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使人吹竽十篇

时间:2023-03-18 15:42:47

齐宣王使人吹竽篇1

《韩非子内储说上》中有个故事叫“滥竽充数”。讲述的是齐宣王爱听三百人一起吹竽,有个南郭先生请求加入吹竽队,齐宣王没家考核,就很高兴地批准了。后来,齐宣王死了,齐王继位,要每个人单独吹竽,原来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只好偷偷溜掉了饿。故事不长,但它使我懂得了:“齐宣王式”的干部要不得。为什么呢?因为。我么现在处于改革开放的时期,人才成为宝贵的财富,而选拔人才又成为挖掘的关键,成功与否正在于我们领导干部有无“伯乐”的眼力,能否分辨真才与庸才。

有这么一则消息:某单位要到国外买一套先进的技术设备,需要挑选一批人出国考察购买。去过外“风光”,谁不愿意?于是,申请的人很多,最终挑出了一写人出国。可实际上,这些人根本就不懂,买回来的设备根本就不配套,成为了一堆废铜烂铁。选出这么一帮“南郭处士”,难道领导干部没责任吗?他们不是又重捣了“滥竽充数”这个典故。

齐宣王主张的是“一齐吹,提倡吃“大锅饭”。“吹”多“吹”少一个样,“吹”和“不吹”一个样,“吹”好“吹”坏一个样。这也是使得南郭先生在吹竽队里混饭多年的原因。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科学的竞争归根究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的今天,我们难道允许“齐宣王”存在吗?愿我们的领导干部都成为内行,专家,能够慧眼识真金。打破“大锅饭”,使“南郭先生”原形毕露,无处藏身。

国家要振兴,企业要发展,领导干部千万不能成为当代的“齐宣王”。

齐宣王使人吹竽篇2

心急如焚的南郭先生回到家里,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对他说:“你以前不好好学习,认为可以滥竽充数,所以才有今天的狼狈不堪。希望你要吸收这个教训,痛定思痛,学习古人悬梁刺股,好好练习吹竽,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吹竽手。”

南郭先生听了妻子的规劝,从此遍访名师,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习吹竽,晚上也是练到很晚才休息。经过一天又一天的不懈努力,终于,南郭先生掌握了吹竽的技能,他终于可以靠自己的本事,信心十足地重返王宫,为齐湣王吹奏悦耳的乐曲了。

南郭先生再次回到王宫,为齐湣王吹竽。湣王听了南郭先生吹奏,高兴的赞不绝口,额外的给了他很多赏赐。乐队的同事也十分惊讶,南郭先生可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呀!由于南郭先生的不断努力,不骄不躁,很快就成为当时全国有名的吹竽高手了。

齐宣王使人吹竽篇3

一、多角度辐射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表达交流部分的《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话题分析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并从中获得启发。滥竽充数这则寓言的原文是: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选自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上》)

文中列举了三个角度五种观点,具体如下:

1.正面: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

2.反面:南郭先生最后逃走,没有继续硬占位子,还算有点儿自知之明。

3.侧面:

①批评齐宣王“大锅饭”制度,给南郭先生可乘之机。

②表扬齐湣王不墨守成规,厉行改革,使无能者无藏身之地。

③批评其他吹竽者充当老好人,任凭南郭先生混迹其中,不予揭露。

立意要各表一枝,角度不同,看法不同,一念之间,天南地北。上文的正面与反面两个角度和两种观点态度都是对南郭先生这个主人公的思考,侧面角度三种观点态度分别是对寓言中相关的齐宣王、齐湣王和其他吹竽者的思考。

二、多层次层进式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王金战的一席话令人深思:“马和牛赛跑,牛肯定输,但这不是牛无能,而是安排这种比赛的人无能。教育者们只看到马的速度,却没有看到牛的力量。”

这席话可作如下分解:

1.事件:马和牛赛跑。

2.看法:

①马会赢,牛肯定输;

②这是牛的无能,马的厉害;

③这不是牛的无能,而是安排这种比赛的人无能;

④教育者们只看到马的速度,却没有看到牛的力量。

齐宣王使人吹竽篇4

这时,宫里的齐宣王想召集两三百人一起吹竽,有一个叫南郭先生的人想:反正在外也是死路一条,不如去宫里碰碰运气,还可以打捞一笔。

进宫时,守在外面的大官问:“你会吹竽吗?”南郭先生说:“当然会了。”那大官说:“你给我奏一段。”这时,南郭先生急了,突然想出一个好办法说:“我的祖传绝技可不能吹给你听,只有皇上才听得到。”大官以为他很厉害!就把他放了进来。

