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讨的女孩十篇

时间:2023-04-01 22:15:42

乞讨的女孩篇1

那是细雨绵绵的一天。因为跟母亲约定好放学之后陪她去商场,所以她特意来学校接我放学。

我们总要经过那么一座有点残旧的天桥。那上面常有一对母女在乞讨,每一天也是如此。

那对母女看起来不是本地人。母亲满脸是忧愁,向每一个路过的人伸出她乞讨的碗,而小女孩,大概6、7岁左右,似乎还不知道自己的处境,乖巧地靠在母亲的肩上。

出于怜悯,我每次路过,都会往她们碗里放几块钱,虽然不多,但起码也会有帮助吧。我投了钱,正要牵着母亲的手继续走时,一个父亲牵着自己女儿的手从我们身边擦过,他的女儿大概比乞讨那女孩小点吧。她那时正要拆开一根棒棒糖,却意外地看见那个乞讨的女孩。她没有继续拆开包装,奇怪地盯了一下那个乞讨的小女孩,松开了她父亲的手,把那根棒棒糖递给了乞讨的女孩。乞讨的女孩显然有些不知所措,仍坐在那。小女孩看她没接,直接把棒棒糖放到她们的碗里,便又牵着父亲的手走了。在父女离开时,乞讨的母亲向他们大声地道谢,并用那布满茧的手剥开棒棒糖给女儿吃。

我和母亲撑着伞,站在一旁,不知不觉地眼角就湿润了。去商场的一路上,我脑海里一直回忆着刚才所发生的一幕幕,那是小女孩自己的意愿吧?小女孩没多说话,但那也是沉默的关爱不是吗?

天仍下着雨。乞讨的母女没有伞,也没有多穿衣服。但那棒棒糖仿佛是刚放入温水的热水袋,让温暖贯穿着两母女的内心。

乞讨的女孩篇2

看到这文章我悲剧了,连个乞丐都当不了……

有一天,我拎着刚买的levi’s从茂业出来,站在门口等一个朋友。一个职业乞丐发现了我,非常专业的、径直的走到我面前。这一停,于是就有了后面这个让我深感震撼的故事,就象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调查案例课。为了忠实于这个乞丐的原意,我凭记忆尽量重复他原来的话。

“先生……行行好,给点吧。”我一时无聊便在口袋里找出一个硬币扔给他并同他攀谈起来。

乞丐很健谈。“……我只在华强北一带乞讨,你知道吗?我一扫眼就见到你。在茂业买levi’s,一定舍得花钱……”

“哦?你懂的蛮多嘛!”我很惊讶。

“做乞丐,也要用科学的方法。”他说。

我一愣,饶有兴趣地问“什么科学的方法?”

“你看看我和其他乞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先?”我仔细打量他,头发很乱、衣服很破、手很瘦,但都不脏。

他打断我的思考,说:“人们对乞丐都很反感,但我相信你并没有反感我,这点我看的出来。这就是我与其他乞丐的不同之处。”

我点头默认,确实不反感,要不我怎么同一个乞丐攀谈起来。

“我懂得swot分析(分折学的一种方法),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对于我的竞争对手,我的优势是我不令人反感。机会和威胁都是外在因素,无非是深圳人口多和深圳将要市容整改等。”

“我做过精确的计算。这里每天人流上万,穷人多,有钱人更多。理论上讲,我若是每天向每人讨1块钱,那我每月就能挣30万。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给,而且每天也讨不了这么多人。所以,我得分析,哪些是目标客户,哪些是潜在客户。”他润润嗓子继续说,“在华强北区域,我的目标客户是总人流量的3成,成功几率70%。潜在客户占2成,成功几率50%;剩下5成,我选择放弃,因为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在他们身上碰运气。”

“那你是怎样定义你的客户呢?”我追问。

“首先,目标客户。就像你这样的年轻先生,有经济基础,出手大方。另外还有那些情侣也属于我的目标客户,他们为了在异性面前不丢面子也会大方施舍。其次,我把独自一人的漂亮女孩看作潜在客户,因为她们害怕纠缠,所以多数会花钱免灾。这两类群体,年龄都控制在20~30岁。年龄太小,没什么经济基础;年龄太大,可能已结婚,财政大权掌握在老婆手中。这类人,根本没戏,恨不得反过来找我要钱。”

“那你每天能讨多少钱。”我继续问。

“周一到周五,生意差点,两百块左右吧。周末,甚至可以讨到四、五百。”

“这么多?”

见我有些怀疑,他给我算了一笔帐。“和你们一样,我也是每天工作8小时,上午11点到晚上7点,周末正常上班。我每乞讨1次的时间大概为5秒钟,扣除来回走动和搜索目标的时间,大概1分钟乞讨1次得1块钱,8个小时就是480块,再乘以成功几率60%[(70%+50%)÷2],得到将近300块。”

“千万不能黏着客户满街跑。如果乞讨不成,我决不死缠滥打。因为他若肯给钱的话早就给了,所以就算腆着脸纠缠,成功的机会还是很小。不能将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无施舍欲望的客户身上,不如转而寻找下一个目标。”

强!这个乞丐听上去真不可貌相,倒像是一位资深的市场营销总监。

“你接着说。”我更感兴趣了,看来今天能学到新的东西了。

“有人说做乞丐是靠运气吃饭,我不以然。给你举个例子,女人世界门口,一个帅气的男生,一个漂亮的女孩,你选哪一个乞讨?”

