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北山向阳十篇

时间:2023-04-03 15:05:54

不知北山向阳篇1

一、引言

同学们,襄阳是一座具有28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被人们誉为江上的一颗明珠。我们同学们都生活在襄阳,我们从小就要热爱自己的故乡――襄阳。

二、教师简介襄阳

襄阳是一座28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鄂西北,居汉水中游。人口580万,版图面积1.97万平方公里。作为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汇合地,自古就是群雄逐鹿、文人荟萃之地。诞生过汉光武帝刘秀,隐居过三国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养育过楚国文学家宋玉、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宋代书法家米芾,发生过卞和献玉、三顾茅庐、水淹七军、岳飞抗金、宋(蒙)元之战等重大事件。全市现有各个时期古文化遗址396处,名胜古迹100多处,风景区110多处。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湖北省“一江两山三城”旅游开发的中轴和重要门户,武当山、神农架旅游热线的中心城市。

三、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有关襄阳的资料来了解襄阳

四、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有关襄阳的内容

1.襄阳的地理位置(出示襄阳地图)

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被人们誉为汉江上的一颗明珠。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从陕西宁强县发源,穿过崇山峻岭,奔腾呼啸,流入湖北,在丹江口以下进入襄阳市境,变成了一条能承载300吨级船只的黄金水道。汉江南岸的大巴山和北岭的秦岭山,从山西甘接壤地带自西向东,在襄阳的西界走到了它的尽头。襄阳的东部,桐柏山连接大别山,绵亘千里,把河南与湖北两省截然分开,襄阳联南携北,把中原大地和汉 江平原连接起来。

2.襄阳的概况

襄阳市土地面积1.9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80万人。其中市区面积3564平方公里,人口254万,建成区面积95平方公里,人口120.3万,是鄂、豫、渝陕毗地区唯一的大城市,湖北省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 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现辖枣阳、宜城、老河口3个县级市,谷城、南漳、保康3个县,襄城、樊城、襄阳3个城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汽车产业经济技术开发 区、鱼粱洲旅游经济开发区3个开发区。

3.襄阳的历史事件

襄阳,是一座具有28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由谷城襄阳和古埠樊城合称而得名,东临武汉,西接川陕,南通湘粤,北达宛洛,文人墨客誉其“外带江汉,金城之固,沃野千里”;军事家则称其“水 陆之衔,御寇要地”,“天下之要领,襄阳实握之”。襄阳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诞生过汉光武帝刘秀,隐居过三国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养育过楚国文学家宋玉、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宋代书法家米芾。在历史的长河中,襄阳这块土地上演绎过卞和献玉、三顾茅庐、司马荐贤、马跃檀溪、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等历史事件,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战争200多起,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进行的“襄阳战役”被称为精典之作。

4.襄阳的变化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襄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发展成为秦巴经济走廊的中心城市。为了加强这一地区的经济合作,1984年由襄阳市倡导发起成立了中国中西部经济协作区,目前已包括河 南的洛阳市、南阳市,陕西的安康市、商州市,重庆的万州区、开县、奉节县,四川的达州市,湖北的十堰市、荆门市、随州市、恩施州、神农架林区、襄阳市,以及襄阳、安康两个铁路分局等5省(市)14地市州县,人口过5000多万,区域总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1993年,襄阳举办了首届中国湖北襄阳诸葛亮文化节,并从2001年起每年举办一次“中国襄阳国际诸葛亮文化节暨中西部经贸洽谈会”。

五、同学之间讨论以下内容

1.襄阳的风景名胜

古隆中、襄阳古城、米公祠、襄阳夫人城、绿影壁、习家池赏景、承恩古刹、雕龙碑遗址、森林公园、车城一绝、五道峡风景区、水镜湖风景区、香水河风景区、南河小山峡风景区、野花谷自然风景区、天人 和一鹿门山。

2.襄阳的名人

卞和、伍子胥、宋玉、王延寿、庞德公、蔡瑁、庞统、马良、杨仪、廖化、向朗、向庞、向冲、习郁、杜审言、张柬之、孟浩然、杜甫、张继、皮日休、魏玩、任亨泰、王聪儿、杨洪胜、程克绳、谢远定、吴 德峰、黄火青、陈荒煤、张光年、刘公、刘秀、米芾。

3.外籍在襄阳的人物

司马徽、诸葛亮、杜预、刘弦、山简、王叔和、释道安、朱序、萧统、王粲、刘表、欧阳修、岳飞、李曾伯、李自成、张献忠、萧楚女、张自忠。

4.歌颂襄阳的古诗

襄阳歌(唐)李白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着接篱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

傍人借问笑何事,笑煞山翁醉似泥。鹭鸶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N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

金鞍骏马唤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车旁侧挂一壶酒,风笙龙管行相催。

咸阳市上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龙剥落生莓苔。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谓之衰。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生死。襄王云雨今何在,江水东流猿夜色。

送李尚书赴襄阳(唐)韩愈

帝忧南国切,改命付忠良。剑挂星摇动,旗分兽簸扬。

五营兵转肃,千里地还方。控带荆门远,飘浮汉水长。

赐书宽属郡,战马隔邻疆。纵猎雷霆速,观棋玉石忙。

风流岘首客,花艳大堤倡。宝贵由身致,谁教不自强。

登襄阳城(唐)杜审言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六、知识问答

1.襄阳是一座具有多少年建成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襄阳的人口有多少万?

3.襄阳的面积有多少万?

4.襄阳现有各个时期古文化遗址多少处?名胜古迹多少处?风景区多少处?

5.你知道襄阳的风景名胜有哪些?

6.你知道的襄阳名人有哪些?

7.你知道的外籍在襄阳的人物有哪些?

8.你知道的歌颂襄阳的古诗有哪些?

七、当一当小导游

我们襄阳有很多风景名胜,如果外地人来襄阳旅游,我们怎样介绍襄阳呢?谁能当一当小导游?(一学生介绍古隆中)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部级旅游胜地古隆中。“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清澈;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密。”这就是历史文化名城湖北襄阳以西十三公里的古隆中山乡秀色。

我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期在这里隐居长达十年之久。脍炙人口的《隆中对》和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都发生在这里。这里清静幽雅,天苍上清水碧。隆中山、乐山、旗山三山环拱, 隐若i环。路回山隐隐,树锁昼阴阴。这里古迹众多,文化沉淀丰富。诸葛亮当年活动遗迹:草庐、六角井、躬耕田、小虹桥、抱膝石、梁父岩等历千年而安然。先贤凭吊诸葛亮,引以托情的武侯祠、卧龙深处、 隆中书院、古牌坊以及众多借以托志的碑碣石仍旧相间茂林修竹。

八、我给嘉兴家乡提建议

我们了解了襄阳,我们要更加热爱襄阳,为了把襄阳建设得更加美好,你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吗?你能给襄阳的建设提一点合理化的建议吗?

不知北山向阳篇2

关键词 涅水 赵河 U水 湍水 侯集镇 穰东镇

战国时,秦将白起攻楚战宛,于秦昭襄王三十五年设南阳郡。公元前二二一年秦朝统一中国,仍为南阳郡。西汉时,南阳归荆州部,辖三十六县。《汉书・地理志》记载:“南阳郡下辖涅阳等县,并为侯国。”《水经・U水注》载:“涅阳,汉初置县,属南阳郡,因在涅水之阳,故名。”可推测汉时涅阳县城的位置与河流有关。《水经注・湍水》载:“湍水自白牛邑南,建武中,世祖封刘嵩为侯国。东南迳安众县故城南,县本宛之西乡,汉长沙定王子康侯丹之邑也。湍水东南流,涅水注之。(涅)水出涅阳县西北歧棘山,东南迳涅阳县故城西。涅水又东南迳安众县,竭而为陂,谓之安众港。涅水又东南流注入湍水。而据《镇平县志》载,赵河,古称涅水、课水、等,清顺治时期始称赵河,发源自五垛山南麓二龙乡红云寺,为镇平境内第一大河。五朵山,古名倚帝山、歧棘山,位于镇平县二龙乡北部,属伏牛山在镇平境内的余脉。可知书中提到的涅水就是现在的镇平赵河,而歧棘山就是五朵山。因此对于涅阳故城的考证就围绕着涅水和歧棘山展开。

《汉书・地理志》载:“汉高祖刘邦封吕腾为涅阳侯,因以置县。莽新时,改名前亭。东汉复称涅阳。西晋时,属南阳国。隋文帝开皇三年改名课阳。唐代此县废。书中仅简单提到涅阳的历史,对其位置并没有详加说明。《水经注》载:涅阳“县南有二碑,碑字紊灭,不可复识”。书中所提到的“县南有二碑”,据本人考证,现在镇平和邓州交界的地方,穰东镇和候集镇皆无二碑存在。这为涅阳古城的具置的考证添上了一层迷雾。据《镇平县志》载,涅阳城地望在涅水之阳。古涅水,今名赵河,源于河南省镇平境内的伏牛山南麓,水经该县二龙乡、石佛寺镇、杨营镇、候集镇、邓州穰东镇。