到了宫里,南郭先生被这气派的场景迷住了,真想永远待在这。一天,皇上要三百人一起吹竽,南郭先生只是嘴皮子动了两下,这时,他发现有蛮多人都和他一样,都是装的,但他还是放心不下。虽然每天不愁吃穿,可哪一天一个一个单独吹怎么办呀。于是南郭先生每次吹的时候就观察那些会吹的人,自己也就跟着学,可还是学不会。他对一个会的人说:“你教我怎么吹竽吧!”那人说:“那可不行,我可不干亏本生意。”南郭先生拿出祖传的玉镯子说:“来,一份薄礼,不成敬意。”那人看了,两眼直放光,说:“好、好,不到一个月,我保证你会吹各种曲子。”

可是南郭先生还只学了一半,齐宣王就去世了,他的儿子齐泯王接位,齐泯王喜欢听一个个的吹。到了南郭先生,南郭先生只会吹出音调,不会吹歌,南郭先生想:“不如自己编一曲,然后他吹了一首自创曲,他运气还真不错,吹得还真不赖。”齐泯王见他吹的不错,就让他做自己的私人乐曲家,南郭先生爽快的答应了。

以后,南郭先生精心学习,后来真的成为一位作曲家,一回家乡,村里的人都夸奖他。他脸上如初了快乐的笑容。

齐宣王使人吹竽篇5

成语故事是文化的精华。那读成语故事,大家的阅读感受有哪些呢? 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读书笔记成语故事,希望你有所收获。请您阅读。

读书笔记成语故事1读了《中华成语故事》,我再一次被汉语的奇妙所震撼,为它的魅力折服。成语是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简洁而精辟的词语或短句。它是我国语言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部分,因为,每个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个典故,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通过这一个个的成语故事,我们不仅理解了成语的意思,还可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宝贵的文化遗产、高超的智慧。

有一个滥竽充数的成语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人合奏吹竽,所以派人搜罗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只吹竽乐队,并受到了优厚的待遇。有个叫南郭的人根本不会吹竽,但也混了进去。每次合奏吹竽的时候都只是做做样子。齐宣王去世后,他儿子齐湣王偏喜欢听乐师们单独吹竽给他听。南郭先生听说后十分害怕,赶紧溜走了。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意思,它是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是以次充好。同时,我也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弄虚作假,靠侥幸取胜。没有真才实学,最终是站不住脚的。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我学管乐时的情形。有一次,滥竽充数的故事再次上演,而我就是故事的主角。管乐课学了新曲子,老师让我们回家多练练,我也没在意,只练了一遍,心想到时候做做样子就行了。上课了,老师先让我们合奏了一遍,我不停的按单簧管上的按键,摇头晃脑,好像吹的很陶醉,其实我根本就没吹出来音。终于吹完了,我长叹一口气,以为这样就完了,没想到,老师对我们吹得不太满意,竟让我们一个一个吹。我的心一下子悬到了嗓子眼里,急得抓耳挠腮。轮到我了,我没吹几句就吹不下去了,只得红着脸老老实实说了实话。结果自然免不了挨老师的一阵数落,受同学们的一顿嘲笑。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滥竽充数是不行的。

读书笔记成语故事2这个故事讲的是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农民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了。农民高兴极了,他一点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每天,他把锄头放在身边,就躺在树墩子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墩子上来。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农民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这样。不能白日做梦,等着天上掉馅儿饼,不能抱不经心而想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而《愚公移山》讲的是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面积约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它们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于是愚公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用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意见。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削减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凿石头,挖泥土,用土筐运送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满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愚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河曲有一个姓智的老头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这么大的岁数和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都不能拔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竟然比不上寡妇和小孩子。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愁挖不平呢?”河曲的智叟没有话来回答。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力气很大的神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面,没有山岗高地阻隔了。

这个成语教育我们:干什么事都要有顽强的毅力,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读书笔记成语故事3在寒假里预习、复习很重要,读书写博也很重要。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成语故事》。在这本书里,让我印象深刻的两个故事分别是:毛遂自荐和精卫填海。

成语故事.毛遂自荐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曾说过:“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從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真为毛遂的胆量佩服。如果是我,肯定会想“你不选我,我还懒得去呢”。才不会像毛遂那样。

在生活中,如果胆子小,就会失去许多宝贵的机会。有一次,班里要选出五个领读员,我非常想当领读员,可是我不敢跟老师说,结果没选上。以后我要学毛遂自荐。学他那毛遂自荐的勇气。

