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诊器最初发明十篇

时间:2023-04-08 11:21:50

听诊器最初发明

听诊器最初发明篇1

2、听诊器怎么用

(1)听呼吸音。嘱患者深呼吸,听诊双肺是否有干湿啰音、哮鸣音,是否有呼吸音增强、减弱。可以大致判断:气胸、胸腔积液、肺部感染、哮喘等疾病。

(2)听心音。平静状态下听心脏的五个听诊区,了解是否有瓣膜杂音、心率不齐。可以大致判断: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疾病。

(3)听肠鸣音。在肚脐周围听诊,了解肠鸣音是否有亢进、消失、减弱。从而判断是否有肠炎、肠梗阻、肠麻痹、消化道出血。

(4)听血管杂音。在腹主动脉旁听诊。正常人无血管杂音。如果出现血管杂音需考虑: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狭窄。

听诊器最初发明篇2

[摘要]本 论文 提出一种可将声音信号放大并经示波器可以观察心音信号的 电子 心音听诊器,提高听诊的准确性。论文首先阐述了系统硬件具体设计。然后介绍本系统的抗干扰。最后,论文给出了设计实现的功能,分析了系统设计中的不足,以及其中有待完善和改进的内容。

[关键词]心音 呼吸音 听诊器

一、概述

1.电子心音听诊器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听诊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诊断方法,听诊器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医学 科学 的 发展 。对心音和呼吸音的听诊是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诊断手段之一。因此临床迫切需要一种准确性高、波形实时显示、能同时听诊心音、简单易用、成本低、体积小的装置,让临床医生在心脏听诊的同时能看到相应信号的波形图,以便对病人的病变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促进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和诊治。

2.心音听诊器国内外研究现状。心音信号的分析与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51(第一心音)和s2(第二心音)的生理病理研究;②对人工心脏瓣膜的无创伤检测;③对心音微弱成分(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的分析研究;④分析心脏杂音的频率变化 规律 ;⑤从一个心动周期中定位提取心音成分;⑥对心音传导机制建模。

在传统的稳态分析方法基础上,增加非平稳信号分析方法。典型的心音时颇分析有短时傅立叶变换、自回归模型、维格纳分布、小波变换等,人们将这些方法应用于第一心音分析、第二心音分析、心杂音分析,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3.心音产生机理和组成。心脏的瓣膜和大血管在血流冲击下形成的振动,以及心脏内血流的加速与减速形成的湍流与涡流及其对心脏瓣膜、心房、室壁的作用所产生的振动,再加上心肌在周期性的心血活动作用下其刚性的迅速增加和减少形成的振动,经过心胸传导系统到达体表形成了体表心音。心音中常包含心内噪音、呼吸噪音、体表噪音和心胸系统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4.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对该领域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充分调研,对心音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传统听诊器的不足提出了电子心音听诊器的设计思想。

二、电子心音听诊器设计要求

1.心音信号技术指标。心音幅值:30-6omv;心音频率:20-600hz;心率:75次/分。

2.电子心音听诊器技术指标。工作环境:温度:+5-+4o℃,相对湿度:<80%;电源:电源适配器:+5v;

输入方式:心音探头各一个;输出方式:耳机或音响输出,示波器显示;

滤波频响:心音:20-15ohz;放大器增益:心音:100倍以上。

3.系统设计要求。易操作、低功耗、低成本、可靠性、便携性、抗干扰

三、 电子 心音听诊器内部设计

1.心音探头。(1)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当声波传到振膜时,膜片发生相应振动,改变了电容器极板之间的距离,使电容量c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两端的电压也相应变化。由于r的阻值很大,充电电荷q来不及变化,这样就把声能转换成了电能。(2)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腔体设计。传声器是心音和呼吸音检测的关键部分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心音和呼吸音信号的提取质量。另一个影响心音和呼吸音信号提取质量的重要因素是传声器与体表的声祸合方式。当用传声器检测心音和呼吸音信号时,传声器与体表皮肤的耦合形式不同,会给测量结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使用传统听诊器集音腔体,在导音橡皮管末端接驻极体电容式传感器,完成心音探头设计。

2.初级放大模块。从心音呼吸音传声器输出的是非常微弱的交流小信号,根据我们使用的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的敏感度,心音信号的幅值为:30-60mv,这种大小的信号不能满足滤波模块的要求,必须进行信号的放大处理。这里使用的是ti工公司生产的一款运算放大器芯片lm358。

初级放大模块电路。通过电阻、电容和+5v电源传声器供电;电容有两个作用:作为隔直电容,使电容两端直流电压不会相互干扰,二作为耦合电容,交流小信号可以通过电容传送给后面的运算放大器,进行电压放大。

3.滤波模块。心音的频率范围是20-600hz,主要集中在20-15ohz范围内,信号的主要干扰源之一的工频50hz在心音的频率范围,所以我们可构造低通-50hz陷波滤波器 网络 ,截止频率分别是0 hz和15ohz,中间滤除工频50hz对心音信号影响不大,20hz以下基本为直流信号,对心音信号影响也可以忽略,所以不专门设计高通滤波器。

4.再放大模块。在滤波模块后我们又设置了再放大模块,进行信号的再放大处理,不会把一些干扰噪声也同时放大,提高信号的信噪比。

在再放大模块中我们仍然使用运算放大器芯片lm358。

从再放大模块出来的信号可分两路:一路外接示波器进行波形显示,另一路送到功率放大模块驱动耳机。

5.功率放大模块。电子心音听诊器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对心音的听诊,帮助医生诊断病情。然而心音信号经过再放大模块后,电压幅值己经达到示波显示的要求,但它尚不能驱动耳机发声。必须对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才能实现听诊功能。

在这里我们使用ns公司生产的lm386作为集成功放电路, lm386的功能和特性作看参阅相关资料。

6.功率放大电路。可参照一般的功放电路。

四、设计浏览及展望

本 论文 主要完成电子心音听诊器的硬件设计,包括心音呼吸音探头、初级放大模块、滤波模块、再放大模块和功率放大模块的设计。努力和研究,己经完成了系统的整体设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以后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研究和努力:对该设计进行数字化扩展,包括液晶显示波形,并可以对波形进行存储和回放。其次在本设计中,虽然对心音和呼吸音进行了硬件低通和陷波滤波,消除了部分噪声交叉干扰,但由于心音和噪音之间存在频谱上的重叠,不能用硬件滤波的方法得到纯正的心音和呼吸音信号。有研究者证明,可以用小波和自适应滤波法来减少这种频谱上重叠的干扰。今后需研究并设计出一套比较好的滤波去噪算法,得到相对纯正的心音信号,使听诊更加准确。

参考 文献 :

[1]单亚娅,赵德安.新型可视电子听诊器的研制.微型机与应用,2005.