汉时,汉高祖七年,刘邦封吕胜为涅阳侯,涅阳为侯国。侯国结束后,为县城建制。《后汉书・卷十下》载光武帝刘秀在建武十五年封次女刘中礼为涅阳公主,此间涅阳为公主邑。唐太宗贞观元年,涅阳归邓州穰县管辖。同时唐《阔地志》记载:“涅阳故城,在穰县东北六十里。”张嘉谋《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古迹》记载:“涅阳城在邓州东北六十里,涅水之阳。”王伯祥《史记选・涅阳侯封地》载:“涅阳侯封地在今镇平县南。”《大清一统志》记载:“涅阳故城在镇平县南。”清乾隆《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文大词典》等书,均准确地交代了涅阳城的地理位置,言涅阳城在今镇平县南。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也明确记载:邓州东北六十里有涅阳城,邓州东北有穰东城,是并列的两个城。据此涅阳故城在今邓州市穰东镇有失偏颇,不足为信。

《汉书・地理志》载:“汉高祖刘邦封吕腾为涅阳侯,因以置县。莽新时,改名前厅。东汉复称涅阳。安帝封其妹为涅阳公主。隋文帝开皇三年改名课阳,唐代此县废。明嘉靖南阳府志载:“穰东古城在州东北六十里。世传古穰城即汉穰县也,今穰东铺即其地。在南阳、邓城之中。”《元和志》载:“邓州理穰。汉旧县。又云,南阳县西至邓州一百二十里穰东镇,在南阳、邓州中各六十里,则此非穰汉县故城也。”邓州志谓此为涅阳故城。《括地志》载:“涅阳故城在邓州东北六十里。”《水经注》载:“县南有二碑,碑字紊灭,不可复识。”《邓县新志》指出,石碑在穰东西。《邓州旧志》载:“城中有东汉中书令左雄碑。”今已佚失。涅阳屡遭兵焚,光绪末尚存北门,门额槽横刻“涅阳”二字。

从上可知关于涅阳故城在穰东的记载材料不够充分。《括地址》载:“涅阳故城在邓州东北六十里。”而这里也是邓州穰东镇和镇平县侯集镇的交汇处,并不能作为依据。《水经注》载:“县南有二碑,碑字紊灭,不可复识。”既然石碑上没有记录,当然不能作为证据。《邓县新志》指出,石碑在穰东西。而镇平侯集镇正好在穰东的西北方向,又没有说在穰东西边的距离,不足为凭。《邓县旧志》记载:“涅阳屡遭兵焚,光绪末尚存北门,门额槽横刻“涅阳”二字。”侯集镇在穰东镇的北边,两镇比邻而居,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清代光绪末年尚留存的穰东镇北门门额槽内会横刻有“涅阳”二字。其意为穰东北临涅阳,要不,作为一城之名的“涅阳”,为什么不是出现在其正门――南门,而是出现在其北门呢?如南阳城西门“永安门”内额曰“吕城肇封”,外额曰“控制秦关”,即言南阳向西近临古吕国(今镇平县侯集镇),远望古秦关(今陕西省);而其正门――南门就直接叫作“U阳(南阳古称)门”。因此“涅阳”二字横刻在穰东镇的北门,恰恰证明了穰东镇不是涅阳城,其北临的侯集镇才是。

不知北山向阳篇3

1.山东 战国、秦、汉时,指华山(也称崤山)以东的广大地区,非今之山东省,因我国的行省制度到元朝才有。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

2.山西 指华山(也称崤山)以西的地区,非今之山西省,明代山西才成为政区名。如:“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之秦,而不免于灭亡。”(苏辙《六国论》)

3.山左、山右、山前、山后 分别指太行山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中国古代地图坐北朝南,正好与现在的地图相反,标示方位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因山西省的地理位置在地图上于太行山的右方,故也将山西称为山右。如:“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今安徽),江北则推山右。”(谢肇淛《五杂俎》)

4.山阳、山阴 山的南面为阳,北面为阴。如:“泰山之阳为鲁,其阴则齐。”(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二、部分带“河”字的地理位置词

1.河北、河南 分别指黄河以北、以南的广大地区,不是现在的河北省、河南省。如:“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2.河东、河西 泛指黄河以东、以西的区域。唐代以后,河东泛指山西。如:“河东、山西一地也,唐之京师在关中,而其东则河,故谓之河东。”(顾炎武《日知录》)春秋战国时,河西泛指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约在陕西省的韩城、合阳、大荔一带。汉、唐时多指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的地区。

3.河内、河外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以北为河内,黄河以南为河外。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

4.河阳、河阴 在晋代,黄河北岸之地叫河阳,南岸之地叫河阴,皆泛指。如:“君居淄右,妾家河阳。”(江淹《别赋》)“与鼓子田于河阴,使夙沙厘相之。”(《国语·晋语》)

三、部分带“江”字的地理位置词

1.江东(江左) 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为西南东北流向,故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古人在地理位置上以东为左、西为右,故江东又称江左。如:“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2.江表 古指长江以南地区。如:“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四、部分带“海”字的地理位置词

不知北山向阳篇4

一、先秦交通线路开辟的概况

以太原为中心交通线路的开辟始于先秦时期。《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载,黄帝“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其势力“北逐荤粥,合符釜山”。《集解》引《地理志》言“荤粥,居于北蛮”。黄帝部族的势力已经达到今山西省、陕西省北部地区,太原一带当有道路可通。大禹治水时曾经到过太原一带,《尚书•禹贡》:“既修太原,至于岳阳。”师古曰:“太原即今之晋阳是也。岳阳在太原西南。”因而有“禹凿龙门,通大夏”之说,[1]《正义》引《括地志》云:“大夏,今并州晋阳及汾、绛等州是。”《史记》卷二《夏本纪》:“禹于是遂即天子位。”《集解》皇甫谧曰:“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从平阳到安邑、晋阳之间都有往来的线路,说明远古时期的先人们即对以太原为中心交通线路的重视。吴起曾经对魏武侯说:“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2]《正义》皇甫谧曰:“壶关有羊肠阪,在太原晋阳西北九十里。”说明夏朝的势力已远达晋阳西北一带。

殷商时期,太原附近道路的开辟没有更为明确的记载,但从相关史料可以推知,因为对北方少数部族的战争,商王朝的军队曾经抵达过太原。《易经•下经》:“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汉书》卷二十七《五行志中之下》:“外伐鬼方,以安诸夏。” 师古曰:“鬼方,绝远之地,一曰国名。”《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序》:“至于武丁,征西戎、鬼方,三年乃克。”鬼方活动于今晋北一带,为了抵御鬼方对中原地区的骚扰,商王朝的军队曾经达到山西的中北部地区。

西周建立后,即开始对太原一带进行控制。《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载,周成王“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张守节认为“在晋州平阳县”。到其子燮改为晋,称晋侯,迁往晋阳。《括地志》云:“故唐城在并州晋阳县北二里。《城记》云尧筑也。徐才《宗国都城记》云‘唐叔虞之子燮父徙居晋水傍。今并理故唐城。唐者,即燮父所徙之处,其城南半入州城,中削为坊,城墙北半见在’。《毛诗谱》云‘叔虞子燮父以尧墟南有晋水,改曰晋侯’。”徐才《宗国都城记》云:“唐国,帝尧之裔子所封。其北,帝夏禹都,汉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其南有晋水。”《括地志》云:“今晋州所理平阳故城是也。平阳河水一名晋水也。”[3]《史记》卷四《周本纪》载,周厉王暴虐政治,引起国人暴动,“厉王出奔于彘”。《集解》韦昭曰:“彘,晋地,汉为县,属河东,今曰永安。”《正义》《括地志》云:“晋州霍邑县本汉彘县,后改彘曰永安。从鄗奔晋也。”说明从西周都城鎬京至彘(今山西省霍县)有道路相通。上述史实说明太原在西周初年已经与鎬京建立了交通往来的关系。

春秋时期全国道路的形势更为发达。以洛邑为中心全国性道路网的建立,将北方地区重要交通枢纽的晋国晋阳纳入其交通序列中来,晋阳的对外交通开始繁荣起来。《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载,齐桓公三十五年(公元前651年)平定晋国内乱以后,与诸侯盟会,曾经说:“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正义》:“大夏,并州晋阳是也。”意即齐国的军队已经达到晋阳一带,究其实齐桓公的军队只到达晋国高粱(今山西省平阳县西南),但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当时已经有了从齐国到达晋阳的线路。《春秋》载,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六月,“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大卤”《公羊传》与《谷梁传》均作“大原”。“大原,晋阳县”。晋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赵简子(赵鞅)要求邯郸大夫午归还他送给的卫人五百家,并打算“吾将置之晋阳”。因邯郸午食言,乃囚之晋阳。是年十月,范、中行氏联合讨伐赵简子,赵简子逃奔晋阳,晋定公率人包围晋阳。十一月,范、中行氏被打败,十二月,“赵鞅入绛,盟于公宫”。[4]这段史料虽然反映的是春秋末年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阶级斗争的史实,但由之可知,从晋阳到邯郸和绛(今山西省曲沃县西南)之间都有了交通线路。是后,晋阳成为赵国的军事堡垒。晋出公死后,知伯掌握晋国大权,“请地韩、魏,韩、魏与之。请地赵,赵不与,以其围郑之辱。知伯怒,遂率韩、魏攻赵。赵襄子惧,乃奔保晋阳”。[5]以上事实说明从太原到邯郸和齐国都有了往来的线路。