成语故事.精卫填海

精卫原来是炎帝最宠爱的女儿,有一天去东海边玩儿,可是突然风暴来袭,将她淹死了,于是精卫化身为鸟,立志要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把大海填平。

精卫的力气很小,大海一望无际,怎么可能被填平呢?可我觉得,不管是谁,只要认定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做,就会有所成就。虽然精卫的力气很小,不可能填平大海,但它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是可以鼓舞我们奋发向上的。

《精卫填海》这成语故事使我受益匪浅,我们一定要学习精卫的精神。

读书笔记成语故事4在这个暑假我读了《成语故事365》,这本书非常的精彩,这里面令我最深刻的是“狐假虎威”这个小故事。

它主要讲述了:有一只老虎早上起来,看见一只狐狸,抓住狐狸说:“让我吃掉你吧”狐狸说“你不能吃我,我是上天派来的百兽之王,不信,你就跟我来上山走一走。”狐狸领着老虎上山了。到了山上,刺猬看见了百兽之王的老虎,吓得直跑。老虎因此相信了狐狸的话。老虎就走了。其实,刺猬怕的是老虎而不是狐狸。这就是狐假虎威的由来。

现在人们用“狐假虎威”来比喻那些小人借助他人的力量来作威。

这篇文章,我们不能学习狐狸的狡猾不能总是吹牛说谎话。但是我们要学习狐狸的聪明才智,在危机的时刻领用自己的才智,用聪明保护自己。

段落我看完了页.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和.

是讲以前有一个名叫匡衡的少年,非常好学,很爱读书,但他家里很穷买不起书,于是他只好去别人家里借书,但那个

有书的大户要匡衡帮他干活才肯借书给他,还限制他白天干活晚上才能看书.于是夜晚,匡衡就拿着书在黑暗的房里看起书来,但没

光怎么看呢?他想出个点子在别人家的墙壁上凿一个小小的洞,这样光就可以照进来了就能看书了.从此每天晚上他就这样看书.匡

衡发奋读书勇于进取的精神很值得我去学习.我们现在拥有那么好的学习环境一定要好好珍惜努力学习.

这个故事诉说了战国时的苏秦目不识丁,无所作为,受到别人的嘲笑,他为了有所成就便开始发奋学习.每当困了就用锥

子猛刺大腿,让疼痛驱除疲倦继续读书.读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很敬佩他坚强的毅力.想想我平时做事总是三天打鱼两天嗮网.

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今后我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

最近我读了《成语故事365》这本书。我觉得拔苗助长这个故事讲得很有意思,现在我就给大家讲讲拔苗助长这个故事。

以前,有一个人他的性子很急。有一天,他种了一些秧苗,种下秧苗后,就希望秧苗立刻长大成熟。他几次去田里看秧苗,都没看出秧苗长高,心里很着急。有一天,他突然想:如果把秧苗往上拔一拔,秧苗不就长高了吗?想到这里,他快步跑到田里,把秧苗一株一株地都往上拔了一大截。就这样整整干了一天,他才把田里的秧苗都拔高了。晚上,他回到家里高兴地对家人说:“我今天辛苦了一整天,总算是帮田里的秧苗长高了!”

第二天,他的儿子跑到田里一看,原来绿油油的秧苗,现在全都枯黄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了做事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把事做好。不能像故事里的那个农民一样那么着急,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做好。

读书笔记成语故事5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华,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其中不少还蕴含着许多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传统美德。而《中国成语故事》这本成语故事书也写了许多古今闻名的成语故事,如《近水楼台》、《余音绕梁》、《鸡犬不宁》、

《驴鸣犬吠》、

《奉公守法》等成语故事,这些故事对我们小学生既能“益智”,又能“养性”,非常值得我们去阅读,去思考,从中懂得更多知识。

所以,我在星期六那天,阅读起《中国成语故事》来。当我读到《玩物丧志》这个成语故事时,我被周朝太保召公奭写信劝武王的事所感动。

那是公元前1051年,武王派兵灭了商朝以后,号召远方各国都来臣服周朝。有一天,旅国来了一位使者,送给武王一只名叫獒的大狗。这只狗有四尺多高,两眼十分机灵,深得武王喜爱。从此,武王每天都顾着玩这条大狗,连国家大事也不顾。后来,周朝太保召公奭看到武王玩物丧志,连忙写信给武王,劝他不要沉迷于供人玩弄的事物,应该励精图治。