听诊器最初发明篇3

听力异常是新生儿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有资料显示,新生儿听力异常的患病率约在0.1%~0.3%。我国每年约有2000万新生儿,按此推算,每年会有2万以上的新生儿有听力异常。

宝宝听力异常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干预,将严重影响儿童的语言认知和情感的发育。而如果能在新生儿期或婴儿早期就发现听力障碍,并尽早采取配助听器、人工耳蜗,开展早期科学语言训练等干预措施,听力障碍的儿童完全能做到聋而不哑。

正因为对刚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是最好的时间段,所以1999年国家卫生部、残疾人联合会等10个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将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所有新生儿都有必要进行听力筛查。

“听力筛查未通过”不必惊慌

在正常新生儿中,双侧先天性耳聋发生率约在1‰~3‰。由于听力筛查的仪器比较敏感,影响筛查结果的因素较多,如筛查时周围环境噪声的改变、宝宝的安静程度(如体动)、宝宝外耳道或中耳有分泌物、鼻堵呼吸不畅等等都会导致听力筛查通不过。国内外数据表明,初次(出生后第3天到出院前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比例在10%,左右,但多数“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宝宝经过诊断性听力检查后,并未发现明确的听力损失问题。

如某院产科对1800例新生儿在出生后72小时进行双耳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未通过的50例转到其他医院耳鼻喉科行脑干诱发电位检查(BAEP),结果最后确认双耳听力正常30例,占60%,听力损失18例,占36%。

从这些“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宝宝初诊到确诊过程分析,一般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者的听力基本无改变,而轻中度听力损失者转化为正常或有改善的比率是较高的。这一现象很可能与患儿内耳或听神经脑干发育较晚,或对声音刺激的不同步有关。此外,还可能是出牛时外耳道或中耳已有的分泌物被吸收或排出等,使听力得到恢复。

42天一定要去“听力复筛”

如果新生宝宝“听力筛查未通过”,医生会叮嘱42天带孩子去做“听力复筛”。千万不要大意,一定记住按时去。

如果听力复筛通过了,这时一般认为小孩听力属正常,暂时不需做进一步检查。不过,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还希望您一直要关注自己的小孩对声音的反应,或到该说话年龄时是否与周围小孩差不多,因为存在迟发性听力损失的可能性。

20%~30%的婴幼儿听力损失是迟发的、进行性的或波动性的。随着新生儿年龄的增长,永久性听力损失患儿持续增加。此外,在对4岁及4岁以内的听力损失患儿病因进行分析时,遗传因素所占比例为61%~66%。这意味着有听力损失家庭遗传史的孩子尤其需要延长听力学监控的时间。

3个月以内尽早做诊断性听力检查

当您的孩子42天去做“听力复筛”,如果仍然未通过,您还是不要过于惊慌,因为虽说复筛未通过,可最后被诊断有听力问题的可能性大概仅为十分之一。但一定要记得3个月龄内(越早越好)带宝宝到可靠的儿童听力诊断中心接受诊断性听力学检查和医学检查。

常见的检查有:高频探测音的声导抗、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以上三项是必做的基本检查,如果都属正常范围,可认为通过检查。如果未通过,那就要看具体结果,必要时要加做些检查,以了解宝宝听力损失的程度、性质和部位,有时还需要做些听力以外的医学评估等。此时您最好要找一个对小儿听力学比较精通的大夫,对检查的结果进行解释和综合评估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听诊器最初发明篇4

【关键词】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听力检查;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儿童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ud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LVAS).

MethodsExaminations of ABR, 40 Hz, and ASSR were carried out in six children ages 2.5-8.5 years with LVAS at the first episode. 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 acoustic immitance, and audibility thresholds for a pure tone (ATPT) were nvestigated at the first and latest episodes.ResultsAll the 12 ears of the six children were type A tympanogram at both the first and the latest examination. Stapedial acoustic reflex was not produced, and they all failed in TEOAE. The results of ABR, 40 Hz, ASSR and ATPT were moderate, severe or extremely severe hearing loss. The ABR showed that significant ASNR appeared at 2.77 ms of the latencies when stimulated with 98 dBnHL clicks. ATPT test showed that air bone gap existed at 250, 500, and 1 000 Hz, and excelled 15 dBnHL.ConclusionGenerally, moderate or severe neurosensory hearing loss of both ears occurs at the initial episode of LVAS and aggravates gradually to total deafness. The appearance of ASNR can be regard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diagnosis of LVAS, but the final diagnosis depending on imageology. An air-bone gap might exist in ATPT of LVAS at low frequencies, while the underlying cause remains unclear. To date, there are no effective therapies available, but prompt training in hearing and speaking is effective in the language speaking development of the sick children. Thinking highly ofusual protection and treat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or delay the onset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hearing test; 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 children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VAS)是近年来才被注意到的一种先天性内耳畸形。VALVASSORI等[1]在1978年首次报道并命名扩大的前庭导水管伴有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为“LVAS”。前庭导水管扩大可以单独存在,也可合并前庭、耳蜗及半规管等其他内耳畸形,但两者在听力改变的特征方面不同[2]。该病少见且预后严重不良,会造成病儿听力持续下降。本文对6例LVAS病儿的听力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儿童LVAS的听力学特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2月—2009年10月,因听力突然明显下降而来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病儿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5~8.5岁。均为双侧发病。颞骨高分辨率冠状位CT及MRI检查符合LVAS诊断。CT及MRI检查均未见其他内耳畸形。6例病儿首次发病中有2例为摔倒后听力下降,3例为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后听力下降,1例为无明显诱发因素但听力突然下降。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后反复出现波动性听力下降,其中1例发病时多次伴有呕吐、眩晕症状。6例病儿中2例男孩为姑舅胞弟,其他无家族史、重大疾病史及畸形表现。