从晋阳南行可以直达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从洛邑过黄河,有一地名曰阳樊,周襄王十二年(公元前640年),王子带发动叛乱,周襄王求救于晋,时晋文公刚刚周游列国后急于取得威望,听从了谋臣赵衰的建议,“三月甲辰,晋乃发兵至阳樊,围温,入襄王于周。四月,杀王弟带。周襄王赐晋河内阳樊之地”。[6]《集解》服虔曰:“阳樊,周地。阳,邑名也,樊仲山之所居,故曰阳樊。”

《史记》卷四《周本纪》《正义》贾逵云:“晋有功,赏之以地,杨樊、温、原、攒茅之田也。”从晋阳可以直接发兵洛邑,说明其间的道路是畅通的。《左传•闵公二年(公元前660年)》:“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东山皋落氏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说明有从晋阳到皋落的道路。从皋落到绛,然后沿汾河河谷经昆都(今山西省临汾市)、彘、中都、祁、魏榆直达晋阳。[7]晋人在这一线路上活动的史料史书中时有披露。如《左传•僖公十六年(公元前644年)》:“秋,狄侵晋,取狐、厨、受铎,涉汾,及昆都,因晋败也。”狐、厨、受铎、昆都是晋国城邑。《左传•昭公二年(公元前540年)》:“夏四月,韩须如齐逆女。齐陈无宇送女,致少姜。少姜有宠于晋侯,晋侯谓之少齐。谓陈无宇非卿,执诸中都。”

战国时期以太原为中心交通线路的开辟与统一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在统一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伐取赵中都、西阳”。《正义》引《括地志》云:“中都故县在汾州平遥县西十二里,即西都也。西阳即中阳也,在汾州隰城县东十里。《地理志》云西都、中阳属西河郡。”此云“伐取赵中都西阳”,说明从晋南沿汾水可以直达晋阳。赵惠文王十一年(公元前288年),“秦取梗阳”。《集解》:杜预曰:“太原晋阳县南梗阳城也。”《索隐》:“《地理志》云太原榆次有梗阳乡。与杜预所据小别也。”秦国的军事力量已经深入到了晋阳一带,其线路的畅通当属必然。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司马梗北定太原”。秦庄襄王二年(公元前248年),“使蒙骜攻赵,定太原”。三年,“初置太原郡”。[8]至此,晋阳入秦国版图。随后又攻取了魏榆、狼孟等地。秦始皇即王位,“晋阳反,元年,将军蒙骜击定之”。秦王政八年,“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虽然嫪毐不居于封国,但太原与咸阳便利的交通是他得以收取赋税的重要保障。秦始皇十五年,“大兴兵,一军至邺,一军至太原,取狼孟”。狼孟在太原北。十九年,“秦王还,从太原、上郡归。”[9]说明秦始皇是沿着汾河河谷,然后渡过黄河回到咸阳的。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天下三十六郡,其中有太原郡。在琅邪台石刻中有“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说明秦朝的面积之大。汉代贾捐之曾说秦朝“地南不过闽越,北不过太原”。[10]说明太原一带是秦朝北部边境的军事重镇。

秦末农民战争中太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从常山可直达太原,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陈胜派武臣与张耳、陈余进攻河北,渡黄河以后,武臣自立为赵王,分三路攻城掠地,其中李良进攻常山,李良占领常山后,“赵王复使良略太原。至石邑,秦兵塞井陉,未能前”。[11]石邑在常山境内,应劭曰:“井陉山在南。”师古曰:“井陉之口,赵之西界山险道也。”这是从常山进入太原的必经之地。汉三年,韩信、张耳“东下井陉击赵”。控制了井陉,即可“以令于赵,胁燕定齐”,韩信就是这样做的。[12]广武君李左车对成安君陈余谈及井陉的形势时说:“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然而成安君不听,结果赵被韩信打败。[13]

综观战国时期以太原为中心的交通线路的开始稠密起来。从洛阳渡过黄河,经野王(今河南省沁阳市)达上党郡(今山西省长子县),经屯留、铜醍至祁再到魏榆,达太原郡。这是南线。《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载汗明对春申君说:“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马拉盐车上太行,说明沿太行山的南北道路已经开辟。向东经魏榆、马首可通燕国。这是东线。

二、两汉太原的交通线路

西汉太原的交通形势较之先秦有了很大的发展,开始建立起通往全国的道路系统,使太原周边地区完全纳入了中央政权的控制之下。汉三年,刘邦派遣将军韩信进攻魏,俘虏魏王豹,“遂定魏地,置三郡,曰河东、太原、上党”。太原正式纳入西汉政权的控制之下。汉六年十二月,“以太原郡三十一县为韩国,徙韩王信都晋阳”,以防备匈奴的入侵。而韩王信以“国被边,匈奴数入,晋阳去塞远”为由,“请治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引者注)”,刘邦答应其请求。但又不信任而去信指责他,“信得书,恐诛,因与匈奴约共攻汉,以马邑降胡,击太原”。次年冬,韩王信投降匈奴,“匈奴使左右贤王将万余骑与王黄等屯广武(今山西省代县——引者注)以南,至晋阳,与汉兵战,汉兵大破之,追至于离石,复破之。匈奴复聚兵楼烦(今山西省神池县——引者注)西北”。[14]《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上》云:“汉初定,徙韩王信于代,都马邑。匈奴大攻围马邑,韩信降匈奴。匈奴得信,因引兵南踰句注,攻太原,至晋阳下。”在这次战争中,匈奴假装失败,引诱汉兵到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白登之围”。《汉书》卷一《高帝纪下》云:“上从晋阳连战,乘胜逐北,至楼烦,会大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可知由太原西北行可通过马邑抵达大同。既是匈奴南侵的线路,也是汉军抵抗匈奴的线路。汉十一年,刘邦在邯郸诛灭陈豨时,其残部在北方各地起兵,“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至马邑,马邑不下,即攻残之”。[15]这些事实说明西汉初年从邯郸可以直接进入太原,从太原西北行可以攻入马邑。而匈奴进攻汉朝时,也是由此南下。

为了加强这一地区的安全,刘邦立其子刘恒为代王,都晋阳(《史记》卷十《孝文本纪》言“都中都”)。汉文帝前元二年,又立其子刘参为太原王。前元三年五月,“辛卯,帝自甘泉之高奴,因幸太原”。汉文帝从关中的甘泉到高奴(今陕西省延安市——引者注)渡过黄河至太原,在太原停了十余日。此时,济北王得知文帝准备攻打匈奴,于是起兵造反,“七月辛亥,帝自太原至长安”。说明长安与太原之间的交通线路是非常便利的。汉武帝巡幸全国时,也曾到达太原。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历独鹿、鸣泽,自代而还,幸河东”。在河东他曾“幸中都宫”。[16]

汉宣帝五凤年间,大司农中丞耿寿昌上奏:“故事,岁漕关东谷四百万斛以给京师,用卒六万人。宜籴三辅、弘农、河东、上党、太原郡谷足供京师,可以省关东漕卒过半。”[17]从此段史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学术信息,从包括太原郡在内的5个郡直接运粮到关中有着较之水路更为便利的陆路运输条件,交通道路的发达自不待言。

从《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所记述的相关内容,我们也可以看出太原周围地区便利的交通网络。太原郡的郡治晋阳,下辖21个县,依次是:晋阳、葰人、界休、榆次、中都、于离、兹氏、狼孟、邬、盂、平陶、汾阳、京陵、阳曲、大陵、原平、祁、上艾、虑虒、阳邑、广武等,除晋阳外,在20个县与晋阳之间必然建立起了交通往来的线路。在叙述赵地时说:“西有太原、定襄、云中、五原、上党。”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从邯郸到太原之间有便利的交通条件,通过太原可直达云中、五原等地。

两汉之际,更始二年(公元24年),更始帝派遣鲍永安定北方,冯衍劝说他“镇太原,抚上党,收百姓之欢心”。鲍永“乃以衍为立汉将军,领狼孟长,屯太原,与上党太守田邑等缮甲养士,捍卫并土”。而田邑后来投降刘秀,冯衍对他进行了指责,田邑在答复他的信中有“河东畔国,兵不入彘,上党见围,不窥大谷”之语。[18]李贤注云:“大谷自太原趣上党之道。不窥言不来救也。今并州大谷县西有大谷是也。”从太原到上党必经大谷。西汉末年,第五伦为乡啬夫,平徭赋,理怨结,得人欢心。“自以为久宦不达,遂将家属客河东,变名姓,自称王伯齐,载盐往来太原、上党,所过辄为粪除而去,陌上号为道士,亲友故人莫知其处”。[19]从河东到太原和上党等地交通的发展,为商贸运输提供了方便。