武王看了这封信,忽然反省过来,想到商朝灭亡的教训,觉得召公奭的话很对。从此以后, 武王做任何事情都兢兢业业,不敢荒失,周朝的统治也得到了发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沉迷于供人玩弄的事物,使人丧失进取的志向。学习也是一样,不能沉迷于玩乐,荒废学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

读书笔记成语故事6读了《中华成语故事》,我再一次被汉语的奇妙所震撼,为它的魅力折服。成语是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简洁而精辟的词语或短句。它是我国语言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部分,因为,每个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个典故,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通过这一个个的成语故事,我们不仅理解了成语的意思,还可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宝贵的文化遗产、高超的智慧。

有一个滥竽充数的成语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人合奏吹竽,所以派人搜罗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只吹竽乐队,并受到了优厚的待遇。有个叫南郭的人根本不会吹竽,但也混了进去。每次合奏吹竽的时候都只是做做样子。齐宣王去世后,他儿子齐湣王偏喜欢听乐师们单独吹竽给他听。南郭先生听说后十分害怕,赶紧溜走了。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意思,它是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是以次充好。同时,我也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弄虚作假,靠侥幸取胜。没有真才实学,最终是站不住脚的。

齐宣王使人吹竽篇6

关键词:教师;课堂;引导策略;学生

在教学《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时,我的教学理念是尊重学生的感知与感悟,给他们充足的学习时间,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景之中。让他们时时经历教与学的过程,这样才能使个性思维得以展露,使心智更加鲜活聪颖,感悟更加深厚真切。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只有以学生为主,注重他们的思绪、认知、情感、心语,课堂教学才能凸显实效。

当我进行本节课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时,有几位学生大胆提议:“老师,您让我们评议一下书中的南郭先生吧!”“好,老师尊重你们的学习建议和学习需求,那我们一起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剖析南郭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学生激动地拍手叫好,看着他们个个面带笑意,我很是欣慰。因为课堂就需要这种学习情绪,这种兴致,这种激情。有的正在静心独思,有的在与同桌交流,有的在动笔耕耘,还有的在与同伴激烈地争论……好一派主动学习的情景啊!不大一会儿,陆续有学生站起来展现出自己的观点,这里我摘录了几个片段:

学生1:我认为南郭先生是个聪明、机灵、很有心术的人。他看到齐宣王爱讲排场,又喜欢群吹,就紧抓这个机会相安无事地度过了辉煌的“齐宣王时代”。

学生2:我看南郭先生是个不思进取、虚度时光、不求有术之人。他要是虚心学习――向同行们学习吹竽之法,三五个月就能基本掌握吹竽的技法,结果却落得个“逃之夭夭”。一句话,是“懒惰、不求有术、但求侥幸”害了他。

学生3:我认为南郭先生还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无吹竽之本事,就只好一走了之,这给不明真相的人留下难忘和疑惑之思考。不像当今社会的有些人,明知自己错了,明知自己无才又无术、无德又无能,偏要打肿脸充胖子――硬撑。他们处在好的地方或位子上干这干不好,干那干不成,光想着自己的“私囊”。

学生4:我想南郭先生,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没有出过岔子,一方面说明他“混技”很高明,善于伪装,很有扮相,让人难以察觉。另一方面说明当时举才用人的办法确实漏洞百出,使一些无真实本领的人投了机,钻了空子。

聆听了学生的慷慨真言,我很受感染,便欣喜地说:“你们说得太好了,观点鲜明又富有新意。是啊,这个寓言故事给了我们不少启示――当今社会更要严把用人关,不要让自私自利、贪图享乐、以权谋财的人混入人民政权之中,那样不仅会祸害人民,更会殃及国家。

上述案例引起我的深思:我想,只要我们常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去组织实施教学,那课堂教学一定会卓有成效。同时,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思想,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多关注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尊重他们的学习心态和个性学习方法。用温馨的语言多激励学生学习,主动走进学生的世界,用儿童的眼光去赏识他们的表现。多给他们学习时间和学习机会,多给他们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轻松、友好、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去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时时参与教学过程,处处展示自我学习风采,让他们尽情地吐露真言,畅叙童情,涉猎童趣,放飞遐思,耕笔灼见――饱尝成功学习带来的。

我想,只要教师多重视学生的质疑、探究、感悟、想象、体验,学生的思维空间就会宽广无垠,他们的心智会聪颖而富有新意。在无涯学海中,他们经过长期磨炼,学习经验更丰富,学习心态更平稳,学习品质更醇厚,学习意志更坚定,定会张开智慧、创新的翅膀去翱翔于苍穹……