1.2设备及仪器

丹麦产Madsen Zodiac 901中耳分析仪、美国产GN ICS Chart EP脑干诱发电位仪、丹麦产Madsen Cpella耳声发射仪及AC33纯音(声场)测听仪。

1.3检查方法

6例病儿均在清醒时行纯音听阈或行为测听检查,并在口服水合氯醛入睡后行声导抗、听性脑干诱发反应(ABR)、40 Hz诱发反应、多频稳态诱发反应(ASSR)及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检测。听力学检测均在隔音屏蔽室内完成。

2结果

初诊及最后一次复诊的声导抗检查结果示6例12耳均为A型鼓室图。TEOAE检查结果示6例12耳均未通过。ABR、40 Hz诱发反应、ASSR、纯音听阈或行为测听检查结果均为中度、重度甚至极重度听力损失,且98 dBnHL click刺激声时ABR检查结果表明,在潜伏期2.77 ms左右均有显著负反应波(ASNR)出现。纯音听阈检查结果表明,频率在250、500、1 000 Hz时均有气骨导差且均大于15 dBnHL。

3讨论

一般认为,正常人冠状位的前庭导水管前庭侧与导水管末端的中点测量直径不超过1.5 mm,若超过1.5 mm或在MRI T2加权像中发现内淋巴囊扩大,则可诊断为前庭导水管扩大。本文6例12耳颞骨高分辨率冠状位CT检查均符合上述特点。但MRI T2加权像6例12耳中仅4耳伴有内淋巴囊明显扩大表现,其余8耳未发现扩大的内淋巴囊。

LVAS是以前庭导水管扩大伴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一种独立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波动性听力下降,常为两侧性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听力下降可从轻度到极重度,多呈中高频倾斜型下降。约29%的病人有眩晕,小儿间或有平衡障碍或共济失调。该病常因上呼吸道感染或外伤引起,经过对症治疗后听力可部分恢复,但总的趋势呈逐渐加重,5~6岁出现耳聋者,常能简单对话;1~2岁发病者常呈聋哑状态,而出现眩晕症状者则较少。有学者对130例LVAS病儿研究结果表明,病儿发病年龄平均为3.8岁。本研究中6例病儿发病年龄平均约为4.2岁,均为双侧发病,初次发病时听力检查示6例12耳均为中度、重度甚至极重度听力损失,再次发病后听力检查结果示,6例病儿听力均呈波动性下降。听力下降时给予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脱水剂及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后,6例病儿均有听力恢复,但程度不等。有1例男孩再次发作时多次伴有眩晕及呕吐症状。4例8耳行纯音听阈检查,结果在250、500、1 000 Hz时均有气骨导差,气骨导差最大可达40 dB,并在每次听力波动进行纯音测试时此气骨导差均存在但差值不稳定,但12 耳中鼓室声导抗曲线均为A 型,均通过声导抗及影像学检查排除中耳病变因素。推测原因可能为: ①骨导振动觉导致气骨导差出现。②中耳镫骨底板固定或听骨链中断导致前庭导水管扩大出现气骨导差。NAKASHIMA 等[3]认为,前庭导水管扩大时内淋巴管和内淋巴囊扩张,内淋巴积水或外淋巴张力过高,可使内耳压力增加,压力从内侧推动镫骨底板从而限制底板的活动。SATO 等[4-5]也支持此观点。因此,不能单纯认为前庭导水管扩大病人镫骨底板的活动受到限制,只影响了气传导而骨传导未受影响从而出现骨气导差。GOVAERTS 等[6]研究10 例前庭导水管扩大病人,6 例鼓室曲线呈A 型,认为不能用中耳导抗异常来解释前庭导水管扩大的传导性听力损失成分,并对3 例病人行中耳探查发现,听骨链活动正常,但却没有圆窗反射,提示传导性听力损失是由耳蜗机械问题产生。提示LVAS是一种耳蜗本身的传导性听力损失,推测扩大的前庭水管和内淋巴管及内淋巴囊由于容量或压力改变的影响导致耳蜗内部出现机械问题而出现上述现象。FREEMAN 等[7]提出消除听骨链的惯性机制和堵耳效应,并不能显著改变骨导反应,因此,经典的骨导机制须加以修正 [8]。另外,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特性为进一步揭示LVAS 病人气骨导差易出现在低频率处提供了有利的理论基础。

本组6例12耳ABR(刺激声为98 dBnHL的click声)检查结果均显示,在潜伏期2.77 ms附近有明显的ASNR出现,且深而宽大。对于ANSR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目前没有肯定的结论。1996年,MASON 等[9]首先报道了在准备行电子耳蜗植入的极重度聋的病儿中施行ABR 检查,结果显示,在大约3 ms时记录到一个特殊的短潜伏期反应。2000年NONG 等[10]将此反应称为ASNR。 NONG等[10]对ASNR起源进行了深入研究,证明ASNR不是肌源性反应,并认为ASNR 惟一可能的起源就是前庭。在前庭器官中,只有耳石器官,尤其是球囊的耳石器官对声音刺激有反应;ASNR 的出现依赖于正常的囊部功能, 即ASNR 是囊性起源。正常人镫骨的运动在前庭器官内只引起较小的体积变化,但LVAS病人前庭水管扩大,使内耳压力增加,从内侧推动镫骨底板,导致球囊与镫骨足板接触面增大,从而提高了球囊斑对声刺激敏感性。故推测LVAS病人是由于内耳压力变化,使球囊对声音敏感性增高,致使ABR检测过程中记录到ASNR的比例增高。