东汉初年,为了加强北部边境的防务,建武二年(公元26年)四月,光武帝以“兄子章为太原王”。建武九年正月,“徙雁门吏人于太原”。[20]因匈奴继续南侵,为了抵御匈奴,东汉政府在太原周围及沿边各镇建立了相互往来的立体交通体系以抵抗匈奴,形成了颇为便利的交通网络。建武七年,光武帝“诏(杜)茂引兵北屯田晋阳、广武,以备胡寇。九年,与雁门太守郭凉击卢芳将尹由于繁畤,芳将贾览率胡骑万余救之,茂战,军败,引入楼烦城(今山西省神池县——引者注)”。[21]建武十四年,马成率军屯常山、中山以守备北部边境。又代骠骑大将军杜茂“缮治障塞”,建立起“自西河至渭桥,河上至安邑,太原至井陉,中山至邺”的边防防护体系,形成“皆筑保壁,起烽燧,十里一候”的战略防务。[22]由此可知,太原已经成为北部边境重要的军事堡垒,其便利的交通是其充当此重要位置的关键。

虽然说交通形势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在太原地区地形险峻之处的交通环境仍然不容乐观,特别是对粮食运输带来了不利,因而有疏通河流发展水运的做法,永平年间,“理虖沱、石臼河,从都虑至羊肠仓,欲令通漕。太原吏人苦役,连年无成,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没溺死者不可胜算”。建初三年(公元76年),汉章帝授予邓训为谒者,“使监领其事”。邓训经过考察认为不可行,上言肃宗,“遂罢其役,更用驴辇,岁省费亿万计,全活徒士数千人”。[23]李贤注引《水经注》云:“汾阳故城,积粟所在,谓之羊肠仓(今山西省静乐县,汾水由此流向太原——引者注),在晋阳西北,石隥萦委,若羊肠焉,故以为名。今岚州界羊肠阪是也。”《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载,建初三年,“夏四月己巳,罢常山沲呼石臼河漕”。李贤注云:“石臼,河名也,在今定州唐县东北。时邓训上言此漕难成,遂罢之。”说明从水路通往太原的交通线路因为地形的限制而无法成功。

以太原为中心交通线路的便利,也为东汉都城洛阳的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汉灵帝时,因洛阳南宫被大火烧毁,为重修洛阳南宫,宦官张让等劝说灵帝“发太原、河东、狄道诸郡材木及文石,每州郡部送至京师”。[24]虽然因宦官的掣肘而使宫室难成,但从洛阳到太原较为便利的交通线为运输木材提供了方便则是显而易见的。黄巾农民起义时,“黄巾余贼郭太等起于西河白波谷,寇太原、河东。”[25]交通条件也有利于农民起义的发展。

注释:

[1] [9]《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2]《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

[3]《史记》卷一《五帝本纪》。

[4] [5]《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6]《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

[7]中国古代交通史编审委员会《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16页。

[8]《史记》卷五《秦本纪》。

[10]《汉书》卷六十四《贾捐之传》。

[11]《史记》卷八十九《张耳陈馀列传》。

[12]《汉书》卷四十五《蒯通传》。

[13]《汉书》卷三十四《韩信传》。

[14]《汉书》卷三十三《韩王信传》。

[15]《史记》卷八《高祖本纪》。

[16]《汉书》卷六《武帝纪》。

[17]《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

[18]《后汉书》卷二十八上《冯衍传》。

[19]《后汉书》卷四十一《第五伦传》

[20]《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

[21]《后汉书》卷二十二《杜茂传》。

[22]《后汉书》卷二十二《马成传》。

[23]《后汉书》卷十六《邓禹传附子训传》。

不知北山向阳篇5

关键词:轴线;秦岭;咸阳古城

咸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之一。《三秦记》记载道: “咸阳,秦所都,在九旧侥希 渭水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西周初为毕公高的丰邑。战国中期秦孝公“作为咸阳”,始为秦都。西汉改为渭城,并在咸阳塬建造五个陵邑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咸阳县治由杜邮馆西(即今任家咀)迁来渭水驿, 即今咸阳市中山街周边明清老城区。

我们翻看咸阳县志通过看图可以知道,古人在描绘城市的时候,将城市融合在自然环境中,将城市视为大自然山水环境的一个构成部分,能清楚地反应城市的形态,如城池形状、道路脉络等;城外重要建筑等;以及城市周围重要的山水环境,如秦岭、渭河等。而从县志的描述中,我们也能过滤出不少重要信息。如道光十六年《咸阳县志》述:“山南曰阳,水北亦谓之阳。县在九旧侥希渭河水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可知图中没有标示出来的九旧揭彩窍萄糁鼙咧匾的景观组成节点。而这些城市重要节点结合城市形态、山水格局、城市轴线、重要建筑、文化脉络等方面,不难看出,古人在对城市营建的主要手段就是轴线,而视觉轴线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对咸阳城与秦岭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调研知道咸阳城内文庙坐标为N34°20′7″,E108°43′12″;而秦岭中古代非常有名的一个峪口――紫阁峪最高峰的坐标为33°58′34″,E108°43′51″,从数据可以准确知道两者处于同一经度上,文庙非常准确的正对紫阁峪的最高峰,唐代诗人李白在《君子有所思行》中描写到:“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凭崖望咸阳,宫阙罗北极。万井惊画出,九衢如弦直。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可见咸阳城和秦岭山中紫阁峪之间紧密的风景关系;另外,咸阳城正北有嵯峨、北仲二山其坐标点分别为嵯峨山N34°43′36″,E108°48′10″,北仲山N34°42′40″,E108°36′40″,其两者基本处于同一纬度,距离咸阳城距离大致相同,而咸阳与紫阁峪最高峰轴线的延长线刚好穿过两山山谷,北仲山与嵯峨山到咸阳城文庙轴线夹角刚好为25°,正是大尺度远望比较舒适的角度范围。其中城市整体风景关系,可以通过咸阳城市风景结构图直观看出。

不知北山向阳篇6

初一讲授世界地理,对于刚踏入中学校门的孩子来说,课程理论性较强,教师的讲解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不容易理解,教师除了设计好自己的教学思路,运用音画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外,教师恰当的运用身体语言,创设一定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师生的互动,从而完成知识难点的理解和落实。

1. 立体的地形与平面的等高线地形图的转换,手当其冲

在初一世界地理第一章第三节地图中,剖面图是出现在活动中,通过等高线等铺垫知识,以示范教给学生作图,以达到从立体转换成平面,又从平面想到立体的转换过程,内容虽少但对于后续学习较多区域的地形,起着关键的作用。此时教师若模拟一个场景,手起用刀竖劈西瓜,得到的便是一个剖面,印象会深刻很多。

理解等高线地形图与山体不同部位的转换,是学习绘制一切地图的基础,实现山体向等高线地图的转换,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是一大难点,除了利用好课本的图示及讲清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概念外,用实物投影将教师事先在手背上画好的图,一伸一曲,一瞬的动作,便完成了由山体向平面的等高线图的转换,学生啧啧称奇。

引领学生活动:让学生伸出手握拳,手背向上扣在桌面上。用笔在手背上画等高线,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在指头缝之间想像一下,有水会怎样?水顺着山谷流下就会成河。小指和拇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山体地形。这样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2. 平面与立体的转换,实现思维的转变 学习地理,要让小小寰球转起来,脑中有地球仪,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学生对于东、西半球的划分易混,有时也会忘记一些重要经线的位置,如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180°经线,如何判断一些大洲所处的东西半球等。我带领学生这样做:双手半握,呈半球状,掌心相对扣合,两大拇指交界处代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小拇指边界代表相对的160°E,组成一个地球仪;打开后,左手半球面朝上,掌心朝下,代表西半球(左西右东),想想有哪条重要的经线(180° 经线)及经线范围,主要大洲的分布,同样右手半球面朝上,掌心朝下,则代表东半球,想一想有哪条重要的经线(0°经线)穿过,及经线的变化,主要大洲的分布,对照课本上的P图,孩子们既理解了东西半球的经线的变化,又掌握了大洲大洋东西半球的分布知识,还加强了空间观念的形成。 (拍照加图)

3. 让学生身体动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 有学者说:我听过的,忘记了;我见过的,记住了;我做过的,理解了。在教学中让学生利用身体模型,模拟情境,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活动中,兴趣盎然,既便于理解知识,又印象深刻,因此,课堂效果非常的好。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让学生模拟,地球既围绕太阳公转,同时又做自转运动的场景。在台上,一个同学代表太阳,一个同学代表地球,做运动前先要考虑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下面的同学注意力特集中,还要对表演的同学进行评价,表现热情高涨。这个知识点相对简单,但孩子们的热情已经调动起来,接下来处理地球公转时,对照课本图(如图)观察二分二至日,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不知北山向阳篇7

答案是肯定的!运用高一自然地理中“太阳的视运动”的相关知识,观察太阳在学校天穹中的视运动轨迹,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所谓“太阳的视运动”,即因地球的自转,使得位于地球上的人觉得太阳每天都是从东方升起,又在西方落下,从而留下的太阳绕地球运动的轨迹印象。事实上,每一天日出的方向都有变化,太阳并不是每天都从正东方升起,从正西方落下.这种感觉是错的.太阳的视运动轨迹因时因地而异。

那么,对好多学生犯怵的“太阳视运动”相关知识的教与学,引导学生一边实地观察、理解,一边总结、运用,效果会不会更好一些呢?