齐宣王使人吹竽篇7

1、“大题”要小做

大小考场上常见一些诸如“习惯”“心愿”“生活”等范围十分宽泛的“大题”,考生看后无从下笔。那么,正确的对策应是什么呢?“大题小做”的创新技法便是对策之一。其方法是把题目具体化,添加限制词,缩小题目的选材、谋篇范围。假如有个题目为“变了”,这就是个“大题”,“小做”的办法就是在审题时加上限制词“谁的什么”变了,于是可以写成“我的家乡变了”“我班面貌变了”“××的思想变了”等等。

2、“题面”要突破

考场作文审题,首先要看清题目字面限定的“框框”,这样作文才不至于“跑题”;但是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还须弄清题目字面所隐含的信息,进而突破“题面”,打开思路,写出具有创新性的理想作文。

突破“题面”主要有两种方法:

①赋予题目新的含义。例如“母爱”,题面本义是母亲的爱,但如果仔细想想,老师、父亲、爷爷等长辈对自己关怀备至,是一种“母亲般的爱”。那么,“母爱”也便富有了新的含义,所写的范围也就宽泛了,其内容也就会令人耳目一新。②反向思维审题。例如“人一走,茶就凉”,是对人情冷暖和关系淡漠的感叹,如用反向思维,便可以从中演化出“人已走,茶未凉”或“人未走,茶已凉”等新观点,这样可以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3、“稳中”要求新

在作文训练或考试中,学生常会遇到十分熟悉甚至写过的题目,而写这类题目总是容易沿用旧的故事和人人皆知的观点以求“稳”。其实太“稳”就很容易出现“老面孔”“老调调”,让人生厌,这是创新作文的大忌。因此,要想文章进入“发展等级”(高层次优秀作文),就要力求稳中出新。“稳”中求新须做到“三要”:

①思想要敏锐。思想陈旧难以跳出旧框框,也就很难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只有思想敏锐的人,才能把握时代脉搏,笔端常有新“泉”涌出。能否捕捉到新材料,则是衡量思想敏感度的一把尺子。②思维要多向。面对一道作文题,要多角度地考虑立意,然后进行比较筛选,力避众说,“喜新厌旧”,自出新意。有时甚至可以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摄取新颖的观点或主题。③挖掘要深入。在一般立意的基础上,要向纵深处多角度挖掘,即使是旧题也会出新意。例如“‘滥竽充数’浅议”,可从四个角度(齐宣王、齐王、南郭处士、吹竽伙伴)、两个方面(正面看法、反面看法),提出以下观点:

齐宣王“合奏”政策具有值得歌颂的集体主义精神;齐宣王“合奏”便是“大锅饭”的做法,也是南郭处士悲剧发生的根源。齐王“独奏”便是“改革精神”的体现,决不“法先王”的做法值得大力提倡;齐王听“独奏”,赶走南郭处士不应该,而应挽留南郭处士加以培训,才是真正的“改革”之路。南郭处士能够“人贵有自知之明”,无才便让贤,比起我们的少数干部无才能还赖位不下岗要强得多;南郭处士不学无术,落得可悲下场,活该。吹竽伙伴同情心强,竟让南郭处士“合奏”多年;吹竽伙伴缺少批评、监督、帮助的精神,竟让南郭处士蒙混度日。

4、“对比”要鲜明

对比要鲜明,就是要把两种不同的人或事物,或者是把同一人或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对照、比较,从而鲜明地显示出其中的差异,突出其特征,揭示其本质,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采用两种比较方法:

①不同的人或物相比。例如《愚公移山》中智叟与愚公态度的比较,《爱莲说》中莲花与、牡丹的比较。

②相同的人或物相比。例如《故乡》中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语言的比较;《卖蟹》中卖蟹姑娘对待“过滤嘴”“旱烟袋”的不同态度的比较。

总之,要做到“对比鲜明”,必须注意寻找共同的可比点,寻找尖锐的矛盾点。如果做到了这两点,作文也就具有了“创新意识”。这种技法可用于多种文体,记叙文、散文、议论文、说明文等都行。

5、“琵琶”要反弹

当我们看到一个很平常的写作题目或材料时,可逆向思考去立意、构思,这种写作思维方法,我们称之为“反弹琵琶”。

“反弹琵琶”运用得法,确能收到引入耳目的良好效果。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并没有从正面入笔叙写人物的音容笑貌,而是着力于描述父亲在特定环境下的一面―――背影,从对父亲背影的描写中抒发父子之情。