对于LVAS目前尚没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早期确诊并积极防治,对防止听力进一步下降有着重大意义[11-12]。 根据前庭导水管扩大引起听力损失的机制,本病病儿听力突然下降或波动时,可按突发性耳聋的方案治疗,药物治疗的同时可给予加压氧舱治疗。手术治疗尚有争议。临床用药以外的治疗手段目前主要提倡助听器验配及人工耳蜗植入。选配助听器时应充分认识到本病具有波动性听力下降的特点,助听器的功率应该尽可能的大以满足听力调整的需要。对于电子耳蜗植入已有很多报道,但手术难度较大。

总之,LVAS起病隐匿,并且听力呈波动性不断下降,是一类严重影响病儿听力及言语发育的疾病。ASNR的出现可作为大前庭导水管听力学诊断的参考指标,但确诊仍靠影像学检查。LVAS在低频范围内可以有气骨导差,但原因不明确。外伤及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诱发因素,所以自我防护很重要。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11-13],但在听力下降期给予营养神经、扩容、糖皮质激素及加压氧治疗仍有一定的效果。与家长耐心沟通,早期发现、早期进行助听器验配及语言训练对病儿言语发育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VALVASSORI G E, CLEMIS J D. The 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J\]. Laryngoscope, 1978,88(4):723-728.

\[2\]OKUMURA T, TAKAHASH I H, HONJO I, et al.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in patients with 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J\]. Laryngoscope, 1995,105:289-294.

\[3\]NA KASHIMA T, UEDA H, FURU HASHI A, et al. Air bone gap and resonant f requency in 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J\]. Am J Otol, 2000,21:671-674.

\[4\]SATO E, NA KASHIMA T, L ILL Y D J, et al. Tympano-

metric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en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s\[J\]. Laryngoscope, 2002,112: 642-1646.

\[5\]刘辉,董玉云,莫玲燕,等.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病人的听力学特点\[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6,14(1):31-33.

\[6\]GOVAERTS P J, CASSELMAN J, DAEMERS K, et al. Audiological findings in 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J\].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 1999,51:157-164.

\[7\]FREEMAN S, SICHEL J Y, SOHMER H. Bone conduction experiments in animals evidence for anonosseous mechanism\[J\]. Hear Res, 2000,146:72-80.

\[8\]HALMAGYI G M, AW S T, MCGARVIE L A, et al. 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dehiscence simulating otosclerosis\[J\]. J Laryngol Otol, 2003,117:553-557.

\[9\]MASON S, GARNHAM C, HUDSON B. Electric response audiometry in young children before cochlear implantation: a short latency component\[J\]. Ear Hear, 1996,17:537.

\[10\]NONG D X, URA M, OWA T, et al. An 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 in profound hearing loss patients\[J\]. Acta Otolaryngol, 2000,120:960.

\[11\]张素珍,赵承君,于黎明. 儿童感音神经性聋77例分析\[J\].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7,6:252.

\[12\]杨伟炎,张素珍,赵承君,等. 95例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3,38:191-194.

听诊器最初发明篇5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基层医疗单位的条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近年来,根据我院五官科收治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经验以及对基层医疗单位进行调研发现,多数存在着对感音神经性耳聋病变的诊治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等问题,加之医疗条件差等,致使许多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早期患者丧失了救治机会。因此,我们制定了以一线诊断、紧急处理、及时转诊为原则的治疗方案,并对误诊、漏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其诊治对策,供基层医疗单位参考。

1 误、漏诊原因

1.1 患者对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重视不够,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比如有的患者认为经常在噪声环境下工作出现一些耳鸣、听力下降是正常的,发病起初很少就诊。

1.2 内耳损伤导致的听力损伤是脑外伤的并发症之一 有相当一部分医师认为脑外伤后出现的听力下降、耳鸣应与鼓膜穿孔、鼓室积血及颞骨骨折有关,如果没有上述病变而出现听力下降、耳鸣,常被认为是脑震荡后综合征的表现,不需特殊治疗[1]。

1.3 基层医疗条件相对比较差 很多患者工作比较紧张,精神压力比较大,在疾病初期不能及时就诊,延误了治疗时机,丧失了治疗机会。

2 诊治对策

2.1 致伤原因 (1)机器噪声:工作环境的机器噪声较大时很容易造成耳鸣、听力下降;(2)头面部外伤合并的内耳损伤引起的听力下降,这在颅脑外伤中常有发生;(3)药物性耳聋:随着基层医疗单位医疗知识的提高,现在比较少见;(4)突发聋: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原因不明。

2.2 检查方法 (1)纯音测听及声阻抗,主要观察患者听力损失的程度;(2)听力脑干反应试验,对评价耳蜗及蜗后病变十分敏感;(3)CT、MR是评价耳部结构最主要的技术。

2.3 救治原则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3.1 要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宣教工作 对高危人群加强教育,说明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和通过佩戴听力保护装置降低噪声的作用以及发现耳鸣、听力下降时要及时就诊的重要性[2]。因为耳聋的发生与治疗开始之间间隔的时间长短与治疗的效果有明显的相关性,间隔日越短,疗效越明显。

2.3.2 及时转诊 基层医疗单位的医护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对无能力医治的要及时转诊,以免延误治疗。各级医疗单位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转诊时应注意尽量详细记录病史及早期检查、处理情况,为后续诊断、治疗提供信息。

2.3.3 药物治疗 主要是扩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情况应用溶栓药物及地塞米松静滴,有条件的可以行高压氧治疗。

2.3.4 基因治疗 目前基因治疗耳聋仍处于实验摸索阶段,但是发展前景乐观。

参考文献

听诊器最初发明篇6

彭主任听完患者病情介绍,叮嘱实习医生几个注意事项后,迅即赶往医院。当他赶到急诊室时,病人的情况已经相当危险。双眼紧闭,背部明显地佝偻着,胸部一鼓一鼓地起伏,似乎是诉说着他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腿部皮肤泛着青色,已经没有了血液循环的迹象。氧气罩的嘶嘶声使人感到揪心的急迫。