答案也是肯定的!

笔者所在的巴东二中是湖北省恩施州一所农村普通高中,深藏在武陵余脉的山间坝子里,四周的群山为学生学习自然地理搭建了绝佳的实地观察和体验平台。依惯例,高一新生八月底入学,开始接触自然地理。至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刚好学习太阳视运动。倘若能充分利用好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引导学生每天观察并记录日出、正午、日落仨时段太阳的方位,勾画出太阳视运动轨迹,到最后,学生定然能对除了极地之外的太阳视运动知识得出实地体验和理性认识。

第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太阳视运动轨迹。

以我们学校(30°37'4"N,110°19'48"E)为例,观察太阳视运动轨迹,可以得出以下现象:

1、学生入学(8月20号左右)至9月23日前,日出地点会从学校东偏北渐渐向正东方向移动,日落地点会从西偏北向正西方移动。正午(北京时间12:40,。巴东二中所在的110°19'48"E,正午的地方时应比北京时间晚40分钟左右),太阳会准时出现在学校正南方的天空中,只是太阳高度会逐渐降低。

2、9月23日(秋分日),太阳从正东方升起,十二个小时后再从正西方落下(3月21日同).

3、9月23日以后至次年的12月22日,学校的日出方位将偏离正东,逐渐向东南方向移动,日落方位是同样会逐渐向西南方向偏离。正午,太阳仍然位于正南方天空.

第二步:由感性认识深入到理性认识,探究并得出结论。

归纳一:学校的东西南北方位在哪里?

1、巴东二中的正南正北方位:每天地方时12:00,北京时间12:40所观察到的太阳所在位置即为学校正南方;此刻教学楼影子的朝向即为学校正北方。

2、巴东二中的正东正西方位:春秋分日(3月21日,9月23日),从学校观察到的日出方位即为正东方(理论上要考虑日出地平线至爬上山头需要时间,故定位实地方位时要略有偏移);日落方位即为正西方(实地方位同样要考虑日落山头跟日落地平线有时间差)。

3、非春秋二分日,能否根据地方时计算定位学校的正东正西?能,只要能计算出太阳运行至正东或正西天域位置的地方时,再观察那一刻太阳所处的方位,就能找到学校的正东正西方位。

下面,我以夏至日为例,画图并用几何方法计算一下夏至日(6月22日),巴东二中(30°37'4"N)太阳位于正西时的地方时。先画图,如下所示:图中,O为学校所在位置, E、F分别是学校的正北、正南方位。夏至日,太阳从学校东偏北位置升起,正午(地方时12点,北京时间12:40)移动至A位置,A即为太阳位于学校正南时的位置;临近日落时分,太阳移动到D处,D即为太阳位于学校正西的位置。

太阳从正南运行到正西(注意,此时太阳远未到达日落位置),即从A运行到D所用的时间,图中为∠ACD/(15°/小时);太阳位于D(即学校正西方向)的地方时为12:00向后∠ACD/(15°/小时)。∠ACD可以这么来算,∠ACD =arcos(BC/CD) =arcos(BC/AC).

(1)、计算AC。

通过分析图可以知道: AC=OC×tan∠AOC,而∠AOC=180°-(∠EON+∠AOF)

其中,∠EON大小为巴东二中当地纬度值,即30°,∠AOF为当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即∠AOF =90°-(30°-23.5°)=83.5°

∠AOC=90°-(∠EON+∠AOF)=180°-(30°+83.5°)=66.5°

AC=OC×tan∠AOC=OC×tan66.5°

(2)、求出BC。

通过分析图可以知道, BC= OC×tan∠BOC

∠BOC=90°-∠EON=90°-30°=60°

BC= OC×tan∠BOC= OC×tan60°

(3)、计算∠ACD

∠ACD =arcos(BC/CD)=arcos(BC/AC)=arcos(OC×tan60°/( OC×tan66.5°))=41.14°

太阳从正南运行到正西所用时间:∠ACD/(15°/小时)=41.14°/(15°/小时)=2小时44分34秒

结论:巴东二中夏至日太阳位于正西的地方时为12:00向后2小时44分34秒,即北京时间12:00+0:40+2:44’34”,亦即6月22日北京时间15点24分34秒,站在学校操场上看太阳,太阳所在位置即学校正西方。

归纳二:如何理解太阳的视运动轨迹?如果坚持长期观察,结合地球地理知识及一定的空间想象可以总结出:

1、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

2、在一年内,只有二分日全球太阳东升西落。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3、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最高时在正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太阳最高时在正北。

4、正午时,南北回归线内,太阳有直射、南射和北射

不知北山向阳篇8

关键词:龙门;佛教;文化;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285-3

1 北魏是龙门佛教文化园林的形成期

公元433年,北魏南征,再占洛阳。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太和17年,自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由于连年战争、政治动荡、杀戮无常、生命草菅。使统治者冷静思考社会、人生、自然。产生一种挥金如土、荒淫无度、逃避现实、傲啸山水的旷达人生观念。北魏统治者以“奢侈为荣,以夸富为能”,成为社会时尚。此为历代王朝所不及。于是宅第园林、佛寺山水园林开始发展,摩崖石窟造像亦随之而兴崇。形成了龙门石窟史的第一个开凿高潮阶段。龙门的兴盛,亦始于此时。

佛寺的兴建、石窟的雕凿与佛教紧密相关。佛教传入我国是在汉代。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修建我国第一个寺院白马寺。佛教的基本思想是众生平等、生死轮回。命由天定、因果报应。这给人们一个理想的心灵境界,也给善良的人民以精神的解脱和安慰。

佛徒崇拜的场地,一般都选在名山大川、山水环境高雅之地,并在周围及庙中遍植花草树木。这就使寺庙形成一个菩提扶疏、松柏垂檐、花草掠径的清幽环境。造成了自然、人文资源水融的寺庙园林景观。

北魏的寺庙、石窟园林景观,不仅为统治者所有,且有了广泛的社会共享功能出现。

《洛阳伽蓝记》描述北魏洛阳说:“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争修园宅,互相夸竞。崇门丰室,洞户连房,飞馆生风,重楼起雾,高台芳树,家家而筑,花树曲池,园园而有。莫不桃李夏绿,竹相冬青”。其豪华景象可想而知。

胡太后当政期间,大兴佛寺,最盛时“全国寺院三万余所,洛阳城内1367所”,“在伊阙山崖壁上开凿石窟,历时24年,前后役使民工达83万之多”。

北魏龙门的石窟造像,最早是随孝文帝迁都的一批王公贵族。公元498年在今古阳洞祈福禳灾,发愿造像。揭开了龙门石窟造像的序幕。

古阳洞是龙门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重要洞窟。洞内四壁及窟顶雕满大小佛龛及造像记。此洞进深1355cm。主佛坐于高坛上,面像略长而丰满,双手叠压于脚上。二菩萨手提净瓶,造型厚重,比例匀称,姿态优美。继古阳洞之后,北魏的皇室又在龙门展开了大规模的石窟造像。主要有莲花洞、火烧洞、魏字洞、石窟寺、路洞等。这是龙门石窟营造史的第一个高潮。

民国24年李健人《洛阳古今谈》第112页写道:“佛寺建筑工程之浩大者,则为伊阙石窟。窟有大长秋卿白整中尹刘腾凿造。凡为三所,自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六月毕功(计经24年),役180余万人。”“佛寺于每年四月间皆举盛会。各寺竟出其宝象,奏其技乐,争胜竞奇,万巷皆空。京师男女,尽至各寺崇福,欢乐如狂。”

从造像题记看,可以看出其耗巨资、忠心造像的动机。不外祈福生财,祝愿今生后世。如“愿愿从心,所向无难”,“区愿令眷属安稳,无病长受所愿”,“离苦福存”、“永与苦别”等。

北魏石窟造像题记,既是重要的历史资料,也是珍贵的书法艺术品,后人称“龙门二十品”。

龙门的自然山水美色和易于雕刻的石灰崖峭壁,引来了北魏皇家贵族的佛寺建筑及石窟造像,龙门石窟造像及佛寺建筑,又促进了龙门京畿山水佛寺园林的发展。从北魏始,龙门就成了佛教高僧、弟子朝拜进香,帝王游幸,文人学士吟咏的游览胜地。