“反弹琵琶”大致有三种情况:

①逆向立意。向旧的传统观念挑战,大胆设想从原观点的相反方向思索,从而提出有独到见解的新观点。②旧意翻新。从原意中翻出与原意不同的观点。这种翻新的观点,不一定与原观点对立,可以是原观点的深化,可以是原观点的另一角度的阐述。③一事多解。此法也称为多角度思维法。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立意,选出一个与大众观点不同的角度去写,收到“反弹琵琶”的效果。

6、“点面”要结合

“点面要结合”,就是要把概括叙说与具体叙说结合起来。概括叙说可以用简笔勾勒出人和事物的全貌或简明地提出论说的观点,具体叙说可以重点突出地叙述典型事例或阐述多种论据。粗与细相间、点与面结合,使读者对文章内容既有全面的深刻认识,又有具体的细致感受。

齐宣王使人吹竽篇8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①请为王吹竽②,宣王说之,廪食③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④,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①处士:指没做过官的读书人。②竽:古代一种竹制簧管乐器。③ 廪(lǐn)食:这里是供给粮食的意思。④立:登位,即位。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①宣王说之( ) ②好一一听之(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16.湣王即位后,叫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为什么逃走了呢?(2分)(四)现代文阅读(24分) 笨笨的童年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别人六岁就读书,我七岁才上小学。第一天放学回家,母亲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思索良久,才吞吞吐吐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不解,便问和我一起回来的同班同学。同学言辞清晰地回答:“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旁人听到了,都朝我大笑。又一天,我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起先打算把碎片藏起来,经过激烈的心理斗 争,终于打消此念,把碎片扫到客厅中央,搬张小凳老老实实地坐着等。母亲回来之后,生气地责问,我委屈地说:“老师说要做诚实的孩子,但没有说,诚实了会挨骂 ”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小时候家里不宽裕,父母很少给我零用钱。有一次,我偷偷从储蓄罐里拿了些硬币去买荸荠吃,回到家却忘了这荸荠来路不正,乐呵呵地拿去给父母吃。他们问是哪来的,我心慌了,结巴半天才小声回答:“是路上捡的。”幸而父母念及一片孝心,只罚我跪洗衣板一个钟头。也许由于智商有限,读书又不怎么用心,我虽然升上小学三年级,成绩却不大理想。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 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讪而笑,一边借机脱身,回到家就互相安慰说:“这孩子老实,心眼又好,读书也自觉,就别逼她了。”那时我真想把课本煮汤喝。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那年,春花开得特别灿烂,尤其是我家向阳的窗台下更是花团锦簇,红似火,白胜雪。我一直想采些花做个漂亮的花环,让父母惊喜一下。终于等到星期天,双亲都去百货商店上班,七岁的小妹妹也去了外 婆家,我便关上屋门,战战兢兢爬上窗台。那片姹紫嫣红就在眼前,我喜而忘形,突然间像球一样从二楼掉了下去,狠狠摔在地上,眼冒金星,只觉得脑子乱哄哄的,接着就晕过去了。母亲闻讯脸色变得苍白如纸,身体支撑不住,当即昏倒在柜台内。好不容易慢慢苏醒过来,喊了一声:“我的孩子”,就泪如泉涌,跌跌撞撞往医院跑。父亲得知我出了事,骑上单车就跑,心慌意乱中竟撞到了水泥电线杆,还跌倒在水洼里,一身是泥。他爬起来,车子也不要了,拔腿就往前冲。到了医院,他气喘吁吁地问护士我在哪里,声音都哽咽了。医生担心我脑内可能有淤血,说必须设法让我一直保持清醒。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便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一声声呼唤既柔和却又有力,平稳却又 充满焦虑,还搀杂着心疼与希冀。两天后,我终于清醒过来。我在医院住了半个月,父母一直轮流守在我身旁,昼夜不离。医院没有多余床位,父母就窝在椅子里或靠在床头过夜。我看着他们一天比一天瘦,眼睛里的血丝一天比一天多,心里萌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内疚感觉。父母要照顾我,又要兼顾工作,已经疲惫不堪,昂贵的医疗费更是几乎花光了他们的积蓄。尽管这样,他们依然给我买来了各种各样的好东西,以往过年才有得吃的零食,我一直想要的那件漂亮衣服以及漫画书。一天,母亲抱着一个会笑的布娃娃进来,我当时就哭了。我问:“妈妈,你就从来不嫌我笨吗?”她说:“你是妈妈最疼爱的小孩。”我看着母亲慈爱的眼睛,认真地说:“我不要这些东西,我只想上学。”母亲起初不肯,但我一再坚持,她终于点头了。由于我尚未完全康复,有许多天须由父亲 背我去上学。我趴在父亲背上,望着平时不喜欢的学校,觉得它变得亲切又美丽,我喜欢上它了。以往我上课总是心猿意马,如今安静下来了,很轻易就进入了崭新的学习世界。上课也变得专注了,而且发现数学公式原来是这么有趣。我的学业不断进步,渐渐变得自信开朗,连教师都感到惊讶。但我一直没告诉父母我学业成绩今非昔比,他们也善意地从不过问。那学年结束时,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名。但我不动声色,回家吃完晚饭,才从口袋里取出成绩单递给父亲。父亲接过成绩单时安慰我说:“没关系,你的头受过伤。”他展开成绩单一看,眼睛睁大了,双手更微微颤抖,连声喊母亲出来。母亲把湿手在围裙上擦干,接过成绩单。那一瞬间她眼睛的闪亮泪水,我一辈 子都忘不了。可是他们把好消息只告诉了一直关心我的邻居大妈,邻居大妈笑着说,我那一摔非但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想不到还让我开了窍,变聪明了。然而只有我自己知道,让我一下子长大的,是在那48小时的昏迷中模模糊糊听见的母亲带泪的呼唤,在晕眩中感知父亲紧握着我的手,一睁开眼就看见他们憔悴的面容上满是喜悦,眼眶里则满是泪水。住医院的那半个月,让我知道在父母心里我是那么重要。泪水冲洗掉蒙蔽我心灵的灰尘,日益深刻的爱让我有了一个愿望——我要好好读书,答谢父母。后来读书竟然成了我的嗜好,一直读到研究生。我至今仍不知道自己的智商是高还是低。其实,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的爱。从懵懂到明事,只有一桥之隔;而这座桥,就是父母深深的爱。再笨的小孩,只要有父母 的爱和呵护,一样可以成才的。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①哽咽( ) ②疲惫( ) ③憔悴( ) ④呵护( )18.文章开篇“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作者通过哪几件事来体现她的“笨的”?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回答。(4分)

