他们礼貌待人、主动交往以及谦让、合作的品质,不断地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培养孩子们的语言交往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认识。通过游戏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社会交往的能力。游戏中处处有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资源,因此,开展游戏时,教师可以把心理健康的目标融入到游戏当中,这样可以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和培养。

二、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在孩子们的每日活动当中

日常活动要以幼儿心理健康的目标与内容为导向,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每日的活动当中。在日常活动中,蕴含着很多心理教育方面的因素,比如,孩子收拾玩具时,就是一个责任心的培养过程。因此,在每次的日常活动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有些儿童会把玩过的东西整齐地放回原处,有些孩子则没有收拾。针对这类问题,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仔细地去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表现,并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对那些整齐收好玩具的孩子要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那些不收拾玩具的孩子,要教育他们做事有始有终,要有责任心。再如,在户外活动时,教师也可以开展“学做”或者“走独木桥”等游戏,培养胆小幼儿大胆、勇敢且不怕困难的精神。此外,很多孩子积极的自我意识通常来源于教师对他们肯定的评价。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正确地认识和评价每一个孩子,多鼓励他们,让孩子们在鼓励中健康的成长,帮助孩子克服自卑的心理,让他们建立良好的个性与群体的关系,在群体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孩子时刻都能感觉到其他小朋友对自己的尊重,逐渐地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心理。

三、开展音乐活动,促进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篇10

关键词:音乐;大学生;身心健康;干预作用

前言

音乐作为一门综合类学科,其对儿童,青少年以至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是我们是有目共睹的,近年来,不论是对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力度加强,还是在大学生的音乐教育方面加大普及度,都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音乐教育功能重要性的重新审视,并且肯定了音乐在人类发展各个方面的积极干预作用。在国内外都不乏就音乐的社会功能进行研究的文章和书籍,但针对音乐对大学生身体、心理、智力等健康干预作用的研究较少,或者不够系统和全面,多为乐器的学习或者歌唱的学习对身心的影响作用等方面的研究。[1]( 66-68页)

一、现今大学生身心健康实况

由于我国正处在政治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近年来,人们的各种压力逐渐增大,对于心理状态尚未稳定的大学生来说,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激烈竞争、日益加大的就业压力、经济压力、以及诸多方面的不确定因素,都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在承受压力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以适应社会需要,如果再在人际关系中遇到难题,便更会冲击大学生心理承受力,总之我国大学生现在的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其生理不健康状况多表现为失眠多梦、四肢无力,头痛心悸等。其心理状况不健康状况多表现为常有烦躁感、紧张感、无助感、孤独感等。长处在身心不健康的状态下的大学生工作学习效率会大大下降,所以要及时进行外界的干预和自身的调整,避免转化为躯体或者心理疾病。[2](第127-128页)

二、音乐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干预作用

(一)音乐对大学生脑部健康的干预作用

音乐对大学生脑部健康的干预作用分为两个方面:1.音乐欣赏对大学生脑部健康的干预作用。2.音乐实践对大学生脑部健康的干预作用。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刺激大脑神经,有助于脑部的健康和智力的发展。在这里,重点论述第二个方面,即音乐实践对大学生脑部健康的干预作用。

在现代生理学认为,大脑两个半球对学习和语言的识别机能不是均等的,总是一侧占优势。习惯用右手的人,左侧大脑半球表现机能优势。[3](第48-49页)这虽与一定的遗传因素有关,但主要是在后天实践中形成的。习惯用左手的人往往右手也能操作,因此左右手双侧的皮层有关区域都能成为语言活动的中枢。因此加强左手的活动必然有利于大学生脑部健康发展。