我想了想,说不知道。

“你应该去男的那儿。身边就是美女,他不好意思不给。但你要去了女的那边,她大可假装害怕你远远地躲开。”

“再给你举个例子。那天cocopark门口,一个年轻女孩,拿着一个购物袋,刚买完东西;还有一对青年男女,吃着冰淇淋;第三个是衣着考究的年轻男子,拿着笔记本包。我看一个人只要3秒钟,我毫不犹豫地走到女孩面前乞讨。女孩在袋子里掏出两个硬币扔给我,并奇怪我为什么只找她乞讨。我回答说,那对情侣,在吃东西,不方便掏钱;那个男的是高级白领,身上可能没有零钱;你刚从超市买东西出来,身上肯定有零钱。”

有道理!我越听越有意思。

“所以我说,知识决定一切!”我听十几个总裁讲过这句话,第一次听乞丐也这么说。

“要用科学的方法来乞讨。天天躺在天桥上,怎么能讨到钱?走天桥的都是行色匆匆的路人,谁没事走天桥玩,爬上爬下的多累。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学习知识可以把一个人变得很聪明,聪明的人不断学习知识就可以变成人才。21世纪最需要的是什么?就是人才。”

“有一次,一人给我50块钱,让我替他在楼下喊‘安红,我想你’,喊100声。我一合计,喊一声得花5秒钟,跟我乞讨一次花费的时间相当,所得的酬劳才5毛钱,于是我拒绝了他。”

“在深圳,一般一个乞丐每月能讨个千儿八百。运气好时的大概两千多点。全深圳十万个乞丐,大概只有十个乞丐,每月能讨到一万以上。我就是这万里挑一中的一个。而且很稳定,基本不会有很大的波动。”

太强了!我越发佩服这个乞丐了。

“我常说我是一个快乐的乞丐。其他乞丐说是因为我讨的钱多,所以快乐。我对他们说,你们正好错了。正是因为我有快乐、积极的心态,所以讨的钱多。”说的多好啊!

“乞讨就是我的工作,要懂得体味工作带来的乐趣。雨天人流稀少的时候,其他乞丐都在抱怨或者睡觉。千万不要这样,用心感受一下这坐城市的美。晚上下班后带着老婆孩子逛街玩耍看夜景,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也不枉此生了。若是碰到同行,有时也会扔个硬币,看着他们高兴的道谢走开,就仿佛看见自己的身影。”

“你还有老婆孩子?”我不禁大声赞叹,引来路人侧目。

乞讨的女孩篇3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发起人

Q=《北京青年》周刊Y=于建嵘

于建嵘是个奇人。

记者见到他时,他病愈不久,手背上还隐约可见输液后的针痕。可是这一天,他一点儿没闲着,上午在清华讲课,下午在国家行政学院讲课。

下午5点半,是他刚下课的时间,我们在校园里碰面了,黑框大眼镜,被汗水浸湿耷拉在额前的头发都是“那么的于建嵘”,关于前面引号里的内容,还有以下特别注释:他讲,讲上访,讲拆迁,讲如何善待农民兄弟、弱势群体,反正讲的都是地方官员不乐意听的。但是,官员们听得津津有味,有鼓掌的,有掉眼泪的;普通民众倒霉的事,他似乎总能第一个知道,然后迅速做出反应,在微博上@于建嵘,也成了很多人的“救命稻草”;他不怎么帅,却被媒体评为“时尚先生”;他仿佛是这个时代的新类型人物,是学者,更像社会活动家,敢言,让他拥有大批追随者,“通天”神力,让他可以游走在各个阶层之间。

只是,没有之前设想的严肃,一见面,他说“丫头,我请你吃饭”,于是,我们在饭桌上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我经历过社会的最底层生活,所以我不怕失去

Q: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性格与他的童年有关,而据说您幼年时期,还有一段“黑人”经历,这对您以后的生活和关注有什么影响?