实习医生小宁拿来了患者的胸部X光照片,说:“病人呼吸短促已经有一天多了。X光胸透显示,左右两个肺叶上都有一个白斑,很明显是败血症的症状,而且可能已经化脓了。”彭主任审慎考虑后,决定先用左氧氟沙星制剂对患者进行初步治疗。

作为经验丰富的专家彭主任当然知道抗生素的作用没有这么快,于是他看了一眼病人的血压定量检测仪(显示血液中的含氧量),读数是79%,一般来说,这个指标在90%以下都是不正常的,不到80%情况自然就更糟。在彭主任得知病人的血压曾一度达到190毫米汞柱时,他隐约感到患者的病情有点特殊。

彭主任在患者的胸部移动听诊器,听到的是呼哧呼哧的响声,而不是肺炎病人发出的呼噜呼噜的声音。用听诊器轻敲胸部,听到的不是沉闷的砰砰声,这表明他肺里有痰液积存。

“病人发烧吗?”彭主任问。

“不发烧。”小宁答道。

“病人可能是心力衰竭,给我一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和80%的呋喃苯胺酸(利尿剂)。”

“可是,病人胸透显示上面有一个白斑,这您也看到了,我们完全有把握确诊为严重的肺炎。”小宁医生忍不住地说道。

“心力衰竭是最容易被误诊的,我们切不可被病患表面的假相所迷惑。”彭主任既像在说服小宁,又像是在自言自语地警示自己。

当心脏不能正常工作来满足新陈代谢的需要时,我们称它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仅在美国就有500万这类患者,每年有90万病人住院,30万人因此丧命。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心脏病的几率远远超过其他年龄段的人群。

有很多的原因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其中两个最主要的因素是:在左心室将富含氧的血液通过主动脉送到全身的过程中,左心室受到一定的损伤。造成这种损伤的原因有二∶一是左心室的收缩力太弱,二是心室壁过于肥厚僵硬影响舒张。

几十年的临床研究证明,高血压才是引起心衰的主要原因。在每次心跳的间歇期,左心室必须保持大约85克的回流血液。而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血液渗透压经年累月地压迫收缩的动脉和心室,使它们像其他肌肉组织一样体积变大;心室在心脏舒张过程中增长速度过缓以致于不能完全被填充。当心脏血流量减少时,肾脏试图用保持一定体液的办法弥补减少的血液,这样就进一步使血压升高。在心脏的压力增加过大时,血液就会回流到肺叶的血管中,最后,体液从肺的毛细血管中渗出,堵塞周围的肺泡,造成呼吸急促。

如果心脏的右半部分同时也衰弱的话,静脉系统所受的压力就会减弱,使得去氧后的血液难于回流到心脏。结果会引起静脉曲张,在病人的腿和腹部形成积液,这就是典型的充血性心脏衰竭。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发动机和总枢纽,与全身各个脏器在机能上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心脏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到一定程度后,心脏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应,缺血缺氧,使心肌代谢受到严重影响,长此以往,心肌逐渐硬化,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而出现心力衰竭。由心衰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除影响心脏本身外,还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呼吸、消化、神经等系统的功能,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当这些系统的症状首发或较突出时,往往会干扰对心衰的识别,加之老年人身患多种疾病,彼此相互影响和掩盖,若用先入为主的思维方法诊断疾病,往往容易造成误诊。为避免误诊误治,要善于寻找病人心衰的蛛丝马迹,方能掌握治疗的最佳时机。

彭主任说:“病人如果因心脏骤停而造成血压降低,我们就会有大麻烦。如果他的血压依然升高,像现在这样,病人就有希望。但是还是必须先把血压降下来。”

听诊器最初发明篇7

一辆2010年生产的凯美瑞轿车,行驶里程65000km,车主报修怠速抖动、加速不良。该车已出现故障三个月,曾维修过多次。

故障诊断与排除

经检查,该车空气格是新的,火花塞是原装的,但是间隙略大,且有严重的积炭。更换火花塞后启动车辆,故障依旧存在。再测量该车汽油压力(图1),怠速状态时压力值为48psi(1psi=6.895kPa)。

观察发动机故障指示灯,将点火开关转到ON位置,发动机故障灯亮,启动该车后发动机故障灯熄灭。怠速时燃烧差、发动机抖动、加油迟缓,肯定是发动机有故障。用诊断仪检测发动机系统数据流,发动机怠速650r/min时喷油脉宽为3.4ms,偏高,传感器参数数据正常,系统处于增油状态,无故障码。

进行断缸试验,发现第3缸不工作。调换第3缸及第2缸之间的点火线圈(图2),仍然是第3缸不工作,说明点火线圈良好。拔掉第3缸点火线圈插头重新启动,发动机故障灯亮,读取故障码为P0353,含义为第3缸点火线圈初级/次级线路故障,说明第3缸点火线圈控制线路正常。通过以上的判断,说明ECU由第3缸点火信号控制,且点火系统无故障,故障应出在油路方面。

从车上拆下喷油器做进一步检查(图3)。检测第3缸喷油器电阻为14Ω,与其他缸的喷油器电阻相同,确定正常。启动车辆后,用听诊仪试听第3缸喷油器的工作状况,听不到任何电磁线圈的工作响声,发现其不工作。将点火开关转到ON位置,发动机停机,将第3缸喷油器控制线搭铁,听到第3缸喷油器“嗒”的一声,说明喷油器动作。启动着车,用诊断仪检测喷油器控制线电压波形,笫3缸电压波形为一条电源电压的直线。

以上操作说明喷油器是正常的,第3缸不工作是发动机ECU对第3缸喷油器不控制。对发动机控制系统线路进行彻底检查,测量其信号线与电脑的端子,将其导通,显示正常(图4)。