龙门的自然景观和佛寺、佛塔、石窟造像交相辉映,形成了人们心灵上“神”的圣地,这种“神”的境地,正是普救众生,脱俗超凡的人间圣境。

北魏的园林有以下特点:

一是从单一粗犷的自然型苑囿发展到典型的山水园林;

二是从单纯的皇家园林、私宅园林发展到具有社会共享性质的寺庙、石窟园林;

三是产生了自然景观与人文石窟景观交相辉映的山水人文景观。这不能不算是龙门园林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它为隋唐及后世的园林发展奠定了基础。

2 隋唐时期是龙门佛教文化园林的辉煌期

605年炀帝东巡洛阳,登邙山,观伊阙,望山川大势,认为洛阳是个建都的理想之地。他在诏书中说:“洛邑自古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显然,诏书中概括了政治、军事、交通、经济各方面。由于地理形势非常优越,决定在此建都。下诏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匠作大臣宇文恺营建东京。

隋炀帝所建东京洛阳城,背靠邙山,面临洛河,南对伊阙的伊洛平原上,洛河象征河汉,伊阙象征天阙,这不是一般的山水之美,而是秦始皇选都址时所用的象天法地之理,正是皇居风光宝地。其选址的风水参数很大,吻合现代“向阳近水”、“依山面水”人居环境的基本模式。这里有伊水入洛、洛河入黄两个大水口,是山水流动的环境空间。、涧二水又穿流其间。用现代地理学看,隋东京洛阳,四面环山,地处盆地,称为“大锅地形”,有特殊适宜于人类安居的各种自然信息存在。隋之东京是隋唐至今,洛阳以洛河为轴建城的开端。

隋唐东都洛阳城,是我国古代著名都城。据1959年中科院考古所测知,其外郭城周长27516m(合27公里多)。其东北角在今唐寺门村,西北角在今苗家沟村,西南角在今古城村。《唐两京城坊考》说:“前直伊阙,后依邙山,东出水之东,西出涧水之西,洛水贯都,有河汉之焉”。其皇城的皇宫位于洛河北,都城的西北角,不同于西京长安,皇城在正中的布局。原因是其宫城的中央各殿堂和皇城的正门端门要正对伊阙。全城以此为南北中轴线。皇城北部为宫城,居城西北之高地,紧邻西部宫苑,既便于游赏,又利于驻军防守。宫城中的紫微城是唐王朝办理政事、宴饮起居的地方,也是唐王朝决策朝政的地方。象北京明清故宫一样,突出体现整个都城的风貌,看起来气势非常雄伟。洛水南是坊里区。区内引入伊水,屈曲环绕、绿柳婆娑,城内有近百家官宦私家园林。街道两旁,榆柳交荫,房屋整齐。白居易诗中说:“门前有流水,墙上多高树”、“弱柳缘堤种,虚亭压水天”。端门至伊阙的定鼎门大道,宽100步(约合147m),中间为御道,两旁樱桃、石榴各两行,人行树下。

这种规模宏大、井然有序、巍峨壮丽的“轴线建筑是世界历史上最为恢宏的建筑群”。隋迁都洛阳后称东都,唐武则天改称神都。隋唐洛阳之园林,亦堪称中国园林史的辉煌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

2.1宫廷园林的发展

神都苑:隋炀帝在营建东都时,即开始建筑西苑。唐初改为芳华苑,武则天时改称为神都苑。

其规模,“东抵宫城,西至孝水,北背邙阜,南距飞山(即龙门山)”。有谷、洛二水会于其间,范围广阔。隋西苑周

229里,唐神都苑比隋小,周126里。

苑内建有亭、台、池、榭,四处栽植名花奇木,又有四方贡献来的珍禽奇兽。隋时设置苑总监,唐分置东、南、西、北四监,管理亭、馆、园池之事。

今龙门风景名胜区在此苑范围内。唐太宗李世民贞观15年四月辛卯(637年)曾猎于伊阙。“龙门山西北为神都苑一隅,武则天曾到此游乐”。

苑内还建有离宫园林。《旧唐书》卷三十八说:“苑内亭观二十四所”。《唐六典》上说:“神都苑中有合壁、冷泉、高山、龙鳞、翠微、宿羽、明德、望春、青城、黄女、凌波十有一宫。芳树、金谷二亭,凝碧之池”。合壁宫民间传说在今宜阳的延秋镇。因其风光佳丽,武则天避暑迟迟不归,故称延秋至今。武则天还先后在万安山(今龙门东)筑万安宫,在龙门北(今花子寨村)筑上林苑。

望春宫: 《元・河南志》载:“在苑东南”。清・路朝霖《洛阳龙门志》云:“龙门香山寺上方,则天时名望春宫”

。此指龙门东山的唐香山寺,位在今原洛阳轴承厂疗养院一带。

2.2私邸园林的发展

唐代除了皇家宫廷园林鼎盛外,私家园林亦盛况空前。宋・李格非在《洛阳名园记》后记中说:“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唐长安、洛阳两京亦重。但由于洛阳的居中地理位置,加上江淮财源,必经洛阳而难于水运长安的经济命脉原因,武则天则改东都为神都,直接定都洛阳。西都长安退隐之权贵人等亦多在洛阳购房建园。唐・韦应物《登高望洛城作》云:“高台造云端,遐瞰周四垠。左都空鼎地,势据万国尊。河岳出云雨,土圭酌乾坤。舟逐南越贡,城背北邙原。帝宅夹清洛,丹霞捧朝暾。葱茏瑶台榭,叫条双阙门……”充分说明,洛阳宏伟的形势为万国所尊崇。云雨从华山、黄河而来,用圭定天中,南越贡赋,直接运来,清澈的洛水从帝城中流过,红霞捧着朝阳,宫殿楼台隐在苍翠的树林中,双阙门看去是多么的深远。从李德裕平泉别墅可以得知当时的造园盛景:

《旧唐书。李德裕传》云:“东都伊阙南置平泉别墅,清流翠筱,树石奇幽”。宋・张洎《贾氏谈录》中说:“平泉庄周围十里,台榭百余所”。

其景观:《剧谈录》云:“李德裕东都平泉庄,去洛城三址里,卉木台榭,若造仙府。有虚槛对引,泉水萦回。疏凿象巫峡、洞庭、十二峰、九派,迄于海门、江山景物之状。”

其布局:是依照山谷走向进行。平泉沟在伊阙南口注入伊水,其别墅处是平泉沟的拐弯处,即由南北向转为东西向。李德裕在《山居遇雪喜道者相访》所云:“幽居近谷西,乔木与山齐。野竹连池合,岩松映雪低”。正说明了这一布局。

平泉的奇石珍木:因为李德裕的爱好,平泉山庄增添了很多的奇石珍木。奇石有太湖石、庐山石、桂水石、赤城石等。其中最为知名者是醒酒石。《剧谈录》云:平泉庄“有平石,以手磨之,皆隐隐见云霞、龙凤、草树之形。”此石亦称“醒酒石”。

珍木,李德裕写有《平泉山居草木记》。记有从南方移来栽植于平泉庄的花木。该草木记记有花木67种之多,如果加上当地花木,当有150种之多,可谓唐代洛阳的“植物大观园”。

纵观隋唐龙门佛教园林形势,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在造园风格上突出了轴线布局,功能分布比较合理,这一设计布局理念对中国园林艺术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意义;二是充分应用佛教寺庙塔林等佛教元素,充分利用龙门地区的山水形胜进行借景造势,使山水、文化相得益彰,突出了山水生态的设计理念;三是佛教文化元素主题非常突出,造园围绕佛教文化、佛教主题进行布置,使园林因佛教文化而别具一格:四是佛教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非常紧密。在龙门地区造园之人大多为达官显贵和文化名人,他们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在造园的设计与布置上也非常重视文化的传承,如在植物配置上突出松、梅、竹、兰、菊、莲等表现人物性格的植物,寓意“松竹气节,梅兰精神,莲花境界,永世平安”。这种园林设计理念到目前都还普遍使用。

3 北宋时期是龙门佛教文化园林的成熟期

在这段时间里,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文化发展的日益成熟,佛教传播的日益深远和久入人心,使龙门佛教文化园林在设计的理念和风格上也趋向了多元化、精致化和融合化。

活水穿流城市间,城市在花木松竹山水中,以山水生态作为园林的设计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龙门的山水园林、山水诗词文化、山水佛教园林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邵伯温在《邵氏闻见录》中记载:“洛城之南东午桥,距长夏门五里,蔡君谟为记。盖自唐以来,为游观之地。裴晋公午桥庄,今为文定张公别墅。白乐天白莲庄,今为少师任公别墅,池台故基犹在。二庄虽隔城,高槐古柳,高下相连接。午桥西南二十里,分洛堰,司洛水。正南十八里龙门堰,引伊水,以大石为杠,互受二水。洛水一支自厚载门入城,又一支东南入城,皆北行,分诸园,复合一渠。”“洛中公卿庶士园宅,多有水竹花木之胜。”