Y:没错,童年对一生的影响非常大,包括对问题的看法以及评价。我父亲曾参加了共产党的游击队,解放后在衡阳当小领导,“”时被打成走资派。母亲带着我们下放,但农村也不接收我们,成了在城里没有户口,在农村也没有户口的“黑人”。黑人是“非法”的人,没有钱、没有粮票,冬天我们甚至连棉被都没有,到处流浪。上学时也受到了歧视,所以我基本没有读过小学,现在还不会拼音。但是,童年的经历,让我对很多问题看得很开,我经历了社会最底层的生活, 所以,我不怕失去,也容易满足。

Q:有一部网上流传的小说《父亲是个流氓》也涉及了这段经历吧?文中“父亲”的三个老婆性格迥异,一个是隐忍生活的人,一个是革命理想主义者,最后一个非常现实。

Y:这部小说是为写我对一个历史时期的理解。我写的是一个流氓无产阶级为了生存而奋斗,他从一无所有走向革命,获得革命果实后,产生了革命理想的崇高感,但到了“”后,一切都打碎了。这在我父亲身上表现得特别清楚,他是个老干部,“”打碎了他的理想,让他回归到现实主义。

Q:“”后,您的父亲得到了,您之

后也考上了大学,作为80年代初毕业的那批大学生,应该是整个社会的香饽饽,但您再次走了“非一般的路”,在报社写过社论,又下海当了律师,网上都说,您在90年代初当律师那会儿就赚了两百多万,还开着进口车,相当成功,又是怎样的想法让您放弃这些,再走回学校呢?

Y:1991年做的律师,在海南,的确是赚了些钱,我想,那时候潘石屹都没有我有钱。但是内心还是有着对过去生活,对底层生活原由探究的欲望。我开车到处听课,车里有棉被,算是游学,走到哪里算哪里。1997年,到了武汉,见到了我后来的导师徐勇,他跟我聊天,认同我的很多想法,鼓励我考博士,他说的对,观点的表达是需要话语权的。读博的第一年,我刻苦读了一年书;第二年,进行了一整年的调查;第三年完成博士论文《岳村政治》,描绘的是乡村政治问题。在整理论文的过程中,会把观点系统化,得了一些奖项,也确实为我赢得了所谓的话语权。

Q:从农村农民的研究,到接待很多上访者,您觉得自己是底层人民的代言人吗?

Y:我从来没有代言过任何阶层,我就是时不时地说些人话,做些人事罢了,压力其实很大。

Q:今天也是给官员上课吧,我一直有一个问题,您接待那么多的上访者,同时又是很多官员、学员喜爱的老师,这中间不矛盾吗?为什么有时您骂得越凶,有些挨骂的反而越喜欢您呢?

Y:我给基层官员讲的,都是最浅显易懂的道理,没有高深的东西,他们都听得懂。有一次讲课,我说:“以后你们领导叫你们强拆老百姓的房子,你们能不去就尽量不去,能不动手就不动手,不要为了升迁去当先锋。如果让老百姓打死了,我告诉你们,绝对是白死了。如果有谁敢给这样的人开追悼会、评个烈士什么的,我会同全国网民一起骂死他。”他们听后都笑了。

Q:也是,讲到心里去了,他们怎么会对您有意见呢?

Y:东城区的一个领导,听课很受感触,在课堂上说“我代表所有同学向于老师表态:一,不作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会违背法治。二,尽量去帮助那些弱势的人。”我们不能把他们妖魔化,要激发他们善良和坚守法治的一面。

Q:人都有善意的一面,您给官员开出的方子是什么?

Y:我给他们的办法就是:守住底线,贯彻的精神是权利。不能平等保障公民权利的社会,谁都会不安全。再有就是社会责任,要强化善良和坚守法治的一面。

杜绝乞讨儿童,应是文明社会的常识

Q:鼓浪屿乞讨婴儿无人照管被雨淋的微博,引发了众多网友愤怒,您也在第一时间转发并呼吁解决。

Y:也许是假期快到了,孩子乞讨现象又严重起来。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一定要消灭孩子在街头乞讨的现象,这是一个民族走向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拍照、报警、上网、围观、救助。

Q:一年多前,您发起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行动,那个叫杨伟鑫的孩子现在是什么情况?

Y:那个孩子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但是却引发了很多社会行动,包括现在大家已经有一定的习惯看到这种现象就拍照、报警。

Q:您的那一条微博也是精心设计的吧,开头是标题党“真是丧尽天良”,结尾“公安部门也应有所作为”,俨然倒逼的架势。

Y:就是为了要倒逼。只要看到乞讨儿童,就应该有所行动,就是指向公权机关,儿童乞讨是违法的,公安必须要行动,不动是不可以的。现在公安的行动也是比较迅速的。

Q:官方也加入其中,并有所表态了。

Y: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也关注了我们的微博,多次发了这个微博的内容,民政部门也有表态。

Q:在《刑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都有关于未成年人乞讨的相关条文,大家都忽视了。

Y:对,就是要帮大家找回这个常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利用儿童进行乞讨是违反国家法规的,公民可以举报,警察应该出警。这是一个法律上的常识,但很多人或者不了解,或者忽视了这一点。

Q:现在我们知道,即使是自己的孩子,即使为了生计也不能去乞讨。

Y:对,微博的这个行动,改变了民众对于乞讨儿童的看法,也改变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于孩子的看法,儿童乞讨是国家的耻辱啊,我们为什么没有想到这是个国家的问题呢?