通过上述检测,初步判定发动机ECU损坏。拆下发动机ECU进行检修,该车采用天津电装电子的TD275400系列的ECU。拆开发动机ECU后经仔细测量,测得第3缸喷油器控制电路中的大功率开关三极管损坏,检查结果为控制极(基极)与喷油器控制线一侧(集电极)之间击穿短路(图5)。

该ECU电路板上的大功率三极管采用K3225开关三极管,此三极管在一般的电子店很难买到,需在其他电器元件上找一个可替代的三极管使用。考虑到喷油器工作瞬间可达近百伏以上的感应电压,超出一般家电类电子元件耐压值,需要功率开关晶体管(NPN型)代替。从灭蚊灯电路板上拆下一个大功率三极管(编号为D618C4D52)作为替换件。由于形状差异悬殊,将发动机ECU电路板上的损坏晶体管拆下,并从相应的位置引出三根线,分别焊在替换件的端脚上。用硅胶将替换件固定于发动机ECU内部电路板的散热片上,然后装回发动机ECU。

将发动机ECU插头插上,进行简单的解码处理,启动着车,友动机第3缸喷油器开始喷油。怠速比以前稳定了,发动机运转平稳,尾气、加速均正常。用诊断仪检测,在发动机怠速至高速区间都正常,替换件性能完全满足要求。

再用诊断仪查看发动机系统数据流,怠速时,喷油器喷油脉宽降为2.9ms,某时刻燃油修正值见表1。表1说明发动机控制系统处于减油状态,维修效果良好。

怠速时喷油脉宽为2.9ms,对于中低档车型是正常的,但针对凯美瑞2.4G略显高一些。

试车,反复测试发动机控制系统,在发动机故障灯不亮的情况下,仍然检测到P0504故障码,该故障码含义是制动开关A/B关联。该故障码检测条件为点火开关打开,STP、ST1信号同时处于OFF状态超过0.5s。检测制动开关线路正常,考虑到怠速仍需更准确,于是更换制动开关(图6)。

更换制动开关后,清除发动机故障码,启动发动机。怠速时,喷油脉宽降为2.4~2.5ms,此时怠速更加平稳,加油更加顺畅。在707r/min时,喷油脉宽为2.4ms,燃油修正值见表2。

在喷油脉宽为2.4ms时,发动机控制系统依旧处于减油状态,从而反映发动机系统工作良好。交车三个月后回访,该车一直工作良好,怠速稳定。

维修小结

发动机出现怠速不稳的故障除了重点检查点火电路和燃油供给系统外,还要特别注意电控系统本身的故障,这次修理就是由于ECU内部的某个驱动三极管损坏造成某个缸不喷油的故障。通过本次的修理也可以看出修理ECU的电路元件也是可以通过替换件来完全修复的,不必每次都要找到完全相同的元件来修理或是整块ECU更换。

专家点评——焦建刚

本例故障中,作者时车辆进行了专业修理,而不是单纯的换件式维修,这是值得赞许的。在实际维修中,我们见到很多换件式的维修,进行实际诊断的少之又少,这一点是本文的最大亮点,也是最值得肯定的地方。

本例维修的不足之处有两处。第一点是该故障经过多次维修,历时三个月之久,最终是电脑内部三极管损坏所致,但这一定是最初故障的原因吗?从发动机控制单元的可靠性上来说,这一点站不住脚。在维修过程中,人为原因导致电脑损坏的概率极高,不排除中间的某位技术人员不规范操作导致发动机ECM损坏的可能。第二点是针对该故障的技术问题,既然是3缸喷油器控制电路故障造成3缸喷油器不工作,那么从该发动机电脑的控制功能看,本应出现如表3中所示的P0303故障码,并在行车中被自诊断功能检测到,但作者却并未提及。

从发动机的工作机理来看(表4),只要发动机转速超过2000r/min,持续时间2.5min以上或怠速时间超过8min,3缸失火的情况就会被发动机电脑记录。因此,我认为该故障至少从完整性上讲存在问题。

听诊器最初发明篇8

关键词:中医;诊病方法;汽车故障诊断;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8-0201-02

人生病了到医院看病,可以看中医,也可以看西医。中医和西医诊病的方法各有不同,中医一般采用望、闻、问、切诊断出病人的病因,讲究的是利用大夫的经验分析病因;而西医主要是通过利用各种设备仪器对病人的身体进行各种检查,大夫根据检查结果,通过对各种身体参数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病因。汽车“生病”了,它要到汽车修理厂进行修理,作为“汽车医生”也要用相应的方法给汽车“看病”。“看病”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中医的诊病方法,很容易就可以诊出“病因”,找到故障部位。以下就借鉴中医的望、闻、问、切的诊病方法,对汽车故障如何诊断进行论述。

一、望

望,即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中医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机体外部,特别是面部、舌质,舌苔与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汽车故障诊断中,也可以通过“望”的方法,就能看出故障的原因。如,通过“望”排气管排出的尾气的颜色,即可诊断出该车的故障原因。汽油发动机排出的尾气的正常颜色是无色的,但有颜色的尾气排出,说明发动机有故障了,而且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故障。

1.排气管排出的尾气颜色为蓝色。尾气颜色为蓝色,表明有机油进入到燃烧室与燃油一起燃烧,但机油是如何进入燃烧室呢?一般有几个途径:(1)当发动机中的活塞、活塞环或气缸套磨损到一定程度,在活塞上下运动时,曲轴箱内的机油有一部分随活塞向上窜入到燃烧室中参与燃烧;(2)当气门导管磨损或气门油封老化或损坏后,每次进气时,由于气缸内部处于真空状态,机油顺着气门杆被吸入到燃烧室内参与燃烧;(3)发动机曲轴箱强制通风阀(PCV)如果卡滞常开,当发动机进气管真空度较大时,机油从气门室罩盖内被吸入到进气管内,随空气进入到燃烧室;(4)在装备有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由于增压器轴或轴承的磨损,机油沿轴向被吸入进气管内最后进入到燃烧室参与燃烧。