19.文中“母亲闻讯脸色变得苍白如纸,身体支撑不住,当即昏倒在柜台内。好不容易慢慢苏醒过来,喊了一声:‘我的孩子’,就泪如泉涌,跌跌撞撞往医院跑”,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0.在我住院时,父母的轮流照顾,本是理所应当,为什么我“心里萌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内疚感觉”?(4分)

21.从“那时我真想把课本煮汤喝”到“后来读书竟然成了我的嗜好,一直读到研究生”,让我发生如此大转变的原因 是什么?(3 分)

22.文中画线语句“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

23.“从懵懂到明事,只有一桥之隔;而这座桥,就是父母深深的爱”,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齐宣王使人吹竽篇9

“到了到了,春秋淹城!”突然有人叫起。下车后,我朝四周望了望,不觉的惊叹了一声。进去后,我观看了表演,仿佛历史倒流回春秋战国。随着大家的脚步我们来到了一处假山前。石壁上刻着一人在弹琴,一旁则是几行文字。我想凿刻这些字画的人必定费了不少功夫吧,真乃鬼斧神工啊!

我们走进了一处洞中,周围是水,仅有的一条路竟是用象棋子部成。前面飘着一缕缕的青烟,犹如桃源仙境一般。我坐上了孔子教学时的位子,似乎穿越时空成了孔子。我走进了展览馆,看见了孔子与其弟子谈话的情景,孔子欢迎我们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还看到了齐宣王在听吹竽,而东郭先生躲在后面-滥竽充数。我走进了4D影院,跟着神龟踏上了春秋之旅。我们经历了一场无情的战争,深深感受到历史的残酷。

临近中午,我们踏进了游乐园。

游乐园里有许多好玩的,如:骑自行车、咖啡杯、海盗船等等。其中最刺激的就属摩天轮,最有趣的定是水上飘流,最有挑战的还是水上乐园。同行的人中没有人敢玩摩天轮,只有我和大姐俩敢上。刚坐上去不怎么害怕,后来越飞越高,便有点儿晕。不过睁开眼睛看一看,周围美丽的景色尽在眼中,真是大饱眼福啊!坐水上漂流还要穿雨衣,因为会有水弄湿衣服的。中途在洞中还会有水倾盆而下,如果一不小心就会溅得一身水。即使衣服会湿,我们也玩了好几次才离开。