Q:您为此事也受过不少非议吧?毕竟很多人都会想,如果不让这些可怜的孩子出场,那些真的想因此为孩子讨到奶粉钱或治病钱的家人,还有什么办法?

Y:有人说我是法西斯,甚至很多朋友都骂我,理由就是乞讨也是为了给孩子换吃的,但我要说,要真正解决儿童乞讨这一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得依赖政府和社会建立长效救助机制,把儿童的权利救济和福利保障放到民生的高度。只有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持续给力,那些正在蒙受不幸的儿童的命运才能够得以扭转。我不反对大人乞讨,但是儿童不行,云南一个孩子,是亲戚带着乞讨的,现在已经回去了,我每年给他们3000块钱,如果他到18岁,要乞讨,那我不管,但是现在不行。家人要让孩子乞讨,是可以剥夺他的监护权的。对国家而言,是要增加社会福利。

Q:所以您鼓励全民“扫街”,您也大量转发网友随手拍的反映乞讨儿童的照片和微博?但您担心这种民意井喷会归于平静吗?

Y:我设计的规则是网友发微博,只要@我,我一定转发,增加大家的参与感,同时我转发后也能再增加一定社会影响力。这是有意义的事情,参与的人多了,社会的正向改变就大了。让所有乞讨儿童都回到学校,这是文明社会的一个基本常识。

Q:由您在这些事情上的热情,也可见您这位“敏感”人物,对社会还是有信心的?

Y:当然有信心,我们要生活在这里,就要让这里变好。

Q:所有这些,您最得意的事情是什么?

Y:随手解救乞讨儿童。我通过微博,改变了民族对乞讨儿童的看法。这也许将是我一生最伟大的事情。写一千篇文章有什么用?学者做学问不是为了做在纸面上,而是为了改变社会。

概念

乞讨儿童,是一个独特的社会现象,孩子们通常都是被成人胁迫或操纵进行乞讨。这些成人大部分是以赚钱为目的带孩子出外乞讨,只有少部分是因为家庭贫困或者为生病的孩子筹集医疗费而乞讨。有些带孩子出外乞讨的成人并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他们是向孩子的监护人出租金“租借”孩子来进行乞讨活动。

@于建嵘:真是丧尽天良!这个孩子叫杨伟鑫,今年六岁,福建泉州人,2009年被人拐骗并搞残成了街头乞丐,2010年初有网友在厦门街头发现并拍此照,现仍下落不明。收到这封求助信,我愤怒极了。请求各位关注并保护好自己孩子,家人电话18906091815。公安部门也应有所作为!省略/hbeRim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表示:街头乞讨儿童多数是被亲属带出乞讨的,被拐的是极少数。民政部、公安部等部门部署开展接送流浪儿童回家行动,2012年年底前将消除城市街头儿童流浪乞讨现象,切实保障这些儿童权益。

事件

6月17日,一名网友到鼓浪屿旅游时,拍下一张照片,令人心疼不已。当日,天空正下着雨,一个不到一岁的女婴躺在路旁的泡沫箱里乞讨,没有任何遮雨措施,过路游客不忍孩子淋雨,便送了把伞给她挡雨。不料,伞很快被旁边一名女子扔开。这一情景不禁令路人和网友担忧:这名女婴是不是被拐儿童?

6月19日,鼓浪屿派出所在官方微博上表示,警方早前已为女婴和带她乞讨的妇女做过DNA亲子鉴定,证实孩子并非被拐儿童,两人是亲生母女。

据悉,救助站与街道办已向这名女子提供了1800元的临时救助金,并为她申请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月10日前,第一笔保障金就将汇入她的银行账户。

这一事件同时再次引爆了大众对乞讨儿童的关注。

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二条 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乞讨的女孩篇4

大暴雨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8月18日,微博上热传一组照片:暴雨中,一名腿部残疾的老乞丐依靠木板缓缓挪动,一名身穿粉色衬衣的芳华女孩举着一把淡紫色雨伞,冲向雨中为乞丐撑伞,任凭自己的衣衫被雨水完全浸透。网友们都被这位没有露脸的女孩的行为感动了,称其为“最美仙女”。

这组照片一共4张,发帖者是西祠网友“林听海安”。他在帖子中说:“因为突然来袭的暴风雨,一位残疾人在风雨中无助地挣扎,那位美丽的姑娘打着雨伞冲进暴风雨,为残疾人送去关爱。虽然女孩手中的雨伞已完全向乞丐倾斜,还是根本无法全部为他遮住倾盆大雨,姑娘自己全身也淋湿了。尽管如此,可是她却成为暴风雨中最美的风景!”