排气管排烟颜色为蓝色,说明有机油进入燃烧室参与燃烧,根据以上分析逐步进行相应的检查,就可得出发动机的“病因”。

2.排气管排出的尾气颜色为黑色。尾气颜色若为黑色,故障的原因一般为混合气过浓,即油多气少所致。发动机在工作时,进入气缸内的混合气浓度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正常工作,混合气过浓,不是喷油量多了,就是供气量少了,根据此原因逐步检查,找出导致油多气少的故障点即可。

3.排气管排出的尾气颜色为白色(气温低于5℃除外)。尾气颜色若为白色,即白烟,故障的原因一般为有水进入燃烧室参与燃烧。水进入燃烧室,一般有两种途径:(1)燃油中水分过多,随燃油进入气缸;(2)发动机的冷却水进入燃烧室,一般是由于气缸盖、气缸套或进气管裂纹后,冷却水从裂纹漏入。

根据以上的途径分析,采用排除法,最后可以找到故障点。

另有汽车行驶跑偏的故障,可以采用先看轮胎气压、轮胎磨损程度,以及车身左右高矮等,即可诊断出故障点。

所以,根据中医的望诊方法,在汽车故障诊断中,有些故障实际上不需要大拆大卸,也不需要用设备仪器检测,就可以诊断出故障原因和故障点。

二、闻

闻,即闻诊,闻就是用耳朵听,用鼻子嗅。听包括讲话声、咳嗽声、呼吸声、呃逆声。嗅就是嗅气味,包括口腔气味和各种分泌物的气味。

1.用耳朵听(听诊)。在汽车故障中,由于零件长期相互运动,不良,导致配合间隙增大或烧损,运动时产生冲击,从而出现不正常的声响,简称异响。在诊断此类故障时,“汽车医生”根据响声发出的部位、声响的频率诊断出故障点。

如发动机中的活塞、气缸套,两者是一对相互运动的一对元件,当两者磨损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相互撞击的响声。初始阶段,这种撞击声,只出现在发动机的冷态(冷却水温度低于60℃),而且声响来自发动机的中部,声音为“铛、铛”声,当冷却水温度超过60℃,响声逐步减弱,最后消失。这种响声就是典型的敲缸响,原因就是活塞、气缸套磨损。

另一种声响来自发动机的上部,声响为“嗒、嗒”声,不论冷车,还是热车,都有这种声响,一般为气门脚响,即某些气门的气门间隙过大导致。

在汽车底盘的故障中,如当发动机运行时,不踩离合器踏板无异响,当把离合器踏板踩到底时,就听到“沙沙”或“叽叽”的声响,此故障一般是由于离合器的分离轴承缺少脂或分离轴承损坏所致。而另一种情况是,不踩离合器踏板时,有“沙沙”的声响,当把离合器踏板踩到底,响声消失,这种故障一般是变速器中的某个轴承或齿轮磨损所致。

2.用鼻子嗅(嗅诊)。汽车故障中,有一种故障为油耗高,即百公里消耗的燃油量较正常值高,也就是平常说的费油。这种故障除了发动机运转时每次喷油多喷外,就是漏了。如果发动机每次喷油多喷了,就会导致混合气过浓,会出现燃烧不全,也就是有一部分汽油随废气从排气管排出,这样可以用鼻子嗅排气管的尾气,如果有较浓汽油味,说明混合气浓了,根据混合气浓的相关原因进行检查即可。如果没有汽油味,则要关闭发动机,用鼻子嗅汽车周围,若嗅到有汽油味,则可判断该车的油箱或燃油管有泄漏的部位,对相关部位进行检查即可。

另在诊断自动变速器的故障检查时,可以通过嗅变速器油的气味方法,初步判断故障原因。若变速器油有严重的焦糊味,且颜色较深,说明该变速器中有部分离合器片或制动片磨损严重。

三、问

问,即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或其陪诊者,以了解病情,有关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病史、患者的病痛所在,以及生活习惯、饮食爱好等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均要通过问诊才能了解,故问诊是了解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真正的中医只问大小二便(性状、次数等),不会问什么病,问什么病的基本只配做大夫(西医医生),不配叫中医。

在汽车故障诊断中,问诊也是常用的方法。通过问诊,它可以缩小故障范围,提高工作效率。一般在汽车故障诊断中,问诊的对象有两个:

1.问驾驶员。主要向驾驶员询问车辆在产生故障前的使用、保养情况,故障的症状、特征、频率等,通过这些信息,达到全面了解故障的起因、特点,从而间接掌握故障发生的特性,提高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如汽车油耗高的故障,正常使用时只需7L/百公里,现需要10L/百公里。按正常的诊断也可以诊断出故障的原因。但通过与驾驶员的沟通,得到一个信息,即该车是在一次停在地下停车场时,下雨后被洪水淹积后才出现了该故障。根据此信息,诊断范围就缩小在发动机的电子控制系统内。经检查,发现故障点在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控制模块(ECU)。该故障是由于控制模块(ECU)经水浸泡后,线路连接插口氧化腐蚀接触不良,导致控制模块(ECU)收到的信息出现偏差,致使控制喷油器每次喷油多喷了一点,从而使进入气缸内的混合气偏浓,但还不至于排气管冒黑烟。如果不进行问诊,虽然通过各种设备仪器的检查,也能找出故障点,但需要的时间、劳动量就要多得多。

2.问汽车。虽然现在的汽车,维修人员还达不到用语言直接与汽车沟通,但现代的汽车,不论是发动机、变速器,还是底盘上的制动系统等等,都用电子控制系统。这些电子控制系统,都具有自诊断功能,即如果控制系统内的传感器、执行器或线路工作不正常,该系统可以把不正常的故障信息存储在控制模块(ECU)内,维修人员可以用汽车电脑故障诊断仪(俗称解码器)对汽车进行“人机对话”,从而得到相应的故障信息。维修人员就可以根据故障信息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检查,从而准确找到故障点。