这一古籍记载非常详细,说明唐宋期间利用伊洛水利,引水入城、入园,周流坊里。从而使西京的山水园林非常美丽,花木也因丰富的水源而生长茂盛。

宋代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为园林艺术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宋理学家程颢、程颐,世称“二程”,是宋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支柱。大江南北,关东关西来到伊水之滨(今嵩县程村),拜访者络绎不绝,“程门立雪”的典故,即可证明。北宋理学家邵雍,30岁至洛。居今安乐窝,号称“安乐先生”。夏不摇扇,冬不生炉,夜不就枕,潜心研究“河图”“洛书”,“八卦象图”,构思出宇庙的基本图式。精通“易学”,创造象数体系,推测过去和未来。

园林艺术也在蓬勃发展。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认真考察了洛阳牡丹生长的地理环境,品种名称,写有《洛阳牡丹记》留世,是今日研究洛阳牡丹的宝贵史料;李格非,进士。居洛期间,遍访洛阳所有园林,写出《洛阳名园记》留世。详述了洛阳名园的兴衰和北宋洛阳园林的盛况。王祯的《农书》、刘棠的《菊谱》等都分别以专著闻世。记载了各种园林植物的历史沿革、品种、习性、栽培技术等,为西京私家园林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宋代园林,已开始向大众开放转化,社会功能突出。唐东都洛阳的园林大多为皇家所占有,主要为官宦所欣赏,而宋代在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形成大众赏花的习俗。宋・司马光《雨中闻姚黄开呈子俊尧夫》说:“万事全忘自不知,一心留在暮春初。”形容赏花到了痴迷的程度。这种赏花爱花的思想境界,自然促进了世俗的形成和园林的发展。有的望门贵族私园在赏花季节对游人开放,并设茶水招待。《元城先生语录》记刘世安说:“独乐园在洛中诸园,最为简素,人心公故,春时必游。”

北宋龙门佛教园林是诗词文化与佛教山水充分融合的结合体。

宋真宗《龙门铭》诗中窥见。

“高阙巍峨,群山迤逦。

乃固王城,是通伊水。

形胜居多,英灵萃止。

螺髻偏摹,雁塔高峙。

奠玉河滨,回舆山趾。

驻跸称奇,贞珉斯纪。”

可以想见宋时龙门伊阙巍峨,群山迤逦。伊水直通洛阳,灵秀之气在这里会聚,佛寺高塔,美好风光,引得皇帝在这里游幸、住宿、刻碑以纪之。

宋・苏轼《无题》诗:

“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

滩声千鼓鼙,石壁万龛窦。

何人植翠柏?幽径出尘囿。

金银佛寺古,夜籁笙竽奏。

僧稀梵呗少,石险松竹瘦。

惟当效乐天,早晚弃冠绶。”

从这些诗歌里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龙门山水园林和佛教名胜的寄情和留峦。

北宋的龙门佛教园林既是隋唐佛教园林的继承,又是一种造园风格的创新。

宋代都汴,使西京洛阳成为官宦大臣、文人学士云集,安闲退隐之地。促进了西京洛阳私第园林的鼎盛发展。宋代私第园林的特点,不是追求过大,而是求其小型雅致,花木山水融和、亲近自然。功能上适应自己的需求,能休闲、陶情逸神即可。如司马光独乐园,苏轼记其园为:“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中有五亩田,花竹秀而野。”已掌握了空间的立体多层次运用。

宋代园林的另一个进步是社会功能的演变。私第园林在平时处于私家管理,少数人欣赏状态。到花开时节则也对庶民大众开放,约而成俗。如司马光、富弼在洛阳仿效白居易的“九老会”组成“耆英会”,欧阳修组织“洛中七友”,花开时节游赏于各名家园林。又如“天王院花园子”(今洛南水磨村西北),有牡丹数十万本,到开花时,管弦其中。城中士女,绝烟火游之。欧阳修也说:“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邀游……笙歌之声相闻。

总之,北宋西京园林,以官僚、文人、私第园林为主,强调了景物和人心的契合相融,讲究雅致、精细、诗情画意。造园艺术运用了借景、障景、山水花木和谐、多层次立体利用空间等手法。园林功能上从私家观赏、利用,逐步向社会化过渡。虽说北宋西京洛阳不是国都,但私家园林的发展不论从数量、质量上却达到了有史以来的一个鼎盛时期,应居全国之冠。这种私家园林的规格形制是我国南方园林特别是苏杭园林的前身。

4 结束语

龙门佛教文化园林是数千年形成一朵园林奇葩,以佛教文化为主题,以秀山丽水为主韵,以皇家园林为依托,以精巧别致为延伸,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布局,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园林风景财富。

参考文献

[1]陈桥驿.中国六大古都

[2]穆欣,沈起炜.隋唐史话

不知北山向阳篇9

[关键词] 洛阳 城市可识别性 城市形象 城市导引

一、概述

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加快,城镇建设大力发展的同时,与城市建设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摆在人们面前,如何保持城市中心区的传统特色,建设易于识别的特色城市,保持城市发展脉络的连续性,是当前城市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迫切问题。城市可识别性依托城市自然山水与特有人文背景,在城市建设时,有意标示出对市民具有关键作用的意向符号,并以城市为依托系统规划、强调,可以提高城市视觉识别系统,强化城市形象,突显城市特色,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本文立足于洛阳市,对洛阳市北城中心区的道路、区域、节点、标志等构成要素进行可识别性分析,在环境、心理、视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城市视觉识别方案的组织化、系统化,强化人们对洛阳市的综合印象。借此重塑洛阳古城形象,展示“千年,牡丹花城”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城市风貌,带动洛阳城市经济与旅游业的进一步繁荣。

二、洛阳北城区概述

洛阳是中国历史名城,地处中原,位于河南省西部、陇海和焦枝铁路的交汇点。城市北靠邙山,洛河由东向西穿过南北两个城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市行政区域包括四个城区、一个郊区、一个吉利工业区和三个市辖县。“洛阳的城市性质:部级历史文化名城,省域副中心城市,著名旅游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城市规模:近期2005城市人口12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16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92.8平方米。①现有洛阳市区以洛河为轴线,分为洛北与洛南两大城区,本文重点研究洛阳北中心城区的城市识别体系。洛阳北城区,位于洛阳市北部,北至邙山,南至洛河北岸,西至洛环城高速公路,东至二广高速。整个洛北城区东西长,南北短,长约15公里的带状城市形态在20世纪80年代已初具规模。洛河成为洛阳南北城区明确方位的重要自然标志物。

沿洛河由东至西,将洛阳北城区分为河区、老城区、西工区、涧西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几部分。西工组团维持市管理中心职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涧西组团继续保持工业职能,配套完善生活区和商业服务设施;老城组团,是体现古城风貌的重点地区,保留有大量洛阳传统文化与民俗。

三、以自然山水为依托,合理划分城市空间

由于洛阳特有的地理环境,四周群山环抱,伊、洛、、涧四水纵横穿流,自古就有“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美誉。在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城市中,各种构成城市形象的环境要素共同发挥作用,使城市设计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洛阳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使人很容易从空间上对城市形成印象。洛阳市区以洛河为轴线,城市呈现出特有的带状城市形态。主要城区依靠城中的河流与人工广场进行划分。东西各有两处广场作为城市重要节点―东部东花坛、西部牡丹广场。东花坛是进入洛阳市的东入口,这里有一个公交车停车场,启明北路由此直达二广高速,此地以一圆形花坛为标志物,但这种形状的花坛比较常见,辨别力不是很强,易产生误导。

由东进入洛阳北城区经过河,河上有座大石桥,见证着洛阳的历史,也成为联系老城东大街的明显标志物。过河向西,沿中州东路西行,很远就可以看到一个人工雕塑标志物―九龙鼎,这里就是西关,也是老城区的一处重要公交车枢纽点、南来北往的公交车在此交汇。从西关向西,由定鼎路至涧河桥此区域是西工区。西工区的中部有一处广场―东周王城广场,此处原来是洛阳市政府所在地,是原来洛阳市的行政中心,随着市政府的南迁与天子驾六遗址的发现,此处被规划为洛阳市天子驾六博物馆。现建有两座标志性雕塑―“天子驾六”、“周公营洛”雕塑。此处及附近的地区现在仍然是洛北城区重要的商业文化地带。

而西工区与涧西区是以涧河来划分的,以涧河桥为标志,沿延安路西行就可以到达牡丹广场。以牡丹广场为节点城市又向西北发展,使洛阳北城区呈现出字母“Y”形。字母“Y”的下半部分是高新技术开发区与周山森林公园。北城区与南城区以洛河为界,用洛阳桥、牡丹桥、王城大桥、西苑桥、瀛洲桥几座大桥相连接。洛北城区北面邙山、南临洛水,依洛水由东向西呈带状发展,形成洛阳特有城市形态。