照片中,由于女孩始终关切地低头看着残疾乞丐,跟着他挪动的方位调整撑伞的角度,因此4张照片均未出现女孩的样貌,但网友们纷纷跟帖对这位好心的女孩大加赞赏。网友“亚纳海沟之蓝”说:

“要是我在,就冲进去给这MM再打一把伞!”网友张嘉明坦言:“善良的心都有,真正付出行动的能有几个?小姑娘值得我们尊敬。”网友“原来在这里”留言道:希望世界的每个角落到处都充满爱。

几十上百万网友的转发,让这位苏州女孩成了“网络红人”。

躲雨“制服男”引来网友斥责

一张照片的背景中,出现了“灵岩酒家”的店招,网友猜测此事应该就发生在苏州木渎灵岩山附近。照片中一同出现的另外一幕,则与女孩的善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名身穿类似保安制服的男子和几位路人正在不远处的小店躲雨,“制服男”手中握着一瓶饮料悠然自得地喝着,几人对发生在眼前的情景仿佛熟视无睹,如此冷漠的举动也深深刺痛了不少网友,纷纷斥责他们应该感到脸红。

一位姓陆的网友是在苏州木渎的民警,他留言说:作为民警应该首先向撑伞少女表示感谢。帮助暴雨中流落街头的乞讨人员是民警的职责所在,如果有好心市民第一时间向流浪人员伸出援手,那就是在干警察的工作。当然要感谢她!

为乞丐撑伞是最美的人性广告

红网载文《女孩为乞丐撑伞是最美的人性广告》评价说:“或许我们已经找寻善良美好找寻得太久,猛一看到这张图片,竟忍不住眼热鼻酸。大雨中有多少脚步经过,有多少雨伞张开,却有那么一把雨伞,静静地停留在一位乞讨的残疾老人的头顶。在雨伞为乞讨的老人撑开的一刹那,没有强势和弱势的交汇,没有施舍和被施舍的相逢,只有人与人之问从容的注视,美好与温暖之间自然地相拥……没有比‘仙女’更能体现赞美的称呼了,也只有这样的称呼才配得上女孩在暴雨中展现的人性之美。笔者并非刻意拔高女孩的人格,并非因为老人是乞丐,女孩为他撑伞便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品质,只是我相信,没有几个人在面对女孩的举动时可以淡然以对。事实上,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突临大雨,又有多少人愿意把自己手中的伞倾向陌生人的头顶?”

这件事不禁让人想到前不久在南京街头发生的那一幕:南京民警常帅周末在长乐路口也撑了一回遮阳花伞,不过伞下不是他自己,而是一位交通事故伤者。常帅是一名普通的交警,他这个看似小小的举动被网友发到网上后,顿时引发一片赞扬声。看来,撑伞虽是小事,但引发的感动却丝毫不小;撑伞虽是小事,但背后却体现出对别人的关怀和体贴,甚至是包含有对个人利益的牺牲。

乞讨的女孩篇5

有些人常常花许多的钱去买光鲜艳丽的衣服,高档昂贵的化妆品。这一切都只能用冠冕堂皇这个词来形容。如果买这些东西的人心地善良也就罢了。若是毒蝎美人我想大可不必了。

外在的美只能吸引人们一小阵,而内在的美才会深深地吸引着人们。我曾经看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乞丐在沿街乞讨,那些打扮得十分高贵的贵妇人经过,扔了100块钱就转身离去。相反的有一个衣着朴素的女孩经过,见了此幕,她想掏钱给乞丐。但是她买了许多的东西,没办法伸手掏。于是他就告诉乞丐让乞丐自己拿钱。所有路人都惊呆了。女孩身上的衣服那么干净,可是乞丐……。乞丐掏出了钱包,女孩让乞丐拿出10元。乞丐照做了……

这个女孩真的很让人感动。他很尊重乞丐,没有嫌弃乞丐很脏,反而愿意相信乞丐。相比之下,那些很有钱的贵妇人真的让人无语了。女孩真的很美,她内在的美丽让我们所有人都很敬佩。其实钱的多少并不是很重要。关键是那份心意。

内在美才是真的有魅力。相信我,注重内在的美吧,那才是真的重要。

乞讨的女孩篇6

“人贩子”,这个名词,相信是所有有了孩子的父母最大的噩梦。追究这个词的恐惧根源,大概来源于早些年前信息时报关于街头乞丐宫璇璇、拐子村的系列报道,稍有留意的读者,大概不会忘记那个丢到广州街头,被人反复挖开伤口,用于乞讨的小女孩宫璇璇,她那被人拐带操控的命运,当时刺痛了很多家长的心。但是街头行乞,操控乞童发财并未因此而停止,而且一直在跟公安城管做着猫鼠游戏,这其间丢失孩子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直至今年2月初在微博上才得到一次群体性爆发,那就是震动全国的“微博打拐”事件。

2011年1月17日,一位母亲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教授帮忙用微博寻找失踪的孩子,微博发出后,立刻引起网友关注。随后,在2月初,于建嵘教授在新浪微博上开设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引起全国网友、各地公安部门的关注,网友纷纷将乞讨儿童照片上传至微博,希望家中有孩子失踪的父母能借此信息找到自己被拐的孩子。