如汽车的制动防抱死系统(ABS),行驶途中左前轮的轮速传感器由于安装不牢导致脱落,此时仪表上的ABS报警灯随即点亮。驾驶员看到ABS报警灯亮,就知道ABS系统出故障了。当他把车辆送到维修厂,维修人员用汽车电脑故障诊断仪(俗称解码器)与汽车进行“人机对话”,根据信息,维修人员就可知道故障点在左前轮的轮速传感器或链接左前轮的轮速传感器的线路上,直接向此方向进行相应的检查即可。

四、切

指摸脉象。切诊是指用手触按病人身体,借此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切脉又称诊脉,是医者用手指按其腕后挠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

对于汽车故障的诊断中,汽车上也有“脉”,如传感器产生的频率信号、声响的频率、点火系统的高压点火频率等,但这些不能直接用人工感觉得出,需要维修人员用专用的设备仪器检测得出。如传感器产生的频率信号,需要用示波器检测信号波形的幅值、频率,信号波形有无杂波、跳跃、间断等,以此来诊断传感器的工作性能好坏,从而诊断出故障产生的原因。

五、总结

对汽车的故障进行诊断,实为是给汽车“看病”。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可以采用“中医”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西医”的方法,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根本一点就是要能快速、准确地诊断出故障原因和故障点。对于具有一定维修经验的维修人员,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很多故障可以借鉴中医的“望、闻、问、切”的诊病方法,就可达到目的。但对于缺少经验的维修人员,特别是刚加入汽车维修行业的新人,就只能采用“西医”的方法,利用各种设备、仪器,通过各种检测,利用检测到数值进行比较、分析,才能得出结果,这样相对于“中医”,在效率等各方面都处于劣势。

参考文献:

[1]陈华丰.中医是如何诊病的[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

听诊器最初发明篇9

忌擅自乱服药 有些高血压病人怕麻烦,不愿到医院请医生诊治,而是听信广告的宣传或相信别的病人说服用什么药效果好,就自行到药店买来服用。其实,降压药物是分很多类的,如利尿降压药、β1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α1受体阻滞剂等。病人在不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的情况下往往不知道哪种药物对自己适合,擅自用药有时是很危险的。对于病人来说,一旦确诊患了高血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到医院请医生根据自己的血压水平及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药物及剂量。

忌不测血压服药 一旦开始服用降压药,就应该监测血压。不注意测血压,一切跟着感觉走是非常错误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服药期间每天早晚定时测量血压,将血压降到一个合适的水平并维持它。中老年人的血压应该降到140/90mmHR以下,最好在120/80mmHg以下。能维持住合适血压水平的药量才是恰当的药量。也可由医生根据血压水平确定是否增加或减少用药剂量,并诊断有无其它的并发症。

忌服药不按时或随意停药 有的病人服降压药不按时。想起来就服,经常有漏服现象。这样做容易导致血压忽高忽低,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更严重。还有的病人血压降至正常后随意停药,认为血压正常了就没必要再服药了,这是不正确的。当前,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而且引起高血压发病和发展的机制也十分复杂,在治疗上还不能从根本上征服高血压,只能依靠药物来控制,只能治“表”,而不能治“本”,是需要终身服药的。

听诊器最初发明篇10

【摘要】【目的】分析绍兴市2009年?2013年间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评估绍兴市听力筛查质量。【方法】应用耳声发射法对近五年绍兴市各助产机构出生的活产儿进行听力筛查、复查,并用ABR诊断,检出听力障碍人群。【结果】2009 ~2013年绍兴市各助产机构出生的活产数共214932人,参加听力筛查人数为208457人,5年平均筛查率96.99%,其中初筛未通过人数25620人,初筛未通过率12.29%;复筛未通过人数4531人,复筛未通过率2.17%;听力障碍检出人数621人,检出率2.98‰。【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诊断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可行性方法,完善的全市听力筛查系统,有利于全市筛查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听力障碍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42-02

听力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正常新生儿中,听力障碍发生率为1~3‰。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这种异常,从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干预,使出生缺陷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降至最低。绍兴市自2001年开始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筛查率逐年上升。现将近五年的筛查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绍兴市2009. 10. 1 ~ 2013. 9. 30本辖区内44家助产机构出生的所有活产儿为研究对象

1.2方法:所有新生儿生后48~72h在家长签署知情同意后, 采用耳声发射法,在相对较安静的房间进行初次筛查,规定双耳均通过者为通过,单耳或双耳未通过者为未通过。初筛未通过者于生后42天回至原分娩单位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转至绍兴市妇保院听力障碍诊断中心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全面确诊。

1.3听力筛查管理及质控:各助产机构每月10日前将本机构活产数、听力筛查人数、初筛未通过人数、复筛未通过人数通过系统月报表上报至绍兴市妇幼保健院筛查中心。

2结果

2009~2013年绍兴市各助产机构出生的活产数共214932人,参加听力筛查人数为208457人,5年平均筛查率96.99%,其中初筛未通过人数25620人,初筛未通过率12.29%;复筛未通过人数4531人,复筛未通过率2.17%;听力障碍检出人数621人,检出率2.98‰。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3.1听力障碍是新生儿常见的先天性缺陷,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听力损失发病率在正常新生儿为1?3%,其中重度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1%,而绍兴市新生儿听力损失的检出率为2.98%,跟文献相符合。

3.2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流动人口难以管理,复筛和转诊到率有待提高,后期的追踪随访工作欠加强。绍兴地区的听力障碍检出率2.98‰,高于北京地区的1.2‰,上海地区的2.35‰,天津地区的2.75‰,但随访工作是难点,应该加强社区儿童保健常规工作,督促听力障碍儿童每半年复查一次,及时了解是否采取措施,如配戴助听器,电子耳蜗植入,进行语训等。并了解语言发育和社会适应性情况。

因此,应加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宣教工作同时一定要加强管理和监督措施,提高复筛率和转诊率,使新生儿听力筛查达到预期的目的,对听力损失患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康复,防止漏诊的发生,真正使聋儿达到“聋而不哑”。

参考文献