可见,左右手的运动,尤其是左手的运动对大脑的技能的健康起到直接的积极作用,那么什么样音乐实践活动既简单可行又能使左右手更加灵活呢?至少,乐器演奏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对于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普通大学生可进行如下音乐实践活动:1.双手敲击军鼓,刚开始双手所敲击的节奏相同,经过一段时间对乐器的熟悉,对节奏的感悟,可训练左右手敲击不同的节奏类型。2.可训练木琴的演奏。刚接触时,先熟悉音阶,之后进行训练右手的演奏,可敲击简单的乐曲《小星星》等,右手熟练之后换左手敲击,当左手也能熟练演奏之时,方可训练左右手交替敲击木琴。综上所述,此类型的音乐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左右手的灵活配合程度,同时演奏时产生的规则节奏和优美旋律也能刺激大脑皮神经,从而起到促进大脑健康发展的作用。

(二)音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作用

现代神经生理学专家指出,音乐对神经结构有直接影响。[4](第6页)不同的音乐作于用人的器官,由于速度和音调的不同,可分别使人产生镇静、安定、愉快、活跃兴奋等不同作用,从而调节情绪,稳定内心环境,达到排忧解压等效果。

音调欢乐,节奏明快,旋律流畅且音乐优美的乐曲对改善学生情感忧郁、沮丧等具有良好的作用;情调悠然,节奏徐缓,旋律清逸,风格娟秀的古琴、小提琴协奏曲,如《平湖秋月》、《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及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楼台会”“化蝶”等曲段对于大学生的情绪不安,焦虑烦闷等心理问题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第五乐章》则给在困难中逆境中失去信心和斗志的大学生以鼓舞和奋斗的力量。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报复社会以及残害自己的甚至自杀事件的发生率也高于早期,所以及时调节大学生不正常情绪,是根本抑制恶性事件,引导大学生心理正确发展的途径,而音乐又在这一途径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三、加强音乐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干预作用

(一)开办音乐欣赏室,实践室

可有学校投资开办一个音乐欣赏室,音乐实践室,可以一室多用,室内装潢以典雅大方为主。另外需要购置一些较容易掌握的乐器:军鼓,木琴,三角铁等。每周固定时间有一位音乐老师为前来参加音乐实践的同学放映世界经典音乐会的视频,另外再安排一个时间则由老师带领同学们对那些简单的乐器进行演奏学习以及学习简单的歌唱技巧等。

(二)通过校园广播传递音乐之声

以洛阳为例,据调查洛阳的几所高校: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均设立有专门的广播站。而且洛阳师范学院的广播对校园的覆盖率可达到98%,即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听到校园广播。利用这一条件,可建议在广播站成员中间成立一个专门的音乐小组,为同学们挑选适合大学生欣赏的积极向上的有内涵的音乐。每天中午在校园新闻结束的后10分钟以及在晚上晚自习前的20分钟播放给同学们,可附上对作曲家以及音乐风格的简单介绍,以此可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达到更深层次的欣赏音乐。

(三)大力开展校园文娱活动

大力开展校园文娱活动,努力营造音乐活动的浓厚氛围,为同学们打造一个良好的展示自己,欣赏别人的平台。如洛阳师范学院每周都会举行的周末文化广场活动,则是每周由一个院系组织安排一台晚会,节目构有成歌曲、舞蹈、乐器演奏以及小品等,面向全校师生演出。这样就使在校大学生文娱活动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真正实现了用音乐活动充实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结语

音乐是人类最美的语言,在人类发展历史中,音乐一直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们当代大学生中间,正确的欣赏音乐,欣赏好的音乐作品,并且积极地进行音乐实践活动都能够使我们的身心得到好的发展,正如达尔文所说:“如果一个人不听听音乐,很可能影响他的智力发展。”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也说过:“乐者,治人之盛也。”可见音乐不仅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而且能使人更加智慧。

参考文献:

[1]杨秀.音乐疗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方[J].大理学院学报,2007,(07):66-68.

[2]梁小玲.音乐的心理治疗作用[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03):127-128.

[3]浦任. 神奇的音乐治疗[J].望新闻周刊,2000,(28):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