随后,该事件在网上迅速发酵,直到2011年2月8日达到高潮:中国第一家“寻子店”店主彭高峰,终于辗转通过微博找到了被拐卖3年之久的儿子彭文乐。在新闻中,我们跟着阔别三年的妈妈一起去机场接孩子,一起期待着孩子喊出那期待3年的“妈妈”,然后又小心谨慎地跟着一家三口回到深圳的家,期望着孩子能适应新的生活,重拾记忆……这些情节,图文并茂地,像连续剧一样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更深刻地给大家上了一堂防拐防人贩的社会课,同时也更加深了所有人对“人贩子”的恐惧……

可能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雾都孤儿》等文学作品的巨大感染力,人们的同情心瞬间被激发起来。在这些乞讨儿童中,特别是残疾的乞讨儿童中,大部分孩子都是被拐卖的儿童,他们被犯罪分子拐卖后沦为乞讨道具,甚至有的被人为致残。打拐,不仅仅是公安部门的职责,任何公民都有义务解救被拐儿童。

以前由于报案手续繁琐,人们除了同情很难为解救孩子而专门付诸行动,而互联网、微博、手机摄像头这些伟大的发明使得每个人只要按一下拇指就可以救人一难,让拐卖孩子的“丐帮”陷入打拐的“人民战争”。

乞讨的女孩篇7

那是去年暑假,我独自一个人回了老家。临走时,爸爸给了我300元钱,让我买点好吃的。回老家的第四天,正好是镇上的集市,我便带着200元钱去溜达了,买了一根又一根冰棍,随便吃了点东西,给姥姥买了些日用品。细细享受着这条人声鼎沸的集市给我带来的舒畅心情。溜达完了,刚要走出集市,忽然看见一个小女孩跪在集市的旁边,头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父亲病重急需用钱,请各位好心人捐点钱”。我想这里怎莫还有乞讨的人呢?我走过去,问了问小女孩他们家发生了什莫事,为什莫要来乞讨,小女孩说:“我父亲病了,要做手术,街坊四邻捐了些钱还是不够,父亲的病需要300元的手术费。现在加上我们家的积蓄还差100元钱。所以才来乞讨”。我想老家的条件并不好,300元就能做手术,但这些没有经济来源的人,该怎莫办呢?与是,我把兜里的100元钱拿出来给了小女孩。小女孩哭着说:“谢谢你,这钱我一定会还你的!”看着她的样子,我觉得她真的好可怜呀!

回到家,我没把这件事告诉姥姥,因为我害怕她们会说我上当了。可是我觉得没有,因为这个地方的人是那莫纯朴、善良。如果不是因生活所迫,她是不回来集市上乞讨的。

结果被我言重了,一个半月以后的集市上,我又碰到了那个小女孩。她说:“谢谢你,我父亲已经康复了,父亲非常感谢你给他捐助的100元钱,让我在集市上找你,打算还给你,”我接过那张皱巴巴的100元钱,鼻子一酸,想哭,但是我忍住了。小女孩又说:“真的很谢谢!”

乞讨的女孩篇8

小时候,在我的家乡,常会见到从外地来的乞丐挨家挨户地讨要一些钱物。

来到这特区的城市,没有想到,乞讨依是那样的风行。

就说上周星期六吧。

我与两位表弟去了长圳村。当我们快到村中的长兴工业区时,在那条街的一堵破墙处,围观了许多人。出于好奇,我们几位便凑合去看热闹。

挤进人群中,这时我们发现原来是一位年轻女子,她正双腿跪在地上,稍低着头,披肩的长发掩住了她的脸颊。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挺漂亮的女孩。可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此时她正在向路边的人乞讨。只见她的面前写着:本人被朋友所骗,现已身无分文,望好心的人打发二元回家。

围观的人是那样熙熙攘攘。却没有几人为她投其银两。突然,从路的那边骑来了一辆摩托,摩托上是两位剃着光头,大约四十左右的男人。坐在后面的那光头很有点气势地下了摩托,然后挤进了人群间,稍看了一下眼前的字,二话也不说就往那女子的面前投去了十块的纸币。问那女子够不够,女孩不语。那光头又从自己的钱包里抽出了十块,再次扔来了她。

够了吧,够了吧。光头显得稍有些气愤。女子依是不语。

这时那位也是光头的摩托司机开口说话了:赶快走,赶快走。他的声音很粗大。有些刺人。

原来,这位光头就是巡逻警,还是挺不错的巡逻警吗?人群中有人喋喋细语。

乞讨的女孩走了,留给我一些疑问。

为什么,那么漂亮的女孩会伦落在街头。

为什么,只是阿萍水相逢,那两位光头的男人会施舍于她。

从长圳回来的路上,我想刚遇上的那女孩也该是回到家了。或许她还在向自己的家人诉说这一段“奇遇”呢。

当我们回到玉律村时,穿过了几家商场,就在停车场的前一家买花的小店前,那里又围观了许多的人,我们走近一看,我对表弟他们问起,那人为什么会那么眼熟?两位表弟及表弟的女朋友直向我扮笑脸,他们告诉我,就是原来那女的。