四、以风景名胜、历史古迹为亮点,用合理道路系统将亮点相连贯

洛阳是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问鼎中原”的宏博气势,在海内外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许多史书上记载的建筑物由于战争与时间的原因留存的不多,但仍有一些古建筑伫立在现代化的城区里,使住在此地的现代都市人寻找到文化的归属感。洛阳最深入人心的景点是“老三篇”即龙门、白马寺、关林,此外洛阳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建筑遗址非常多,如隋唐洛阳城宫城区遗址,隋唐城遗址公园、反映我国传统历史城市建设和地方民俗文化的城隍庙、府文庙和鼓楼遗址;旧城标志性建筑文锋塔;作为清代区域商业和经济中心象征及繁荣的潞泽会馆与山陕会馆;近代革命教育基地和文物建筑洛八办;史宅、魏宅、胡宅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民居;反映儒文化、周文化渊源的孔子入周问礼碑;反映隋唐东都洛阳城内储粮可达全国仓粮一半的大型国家粮仓的含嘉仓历史真迹。所有这一切,都是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又因都是有形建筑景观的实体再现,则更能增加“穿越历史时空”的真实、切身的感触。

作为城市东西主干道的中州路作为城市的中轴线,贯穿整个城市中心区,东起启明南路,向西经过延安路再向西北延伸,终点至市长途客运西站。另外还有九都路、凯旋路、唐宫路等几条道路将城市字母“Y”的右上支贯穿起来,左上支则被相互平行的建设路、中州西路、景华路、西苑路、联盟路等几条道路进行贯通。贯穿城市南北的主干道有王城大道、解放路、金谷园路、定鼎路等。由于洛阳北城区“东西长、南北短”,“沿洛河轴线对称发展”的格局,重要城市节点都分布在贯穿城市中心区的主干道上,以及连接南北城区的道路与桥梁交汇处。比如金谷园路与道南西路的交汇处-洛阳站;中州路两侧的青年宫广场、西关、东周王城广场;定鼎路与洛阳桥的交汇处-新世纪文化广场等等。整座城市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城市广场与道路构成,在这些道路上行驶就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与充满活力的现代生活场景。

对于来洛旅游的外地人从火车站搭乘公交车很容易就可以到达以上景点。由火车站出发经定鼎路向南,过洛阳桥经龙门大道就可以到达关林、龙门。游览完这两个景点后,游客还可以乘坐旅游公交车58路直达白马寺完成对这三个景点的游览。如果游客时间允许还可乘坐市区其它公交车到市内其它景点游览,现有的公交系统基本能够将各个景点连贯起来,方便了市民及游客的游览。

五、突出旅游城市定位,考虑游客的需求、感知合理设置人工引导牌,宣传城市形象

位于洛阳东北部的河回族区与老城区是洛阳北城区最有特色的两个城区。从这里可识别性更加突出,体现着城市的肌理、脉络,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是洛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河回族区是洛阳市回族聚居区,也是洛阳市清真寺最多的地方,沿城区内的道路两侧可看到很多有伊斯兰风格的建筑,此外还有北方风味的各种清真饭店与清真小吃。老城区是旧洛阳城的主城区,最具特色的是老城文化一条街,在这里保留有大量明清民居,此外洛阳一些传统手工艺也在这里得到展示与传承。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知识信息的理解接受力是不同的,而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特有的人文背景,一些特有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形、色彩也可以在人们心目中达成共识,从而可以形成城市象征物,比如洛阳的牡丹、龙门卢舍那大佛、等等。因此,人工引导牌的图形设计在满足了信息传递的易识别性和易理解性两个前提之后,还可以考虑与周围环境结合,突出地方特色。在2008年第26届牡丹花会期间,洛阳市各大主干道旁,依托路灯树起了一幅幅以牡丹为题材的导向旗帜,很好地宣传了洛阳牡丹,同时也为城市增色不少。在通往各大景点的大道上,在交通导向牌的背面放置了各旅游景点的精美摄影图片,使外地游客了解到洛阳不仅牡丹漂亮、城市漂亮,自然的山水更是美不胜收。

2009年洛阳将迎来中国2009年世界邮展,届时海内外的游客将齐聚洛阳,洛阳的城市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北京与上海分别借助08奥运会、09年世博会将城市建设上升到一个新台阶,洛阳也应以世界邮展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一座现代、方便、美丽的城市展现在海内外游客的面前。

参考文献:

[1]洛阳市规划局.2008洛阳城乡规划成果展会刊. 2008.4 P5

[2]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不知北山向阳篇10

历史悠久 资源丰富

南阳在西汉时期是全国六大都会之一,形成了“商遍天下,富冠海内”的繁华景象:在东汉时期是京都洛阳的陪都,汉光武帝刘秀曾起兵于此,成就大业。因此,南阳素有“南都”、“帝乡”之美誉。南阳名人辈出,历史上曾孕育出了名相百里奚、商圣范蠡、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智圣诸葛亮等古代名人,近现代又涌现出了哲学家冯友兰、军事家彭雪枫、作家二月河、发明家王永民等杰出人物。境内现有武侯祠、汉画馆、内乡县衙、社旗山陕会馆、荆紫关一条街、南阳府衙、花洲书院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07处、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31项,人文积淀十分厚重。

南阳山川秀丽,风光优美。南阳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是长江、黄河、淮河的自然分水岭,四季分明,生态优良,山水景观兼容南北特色,是世界最适宜人居地方之一。号称“中华大地的脊梁”的伏牛山雄伟壮观,姿态万千,美景醉人,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其中的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宝天曼林海莽莽,郁郁葱葱,生物呈多样性分布,一派原始森林风光:被誉为二十世纪世界重大科学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群规模大、种类全,且保存完整,对研究远古生命科学具有重要价值。千里淮河发源地、中国革命根据地之一桐柏山钟灵毓秀,蕴藏着开天等许多美丽的传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丹江水库烟波浩淼,一碧万顷,将为京津人民源源不断地送去优质的饮用水。母亲河白河穿越南阳中心城区,形成了部级城市湿地公园和万亩碧水扬波的壮观景象,它与我国四大名玉之一独玉原产地、横卧城区北部的独山相呼应,构成一幅“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山水画图,成为南阳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立足资源 打造特色

南阳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旅游工作,立足丰富的旅游资源,坚持不懈地把旅游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使旅游业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市已建成景区70多处,其中,国家4A级景区11家、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3A级景区14家、2A级景区7家,培育出恐龙遗迹园、武侯祠、内乡县衙、老界岭、鹳河漂流、宝天曼峡谷漂流、莲花温泉水城等一批特色知名品牌:拥有星级宾馆56家:发展旅行社124家,其中,星级旅行社13家:发展农家宾馆1000多家,涌现出西峡化山村、东坪村和南召大石窑村等旅游特色村30多个,造就了10万多人的旅游从业大军,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旅游产业体系。在推进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积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紧密结合南阳实际,探索和创造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企业主体”的旅游开发模式,被业内誉为“西峡经验”,在全省进行了推广。与此同时,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等金字招牌,使南阳旅游融入了全国乃至世界旅游的大格局。2011年接待人数2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0亿元,旅游业已成为带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扩大开放的重要平台和惠民富民的重要途径。

优化调整 科学发展

近年来。南阳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了南阳旅游宣传广告,并到北京,西安,武汉、上海,杭州等20多个城市进行了南阳旅游推介,邀请T2000多家外地市旅行社来宛踩线,举办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城市旅游合作联谊会。旅游形象大使选拔:等活动,不断提升了南阳旅游的对外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旅游客源市场半径稳定在500公里以内,正在向更远距离,更大范围辐射。2011年,全市共接待游客2301.4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65%,客源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开放型特征,

2011年,南阳市共实现旅游总收入121.5亿元,占全市GDP的5.4%。旅游业发展有效拉动了餐饮、住宿,商贸、通讯。交通运输,文化娱乐,特色种植养殖业。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带动了15万多人从事旅游服务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成功摘取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等金字招牌,提升了南阳的区域竞争软实力。旅游业已;成为带动南阳发展的重要力量。展示南阳形象的重要窗口、扩大开放的重要平台和富民惠民的重要途径。

为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趋势,引领南阳旅游业科学发展,南阳市聘请专家对原来的《南阳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提出了要把南阳打造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鄂豫陕省际重要的游客集散地和伏牛山区域重要的休闲度假胜地的发展定位,设计了“一心”(汉韵古城旅游中心)。“两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观光带和沪陕高速公路沿线旅游发展带)。“四区”(南阳古色文化旅游区。伏牛山绿色度假旅游区。桐柏山红色淮源旅游区,丹江蓝色渠首旅游区)的总体空间布局。

今后,南阳市将围绕新的发展定位和总体布局,站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高度,围绕建设开放富裕魅力和谐新南阳。强化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区内发展与区外合作、旅游与三产,开发与保护“四个结合”,推进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度假型。旅游市场由周边型向开放型。旅游企业由零散型向集团型。旅游服务由大众型向特色型,旅游业态由单一型向融合型“五个转变”,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量达到40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40亿元以上,占全市GDP的比例达到10%左右,努力把南阳打造成为河南省旅游经济强市,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南阳一项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知名景区 魅力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