水上乐园就是像独木桥建在水上,如果走不过去就会掉到水里去。令我没想到的是大姐这种重量级的人物都能走过独木桥,平衡能力比我还好。就在这里我见到了外国人,那个小男孩verybravely。

齐宣王使人吹竽篇10

关键词 阅读教学;小练笔;仿写;补白;续编故事

一、学酿花蜜,读中仿写

“文章就是例子”。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名篇名作,是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把阅读教学与习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要明确阅读教学为习作训练提供了哪些条件,打下了哪些基础,写作要借助阅读的哪些知识,学习哪些技巧。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树立榜样,使学生写作时有所依傍。阅读课重点讲什么,就让学生写什么。可以访写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学习《秋天的雨》一课时,我抓住“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这一句子,适时进行表达训练,采用“( )是一把钥匙,把( )打开了”的句式,发散学生思维,进行语言训练,学生们兴趣盎然, ,纷纷举手发言:“毛毛雨是一把钥匙,把春天的大门打开了。”“炎热是一把钥匙,把夏天的大门打开了。”“飘洒的雪花是一把钥匙,把冬天的大门打开了。”“阅读是一把钥匙,把知识的大门打开了……”对文本中典型句式的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仿写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甚至整篇仿写。如学习《翠鸟》一文时,作者介绍翠鸟时,紧紧抓住了它在外形和动作上特征,表达方法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采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多种修辞方法。针对本篇课文特点开展拓展性学习,设计随文小练笔、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活动等特点,学生在有趣的“评选动物明星”的情境中写出了《可爱的小白兔》、《美丽的大公鸡》、《能干的小狗》、《调皮猴子》等好习作。

二、见缝插针,补白延伸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留有“空白”, 这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恰恰是作者不忍点破的韵外之意。教师若能深入的钻研教材,敏锐地发现“空白”,找到读和写的结合点,让学生巧妙补白,在学生最想表达的时候进行小练笔,能有效激发学的灵感,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使课堂上精彩的生成随处可见。教学中可以抓关键词语、情节高潮点、教学重点、课前背景、标点符号处进行补白,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去年的树》一文时,在文中这样讲述:“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花看了一会儿。”我顺势引导“此刻,当鸟儿看到了这凄凉的一幕时,它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你能把自己想象成那只小鸟吗?”简单的几句话蕴含着意味无穷的想象空间,学生感悟四次对话的心理感受也不断积聚,正是诉诸于笔的最佳时机,设计这样的“小练笔”,不但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还能在理解与运用之间搭起一座智慧的桥梁,成就阅读课堂的无限精彩。有些文章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和想象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补白。如《小摄影师》的结尾:小男孩子还会再来吗?如果他来了,又会发生些什么事呢?又如《爬天都峰》结尾处,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同学们,课文到现在已全部学完了,假如老爷爷和小妹妹就在你的面前,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像这类抒情的文章,都可以通过续写的方式进行补白训练。

三、顺水推舟,续编故事

有些文章结尾比较含蓄,很容易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联想和幻想,鼓励他们进行创编活动,就可以激活学生的想象力,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如阅读了《龟兔赛跑》后,续写《龟兔第二次赛跑》。新故事与原来的故事情节有一定联系,新故事的中心思想可以是原来的,也可是新中心思想。这类续写,要指导学生理解原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一致性,还要有新意。

如学习寓言故事《滥竽充数》后,就会留下疑问: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缗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竽,而是一个一个地单独吹给他听。那位南郭先生无法在乐队混下去了,只好溜溜地逃走了,他会去哪里?去干什么?结果怎样?让学生当一回编导,设计一下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有个学生这样写道:“经过这件事后,南郭先生知道自己这样浑水摸鱼是行不通的,于是痛下决心去音乐学院拜师,每天别人还没起床他就早已开始了练习吹竿,天黑了他还在练习着先生新教的曲子。不管寒冬还是酷暑,就这样苦练了三年,最终以真凭实学又回到了齐王府,受到了齐缗王的称赞,因为表现非常出色,他还得到了比原来多两倍的俸禄,衣食无忧。”还有一名学生这样写:“他又去学了很多手艺,可都因为吃不了苦,最终半途而废,一事无成,没有任何技能的他,再也没有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只能靠打杂混一口饭吃,临死之前他懊悔不已,告诉儿子说没有真才实学只能混一时不能混一世,一定勤学苦练真本事。”

四、渗透写法,内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