听他们这么一说,我仔细看了看,的确,那一双红白相间的运动鞋就是证明。

看来,乞丐也有真假之分。

市场里的假货不少,如今的乞丐也有了假货。

我与表弟他们一路边走着,一路就这样谈说着。我们的脚步在随着人潮流动。整个城市也在随着我们的脚步流动。

一路上,我们随处可见那些挽手的男女们在亲亲搂搂,当然,也有单身的人从我们的身边路过。就这样,逛街了一个晚上,身体感觉有那么一点儿累。于是,我们加快了脚步想快点回去休息。

街上的各种灯把整个城市照得很美。可我们还是要走回去了。

又路过一家叫做“好来聚”大餐馆时,只见门口的不远处同样围观了不少人。我们也围观了过去,我们见到的依是一个女子在向众人乞讨。

但这绝不是一般的乞讨。

她的头上,严实地扎了一个白布带。在她的面前,置放着一个黑色的看起来有些神秘的盒子,盒子面朝观众的那面上有一位年老女人的大相片,黑盒子的正上方的一个小筒里放了一个苹果,在苹果上插有三柱香及一只点亮的随风轻飘着火烟的蜡烛。

或许是因为黑盒子的原由吧,或许是由于现场的气氛够呛,看到这一幕,一种悲从心起。

很显然,这是一个丧讨的女孩。

她的面前写了一排白粉笔的字,字虽然不是很好,可围观的人其中也有掉眼泪的。文字的大致内容是父亲因为在外吸毒及嫖娼,身染梅毒重病的他来到了广东,谁知她的母亲也受了父亲重病的感染。又因此病难以治愈,她与母亲已到了身无分文的地步。不得已,母女俩直身南下,来到广东寻找自己父亲的下落,可无情的灾难又降临到了她母亲的身上,一次过马路时,母亲未能望清对面奔驰而来的汽车……

明了女孩的遭遇,在场的没有不为之心颤。不少人开始向女孩的面前洒向了一元两元不等的钞票。我的大表弟最为感动,向女孩发了同情心,从口袋里摸出五块纸币,顺手就扔了过去。那一刻,我看到了大表弟的眼中似有点儿的眼泪。我想,大概是因为他们兄弟俩从小就失去了父亲的原由吧。

回到宿舍,我依是想着夜里所发生的一幕幕。也记起多年前,那次从东莞回家,在家乡的城市里,在一座天桥下,我看到了很悲的一幕:一位因为家里出了火灾,烧得面目全非的他,脸上,手上都像没有了皮肤,只能看到红色的瘦肉。还有他的两个眼珠也是那般地鲜红,就像鬼红的眼睛那般。出于同情,我施舍了口袋里仅有的五元零钱。

今天想起这往事,我倒是要怀疑:一位被火烧伤过全身的人难道活下来后他的全身不会有烧伤疤痕吗?

乞讨的女孩篇9

——题记

冬日的阳光总是格外温暖,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我的身上。我正坐在一家餐馆等菜。

不经意的一瞥,看见门口蹲着一个老乞丐,穿着破破烂烂的,手里拿着一个破碗,正向门口进进出出的客人乞讨。

忽然一个小女孩吸引了我的目光,那个小女孩长得异常可爱,她约莫五六岁,粉嘟嘟的脸蛋,黑葡萄似的眼睛,看起来就像一个恬静的小天使,手里还拿着一个棒棒糖,蹦蹦跳跳地向那个老乞丐走去。

小女孩跑到了那个老乞丐的面前,用清澈的眼神望了老乞丐一眼,眨了眨可爱的大眼睛,把自己手上的棒棒糖递给了那个老乞丐,说:“老爷爷,这个棒棒糖给你吃好不好?”说着,就准备把手中的棒棒糖递给那个老乞丐。

就在这个时候,一堆穿着前卫的年轻夫妻走了过来,一把拍掉小女孩手上的棒棒糖。

“啪”,棒棒糖掉在地上,碎了……

那个年轻女子,拍了一下小女孩的屁股,说:“宝贝,别和他靠得太近,小心有细菌……”说着,便厌恶地看了老乞丐一眼。

那个年轻男子更是一把抱起小女孩,任凭小女孩怎么打闹也毫不动摇,坐上门前的奔驰车绝尘而去。

我这才仔细打量起老乞丐,只见他面容憔悴,脸上满是皱纹,端着破碗的手还颤抖着。

只见老乞丐小心翼翼把糖块一块一块地捏了起来,放到手里。拿起一块最小的放入口中细细品尝……

世界上总有一些老人像那个老乞丐一样可怜!面对这些可怜的老人,我们不是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吗?在这个世界上,人们仿佛已经习惯冷漠,又有谁还会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呢?那个小女孩的行为,真真正正地令我动容了……

走出饭店门口,我把身上仅有的五块钱给了老乞丐,我希望可以带动大家一起对弱小伸出援助之手……

乞讨的女孩篇10

全家福没能装下全家人。几十年里,他捡了8个弃婴,养大了其中的5个。说起那3个没能养活的孩子,这位年过70的老人还是很心痛:“作孽呀,小猫小狗都是条命啊。”

路过的行人几乎都认得他,不一会儿,面前的帆布上就洒满了硬币。还有个小孩儿由母亲领着,跑过来放下了一枚硬币。

谢海顺眯着眼睛,双手合十用英语道谢:“谢谢,明天见。”事实上,他看不清那孩子的脸,因为高血压影响了视力,1米开外的事物,对他来说都是模糊一片。另外,高血脂、脂肪肝、心脏病都在折磨着他,但每天早上,他还得撑着胖胖的身子,穿过好几条街,在菜市场和商场门口乞讨卖艺,因为他得供孩子们念书。

第一次捡到弃婴,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天傍晚。那天,在离家不远的小山坡上,谢海顺隐约听到婴儿的哭声。他循声寻找,在草丛里发现了一个奄奄一息的女婴,便毫不犹豫地把孩子抱回了家。没钱给孩子买奶粉,谢海顺就把山芋捣成糊糊,和着水,一口一口喂给孩子喝。这个女婴,就是他的大女儿谢立芹。

之后十余年,谢海顺又陆陆续续捡回来7个情况相似的弃婴,有的是先天性心脏病,有的是唇腭裂,有的是脑瘫。他自己没有孩子,就把这些弃婴都当成亲生的来养。2000年,老伴儿金来耐摔断了胯骨,从此不能行走,也是他细心照料着。

最让他费心的,是小儿子谢立元。18年来,谢立元的每一口饭,都是谢海顺一勺一勺喂的。

年轻力壮时,谢海顺守着一小块土地种点儿粮食,靠拉板儿车、扒煤、刻私章一点儿一点儿赚钱养活几个孩子。后来,他上了年纪,干不动活了,只能靠乞讨为生。为了能给孩子们多讨些钱,也为了监督孩子们的学习,谢海顺学起了外语。每天,把小录放机一支,谢海顺左手打着快板儿,便用自学的外语吆喝起来:“你好,早上好。”他的谢氏英语,带着浓浓的方言味。

二女儿谢立云见爸爸乞讨太辛苦,提出要和他一起讨饭。结果,从来不发火的他骂了女儿一顿:“只允许你们读书学习!”

淮南人都知道这个行动越来越缓慢的老头儿有个特殊的大家庭。城管不来赶他,菜市场的管理人员也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路人见了他,总爱多给他点儿钱。但谢海顺有自己的原则:给1角钱的要找8分,给1元钱要找8角。“谁赚钱都不容易”是他挂在嘴边的话。

一次,他追着一个给他50元的好心人,执意要找给人家40元,就连留下10元,都是因为他当对方是朋友才收下的。

汶川地震的时候,当地红十字会进行了募捐。谁也没想到,生活窘迫的谢海顺竟然也来捐款。因为不认识路,腿脚不灵便的谢海顺在大太阳底下折腾了两个多钟头才找到地方。一进屋,他就掏出了被汗水浸湿的4张百元钞票说:“有一口稀饭也要匀着喝。”

没多久,谢海顺又来了,拎着两床棉被、4箱方便面,一瘸一拐地爬到6楼——前些年,他被拖拉机撞断了腿,从此只能跛着脚走路。那两床被子,比他自己床上的破棉絮不知好了多少。海地地震、智利地震、西南旱灾、玉树地震……几年间,谢海顺只要一听到什么地方遭了灾,就一定会去捐款,并陆陆续续捐了4000多元的财物。女儿心疼他,跟他急:“家里的钱都被你捐了,吃什么?”

其实,他是绝不会饿着孩子们的:“有我一口饭吃,就有他们一口饭吃。”有一次,别人给他买了5个饼,谢海顺只吃了1个,剩下的4个包了起来,说是要带回去给孩子们吃。

女儿们长大了,慢慢开始“管着他”了。但在谢海顺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需要他照顾。去买炒勺时,贵的买不起,不好的又怕划着孩子的手,谢海顺就一个一个用自己的手试。

天色渐渐暗了,谢海顺把自己乞讨的行头一件一件收拾好,那张全家福则收得格外仔细,然后慢慢往家走。

他家在淮南市孔店乡舜南村,家里的房子是全村最旧的,屋里很暗,普通人要花好几分钟,才能适应屋里的光线。他老伴躺在床上,身旁堆着露出棉絮的被子。18岁的小儿子谢立元坐在屋里那个破旧的沙发上,呆呆地看着门口。曾有人劝他,把生活不能自理的谢立元送到福利院,把老伴儿也送到养老院去。但他舍不得,“一天不见他们都想得慌”。

平时,一家人时常坐在一起看电视,《刘老根》《乡村爱情》常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尽管谢海顺看不太清楚电视里的画面,但听到家人笑了,他也会跟着咧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